临床检验设备

2024-06-21

临床检验设备(共7篇)

临床检验设备 篇1

医院临床实验室自90年代末,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 先进的检验技术和高端仪器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普及, 使实验室呈现出一派工业化的倾向, 随着检验仪器设备正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方向的发展, 由于不同类型的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 带动了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平台, 提高了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新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加, 使实验室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是医院中使用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 特别是近几年, 实验室之间多达百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越来越多, 就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本身的效能, 提高仪器的使用质量, 延长仪器使用的寿命, 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需要实验室加强自身的科学管理, 医院也应在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方面制定出统一的跟踪检查监督办法和考核的标准,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1 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1.1 目前在三甲医院的实验室中, 纷纷购置大批不同类型的先进仪器设备来装备实验室, 有进口、有国产、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从高端到普通, 就实验室的自动化程度与国外实验室相比较已不差上下, 在医院中常见的大型仪器设备有:

生化检测仪、血球分析仪、尿沉渣仪、细菌鉴定仪、PCR扩增仪、化学发光仪、特定蛋白仪、血气分析仪、流式细胞仪以及近几年来实验室的全自动流水线系统也正在大力引进, 医院如何使得这些大的投入转换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是医院与实验室之间急需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

1.2 过去在医院实验室中, 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是检验科, 也是仪器设备使用率较高的科室, 大部分的仪器设备是满负荷运行, 由于近年来有些医院实行绩效考核, 科室奖金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 不能排除受利益的驱动, 所以大部分的临床实验室围绕临床大量开展检验项目, 也不断地购置大型的检验仪器设备, 甚至有些医院的实验室已发展成为与检验科工作性质相同, 仪器设备相近的趋势, 这样的发展根本达不到临床实验室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要求。

虽然实验室加快了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而对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年限并没有提高, 只注重日常使用, 而忽视日常保养、维护, 医院只针对购买仪器时要求论证和考察, 对仪器使用科室之间, 就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维修费用、故障发生的原因、使用年限的考核、仪器设备的报废评估制度, 以及仪器操作人员的资质等, 整个管理程序均由各科室自行制定和管理, 医院没有将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的每个环节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考核, 这也是造成医院在资产资源存在浪费的原因之一, 所以加强医院仪器设备的管理,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 是有效发挥医疗资源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2 建立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制度

2.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一系列的制度, 是医院规范化管理和内涵建设的组成部分, 发挥好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执行力是关键, 更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和监督手段, 以及细化的考核标准来支撑, 在具体实际工作中, 往往有关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 大部分是由实验室负责人各自编写制定, 除检验科实验室能够按照有关程序文件的编写要求, 制定出自己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内容外, 医院其他实验室根本没有建立详细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从仪器的投入使用到最后的申请报废, 整个运行环节缺乏制度化的管理, 普遍存在忽视仪器设备的正常维护和分级保养工作, 对仪器性能的评价更是空白, 有许多高端精密仪器本身的功能没有很好开发利用, 实验室人员对仪器的掌握程度也只局限于实际操作上, 甚至有部分实验室负责人对自己科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 环境要求和仪器的原理, 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了解不够全面,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全都依赖于仪器厂家, 以笔者多年来从事管理仪器设备的工作经验, 认为一个科室的仪器设备从购买时论证报告的实用性和在仪器使用过程中能否延长使用寿命年限, 以及如何发挥仪器带来的经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科室负责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制定仪器设备的发展规划, 将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来管, 可为医院节约大量的资金, 有些医院虽然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上也制定了大型设备方面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但主要针对“甲类”和“乙类”方面的大型设备, 而对于各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并没有统一的管理使用制度, 只强调招标过程的规范, 没有将使用过程中管理规范要求列为医院内重要的考核内容, 临床实验室有关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制度, 最基本内容应有: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计划采购制度;3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4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制度;5仪器设备定期安全检查制度;6仪器设备维修制度;7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制度;8仪器设备使用维修培训制度;9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考核制度;10仪器设备性能、精确度鉴定制度;仪器设备更新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制度等。只有健全制度, 才有考核标准, 达到管理的目的。

2.2以科学手段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利用医院网络信息系统, 专设大型仪器设备平台, 实现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监督管理, 按照仪器设备的自身技术要求和制定的管理目标, 凡使用仪器设备的科室可根据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内容, 每月填写上报数据, 包括:1新进仪器设备的调试情况;2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情况;3环境温湿度要求是否达到;4工作量情况;5仪器设备的正常保养情况;6故障排除维修情况;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情况;8材料成本消耗情况;9仪器使用年限情况;10仪器使用申请报废情况等。医院可根据上报的情况基本能够对全院仪器设备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也能够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优化资的源配置, 如能将以上内容更进一步细化后, 作为考核标准并与科室绩效考核相挂钩时, 可以大大降低消耗成本, .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年限, 增强工作人员爱护仪器设备的责任心, 避免购买仪器设备中的盲目性,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真正达到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的目的。

3 结论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 医院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和规范, 尤其是这几年无论在三甲医院的评审检查中, 还是在本行业专项检查中, 都对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以及人员的资质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具体要求, 但在实际工作中, 还有很大部分的实验室虽然拥有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 却看不到详细的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和保证仪器设备在日常运行工作中的一切措施, 所以, 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引进高学历, 懂外语并有一定的电、光、机基础知识的人员专门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显的尤为重要, 提升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手段, 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 不仅能够充分合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资源, 也更能够发挥出仪器设备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何进一步将临床实验室检验仪器设备规范管理, 科学运行, 还需借鉴同行专家们给予提供宝贵的管理经验加以完善。

磁粉检测用于承压设备检验 篇2

磁粉检测是指铁磁材料工件被磁化后, 在不连续性处 (缺陷) 或磁路截面变化处, 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 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工件表面而形成的磁场称为漏磁场;利用铁磁性粉末-磁粉, 作为磁场的传感器, 在检测区域内施加磁粉, 即利用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可见的磁痕来显示不连续性 (缺陷) 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 (1) 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 (如长0.1 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 、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 (2) 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但不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感应线方向夹角<20°的缺陷; (3) 适用于检测未加工的原材料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和使用过的工件及特种设备; (4) 适用于检测板材、型材、管材、棒材、焊接件、铸钢件及锻钢件。3种表面无损检测方法比较见表1。

2.检测实例

依据检验规则编制检验方案, 根据检验方案分别对换热器1 (参数:高压蒸汽/工厂风, 16Mn R/20g, 3.35/0.171 MPa, 375/240.8/40/235℃) , 和换热器2 (参数:低压蒸汽/C2烃, 16Mn R/10 g, 0.33/2.313 MPa, 200/146.367/69.1℃) 各抽检10%焊缝进行磁粉检测。

(1) 根据检验方案及磁粉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确定为湿法非荧光磁粉连续喷洒交叉磁轭法, 磁粉设备为CDX-III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

(2) 选取换热器1筒体纵焊缝和环焊缝相交处、换热器2封头环焊缝作为检测部位, 对两处待检部位进行预处理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3) 对待检部位进行灵敏度试片测试, 测试合格后开始检测, 对待检部位喷涂反差增强剂, 使用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对待检部位进行磁化, 同时喷洒磁悬液, 使用交叉磁轭法进行检测。

(4) 经检测发现换热器1筒体纵焊缝熔合区一条8 mm纵向 (沿焊缝走向) 裂纹;换热器2封头环焊缝上一条6 mm环向 (沿焊缝走向) 裂纹。

(5) 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观察和记录后, 根据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对缺陷进行评级和处理。然后对缺陷进行打磨, 至磁粉检测复检无缺陷为止。检测完毕后依据相关标准对待检部位进行后处理。

磁粉检测应重点检查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T形焊接接头、焊接收弧处、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 对焊接裂纹敏感的材料注意检查可能发生的焊接裂纹。现场实施检测前, 应观查容器外表, 发现可疑部位, 捕捉到重点, 对焊缝搭接接头、弧坑、补焊处、焊缝宽度突变处、余高>2 mm处、几何突变处不放过。

3.结语

(1) 磁粉检测的优点。可检测出铁磁材料表面或近表面 (开口和不开口) 的缺陷;能直观显示缺陷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可检测微米级宽度的缺陷;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 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 污染少;采用合适的磁化方法, 几乎可以检测到工件的各个部位, 基本上不受工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缺陷检测重复性好;可检测受腐蚀的表面。

(2) 磁粉检测的局限性。只能适用于检测铁磁性金属材料, 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只适合检测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 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20°, 缺陷就难以发现。受几何形状影响, 易产生相关显示。若工件表面有覆盖层, 将对磁粉检测有不良影响, 在通电法和触头发磁化时, 易产生打火烧伤。部分磁化后具有较大剩磁的工件需进行退磁处理。

经过实践验证, 磁粉检测对于铁磁性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 所检出的磁痕直观的显示了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同时具有良好的复现性。而便携式磁粉探伤机体积小、重量轻, 可随身携带, 特别适用于在用承压设备的现场检测。

摘要:磁粉检测技术在承压设备定期检验中的应用, 指出其应用优点和存在的局限性, 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方法的比较。

临床检验设备 篇3

传统的仪器设备管理追求的是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 突出表现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上, 各高校实验室、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纷纷建立各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只侧重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忽视了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的配置管理和使用后的维修管理。针对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前期配置选型和后期使用维修管理中的问题, 提出一些见解。

一、特种设备检验仪器设备的配置与选型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 仪器设备的选型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做好仪器设备的选型, 首先要确定仪器设备的配置。购买某种仪器设备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 主要从仪器效用和效率两方面进行。效用是指仪器设备开展正常检验所必须的, 对检验质量和进度有直接影响, 通常是指常规检验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对能力提升而言, 就是要求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使用率, 特别是价格高昂的高精尖仪器设备不使用或利用率低, 就是一种浪费。此外, 由于检验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单台仪器设备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 同时特种设备检验不像产品检验那样需要送检, 只能在特种设备使用现场进行, 所以还要考虑设备的配套性和便携性。

随着特种设备检验方式由技术性检验变为验证性检验, 新修订的各类检验规则均取消了对各类特种设备检验必备仪器设备的要求, 这给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特别是小型检验机构配置仪器设备带来了困惑。例如, 武汉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根据电梯、起重机械等机电类特种设备相关检验规则、检验机构核准评审规则和有关技术标准及检验项目要求, 将检验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了归类整理, 分为常规检验用和专项检验用两大类, 并根据仪器设备使用频率、便携性、通用性、原值等因素, 确定出常规检验仪器的配置内容, 每个检验小组配置一套常规检验仪器箱。

常规检验仪器箱共包含26种检验现场常用仪器及工具, 分别是:钢直尺、卷尺、塞尺、游标塞尺、游标卡尺、铅直测定器、交直流钳形表 (万用表) 、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转速表、声级计、照度计、红外测温仪、温湿度仪、激光测距仪、秒表、对讲机、螺丝刀、尖嘴钳、老虎钳、活动扳手、手电筒、试电笔和放大镜, 用于现场取证时还配置了数码相机。这类仪器设备的特点是常用和易损耗, 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价值不高。常规检验仪器箱配有滚轮和拉杆及锁具, 便于检验现场携带、使用及保管。

常规检验仪器设备选型时, 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检验项目要求, 还应便于送本地计量检定机构进行量值溯源。一般长度、速度的检测误差应在±1%范围内, 电压电流等检测误差应在±5%范围内。此外, 特种设备检验现场环境恶劣, 电子式仪器虽然方便易用, 但易发生故障, 因需经常更换电池而造成污染, 所以一般常规仪器应选用机械式。例如, 游标卡尺选用机械指针式, 经纬仪选用光学经纬仪。必须用电子式仪器的, 如钳形表等, 宜选用带保护外壳、操作按钮在盒内的, 以免检验人员使用后忘记取出电池, 或在携带过程中因挤压开关使电能耗尽。

专项检验仪器设备和用于提升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 其购置选型更为复杂。既要考虑检验机构的级别及经济能力, 又要考虑后期使用管理成本。专项检验仪器设备主要分为电梯专用, 如电梯限速器校验仪、导轨垂直度测量仪、电梯加减速度测量仪等;起重机械专用, 如磁粉探伤仪、涂层测厚仪、硬度计、压力表、经纬仪、称重仪;大型游乐设施专用, 如雷达测速仪;场内机动车辆专用, 如转向参数测试仪、尾气分析仪等, 作为常规检验仪器箱的补充。这些仪器设备的特点是笨重, 不便在检验现场使用, 使用频率低和数量少。

根据检验核准项目及实验室建设要求, 本所还购置了一批大型专用仪器设备, 如电梯导轨安装校准仪、电梯导轨扭曲度测试仪、起重机械挠度测试仪、起重机械制动下滑量测试仪、声发射检测仪、红外热像仪等, 这类仪器设备因具有智能化、精密化和现代化特点, 技术指标一般均能满足检验项目要求, 选型时主要考虑购置成本。这类设备因数量少和专业化强, 市场上可选的规格型号不多, 有些甚至需自行研制或二次开发。因此, 这些设备大部分需要自校准和比对, 以保证使用性能。购置选型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如售后维护及量值溯源等, 应尽量选择在本地机构进行。

二、特种设备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

1. 建立健全仪器档案

(1) 做好仪器设备登记和建档工作, 包括装箱清单、说明书、配套软件等。很多检验机构的大型专用仪器设备可能只有1台 (套) , 资料丢失后很难补齐。有些自行研发或委托制造的仪器甚至没有技术说明书、维修说明等技术资料, 都给后续维修带来困难。这些问题在仪器购买前要充分考虑。例如, 所里1台防爆接地电阻测试仪, 使用说明书为德文, 就提前要求经销商提供中文资料;1台金相显微镜, 数据软件不能正常安装在主流操作系统上, 因此要求制造商及时升级。

(2) 及时更新维修档案, 详细记录维修费用、耗时等信息。健全的档案将为仪器维修成果评定、维修效率评价、使用效益评估、固定资产估值等, 提供可靠依据。如果维修费用高于购买价格或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估值, 则需报废。

2. 配置适当的零配件

大型专用仪器设备数量少、单价高和配件多, 经过多年使用后, 一般主机维护保养较好, 但配件会有损坏或缺失, 如果不能及时提供备件, 就会给维修带来不便。例如, 1台早期购置的动静态测试仪发生故障后, 因配置表丢失, 原厂家停产, 导致整套设备闲置无法使用。有些进口设备因备件申购周期长或维修责任不明确, 造成维修困难等。因此, 前期购置时需备好一定数量的零配件, 既有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 也可降低报废率。例如, 1台数字称重仪, 因充电器丢失, 又无配件替换, 于是根据相关技术参数组织技术人员研发了一个新件, 解决了问题;激光测距仪、照度计的机身为塑料件, 后盖因更换电池需频繁开启, 使用一定次数和时间后, 后盖卡扣就会断裂或变形而无法使用, 通过自行维修排出了故障。

3. 加强信息化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可将传统仪器管理的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目前虽然很多检验机构建立了仪器设备管理数据库, 但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仅局限于仪器信息的简单查询和统计汇总, 没有进行信息化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应当将仪器设备申购、验收、登记、使用、维修、报停报废、计量检定等流程全部电子化、网络化, 实施网上审批。仪器档案电子化后, 可将各种技术资料扫描备份、数据处理软件刻录共享, 便于查询与保存。既减轻了仪器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又方便进行质量评比、维修与报废评估等, 提升了管理水平。

三、结语

临床检验设备 篇4

在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 检验项目一般分为根据检验员经验进行的定性判断和需要用仪器设备测量的定量判断两类[1], 这两类项目的判断结果直接影响到特种设备的检验结论。对于定量判断的项目, 必须确保仪器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才能保证检验结论的准确科学。

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可通过定期外部检定/校准确认, 但由于检定/校准的周期比较长 (通常为一年) , 仪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 尤其对于容易产生漂移和过载、使用频繁、使用环境恶劣及工作不稳定的仪器设备, 其性能是否仍然稳定、准确度是否仍符合要求, 则需要仪器设备使用者对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定期的期间核查, 考查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维持仪器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2]。

围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问题, 刘晓军 (2011) 等就低压电器及低压成套产品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过程中的检测设备运行检查实施进行了探讨, 陈珍春 (2005) 等专门针对起重机检测用水准仪和经纬仪主要技术指标期间核查的方法进行研究[3,4,5,6,7]。

特种设备检验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多种多样, 且由于特检机构的大部分仪器是在检验检测现场使用, 路途颠簸、电磁干扰、温度、湿度、尘土等, 都可能对仪器的精度或性能造成影响, 因此, 检验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 成为特检机构经常性的工作。探讨如何保证期间核查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可靠性, 具有现实意义。

1 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

期间核查的方法有多种, 可以参照有关标准方法或技术规定中的要求, 也可以参照仪器设备供应商在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传递测量法、多台套设备比对法、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实验室间比对法等[8]。可根据实验室或机构的特点, 从被核查仪器设备的特性及实用性、经济性、可行性、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期间核查方法。

期间核查时应排除诸如环境、人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为此测量次数应足够, 取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下面探讨3种适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1.1 留样法

留样法是对稳定的被测留样的量值重新测量。所谓稳定的被测留样, 其环境条件必须严格控制, 确保样品稳定可靠, 性能不发生改变。

当被核查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 立即用该仪器设备对留样进行一次重复性测量 (以下称为“初始测量”) , 重复测量n次得测量均值R0;从该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上查知相应的示值误差δ, 确定被测留样的参考值Rs=R0-δ。

然后在规定条件下保存好该留样, 按期间核查计划及核查频次的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 采用与初始测量同方法、人员、场地、设备、样品、核查项目, 对留样进行重复性测量, 第i次期间核查重复测量n次得测量均值Ri。用H公式对期间核查结果判定:

其中, η为仪器设备第i次核查示值的系统误差, 即Ri与参考值Rs的差值η=Ri-Rs;△为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可由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查知。

依据计算得出的H值参照表1得出被核查仪器设备本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1.2 两台比对法

两台比对法是用两台同类或相同准确度的仪器设备同时对同核查项目进行比对测量。当其中一台仪器设备不久前检定/校准过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时, 可采用这一方法。这台刚经过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可认为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 则可确立为“基准仪器设备”。

将“基准仪器设备”与被核查仪器设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核查项目进行重复性比对测量, 重复测量n次分别得测量均值X0和X1。用H公式对期间核查结果判定:

其中, η为被核查仪器设备与“基准仪器设备”测量值之差η=X1-X0;为“基准仪器设备”、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可由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查知。

依据计算得出的H值参照表1得出被核查仪器设备本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1.3 多台设备对比法

多台设备对比法是多台同类仪器设备同时对同一核查项目进行比对测量。当具有多台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仪器设备时, 可用本方法同时对多台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参与比对测量的同类仪器设备数量m应不少于5台。

将m台仪器设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核查项目进行比对测量, 每台仪器设备分别重复测量n次得x1、x2……xm, 用稳健Z比分法[9]对多台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结果判定:

其中, xj为参与比对的第j (=1, 2, …, m) 台仪器设备测量结果值;X中位值为m台参与比对仪器设备测量结果的中位值;IQR为四分位数间距, IQR=Q3-Q1。四分位数是将中位值的前后两部分数值再等分为二, 以数值小的一端算起, 前半部的分区点称为第1四分位数Q1, 后半部的分区点称为第3四分位数Q3, 而中位值即为第2四分位数Q2=X中位值。

依据计算得出的Zj值参照表2得出第j台被核查仪器设备本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经期间核查被核查仪器设备被评定不合格, 确认其已失准的, 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安排维修, 在重新检定/校准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其次须分析仪器设备失准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追溯分析上次核查后该仪器设备出具检验检测结果数据的可靠性, 采取适合的方法或措施, 尽可能降低和减少测量设备失准而造成的风险。

2 期间核查的举例分析

在检测实验室, 留样法是常用的期间核查方法[10]。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常用的游标卡尺采用留样法实施期间核查进行举例分析。

1) 核查项目:型号规格为0~150 mm/0.02 mm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示值。

2) 样品:按检规[11]中测量点的分布说明, 选用3块标称值分别为41.20 mm、81.50 mm、121.80 mm的量块。

3) 外量爪示值的核查操作步骤及判定:

(1) 游标卡尺经校准并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 立即对标称值a=41.20 mm量块进行初始测量。测量前, 检查“零”位:轻推尺框, 使卡尺两个外测量面合并, 游标“零”刻线与尺身“零”刻线应对齐。为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 重复测量5次, 记录测量均值A0, 妥善保存记录和样品。

从该游标卡尺校准证书上查得相应的示值误差δ=0.00 mm, 则确定该量块的参考值为As=A0-δ。查阅检规[11]表6, 对于分度值为0.02 mm, 测量上限为70 mm的游标卡尺,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0.02mm。

(2) 根据游标卡尺期间核查计划及核查频次的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按初始测量的测量条件对样品进行校准周期内第i次期间核查测量, 重复测量5次得测量均值Ai。计算该游标卡尺本次核查示值的系统误差η=Ai-As。用H公式 (1) 对该游标卡尺本次期间核查结果进行判定。

对另外两个标称值分别为b=81.50 mm、c=121.80mm的量块也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将本次期间核查的所有测量结果及计算值填入表3。

(3) 依据计算得出的3个H值, 按表1得出该游标卡尺第i次期间核查的结论, 见表3。

校准周期内第i次期间核查单位:mm

若该游标卡尺一个校准周期, 各次期间核查合格, 说明该游标卡尺使用过程中是稳定和准确的。

3 结语

期间核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各类文献书籍中提到的期间核查方法, 大多数需计算扩展测量不确定度。而对于仪器设备使用者的特种设备检验员, 大多缺乏计量学方面的知识, 难以正确掌握扩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本文提出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3个方法, 尽量规避了扩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判定公式中用到的仪器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可由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查知, 较为适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摘要:针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员不熟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计算的情况, 提出了留样法、两台比对法及多台设备同比法3种不涉及测量不确定度计算的期间核查方法, 用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使仪器设备出具的检验数据更具可信度。方法中均使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进行结论判定。通过对游标卡尺采用留样法实施期间核查进行举例分析, 可见本文提出的3种方法较为适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并可对同类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参考文献

[1]王成卫, 武赫男.特种设备检验中的测量误差与有效数字[J].品牌与标准化, 2012 (2) :33.

[2]ISO/IEC 17025:2005.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S].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05.

[3]刘晓军, 兰江瑞.检测设备运行检查分析[J].电工电气, 2011 (12) :54-58.

[4]陈珍春, 康健.起重机检测用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期间核查[J].起重运输机械, 2005 (8) :64-65.

[5]PA/PH/OMCL (11) 204 3R.Handling and use of reference standards in the OMCL Network[S].Europe:OMCL Network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QUALITY MANAGEMENT DOCUMENT, 2012:9.

[6]H Paulitsch, C Paukovits, C El Salloum.Fault isolation with intermediate checks of end-to-end checksums in the time-triggered system-on-chip architecture[C].In:Industrial Embedded Systems, 2009:90-99.

[7]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Basic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management in plant pest diagnosis laboratories[J].EPPO Bulletin, 2007, 37 (3) :580-588.

[8]沈才忠, 何虹, 孙世勃.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J].中国计量, 2007 (5) :41-42.

[9]吕山.标准IQR的计算及在实验室能力验证中应用实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3) :41-42.

[10]贾明武.设备和设备的期间核查专题培训[Z].广东计量协会, 2012:35.

临床检验设备 篇5

1 现场金相检验的一般程序

选择金相检测点→角磨机粗磨 (深度一般大于1mm) →水砂纸细磨 (150#、300#、600#依次研磨) →金相砂纸精磨→抛光 (一般用金刚石研磨膏) →根据材质选用相应的侵蚀剂腐蚀→显微镜观察→现场拍照或复膜。

2 现场金相检验的主要应用

2.1 进厂原材料的复验

主要用于检验材料种类、制造质量、组织成分及热处理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可以利用宏观金相检验来检查材料的冶炼质量, 酸蚀试验适用于检查是否有疏松、气孔、夹杂物、裂纹等, 方便快捷。有时也可以判定进厂的材料是否弄虚作假, 例如某锅炉厂怀疑过热器管子为有缝管, 可以先截下一小段管子, 取一横截面研磨、制样, 然后对整个截面用4%硝酸酒精侵蚀, 肉眼观察即可发现, 焊缝部分宏观特征明显异于母材组织, 如图1所示。

用微观金相检验可以检验入厂材料的金相组织特征及晶粒度的判定, 判断是否与质证书上提供的材质种类及热处理状态一致。

2.2 产品制造、安装工艺质量检验

在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过程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 除了常规的宏观检查、厚度测量、无损探伤外, 金相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的焊接工艺评定中都包含了金相检验项目[4]。特种设备的焊接质量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金相检验可以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特征, 判断焊缝中是否有异常的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中过热区的魏氏组织是否超标等。如图2所示为某焊缝过热区粗大魏氏组织。

2.3 在用设备的材质劣化检验

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的钢种类繁多, 有碳素钢、合金钢、耐热钢、不锈钢等, 锅炉用耐热钢处于高温高压环境, 某些容器用钢处于腐蚀性介质中, 长期使用必然导致材质发生劣化。利用金相检验可以检查珠光体耐热钢的球化、石墨化, 检查高温高压临氢环境下的氢损伤 (脱碳、氢腐蚀裂纹) , 检查腐蚀环境下可能产生的晶间腐蚀或应力腐蚀裂纹, 断口金相检验可以判定腐蚀或断裂的类型, 分析设备失效的原因。另外, 利用金相检验可以检查出无损探伤不易发现的显微裂纹, 材料偏析老化等。

图3为某电站锅炉集汽集箱完全球化, 经查使用单位运行记录发现, 主要由于长时间超温运行所致。图4为某厂不锈钢炉管, 图5、图6均为碳钢化工管道, 图4~6产生图中所示材质劣化原因为运行时间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 材料老化所致。从图3到图6所示的金相组织均为不合格组织, 且已达到报废级别, 缺陷不可回复, 如果继续使用, 将是非常危险的, 可见金相检验的重要性所在。

3 结论

可以看出, 在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中, 现场金相检验主要应用于原材料检验、产品制造、安装工艺质量检验和在用设备的材质劣化检验三个方面, 在检验员实际工作中, 如何能把现场金相检验正确、合理应用于特种设备检验中, 作为常规检验手段的有效补充, 尤其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特种设备, 发挥金相检验的特色, 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叶毅强.硬度测试和无损金相检验在化工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的重要性[J].机电技术, 2004, (1) :73-75.

[2]刘金山, 党林贵, 等.工业锅炉检验[M].北京:中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协会, 2003.

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 篇6

1 天然气输送管道面临的问题

管道是天然气输送设备的主要构成, 用其将气体载入可提高输送的稳定性。我国投资管道工程建设阶段, 根据不同管道的功能要求, 选用了管径、长度、材质等不同的管道设施。

1.1 安全问题

据了解,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发生率比之前上升6.2%左右, 既危害了城镇地区的安全环境, 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是由于天然气输气管道结构安装质量不合格, 面对日趋增大的输送流量, 管道出现开裂、脱节等问题, 使得天然气输送存在巨大的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

1.2 组装问题

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燃料能源, 为了保证燃气定时定量地传输到位, 必须为其配备完善的管道设施。除了主要的管道结构外, 输气管道工程还需安装使用其它辅助设备, 如:管道的焊接件、加固件等, 必要时为管道增加支护结构, 这些复杂的辅助结构增大了管道设备组装的难度[1]。

2 完善输送设备检验制度的意义

一方面以管道为主的输送设施承受着病害风险, 易引起燃气泄露等严重事故;另一方面, 压缩机、增压机等设备时常出现各种电气故障, 中断了向管道输送压力的持续性。因此, 积极完善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检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1 发现不足

加强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检验, 可及时发现设备性能存在的多种问题, 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如:压缩机是调节管道输送气压的流体机械, 定期对其检查、试验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 经过检修调试后改善了设备的功能。

2.2 指导安装

输送设备安装质量决定了燃气输送系统的效率高低, 前期安装质量不足限制了管道输送功能的正常发挥[2]。技术人员经过系统性地检验, 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科学可行的安装方案, 保证输送设备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2.3 改善性能

无论是成套的输送设备, 或者外在连接组装的管道设施, 通过检测与试验环节均可改善其使用性能。对天然气输送设备定期检测, 引导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改造或优化升级, 增强了其在输送天然气时的功能特性。

3 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的综合措施

从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看, 天然气运输时应用到的主要输送设备有压缩机、增压机、管道、加热设备等, 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燃气输送系统。鉴于输送设备检验制度推广的现实意义, 燃气开发企业在建立输送系统过程中应强化设备检验措施, 创造安全稳定的能源输送条件。笔者认为, 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应结合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全面执行各项技术方案以获得有效的数据资料, 为设备性能及状态的判别提供参考。

3.1 检测技术

保持气体压力充足是燃气输送的重点指标, 否则会影响到管道传输的实际距离。检测技术运用于设备检验, 关键在于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 判断设备是否出现了性能方面的缺陷, 经过结构改良以起到提高传输功能的作用。如:安装电子气压表对管道内压进行检测, 发现气体压力不足后及时调控压缩机的工作状态, 实现了气体能源的高效传输。

3.2 试验技术

试验不仅可以掌握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 也能提早发现输送系统潜在的故障隐患, 提醒检修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故障风险。一般情况下, 远距离管道传输易存在漏气危险, 随之引起天然气爆炸等严重事故。所以, 在天然气管道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监督检验, 在监督检验过程中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以确保管道安装的安全性。在天然气管道运行过程中, 也可选择某一特殊输送段为试验点, 对输送管道进行气密性试验, 尤其是检查管道焊接点处是否存在漏气问题, 保证燃气输送的安全性。

3.3 监测技术

设计监测系统也是其功能检验与识别的常用方法。城市及乡镇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或个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持续增多, 输送设备及输送管道承受的输送任务更加繁重。设备检验中添加监测技术, 客观地反应了输送系统的工作状态, 及时感应设备潜在的事故风险[3]。如:自动化监测系统可捕捉气体流通信号, 气体压力不足状态下可发出报警信号。

3.4 改造技术

考虑到天然气能源在社会中应用范围的拓宽, 未来燃气输送工程必须经过优化改造, 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加优越的输送功能。输送设备改造是基于检验数据而言的, 根据检查、试验、模拟等环节收集到的数据, 技术人员可以对压缩机等主要设备实施改造。如:调节压缩机内的活塞结构, 优化设备调控气体的功能特点, 提高设备的输送效率。

4 输送设备电气故障的检验处理

电气控制系统是天然气输送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基础, 在控制系统自动调控状态下实现了高效率地传输。设备检验时要注意输送设备电气构造的检查, 并且制定科学可行的检修方案。具体措施:一是日常检修。日常检修属于传统式的故障检测方式, 需要中断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 此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需要检修人员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二是状态检修。根据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作出判断, 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完成检测维修工作。如:天然气输送设备正常工作时, 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检测仪表的数据, 对比历史记录的数据资料, 两种数据对比即可判断是否存在故障[4]。

5 结论

总上所述, 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气体能源, 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为了保障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必须加强天然气输送设备的检验。

摘要:如今大部分城市地区开始扩大天然气工程建设, 以及时把气体燃料供应给用户。输送设备是天然气供应系统的重点设施, 决定了整个气体输送活动的效率高低。管道是天然气输送的主要设备构成, 工程建设前后需加强天然气输送设备的综合检验, 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害以尽早处理。本文阐述了天然气输送设备检验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输送管道,设备检验,措施

参考文献

[1]宁小军.新时期天然气能源供应体系的完善策略[J].管道技术与设备, 2011, 16 (3) :22-24[1]宁小军.新时期天然气能源供应体系的完善策略[J].管道技术与设备, 2011, 16 (3) :22-24

[2]胡春熙.浅谈天然气开发企业建立输送设备检验制度的必要性[J].扬州大学学报, 2010, 30 (16) :43-45[2]胡春熙.浅谈天然气开发企业建立输送设备检验制度的必要性[J].扬州大学学报, 2010, 30 (16) :43-45

[3]范德斌.基于燃气输送系统检验技术成果的设备改造方案[J].中国燃气工程, 2011, 29 (5) :15-17[3]范德斌.基于燃气输送系统检验技术成果的设备改造方案[J].中国燃气工程, 2011, 29 (5) :15-17

浅析特种设备检验风险的规避 篇7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1日颁发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国务院1982年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条例>的决定》,新修订的《条例》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新旧《条例》在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增加了对检验机构的责任要求[1]。如新《条例》规定:

第六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第九十三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或者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严重失实,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应当说,新《条例》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各项规定,尤其在检验责任方面的规定,使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验人员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三方面责任的风险。

1 特种设备检验风险的分类

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风险大体可以分为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外在风险可分为政策风险、检验风险和廉洁自律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内容不完善带来的风险;检验风险是指检验面临的风险和检验潜在的风险;廉洁自律风险主要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行风建设的各种行为,它伴随检验过程而发生,也将随着检验法制化及责任追究力度的强化而逐步降低。内在风险主要表现为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服务发展的新需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新需求。

1.1 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

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规章内容不完善,一旦发生了事故,检验机构或检验人员就可能被追究责任。从法律层面来看,《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工作虽已于2006年12月23日正式启动,但未公布实施。特种设备安全规程基本涵盖了8大类特种设备,但在内容上仍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如起重机械出台了《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但对于其他品种尚未出台相应规范。对于技术要求,不同规章、规程要求不一致;规章、规程与国家标准不一致;文字表述缺乏唯一性,容易引起理解偏差。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旦发生事故,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或特检人员就有可能被追究责任。

1.2 主要风险是检验风险

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其原因可能涉及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实施期间形成安全隐患,而在检验过程中,因未能发现问题而导致设备事故,检验机构、检验人员难脱干系,责任被追究是必然的。但是,有些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违章操作或者违背技术规范擅自改变设备的结构、安全附件而导致的,不是检验机构能够终身负责的[2]。

2 特种设备检验面临的法律责任

2.1 行政责任

在检验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时,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者(包括检验机构和检验员)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行政责任后果:检验机构只承担行政处罚;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承担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2.2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主要依据《民法通则》的条款:一是不履行义务侵害他人权益;二是过错侵害他人权益。

民事责任后果:主要是承担经济损失,在目前的检验体制下,民事责任主要由检验机构承担。

2.3 刑事责任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了刑事法律规范所禁止的行为(即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特种设备检验活动中可能会涉及的主要刑事责任:

(1)非法经营罪:《条例》第九十一条对未取得核准从事法定检验所承担的刑事责任。

(2)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条例》第九十三条对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果和检验检测结果严重失实的刑事责任。

(3)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4)渎职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特种设备检验刑事责任的承担主要由自然人(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单位一般只承担罚金责任。

3 特种设备检验风险的规避措施

3.1 妥善处理质量与效益的关系

特种设备检验是技术密集型工作,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法规标准要求,了解产品设计制造和安全要求,熟悉检验设备技术性能和相关规程。同时,特种设备检验也是劳动密集型工作,检验人员每天重复执行规程要求,验证设备的符合性,出具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书。油田特种设备分布分散,而且大多数都有保温层、表面涂层厚,检验条件十分复杂,因此,要依据检验项目合理配置检验人员,确保检验项目和要求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促进检验质量提高,降低检验风险[3]。

3.2 修订完善程序文件,从源头控制风险

特种设备检验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特种设备检验规程(下称“检规”)的强制性检验。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时,要充分研究“检规”,熟悉“方法和程序”,结合油田检验的实际情况,认真梳理各类特种设备的检验风险点,合理规避检验过程的风险,制定能够有效指导检验人员实施检验的作业指导书。检验记录是检验过程的凭证和依据,必须严格要求检验人员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做到真实、内容完整、书写清晰、格式规范、按规定修改。检验报告形成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三级(自审、审核、批准)审批制度,不断完善报告管理系统,增强软件功能,改进不足,堵住漏洞,提高工作效率[4]。

3.3 理清法规规范要求,并有效执行

一是认真查找本检验机构在检验规程执行方面有哪些不到位的方面;二是要认真查找本检验机构在标准、安全技术规范执行方面有哪些不到位的方面。通过查找不足,研究落实处理方法,确保有效执行。

3.4 加强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

检验人员的素质决定检验的质量,责任心是规范检验的最可靠保证,技术能力是查找问题的最重要因素。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廉政教育,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到规范检验;另一方面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采用内部培训与送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检验技术大比武、大练兵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技能。

3.5 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手段

采取有效的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年初制定计划后,要及时组织实施并对实施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要重视现场抽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积极参加检验比对,识别自身检测结果可能存在的偏差,降低检测结果风险;重视对检验案例的整理和分析。

3.6 加强对重点受检设备的监控

要根据设备使用场合重要程度、压力高低、温度高低、检验技术复杂程度等特性,梳理并制定出重点监控的受检设备台帐。对纳入重点监控设备台帐的设备,要派遣责任心较强、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实施检验,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检验人员必须书面提出并报部门进行登记,在问题整改后必须进行现场确认;对于存在较大技术难题的,要报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处理。

3.7 建议参加特检行业的保险

虽然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所从事的是为保障公共安全而实行的强制性检验业务,但检验行为不在国家赔偿法的涵盖之下。一旦发生检验责任事故,检验机构面临的后果将可能是灾难性的。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在《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验责任保险方案改革及实施的通知》(中检协(2005)秘字第25号)中推出了“检验机构人员意外伤害及检验责任险”,受到了许多检验机构的普遍重视和认同。所以积极参加特检协会的保险,也有助于检验风险的降低。

参考文献

[1]赵晓光,刘兆彬,陈钢.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冯显富,白福利,王广宇.浅谈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风险规避制度[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4):122-123.

[3]林伟明.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如何规避风险[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8):26-27.

上一篇:插花制作与养护技术下一篇:危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