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化

2024-06-28

语文审美化(共12篇)

语文审美化 篇1

审美化教学,是指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具有积极丰富的美的内容,而且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的教学大纲对如何提高审美教育效益这一问题明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1)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 教学过程要注重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由此,我们所追求的审美化的阅读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表征:教学的内容美、教学的结构美、教学的情感美、教学的语言美、教学的气氛美、教学的节奏美、板书的艺术美、教学的环境美。

一、教学目标审美化的设计策略

审美化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达到知识、技能、情感的目标要求,而且要达到美育的目标要求,使各类分目标同步发展,强调生命价值、智慧价值、情感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人智力和创造力,丰富和深化个人的情感,提高个人参与集体合作和实践活动的能力。其设计策略如下。

1. 体现“实效性”。

要使教学目标具有实效性,一般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内部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引起学生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部动力。第二是教学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要符合“跳一跳,摘桃子”的要求,即既要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就感。

2. 体现“渗透性”。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她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相应的思想、情意内涵、审美价值,所以语文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准确地理解教材,不要脱离教材,融审美教育与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之中,不能人为地机械附加,旁生枝节。这样的教学有熏陶性、浸染性、深刻性,从而达到指向未来的审美性特征。

3. 体现“创造性”。

在审美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他们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才能。如《我是一条小河》除知识、技能目标外还确定了第三个目标:感知语言文字的美,想象小河还流过哪些地方?仿照课文第一节写一段话。这一目标旨在学生动情入境的基础上,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审美化的设计策略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去挖掘、揭示、渲染教学内容的美,并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体验、领略到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审美化设计除了要利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外,还包括对教学材料的审美组织,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化结构处理。阅读教学内容的审美化设计策略如下。

1. 充实。

当今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行的教材难以迅速反映出随着时代发展而涌现出的人文和科学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氛围,把丰富的信息世界隔绝在校园之外,这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使处在对周围世界最为敏感时期的孩子们把精力耗费在狭隘、效益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里。语文教师有责任将反映时代特色、文质兼美的文章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

2. 活化。

由于教材内容相对处于静止状态,如不善于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要达到审美化的教学则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将教材内容活化,使之成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知识。

三、教学媒体审美化的设计策略

教学媒体是指传递教学信息的一切中介物质和手段。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板书、媒体等运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学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教学媒体审美化的设计策略如下。

1. 教学语言“情、趣、启”。

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是教学审美化的基本技术。在阅读教学中,介于学科特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声调,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所谓“情”,即语言的情感教育性,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情感变化,并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洽起来,语调随着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而起伏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感染。所谓“趣”,即“生动形象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娓娓动听,妙趣横生,既活泼逼真,又浅显易懂,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谓“启”,即“启发性”,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2. 电教媒体“活、巧、妙”。

电教媒体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行之有效的作用。所谓“活”,即“活化”。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难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加以展示,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年龄特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实现省时高效。所谓“巧”,即“灵巧”,指运用的时机要灵活,根据教材特点,用在关键处,优化教学过程。所谓“妙”,即“奇妙”,将课外一些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扩大学生视野,促进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联,协同发展学生的各项审美能力。但在运用中切忌“滥”。

四、教学评价审美化的设计策略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学评价的反馈。审美化的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以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标准的,即注重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来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应该注重情感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其具体策略如下。

1. 增加评价种类。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评价基本由老师来进行。教师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表现。而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后,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能及时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完善教学活动。

2. 延迟错误反馈评价。

有时针对学生的错误反馈,如果能适当地延迟评价,则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教学活动中,人人都承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鼓励与支持、有效的反馈和适时适度的帮助,都会十分有效地改善学生所处的精神环境,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学会积极地评价他人,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设计所包含的目标、内容、媒体和评价四大方面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系统。在运用中,我们应把握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原则,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达到“以学为乐”、“好学”、“乐学”的最高境界。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 还应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 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之中, 从而“乐学、善学、博学、美学”。其设计包含阅读教学目标、内容、媒体、评价四大方面。这能使学生获得语文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松泉主编.教学艺术论新编.海南出版社, 2000.

[2]郑钢等编.教育美学论稿.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3]王敏勤.和谐教学法.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4]周思清.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 2002, 9.

语文审美化 篇2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初中毕业,年龄较小,尚处于发育阶段,其知识水平也处在积累阶段。随着学生思想的日渐成熟,语文教育对其影响也逐渐增强。最近有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积极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存在一定出入,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是一门辅助性的课程,无须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其他专业课程才是中职教育的重点,所以应以专业课为主,由此产生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不高的现象。可见只有提高师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才有利于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因此在中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培养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成长的阶段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本文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防止学生盲目追求美而误入歧途,教师可以将美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品鉴能力。教师应注重将课文中的美好景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美好的感受中增加对审美能力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时对于优秀的文章,应加强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捕捉文字中的美好。并加强对文章的语言措辞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通过意境之美来逐渐提高其审美情趣。实现由外在美到内在美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短片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融入课文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一道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哲思美”及“修辞美”。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语文素材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渴望从多角度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为此教师必须增加阅读量,广泛收集各类语文审美教学相关的素材,同时要重视积累知识,并掌握要点。将相关素材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充实,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在课外,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喜欢的书籍以及平时的兴趣爱好,从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提高其审美的切入点,并以此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刊物,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审美情趣。

三、协助树立正确审美观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完毕后开始中职教育的,由于阅历较少,且正处在人生观的建立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排除各种不良因素。促使学生从积极的一面出发,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语文课本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资源,教师应学会加以应用,对于错误的审美观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女主人借项链,丢项链以及还项链的整个过程,从而走进女主人公的生活,理解其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过分的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样的人生观要不得。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女主人公卑微但恪守诚信,不屈服于命运的人性之美。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人格

每篇文章都有其情感主题,为了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感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理解了作品创作的背景与所表达的情感之后,更易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送友人》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应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的主题,即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分析景物以及送别时的环境,如“孤鹏万里”,表现漂泊不定的心情,委婉含蓄,情深意切。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结语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净化学生心灵和陶冶学生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本文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文素材,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情感与人格,达到提高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从审美教育中感受美,增强对美的感知与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感性和理性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中职语文审美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有效运用教学资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缺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就是以美的规律来规范和优化语言实践行为,要求教师遵循教学审美化原则,运用审美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要求用审美的眼光来纵观教学活动,用审美的理想来全盘考虑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具有深入挖掘和提炼文本所蕴含的美的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提高其文化品位。但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教学活动美的属性。

审美在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现状,如何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审美

教学内容的审美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也关系到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是教学审美化的基础。由此可见,对于教学内容的审美把握,我们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敏感地捕捉到文本中美的因素,美的内涵。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就是要求教师具有独特的审美技巧和方法,能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学设计、创造性地实施审美教学、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来进行教学。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积极的审美对象,从而获得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其审美能力和心理能力的发展。

(一)解读文本发现美

纵观我们所有学科的教材,任何学科的教学内容都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小学语文更是如此。这对语文教材的正确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对文本有了正确、准确的解读,才能充分发现、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从教师层面来讲,文本解读无疑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钱梦龙老师说:“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体现教师功力的活儿……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能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

(二)多管齐下实现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化,需要我们老师通过灵活的教学环节和匠心独运的教学结构,合理安排、使用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思想受到启发,享受到了审美的情趣。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遵循教学审美化的原则,除了利用好教材这一载体之外,还包括精妙的教学设计、审美化的教学语言、审美化的板书、恰到好处相得益彰的多媒体的运用等等。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的实践

教学过程审美化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创造美。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学过程的审美化是其中的关键,也是灵魂。因为如果没有过程的审美化,再美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不为所动,更无从感知、体验、积累、表达。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进行了实践和尝试。

(一)品读语言感受美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要让朗朗的书声成为孩子们精神律动的音符。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如教学《草原》时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草原的辽阔、壮美、奇丽。教师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读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审美认知。学生们或浅吟,或轻颂,或抑扬顿挫豪情万丈。各种在朗读上的不同处理均出自内心真实的美的感悟,此时课堂审美氛围达到了最动人的情景。五十个学生,就呈现了五十种草原风貌。就这样,经过个性化的美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体验探究发现美

在小学语文阅读审美化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极具创造性,力求以多样性的、形象性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和需求。让他们得到自我探究的机会,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实践的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模仿安静的状态,去体验感受双眼一片漆黑,什么都不看的体验。学生们热情参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此时,孩子们既感受到了盲人的世界,也对“触摸”二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知道了盲人终日处于黑暗的状态下,他们认识、感知世界的方式很有限,很多时候借助于他们的双手感觉触摸。虽然“春天”不是具体的物品,无法通过直接的触摸来感知。但是通过闻,通过听,通过花和蝴蝶,安静感受到了春天,触摸到了春天。就是在这样看似“玩”的氛围下,学生们对语言文字有了更活生生的感受,对安静的行为美、心灵美有了更深的认同和了解。

(三)创设情境体验美

现代情境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有学习情境的帮助,将有助于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由境生情,触及心灵,师生与文本间,师生间,生生间均产生了共鸣,收获了审美体验。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字字含情,但学生们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他们对残酷的战争场景更是无从知晓。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精心收集、剪接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介绍短片。其中还包含了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震撼场景,以及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朝鲜人民深情送别的动人情境。课中,教师把反映当时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对抗美国侵略者,一起聚餐,一起劳动、生活的感人场面;最后,是在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的临别赠言中结束这节课。就是这样,教师通过成功地创设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体验审美的情趣中感知了学习的内容。

(四)合理拓展充实美

如何让学生及时地把审美体会转换成文字,读写的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是一个可以值得尝试的做法。从美育意义上来看这个时候的练笔应该是建立在学生激动的状态中的,必须是他们有所感,有所想,才能有所写。教师要敏锐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处,合理安排小练笔、续写、扩写。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学生被老人与海鸥的深情所感动,对老人给海鸥喂食、与海鸥交流的场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精妙设计,针对课文对老人与海鸥说话的情景写得比较简略这一空白,设计小练笔:“同学们,请你结合文中海鸥的名字和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老人还可能怎样呼唤海鸥?还可能怎样与海鸥说话?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注意把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表达出来。”这样的小练笔,练在文本的空白点上,练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最终落在单元的训练点上。这样的拓展练笔,满足了学生审美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充实,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陶冶性灵的过程,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找准契合孩子身心发育的审美点,精心美化每一个环节,唤醒孩子纯真的心灵与情感世界,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始终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追求美、欣赏美并创造美!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陈菊先.语文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卢家媚.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杨九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浅析小学语文的审美化教学 篇4

一、审美化教学是实现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审美化教学就是期望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自由自在的学习状态,就是要鼓励学生在高情感性、高形象性的语文教学中,体验、探究、联想、生成,从而获得具有审美意义的再创造,实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时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教得死,学生死读书,个性发展受限制,情感交流被剥夺,学习常处于被动状态和片面存在状态,既没有个体的自由创造,又没有群体的合作探究。

二、审美化教学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审美化教学意在努力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审美追求的低关注度,有效地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语文教学打开情感的通道、创造的通道、自由和愉悦的通道,使学习过程富有浪漫和情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坚信的:如果没有一条诗意的小河,就不能引领学生进入情绪振奋的学习状态,也无法实现学生认知、情感和心灵的同步生长,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正是建立在学生广泛而深刻的审美锻炼上的。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才有望“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享受学习,乐于发现,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本质特征

1. 愉悦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知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他为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美的愉悦性。愉悦性来之于语文教学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之于师生的情感交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致力于创造这种愉悦性,使学生在感知、想象、思维、体验等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

2. 人文性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在语文教学中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3. 创造性

有位名人说过:美与创造是亲姐妹。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修养、对语文教学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创造出新颖、多样、丰富的操作样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在这种愉悦的学习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才能上。教学相长,教师创造性地教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学生主动地学又反过来推动教师创造性地教。

四、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操作策略

通过对各学科教学的研究,结合审美原理和《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初步探索出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基本操作策略。

1. 创设情境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是审美化教学得以优化和成功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方面,能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创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验探究

在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力求体现多样性、形象性、启发性和创造性,以各种合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学生是否主动体验探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表现,即学生有意义地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足。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获得了自我体验探究的机会,便会很快地投入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愉悦,而且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更大兴趣和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的审美化教学效果。

3. 激发创造

情感,是学科教学“审美化”的主要标志。情感是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审美感受、激发创造的不竭动力。审美化学科教学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活动中进入审美的胜境。语文审美化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说、乐读、能听、会写,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创新能力。

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篇5

语文课要上得富有文化品位,教师的语言需要有文学的意蕴和美感,能让学生听之悦耳,品之有味,从中既吸收优美的语言,又受到人文雨露的滋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诗句语言精美,蕴涵深邃,凝结着诗人的语言智慧,教师恰当地借用诗句来组织语言,常会使语言隽永精粹,魅力四溢,大大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借诗句打造导语的文气美

上一篇课文,导语犹如是教师給学生吃的第一颗花生,若花生香.甜.脆,学生的食欲就会大增,便不住接着吃;反之,头一颗花生苦.酸.涩,味同嚼蜡,学生就会弃之而去,即便余下的都是好花生。

恰当地借用诗句进入导语,是扮靓教学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马》一文,一名教师的导语是:“在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征人在马背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将士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勇武。而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笔下的马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作者人文主义的情怀吧。” 导语中借用的诗句,让学生不仅听出了被人驯养的马的作用---心甘情愿地运货骑人、奋勇向前地打仗,而且从中感到马是人们忠实的朋友,听话的工具。精炼的诗句于叙事中传情达意,填补了现代学生心灵世界的空白,诗句中的“马”又切合课文的说明对象,和课文内容形成补充,有血有肉。形式上,诗句与其他词句组合自然,既实用又渲染了一种“文”的气息,显示了语言的美感。

二.借诗句打造“诠释语”的形象美

语文中的有些概念和事物难以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准确定义,也没有定义的必要,如果教师借用恰当的诗句进行描述式语言解释,往往使学生心领神会,刻骨铭心。

一名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给“理想”的话题作文拟题时描述《理想是M》的立意:“实现理想的道路并非平坦,有高山也有峡谷,有丛林也有江河,要实现理想须有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见山如红军那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遇水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在给<<理想是A>>的立意是这样描述的:“追求理想的过程如同人们进行登山比赛,须看准目标,持之以恒,切勿半山腰上‘停车坐爱枫林晚’”。

这名教师对两个题目的立意的描述性解释,借用诗句将抽象的内容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意象,题中的“M”中高出的是山,低凹的是山谷河流,山与水比喻不同的困难。用“五岭逶迤腾细浪”绘“M”形,比喻实现理想途中的困难,十分形象;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比喻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知难而进的行为,比喻奇妙;用“直挂云帆济沧海”作比喻,从正面表现了在奔向理想的过程中英勇无畏的气势与奋斗精神;用“停车坐爱枫林晚”作比喻,从反面表现在奔向理想的途中只图享乐—游山玩水、不再进取的行为,它和前面短语组成了否定的句子意思。诗句在这里神形兼备,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也深深地感悟了作文拟题的技巧与构

思的匠心。这得力于诗句在语言中形象表达。

三.借诗句打造评语的修辞美

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运作中的重要特征,教师随时都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矫正错误,二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上《出师表》一文时,一名教师问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你们读出了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此时,有的学生开始朗朗读书,有的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一会儿后,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忠君报国的人,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谨慎小心的人,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知人善计的人,还有一名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迂腐之人。这名教师是这样评价的:“同学们或议论纷纷,‘自在娇莺恰恰啼’;或朗朗读书,‘大珠小珠落玉盘。’说诸葛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后一名同学求异创新,‘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过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原来刘蝉是一名‘杨话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的昏君,诸葛亮要不谆谆嘱咐,蜀国恐怕在他率师出征不远就‘山河破碎风飘絮’了”。

教师借用诗句对学生的表达质量进行了评价,言辞里充满了褒扬的诗情和形象的画意,且诗句借用相连,比喻与借代整合,幽默与赞许相融,极具感染力。诗句“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恰恰啼”比喻学生“纷纷议论”,表现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自主性极高的特点;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学生读书的声之美,感情之丰富,寓情于语;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评价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语言充满鼓励之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扬学生不拘一格,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用“扬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满天作雪飞”来形象评定刘禅缺乏知识少有才能,贬意中不乏调侃;用“山河破碎风飘絮”指代国家四分五裂。这些诗句在语言中熠熠生辉,具有修辞美,学生爱听这样有文采的语言,也在自然状态的交流中积累了美的语言。

四.借诗句打造启迪语的联想美

诗句大都具有形象的可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能引发读者和听众由此及彼或由浅入深的思考。教师如果能借用与所教内容相近相似的诗句启发学生,会使学生有在“溪回谷转愁无路”时“忽有梅花一两枝”的发现与体悟。

教学《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学生很是疑惑,“愁”不是物,何以用船载?教师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借诗句来巧妙诱导:“南宋多愁善感的词人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挺有名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是说愁如长江之水向东流去而不会中断,言愁无尽,用的是比喻的方法;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堪称佳句,以比喻.对照写意,言愁多而难以解脱。它们均化虚为实。”顿时,学生豁然开朗。

在这里,教师借用与课文诗句相同的表现方法的诗句启发学生进行相似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作比喻,言愁多而无尽,比喻贴切新颖,如果用“她的愁真多呀,简直是无穷无尽”来解释,那就毫无启发性了;“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用生活现象作比喻,言愁重难消,比喻形象生动,如果用“她的愁真重呀,重得无法比拟”来解说,那就枯燥乏味了,且没有解决学生的真正疑问,是离题之语。而借用的诗句和课文诗句中的

“愁”字合一,借用的诗句比喻通俗易懂,化虚为实明显,学生听后只要展开联想的翅膀就会恍然大悟,显示了语言的启迪联想之美。

五.借诗句打造“开拓语”的丰富美

汉语语言具有丰富性,开拓语言表达的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借诗句可以展示语言的丰富美,扩大学生的语言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一文中的“可怜白发生”时,一名教师是这样打造语言的:“这句话语浅意丰,抒写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此时,诗人的心理定然复杂,也许在想‘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也许在想:‘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也许在想‘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许在想„„.大家能不能也找几句与诗人的心境相吻合的诗句来?”

教师借用的诗句,都与作者的心境相宜,诗人想杀敌报国,但岁月不熬人,他欲罢不能,其拳拳之心可见。他希望“平胡虏”,和平来到,家人团聚;他自然会想到战场“兵气连云屯”,尸骨遍野;想到朝庭腐败,奸臣当道,他心怀愤怒。借用的诗句都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这些诗句又被老师铺成整齐句式,后面设计问题搭桥过渡,能撩拨学生积极去开拓课文的资源的欲望,显示了语言表达的诱发性和丰富美,为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给了钥匙。

六.借诗句打造“结课语”的余音美

结束课堂如让学生吃最后一颗花生,若花生“香.甜.脆”,学生就觉得余味无穷。教师借用恰当的诗句可将“结课语”打造得余音绕梁,令人回肠荡气,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出师表》一文的结课时,一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不愧是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读了《出师表》,我还觉得他还是一位写作高手,他的表文先向刘禅提出建议,推荐咨询人才,可谓周全妥帖;他接着自叙经历和创业经过,表达知遇之恩的感激,继而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最后归纳个方面的责任,也包括自己。情理动人,言辞真挚,闪烁着作者的智慧美,真可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探索 篇6

一、理解: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意义解读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多层次、多角度地朗读感悟,在其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励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使他们沉浸在作品的审美境界里,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秋天》一诗时,通过刻意突出诗歌谐美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以及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读,使学生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去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去欣赏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去感受诗人眼里一个别样的秋天,去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渔民的快乐悠闲、牧羊女梦寐的悠远……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想象的必要环节。教学中通过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把作者渗透、倾注在人物形象或景象中的“情”移注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心心相通,不断悟出新意,让文本变得愈加鲜活。

例如,《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银蛇”、“舞”、“蜡象”、“驰”等充满情感跃动的字词,使北国的冬天显得那样的壮美和充满生气,自然引领学生从对风景的“顿悟”中,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感受到诗人涵盖天地、气吞山河、“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超越一切的力量。

(三)实现文本意义的建构

在审美性的文本读解过程中,以学生个体性、亲历性、情感性、创造性为特征的审美体验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触摸到文本的脉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本意义进行探寻与建构。

例如,《春》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读着读着,那些语言文字,便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产生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感触美好生活的愿望。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文本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作者一起去感受自然风光的美、生活人情的美、生命张扬的美,从而建构起对文本意义的新的理解。

二、实践: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入境”的审美氛围

只有入境,文本与心灵才能因碰撞而产生动人的火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审美氛围,再现作品美的意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激发他们入情入境并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蕴含于文本深层的审美意蕴。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紫藤萝花开放的胜景,然后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绘声绘色地描述紫藤萝花盛开的情形。这样,为学习课文营造“入境”、“入情”的审美氛围,更好地引领学生去欣赏文本字里行间流溢着的如诗如画的美和闪耀着的深刻的哲理。由此,学生对生命的顽强、美好与永恒就有了更强烈的深层次的认识与领悟。

(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审美活动的翅膀。语文审美体验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审美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因此,在审美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去体验文本的意境之美,去领会文本的内容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曲中九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置身其中地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含蓄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让学生自然揣摩出诗人灵魂深处的隐语——深挚凄婉的眷念故乡的情思。

(三)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感悟

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落在一词一句当中,因为透过语言文字的美,能走入美的阅读世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词句,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并且在引导学生领略其语言美的同时,去体会作者的情思、情愫和情怀,深层理解文本的内涵。

例如,在《使至塞上》的教学中,讲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大”、“孤”、“直”、“长”、“圆”等词语反复推敲、咀嚼、品味,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边塞那空旷、高远、雄浑和静穆之美,感悟到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达到了真正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理解文本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目的。

(四)披文入情引发情感共鸣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人的心理功能,激发人的心理情感,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感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缘读入文,披文入情,去体会作者浸染在字里行间的艺术意境和审美情感,使学生在读文、赏美、悟情的过程中,与文本、作者之间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海燕》时,指导学生置身文中,产生审美想象,在脑海深处闪现海燕在狂风卷集的乌云和大海之间,搏击风浪、勇敢飞翔、勇敢号叫的壮美形象,与作品融为一体,灵魂随着那只顽强的海燕穿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激发出一种革命预言家的豪情,一种热情的赞美和崇敬。

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深潜到文本构筑的内部世界,去发掘、提炼其中蕴含的强烈的美感,获得深刻而强烈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小学语文审美化阅读教学初探 篇7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三维”的失落与失衡。

很多教师没有抓住文本特有的言语形式,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最后留给学生的不是鲜活的情景交融的形象世界, 而是抽象的文本意义。总之, 没有将三维目标有机和谐统一, 没有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度”, 有的机械地将三维目标割裂开, 使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 得不到情的感染、意的熏陶, 更享受不到审美乐趣。

2. 阅读教学的“千课一面”。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无论是小小说、诗歌教学, 还是写景文、人物篇, 基本都是“导入———感知———讲读———拓展”这样一种单调的课型, 所以阅读教学效率低, 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阅读教学模式。

二、小学审美化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1. 基本流程

审美化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 从“情”和“美”的视角契入, 把着眼点放在对阅读教学的“审美化”的构建上。通过对阅读教学的研究, 结合审美原理, 我初步探索出审美化阅读教学的课堂基本流程:创设情境———体验探究———激发创造。当然这个流程不是固定不变的, 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教师对文本的独特认识和创新意识而变。同样, 体验探究与激发创造两个板块, 也都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只是一种样式, 一种理念, 一种操作策略, 既有共性的规律, 也有特定的需要。

1.“审美—品读”模式的操作策略

(1) 审美心境中品读

学生对语言文字要有准确的感受与领悟, 必须处于一个特定的语境和心境之中, 这样才能主动地以审美的态度感知对象。为此,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 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 是“审美—品读”式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2) 独特视角中品读

从美学的角度说,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她几乎涉及美学的各个领域, 美学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从美的视角, 引领学生研读文本, 把一切人、情、物都“探”出来, 领学生去发现, 去欣赏。有人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人每次读同样的内容或不同的读者读同样的内容都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如, 上《草船借箭》一课, 教师抓住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 请学生联系课文, 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笑”?教师以“笑”为出发点, 读懂语言的内涵, 体悟人物的世界, 真是一词一世界。

(3) 情感体验中品读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在阅读、鉴赏、接受过程中, 体验是最基本的活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涵泳”、“吟诵”、“体味”、“妙悟”、“入神”等都包括情感体验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 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有传神的语句。把“知”的积累转化为“感”的积淀, 不是一种零碎的分析, 而是在品读中整体的把握与领悟。

(4) 语境移情中品读

移情是在想象中把人的感情注入对象上去, 使之带上读者的思想感情色彩, 寓情于物, 物生人情, 情之想通, 美寓其中。

无论是“品读式”还是其他类教学, 与其说是一种模式, 还不如说是一种策略, 一种机智, 一种理念, 是审美化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的变式, 更是一种相融相通的课堂文化。

综上所述, 审美化阅读教学是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审美化阅读教学,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在师生、生生合作中不断产生思想的共鸣, 从而真正使阅读成为“悦读”。审美化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改变了阅读方式, 激发了学习兴趣, 获得了审美的乐趣。

浅探初中语文审美化教育 篇8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纵观语文教材, 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语言文字教学外, 还有思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而以往的应试教育往往把作品分解为孤立的文字、语言, 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索然无味, 完全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 充满着艺术的魅力, , 这样就能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和良好的审美体验, 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从而兴趣盎然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语文教学内容审美化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海洋, 它给人以美感。其中的诗歌、 、 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人格美、生活美、 、 景物美、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等, 特别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美, , 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 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 具有审美的本质属性。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 历代传诵的佳作。例如, , 同是写“莲”, 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 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 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 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在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像导游一样, 既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巧缜密之美, 又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 “披文入情”, 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 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词语在一定语境中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 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教材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比如, 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一诗, 可引导学生对“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与其同义词 “望”进行比较品味:“见”是不经意而见, 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而“望”则是有意而望;着一“见”字, 境界全出;置一“望”字, 则神气索然。

二、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1.精心设计导语

一个好的导语的设计, 能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文化氛围, 情绪情感被打动, 从而产生一种审美冲动, 这同样影响并决定整堂课的效果。如, 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 为使学生对祥子一生的悲惨命运有一个整体把握, 在上课之前我介绍了原著《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当讲到“失去劳动能力的祥子扛着灵旗把别人送进坟墓的同时也把自己送进了坟墓”时, 全班学生都沉浸在一种 ““哀其不幸”的情绪中, 从而对祥子产生极大的同情心, 带着这种同情心去理解课文, 学生就会感到轻松, 就能从中得到快感, 达到审美效果。

2.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但注意力不能长期保持集中, 所以素质教育提出要采用适应学生的教法, 而不是如应试教育般培养适应考试的学生。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也曾说过, 方法制约效果, 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 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代有进取精神的、有效率感和责任感的新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自己的审美氛围, 让学生参与教学, 亲自去品味审美对象。如, 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我让全班学生推选一名学生当老师, 师生角色易位, 结果学生比以往更认真地预习课文, 翻阅资料, 整节课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体会童话这种文体独特的魅力, 寓教育于审美的愉快享受之中。

3.联系实际设计练习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教人未见意趣, 心不乐学。根据中学生 ““记忆力强但不能持久”这一特点, 平时除了巩固练习外, 我们应该结合课文设计中学生较感兴趣的练习, 让学生走出课堂, 接受美的熏陶, 并从中汲取知识。在上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之后, 我设计了一道作文题———“孔乙己巧遇范进”, 学生兴味盎然。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孔乙己与范进这两个人物的对比中去审视现代社会及教育制度。可见, 联系社会生活设计练习,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美, 这也可以说是审美教育在课外的延伸。“愉快的记忆永不忘”,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容易多了。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 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陶冶他们的情操, 升华他们的感情, 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语言文字教学, 还有思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 充满着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化教育,导语

参考文献

语文审美化 篇9

王小玉便启朱唇, 发皓齿, 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 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 :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 渐渐的越唱越高, 忽然拔了一个尖儿,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 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 又高一层, 接连有三四叠, 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 以为上与大通 ;及至翻到做来峰顶, 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 ;及至翻到扇子崖, 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 :愈翻愈险, 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 陡然一落, 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 周匝数遍。从此以后, 愈唱愈低, 愈低愈细, 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 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 忽又扬起, 像放那东洋烟火, 一个弹子上天, 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 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 忽大忽小, 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 有如花坞春晓, 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 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 忽听霍然一声, 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 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 闹声稍定, 只听那台下正座上, 有一个少年人, 不到三十岁光景, 是湖南口音, 说道 :“当年读书, 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 有那‘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话, 我总不懂。空中设想, 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 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 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 无论做什么事, 总不入神, 反觉得‘三日不绝’, 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 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 :“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以这则精彩的记录来作为参照, 可以——

一、观照审美实际, 弄清审美原理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审美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的过程, 一是审美感知, 即前一段;二是审美评价, 即后一段。

1. 审美感知。起初, 审美对象须给审美主体以美的形象的感官刺激 ;如果审美主体的感官受不到一定程度的刺激, 就不可能有感知产生。不然, 白妞何以“声音初不甚大”, 众人就“有说不出来的妙境”?因为众人受到相当程度的美的形象的感官刺激了。加上老残、梦湘先生以及在场听众预先对白妞说书的技艺就有了解, 包括超过黑妞的说唱技艺。她“初不甚大”的“声音”恰恰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一如和煦怡人的春风, 引诱中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那美妙的说唱空间, 所以“有说不出来的妙境”。这里包含了两个审美要求, 一是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感官刺激达到了一定程度, 说唱轻柔而亲切 ;二是审美主体具有审美经验与审美经验, 老残、梦湘先生等人既有相当的听书经验, 又有欣赏白妞说书的审美预期。

然后, 审美对象应给审美主体以不同变换的样式。这是审美主体起初接受感官刺激后的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感知活动。在进入、深入其中之后,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而为一, 会觉得美感的天地空间越来越扩大, 感悟的生发点越来越多。“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花坞春晓, 好鸟乱鸣”, 这些感知生发点都有赖于审美对象——白妞表演——的不断变化。正是这高低、直曲、有无等复杂的变化, 才不至于单调重复, 审美对象的才表现出不断出新的感官刺激, 才让审美主体保持不断兴奋, 以至“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 沉迷其中, 陶冶其里, 超脱一切。而这沉迷与超脱, 是感知阶段的审美愉悦与高峰体验。如果单调重复, 或变化不大, 就容易赞成审美疲劳, 无法进入主客融合、和谐共鸣的审美境界。

2. 审美评价。无论是起初的审美感知, 还是后续审美感知, 都伴随着审美主体的感性理解——联想想象——与情感愉悦。这时的联想想象与情感愉悦与审美评价阶段的联想想象与情感愉悦并不一样。那是理性的, 此是感性的 ;那是认知方面的, 此是感官方面的。此时人们来不及也不可能进行理性评价, 至多感慨与称赞。哪怕人人“叫好”, “轰然雷动”, 也只是条件反射式的赞叹。而“停了一会, 闹声稍定”后, 正座上梦湘先生的一段情不自禁的谈论, 倒是一段理性的审美评价。

这段审美评价包括审美判断与审美分析两个部分。审美判断是小玉说书感染力很强, 总能让人沉迷许久。审美分析的思维方法主要是联想, 一是联想过去“不懂”“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反衬现在“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借此推崇白妞说书的魅力 ;二是联想“三月不知肉味”对比“三日不绝”, 借此渲染白妞说书的感染力。这里的联想, 其性质是抽象思维, 不是感性思维 ;其基础是审美经验, 不是条件反向式的表现 ;其结果是精神愉悦, 不是感官愉悦。

没有审美感知, 审美评价就变成空中楼阁 ;没有审美评价, 审美活动就不完整。既有审美评价, 也有审美感知, 审美活动就完整了吗?不然, 还需要审美创造。有了审美感知、审美评价与审美创造, 审美活动是完整了, 由此进行语文教学是不是就可行呢?不行。还需要增加一个备课环节, 以形成“预先备课―审美感知―审美评价―审美创造”四个环节, 才是完整的教学操作过程。

其实, “审美评价”有点像文本分析或语言品味, “审美创造”相当于写作表达。主要是“审美感知”比较特殊, 也比较复杂, 在教学中不容易处理与拿捏。因此, 需要语文教师精心备课, 尽可能地——

二、根据感知特点, 优化主客因素

语文教学的备课阶段, 对应于审美活动的准备阶段。审美的准备阶段, 是指即将进入审美状态前的预备阶段。审美活动一般起始于两种情况 :一是客观情境中审美对象的出现, 作为一种刺激引起审美主体的注意、并使主体中断其他内容的心理活动而转向审美对象 ;二是审美活动之前, 审美主体根据已知信息和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审美客体 (对象) 做好一种准备状态。根据这样的规律, 在备课时应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注重感官刺激。从审美心理学来说, 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 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 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 就更谈不上生理上的快感以致情感上的愉悦。尽管这种快感与愉悦还谈不上真正的审美, 却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 只有强化对审美主体的感官刺激才使他们产生快感, 只有产生快感才会出现审美活动。因此在备课时, 语文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加大审美客体 (对象) 对审美主体 (学生) 的刺激力度。其感官刺激有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味觉刺激、嗅觉刺激、运动觉刺激与综合感觉刺激。综合感觉刺激有两种方式, 一是综合几种感官——如视觉与听觉, 或视觉、触觉与嗅觉——刺激 ;二是活动刺激, 如小品表演、仿真活动与语文实践。有时可以视听结合, 如一教师教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 备课时找来一角破缺的景泰蓝花瓶, 以备上课时先握住残破的地方让学生观赏“完美”的花瓶, 再放开破缺的地方让学生观赏铜胎层、掐丝层与釉面层, 同时又让学生动手摸摸这几个层次。活动刺激, 可选择一个片段设计小品表演, 如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 有教师让学生表演蔺相如“怒发冲冠”一段 ;也可以进行语文实践, 如作文写景课直接带学生走出教室到某处典型的“写生胜地”, 进行一次完整的写生操作。

2.追求新颖陌生。新颖的刺激容易引起审美感知, 容易使审美主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审美客体要新颖, 审美对象要陌生化, 要通过强烈的刺激, 使审美主体进入审美境界。如果总是相同的范读课文, 或相同的吟诵诗歌, 或相同的播放影视, 学生习以为常了, 就不会产生心理陌生感与知觉冲击力, 自然不能进入沉迷状态与超越境界。或许有人会问, 除了“读”“唱”“讲”“演”等常见的刺激样式, 能有多少方法?似乎“审美疲劳”是必然的, 似乎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生命力不强。其实, 除了变化刺激方式, 还可以更换刺激内容, 采用新颖的题材设置情境。一如观众欣赏电影都是“看”, 毕竟“嗅觉电影院”非常稀罕, 立体电影也不普及, 为什么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看”电影呢?因为电影题材不时得到更换, 照样产生新颖感与陌生化。

3.控制预期心理。审美活动起始的另一种要素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期望, 这是在审美活动之前, 主体根据已知信息和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审美对象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坐体育馆里期待即将开始的足球比赛的心理状态, 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 如果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期望过高, 而实际出现的审美对象的给人感受低于原有的预期, 则先前的预期势必影响后来的审美活动, 使审美愉快感或兴奋值下降 ;如果在审美对象出现之前的期望较低, 而实际出现的审美对象的给主体感受高于原有的预期, 则会使后来的审美活动加强, 进而提高主体的审美愉快感。《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 好像其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要说学生, 连教者自己都不愿说满意。其原因就在于审美期望过高。学生潜在的审美心理预期和必需的美感体验严重背离, 即主体对客体——《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的期望过高, 而实际出现的客体——《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的给主体感受远远低于原有的预期。所以, 语文教师常有“美文怕教”的心理, 语文教学常有“美文教不好”的现象。或者说, 大凡美文不教也罢, 一教就觉得“不到位”;其重要原因, 就在于对课文审美的期望过高。

所以,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准备, 适当降低他们欣赏学习的预期值。教《荷塘月色》不妨这样引导 :“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想象不够充沛’‘平起平落’‘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柳暗花明的手法’‘句法变化少’‘譬喻过分明显, 我们来认真读一读这篇课文, 看是不是不这样的。”教刘鸿伏的《父亲》不妨这样引发学生的兴趣 :“刘鸿伏的父亲与我们的父亲不一样, 但和我们父亲的父亲却是一样的。尤其是那饱经农耕风霜的经历, 那带着中国式农民的脾气, 那别具一格的表达……不信, 欣赏他的抒情散文《父亲》。”

尽管备课已经根据感知原理, 对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考虑了一些优化的预案,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落实到位, 否则还会沦为一般的教学方式。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

三、 遵循审美规律, 确保学生感知

紧随审美期望而来的审美感知, 是一种与普通的感知不尽相同的心理活动。审美主体必须完全摆脱普通感知中的功利性倾向, 不应该将眼前的知觉对象视为完成某一目标的有用东西。所以, 语文教师在出示审美对象, 组织学生进行审美感知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感性, 不要先入为主, 确保感官接受。一般教师教诗歌、散文、小说总喜欢先“知人论世”, 讲一番背景知识, 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其实作为审美特征明显的文学作品, 应当先让学生进入审美中的感受与知觉状态, 或播放短片, 或常情吟唱, 纵情朗诵, 或激情演讲, 或小品表演……不能先入为主, 不要抢先剖题, 介绍作者乃至写作背景, 甚至都不要板书, 更不要呈现什么“学习目标”。目的只有一个, 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进入与文本相关的感性世界,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忘情地陶醉在特定的氛围中, 以便达到超越功利的境界。

2.凝神聚气, 杜绝一切干扰, 以便直觉愉快。在审美感知中, 审美主体的大脑活动 (如感性联想与想象、情结与情感等) 刚被唤醒, 还未来得及展开, 只有身体诸感官的体验得到加强。这时的体验是直接的, 就像一个刚生下不久的婴儿就能直接对别人的微笑作出与之相同的反应一样。因此与这种审美感知活动相伴随的是一种直觉的愉快。这种愉快完全是由感知对审美对象的有机组织引起的, 不同于那种清醒的自我意识所造成的精神愉快。而是由于审美对象的结构适应了知觉的机制, 并使其和谐运转时产生的一种感性愉快, 一如人们第一次目睹浩翰沙漠时所产生的兴奋。此时此刻, 教师不能介入“这篇课文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在”“开头一段话是领起全文的”之类的教学解说, 应当趋尽影响学生感官接受刺激的任何“杂音”“杂念”, 排除影响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任何干扰。让学生凝神聚气地接受审美对象的刺激, 以便形成直觉愉快。

3.给足时间, 不要半途而止, 以至高峰体验。有教师教崔颢的《登黄鹤楼》只读了一遍, 就匆匆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显然不是审美。于漪回忆自己老师朗读诗歌时说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 真是悲歌慷慨……老师朗诵着, 进入了角色, 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 一堂课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其中“进入了角色”“传染了整个教室”“深深感动了”就是重要的审美感知的标志, 让学生到达了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功利的火候。范读或吟诵诗歌, 要给足刺激学生听觉与视觉感官 (教师的表情) 的时间, 达到“忧从中来”“悲从中来”“喜从中来”“悯从中来”才能结束。只是做做样子, 草草收场, 学生没有痴迷感, 不能进入感性的高峰体验, 后续的精神愉悦就根本谈不上。

4.变换刺激, 不要单调重复, 以便展开联想。当云朵呈现在面前, 人们审视时联想到洁白而柔软的棉絮, 就获取了些许美感体验。随着刺激变换, 如展示一望无际的云海, 人们联想的视野更加开阔, 美感体验也更加强烈, 眼前的云朵与云海又与头脑中的棉絮、雪原重合到一起, 几种体验交融在一起, 美感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 甚至达到整个审美感知的高潮。心旷神怡, 心驰神往, 整个身心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 其他任何心理活动都处于窒息状态, 往往出现高峰体验时的“呆”“惑”和“愚”的状态。如果呈现在眼前的总是一片云朵, 或某种单调的方式, 就难以激活联想与拓展联想, 难以使审美主体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

有教师教刘鸿伏的抒情散文《父亲》, 先让学生静听满文军的歌曲《父亲》, 再让学生静听配乐 (播放删除《父亲》唱词的乐曲) 范读散文《父亲》中的片段, 又让学生欣赏配乐填词 (根据散文《父亲》的改写) 的歌曲演唱。三次听觉刺激不尽相同, 学生全都进入与文本情境融为一体的状态。当然, 纵情朗诵一篇美文, 自然会变换刺激的内容, 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系列联想, 重合一系列意象, 交融一系列体验, 也能使学生进入沉迷而忘我的境界。

审美感知一结束, 理性认识就得到恢复, 审美主体就开始根据其主观愿望和思想观念, 对审美对象或其某些部分、某些方面进行理性评价。这时候, 需要——

四、恢复理性认识, 指导学生评价

审美评价, 其实普遍存在于任何审美活动中。随着一场球赛的结束, 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对这场球赛做出一些评价。人们从电影院走出来, 会不由自主地倾吐自我观感。判定哪些是好的, 是美的, 哪些是不好的, 不美的。他们在审美感知时, 还来不及也不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 理性认识受到极大的限制 ;也只有在审美感知结束后, 才能进行正常的逻辑思维。

审美评价取决于审美认识, 审美认识取决于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把握, 包括对其内部各个局部的关系与外部其他事物的联系的认识与理解。小说、戏剧教学, 如果不指导学生弄清其中人与人、人与物、人和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就没法读懂文本。特别是那些后现代派的小说与戏剧, 跳跃性大, 时空变化多, 很灵活, 如果不指导学生把握上述关系, 就更不知所云。诗歌, 其意象具有包容性、模糊性与多义性, 能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所以, 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相关意象及其关系, 还要理解“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与诗歌的联系。

于心亮的散文《越冬》中有这么两句话 :1“女人漠不关心地翻晒粮食, 等男人走远了, 才慌慌乱乱地跳起来。2倚着门框, 拿眼睛男人咬成一个小点, 咬呀咬呀, 咬没了……。”如何认识与理解后面一句话?有人回答“1说明女人眺望丈夫时间之久”“2‘咬’字既有对丈夫的埋怨之情, 也有对丈夫离去的恋恋不舍之情” (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如此评价与认识有些肤浅, 只局限于句内有限方面的理解。

不妨先走向句外, 至少还有下面五种评价与认识。1与前句的关系, 可理解为“如此动情地目送丈夫与上句‘漠不关心地翻晒粮食’构成对比, 含蓄地衬托出对丈夫的爱”;2与全文主题的关系, 可理解为“不得不让他离开的坚强性格与恋恋不舍的感情, 照应了文章的主题, 写出了中国农民临冬的表现与越冬的基础”;3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可理解为“表现夫妻之间感情, 用‘咬’字更准确, 而父子、兄弟姐妹并不妥当”;4与审美感管刺激的的联系, 可理解为“综合视觉、触觉, 生动形象地写出女人感受”;5与古诗词中思妇传统的关系, 可理解为“‘倚着门框’化用‘独倚’‘倚门’, 借此表现女人的惜别之情”。

再走向句内, 至少还有三种评价与认识。1句子结尾省略号与语境的关系, 可以理解为“句尾‘没’与省略号, 留下空白, 言尽意无穷, 或‘长叹’, 或‘还在望’之类”;2句子修辞角度, 可理解为“综合运用比拟、夸张、反复、拈连等修辞手法, 表达复杂情感, 和谐, 得体, 流畅”;3句子形式角度, 可理解为“短句显示了活泼的口语化风格, 明快而不失蕴藉”。

这些评价与认识都运用到联想或想象, 但都是抽象思维, 不是审美感知时候的感性思维 ;其思维基础都是师生的审美经验与文化修养, 而不是条件反向式的表现 ;师生也都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 但不是感官上的愉悦, 而是精神上的愉悦。正因为如此, 审美活动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审美主体才有可能逐步深入地获取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

伴随着审美评价, 也有情感体验, 但这种情感体验已经不同于感知阶段的审美体验了。在感知阶段人们的情感与审美对象的变化同步或共鸣, 其情感为其美感所同化, 随着审美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常常是不能自主、不能控制的, 其体验是强烈的、情不自禁的。在审美评价时, 其情感体验是对不在眼前的美的刺激的一种回味、怀恋和向往。其情感体验的强弱程度与先前审美感知时的情感强烈程度成正比, 而且, 只要审美主体能记住这种对象的美感及其愉快, 其情感便会一直保留, 直到再次体验到同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人们回味美、怀恋美和向往美, 进而成为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动力。此时, 语文教学不妨乘势把“颈项以上的学习”转移到“颈项以下的学习”中来——

五、借助审美体验, 激发学生创作

学生在接受了某种作品的熏陶, 又经历了审美评价, 容易产生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表达美、创造美的心理愿望。一些学生由此创造的优秀作文, 虽达不到发表的水平, 也不失为才情横溢和文采斐然的佳作。他们力图用正确的审美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加工、锤炼, 以求达到完美。此时,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审美体验尝试创美工作, 不仅能发展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能有效地巩固和提高鉴赏美与评价美的能力。

作文是典型的创造美活动, 其创造过程中的“观察”“选材”“立意”“构篇”“表达”“修改”等活动都应当遵循审美的原理。比如景物描写中的“观察”, 由多感官刺激获取多方面感受的原理, 可设置“开放五官观察法”;由“远近法”直观可以切断实际距离的原理, 可设计“透视观察法”;由“以形写神”的留白原理, 可设计“简化处理观察法”;由“主观情感影响客观景象”的原理, 可设计“变形观察法”……再把这些审美观察的材料进一步加工为符合相关美感特征的文章, 一篇篇美文就会由此诞生。请看下面一篇题为“迷人的五针松”的作文的片断:

……

那瘦得恰到好处的松针真奇妙, 五根小针合成一片小小的松叶, 几片松叶合在一起又组成一方绿色的风帆 ;它们寄托着神奇的梦想和希望, 使人联想到一股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一弯枝干的顶头是一星嫩白色, 仔细看它, 原来是五针松开的小花。嫩嫩的小花儿仿佛夜晚天幕中一颗闪烁的星星, 点缀着这一片绿色的世界。这淡黄的小精灵悬挂在天幕上, 点破了绿野的寂静, 如同一望无际的湖面飘过的一片白帆, 辽阔无边的大海掠过一只海鸥,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尖尖的松针, 有的是斜着伸出去的, 有的是早早的展开的。一阵微风拂过, 有的小针叶刚才还在低头沉思默想, 现在也扬起头来, 如同一个个情感涌动的诗人正对天当歌。那些倾斜的小针叶在微风经过的一刹那, 宛如柳树上刚刚沐浴过春雨的叶芽, 伸展着动人的身姿, 报道着初春的信息, 真叫人意乱情迷, 梦霭缭绕……

在我们教室的窗台上, 五松针接受着阳光的洗礼, 风雨的陶冶, 与知识氛围的沐浴, 显得格外地精神与滋润。那多情的水珠, 是热带丛林中雨季留下的痕迹。风一吹, 无数水珠洒满山岗, 形成潺潺的涧水, 滔滔流向大河, 又滚滚涌向大海。那蜿蜒在主干上的枝叶, 构成了海天之间奇妙的生物体, 那横着的身躯分明是一抹朝霞, 一弧彩虹。恍惚之间, 我耳畔仿佛响起了一串鸟鸣, 一泓飞泉, 一曲山笛……

上文无疑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这是怎么写成的呢?笔者与学生通过《森林与河流》的欣赏与评价, 析取出“主观情感影响客观事物”的原理, 设计成“变形观察法”;再让学生据此观察一株五针松盆景, 写观察笔记 ;然后选择一则观察笔记, 抄在黑板上全班学生集体修改。

修改的过程, 也是指导学生创造美文的过程。我们师生根据创造美感形象的实际情况, 把“变形”生成为“横向多项变形”与“纵向多级变形”。因为人们带着情感审视事物, 势必产生联想想像, 基本思路就是横向展开与纵向深入。审美感知时无法记录, 审美评价时也没有具体体验, 只有在创造美文的实践中方可梳理清楚。如“如同一望无际的湖面飘过的一片白帆……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是“横向多项变形”, “无数水珠洒满山岗, 形成潺潺的涧水, 滔滔流向大河, 又滚滚涌向大海”是“纵向多级变形”。当然, “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纵横交错”是常事。通过这次美文创作活动, 再读庞培的《森林与河流》, 感受大不一样了。有学生情不自禁的说 :“原来庞培喜欢‘横向多项变形’啊”, “‘横中有纵’也不少”, “其实结尾一句还可以进行‘纵向多级变形’的”。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第一次把语文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怎么落实?而审美活动尤其是美文创作为此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操作方法。从文本阅读前的审美感知到文本解读时的审美评价, 再到根据文本某个原理的美文创作实践, 再回到文本阅读, 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效果如何?不言自明, 不妨试一试。

摘要: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怎么落实?而审美活动尤其是美文创作为此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操作方法。从文本阅读前的审美感知到文本解读时的审美评价, 再到根据文本某个原理的美文创作实践, 再回到文本阅读, 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

语文审美化 篇10

关键词:审美,人文素质,形象美,意境美,理解,感受

近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 成都的“微波炉烹小狗”, 以及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 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 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 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 什么是人文素质呢?人文素质的内涵虽然涵盖面很广, 但大多离不开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这两个方面。人文知识包括文化素养、民族文化意识以及STS (SCIENCE TECHNOLOGE SCIENTY) 、综合理科等多元化、综合化科技教育知识;人文精神则主要指理性精神、体验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意识等。人文素质无论在人的文化领域还是科技领域, 都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实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这就是说, 人文素养的提高蕴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 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 而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现仅在语文教学的审美中浅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愫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最能唤起学生美好情愫的图景, 配之以恰当的音乐, 加上老师充满感情、叩击心灵的语言, 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美好情感被调动起来时, 他们就会沿着这条美好的情感轨道, 走进课文, 走近作者。如教学《黄河颂》一课, 一开始, 我便放黄河水如万马奔腾, 发出巨大声响的图象, 并配之以贝多芬雄壮的《英雄》交响乐, 同时, 加入老师充满深情的语调、表情, 一下子一种豪壮情绪感染了学生, 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中。

二、力争带情诵读, 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范读, 正是情绪渲染的有效方式。当教师用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把作者创作时全部内涵和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时, 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如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诗, 上阙要读得豪情万丈, 下阙要读得居高临下, 最后三句要读得气宇轩昂。要使学生读得真、悟得深, 教师应引导学生广采博览, 深刻透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前景。

三、引导学生与作品共鸣、内化, 升华对美的感受

学生的情感等到一定的激发时, 要顺势引导学生对课文深层的学习, 完成由情入理, 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 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一)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 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 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法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皇帝为首的群臣和以孩子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能力。

(二) 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想象是审美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审美效应中审美感受向超越审美感受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学生对教材的情感形象有一定体察的基础上, 需要诱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向高空腾飞。这里, 首先是将语言转化为可以看到的形象或画面。在教《春》这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把文中的文字用绘画表现出来, 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意境美。

(三) 在欣赏中品味语言美

在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炼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推崇炼字。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 鸟使心惊。春来了, 鸟语花香, 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家人流离分散, 国家遭逢丧乱, 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悲。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春》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春花一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 把春花的娇美、争奇斗艳的动人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 对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作了修改之后为什么不合适, 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荷花淀》一文中, 水生把自己报名参军的消息告诉给妻子并希望妻子支持自己时的一段对话, 我作了这样的修改: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 她才说:“你走, 我不拦你。小华, 你带去;爹, 你也带上!”水生说:“那咋成啊!”

水生嫂说:“咋不成?”水生说:“我们又不是去走亲戚, 是去打鬼子, 打仗!”水生嫂说:“哦, 那么说我是去趟亲戚了?我还要干活哩!”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 打走了鬼子, 我回来谢你。”水生嫂说:“说得轻巧。你不替我想一想, 也该替老人、孩子想一想。上有老下有小的, 我的命好苦啊!你这个狠心贼, 心里根本没有我, 我不想活了……”我念给学生听, 还未读完, 学生已笑作了一团。在和原文的比较中, 学生悟到了水生嫂的顾全大局, 也悟到了人物语言必须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情感美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注重情感体验”,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 不添字漏字, 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 语流的快慢疏密, 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在深入理解《皇帝的新装》的内容后, 学生进行了角色朗读, 朗读中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人物性格 (如皇帝的虚伪愚蠢, 大臣的虚伪与世故, 孩子的天真与大胆) 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在朗读中, 在美与丑的对比中, 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 还可课外延伸, 升华学生对美的感受。诸如:学完《海燕》一课后, 要求学生依理解画出一幅感受最深的画;学完《狼》这一课后, 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情表演;学完《石壕吏》后, 要求学生把诗改编成故事, 并利用课余时间举行朗读比赛。

语文审美化 篇1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视野下,研究和实践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审美化,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提高学科教学绩效的必由与首选之路。

审美化语文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想,又是一种教育的审美规范,是教育内容与形式,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统一。审美化语文教学以审美化教学理论为依据,潜心挖掘和艺术把握语文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环境等转化为可供审美的对象,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美与教学外在形式美和谐一致有机整体。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创造语文教学美和美的语文教学,综合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涵养个性等教学任务。

审美化语文教学的内涵包括教学内在因素的审美转化和教学外在形式的审美转化,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途径、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的审美转化。常见的语文审美化教学模式有很多,如:暗示教学模式、和谐教学模式等,本文拟探讨两种最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以生动直观的语言描述创设各种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景况,使学生因感受真切而进入情境。接下来,要通过情境的强化,即选择或综合运用生活的展现、实物的演示、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再现、角色的扮演以及语言的描绘六大途径,使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其感受,使其在移情和想象的作用下,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进入“我他同一”、“物情交融”的身临其境的“心理场”中。这时,学生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随着情感体验的加深和弥散,其审美情感、道德情感也随之受到良好的陶冶。

例如有位教师讲《荷塘月色》,一开始他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月夜图”,创设了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导入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一轮皓月跃出,使山山水水宛如镀上一层白银,笼上一层轻纱,显得恬静、柔和、神秘而富有诗情画意。随即教师又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三首古诗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使其心驰神往,情波荡漾,犹如进入一个荷叶亭亭、荷花艳艳、荷香袅袅的优美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荷塘情境中,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和领略荷塘月夜风光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由此可见,创设审美情境,是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审美情境所产生的审美陶冶力,与那种所谓水到渠成的“自然教育论”是有区别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致力于陶冶性审美情境的创构,以便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体现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定向性和目的性。

(二)情感教学模式

情感教学即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

情感教学一般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一是培养学习情感。学习情感培养主要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二是培养人生价值情感。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三是培养社会情感。即培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在内的积极的社会高级情感及其情感品质。

情感教学是语文审美化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情感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感染性。首先是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高涨、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染,产生愉悦振奋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其次,教师还应利用课文的情感因素,努力创造情感教学氛围,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例如,于漪老师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的时候,一上课,积蓄在她胸中的情感就像冲出闸门的潮水,纵横奔流。她说:“火柴在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放射出多少热?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作者就是紧紧扣住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的赞歌。你们将看到在这一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这激动人心的语言奠定了悲壮的情感氛围的基调。然后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具体情境,随着情节分析一步步推向高潮,课堂教学情感氛围的创造也一浪浪推向顶峰。

语文审美化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作品中景物美、形象美等客观美的表层品赏上,而应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揭示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美或形象美所体现的那种深层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深悟到这种美所蕴含的高尚情趣,从而把学生的心灵净化和人格建构的使命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方法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法。语文审美化教学在诉诸人的理性的同时,将更多地诉诸人的情感世界和生命存在。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坚持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种教学模式灵活并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在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产生审美感悟与体验,从而达到陶冶心灵、实现人格塑造的目的。

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三法 篇12

一.透过语言文字发现美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 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乃是审美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有的作品语言端庄中正给人以凝重坚实之美;有的作品语言雄奇秀丽给人以轻松奇谲之美; 有的作品语言虽平实却给人感受到内在的思想张力……总之, 不同的作品, 因其语言文字排列不同, 产生不同的美。

如鲁迅的《药》结尾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 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 在空气中愈颤愈细, 细到没有, 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这是沉重郁结之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 描写少女采莲荡舟的画面“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 这是轻盈欢快之美;巴金的《小狗包弟》用质朴平实的文字, 讲述自己的沉痛忏悔, 这是含蓄上进之美……

因此,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应注重对语言文字分析, 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语言、句式与表达方式, 透过语言文字表面, 捕捉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发现字里行间的无边美色。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许多文章, 其文笔与句式不读不足以体会其妙处, 有感情的朗读即是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 沿着作者的行文与思路, 用自己的话, 替作者抒发作品的感情。

二.创设情境意象体悟美

有些作品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浅露于外的, 给人以直觉的美感, 往往不必深思;但有些作品, 其美感是蕴藏于内的, 需要读者掩卷深思, 在脑海中构建意象, 方能探得其妙。针对这类作品,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透过作品与文字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在脑中创设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意象, 展开想象的翅膀, 进而体悟其中的美。

如宋祁《玉楼春》一词, 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先生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对高中学生, 单就字面而言, 他们往往无法理性挖掘其内在的美, 对春天的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景色并无多少形象的感受。再如贾岛《题李凝 幽居》一诗, 写道“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 来刻画环境之幽静, 响中寓静, 有出人意料之胜。而这也是高中学生缺乏审美方法, 难以理性鉴别的地方。

针对这类内蕴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 利用图画与声音, 模拟虚构这种场景和意境, 积极引领学生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作品意境之中, 体悟其中的美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通过多媒体, 创设莺歌燕舞、蜂飞蝶绕的或喧闹或繁忙场景, 引导学生在脑中积极想象, 从而体悟春天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绪体验法, 创设临时情境, 如,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教师可以在课堂突然中断讲话, 让学生在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中加以体悟响中寓静, 再去体悟诗的幽静美。

三.鼓励模仿创新创造美

创造美本身即是“再审美”的过程, 是将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知识重新用自己的作品予以表达的过程。而要完成这种过程, 对于阅历尚浅的高中学生而言, 首先是一个模仿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对美的认识和内心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模仿创新创造美?可从作文的写作训练入手。

首先, 厚积方能薄发。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教师还得让学生养成收集、积累优美文辞句式的习惯, 通过不断的积累, 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正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发挥而来, 若没有平时的积累, 是不会有如此老到的语言。

其次, 学会审美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模仿的优美文章, 或仿其构思美, 或仿其语言美, 或仿其形象美, 或仿其情感美, 从而在训练中不断增强写作技巧和审美能力。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 其构思之美、语言之美, 均模仿教材里的《孔雀东南飞》。其后, 2004年、2007年高考, 都有考生据此变换审美角度, 模仿出新, 不断成就高考美文。

上一篇:降温实验下一篇: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