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审美教育

2024-08-31

小学生审美教育(精选12篇)

小学生审美教育 篇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离开了课堂教学谈教育会显得苍白无华。因此, 农村小学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课堂教学审美化是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 它要求教师用美的方式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使学生快乐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 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教学目标和谐美

教学目标和谐美, 就是要求教学目标必须从知、情、意、技、能等方面全面计划, 考虑各个方面互相联系、促进、制约的关系, 把学生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和谐上。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 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切入口。例如: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 班里没有一个孩子目睹过长城的风貌, 我只能让他们先看课文插图, 看清城墙顶上的方砖、边沿的垛子等, 然后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就站在长城上, 脚下踏着方砖, 手扶垛子……结果有一部分孩子兴奋地叫着:我感受到了长城!

二、教学内容形象美

教学内容形象美就是在教学中把各种美的形象展示出来, 使学生在审视、感受、理解、再造美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 揭示美

美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到处都能挖掘出美的体验。

1.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中, 只要我们面对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 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农村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生一眼可以望到绿油油的麦田, 成片的树林, 红通通的苹果……竖起耳朵就能听见青蛙练声, 小鸟歌唱……只要眼睛看看, 耳朵听听, 就会浑身舒服、精神焕发。任教多年来, 我带学生看过日出日落, 春天踏青, 秋天秋游, 冬天打雪仗, 我尽量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自然, 我发现学生和我一样, 太爱大自然了——因为她的博大魅力实在是非语言能表达的。

2.社会美

人是社会的动物, 生活于社会当中, 哪里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哪里就能展现出人的创造力, 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社会美。所以, 社会美对人的教育和影响, 就非常之大。我给学生讲天马的故事, 引导学生感悟天马的魅力, 领学生游览海藏寺, 领会其浓厚的寺庙文化, 和学生去雷台游玩, 了解其历史文化……

3.艺术美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对现实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与他所喜爱的艺术是分不开的。小学各科都是艺术美的很好载体, 但教师要适时的点拨, 给学生创造感受美的氛围。例如小学语文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涵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凝聚了作者的美学要求和人生体验。巴金的《海上日出》这篇文章, 就包含了很多的美:大自然的壮美, 语言文字的优美, 思想境界的超凡脱俗, 都融在字里行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如沐春风, 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 从而受到了美的教育。

(二) 理解美

理解美的过程, 是对教学内容中的形象美通过看、触和大脑思维感知、分析、欣赏的全过程。我们通过对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事件的感受后, 观察一下学生的内心思想有没有被感染、被触动?紧接着我们对感受对象进行挖掘、进行美丑对比分析, 指出其中我们喜欢哪些人和事物, 这样, 学生就知道向美的人和事物学习, 剔除思想中自私卑小的一面。无形中,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就会有自己独特而正确的审美观, 自然地也就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三) 创造美

创造是学习的升华, 有了创造, 才会有质的飞跃。我在面对学生时, 尽量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美。发现室内外卫生整洁, 及时肯定是美的;漂亮的书写, 及时肯定是美的;帮助了同学、做了好人好事等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结果, 我惊喜地发现, 学生创造出了惊人的美。他们在“谁是小能手”台上创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 一段段稚嫩但很美的文字, 充分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诉说着心地的感受, 我都不禁被他们感染了, 多美的孩子们啊!

三、教学方法艺术美

教学方法若能与艺术完美结合, 就可以让学生愉快、喜悦、陶醉。

(一) 形象直观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 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形象直观法, 一是借助挂图、模型、实物、电脑等, 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无声走向有声, 从苍白走向多彩, 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起学生爱美的强烈欲望。二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激发形象思维, 使认识更清晰、更透彻、思维更具创造性。

(二) 情绪感染法

儿童天真活泼、感情丰富。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情感是发自内心的, 要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像水中盐, 花中蜜一样融会在教师美好的心灵中, 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中让学生自觉的领悟。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在课堂上, 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成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 感悟到师生间双边活动的美, 从而达到非语言可以表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活动。

(三) 情景表演法

情景表演可以加深认知活动, 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 实现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在教学童话课文时,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勤劳的小蜜蜂、聪明的小猴子、凶恶的大灰狼……学生在情景表演中既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又获得内心深处的体验。总之, 审美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小学生审美教育 篇2

人们欣赏建筑艺术时,常常为建筑家的精巧设计而叹服,为建筑物的构造美而赞叹不已。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也同样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这是人更高一级的需要,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内容顺序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探索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小学生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音乐艺术的特性和审美教育目标相结合,赋予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1.情感性

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学的双方都应该激发、保留、发展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在音乐课堂内外营造出浓浓的音乐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完善人格。

2.表现性

音乐表现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音乐的表现性必须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从音乐表现出发,在学生产生音乐表现得冲动与意愿的前提下,在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得过程中提出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使他们在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中升华音乐审美感受体验。

3.实践性

艺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音乐艺术更是如此。无论是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演还是参与音乐鉴赏,都需要人们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性,是切实体现音乐学科教育特点的需要,也是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方向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律动、舞蹈音乐创作等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方式,充分运用人体听觉、视觉、运动觉的综合反映,以提高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创造的效率。

4.创造性

创造是人类最高级的行为方式,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精神活动。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中,音乐艺术是人类非凡的创造能力的结晶。音乐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直接体现。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创造特点,首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教育思想。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音乐教育要真正体现创造性地特点,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应将学生看成音乐的创造者、表现者、欣赏者、评价者,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音乐接受者,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

二、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個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6.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浅论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篇4

语文教学中,我们是从三方面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

一、抓住美的意境

对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意义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由于作者明白要实现远大理想,就必须以最大的努力,攀登更高的山巅,其意义远在诗外。

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用气节高坚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地区分美和丑,明确:(1)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2)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其丑无比。(3)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自暴自弃的颓废的精神境界,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

二、抓住美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接受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而又严密的性质。我们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这些“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对这样的写景文章,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两点:(1)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2)语言的朴实本身就是美。

三、抓住美的内涵

人们欣赏建筑艺术时,常常为建筑家的精巧设计而叹服,为建筑物的构造美而赞叹不已。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也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结构顺序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的主题思想。事件按照因果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文时,着重考虑内容结构的安排。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时,更要安排好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和联系,使文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2 篇5

沙城镇第五小学

赵艳峰

【内容摘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中也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而且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和追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取决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小学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意境,大都文质兼优,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审美的因素,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感染学生,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作品时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去体验、反思人生,去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情感体验

实施途径 【正文】

一、引言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有志之士的质疑?为什么孩子们喜欢读书却不喜欢上语文课?无疑,应试教育僵化的模式败坏了孩子们读书的胃口,败坏了语文教学。我们的老师在教学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把文章拆得七零八落,整体的美感不在了,在低层次上在抽象问题上分析了又分析,解读了又解读,直把学生搞得昏昏欲睡,厌烦到对语文课的抵触。我们的课程资源中,所选的每一篇经典文章都有独到的地方。或是文笔优美,或是语言准确,或是说理透彻,或是感动人心,不同的文章施以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把文章蕴藏的美挖掘出来,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中也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中并不缺乏美,它包含着大量的美育因素,每一篇课文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不管是诗歌、戏剧还是小说、散文,它们都情文并茂、情景交融,融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于一体,这就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寻找审美教育的入口,引导学生顺利进入美的世界,从而唤醒学生美的感觉,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与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学生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这是本篇论文着力探讨论述的问题。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诸因素中丰富的美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学生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

审美教育凭借的是直观的感染性的形象,它是以整体形象教育和具体细节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种感染性特点,使得审美教育带有情感教育的特点,因为审美对象的具体生动的感知必然激起情感活动,它主要通过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诸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

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对德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由审美对象引发的情感体验,直接涉及到审美对象的评判,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得出道德的判断,审美时由于形式的美丑欣赏必然进入对内容真假善恶的判断,从而避恶从善,去伪存真,由情感上的陶冶上升到道德上的净化,进而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江潮的电视录像,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当时学生所表现出的眼神和表情,证明了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通过圆明园四十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美到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真正了解到“落后就挨打”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

(二)、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是感性的,是典雅的,是精美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些语句不是作者随意从生活中俯拾来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只一个“泪”字,画龙点睛,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法的精妙,既可以使学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可以从名家名篇中汲取营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再比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境界开阔,色彩明丽,仿佛一幅笔墨简练剪裁适当的中国画在你的眼前铺开。作者通过黄、翠、白、青给我们描绘出色彩丰富的画面,而且还调动视觉听觉效果使画面具有了现场感,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清新的春意和欢快的心情。如果我们真要就这首诗来作画的话,那么,这幅画用工笔描绘丝毫不觉得有欠缺,肯定会是一幅绝妙的画卷。其实,诗句中色彩的选择运用,同样反映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首《绝句》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在景象的描绘中能让人体会到一种春天的美好,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为 我们营造了这种浑然一体的意境美。我们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作中的语言美,才能让学生入其“境”,“悟其神”,会 其“意”。

又如《春夜喜雨》中,诗人用灵致委婉笔触写出了“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四句诗也是很有画面感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无边的黑暗与江船的渔火,过一组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雨夜的景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雨后的花簇,饱受雨水滋润显得沉甸甸、湿漉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 “湿”和“重”这两个词,体会作者通过这两个词形象地刻画了花朵的姿态。体会作者那种喜悦的心情。

(三)、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曼谷的小象》一课,文章一开头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派美丽的景象,在这都市的郊外,景色色彩绚丽,气氛宁静平和,空间开阔而又充满生机。文中对晨雾作了生动的描写,“淡紫色的晨雾”“橘红色的晨雾”“金色的晨雾”,晨雾的奇异色彩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对于这些不用过多讲解,而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像,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融入美的氛围中。

好的文章都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一段话:

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教《朝发白帝城》,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 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学生进入情境了: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对部分文章的精彩片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得到发展。

海水,海水,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微笑着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你为什么这么咸,海水微笑着回答,因为渔人流了汗。

这是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听青年教师讲课时,这首小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海的怀里抱着天,多么诗意的想象,多么美妙的回答。渔人流了汗,又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联想。不过,像这样的课文该怎样教?倒是很值得研究的。科学的解释与艺术的想象迥然不同。一篇课文就是两个因果句式,这么美妙的诗句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体会?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审美的教育?这个文本具有很好的研讨价值。我以为最好是让学生体会领悟诗句的色彩美,结构美,想象美,人情美。在孩子学习语言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兴趣之火一旦燃烧,所有的平凡都将化为神奇。我们当老师的要能够发现汉语文学里这些丰富的诗意与激情,这些美丽的联想与想象,这些深刻的启迪与感动,让自己沉醉其中,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美,需要唤醒,需要巧妙的引导。孩子们对美的理解也许是浅显的,但他们心灵中对美的敏感度要强于成人,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如何引导孩子们体会品味语言文字的美,篇章结构的美,思想感情的美是语文教学应当引起重视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品味,想象,在想象中读,入情入境,脑海中要有大海的形象,要有天空的高远,蓝得醉人,咸得实在。在理解中品读,在品读中理解,借助想象让诗情诗意融到学生的心灵里。只有这样,这首诗的美才能让学生体味,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灵动的。

(四)、剖析形象,驾驭情境,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时刻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陶冶儿童的情操,进而追求美。例如:在出示董存瑞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图片时,分析品味董存瑞神态的刚毅、动作的果断、目光的坚毅、话语的激昂,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又如《田忌赛马》,故事简单,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而同样的马给不同人物运用对比中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做人哲理。因此,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在表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哲思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通过想象,再现情境,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四、结论

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而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对 “生活世界”的疏离,学校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脱离,与现代社会现实的脱离,忽视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的精神发展,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是美育教育的归宿,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审美的因素,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审美”这棵大树茁壮成长,让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 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人、物、事,大都是以美的语言表达蕴涵着美的故事,每一篇教材中都应该可以挖掘到各种审美因素。文中的例子仅是沧海一粟,而所归结的方法也是肤浅的。并且“教无定法”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韩清林《课程与教学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4、李吉林著《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5、阎立钦《语文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6

一、利用音乐教学

有些课文,助以相应的音乐,可以造成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如教《二泉映月》一课,我首先在课堂上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然后又伴随着音乐,娓娓动听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最后,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一起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课文带来的美感及弦外之音。这就使学生在初学课文就获得了感性的审美愉悦,对讲议有了一种朦胧的、模糊的美感,对进一步的理性把握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赏析文学作品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博大精深,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 不仅具有典范性, 而且各具特色: 有的讲究韵律格式, 表现出一种形式美; 有的朗朗上口, 洋溢出一种韵律美; 有的浓墨重彩, 描绘出一幅景观美; 有的满懷深情, 歌颂出一种人文美, 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 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 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 从而感受美的熏陶, 增强美的享受。

三、组织游戏、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组织学生创作、排练、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一种富有情趣的精神享受,并通过他们个性化的表演,再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生动美,使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受到审美教育。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天生自然的人体生理机能的感官必须经过社会实践(包括审美实践)的锻炼,才能趋于完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在审美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组织适当的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自然、社会的观察,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四、进行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地鉴赏美。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最后一段描写了扬科临死前的环境。在学习这段时,首先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在理解中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从前文中找到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扬科酷爱音乐的。学生可以找到,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音,在扬科听来,都是音乐;他用树皮马鬃做成了一把小提琴,他整天拉着;他看到仆人的小提琴,他不怕遭毒打,一种巨大的力量促使他一定要摸一摸;就是在他临死前,还在静听着燕子的鸣叫,姑娘的歌唱,小溪的流水,牧童的短笛……这正是扬科向往与追求的真正的美好生活。然而偌大的社会却容不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扬科是正义、善良人们的代表,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中,他遭到了摧残与打击,他只能带着美好的愿望,离开这黑暗的社会。这正是一种悲剧美。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于是他们含泪读着:“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动了……”这里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他们悲痛、同情、愤恨,从而激发了斗志,净化了心灵,提高了鉴赏力。

五、通过学生习作

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审美教育的贯穿,教师已让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幅美的画卷,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美感,为作文中再现美打下基础。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命题导向,有意识地在作文命题上渗透美育因素,使学生原来所漠视的事物变为颇受学生关注的审美对象。如对常来常往的大街小巷、对司空见惯的四季变更、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等,学生以往可能并未体会出何等美感,但一经摄入作文内容,就会激活学生的审美感受,促使他们留心到身边寻常事物所蕴含的美,发现到身边普通人们所具有的美的思想和美的行为。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

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如《动物过冬》一课,我制作了课件,以小蚂蚁的所见所闻出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落叶飘落下来,满地是落叶的背景,有啄木鸟捉虫的“笃笃”声,有青蛙挖洞,以及小蚂蚁与它们的对话,有声有色,富有童趣,让学生激起视觉和听觉的想象,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

提倡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篇7

一、通过熟读精思, 使学生加深理解

荀子说“诵数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 指出诵读要边诵边想;朱熹也说“大抵观书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这就是说, 熟读精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使作者的感情、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语言, 作者想要表达的美变成学生眼中的美。如《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诗, “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含不尽之意溢于言表”, 热情歌颂了周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 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 深切地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真挚感情。教师在教学之前, 如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周总理革命实践活动的图片和故事, 尽可能提供一些能唤起学生联想、帮助学生品评诗味的感性材料, 做好孕育感情的工作, 这样再口诵饱含深情的字字句句, 作品奔腾的感情潮水一定能涌进学生的心田, 崇高的理想情操也可以随诗潜入学生的心灵。

二、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 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 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普遍感兴趣, 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的, 也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卜算子·咏梅》一课时, 由于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 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性格不同, 经历不同, 审美情趣也不同, 词的思想内涵也明显不同, 因此, 真正理解毛泽东这首词的思想情感也就成了一个难点。为此, 笔者在制作课件时, 在课件中融合了文字 (毛泽东词的内容、作品背景、字词解释、疑问解答等) 、声音 (配乐、朗读) 、图像 (冰封雪冻下在悬崖边上盛开的梅花) 、动画 (下雪) 等多种技术, 让学生通过课件体会梅花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 感受到毛泽东的坚强、乐观的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注重语文教材, 培养审美情感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不同的美, 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的内容无不寄寓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学生如何体验这种美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对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感慨, 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 将诗歌内容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事实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 体会由物及人, 由人及己而抒发的“人生如梦”的感叹, 由此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四、开阔学生视野, 增强审美能力

人类不仅需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美, 尽情地欣赏、玩味美, 科学地鉴别美, 更需要努力地创造美。语文审美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观察是审美创造的前提。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 就会发现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是美, 苍茫的星空、静谧的黑夜也是美;艳丽的鲜花是美, 飘零的落叶也是美;青年的果决是美, 老人的沉稳也是美……教师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让学生广泛接触、留心感受、尽力发现、及时捕捉周围的美, 才能见人所未见, 从而培养出众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优化当代大学生 篇8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及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 是指培养人接受、理解、评价、欣赏美好事物方面的能力, 并使之这种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而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手段。它是对受教育者的精神情致的塑造和陶冶, 净化着人的思想和理念。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 人性的回归与复苏, 步入高校的90后“天之骄子”, 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需求, 注重经营美丽、经营梦想, 重视人文理念、人文关怀, 反感简单说教。因此, 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 应总结规律, 顺应潮流, 改善方法, 有的放矢, 应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而审美教育便具备这种特定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 审美教育具有令人愉悦的可感形象, 它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在一本《谈美》的书中说:“美不完全在物, 也不完全在人心, 她是心物孕成的婴儿。”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 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 一切道德规范, 只有当它成为人们内心信仰和要求之后, 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审美教育就是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 感染学生, 从而使广大学生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美的鉴赏和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 自觉地扬善弃恶, 不仅达到“好德”的境界, 而且达到“乐德”的境界, 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

第二,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快, 能促进思想的健康发展;反之, 由于紧张、烦乱以及一切恶劣心情, 感到困惑郁闷, 则会带来思想上的负面因素。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 “郁闷”一词以55%的得票高居榜首。大一学生为“现实中的大学与想象中的象牙塔不一样”而郁闷, 大二学生为“敏感”的校园人际关系以及校园内部贫富差距显露的社会不公而郁闷, 大三和大四学生则开始因为“考研、就业与恋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郁闷。专家指出, “郁闷”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的反映。针对学生的“郁闷”, 高校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大自然。面对美好的事物、神奇的山川, 人的心灵会激动得发颤, 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驱动不禁油然而生, 而且会渐渐化作自觉自愿的美的潮流, 使其心气通畅, 人格升华。

第三,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工作的审美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美的标准———这同时也是道德的标准。健康的身体、崇高的道德、高尚的美感———这可是我们通常总说的那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营造和谐环境, 就必须理性地看待学习、工作的审美价值, 在学习工作中领悟自己付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 进而激发其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的热情, 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奉献激情, 实现思想上的升华。

二、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倡导四美、率先垂范。教师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 必须有崇高的师德, 练就过硬的师能, 创造一定的师业。俗话说:“好言行、好形象就是好教材。”孔子也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总之, 作为人民教师或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 无论在内在气质还是在外在风度上, 都要使教育对象产生美感。

形式多样, 推陈出新。随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个人意识和求美的愿望日益强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以满足广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审美心理需求。如除切实抓好教学实践, 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等举措外, 积极把欣赏中外名著引进英语角活动, 让学生感受中外名著的意态美、凝练美、豪放美、空灵美、含蓄美、闲适美、情感美和壮阔美……这些活动的开展, 在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实践证明, 如果把思想教育寓于美的形式、艺术形象之中, 就会造成一个赏心悦目的心境, 使抽象的感情知识变得形象、活泼, 让广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 心灵得到净化。

美化环境, 以景感人。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 那就是“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刘佛年也曾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个把学校优美的环境称之为“第三课堂”。所以应该十分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知识化建设, 使校园空间丰富多彩:有拂面春风般的默默熏陶, 有润物小雨般的细细濡染, 有牵魂动魄的艺术作品一样的悄悄诱导, 有发人深省的箴言哲语似的启迪。

简析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

小学生处在行为、习惯乃至性格的形成期。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学习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 其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引导作用。小学生价值观的完全形成, 是对教师的言行、处事方法进行模仿结果。这就要求教师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并把美以及欣赏美的方法生动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重要条件——摆脱旧有教学模式桎梏

1. 教学方法层面。

过去的教学方法偏向于单一。比如, 在对美的展示中, 部分教师会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 将美的图片等展示给学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些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常常过度, 甚至有的会趋于滥用的程度。这往往会给教学带来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一堂课下来, 教学主题不突出, 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2. 教学模式层面。

部分教师认为,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分析水平不高, 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导致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诚然,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注重激发学生潜能也不可或缺。其实, 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最丰富的, 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常常有自己独到的有个性和见解。作为教师, 最忌讳的就是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予以规范和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在教学细节中贯彻审美教育

无论是性格的养成, 还是审美观念的形成, 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处着眼, 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教师, 要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 从细微之处入手,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 结合课文创设美感情境。

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文为主, 从课本出发。作为语文教师, 要善于结合课文, 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 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 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文中对桂林美景的描写, 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微波荡漾、和风煦煦, 还有有着动人传说的象鼻山等, 无一不会把学生带入桂林这美丽的风景区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陶醉于对美的欣赏和向往中。这样, 在对美的欣赏中, 学生的审美素养会慢慢地提高。

2. 分析课文字里行间的美感因素。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优美性。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 其表达美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诗歌这一文学形式, 就极富意境美、韵律美、语言美。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字里行间的美, 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在学习《登鹳雀楼》一文中,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的波澜壮阔、浩瀚气魄, 极富感染力, 引人入胜, 美不胜收。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赏析课,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将课文中的美引入到生活当中。

课文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最终也要实践于生活。比如, 红领巾的故事, 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勤劳、善良、勇敢、诚信等美好品格。这是生活中的美, 是人性美。小学是学生的品格塑造期, 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美, 更要学会践行美,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所在。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更是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扬美、传承美, 塑造美的品格。

四、重要组成——注重美的教学方法

1. 发扬学生审美个性。

审美的标准不是固定的, 美之所以为美, 就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心中不同的享受和幸福感。小学生对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 想象力丰富, 对美的感受也丰富多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要注重尊重学生不同的审美观, 发扬学生的审美个性, 这也是赋予审美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的教学中, 有的学生喜欢桂林山的巍峨挺拔、千姿百态;有的学生欣赏桂林水的微波粼粼、碧波荡漾……从不同的角度着眼, 美都会有全新的诠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 发扬审美个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 提高语文课堂审美教学的有效性。

2. 注重整体教学结构的把握。

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 也不可忽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对美的形象感知, 往往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作为教师, 要积极引导学生, 构建知识框架, 在美的欣赏中, 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举个例子来说, 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 段落是由句子连成的, 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所以在审美教学中, 分析词语之美是理解、欣赏整篇文章的基础。生动准确的动词、富于美感的形容词等, 都是学生分析美的重点所在。但在欣赏过后, 教师要把零碎的、片段的审美结果加以整合,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 审美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于对课文的欣赏, 从细节入手, 同时, 又不忽视整体框架的整合, 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审美观,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篇10

一.走进语文教材, 激发美好感情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文学作品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把学生带进教材, 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把握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长江三峡》是—篇描绘三峡自然风光, 诗情浓郁的游记佳作。根据作者巫山“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廓”、“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 浸入江心, 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等描写景物的句子, 加上自己游三峡时的所见所感, 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立体课件, 引导学生朗读、欣赏描绘作者传神之笔, 启发学生联想三峡的壮丽风光, 置身于浩荡的江水之中, 聆听江水的澎拜, 体味“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感。既让学生掌握了写景技巧, 也唤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驰神往, 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二.把握精神魅力, 树立学习榜样

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 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还可结合课文中的英雄人物, 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歌颂苏武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 教学时,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并将苏武的话语、行动划出来, 初步认识苏武是一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民族英雄。其次让学生讲“两次自戮”、“卫律劝降”、“李陵劝降”、“北海牧羊”等场面, 咀嚼“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重负国”、“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归汉”等话语的精髓, 用高尚的形象和美好的人格来撞击学生的心灵, 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认识到苏武克服困难的精神源泉, 懂得只有树立了为国献身的理想, 才能无比忠贞、英勇顽强。这种层层推进, 步步升温的教法, 使学生正确理解了作品思想内容, 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技巧。

三.推敲经典诗句, 鼓舞学生斗志

杜甫是一个对中国诗坛有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集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情怀。他的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系列诗篇让无数读者敬仰。赏析杜甫的诗歌, 可采用一解, 二读, 三评, 四想的方法进行。一解诗的含义, 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 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二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 在激昂的情绪中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使诗句如出己口, 如出己心;三结合历史, 评论杜甫精神的积极意义, 认识中华民族的精髓。四是联系现实, 懂得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 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就必须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种层层深人的方法, 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浅谈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 篇11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让学生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小学生审美教育 篇12

一、发掘美点, 望尽天涯

翻开语文教材, 扑面而来的是一篇篇热情洋溢、庄谐并重的作品, 蕴含着一个令人流连忘返、发掘不尽的美的世界。然而, 当前受应试功利化阅读、数字化阅读等影响, 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浅表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尤其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文章, 那种喷薄欲出的、浓烈的情感需要通过朗读体会, 优美流畅的语言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情感流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方法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如在教学《灰椋鸟》一文第二自然段时, 笔者借助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林场的美, 然后再让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作者描写林场的句子, 边读边想林场之景。从他们陶醉的表情中看出学生通过阅读深切地体会到林场的景色美, 正是由于林场的美才吸引一大群灰椋鸟争先恐后地回家, 紧接着我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

欣赏美好的事物可以增加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提高审美水平。语文教师必须“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引领学生透过语言表象捕捉到那最能牵动人心的“审美意象”, 尤其是那些隐性的美点, 品味感悟。在阅读教学时, 要抓住那隐潜或缺失的形象, 才能达到有效的感受与领略。

二、创设情境, 情动于中

创设声画情境, 感受审美愉悦。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 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美国教育家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当我们站在美丽的西湖边上, 湖光潋滟, 山色朦胧, 我们内心立刻产生了一种美的直觉, 激起了愉快的情感。创设声音或图画情境, 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 把无形的文字转为鲜明可感的形象, 比如模仿人物神态、人物语言, 让学生运用听觉去感受“声音美”;或用绘画、视频显示景物, 让学生运用视觉去感受“景象美”, 从而“悦耳明心”、“赏心悦目”。美的形象诉诸审美的感官, 再现逼真的情境, 体验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形之于声, 情动于中。

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教学中, 蝴蝶飞往蝴蝶谷和在山谷飞舞都是一幅幅美的画面, 二年级的学生很难想象出这样的美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于是我采用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首先, 课件演示蝴蝶“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 越过小溪”的场面, 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色彩斑斓的翅膀赶往蝴蝶谷, 在优美的乐曲中, 那真是一次视觉感觉的享受。通过声音、色彩、形象……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 沉浸其中, 蝴蝶的美深深地烙印在脑海。尤其是播放“十分壮观”的场面, 在阳光的照耀下, 蝴蝶挥舞着金黄的翅膀轻盈起舞, 色彩与动感相结合, 学生那一声声由衷的感叹, 如临其境的感受代替了一切的语言, 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数量多、色彩美、姿势雅, 学生亲眼看到这迷人的景象, 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加深了对美的感受。

文章不是无情物, 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在作品中, 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 只有我们身临其境, 与作品息息相通, 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涵泳体味, 理解实质

在审美接受中, 审美直觉是对作品艺术形象的认识, 还未深入到作品的内在的本质, 而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是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中包含着生活本质规律。要着重于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 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直觉阶段更深沉、更隽永。如苏教版十二册课文《孔子春游》这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游赏娱乐, 展现了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文中第二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来具体描写, 这段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浓浓春意, 让人流连忘返。美景固然让人沉醉, 但课文中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更是充满智慧, 让人回味无穷。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深入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深入研读孔子说的这句话:“水好像有德行, 它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水好像有情义, 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水好像有志向, 它穿山岩、凿石壁, 从无惧色;水好像善施教化, 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由此看来, 水真是君子啊!”学生读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是真君子。这只是一个浅显的体会, 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育”这一段话的精髓来理解这段话。进而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以流水为喻, 引导弟子如何做人, 体会孔子的良苦用心、智慧过人。深刻领会文字内涵后, 学生也深受到感染, 对如何做人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学生不但感受了泗水绿波之迷人, 还深刻地懂得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也能悟出做人之道。这样, 通过审美教育, 学生对文本深邃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引起共鸣, 感受到文章犹如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清香四溢, 让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研究下一篇:开展激励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