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审美能力论文(共12篇)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1
智障学生在智力、能力、情感方面与正常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缺少激情、缺乏见解,其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美术教学是对智障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智障学生智力开发和补偿身心缺陷的必要手段。只有从智障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活再现去激发他们,与他们的心灵进行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4]马巧仙.美术教学在智障学生康复中的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6(10).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2
审美意识是人的感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最先最直接的判断,是个人潜意识思维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美感”或是“丑感”的认知。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如何高效地引领学生发现、创造美,是每个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美术课堂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效率低,学生不感兴趣,教师难以控制。理想中的新时期课堂应该是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下,积极参与,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想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课堂的组织与引导阐述一下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备“人”备“神”,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目前教师在备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并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一味追求形式,忽视备课的内质;其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创意;其三,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少源头活水。可以说是: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型,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许多上课用的材料和工具,教案和课件,教师的作品和参考图例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每一秒,课前准备就显得就尤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点,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的太多,对于学生的要求太多太高,这样严苛的氛围往往导致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而无法参与其中,也就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可言;而如果我们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我们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增加学生的接触点和参与面。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四、让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创造精彩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关键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了什么。高效课堂中要突出互助,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很多美术课内容都可以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上“交”自己的作品后再教,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教师只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巧妙引导铺道,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迂回指导,适时点拨。在互助、互动的交流中,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有生成,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不允许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这样的课堂就会缺少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突发事件,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还要积极捕捉教学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一些情境,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收获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我们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新发现,在所谓的问题之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或者是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最大程度地引领学生思维。
六、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注重自主发展
美术是一门个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我们在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目标等方面,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等多种角度出发,我相信:中国将诞生出第2个毕加索、第2个马蒂斯。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教师或上级的表扬。即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不愿听到别人或教师批评自己,最起码不要明确表现出来。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的思想,这样才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七、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所以,在对于学生评价的问题上,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参照学生成绩的单一模式,而是要综合地结合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多鼓励、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评价的把握上,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而要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总之,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科学、高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3
一、构建审美化阅读课堂的意义
语文教学因其特有的人文性而与审美有一种天然的情缘。审美教育影响着语文教学,审美的情感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掘语文课中包含的美的因素,使学生将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同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感到通过对语文课的学习可以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一种特殊的愉悦感、美感,在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就是通过挖掘文本中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使他们沉浸在作品的审美境界里,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励,怡情怡性,陶醉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提高判断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想象的必要环节。教学中通过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把作者渗透、倾注在人物形象或景象中的“情”移注给学生,使学生从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审美对象中获得的表象,由于情感的融入而获得新鲜的生命,出现“浮想联翩”“神采飞扬”的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情感。
3.有利于实现文本意义的建构
阅读活动是当以建构本文意义为指归的。在审美性的文本解读过程中,由于审美体验的积极参与,学生在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的基础上,真真切切地触摸到文本的脉搏,与作者、文本得以在情感意志上共鸣,在审美体验上契合,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与建构。
二、审美化阅读课堂的建构策略
1.欣赏绚丽的色彩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这被色彩装饰的天空、大地多美啊!因此,在教學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文本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鉴赏、体会文本所描绘的绚丽色彩,感受色彩鲜明、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欣赏能力。如《黄山奇石》一文中所描绘的黄山奇石,确是石景一绝,因此教学时,笔者先将教材中的颜色鲜艳、动感强烈的插图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体味,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形象性。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品味描写“猴子观海”“仙桃石”等几块奇石的美妙词句,通过字字比较、词词比较、相互交流、填填练练等形式,让学生、作者与黄山胜景交融在一起,使其真正感受到黄山之石蕴藏着的奇特和美妙,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
2.聆听美妙的音乐
文学本身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紧密,它讲究“平仄”“节奏”,具有“音乐美”的特点。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能够把文本的节奏美和音律美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激发学生的灵感。因此,教学时巧用音乐渲染情境,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深刻体验,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如教学《月光曲》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窗帘拉上,创造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当《月光曲》在教室内响起的时候,学生也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那个夜晚,来到了那个郊外。这样通过音乐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深刻体验,有利于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有利于学生走进作者的心里,产生共鸣。
3.运用生动的语言
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满怀激情地运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的语言,声情并茂,充满情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促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语文。如《小珊迪》一课,在讲述作者来到小珊迪家里的时候,笔者声情并茂地述说着:“当我走进那间屋子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灰暗的月光下,我看到屋里的陈设相当简单,一张破旧的木床上,小珊迪正在有气无力地呻吟着,白被单上显出斑斑血迹,小利比在一旁低声哭泣……”此时,课堂里鸦雀无声,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头脑中也出现这样描述的画面,心里也真正感受到了小珊迪的痛苦。这样就使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篇4
一、攀文字之藤, 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练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 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 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学生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 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非常讲究, 在写“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朗朗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 为什么这句话他讲合适, 别人讲就不合适, 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 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 你是上级, 是保姆, 是勤务员, 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 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 对话言简意明, 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 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 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 怎能不碰壁呢?” (告诉“我”是鼻子碰扁的原因) 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 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 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琢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推想象之舟, 拓展意境美
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 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要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境?”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蝶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飘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索溪峪的“野”》一文, 当朗读到:“这种美, 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 敢戏白云……相对相依, 宛如‘热恋情人’, 亭亭玉立, 好似‘窈窕淑女’……”时, 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 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 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 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 学生会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 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品文本之理, 感悟个性美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 让学生愉悦地读, 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作者心灵交汇, 产生共鸣, 让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 通过文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任何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 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 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 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体验。比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 引导学生感受海上奇特而壮观的景象, 如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 学生虽能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 但表达的效果可能并不佳。那么如果换成别的交流方式试试呢?如口述、朗读, 或者根据海上日出的录像资料, 设置一个游览情景, 让学生当一回导游, 写一首稚嫩的小诗, 画一幅海上日出图……这些个性化的交流显然会激活学生智慧, 他们选择其一, 自由演绎, 尽情展现个性, 从容释放潜能。
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 思想产生碰撞, 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 当然, 学生个性化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甚至错误的理解。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 要多一些尊重, 多一些交流, 要学会“容错”, 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 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 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特别重要。正确引导学生创造性探究性地阅读的要义还在于:让学生从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了解各种各样的观念, 进而造就宽广的胸襟和民主的性格。
四、借诵读之力, 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 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 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 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老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一些朗读技巧, 提高朗读水平。二是自读, 听了范读后, 学生模仿自读, 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 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 通过引读, 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 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火烧圆明园》一课, 它通过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 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 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 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 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在读“圆明园的建筑特点”时, 采用引读的方式, 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 而且能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又如《再见了, 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战士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 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五、赏课外之文, 收获兴趣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 学生对阅读具有浓厚兴趣, 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 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榜样的成才之道,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读书中度过, 在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 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元帅看书忘情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了……古往今来, 大凡有作为者, 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人。
2. 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 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他们看, 让他们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被吸引, 就会热情地去阅读, 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口味的书, 孩子才会感兴趣。
3. 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 如利用晨检时间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 举行班级赛诗会, 评选“故事大王”, 举办摘抄本展评, 等等。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奖励,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 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 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5
专业一对一大学生初高中家教辅导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由低到高。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衣食无忧,产生高级的精神需要和审美追求,而由于当前人们对审美认识的提高,所以就必须要求下一代也具备良好的审美观。人们常说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有好的作为,从小培养审美习惯也是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柏拉图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养成爱美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他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感受他们的好影响,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入美于心灵的习惯。”有审美的想法还必须有审美培养所必须的场合、环境,艺术教育就应该不断地创设一个又一个艺术审美环境,家长应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对艺术作品进行直接的感知。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能力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变,是心理成熟和审美理解力增强的表现,而这种转变又不是自动进行的,教育是促成这种转变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类在培养小学生审美发展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家庭。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细节上培养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小时侯对事物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比如学习音乐、美术等,并不是要孩
福州家教大本营-福州家教网-福州家教http://
专业一对一大学生初高中家教辅导
子成为音乐家、画家,但是让孩子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会欣赏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丰富和美化孩子的精神生活,给孩子送去欢乐。家庭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第一次后天环境,也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2、学校。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现在我们的学生离大自然何其远矣!要把小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它的温馨,感受它的灵气。”只有具备善于发现的双眼和善于感受的心灵,才能体验到艺术的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培养学生拥有艺术审美的心境,也是激发学生审美的关键。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审美活动加以足够的引导,及时充分地与学生交流一些美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能以一种欣赏美的心境来面对生活。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篇6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建构审美心理;领悟作品内涵;强化作品评论;灵感创造
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近年来,我国基础美术教育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革,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但仍有一些地方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未来生活与身心发展。首先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把基础美育和专业美育相混淆,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美的需求,过分地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审美的重要性;其次把美术孤立起来,脱离了生活,让学生在“围城”中学习美术,致使学生漠视周围美的存在。这种缺少正确审美引导和熏陶的美术课,对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通过几年来在农村中学的教学经验分析,除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外,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工作也是一种创造。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四点方法来实现审美教育:
一、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欣赏内容的教学非常重要,它是引领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材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搜集好美术欣赏作品,做好电化教学课件,它有声有色、音画交融,以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作品,开阔视野,避免枯燥乏味。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有体现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的、有艺术家巧妙构思的、有空间组合和画面转化的、有体现特殊材质的、有寓意联想的、有自然真实写照的、有抽象耐人寻味的等,所以作品欣赏的方法切忌千篇一律,其精神主要体现在教师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作出深刻分析,让学生产生探究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处于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来提高审美意识。
二、建构审美心理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然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这些反差使学生渐渐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准。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作出深刻地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三、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的欣赏,也应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内涵,这样就打破了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例如:在欣赏民间剪纸艺术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就可以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在欣赏西方油画大师的作品时,先介绍作品的主题思想,认识色彩的内涵,学生对色彩还是很感兴趣的,不妨让学生临摹一下大师的作品,体验大师的画法,从而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
教师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达到直观教学。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
四、强化作品评论
激发学生个性想法的产生,承认审美差异。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给学生发表自己创想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自主地去感受、去鉴别,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述与评论,提倡争论与交流,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欣赏美术名作使学生都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深入分析作品,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以后,趁机简单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据此,学生了解到梵高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感受自然、发现自然界中的美,用心去体验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增强了对理解新鲜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审美素质。
五、灵感创造
要让学生能在感悟美术作品的时候产生独特的想法和创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创造中发展,创作中提高,让欣赏和创作实践结合。这将会使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美的同时,感受创作过程及作品体现的美。例如:在《花的畅想》中,我让学生欣赏一些美丽的花的图片,当学生陶醉在花的海洋中感受了花的美后,产生“自己来绘画图案”的欲望。作品形式多样,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快乐地进行创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创作美好事物的向往,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特审美倾向。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7
一、备“人”备“神”,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俗话说:“预则立, 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但是目前教师在备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并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 一味追求形式, 忽视备课的内质;其二, 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缺少创意;其三, 单纯依赖教参, 备课缺少源头活水。可以说是:只备“课”, 不备“人”, 只备“形”, 不备“神”。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型, 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许多上课用的材料和工具, 教案和课件, 教师的作品和参考图例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 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每一秒, 课前准备就显得就尤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点,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 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 使个性获得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教师主宰的太多, 对于学生的要求太多太高, 这样严苛的氛围往往导致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而无法参与其中, 也就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可言;而如果我们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 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我们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增加学生的接触点和参与面。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 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 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 也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 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 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 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 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四、让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创造精彩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而是学生学了什么, 关键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了什么。高效课堂中要突出互助, 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很多美术课内容都可以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上“交”自己的作品后再教, 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 教师只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 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巧妙引导铺道, 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迂回指导, 适时点拨。在互助、互动的交流中, 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引领学生思维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 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有生成, 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不允许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 这样的课堂就会缺少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突发事件, 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 还要积极捕捉教学契机, 抓住学生的心理, 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假设, 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一些情境, 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收获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 我们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新发现, 在所谓的问题之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或者是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 最大程度地引领学生思维。
六、重视个体差异, 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注重自主发展
美术是一门个性较强的学科, 如果我们在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目标等方面, 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等多种角度出发, 我相信:中国将诞生出第2个毕加索、第2个马蒂斯。
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 受到教师或上级的表扬。即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不愿听到别人或教师批评自己, 最起码不要明确表现出来。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的思想, 这样才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七、有效的评价, 引导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 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 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所以, 在对于学生评价的问题上, 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参照学生成绩的单一模式, 而是要综合地结合学生的表现, 对于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要以多鼓励、少批评,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评价的把握上, 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 而要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 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8
一、充分发掘课文中的人格美, 让学生在人物的审美中品德得到修养。黑格尔说:“美的生命在于显现。”这里也包含了一定的合理因素, 因为人的任何美都必须有它的感性形式, 这就是说美离不开形象, 没有形象, 美就不存在了。阅读语文课本, 领悟文学作品中的人格美, 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心理体味出来, 在这些体味的过程中, 品德得到修养。所以我充分发掘课文中人物的人格美来感染学生。如《最后一课》, 我引导学生品味韩麦尔先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同学们个个都被韩麦尔先生的内在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动, 从而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枣核》一课, 通过对一位美籍华人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等一系列出乎常态的行为等的讨论, 同学们体味到了美籍华人的一颗强烈的思乡之心, 爱国之情, 从而激起他们弘扬中华炎黄子孙这种永远不变的爱国精神的坚定决心。通过对《窗》中靠窗户与不靠窗户两个病人的行为、心理的分析, 使学生懂得了人要克服个人自私、狭窄之心, 学习心胸宽广、关爱他人的品质, 从而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
二、充分发掘课文中的生活美, 让学生在事物的审美中情趣得到感染。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特征。”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 具有巨大的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如小说《社戏》, 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图画:一是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缘由, 二是钓虾、放牛、游戏的快乐乡间生活, 三是看社戏前大家为“我”能看上社戏而想方设法的情形, 四是在月色之下夜航去看社戏的情景, 五是赵庄看社戏买吃的情形, 六是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吃豆的快乐场景, 七是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并夸我的情形。通过朗读语段———想象其意境———感受其生活———畅谈自己的童年生活等, 同学们体会到了海边农村的生活之美:不仅自然美, 而且人性美、情感美。更感到现在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 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欲望。再如《端午日》, 通过多媒体展示, 同学们交流等, 同学们眼前再现出一幅幅湘西端午习俗图:画王字、蘸雄黄酒的情景, 赛龙舟, 捉鸭子时鼓声、锣声、呐喊声等热烈非凡的场面。还联想到了挂艾蒲, 系香袋等端午习俗, 感受到湘西人们端午日军民同乐的祥和生活。同时同学们还体会到, 不仅赛龙舟的时候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今天的生活中、学习中, 也要发扬这种精神。
三、充分发掘课文中的意境美, 让学生在艺术的审美中品味得到提高。语文文本中优美的意境, 蕴藏着丰富的情感, 意和境的关系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表现为情景交融, 景中生情, 情中含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掘课文中的意境美, 让学生体会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笔力”与“心力”, 使学生在艺术的审美中品味得到提高。如学习周敦颐《爱莲说》, 我引导学生在体会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生长环境”等特点中感受作者借莲来赞美人的那种“出于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在体会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的环境的幽雅;“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的交往的不俗;“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情趣中感到作者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在体会《岳阳楼记》中洞庭湖之盛景中感受范仲淹那种心忧天下, 情系人民的伟大情怀。
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篇9
一、重视“第一印象”,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美
“第一印象”就是直观感受, 也就是一气读完整个作品后, 自己最突出的感觉与印象。这是欣赏分析一首诗的前提与基础。而这种印象的获得又离不开朗诵。因为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 它的魅力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仔细推敲诗歌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努力揣摩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形象、情感、寓意和精髓, 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其内涵。
二、关注各种意象, 注意诗的“多义性”, 通过对意境的领悟来体会美
不同的意象具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意象组合构成了丰富多义的艺术境界。诗歌正是因为这种多义性, 才能激发不同的想象与体验。
如:我们在阅读戴望舒的《雨巷》时, 就不宜将它简单地诠释为恋爱诗。对于诗中的姑娘, 除了有人说的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外, 还可以理解为戴望舒的追求与信念。全诗可以看作作者对现实既失望又有所希冀, 理想幻灭了但仍有追求的一种思想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引导他们从多方面来解读诗歌的主旨, 品味作品的意蕴、情趣, 由此领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美。
三、仔细揣摩主旨, 通过对思想感情的把握来体会美
思想可以让感情丰富, 感情可以让思想真切。对思想的理解和对感情的感受可以让人深入地体会到诗歌的内在美。
《我爱这土地》集中展现了艾青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 永不停歇地对祖国大地唱出最真挚深沉的爱, 即便死了, 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时代投影与真实感受的结合, 使这首诗极富感染力。而学生也会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的意蕴美。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 通过创造来体会美
审美是人类的天性, 教育不过是开启这种天性的手段。
现代诗因与学生生活最为贴近, 学习和欣赏现代诗也最容易唤醒学生的这种天性。在不断的诵读、品味、揣摩和感受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能把所学的审美知识转化为审美能力, 进而产生对美的创造能力。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在现代诗的欣赏过程中锻炼想象力, 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部分现代诗的基础上, 独立创作诗歌, 走自己创造美的道路。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10
关键词:教材,语文教师,美学要素,审美能力
一、领会雄浑之美
雄浑, 即雄健浑厚, 雄壮浩瀚。[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由此可见, 雄浑之美, 历来是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之一。“雄浑”之美是一种整体的美, 而不是局部的美, 如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雄浑的诗境犹如一团自在运行的元气, 浑然一体, 正像严羽所说:“气象混沌, 不可句摘。”如曹操的《观沧海》, 这是一首描写大海的诗作, 其中吐露了诗人“吞吐宇宙”“荡平天下”的雄伟抱负。诗作的雄浑之美充分展现在诗人对大海的描绘上。“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描绘出大海一望无垠的苍茫景象, 在那辽阔苍茫的大海上, 突兀耸立的山岛, 点缀在辽阔的海面上, 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而下文的“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则进一步写出大海跃动的美, 在秋风的吹拂下, 大海汹涌澎湃, 浩渺接天。山岛高耸挺拔, 草木丰茂, 显现出勃勃生机, 没有秋天萧瑟凄凉之感。“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则进一步以奇伟的想象, 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海那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与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 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作者豪迈的感情、高超的理想、气魄的雄伟、神采的奋发, 全部外化在这一片苍茫辽阔吞吐日月的大海身上, 显示出诗人宽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气魄, 正是“从来大境界, 非有大胸襟不易领略”, 真是“不知孟德胸中, 吞几许云梦也”。
二、品读对称之美
人们在发现宇宙和大自然的和谐美的现象和规律时总会感到兴奋, 赞叹“天道崇美”;见到精美的艺术品时, 就会有愉悦感。而这种愉悦的情绪常常是由对称引起的。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其构思之精巧, 遣词之独特, 内涵之丰富, 令人叹服。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 互相映衬, 很有情趣, 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因素。
三、感受悲怆之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 在这首诗中, 作者通过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 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感情深沉悲怆, 催人泪下。
悲怆的极致是晋魏时期的作品, “建安风骨”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慷慨悲凉, 这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之一是频繁的改朝换代。从魏晋到南北朝, 皇帝王朝不断更迭, 社会上层争夺砍杀, 政治斗争异常残酷。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 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 从而大大加重了分量。他们的“忧生之嗟”由于这种现实政治内容而更为严肃。从而, 无论是顺应环境、保全性命, 或者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 其中由于总隐藏这种人生的忧恐、惊惧, 情感实际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复杂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 洒脱不凡, 内心却更强烈地执著人生, 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作品悲怆的一面。受其影响, 唐宋时期的作品, 更是将悲怆之情与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四、理解意象之美
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所选材料中, 飞鸟虫鱼, 风花雪月, 都可能成为表达某种思想或者情绪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所谓的意象。“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 作者所写的“景”、所咏的“物”, 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在中国文学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 解读这些意象群, 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文、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情感类别就有: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些情感, 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 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而解读古诗文中的情感载体———意象, 就成了古诗文鉴赏的突破口。例如, 草:喻生命力顽强, 生生不息;身份、地位的卑微。“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如“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春风:喻旷达, 欢愉, 希望。例 (1)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例 (2)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意象之所以美, 就在于它承载了超出它本身的感情和观念, 而又不把这种感情和观念表达得那么直白。意象之美还在于, 它为每个读者提供了不同的空间。因此, 这个意象就愈发显得千姿百态, 美不可言。
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11
关键词:审美;生活;形式
一、让学生善于发现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我带的学生有的生活在农村,美丽的景色就在身边,如:一竹一木一屋皆为美,上课时我从一幅竹雕牧牛图笔筒,指问学生是不是非常别致生动呢?如果我们发现一段歪竹根,能不能独具慧眼、匠心独运,借材取景,做出这样的精品,作者把歪竹根的上部削成陡峭倾斜的山壁,而自然的竹节又像狭窄的山径,山体凹凸起伏,曲折险峻,显出了竹筋的功能。只有发现美,才能创造美,一段歪竹根也能成精品,所以,学生即使没有好的材料,只要处处留心有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美的心灵,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二、评价学生的审美意识
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使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学生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才会有更大的激情上好课,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差异。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都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学生留点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组讨论,相互评议,学生不但可以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还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我经常听到:“他画得比以前好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等评价。
三、关于美的延伸
新课改中提到,画画得美固然是好的,但画外的德育(心灵)美很重要。课改中,在讲授《大家一起来做条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回家收集一些材料,如:纸杯、木棍、毛线等,但有的学生回去懒于做这些事,他们伸手向父母要钱买纸杯,声称是上课老师要求的,家长只好随他,这就违背了我们美育的初衷,美包括一种社会公德,为他们考虑,我们这个社会是个文明的社会,需要学生在社会中利用美、创造美,达到一定的审美追求。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这才能达到老师追求的目标,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篇12
一、激发学习兴趣, 进行示范演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有浓厚的兴趣, 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 了解他们的喜好, 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键盘教学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教师完美的示范演奏也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如在一次演奏技巧教学中, 刚开始我并未按照惯例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而是演奏了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学生起初感到非常惊讶, 但很快就能随着熟悉的旋律进行律动, 很多学生完全沉浸在了美妙的音乐之中。接着, 我又适时地演奏了《一个师傅仨徒弟》《千与千寻》等对学生来说耳熟能详的旋律。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他们的视听感官, 又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最后才引导学生区分音符时值的长短、音质的优劣及乐音的强弱, 教给他们正确演奏及控制力度变化的方法。整节课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遵循教学规律, 加强学法指导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来说, 让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是不可或缺。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在键盘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器乐教学的规律。其一, 要借助语言、图形及音响等手段让学生认识音乐现象, 并引导他们通过演奏实践加深对乐曲主题的认识。其二, 教师既要让学生多听, 又要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应不断提高其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于初学键盘乐器的学生来说, 教师应将不同的音程、和弦及音阶等加以比较, 以加深他们对各种音乐要素的认识。如在和弦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对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进行比较。前者具有明亮的色彩, 后者具有柔和的特性。学生可把前者形象地比作为太阳, 将后者比作为月亮。这种学习方法, 同样适用于大音程与小音程、增音程与减音程、大调音阶与小调音阶、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及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等的比较和分析。除此之外, 音阶和琶音的练习几乎是所有乐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进行音阶练习的同时, 演奏同种音阶结构的乐曲, 也可与学生一起回忆、演唱一些以前学过的歌曲, 以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丰富审美经验, 开阔音乐视野
儿童由于受年龄、知识储备及生活阅历等的限制, 审美经验非常有限。音乐教师有责任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不断地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在键盘教学中, 笔者发现, 学生往往对中国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 也有极大的学习兴趣, 但对古代、近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却缺乏学习兴趣, 这使得他们的审美经验难以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得到拓展。为此,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当代的音乐作品, 而且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乐。可在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 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乐曲及民歌, 如《紫竹调》《杨柳青》《茉莉花》等。在学生初步具备了键盘演奏技能的基础上, 可让他们登台进行表演, 通过亲身演奏来熟悉和掌握民族乐器的种类及音色特点, 使其热爱民族音乐。
【学生审美能力论文】推荐阅读: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07-1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08-08
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初探——以《槐乡五月》教学为例08-23
审美能力论文06-17
学生审美10-04
学生审美教育07-30
小学生审美教育08-31
小学生审美感知培养06-16
学生的服装审美观10-10
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