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服装审美观

2024-10-10

学生的服装审美观(精选10篇)

学生的服装审美观 篇1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流程是以民族审美意念为基础的。现代艺术类专业学院通常将艺术史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 其中服装史亦成为服装专业学科必不可少的理论课程。传统的服装史教学大都偏重于本门学科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在实际教学操作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侧重于服装史理论建设, 以致于在课堂教学上往往导致内容枯燥, 缺乏生动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前高校服装史教育为全面开阔服装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 提高艺术品味素养, 笔者建议应当注重将服装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艺术材料相结合, 从多种角度挖掘服装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启迪学生对于服饰美的品味与感悟, 以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加强审美体验。

一、领悟文艺作品的服饰审美意境

在服装艺术史理论体系的教学中, 我们要考证不同历史时期服装的原貌、特色和纹饰色彩等内容, 必然要以各种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托, 以服装历史知识为基础。“知识是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因素。……没有历史知识, 历史作为研究人类往事的一门科学, 就不能实现其职能”。[1]服装史知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往往理论性较强,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我们应在服装史理论文献中, 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分析, 使得理性的服装史知识转变为感性的文学意境, 从中启发学生对服饰美的领悟, 这样从另一角度来看, 也能加强学生对历史服饰的审美感悟。

古典文艺作品中, 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对相应时代服饰时尚的描绘和感慨, 那么对文艺作品的分析就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历史时代的服饰风尚, 感悟古典服饰的艺术特色和流行趋势。比如, 我们在对中国唐代服装史的教学中, 就可以搜集文艺作品资料, 并由此为媒介, 加强学生对服饰史理论的美学感受。唐代社会风气开放, 贵族妇女的裙装通常衣领开口较大, 外衣为透明轻薄的纱衣。唐代诗人周濆《逢邻女》一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此种服装风尚:“日高邻女笑相逢, 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 参差羞杀白芙蓉。”[2]表现了唐代女性独特的服饰形象。唐代女性裙装奢华靡丽, 其中最为精巧的是用各类飞禽羽毛捻线织成的百鸟裙, 其“正视为一色, 旁视为一色, 日中为一色, 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皆见”。[3]唐代年轻女性中盛行穿用一种单色红裙, 因其形状与石榴红花相似, 因此名为石榴裙, 万楚《五月观妓》称:“眉黛夺将萱草色, 红裙妒杀石榴花。”[4]唐代女性喜好用轻薄罗纱裁制成长纱巾, 以印染或刺绣吉祥图案纹饰进行修饰, 披绕在肩背处, 两端下垂, 称为披帛, 马缟《中华古今注》称:“开元中, 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 寻常宴参侍令, 披画披帛, 至今然矣。”[5]裙装搭配披帛, 更能展现唐代女性妩媚大方的服饰风貌。《新唐书·车服志》称:“至唐高祖……腰带者, 搢垂头于下, 名曰铊尾, 取顺下之义。”[6]唐代官员配用腰带, 一般腰带末端也应以玉、金或银装饰, 穿用时带尾朝下, 以表谦虚恭敬的礼节。

服装史文献史料中的文艺作品, 以其生动细致的语言表达, 不同风格的词汇修饰, 描绘出古典服饰的动人风采, 也传达出美轮美奂的服饰审美意境。引导学生对文艺作品服饰艺术内涵和审美意境的把握, 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以及对服装作品描述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感受人物画和人俑的服饰审美取向

在服装史教学中, 教师应以严谨的史学态度, 尽可能形象真实地再现历史服饰的款式造型、工艺特色和纹饰色彩。服装史料中的传世人物画和考古出土人俑, 在更大程度上固化了历史服饰风貌, 这是我们服装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授课中, 教师先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经典的人物画与人俑雕塑, 再从服装艺术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分析人物画和人俑所表现的服饰特色。这样不但使学生对历史服饰有了更为深刻直观的形象认识, 而且十分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应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服饰的审美取向。

对于人物画和人俑服饰的鉴赏, 可以开阔学生的服饰艺术知识视野, 提高人文艺术素养。比如, 中国魏晋时期宽博袍服为主流服饰, 特点集中表现在交领右衽, 宽衣博袖,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对男性人物的刻画, 就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一服装风格。《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形象, 则表现出魏晋贵族女性杂裾垂髾、华带飞扬的服饰风范。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秀逸生动地刻画出五代时期贵族的奢华富丽的服饰风范。此外, 唐代绘画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 都逼真地描绘了唐代女性珠翠满头、华服盛冠和裙裾拖地的豪华侈糜的流行服饰盛况。此外, 考古出土的人俑则立体形象地真实再现了古典服饰的款式造型和纹饰特色。例如, 秦兵马俑塑造精巧, 面容神情呼之欲出, 栩栩如生。兵马俑服装、发式、冠帽与配饰刻画细致, 形象逼真, 展现了秦代军事服装中甲裳的厚重与军装的英武风采。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俑, 见证了殷商时代贵族女性特殊的平顶卷云状帽箍, 交领窄袖及膝长衣, 几何纹、黻纹和升龙纹等独特纹饰。陕西西安白鹿原西汉墓出土跪坐侍女俑, 侍女俑身穿三重领曲裾续衽袍服, 领与衣襟造型为交领右衽, 上衣下裳连属且合体, 衣领、袖口和下摆均施有缘边。侍女俑面庞丰满, 仪表端庄, 姿态恬静, 衣著丰丽, 是典型的宫廷侍女形象。

传世人物画和人俑, 以其特殊的绘画技巧和雕塑工艺, 生动再现了古典服饰的面貌, 传承了民族艺术的审美意念, 也是民族艺术文化的表征。对人物画和人俑的服饰艺术鉴赏, 可以启迪学生感受传统服饰艺术的流行时尚, 领悟民族艺术精神的审美取向。

三、基于服装实物的审美体验

服装艺术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在服装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服饰艺术素材, 全面扩展服装专业学生的服饰艺术眼界, 引导学生品味厚重的古典服饰艺术文化。在对历史服装的介绍中, 一方面要加强对服装实物的鉴赏, 真正体验历史服饰的艺术精髓,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对服装实物款式造型、色彩和纹饰图案进行必要的研习、临摹和改造, 形成富有个性的服装设计方案, 以此提升学生的服饰设计操作能力, “这种技能对艺术史探索很重要, 同时对学习艺术评论以及艺术的其他方面也很关键。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7]

在各类服装史论证史料中, 服饰实物是最为真实有力的服饰艺术作品。通过对服装实物的鉴赏, 教师应重点启迪学生细致观察、评价和领悟服装实物的款式结构、面料、纹饰图案和工艺手法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色, 从而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把握古典服饰的风格, 以及传统服饰元素的艺术特征。

在服装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考古发掘的服饰实物图片作为服饰艺术鉴赏案例。例如,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朱红菱纹罗丝绵袍。袍服上衣下裳连属, 衣领相交, 衣襟由左向右折到右侧身。这种款式在西汉早期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朱红菱纹罗面料是一种单色的暗花绞经组织丝织物, 由两根经丝相互绞转织成, 具有特别明显的方孔。这种方孔不易滑移, 十分牢固。两件袍服下裳均为斜裁, 底边略作弧形, 上端右衽角穿用时裹于胸前, 再折到右侧腋后。其工艺缝制方法:上衣部分正裁共六片, 即身部两片、两袖各两片。六片拼合后, 再将腋下缝起, 其领口呈琵琶形, 袖筒较肥大, 下垂呈弧状。下裳部分斜裁共四片, 袍缘斜裁, 后加缝的袖缘的宽度与袖口略等, 衣片之间缝合均用平针。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一件素纱单衣, 向我们展示了汉代纱衣的风采。整件单衣身长128厘米, 两袖通长190厘米, 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单衣款式为交领右衽, 曲裾续衽服。面料为素纱, 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 共用料约2.6平方米, 重仅49克, 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素纱单衣的轻薄丝绸面料, 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和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出土服装实物直观地展现了古典服饰的色彩、造型、工艺和纹饰图案, 通过对服装实物的评价、鉴赏与临摹、改造, 学生充分领略了对古典服饰的审美体验。

在服装史教学实践中,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服饰艺术品味与素养, 教师就应规避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 将理性的服装史系统知识巧妙地转换为对历史服装的审美感悟, 以传承与发扬民族服饰艺术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37.

[2][4]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85.8755, 1469.

[3][6]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878, 527.

[5]马缟.中华古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6.33.

[7][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宋献春, 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90.

建筑风服装的审美形态 篇2

在今天多元化的服装设计领域中,为什么建筑的形态吸引了众多善变的设计师,得以走进时装的灵魂'这不单是服装设计师从建筑设计师那里获得对其建筑结构美的共鸣。也迎合了大众对建筑风服装的审美形态的认同。具有实用功能的服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已经超越了服装的实用化结构的约束。建筑结构在服装结构上的应用开拓了服装结构上的借鉴领域,推进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的革新。

建筑风服装的定义

包铭新教授在他的《服装设计概论》中对建筑风服装这样概述:“‘建筑风’服装是注重服装的结构一种流派,在人体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的设计理念而诞生的服装式样。”麻省理工学院海坎画廊的锡德劳卡丝在《Vogue》杂志中对建筑风服装的描述为:“这种建筑风的佳作具有一些反复出现的特征,那就是线条的明快简洁。鲜明的轮廓和分离而不连贯的形状,并能给人以一种这样的印象,即服装本身具有的建筑性结构可以使之脱离穿着者的身体而独立。”由此可见,建筑风服装是将建筑结构设计借鉴运用于服装的服装结构的一种流派,其特征是廓形清晰和线条简洁,将服装整体显现出建筑感。

建筑风服装的过去

追溯西方服装发展史,最早与建筑式样发生关联的是11、12世纪的“罗马式”服装,它原指建筑式样,在基督教和罗马文化的传播下,欧洲的日耳曼人形成的不显露体型,从头垂下面纱的封闭式服装造型(图4)正与罗马式建筑(如图5朗恩大教堂)一脉相承;受13、14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如图7德国科隆主教堂)的影响,女服中出现的收紧腰身、显露体型曲线的款式与圆锥形的“汉宁”高帽(图6),如德国的科隆主教堂,这时期的服饰在整体上强调纵向的垂直线,并有意延长帽式,加大人体的视觉效果,造成轻盈向上的挺拔感。同时男女服饰的材料与配色正如教堂中的彩色窗花,华丽多彩。

到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整体面貌也受到建筑风格的发展呈现新的面貌。同建筑一样反哥特式时期强调纵向和尖顶端特点,取而代之的是强调横向线和厚重感、面料和装饰更加华丽的服装式样。男装在中世纪两段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上重下轻的V字体形;女装出现紧身胸衣和裙撑,上身多为V形、下身为A形,整体轮廓呈现X形。这些服装轮廓都为表现男女体型的性感并提倡两性的对立,并一直影响了西洋服饰近500年。

建筑风服装的现在

受20世纪社会迅猛变化的冲击,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西方女性完成了传统形态到真正实现和全面普及现代形态的进程。这些转变一方面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要求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改变世界大战的爆发,适应战时需要的趋于功能化和轻便化的女装达到发展,历史的变革为女性服装由繁冗走向简洁铺设道路,在这样的转变中建筑风服装也由从前借鉴有限的宗教建筑的结构元素发展成为多元建筑风格的借鉴,并应用的在服装结构的设计与尝试。如20世纪30年代、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服装的设计师均采用了建筑结构,皮尔·巴尔曼(Pierre Balmain 1914—1983)毕业于巴黎国立美术大学建筑系,被誉为建筑原理设计服装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讲究服装结构的变化及造型力度,完美结合了服装与建筑,他把在建筑设计中得到的灵感应用到了服装设计上,从而使Balmain服装享有“活动的建筑”之美誉(图8):40年代被称为“剪子魔术师”的巴伦 夏加尔,则是运用立体的裁剪享誉时装界,他潜心钻研女装设计,常常像建筑设计师般地研究曲线的力度、结构的变化,这使他的设计具有雕塑一样的立体效果(图9)。他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加倍着迷于探索新设计,甚至不顾市场动向和舆论要求,沉醉于完美境界的求索中;60年代有“时装界赖特”之称的意大利时装设计师詹弗兰克·费雷(Gianfranco Ferre)在米兰技术学府获得建筑系学位,然而对服装兴趣与日俱增,使得他踏上设计服装之路,将建筑中的设计理念完美的运用到了服装之中(图10)

建筑风服装的过去与现在的式样比较

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服装的式样偏重各异,他们主要表现在服装造型结构和色彩方面。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局限于宗教建筑风格影响服装设计的时期发展成为汲取多元建筑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服装造型结构

在服装造型式样方面,过去从汲取哥特式、洛可可式和罗马式等建筑式样发展成具有建筑质感的服装,以宣扬宗教精神。故从其分割线、鲸骨胸衣和裙撑骨架的形式和服装整体造型单一。而现代建筑风服装对服装与建筑的关系从宗教走了出来,借鉴各类风格的建筑结构。从外化的建筑形式有机转化为内化的现代设计精神,从单一哥特教堂式严肃封闭的外观转化为线条感和几何化的开朗的建筑风服装。不再仅对胸、腰和臀夸张的比例,转而注重服装结构的微妙设计和服装的塑型与轮廓。

服装色彩与装饰

过去的建筑风服装的色彩取之于当时建筑的色彩。如强调像教堂玻璃窗花般绚丽的色彩拼接的哥特式服装,以及反映洛可可建筑明快的柔和色彩的洛可可服装就是缤纷与女性化色彩运用的例证。而装饰的手法上,是由以前的繁复变为简单。过去建筑风服装是在强调女性特征和宗教文化的前提下发展起来,所以像拜占庭式服装中珠宝的镶嵌和刺绣的装饰一方面是表现封建阶级的权责,另一方面是强化女性的性别特征。而如今的建筑风服装在建筑式样走向多元化,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建筑风服装的色彩与装饰性较过去弱化,则更注重精致的局部结构细节的装饰性表现。走整体建筑风的强调。

服装设计的设计倾向

建筑风服装发展起源中世纪是以宣扬宗教为中心,设计师围绕教会建筑发展起来。经过文艺复兴的发展,服装不再是受宗教建筑式样所束缚,转而在各种建筑风格中汲取灵感。而服装设计凸显干练与硬朗的结构为主装饰为辅的建筑风式样。

建筑风服装的审美形态

建筑风服装的流行必然是其审美形态不但迎合了现在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其中表现的强势轮廓、中性风貌、极简主义和未来感都是其审美形态的特点。突出服装的体积感、规划服装的秩序感、对线条和面对把握都是建筑风服装所呈现的美感。对如今国际服装品牌对建筑风服装的诠释不难分析出建筑风服装的审美形态。

建筑风服装的结构美

服装的内在结构,也就是服装内部结构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服装的功能之美,功能美理论源于20世纪初期俄罗斯的“功能-结构形式”的艺术家们。他们认为纺织品中的理性设计与服装原理紧密结合,服装不单纯是外化的形式、装饰的加减和面料的拼接,服装也应包含符合人体

功能需要的内在形式。在以功能为主要设计原理的冲击下,服装审美被视为实用性、技术性、意识形态和服装式样的完美结合。

由服装内空间所表现出来的服装形态,因为内空间的大小而表现迥然不同的形式,而服装静止状态与人体运动状态下的同款服装也因内空间的大小存在巨大区别。在服装“飘动“与“静止”间的差别便是服装与人体支点的多少与支撑点所能承载的服装力量大小的差别。建筑风度服装因为与人体接触的支点的多少,而表象出服装动态的减弱。有的是接触点增多,使服装折痕减少,有的是接触点减少增加服装内部的空间感,也由于面料材质的关系,支点之间的承载力度加强,使不接触人体部分的面料随人体的摆动幅度减弱。

建筑风服装的内空间中人与服装的接触关系,一是依靠面料来实现,一方面是依靠服装的造型样式来实现,另一方面也与服装的裁剪密不可分。在外轮廓上,减少人体运动时造成的褶皱,为强化服装自身的造型使服装线条固定以呈现雕塑般的永恒状态;在量感上,建筑风服装造型的夸张增加威严感,对人体型的延伸增加存在感;在整体造型上服装运用立体裁剪,使服装呈现三维的、挺拔的建筑之美;此外建筑风服装稳定性强,拥有明确的秩序感,在造型中寻求变化的统一性。例如08年秋冬6267的珍珠色外套着重领口和袖子褶与省的设计,因面料的造型扩大了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从而增强了服装的体积感,突出服装结构造型(图11)、Jil Sander的09秋冬的服装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服装的褶皱以达到结构清晰的效果(图12)。

建筑风服装的色彩美

色彩是服装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色彩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处理,并与其他造型手段相结合,从而引起观赏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应,并触动其情绪,从而获得对美的共鸣。人对服装的直观认识便是色彩,所以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审美效果的第一视觉要素,在考虑服装造型美时,服装色彩美对于最终服装的风格起着首要的所用。

色彩美属于形式美的范畴,不同的颜色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建筑风服装因其表现的建筑感在色彩方面趋于简单与明亮,要突出服装的结构设计,建筑风服装的颜色都比较单一,并多采用单调以反映建筑有别于服装的冷漠特质。像Calvin klein09春夏连身裙(图13),突出重点的结构造型,而淡化了色彩与装饰从而走向简洁与单一。Giambattista Valli 09春夏的花瓣袖上衣也为突出袖子和腰部设计而将色彩归于单纯(图14)。

建筑风服装的材料美

服装的材料是构成服装设计美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创造服装美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除了材料对于人体所体现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的与要,在审美角度服装材料不同的质地在视觉与触觉上都呈现出不同的感受。

就建筑风服装而言其面料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是硬朗与挺拔,材料为服装的造型服务,所以厚重有体积感的面料被大量运用。随着服装面料的开发,为凸显服装与建筑的融合,金属面料或者像塑料一类的非纺织面料也被运用到服装当中。例如Balenciaga 08秋冬的枣红色连身裙,虽然采用暖色调但由于采用塑胶般的材料而显得冷漠感(图15)。又如areth Pugh 08秋冬系列(图16),服装面料虽然光泽感不强,但是强烈的存在感赋予服装厚重沉稳甚至诡异的感觉。

建筑风服装的流行美

流行是指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内,相当数量的人群受某种共同意识的驱使,以求异和模仿两种心理的交替作用为基础,而普遍采用某种行为所形成的社会现象。流行美受社会形态的制约,还受流行节奏、本民族(或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宗教等因素有关。建筑风服装的流行不但是人们对美的接受程度的提高,也反映了在目前经济萧条之下人们对服装低调的美的追求。在女装中建筑风服装的强势感,是女性步入职场后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是女性对自我形象的认识的表现,例如Alexander McQueen09春夏套装(图17)和Louis Luiton09蝴蝶般秀山的束腰上装(图18),都表现出独立、干练和咄咄逗人的女性气息。

蜀绣赋予川剧服装的审美特色 篇3

(一)川剧服装的蜀绣历史渊源。

明末清初川剧在巴蜀大地蔚然兴起,川剧服饰艺术也应运而生,蜀绣也借着天时、地利、人和与川剧服装完美结合。清道光年间,各地蜀绣工们在成都成立了“三皇神会”。这是一个由山铺(店主)、料(领工)、师(绣工)组成的刺绣行会。其刺绣主分三类:穿货(生产礼服、霞披、挽袖及其它实用品)、行头(剧装)、灯彩(红白喜事用的围屏、采帐等)。之后又出现了官办的四川劝工局,内设刺绣科,逐步形成了严谨细致、针脚平齐、片线光亮的地方特色产品。

(二)蜀绣在戏剧服装应用上的独特优势。

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丝织品种类繁多,有绸、缎、绢、纱、绉等。这些都为蜀绣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川剧人物服饰种类繁多,扮相各具特色,这就对川剧服饰的设计、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蜀绣在川剧服装中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蜀绣赋予川剧服装的审美特色

(一)色彩之美。

在川剧服装中,颜色对于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气质、年龄、心理以及舞台烘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蜀绣工艺的装点下,它的色彩强调整体和韵律、主次分明、细节雅致的特点。

川剧中蜀绣的色彩创意风格有两种,一种是以“五色”与“金银色”为正统之美的尚雅,另一种是民间约定俗称的并带有地域、个人色彩倾向的尚俗。“雅”是指正统的、正道的“五色与金银之色”,“俗”是指浅俗、鄙野的主观性、多样化色彩搭配。

川剧服装上蜀绣纹样的色彩搭配通常有三种手法。第一,浓烈的色彩对比。蜀绣纹样色彩以两个以上色相放在一起,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构成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第二,温情含蓄的色调。利用蜀绣技法,将相似的色彩搭配,即使将冷暖色彩放置在一起,也通过面积的大小、方位安排,产生和谐的色彩情调,传达出雅致的色彩情绪。第三,丰富的渐变晕色。川剧服装色彩中运用的“晕色”,是指一个色彩经过不同深浅、明暗或三种以上不同色彩,在紧密排列的推移后所产生的具有光影式渐变的视觉效果。

除了上述几种手法以外,还有“独色”、“一抹色”等多种配色方法,“独色”是单独一种颜色,在川剧服装中多在扉裙两侧运用。“一抹色”是介于“独色”和“渐变色”之间的,是指颜色相近,远观是一种颜色,可近看却有差异的一种配色方案。

(二)寓意之美。川剧服装上的蜀绣纹样类型限定了角色行当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它是以明朝服饰为基础,并汲取民间艺术而形成。川剧服装中的蜀绣也采用以物寓人的美学精神,如小生褶子上的菊花象征书生的品格高洁。绣散枝图案者一般为文小生服装;武小生服装一般为团花图案;扮演青年文武丑角等的服装,色彩要强烈而调和,纹样处理灵活多变。

川剧服装中的蜀绣图案,不仅以物寓人,也继承了象征的手法,将凤凰和牡丹绣在一起,强调女子的高贵。戏剧服装有着鲜明的等级制度,统治者规定了生活中的艺人服装“不得与贵者并丽”,因此戏曲的龙袍,是用黄色的蟒袍来代替,蟒纹用金线绣制,鳞片采用叠金的方法表现。

(三)构图之美。

川剧服装之所以瑰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刺绣纹样布局的丰富。戏装上刺绣布局,有和谐美原则——左右对称、上下协调、前后呼应。

满花布局就是服装遍布纹样,例如蟒袍,主衣用金线绣群龙和水云纹样,代表了吉祥富贵。所以,此布局常用以身份尊贵的人物服装。散花布局比较灵动活泼,如散摆蝙蝠、蝴蝶的褶子。常用于小花脸武丑,表达出人物诙谐幽默的性格特征。角花布局是一种平衡式图案纹样布局,常用于小生服装,纹样高雅端庄。运用了角花布局,在下摆一侧绣花纹样同时又采用了上下呼应的布局原则,在袖口部分也绣以纹样,领部绣以二方连续纹样,即起到装饰作用,又达到了协调呼应的作用。

三、结语

蜀绣是艺术与科学、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文明产物。它体现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制作技术、精神需求和审美观念的统一。川剧戏装在蜀绣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蜀绣艺术在川剧服装审美表现的浅析,可以学习和借鉴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更深层次的了解现有文化遗产,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摘要:川剧戏装制作中,蜀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及典雅的艺术风格,把剧中人物与舞台氛围完美表现出来。在蜀绣艺术装饰衬托之下,川剧服装呈现出别样的视觉美感,使其在色彩、寓意、构图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

关键词:蜀绣,川剧服装,审美特色

参考文献

[1]叶莉,左波.川剧人物服装配饰之我见[J].四川戏剧,2015,(4):34-36.

[2]赵敏.中国蜀绣[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学生的服装审美观 篇4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41-2

一、线状物的概念和特征

线条从外部直观的自然形态上看:给人的感觉都是细长的、线状的形态。从美学理论中“线”的概念特点看:直线简洁、敏锐、速度、具有视觉分割性;曲线柔软、活泼、优雅,能表现出动感,都具有“线”的视觉引导力。随着线的方向,便产生了视觉上“快与慢”的动感。当多条相同或不同的线状物束合在一起时,便形成了“线”的集合,既有力量感和实体感,又增添了一份变化的情趣。总之,线状物的这种线性造型,置于服装中,其长短、颜色、形状、质地和所处位置等都成为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服装整体的美感。从线条的再创造即线条状上看:通过盘、编、排、结、系、扎等方法可以产生多种风格各异的不同造型。在线状物中加入串珠、金属坠、环,甚至羽毛等,突出的便是“点”“面”和“肌理”的效果。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丰富感和趣味性给我们的服装设计增添了许多精彩。

二、人类文明中的线状物装饰文化意寓延伸

从人类用藤蔓植物和动物羽毛在身体上进行简单的捆束,到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纤维线条进行设计创造,再到线条材质的再创造,它在人们服饰的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包含了“自然、亲切、温暖、保护、装饰、时尚”的含意。线状物负载着千万年来人们对它的种种美好寓意。中国传统线条图形“盘长”,在民间它常结合 “方胜”图案来使用,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 来自于“盘长”的造型基础上,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流传的吉祥之气。

我们从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服装上都能发现各种线状装饰物的文化寓意的身影。装饰点缀和立体造型表现:如裙腰、裙边、袖口、裤边等加以折皱、编结或其他再造线状物设计元素,以体现少女的活泼可爱、柔情似水、恬静优雅的寓意。镶嵌连接衣片等实用功能表现:如将马甲肩带直接设计成两个不同装饰线状物造型(镶嵌扣、环、珠等)元素,更显示个性、反叛、洒脱豪放的寓意。穿插、拧结、盘绕、提拉等手段表现:如在颈带、裤带、髋带、腰带、腿带等上面进行盘绕、交叉等设计更给服装造型增添了一份异样、自信、跳跃的都市风情。线状装饰设计元景仿佛让人回到绳带那种朴素的造型和原始的肌理时代,这种未经尘俗的天然气质,似乎是原始社会存留下来的一种精神观念,因而成为人类保护地球、崇尚自然表现手段。成为服装设计装饰因审美千变万化而千奇百态,从而产生迥异的样式与风格。

三、线状物在服装设计中的装饰审美

线状物在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服装中,同样应用十分广泛。古希腊的希顿和古罗马的丘尼卡都是在简单而宽大的布料上系上一根带子,既有保暖和方便活动的作用,同时又形成了优美的衣褶。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新娘结婚时所穿用的白色婚纱,经常有大量的缎带、蕾丝花边、蝴蝶结等装饰物,显得十分隆重漂亮。日本和服上的带结也十分有特点,能够让腰线提高,使下半身在视觉上变得修长。线状物装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形式和功能多种多样,使服装风格千变万化。

(一)装饰形态不同运用

软性线状物(曲线状折皱、抽沙的花边等)、硬性线状物(直线状串珠、光带等),它们用在不同材料和款式的服装上显示出婉转的柔弱美和简洁单纯的形式美。

(二)装饰质材肌理美感

丝质线状物质地纤柔、构造紧密精细,色泽光亮,优雅精致华贵,处处透露出秀逸灵动的肌理审美情趣。棉质线状物质地柔和、构造简单朴素,色彩鲜明,更具亲和力,彰显委婉、亲切、温暖的审美情趣。麻质线状物质地柔和,构造原始天然,色彩含蓄,扑面而来的自然芳香让人感到回归自然的肌理审美情趣。

(三)装饰位置自由随意

线状物的易塑性和围绕性使其容易紧随人体,可用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如头、颈、肩、腰、臂、腕、腿等,松紧、疏密、方向等都很随意,不受限制。用一根漂亮的带子直接交叉着缠住女性服装的双臂,使服装的造型有收紧且带来放松对比变化,让原本简单的款式顿时活色生香,充分绽放出一种羞涩的美感。

(四)装饰手法灵活多变

线状物的特性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变幻性。编、结、盘、捆、扎、束、缠、系、拉、吊、挂、拧、抽、垂、钉、串等,用在服装上就会塑造出不同的造型,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

线状物具有原始本质和简单的结构,符合人们返璞归真、保护自然的心理。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环保、回归自然等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原始生活状态的幻想和憧憬,重新唤起了服装设计师们对自然的、纯朴的迷恋。现代设计者已不满足于单纯的审美而更注重一种情趣和人文意义表达。特别是当今社会除一些特别的场合,人们对服装已不再那么严肃,甚至有时会有种自嘲和游戏的态度,通过玩笑式的装饰寓意,在高节奏的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以身心的放松,以获得最充分的审美满足和快乐。

作者简介:

浅析服装设计的审美特征 篇5

服装是借助物质手段直接美化人自身的艺术, 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密切地联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现代人的形体美和容貌美都同服装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体美要借助于服装才能表现出来, 而容貌美也离不开服装的渲染和衬托。服装的造型和色彩的不断变化, 能够极其巧妙而灵活地改变和调节人的外表的审美意义, 甚至改变形体和容貌原有的审美特征。同时, 服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瞬息万变的服装大潮中, 人们的着装心理、着装观念不断地发生变化。从简单地打扮, 到表现自己的追求、气质和个性, 是人类审美情趣和文化层次的升华。如何处理形色之间的协调关系, 也是服装设计中最能影响审美特征的根本因素。

一、服装造型与人体美

人是服装的载体, 服装是人体美的展示。服装只有与人体相结合, 在人体的各种活动中才能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因此, 在影响服装美的各要素之间, 人的形体美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 一部服装艺术发展史就是人类形体美的嬗变史。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型的, 通常被人们称为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设计要依赖人体穿着和展示才能得到完成, 同时设计还要受到人体结构的限制, 因此, 服装设计的起点应该是人, 终点仍然是人, 人是服装设计紧紧围绕的核心。服装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密切结合人体的形态特征, 利用外形设计和内在结构的设计强调人体优美造型, 扬长避短, 充分体现人体美, 展示服装与人体完美结合的整体魅力。

服装的造型即服装的款式, 是以人的体形、身量和服装功能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服装样式。纵然服装款式千变万化, 然而最终还是要受到人体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体态骨骼不尽相同, 服装在人体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中的形态也有所区别, 因此, 只有深切地观察、分析、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人体在运动中的特征, 才能利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服装艺术得到充分的发挥。服装的造型可分为外造型和内造型, 其外造型主要是指服装的轮廓剪影, 内造型指服装内部的款式, 包括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等。服装的外造型是设计的主体, 内造型设计要符合整体外观的风格特征, 内、外造型应相辅相成。要避免抛开外造型风格一味追求内造型的精雕细刻, 因为这将会起到喧宾夺主、支离破碎的反面效果。

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外形轮廓能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在服装整体设计中造型设计居于首要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 法国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 以拉丁字母为形式, 按服装的外轮廓剪影归纳成A、H、X、Y四个基本造型模式。在基本型基础上稍作变化修饰又可产生出多种的变化造型来, 以A型为基础能变化出帐篷线、喇叭线等造型, 对H、Y、X型进行修饰也能产生更富情趣的轮廓型。

轮廓线的变化是流行款式演变的鲜明特点, 例如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帐篷形, 60年代的酒杯形, 70年代的倒三角形,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长方形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宽肩、低腰、圆润的倒三角形等等。设计师应对型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而预测出或引导未来的流行趋势。纵然服装的外造型千变万化, 但都离不开人体的基本形态, 决定外形线变化的主要部分是肩、腰和底边。例如腰部是服装造型中举足轻重的部位, 其中腰部的松紧度和腰线的高低, 是影响造型的主要因素。腰部从宽松到束紧的变化, 可以直接影响服装造型从H型向X型的改变, H型自由简洁而X型纤细、窈窕。腰节线高度的不同变化可形成高腰式、中腰式、低腰式等服装, 腰线的高低变化可直接改变服装的分割比例关系, 表达出迥异的着装情趣。

二、服装色彩与心理体验

色彩是具有精神价值的, 它能有力地表达人的情感, 这一事实是公认的。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 会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关的事物以及理性、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俄国抽象主义绘画大师康定斯基在他的著作《论艺术的精神》中, 对色彩这一问题就做过阐述。基于他的理论成就, 现今我们普遍认同:红色被认为是令人兴奋和激动的, 因为它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绿色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 它象征生命、青春、和平、新鲜等;而蓝色则像水那样清凉, 是典型的冷色, 表示沉静、冷淡、理智、高深等。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 往往给人感觉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等;服装色彩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包括:面料色彩、服饰色彩、服装整体色彩形象等内容, 都是服装色彩的组成部分, 研究服装色彩不能只局限在一个狭义的范围内。服装的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它必须遵循色彩美学的基本原理。色彩美的最终目的就是协调, 色彩自身需要协调, 色彩与环境也需要协调。如果服装作为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 服装与人、空间、时间、职业需求、社会活动、文化影响等都需要协调, 我们可以笼统地把这些除了服装以外的因素统称为“大环境”。细分开来, 服装色彩与人体生理特征的协调, 服装色彩与时间、空间的协调, 服装色彩与物质功能的协调, 服装色彩与文化的协调等等都是我们要遵循的关系。

在具体设计实践当中, 我们往往参照一些基本的原理, 如平衡、协调、突出重点、韵律等。例如服装上大面积的色彩宜沉着, 不宜过分鲜艳, 以便使人们在视觉上产生舒适、平衡的感觉。上衣和下装的色彩要协调, 不能过于对比。但是, 服装的色彩又不能黯淡无光, 毫无生气, 必须广泛地运用类似色对比或鲜明的色彩对比, 以突出重点, 产生节奏和韵律, 使人感到新颖、活泼。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而服装的功能也是多样的。不同场合、时节、职业穿着的服装, 由于功能和社会意义的不同, 也就要求有相应的不同的色彩, 从而达到思想、美观和功能的统一。家庭居室的便服, 要求式样简练、穿着随意, 色彩素雅而沉着, 便于从事家务劳动, 易于洗涤。在办公室或重大会议上, 服装色彩应该庄重、整洁, 不宜过于飘逸。运动服, 特别是登山服和滑雪衫, 要求色彩鲜明夺目, 它不但便于运动员在白雪皑皑的山谷比赛时能迅速地观察对手, 加快自己的速度, 即使在万一受伤或坠落狭谷中时, 也易被直升机发现而得到抢救。另外对于不同的年龄、体形、肤色、性格和职业的人们所穿着的服装, 色彩也都是各不相同、各得其所的。

综上两者所述, 在服装设计中, 服装的造型与色彩都是服装设计最根本的内容。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各类的服装造型和色彩选择可以变化无穷, 两者之间不同的搭配可以改变人的形象, 或者使人高贵, 或者使人粗俗, 或者使人亲切可爱, 或者使人清淡素雅, 或者使人浓艳强烈……关键是看“形色之间”如何和谐处置。这就是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审美素养综合能力的挑战。优秀的服装设计有造型的起伏变换, 有色彩的对比调和, 都具有节奏感, 就像音乐中的节奏一样, 不同的节奏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在服装设计中, 节奏是利用连续又呈现出规律性的、组织性的线条块面的造型结构和色彩搭配等交替重复相似的要素, 引导视觉的运动方向, 控制视觉感受的“主点”, 以产生一定的情感活动而获得的审美体验。这种引导视觉的方法能把形色之间的关系合理统一起来, 能更好地增加审美趣味, 免除了单一处理服装在色彩或造型上的枯燥和呆板。当然, 不是所有服装的设计都用这种方式, 不同的服装表达形式也有不同的节奏变化。但是, 无论造型因素和色彩因素如何在节奏上安排运用, 必须服从整体服装在视觉上的审美安排。

从视觉上的审美体验上升到心理上的“美感”, 本属于心理科学范围, 是审美心理学上的课题。服装作为人的“包装”, 其包装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 还有精神。那种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包装, 更显服装设计审美价值的内涵。在服装设计中呈现那种精神包装“美感”的审美形态载体就是服装的造型和服装的色彩。人类在溯源各种审美形态中总结了两种审美经验的感知:一种是突变性的, 急剧式的。如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 从中山装突然换装到牛仔裤、花衬衫, 引起了一些中老年人的反对, 但却获得了青年的极大欢迎。另一种是和缓式的。如服装的整体流行色的变化像在“绕圈圈”, 即变来变去又变回来了。心理学中有所谓“差异原理”, 不太熟悉又不是太不熟悉的变异, 能唤起知觉的新鲜刺激而感到愉快。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也证实了与旧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新经验, 最易产生审美愉快。服装设计中形与色的不断变化也都体现了这两种审美经验的感知。

总之, “服装设计”这个词自产生以来就被染上了设计艺术“美”的色彩, 美随之变成了服装的一个重要属性, 服装设计师也在不时地通过服装创造美丽、展示美丽、传播美丽。当然, “服装美”在表现人体形象的过程中, “服装审美”也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穿梭在“形色之间”的对比、调和、分割、平衡如同一段有节奏的旋律, 美不胜收。不断以“和缓式的”转换或以“急剧式的”转换来设计创新, 就是我们服装设计这门艺术始终要把握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冯泽民, 刘海清编著.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篇6

一、戏剧服装的设计因素

(一)造型设计要适度夸张。由于戏剧服装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综合艺术审美特征。戏剧服装造型指的是在空间环境下戏剧服装形成的立体形态,主要通过比例、节奏、均衡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来体现各种服装风格。戏剧服装设计时大体要遵循这个原则,但是同时要根据表演者的需求,把艺术形象的塑造摆在第一位,根据某些场景或角色需要进行夸张和渲染,从而突出戏剧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例如由于健导演、张柏源设计服装的《绝代佳人》中,貂蝉、杨玉环、王昭君以及西施四位女主角的服装造型就不仅具有古典史实的特色,同时还融进许多时代元素,给观众创造出穿越时空的诗情画意。

(二)通过视觉冲击设计服装色彩。人们在对戏剧表演进行观赏的时候,最先闯入人的视域的是服装及饰品的色彩,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色相以及冷暖倾向,具有对意境进行创造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解读戏剧内涵,通过色彩传情,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形象,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当中。例如《孔雀东南飞》这部越剧作品中,其大胆的深红色基调的设计产生很好的效果,通过将我国代表喜庆吉祥的大红色用在悲剧的离别情景中,具有“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三)重视不同材质的舞台效果。对于同一种舞台造型,不同的服装材料就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因此,在选择面料的时候,运用各种不同质感和手感的面料,进行不同肌理的设计是服装设计中需要创新和完善的环节。不同戏剧种类具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因此也需要用不同的面料设计服装。例如,对具有唱念和翻打动作的京剧表演进行服装设计时,需要选择手工刺绣较多的绸缎面料;对歌舞剧的服装设计,则要选择具有较大弹性的适合舞蹈的面料。另外,一些戏剧服装可以用非面料材质的混合创新使用,既可以丰富舞台效果,还可呈现令人意外的创新一面。

二、中国戏剧服装的设计特点及审美特征

(一)等级鲜明。根据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传统戏剧始于封建社会,其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的民众生活,主要以叙述皇宫里的事情或者歌颂一些知名人士,因而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烙印,其服装设计在样式、色彩以及面料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皇宫贵族的服装有着红黄蓝绿等十多种颜色,且具有精致的刺绣图案,面料也是最好的,充分体现出皇室的华贵之气。而戏剧中的百姓服装则是简单质朴的图案设计,且没有鲜明的色彩,款式相对单一,将平民百姓的普通表现得极为明显。另外,戏剧中人物佩戴的饰物也充分反映出人物的等级身份差异,例如皇帝专用的九龙冠,皇后公主专用的凤冠以及大过翘,普通百姓的草帽圈和高方巾等。

(二)色彩多元化。在戏剧表演中,戏剧服装需要具有多元化的服装色彩来配合舞台表演,戏剧服装的色彩可以将中国戏剧服装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传统戏剧服饰可以分红绿黄白黑上五色、紫粉蓝湖秋下五色,以及古铜、月白、灰色、金色和桃红这几种杂色。而且在戏剧服装的色彩中,红色指的是大红色,绿色指的是蓝色与黄色融合的老绿色,而黄色指的是明黄色,紫色指的是红与蓝融合的紫红,秋香是橄榄绿,湖是湖蓝色,蓝代表深蓝色等。因而,戏剧服装是将多种颜色组合设计出上百种搭配来的,具有多元化特色。而不同颜色的服饰在戏剧表演中具有不同的舞台效果,对于人物刻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元帅穿着的不同颜色的靠可以凸显出元帅威严的气势和形象。

(三)具有民族性特征。我国戏剧服装在设计内涵上通过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特征,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远近闻名。不同的传统文化艺术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戏剧服装,例如从我国唐诗宋词中汲取“意境深远”的表现方式,从我国绘画艺术中借鉴“虚实结合”的特点等,例如寓意统治阶层的龙凤服饰,象征武将的“四君子”图案等,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三、总结

中国戏剧服装是传统服饰文化的活化石,其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更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思想,因而,戏剧服装在戏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戏剧的象征和代表。

摘要:戏剧服装的设计审美特征直接决定着戏剧的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服装在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讨戏剧服装艺术审美特征及设计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论服装设计中色彩的审美特征 篇7

关键词:服装设计,色彩,审美特征

服装由色彩、款式和材质三要素构成, 它们有实用意义, 更有审美意义。服装是一种文化载体, 服装色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三要素之一, 因其生动、醒目、有冲击力而成为最具有表现力的因素。正常情况下, 当人们注视一件服装时, 首先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刺激的恰恰是服装的色彩, 可以说色彩是服装的灵魂。

一、服装色彩的审美意义

服装色彩与音乐非常相似, 都是一种美的感受, 我们很难用文字阐明某套服装有什么内容。合理的服装色彩只给人一种感觉、一种情感、一种气氛, 或高雅或世俗、或拘谨或奔放、或冷漠或热情、或亲切或孤傲、或简洁或繁复, 想要描述它们十分困难, 说不清楚也说不准确, 但却能够确确实实地感觉到, 并且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服装色彩是人类与自然界相呼应的一个媒体。俗话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 亦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一个人从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时起就已经能够对色彩和形象做出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做彩绘、纹身等装饰或者将鱼骨及动物的骨头串成项链、手镯等饰物来表达自身对于美的认知及渴望。正是由于人们有着追求美的强烈心愿才推动了服装色彩流行的产生。

服装色彩作为一种工具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对于一种新鲜事物, 总是要经历从惊喜接受到适应到厌倦这一过程, 继而会寻求新的刺激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此时前者相对于后者也就成了旧的事物, 因此新旧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却也反映了人们具有“喜新厌旧”的正常心理特征。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 就会产生更高的目标, 继而就会有更多的需要等待满足。色彩的变换能够满足人们对新旧事物的认知与需求, 这也恰恰促使了服装色彩的流行发展。

服装色彩是展示个体差异的标识。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 这时服装就不仅是具有了遮羞、御寒的功能, 人们希望借助服装来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证明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色彩的存在与变化可以帮助穿着者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让他人关注到自己的同时, 也就建立了同他人的某种联系。这种体现个性的特征为服装色彩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服装色彩的情感因素

世界上没有绝对美的颜色, 也没有绝对丑的颜色。在色彩的选择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崇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无论是单一的颜色, 或是多种颜色的组合, 在色彩的心理方面存在着共同的感情。深色有收缩感, 浅色有膨胀感, 运用在服装上, 穿深色服装能使人感到形体消瘦, 而穿浅色服装则使人感到形体宽胖。人们对色彩的个人偏爱, 有时并不是从服装美出发的。其原因在于, 色彩在表现中被赋予了一定的感情, 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同时产生不同的视觉作用。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并且是多层面的, 其蕴含的情感和性格也是既丰富又矛盾。例如黑色可以做为礼服来表现高贵、庄重、神秘, 也可以做为丧服来烘托悲痛、凝重、死亡的气息;白色是纯洁的、神圣的, 也是恐怖、空虚的象征;红色能代表强烈、喜庆、革命, 也可以是流血、浮躁、战争。运用服装色彩时要把握不同色彩的情感表现, 创造出个性化的视觉效果, 使色彩的表现更贴合人的外部气质和心理变化。

此外, 相同色彩用在不同的服装造型上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例如长及脚踝的黑色连衣裙显得十分保守且神秘, 而黑色连衣短裙则表现得活泼且高雅。从服装的视觉效果上来说, 色彩最能营造服装的整体艺术氛围, 服装色彩处理的理想与否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视觉效果。服装色彩必须与服装材料、环境以及穿着者的形象结合在一起, 才能发挥出色彩的个性化魅力。在设计服装时, 成熟的把握色彩是设计的灵魂。因此, 服装设计师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目标人群, 进行个性化的色彩配置, 以求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三、服装色彩的审美心理表现

色彩的感觉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大脑具有思维能力, 或者说有心理活动, 其中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感觉与知觉是思维与思想的前提。由色彩引起的心理活动, 与服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们对于服装的色彩, 由于地域的不同, 民族的不同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以至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 对色彩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然而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是共有的, 是客观存在的。

服装审美心理是指人们在服装美的欣赏和创造中所体验到的美的愉悦的心理感受, 它常在多种心理过程的作用下, 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人们对服装审美心理的认识程序大致是:在服装色彩符合要求的前提下, 再进一步考虑款式和质地。服装审美心理是人对服装的客观美的能动反映, 同时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服装色彩审美心理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 受这种客观条件的制约, 同时也是社会集团、群体心理反映的客观基础。影响服装色彩审美心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差异。

服装穿着于人体, 服装色彩的美, 是人体着装后默契配合而形成统一美感的一种状态。服饰色彩在体现人们的年龄、消费心理上各自有所不同。服装色彩的群体性审美心理与人的个性化审美心理是矛盾统一的。总的来说在年龄心理反映差异方面尤为明显。如青年人喜爱鲜艳、明快、活泼、对比强的色彩, 以适应他们单纯、直观、活泼、引人注目的心理要求。中年人要求色彩柔和含蓄、沉着大方, 这是一种主观理智的选择。老年人对色彩的要求是稳重、内敛、高雅。这种迥异的心理差异往往带来各自不同的消费倾向。

2. 季节变化。

不同的季节人们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因此需要以不同的基调来处理服装的色彩。如:在严冬, 气候寒冷, 人体对暖色调的服装和吸热的深色服装比较喜爱。因为暖色调的服装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 深色能够吸收阳光而转为热能, 从而增加人们的温度;在盛夏, 气候炎热, 人们追求清雅纯洁的明亮色, 喜爱淡冷色及不吸热的白色服装。因为冷色调的服装对人的视觉无刺激作用, 能使人感到凉爽、舒适、起到稳定情绪、降低体温的作用。

3. 地域环境。

地理环境不同, 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效应也不同。如:北方寒冷, 气候干燥, 多风多雪, 且时间较长, 因此北方人喜爱穿深色服装。深色服装可调节视神经对色彩的感觉,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而南方温热, 多雨少雪, 且时间较长, 因此南方人偏爱穿浅淡明亮的服装。另外, 也要考虑到城乡之间的差异, 城市人喜爱素雅, 色彩纯度低的服装, 因为城市环境的色彩丰富多变, 人们便喜爱雅致、整洁、色彩纯度低的灰色调服装, 以求清净。而农村人则喜欢明亮、纯度高且色彩鲜艳的服装。因为农村周围常见单一的绿色或黄土色, 所以人们便追求鲜艳色调的服装, 以弥补周围环境给人心理上带来的不足。

4. 活动场合。

所处活动场合不同, 人的心理状态不同, 追求的服装色调也不同, 例如在我国, 红色服装常被做为婚礼上新娘的服装, 以表示新娘的喜悦幸福和婚礼的隆重热烈。而节日庆典及喜庆场合, 人们也追求色调艳丽的服装, 用以表达热烈、兴奋的心情和增加欢乐愉快的气氛。再如, 体育比赛中, 人们追求跳跃明亮色的运动服装, 这不仅是为了色彩醒目, 易于辨认, 更重要的是鲜明强烈的色彩能够给人兴奋、刺激, 能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和旺盛的体力, 从而增强队员的斗志以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场合中, 因气氛较严肃安静, 所以常用深色调, 一致性的服装, 能使人达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状态。

四、结论

服装色彩不是孤立的要素, 除了要适应穿着者的形象之外, 还要与很多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 比如色彩与款式和面料结合在一起, 能产生不同的视觉特征;在设计、穿着过程中, 色彩与穿着者的肤色、性格、体型、气质相互联系, 表现出色彩的个性化特征, 以及色彩反映社会人的集团特征、群体形象等等。由此可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色彩世界的感知和需求必将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合理运用设计手法和设计规律, 提高大众对服装色彩的审美体验, 未来的服装设计才能不断展示出生命力和个性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静张雨: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4, (4) :71~72

[2]杨钢:浅谈色彩的心理效应与服装的关系[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 (6) :33~34

[3]叶永敏:色彩在服装中的个性化表现[J].美与时代, 2007, (3) :95~97

[4]廖珍:服装色彩的艺术[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86~87

[5]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6]刘晓刚:服装设计艺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20

[7]张星:服装流行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03

[8]史林:服装设计与人的心理[J].实用美术, 1997, (24) :15

[9]贾京生编著:服饰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学生的服装审美观 篇8

关键词:中职生,服装,审美,人格

服装是文化的显性物质载体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和衣着习惯往往能够反映出他的喜好、品味、性格、修养、精神状态、审美旨趣及价值观。正确的服装审美观的形成既是健全人格的反映, 又对健全人格的形成起推动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现从服装审美的角度切入, 探讨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结构形成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服装审美教育以塑造中职生审美人格的有效途径。

1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探讨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研究意义。

1.1 中职生服装审美追求

中职生自发产生的服装审美追求是学生“本我”意识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本我”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它按“快乐原则”行事, 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大部分中职生最初对于服装审美的追求属于自发产生, 以跟风 (即“偶像风”或“潮流风”) 追求某种风格的服饰为主要表现形式, 服装取向具有非常强烈的从众性, 无意识地渴望得到社会认同, 着装以“随大流”或逆向表现为主, 服装审美追求具有冲动性特征。自发产生的服装审美追求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最初萌芽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普遍出于自身对“他者”的兴趣和喜好, 而去模仿“他者”的着装风格, 却没有意识到“自我”与“他者”是两种不同的个体, 带有很明显的情绪化导向。由于这一阶段中职生大多没有意识到自己“跟风型”着装追求实际上是对某种价值观即“他者”价值观的认同, 所以服装审美追求处于潜意识即“本我”状态, 没有形成具有独立个性与自我主张的着装取向。

1.2 中职生服装审美风格

中职生初步形成的具有自主意识的服装审美风格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为“本我”服务。这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正式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在自我审视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自身的体征特点、年龄气质来选择着装, 有意识地对主流 (或非主流) 的社会服装时尚进行现象审视、价值判断并根据自我需求来加以选择, 形成兼顾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着装取向, 且该着装取向能够得到公众审美的认可, 具有理性化倾向。由于该阶段的中职生已经有意识地确立起某种价值追求, 对自身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并通过服装强化对自我的认识及对该价值的主动追求, 服装审美风格具有协调性特征, 形成了自主的服装审美观, 因此服装审美追求处于有意识的“本我”状态, 具有个体风格的着装取向由此萌芽。

1.3 中职生服装审美规范的超越

中职生逐步完善并自觉追求的职业服装审美规范是学生“超我”意识萌芽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超我”指的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这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完善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能够克制住个人兴趣好恶, 根据某种规范接受服装审美观 (如校服、制服)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着装体现出对于固定场合、年龄、规范的认可和调节, 社会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合理化增强, 服装审美风格具有克制性、自律性、职业化特征, 形成了基于自觉道德追求导向的服装审美观。

1.4 小结

综上所述, 从健全人格塑造的角度, 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形成服装审美的自我意识, 克服“本我”原始欲望和冲动的负面影响, 形成健康的审美观;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环境、场合进行得体的自我服装形象设计并得到公众认可, 了解并自觉遵守特定场合的着装规范, 对职业服装礼仪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执行力, 初步形成服装审美“超我”意识萌芽;塑造健康服装审美人格, 推动其形成健全人格。为此, 中职教育者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设计多样化的服装审美教育载体, 形成正确审美导向, 探索引导中职生塑造健全服装审美人格的途径和渠道

2 依据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结构, 进行服装审美教育层次设计。

将弗氏理论移植到中职生服装审美人格塑造当中, 中职服装审美教育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2.1 认知“本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最低要求, 主要是引导学生认清服装审美中“本我”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的区别, 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职生在着装行为中把任性当个性、把跟风当时尚的不良倾向。

2.2 形成“自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 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审美价值观, 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开展自我形象设计并能得到公众认可。

2.3 追求“超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向, 主要是从规范化、职业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知并认同学生制服、职业制服的着装规范和礼仪, 通过“着装”这一层面形成并强化学生对职业要求、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认同感。

3 创新教育载体, 在中职生当中大力开展服装审美教育。

对于正处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 健全的服装审美人格并非生而有之, 而是需要在形形色色的学生个体成长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引导来完成。开设服装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来完成, 针对未开设服装专业的中职学校, 则建议通过下列载体来开展服装审美教育活动:

3.1 课程教育

3.1.1 服装审美公共课程

开设服装审美公共类课程, 通过培训本校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 开设如《服装礼仪》、《中职生形象设计》等社会文化性、道德性较强的审美类人文课程, 使学生从道德层面形成对正确着装的认知;或是开设《面试着装技巧》、《达人着装分析》、《年度服饰流行趋势分析》等专题讲座, 以服装审美为切入点, 通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点的面试、偶像着装、流行时尚等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对上述社会现象形成正确认知。

3.1.2 相关课程中设计审美教学内容

在各类专业课程当中设计蕴含服装审美旨趣的教学内容, 从职业着装搭配、服装礼仪示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该专业职业着装的规范模板, 并从文化背景及实用价值探讨该类职业服装基本特点及着装要求的具象和成因。如文秘专业的学生, 可以通过“秘书形象设计”的教学内容引入商务着装礼仪;如护理专业的学生, 则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着装要求引入职业着装规范等;再如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 在布置学生完成FLASH制作时, 可将人物形象设计、人物服装搭配和谐度作为动漫形象设计评价指标之一, 引导学生加强对这方面的自学。

3.2 课外活动

3.2.1 常规活动

对于未开设服装类专业的职业学校而言, 通过具有服装审美性质的学生常规活动载体开展服装审美教育, 往往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1.1开展学生日常着装 (或校服) 检查评比活动, 该类活动虽然被许多学校列入学生管理的常规内容, 但在活动实施过程当中, 绝大部分学校强调的是着装检查的标准化和纪律性, 缺乏从审美角度对检查标准的制订和检查结果处理方式进行干预。从审美教育的角度, 如何更深入地挖掘活动的审美内涵, 设计更多的人性化措施, 突出活动的审美性, 才是该项活动的研究重点所在。建议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 不妨开展类似“QQ秀”、“学生日常服饰搭配秀”等评比活动, 通过网络虚拟形象和现实学生形象评比, 来实现对学生个体的更深层次的人文观照和关注。

3.2.1.2与专业课程教学相配合, 在全校师生当中开展“职业制服设计大赛”等评比活动, 通过比较轻松、愉快的形式, 将职业制服的着装要求和规范深入到师生内心。

3.2.1.3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从正确着装以形成良好形象的角度切入, 在服装形象咨询师的配合下为学生设计青春、健康的个人形象, 强化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自信, 从而树立起对其着装能力的自信心。

3.2.1.4与实习、就业活动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面试、应聘、职业活动等场合正确着装, 明确着装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3.2.1.5组织专题班会讨论课, 在教师引导下, 组织班上学生对时尚人物、偶像人物、潮流达人的着装进行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首先以影视明星为代表的偶像人物在媒体上展示的是其经过设计后光鲜亮丽的一面, 在实际生活中, 明星也存在着着装上的败笔, 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其次, 以偶像人物为范本分析其体征、气质、职业与着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认知到哪怕偶像人物外在条件再好, 如果在进行着装选择的时候与既有的外在、内在条件完全相背, 也会造成着装上的失败, 从而激发学生了解自身特点的愿望。

3.2.2 学生社团生活

充分挖掘社团活动载体中的服装审美教育资源, 在丰富学生社团生活的同时巧妙地开展审美教育。

3.2.2.1鼓励学生设计社团标志、制服等外在标识, 发挥社团制服的识别功能,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社团凝聚力。

3.2.2.2加强对模特表演、舞蹈表演、摄影协会、动漫协会等富于表演性和观赏性的社团指导, 如在组织摄影协会开展采风活动中可设计“和谐之美”、“寻找我校学生形象代言人”等活动主题, 强化学生身边感性形象的宣教作用;加强对校刊、校报、广播站、记者站的引导, 通过文字宣传的方式形成校园健康服装审美的舆论导向。

3.2.2.3组织经常性的观影活动, 通过播放时尚类节目来帮助学生完成审美积淀。

3.2.2.4搭建类似于“校园达人秀”的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以照片、微博、论坛、真人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中职生形象设计的想法, 建议将礼仪展示、职业服装展示、校服展示作为学校文艺表演乃至校园文化展示的传统节目。

3.3 搭建校外展示平台

积极搭建校外展示平台, 拓宽与兄弟学校、企业员工、服装设计及搭配专家之间的交流渠道, 在确保比赛主办方合法正当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学生踊跃参加大型商场、社区以及社会主办的服装搭配比赛或形象设计比赛,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努力打造校外学生素质展示平台、学校与媒体的沟通平台。

3.4 教师言传身教

通过教育者的身教作用,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引导作用, 这一点在形成学生服装审美“自我”、“超我”等高阶人格上尤其明显。为师者的“礼仪”是道德的要求, 要想教出好学生, 就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想做一名好老师、教出注重着装礼仪的好学生, 就要在着装上做一个表率。中职教师面对的是由未成年迈入成年期的学生, 他们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教师的不洁着装、不雅着装不仅会让学生为自己的不当着装找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理由, 同时还有可能引起学生不合其年龄的效仿;教师若排斥身着职业装授课, 则难以激发学生对职业装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服装审美人格的教育过程中, 对中职教育者的规范着装要求理应提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4.

[2]苗莉, 王文革.服装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学生的服装审美观 篇9

关键词:审美特征 审美标准 服装 美学

服装设计的灵魂在于設计意境或创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设计的心里规律和心里特征,以传达出设计的审美信息、表达设计的审美个性。美是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和谐统一。“正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决定了美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也决定了美的自身意义和价值。”这种关系是必然存在的,也是人的主观意识所追求的。人依靠感知获得美的享受,人的视觉感觉也是认识过程的开始,也是审美心里过程的初始。现代服装设计就要研究美本身以及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服装设计创造的中心以提高艺术作品的精神境界。人们对服装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的影响主要变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审美标准的变化影响审美意识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当代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部的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服装的鉴赏,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人们赋予服装的美的标准,更多可能只是个人欣赏、喜好或讨厌。“只有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精神需求才会有新的灵感和动机,设计师要反映出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要求,并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开始关心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的需要为人设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特色设计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生活产生了现代设计,现代艺术设计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服装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时尚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设计师要赋予作品“美”与时代化,创造出和谐美,只要作品符合美的形式,在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同时,具有创新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就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为社会经济服务,只有切实结合市场变化,了解并提高消费者的审美,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服装产品,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审美具有直觉性,审美知觉是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

“在对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体会到,当看一幅画或听一首音乐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或不美,这就是艺术直觉。”这种直觉贯穿美感的一切形态之中。

更多的时候,我们注重的是艺术的精神内涵,认为艺术创造往往都是对美的创造,对艺术的判断也通常最先是直觉的审美判断。因此,审美价值是艺术最本质的价值。罗丹认为“艺术就是情感”,审美具有情感性,“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情绪的反映,情感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主体和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研究人类发展历史,我们能够发现,现代社会的需要正从对质和量的满足感上升到对美的情感满足,以获得心灵的愉悦。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和质的满足上升到情感满足,到达消费者的高层次需要,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体现产品实用价值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拥有豪华高级轿车已不再是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富有和高级社会地位的显示,是个人成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满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服装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其基本的功能,而是一个人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的象征,附加了额外的社会和道德意义。许多专业文化研究把服装做为切入点,试图从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就是因为服装所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或者就是服装的审美价值,墨子的“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讲的就是服装的美学品质。

从目前服装艺术设计发展的现状来看,以激发消费者情感、体现交流为中心来创作的设计作品,已形成趋势。审美主体情感必须被具体化才能获得一定的成效。

三、服装自身得以自足的法则,形成了服装艺术的审美特征

首先,服装本身的装饰美感。指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设计,通过线条、材质、造型、图案、色彩、技术等要素体现出来的各种美。三宅一生的典型设计——皱褶,是通过对材料二次再造产生的独特美感;各种“斜裁”手法通过对技术的灵活运用使服装显出流畅的自然美。服装的美不是独立的由某个要素营造出来,而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视觉愉悦感,巧妙地运用这些要素做为服装表现艺术的媒介,能够给人以更为广阔的视觉想象空间。

其次,对设计师而言,情感设计不仅是给社会提供作品现实内容,而且提供一种解决审美问题的不同生活方式;很多设计师在作品中加入一定情感诉求,通过作品的浓郁感情色彩、意境和审美抒情产生的情能撞击人们的共感,使人们的某些情感被作品吸引,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情感上被它征服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创作者的目的。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艺术情感诉求设计总是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与注意,最终达到设计的目的,走向成功。

四、服装艺术的构成

传统服装的变化节奏是缓慢的,这种变化并不是由于一个人独立设计和完成。经常由于社会改革或战争,引起社会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因此传统服装更多是一个民族而不是个人的文化象征。中国的传统服装群体的审美价值取向造就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衣装也包容了整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它沉淀着“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倾向和意愿。但缺乏变化,更多地体现在服装精妙的图案和典型的色彩运用上。审美具有愉悦性,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更多的是有意地考虑自己的作品将被社会哪一群体所接受,努力实现审美的愉悦性。

不管时代怎么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怎样变,人们对美的追求仍会一如既往,审美观念会跟随时代的发展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设计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对美的意识充分的理解、与时俱进、贯通运用,让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打上时代的烙印,让美的感觉引领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版.

[2]司有伦主编.新编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1993 版.

服装设计中的审美需求与体型弥补 篇10

当人们开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 物质世界就已经存在了;当人们还在讨论意识和物质, 精神和自然界, 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时候, 我们所生存的物质世界仍然在变化并且进步着……在人类的文明史上, 可能没有一种生活物质像服装这样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 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 它与人类心神合一, 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皮肤”。

同人类的发展史一样, 服装的生产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它伴随着原始人从远古走来, 又紧跟着现代人向未来走去。服装的出现, 加快了人类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 从人类进化退去体毛, 懂得用动物毛皮包裹在身上, 到人类区别于动物懂得了羞耻用物质遮挡身体, 再到人类为了美观将美丽的羽毛和有光泽的贝壳等装饰於身上, 或用纹身, 刀痕等最原始的方法来作为身体装饰, 这些变化过程都说明了物质世界的进步, 直接的影响了服装文化的发展。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 服装的演变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尚变迁。同时, 服装的发展不仅受到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 更受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在这种互相作用的条件下, 人类服装的发展变化充分显示出其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人创造了服装, 服装业塑造了人。

2 审美能力的提升

审美是一种精神需要, 它是人的主观状态, 是对美的事物的期望和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审美的欲求, 也就无所谓去欣赏美, 感受美, 再美的对象也难以将之储存到头脑中。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美、渴望美的人, 才会在心理上产生驱动性和紧张性, 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 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强烈地去感受美。自古就有“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舞旋红裙急, 歌垂碧袖长”等众多美妙的诗句来形容美丽的事物, 所以说, 对美的欲求是审美活动的源泉和动因。

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想水平以及设计技巧的提升。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 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新的世纪人们将在人类更高层次上, 更广泛领域里追求美的结晶, 更科学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更迫切地要求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争奇斗艳, 服装文化也随之华丽而开放,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需要我们倾入更大的注意力去研究和探索其美的规律。

3 体型弥补的方法

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人们对于自身的装扮要求也有了新的追求和标准。虽然在物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每个人对于美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 但是, 几乎每个人的外在条件都与理想化的要求有着一定的距离, 在这样的前提下, 人们不断努力, 不断创新争取利用一切科学的方法来缩短这种距离。

为了弥补形体的不足, 可以借助于服装和饰品, 也可采用能把视线转移到其他部位的方法。我利用错视的原理将人们视线转移到其他位置或者通过对比关系将优势突出, 劣势削弱。当我们对形态进行辨别的时候, 是根据经验主观的印象以及过去的认识进行判断的, 有时这种判断就和客观事实有差距, 这种现象在视觉上被称为“错视”。这是正常的视觉现象, 因为我们要正确的看事物, 就不能将视点固定在一点上, 要不连续的细致的移动视点, 这样就可以看清对象物中细微的变化, 在这种状态下, 受环境影响, 就会出现错误的视觉。在服装设计实践中经常会通过周围环境的变化, 可以使本来大的对象物看起来小一些, 反之本来小的对象物也可以变得大一些。

以下是通过服装的搭配来弥补人体体型不足的几种方法:

(1) 用领型调整脸型

如图所示:同样大小的圆形脸, 在大V领衬托下脸显得比较长并且小巧, 在小V领衬托下脸显得更加圆润。

如图所示:同样大小的长形脸, 在一字领衬托下脸长度明显缩短, 在大U领衬托下脸显的更长一些。

(2) 颈部的弥补方法

如图所示:宽大的领口可以使颈部看起来更修长, 窄小的领口会显得颈部短粗。

(3) 臀部位置的弥补方法

如图所示:假设方形体为臀部, 同一平行线上的两组臀部, 上面有明显装饰物的臀部显得位置比较偏上, 没有装饰物会产生下垂感。

(4) 肩部宽度的弥补方法

如图所示:假设这两个完全相等的方形为肩宽,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领口宽大的肩部显得窄, 领口窄小则显得肩部略宽。

总之, 服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门类, 有着自身的设计规律和艺术语言。人与服装有着使用和审美的双重关系, 服装能显示出人的修养、审美、素质和品味的层次, 体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水平。服装设计离不开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人们对完美体态的向往, 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能让着装者获得自我肯定和满足, 还可以辅助他们取得成功, 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和优势, 让你信心百倍的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因此, 服装设计不仅仅是反映人体美, 更重要的是创造人体美。

摘要:经过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们不再为物质需求而烦恼的同时又开始了新的追求, 那就是如何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服装是一个人主要的修饰方式, 它是精神与物质、审美与实用有机结合的产物, 因此服装设计中的审美需求和体型弥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这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便于设计师在今后的服装设计中参考。

关键词:服装,审美,物质世界,体型,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3]李京姬, 金润京.形象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4]冯泽民.中西发装发展史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下一篇:应急通信电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