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价值论文

2024-07-31

审美价值论文(精选12篇)

审美价值论文 篇1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商品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其使用价值的层面, 而会过多地看重其商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象征。产生这种现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品牌审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对这种现象的本质和逻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这就需要我们从源头入手, 深入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品牌审美价值的概念, 理论和现象。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含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 是由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社会审美泛化”的概念演变而来。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概念在西方早有争论, 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的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

迈克·费瑟斯通在1988年4月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做了名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这一报告。在这个报告中, 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三种意义。其后在1991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与后现代主义》中又系统地分析了这三个层次:“首先, 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 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界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在这些流派的作品、著作及其活生生的事件中, 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第二,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在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第三层意思, 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在这本书中的第五章, 作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就是艺术与生活的互相融合, 使艺术生活化, 使生活艺术化。并且符号与影像传播密度的加大, 使得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差别也消失了。多方面的融合, 使生活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并且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德国的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也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他把日常生活审美泛化分成了浅层去深层两个层面:“一、浅层的审美化, 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 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 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 过去的几年里, 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浅层上的日常审美化具有新享乐主义的文化基因, 同时包含着一种经济策略,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还表现在生产过程的美化与通过传媒对现实的美化这一深层。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以及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沃尔夫冈·韦尔施的与迈克·费瑟斯通的理论有众多的相通之处, 其中都提到了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像高密度传播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起到了核心促进作用。对这一点的表述迈克·费瑟斯通认为它在消费社会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而沃尔夫冈·韦尔施则认为其是深层次的日常审美泛化。足见其重要之处。剖开艺术与生活的互相侵入这一带有古典意味的观念, 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下一部分分析品牌消费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时的重要切入口。

曾任国际美学学会主席的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说过:“审美泛化无处不在。所谓审美泛化是指对日常环境、器物也包括人对自己的装饰和美化。美学在当代社会中危机深重, 因为审美已经泛滥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美的艺术过剩, 世界被过分美化, 日常审美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甚至它也染指到文化精神层面, 因此, 美学必须重构, 必须超越艺术和哲学, 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等各个领域。”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对日常生活审美泛化的担忧, 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证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到来, 不管人们相不相信, 愿不愿意, 它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也可以说它已经在构筑我们的现代社会。

可以看出西方的学者,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态度是冷静而理智的。他们为其界定了准确而容易理解的概念, 并不断地针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批判。他们努力研究的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下一部分, 我将借鉴前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 把品牌消费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一定的联系, 深入剖析当今社会品牌消费这一现象。

2.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品牌的关系

要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品牌审美价值, 我们还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分析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些观点。他在《物体系》书中说到:“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的变化, 并将他的日常生活观点全面运用于对新兴的西方消费社会的研究。西方消费社会的出现之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就是因为消费的地方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他认为审美化在逐渐地渗透日常生活, 并且通过商业的手段将审美化转化成为一种流行商品, 这也使得商业社会进一步控制了日常生活的领域。在其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著的《消费社会》一书中, 他还特别地关注了商品的符号性质。他认为我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产品, 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这一观点也是我们理解品牌消费的理论根源。

通过对让·鲍德里亚观点的理解加上对社会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已经由生产型转向了消费型。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被商品所包围, 在商品的身上又被人为地添加了众多因素, 使其不仅仅具有原本的需求特性和使用价值, 而是多了一份人为赋予的审美价值。从某种角度分析,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消费社会中的商品的审美化。而且商品具有符号的象征性质, 那么品牌就可以说是商品符号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消费社会中审美价值存在的重要载体。

3. 深入分析品牌的审美价值

我们已经知道了品牌的独特性质及作用。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关注品牌也不仅仅只是关注品牌的使用价值, 而会很多的关注其审美价值。分析品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识别价值、情感价值、体验价值,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包含着对审美价值的需求。

(1) 识别价值

品牌最表象的价值是品牌的识别价值。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一系列的形象定位, 最基本的目的当然是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 就像每个人的名字一样, 设立属于自己的标牌。一方面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起到宣传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品牌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达到这些目的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让消费者能够注意到品牌的存在并记住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消费者视觉及感性审美的需求。就像著名运动品牌耐克的标志, 一个简单的对号, 简洁, 极具设计感, 容易让人记住, 并能够解读出独特的内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做到了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及感性审美需求。

(2) 情感价值

要让品牌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情感, 也就是实现品牌的情感价值也必然要求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方面的审美价值需求。很多品牌的广告往往会打情感牌, 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如果想要做的成功, 就需要深入的剖析消费者真正的心理需求。寻找到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情感点。2003年三菱汽车的一则电视广告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广告的名称叫回家的路。广告中展现了小女孩每个成长阶段, 父亲骑着自行车接她放学的画面, 小女孩坐在车子的后座上看着父亲弯曲的后背, 感受着浓浓的父爱。最后小女孩长大了, 在难得的假期开着汽车回家, 而父亲依旧带着自行车在村口等她。最后的画面是父亲骑着自行车不时的回望, 而女儿则缓缓地开着车子跟随着, 看着父亲骑车的身影眼泪已经缓缓地流了下来。广告语:父爱如山, 更如路, 永远指引着我们回家的方向。看到这样的广告真的很窝心, 因为这样的情景可能我们每人都曾经历过的, 而随着我们渐渐长大, 很多细节会被我们遗忘, 可以说这则广告捕捉到了我们对亲情真挚的心理需求, 那么品牌所要构建的情感价值也就水到渠成了。

(3) 体验价值

品牌的体验价值可以说是审美价值需求的更高层次。这样的品牌往往想要给消费者营造一种生活状态, 带给消费者某种精神上的享受, 是对精神层面审美价值的需求。把品牌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追求时尚生活的工具。如世界著名时装品牌阿玛尼, 为消费者营造的是一种在经典高雅和随意浪漫中徜徉的生活状态, 令众多消费者趋之若鹜。身上穿着阿玛尼的衣服, 表象上宣扬着自己的身份地位, 和对时尚的追求, 精神上体悟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可以说一个成功的品牌, 通常都同时具备以上三种价值, 满足着多种审美价值的需求。

三、结语

品牌审美价值对传统的审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19世纪古典美学中对美的定义是:纯粹的、无功利的、自由的、开放的。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使品牌带着欲望, 功利等等目的进入了审美的领域。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深入的思考, 而不是只看其表面的现象。

虽然它颠覆了传统的美学价值, 但是它也使审美真正的贴近了生活, 融入了社会。人类的审美不应该只停留在精神层面, 也应该存在于物质层面。不应该把带有物质享受的商品和品牌排除在外, 因为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精神与物质共存的产物。对品牌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是对人类本身的追求。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毫无顾忌, 无所节制地追求品牌所附带的享乐主义等种种弊端。我们应该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品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价值及享受。健康消费, 感悟生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起源, 内涵及品牌的独特含义。之后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 分别就品牌自身的三种价值:识别价值、情感价值、体验价值, 分析其对应的审美价值需求。最后就品牌审美价值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品牌审美价值,消费社会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2]张亮:消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麦振中: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04

[4]郭芳:消费时代的品牌审美价值初探[J].新学术, 2007 (3) :164-165

[5]朱生坚:消费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5) 90-93

审美价值论文 篇2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快感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4]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5] 王长宇.中美大学理念简析[J].世界教育信息, (7).

审美价值结构 篇3

关键词:符号学;一般符号;艺术符号;艺术意义;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01

关于符号的概念,卡西尔最初提出的“符号哲学”理论在专业领域内产生颇为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人—符号—文化”是统一的三位一体模式,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艺术和其他符号形式一样,属于一种发现行为,人们通过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现实展开不同的解讀,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美国著名审美价值家苏珊·朗格在卡西尔逻辑形式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符号的概念进行拓展,提出“形式理论”,标志着符号学理论成为一门系统的专业体系。他认为,逻辑构造无论在哪个体系内,都能够在与之相同体系内找到类似的逻辑结构,艺术通过符号这种形式来表达内省实际情绪与情感。他将艺术符号本身具有的逻辑形式和人们情感的逻辑形式加以关联,从有机整体动态角度对艺术符号逻辑形式加以密切的考察,进而从情绪情感角度进行解析,提出情感来自于生命的某种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专业阐释。

一.从本质上看,艺术符号与一般符号的区别与联系。

在艺术美学专业研究领域内,符号学方法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索绪尔理论从意义和价值、标志和符号等角度深入研究探索,提出“二重结构”的概念,即一切符号都具备“所指”和“能指”两层含义。举例来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从社会学角度考虑,二者只具备能指意义,代表了贵族阶级;从艺术学角度分析,他们表现了人们对生存意义的追求,内涵得到了升华。再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从审美角度看,体现了对价值的追求,对人生的领悟这一主题, 其审美意义明显大于确指意义。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符号和艺术符号属于同一概念范畴内。在一定条件下,一般符号可以转化为艺术符号,通过转化过程,前者具有的意义被减少、消除、超越,仅余留其能指意义,进而运用艺术的意指作用,转化为艺术符号。

从审美价值结构角度看,艺术符号的出现属于艺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只有围绕着艺术符号进行研究,才能保障艺术审美评价有效的进行。一般符号与艺术符号具有不同:前者具有把握现实世界之功用,具备了具象化和概念化等特性;而后者从概念及内涵上看则超越了现实,是一种抽象存在。从二者内在联系角度来看,艺术符号将一般符号作为基础。从构成角度来看,专业领域内将艺术符号定义为一般符号的集成,举例来说,如果将《红楼梦》分解成单独的词语、句子,那么就只能将这些词语和句子看成是现实语言,而不是艺术语言,这些简单的句子和词语被看作是一种独立存在,只有这些语句融合在一起,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才具备审美价值和意义。正如邱正伦老师书中所写:语言符号并不直接就是艺术符号。苏珊·朗格提出,人类情感依托于文学和艺术,借助这些表现形式表达情绪,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入具有创造性“感性幻想”因素,实现艺术价值。但艺术家不可能创造出一套全行的语言符号来表现内在情感,他不得不利用通行的语言来达到这一目的。

二、从价值上看,艺术符号具备的艺术意义

艺术符号本身就不是一个具体概念,更多的是“感性的印象”或“情感意象”,其意义通常不能为人们的一般理解力所把握。所以,艺术符号可以被称之为是一种意象,亦或是一种境界......

艺术价值就是艺术意义的功能性。从艺术价值层面分析,艺术创造并不一定能够产生艺术价值,举例来说,一部优秀的影片如果没有观众来欣赏,那么就无法产生电影价值。而观众就是一个永远的变量,时代背景、个体差异都是不可抗拒的因素。所以,艺术价值存在必须依赖于艺术符号及其意义。

苏珊·朗格指出:任何符号都不具备固定意义,也不不具备唯一特定方式和模式。简而言之,任何物体都不能以单一模式出现,任何一个符号也不能够将物体或者事物的所有特性都表现出来,所以,符号体系内部的逻辑结构总是呈现出表象性特征。朗格的论断具备两层意思:第一,符号幻象意义存在于符号体验中,主体和客体二者紧密相联,相互交融,形式和经验互相依赖。艺术能够反映彼此,见者和可见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而艺术知觉过程的概念具体指的是对象和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随着而来的结果。第二,在第一层次理论基础上,朗格将实用主义纳入到考虑之中,他认为无论是哪种经验,都具有选择性特征,这一特征从根本上规定了感知物质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选择一次只能运用一种方式。任何具体现实或者事物都有无数种可能形式或模式,然而在其被感知过程中,只能展现其中一种真实形式。简而言之,人们不能够对某一具体事物进行所有的完备的描述,也无法运用一种方式,通过一种视点统摄一体。某个逻辑视点的有限性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有限性,情感投射方面的有限性。

因此,不同的逻辑视角投射产生不同的艺术情感与体验,具有结构愈复杂、表现愈丰富的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符号和一般符号从概念上看有着本质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多重角度对这二者的概念加以解析,在通常情况下,艺术符号更多的表现为直觉的体验和知觉的经验,体现为感知的形式,一般符号并不能赋予艺术符号的意义及价值。本文从审美结构角度对二者加以解读,以上的论述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存在不足或者错误之处,还请加以指正。

参考文献:

[1]邱正伦,冯洁.《艺术美学》,西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4]弗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5]张晶.《艺术美学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版

[6]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R·巴特著.《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谈舞蹈的审美艺术价值 篇4

1. 实施美育。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 它是在引导鉴赏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过程中, 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社会, 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其实质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竞争。推进全民素质教育, 是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必由之路, 而美育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 有促进人事的教育, 还有提高鉴赏力和审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如果说爱美是人的天性, 那么在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学生时代, 青少年热爱美、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愿是最强烈、最迫切的。舞蹈教育就是一种美育。通过学习优秀的舞蹈作品, 可以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憎恨, 使人在情感上得到愉悦和升华, 在思想道德上得到净化和提高。舞蹈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要靠长期积累, 不断熏陶, 在不知不觉中日积月累, 久而久之在掌握了技艺的同时也熔铸了美好的心灵。舞蹈本身就是综合艺术形式, 它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元素融为一体, 生动地表达人类的思想和情感, 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开发智力。

一个人的智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模仿能力、创造力、注意力等诸多方面构成。舞蹈训练从手、眼、身、法、步、韵等方面着手, 首先解决学生原有的不良体态, 使其形体发育健康、匀称、挺拔, 姿态优美, 气质高雅。因为舞蹈艺术的载体是人体, 没有体态的美, 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首先要进行形体训练。其次是开发学生的舞蹈表演潜能。当代中国舞蹈是在吸收提炼传统舞蹈元素的基础上, 借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 经过长期的积累实践而形成的, 它有着我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体技能训练体系。其实, 对于接受素质教育的学生, 舞蹈训练不必要求腿踢多高、腰有多软, 而在于适当对学生身体的各韧带、肌肉进行延展训练, 造就其挺拔、优雅、协调的体态, 加强其对身体的支配力, 使学生亲身体会人体语言的美妙, 在形态、动作规律及精确的表达方式上具备自己民族的风格特色, 从内到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同时, 芭蕾的基础训练也有一套科学的要求和法则开、绷、直、立是芭蕾艺术的精髓。在进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舞蹈基础训练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芭蕾艺术,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化、体系化的技术训练, 就能使学生发育健康、体态匀称, 不但体形、举止优雅, 而且还提高了对舞蹈的鉴赏能力。

通过舞蹈训练的课程, 学生在训练中有效地提高了对时间、节奏节拍的感知和空间形象、动静状态等的判断、观察及想象力, 同时通过训练还提高了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做不同动作的注意力分配的能力、身体平衡协调的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3. 锻炼体能。

舞蹈是肢体运动。因此, 对青少年进行舞蹈训练, 是让学生们通过娱乐达到健身的最佳方式。科学运用舞蹈训练的方法, 可使学生的肌肉呈条形生长。舞蹈训练中的形体训练, 使学生身体线条优美舒展。欢乐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 使学生的骨骼、韧带、关节在灵活性和柔韧性等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并通过舞蹈训练矫正不良的形体, 改善过于肥胖或瘦弱的形体, 从而使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促进其生理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舞蹈艺术中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动作都渗透着真情, 蕴含着思想。它可以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 从中发现美的真谛。

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及其价值 篇5

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及其价值

庄子提出“原天地之美”,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激励人们逍遥游于天地自然之间;主张“虚静”和“物化”的审美态度,高扬精神自由和审美超越;强调顺应自然,“以天合天”.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解决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有重要的启迪.

作 者:谭容培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9(1)分类号:B83-09关键词:庄子 天地之美 逍遥游 虚静 物化

纸质图书的独立审美价值 篇6

20世纪下半叶以后,电子图书与数字图书时代的悄然来临,纸质图书的独立审美价值才在消亡与否的思考与质疑声中,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与关注。

关键词:

书籍 纸质图书 数字化图书时代 审美价值

一、数字化图书时代,图书功能性价值的极端发展

20世纪以来,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新的要求刺激和衍生了相应的新事物,其中在图书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电子图书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等新事物相继产生,并在图书领域掀起了变革,纸质图书的全盛时代一去不复返。人们沉浸在享受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各种益处中,如节约了大量时间、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新的知识与信息、减少了资源的使用率、降低成本等。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普及使人们逐渐可以摆脱纸质书籍的传统时代。在数字化的电子图书时代,纸质图书时代书籍的综合性物质存在逐渐消解,在纸质图书中沿袭下来的书籍的形式及形式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融,取而代之以完全符号化、工具化的传播途径与方式。

数字化时代,书籍的功能性存在价值被无限放大,而纸质图书时代的可触摸、可感受形式及这些形式所产生的美感,也会随着这种传统图书形式的消融而无以附着。这些可感知的形式与形式美感所带来的审美愉悦与审美情趣也必然大大削弱,诸如封面设计的具体形式美感、纸质图书的材料质感,以及图书在读者手中的触觉体验,甚至在阅读时人与书籍的感觉交流或习惯性阅读行为所产生的情境体验等等。

数字化的图书时代是书籍、图书发展史历程中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是一个将书籍的功能性审美价值最大程度实现的必然阶段,但不是高级发展阶段。在“现代性”充分发展及弊端充分暴露的当代,生态美学本质指引下的人本主义理念在各领域以反思精神迅速蔓延,试图寻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新理念。书籍的发展轨迹也必然笼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二、纸质图书的独立审美价值

遵循对所有客观对象的认知路径,人们对书籍的认识目前仍停留在功能性认知阶段。数字化图书时代实现了书籍的功能性价值的最大容量,与此同时,数字化图书时代的普及性发展,也刺激了人们对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未来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关于电子图书能否取代纸质图书、纸质图书的存在价值,以及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在未来图书领域的关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专业领域的研究课题与及读者讨论的热点话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寻找答案的过程,印证了人们对于书籍审美价值的全面发掘。预示着书籍作为一个独立审美对象在审美价值发展领域正向新的更高级阶段迈进。相对于数字化图书时代而言,尽管纸质图书存在着在高效、节约能源等方面的不足,但从书籍审美价值的全面性来看,它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取向。

书籍在形式上的演变与发展,对于了解书籍的独立审美价值有很大的帮助。仅在中国古代,书籍的装订形式就经历了繁杂的演变过程,且每个演变过程都是功能与形式美的融合结果。卷轴装的书卷在查找某些具体文字记录时,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古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良卷轴的方法。每一种装帧形式都体现了人们在书籍的形式美感与使用性能上的不断开拓与创造。

除书籍的装帧、排版、印刷等形式外,纸张在书籍的形式中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封面纸张的材质感能够帮助书籍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完整地配合。且很多书籍的纸张能够在岁月的流逝中,产生自然的颜色与质感变化,使书籍能够融入不同人群的生活经历,从而产生钟爱书籍的人文情怀,这些都是纸质图书所能实现的与读者的真实交流。

一本好书在手,所能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和信息上的满足,更是一种实物与人的精神的交流,这种交流所产生的情感能够因特定的情境、场所甚至岁月的经历而不断地深化与凝结,一本合意的纸质书籍如同一件艺术作品一样,能够带来持续和温暖的人文情怀。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间美术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与发展”(IFW09076)

初探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 篇7

“美”是一个崇高的和特性过于微妙的概念, 各个领域都在努力探索研究。电视新闻美既是特定的, 又是具体可感的。它遵循电视新闻的要求和规律, 通过独具特色的手段反映客观的形象美, 深化新闻事实的哲理与情感, 进而与受众产生审美共鸣, 共享其乐, 体现新闻审美的价值感受。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取之于民的根本, 这是新闻的原则。尤其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载体的电视新闻更是如此, 因为只有真实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体验。如果新闻不真实, 就改变了新闻美的规律与基调, 谈何审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道德观察》等节目具有广博的受众群、基础就在于真实的感染力, 长盛而不衰。电视新闻只有将现场的事态、行为、感情、语境如实的采录与传播、画面本身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使受众从视觉感知过程中进行理性思考和审美升华, 这是电视新闻美的本质所在。当电视上播出抗洪抗震抢险救灾感人现场时, 观众的关切心、同情心、焦虑心随着收视过程受到震撼和感染。当电视屏幕出现我国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时, 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冉冉升起火炬点燃那一刻, 人们欢呼雀跃、心情振奋。这就是电视新闻真实力量, 这也是观众由画面提供的真实内容与内心相融合所产生的震撼力。近年来, 满洲里电视台也相继在新闻评奖中获奖, 凡是获奖的节目或稿件, 都是记者深入生活中捕捉的好选题, 好素材。尤其是反映口岸城市改革变化, 挑战市场的好新闻, 都是市场意识, 科技意识提高的具体表现。所以, 记者深入生活, 提炼生活, 概括生活的能力提高是创优作品产生的基点。

体现拍摄技巧美

充分发挥电视图文并茂、声画同步是体现电视新闻美的根本。对新闻事件作现场采访, 现场报道, 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记者在现场采访拍摄时应该有意识把自己的审美意识揉进去, 对多种多样的画面形象有意识地进行选择, 把最能反映新闻本质的画面实景拍下来, 因为现场场景画面最真实最珍贵, 如果漏掉有价值的画面无法补拍。所需画面没抢抓到, 无用的图像没少拍, 现场采访的忽视, 就会造成失误, 现场采访就会失去美感。但是突发性的现场采访就无需苛求镜头是否规范, 而重在实录现场气氛。镜头晃动、焦点虚实, 场景杂乱都是难以避免的, 这些残缺不全的画面或许更加突出现场气氛, 给观众留下一种真实的美感, 增强了现场真实性。为观众提供最能反映主题内容的典型镜头, 不仅仅是内容的需要, 而且是审美享受的体验。

展示画面造型美

画面造型是电视新闻的一种特殊语言构成方式, 包括运动、节奏、剪辑等多元素。画面造型, 如构图, 拍摄角度的选择, 色彩光线的处理, 人与人之间, 人与环境之间, 环境与环境之间的比例, 运动结构的掌握及人物细微动作的展示, 都可以增强电视的叙述和表现能力。

作为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画面, 记者面对现场事实, 在构造画面形象时, 要对画面的造型元素、线条、色调、形状等有直觉地把握, 对造型元素的表现力有准确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表现出来, 以画面以外的形式给观众以美的感受, 唤起人们审美情感。电视新闻还要注意声音在画面造型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电视新闻记者不可忽视的一点。电视视听一体的特性决定声画不能分离, 画面为声音提供形象与气氛, 声音为画面创造意境与想象表达画面无法表达的事情, 使之两者互为一体、融为一体, 体现电视新闻的感知美, 进而展现屏幕声画滚动节奏的有机结合。

把握节奏形态美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 有运动就有节奏。电视新闻是由一长列连续活动的景象排列组合而成, 自然也有节奏的产生。节奏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内在节奏, 即由情节发展的内部矛盾冲突或人物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另一方面是外部节奏, 即境头运动所形成的快慢, 长短, 强弱, 明暗以及播音轻重缓急所形成视听节奏。所以, 内外在节奏要和谐统一, 不可分离。内在节奏是第一因素, 外在节奏是内在节奏的外化, 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电视新闻的节奏美。

除此之外, 电视新闻要以“新”夺人, 以“新”取胜, 新鲜的新闻事实才能引起受众关注。电视新闻语言与画面有机互补, 结合同期声形成一个有序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空间。文字语言的准确, 生动, 鲜明, 精练;字正腔圆, 优美的语音语调, 播音员的形象端庄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综合声道立体化的形态美。

提高电视新闻审美价值探讨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审美价值

0 引言

电视新闻是客观真实事件的反映, 它的政治价值、认识价值得到大众的认可, 近几年它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这首先要从电视新闻的本质特征入手。

1 把电视新闻的本质作为提高其审美价值的体现

“真”是电视新闻的生命。新闻脱离了真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电视新闻也不例外。新闻的审美,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完全服从于真, 彻底受真所制约, 受真所左右, 符合真的原则才能被承认是美, 违背了真, 一般认为是美的也变成了丑。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 有许多记者不愿意到一线或艰苦的地方, 出现在电视里的许多镜头是伪造的现场或故意摆弄的姿势……即使画面的布局、灯光的配置都很艺术化, 都因为失掉“真”反而感到矫揉造作, 弄虚作假。而看去并不太整齐的现场, 记者准备不足的现场提问, 来不及考虑的镜头布局、画面构图等等, 这些都应该说是不美的, 按一般审美的标准应该删剪的材料, 但因为它恰恰显露了“真”, 而使人产生了美感。

“快”是电视新闻的优势。电视新闻与报纸的最大区别, 就在于电视新闻可以做到现场直播, 从空间上缩短了观众与新闻主体之间的距离。信息灵通, 动作迅速, 甚至可以做到时间上同步。直播是电视新闻最有力的表现。只要是现场直播, 就以其最强大的真实感征服了观众, 即使不完美的镜头, 都被“真”的光芒所照耀而变得珍贵。

“实”是电视新闻的灵魂。并不是现在所有的新闻都包含着新闻信息, 更不是每组画面, 每句解说词, 都被信息所充实, 不少新闻不是用事实说话, 而是言之无物, 空空如也的。那些千篇一律的会议场面, 机器转动、钻机轰鸣、焊花飞溅等并不能给受众带来比说明词更多一点的新闻信息。反之, 有些画面已经说明了问题, 却又喋喋不休地加以说明, 这些都使观众生厌, 这类电视新闻当然会影响观众的审美情趣。只有让观众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 有所收获, 才会感到求知欲的满足, 感到愉悦。愉悦, 就是审美的心理反映。

“鲜”是电视新闻的特性。过去我们许多报道之所以抓不住人, 新闻不新是个重要原因。现在各种事业突飞猛进, 千变万化, 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意识, 求快求新, 成为人们指导生活的一个很起作用的潜在准则。人们讨厌保守、重复, 要求更新、突破。这种社会心理, 必然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发生影响, 如果我们电视新闻不从题材、内容上力求新鲜, 不从拍摄、制作、解说的角度、结构、手法、语言上力求新颖, 就会使观众觉得厌烦、疲倦, 也就谈不到欣赏它的美了。

“巧”是电视新闻的手段。在真实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美化”。此处所谓“美化”, 是指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匠心独运, 灵活反映, 发挥创造性, 从而产生妙想、巧法, 使电视新闻除了达到上面所说的几种要求外, 还能使观众从新鲜感、意外感、智慧感、艺术感等各个角度, 获得审美的满足。

电视新闻的审美范畴并不局限于图像。声音也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 电视新闻由图像与声音组合而成的, 两者都有个审美问题。同时, 镜头的组接、声画的统一, 从审美角度来看, 也是大有内容值得探索的。

2 把电视新闻的摄制作为提高其审美价值的手段

笔者在实践中认为有些艺术原则、美学规律是可以运用到电视的摄制中来, 这并不妨碍电视新闻的本质属性, 假如运用得当, 不但可以加强其审美价值, 而且也会强化其他方面的价值。

电视新闻内容要“真实自然”, 这在手法上容易形成直露, 也容易被人误解, 好像不直露就不足以显示其真, 其实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含蓄作为一种表现手法, 并不妨碍其真, 而效果往往高过直道其详十倍。举个例子来说吧, 拍摄一场火灾, 群众奋身抢救, 受灾户老太太见此情景, 破涕为笑, 向抢救的人道谢。如果抓住这一瞬间的表情, 来个特写镜头, 加以“定格”处理, 而不作任何说明, 我认为这比记者拿着话筒请老太太发表感想, 或者由解说员在画外剖析她的心情有力得多, 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要把观众的联想能力包罗在我们拍摄的构思之中, 不要把观众当傻瓜。含蓄, 这条艺术规律适用于一切文学艺术创作, 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主题要精心“提炼”, 不要满足平淡, 浅尝辄止, 应尽可能将电视新闻的主题, 按不同情况, 分别向两个方面“提练”, 重理的内容, 使其哲理化, 重情的内容, 使其诗意化。要重视和发挥观众的形象思维能力。记者只要下点“定向暗示”的诱导功夫就行。仍用前例, 如拍摄被群众扑灭的火灾, 假如最后拍一个健壮小伙子的背影, 汗衫已经被火烧焦。粘贴在背上, 他那么疲劳却又显露出充实感地从现场离去, 就可能向观众作出定向暗示, 使其产生诗意的联想, 拍一堆火灾剩灰旁正在翻盖新房, 也许能使观众向哲理方向去升华———人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灾难、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等等。

电视新闻画面要“虚实相生”, 画面太满或太空, 太重或太轻;声音太急或太缓, 太密或太稀;声音与画面配合太贴或太隔, 太顺或太逆, 都不易达到最佳效果, 要配置得当, 恰到好处。为什么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恰到好处”呢, 指导思想就是“虚实相生”。虚实相生从时间意义上来说, 就是节奏感, 全景和特写, 概观和细节, 重笔和淡描, 缓慢和跳跃相辅相成, 形成对立统一。如果拍摄火灾镜头, 从头到尾都是鸟瞰式的紧张抢救的全景, 没有某个战士冒火救人的镜头, 没有小孩用脸盆送水的镜头, 没有受灾户悲喜交加的特写等等, 虽然同样完成新闻拍摄任务, 都不能给人更深的感动, 它的审美价值就不大。解说词不必说得太满, 要给观众空出综合、联想、思索的余地, 效果会更高。在这个艺术原则之下, 记者可以大做文章, 创造出许多新的手法、新的结构, 使电视新闻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电视新闻表现多用“反衬”手法, 反衬也是审美心理的一种规律, 电视新闻中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规律, 以加强其审美效果。如拍居民迁进新居, 你光是介绍新居, 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而应该把他原来的住房也拍一拍, 才能从新旧住房对比, 反衬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他们的喜悦心情。

论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篇9

一、美育要促进人的审美发展

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并通过人的审美发展而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

审美意识要形成全面、系统的建构。一是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等特点。由于人们的生活境遇、实践经验、世界观和文化修养等的不同,审美观又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为什么同样一种事物或现象,在有些人看来是美的,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丑的呢?关键在于他们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关键是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事物正确与错误、高尚与低贱、先进与落后、美与丑的一种基本评价定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人们才可能确立科学、客观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否则就会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正确的审美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接受审美教育、学习美学理论知识而获得。二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把对美的需要作为动机,逐渐形成的主观审美的积极的情感和兴趣。审美情趣虽以个人主观偏爱的形式表现,但它并不是纯粹的孤立现象,而是一定时代、民族的审美要求、趋向和理想的反映,具有社会历史的内容,既表现了个体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又表现了社会的共同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三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文化修养。审美意识的建构也包括了审美主体具备一定的审美文化修养。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掌握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十分必要。四是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引起人们审美生活是美育社会功能的体现,它一方面发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人心,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来提高人的艺术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美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其功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他却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渗透在人心理领域的各个方面。不仅给人以美的愉悦,而且给人以真的启迪,智的诱发,健的促进。美育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美教育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发展完美的人格,是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完满和充实,人的智力、品格、情操和体魄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而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或中心环节在于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的建造从个人来讲是经过教育的结果,所以讲欣赏能力,就直接牵涉到培养这个心理结构的问题。假如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多,文化教养水平高,那就会使心理结构丰富,审美能力强,你就能够在人家不能够发现美的地方发现美。并进行美的创造。因此,审美教育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的创造力,形成平衡和协调的心理结构,并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新人的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最基本的建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审美教育。一个全面发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结构包括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审美教育就是建构人的审美结构,以美的感受为最终目的,美则是融洽了真和善的感性结构,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如果说真是事物的合乎规律性,善是行为的合乎目的性,那么美恰好是合乎规律性和合乎目的性的统一。审美教育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它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不期而然地在审美对象的刺激下获得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愉悦。

审美教育对智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现代科学已证明了美育和智育都能发展人的智力,但其作用不同。首先,智育着重于知识方面的教育,美育着重于感情、意志方面的陶冶。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偏废任何一面,只有两者并重,才能使知识和感情调和并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美育与智育从根本上讲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美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审美教育以积淀理性的感情形式进行教育,以美启真。它不仅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而且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人们通过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时,洞察历史,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其次,审美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能引起人的想象力,是音乐、是艺术、是大自然。审美教育正是借助于美的事物和美的文学、文化作品对人进行刺激与启导,使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丰富。所以一部文学作品,一幅精湛的文化艺术品,一曲动人的乐章,一种美的事物,都能唤起人们丰富而宽阔的想象力,使创造智慧得到启迪与形成。审美教育把受教育者带入想象的世界之中,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进而带动表象储存,进而更新组合,构成现实中没有的新意象。这种实践性想象力可以培养人能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使它在自己心中变成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事物,这就使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认识性的想象力和实践性的想象力都得到增强。这些能力对智力的完善不仅有调剂、补充意义,而且具有促进、激发作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它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审美主体性。人都有爱美的天性,人的生活需要欢乐,人希望得到愉悦,得到美。这种爱美的天性是社会历史实践决定人的追求。作为社会的人,总要寻找他认为美的东西、美的生活。因此,审美教育不需要强迫、灌输,也不能借助意志、毅力,它完全是以自由的方式进行的。美育过程是一个自由自觉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进行自我运动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被美的事物所吸引,主动地、愉快地、自觉地追求美的人生境界的过程。席勒在谈到美育的特点时曾说:“美育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美育王国的基本法律”。这不仅指出审美教育是用一种自由的方式进行的,而且还说明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人们取得更多的自由,即成为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审美教育成了受教育者认识世界,促进智力发展的根本途径。

审美教育对人的道德教育的完善和巩固。审美教育是美感教育,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意志的因素。人们恰恰是在自由感受的审美境界中实现了道德自由即意志选择自由。审美境界可促使个体抑制感性欲求,宁静致远,保持自身尊严和高尚的人格,也正是这超越道德束缚的审美境界蕴含着能跨越生死,不计利害得失,因而具有“舍生取义”的高尚道德行为。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自我意识,使人认识自身的价值、情感、地位,是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培育。所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考查,它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统一。在审美教育中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三方面是融合贯通的,其中美感作为一种信息把三者联系起来,使审美情感成为一种道德行为的动力。别林斯基说:“美与道德是姐妹”。这就指出了美与道德的关系,美育与德育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而只有依赖德育才能将美育的触角伸入广阔的社会领域。审美教育是德育的深化,可使人从客观上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而提高内心的灵魂美的追求,使人自觉脱离世俗,抛弃低级趣味,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要摒弃传统的误区。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重复杂性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当代中国文化现实正朝着一个审美化的趋势发展,而审美化则广泛地融入了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并构成了感性与理性、历史与当下、个人与社会、享受与创造、现实与幻想等种种矛盾,这些既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色彩缤纷的美的表象,同时也带来了在今天这个时候能够感到的人文精神的恐慌。

谈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 篇10

关键词:体育舞蹈,审美价值

1. 前言

体育舞蹈运动是与美紧密结合的运动项目, 体育舞蹈的美来自于体操的力量、舞蹈的动态造型和音乐的情感节奏三美构成了体育舞蹈的独特之美, 使这项运动具有令人惊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体育舞蹈作为体现美的项目,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审美。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观看各种体育舞蹈比赛的录像, 从深层次中论述了体育舞蹈的审美特点和美学价值。

2. 体育舞蹈的审美组成

审美关系实质就是价值关系, 而美则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本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体的愉悦效应, 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效应。因此, 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包括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 审美价值存在于审美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精神升华之中, 因此, 体育舞蹈必须要具有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属性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

2.1 形体美

形体美是一种整体美, 是社会美和自然美的综合表现。体育舞蹈选手首要是匀称与协调, 匀称美和协调美是舞蹈运动员的基础美, 形体美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外表的美, 它的表现因素是多方面的。优美的姿态和潇洒的动作是自然美的重要标志, 而心灵美和思想美则是美的核心。表演性体育舞蹈中的形体美代表着健康、美丽和力量, 它作为动作美的载体, 将表演者刚健美、优雅美、紧张美、速度美、放松美、轻快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格品质充分展示, 使欣赏者不仅在视觉上得到自然美的享受, 更在思想上领略到体育舞蹈美的内涵。

2.2 音乐美

音乐虽然在自然界中没有固定的实体示范及形象性的内容, 但它的美通过体育舞蹈表演者的演绎来实现出客观现实的形象, 即音乐美的内涵。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体育舞蹈的音乐时而热情奔放, 时而舒缓绵长, 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或心中的欢快之情, 给人以听觉的享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它的节奏风格、强弱起伏、音调变化等都影响着动作的表现力, 音乐增加了体育舞蹈的韵律美, 让观赏者和表演者能产生美的共鸣。

2.3 动作美

舞蹈动作是指用动作语汇编成独立的舞蹈组合, 动作美有三大特征, 即意蕴美、动态美、神韵美, 而这三种美都需要通过肢体语言传达, 体育舞蹈的组合要贯穿着音乐的结构, 要有连贯性, 使舞蹈选手肢体语言同舞蹈形象有机地吻合起来。这便是也就是说舞蹈作品通过人体美的升华表现来达到动作美的目的。体育舞蹈而且通过肢体动作以体育舞蹈特有的动作节奏加上虚拟、写意、象征、夸张等方式处理的舞蹈动作来体现其动态美, 让观赏者产生意蕴美的共鸣和神韵美的感受。

2.4 服装美

体育舞蹈运动中服装也是表现美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当一个个舞者身穿柔滑, 飘逸, 色彩斑斓的服装出现在观众的面前时, 人们的视觉就会再次受到冲击, 展现给人们一场华美的视听盛宴, 服装有着美化衬托的作用, 可为体育舞蹈运动锦上添花, 提高了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服装美是体育舞蹈美学的助力器, 它已经成为表现运动美和身体美、烘托表演气氛、赢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元素和因素。由于体育舞蹈主要目的是表演, 所以它的服装可以根据舞蹈的风格和表演者的特点来选择与表演者个性气质、音乐风格、动作特点、表达目的等相配合的服装, 合理采用合适的颜色和款式, 能让欣赏者更全面的享受美。

3. 体育舞蹈的审美特点

3.1 人体内在精神与外在动作表现的统一

由于体育舞蹈是在单位时间内以人的心理感受、对美的欣赏来判别优劣的运动项目, 运动员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是体育舞蹈运动水平的体现, 运动员的形体、体重、身高以及身体各肢体的比例要尽量符合人类审美的观点;运动员通过自己的表情以及动作的表现来感染观众, 向人们传递着快乐和幸福, 使人的精神和动作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3.2 符合运动的规律性

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性如均衡、旋律、对称、比例、节奏等。体育舞蹈以人的肢体为表演的工具, 通过人体运动所形成的规律性表达形式向观赏者传达这种训练有素的运动美。

3.2.1 节奏。

是指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 通过音乐、动作而有规律表达感情。体育舞蹈是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下进行的, 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对动作的力度和幅度、节奏都有强烈的影响, 只有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完美地统一起来, 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 通过音乐、动作而有规律表达感情。

3.2.2 变化统一。

变化统一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在参差中求整齐, 使人感觉既单纯又丰富, 既有秩序又活泼, 使整套动作美观大方、风格鲜明、有特色, 有力度。

3.2.3 均衡。

均衡能使两个人整齐对称、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对称能给人以稳定感、庄重感、安全感。

3.3 艺术性

体育舞蹈是一项可以给人们代来极高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的运动项目, 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3.3.1 体育舞蹈的风格。风格突出、主题明确、特点鲜明。整套动作才能产生让人共鸣的节奏感和美感, 让人过目不忘。

3.3.2 体育舞蹈的创新。创新是体育舞蹈之美的生命根源, 没有创新就没有体育舞蹈的发展和更美。

3.3.3体育舞蹈的表现力。表现力体现为选手自信心强, 动作优美舒展, 有感染力, 有节奏感, 动作与音乐互相结合, 充分体现出了运动员音乐韵味、动作内涵和个人的性格气质特征, 展现出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美, 从而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体验。

4. 体育舞蹈审美价值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正确的健身意识是促使人们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重要动因。一个人的体育舞蹈锻炼行为起源于他对体育舞蹈锻炼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更源于对身体美的需要, 从而由需要引发动机, 并导致行为执行。

4.1 促进自觉锻炼, 树立健身美意识

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之时, 正值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 人们的观念还比较守旧, 思想还不够开放, 对一些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 对体育舞蹈的健身和娱乐的功能也认识不到, 但在体育舞蹈的影响下, 女性除了追求服饰美, 同时开始注重自身的形体和气质美。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体育舞蹈有了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 明白只有长期、持久的坚持才会使身体有效变美改良。而在很多等大中型城市、进舞场跳体育舞蹈已经是大多数城市白领工作之余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健身和寻美意识已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进入人们的思想, 它不用讲道理式的说服动员, 更不用强迫性的指令, 而是依靠健身美本身的魅力, 凭着人们对健身和美的向往, 使人们自觉的参加和进行体育舞蹈锻炼, 从而塑造内外兼备的优美身体。

4.2 丰富公众情感, 提供休闲美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将体育视为一种“积极生活”的生活方式, 并且于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以“‘积极生活’:体育与健康”为主题的会议, 并启动了“全球积极生活运动”, 使体育成为一种可激发人们快乐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方式, 营造出积极生活的文化氛围。于是, 具有“快乐”的情趣、“休闲”的情调和“闲暇”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充实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便应运而生。体育舞蹈动作易学, 健身效果好, 并便于广泛开展;不受人数、性别、年龄、器材、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体育舞蹈自身所具备的美学特征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可以说, 体育舞蹈休闲运动是以具体可感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审美主体生命对体育运动存在的感性活力, 使人在休闲中既丰富陶冶情操, 又有审美情感, 使人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并获得价值的提升, 从而为人类走向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4.3 丰富精神生活, 促进社会和谐

现代社会在物质文明大跨度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到精神的迷茫空虚。于是, 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精神或者情感的满足, 来通过审美来弘扬人生价值, 满足更高的精神需求。体育舞蹈的出现打开了人们心灵上的一扇大门, 使人们沉醉于欢快的节奏中和动人的肢体配合与表现。节奏鲜明的音乐更能使参与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全身心的投入。而锻炼者通过亲身的体验, 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得到情感的愉悦。它不用理性的说服动员, 更不用强迫命令硬性运动, 而是依靠美本身的魅力, 凭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和兴趣, 使人们自觉自愿的进行健身操锻炼。在此过程中, 人们暂时摆脱了物质欲望和不良精神的束缚, 以无拘无束、自由轻松的心态, 专注于对健身操的关注中, 而郁闷、愤怒、焦躁的情感得以发散, 和消除。

结论:

1.体育舞蹈的美源自于体操的力量、舞蹈的动态造型和音乐的情感, 三美构成了体育舞蹈的独特之美。

2.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体育舞蹈的审美属性对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人的吸引和影响。体育舞蹈只有处在主体的审美关系中, 并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 才具有审美价值。

3.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对个人、社会的影响, 通过健身操的健身美价值、社会美价值表现出来, 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玲.庄伟.体育舞蹈对大学女生体质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姜海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

通过多元解读提升审美价值 篇11

一、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把握价值取向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包含作者意义、文本意义和读者意义三个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文本时就应当树立起尊重作者的意识,充分了解作者,掌握其创作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有责任把这种尊重作者的意识植入学生的心田,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为我们的民族不再重演历史的悲剧构筑起一道最有效的“防火墙”。比如在学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许多教师都让学生续编: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怎样呢?这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果各不相同:有的说小羊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狼,狼死掉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有的说可怜的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表扬,说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确,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但我们如果深入去钻研,就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从这则寓言中明白对狼这样的坏人,同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结合这样的写作意图,大家可以想象,狼既然这样凶残,那小羊的命运可想而知,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因此充分尊重作者,尽量把握作者意义,是进行多元解读和能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前提。

二、多元解读文本,引领价值取向

深入领悟文本意义是进行“多元解读”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价值引领”的基础,因为阅读活动中我们所直接面对的主要是文本,教学活动所依据的也应该主要是文本。离开了与文本的直接对话,离开了对文本的深入领悟,所谓的“多元解读”将成为无源之水,所谓的“价值引领”也将成为无本之木。

《司马光》一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学生将片段解读成破坏公物,会伤到其他小朋友,这就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如果任其发展,这将是一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多读文本、细读文本,潜心涵咏,力求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准确地把握文本所传达的意义,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无论有多少个,他首先都必须是“哈姆莱特”。然而,每个学生的经验、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不同,他们的理解也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把自己所理解的清晰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三、树立生本意识,深化价值取向

所谓“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文本”固然重要,“生本”更重要。无论“多元解读”,还是“价值取向”,都要把学生的实际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备课时,要多想想“学生会怎么想”“学生会怎么问”;上课时,要多问问学生“你们怎么想”“你们怎么看”。

“接受美学”的理论认为,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意”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教学时,我们既要树立“生本”意识,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但是,提倡“多元解读”并非放弃“价值取向”。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课时,有一位老师让学生讨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有学生认为“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因为它想尽各种办法来骗肉。”还有学生认为“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几种办法来骗肉,并且最终得逞了。因此,我们也要跟狐狸学习,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教师对这两种答案都加以默认。我认为这样的处理就不合适。我们应当向学生指出:狐狸遇事动脑筋的做法值得提倡,但狐狸动的是歪脑筋,想尽办法骗取别人的财物,那就是不对的。

实现“多元解读”的主体是学生,而进行“价值引领”也要以学生的认同为目标,引领是为了不引领,学生能把主流价值观当作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引领的成功,学生认为教师渗透的价值取向就是他自己本来的取向是“价值引领”的最大成功,是教育艺术的化境,即“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谈楹联的审美价值及效应 篇12

一、认识价值

楹联是一部浓缩的生活教科书,它能让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但它却不像一般教科书那样枯燥,而又像诗那样凝聚着情感,因此,可以称之为“诗体教科书”。正如中国古代《尚书·舜典》里有“诗言志”说法,认为诗是用以表达人的志趣、意愿的。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概括了孔子对文学功能的认识,体现了文学的认识价值。作为“诗体教科书”的楹联,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认识价值。我们且来看一副长联作品: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望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金木土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52个字,简直是一部“孔明传”,将收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赤壁之战中巧用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南征七擒孟获,安定边境,晚期六出祁山等业绩都概括无遗,既写了孔明一生的功业,也概括了他的基本策略,还写了他之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原因: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甚至连他卜卦、禳星之类的活动也没遗漏,这不像一部浓缩的“孔明传”吗?读了这副楹联就能认识了解孔明的一生,认识这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

二、自我激励价值

我们以郑板桥在画室里自题的楹联为例: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三月花。

这是在艺术上创造的一副有名的楹联作品,具有激励的审美功能。“删繁就简”就是说去掉繁杂的部分使之趋向简单明白。“领异标新”就是独创新意,努力做到与众不同。这副楹联实际是郑板桥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上下联是互相取义的,就是说,并非画“三秋树”应“删繁就简”,画“三月花”宜“领异标新”,而是提出自己追求的艺术主张;无论画树、画花都应力求“删繁就简”“领异标新”,必须画出新意、画出特色、画出自己的风格,应该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品。郑板桥这样激励自己,也努力实践自己的追求。因此,他的作品既不模仿前人,也不重复自己,每幅画都有新的创造,成为“扬州八怪”的领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清代林则徐自题在签押房的楹联,更是在为政方面不断激励自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签押房是官员上班签到画押的处所,也就是类似于今日的行政办公室。这副对联上联说自己要像大海一样,接纳百川的流水,只有胸怀宽阔,容量很大,才能有大海的浩瀚。下联则激励自己要像山一样耸立千丈,只有没有私欲,才能变得刚强,不为流俗所动。林则徐将它写出来,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和激励自己。林则徐为官一生,以此要求自己,具有极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它不仅能自励,而且能励人。

三、明心述志价值

楹联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述志明心,是志士仁人宣示自己志向、理想、情趣、追求等的工具。这种例证在茫茫联海中真是俯拾即是。如明代的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认为“心即理”,主张“知行合一”,“良知”就是“天理”,“去人欲”“存天理”,他为官清正廉明,凡是去新的任所,都用两块高脚牌为前导,上面写的是副楹联:

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这是向官民宣告:他做官是了解百姓的需求,上达朝廷,以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特别希望听到自己为政的过失,以便把事情办得更好些。这是典型的述志明心的对联了。

上一篇:醋酸曲安奈德下一篇:网络论坛爬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