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审美论文

2024-07-21

个性审美论文(精选9篇)

个性审美论文 篇1

审美教育即美育, 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堂好的音乐课, 一首好歌曲, 都是对学生的一次美的熏陶, 都能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 让他们感受和体会美,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好音乐, 让音乐的美真正进入课堂

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音乐教师应选择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可以唤起学生美感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选择好的乐曲是音乐课堂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目标的前提。一首好的乐曲应当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是能够抒发学生温馨感受的歌曲, 有美好的寓意, 能够衬托学生美丽的梦想。具有这种寓意的歌曲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可在他们心里播下美的种子。此外, 好的歌曲还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 使学生百听不厌, 百唱不厌, 时间长了, 自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 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中, 帮助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现在学生接触的音乐很多, 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这对于我们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某些音乐可能使学生产生叛逆的性格, 甚至侵蚀学生的心灵, 因此, 音乐老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好学生对于音乐的选择, 在教学前一定要选好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歌曲, 既能让学生喜欢, 又能陶冶情操。

二、理解音乐, 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美

无论是歌曲, 还是器乐曲, 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反复研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 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只有这样才能把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 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作品;也只有这样, 才能带给学生们真正的音乐的感受。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 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 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引向音乐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刻地体验、理解歌曲的深厚情感, 引起心灵共鸣, 从而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通过介绍著名音乐家生平故事或讲解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体验美好的情感, 激发其兴趣,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真与假、丑与美、善与恶的判别能力,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 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 解决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他们吸引到新的歌曲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通过音乐的内在情感感染学生, 让美好的心灵之花在学生的心中悄然绽放。

三、营造氛围, 使学生主动地认识美

首先, 要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氛围。将音乐教室布置得整洁、优雅、美观, 可以给师生带来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 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共鸣。其次, 要营造人文环境氛围。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 如果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 只重视知识的灌输, 不注意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 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 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 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 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都是用心灵感受心灵, 以感情赢得感情。因此, 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 对学生每一个闪光点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我们的音乐课不是培养千千万万的音乐家, 而是让学生热爱、喜欢音乐, 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快乐。

让学生理解音乐的美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 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 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审美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美的渗透, 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 使音乐课堂成为良好的育人课堂。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要精心地耕耘和栽培, 让孩子们心灵中美的种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

个性审美论文 篇2

高中审美教育是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和片情趣。基于此,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在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仅需要国家行政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的深入探讨和努力,去强化教学个性发展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赏析,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所谓的想象,从心理学家的方向来看,是指人的大脑里对于已经储存的表现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形象的一个过程。而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一种深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了解进而做出想象,丰富了高中文学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教师通过审美教育个性化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使他们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审美想象力。

2.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后,在教学中越发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中学生的好知欲和求知欲都较为强烈,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情感意志,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能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著名的教育界叶圣陶先生说过,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将审美教育个性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方面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策略

1.教师培养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审美教育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师综合审美素质和教育实践和研究水平来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养成个性化教学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审美学习的有效资源。首先,教师需要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个性化审美态度。这是高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起始点,直接地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技能。在一定程度下,知识的积累与领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最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正确的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不仅在于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有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2.创建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高中审美教育个性化对于审美氛围和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个性化特征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要求。在和谐自然平等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会更加顺利。因此和谐的审美气氛不仅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审美心态,也会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前,去营造一个合适的审美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后多角度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理性评价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习惯,提升对语文审美经验以及判断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审美教育的民主性,用一个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他们进行审美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特点,从而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

三、结语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研究,作为提升审美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现今人们所关注和追求的美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经济和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怎么去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研究也会更深入。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实施策略

G633.3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感情的认知和情商的提高,同时能让学生自己对优秀的作品独立解析,能作出独特的审美赏析,能够从文章作品中感受美,从而接受阅读带来的美的感染和熏陶,慢慢的养成独立阅读和审美的情趣。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想象力众所周知就是看到一个事物然后联想起来的别的虚无的很多东西,在心理学家看来想象力是已经通过某种途径储存在大脑中然后看个一个事物后大脑对这些东西进行的加工整理形成自我想象的一个过程。审美就是对想象力的一种深化。现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是选取的大师的作品然后来进行分析,还有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教育我们如何养成更好的自己,学生通过老师对教材文章的讲解进行想象,活跃了教学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老师应该让教育个性化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2)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东西的特别爱好,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知识考老师强硬的去逼迫学习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的厌恶课堂,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课程改变后,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单单是讲解课本知识更多的是调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在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高中时代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老师应该及时调动这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主动积极的学习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

(3)能够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个人对美的认知主要是从高中时代的语文课中获得的,对高中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的东西,老师要让审美教育贯穿在每一堂课上,让审美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读到好的作品是能感受到美好的东西,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激发他们的对学习的兴趣,可以说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相当于提升着学生的审美质量。所有高中语文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策略

高中语文最主要的学习主题就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依赖于老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应该培养老师的个人审美素养,促进老师的个人审美能力不断地提高。老师教学能力的到底直接关系着老师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于老师综合审美素质和教育实践的研究极为重要,老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研究个性化教学,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审美方向,学校有义务让高中老师形成一个好的审美态度,老师的审美态度正确了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审美观念的提高,可以说语文老师是学生审美素养的一个起点,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教育的效果。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知识层次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扩宽,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扩展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让自己感受到了美的东西,这样才能刚好的教育学生,老师也应该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然后又目的性的去提升个性化教学的质量,学生正确的个性化教学部仅仅是让学生形成感性的认知,这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融合。

三、创建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高中审美教育个性化对审美的氛围和审美环境要求特别高,审美氛围和审美环境是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学校多开展一些关于美的公共讲堂,让学校氛围时刻围绕在美的气氛中,让学生从心底感受美积极的去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审美心态。这样会更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愿的去学习,而不是老师去强迫学习,慢慢的让学生有这种求知的欲望,这才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老师要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沟通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对学生情感的指导上作出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日常良好的审美习惯,能自己对一些佳作作出审美经验和判断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平等公平的坚持用审美教育和因人而异的教育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不断进行审美学习的时候主动的发现自己的特产和优点,利用这些特长和优点不断的参加到审美的活动中,然后老师去及时的鼓励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

四、開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实施美育

除了以上我们谈到的老师要试行因材施教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经常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历史博物馆,去领略祖国博大的文化,去野外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面对祖国的锦绣江山,来亲临其境的感受美。用具体的历史教育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从心底热爱家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明辨是非黑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去感染学生,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去观看一些爱国主义的电影,从电影中真实的例子中去感受革命先烈还有那些尊老爱幼的美德,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各种美的认知。

五、结语: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研究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让现在的人民喜欢阅读,认识美,发现美。知道追求美的的东西。随着人们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认识越来越重要,我们去通过高中语文教育来实现综合审美素养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课题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参考文献:

[1]邓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J].雪莲,2015,(35):100.

[2]王英杰.试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原则[J].考试周刊,2015,(A1):25.

论艺术设计师的审美个性培养 篇4

所谓的艺术设计师, 就是指从事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的人。在设计行业里, 可分为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设计需要具有审美特征, 设计师也需要具有审美个性, 设计也正因此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时尚。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通过设计表达再现, 向世人展示是设计师的责任。伴随着现代设计产业的发展, 设计师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宽广, 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发展, 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的设计出新颖、时尚、美观、更高水平的作品, 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审美的需求, 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传递产品的功能审美文化的信息, 又是对设计师的审美观和审美判断力以及审美个性的挑战。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设计作品作为审美意识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同样也是设计师对客观世界的审美的反映, 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化的集中表现。艺术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 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 设计需要具有审美的特征, 并能体现形式美的法则, 设计师把对社会生活的观念和意向常常倾注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因此, 艺术设计师要用最大的精力赋予设计以艺术的魅力, 运用设计理念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认知, 通过作品体现出来。

从人的气质来分, 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质都会对审美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导致不同的审美个性。艺术设计的目标就是创新, 把现代艺术设计的夸张、变形、象征、隐喻、抽象有机的改造与吸收。艺术设计也是要传达时代精神的, 传达时代精神就需要借鉴与吸收, 这就需要审美个性的培养。

一、不断的搜集专业材料, 重视知识的积累

专业知识的积累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一项必须的工作。因为, 人的思维能力的增强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 人类的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储存越多, 思维能力也就越强。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做好专业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样才能够在设计时摆脱他人构思的影响, 获得新的创新和超越, 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从而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设计构思。

面对丰富的错综复杂的各种信息, 必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整理, 获取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 为我们真正使用好信息带来方便。设计师要学会对知识的梳理、提炼、转化和升华。

二、提高审美能力, 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点

审美能力, 又称“审美鉴赏力”。它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以及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 也就是说, 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做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 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审美能力强的人, 能从社会现实生活中迅速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 去捕捉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灵魂性的东西, 而且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来创造美和设计美。这种能力都是需要后天的对艺术素养的培植而形成的, 并不是天生的或一蹴而就的。单凭一时的感觉是难以形成非凡的才情底蕴的。

对于美的感觉人人都具备, 但再面对美的事物时, 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能力, 审美感觉却是大不相同的, 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别。有对有错, 有好有坏, 有深有浅。出现这种现象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着审美能力上的差异, 这其中更重要的就是文化知识、艺术知识对人的影响。因此, 我们在平时, 可以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增强我们对美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具有不同于别人的审美能力, 具有自己的个性。

三、紧跟时代的潮流, 不断创新, 增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感受能力

就当今的工业设计产品市场来说, 高科技技术不断的涌现, 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从原有的实用性发展到多样化, 个性化, 时尚化的要求, 工业设计也随着产品的使用遍及我们生活的角落, 影响人们的各种新的观念, 新的需求。对于产品来说, 工业设计产品需要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没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就不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于设计师本人来说也是如此, 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 审美意识, 所设计的产品都是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可言, 没有创新, 没有具有艺术魅力的产品, 最终也是会被社会和市场所淘汰的。要有一直不断的创意, 不断地学习, 学习最新的东西, 让自己的意识变成天马行空的创意。

审美能力是艺术设计师自我能力的一种体现, 通过气质反映在外在的形象上。所以刚才提到的艺术气质也是划分艺术设计师审美个性的手段, 它可以较为肯定的识别艺术设计师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设计的领域, 不同的艺术设计师所承担的艺术设计工程和艺术作品, 可以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设计气质。

在设计艺术过程中, 较高的审美素养是艺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个具有高素养的艺术设计师, 才能在设计过程中触类旁通, 站得高看得远, 新时代的艺术设计师应该对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素养和分辨能力。艺术设计师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个人品德、艺德不高的设计师, 设计品位也不会有高的境界。

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艺术家的素养、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的积累, 阅历以及人生经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曾说:世界水平就是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融合。设计是设计师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文化艺术涵养、道德品质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只有提高内在的修养, 才能有符合时代潮流的, 符合人类需求的作品。

摘要:现代设计作为一门产业正在逐步的发展壮大, 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师以及其审美个性的表述与探究, 来窥探我国艺术设计师的审美个性的培养, 以改进和提高设计师的整体素质。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设计师,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 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艺术设计师,审美,个性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李巍.设计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4]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雍建华.关于我国现代设计师素养的几点思考[J].2003.

理想状态下的高中生个性审美教学 篇5

一、现代高中生个性审美现状分析

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有利于教师实施有效快捷的教学方法。当代的高中生是在蜜罐泡大的一代,个性特征明显,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价值选择趋于个人本位,相当关注自我本身,持有现实、坦率的态度,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思考冷静、成熟、灵活而理性;理智感进一步加深和分化,出现“崇拜”现象,美感也倾向于丰富和个性化,开始喜欢一些经典作品。他们精力充沛,喜欢时髦、刺激,喜欢轰轰烈烈,富有活力。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观念的不成熟,对于美术作品的写实风格,学生产生认同感或迷恋于写实的技巧,逼真的形象或希望了解画中的内容情节,而不进入真正的欣赏,若面对表现性,写意风格的作品,与学生的审美经验就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既有新奇感又与原审美心理有抵触的矛盾状态。这些变形怪异的造型,强而冲突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审美反映。认为自然、顺眼的就美,或者是特别的有个性的就美。以上的现状分析,让我把握住了教学的高度。

二、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在美术中学习

以往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面对着精致漂亮的图片、美轮美奂的经典石膏像,竞是一脸的茫然,对美“熟视无睹”,发现不了美,体会不到美,感受不到美的熏陶,更谈不上为美而感动。因此,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审美问题,也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美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对于“美”下一个定义。人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义上谈论“美”——雄壮是美,但纤柔也是美。纯净是美,但非纯净——即“多样统一”仍是美。苏格拉底也曾说“美是难的”——这就是说定义“美”是难的。因此,就可放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为什么我觉得不美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现代艺术为何看似荒谬?”“中国画为何是寥寥几笔,如此简单?”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引导性的,“什么是美?怎么才美?为什么美?你能读懂经典美术作品吗?生活中的美与美术作品有什么联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展开不成熟、不够完整的讨论,并渴望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审美升华需求和美好熏陶,从而使艺术教育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庸俗的美感及引导他们崇尚高雅审美的作用得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就实行了“带着问题学”的教学方法。

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让学生理解艺术是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艺术品是世界人民创造、为世界人民所享用的。就像为全民族及全人类服务的忠诚战士——在艺术圣殿璀璨辉煌的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毕加索等人的伟大经典之作,给人类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学会运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加深对美术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理解美术文化,尤其绘画的文化内涵,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发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

三、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让学生懂得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学生原有的欣赏水平是像和不像;好看与不好看;赏心悦目的就美或者就是崇尚现代流行艺术,而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美术课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强调理解优秀的民族艺术,并尊重世界美术发展的多元文化。就东西方的绘画形式而言,中国画和油画,作为两条教学主干线进行东西方的文化比较、融会贯通加深理解,从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风格中领略到美学的意境,而获得审美知识。比如:在教师引导欣赏中国写意画中,就让学生理解中国写意画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完美独特的表现形式,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画面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我们可以从造型、笔墨、气韵、意境这四个方面来领悟其中“美”的所在。写意画强调“神似”在“形似”之上,中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阐述了“似”与“不似”的辩证关系,要求画家以艺术规律处理生活现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艺术的真实。为此,画家常常有意地“歪曲”自然形象,在“不似”中去追求艺术的“似之”。这种“歪曲”与“不似”是画家刻意追求的意境之所在。这个教学过程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辨析良莠不齐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思潮,致使学生对中国画引起真正的审美反映。在进行美术鉴赏时,要给大量经典的美术作品供学生赏析,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品位,使他们知道经典美术作品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所以是经典的也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采用的技法,精神内涵都是最优秀的,是作品所产生的那个年代审美取向的典范,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艺术水准,所以它是永恒的,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他自己。提醒学生流行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有的往往也可能是最容易让时间忘记的,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不要代替学生感悟和认识,但也不可能让学生把哈姆雷特变成孙悟空或者基督山伯爵,而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开展讨论,让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为培养学生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从自然美不同于艺术美入手,教育学生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2.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有学生以为,凡是优美的事物,就都属于艺术,这种看法没有区分优美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而自然美尽管可以是艺术的对象,却绝不属于真正的艺术本身。太阳下绚丽多彩的鲜花、绮丽的晚霞、海上日出等等,大自然的这些作品都是十分优美的,但它们却不配称作艺术,因为它是自然界朴素的美,而不是经过审美提炼的艺术美,它们不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的美是人发现出来的。单纯的自然美,至多只是消极的,潜在的美。它只有经过人类的陶熔铸炼和再创造,才能升格为艺术的美。从而由自在的朴素美,转变为高雅的艺术美;由偶然的美,变成必然的美。由瞬发的美,变成永恒的美。尽管自然美在数量上无限的超过艺术美,但在质上却永远低于艺术美。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然美低于艺术美”。这也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的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

四、实现理想状态下的高中生个性的审美理想

理想的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实施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个性情操,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既拓宽了想象力空间,又能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发展,增强了自我表达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以至达到理想状态下的高中生个性的审美理想。

个性审美论文 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个性审美,培养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 在美术教学中要彰显美术学习的特点,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 ,要注意审 美教育 ,促使学生 在提升审 美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培养的全面升级。美术的美无处不在,要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图画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通过对美术进一步认知,建立美学观点,并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意识,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方式,整合艺术资源 ,鼓励学生实际 观察实践 ,激发学生 学习美术 的兴趣,提升师生互动水平,培养学生个性审美特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教师借助多媒体等 教具,为学生创 设生动形 象的教学 情境 ,这是现代美术课堂教学的常见选择。特别是多媒体声光电技术,能够为学生 提供色彩丰 富、动感十足 的图片、画 面、视频、文字 等素材,从而激发 学生潜在 的对美术 的学习兴趣。这些学习素材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触动,唤醒学生对 美的事物的 热爱 ,接受美的 洗礼 ,这对培养学生高尚品质有重要作用。

学习《端午节》相关内容时,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了一个比较有趣味的教学导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然后问学生:“你们儿时的端午节都是怎么过的? ”学生回答:吃粽子、吃十二红、扣百索子、挂鸭蛋络子、碰蛋、挂艾草等。教师将相关内容投放大屏幕,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下面的教学就进行得自然顺利而高效。

教师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用丰富的感知元素激发学生兴趣点,促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优化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课堂互动水平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团队式学习实践中建立合作精神,在集体观念养成中提升自身认知观、审美观。美术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 ,课堂教学 也有不同 维度要求 ,学生个体 存在差异性 ,这些因素 都要求课 堂学习能 够发挥集 体作用 ,让学生在合作中行动起来, 在实践中建立全新美学认知,在美感体验中形成健康世界观。合作学习方式选定之后,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筛选,对合作学习实施细则进行具体 设计 ,对合作学 习目标给 出详细指 标 ,还要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在学习《边吃边看的艺术》时,教师课前布置了任务:每人要从家里带来一件美观实用的饮食用具。课堂教学开始后 ,教师并没 有介绍学 习内容 ,而是对学 生进行分组,八人一组,将自己带来的用具在小组内展示,每人要对自己的用 具进行简 短介绍 ,从形状、构 造、用途、特 点等角度进行阐述, 然后由小组推选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用具,向全班同学展示。学生从来没有这样的参与经历,显得特别激动,在小组展示陈述时,就像是对待一件珍贵的藏品,将自己的宝贝说得美艳无比。学生平时未必会对这些用具有什么特别钟爱,但此时却视如珍宝,学生在欣赏中建立美学观点,这就是合作学习带来的力量。

新课改之所以倡导合作学习, 是因为合作学习能够从不同角度形成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思想、性格、心态 等因素造成冲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认知观念,真正实现美术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具体设计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重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综合提高,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大丰收。

三、美术音乐结合,培养学生审美个性特征

美术是一门专业艺术,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从美术专业角度考量进行施教,自然会显得淡薄而缺乏味道。如果能够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引入音乐元素,让美术和音乐实现有机结合,相信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美术是静态艺术,而音乐是动态艺术,两种艺术的融合,自然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知。在美术欣赏中用音乐作为背景,学生思维会更加活跃,美术满足视觉需要,音乐则满足听觉需要,视听结合自然是人们的一般诉求,正像电影、电视剧一样,由于视听结合的缘故,才会有更强大冲击力。学生思维比较单纯,单从美术视觉角度难以获得理想的感染效果,把音乐元素引入美术课堂,学生的关注力会更加集中, 可以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强烈影响,求知欲也会倍增。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要根据美术文本内容精心选择音乐作品,提升匹配度,与之相互映 衬 ,互为补充。

在接触《最亲近 的家具———椅子的设 计》时 ,教师专门设计了电子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椅子,为渲染欣赏气氛,教师还给这些画面配上了背景音乐。展示小朋友坐的椅子时,背景音乐是欢快的儿歌;展示老人的 座椅、躺椅、轮椅时,背景音乐是《夕阳红》;当教室内的椅子 出现时,背景音乐是校园歌谣。学生在音乐陪伴下欣赏这些画面,脸上都露出特别放松的神情。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不仅关注各种椅子的造型, 还对椅子的形状设计进行了详细观察,从而建立个性审美观念。在进行个性体会时,有的学生提出了 更为个性的 设计———全自动学 生椅子 ,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生长规律、情绪特点、书写需要等进行自动调节。

美术课堂引入音乐并非是新的创意, 在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之后,各个学科都会与音乐结缘。美术作为音乐最邻近学科,自然要发挥互补优势,让音乐快速渗透到美术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学教育,在具体参与实践中实现思维升级。

四、鼓励观察实践,塑造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的美呈现于教学的始终,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发现美时,要鼓励学生重视观察、学会观察。特别要用美学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学校的楼房、花园、道路、树木,大街上的店铺、广告牌、车辆,田野中的禾苗、小草、耕牛,这些事物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 术美感因子,如果我们能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数不尽的美会自然涌入眼帘。学生的美术认知还比较肤浅,教师需要从不同维度对学生展开美学教育,鼓励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从不经意之间用心,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景色美、建 筑美、人文美,实现美术学习生活化。教师还要设计更多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略美术的内涵美。

在《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学习时,教师利用多 媒体对中国古代著名雕塑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在展示之前,教师提出要求:每一件雕塑作品只展示五秒钟时间,每个同学要记住雕塑的年代、名称,观察作品特点。因为有时间限定,学生看得特别认真,不仅要记忆年代、名称,还要对作品特点进行观察。教师再次检查时,学生大多都能够准确给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并进行限时观察记忆,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敏锐感觉。

个性审美论文 篇7

由于品牌的塑造过程承担了传播商品信息、指导大众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独特功能, 这就决定了品牌是依照企业营销战略及商品本身的特点, 再融入特定的审美情趣, 精心塑造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形象。品牌形象是特定商品价值的符号化。每一个成功的品牌形象都贮存了大量的认知和审美信息。当受众接受、破译了这些信息, 也就接受了商品形象, 接受了品牌的诉求意愿, 同时也就获得了审美愉悦。

一、审美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品牌

博耶特在《经典营销思想》一书中指出:“现今, 并不是媒体主导着我们, 而是我们不断追求时尚的种种欲望完全主导着媒体。所有这些媒体和信息交流方式已经让消费者变得对很多事物都保持着‘持续的部分注意’。在这种情形中, 声音、图像和感觉都同时影响到所有消费者的感官, 消费者试图通过集中部分注意力的方式或者快速浏览媒体的方式来抓住雪崩似涌入的信息。结果是, 我们对任何信息都不会集中全部的注意力, 我们对大部分信息都只给予很少的注意。”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注意力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在无限多的信息中, 你将无法或很难找到对你真正有用的东西。相对于过剩的信息, 人们的注意力变成了稀缺的资源。在自然界, 鸟类用羽毛和歌声来吸引异性的注意, 以获得繁殖后代的优先权。在知识经济时代, 注意力成为商机的先导, 谁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 谁就能占得先机。在当今社会, 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

波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一书中写道:“图像的完美, 已经使我们上瘾, 离开图像的生活, 自我就如同枯萎的花朵失去了鲜艳与光泽, 图像在培育瘾君子的同时, 也使人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从书报杂志、流行服饰到广告、电影、电视, 再到城市规划、超级市场的货架, 等等, 人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图像泛滥、影像丛生的世界中。眼睛的功能在这样一个时代, 在五官中第一次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这是一个“眼球经济”或者“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注意力经济时代的视觉识别不但考验着人们的生理极限, 也在检验着人们审美能力的强弱。

那么, 究竟是什么为顾客带来了价值, 是什么真正使顾客得到满意, 是什么使顾客身心愉快?其实企业的过程再造、节约成本、培育核心竞争力和战略规划等并不能为顾客带来价值, 即使品牌本身也不会。只有当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时, 价值才会产生。在这个世界里, 大多数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如果能够满足顾客对于体验的需求———即他们的美学需求, 就会很容易地产生价值。

注意力经济时代, 受商品广告符号化传播的影响, 消费者所消费的就不仅是产品的使用价值, 而且还有人为地附加其上的符号价值或象征价值, 是人为地、不乏强暴地焊接上去的“意义”, 人们所拥有的品牌成了他们的身份证。品牌成为阶级分界的标志, 拥有某种品牌就是拥有某种身份。就这样, 品牌的身份神话造就出了当代真正的全球性“宗教”。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 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用法国新托马斯派哲学家马里坦的观点说:“没有什么问题像与记号有关的问题那样对人与文明的关系如此复杂和如此基本的了, 记号与人类知识与生活的整个领域相关, 它是人类世界的普遍工具……”波德里亚认为, “产品本身并非首要的兴趣所在;必须在该产品上嫁接一套与该产品没有内在联系的意义才能把它卖掉。”这样, 消费一种产品与消费一种符号意义 (常常是一种非商业化的、非功利的意义) 就被牵强地、但常常又是不被知觉地联系起来。比如风靡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百事可乐的广告案例:“新一代的选择” (newgeneration) 。广告没有太多地展示商品本身, 却拍了许多似乎“无关”的东西:白浪滔天的大海, 扑向少男少女的晶莹浪花, 表现不同年龄、阶级、人种、性别的人在一起共享这种饮料。其实这才是广告修辞的核心:把“百事”这种饮料与一种超越的、非功利的意义、情感、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对大自然的热爱、人与自然的统一等) 焊接在一起。“喝百事可乐与其说是消费一种碳酸气饮料, 还不如说是在消费一种意义、一个符号———一种社群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 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快感。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品牌的重要内涵就是创造出丰厚的精神价值, 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由此可见, 品牌要成为人们的注意力中心, 必须针对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的消费体验。

二、品牌的审美风格

风格指的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品质或形式、一种表达方式, 有着较固定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表现形式。根据艺术历史家迈尔·夏皮罗的观点, 风格是“某个个人或群体的艺术作品的经久不变的形式, 有时则是持久不变的要素和表现”。

风格由基本要素组成, 颜色、形状、线条、模式是视觉风格的主要要素, 音量、音高和节拍是听觉风格的一些要素, 购买和消费是多重感官的体验。声音和气味、背景音乐和声音、香味和味道、材料和质地, 所有这些都能影响顾客, 使他们决定是否走进一家百货商店、食品店或者时装店。“什么时候消费者的感官会受到某种浓缩意义的强烈冲击, 并且会一下子把这种意义同你的品牌等同起来?你的品牌如何打动人?靠的是产品、经验、外表、味道还是气味?品牌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最后的印象又是什么?”

品牌的审美风格传达着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 它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在组织中, 风格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消费者建立品牌意识, 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联想;帮助他们区分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帮助他们确定产品系列中产品差异的子类。对于社会而言, 风格能美化我们的环境, 区分出游乐场所, 减轻压力, 促进社交。利用美学进行设别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 就是要将组织及其品牌与某种风格联系起来”。“但是, 多数营销美学仍然集中在视觉要素和风格上”。

品牌审美风格的形成来自消费者对品牌感知的联觉, 所谓联觉是用一种感觉来激发来自另一种感觉。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说过, 他欣赏米洛岛的维纳斯雕像时, 仿佛感到了她的体温。“联觉能够将感觉、形状、气味和材料这些基本要素, 组合成能体现公司或品牌美学风格的‘属性体系’。尽管识别是由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多种基本要素构成的, 但最终的结果是整体认知”。认知的整体特性是心理学中格式塔活动的核心原则。格式塔心理学家相信, 整体 (或者格式塔) 大于部分的总和。

三、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企业通过产品个性、设计、传播等元素对品牌的差异化和风格的独特性的追求, 是企业文化特殊性的表现。品牌个性给品牌一个生命与灵魂, 能让消费者轻易地将本品牌与竞争品牌区别开来。它能给消费者一种既熟悉又亲密的朋友般的感觉。“从战略上看, 品牌个性作为核心或延伸识别的一部分, 可以用作有意义的差异化的基础, 特别是在产品属性差异较小的情况下”。品牌个性是一个品牌必须始终保持独特的风格, 否则, 品牌会很快被竞争对手所同化, 从而失去竞争力。因为只有充分的品牌个性, 才能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通过突出品牌个性, 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品牌个性是一个相对的东西, 通过分析品牌个性, 把握自己企业的品牌与竞争对手品牌各自的强项和弱项, 这有利于发现差异化的源泉, 有利于确定在市场中的定位。”

在当今人们消费的形态中, 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种精神需求往往又是以个性化、差异化和风格化诉求为表现特征的。“品牌个性是文化含意的组成部分。消费者通过产品和品牌, 寻找与他们相同或希望成为其中一员的人, 产生共鸣的文化意义———换言之, 它们利用这些品牌意义建立和保持他们的社会自我”。有多种感觉和情感与品牌个性相连, 正如有许多感觉和情感与一个人相连一样。一些品牌显示了野心勃勃、富于进取心, 而另一些品牌则富于热心和同情心。驾驶凌志时更高贵、饮用百事时更年轻, 使用香奈尔香水时更精致。使用某个品牌可能会帮助产生某些感觉和情感。

个性审美论文 篇8

黎族传统服饰是黎族独特文化形态折射下的产物, 在见证海南岛历史变革和文化轨迹中呈现出自身的历史面目和地域性特征。由于黎族妇女是黎族服饰的创作主体, 因此, 黎族服饰的艺术风格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她们的审美情趣与心理愿望。黎族传统服饰独特的文化个性, 促使其审美价值向深度延展。探讨基于独特地域环境和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生成的黎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个性, 对于挖掘其中潜藏的艺术内涵, 洞见黎族传统服饰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历史变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域文化特征对黎族传统服饰的影响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自古被称作南方海中州, 以琼州海峡为分界与广东隔海相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组成的地域文化, 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 孕育出岛上最古老的土著民族——黎族, 并且成为黎族一切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基础, 贯穿于黎族文化和传统服饰文化萌芽和发展的全过程。

海南岛独特的地域文化, 从两个方面有力地影响了黎族传统服饰文化原始个性的保留、民族个性的滋生以及文化特征的发展。一方面, 海南岛四面环海, 海岛与大陆间深阔的海峡形成一道天堑, 在汉代以前阻碍了大陆民族对黎族的融合和异化, 在汉代以后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陆移民的迁徙, 使得世代居住在海南岛的黎族人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其原始的断发文身、雕题黑齿、椎髻跣足、衣斑花布和干栏巢居的生活习俗和原始的宗教信仰。

另一方面, 黎族人的聚居地或集中或混杂, 而海南岛内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沿海地区地势平坦, 多为平原丘陵, 内陆却是河流纵横、山地起伏、雨林密布、交通险阻, 因此, 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黎族人往往在语言、文化、习俗上都略有差异。这些差异如同一道屏障阻碍了黎族内部的文化交融, 黎族自身文化也因此被逐渐离析, 进而产生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黎族丰富的地方语言作为黎族内部文化差异最为明显的表征之一, 在地域分散的干系下为其编织自身的历史, 提供了最具特色的文化工具。

黎族方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 现存以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方言为主的五个族群。哈方言分为哈炎、罗活、抱显三个土语, 杞方言分为通什、保城和堑对三个土语, 润方言分白沙和元门两个土语, 在同一土语中又细分出更小的语言族群。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方言变异, 孕育出黎族方言复杂多变的表达方式, 作用在黎族传统服饰文化中, 则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服装样式、各自侧重的织绣技艺, 以及各自特殊的图案内容。

受地域文化特征差异影响最为明显的, 是黎族妇女筒裙的长度。黎族妇女通常根据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地势以及生产劳作的需要, 规定筒裙的长短:美孚方言的黎族妇女居住在沿海平原地区, 多行走于平地, 并以渔业、纺织为主, 筒裙长度为五大方言族群之最, 通常以五幅扎经染花布, 全幅上与下紧连, 四围合缝, 长至脚踝, 将宽幅结其半于腰间, 累累如带重物;赛方言的黎族妇女居住地多为平缓的丘陵地带, 筒裙也有四幅, 长及小腿;润方言的黎族妇女常年居住在深山中, 为了方便在山林中行走和采集, 筒裙只由一幅黎锦对缝而成, 长度仅过臀;哈方言和杞方言黎族妇女为了方便在山地上进行稻作劳动, 也大多穿着由两至三幅黎锦组成的短裙或中筒裙。

黎族传统服饰同样能够反映出同一方言支系下的不同土语族群间的细微差别。以哈方言妇女用彩帛包裹发髻的装饰习惯为例, 其中罗活土语的黎族妇女用黑线织长巾, 并在中段织花纹图案, 两端对折后将一边缝死成尖角帽状, 并在帽檐镶红布片, 然后将帽檐冲前, 从头顶披戴到腰间, 图案花纹在前额上;而抱怀土语的黎族妇女将黑底的长巾织锦缠在头上;哈应土语的黎族妇女则用黑线织长巾, 在两端织绣花纹, 黑色部分缠在头上, 彩色部分挂在胸前。这些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装饰习俗, 反映出黎族妇女审美取向的差异性, 在本质上促使黎族的文化个性从内部产生既细微又丰富的变化。黎族传统服饰作为民族心理和个性的写照, 不但能反映出黎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特征和风格的差异, 也能反映出黎族各支系之间存在内部差异的文化特征。

除此之外, 黎族古老的社会结构形态也是产生黎族传统服饰文化个性的重要因素, 制约和影响了黎族妇女的传统服饰艺术创作个性的产生和发展。在孤立的岛屿环境, 闭塞的山区腹地生活, 宽阔的亚热带山地生存空间, 以及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黎族先民在血缘关系的影响下形成以合亩制氏族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 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黎族经济文化圈。母系和父系氏族制度的残余观念, 以及氏族制度下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让黎族妇女在一开始就承担起了传承服饰、制陶、纹身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每一代黎族妇女都在心口相传下, 将黎族神秘而古老的宗教文化传统习俗和心理积淀不断转化为符号, 创作成抽象朴拙的几何图案, 表现在自然又不失醇美的民族服饰艺术上, 并随着黎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这也是黎族传统服饰艺术原创性、神秘性、象征性、多样性、相溶性等文化个性得以形成的根本的历史原因所在。

二、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历史性标志

黎族传统服装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 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四个阶段, 分别蕴含了四个典型的时代特征。

黎族传统服饰最初的萌芽, 是为了满足御寒、蔽体、防虫的原始需要, 采用树皮为材料, 运用拍打和简单的缝纫工艺加工成衣状。这时的黎族先民仅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加工自然原料, 处于开始改造自然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初期。第二个阶段, 黎族社会步入氏族公社时期, 实行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黎族妇女发明了纺织技术, 采集木皮和藤皮的纤维, 经过搓捻加工成线, 再通过简单的腰机织造成布匹, 并把这些粗糙的布匹作为原材料缝纫成衣。这是黎族传统服饰初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三个阶段从先秦到唐朝五代, 黎族妇女已经初步掌握纺轮纺纱、草染石染和织造工艺, 能将采集纤维细密的葛和吉贝的果实, 经过原始的纺纱工艺加工成纱线, 染色后织造成彩色布匹。这是黎族传统服饰的材料选择和工艺突飞猛进的时期。第四个阶段起始于宋元时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工艺逐渐发展成熟, 至解放前基本定型。在这一阶段, 黎族妇女采用棉、麻、丝织品和绣片为材料缝制服装, 男子的服饰通常朴素无华, 而女子的服饰则丰富多彩;纺、染、织、绣等工艺通常被混杂运用, 其中以黎锦为材料缝制的妇女服饰最能代表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典型特征。

黎锦以复杂的提花工艺织造, 运用在筒裙、上衣和头巾上, 尤其是盛装筒裙, 几乎通体使用黎锦, 而上衣和头巾通常用在局部。刺绣大多运用在上衣上, 主要使用直针绣、扭针绣和十字挑花, 既可以采用“牵”的方式在织成图案中加入绣作为辅助, 勾勒出服饰的织锦图案轮廓或衣沿, 又可以单独作为刺绣图案或事先制成绣片, 然后运用贴布绣的方式结合到黎族传统妇女服装的上衣的衣襟、衣沿、袖口、后背以及下摆四周等处, 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此外, 黎族妇女还喜欢用连物绣的手法, 在制作头巾、上衣和筒裙的黎锦中嵌入金银箔、云母片、鸟雀羽毛, 或者在巾端、衣摆、裙尾处缀上贝壳、串珠、铜钱、铜铃或流苏。

材料和工艺是构成黎族传统服饰的物质基础, 而形制则更多的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和黎族传统的文化内涵, 并在生产力和民族融合的推动下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黎族服装最古老的形制是贯首衣和。贯首衣是一种“用布一幅, 穴其中, 以首贯之, 无袖, 长不掩脐”, 且不加剪裁而缝成的笼统化的整体服装;是一种男子穿着的三角形的遮羞布。从漫长的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直到东汉时期, 黎族社会都以贯首衣和作为普遍的衣着样式。此后, 随着汉族移民的到来, 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推动了沿海及平原丘陵等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黎族社会的服装形制开始产生地域性的分化。沿海平原地区受当时汉服形制的影响发展成上衣下裳的形制, 上衣仍是贯首衣的形制, 下裳不分男女均可穿着筒裙, 男子还可穿着类装束, 并且开始使用骨簪、耳坠和项圈作为装饰, 而内陆山地区域的黎族仍然延续古老的贯首衣。

从宋代开始, 由于沿海平原地区交通便利, 封建王朝加强了这一区域的农田水利建设, 大幅度地促进了沿海平原地区的生产力发展, 使黎族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区域性的不协调发展更加显著, 也使这一地区黎族服装形制的发展相对成熟, 与汉族城镇较近的黎族男子服装汉化较早。特别是清朝招抚黎族男子剃发改装的政策颁布后, 黎族男子不再椎髻, 并且仿效汉人装束, 将筒裙改为汉式长裤。男子上衣的样式也受汉服的影响大多改为短袖或中长袖, 开胸对襟、无领无扣的形制与汉族男子服装几乎相同。沿海平原地区的黎族妇女服装的形制变化最为明显, 服装上的花纹也趋向简化:哈、杞方言区女子的传统上衣改为圆领或无领对襟的样式;美孚方言区女子服饰平领开襟、长袖、用线结扣, 甚至模仿汉族长裙的样式将筒裙变宽变长;赛方言区女子服饰受汉人服饰影响最为明显, 上衣统统改为长袖高领、右衽大襟, 有腰身且合体, 袖口仅够出拳。只有润方言区女子仍保留黎族最古老的贯首衣的形制。居住在山岭之中的黎族, 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相对缓慢, 以及生产资料匮乏, 直至明清时期仍普遍维持着裙长不掩膝、衣如单被贯首的原始风貌。到了解放前夕, 黎族男子几乎普遍接受汉化, 不少靠近城镇的黎族女子也开始弃黎装而着汉服, 大多数黎族人装束已与汉族人无异, 只有部分居住在山区的黎族妇女尚保存穿着黎族服饰的传统。

黎族传统服饰的材料、工艺、形制, 是黎族服饰中最为基本的文化内容, 是衡量黎族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地域文化中所呈现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尺, 同时也是反映黎族传统服饰文化古今沿革的最重要的时代性标志。黎族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和交通环境, 影响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黎族传统服饰在不同水平的生产力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共同作用下, 伴随黎族社会关系和黎族人审美意识的发展, 衍生出各不相同的风格面貌。黎族传统服饰的材料、工艺和形制中所蕴含的装饰语言和审美取向, 不但能反映出黎族的文化和风格特征, 还能反映出生存在原生态环境下的黎族先民朴素的哲学观念, 以及借此表达出来的极具特色的民族个性。

三、历史缩影和民族交流状态下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变异

汉文化的渗入, 源于中原封建王朝为了统治海南岛对黎族人采取的政策, 其影响从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山区扩张。这种政策经历了平黎、治黎和扶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汉唐时期, 以平黎为主, 一方面朝廷派军队征伐, 设郡县治理, 发配罪犯, 一方面有意识地数次将汉族人向海南岛的沿海地区迁徙, 使汉黎杂居、通婚, 形成海南岛黎族外熟内生的格局。第二个阶段从宋元明清到民国时期, 以治黎为主, 一方面开辟道路, 便利交通, 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田水利, 教黎族人耕耨之法, 实施冠履制度、婚嫁礼义, 建立学校, 大力发展黎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汉族先进的礼仪、语言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 黎族从外到内逐渐被汉化, 形成了熟黎环绕生黎的格局。熟黎是居住在沿海平原的大量闽广移民以及少量被汉化较深的黎人, 生黎是住在山区, 由于环境闭塞, 维持原始野蛮形态的土著黎人。汉族移民到海南后一直居住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与生黎除了战争便不相往来, 而熟黎则夹在这两个群落之间, 呈现出文化过渡的形态。这一过渡形态, 清晰地表现在受汉族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熏陶, 黎族传统服饰被染上的封建等级印记。在黎族原始的氏族制度下, 黎族服饰所体现的等级差别, 大多属于婚前婚后以及年龄和辈份的差别。比如, 赛方言区妇女穿蓝色或深蓝色上衣, 老人则穿黑色上衣;美孚方言区的未婚姑娘的筒裙为织锦裙头, 而已婚妇女则是纯扎染筒裙;杞方言区少女十五六岁才能佩戴首饰, 老人的衣服则不像少女的衣服有五彩花纹等。而生活在沿海平原地区的黎族, 在汉族王朝的统治下步入封建社会, 从而产生了封建社会特有的等级差别和财产观念,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黎族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封建制度下, 黎族的等级观念体现在诸多方面, 如黎族女及笄, 即黥颊, 惟婢获则不绣面, 体现的是黎族家庭中的主仆关系;而部分黎族地区的峒长或族长以额髻直竖一雄鸡尾, 横插骨簪作为发饰, 以及青巾红锦袍束带的峒长服, 体现的是黎族社会的阶级观念。同时, 由于财产私有观念的产生, 黎族服饰也表露出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异, 如富人会用细软洁白的上等吉贝布, 代替丝来制作衣服;家庭富裕的黎族男子会在两耳复赘十来对盏口大的银圈来显示财富;已婚的黎族妇女在制作头巾、上衣和筒裙的黎锦中嵌入金银箔、云母片、鸟雀羽毛, 或者在巾端、衣摆、裙尾处缀上贝壳、串珠、铜钱、铜铃来象征夫家的财富。此外, 服饰图案中成群的耕牛、具有封建建筑形式的房屋和各种钱币花纹等, 也表现出具有“显富”意味的内容。

第三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这一阶段以扶黎为主。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商品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 给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在改变原来封闭落后的山区面貌的同时, 也给黎族传统服饰文化, 甚至整个黎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一是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冲击着黎族传统手工生产的日用品, 比起工艺复杂、制作困难、装饰繁琐的传统服装, 黎族人更加偏爱机织布和机绣花布, 或直接购买现代服装。其二, 文化大革命在海南的进行给黎族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打击, 黎族的很多非物质文化, 包括宗教信仰、传统服饰、制陶、传统习俗和织锦刺绣等都被认为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和旧习惯, 受到激烈抵制, 造成这些传统文化和工艺的流失。此后, 黎族传统服饰艺术逐渐淡出了黎族人的生活舞台, 如今只有在几个特殊的节日期间才能依稀看见重新穿起传统服饰的黎族妇女。

四、结语

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 在黎族传统服饰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勾勒出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历史性标志。黎族妇女依靠她们独特的审美习惯, 创作出的黎族传统服饰艺术, 自然而然地洋溢着浓厚的民族个性, 体现出黎族历史文化的价值, 更加牢固了黎族传统服饰原生态的文化根基。从黎族的不同方言, 到同一方言的不同支系, 从不同的血缘集团到黎族个体, 从同一个装饰文化根源延伸出多样化的装饰习俗, 构成整个黎族群体混杂多变的装饰风格。这些混杂多变的装饰风格, 创造出了独特的装饰氛围, 令整个黎族群体在创造和交流中分享着愉悦的审美感受。

伴随着西汉之后黎汉文化的长期碰撞, 黎族文化逐渐被先进的汉族文化所征服, 并与汉族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先进的汉文化给黎族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 推动了黎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来自中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被黎族先民所接纳和吸收, 并与黎族本土艺术相融合。黎族服饰作为黎族最直观的本土艺术, 随着汉文化的不断渗入也发生相应转变,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 最终形成了颇具审美价值的黎族传统服饰艺术。

由于黎族长久以来受到拥有强烈优越感的汉族移民的种种歧视和潜移默化, 使得今天的黎族人已经逐渐淡漠了他们原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由被动到主动地融入到汉族群体中, 与汉族人逐渐缩小了差别, 黎族传统服饰文化也在汉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的影响和作用下从兴旺逐渐走向衰亡, 成为急需拯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只有通过研究现今海南黎族仅存的艺术果实, 结合地域环境和时代背景, 从历史文献资料中追溯黎族的历史文化, 才能描摹出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刻笔迹, 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完好地展现出黎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个性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学萍.中国黎族.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2]李调元.南越笔记.北京:中华书局, 1985

[3]沈从文.中国服饰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范成大原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6

个性审美论文 篇9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为基础观念,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美国著名教育家赫柏特.齐佩尔博士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思维水平的提高, 音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学习和理解对音乐的鉴赏分析能力, 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尊重个性, 培养审美情趣

课标中提出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 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第一位, 然而在多年的高中音乐教学中, 我感到21世纪科技发达, 众多媒介快速传播, 流行歌曲商业化的今天, 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听到的是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 他们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音乐作品了解甚少, 并且不屑一顾, 甚至嗤之以鼻, 不愿了解与传唱我国优秀音乐家的歌曲作品, 对教材中必唱的歌曲或必听的音乐不感兴趣, 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与《十面埋伏》时, 一些学生说“很难听”、“听不懂”“不感兴趣”, 说他们只喜欢周杰伦、林俊杰等, 针对这些情况, 我认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十分必要的。于是, 我选择这样的方式给他们讲解《十面埋伏》:这是一首历史典故并且演奏技术很高的琵琶独奏曲, 演奏技巧包含有“弹”“挑”“分”“扫”“拂”“轮”“推”“拉”“吟”复杂手法, 甚至在课堂上给学生背诵《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给他们解释“轻拢慢捻抹复挑”在琵琶演奏中是什么样的技法, 让他们听“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告诉他们通过欣赏与学习对于在高中语文课文中将要学习的白居易古诗《琵琶行》会有所帮助;为了激发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听周杰伦的《东风破》, 请学生自己来分析歌曲中的古典音乐元素。这样一来, 学生就不会认为音乐是没有用的科目, 古典音乐是落后无趣的了。我认为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的某些看法与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当然这种现象与孩子们身边接触所看到, 听到的多媒体环境有直接因素, 我认为喜欢流行歌曲与流行音乐没有错, 但我可以让学生知道真正好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也是从优秀的古典作品中脱胎而来的。通过这些教学活动, 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 但也有路可走。

3 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课是高中阶段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曾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 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 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 能使它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高中欣赏课不会像初中阶段时简单地听或学唱, 随着知识积累要通过官能的欣赏 (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 情感的欣赏 (感受音乐的各种要素) , 理智的欣赏 (对作品的形式、内容、代换特征进行分析)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以学生明确学习欣赏音乐为目的。具备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艺术修养, 提高鉴赏能力, 将审美观念渗透到教学中去。

4 欣赏中的引导

针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普通现象, 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多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经典作品, 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声乐套曲时, 除了播放磁带让学生官能欣赏外, 让学生结合所学我国政治与历史知识了解当时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 通过复听的欣赏, 了解《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歌颂我们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人民, 塑造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大型声乐经典作品, 传唱了大半个世纪, 让他们了解经典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经久不衰的。欣赏《长征组歌》除对曲式风格分析外, 让学生结合中小学曾经学过的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课文, 讲述有关小红军啃树皮、煮皮带吃的感人故事, 让他们知道今天能衣食无忧幸福地坐在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里欣赏流行歌曲和音乐是与先烈们用鲜血打下的江山密不可分, 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历史感恩英烈。

5 审美教育的渗透

兴趣爱好和审美要慢慢培养渗透, 《春节序曲》是以陕北秧歌和民歌为素材, 表现人民群众在过春节时热烈欢腾、互庆互贺喜迎新春的节日气氛。在欣赏过程中我特意选出学生代表来跟着我学习北方秧歌的基本舞步, 先从手脚的配合, 再融入音乐, 让学生在开心的笑声中加深了对《春节序曲》作品的印象与理解, 在欣赏各民族民歌部分的作品时, 请学生列举具有代表性舞蹈动作或代表性的乐器, 如唯吾尔族动脖子、打手鼓, 蒙古族的骑马、马头琴, 傣族有孔雀舞与象脚鼓等, 还请出个别特别爱唱流行歌的学生上讲台表演, 并且对表演作客观点评, 给他们讲解一个歌唱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与姿态, 还利用多媒体教学穿插及欣赏一些他们喜爱的流行歌手的演唱,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参与的音乐审美方式, 我发现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与歌曲不再反感, 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 因此要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优秀经典音乐作品渗透到学生课堂中, 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功课, 真正做到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才能把音乐教师在学生审美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教科书上下册》.

[2]《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

上一篇: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下一篇:有线电视宽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