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审美

2024-10-04

学生审美(共12篇)

学生审美 篇1

智障学生在智力、能力、情感方面与正常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缺少激情、缺乏见解,其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美术教学是对智障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智障学生智力开发和补偿身心缺陷的必要手段。只有从智障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活再现去激发他们,与他们的心灵进行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4]马巧仙.美术教学在智障学生康复中的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6(10).

学生审美 篇2

姓名:姜美玲 学号:M2009042

摘要: 本文在介绍了审美文化论述,以审美文化对泰国学生在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思考,提出了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与想法。关键词 : “审美文化”,“泰国学生”,“文化教学”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中国的语言与文化向世界各地的人们认可เป็นทีรจกของคนทัวโลก,引起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交往越来越多泰国也不例外,泰国学习汉语的人以及中国教师的数量日益上升。加深了在教育方面的交往,较之以往更加频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个国家都有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泰国与中国同亚洲地区国家,虽然也有文化差异的一面,但要顺利得多,这是因两个国家属于东方文化圈,而中泰之间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所以对了解并掌握中泰文化的意义差异性,有很大的帮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泰国的汉语教学发展迅速,但是在进行汉语文化教学的同时,对教师的汉语文化程度也忽略了,因为语言的障碍,教师与教材只有写的是基本情况、某些词较难而频率少,对学生学习时没有吸收学生的精神与兴趣,使得泰国学生汉语文化教学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们考虑审美文化在文化教学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关于审美文化

目前在当代生活中审美文化正日益显示其重要性, 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什么是审美文化

审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高级精神活动, 是人类自身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知与超越。他分为几种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包括审美无意识、审美感知、审美直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性等心理活动。它认为审美不等于认识, 但却必然包含着某种理性认识,因此, 审美经验包含着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这两个要素, 审美需求的满足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则构成了审美经验的产生与实现。在主体审美经验地不断丰富、强化中, 促使主体对美的渴望进一步提升, 此时, 审美成为主体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并进而形成审美主体正确的、科学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 使得审美成为主体认识、理解世界与自身关系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欣赏美。肖鹰认为审美文化是审美化的文化, 它包括当代艺术在内的一切审美化的文化活动及其物化产品。杨曾宪认为, 审美文化从客体方面说是各种文化审美价值的创造, 从主体方面说是人类审美鉴赏素质的提高。易中天则把审美文化表达为审美的活法 , 审美地活着 , 审美地生存 , 审美文化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些已经存在的文化 , 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而是一种理想或理想状态。以及审美文化不一定是好的部分,而且它需要通过考察和分析,这些事实和情状归纳和概括出审美文化的描述、另外总结之中形成一套新的话语系统。

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这种文化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给了中国人思维、价值观念、浪漫、色彩而充实的生活。如汉字、诗歌、艺术、技巧,中国文化重视道德实践, 讲究身体力行, 讲究情义,中国通过艺术来实现优良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浓厚的审美倾向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 高扬一种人文精神。

总之,审美文化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特别是培养的人材艺术,通过经验与分析的思考,使得加深理解人类思想,创造欣赏美的想象对现代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一、关于审美文化与对泰国学生在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思考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十多年来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由于中泰之间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泰国学生有助于了解并掌握中泰文化的意义差异性,但是对泰国学生来说,掌握与理解中国文化的观赏性和知识性较难,因为除了学生首先要应付的是大

量的生词之外,还要弄懂一些不常用的句式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样下来,学生可能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习不好不说学习效果也不好。这些问题教师该如何处理,首先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要想真正学好用好某种语言,必须懂得这种语言所属的文化,教师了解在这种文化更深有助于加强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从参考与听讲座的审美文化来,我们认为,根据审美文化来讲可以在文化教学运用,下面我们可以得出泰国的汉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想法: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文化的知识,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经验,应把历史,哲学,宗教,美学,语言学等审美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并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对于初中学汉语的学生讲授文化知识,可以把汉字和介绍文化知识点的学习结合起来,比如学了“男”“女”这类词的讲解时,除了教授字的形、音、义以外,还可以把他们审美中国人在造字之初故事。“男”字从田从力,在中原地区已进入了农业社会时,有了社会分工,一般的男人在田地里从事耕作、用力耕种,就是为什么“男”这个字就有两个字田”和“力” 在内的原因。还有“女”这个字像妇女跪在地上双手交叉跪坐在家里。因为在古时代,妇女在家里从事家务,每天在厨房的地板上干活儿、做饭和哄孩子。这样一来,不但让他们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故事增强了他们对汉字的逻辑,引起了更加广泛的联想,与此同时,也传播了怎么样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在高级阶段的学生学了中国艺术,如古典诗歌、青铜器、瓷器时,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出现大量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以及丰富的政治和宗教内涵,教师可以审美文化, 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技巧、色彩,看到它们的价值更得到重视应深入文化的宝贵价值,通过这些方法浸润来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由于在课堂教学上讲解并不是容易, 教师要知识文化进行讲授,就是能用学生的母语、外语介绍讲授的文化知识,而且需要有好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展示优美的古代歌曲和诗歌,这当然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讲授,使教学相对轻松,也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而且某些词较难可以使用图片展示,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这些因素解决不好,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培养他们使用。

最后我认为在泰国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引起泰国人对佛教的社会及心理思想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文化教学学了审美孔子思想与儒家思想,可以进行对比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更深的两国文化、智慧与信仰,提高学生具有道德能力เป็นคนเก่งและเป็นคนดีคา อิอ เพ้อฝันมาก。

总之,在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不仅提高文化知识,而且还要能影响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所以教师也不能忽视它的意义,对学生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了解与中国人的文化知识,加深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习者的语言与文化很快地掌握,也能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的过程。

让学生远离“被审美” 篇3

一、审美是一种主观行为,只有当读者发自内心地以之为美的时候,审美才能成为一种享受。也就是说,“美”也是不能预设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读一篇课文的时候,完全没必要一开始就把课文定性为一篇“美文”,从而把学生强行拉入预设的圈子去“被审美”。是否可以换一种问法:“课文读完了,你是否觉得文章很美?”如果“是”,再进一步引导:“美在何处?”学生可以就自己的体会加以阐发,可以欣赏文中之景,可以赏读文字,哪怕只欣赏一句话甚至一字一词,也是自己的发现;如果“不是”,要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不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甚至错误,但那又何妨?文章美不美,因读者而异,不能一刀切,学生有认为“文章不美”的权利。如果老师觉得学生的理解有偏差,可以让大家讨论,也可以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的观点碰撞,岂不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并非所有的文本都是美文,即使是美文也不可能字字珠玑,句句锦绣,都有瑕疵。既然如此,为什么只能“审美”而不能“审丑”?让学生去发现文中的不足之处,对学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高?就《江南的冬景》而论,有很多句子不但不美,而且是病句,仅举两例:1、“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狂风也吹不倒的。”从厉害的程度来看,野火显然强过寒风,后两句是否应该改为:“非但狂风吹不倒,就是野火也烧不尽的”?2、“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吧。”后边的两个分句是否应该是“还是搁下纸笔,拿起手杖”才符合生活习惯?我无意去贬低作者,我只是想说:我们没必要死盯着“审美”不放,有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让学生去“审丑”。其实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非事物的两极,孙绍振先生早就提出了“审美”并非散文阅读的唯一,还存在“审丑”和“审智”。

任何一篇文本都可作多元解读,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强行把学生拉入审美的框子中去,不但不能让学生有美的享受,还会制约学生的思维空间。可“被审美”正在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此种情况堪忧。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固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没把审美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事先画好的圈子里活动;更主要的是思维定势使然,不用说学生,就是我们教师也鲜有质疑权威的勇气,在拿起一篇名篇的时候,总是怀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又传承给学生,总认为选入教材的都是精品,总认为精品势必没有瑕疵。其实有很多作品的美学价值是有时段性的,也许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是精品,但时过境迁,今天再读已经感觉不如当今的文学作品那么好了。就像《项脊轩志》,无论你怎么引导学生,孩子们也不会明白它的独特之处,因为现代散文都用细节描写,都写人的性情,学生们不知道:在讲求“文以载道”的明代,归有光能把目光转向“人的真性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篇文章的价值恰恰在它的开拓性。社会在发展,文学也不可能停滞不前,读者的鉴赏水平也在提高,哪有永远的经典?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不敢质疑又何谈超越?对所有的经典都应该批判地继承,用“史”的眼光对其进行评判,这才是公正的、动态的。

既然这样,就应该让学生远离“被审美”。这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站着读书”,才能让学生不“跪着读书”。名家名篇肯定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并非都无懈可击。我清楚地记得高中时学习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我的语文老师尹克信老师抛开教参,抛弃“审美”,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把小说中的漏洞揭示了十余处。从小学到大学,听了无数的语文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尹老师的那节“离经叛道”的课。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作品,指出它的不好,其实是希望它变得更好,又何错之有呢?

引领学生审美、创美 篇4

一、让学生懂得欣赏、评述

要向学生展示有制作效果的作品, 让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关注自然界、民间艺术和优美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形与色, 让学生从中借鉴、发现、综合、整理, 为创作出造型优美的作品奠实基础。其次, 应该是构思、讨论、探索。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交流, 启发学生思维, 发现自然美, 认识科学美。这样, 既能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创作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 是学生创作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尝试创作。创作时应提倡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 选择最佳的制作手段和表现形式完成作品。要让学生明白, 只有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 才能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最后, 是展示学生作品。进行学生作品展示, 同时对学生自己制作作品的过程进行“述作”展示。然后, 拿出学生们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生一起研究创作的方法、实践步骤、作品效果, 教师根据学生创作的作品情况为各小组“颁奖”。引导学生的“述作”, 对学生作品展示和“述作”进行知识的迁移, 能告诉学生这些作品在生活中的功用。

例如:在七年级《灯与光》的教学时, 以纸材立体构成为主进行教学, 提高了学生对立体形态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设计能力。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 激发学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激励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欣赏中审美, 运用制作创造美, 获得了成功。

二、在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部分

通过展示实物灯饰, 引导学生观察灯的整个造型及结构。打开开关, 让学生欣赏灯与光的美, 问学生灯光美不美, 为什么, 并启发学生认识灯与光的辩证关系。通过设问进一步启发:除了灯光, 世界上还有其他哪些光呢?引导学生思考在远古时代, 人们是怎样度过漫长的黑夜的, 电灯是谁发明的;引导学生认识从自然光—油灯—电灯这一历程。再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导入主题, 同时启迪学生在创作中要树立战胜困难、不畏挫折和勇于创新、审美、创美的坚强意志。学生们纷纷回答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积极性很高, 有的学生能从保存火种开始, 讲述一系列有关灯与光发展的故事。这时, 教师要点头赞扬并加以引导,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在欣赏、评述部分

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图片资料, 再用投影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然后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自己搜集的优秀灯饰作品, 让学生4人一组进行讨论。之后, 让学生说出亲身观察的感受。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 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有关问题。学生就会畅所欲言, 纷纷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灯及灯光描绘出来。这样的过程启发学生说出更多式样的灯和灯光,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技与艺术融合所产生的美。

四、在构思、讨论、探索部分

一是看一看幻灯片:贫困山区的孩子在油灯下学习的图片, 城市的孩子在台灯下学习的图片;农村的夜景图片, 城市夜景图片。二是想一想:灯有哪些种类?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三是摸一模:教师展示预先制作好的纸质灯饰, 和一些配件进行组合, 然后接上电源。让学生看一看, 摸一摸, 研究漂亮灯饰是怎样制作的。在这一阶段, 非常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感悟新的知识, 自己去获得结论。必要时, 教师再传授技能知识。

五、在创作活动部分

以学生合作的形式分组开展竞赛。一是各组用现有的材料或选用合适结构支撑并满足透光要求的纸质材料进行设计。先制定设计方案, 几个人的意见达成一致, 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制作。在这里, 教师要对有些特殊材料如生日小蜡烛、打火机、活动插座等, 特别强调注意安全。二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学生积极合作, 有的画, 有的刻, 有的贴, 气氛相当好, 这时教师要巡视指导, 鼓励优生, 促进中等生, 辅导差生。三是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评价。教师对每件作品给予肯定, 对特别有创意的作品大力表扬或“颁奖”, 同时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活动中, 通过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六、在总结部分

教师要以鼓励的言语进行, 如:“同学们, 今天大家设计制作的灯饰作品非常漂亮, 非常有特色,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大家互相帮助、积极动手, 这种精神值得今后继续发扬。今天学习后, 你们可以继续研究,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灯与光呢?它们就要靠你们去创作设计。”教师在这一阶段要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发挥创造性的想象。通过发现学生闪光点, 进行积极引导, 让学生们不断积累成功体验, 才能使学生对自己充满兴趣与自信, 积极探索创美精神。

学生审美情感美术教育论文 篇5

一、审美情感培养在现阶段课堂中的情况

1.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态度

随着现阶段课程的发展,初高校生已经不像小学课程那样轻松,学生所面临的中考使得美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受到忽视。学生对美术逐渐形成了可有可无的态度。美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其重要程度虽然不等同于主要课程,却也是不能或缺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审美情感,要从根本上改变美术课程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不严谨

根据美术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都有相似的感觉,就是只能挑较为重要的课程来讲。美术教育的任务重,课程时间少,内容多,不能很全面地完成美术教学的所有任务。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高校生的审美情感自然得不到培养。

二、美术教育在高校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全面培养学生情商

在先天条件与后天培养的共同影响下,学生表现出的情商水平也是不同的,例如,看到同一幅美术作品时,学生对画作的喜爱程度和欣赏水平会呈现差异,在作品内涵的理解上也不尽相同,美术教育的开展需要帮助学生对作品产生正确的认识,提高认知水平,对自身的心理行为进行调节,使学生深切体会艺术欣赏的乐趣,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真性情,心理健康程度进一步提升,情商的培养目标也可以达成。

2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蕴含着较为深厚的人文特性,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行,使人文精神更加全面地渗透到美术教育当中,高校的美术课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或是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美术课程,教师在全面授课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重点培养,学生还应具有材料工具及作业表现手法的自主选择权,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来确定学生的关注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发散,使学生的兴趣能够得以持久保持。

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生所处的成长阶段使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更加重要,美术教育的开展对高校生情感,修养,品格等方面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觑,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建康成长,美术教育包含着理性和感性的因素,学生在动脑的同时也需要体力运动,因而可以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材料工具,动手制作或是绘制图画。

三、培养审美情感的几项策略

学生的态度及美术课自身的局限使得美术课程长期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也使得原本对美术兴趣浓厚的学生失去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了解到,美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它的存在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美术鉴赏能力的人是当今社会所必备的人才特性之一。只有对美术进行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才能充分塑造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培养美术审美情感教育一方面对学生美术课程的开展十分有益,另一方面也对学习其他文化知识奠定了基础。美术课程的审美情感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审美

培养高校生审美情感首先要从加强学生的文化审美做起。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开拓眼界的机会,让学生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同时,达到精神层次的陶冶。比如在欣赏世界名画的课程中,让同学们赏析西方著名画作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莫奈的《睡莲》、丢勒的素描《手》,同学们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同时,会受到精神的熏陶。在对这些画作的感受中,学生最初只是感到惊奇,但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之下,通过感受画家的生平、所经历的社会背景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作品本身的美学内涵。只有学生可以独立欣赏美术作品,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审美感情的积累。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设计课程,深入解析作品,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重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积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影视等方式使艺术表现变得多姿多彩。对于高中生来说,多媒体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学生好奇的天性,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法应用恰当会给美术赏析课堂以“锦上添花”之感。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教师的审美情感教育息息相关,教师自始至终对学生情感都具有启发性作用。教师自身对艺术作品的情感注入能构建教师的人格魅力,这些因素对培养艺术审美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纵观整个高校美术教学,无论是作品欣赏还是技巧训练,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提高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须知任何一个艺术事物的价值判断都离不开审美情感的丰富和充实,它是美术教育给予学生的情感动力,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提升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学生审美 篇6

【摘 要】当前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此,应从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调整教学内容两方面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审美能力 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能力是通过人的知识、修养、阅历等的积累而表现出来的对美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个人天赋有关,但也与后天的美育息息相关。美育(即审美教育)影响人的情感的、感性的层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的性格、胸襟、气质的形成;同时,美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洞察力和想象力,强化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此外,美所给予人的非功利性的审美诉求在人的自我丰富完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完善其人格修养、增强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感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是提升人的精神的最佳途径,“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城,此最纯粹之快乐也”(王国维《教育之宗旨》)。因此,审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

正如叶朗先生所说,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无论是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还是旅游管理,都离不开审美。因此,无论是旅游行业发展,还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都是极为重要的。

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美学与文学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文学和景观的鉴赏来提升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作为旅游者、旅游中介者、旅游开发者能够欣赏美、传递美的能力。根据承担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参与性较低。二是教材的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少,实践环节有所欠缺。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社会培养环境不无关系,但高校教师也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本文以下即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于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具体如下:

(一)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主张,在学习新知识前,先给学生介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平上普遍高于新知识,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这些处于新知识之前、充当新旧知识联系桥梁的内容即为“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采用这一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初期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将学习内容的本质渗透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把握。

依据“先行组织者”学习理论,学生对所熟悉的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陌生的知识点,对于未知理论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中所涉及的无论是文学、美学,还是建筑、园林的相关知识,大部分是学生之前没有关注过的,从而导致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时给予一定的知识主线和深度讲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进来并且较快地吸收。通过此途径,一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有利于学生对美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增加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课内教学中设置学生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景点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讲解,一来增加学生对所学美学知识的应用,二来锻炼学生表达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又如,可以让学生以某一次旅游经历为蓝本,创作一篇以旅游为主题的散文或者诗歌,让学生从专业出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发现身边的美。

在课外,可以“发现校园之美”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在校内寻找题材进行拍照,并在课上与师生分享所拍照片中的美;结合现代社会礼仪课程的训练和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言行美的训练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综合文化素养。通过主观的体验和客观的培训,让学生从内而外地掌握美的真谛,达到提升审美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手段。视频和图片资料具有视听方面的优势,而实物是可观可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视频和图片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吸收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建筑”时,可以播放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之明清故宫”,一来可以利用视频中的专业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更能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博大与精深。

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把相关的审美知识融入到实物的讲解中。可以把学生带到相应的景点如安顺文庙等地,结合实物给学生讲解明清的建筑形式以及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还可以带学生到安顺蜡染厂,让学生真切地观摩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蜡染作品产生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避免单方面理论知识灌输的乏味,让学生在实体感受中增强对美的实物的感悟能力。

三、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目前,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使用的主要参考教材为乔修业的《旅游美学》、祁颖的《旅游景观美学》、章尚正的《旅游文学》等,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美学的基本知识、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客体(园林、建筑、雕塑、书法等)的审美特征和赏析,以及旅游文学的发展、创作和鉴赏等,知识体系较为繁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针对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教学内容上分轻重。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是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的先修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会与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有重合之处,因此,在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应把握侧重点,并对重合之处进行适当的删减。同时,针对提升审美能力以及学生今后从业的需要,可以加强对建筑、园林、书画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讲解。通过调整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美学及其相关知识。

(二)融入本土文化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实体感观,同时加深学生对本土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可增加地方文化、当地景观等方面内容的讲授。例如,在讲授建筑审美时,可以结合学生熟知的屯堡建筑来分析其审美特征;还可以结合本土的一些节日习俗分析美学现象。侯小丰认为,人们的文化认同会引发对本土的归属感,并进一步认同和追随民族的习俗文化、生活方式。因此,把本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他们的案例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认同感,有助于教育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教育宗旨的实现。

(三)增加对课外知识的讲授。影视鉴赏具有审美教育、审美认识、审美娱乐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获得知识以及得到放松。因此,影视鉴赏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在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中加进影视鉴赏的内容。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影视鉴赏的知识和方法,然后播放如《花样年华》等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电影欣赏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此外,还可给学生讲授一些文学创作与评论等相关知识,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在讲授“中国建筑审美”相关知识时,可适当增加楹联赏析等相应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建筑文化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美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媒介的客观审美对象及教材等、作为受教者的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教师按照特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选择适当的审美媒介,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陶冶其情性、塑造其人格。通过美的欣赏和创造,将学生引入动情状态,经由师生双方美感的往复交流,学生的情感受到特定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规范,最终达到美育的目的。因此,通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美育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旅游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从业者,他们与游客直接接触,其审美鉴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效果。因此,通过美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在内的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G]//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张连云.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述评[J].科教文汇,2006(9)

[5]候小丰.精神家园、情感依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学术研究,2007(9)

[6]曹陆军.浅析影视艺术鉴赏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2)

[7]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培育”项目“‘旅游文学鉴赏与审美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GZX201310)

【作者简介】董天倩(1984— ),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文化旅游;朱敏(1986— ),重庆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让学生远离“被审美” 篇7

一、审美是一种主观行为, 只有当读者发自内心地以之为美的时候, 审美才能成为一种享受。也就是说, “美”也是不能预设的, 我们在引导学生读一篇课文的时候, 完全没必要一开始就把课文定性为一篇“美文”, 从而把学生强行拉入预设的圈子去“被审美”。是否可以换一种问法:“课文读完了, 你是否觉得文章很美?”如果“是”, 再进一步引导:“美在何处?”学生可以就自己的体会加以阐发, 可以欣赏文中之景, 可以赏读文字, 哪怕只欣赏一句话甚至一字一词, 也是自己的发现;如果“不是”, 要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不美”, 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甚至错误, 但那又何妨?文章美不美, 因读者而异, 不能一刀切, 学生有认为“文章不美”的权利。如果老师觉得学生的理解有偏差, 可以让大家讨论, 也可以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 与大家的观点碰撞, 岂不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并非所有的文本都是美文, 即使是美文也不可能字字珠玑, 句句锦绣, 都有瑕疵。既然如此, 为什么只能“审美”而不能“审丑”?让学生去发现文中的不足之处, 对学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高?就《江南的冬景》而论, 有很多句子不但不美, 而且是病句, 仅举两例:1、“草色顶多成了赭色, 根边总带点绿意, 非但野火烧不尽, 就是狂风也吹不倒的。”从厉害的程度来看, 野火显然强过寒风, 后两句是否应该改为:“非但狂风吹不倒, 就是野火也烧不尽的”?2、“这一种无聊的杂文, 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 还是拿起手杖, 搁下纸笔, 去湖上散散步吧。”后边的两个分句是否应该是“还是搁下纸笔, 拿起手杖”才符合生活习惯?我无意去贬低作者, 我只是想说:我们没必要死盯着“审美”不放, 有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 让学生去“审丑”。其实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而非事物的两极, 孙绍振先生早就提出了“审美”并非散文阅读的唯一, 还存在“审丑”和“审智”。

任何一篇文本都可作多元解读,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强行把学生拉入审美的框子中去, 不但不能让学生有美的享受, 还会制约学生的思维空间。可“被审美”正在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 此种情况堪忧。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固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 没把审美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在事先画好的圈子里活动;更主要的是思维定势使然, 不用说学生, 就是我们教师也鲜有质疑权威的勇气, 在拿起一篇名篇的时候, 总是怀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心态, 而这种心态又传承给学生, 总认为选入教材的都是精品, 总认为精品势必没有瑕疵。其实有很多作品的美学价值是有时段性的, 也许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是精品, 但时过境迁, 今天再读已经感觉不如当今的文学作品那么好了。就像《项脊轩志》, 无论你怎么引导学生, 孩子们也不会明白它的独特之处, 因为现代散文都用细节描写, 都写人的性情, 学生们不知道:在讲求“文以载道”的明代, 归有光能把目光转向“人的真性情”,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篇文章的价值恰恰在它的开拓性。社会在发展, 文学也不可能停滞不前, 读者的鉴赏水平也在提高, 哪有永远的经典?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 不敢质疑又何谈超越?对所有的经典都应该批判地继承, 用“史”的眼光对其进行评判, 这才是公正的、动态的。

学生审美 篇8

一、备“人”备“神”,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俗话说:“预则立, 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但是目前教师在备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并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 一味追求形式, 忽视备课的内质;其二, 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缺少创意;其三, 单纯依赖教参, 备课缺少源头活水。可以说是:只备“课”, 不备“人”, 只备“形”, 不备“神”。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型, 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许多上课用的材料和工具, 教案和课件, 教师的作品和参考图例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 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每一秒, 课前准备就显得就尤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点,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 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 使个性获得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教师主宰的太多, 对于学生的要求太多太高, 这样严苛的氛围往往导致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而无法参与其中, 也就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可言;而如果我们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 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我们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增加学生的接触点和参与面。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 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 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 也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 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 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 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 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四、让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创造精彩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而是学生学了什么, 关键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了什么。高效课堂中要突出互助, 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很多美术课内容都可以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上“交”自己的作品后再教, 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 教师只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 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巧妙引导铺道, 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迂回指导, 适时点拨。在互助、互动的交流中, 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引领学生思维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 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有生成, 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不允许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 这样的课堂就会缺少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突发事件, 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 还要积极捕捉教学契机, 抓住学生的心理, 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假设, 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一些情境, 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收获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 我们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新发现, 在所谓的问题之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或者是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 最大程度地引领学生思维。

六、重视个体差异, 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注重自主发展

美术是一门个性较强的学科, 如果我们在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目标等方面, 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等多种角度出发, 我相信:中国将诞生出第2个毕加索、第2个马蒂斯。

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 受到教师或上级的表扬。即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不愿听到别人或教师批评自己, 最起码不要明确表现出来。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的思想, 这样才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七、有效的评价, 引导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 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 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所以, 在对于学生评价的问题上, 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参照学生成绩的单一模式, 而是要综合地结合学生的表现, 对于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要以多鼓励、少批评,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评价的把握上, 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 而要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 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素养 篇9

课改后录入语文课本的很多课文文质兼美, 为提高学生的素养提供了范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 以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呢?

一、景美

初中语文教材有很多文情并茂的诗文, 且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教这类课文时, 应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意境, 培养美的情趣, 养成好的语感。我教《春》这篇课文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春天的意境美, 放配乐的课文朗读时运用多媒体把春天的美丽画面展示给学生看, 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轻声读, 接着是看着画面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朗读出来, 最后一边朗读一边在脑中想象美丽的画面。这样, 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春天的美就会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

要想学生体会美, 只靠读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品味语言, 达到披情入文的效果。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 描写雪后初晴这一画面, 是为了突出雪后的济南格外秀丽。我教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画, 引导学生从写方位、颜色的词以及动词来品味。

通过对写景诗文的学习, 学生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 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 从春到夏, 从秋到冬, 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让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

二、人美

初中的学生社会接触面不广, 知识获得的途径除了课本外, 很多来自于网络、影视剧。由于他们的分辨能力有限, 良莠不分、盲目崇拜, 很难受到人性美的熏陶,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更是难上加难。而语文教材中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物比比皆是, 语文教学更应挑起“智育、德育、美育”有机统一的重担,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健康心理, 逐步形成良好的素养。

教《唐雎不辱使命》时, 引导学生分析秦皇与唐雎的对话, 让学生感悟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给他们树立正面形象, 有样可仿。

教《再塑生命》一文时, 讲到海伦怎样由认识具体事物的名称到认识大自然再到认识抽象的“爱”, 可让学生想象一个聋哑的人在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有毅力, 没有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树立起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有了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就容易形成自信、乐观等良好个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净化他们的心灵, 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情美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务工, 于是留守儿童应运而生。这类学生平时很少会主动与父母沟通, 见到父母不知该说什么, 偶有照面就是为钱, 亲情从哪来?我教《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时引导学生自读, 抓住孩子小小的心愿深究诗的主题, 让学生感受到母子情深, 感受到母子之爱。通过问题的探究, 如“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让学生明白诗中的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教朱自清的《背影》,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望父买橘”这个细节描写和“四次流泪”的含义, 让学生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这是人间至情, 这也是家庭美德,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内容, 探究主题, 感悟人性美, 从而懂得尊老爱幼, 体谅父母。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和谐才能发展。当今的学生遇到弱势群体多以看热闹的态度对待, 甚至报以嘲笑。这是道德缺失, 没有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我教杨绛的《老王》时, 一是引导学生归纳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做人要“知恩图报”。二是理解“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这个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懂得:作者虽然不幸, 但与老王相比却是一个幸运者, 作为一个幸运的人, 对不幸者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三是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大大描写一番老王丑陋的相貌”?目的是让学生领悟: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 要看心灵, 懂得区别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提倡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篇10

一、通过熟读精思, 使学生加深理解

荀子说“诵数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 指出诵读要边诵边想;朱熹也说“大抵观书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这就是说, 熟读精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使作者的感情、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语言, 作者想要表达的美变成学生眼中的美。如《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诗, “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含不尽之意溢于言表”, 热情歌颂了周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 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 深切地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真挚感情。教师在教学之前, 如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周总理革命实践活动的图片和故事, 尽可能提供一些能唤起学生联想、帮助学生品评诗味的感性材料, 做好孕育感情的工作, 这样再口诵饱含深情的字字句句, 作品奔腾的感情潮水一定能涌进学生的心田, 崇高的理想情操也可以随诗潜入学生的心灵。

二、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 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 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普遍感兴趣, 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的, 也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卜算子·咏梅》一课时, 由于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 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性格不同, 经历不同, 审美情趣也不同, 词的思想内涵也明显不同, 因此, 真正理解毛泽东这首词的思想情感也就成了一个难点。为此, 笔者在制作课件时, 在课件中融合了文字 (毛泽东词的内容、作品背景、字词解释、疑问解答等) 、声音 (配乐、朗读) 、图像 (冰封雪冻下在悬崖边上盛开的梅花) 、动画 (下雪) 等多种技术, 让学生通过课件体会梅花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 感受到毛泽东的坚强、乐观的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注重语文教材, 培养审美情感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不同的美, 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的内容无不寄寓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学生如何体验这种美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对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感慨, 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 将诗歌内容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事实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 体会由物及人, 由人及己而抒发的“人生如梦”的感叹, 由此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四、开阔学生视野, 增强审美能力

人类不仅需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美, 尽情地欣赏、玩味美, 科学地鉴别美, 更需要努力地创造美。语文审美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观察是审美创造的前提。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 就会发现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是美, 苍茫的星空、静谧的黑夜也是美;艳丽的鲜花是美, 飘零的落叶也是美;青年的果决是美, 老人的沉稳也是美……教师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让学生广泛接触、留心感受、尽力发现、及时捕捉周围的美, 才能见人所未见, 从而培养出众的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11

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感知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例如,在讲《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我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追寻作者的踪迹,神游天姥山胜景,领略“绿水荡漾清猿啼”的意境,“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雄伟。此外,我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找音乐来配合本诗的朗读,并进行了一次配乐诗朗诵比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诗歌朗诵的兴趣,还了解了更多的古典音乐,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要激发学生们的情趣,仅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如讲李白的《将进酒》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后,我借鉴一台节目的做法,让学生再对这首诗进行艺术加工,用音乐舞蹈的方式把它演绎出来。学生们积极准备音乐、服装、道具等,把一个借酒销愁又豪放飘逸的李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涵的美,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这样的做法,让学生们满足了情感需要,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更能燃起他们自觉挖掘文学作品内涵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他们既易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美的准确理解。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

要准确地理解美、鉴赏美还必须要有准确地把握美的性质的能力。我们必须帮助学生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剖析美的本质属性,了解美的现象与美的本质的关系,从而获得对美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如小说《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虽天生丽质,但心灵并不纯美,是一个爱慕虚荣,醉心于奢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由于受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支配,对奢华的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生活非常向往并尽力追求。为能在上流社会露一下脸,她费尽心思打扮,找女友借来了项链,参加了所谓上流社会的那种灯红酒绿的夜会,然而乐极生悲,在欢乐和赞美声中丢失了项链,最后付出了十年艰辛的劳动。路瓦栽夫人的外表是美的,但她沉醉虚荣,孜孜以求物质享受,结果毁掉了自己的青春。讲完后,我拿出了准备的资料,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千手观音》的图片和关于这个节目背后的一些故事。我给学生讲邰丽华,他们非常感动,懂得了看人不能只在乎他们的外表和缺陷,更要看内心和品质。

三、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以其语文能力为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须帮助他们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要让学生领会、欣赏作品再现的生活美,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需要依靠对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运用和分析,以及有关知识的传授来实现。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词,它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词人大笔勾勒,描绘了南国大好秋色的绚丽多姿;它像一首优美的抒情曲,抒写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改造世界的气概。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对有关词语的解释,词中描绘的岳麓山枫叶经霜,山山变红;清澈碧绿的湘江,千帆争流,一片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就能很快激起学生的想象和向往,再加上教师启发式的点拨分析:毛泽东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上阕由“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画,最后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由眼前之景过渡到大自然的盛衰枯荣由谁来主宰的问题。学生就不难领悟到作者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把眼前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在一起,从而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以及作品再现的自然美、情感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强烈的美的感染,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热爱美好的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的热情。

简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发挥我的特长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融入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需要教会学生审美 篇12

一个中心, 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熏陶渐染, 潜移默化, 循环往复, 逐步加深。由此可以知道, 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美育, 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及教育本身的规律, 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审美教育?我认为首先必须紧抓“课标”中心, 用活教材, 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 方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两个基本点, 即以教师的语言和教材的语言为切入点, 把学生导游到美的境界。

首先, 语文教材中那些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 是人类文化情感与美的积淀。文章的情感美、意蕴美的外化形式是语言美, 要让学生甘之若饴, 回味悠长, 这与课堂上教师的“口语”美息息相关。“口语”功力强劲, 美境显山露水回肠荡气而具有美感效应的课堂“口语”应该是怎样的呢?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一语道破天机:“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 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 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这里不仅提出了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 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当然课堂的“口语”教学必须凭借教材中文章的语言分析来进行。如我教彭荆凤《驿路梨花》时, 先用简洁、准确的“口语”作阅读提示:课文以“我和老余”在云南哀牢山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刻画了一组人物——路过西南边疆的解放军、瑶族老人和哈尼族姑娘。展示了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接着结合故事情节, 紧紧抓住文中“梨花”这个词语意义的分析, 使学生领悟到一种别致的美感。题目“驿路梨花”, 托梨花显旨, 主人公借梨花命名, 景物描写多以洁白无瑕、馨香四溢的梨花衬托, 结尾陆游的梨花诗点睛, 将风物美、人情美、仪容美、心灵美和谐统一于“花”的艺术形象中, 突出了雷锋精神处处开花, 代代相传的主题。

另一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 要把体态语和文章的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体态语是一种运用动作, 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 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恰当的优美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 都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 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如我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时提问:你能否具体说说, 文章中用了哪些准确、精炼的描写动作的词句.表现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了卢进勇?提问之后, 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这时, 我立即使用“眼语”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 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 大胆地举起了手。当他回答稍有犹豫时, 我又打着手势, 示意他答下去, 紧张感消除了。学生回答得很完善。这时, 我综合地运用“眼语”“脸语”微笑地点头示意他坐下, 学生泰然自悦, 获得了多种美的满足。

三项措施, 即审美教育中, 采取美读、美思、美写三项措施。

美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美读有助于思想积累, 有助于知识积累。有助于技巧积累, 有助于语言积累。美读很重要的一点, 是要注重节奏, 按节奏可分为轻快型、舒缓型、低沉型、凝重型、紧张型、高亢型。如读朱自清的《春》, 可采取轻快型的节奏, 语速较快, 吐字轻多重少, 但很明朗、活泼, 且富于跳跃;语调多扬少抑, 轻重缓急的变化不大.整个节奏趋于平稳。这样的美读使人可以领悟到春的“新”“美”“力”。

美思, 即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心领神会, 抉幽显微, 把握特点, 思明“美点”。在这层面上, 分析是基本的思维形式。从形式入手分析内容, 再从内容出发, 思考文章采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内容。尤应精思的是, 人物刻画有何鲜明特色, 构思新颖在哪里, 语言风格是什么?只有仔细地体会玩味, 才能领略文章的美。这正是“唯深识鉴奥, 必欢然内怿。”“书亦国华, 玩绎方美”。 (刘勰:《文心雕龙》 )

美写, 即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借鉴美, 模仿美, 表现美, 创造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写作起步, 模仿是必然的, 但决不能依赖简单的模仿来代替自己的创造。茅盾曾说, 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王勃仿庾信的诗翻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为了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们决不可能拒绝借鉴, 因为“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 这里有文野之分, 精细之分, 高低之分, 快慢之分”。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用好教材中的“美文”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仿写, 做片段练笔或作文练笔, 进而联系美好的生活, 创造出习作中的生活美。

上一篇:移动安全下一篇:英语造句课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