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悟能力

2024-05-15

审美感悟能力(共10篇)

审美感悟能力 篇1

有人说过,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是音乐形象的反映, 形体艺术的表现。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 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其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 给人带来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锵, 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一、感悟音乐的世界

贝多芬说过:“音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迸发出火花。”在音乐教学中, 精心创设情境, 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情境中, 触景生情, 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 陶冶心性, 感悟音乐的世界。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 背景音乐、优美的课件等, 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 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 有效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体验音乐美

有人说过, “凡乐于欣赏音乐, 就能够倾心赏美, 便是乐于接受教育的表现, 人的精神愉悦了, 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焕发出异彩”。教师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加深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只有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 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积极参与, 以美导行

学生审美的培养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在安排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方面, 要把学生的审美探索活动放在首位, 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 将以美育美、以美启智、以美悦情、以美育德在课堂的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音乐的魅力, 只有通过接触才能真正体会,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斑斓的色彩, 体会丰富的情感。

另外, 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掌握了知识, 开发了潜力, 丰富了情趣, 培养了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塑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 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要心怀对学生的爱去评价。我们要让学生感悟、体验、参与音乐课堂, 并且要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加以“渲染”, 并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用欣赏的眼光进行互评, 使课堂上真情涌动, 获得理解的深入, 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学音乐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原来的唱歌型和知识型转向审美型。中学音乐教师要注意在每堂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在愉快地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

关键词:感悟,体验,参与,音乐审美,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兴向.浅谈中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 2012 (08) .

[2]梁秀格.论音乐欣赏课中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读写算, 2013 (04) .

审美感悟能力 篇2

一、鼎盛与衰败画面对比

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指出:“美的情感,或者像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对比画面,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生成精彩。但是,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是一种本领,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与潜移默化的点拨。同一幅画面,鼎盛与衰败一对比,彩色与黑白一对照,形成巨大的冲击,构筑强烈的震撼。鼎盛时期,画面鲜明的色彩,给人喜悦的感觉;衰败时刻,画面无比的凝重,给人沉稳的感觉。

[案例1]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建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特殊的葬礼》教学片段

师:闭目凝思,你的眼前出现塞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两幅怎样不同的画面?谁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1:可以用“气势汹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概括。“雄伟壮观”一词最能概括。

生2:可以用“生命垂危”“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等词概括。“奄奄一息”一词最能概括。

师:读了课文第3自然段,你会赞美塞特凯达斯瀑布吗?

生1: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生2:啊,塞特凯达斯瀑布,书上说你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今天亲眼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生3: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的雄伟壮观,你不愧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啊!

师: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有谁会想到,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我实在不忍心看它现在的样子。(出示:放大瀑布枯竭的照片)

师: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动笔写下来。

生1: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地使用,还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我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生2: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呀!

生3:(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师:你心里什么滋味?

生: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点评]陈建先老师善于运用美感反差,把塞特凯达斯瀑布两幅画面辉煌与消亡对比,彩色与黑白对比,今与昔对比,从而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验情感起伏,参与说话、写话,读出了语言,读出了形象,读出了情感。鼎盛与衰败,两幅画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欢乐与忧伤画面对比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说:“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意识,对世界的敏锐认识,以期形成细致入微的性格。同样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画面里出现,一喜一悲,一欢乐一忧伤,鲜明对比,呈现不一样的朗读,给人不一样的认识。欢乐的时光,画面优美,朗读时真挚动人;忧伤的光阴,画面凄。美,朗读时潸然泪下。

[案例2]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国标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教学片段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是的,这是一段多么关好的时光啊!这是一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故事有一个平淡的开头,故事又接着平淡地讲述,故事的结尾是否还会平淡呢?

生:(朗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师:孩子们,读完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可能会留心这样一个细节“看”。谁都知道,鸟儿为了这一刻历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等待,现在却只能“看”。静静地看,默默地看,她的眼前仿佛又一次出现了过去的画面——

(舒缓而忧伤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课件再次依次播放鸟儿给树唱歌的温馨画面。)

师:她想起了,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endprint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乌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是啊,走过风,走过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越过春,越过夏——

生:(朗读,声音哽咽)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

[点评]王崧舟老师设计的画面善用对比,文字反复,欢乐与忧伤,唯美与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尤为精妙的是鸟儿悲伤时“看”的动人回眸,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情境下读来,滋味全然不同。欢乐时越是酣畅淋漓,悲伤时越是痛彻心扉,这样的对比朗读人情入境,撼人魂魄,催人泪下。文字变成了画面,画面衬托着文字,语言加以渲染,音乐成为背景,构成了王崧舟老师美妙绝伦的教学艺术。

三、黑暗与光明画面对比

小原国芳指出:“我认为不会欣赏美的人生就等于沙漠人生。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作为有人格、有心灵和灵魂的东西来对待,那么人生和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变得可爱了,我们的世界自然就会变得广阔深邃。所谓‘美把世界从平面变成立体就是这么一回事。”如何让平面的世界变得立体,如何教会学生把文字变为画面,如何教会学生欣赏美,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智慧。在这一方面,浙江张祖庆老师很有研究,眼光独特,画面对比堪称一绝。张老师深谙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烘托作用,画面反差越大,心理冲击越强。外环境的黑暗与内环境的光明,外环境的冷与内环境的暖,形成鲜明的对比。

[案例3]全国青年名师张祖庆执教国标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片段

出示:

寒风呼啸汹涌澎湃海浪拍岸起着风暴

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心惊肉跳

师:同学们,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会感到心惊肉跳。亲爱的同学们,“穷”字藏在环境描写中啊!这样的天气随时都有吞没生命的危险,而渔夫此时此刻正驾着一叶小舟在这样的惊涛巨浪中颠‘簸着,这不正写出了穷人的“穷”吗?带着这样的画面,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

师:请大家再回到课文,把目光聚焦到第一课时读过的环境描写的句子,你又读到了穷人身上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生:这段话写了桑娜非常勤劳。“外面又黑又冷,可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写出了桑娜非常勤劳,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师:请你把“勤劳”写在“善良”的边上。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对屋内的描写。你觉得这个渔家小屋除了这些,可能还会有什么?

生:还会有一张张渔网、一根根渔竿,还可能会有腌鱼,还可能会有一张张破帆,在角落里织了网的蜘蛛。

师:作者为什么不写渔网,不写渔具,不写渔竿,不写蜘蛛网,单写“地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来看一看,地扫得干干净净写出了什么?

生:地面的干净。

师: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让人感觉到——

生:温暖。

师:食具闪闪发亮,除了干净之外,还让我们感觉到了什么?

生:明亮。

师:这房间里还有那么一些明亮的东西。孩子们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又让人感觉那么——

生:温馨。

师:同学们,桑娜的美好品质都体现在一个个细小的地方。托尔斯泰抓住了“温暖而舒适”这关键词语,细细写来,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非常简洁地写出了女主人的美好品质。读着读着,我们又仿佛把这段话读成了这样一串词语——

出示:

寒风呼啸汹涌澎湃海浪拍岸起着风暴

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心惊肉跳

温暖舒适干干净净炉火没熄食具发亮

安静睡着

师:外面是那么冷,那么黑;小屋是那么暖,那么亮。这种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托尔斯泰写文章的高明之处。请大家再把这两幅画面还原到文字当中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点评]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屋内环境的温馨形成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这为学生理解穷人善良的美好品质铺上了底色。两幅画面反差越大,构筑的视觉冲击与情感震撼越强烈,就越能触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穷人物质虽穷,但是精神不穷,穷人美好的人性焕发出夺目的光芒划破夜空,留下绚烂无比的精彩,永远停驻在黑暗的画面上。

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把文字转化为画面的本领,引导学生把文字读成对比的画面,这需内在的功力和深厚的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画面,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激发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透过画面的一黑一白、一悲一喜、一冷一暖、一虚一实、一阴一阳的对比,让学生回味画面的内涵、画面的味道、画面的魅力,从而使语言的形象跃然纸上。

基于审美感悟的服装史教学 篇3

当前高校服装史教育为全面开阔服装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 提高艺术品味素养, 笔者建议应当注重将服装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艺术材料相结合, 从多种角度挖掘服装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启迪学生对于服饰美的品味与感悟, 以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加强审美体验。

一、领悟文艺作品的服饰审美意境

在服装艺术史理论体系的教学中, 我们要考证不同历史时期服装的原貌、特色和纹饰色彩等内容, 必然要以各种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托, 以服装历史知识为基础。“知识是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因素。……没有历史知识, 历史作为研究人类往事的一门科学, 就不能实现其职能”。[1]服装史知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往往理论性较强,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我们应在服装史理论文献中, 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分析, 使得理性的服装史知识转变为感性的文学意境, 从中启发学生对服饰美的领悟, 这样从另一角度来看, 也能加强学生对历史服饰的审美感悟。

古典文艺作品中, 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对相应时代服饰时尚的描绘和感慨, 那么对文艺作品的分析就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历史时代的服饰风尚, 感悟古典服饰的艺术特色和流行趋势。比如, 我们在对中国唐代服装史的教学中, 就可以搜集文艺作品资料, 并由此为媒介, 加强学生对服饰史理论的美学感受。唐代社会风气开放, 贵族妇女的裙装通常衣领开口较大, 外衣为透明轻薄的纱衣。唐代诗人周濆《逢邻女》一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此种服装风尚:“日高邻女笑相逢, 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 参差羞杀白芙蓉。”[2]表现了唐代女性独特的服饰形象。唐代女性裙装奢华靡丽, 其中最为精巧的是用各类飞禽羽毛捻线织成的百鸟裙, 其“正视为一色, 旁视为一色, 日中为一色, 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皆见”。[3]唐代年轻女性中盛行穿用一种单色红裙, 因其形状与石榴红花相似, 因此名为石榴裙, 万楚《五月观妓》称:“眉黛夺将萱草色, 红裙妒杀石榴花。”[4]唐代女性喜好用轻薄罗纱裁制成长纱巾, 以印染或刺绣吉祥图案纹饰进行修饰, 披绕在肩背处, 两端下垂, 称为披帛, 马缟《中华古今注》称:“开元中, 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 寻常宴参侍令, 披画披帛, 至今然矣。”[5]裙装搭配披帛, 更能展现唐代女性妩媚大方的服饰风貌。《新唐书·车服志》称:“至唐高祖……腰带者, 搢垂头于下, 名曰铊尾, 取顺下之义。”[6]唐代官员配用腰带, 一般腰带末端也应以玉、金或银装饰, 穿用时带尾朝下, 以表谦虚恭敬的礼节。

服装史文献史料中的文艺作品, 以其生动细致的语言表达, 不同风格的词汇修饰, 描绘出古典服饰的动人风采, 也传达出美轮美奂的服饰审美意境。引导学生对文艺作品服饰艺术内涵和审美意境的把握, 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以及对服装作品描述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感受人物画和人俑的服饰审美取向

在服装史教学中, 教师应以严谨的史学态度, 尽可能形象真实地再现历史服饰的款式造型、工艺特色和纹饰色彩。服装史料中的传世人物画和考古出土人俑, 在更大程度上固化了历史服饰风貌, 这是我们服装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授课中, 教师先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经典的人物画与人俑雕塑, 再从服装艺术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分析人物画和人俑所表现的服饰特色。这样不但使学生对历史服饰有了更为深刻直观的形象认识, 而且十分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应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服饰的审美取向。

对于人物画和人俑服饰的鉴赏, 可以开阔学生的服饰艺术知识视野, 提高人文艺术素养。比如, 中国魏晋时期宽博袍服为主流服饰, 特点集中表现在交领右衽, 宽衣博袖,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对男性人物的刻画, 就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一服装风格。《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形象, 则表现出魏晋贵族女性杂裾垂髾、华带飞扬的服饰风范。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秀逸生动地刻画出五代时期贵族的奢华富丽的服饰风范。此外, 唐代绘画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 都逼真地描绘了唐代女性珠翠满头、华服盛冠和裙裾拖地的豪华侈糜的流行服饰盛况。此外, 考古出土的人俑则立体形象地真实再现了古典服饰的款式造型和纹饰特色。例如, 秦兵马俑塑造精巧, 面容神情呼之欲出, 栩栩如生。兵马俑服装、发式、冠帽与配饰刻画细致, 形象逼真, 展现了秦代军事服装中甲裳的厚重与军装的英武风采。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俑, 见证了殷商时代贵族女性特殊的平顶卷云状帽箍, 交领窄袖及膝长衣, 几何纹、黻纹和升龙纹等独特纹饰。陕西西安白鹿原西汉墓出土跪坐侍女俑, 侍女俑身穿三重领曲裾续衽袍服, 领与衣襟造型为交领右衽, 上衣下裳连属且合体, 衣领、袖口和下摆均施有缘边。侍女俑面庞丰满, 仪表端庄, 姿态恬静, 衣著丰丽, 是典型的宫廷侍女形象。

传世人物画和人俑, 以其特殊的绘画技巧和雕塑工艺, 生动再现了古典服饰的面貌, 传承了民族艺术的审美意念, 也是民族艺术文化的表征。对人物画和人俑的服饰艺术鉴赏, 可以启迪学生感受传统服饰艺术的流行时尚, 领悟民族艺术精神的审美取向。

三、基于服装实物的审美体验

服装艺术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在服装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服饰艺术素材, 全面扩展服装专业学生的服饰艺术眼界, 引导学生品味厚重的古典服饰艺术文化。在对历史服装的介绍中, 一方面要加强对服装实物的鉴赏, 真正体验历史服饰的艺术精髓,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对服装实物款式造型、色彩和纹饰图案进行必要的研习、临摹和改造, 形成富有个性的服装设计方案, 以此提升学生的服饰设计操作能力, “这种技能对艺术史探索很重要, 同时对学习艺术评论以及艺术的其他方面也很关键。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7]

在各类服装史论证史料中, 服饰实物是最为真实有力的服饰艺术作品。通过对服装实物的鉴赏, 教师应重点启迪学生细致观察、评价和领悟服装实物的款式结构、面料、纹饰图案和工艺手法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色, 从而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把握古典服饰的风格, 以及传统服饰元素的艺术特征。

在服装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考古发掘的服饰实物图片作为服饰艺术鉴赏案例。例如,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朱红菱纹罗丝绵袍。袍服上衣下裳连属, 衣领相交, 衣襟由左向右折到右侧身。这种款式在西汉早期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朱红菱纹罗面料是一种单色的暗花绞经组织丝织物, 由两根经丝相互绞转织成, 具有特别明显的方孔。这种方孔不易滑移, 十分牢固。两件袍服下裳均为斜裁, 底边略作弧形, 上端右衽角穿用时裹于胸前, 再折到右侧腋后。其工艺缝制方法:上衣部分正裁共六片, 即身部两片、两袖各两片。六片拼合后, 再将腋下缝起, 其领口呈琵琶形, 袖筒较肥大, 下垂呈弧状。下裳部分斜裁共四片, 袍缘斜裁, 后加缝的袖缘的宽度与袖口略等, 衣片之间缝合均用平针。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一件素纱单衣, 向我们展示了汉代纱衣的风采。整件单衣身长128厘米, 两袖通长190厘米, 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单衣款式为交领右衽, 曲裾续衽服。面料为素纱, 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 共用料约2.6平方米, 重仅49克, 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素纱单衣的轻薄丝绸面料, 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和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出土服装实物直观地展现了古典服饰的色彩、造型、工艺和纹饰图案, 通过对服装实物的评价、鉴赏与临摹、改造, 学生充分领略了对古典服饰的审美体验。

在服装史教学实践中,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服饰艺术品味与素养, 教师就应规避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 将理性的服装史系统知识巧妙地转换为对历史服装的审美感悟, 以传承与发扬民族服饰艺术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37.

[2][4]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85.8755, 1469.

[3][6]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878, 527.

[5]马缟.中华古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6.33.

审美感悟能力 篇4

自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音乐课程开课率提高了,引进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使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音乐专职教师的缺乏,以及有些学校对艺术的不重视,使得很多音乐课形同虚设的现象还是很多,特别是农村小学尤为突出。音乐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以至于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缺乏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养成,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现今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聆听中感知美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因为伟大的音乐作品总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说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审美体验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聆听,这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聆听音乐,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但前提是给学生聆听的音乐必须是美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的音乐。

实际上在小学音乐教材和本土音乐素材中有许多适合小学生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情趣的有利因素,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利用。一年级下册歌曲《春晓》和合唱曲《春晓》虽然曲名一样,但是演唱方式不同,速度节奏情绪也相差甚大。前面一首速度较慢,情绪优美抒情,而后面一首合唱曲速度较快、情绪活泼欢快,所以在欣赏《春晓》时,可以用对比聆听的方式,让学生来感受两首歌曲的美。

二、情境中发现美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发现美的重要手段。所以创设有效的审美情境可以让学生发现美,并沉浸在审美情境中。在学习《杨柳青》这首歌曲的时候,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学生喜爱旅游、爱看的身心特点,结合图片和音乐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江苏。在播放课件的同时,我又结合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进行介绍,像真的旅游一样,让学生在静静聆听和视觉享受中感受苏州的地理风光美景以及音乐美,然后引出江苏的地方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置身于审美的情境之中。学生自然而然对江苏的地域风光、人文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也随之油然而生,从而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任何一个有利的时机,给学生一个发现美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实践中体验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获得的审美愉悦感和师生的认同感,让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1.歌唱中体验美

歌唱是学生最易于接收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所以可以通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在学习歌曲《两只老虎》时,我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改变歌曲的演唱形式让学生再进行表演,从齐唱到二部轮唱,等学生掌握轮唱形式后,再增加难度,让学生进行三部轮唱、四部轮唱等等。学生在表演歌曲的过程中,充分获得了审美体验。

2.舞蹈律动中体验美

舞蹈是小学音乐活动中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舞蹈表现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加入到音乐情境中,体验审美需要。二年级下册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歌曲,富有舞蹈性,所以我在教唱这首歌曲的时候,给学生看了一段孔雀舞的舞蹈视频,然后我又教了学生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为歌曲舞蹈,在歌曲学会的基础上,分组表演,在舞蹈中体验歌曲的美。

3.器乐演奏中体验美

器乐演奏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演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将简单的器乐演奏和音乐相结合进行表演,让学生在其中享受体验的快乐。我在上一年级上册歌曲《龙咚锵》的时候,歌曲中要求认识锣、鼓、镲三种乐器并能探索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所以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我分别用这三种乐器按照乐曲的锣鼓声的节奏,请学过乐器的学生和我一起先来表演下锣鼓声,下面的学生看了,学习兴趣很浓烈,有的已经迫不及待想来试试啦,于是,我就分别教学生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等学生学会后,请学生将三种乐器合起来演奏来表现歌曲的锣鼓声,并为歌曲做伴奏。学生不仅认识锣、鼓、镲,还掌握了演奏方法,并在演奏实践中体验到了审美愉悦感,获得了审美表现能力。

四、创造中深化美

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所以,音乐教师要在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音乐活动中不断地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其中。在欣赏《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时,我请学生8-10人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大胆的创作,表现出对音乐的独特的见解,表现了自我的审美情感,充分感悟了音乐的魅力。在自我创作中深化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评价中提升美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作出的判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我都会请学生自愿来表演歌曲或者舞蹈,然后请表演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请观看的学生评价,最后我来总结评价。用开放、公平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这对学生吸取优点、改善不足有一定的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音乐教师作为一个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作为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带到音乐的殿堂,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感受生活。所以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从而逐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感悟能力 篇5

自然美, 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等的美, 都属于自然美。自然是孕育人类并以其乳汁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 人类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脉动中, 感到惬意、宁静和温馨。无论是芳草萋萋、杨柳依依, 还是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自然界总是以其变幻莫测的美, 使人心驰神往。

中国是非常崇尚自然美的国家, 而且主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所谓“天人合一”。杜甫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对山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具体来说就是, 中国文人对山水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兴趣, 喜欢用自然山水作为比喻, 借吟咏山水来表达内心世界, 山水成为最能触动古代文人灵感的因素之一。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借游山洞的经历, 阐释了尽志求思的人生道理。古代文人还喜欢把自然山水与尘世人间相对比, 因而他们在写山水、赞山水、甚至置身于山水之间时, 经常会产生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冲动, 这是他们在借歌颂自然山水来否定世间的纷争, 表达避世的意愿。从这个意义来说, 中国文人对山水的感情还掺进了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和追求。所以, 中国表现自然美的作品, 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山水审美观:作者审视山水的兴趣点不在山水而在人生, 其指归在于透过自然美景探索深含自然之道的人生真谛。因此, 法国汉学家侯思孟在其《山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一文中说:“在古代世界的两端, 人都在寻求真理, 但方式截然不同:在中国, 人走向大自然的怀抱;在欧洲, 人却背离大自然, 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这种“体物悟道”式的山水审美观, 所以, 由此创作出的表现自然美的文学作品, 就洋溢着中国人特有的崇尚自然的生命精神, 映照出远比自然世界更广袤深邃的心灵世界, 让人流连忘返。

一、山水创造, 表现为对大自然的爱戴之心

中国古代的美学家与艺术家始终以一种爱戴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生活于其间的大自然, 建立起了一种山水—人生双向流贯的审美思维方式。这种爱戴的态度, 表现为描写山川风物之美。古代文人并不把山水大自然看做是游离于人之外、甚至与人对立的客体世界, 而是把它看做与人相亲相和的统一体。所以, 其笔下的山山水水, 倾注了作者生活激情和生命的意识, 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人生寄托境界, 成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山川风物之美表现在:一是美在有声有色、仪态万方, 生动的景物表现中凝聚着作者的生命情调。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兰亭之地,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一群文人雅士在青山绿水间, 吟诗作赋, 这是何等雅事、何等情调。这种情调是对山水中“清湍修竹”宜人的发现。这种发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使读者为之动情, 激起关于人生应如何度过的情怀。这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表现出一种高旷的宇宙情怀。所以, 下文才会引发对人生的慨叹, 反思生命本身。有了这部分景物的烘托, 展示出的情调美才充实具体, 人生之乐才有感染力。我们不难体会到这浩浩茫茫的天宇、林林总总的万物不仅仅引发作者的欢快, 也引发了作者的联想和思考。这种感觉提供了生命主体存在的确证, 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妙和珍贵。二是山川风物美在有情有致, 天人幻化, 移情笔墨别有风味。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传达出的轻快、愉悦之情。三是山川风物美在有神有灵, 令人奇想纷呈。中国人羽化升仙观念由来已久, 穆天子西上昆仑, 秦始皇东寻三山, 为了访仙求丹, 李白遨游天下, 如其自白, 实为“五岳寻仙不辞远”。有些作家据此神与物游, 运笔渲染山水皆有灵性。如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山水之美至于此, 岂不令人心驰神往。

二、山水乐生, 表现为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山水是中国文人的生命绿色, 其个体生命因青山绿水而洋溢着活力和乐趣。古人哪怕处境再困顿, 悲苦再沉重, 一旦步入山水清境, 与天地自然之气相通, 就神泰气畅, 体味到人生的欢乐价值, 并形成了文人的一种心灵超脱模式, 苦生—山水—乐生。这种对大自然美的欣赏之情, 在于山水具有多重美感, 能够赋予文人丰富的愉悦与启迪, 引导文人彻悟生命的美好与归宿。

首先, 山水大自然千姿百态, 五光十色, 其新奇怪异足以耸人耳目, 其声光形色足以怡人心神。如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 景气和畅, 故山殊可过”, 文中所描绘的辋川景色, 宁静闲适、清爽秀丽, 足以怡人心神。其次, 山水大自然具有纯洁宁静的氛围美, 对于目睹身历着社会上的尔虞我诈、特别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而身心疲惫的文人来说, 这无异于是恢复心理平衡的灵丹妙药。如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所言:“此时独坐, 僮仆静默, 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 步仄径, 临青流也。”结合上下文看, 他冬日夜景中对俗世生活细节的再现, 绝不仅仅是为了衬托山中的幽静, 更有一层欣赏在里面。这种欣赏体现了他寄情田园、隐居山水更多的是无奈, 是大志难以实现后的自我安慰, 是对遭受仕途挫折后的心理恢复。如果再结合其“诗中有画”的风格来想, 就能发现蕴涵其中的绘画结构美、色彩美以及借客观世界的空寂显现出来的“本来无一物”禅意。最后, 以天人合一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徜徉于山水间, 从山峙水流、月落日出、春华秋实等自然律动美中, 体悟到万物化育之自然、生死盛衰之必然、人生乐天之本然, 一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言:“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山水自由, 表现为对大自然的任情适性的追求

自由是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与日俱增的人生基本欲求。但中国古代礼法之繁苛举世罕见。一部《十三经》中就有《周礼》、《仪礼》、《礼记》三礼, 三纲五常、国法家规犹如一条条绳索, 束缚着文人。古代文人为了争取人身自由、维护人格独立, 大抵暂时或永久地放逸于山林原野。古人所咏的山水自由, 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意蕴。他们在意念中成功地把山水营造成了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净地乐土, 不但以亭、阁、台、榭、碑、铭、诗、文等人化自然, 更以山水风云熏陶心性, 升华灵魂, 将心性灵魂自然化, 悟得人生的自然本质与归化自然的理想归宿。

首先, 山水自由表现为主宰自我行止的人生自由, 张扬了我行我素的孤傲气质。如陶渊明对田园山水的热爱, 就在于对人格独立的追求;还有庄子的《逍遥游》中体现的自由理念。其次, 山水自由表现为弘扬自主命运的旷达意识, 如苏轼泛舟赤壁, 反对“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认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了;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实之痛固然是自己亲历之痛, 但这并不是黄州生活的全部, 除此之外, 自己还拥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物, 如眼前之美景。这些顿悟与尽兴忘情, 正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 也是一种佛家式的参禅, 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诗化人生、自由人生, 它能解放人的心灵, 释放人的烦恼, 帮助人走出痛苦。三则, 山水自由表现为以山水为复归真率本性的理性归宿, 消解了“人生世上风波险”的忧患。正如李白《山中问答》云:“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当然也要看到, 这种山水自由有着明显的时空局限性, 它往往是以削弱社会进取性为代价的。

总之, 由山水之美, 寻获山水之乐, 别创山水人生, 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 古人将生命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追求符合物我合一审美理想的精神境界, 从而把自然之美提升到了生命本原的高度, 成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可以说, 这些美都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假、恶、丑, 是帮助青少年认识自然、认识人生, 认识并形成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可或缺的间接经验, 是他们茁壮成长所必需的精神养料。

摘要:中国古代表现自然美的作品, 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山水审美观:作者审视山水的兴趣点不在山水而在人生, 其指归在于透过自然美景探索深含自然之道的人生真谛。在鉴赏描写山水的古文时, 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 体悟文本辞彩的优美, 更应体会作者表达的无限情思。

关键词:文言文,自然美,山水,人生

参考文献

[1]臧维熙.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

[2]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审美感悟能力 篇6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为基础观念,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美国著名教育家赫柏特.齐佩尔博士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思维水平的提高, 音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学习和理解对音乐的鉴赏分析能力, 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尊重个性, 培养审美情趣

课标中提出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 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第一位, 然而在多年的高中音乐教学中, 我感到21世纪科技发达, 众多媒介快速传播, 流行歌曲商业化的今天, 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听到的是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 他们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音乐作品了解甚少, 并且不屑一顾, 甚至嗤之以鼻, 不愿了解与传唱我国优秀音乐家的歌曲作品, 对教材中必唱的歌曲或必听的音乐不感兴趣, 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与《十面埋伏》时, 一些学生说“很难听”、“听不懂”“不感兴趣”, 说他们只喜欢周杰伦、林俊杰等, 针对这些情况, 我认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十分必要的。于是, 我选择这样的方式给他们讲解《十面埋伏》:这是一首历史典故并且演奏技术很高的琵琶独奏曲, 演奏技巧包含有“弹”“挑”“分”“扫”“拂”“轮”“推”“拉”“吟”复杂手法, 甚至在课堂上给学生背诵《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给他们解释“轻拢慢捻抹复挑”在琵琶演奏中是什么样的技法, 让他们听“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告诉他们通过欣赏与学习对于在高中语文课文中将要学习的白居易古诗《琵琶行》会有所帮助;为了激发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听周杰伦的《东风破》, 请学生自己来分析歌曲中的古典音乐元素。这样一来, 学生就不会认为音乐是没有用的科目, 古典音乐是落后无趣的了。我认为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的某些看法与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当然这种现象与孩子们身边接触所看到, 听到的多媒体环境有直接因素, 我认为喜欢流行歌曲与流行音乐没有错, 但我可以让学生知道真正好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也是从优秀的古典作品中脱胎而来的。通过这些教学活动, 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 但也有路可走。

3 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课是高中阶段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曾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 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 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 能使它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高中欣赏课不会像初中阶段时简单地听或学唱, 随着知识积累要通过官能的欣赏 (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 情感的欣赏 (感受音乐的各种要素) , 理智的欣赏 (对作品的形式、内容、代换特征进行分析)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以学生明确学习欣赏音乐为目的。具备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艺术修养, 提高鉴赏能力, 将审美观念渗透到教学中去。

4 欣赏中的引导

针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普通现象, 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多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经典作品, 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声乐套曲时, 除了播放磁带让学生官能欣赏外, 让学生结合所学我国政治与历史知识了解当时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 通过复听的欣赏, 了解《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歌颂我们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人民, 塑造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大型声乐经典作品, 传唱了大半个世纪, 让他们了解经典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经久不衰的。欣赏《长征组歌》除对曲式风格分析外, 让学生结合中小学曾经学过的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课文, 讲述有关小红军啃树皮、煮皮带吃的感人故事, 让他们知道今天能衣食无忧幸福地坐在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里欣赏流行歌曲和音乐是与先烈们用鲜血打下的江山密不可分, 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历史感恩英烈。

5 审美教育的渗透

兴趣爱好和审美要慢慢培养渗透, 《春节序曲》是以陕北秧歌和民歌为素材, 表现人民群众在过春节时热烈欢腾、互庆互贺喜迎新春的节日气氛。在欣赏过程中我特意选出学生代表来跟着我学习北方秧歌的基本舞步, 先从手脚的配合, 再融入音乐, 让学生在开心的笑声中加深了对《春节序曲》作品的印象与理解, 在欣赏各民族民歌部分的作品时, 请学生列举具有代表性舞蹈动作或代表性的乐器, 如唯吾尔族动脖子、打手鼓, 蒙古族的骑马、马头琴, 傣族有孔雀舞与象脚鼓等, 还请出个别特别爱唱流行歌的学生上讲台表演, 并且对表演作客观点评, 给他们讲解一个歌唱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与姿态, 还利用多媒体教学穿插及欣赏一些他们喜爱的流行歌手的演唱,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参与的音乐审美方式, 我发现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与歌曲不再反感, 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 因此要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优秀经典音乐作品渗透到学生课堂中, 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功课, 真正做到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才能把音乐教师在学生审美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教科书上下册》.

[2]《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

审美感悟能力 篇7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要让他们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必须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生活的感知、鉴赏、创造能力;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让美洋溢在他们的心中。审美教育必须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合理补充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增加美的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教案时,内容不可过深,要让智障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设计“大象”教学方案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象。如果还是遵照原教材以大象为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大象改成学生熟悉的小猪。结果,学生在课上侃侃而谈:“我家养了几只猪,它们长得很胖”“我喜欢小猪,它们很可爱”“它们是白色的、圆圆的”。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教学内容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线,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再现生活,才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审美情趣。

二、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交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

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每一位智障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要引领他们逐步学会品味美的东西,在“读画”空间中有所拓展,感受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讲授时间不可过长,内容不可过多过滥,不能让他们生厌。学生S对于动物形象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尽可能展出他喜欢的动物作品,引导他对作品进行了解、领会和感悟。在欣赏过程中,S会说一些简单的解说词,但由于词汇量贫乏,每次就这几个词,毫无新意。不过他的模仿能力还不错,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人说相声,他会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去模仿一些优美的解说词,培养他的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S已能说一些词汇量比较丰富的解说词,能够简单地评价一些作品的优劣,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乐。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加上注重因材施教,就能使精神不振的智障学生振作起来,能使过度兴奋的智障学生归于平静,能使茫然的智障学生得到启迪,能使无信心的智障学生增强自信。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感受到艺术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不必越俎代庖。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是促使学生增加美的感悟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大量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术课件,直接将智障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生动、利于理解的图画世界,然后巧妙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圆形变变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接着,以动画的形式将圆涂成红色,外面加几根黄色的线条,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学生答道:“太阳。”教师再问:“你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有的学生说能变成西瓜,有的学生说能变成大饼,有的学生说能变成气球,等等,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殿堂。实践证明,巧设赏析阶梯,对培养智障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引领,智障学生踏上审美这条道路不再遥远。审美教育除了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将课件、动画、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激发智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智障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结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切点,补充美术“话题”,增加美的内容;以他们的个性差异为触点,拓展“读画”空间,增加美的享受;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巧设赏析“阶梯”,增加美的感悟,是提高智障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海英.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王一兆.美术审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审美感悟能力 篇8

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美内容, 只要我们能把它们挖掘出来并选择恰当的方法渗透化学美的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美育的基本教学途径“认识和欣赏自然美, 发现和创造社会美, 理解和欣赏艺术美。”结合化学教学特点, 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可采取以下办法。

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紧密结合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认识物质、学习知识、理解规律、崇尚科学。这主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学美教育。

2. 结合教学内容, 把审美、创美活动扩展到课外。

如组织学生自学, 开展采集标本活动或骑自行车旅游等。让学生目睹大自然美景和工农业发展进程, 探索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形成原因。我在讲《自然界中的水》一课时, 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水库进行实地考察, 极受学生欢迎。

3. 相对集中的形式《原子》、《原子结构》等节, 都可采取相对集中形式的化学美教育。

例如在讲《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节时, 利用演示实验把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向大家展示, 通过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的化学性质串联起来, 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 把这节课设计为“问题引导”课型, 就是相对集中形式的一次尝试。

4. 相对分散的形式课堂教学中的化学美教育多数

为相对分散的形式, 即结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适当、灵活、随机地穿插化学美教育。

二、选择恰当内容, 运用形象手段

1. 在构思《金属与金属矿物》复习课的如下过程:

(1) 归纳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主线。知识点和知识网, 使学生掌握《金属与金属矿物》一章的知识结构。 (2) 通过演示向Cu SO4溶液中加Fe, 分析溶液颜色变化, 通过颜色变化的视觉效果,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Fe的性质, 巩固所学知识。 (3) 通过让学生设计简单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名称是制取铜树) , 进一步复习知识, 培养能力, 并受到化学美的熏陶。 (4) 通过书写一道有关铁变价的化学方程式, 启发思维。

2. 教学中应不遗余力地运用形象化手段, 这些手段主要有: (1) 化学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

(2) 使用直观教具 (化学实物、模型、标本、图表等) 。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不能直观看到的有关化学美的东西, 例如:原子模型、分子模型。利用动画效果展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即分子如何分裂成原子, 原子又如何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4) 用形象化语言讲述艺术感很强的化学小故事等。例如:空气的发现史、我国的化工专家侯德榜等。

以上各种形象化手段密切配合使用, 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审美效应。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 编出充满真善美事例的化学史小故事在课堂上讲述, 与化学实验相配合,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教学更加生动, 充满趣味性, 很受学生欢迎。

三、构建美的学习氛围, 激发美好情感

审美情感来自于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但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当它未被客观对象激发时, 它是以隐蔽的状态埋藏在心里;一旦接触到美的事物, 它就会被激发而复苏。教师在教学中, 首先要注意构建美的氛围, 并把自己当作“美的客观对象”, 去激发学生们的美好情感。教师使用的化学仪器, 一定要让学生赏心悦目, 洗刷干净, 摆放整齐;教师演示实验时的动作, 应该熟练准确、符合规范;教师绘制的化学图表, 应该形象鲜明、色彩美观 (当然应无科学性错误) 。化学教师应带着最佳的心境进入教室, 亲切自然、坚定乐观。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构建美的氛围, 并以自己美好的形象, 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

四、创设美的学习环境, 培养审美能力

优化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激发美好的情感、启迪自由的思维。它包括: (1) 美的环境:绿化的校园, 布置美观整洁的教室等; (2) 健全的设施:易于书写的黑板、易于实验的讲桌、课桌等; (3) 好的实验室条件:设计合理、设施完善、管理科学、使用效率高; (4) 好的教材:具有学科特点, 符合现代化要求, 体现真善美精神等。

总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不断的渗透美育教学, 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从而真正的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摘要:化学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对化学美的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发现、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化学美的能力, 同时形成一定的化学审美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体现情感性、突出形象性、给学生思维以自由性的过程。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广大化学教师探讨的课题。根据美育的基本特征“以情感为核心、形象为手段, 娱乐为形式”, 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提几点看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9

一、深化课文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春》的语言优美,很容易感染学生。而文字构成的更深层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则需要教师的层层引导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的最佳方式便是找来相关的影像文字和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然后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导入和介绍,让学生在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的交互感受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达到审美意识到深化。

由于学生审美经验的局限,不可能对文章中具有特定时代环境的审美对象进行较为深入、全面和细致的感悟。这时,就必需运用必要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调动学生可能具有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激发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用设身处地的想象,以弥补经验的不足从而获得全新的、更为深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教学手段一定要多样化、分层次、有新意。既要有常规的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的音像手段,又要有根据课文的需要设计的富有新意的,意在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创造性手段。在教授《春》时,我先在黑板上挂了一副春天的简图,然后要求学生将想象到的春天最美妙的事物和景象以文字的形式添加在画旁,或者动手以一个具体的景物例如花、草等画一幅画,配上文字,这样,每个学生都营造出了一副自己想象中的春天。这时,我趁势引导学生将朱自清笔下的《春》,同自己想象的“春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在与课文的比较中找到了自己的审美差距。

二、完善作文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次春游活动,我提出春游后每人要交一篇山水游记,大家一片嘘声,感觉这题目太老套,说写过“N”遍了。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山水之美呢?怎么才能让学生在笔下表现自己眼中所见的山水呢?我找来大量的背景资料懂得山水各种单纯的色彩的质地之所以会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中具有种种象征意义,表现出种种情调,就在于它们能通过初级的感官给人在生理上造成一定的快感,没有这种初级的生理感受,更高级的情感和想象活动就失去了基础,学生深受启发,知道要从美的角度去感知山水。这一次的春游,不再是“春吃”了,大家在游玩的过程中吟诗,品景,不亦乐乎。回来后,我又引导学生对山水进行创造性地想象,或柔和平静、或壮阔雄奇,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山水在想象的熔炉中重新塑造。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有很强大的力量,去根据现实自然所提供的材料,创造出仿佛是一种第二自然。在经验显得太平凡的地方,我们借助想象力来自寻娱乐,将经验的面貌加以改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联想去从自然中吸收材料,在这上面加工,造出和自然另样的,即超越自然的东西。”这时,再让学生以山水为主题抒发情感。或激越高昂、或婉约缠绵,学生都能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审美归纳,加深审美理解,完成一篇美文的创作,出现了不少佳作。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加强。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尚用语,升华学生的审美意识

社会的飞速发展,流行时尚的迅速更迭,学生接受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甚至显得幼稚和肤浅,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剖析、引导学生的文字和口头语言的表达,使他们的表达方式逐步达到审美的“自觉”,并把这种“自觉”逐步升华为“自然”。

引导学生使用时尚用语,要采用活泼、新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让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以期收到切实的效果。比如,一个语言擂台赛上,学生讲述一件有趣的事情,用的时尚语言多者为胜。在比賽评比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了异议,因为在学生自己地归纳、总结中发现,有些时尚语言用得恰当、有价值,但有些生硬、粗俗。如“菜鸟——初学上网者”,这个词具有中性的词义,形象生动;而“偶像——呕吐的对象”,则糟蹋了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按原意使用;“青蛙——网上丑男”、“恐龙——网上丑女”,只在社会的少部分人群中具有时尚意义,很多人根本听不懂。最后,大家以最贴切的最有价值的时尚语多者才为胜者。在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对一些常用的时尚语言进行了反思。这次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语言审美意识,纯净了他们的语言环境。

时尚语言的审美教育,还需要从家庭、社区、网络等各方面引导。当然,这些并非语文教师力所能及。但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这些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时尚,在时尚语言的应用中进行审美判断,在连续的审美判断中升华审美意识。

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从学科的基本结构中鉴赏数学的美

直觉思维出于对思维对象整体的认识, 数学之美虽也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外表, 例如美妙的曲线, 对称的方程, 但总的说来, 数学之美是深深地蕴藏在数学对象的相互联系之中, 数学方法的共通之中。数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性、应用广泛性和美学中的统一、简单、和谐的准则正相吻合, 数学的基本结构成为数学美的源泉。例如, 曾使罗素产生过初恋般感情的欧氏几何, 它的美强烈地表现于它的逻辑结构上, 而这正是欧氏几何的学科特点。这种美感出于对欧氏几何结构的深刻理解。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学科的基本结构出发, 引导学生鉴赏数学内在的美。例如, 为了突出平面几何的这种逻辑美, 就应该在入门教学中采取程序化的教学方法, 在不同场合提出相同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相似的思维活动, 利用“选择-探索”的探索程式和三段论的推理模式, 形成强烈的节奏和旋律, 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

数学的美还表现在数学结构的统一中。正如恩格斯所说, 数学中充满了辩证法。如平面几何中的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定理, 都可以统一于圆幂定理。解析几何中的椭圆、抛物线、双曲线都统一于圆锥曲线。在极限概念建立之后, 这种转化与统一就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了, 如有限与无限、曲线与直线、切线与割线的转化。认识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 也就抓住了数学中的美点。

从形式多样的解题方法中指出统一的解题思想, 就如同在复杂音乐作品中指出它的主旋律, 使初学者更好地发现美的存在。当然, 与此同时, 学科的基础结构也就得到体现。例如在立体几何的解题方法中, 化归是主要的指导思想, 占据主导地位。空间问题化归为两点间的距离, 几何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也是通过逐步化归完成的, 在教学中应突出这种主导思想。事实证明, 在数学教学中, 坚持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 就可以达到使审美过程与理解过程统一起来的效果。

二、在发现活动中突出数学审美过程

既然数学审美活动是直觉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那么在发现活动中突出数学审美过程, 就成为发展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

科学发现活动往往开始于对现有知识结构美的缺陷的认识。例如, 非欧几何的研究源于对欧氏第五公设的怀疑 (因为它不“简单”) , 射影几何源于对直线交点的追究 (因为它不“对称”) ,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析现在的知识结构, 发现它的美中不足之处, 提出课题。如在引进对数概念时, 可以考虑等式ab=N所定义的几种运算:已知a、b求N (乘方) , 已知N、b求a (开方) 从对称性角度考虑, 我们自然要研究已知N、a和b的运算。这样就从原有知识结构不对称的缺陷开始, 完成了提出课题的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经常用推广、特殊化、类比、逆向联想等方法来提出课题。从前面的分析已经看到:在这些方法的背后, 存在着美学因素的潜在影响。使用这些方法提出课题, 不仅具有认识上的价值, 而且具有美学的价值。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 科学家是通过自己的美学直觉来确定突破方向、选择方案、作出评价的。同样, 在数学的探索过程中 (探求结论、方法、途径) 也可以适当地发挥美的直觉作用。

在寻求解题途径时, 美感直觉可能会给我们帮助, 但这种直觉的产生往往是偶然的甚至是无从解释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则要尽力地为它的出现安排好必要的阶梯。

例2:已知平面上有直线L及其同侧的两点A、B, 在直线L上求一点, 使从X看A、B所张的视角最大。

分析:设想X点从L的左方无穷远处沿直线运动到右方无穷远处, 则视角∠AXB经历了由无穷小增大到某一值后又减小到无穷小的过程。这表明, 变化过程从总体上看是对称的, 但在某一点处必使∠AXB达到最大值。

设想在点X1处∠AX1B达不到最大值, 那么由上面对于对称性的认识, 则可在点的另一方有点X2, 使∠AX1B=∠AX2B, 易知这时A、X1、X2、B共圆。因此, 可以猜想, 只有当过A、B的圆与L相切时, 切点才可能是所求的点X, 这样, 通过想象利用问题的对称找到了解答, 剩下的对上面结论作逻辑证明。

数学之美还表现在奇异。培根说:“美在于独特而令人惊异。”奇异与和谐是对立的统一, 数学中出人意料的反例与巧妙的解题方法都令人叫绝, 表现出奇异的美, 闪耀着智慧之光。作为发现后的思考, 应该对这些解题过程反复玩味, 在欣赏奇异美的同时, 竭力挖掘隐藏在技巧后面的思想。

一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某教授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 距离为一百里。甲每小时走六里, 乙每小时走四里, 总有一个时候会碰面。一只狗每小时走十里, 同甲一起出发, 碰到乙后向甲方走, 碰到甲后又向乙方走, 直到甲乙两人相会为止, 问此狗一共走了多少里?下车时, 教授得到了正确答案:10×10=100, 狗跑了一百里。

某教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呢?原来他避开了分段计算狗所跑路程的计算方法, 而抓住了问题中的不变量:狗不断地跑, 其速度不变, 直到甲乙两相会为止, 从而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在欣赏这一解法的同时, 又令人想起了小高斯所完成的天才计算:1+2+3+4+……+100=5050。事实上, 利用这种思想方法可以给出不少问题的简捷解法。

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看来奇特的解法后面隐藏着具有一般意义的思想, 这正是值得我们在完成解题过程后仔细玩味的。

德国学者布雷希特认为, 科学美在于“困难的克服”。在发现活动中, 在解题过程中突出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丛书惠.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与数学美[J].沈阳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就业工作系统下一篇:功能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