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

2024-08-31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精选8篇)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 篇1

下新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一、课前

1、学生进入班级后,先拿出学习用品、作业本等置于课桌右或左上角,然后开始自觉学习,作业等待课代表或组长收交。不允许无故在校园或教室内走动、追逐打闹、闲聊、聚群、玩玩具等做一些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情。

2、学生能够自觉、主动、专心、投入的学习;值日生各司其职,专心值日,不散漫。

二、上课

1、上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并和书本一起放在桌子的右或左上方。

2、候课音乐响起,学生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端坐,有组织有计划地背诵经典诗文,等待老师上课。如是室外体育、计算机课,应在候课时间内由课任教师进入班级组织全班学生迅速排好队并带领学生有序地到教学场所等待上课,不允许一盘散沙我行我素。

3、上课铃响后,老师精神抖擞、仪表端庄地站在讲台上,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立正,师生互相问好,做到快、静、齐。

4、迟到的同学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待老师许可后进教室,老师询问迟到原因时,迟到的同学应如实说明情况。

5、专心听讲,做到心到、口到、手到。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阅读和书写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6、师生对话必须用普通话。

7.老师宣布下课后,同学们待老师离开教室或经老师许可,才能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轻声,不逗留。

8、课间,同学们应把当堂的课本和学习用品放回书包,准备好下节课的课本和学习用品置于桌子右或左上角。

9、认真上好计算机、体育课,组织好室外活动,注意安全,口袋里不带金属利器、易燃品等危险物品。

三、课间

1、下课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未经许可,不进办公室,不在教室外、办公室门口、来访者身边围观。

2、值日生应把黑板擦干净,把桌椅摆整齐。

3、不追逐奔跑,禁止在教学楼上搞任何体育活动。不随便吐痰、倒水、丢纸屑、果皮。

4、地面有纸屑等杂物,应自觉拾起放入垃圾桶内。

5、禁止骑栏杆和顺着栏杆爬行或滑行、爬树、爬窗、爬围墙等活动,到厕所不准横穿田径场,器材活动区活动要注意安全。

6、不准有打架、吵架、骂人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7、未经老师批准,不准走出校门。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 篇2

一、针对学情定位学习习惯培养重点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发现学生有各种不良学习习惯, 比如上课玩玩具、做小动作, 写字时找不到橡皮擦, 交作业时忘了带作业本等。针对这一状况, 我校决定聚焦学生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按照要求做好课前准备, 保持课堂注意力集中, 认真听讲, 课堂上按要求完成练习, 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二、尊重规律, 探索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和引导。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时, 教师必须运用智慧指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1. 通过“儿歌、动作、手指”等有趣的方法训练养成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 学生的可塑性较强, 崇拜“权威”, 无条件地信任老师, 服从老师的指导。在这个阶段, 教师适时地对孩子加以引导和塑造, 会更容易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会发现有些习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因此, 教师运用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形式, 比如编写儿歌、使用标志性动作、做手指游戏等, 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轻松有趣, 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和接受。

(1) 儿歌法

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朗朗上口、简单易记, 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了规范学生的课堂常规, 教师可以自编或选取一些朗朗上口的有关学习习惯的小儿歌, 让它们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例如《课前常规儿歌》:“铃声响, 上课了, 书放好, 快坐正, 不出声, 要安静。”《写字儿歌》:“写字必须三个一, 身体坐正脚放平, 书本笔尖两个一。匀呼吸, 再行笔, 端正字体欢欢喜。”

教师也可以利用晨颂时间或者在开始某种学习行为之前让学生吟诵儿歌, 以轻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教育, 让学生用儿歌中的歌词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达到良好的效果。

(2) 动作法

非言语信息有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仅可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而且也很容易被模仿。教师要充分利用动作等非言语信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这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约定一些指导学生规范学习行为的动作。例如, 举起食指指向大屏幕时, 表示让大家齐读;手掌垂直, 使其与胸部平行时, 这是在提示学生要把书立好;双手交叉平举放在胸前时, 表示让学生坐得更齐;伸出食指在空中比画时, 表示教师要带领大家书写生字。用手势说话胜于语言表达, 学生们能很快地从动作中明白教师的意思, 也会模仿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 手指法

培养注意力的小游戏简单、有趣, 不但能增加学校生活的乐趣, 而且也能提升学生注意力的品质。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手指游戏, 转换学生的注意力, 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例如, 边唱边做手指游戏:“爬呀爬、爬呀爬, 一爬爬到了小脸上, 爬呀爬, 爬呀爬, 一爬爬到了小脚上……”课堂中的手指游戏对缓解学习疲劳、放松大脑具有较好的作用,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专注到课堂学习上。

2. 采用多样的奖励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靠教师的提醒和教育是不够的, 建立一套与学生学习习惯相对应的评价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校采用了“友善之星”的评分机制, 分为课堂积分、常规积分、奖励积分, 利用六一、元旦召开大规模的积分换购会和五星级奖励游。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一评价体系, 他们以换取更多的积分为荣。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学校的评价体系, 各个班级也制定了自己班级的评价小体系。

(1) 随时奖

俗话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了准备随时奖励学生, 一些教师每天穿的衣服上都贴满了准备发给学生的奖励贴画。每当发现学生进步了, 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得好, 教师都会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奖励。这种方式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良好表现。教师随时能够看到孩子们露出幸福的微笑, 看到学生身上的变化和进步。

(2) 倾向奖

各个班级的学生各有其特点, 对学生进步的地方着重进行奖励, 可以激发学生进步的欲望。比如, 有的同学朗读能力需要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予他更多朗读的机会, 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朗读奖励。当然, 这不只是单纯的奖励, 而是在奖励的同时, 给予诸如“朗读流利, 如果感情能再丰富些就更好了”之类的具体评价, 让学生知道哪里做得好, 哪里还需要改进。学生在肯定中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不足, 也会不断地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3) 约定奖

这是专门为特殊学生设立的奖项。比如, 有时候班级上的某位同学因为各方面表现都不是很好, 所以积分一直不是很多, 甚至还会出现“零”积分的现象。教师可以私底下单独跟学生的家长约定, 制造机会对学生进行奖励,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关注和关爱每一个学生,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 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是用智慧引导学生真正的成长。

(4) 特别奖

食品有保鲜期, 奖励也有保鲜期。长时间实施单一奖励会使学生对奖励产生“疲劳”。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奖励、按层次进行奖励的方式, 使学生对奖励产生一种期待, 让学生在期待中不断地成长。教师也可以采用更换奖励的方法, 设置阶梯式的评价方案 (见表1) , 让没有获奖的学生充满心理层面的期待。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途径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得轻松,对学习也充满信心,而且基本上每门功课也都能均衡发展。而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则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没打好,从而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制力较差,易受外界干扰。据对老师的访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每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提醒。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一边上课,一边表扬哪些同学认真听,哪些同学发言积极等等。很多低年级家长也反应,做家庭作业时,孩子往往三心二意,边做边干别的事,甚至要家长坐旁边监督才能认真做,否则就不做。同样,在学校里,低段教师也反映,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学生也要教师亲自监督才会做作业。

2、语文学习的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学习基础不好等原因,得不到好成绩,于是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竞争意识,无视学习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老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很多学生往往只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喜欢花时间去涉猎课外知识。

3、书写习惯不佳,做作业马虎。调查发现,越是到高年级,书写质量越差,高年级作业量增多了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年级时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抄写生字时要不笔顺不对,要不笔画不对,纠正其错误之后,依然会再次出现同类的错误,而且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页面不整洁。书写姿势更是让人失望,握笔姿势错误,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太近,有的甚至整个头都要碰到了作业本。而且不少学生在有格子的本子上会认真书写,没格子时字又变得潦草起来。

二、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习惯的形成除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个体差异外,往往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有来自于教学政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平时教育教学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落实不够。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但是,如今新课改中依然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差甚远的问题,许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最大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的理念,努力去组织一些花俏的学习活动,一节课“吹拉弹唱”穿插其中,课堂上出现浮夸的现象,而语文最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则抛之脑后。

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对新课程解读的模糊,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理念的不协调,使得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依据。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就要给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就要在生活中时刻做出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非常难的。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也视而不见,也不会坚持培养,生怕孩子受苦。于是孩子成了两面人,教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在家里毁于一旦。

3、教师语文教学研究的浅薄。直以来,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很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课时负担很重,每天少有零星的课间休息或者空堂也都用来批改作业了,很少有时间来好好研究语文教学,每天只知道陀螺一样,完成课时目标,上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考什么满意的分数。对于學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分析

1、多元激励,调动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原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转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孩子都喜欢激励,喜欢别人给他信心。在他成功时积极嘉奖,在他失落时,树立信心。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深化课改,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要想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

3、加强师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水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品德,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如果学生乐学,那么好习惯的养成就容易多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素质的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积极参与进修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向名优教师学习,来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通力配合,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改;教师坚持不懈提升业务素养,在激励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家校合作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环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汇报材料 篇4

中 期 检 查 汇 报 材 料

芍药山中心完小

课题组

2015.5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中期检查汇报材料

本是《小学生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研究》的起始阶段。本课题组努力做到周密计划,抓好落实,为课题的顺利实施以及取得预期成果奠定了基础。为了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我们课题组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成果汇报如下:

1、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的培养

在课前把预习看书作为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指导看书方法,要求学生每天把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先看一看、想一想,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问题听课,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表明,学生课堂上学会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所以复习是必须的。

2、倾听习惯的培养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上课时。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例如:当遇到课的重要之处,或学生回答精彩之处,马上会示意别的学生进行思考。“刚才某某同学回答的好不好,你们能重复一遍吗?”这样能促使那些分心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思考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4、自评作业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最多的是一些小错误,比如:数字抄错、计算错误、过程不全,看错运算符号等。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做完作业不进行检查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对作业进行自评。

5、常规习惯的培养

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 篇5

学生进入初中后,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还是学习方式方法,与小学比较起来,都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新的特点。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小学和初中在学习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小学课程门类集中,主要学习语、数两科;内容简单,反复性强;进入初中后则学科门类大分化,从语、数两科变化为语、数、英、史、地、生、政七科,初二还要学物理,初三要学化学;就初中每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看,都已接近科学体系,是每学科的基础知识;就内容范围看,概念反映不仅是一般常识知识,而是每门学科中最基本的原理及规律。由于学科的分化,课程要求的不同等,进入初中学习必须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及自觉性,学习方法也必须具有灵活多样性,特别是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同时,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学习上一定要注意: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定期整理听课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和方法,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交替用脑,还要注意养成演讲习惯、读的习惯、定计划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编错题集等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

要有制定计划的好习惯,有当日目标、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相信自己“我能行”。要有实现目标的得力措施,相信“自己是聪明的耕耘者”。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随时对照计划,反思自己,把欠缺的知识与能力随时补上,自己不欠自己的帐。

2、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出或记入笔记。

现在将几种常用的步骤分科地说给大家。

语文: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现出文章结构;理解重点词句;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外语:熟读单词、词组;看懂语法注释和例句;翻译课文;分析重点句子的语法关系;

找出难点和不理解的问题。

数学:了解本章节讲什么内容;看懂概念、定理,标出重点;弄懂例题及解法;找出难点和不理解的问题。

3、专心听课的习惯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怎样才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课呢?给大家一下建议:

首先要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休息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上课努力学习,课后的任务就是休息。如果我们在课间充分放松,如走动走动等。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就可以使大脑学习机能区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不仅可以为下堂课的紧张学习做好体力和心理上的准备,而且可使上堂课所学的知识有机会在大脑中不受干扰地得到“凝固”。课前一般都有预备,不要忽视这个预备,它是学习之前思维启动的绝好时机,任何一个过程都要有一个启动阶段,就好像是汽车等都要先启动然后才能加速运行一样。这个预备要保持静坐,把思想回收到学习上来。使一开课马上就能进入积极状态,就好像球员一样,什么时候上场都能以最佳状态出现。再就是要回忆上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想想重点是什么,老师可能会提问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这样就会马上进入角色。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此外还要回忆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准备带着问题来听老师的讲课。这时还要必须检查学习用具是否准备好了。

其次要利用好课堂上的2700秒。听懂老师怎样来进入课题,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看是否与自己所找到的重点相符。记住老师的叮嘱。老师重复的一般都是易错的地方。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回答问题,并能够在回答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商讨。心理学研究表明,带着听课问题好奇心就强,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学习效率就高。

再次要做好课堂笔记,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听得懂的,这样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先记下来,这样避免了在课堂上讨论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课下再研究,问老师,既节省了时间,又更能深化学习。

我们在学习中还在注意和老师配合,有的同学不喜欢某个老师,这样他的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我们要与老师配合,不能以喜好来定自己学习的目的。

4、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什么是知识的系统化,就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它的好处是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因为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

5、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许多高考状元的经验是建立典型题集和错题集,定期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作为复习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6、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7、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

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 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8、切磋交流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9、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0、学科特色学习方法的养成(1)语文: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勤查工具书,博览群书,做好读书札记、日记;开阔视野,学知识学做人,培养语文素养。

(2)数学:预习自学试解内容,深入过程探索方法,数式运算理解算理,准确无误,说理证明条理有逻辑;解题有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英语:善于模仿,敢于开口是好开端,记忆有法又得法,适合自己的是好法;课上善听又善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交流;及时复习,反复记,试写英文小文章。

(4)物理:阅读教材,理解插图,细心观察,认真实验,善于思考,练后反思,切磋琢磨,总结归纳,主动听课,注重理解。

(5)化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重视实验,善于观察归纳,发现本质,交流合作,感悟理解,及时复习巩固,理论联系实际。

(6)政治: 善思乐学,关心时事,政治观点敏锐,独立思考,善于整理归纳总结,树立信心,诚实自律。

(7)历史:重视课堂学习,经常查阅课外资料,时间是主线,重大事件是串珠,串成线,历史长河便显现,学古看今不忘本。

(8)生物:做好心理准备,预习圈化明白。小组互动质疑,联系生物学实际。积极思考,五官并用。当堂达标,培养自信。适当延伸,提高兴趣。

(9)地理:调节情绪,轻松愉快进入课堂,疑点难点心中有数。会运用地图提取信息,图文结合,以图释文。组内互动,指图问答,共同提高;组间竞争,提高兴趣,活跃课堂。

(10)音体美:善于观察,善于模仿,锻炼身体,提高审美情趣,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彰显个性。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6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

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中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

2、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5、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7、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8、仔细审题的习惯

9、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12、客观评价的习惯

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这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尽快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中学生学习守则和要求

一、学生出勤守则

1、学生必须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加学校规定的一切活动。

2、上课前班干部(或值日生)应认真检查人数,如实向科任老师报告缺席座号。自修课、班级活动、文体活动等也要登记出勤情况。点名单要按时上交教务处或生管组。

3、学生请假应填写请假条;事假要事先办理(临时如遇特殊情况,应在第二天补办);病假无法事先办理的,应在三日内补办。请假条经签批后交政教处或生管组。

4、事假一天以内、病假一周以内由班主任签批;事假一天以上,病假一周以上由班主任签批后报教务处或生管组核准方可生效。事假一律应具家长证明;病假一周以内由家长证明,一周以上应具医疗部门证明。

5、上课时间学生不得无故走出校门,特殊情况应经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批准。

6、学生出勤情况由教务处或生管组及时公布,如有出入应在当周内办理更正手续。

二、课堂学习守则

1、课前五分钟预备铃响后应迅速进入教室,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并准备好上课需要的书籍、文具。班干部或值日生要做好二分钟预备督促、检查工作。

2、上课铃响后老师进入教室,班长(或值日生)喊起立,全体学生迅速起立行注目礼或师生互相问好,老师还礼后,教师喊坐下后全体学生坐下。

3、迟到的同学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进入教室时不得影响课堂秩序。

4、上课要坐态端正,注意写字姿势,讲究用眼卫生。

5、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维、适当笔记、踊跃发言,不得随便讲话、做小动作或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发问要先举手。回答教师提问应站直,声音响亮、清晰,注意礼貌。

6、下课铃响后,教师宣布下课,班长(或值日生)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行注目礼或师生互相再见,老师还礼后,学生方可离开教室。

7、上自习课要认真复习功课或做作业;要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吵闹;讨论问题要轻声,不得妨碍他人学习;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8、要保持教室整洁。每节课下课后,值日生要及时擦净黑板,整理讲台,协助老师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三、实验室上课守则

1、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整洁,实验时不得高声谈笑,不准在实验室内用食。

3、学生应准时进实验室,按编组就位。未经允许不得动用任何实验器材、药品。

4、学生实验时,应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认真进行操作,仔细观察现象,详细记录数据,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及时填写好实验报告。

5、应爱护实验器材,爱惜药品,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报告。由实验教师按规定酌情处理。

6、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实验完毕,应及时洗涤器皿,把器材、药品归放原处,按规定处理好废物、废液,做好清洁卫生,并切断电源和关闭水龙头。

四、课外复习与作业要求

1、要抓紧课外时间及时复习功课,完成当天作业,做到当天功课当天清。要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

2、每单元或每章学习结束时,要系统复习、整理知识。

3、有条件的同学应适当看些教学参考书和有益的课外读物。

4、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5、要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前必须在作业纸上写清科名、班级、座号、姓名、页次、时间等;作业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或钢笔)书写(画图可用铅笔);书写端正、字迹清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美观,不得随意涂改。作业必须按规定的规范书写。

6、作业必须及时、独立完成,严禁抄袭;提倡一次准确完成。

7、作业必须按时缴交,小组长应认真登记作业缴交情况报告老师。

8、作业发还后必须及时加以订正,并妥善保存。每单元结束之后将作业装订成册。

五、考试守则

1、考试(包括单元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每位同学必须认真严肃对待。考前要有计划地、系统地复习功课,争取以优异成绩向祖国汇报。

2、应带齐考试用具,准时参加考试。考前5分钟,认真检查清理桌屉,将课本、笔记、讲义、练习等装入书包,并将书包放在讲台前。

3、考试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试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4、除个别经老师允许的学科可使用铅笔外,各科考试一律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考试开始时,先写好班级、姓名、座号,然后依次答题,注意保持卷面整洁。

5、应保持考室肃静,不得随意讲话,不得要求老师解释题意。如有考题字迹不清,必须先举手,经监考老师允许后,方可轻声发问。

6、应忠诚老实,独立完成考试,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他人答案。不准夹带、换卷,不准协助他人舞弊。

7、考试结束时须立即停笔,交卷后立即离开考室,不得在考室周围高声谈论。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 篇7

我们究竟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下面我结合本校近年来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教育改革实践, 谈一些个人看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只有一句话, 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本薄薄的仅有几万字的小册子中, “习惯”一词出现了不少于12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本质、核心、职责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人的社会化的需要, 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福南小学在陈华顺校长的带领下, 始终不渝地以“课堂质量、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为中心, 立足课堂, 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改革课堂, 严抓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创新, 引导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学行为, 完善教学策略, 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福田区政府、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等领导的关怀、指导、支持下, 我校加大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力度, 以“自主、灵活、扎实、高效”为原则, 创出了一种“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书本为载体, 以课堂为平台, 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所说:“有效的教学, 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贯穿课堂的主线, 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从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教师自己制订, 仅在课堂呈现,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 往往会让学生措手不及, 茫然不知所措,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定会大打折扣。古人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那么怎么让孩子有的放矢地学习,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以为应该把教学目标细化为学生的预习目标, 让学生在每课的预习目标指引下在家自主预习。在制订预习目标环节, 我校语文科组迅速成立各年级备课小组, 多次召开教学沙龙, 以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为原则, 认真吃透教材,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 充分调用教师的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 利用深圳书城、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积极备课, 反复研讨, 最后生成每课的“预习目标”, 然后教会学生如何预习, 明确要求, 接着让学生围绕“预习目标”, 积极进行课前预习, 慢慢学会对文本进行初步的采集、分析、加工、储存、传递、归纳、提升。在交流课上, 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预习目标”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发问释疑, 讨论本组的“展示任务”和“汇报形式”。汇报形式是多样化的, 让学生根据汇报的内容, 自行选择, 可以是用小品、诗歌、朗诵等形式。在展示课上,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台下的学生可以积极发问, 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就这样, 一个自由、民主、自主、合作、探究、求实、求真的教学氛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能力的不同,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认真做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协助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深挖文本的广度、深度、高度, 协助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整个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在这种新方式下, 既让学生获得知识、锻炼思维、树立自信、提升能力, 又不断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潜能, 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才艺。这种让学生“自动化”的学习行为, 在课堂舞台的反复锤炼下, 逐渐养成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动力定型。就这样,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 篇8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家庭教育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

1.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问题首先便是难以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积极影响是广所周知的,可是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多、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预习工作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课铃响心却难以收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会在课间进行一些剧烈的活动,追逐打闹使得情绪和身体都很难再短时间内得以平复,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便很难把心及时收回到课堂上来。

2.课中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听课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环境、事物的影响,容易做一些小动作、东张西望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其次是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有些学生对课堂提问表现的极为积极,,有些学生对答案没有信心便悄不吱声,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可是胆小要么不敢举手要么回答声音很小;最后是与同学的课堂合作情况不好,如今小学生中基本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精神,不怎么喜欢与同学一起交流合作。

3.课后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生课后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小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据了解很多小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都会陪在身边,帮忙看、读题目、叮嘱他们字迹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类的;二是小学生几乎不会自己去检查作业,这个学习环节都是家长来代替完成;三是小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大部分的小学生回家写作业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他们很少积极主动的离开电视机自觉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业。

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原因

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一个孩子其成长发展的情况怎样,很大情况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但从笔者的调查结果看来,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在孩子们面前不注意收敛自己的坏习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是自己却没有带好头,没有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在生活中过分宠爱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劳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家长的文化程度

直接监管孩子学习的家庭人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化教养,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是他们自身都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陋习,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肯定会是很大的。父母亲外出打工无法监督自己孩子学习生活这已经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留守儿童”在此一方面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他们的学习通常是在爷爷和奶奶的看管下进行但这个阶段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3.家庭精神氛围的影响

虽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围也事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家庭精神氛围即整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世风格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家庭风貌。这种整合后的精神氛围对整个家庭之中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处于小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孩子来说影响力远远大于家庭中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三、通过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很多家长便想错误的认为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监护责任,而孩子的教育责任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其实,相比于学校与老师,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虽然小学生大部分的是时间实在学校度过的,可是父母与家人才是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孩子对生活学习中很多事情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是成长的避风港,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一个家庭的风气对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其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便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相反,一个生活在充满陋习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会被家中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养成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孩子学习教育不仅仅是校方的责任,家长需要对学校方面安排的学习任务,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时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定期与老师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达到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的局面。

四、小结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身处小学阶段的他们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不遗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03(5)

上一篇:工厂五年发展规划下一篇:送给朋友寒露节气关怀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