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精选10篇)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篇1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适合对象:小学一年级 至 二年级
训练目的: 训练学习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 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3道阅读理解题,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阅读理解训练第一题
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一串串,在夕阳下闪亮。它,密密地向大地飞洒,仿佛要洗净冬天留下的痕迹。
1、这段话共有()句,写了一年四季中()季的雨,从第()句中看出。写了一天中()时候的雨,从()句看出。
2、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把雨比作(),还比作(),写出了雨()()两个特点。
3、给短文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阅读理解训练第二题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它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
发觉了。
1、找到文中的所有动词,并用横线标出来。
2、文中哪一句话是“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______”画出来。
3、《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阅读理解训练第三题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它们常常会把窝搭在树杈的中间。松鼠搭窝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先是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之后,还在上面加一个盖,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因而,松鼠的窝又暖和、又安全。
1、“窝”和“杈”用音序查字法分别查大写字母()和()。
2、从文中找到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并写下来。
下面()加()矮小()寒冷()
3、用自己的话把松鼠搭窝的过程讲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的窝的特点是()和()。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篇2
几年来教学实践证实,科学方法是实施自主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创新、自主追求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科学方法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以提高审美为前提
所谓审美,包括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英国哲学家赫伯特·里德曾说:“感觉是一种肉体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可见,感觉是人人都具备的,但在美的事物面前,人们所获得的审美享受是有深有浅,有全有缺,有正确有谬误,有健康有庸俗的。出现这种现象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迅速地发现美,捕捉到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内涵,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因此,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多的是来源于文化艺术知识的获取和美感熏陶,比如要多接触艺术相关的门类,多听音乐会,多看艺术展览,关注并欣赏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让各种艺术的美不断地感染你、熏陶你,使个体不断加深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
二、以激发兴趣为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我们在美术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本专业的兴趣,这是把艺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阶段激发,就是在学生由浅入深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掌握程度向下一阶段进行适时适地激发,让学生走向更深层的认知,可避免学生自满情绪;用语言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学习;还有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练习的能力。
自主训练的过程是传授一训练一自学一自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几个要素并不是截然分割的,许多时候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开始阶段学生不完全具备自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盲目地去自学、自练,会出现学得无头绪,进度缓慢,这时艺术美似乎失去了吸引力,学习失去了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运用上面提到的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由浅入深分段讲解,讲一部分练一部分,然后引入与学生现有认知阶段有关的审美欣赏角度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借鉴,去临习,去体会。技能的提高和认知的加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一下引入太多内容,比如又是印象派,又是野兽派,又是毕加索,又是马奈,而学生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无法领会时,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在学生每一步的学习中,教师引入与之相配的内容,让学生自我练习,拥有个人的体会,真正学懂学会。
三、以深入观察生活为辅助
我们经常对和我们无关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并且很多人执着于内心自我的种种微妙感觉,但是对丰富的多层面的生活却缺乏深入的了解,当创作开始要求塑造人物、提炼素材、升华主题时就显出了生活积累的捉襟见肘。这时候观察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云:“连文不成观鹤舞,作诗无绪赏花开。”这就点出了“观察”的重要作用。生活是源泉,而观察又是认识生活的触角。只有勤于察物、精于察人,才能捕捉到各种事物之间的本质特征,才能把寓于共性之中的各个不同的个性区别开来。我们在专业训练中都有这样的体会,训练过的眼睛能敏锐区分出来两个梨之间的差别,两块衬布之间明度的差别等。当然,观察生活不是机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找到有特点的、有意思的人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许一次,也许多次,很久地关注,感受,理解,分析……慢慢抓住被观察对象的形和神,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断地扩大视野,锻炼眼力,才能描绘出一幅幅准确真实反映变化无穷的大自然韵味和生活百味的画卷。
四、以提高自主训练能力为主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创新、自主追求等综合能力,在学生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愿望,并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要重视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获得了资料不等于真正拥有了资料。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从资料中看出“门道”,仅流于表面的、泛泛的浏览是不会带来效果的。不同绘画门类从古至今自成体系,要以中外美术史论为脉络和理论指导,向各个流派中的绘画大师的作品学习和品味其中美的意味,有许多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常常会为不能获得创意而感到很苦闷,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人的思维能力增强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人脑对某类信息接受和储存得越多,相关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强。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光积累本专业的信息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作品中再生作品的设计方法,尽管很实用,但从更高要求来看,很难摆脱他人构思的影响,难以获得创新和超越。因此,我们需要更广泛地获取专业以外的各种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乐中的各种知识,以此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闻,博采众长,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想法,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
以上四点,是在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能依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材的不同以及实践环境等实际情况的不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学法指导,传授自学、自练的方法,培养自学、自练的能力和习惯,教给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找寻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桂亮.教育心理艺术——心理效应与教育艺术趣谈.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2]王广忠、马传普.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指导.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篇3
一、“约定”训练
“约定”特指师生间为了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活动而专门设计并逐渐默契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为一种课堂文化,具体包括学科文化形态、班级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形态、区域民族文化形态等多方面内容。属于公共文化的约定,通常是大家公认的,各学科通用的课堂约定,如主动表达(要求发言、暂停、降低音量)和被叫接收后回应(准备就绪、明白与不明白、正确与错误、好、一般、不好、停止活动)等。个性文化的约定是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和自己的实际制订的、与别的老师不同的约定,如用《弟子规》中的语句来引起注意、布置任务等。学科文化的约定是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使用的约定方式,如英语课中的归位约定可设计为顺口溜“你用are我用am;is跟着他她它;复数全部都用are”等。
那如何训练学生形成并遵守约定的文化呢?第一,在训练的初期,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无效操作,预防强化疲劳。所谓无效操作,指的是那些徒有形式而不会产生任何实效的操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身边所熟悉的、趣味性较强的或热点的素材进行操作训练,二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对约定的内容进行随机的渗透或操练。教师如果只是日复一日机械地讲解约定的种类,或者虽然选择了趣味性的素材作为载体,但素材本身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都容易使学生对训练产生厌倦并导致强化疲劳。第二,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成套路地推进,避免单一内容的训练影响训练的实效。比如,可以把约定中的对错、明白不明白、OK手势等公共约定、班级约定、学科约定等内容自觉地融入到单元组训练中,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并融会贯通、娴熟运用。当学生熟练掌握了约定的内容以后,教师再把约定的文化自觉地、常规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巩固训练成果,避免师生对约定产生生疏现象。
二、“单元组”训练
在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不是大班,也不是小班,而是单元组形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而单元组在学习方式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学生进行单元组训练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训练之前,要明确告诉学生单元组训练的目的,以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可以用故事形式,让学生领悟与人相处、合作共赢、团队互助的重要性。第二,训练时,学生分组的组人数要由少到多,逐渐扩大规模。可以先进行同桌两人组训练,再依次进行全班四人组、六人组、八人组、超大组以及随机分组训练。要确保单元组训练的各项指标在各个阶段均全部达标,若前一个阶段未能达标,则不可急于推进到下一个阶段。第三,要有分工,有合作。在单元组训练的初期,容易出现“边缘人”或小组讨论声音过大等现象,教师如果不及时予以调控、纠正,极易导致单元组合作效率低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可以让学生民主选取各自感兴趣的小组角色如组长、声控员、发言人、计时员等,再民主议定各个角色的职责,同时进行成员职责的模拟训练,这样的训练效果往往会比较好。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筛选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单元组讨论、交互,同时特别要提示计时员和声控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待单元组活动结束,教师再通过提问、写小卡等方式对单元组的合作效果进行检测,防止出现“假合作”现象。
三、“表达呈现”训练
表达呈现有很多种,本文仅就口头表达的训练进行简单阐述。学生表达呈现训练通常都是从口头表达训练开始,着重语速、音量、神态、站位甚至话筒的使用和传递等内容的训练。在进行课堂训练前,教师需要先选择和收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文字或视频材料。学生在没有认知障碍的情境下进行训练,训练的效果会比较好。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著名演讲家的视频资料或者指导阅读的小故事,来训练学生观察和模仿发言人的能力。如果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更高层次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则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教会学生利用情境故事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或专门训练学生学会画气泡图、树状图、鱼刺图、蜘蛛网等,学会以图文结构方式进行表达呈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诗歌、表演等形式进行表达呈现,使学生表达呈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四、“板卡使用”训练
空讲是教学的大敌,防止空讲的有效形式之一是使用板卡。训练学生有效使用板卡有许多讲究。在训练之前,教师应首先告知学生板卡的种类及各自的使用范围,如内容比较多的使用大卡(大板),内容不多不少使用中卡(中板),内容比较少的使用小卡(小板)等。训练开始,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规划卡面,考虑如何设计才能使板卡的版面空间更美观、如何书写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书写的要求是字体规范、字号大小适中,以能让全班学生或者观摩的老师看得见、看得清为准。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大卡+粗笔+标准量的字+量。在最后环节,当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合理利用教室资源和空间来张贴板卡或者摆放展板。通常EEPO有效教育的实验学校都在教室内配有挂钩、挂线、能粘贴的墙板、板卡、活动桌椅、粗笔以及移动支架等教学资源。
五、“团队”训练
团队的标准形态,包括原理结构型团队、目标导向型团队、项目结构型团队、学科结构型团队、生成结构型团队等五种。实验初期,我们主要训练原理结构型团队。原理结构型团队的五项指标是标识、目标、角色与规则、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任务以及共享成果。孟教授说过:训练团队的方法一般有自由式方法、指定法、先混合再调整法以及魔鬼或极端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我们常采用自由式方法及指定法。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既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进行合作学习,也可以指定一些学生组建团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方式五项基础训练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五个项目的训练一定要按先后顺序。只有当约定、表达呈现、板卡使用及单元组训练全部过关,特别是单元组训练完全过关以后,才能进行团队的训练,否则团队训练的效果难以保证。二是牢记原理结构型团队训练共有五项指标,五项指标的训练缺一不可。在实际培训中,学生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虽然队员在标识、目标、角色与规则、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任务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团队成员中不是每一个成员都能做到成果共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训练时可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务必杜绝“假合作”。具体做法是,当团队发言人代表团队发言完毕,教师随机点名其他队员,让其复述团队的任务和学习成果,如能流畅复述就证明是能共同分享成果,反之,就是假合作。出现假合作时,教师要抓住机会,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训练学生做到成果共享。三是确保团队人数合理。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最好的团队。团队里是没有差生的。一般来说,人数为3—5人或者5—7人的团队学习效果最佳。9人团队为下线。12人的团队学习效率将严重下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上课时,不必每一节课都用团队。简单的问题、没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利用团队的力量去探究。
总之,学习方式五项基础是学习方式中的基础,对五项基础进行训练务必从细节抓起,做到从简单方式向标准方式逐渐过渡,而单元组训练是五项基础训练的关键,我们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其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篇4
一、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人际交流的.需要 口语能力在语言的各项能力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经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能否熟练使用一种语言的标志.但一个人能读、能写某种语言的书面语,但却不能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时,我们则可以说这个人掌握这种语言的程度不够.
作 者:张美娥 作者单位:濮阳市华龙区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1 刊 名:商情・科学教育家 英文刊名:SHANGQING 年,卷(期): “”(1) 分类号:H3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篇5
低年级学生要不要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教师思想模糊,至于如何搞,更是缺少研究。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这可以看出一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一个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这就必须把课标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起步教学之中去。为此,教师须对起步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要寻求操作可行之路。去年九月份,我有幸赶上了新教材,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这一年当中,我在作文教学上,也在摸索和尝试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
一、“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
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求他们,帮助他们在说话训练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但在写之前,我都让每位学生动口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我经常对他们说这么一句话“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反复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敢说,乐说。在这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另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我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几个好词,让他们组合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练习说,在会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写下来。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可以从说完整的句子过渡到写完整的句子,在实践中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而且也有利于巩固识字,提高学生语言认识和表达能力。
二、“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重视看图说话,训练看图写话。
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
看图说话和写话,可以是一幅图或几幅图;可以是一幅图说一句、写一句,或说几句、写几句;也可以是几幅图写一篇或一幅图写一篇。不管是一幅图或几幅图,还是写一句、几句或一篇,都可以分看、说、写三个阶段。看清楚才能说清楚,说清楚才能写清楚,看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好才能写得好。在一年级下学期中,我每个星期抽出四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和写话练习。在指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为了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胆地练说,我时常鼓励他们,对他们说:“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三言两语,我也会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激励语言:“你真能干!”“你进步真快!”激发学生们想说、愿说、敢说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虽然,一年级的小朋友思维能力不够,还不能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几句话,常犯的毛病是颠三倒四和错用词语,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把几句条理混乱的话,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空间、时间)和几件事物之间的关系,重新安排前后顺序,使之条理化。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就会逐步具有围绕一个中心说几句话或写一段连贯话的能力,这就为以后开始的命题作文,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现在,我班的学生对看图写话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有时真难以相信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呢!
三、“看的书多了,你也会模仿了!”——增加阅读量,提倡学一学。
要想写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词汇、模拟情境等。新课标下的小学一年级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改变,他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学年下来,学生按照规定要求已经能认识1000个字,为他们提早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现在只要拿到一篇文章以后,基本上能流利地读下来。为了有重点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我在平时注意为学生搜集适合他们阅读的儿歌、童话、故事等,把这些文章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去理解,去体会,并尝试他们的写作方法,去写一写。“学一学”也可说是模仿,它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
病。”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在读完了我为他们搜集来的《天上也有动物》这篇文章以后,学习小作者的写作方法,一口气写下了《我喜欢的动物》,虽然句子不是很优美,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写作发自内心的喜爱,那足以让老师感到欣慰,在学生心中的那根“作弦”终于把他拨动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在班级当中,把“小作家”们的“经典”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带动了好多小朋友,自发地开始阅读,开始学写。同时,我也教育他们,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多鼓舞,少批评,给学生一份自信。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刚刚跨人作文殿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无可非议。在作文教学当中,我也经常对学生们说:“别怕,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作文教学一贯来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作文教学,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经历去尝试、去摸索一套让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更快的作文教学之法,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常规要求
建立、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计划制订、实施要求:
l、班级情况分析:根据上个学期期末考试、知识掌握情况、各档成绩人数,做到心中有数。
2、教材分析:本册教学重点、难点,前后联系,哪些需要补缺等。
3、教学措施:重点考虑学习习惯上培养内容,抓中间促两头,提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4、计划制订后,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教导处、教研组长对计划的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对执行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开学第一周订好计划,教导处会同教研组长检查。
(二)备课要求:
l、个人备课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备好每一节课,要求假期中通读教材,开学前备好两周课,平时超周备课。
(2)工作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形式不拘,但要有新意,有特色。
(3)备课既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学法和教法。要以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激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4)认真写出好教案。教案要整洁,条理清楚,切实能指导上好课,不搞形式主义。正确使用参考书刊号,不抄袭教案。每一课的教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教案中要求:课时教学目标准确;重点、难点明确:有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清晰有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有板书设计;有作业设计;有课后小记。
(5)每学期检查备课两次,期中抽查一次,由教研组长负责检查,教学检查结果评出30%优秀教案,并计入当月教学考核奖惩。
2、集体备课要求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为了建立学年组之间的横向交流,共同研究的机制,本学期实施集体备课。语文以各个学年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数学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打破学年组的界限。其他学科任课教师统一进行。
1、每次备一个月内容。每次确定备课主题、能力训练点、作业,同时对前一段教学进行集体反思,发现问题,交流解决策略。
2、集体备课要求人人参与,即时备课。大家共同交流完善。
3、每次集体备课时做好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后当天上交教导处。
4、集体备课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二下午3:30准时进行。
5、确定集体备课地点,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和效率。
6、每备完一次,教研组长填好表送教导处。内容有:集体备课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备课主题、能力训练点、研讨纪实、作业安排、教学反馈。
(三)上课要求: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求是:
l、听到预备铃响后,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上课铃响后要进教室。
2、上课时教师应站立讲课(特殊情况需得到学校领导同意),用普通话教学,仪表端庄大方,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
3、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要照顾后后20%学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4、上课时间一般不会客、不迟到、不接打电话,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擅离教室。
5、要爱护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随便把学生拉出教室,尊重学生,不乱骂、嘲笑、挖苦学生。
6、下课不拖堂,注意教学卫生。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到认真倾听、主动发言、勤于思考、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8、为了加强课堂常规,校长、教导、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班课堂常规。互相促进、学习。
(四)作业
1、作业本要求做到三统一:A、本子统一(包括日记或周记);B、书写格式统一;C、批改符号统一。
2、练习形式和习题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不留重复性、惩罚性、机械性作业。
3、批改及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改,及时按统一规格订正。
4、鼓励特色作业,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5、教导处每学期组织作业检查二次,并按上述要求进行作业样本展示,评出30%优秀。
6、加强对后30%学生作业的指导、管理和订正。
(五)辅导
1、课堂照顾大多数,厚爱中下生,实行三多(多提问、多鼓励、多辅导),激发兴趣,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重视选拔和培训优秀生,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打下基础。
3、作业因人而宜,让优生吃饱,中下生吃了。
4、除学校认可的几个特殊学生外,一律不能放任自流,尽力抓好每个学生。
有效训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篇6
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语用题(第22题),要求用生动、连贯、得体的语言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为课文人物蔺相如或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该题堪称湖北卷的亮点,人们普遍认为,这类试题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和教材内容的考查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值得称道的题型。这道试题的命制,可以给我们的复习备考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重视教材内容的回归已成为广大高三语文教师的共识,但人们一直仍在摸索如何找到一种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几年的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笔者受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启发,尝试了给教材中的人物写“教材人物感言”的做法,感觉效果还不错。
具体操作大体上有以下几个阶段:
1.现实示例,经典引路。由教师从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精选一些范例,让学生通过认真品读,揣摩其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语言的精练优美。
2.通读教材,选择人物。在揣摩范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10天左右的时间仔细、全面地通读教材(包括课本和读本),每人至少选择10人作为拟写的对象。人物既可以是文学形象,也可以是著名作家。
3.精心运思,拟出初稿。在认真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正式对选定的人物写出初稿,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为了便于汇总,每一段均要求写在一张单独的卡片上并署名。
4.分类汇总,集体修改。将学生上交的初稿按拟写对象分成各个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把拟写某一共同对象的组员组织起来共同进行修改润色,最后形成定稿。
5.分工输入,资源共享。学生上交的定稿涉及到的人物共有一百多位,老师利将定稿分发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去分工打出电子稿,然后传给老师汇总。最后由老师再稍加润色后打印出来,印发给学生课外阅读,实现资源共享。
这一项工作摆脱了枯燥的题海战术,学生普遍还是很感兴趣的,热情高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结合新课改及今年湖北卷反思一下,我觉得它是符合课程目标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理念的,至少有以下几个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它要求学生认真地通读教材,这正是抓住了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的关键所在。通过认真通读教材、精心运思拟写,学生加深了对教材人物的理解,也写出了一些很精彩的语段,例如:
【史铁生】人生的不幸通常是把双刃剑,它会让懦弱者意志消沉,甚至输掉整个人生;但也会让勇敢者变得无比强大,并从此拥有绚丽人生。史铁生,正如他的名字,像钢铁一样坚韧。他那种在逆境之中决不低头、奋力打拼的精神,向我们诠释着什么叫“身残志坚”。当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也许能够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很多。
写史铁生的同学最多,体现了学生对其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
【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脆弱。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叫阵,便做一个静静的守望者,看守人心之月亮。这血泪与荒诞,令芸芸众生怎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此段巧妙地化用课文,点评精到。
其次,在拟写、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锤炼了语言。因为这是一项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所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反复地进行修改、润色,从而感性的体会到了语言的精练优美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写出了一些很有文采的片段,例如:
【屈原】那一投惊天动地,那一跃山河同悲!为的是一个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诺言,你直言进谏;为的是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你历经风雨。命运总是那么残忍的让你一次又一次遭人陷害。众人皆醉你独醒,举世浑浊你独清,但你却救不了你的“美人”。滔滔的江水是你最后的归宿吗?你的忠心,被永远铭记;你的《离骚》,将永世流芳!
此段恰当地运用整句,整散结合,精练概括。
【司马迁】生活中的不幸,像一道闪电,可能撕天裂地,也会照耀乾坤。那份尊严,可以淡了再淡;面对极刑,可以忍了再忍;那份使命,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从一个匍匐于地的殿臣一跃成为华夏史官,他实现了人生最辉煌的蜕变。他的隐忍,犹如一湾清水,洗涤了那个时代的污浊,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著作。凝结在纸上的字符,决不是辛酸泪,而是一位至圣深邃的目光,审视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此段综合运用比喻、引用、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作家与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含真情。
再次,学生在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比结果更有意义。没有思想的积累、素材的积累,学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关注点,而这正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许多学生也确实写出了一些很有个性的片段,例如:
【曾国藩】事功之大,不愧为晚清“中兴名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运动领袖;著作等身,不愧为国学之集大成者;治军有方,不愧为军事之大家;拥兵而不自重,吏治清廉,不愧为国之栋梁;厚厚的一部家书,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此段运用几个排比句,将人物一生几个突出的`方面高度精练地概括出来,体现了学生阅读面之广。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便是你吧,泰戈尔?你是一只追寻自由的飞鸟,苍穹中不朽的图腾。超脱了国家的限界,将艺术升华到人格的高度。你的诗歌,是天际的云,既能化成一阵时雨,也能染成五色的彩霞。阅读你的诗行,总会感觉有双温暖的手将我们紧紧包裹,带领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探索那人生的真谛。
此段抓住了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比喻的运用也很巧妙。
最后,这一工作完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因而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而且,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被真正调动起来,他们爆发出的能量绝对是超出想象的。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学生全部参与,热情高涨,写到的教材人物共有一百多位,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从起,高考命题进入了“课改背景”的新时期。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是不会有根本的变化的。只要我们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抓住高考复习过程中一些最本质的地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性地做好复习工作,就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表于《成才》第10期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篇7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心理护理能力,训练,方式
整体护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公认的最佳护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者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才是健康的基本标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方式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较为巨大的影响。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是该模式的核心和重点所在,集中体现了该模式的优势。通过心理护理,能够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身体素质的健康情况。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需要针对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所重视,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护理能力。
一、心理护理的内涵
心理护理主要是指护理工作人员,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与服务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对话,从而改善或者解决服务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还能够对服务对象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和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提高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增强服务对象的主动性,预防和处理服务对象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所说的心理护理就是心理护理人员在对服务对象开展各项心理辅导工作时所必备的各项理论知识和业务经验。一般情况下,心理护理人员需要能够充分掌握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并拥有较高的语言沟通能力、心理评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援助能力等。
二、高职护理教育中开展心理护理训练的必要性
1. 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是推广整体护理模式的内在要求
高职护理教育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心理护理的能力和技巧,这是进行护理学习过程中的必备技能之一。高职学生掌握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力,将会对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有效转变以及社会的稳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下,现代护理教育的理念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一些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心理护理的应用程度不高,不利于病人的良好复原,无法对病人和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全面的护理,这主要是整体护理模式得不到全面推广造成的。在高职护理教育中贾占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活动,能够促进整体护理模式得以全面推广,从而促使更多医疗实践单位能够使用心理护理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充分护理。
2. 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是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
高职护理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较高的心理护理技能,需要能够积极应对服务对象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能够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措施缓解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因而,高职院校进行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活动,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护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时,对于心理护理还不够重视,影响到了学生心理护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工作。
三、高职护理教育中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途径
1. 建立起全面的心理护理训练体系
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时,需要建立起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良好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心理护理课程为重点和核心,便于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加强自身对于该项课程的重视,从而更加自觉主动的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学生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心理护理课程的重点知识和内涵意义,从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专业的技巧和能力。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专业在设置心理护理的课程时,需要包括《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心理咨询和治疗》《礼仪》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到基本的沟通技巧,并且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充分理解。
2. 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
适应学生发展情况的教学手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积极在心理护理课程的学习中导入情景式教学的方式,将临床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情景进行再现,为学生们创造全新的情境,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需要对角色的设置进行充分考虑,尽可能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担任心理护理护士的角色,参与到实际的课程学习当中。教师还能够积极开展一些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竞赛,让学生们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选取具有现实性的辩题,开展与心理护理相关的辩论赛,给学生们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机会。
3. 开展实践活动
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是不能够完全应对临床中的所有问题的,因而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中在培养学生心理护理的能力时,需要为学生们提供较多的实践实训机会。使用在校学习和临床学习两种训练方式,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护理能力。实践实训活动,是学生应用理论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实训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用知识理论指导实际的工作,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进行实训活动,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训课时数,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增强技能,同时,还能够在学校中开放实验室,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学习。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和相关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寒暑假为学生们提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在临床岗位的实际锻炼中学习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并且掌握良好的临床经验。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们提供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中应该记录学生们每天的实习心得,其中主要包括服务对象接受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高职院校还能够将学生的实习当做考评的依据,从而督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护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四、结语
心理护理能力的训练,是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推广整体护理模式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护理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是保护人们心理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在进行护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侧重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护理能力,可以通过建立起全面的心理护理训练体系,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进行。
参考文献
[1]林旭星.《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对在校高职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2015,(04):75-77.
[2]刘军,杨爱红,尹娜.NLP培训法在护理高职生临床沟通能力训练中的应用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38-139.
[3]黄弋冰,汪洪杰,王万荣.基于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3):3544-3547.
[4]王恩漫,张涛.高职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品牌,2014,(08):238.
[5]王彦智,于浩杰.浅谈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优势[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20-22.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篇8
关键词:素质;能力;训练
一、科学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听,是学生听教师讲的“听”,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听”。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听,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三是培养学生有科学的听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要求教师上课要有趣有味,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广泛地听,不仅听老师的,也听同学的、家长的等。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主要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于说话人和所述的话题,注意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想象;形成有关这个听题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的认识;对听到的词句及中心问题都要有心理反应以及认知上的反馈;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经常、快速地总结、评价所听到的内容,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并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二、多形式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传统意义上的“说”,是教师的事。如果学生说,也只是课堂上回答问题。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说”,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技巧训练。因此,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讲科学、有计划、要规定说的时间,定出说的任务,给出说的环境,订出说的标准。开展课堂内“说”的训练。主要要求教师以“说”明理,引导学生懂得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如果进行课堂内叙述、说明等实践,可介绍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人和事等;若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可以结合课文中诗歌、散文、剧本、小说的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从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进行课堂外的说的实践。
三、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读,往往重精读、朗读,轻泛读、略读,轻能力训练。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读,在重精读、朗读的同时,更强调泛读、速读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精读能力。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教材中的篇章是经过科学筛选的范文,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范文的布局谋篇、风格特色、深远意境等进行生动地分析、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为我所用的目的。训练学生泛读能力。切实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课外阅读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科学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等步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读书重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是理解,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快速掌握所阅读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等。其三,领悟重在读后有所启发、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创新,写出体会、感想。其四,应用旨在将读的知识和体会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
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写,往往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训练。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写,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思考其中的情与理,表达时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仅靠传授写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对学生的构思创新阶段进行科学指导,分层次扩充写练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办法,并及时加以讲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记叙熟悉的生活和议论熟悉的生活对象为主,引导学生能写自己所想的内容,从而克服写作训练中的盲目性和畏难情绪。写作训练与观察、思考密不可分。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各方面素材,通过实际体验,唤起他们的思维和兴趣,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必要时,教师可进行“下水”指导,以防空谈、泛谈,发挥示范、激励作用。
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9
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口语交际则是思维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多多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对发展学生思维大有裨益.对小学生适时进行口语规范化训练,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更主要的是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作 者:杨玉霞 高秋英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642关键词:口语训练 思维能力
怎样训练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篇10
1.在预习时读准字音。预习字音的要求是:①对照田字格中的生字用方框把文中生字连音节框出,相同的生字只框一个。②目视双行把课文读几遍,要读准每一个字音。③把方框里的带音节的生字读三遍,边读边记字音。④试读田字格中的生字,看自己记准了多少,读不准的可再看文中的音节。由于预习的要求明确、具体,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运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去读准字
音。
2.第一课时落实对生字读音的检查。第一课时,教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读课文。采用自读自听,互读互听,一人或几人读、大家听,以及“接龙读”,“分组赛读”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读准每一个字音;检查学生是否能把课文读通顺。在此基础上,教师把容易读错的生字用卡片或小黑板出示,检查每一个学生掌握的情况。
3.词句训练时注意矫正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后,教师要凭借词句,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感情。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复现率高,一旦发现有读得不准的字音,师生都及时进行
矫正。
4.记忆字形,书写生字时巩固生字读音。教师要求学生分析记忆字形时先读出字音,再分析记忆。对照田字格的范字书写生字时,先小声读出生字的音,再书写,写完一个再小声读一遍,把
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
二、训练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字义。
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容易被忽视。一年级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400多个生字,80%左右都是儿童日常生活词汇,具体形象。只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和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学生就能理解。我们根据“大纲”要求字不离词的原则和识字要和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的原则,结合儿童身心特点,采用各种直观手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理解字义的方法,并在反复运用中形成初步能力。
1.结合词句理解字义。识字和学词是分不开的。因为有的生字本身就是一个单音节词,有的生字是构成词语的一个语素,有的双音节词两个语素都是生字,所以学生学习生字时,能联系语言环境,具体了解生字词所表达的意思才算真正掌握了字义。从“看图学词学句”开始,教师就告诉学生,结合上下文反复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是理解生字词的一种好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这种训练。比如理解“广”字(第二册《祖国多么广大》)教师让学生读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并且联系前三句的意思说出“广大”就是“很大很大”的意思,对“广”的字义也就理解了。然后启发学生读出自豪之情以加深对“广大”一词的理解。在一年级教材中,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的生字还很多,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类生字逐渐增多,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训练学生反复运用这种理解字义的方法以形成初步的能力。采用此种方法,一定要密切结合语言环境,给学生读书、思考、议论的时间,还要训练学生把理解到的意思完整、通顺地说出来,达到识字
和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的目的。
2.看图理解字义。一年级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幻灯、简笔画等直观手段训练学生理解字义的能力。又如“丛”(第二册《明明上学》)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株草和一丛草,让学生根据直观形象说出“草丛”的意思,落实了对“丛”字的理解,然后扩展到对“花丛”、“树丛”的理解,使学生通过识字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
3.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汉字是表义的文字,汉字中有80%左右是形声字,一年级教材中的形声字是比较典型的。比如“稼”、“爬”、“装”等,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字对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逐渐地,学生便能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字义他们在生活中已有体会,只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便能加深对这些字义的理解。
5.看实物理解字义。有的生字的意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需要借助实物来理解。教《蔬菜》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株还残留着几朵黄花的小白菜苗,帮助学生分清“根”、“茎”、“果实”各指植物的哪一部分,有了这样的铺垫,课文的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用以上几种方法训练学生理解字义,必须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在学文中有机进行,而且要反复读,在读中理解,理解了再读。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积极性,使识字和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三、训练学生用各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在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利用“无意注意”识记汉字的字形,但这种记忆是轮廓性的,很多笔画较复杂的字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记忆。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是分析记忆汉字的基础,教师要根据教材安排的顺序,训练学生牢固掌握。做到会读会写各种笔画和偏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们教给了学生以下一些分析记忆字形的方法。1.笔画分析法。独体字一般按笔顺规则说出笔画名称来记忆。
2.结构分析法。合体字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有些合体字的部件学生不认识,比如“低”字的部件“氐”,这部分仍可用笔画分析法记忆。采用此种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某些笔画的细微变化以便把字形记得更准确。
3.增减或调换偏旁部件的方法。形近字多,同音字多是汉字的特点,也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教学生用增加和调换偏旁的方法以熟带新记字形。比如学了“青”字,用增加和调换偏旁的方法,学生可记装清”、“睛”、“请”等字的字形。采用此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时,教师强调仔细观察,发现异同。学生通过眼看、脑想、口述,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发展了思维和连贯语言的能力。
4.运用造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由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想象力丰富,教师运用汉字指事、会意、象形等造字规律训练学生分析记忆字形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记“杀字,学生说:“人”像伞的伞面,两点像降落伞的绳子,“十”像拴在降落伞上的人。在记字形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想象,兴趣盎然,学得主动积极,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5.编顺口溜记字形。利用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编顺口溜,生动活泼地记字形。既可摆脱识字的单调、沉闷,也可提高识字效率,还能达到发展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的目的。6.在写字中记忆字形。学生在观察田字格的范字书写生字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每个生字写三遍,第一遍看一笔写一笔,第二遍看一部分写一部分,第三遍默写出来。这样学生通过写字巩固了对字形的记忆。学过的字词要在听说读写中正确运用才是真正掌握,同时,字词在反复运用中也才能巩固,字词的复现率越高,学生的识记效果越好,所以教师要采用口头和书面组词,说话写话,指导阅读注音读物等方式使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达到运用字词,巩固字词的目的。
如何教会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
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会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为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看课文中要求会认得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文中一个一个地标出来拼读。这样,通过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比如教“画”这个生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什么……”的“画”与“一幅画”的“画”的不同意思。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学生理解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三、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红”“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四、教给学生运用“自我再现法”复习巩固生字
记忆的东西在保持中会发生遗忘。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我教给学生学会自我再现生字,实践证明对巩固生字十分有益。
(一)口述
将课堂上学的生字的读音、笔画、笔顺、组词等,不看生字口头复述出来。说出来之后,再看书或与黑板上的范字对照,及时纠正复述中的错误;也可以说给同位听,说完后让同位指出正误。此法可用于课堂巩固练习时进行。
(二)笔录
把自己回忆起来的生字按笔顺写下来,然后再和黑板上的或书上的字相对照,及时纠正错误记忆。我通常让学生在课堂巩固练习时采用此法。
(三)默忆
这是一种只在大脑中进行回忆生字的方法。我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时闭上眼进行回忆:刚才学了哪些生字每个字的音、形、义是什么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再回忆一下,巩固记忆。第二天早上到校后再读读生字,效果更好。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
怎样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识字量
人生的学习是从识字、组词、说话的能力培养开始的,但是怎样提高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呢?这是我们低年级教师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小学近二十年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不断变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这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是千变、万变都不能离开教学的重、难点,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应该让他们掌握扎实、掌握牢固,以便把所学的知识随时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在识字教学中,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灵活掌握识字方法,并在课堂上、生活中能够识更多的字,提高识字量和识字速度”。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随时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自主发现识字规律,一方面这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适当利用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汉字的造字规律有所感悟,并能产生继续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
识字教学要讲究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学生一进入启蒙阶段,就要学习汉字的笔画名称及写法,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我们知道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根据汉字这一特点,我在教独体字时一般采用数笔画名称、记笔顺的办法,让学生识记字形,教合体字除了采用教独体字的方法之外,主要采用教学生运用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来分析字形结构。另外有些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图画来引导学生形象思维,帮助他们识记字形以及便于理解字意。例如: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教学中时,课本上有:“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在借助汉语拼音拼读音节、了解字意、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再让学生看太阳是个什么样子?学生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劳动人民是用图画来写“日”这个字的,后来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发展变化中,越来越注重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现在这些字就是过去文字的演变,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在教学中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口、耳、目、羊、鸟、兔、月、火、木、禾、等字的形。这样运用图画联系象形字的特点来讲解字形,就比单纯地数笔画形象的多了,学生就很感兴趣,并且记得比较牢固。
我们知道有些字学生最容易写错,象这样的字要联系生活实际,用形象化的讲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我在教学“坐”时,就对学生讲两个人挨坐在土堆上聊天。这样一讲学生写“坐”时,就会联想到上面是两个人、下面是土,就不会写错这个字。还有一些如:“肚、秋、叶、灯、香、苗、大、草、从、众、花等。学生自己就能说出 日和月组成明,鱼和羊组成鲜,小和土组成尘,一和火组成灭,两个木组成林,三个木组成森,两个人组成从,三个人组成众,月和土组成肚,口和十组成叶,不和正组成歪,日和光组成晃,三个口组成品,三个日组成晶。又如:不和正组成歪、歪歪扭扭,日和光组成晃、晃眼睛,三个口组成品、三个人品茶。三个日组成晶、亮晶晶。晶还可以这样记: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师生合作一起编顺口溜记住这些字。我经常利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分析字形,识记生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提高了识字量。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发挥创造的潜能,进行组词、说话。我在小学生识字方面,深深体会到识字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的不同特点,创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经常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为重点,逐步的进行培养、逐步的锻炼,使他们在学习中对识字感兴趣,提高了识字量,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识字量和识字速度,认识更多的字,组更多的词,说更多的话,既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的学习水平。
如:学生在认识树、车、白、花、堆、群、叶、雨、苗、放等这些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组词、说话。教师适当进行启发。如: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我们身边的环境太熟悉了,不过老师不知道大家平时仔细观察过没有,我们的学校、村子周围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景色非常优美。抬头就能看到无数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你们家的果园里种了哪些树,请你们好好想一想,能组出哪些词?有的学生就会说出树:树苗、树木、树林、树根、树茎、树枝、树叶。还有的学生说树: 柳树、白杨树、红柳树、沙枣树、松树、苹果树、犁树、橘子树、桃树、枣树等等。我又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让自己家和邻居家还有你们的亲戚、朋友家的房前屋后都种上各种各样的树木,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到秋天吃上各种不同酸甜可口的果实呢?(生:愿意)。那好,请你们再用这些词说几句话好吗?(学生纷纷举手)。生:
1、我家果园里种了很多苹果树和犁树;
2、我叔叔家种了很多柳树;罗凯家种了两棵枣树;
3、我大姨家种了一棵大核桃树„„有的学生能说出十几个词和句子,有的学生能说出几十个词和句子,这时我请同学们说给自己的同桌听,看谁说的多、说的好,比赛说,谁说得好就夸夸他,向他学习。我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高不由得这样说:“大家很聪明,自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我们的家乡绿化的如此美丽,我很感动。谢谢大家!请问谁还来为大家选词、组词并说话?”还有的学生主动的说:我想选花这个字组词和说话。(教师可启发学生:
1、以大自然植物中花的种类组词或说话;
2、以大自然植物中花的颜色种类组词或说话)。学生会组这样的词。如:花:苹果花、桃花、犁花、韭菜花、沙枣花、喇叭花、菊花、红花、绿化、白花、黄花、紫花等等。他还想说句子如:
1、我们学校种了许多喇叭花。
2、我的邻居小红家种了很多牵牛花。
3、我家的果园里有苹果花„„我想让自己认识的亲戚、朋友、同学家都种上各种各样的花子和树,开各种各样的花,结各种各样的果子。让所有能开花的植物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能结果子的树都结上好吃的果子。
又如; 生:我想选白这个字组词和说话。白:白云、白杨树、白房子、白菜、白鞋、白衣服、白裤子、白袜子、白头发、白墙、白狗、白猫、白兔„„(老师我想让很多东西是白色的行不行)。我说:行。生:我还想说句子,我家的墙是白的。我有一件白衣服。我家的小狗是白色的„„
在组词、说话的教学中同学们继续采用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学习了林。(让所有的树木都成一片一片的树林)。车(让自己认识的亲戚、朋友、同学家所有的人都会开汽车、开火车、骑自行车)。群(让所有的动物都和睦相处,一群一群的结伴而行。如:一群小鸡、一群白鹅、一群羊、一群牛„„)。叶(让所有的植物都长上叶子如:杨树叶、柳树叶、苹果树叶等)。雨(让世界各地的不同城市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下大小不同的雨,请同学们每天看天气预报,了解气候的变化和城市的名称。如一个学生说:春雨、秋雨、牛毛细雨、宁夏有雨、北京有雨、长春有大雨、西安有小雨等)。苗(让学生知道田地里一切幼小的植物都是禾苗。如:菜苗、麦苗、稻苗、玉米苗、茄子苗、辣椒苗„„),堆(让所有的植物果实都堆成堆。如:一堆橘子、一堆苹果、一堆犁„„又如一堆堆西红柿、一堆堆白菜、一堆堆茄子等等)。放(放书、放铅笔、放刀子、放牛、放羊、放驴、放马等等)。这种识字、组词、说句子的方法对学习其他的字词也可迁移,类推。
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在课堂识字教学中,我处处为学生积极、主动识字创造条件。如:在拼读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时,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所带的词,把字音读准,读正确。然后出示字词卡片进行认读。在这一环节中,我经常采取以下方法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集体读;
2、小组比赛读;
3、同桌互读;
4、指明当小老师领读;
5、开火车读;
6、教师检查个别读。当学生掌握认识这些字后,我鼓励学生同桌进行分析字形,把自己的识字经验告诉同桌,经常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就会不断的增强。
教师要 培养学生从小利用我们学过的独体字组成合体字这一特点,使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了这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技巧就能使学生认识很多字。逐步提高他们的识字量和识字水平。这样长期不断的坚持锻炼下去学生将成为自主识字的能手。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推荐阅读:
中小学教育训练11-12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08-3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计算能力训练六06-02
小学年度教育学习计划06-06
小学教育学习考察报告10-09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真题08-02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心得12-02
小学继续教育个人学习总结范文08-14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27
小学二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