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2024-08-25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精选8篇)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史子新

2012年6月19日至6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习,本次培训由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承接,邀请甘肃省教育技术能力专家组成员魏友松承担授课任务。经过几天的辛苦学习,无论在教学和学习的理论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转变,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现总结如下: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 1

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3.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4.本次培训采用网络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时间空间灵活,给人轻松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带来了方便,特别适合边工作边学习的人。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进行,这一点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线讨论中,不但解决了老师布置任务,而且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以及大家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小组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最后经过小组互评,共同完成这次培训,小组成员也可以在全班讨论区发表个人意见,这样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5、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从计算机基础操作,如文档编辑,数据的统计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开始培训,并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word中的修订功能用于电子作业的批改,excel中公式与函数用于成绩统计与分析,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6.矫正了观念的偏颇。以前一提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就把它同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经过这次培训明白了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通过自身参实践,对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课件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及整个过程都有了亲身的体验,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实践,这是一次实用性非常强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的案例给了我示范,坚实的理论给我教学的动力,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带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培训的目的和收获。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2

培训环境和参与人员

城区和近郊区县的情况较好,每个学校都有网络教室,每个教室基本上都有多媒体设备,而且使用效率很高,有些学校甚至供不应求。一些比较边远的区县(如平谷、房山等)的中小学学校情况比较复杂。乡镇级的学校条件较好,信息化设备比较完善,但一些山区的学校条件较差,教师和学生很少有机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

各区县参加此次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的教师人数超过了8万。各区县平均培训人数大约5000人,有些人数较多的区县,如大兴、朝阳、海淀等区县培训人数超过了7000。培训人员太多,不好安排培训时间是各区县开展培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

培训计划和方案

了解各地培训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是我们这次追踪调研的主要任务。我们与各区县的项目负责人及主讲教师进行了座谈,就他们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进行研讨。部分区县已经开始培训,如宣武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等。部分区县准备在本学期开实验班,先摸索和积累经验,下半年再大规模开展培训。还有部分区县上半年进行研讨和准备,下半年开始组班培训。

每个区县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培训方案。有的方案基本上是按照《指导意见》和《手册》的模式制定。有的方案在《指导意见》和《手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区县的情况,进行了灵活变化。大兴区的培训方案有三点变化:第一,将教材中要求的课堂设计改为单元设计,增加了博客的内容,并要求学习者每天将学习反思记录在博客上。第二,第四主题研究性学习按书中的顺序安排,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第三,三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其中一个负责主讲,一个负责辅导,另外一个以学员的身份参加,以便深入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解决。昌平区的方案增加了前期调研,通过调查问卷确定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并与昌平区学科资源建设项目结合开展,丰富资源库,并将成果进行评比。同时,以本区教研员为学科主力,7天完成5 6个课时,按学科进行招生。培训任务按学段分配,从零开始,保证每位学员都有自己的任务。

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紧,培训人数多,培训组班困难,这是所有区县都遇到的一个问题。为此,项目组建议区县今年培训人数可适当减少。网络远程培训即将启动,区县可以把更多的培训安排在明、后年,这样可以解决目前遇到的组班困难的问题。

●主讲教师短缺。第一期主讲教师培训为各区县共培训主讲教师200名,远远不能满足区县开展培训时主讲教师的需求量。项目组根据各区县的具体需求,准备在近期继续开办几期主讲教师培训,以解决区县主讲教师短缺的问题。

●理论讲解有困难。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主讲教师是教育技术或计算机教师,对讲解理论感到有困难。建议各区县可以请教研员参与到培训中。我们这次培训仍然采用双导师制,培训班配备主讲教师时可采用一位技术教师,一位学科教师,可以更好地将技术和学科结合起来。主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线教师的资源,采取与参训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培训的建议和设想

●关于评价:评价是反映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的课题。在这次追踪调研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很有特点的评价方法,可以与原有的评价结合起来,更客观地评价培训效果。(1)统计参加培训教师向主讲教师提出的问题,区分高层次思维问题和低层次思维问题,揭示不同阶段教师的水平,从而使培训效果由隐性变为显性。(2)各小组推选出一个优秀教学设计,比较该教学设计在参加培训前和培训后修改了的不同与提高之处,从而得出培训的成果。(3)举行评优活动。教师制定评优量规,从校级、区级到市级,逐级推荐评选。

●关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参加培训教师的积极性不仅影响主讲教师授课的情绪,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这是各区县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些教师提出了下面的建议。(1)通过各个模块的学习,使每位教师能够获得一份标准性教学设计,完善自己培训之前的教学设计,可以用这份教学设计参加各种评比。(2)在分组活动中,参训教师轮流当小组组长。(3)设计一些学员感兴趣且有实际需求的问题。将各区县教师的问题收集起来,形成一本问题集。(4)针对教材中各个主题中的每一个活动设计多种方案,以便适用不同的班级进行学习。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3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加提升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的思想有了重大转变。

首先,在我国目前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中,主要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领域。因而在中级培训中主要通过适当的活动设计,引领教师理解教育技术应用于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可能性与有效性,形成面向特定单元的综合化教学设计能力。

第二,我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平时上课一般采用探究式教学,而新授课上一般很少用到研究性学习,通过培训改变了我的观念,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讲参与进来,记忆深刻,平时应该大大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常规教学中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或方式来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这种理念渗透、结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另一种是通过特定的研究型或探究型课程来开展。

第三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信息技术会对课程结构的各个要素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

(1)信息技术影响课程目标;

(2)信息技术影响课程内容;

(3)信息技术影响课程实施过程;

(4)信息技术影响课程评价。

第四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实用的教学工具。我在政治教学中,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把各个分散的单元知识有效的.链接起来,使其更具有系统性,使看起来错综复杂的知识更加直观化,更方便记忆。同时,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博客,是一种较方便较快捷的交流平台。通过博客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下总结和反思以便和同仁交流,也可以向其他同仁学习,以使教学获得更大的进步。

高效率的教学当然离不开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学习“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这一模块内容,让我了解到从主题资源的分类到主题资源的形式,从主题学习资源的体现到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技巧,从资源获取工具到创建主题资源网站……原来资源的利用还有这么多说道。要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但要注意选取资源,还要讲究这些资源的利用技巧和方法。觉得自己需要掌握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在高速发展的教育信息技术面前,我必须要加快学习的步伐,掌握更多的应用技巧,充分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也是为我们未来的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教学会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一定要运用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注重多样化评价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进行评价,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才会不断的改进,取得更大的成果。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参考资料。

1、你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了很多与教学相关的资源,现希望将该网站的网址保存下来,以便日后使用。以下方法中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C)。(10分)。

A、将网址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日后查备。

B、在电脑中创建一个word文档保存在桌面上,把地址直接拷贝下来存在其中。

C、把网址整理记录在IE的收藏夹里,并取一个与内容相符的主题。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参考资料。

D、利用Excel把平时看到的好的网站和简要介绍都整理下来。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C)。(10分)。

A、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

B、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

C、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

D、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关于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10分)。

A、研究性学习可以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

B、研究性学习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

C、研究性学习侧重于对书本已有知识和结论的记忆和理解。

D、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信息文档“mathinf.doc”,下面不能打开和浏览这个文档的软件工具为(A)。(10分)。

A、Excel。

B、写字板。

C、IE浏览器。

D、Wpsoffice。

5、经过多年实践教学,王老师总结了一些教学实施方面的经验,其中不正确的是(A)(10分)。

A、教学实施应根据课堂的反馈情况不断变化教学目标,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B、实施过程中要灵活调整教学的安排,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C、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D、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深入探究,推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多选题。

1、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10分)。

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

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

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2、王老师在写电子教案时,把作者的名字“朱自清”误写成“朱自情”了,下列选项中可以帮助王老师找到“朱自情”的方法是(AE)。(10分)。

A、点击“编辑”→“查找”→在“查找内容”对话框中输入“朱自情”。

B、按Ctrl+z弹出“查找”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朱自情”。

C、点击“工具”→“查找”→在“查找内容”对话框中输入“朱自情”。

D、点击“格式”→“查找”→在“查找内容”对话框中输入“朱自情”。

E、按Ctrl+F弹出“查找”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朱自情”。

3、张老师和同事经常会在一起谈论课件制作工具软件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请问,以下属于“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的有哪些?(CE)(10分)。

A、WPS。

B、Excel。

C、Flash。

D、PowerPoint。

E、DreamWeaver。

三、是非题。

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内涵决定了教师不能规定每位学生的研究选题,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教师都不能为学生设计研究主题。(否)(10分)。

2、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否)(10分)。

模块一测评。

一、单选题。

1、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10分)。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

B、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

C、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交流。

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2、(D)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10分)。

A、创设历史情境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

3、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A)三维互动方式。(10分)。

A、教师—计算机—学生。

B、学生—计算机—学生。

C、教师—计算机—教师。

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4、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10分)。

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种种技术解决问题。

B、注意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

C、人们在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

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

5、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A)三种典型的课堂组织形式。(10分)。

A、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B、班内活动、课外活动和个别活动。

C、整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个别活动和网上活动。

二、多选题。

1、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所包括的成绩为(A)和(B)两部分。(10分)。

A、单元作品集成绩。

B、结业测试成绩。

C、平时成绩。

D、出勤成绩。

2、以下哪些是本次培训所用的硬件与软件?(ABCDEF)(10分)。

A、配备了耳机和光驱,而且都能够正常使用。

B、计算机能够上网,且能以较快的速度访问本培训课程网站。

C、安装了MicrosoftOffice组件(Word、Excel、FrontPage2003版)。

D、安装了音、视频播放器(如WindowsMediaPlayer等)。

E、安装了概念图工具FreeMind。

F、为了加工制作教学素材,还需要安装Photoshop.CoolEdit,SnagIt,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音视频加工软件。

三、是非题。

1、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否)(10分)。

2、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是)(10分)。

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是)(10分)。

模块二测评。

一、单选题。

1、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C)(10分)。

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

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

2、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A)(10分)。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

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3、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A)。(10分)。

A、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B、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

C、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D、经达前端分的,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C)三个方面。(10分)。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了解、理解和应用。

5、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C)等步骤。(10分)A、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B、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C、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D、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二、多选题。

1、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是指(ABF)。(10分)。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自主学习。

D、合作学习。

E、探究学习。

F、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制定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奖励的办法有(AB)。(10分)。

A、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编辑整理,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每个参与课题的同学人手一本。

B、设立专项奖学金。

C、发奖状。

D、评选科研能手。

三、是非题。

1、教学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四个方面。(是)(10分)。

2、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是)(10分)。

3、在对人数不多的学生进行学习的风格分析时,与问卷、观察、个案研究相比,谈话的方法既快捷又有效。(是)(10分)。

模块三测评。

一、单选题。

1、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最后林峰决定采用支持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形式、而且交互性强的(C)来制作课件。(10分)。

A、Powerpoint。

B、几何画板。

C、Authorware。

D、Flash。

2、(A)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10分)。

A、框架页。

B、导航页。

C、视图。

D、备注。

3、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构成。(10分)。

A、标题与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4、从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视频素材时,最方便的方法是用(A)软件进行截取。(10分)。

A、超级解霸。

B、迅雷。

C、绘声绘影。

D、Premiere。

5、以下有关主题资源网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10分)。

A、主题资源主要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关联的资源素材,并不包含有关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

B、学生在具体的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对主题资源会有自己的加工和处理,会动态地生成新的资源。

C、主题资源的终端用户是教师和学生。

D、对教师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支持,并且方便使用。

二、多选题。

1、信息化教学资源应包括下列(ABCD)。(10分)。

A、文献资料。

B、课件与网络课件。

C、试题库。

D、案例。

2、《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体现了课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10分)。

A、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B、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C、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D、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三、是非题

1、主题资源通常可以以资源网站的形式呈现,网站是主题单元的设计者设计的结果,能够将涉及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支持活动的资源和工具等集中体现出来。(否)(10分)。

2、文件夹形式的资源包既适合于个人资源管理,也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否)(10分)。

3、“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是)(10分)。

模块四测评。

一、单选题。

1、在因特网上用得最多的实时交流工具是(A)。(10分)。

A、QQ。

B、Blog。

C、BBS。

D、E-Mail。

2、开展分组学习时,通常的分组策略是(B)。(10分)。

A、将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组成一个示范组。

B、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各组程度基本相同。

C、要男女同学混合分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D、要男女同学分开分组,便于小组开展活动。

3、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D)。(10分)。

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

C、教师在网络教室上课管理难度会增加。

D、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

4、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B)。(10分)。

A、提高教学效果。

B、促进学生发展。

C、调整教学进度。

D、检验教学方法。

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10分)。

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

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

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

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二、多选题。

1、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作用有(BC)。(10分)。

A、活跃课堂气氛。

B、提高教学效率。

C、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

D、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E、控制教学进度。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BCD)评价工具。(10分)。

A、测验卷。

B、学习卡。

C、档案袋。

D、评价表。

E、调查问卷。

三、是非题。

1、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10分)。

2、使用论坛方式进行网络讨论不需要学习者在同一时间里上网。(是)(10分)。

3、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教”的评价体系。(是)(10分)。

模块五测评。

一、单选题。

1、关于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10分)。

A、教学媒体使用得越多越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觉刺激。

B、重视多媒体的利用,尽量避免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资源。

C、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课件制作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D、教学媒体和教师一样,都是作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2、本课程培训需要提交的作品有(C)。(10分)。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实验研究法一般包括(D)(10分)。

A、单组法。

B、多组法。

C、循环法。

D、以上三种全包括。

4、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关于教育信息化说法正确的是(C)(10分)。

A、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技术的应用。

B、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终身教育。

C、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D、教育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来现教学内容,减轻老师的负担。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是(D)(10分)。

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多选题。

1、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使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这是以下哪两位学者对行动研究法的界定(BD)(10分)。

A、杜威。

B、卡尔。

C、布鲁姆。

D、凯米斯。

E、奥苏贝尔。

2、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及特点有(ABCDEFGHI)。(10分)。

A、多媒体演示教学。

B、分组教学。

C、*监视。

D、交互式教学。

E、学生自主学习。

F、语言辅导教学。

G、网上学习。

H、资源共享。

I、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

三、是非题。

1、WebQuest属于接受学习。(否)(10分)。

2、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地影响了我们地整个社会,电子写作、电子化阅读、搜集和处理电子信息的能力成为现代人一项重要地基本素质。(是)(10分)。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5

一、单选题

1、您新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是LLS@163.com,想利用这个邮箱收发学生的作业及反馈意见,下列有关电子邮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A.只能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收发电子邮件

B.常用收发邮件的软件有Windows自带的Outlook Express,国产软件Foxmail,蝙蝠信使The bat等

C.发信的服务器一般叫做SMTP服务器,收信的服务器一般称为POP3服务器

D.LLS@163.com,这是一个标准的E-mail地址,其中LLS表示用户名,163.com表示邮件服务器的域名

2、以下关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任务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A.设计的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需要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在手把手的操作过程中掌握规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B.设计任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C.设计的任务要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D.创设任务时要注意渗透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的表现之一

3、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1分)

A.观察计划

B.观察记录表

C.观察提纲

D.摘要笔记

4、现在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以下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评价的说法,其中不合理的是()。(1分)

A.评价一份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应从时间、环境、师生条件等方面来考虑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B.评价一份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要看其是否设计使用了最先进的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否全面落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

C.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应明确写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方案,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

D.评价一份教学设计方案,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创新性

5、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涉及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以下对这四个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1分)

A.以告诉的方式而不是演练的方式,向学习者展现相关问题的知识技能 B.激活学习者的先前经验

C.要求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新技能来解决问题

D.鼓励学习者将所获知识技能整合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6、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能力目标的是()。(1分)

A.能够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表格菜单来插入表格

B.掌握调整表格行高、列宽的方法

C.学会

D.初步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7、适用于开展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演示为主的教学环境是()。(1分)

A.图书馆学习环境 C.多媒体教室环境

B.专业实验室环境 D.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

8、下面关于定量分析的适应范围描述正确的是()。(1分)

A.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精确、客观描述 C.对学生个案的深入研究

B.对学生内隐的观念,意识分析

D.对学生优缺点的详细描述

9、上课过程中,学生刘扬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不好,课后教师将教学内容又给他讲了一遍,这种教学方式属于()。(1分)

A.现场授课

B.个别辅导

C.协作学习

D.教练式教学

10、以下是对评价量规具体应用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1分)

A.评价量规一般要有一个完整的评价描述

B.评价量规要采用表格的形式展现

C.评价量规不拘泥于形式,可根据实践需要灵活选择

D.一个评价量规至少要具有评价要素、权重、指标三个基本部分

11、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必考虑的是()。(1分)

A.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B.教学资源一定是数字格式

C.教学资源要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

D.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错误

12、采用高级搜索方式比纯粹的关键字搜索更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想要的文件。现需要搜索《学会合理消费》一课的教学PPT,请问除了关键词之外,还需要限定()。(1分)

A.文档格式

B.语言

C.时间

D.关键词位置

13、你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了很多与教学相关的资源,现希望将该网站的网址保存下来,以便日后使用。以下方法中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1分)

A.把网址整理记录在IE的收藏夹里,并取一个与内容相符的主题 B.将网址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日后查备

C.在电脑中创建一个word文档保存在桌面上,把地址直接拷贝下来存在其中 D.利用Excel把平时看到的好的网站和简要介绍都整理下来

14、以下各种经验中,____ 不属于观察的经验(1分)

A.广播录像

B.参与演戏

C.幻灯投影

D.电影电视

15、王老师计算机里有许多可用于制作电子教案的图片,请问,以下选项中可供王老师浏览图片使用的软件是()。(1分)

A.CuteFTP

B.金山快译

C.ACD See

D.IE

1、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分)

A.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B.要尽可能多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D.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C.要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

2、关于师生交流,下列正确的做法为()。(1分)

A.李老师担心学生的参与会不理想,不太利用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

B.李老师非常乐于帮助同学们,在业余时间经常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C.为了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李老师的课堂上非常安静,学生只能在课后提出问题 D.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李老师把与学生交流的主题定位在教学内容上

3、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老师需要分析教材,编排组织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你认为不需要考虑的因素()。(1分)

A.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B.内容的安排严格遵照教材

C.注意教

D.确保从已知到未知,并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排列教学内容

4、相对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主要用来判断每个成员的相对优劣,下面的表述中属于相对评价的是()。(1分)

A.晓铭的期中数学考试得了90分

B.晓铭是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班集体的孩子

D.晓C.晓铭上次的作业,李老师给的评语是“计算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铭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排第3名

5、针对教学评价,刘老师和她的同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下列观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1分)

A.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B.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

D.教学评价是为改进教学而服务的

C.教学评价能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6、在一节数学课上,刘老师没有直接引入教学内容,而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描述了两个学生路上相遇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此处,刘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1分)

A.启发式教学

B.操练-反馈式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间接强化式教学

7、下列关于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但也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

B.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D.人工评分、C.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

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

8、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以下哪一种工具属于绘制思维导图的计算机软件工具?()(1分)

A.Photoshop

B.PowerPoint

C.FrontPage

D.FreeMind

9、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以下对具体教学目标所属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能够用本课生词‘应接不暇’造句”属于运用层次 ‘学’字头”属于识记层次

C.“能够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属于领会层次 0分钟内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属于分析层次

B.“认识14个生字,认识偏旁

D.“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词语在8~

110、王老师在浏览一个专业的网络课件下载网站时,需要查看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课件并将它们下载下来,但是当前的网页中显示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网络课件,这时王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便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网络课件过滤掉?()(1分)

A.利用该网站的分类查询功能 键词功能查询

B.利用其他搜索引擎重新查询

C.利用该网站的关D.给网站管理员发送信息,要求他们提供专门的网页以供查询

11、下列有关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1分)

A.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常见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既属于教学资源,又属于教学媒体 B.在一般的教室环境中,桌子、椅子、讲台等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

C.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常用的一些教学软件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 中,对学生而言,老师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

D.在教学活动

12、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题中,信息技术的可能的整合方式是()。(1分)

A.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结果 具处理信息

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C.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D.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

13、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分)

A.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研究成果 C.现象与客观事实、研究课题、方法和技术

B.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D.研究课题、科学理论、研究手段

14、地图的三要素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这时教师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能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1分)

A.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老师提问 同学展现一张动物园导游图

B.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直接讲授这部分知识

C.给

D.让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这部分内容

15、在Google搜索中,如果避免搜索某个词语,下面哪种操作能够实现?()(1分)

A.在要避免的词语前面加一个全角状态下的加号,并且加号之前不再留空格 免的词语前面加一个半角状态下的加号,并且加号之前不再留空格 加一个半角状态下的减号,并且减号之前不再留空格 态下的减号,并且减号之前不再留空格

B.在要避

C.在要避免的词语前面

D.在要避免的词语前面加一个全角状

二、多选题

16、在教学设计中,李老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不是很熟练,总是犹豫不定。下面是李老师对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其中正确的观点是()。(1分)

A.教学时要把难点的突破放在首位

B.教师备课时的难点往往会是教学的难点

D.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往C.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往是一致的 E.教学难点是相对于知识的复杂程度而言的

17、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1分)此题回答错误

A.画图 B.Photoshop

C.FrontPage

D.暴风影音

E.ACD SEE

18、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1分)

A.标准 B.条件

C.行为

D.教学对象

19、李老师给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讲授了某单元的课程,达到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李老师按照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在某农村学校施教时,达到的效果却非常之差,请问,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以下哪些选项能较好地解释这个现象?()(1分)

A.李老师的讲课水平突然下降了,导致了两次讲课效果的悬殊 B.李老师忘记了进行教学环境分析,两个班级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 C.其实两次教学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评价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而已 D.李老师有点偏心,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认真教课,对其它学校的学生不负责任 E.李老师忘记了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两个班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一致

20、学习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提倡要尽可能创设真实、完整的教学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分)

A.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 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

C.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习情境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来构建

21、你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很多软件工具的使用,为了向学生形象地展示这些软件的界面,需要截取一些图像整合到课件中去,以下关于截图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1分)

D.情境设计要注意学科特点

E.学

B.学习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 6 A.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截图,可以截取当前电脑屏幕的图片,之后再自己命名保存

B.在当前电脑屏幕上右击鼠标,在菜单中选择“复制”,在绘图软件中打开一个空白文档,粘贴之后自己命名保存即可

C.使用键盘上的“PrintScreen”键,可以复制当前电脑屏幕,然后粘贴到绘图软件中的空白文档,自己命名保存即可

D.使用软件SnagIt截图,可以截取当前电脑屏幕上的图片,之后再自己命名保存 E.使用MS Office辅助工具,先截取当前屏幕,之后再自己命名保存

22、对教学中媒体的应用大家众说纷纭,李老师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不能只是一味支持或反对,你认为教学设计中选择教学媒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分)此题回答错误

A.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学校的教学条件

B.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个体差异

C.课堂教学任务

D.E.教学评价的指标

23、对于发现式教学的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为()。(1分)

A.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发现,而不是指对原创性知识的发现 教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适用

C.发现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D.发现式教学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

B.发现式E.合理的发现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1分)

A.几何画板

B.语义网络

C.思维导图

D.概念图

E.认知地图

25、王老师想把制作电子教案过程中下载到电脑的《动物世界》的全套视频(大约30G)长久存储起来,以下哪些存储方式较为合适?()(1分)

A.用DVD光盘刻录存储 D.用磁带存储

B.用电脑硬盘存储

C.用软盘存储用电脑硬盘存储

E.用内存条存储

16、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上述定义,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

A.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开放性 感受和体验习的载体

B.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的D.以专题、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C.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E.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F.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传递和记忆

17、以评价分析方法为依据,教学评价可以分为()。(1分)

A.相对评价 E.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绝对评价,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F.总结性评价

18、在对于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策略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反思时,以下哪些方面需要考虑?()(1分)

A.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组合

B.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C.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E.活D.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

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19、教学实施的 5P 原则是指()。(1分)

A.准备环境 媒体选择 B.让学生做好准备

C.预览材料

D.教学评价

E.教学方法和F.实施教学,准备材料

20、考虑到编制开发教学资源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一般应尽可能选择现有的教学资源,但在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时要有所选择,下面观点中正确的是()。(1分)

A.要选用内容安排顺序符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不宜选择个人或小组织开发的教学资源 源

B.要选用大公司开发的C.要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资

E.要选用包含课堂必要教D.要选用使用先进媒体开发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学内容的教学资源

21、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包括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开辟收集资料渠道、自主选择研究方式,最终产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你认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主要指导哪些环节?()(1分)

A.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 阶段的问题和对策的指导

B.分配小组的指导

C.结题阶段的指导

D.实施

E.选题指导

22、王老师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1分)

A.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

B.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C.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

D.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响到教学结果 E.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者

23、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地都掀起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王老师所在学校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以下做法恰当的是()。(1分)

A.该校领导经常请一些教育技术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以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B.该校组织一些骨干教师参加本市举行的相关培训,以期望他们能取回真经并在校内传播

C.该校购进了一批计算机,请信息技术教师给本校师生讲解如何使用,以期该校教师有效利用计算机,提高教学质量

D.该校领导下达命令让所有教师在上课时一律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尽量少使用黑板和粉笔

E.该校从书店买了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光盘,每周组织学校老师进行一次案例观摩

24、王老师常常会用到Word软件来书写自己的教案,以下关于Word部分功能的实现方法,错误的是()。(1分)

A.单击“工具”→“字数统计”,Word就会自动统计出我们整篇文档或者是我们选中区域的字数信息

B.Word提供有自动保存的功能,如果发生了断电,文档中保存的是断电前你正在编辑的内容

C.使用快捷键Ctrl+C,可以实现粘贴的功能

D.使用Word提供的“另存为”功能,点击“工具”→“另存为”,选择相应的保存路径

E.使用Word提供的“比较文档”功能。点击“工具”→“修订”→“比较文档”,选择要比较的文档后,Word就会自动进行两个文档的比较

三、是非题

26、设计和计划表现性评价有以下四个步骤:决定对什么进行测验,明确表现性任务,详细规定评分规则,具体规定测验要求。(1分)

A.否 B.是

2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1分)

A.否 B.是

28、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素材类教学资源、网络课程、集成型教学资源。(1分)

A.是 B.否

29、浏览器的收藏夹和历史记录的相同作用都是能够快速打开常用的网页,只不过收藏夹需要自己整理,历史记录不需要自己整理。(1分)

A.否 B.是

30、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学校最常用的一种资源。(1分)

A.是 B.否

26、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人才。这种状况和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1分)

A.否 B.是

27、电子邮箱是教学实施中师生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异步交流工具,利用Foxmail邮件收发工具可以把邮件保存在本地硬盘上。(1分)

A.是 B.否

28、在信息社会中,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是指读、写、算和文化素养。(1分)

A.否 B.是

29、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1分)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6

一、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基层领导对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培训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把这次培训称为计算机培训 (或者微机培训) , 究其原因, 是上级领导发的通知中就把这次培训称为微机培训, 致使许多教师把这次培训与以往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信息技术培训和各种计算机培训等同了。

2. 部分学校领导理念认识和组织管理不到位。在与受训教师的交谈中, 有些老师反映所在学校的领导根本不了解此次培训的内容和意义, 在学校内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系统,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也没有针对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时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退缩心理。

3. 培训方式和内容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 缺乏针对性。对于目前的培训, 受训教师的普遍反映是主讲教师不太了解中小学课堂, 其所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 缺乏典型案例。受训教师所工作的学校软硬件环境有很大差异, 能力层次差异也很大, 其培训中没能针对学校和受训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 仍然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步调, 在培训方式和内容上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时期受训者的需求, 所以最终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4. 受训教师动力不足。目前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并非真正完全来自于他们的工作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当一部分人是迫于评价机制的压力, 为了一纸证书而参加培训, 因而受训教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为培训是上级安排的, 只要按时参加学习就可以, 所以在培训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5. 受训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有偏差。大多数受训教师对教育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 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只重视物化技术, 对智能技术不屑一顾, 只关注计算机操作技术, 不关注教学设计;只关注现代媒体技术, 不关注传统媒体技术, 使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变成了单纯的计算机培训。

6. 在培训模式上比较单一。这次培训在推进方式上主要有两种模式, 即核心培训和全员培训。核心培训模式是首先培养一批学校的骨干教师, 开展教育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尝试, 而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员培训模式指的是对全体教师实施教育技术的整体培训。目前, 为了取得“多快好省”的培训效果, 很多省份采用的培训组织形式是先“核心培训”再“全员培训”, 因此首先到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的培训效果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全员培训, 进而影响整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 正本清源, 提高认识, 增强各级领导和受训教师的意识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中,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 成为培训的主线, 这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区别于其他培训的主要特点。因此必须使各级领导和受训教师对教育技术以及培训的目的有正确的认识, 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解决“如何教学”的问题, 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为目标,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具体化,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能力, 达到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能力维度的全面发展。使教师掌握以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有效的、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 并且学以致用, 能够针对具体的学科,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信息技术运用的教学实践, 核心是教学设计。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重视物化技术, 轻视智能技术的现状。

同时对学校各级领导进行强化培训, 使他们认同培训理念, 认识到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从而在校内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以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从只关注物化形态的技术向关注物化形态技术与智能形态技术并重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走向更深层次。

2. 精选主讲教师, 关注中小学课堂, 注重案例学习中的知识建构, 以学员的观点引领和发展课程。为了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将技术有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培训要从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自身发展出发, 紧密联系新课程教学, 强调主体参与, 动手动脑, 使受训教师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体验过程中轻松学会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 并感受到教育技术的特有魅力。

主讲教师必须熟悉中小学课堂, 注重受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讲教师应树立以培训促专业发展、以研究促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教育理念, 在培训实践过程中注重重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 消除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所出现的从理论到理论、被中小学教师戏称为“空对空”的培训现象。

针对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培训特点, 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主讲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案例的利用, 并将案例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在案例学习过程中, 课程的发展是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的、非全部预先设计好的, 它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讲教师应能够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分析、评价、修订等活动, 促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建构出相应的理论框架, 实现由“例”到“理”的上升。

3. 关注受训教师需求, 以受训教师为中心, 采用“菜单式”培训方式, 增加校本培训。学科教师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动力, 主要来自于期望利用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改良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效果, 从而缩小学生实际水平和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因此, 对教师的实际需求的细致把握, 是决定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要采用问卷、访谈、观察等各种方式进行培训需要分析, 包括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和确定培训需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还要依据外部的社会需求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找出目标期望值与教师现状之间的差距, 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合理性。现阶段的培训内容应以教师如何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 以学为中心, 在做中学, 有效进行案例分析、反思性活动和行动研究等。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主战场在学校,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培训方法、过程必须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紧密联系新课程教学, 所以培训方式要多样化, 校本培训在时间安排上有很强的灵活性, 培训内容也有一定应变性, 培训方式丰富多样, 组织上也有可靠的保证, 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所以增加校本培训是最佳的选择。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培训单元, 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 把培训与教学、科研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它与一所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联, 与教师的工作相伴同行, 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能迅速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可以填补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4. 组织实施和建立保障机制, 使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得到良性发展。在学校内要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系统,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设立针对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整合多种培训组织形式, 由学校自己建立师资培训小组, 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管理和组织整个培训工作, 包括对于培训效果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各学校可以和大学、进修学校、教育学院等培训机构合作, 邀请培训机构有关人员给学校提供实时或定期的支持和服务, 也可以向培训机构提供培训信息, 传达学校的需要, 然后由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并到学校进行实地培训。在优秀课、公开课等课程评价机制上要与教育技术能力挂钩, 使受训教师真正感受到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得到长期的良性发展。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任重道远, 要想使培训取得好的效果, 需要方方面面作出不懈的努力。但是, 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有信心, 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各种问题的解决,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 随着我们的努力, 培训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娟, 张豪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模式探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7 (4) .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解读——培训体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2.

[3]刘雍潜.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5.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题库五 篇7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合理的观点是()。(1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前期分析就是指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2、互联网上常常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参考,在看到有用的资源后,最好将其保存下来,下列有关下载和保存互联网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1分)

互联网上提供有工具软件,但都不允许下载

3、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1分)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4、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1分)

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5、教研组常常反映王老师授课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太合理,以下有关教学内容安排的建议不正确的是()。(1分)

内容的安排一定要遵照课文的顺序

6、如果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起点水平,以下方法不合理的是()。(1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7、在课文讲解之后,为了升华主题,王老师想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下列教学策略最合适的是()。(1分)小组讨论,汇集意见,随机点名学生汇报该组的意见

8、张老师在家中制作好了本单元课程的文档教案,起名为“jiaoan.doc”,把它拷贝到学校办公室的电脑中,发现昨天有人把Word软件卸载了。请问,张老师还可以选择以下哪种软件来打开该文件?()(1分)

写字板

9、在教学中利用动画可以增添知识的形象性。从下面数字教学资源的文件名中,请判断哪一个是动画教学资源?()(1分)

*.swf

10、下列有关教育技术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1分)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11、以下哪种说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有偏差?()(1分)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知识从实践中来

12、下列有关教学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1分)

课堂上,张同学不认真听讲,而且还在不断影响周围同学,王老师走到他附近,轻轻的敲了敲他的桌子,这不属于教学交流,因为没有发生语言上的交互

13、关于教学实施中的5P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分)

5P原则是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出的

14、下面关于定量分析的适应范围描述正确的是()。(1分)

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精确、客观描述

15、很多学校每周都会组织教师进行交流,您认为下列有关交流反思的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1分)

人际交流通常比较耗费时间,只有当无法使用个人反省法进行教学反思时才建议使用交流反思法

16、在中小学教师所掌握的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与原则中,有一个原则是“抽象层次原理”,它是指()。(1分)

媒体承载的内容所提供的具体和抽象程度必须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而进行增减

17、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迅速的从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必须善于反思。当您反思自己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这一部分时,您认为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1分)

是否使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好奇心

18、效能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下工具中属于效能工具的是()。(1分)

电子表格

19、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日常生活中治疗癌症的一些场景,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学媒体的什么特性?()(1分)

表现性

20、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1分)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二、多选题

1、下面有关教育技术的论述,你认为正确的是()。(2分)

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属于教育技术的技术范畴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来规划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利用和维护属于教育技术中技术的范畴

电子教案的编辑和教学课件的开发属于教育技术中技术的范畴

2、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常会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2分)

社会

学生

课程

情境

3、学习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提倡要尽可能创设真实、完整的教学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情境设计要注意学科特点

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

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

4、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变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储存于记录介质(磁盘、光盘)中的现代教案,由文字、图片、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下面关于电子教案的功能特征描述正确的选项是()。(2分)

电子教案有利于教案的修订和保存

电子教案便于携带和学术交流

电子教案可实现超文本组织信息,利于非线性知识的安排

电子教案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5、王老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想以表格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其教学大纲,其中要完成表格的设置、修改等任务,则在下列软件中,他可以选择哪些软件?()(2分)

Word

PowerPoint

WPS Office

6、张老师和同事经常会在一起谈论课件制作工具软件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请问,以下属于“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的有哪些?()(2分)

WPS

DreamWeaver

7、下列哪些格式的文件可以用Windows Media Player打开?()(2分)

rm格式

wmv格式

wma格式

8、王老师在处理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对自己使用过的软件功能汇总如下,其中正确的是()。(2分)

Photoshop:图片处理工具

FrontPage:课件集成工具

迅雷:下载软件

Snagit:抓图、抓视频软件

9、王老师想把制作电子教案过程中下载到电脑的《动物世界》的全套视频(大约30G)长久存储起来,以下哪些存储方式较为合适?()(2分)

用DVD光盘刻录存储

用电脑硬盘存储

10、下列不属于综合性媒体的是()。(2分)

电视机

DVD

幻灯机

三、是非题

1、与考试相比,档案袋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简单更省力。(1分)

2、对教师进行评价不仅要求教研组的教师对被评教师进行评价,而且还要求被评教师自己进行反思。不过学生评教是没有必要的。(1分)

3、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1分)

4、多媒体教室中,学生是课堂的控制者,媒体主要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1分)

5、建构主义能够解决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生主体和创新培养的有效手段,应该在所有课程的所有课堂中推广。(1分)

6、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供学习指导时,教师无论如何都不能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1分)

7、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从过分倚重学业成就转向注重综合素质,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1分)

8、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1分)

9、及时给予学生答案性反馈,促进他们掌握新知识,对于学生的错误的认识要给予及时的纠正,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1分)

10、使用“教育技术”和“教育 技术”为关键词在Google中搜索,其结果一模一样。(1分)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五测评 篇8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五测评

一、单选题

1、在呈现课件时,你发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过大,应将投影机(C)。

A、上移。B、下移。C、前移。D、后移。

2、实验研究法一般包括(D)。

A、单组法。B、多组法。C、循环法。D、以上三种全包括。

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最恰当的是(D)。

A、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线性过程。B、教学设计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科学。C、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D、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等主要环节。

4、(C)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A、教学设计。B、教学评价。C、教学模式。D、教学策略。

5、(B)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A、教学模式。B、教学策略。C、教学设计。D、教学评价。

6、关于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教学媒体使用得越多越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觉刺激。B、重视多媒体的利用,尽量避免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资源。C、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课件制作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D、教学媒体和教师一样,都是作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7、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B)

A、诊断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教学功能。

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是(D)。

A、终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9、如果要保存网面上相关资料,可以按键盘上的(B)键进行全屏图像的抓取。

A、Esc。B、PrintScreen。C、CapsLock。D、ScorllLock。

10、本课程在采用“教育技术”名称以前,我国曾经使用过的另外一个名词是(C)。

A、电视教育。B、函授教育。C、电化教育。D、电影教育。

11、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摸底”“考察”。这是属于(A)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身评价。

12、对目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认识最合理的是(B)。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有效学习信息技术。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学习环境。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主要在于课堂上45分钟的运用。

13、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B)。

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识、动作技能以及情感域等。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繁,比如某课单元结束后的小测验。

14、学生以小组形式,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是属于哪种学习模式?(B)

A、探究性学习。B、合作学习。C、自主学习。D、综合学习。

15、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关于教育信息化说法正确的是(C)。

A、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技术的应用。B、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终身教育。C、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D、教育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来现教学内容,减轻老师的负担。

16、教育科学研究是以(A)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A、教育现象。B、教学现象。C、学习情况。D、学习者与教师。

17、本课程培训需要提交的作品有(C)。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多选题

1、行动计划应包含哪些内容?(ABCDE)

A、目标。B、任务和策略。C、挑战和解决办法。D、进度安排时间表。E、资源。

2、行动研究法的一般实施过程和行动研究法的特点(ABCD)。

A、计划。B、行动。C、观察。D、反思。

3、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使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这是以下哪两位学者对行动研究法的界定(BD)。

A、杜威。B、卡尔。C、布鲁姆。D、凯米斯。E、奥苏贝尔。

4、教学前期分析(Front-End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提出来的,意即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ABC)。

A、学习需要分析。B、学习内容分析。C、学习者特征分析。D、评价策略。

5、本课程,制定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包括的步骤有(ABCDEF)。

A、理解行动计划。B、制订行动计划。C、制作行动计划。D、检查行动计划。E、上交行动计划。F、分享行动计划。

6、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BCDEF)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D、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E、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F、学科知识的有效应用。

7、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及特点有(ABCDEFGHI)。

A、多媒体演示教学。B、分组教学。C、监听监视。D、交互式教学。E、学生自主学习。F、语言辅导教学。G、网上学习。H、资源共享。I、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

8、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ABCDE)。

A、历史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比较法。E、行动研究法。

三、是非题

1、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提出假设,获取数据,验证假设。(A)

A、是。B、否。

2、专题学习网站的网上自我评价系统是指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新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并将其设计成基础性强、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的题库,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A)

A、是。B、否。

3、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上一种有效的教师成长的方法,是新手教师走向专家教师的捷径。(A)

A、是。B、否。

4、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特征。(A)

A、是。B、否。

5、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石,教师对课本本身的理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A)

A、是。B、否。

6、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其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我们对学习进行“调节”的意识。(A)

A、是。B、否。

7、WebQuest属于接受学习。(B)

A、是。B、否。

8、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A)

A、是。B、否。

9、案例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困惑性、创新性等特点。(A)

A、是。B、否。

10、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A)

A、是。B、否。

11、基于IT的协作学习,是指能支持多个学习者群体针对共同任务进行合作学习的,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和合作学习提供共享环境的信息技术系统。(A)

A、是。B、否。

12、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教学观念既与其电脑经验显著相关又与其学习和教学观念显著相关,即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越高,学习和教学观念越先进,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可能性越高,效率就越好。

(A)

A、是。B、否。

13、教师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教学因素的最终过滤者、决策者。(A)

A、是。B、否。

14、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第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A)

上一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计划下一篇: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古诗赏析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