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感训练

2024-10-07

小学生语感训练(共12篇)

小学生语感训练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创设情境,感悟语言

由于受年龄和阅读水平的限制,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因而语言文字与其描述的形象难以建立联系,这样就给学生自主感悟语言材料带来了困难。而通过借助画面、影视、实物等情境的创设,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赋予语言文字鲜活的生命,为学生感悟文本奠定基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有一段小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我让学生自读后思考: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说这话时应该是什么语气?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陡峭的山峰,山顶上画了一株细小的松树,然后渲染:“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一看,所有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脚下,小松树心里会怎么想?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动作?请你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来读读小松树的话。”学生马上就进入了情境,自然而然就读出味道来了,而且评价的语言也丰富了:“小松树多么得意!”“小松树多么威风!”“小松树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此时,我再借机板书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学生联系课文品味,学生很快就记住并理解了。由此可见,学生对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感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想方设法去引导他们感悟,在学生感悟后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才能使他们学有所得。

二、巧用插图,理解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插图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骑牛比赛》中“技艺高超”这个较抽象的词语时,除了让学生把“技艺高超的骑手”与“两三秒钟就摔下去的其他骑手”相对比外,我还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牛的样子。学生对图画特别感兴趣,他们的发言精彩极了:“牛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气极了。”“牛的鼻孔里喷出一团团气,发脾气了。”“牛蹄子把地上的土都卷起来了,力气非常大!”“疯狂”“可怕!”……这时,再让其观察骑手的表现,学生抓住了关键词句“牢牢地骑在牛背上”。此时,我趁势总结:这就是“技艺高超”!词语的理解水到渠成。由此看来,插图不仅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更能加深他们对语言的感悟。

三、唤醒生活,积累语言

语文课堂上,要唤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来品味语言,感悟文字。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悟语言文字,从而更好地领会课文。在教学“春风”一词时,我问学生:“冬天的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冬天的风是寒冷的,是呼呼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板书:冬天,寒风刺骨、狂风呼啸。我再问学生:“春天的风呢?”学生马上回答:是温暖的、轻轻的……我再板书“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么一说,春风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下子鲜活起来了,从中真正感受到了春风的独特和美好。除了课本上的词语之外,学生由此还轻松掌握了许多描写春风的好词佳句。

四、抓住留白,创作语言

老师可以抓住教材的留白和文章结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遐想思考,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追求无限的理想效果,使学生感悟的空间无限扩大。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结尾处就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课上我引导学生说说“还有谁来了,他们会干些什么呢?”学生通过小组朗读、讨论、交流,创作出许多生动的句子。有的说:“青蛙来了,在荷叶上唱歌。”有的说:“螃蟹、小虾来了,在荷叶下捉迷藏。”在相互探讨中,孩子们还深化了认识: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欢乐,所以到最后作者才会发出“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感叹。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升华了课堂上自主感悟的成果。

五、利用争辩,升华语言

只有教师的讲解,没有学生的积极感悟、争辩,课堂就好比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学生争辩的时候,不仅是追求正确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段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您不是常常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泼掉了那么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显然出乎大家的预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在全班学生为之瞠目的时候,我立即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水’到底是有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学生明白了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足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他们是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所以才赋予了水更多的意义。在争辩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发言丰富多彩,想象独具匠心,思维创意勃发,语言灵动鲜活。学生的争辩过程无疑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过程,无疑是学生感悟文本的鲜活成果的过程。

六、扩展练习,运用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运用语言。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蝈蝈会怎样笑话蚂蚁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老兄,过来歇会吧!这么热的天,那么累干什么?”有的说:“真是一群笨蚂蚁,一点儿也不会享受!”还有的说:“躺在这儿好舒服呀,蚂蚁老兄,等秋天天气凉快了再干多好呀!”……孩子们不但想得好,而且表达的时候绘声绘色,把蝈蝈那种骄傲自大的样子表现得活灵活现。在一阵阵轻松的笑声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更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只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而又和谐地统一起来。

摘要:<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创设情境,感悟语言由于受年龄和阅读水平的限制,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因而语言文字与其描述的形象难以

小学生语感训练 篇2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强调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

一、重视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意识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用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通过经常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意识,使学生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和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

如在教学《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朗读并组织评读,无需教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多数同学都能把两个破折号读得很准确,那是由于感情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韩麦尔先生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些效果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难以企及的。

二、指导品味语言,增强语感情趣

训练语感,必须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懂得赏析。有的要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涵蕴方面去揣摩。叶圣陶说,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辞法,最紧要的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教学中注意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精彩语段,引导学生去理解、赏析、朗读、背诵,凭借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增强语感情趣。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社戏》时,引导学生品味“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一句中的“扑面”。同学们经过反复揣摩后纷纷发言:有的说表明“清香”浓郁;有的说表明孩子们个个脸朝前方,盼望早点看到社戏;有的则认为表明船行得很快……通过这样的咀嚼品析,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匠心,就真正领会了文章的中心和主旨。

三、加强听说训练,提高语感技能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感训练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其实,听和说的训练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 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听说的训练,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设置一定的语境,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两个话题畅所欲言或进行辩论,并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出一些明确的听、说要求。如在听话的时候,如何把握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怎样分辨出隐含意思、弦外之音,锻炼其捕捉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语言信息的准确性。在说话的时候,怎样把话说清楚,说正确,锻炼其语言的正误感;怎样注意场合、对象,说话得体,锻炼其语言的分寸感;怎样把话说连贯,说通顺,锻炼其语言的畅达感;怎样把话说得动听、感人,锻炼其语言的情味感;怎样处理好语调、语速的变化,锻炼其语言的节奏感。当然,这样的听、说训练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课堂上,应当延伸至家庭、社会。如看电视、听广播以及参加必要的社会交际活动等。这些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有极大帮助,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四、引导体察生活,丰富语感积累

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结合起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美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这正如叶圣陶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倘若没有这样的体验,语感训练将是苍白无力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

如果我们的初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和春来时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就能很快引起共鸣。如果我们初中学生都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对父亲产生了敬佩感,就更易于体味莫怀戚的《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积淀丰富成长历程。

五、强化想象思维,升华语感体验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想象是获得语感的一条重要通道。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语感体验。

在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作品一边想象: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同学们通过想象,竟能从短短三十三个字的词里,看到了夕阳、荷塘、亭子、小船、沙鸥、白鹭、饮酒畅谈、杯盘狼藉、酒后醉态等景物,听到了嘻闹声、划船声、击水声、水鸟惊飞声、荷叶相撞声等声音。想象使学生由词入画、由词入境,似乎也亲自经历了作者那次极富生活情趣的游历活动,和作者一同乐饮、一同迷途、一同惊醒,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通过多种渠道训练学生语感 篇3

【关键词】语感;言语实践;言语分析

中国分类号:B842.5

著名语言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具有一定的語感,才能正确接受和理解外来的信息,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心理科学认为,人们的感受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为思维提供感性材料。一切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通过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语感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言的训练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新教材的特点,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感的培养,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认识:

一、感情范读,激活语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生活,诱发语感

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许多事,认识了许多人,见到了许多景……这些都是他们学习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要及时唤醒,加以运用,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准确地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感受。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这句话,我先问学生:“什么叫赶到?你平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以此来打开学生的记忆仓库,寻求生活与语言的“共同处”。接着又问:“假如你是小蝴蝶,这么着急赶到山谷里做什么呢?”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背景知识,促进联系,以唤醒、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体验、情感,使语言文字与生活中真切情感的体验联系起来,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力,使课文情感的感悟与学生生活中自我真情的流露融为一炉。

三、创设情境把握语感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把握感悟。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学生不易体会阿炳是在苦难、凄惨中创作这首歌曲的,更无法理解乐曲中抒发阿炳对社会的控诉。为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阿炳悲惨生活的心境,我创设了一种情境: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手执二胡,沿街乞讨,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的冷眼,晚上露宿街头。画面播放的过程中,始终萦绕着那段凄凉悲惨的音乐。学生们目睹这样的画面有的眼圈通红,有的小声啜泣,整个教室充斥着悲伤的气氛。画面看完后,我说:“看完了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落到这样的地步,真让人痛心,社会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竟让他流落街头。”“老师,看了画面我都流泪几次了,我被阿炳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如果阿炳还在的话,我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他,看了画面我已理解了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让人伤感的《二泉映月》,这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情随境生”,一个情境的成功创设,往往能很好地触发学生内心情感的迸发。

四、反复品赏,加强语感

优秀的文章,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颂,再三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籍。品读赏析的重点主要有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简约性,以及语言的含蓄、委婉等。

《林海》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中对大兴安岭的描写细腻入微,令人百读不厌:“……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上险句。”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后将文中的“点儿”去掉后与原句比较朗读,揣摩作者语言表达的不同点,并要求大家结合“岭”的特点思考作者对儿化音的巧妙应用。结果,我们发现这里的“点儿”说明大兴安岭的“岭”与“岭”的差别并不大,加上“儿”后,不仅突出了这一表达效果,而且与下文中的“每一条岭都是那么温柔”相照应,达到了“少一字不可”的境界。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语感 篇4

一、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 反复朗读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 创设意境, 营造朗读氛围, 并指导学生如何朗读。

(一) 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手段, 启发学生深入想象,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送给奶奶的阳光》一文时, 为让学生更好地想象大自然的美景和美丽的鹿儿, 先让学生看图, 再让学生边听边看幻灯片, 最后让学生闭眼想象, 倾听朗读, 学生脑海中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大地, 快乐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着, 芬芳扑鼻的紫花开遍大地, 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翠绿的草地上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鹿儿在快乐地玩耍。然后, 再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 品读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体会人物的特点。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 通过简介居里夫人和分析课文之后, 学生对居里夫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我再指导学生怀着崇敬爱戴的心情, 用充满激情和敬佩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 将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艰难以及她坚强执着、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她朴实淡然、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出来。

二、加强对词语的品析领悟

(一) 换词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

在课文中, 有些词语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才用上的。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呢?我经常采用换词的形式, 通过让学生比较, 来领悟词语运用的准确。

例如, 在教学《繁星》一课时, 有一句话“我躺在舱面上, 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悬着半明半昧的星”, 如何让学生体会“躺”和“悬”的精准呢?我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躺”换成“睡”, 把“悬”换成“挂”呢?通过比较, 学生领悟到“躺”才能“仰望”, “睡”闭着眼就不能仰望了。“挂”是有一定牵连的, 而星星没有牵连, 只能用“悬”。这样, 通过换词学生揣摩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二) 词语增删比较体会用词的精炼

在教学《葵花之最》一课中, “葵花子居然发芽了”一句, 我让学生去掉“居然”改为“葵花子发芽了”, 让学生比一比,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 学生领悟到昆仑山常年积雪, 连草木都不长, 更不用说葵花了, 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 葵花子意想不到发芽了, 这使战士们万分惊喜。如果去掉“居然”就不能表达战士们的惊喜和对葵花的喜爱之情。

三、加强对语句的品析领悟

训练语感, 必须加强语言分析, 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的分析与课文内容、时代背景、以及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在文章提供的语境中揣摩, 体会语言的精妙。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一)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含义

如教学《白杨》一课, 有一些句子如“在通向新疆的路上, 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 它们就在这生根发芽了。”“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我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思考白杨树只是白杨树吗?它还指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了白杨树象征着边疆建设者, 他们要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祖国的边疆事业后继有人。

(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 有一句语义双关的句子“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活, 好好活……”我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的身体状况, 学生知道了母亲得了重病, 却瞒着儿子, 一心照顾儿子。再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方面是母亲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 一方面是暗暗地鼓励自己为了照顾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由此学生体会到了无私伟大的母爱。

(三)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会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 当讲到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 邱少云爬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情景时, 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当一滴油溅到你的手上时, 你有什么感觉?当热气腾腾的饭菜倒在手上, 你会怎么样?通过联系实际, 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四、增加阅读量

增加阅读量, 可以让学生积累阅读材料, 提高阅读速度, 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读”不仅体现在课内, 还体现在课外。因此, 我每天给学生留一些阅读的作业, 让学生每天读一个故事, 家长签字, 来校后发一个小红花。读完一本书, 把书拿来, 给大家讲述书中的两个故事, 过关后发一个书香阅读绿卡, 学期末评比, 选出读书标兵, 颁发奖状。学生读书的兴趣非常高涨, 一有时间就读书。这个办法已经使用三年了,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篇5

语感属于心理学所定义的直觉性感知或曰直觉思维。它是指不经过分析程序的、直接得出的某种判断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经过长期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形成一定水平的语感能力时,他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表现为迅速、敏锐地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阅读时不仅能快速地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实信息(知、情、意),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的最高境界。语感是人们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荆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语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牵涉到知识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智育与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李伯棠语)因而,提高人的语感水平,关键还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其中尤要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为前提条件。如作家王蒙之所以走向文学创作道路,并终于成为大作家和语言大师,正是发端于他童年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钟爱。他说:“小时候,喜欢文学是因为觉得语言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美好。后来我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语言能帮助实现一个更加公正和美好的世界。

席勒曾经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语言文字交际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刘文华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语感为最高最终目标。”可见,语感的培养,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是小语界同仁共同努力,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篇6

【关键词】朗读 教学 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4-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在饱含情感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一位教育家说过:“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世界的强温,那么他传授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冷漠无知。”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激情洋溢地上课,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将情感投入学习中,才能培养语感。

1.关爱学生,形成情感动力

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才能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教学的动力和基础,了解、尊重、热爱学生,才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灵性在教学中尽情舒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

2.以声传情,营造情感氛围

教师绘声绘色地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努力营造一种适合课文内容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或饱含深情地范读,让学生体验教师朗读课文的魅力。

如教学《春日》这首古诗,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教师生动地描述:“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吹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地来了。”这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进这首古诗的意境。教师满怀激情地上课,以完美的范读把文字中饱含的情意再现出来,就使学生身临其境,促进学生对语言进行正确的体会和揣摩。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冲动

培养敏锐的语感,只从文字、语言上去斟酌是不够的,而应该把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与文字、语言相结合。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处特设的情境中,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产生情感冲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文学作品,让他们进入作品描绘的境界中,使学生的心灵与文学作品的情感交融,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播放秋雨美景动态画面,配上《秋日私语》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秋雨之美。在教学第二段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然后根据平时生活经验想象还有哪些颜色,最后让孩子们配乐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完本课后,还可以让孩子拓展阅读,带着对秋天的喜爱朗读有关秋天的小诗或美文。

二、在个性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1.选择喜欢的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篇课文通篇读下来,孩子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费时,效果甚微,如果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们就会跃跃欲试,想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段落或层次采用并列式,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为阅读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比如教学《四季》这一课,在孩子初步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他们练习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再指名一人读一节,进行合作朗读,这样既能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又能更好的了解各小节之间的联系。

2.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让学生读课文,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或者表演读,同桌合作读等。如《七颗钻石》这篇文章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学生阅读时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很容易融入文章中,把自己变成文中人物,这样就容易读出感情。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表演读,可以鼓励孩子读课文时配上合适的动作。如教学《欢庆》一课,在读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时,孩子们一个个都伸出小手作海浪翻腾的样子,读得十分起劲,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遇到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与小组同学合作读,这样更能把感情读出来。

3.自我感悟,感受朗读的乐趣

阅读作为学生个体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不应以太多的语言文字分析来包办学生的阅读体验,应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参与,获得体验,促进理解,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去阅读。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不要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应该得到珍视和尊重。

如《三个儿子》一课: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课文的主旨是说明第三个儿子最有孝心,第三个最让人喜欢,但有的学生读后感受不一样,认为第一个儿子会唱歌,让妈妈缓解疲劳,喜欢第二个的认为这个儿子会表演能让妈妈开心,这样的理解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强化英语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7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 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构建良好的语言直觉框架

所谓语言直觉框架, 是指直觉的语言知识, 它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英语语言直觉框架的构建, 必须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结合英语教学实际, 语言直觉框架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加强英语语音与听力的教学, 构建良好的语音框架。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语音规律, 形成良好的语音直觉框架。要增强语感, 必须多创设英语听说环境, 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首先, 教师上课必须尽量用英语, 让学生专心听, 然后学着说。这种方法对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大有益处。其次, 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运用多媒体等创设英语听说情景。再次,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展课外活动, 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能力。平时鼓励学生课后多听磁带, 多看英语电视节目;课间,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谈尽量用英语进行;多参加英语角活动, 内容有自由会话、趣味游戏、英语讲座、听力比赛或小品表演等;每学期还组织演讲比赛, 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等,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使用英语, 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 使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 增强了语感。

2.注重句法, 词汇知识, 构建稳定的语言直觉框架。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要单纯讲授词汇知识, 而将单词融入句法去体会它的词性、成分、意义会更形象、生动, 有利于构建稳定的语言直觉框架。通过分析, 逐步引导学生注意迅速指向有关信息, 抓住问题的本质, 熟悉背景全面而深入地把握信息内容, 从而构建起稳定的语言直觉框架。

三、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 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外语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理解力、增强英语感的好方法。

1.坚持课文整体教学。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 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 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的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扩大学生阅读面。平时让学生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 使学生知识面不断扩大。

3.重视写作训练, 发展语感。多读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 好英语, 培养英语语感, 就要多写英语。写作的好处 , 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的反馈。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写作, 日积月累, 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 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 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 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 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 汉语味很浓, 听起来别扭生硬, 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 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 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 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 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 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 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 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 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感的训练 篇8

一、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不假思索地用语言顺畅的表情达意。而语感差的学生, 往往望文生义, 如“田园”仅仅理解为种田的地方, 而没能想象到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 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 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 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如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 而不曾想到小草也会“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可见, 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 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时, 如果能充分利用,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自然会大大增强, 如此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 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 自然的化身, 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 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二、语感训练的方法

1. 积淀语文知识, 提高字词感受。

语言是一种表达意思的符号体系, 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但中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 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 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 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 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一个“瘦”字, 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 这种意味哪儿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画上等号吗?审美主体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对的问题相互撞击, 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布洛赫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 所谓直觉, 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一般说来, 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 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 强调诵读, 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 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 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 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 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还是在校的语文学习。良好的语感素养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强化, 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大量阅读文章, 当所汲取的言语达到某种程度, 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程度时, 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语言规则就会自动进行组合、调整, 最终成为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 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力, 启发、引导学生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 描写20年前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 从所记内容来看, 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实用的题目?从所记情景来看, 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切合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 通过对比方可明白原题的妙处和不可更改的理由。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训练之我见 篇9

一、通过朗读训练, 把握语感内涵

1. 表情朗读, 体验情感。

进行表情朗读能更深入地领会课文内容。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记叙文。在教学中应用深沉悲痛, 哀婉缓抑的语调进行表情朗读, 以再现一种催人泪下, 无限哀思, 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 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的怀念,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 想象朗读, 渐入佳境。

语感与想象密不可分, 而想象要有特定的语言环境, 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创设情境, 运用形象思维, 让学生在朗读中于脑海处浮现出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 体会身临其境之感, 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抓住关键词句, 训练语感顿悟

一篇课文的中心, 有赖于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点拨和剖析, 使抽象的词句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 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爱戴”一词不仅是句子的中心词, 还是全文的贯通点, 此时, 教师得紧抓这个中心词, 启发学生站在鲁迅侄女的位置上, 发出同样的疑问, 并以“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 领悟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格。

三、抓住精彩片段, 增强语感训练

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些写得很精彩的片段, 这些片段内容生动, 语言形象, 引人入胜, 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概括。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凡卡》中描写乡村夜晚的美景:“天气真好, 晴朗, 一丝风也没有, 干冷干冷的……”《林海》一文中:“……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横着的, 顺着的, 高点儿的, 低点儿的……”《月光曲》中描写茅屋内清幽的氛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显得格外清幽……”让学生精读, 诵读这些片断, 揣摩与品味语言,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再现作者在文章中描绘的人和景, 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四、贴近现实生活, 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要贴近生活,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 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因为感知不是目的, 贴近生活, 运用实践才是最终的目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当热气腾腾的油或汤倒在手上, 你会怎么样?当烧红的铁块掉在衣服上, 会出现什么现象?而现在是比油或汤或烧红铁块不知要烫多少倍的熊熊烈火燃烧着邱少云的身体, 想象一下, 那痛苦该是多么难于忍受啊!接着, 还可抓住描写的语言, 引导学生再造想象, 想象被烈火包围着的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再造想象的形象, 表达自己对形象的理解。然后, 再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 唤起学生鲜明的视觉形象。

五、关于语感训练的几点思考

1. 语感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的对各种

言语作品反复颂读的过程中习得的, 老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因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

2. 语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 不

可能一蹴而就, 因而, 教师的语感教学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切不可半途而废。

3. 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为核心, 必须解决好教学内容问题。

但现在语文教科书在编写指导思想、课文选择、习题编排诸方面还没有真正围绕语感能力培养这一核心, 这就必然会影响语感教学的实施。因而教师应及时补充优秀的语言文字作品, 拓宽课外阅读面, 弥补目前教材的局限。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语感训练 篇10

为什么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语感?《庄子》中说“言者所以在意”, 文字的背后, 是其所要表达的意蕴。而对意蕴的把握, 有时候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这些含蓄的内容单靠课堂上的细致分析, 并不容易就能够透彻地挖掘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凭借语感去探寻。有了恰当的语感, 就会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大有裨益。那么怎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训练语感呢?本文对此进行阐释。

一、从朗读中获得感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原本静静地躺在书面之上的文字, 伴随着抑扬顿挫的声音便又重新流淌了起来。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协同运用, 不但会让朗读者加深对课文文本的印象, 文本背隐藏的神韵就也可以在朗读释放出来。这就是朗读的作用:为朗读者创造情境, 渲染出更直接、更强烈的气氛, 从而有利于语感的培养。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更容易把握课文的语言魅力, 更容易被课文所感染, 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反复朗读课文, 还可以将文字中的节律美挖掘、体会出来。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 课文对桂林景色的描写生动传神, 用细腻的笔触勾画处不同的景物:有平静清澈的漓江水, 有怪石嶙峋的山峦, 还有光怪陆离、变幻无穷的溶洞。在课堂之上, 就可以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文章中寻找自己喜爱的景物, 发现自己喜爱的句子。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读的过程中, 就会自然而然地沉醉在文字的优美之中, 把握景物描绘的语感。再如一些情境性很强的课文, 像《小马过河》, 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甚至配合着表演。采用这样一种方式,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会感觉课文中描写的事物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更容易揣摩课文的内容, 体悟语言的精妙。

二、“咬文嚼字”, 仔细揣摩

这是说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仔细揣摩体味, 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一篇优秀的课文, 文字表达贴切又形象, 从而能使人物形象丰满、作品意境深邃、景物描写动人。作者一些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语言运用, 经过揣摩品味, 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表达技巧, 如文字运用、修辞手法等, 进行挖掘、比较和归纳。掌握了这些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 语感培养就有了更牢固的基础。

举个例子, 《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句描写:“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的从大圆盘之间长了出来, 但课文却没有用“长”字, 而是用了“冒”字。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揣摩:为什么这么用?用这个字有什么好处?学生结合前后文, 通过思考讨论, 逐渐得出结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了出来, 一方面侧面反映了荷叶数量之多, 另一方面也显现出荷花生命力的旺盛。这样一个“冒”字一用, 荷花的神韵一下子就出来了。而文字的魅力也能更好地被学生所体会。

三、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

一个人的语言材料仓库不仅仅要在课上朗读和咀嚼中充实, 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就要慢慢积累。这个“仓库”丰盈了, 语感和各方面语言能力也就自然会获得提升。

要进行语感培养, 在阅读积累之中, 要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精”, 另一个是“广”。“精”是指对价值高的语言材料精读、细读、反复阅读, 乃至熟读成诵。巴金先生就说过:“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撰经过了专家们的精挑细选, 选出有代表性的篇目, 其中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这里面的精彩片段、佳词妙句, 学生就可以反复品读并尝试背诵, 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广”的方面则是指广泛的阅读。经常阅读的学生, 往往语感更强, 想象力更为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也更为出色。“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是这个道理。经典的唐诗读得多了, 诗歌的语感就慢慢培养了出来, 写诗的技巧即便没有经过锻炼, 也能凭借语感吟上一二。这就是日常阅读材料积累对语感培养产生的重要作用。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补充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就推荐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讲了《济南的冬天》, 就介绍学生去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学生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之上, 也顺带摘抄一些精彩佳句进行积累。此外,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其他课外书籍,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些举措都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 增强学生语感的功效。

浅谈学生的英语语感训练 篇11

【关键词】语感 语音语调 语感训练 背诵 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通常把听、读、说、写、译,作为英语学习的五种技能。这五种技能的培训,都应该以英语语感为中心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就没有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缺乏语言感知能力,就无法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没有语言的理解能力,英语的听读说写译,这一切都是空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首先,中国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很难有机会实践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其次,英语教师的素质水平不一,大多数缺乏英语讲解的能力;第三,虽然国内有对外英语广播、电视,但是真正面对学生的节目非常少。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得不突破常规模式,在教学中必须寻求适当的方法,来弥补中国英语教育中的缺憾。

一、吃透所学教材内容,领悟语感

在学习语音、词句、会话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在学单词时,让学生利用所学音标和拼读方法试读,教师巡视并纠正,要求学生读音要准,并将发同一音的单词归类,如paper,nation,labour里的a都发[ei]音。学单词时将升降调一起教,双音节以上的单词让学生注意重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便在读语句和会话时,语调升降比较自然流畅。句子能表达完整意思,同时还能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于是同一句话不同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因此在句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不仅强调句子语调的升降、句子重音、词语的连续,还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当教Glad to see you! 时,除降调外,还应表现出喜悦与兴奋,从而深化语感。会话时培养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表现。例如:有关购物的对话,让学生拿实物表演,比如:衣服、文具、生活用品等。学生通过表演加强了语感,通过反复训练既掌握了生词又训练了语感。

二、形成良好的英语气氛,通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1)首先教师要成分发挥示范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动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效仿老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说英语,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如在课堂上说“listen to me carefully! 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 “Put up your hands, please.”等课堂用语,并随时用英语提问 Do you understand?让学生回答Yes 或No。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语感。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经常让学生听录音,看英语短片或电影,使他们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加之以生动活泼的图像及会话,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融于其中,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还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课下进行会话,见面用英语打招呼,尽可能多的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语感。

(2)在学英语课文方面,为了形成良好的英语气氛,可以适当的尝试背诵,这对培养语感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私塾教育中,课文背诵作为培养语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教育主要以私塾教育为主。私塾在蒙学教育中,学生靠大量的背诵,实现基本的启蒙识字教育,然后在经学教育的学习中,仍然靠背诵学习四书五经。私塾教育虽然有自己的弊端,尤其是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短板,但是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已经有大量的英语教师回归传统,让学生把学过的英语课文进行背诵,在实践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以文字符号,还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有声语言,有声语言是语言的先天属性。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通过大量背诵课文,可以使学生远离孤立背单词,机械的记忆语法结构,把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特殊的语言结构,语言搭配,甚至语言的情感色彩,在背诵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直接体验。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单纯的记忆单词效果并不好,即使记住背过的单词,在句子当中仍然不会使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英语学习由简单的从眼睛到大脑的语言刺激,转化为从眼睛到大脑,再从大脑反射出语言的读音、语调、情感、修辞色彩,然后由有声的语言,转化为听觉信号,完成语言体验的全部过程。

这种背诵既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又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都得到了锻炼,尤其是解决了哑吧英语问题。可见,背诵课文在培养英语语感方面是很重要的。

三、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发展语感

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语感。

尤其是听、说方面,它是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听说训练,也能增强语感,让学生尽量多地进行英语日常会话,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得到鼓舞,积极地投入听、说交际中,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和听说能力的加强,英语水平自然会逐步提高。此外,引导学生开展英语竞赛活动,通过讲英语故事,英语朗读比赛,自编自演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来巩固所学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知识的巩固、运用、思想教育、语感的培养于一体。同时我们应该注意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开展这些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无须教师花过多的时间去准备。成立英语活动小组或英语角,让班里的尖子生学生参加英语活动小组,扩展英语知识,提高听说能力,发展语感,从而带动其他人参与班里的英语活动,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发展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篇12

一、加强诵读训练,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等语 , 形象地概括了多诵读的作用,诵读是语感训练的基本方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记, 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同时因为语言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格调,蕴含作者的情感意旨,学生富有感情的诵读和心领神会的揣摩,就能对语言进行真切的、敏锐的感受。因此,《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结构, 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通过朗读,培养语感,才能分辨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通过朗读,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情感唤醒。

通过反复诵读,既可以整体感知文章,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又可以品文章关键的字、词、句、段,揣摩、推敲语言文字因声求气、因文悟道、因道察情,领悟文字所传达的情趣,从而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及文章的气势,领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这样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指日可待。特别要强调的是,对名篇佳作的理解性诵读熟读,是促进学生逐步积累规范化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语感的传统经验和基本途径。现代文学巨匠巴金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二、加强口语训练,增强语感

训练口语,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感知、快速表述的能力。训练口语,可以凭借教材中“说”的训练项目进行,也可以凭借语文活动课教材有关“说”的训练内容展开,还可以自编自练,但要做到步步紧扣语感训练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我们立足课堂,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训练口语。

1.提问作答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多让学生议论、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这样能使较多的学生得到“说”的机会,特别是后进生也应有“说”的机会。

2.复述训练 。复述是一种很好的“说”的训练方式 。一般的记叙文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复述。复述形式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从片断复述到全文复述从详细复述到简要复述,从原意复述到创造性复述。不管哪种复述形式,都要引导学生不用背书的口气、语调进行复述,都要强调除尽量运用原文词语外,还可增加已掌握的词语(包括成语)。

3.课外延伸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训练口语的极好形式。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可组织“老师,我想对您说”、“假如我是……”等主题班会,还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小辩论、诗歌朗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通过长期口语训练,积累语言,必将增强语感。

三、进行比较训练,习得语感

方法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媒体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在接受知识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比较是习得语感非常有效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要辨别,就要进行比较;有比较,就可以提高。有时,改变一个词的正常位置,句子反而更有表现力。如《春》的末尾一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把“花枝招展的”移到“小姑娘”之前,句意没变,效果一样吗? 一比较就会发现:文中的句子是朱自清故意运用的定语后置的手法, 一方面突出了春天姹紫嫣红的特点,另一方面协调了音节,使语言生动多变,摇曳多姿。有时可以对某些词通过替换它们的近义词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把“卧”换成“躺”效果好不好? 不好,换的词不能传神地画出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不能传达出它们的灵性,耐人寻味的神韵就荡然无存了。

四、联系生活实践,优化语感

课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它必须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揣摩而要把生存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如同展现在我们眼前,有如电影特写镜头的慢动作,那么细致,那么清晰,无限的父爱和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如果没有深切的生活体验,就不会写出如此催人泪下的文字。因此,语感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调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联想和恕象,让语言符号在头脑中还原成具体的人事、景、物,从而唤起鲜明的“内心视像”,激起情感潜流,产生情感共鸣,深入领会文章旨趣,使语感训练取得显著效果。对此,平时就要加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活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了生活感受,才能有所积累,感受独特,语感就会有个性;感受深刻,语感就会有深度。

总之,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当前新事物新领域不断涌现,语言也在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学生要想学好语言,运用语言,就要融入社会,学习各阶层人的日常用语。语感是一种技能技巧,只要靠实践,靠训练持之以恒,久而久之,语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优化。

摘要:正如审美的要有美感,学音乐的要有乐感一样,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当然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实践证明,语文素质很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可见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与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

上一篇:高职课程作业的现状下一篇:中药安全用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