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2024-08-25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共10篇)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篇1

叶圣陶先生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当前,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已把口头作文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口头作文将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口头作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效率优势,而且能起到愉快学习和情境教育的作用。无论从作文教学还是整个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要且必需的。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人一生的影响。小学阶段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进入初中、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头作文能力体现出了一个学生的整体性作文能力,也是一种快速整合构思、表达、修改为一体的作文能力。它需要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临场发挥性,而这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们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有效的训练。口头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特殊的训练形式,是开放的言语活动,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并且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下面是笔者从不同方面阐述口头作文训练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有序展开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口头作文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著名作家和企业家演说成功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口头作文训练产生兴趣。以口才的优势获取胜利的佳话在中外名人历史上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一些名人的故事,播放《超级演说家》里面的精彩片段,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意识到将来工作的竞争、事业的成功与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著名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他主持过的大型节目有《梦想合唱团》《今日说法》《开讲了》等,他还曾在春晚、世界吉尼斯当过主持人。他卓越的口才和丰富的知识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提供展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口头作文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口头作文训练的机会,比如课前五分钟演讲,学生关心周围的事物,把触动心灵的景象或事件记录下来,演讲时能够更好地使用。学生们的所见所闻通过演讲以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听说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人都有诉说的倾向,教师可以设置一种活动让学生们表达出过去的经历,刺激学生想尝试的心态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二、丰富训练方法,进行专项训练

单一的训练方法可能会让学生们感到疲倦和不耐烦,学生的积极性不容易保持。作文的方式只有取命题口头作文,并不会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实力,反而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很多有趣的训练方法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还能使学生更愿意学习,口头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会很迅速。口头作文训练与书面作文的训练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从易到难。先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明和叙述,然后再进行复杂的口头议论。口头作文也有材料、自由、话题等方式。

口头作文的训练分别为记忆性、观察性、论辩性和想象性的训练。记忆性的训练靠的是作者心中的文墨和思想情感。观察性的训练是现场讲说的形式,学生根据现场直观感受和具体的材料通过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训练重点指导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论辩性的训练是训练人的逻辑思维,通过辩论使人紧张能够加快思考速度,发散思维扩张。想象性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靠想象来创造想象。小学生们都是充满美好想象的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最富裕的是想象力,想象力训练最受他们欢迎。除此之外,作文口头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听、读、写相结合,更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时效性。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总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老师经常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或者和学生们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样更方便学生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果

落实到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口头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课堂相结合的口头作文训练使训练经常化、分散化。与课堂紧密相联的教材在提高口头作文能力上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插图和练习设计都可以成为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发现一些有效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练习,这样课堂与口头作文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很多机会。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句子优美,能营造出美好的意境,很值得学生学习和训练,而学生对教材中内容的取舍和造句的使用对提高学生口头作文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很好,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练习、相互帮忙。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发现最好的传教时间。课堂上很多是固定的,但又有很多是变化的、活动的。固定的教室、古板的教学内容,但受教的学生是活动的,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教学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头作文训练。比如,课文中用到的语气词和叠词,都可以拿来给学生造句,提高学生创作口头作文的能力。把课堂教学与口头作文教学联系在一起,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总之,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提高与有效的训练办法是密不可分的。在现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口头作文能力的提高,因为这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生存发展所必要的能力,还因为这个时代科技发展太过迅速,会进行越来越多的口头交流,我们需要提高口头作文能力。所以,教师应分别从培养学生学习口头作文的兴趣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把口头作文培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面来提高学生口头作文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训练 篇2

一、明确作文的目的,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每次作文课,我都设计好“导语”,简介明确地交代本次作文的目的。指明本次作文的实际意义。例如,我根据学生临近毕业的实际的情况,设计了《班级纪念册》一个单元的训练。第一课《我的照片》,导语中交代,为了给母校留下永久的纪念,请每个同学先交一张生活照片,并写一份说明,装订成《班级纪念册》这堂课就讨论照片说明怎么写,这样学生不仅丰富了作文内容,而且有明确的作文目的,充分意识到作文的实用价值,用而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二、采用多种体裁的作文训练结构。

小学生作文体系应以记叙文为主,同时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交际性文体,形成以实用为宗旨,多种体裁的训练结构。

作文的训练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内容,确定专题,组成单元,形成行列。例如:我在四年级设计了“游公园”单元,前后进行了三篇不同文体的作文训练:一写紧急通知,二写游公园的注意事项,三写记叙文“游公园”。在单元设计上要善于抓住时机,把学生周围偶发的生活内容及时组织到作文训练中去,随时补新的训练目标,以丰富学生作文内容,同时也能体现作文的实用价值。

三、开拓思路,发展个性。

小学作文训练,要努力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发展思维同时发展个性联系起来。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变”单项思维“为”“多想思维”,对同一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分析,去思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如我常以“明天,我是——”“小树笑了”等为题,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只要学生能够抓住生活,抓住题目,就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想去写,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强化口语,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小学生八年级前有一定口语能力,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于条件,有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

把语言训练放在第一位是作文的灵魂,在作文训练中的演示,制作,必须把语言文字训练放在第一位。如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小制作等活动时,先让学生动手做,边做边玩小制作过程,再让学生各自口述过程,并选一名或几名学生做范例,以激发学生打开思路。在点评时教师要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范围,不同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思考,达到开拓思路,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

中、小学校田径业余训练要点 篇3

一、组队与选材

学校在开始组建校代表队时,立即就面临如何选材组队,一个体会就是首先将选材面扩大一点,多选一些人进入校代表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小范围地筛选淘汰,对一些身体发展相对较慢,动作技术上又有特点的运动员多观察一些时间,不要轻易淘汰,否则容易将有发展潜质的运动员淘汰掉。学校选运动员时也应分成两类:一类是为参加区运动会而准备;另一类是选拔身体条件相对较好的,进行长期的培养(他们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选材应当主要看:(形态选材)身体形态、上下肢的比例、臂展、身高……;(素质选材)短跑应注意力量、动作的幅度、动作的频率、反应时等等,中长跑应注意动作幅度、心肺功能、心力储备、小关节力量、动作的轻快程度等等,跳跃项目应注意肌肉力量、快速用力能力、跑步基本动作等等,投掷项目应注意选绝对力量好、瞬间用力快(分轻、重器械项目)、上下肢用力协调等等。

二、弄清学生各个年龄段身体发育特征

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选择训练手段、训练方法。例如:小学阶段,年龄一般在12岁左右,8~12岁是学生训练打基础的阶段,既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又要进行掌握初步动作的技术教学,而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发育特别快,对动作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但持续学习动作的时间又比较短,根据这一特点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应手段多样化,几个内容交替进行,兼顾发展身体素质。根据小运动员模仿动作强的特点,观看一些教学录像片、看一些本队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甚至让本队优秀运动员现场教学,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小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面应多安排徒手的跳跃练习,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上肢力量练习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橡皮筋,做一些对抗拉伸练习。在对小学生进行技术教学方面应注意:练习时把握好运动强度(特别是初学时),如对放松自然跑的理解,开始时应把强度控制在50%左右,随着动作技术的逐渐掌握或熟练再逐渐加大强度和运动量,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进行比赛练习,学生之间一比赛就会把动作技术练习忘掉了,造成错误技术的定型,这样就不好纠正了。

三、训练内容的选择

力量方面:发展踝关节力量有静力起踵、直膝原地跳(可在沙坑或在锯末跑道上进行)、直膝跳过实心球(等距多个)、从高处(50~80厘米)向低跳跃然后再立即跳过实心球一至二个、跳小台阶上、负轻重量(10公斤左右)跳跃。发展膝关节力量的练习有高重心连续蛙跳、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多级跳远、大台阶跳上、徒手半蹲跳起、负重半蹲跳起。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有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抛实心球、悬垂屈腿上举、悬垂直腿上举。发展上肢力量的练习有轻重量的上挺练习、橡皮筋的直臂扩胸、垒球掷远、橡皮筋正握屈前臂。发展髂腰肌的力量练习有橡皮筋直腿前踢练习(动作幅度大)、橡皮筋的屈腿前抬大腿、单脚支撑摆动另一只腿(屈膝前摆)、橡皮筋仰卧屈膝上抬腿(手应有支撑点即握点)。发展大腿力量的练习有半蹲跳起、负重半蹲跳起等等。

四、训练计划的制定

学校的业余训练一般都是下午进行,准备一次运动会时间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首先制定短期计划做一个介绍。将这一个月四个星期分成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以达到身体能够适应田径运动的需要,采取的手段是发展有氧耐力,慢跑为主;要求在慢跑中注意动作技术、慢跑中体会动作的放松与用力,一般跑2000~3000米。然后发展柔韧与牵拉,待运动员身体(指脉搏)基本恢复后马上进行较短距离的快速跑主要体会动作的放松与用力,次数应安排多一点。优先发展小关节力量、腰腹力量、柔韧等,不要在训练开始阶段就采取大运动量、高强度练习,这样会使运动员一开始身体、心理不能适应,对运动员自己建立自信心不利,影响比赛成绩。第二个阶段在选择训练内容上应是一些与专项紧密联系的,运动量逐渐加大控制好强度,运动员适应运动量也是因人而异,逐渐加大训练的难度直至与比赛一样。第三个阶段重点是专项强度的刺激,一定要有三到四次与比赛强度一致的训练,同时注意避免运动员受伤,尽量少安排容易受伤的运动项目,帮助运动员分析该项目的难点、重点以及寻找关键技术突破点。第四个阶段运动量开始逐渐减少,适当增加一些力量练习次数,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水平来定,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情况,多加一点鼓励的语言以提高运动员的重视程度。

五、比赛中的临场指挥、以及赛前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篇4

一、多读模仿,行之有效

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的教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语文素材,同时也是学生起步作文的最好借鉴。为了让学生多读多写,我们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做到课课练、天天练仿写,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提高的。如精读课文《桂林山水》,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的文章,它抓住了桂林山和水的特点来写,写出了山的“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中有一些精美的语句非常适合学生积累和模仿。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排比的句式和分号的用法是学生仿写的重点,学生仿写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用这种句式写雪花:“校园里的雪真白啊,白得让你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校园里的雪真大啊,大得像柳絮一般轻轻飘落;校园里的雪真厚啊,厚得可以盖住一切。”还有的学生用这种句式写妈妈的手,既写出了妈妈手的特点,又表达了对妈妈的赞美之情。

又如,选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文章。作者抓住了杨梅的颜色、形状和味道来写杨梅的特点,再写自己爱吃杨梅,体现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让学生读完后模仿它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有学生写《我爱故乡的桃子》,我要求学生在写桃子时也抓住它的颜色、味道、形状以及自己爱吃桃子来写。我还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优美句子,如仿写“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一句,只要把“杨梅”改成“桃树”就行了。这样做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效果更为显著。因此让学生多读和模仿的办法,可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尝试写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深挖教材,晓之以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积累素材,充分利用课本的精神支柱,让学生晓得文本真正的内涵和道理。教师还应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精彩的部分更要多读。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记住这些优美的词汇,从而在说话和写作中更有灵感,可以随时选择恰当的词汇语言说出生动、形象,且具有美感的话语来。例如,教学第六册《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时,当学生读到小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时,我让学生也说说自己为父母做了哪些事,父母有没有给报酬。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说话欲望,他们都很兴奋地说着自己的经历。如有学生说:“有啊,我给妈妈扫地,妈妈给了我一元钱。”还有学生说:“我洗一次碗,妈妈也给了我一元钱。”看着学生说得兴高采烈,我也没阻止他们,等他们说完后,我让他们去读一读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然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妈妈的报酬都是0芬尼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学生都低头思考。过了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我们不该找妈妈要报酬。”接着,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照顾我也没有找我要钱。”这样就使学生意识到了妈妈对他们的爱。我趁机抓住这个素材,让学生把妈妈对自己的爱写出来,同时还出示了一些描写母亲的优美词句,当场就有好几个学生完成了任务。虽然只是简短的一两百个字,但这是他们对文本的真正理解。课堂上这种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不但能提高阅读质量,还能使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因为三年级的作文是起步作文,只要让学生爱上作文,那作文就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分子。这样更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懂得及时积累语言,及時地把生活的素材收集起来,从而能使学生写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从实际出发,动之以情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提出:“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当我们把生活的真实性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判断和思考时,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写出更令人感动的真实的文章来。例如,在教学第六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记录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纪录片。因为学生早已知道这件事,在看的时候很多学生激动不已。然后,我让学生读这篇课文,他们很快就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情感。接着,我问学生:“面对这一天灾你们要向灾区人民说什么?或做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学生说:“我要捐款,我要把过年的压岁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还有的学生说:“我要把我的衣服送给他们穿,把我最心爱的布娃娃送给他们玩。”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的爱心和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此时,我出了个题目《万众一心》,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场面写下来。学生兴致很高,纷纷下笔写作文。在这次的阅读课文教学中,我巧妙地将课文内容和实际连在了一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写出了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同时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之,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读写结合、深挖教材,并从实际出发较好地发挥整合优化作用,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的难题。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整合后,便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能让学生懂得应在每一篇文章中充分吸取营养,从而使学生健康地阅读,开心地写作。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篇5

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两个方向,没有知识的输入,就没有沉淀和积累,也就会导致素材的缺乏、词汇的干涩,没有作文训练的输出,就不能加深和巩固积累的知识。正如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对作文素材的积累,通过阅读教学收获文章中的作文素材、典型事例、优美词汇等,并在写作训练中加以运用,遣词造句,精益求精。阅读积累的字词、语句是文章写作的基石,阅读领会的思想感情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感悟的催化剂,阅读优秀文章的框架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架构。通过不断的阅读教学积累,有效丰富学生思想与词库,奠定写作基础。

例如:《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等优美的写景文章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运用的惟妙惟肖,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群山环抱、訇然作响、凝神谛听、充满生机”等。教师运用有感情的朗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表达对景物的喜爱。通过阅读教学,激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感受和领悟他人优秀作品的精要,有效形成知识拓展和迁移,运用到学生自己的文章写作中,由此强化学生人文素养。

二、模仿写作特色,强化写作技能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开端,学生处于学习作文的基础阶段,模仿阅读材料的写作特色,运用到学生自己的文章中,进一步反思与运用,才能够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有所提升。周谷城说过“模仿不是创作,但是创作不能没有模仿”。特别是在小学写作阶段,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可以采取阅读教学中模仿优秀文章的写作特色的方式,迁移和拓展,运用到学生写作过程中,强化写作技能。

例如:学习《少年王勃》《李广射虎》等写人叙事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性格、外貌和品质的写作手法。《李广射虎》一文中以诗文入题,再通过诗文解说的方式点出主人翁,之后结合景色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方式,描写主人翁的英勇无畏,文后升华文章主题,以巨石误认为白虎强化主人翁的英勇。通过学习其表现手法,强化学生写作技能。

三、激发内心感情,丰富写作情感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文字积累是基础,思维框架是架构,也是文章形成的外在表现,而文章的思想感情却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语文习题或作文的解答没有明确的对与错,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感情。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情感,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是深入感悟和体验,通过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式,寻找与文章作者内心的契合处,由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引导学生产生与作者的共鸣,不断思维发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丰富学生写作情感。

例如:《负荆请罪》教导学生需要知错就改、顾全大局;《轮椅上的霍金》教导学生需要重视科学,追求真理,并且需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运用自身的热情和力量解决现存的困难;《郑成功》一文引导我们在关键时刻需要具备英勇、智慧的品质,以国家安全为己任,将国家放在首位;《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导学生要勇敢、坚强,为他人着想,不断成长为强大的人。通过阅读教学,教师从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找到文章的灵魂,促进学生思考与发散,应用于作文写作中,观察和挖掘身边令人感动的事件与精神,赋予文章最动人的灵魂。

四、阅读写作结合,促进写作实践

阅读教学是积累的过程,写作是思维发散与技巧训练的过程。通过在整合阅读与写作训练,实施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挖掘学生潜力,促进知识与思维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技能和价值观都能有所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落实总结与归纳,从阅读中汲取经验,寻找适合的主题,探寻阅读延伸作文主题,结合学生的思想与精神,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例如:在学习《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章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交流,并分析文章中细节、动作、神情描写等,由小事回忆出发,通过刻画细微的感动来表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生生不息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本文的写作手法,之后展开“我最尊敬的人”为主题的写作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运用表现人物精神的独特的例子,对人物形象进行创造,以表达出真情实感,写作出高质量的文章。

五、总结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篇6

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语文教材不能只是单纯的阅读教材,听说读写应当协调发展,这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浙教版教材把作文和听说训练从单元练习中分离出来(作文从三年级开始),与课文并列,提高了作文和听说在教材中的地位。同时,由于浙教版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编排的,作文训练的序列比较清晰。

1. 年段编排、要求和数量

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一、二年级的写话安排在单元练习中,形式有看图写句子、看图写话、活动写话等。三、四年级每册8个单元,五、六年级每册7个单元,每单元都有1次习作训练,标题与课文并列。三至六年级共有习作训练60次。

2. 文体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比较重视应用文的练习,从留言条、借条和收条到日记、书信,常用的应用文都有,还安排了两次作文修改的专门训练。在记叙文的几种类型中,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的比例比较适宜。写人一般以叙事为基础,所以写人文章出现得比较迟,到高年级才跟记事文持平。写景状物的文章由于大部分是基于观察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各年级的安排大致接近。

3. 内容

浙教版教材的作文内容有以下特点:

(1)规划作文序列,减少随意性

这套教材中的作文内容是事先规划而不是根据单元课文随意安排的。从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按记叙文、应用文两大文体,由易到难编排。应用文的出现顺序是:

应用文中除了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写法可以比较随意外,绝大部分应用文是给别人看的,因此必须注意礼仪,有的还有固定的格式。读者相对少的(如留言条、普通书信)写法可以自由些,而读者多的(如通知、启事)语言必须简洁明快。条据实际上是简短的书信,因此从条据开始训练应用文的规范,然后写内容比较复杂的书信、回信直至感谢信等,可以形成序列。

记叙文一般分为叙事、写人和状物(包括写景)三类。写人必须以叙事为基础,所以先安排叙事再安排写人,而状物因为可以直接观察,尤其是静态的如水果、文具、玩具等可以反复观察,所以也可以较早开始练习。同一册教材,也注意由易到难。如第五册要求写好一段话,训练顺序是:

(2)单元导语、课文和作文一致

这套教材是按语言文字训练序列组织单元的,很多单元是以写作为重点项目的。如第五册第七单元的语言文字教学点是“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单元导语是:

接着,安排了《我们的教室》《三味书屋》《北京》三篇课文,学习重点就是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学完三篇课文后是习作训练:

习作训练没有设置栏目,但实际上由“指导”“例文”和“要求”三部分构成。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浙教版教材的作文指导并不是到作文课才开始的,而是贯穿整个单元,虽然也有“例文”,但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例文,这就可以多方借鉴,厚积薄发,避免机械的模仿或套作。在写作内容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避免学生习作内容和写法的雷同。

(3)作文指导比较具体

高年级的习作训练,都有“习作要求”“习作内容”“习作提示”三个部分,一般为3~4个页面。习作要求比较明确、集中。如第九册第四单元《我爱家乡的 ___》,习作要求就是写好文章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在“习作内容”中安排进阶练习。像这次习作,要求先为《我爱家乡的河》加一段结尾,然后以“我爱家乡的 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写好结尾。在“习作提示”部分提示了“自然结尾”“总结全文”“发人深思”等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并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由于作文指导比较具体,教师和学生反映易教易学,效果明显。

二、听说教材

浙教版教材的听话说话训练有以下特点:

1. 提升了听说训练的地位

此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把听说训练作为单元练习的一道题,时有时无,师生也不够重视。浙教版教材注重听说训练,把听说和阅读并列。各年级听说训练都单独列出,在目录上显示,一、二年级还跟阅读并列编排课次。

在数量上,一、二年级每单元1次。第一册有三个板块,分别为“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阅读·听话说话”,每个板块都有听说训练。这是因为初入小学的儿童,尽管识字和阅读刚起步,但已能听懂,会说很多话。以听话说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便于幼小衔接,也能促进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低年级在目录上标明的听说训练共29次。三到六年级每两个单元安排1次,共计28次。

2. 独白和交际并重,注重口语交际功能

以往的听说训练以看图说话、复述故事为主,侧重于独白。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育界已经开始认识到听说训练要注重交际功能,浙教版教材反映了这一变化,独白和交际练习并重。

以上交际性听说训练共19次,从数量看,在同一时期的教材中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从交际功能训练在整个听说训练中的比重看,占三分之一,比例还是偏低的。

3. 听说训练的指导比较具体

浙教版教材中的听说训练一般占2个页码,对听说的内容、方法以及情境等都有提示。

三、四年级的听说训练不分栏目,采用课文加课后练习的形式。如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打电话》。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篇7

在坚持语文教学为主线的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作文仿真训练,完善语文教学。作文仿真训练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注重作文仿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引起社会对小学生作文仿真训练的重视,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和作文仿真训练的有效结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效率,这对于促进青少年写作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事实证明,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是自然形成的。文字表达品质好的人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文学素质。所以作文仿真训练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就它们的功能而言还是有很大区分的。其中就作文仿真训练的功能而言,并不能彻底解决学生在日常所遇到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等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依赖文字表达教育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而是要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总结学生的表达规律,使语文教学系统化,所以,作文仿真训练与小学语文教学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二、小学语文教学作文仿真训练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文”上,以“文”为美,以“文”感人,这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的一种改变。课程名称改变之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也跟着有了较大转变,原来的知识、能力和觉悟的三维目标变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且新课改中最注重的是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的改变,显著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仿真训练的功能。

(二)完善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变得尤其重要。人才不仅仅掌握的知识量,二十一世纪需求的人才是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精神和物质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创新。而具备创新精神的人首先得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作文仿真训练则是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字表达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构成的,而文学表达能力是学生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作文仿真训练的措施

1. 确立小学语文教学作文仿真训练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仿真训练,确立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仿真训练的课程目标。随着《中小学作文训练指导纲要》和《小学作文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公布,新的课程目标在日常作文写作老师的教学中引起了新的高潮,摒弃了以往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开始注重对学生文字表达品质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仿真训练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文字表达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其基本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积极适应”,即学生在面对将来写作中出现的困难和变化时,能够反映出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的文字表达及行为;“主动发展”,即是在积极适应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文字表达品质的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适应的能力。新时期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科课程致力于“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充分肯定语文教学课程的内在情感体验及实践性等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在经历中,在讨论和对话中,在对身份的独立思考和理解中,让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加以融合。激励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在获得情感价值的同时,内化思想认识,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通过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要求教师具备充足的文化知识,教学经验,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用丰富的人类精神财富来滋养自己,学富五车。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技能,这也是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学生的信息来源途径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作为教育学生的教师,要想学生能够信服自己尊重自己,必须具备比学生更多的知识储备。首先,我们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学,哲学等等的基础知识。其次,我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教育管理学,语文教学比较,教育文字表达学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广博的背景知识。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这门课的兴趣,才能将知识点讲的透彻讲的有深度有趣味。也有利于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要:小学作文仿真训练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其中作文仿真训练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柏岐.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

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 篇8

一、语文综合学习

一般来说,语文综合学习是应该界定在教学课程的范围内的,所以语文综合学习又可以称为语文综合课程。它是一种以语文学科作为基础进行扩展,所能够辐射到的范围包括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甚至是其他学科。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来说,它培养的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而不仅仅是语文内容。

二、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

( 一) 教学目标

我国《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感性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说,语文综合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说、读、写”,它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它不但综合了知识与能力,也结合了情感与态度,是一种以多维度为目标的教学手段。教会小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涯。

( 二) 阶段性目标

实际上,小学语文综合学习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中, 其要求都是不同的。例如,对1 ~ 2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根据语文学习内容对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增加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并结合更多的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来和他们共同讨论一些较为生活化的话题,而不是课本上的。

到了3 ~ 4年级,语文综合学习就要更进一步,因为3 ~ 4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课程中应该结合课本,让他们学会主动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并且让他们自主地去通过任何途径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讨论。

教师应该让5 ~ 6年级的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写简单的学习研究报告。组织和策划一些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让学生主动去策划主题并进行团队的研讨分析工作,教会他们计划一项活动和总结经验,体现语文不仅仅是一项文学书面学习科目,它所能教给学生的还是一种与人、与社会的社会交际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综合学习就是让他们认知自己周围的环境和社会。

三、实际案例

实例一:

面向5 ~ 6年级小学生,开展一项主题为“了解我们的家乡”的语文系列课,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自己家乡所在城市的拍摄和寻亮点摄影活动,然后进行所拍摄的课题的调研,去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查找拍摄到的景物的相关资料,并对所拍摄的短片进行语言组织和设计。拍摄后在语文课堂上展开充分的交流活动,播放学生的拍摄内容,并让学生自己有逻辑性的、有感情的、有条理的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拍到的内容,展示自己拍摄学习活动的成果。

评价: 上述语文系列课是以学生观察,观察后口语描述为主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学生用心观察,然后对所拍摄内容进行了解并且以语言的形式组织口述表达而形成的结果。这次语文学习综合活动包含了实地考察、课题调研、语言设计、最后口语表达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对家乡城市的感情,也让自己丰富了社会阅历,学会了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例二:

引导学生对熟悉的校园情景进行校园的绘图,布置校园,学会实际问题的数学化分析,并用语言进行解读。

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和交流,让他们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想出解决方法。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一些策划,如校园的布置方案。教师最初要为学生设下一个伏笔,例如为儿童节、劳动节等节日布置校园,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校园布置的材料可以多种多样,如花盆、彩旗、学生自己绘制的图画, 等等。而教师所要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校园的布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平面图该怎样绘制? 花盆和彩旗的设计要对称且每一排的数量都要均衡等等。在学生进行布置之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处设计的想法,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最后总结。

评价: 教学生布置校园作为语文综合学习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活动,看似根本不像语文课学习,但实际上它确实是一种以校园活动为主题,紧密结合了数学、美术等学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说明了语文的学习其实和数学、和美术之间的知识内容是有共通之处的。

实例三:

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参加社区活动,去公园做清洁工作,了解和保护我们居住空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课程前,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了解环保是怎样一回事。课上,老师会带学生们走进公园,进行一些义务的公园卫生清洁活动。在活动中和学生们探讨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例如,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瓶从公园池塘里取出来的受过污染的水,教会大家水的污染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引起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注意,刺激他们研究问题的态度。让学生结合网上搜集的信息,来谈谈该怎样预防水的污染。在实际活动中,观察并参与清洁公园的卫生,课后进行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撰写。在之后的课堂上,学生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分享,表达自己对于水污染和公园环保的意见。最后,经过老师的指导和修改后,进一步在报告中形成自己的看法。

评价: 带领学生以环保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的探究性以及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投入到各种体验和探索活动,增加了自己对于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总结

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是一种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知识,体验社会生活,开拓自身兴趣领域的一种学习模式。之所以谈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就是因为一些对学生性格、兴趣、品德和观念的塑造应该及早开始,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说,6 ~ 10岁是培养一些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育担负了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初步了解社会、塑造良好人格的责任,这也是小学语文综合学习实施的现实意义所在。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课改的推行,应该从小学教育就开始,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这种涉及国学文化的科目上,增加其学习的综合性,改进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式,是小学语文改革的关键所在。结合实际,简要研究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指导要点。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体验式作文

语文者,语言、文学也。作文一角在整个现代汉语语文教学中占据至少三分之一的比重。因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传统作文特点

传统作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范文模板套用”。教育者把应试作文固定成几个层次分明的骨架,再教会学生掌握各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填充,空洞洞地生搬硬套得出所谓的高分作文,再竞相传阅、套用、模仿。这一整套流水线作业,学生所作的文章是生硬地制造出来的没有思想的怪物,华丽的辞藻和整齐的格式背后多数缺少中心思想和现实支撑。他们一直在模仿套用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手法、别人的套路,往往表达不出自己的思维。

传统的作文训练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得高分的方法而忽视情感的体悟与表达,只注重个别优秀学生而忽视整体。小学生初步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进行文章系统创作,此时正是懵懂无知,善于模仿的时候,但是模仿是基于理解和掌握,而目前的传统作文中大部分是空话、套话,这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无病呻吟之词显然并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所以,现在的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犯难,根本找不到下笔的角度。

二、体验式作文的优势

我们认为,作文并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机械积累和生搬硬套,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体悟和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体验式作文概念的提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观念。

体验式作文就是“人本位”思想在新课改下的一个实践,从以教师为权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把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方面与自身感情相结合,通过基本的文字表达出来,再加以文辞修饰形成新的作文篇章。这是一种全面、自由、开放的写作训练方式,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发现美和审美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力。体验式作文分为以下几种:

1.是身动体验

让学生亲身行动,做一件事然后写下感悟或理解;或者让学生主动模仿一些范文里的行为动作,真正体会到别人文章里的那种生活体验。这比起传统作文的训练方法而言显然更加真实而灵动。学生在亲身参与、观察、体悟中得到的丰富体验比传统作文训练中死记硬背明显要真实可靠得多,也更能让学生记住从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2.是心动体验

教师设置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感情和感性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作文“活”起来。在小学作文的训练中,区别于传统作文训练的空话连篇、死记硬背,体验式作文重视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如,在亲情话题的作文训练时,学生往往并不能真正把握和领会亲情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取逆向思维,想想“没有亲情”或“失去亲情”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真切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这样的训练既能使作文真情流露、动人心弦,更能引导学生珍惜亲情,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式。

3.是思动体验

前面两种方法使学生体验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和感情。而动思体验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展望,也可以是对童话和未知的美好想象。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畅想这种“不存在”的美好,让学生根据现实场景和情感拓展、联想、创造,形成新的体验和文章,就是体验式作文与传统作文之间的区别。

三、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

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作文评价的标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布置多样化的作文题目,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式作文”的教学环境,呼吁学生家长和各种社会人士关注并参与进来,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制造便利条件。

儿童的创造力不小于他们的模仿力。所以,小学作文的教学必将摆脱传统作文训练的机械作业,教师要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向往美的思想和能力。

体验式作文主张放飞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自觉性。比起传统的作文教学和训练,它具备先天的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教育者需要重视和掌握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新村.创设作文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01(3).

小学语文质疑答疑训练初探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 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 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寻找一切机会为他们创设质疑的条件。例如, 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 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进行解决。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重新整理, 对旧知识进行回忆复习, 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索。通过不断质疑, 不断解决疑问, 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他们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 有一些问题难度较高,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通过引导让学生找到分析问题的切入点, 逐步深入地分析出问题的实质。在引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 通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让他们能独立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学生形成了对问题循序渐进思考的好习惯, 为他们以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学生进行质疑的训练, 使学生对语文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清晰。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形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训练学生质疑思维的方法。

一、预习质疑, 主动求解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丰富, 通俗易懂。在进行学习这篇课文时, 我先要求学生读一遍课文, 把自己感觉有疑问的地方提画出来,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较难的问题, 在最后总结时我对学生进行引导, 最终让他们自主解决。学生经过讨论剩下没有解决的问题有:

1. 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是《草船借箭》?有什么深刻含义?

2. 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且不让周瑜知道?

3. 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 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

5. 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

6.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

7. 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针对问题, 我让学生再次认真朗读课文, 边朗读、边思考、边分析, 再加上我的引导, 学生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看出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神机妙算。通过朗读, 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描写理解得更为深刻。

二、围绕课题, 引疑解难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用处, 本文也是如此。作者运用“草船借箭”作为题目, 点出来文章中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草船借箭。我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 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围绕这篇文章的中心进行讨论, 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讲课时, 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问题: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用这些问题作为指引, 在阅读课文时, 一边思考一边分析, 就能在找到答案时对文章获得更深的理解。通过深入理解文章,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才能分清课文中讲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刚接触这篇文章时, 学生对文章内容并不了解, 教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 能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好奇, 使他们能对阅读课文产生兴趣, 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三、扣住难点, 质疑释难

在学生阅读的时候, 教师要根据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开拓思维, 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深入, 从而把握文章内容。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意图,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 在《鸟的天堂》一文中, 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 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 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 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这是静态的描写, 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

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 提出几个问题:

1. 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 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

2. 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 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

由于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我并没有让学生立即给出答案, 而是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找出文章里边关于大榕树的语句。通过这些句子总结出大榕树的美, 品味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 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四、抓重点句, 设疑推导

在对语文课文进行阅读时, 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进行分析,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 才能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文章中心句的理解, 学生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不仅要对重点句进行分析, 还要把中心句进行整合, 使中心句组成一个整体, 促进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例如, 《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 你是上级, 是保姆, 是勤务员, 无论多么艰苦, 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包含的意义很深,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展开的。在进行这篇文章的学习时, 首先要对这句话进行着重理解, 老班长是上级这句话学生都能理解, 那为什么老班长还起到了保姆和勤务员的作用呢?这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找出答案。在答案寻找过程中, 就是学生对课外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在进行讲解时, 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老班长是如何做的, 他的这种行动代表了什么?学生通过寻找答案的过程深刻理解了老班长的动作行为都表达了对战友的关爱、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决心。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实质, 知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金融业合业经营趋势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