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

2024-08-25

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精选6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 篇1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 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 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

以“民工荒”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现象, 是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 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 经济快速增长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便导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 结构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工尚未成为城镇户籍居民, 就业不稳定, 社会保障不健全, 面临周期性失业风险, 仍然是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人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所造成, 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至于城镇居民失业和就业困难, 既有就业技能不匹配问题, 也有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不充分问题。这两个就业群体面对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擦性的自然失业。

以2011年为例, 我们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劳动力市场上需要关注的就业困难群体构成作出大体的数量估计:剔除在农村内部流动部分后, 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人数约1.46亿人;新毕业大学生约660万人, 加上往年毕业尚未就业的150万人, 总共超过800万人;按照近年来较高的登记失业率4.3%估算, 城镇失业和可能失业的人数大约1600万人;假设8000余万灵活就业人员中有一半就业比较稳定, 另外4000万则属于就业困难人员。这些人群之间可能有交叉, 但总体而言可以反映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和构成, 即全部城镇就业人口中接近一半经常面临明显的就业困难。

可见, 理解当前的就业问题需要确立两个认识。其一, 就业问题并不会因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而缓解, 应继续将其置于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位置, 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其二, 长期困扰我们并被作为就业政策重点的就业总量问题正逐步转化为就业结构性问题。政府需要顺应这种变化, 及时转变积极就业政策的关注点和实施手段, 面对各个就业人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战略和扶助政策。根据就业形势的新特点,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政策优先顺序和关注点。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应体现在产业政策中, 继续扩大就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普通劳动者短缺现象出现, 工资成本大幅度提高,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在加大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部分传统就业岗位。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假以时日。因此, 为现有劳动者创造与其人力资本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以保持就业稳定扩大, 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原则。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应与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结合起来, 防止出现比较优势真空, 造成就业岗位损失。我国地域辽阔, 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差距都较大, 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大空间, 也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规模的相对稳定, 防止出现“无就业的增长”现象。同时, 在制造业升级的基础上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出来, 使其成为新兴服务业态, 为大学毕业生创造适合的就业岗位。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一定变化, 绝不意味着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不再以就业吸纳能力为基准。应从放松准入限制、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给予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促进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发挥其扩大就业的功能。

抓住重点人群, 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 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积极就业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政府逐步形成积极的就业政策, 当时的重点是创造城镇就业岗位, 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就业政策应逐渐转变重心, 面向不同就业群体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扶助。针对农民工易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以及社会保障覆盖率低的特点, 通过提高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形势的敏感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等, 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和社会保障的充分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在于其知识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应从高等教育体制、实习制度、就业观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政府和市场两手都要硬

■/李云之

政府调控是有形之手, 市场调节是无形之手。一个国家发展的航船通常需要这两只手紧密配合, 才能平稳前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 我们能不能开好头、起好步, 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抓、两手硬。

在“十一五”这个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我们实施了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 既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是因为两手抓、两手硬, 我们才有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显著成效, 才有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也才能有力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 彰显“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可以说,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抓、两手硬, 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结晶, 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实践成果, 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实践告诉我们, 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之所以要配合运用, 是因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市场调节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政府调控有利于规避风险, 克服市场缺陷, 解决市场失灵, 消除市场盲点。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 政府调控显得更为重要。

培训和中介服务等方面入手, 提高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受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技能老化以及求职能力弱等制约, 常常遭遇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困难, 需要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配

“十一五”期间, 我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这与我们果断采取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有关。“在短时间内成功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 充分显示了中国集体领导、专业化决策管理模式的高效”。外国学者的评价从一个侧面表明, 这些年来, 在审视“中国故事”深层背景之后, 世界日益关注“中国道路”的“制度优势”。当然, 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 需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机抉择。如果把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视作万能, 就会使市场失去效率, 使发展失去活力。

“十二五”时期, 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 要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更加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抓、两手硬。只有从制度上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又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的职能, 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节奏, 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迈出科学发展的坚实步伐,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施政方法上, 就是既不放任市场又不搞政府包办, 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学把握发展的大势和规律, 进而扬两手之长、避两手之短。把握了这一点, 就把握了保证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平稳前行的关键。

(因无作者详细通讯地址, 请作者见文后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责任校对:杨嵘

置效率和提高政府就业服务水平, 降低其就业难度。

(因无作者详细通联地址, 请作者见文后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责任校对:杨嵘

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 篇2

摘 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分析

(1)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家庭对子女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育投资的增长而提高,这是一种客观反映。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信息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签这类单位。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其实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闭门造车,相关教材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所接受?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又加剧了结构性矛盾。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常常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将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渐渐失去对大学毕业生的兴趣,许多用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衷。

(4)就业市场不规范是瓶颈。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的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的直接结果。

2.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理性思考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①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

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

③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④维护公平竞争才是根本。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平的就业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为此,一要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者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数人总是指责大学生择业不够理性,期望值较高,却很少有人深层次地分析高期望值背后的原因。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安全感,常有后顾之忧,担心失业、生病以及其他状况后生活没有保障。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使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故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有余悸,不得不考虑社会保障这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而争相到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和单位就业。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农村去就业,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势在必行,特别要在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的政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的口号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而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⑥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①机不可失,早作决断。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沿革

(一)计划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

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则是作为“新鲜血液”,由国家集中调配、统一分配,使用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及其他行业。

1、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

1950年,国家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

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这一时期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

自196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实行统筹安排,由毕业生分配部门在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前编制分配计划。

2.“文革”期间:

1972~1979年的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基本上是根据毕业生生源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回来源地区或单位安排工作,称之为“社来社去”(指农村人民公社推荐的学生,毕业后回到推荐他的人民公社)、“哪来哪去”,国家只作少量调剂。

3.恢复高考制度后: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从这一届起,又重新施行统一分配制度。

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国家人事局《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确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

1)教育部直属高校,是面向全国培养人才的,其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主要用于加强重点,调剂质量。

2)中央业务部门主管的院校,主要是为本行业、本系统培养人才,其毕业生原则上由中央各业务部门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

3)省、市、自治区主管的院校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二)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从1986年起,将由国家计委主管的编制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工作,交由国家教委主管,促进了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改变过去全部由政府部门少数人编制分配计划的办法,采取由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上下结合的方法编制分配计划。

2、逐步改变落实计划的方法,开展“供需”见面的活动。1986 年,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人数的80%,由国家教委提出学校分给部门、分给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即“切块计划”,通过“供需见面”方式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调配方案。其余20% 的毕业生,也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建议分配计划。

3.“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

从1986起,国家教委逐步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于1989年予以实施。在该方案中,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高等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提供服务。

二、职业发展态势与就业观念及

就业方式的变化

(一)职业变迁和发展趋势

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职业的分化,职业已远远超过“三百六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职业种类就超过42000种,现在则更多。

2.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而从工业革命到新的产业革命,才200多年。在这200多年里,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且行业的主次地位变化也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纺织业;二十世纪,钢铁、汽车和建筑业先后超过纺织业;而电子行业从产生到发展并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3.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到51.4%。在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

(二)职业发展的特点

职业在不断地分化、重组,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传统的职业面临着消亡。

第一、第二产业的社会职业以消亡变动和重组为主;第三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租赁广告业、信息产业等。

职业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时面临一些新情况:

1)劳动岗位中体脑混合且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2)与传统专业绝对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

3)劳动岗位的地域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

4)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

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择业余地较大,对非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空前提高。

(三)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的变化

1.就业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职业观念是终身从事一项稳定的职业,不断精益求精,直到退休。这种职业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

2.就业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人们正规的就业方式几乎都是全日制,从将来的就业趋势看,除全日制工作方式外,各种灵活就业的方式将会迅速发展。

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多将成为“创业者”这一新观念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来,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流动和就业个性化的新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

与就业制度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要通过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因此,经受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的考验,成为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选择。

(二)多元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30~50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正发展壮大,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为此,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二、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1、国家教育部主要职责

2、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3、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4、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三、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是指国家关于人们合法获取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就业行为的根本规定。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原则是:

1.公平竞争原则

2.功绩制原则

3.党管干部的原则

4.依法管理原则

(二)劳动合同制度

1983年原劳动人事部发布《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提出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建立“劳动合同制”的就业制度的文件。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决定自1995年起实施。

(三)市场就业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开始“流动”。

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市场就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结果是就业协议书。确保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运作的关键。

就业协议书要经过鉴证和批准两道程序。对就业协议书的鉴证包括两个方面,即鉴证学生身份和鉴证就业协议书的合理合法性。

鉴证学生身份是由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对毕业生拥有权利的鉴证。例如定向生、委培生是无权参加自主择业活动的,学校就不能给予鉴证。在鉴证学生身份的基础上,才能对就业协议书合理合法性给予鉴证。

就业协议书最终需要得到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如省教委)的批准,这是为了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行政手段。尤其在当前社会人事、户籍等制度没有配套进行改革时,需要用行政手段保证就业协议的执行,以维护市场运作的结果。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1)各高等学校的校内大学生就业市场

2)校际联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3)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的地方大学生就业市场

4)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行业大学生就业市场

5)各大经济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

6)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1.专门性,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

2.初次性, 初次就业市场。

3.时限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4.群体性,全国每年几百万名毕业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组织

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国家、省、市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其现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需求不平衡:

1)学科专业之间

2)学历之间

3)地区之间

4)院校之间用人单位之间

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综合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素质和条件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1)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共产党员及诚实守信的毕业生。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人单位特别欢迎事业心强、眼光远大、心胸开阔、具有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对那些最大的追求是实现个人价值,或刚到就业单位稍不顺心就“跳槽”者则表示极大的不满。

3)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4)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就业市场上,学习成绩优良,知识面宽,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外语四

(六)级、计算机二级及其以上等级证书已是许多用人单位和一些城市接收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5)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总希望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历。

6)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7)身心健康者:身心健康是现代企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3.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毕业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较短的影响。

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社会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因而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增大。

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形成:

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常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供需双方专业较对口,学校的中介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等,这样就使得学校的就业市场签约率较高,市场的效益发挥较好,因其高效、可靠、真实、规范而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1)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2)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得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择业氛围正在形成。

3)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传统的管理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就业指导的手段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迈进。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毕业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

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 篇3

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已是“老生常谈”,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在我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办学者、上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才能破解大学生就业这道难题。

从精英到大众,大学生“走下神坛”

“中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青年大约1 500万,今年高校毕业生占了将近一半,这本身就说明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

从纵向上看,来自教育部、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

再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 500万,尽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起已经开始下降,但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经测算,到203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

“大学生的确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如果还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不放,就业当然很难。”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一方面,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必须转变,不能只盯着体制内,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每年最多能吸收约60万毕业生,不到应届毕业生的10%。”莫荣说,政府也有责任把大学生就业引导到其他方面,以缓解就业压力。

正如通知要求的,要着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

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一技之长更重要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高速增长区间,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现实。”周天勇说,“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就业随工程项目‘一哄而上’已经不大可能,而且增速放缓也让长期积累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在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操作工、普工招工不足,也就是企业所讲的“招工难”;二是技术工人常年、普遍供不应求,中级工、高级工求人倍率基本是1.8以上,也就是说两个岗位大概只有一个人求职。

“我们很缺人才,而且人才队伍正在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我们很担心这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朱新庆告诉记者。

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肖志勇告诉记者:“在我们公司,首席技师的待遇相当于公司副总,高级技师的待遇比中层管理人员还要高。”

通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莫荣指出,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亟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相应地就要发展职业教育。

“我国的就业已经基本市场化了,薪酬水平直接体现了劳动者的价值。”这位专家说,“很多大学生薪酬不如技能人才,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说明一技之长有多么重要。”

创造条件,吸引毕业生基层就业

“有一个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宁可在南京某高校后勤部门做一名临时工,每月只拿1 000多元的工资,也不肯回老家就业。”位于南京市的金陵科技学院就业指导处副处长陆国晓说。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肯离开大城市并非怕吃苦,而是觉得没盼头:同是医学专业毕业,同在一个科室,同样工作十年,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很可能成为该领域专家,在偏远地区基层医院的成功率则小很多。

因此,在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到基层、边远等亟需人才的地方。

通知要求,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大学生愿意去国家机关、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分析说,“我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通知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正在‘腾笼换鸟’的北、上、广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容纳度也变得越来越小。”周天勇说,“城镇化推进、中西部开发以及产业梯度转移是大势所趋,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并主动适应这个趋势,抛开暂时的得失,放眼长远,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

大学生就业形势 篇4

各个行业的面试邀约率10%左右

报告显示,各个行业的面试邀约率10%左右,也就是说,毕业生每投递十次简历,可能才会获得一次面试机会。

其中,通信行业面试邀约率低,计算机软件行业面试邀约率较高。

看点02

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依旧热门,人力资源岗位投递多

从毕业生简历投递行业分布看,最热门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房地产和基金证券。

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投递占11%,新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成为毕业生热追的行业。

而从毕业生投递岗位类型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储备干部和人力资源类的岗位。

其中,软件类专业的学生投递的主要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高达45%的毕业生都投递了这两个行业。

看点03

期望薪资反映市场供需

除了行业投递分布外,各专业毕业生期望薪酬也有所不同。

排在首位的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专业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为8000元/月,而财务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期望薪酬约为4000元/月,这也体现了市场对专业类别的供需程度不同。

从重点专业平均期望月薪的排行榜看,期望薪酬最高的专业是IT类专业,其次是医学、机械、建筑和金融类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面试邀约率排行榜和期望薪酬排行专业顺序有一致性。

例如,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期望薪酬不高,面试邀约率也较低;而有竞争性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医学、机械和金融等专业性较强或需求较大的专业,期望薪酬和面试邀约率都较高。

看点04

五成以上学生有明确的求职定位

报告显示,五成以上学生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定位。

对于“公司是否解决户口”“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就业”等问题,有52%的学生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定位,16%左右的学生还未充分考虑清楚,处于徘徊阶段,另外有19%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定位。

看点05

薪酬福利和发展机会依旧是关注重点

随着95后学生逐渐进入职场,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引人注意。

有专家表示,95后学生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此外,他们从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习惯了平等和主动的生活方式。

报告测评数字显示,95后员工职业价值观排在前三的是: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安全稳定。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新形勢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教育从扩招以来,规模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迈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与之随行的现象是大学生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劳动力供求的矛盾逐渐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更加突出。

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空间变小,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危机下该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话题。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事,所以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就业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说:“我们不能由大众化的门进入了大学,却要求以精英化进入就业领域。”当前,许多大学生恰恰保持着精英化的意识,而只有大众化的成绩与能力,主要表现为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他们还意识不到当前的就业形势,仍然被“社会精英”的观念束缚着思想,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酬、福利待遇要求过高,致使企业望而却步。对单位、城市选择过高,不愿到偏远地方或中小企业、私有企业、服务性行业及有待开发的地区和小城镇就职,而是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或大企业就业。不愿意吃苦,如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宁愿选择坐在家里当“啃老族”,也不愿到基层施展抱负,造成了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和基层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批高素质人才供应过剩的假象。所以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就业难并非无业可就,而是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降低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鼓励毕业生主动到社会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

(二)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责任除了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有一方面能力专长外,还应当让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技巧。就业指导既是毕业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化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就业技巧的培养责任主要在于高校。但是,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力度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教育过于粗放,有的高校只是在每学期开设几节相关的就业形势教育讲座,就业指导的教师也缺乏系统的培训,还没有达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的方法、手段和条件还相当缺乏,教材欠缺,内容不一,就业指导教育还不能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所以各高校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就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获取可靠的就业信息辅导,个人资料准备辅导,国家就业政策辅导,就业能力辅导,自主创业辅导,手续办理辅导,社会职业适应能力辅导,等等。当然,在就业辅导中,切忌千篇一律,尽量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和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进行培养教育。

(三)高校应强化实践技能,突出办学特色

我在日常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现,除了就业难的大环境影响外,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存在用人单位强调实践经验与大学生难以达到要求之间的矛盾。因为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现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产生效益的人员,招聘广告上写着“工作经验X年”,而我们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这一需要。大部分学生在校阶段,死啃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乏动手能力,这与很多企业要求能立刻上岗工作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说高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突出办学特色,走应用型之路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注重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紧密联系,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种综合技能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到企业中学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学,根据需要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践所得远远大于说教,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感悟。高校不仅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加大力度选择那些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社会知名度较高或发展较快、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实质性地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以共建求发展,拓宽学校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综观就业率高的高校,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仅校企合作办得好,而且学校在实习实训方面加大力度,每一个学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社会、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自我调节,自动磨合与社会的结合点。

(四)高校应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时大量增设专业,有的学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对社会需求考虑不多,没有进行合理的市场调研,争先设置热门专业,使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从而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所以,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专业要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专业设置,应该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同类专业。设置新专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考察,找准专业发展的生命线,使专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高校还必须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结构的矛盾,才符合高校的办学基本宗旨。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增加在校大学生实训、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受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帮助大学生及时转变思想,积极面对社会竞争,降低就业期望值,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迎接就业挑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决定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自身的完善,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书中.高职学生就业现状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06,(2):134-136.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篇6

【关键词】新形势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69-03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始纷纷加入到扩充自身规模的队伍当中。同时,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困局,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国家实施了放开“二孩”的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女大学毕业生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状态与就业环境。首先,在很多女大学生的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主义经济意识,她们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这种类型的就业观念。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性别要弱于男性,并且在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时会表现得更加脆弱和消极,从而表现出更为多样化且复杂化的就业心理状态。

综观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目前尚未形成能够与“自主择业”高度匹配的新型就业制度,因此很多专业学者逐渐将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锁定于社会与家庭等外部环境当中,反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种情况,针对新形势中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是笔者乃至所有高校教育者都应当去重点思考和对待的一项任务。

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金融危机环境中的严峻就业现实

由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开始肆虐于全球的经济环境,我国的经济虽然在此次庞大的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却也让一些规模较小且市场份额不高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不小的重创。据统计,在2013年的下半年开始,国内很多金融类职业的应聘人数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在之前非常热门的外资银行与证券部门已经变得“门庭冷落”。大经济环境的动荡让很多企业被迫选择裁员和减少人员招聘次数,在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还让很多大学生都将就业意向转为机关单位之中,这就造就了国内就业市场的“一边倒”现象变得愈发严重。

(二)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女生就业的形势更是“难上加难”。北京青年报针对走女性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报道指出,北京多所高校的女大学生求职时被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减轻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与“全面二孩”政策本无关联,但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有可能加剧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这就会给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结构性失业开始不断增加

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仍然仅仅停留于传授知识的阶段当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教育还比较的欠缺。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带来之后,匮乏的社会经验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会严重阻碍用人企业与校方以及学生本身之间的顺畅沟通。考研大军虽然缓解了本科毕业生一部分的就业压力,但是在这些研究生毕业之后,仍然会组成另一个就业团体,从而对本科毕业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的两难选择,进而在矛盾与纠结的状态中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心理困扰。

(四)高校就业指导水平不高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体系中,就业指导与就业规划已经被纳入正常的高校教育课程之中,这些专业内容为毕业生带来了较为实用的指导作用。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只是局限于表现的知识,教育者还是将其当作一项教学任务和工作来“敷衍”式地完成。此外,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来分析,将近七成以上的学生都会将自己的就业目标投放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先进城市,他们不会去考虑投身到农村或是大西北那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参加工作。长此以往,城市中的大学生会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地留在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会产生迫切想要留在城市中的想法,进而让城市中的就业拥挤情况变得愈发严峻。

二、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

(一)恐惧与焦虑

焦虑心理所指的即为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与不信任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一种紧张与不安的心理状态。一直以来,在很多老一辈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重男轻女”观念,因此就会让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认可程度要略低与男生。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找到了十分中意的工作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着急且恐惧的心理,害怕自己不会找到同样合适的工作。再次,一些女同学对于社会本身就存在着较强的恐惧心理,一方面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全面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会害怕自己毕业后的薪资待遇无法达到心目中的标准,进而在无形当中形成一种愧对师长与愧对亲朋的负面心理。最后,由于女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并且对于一些感情问题还会表现得非常细腻和敏感,因此在面对就业和应聘时候的一些措施更加容易产生挫败感。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主要缘于自信心低下与自卑心理过强,造成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同时还有一些来自社会与家庭环境中的客观因素。据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都存在着怀疑的现象,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找到对应专业的工作,从而开始对即将带来的就业与应聘抱有十分强烈的悲观与畏难情绪。

(三)攀比心理

一些女大学生由于受到电视节目与网络信息的影响,开始产生争强好胜与互相攀比的不良心理状态,她们不会首先考虑到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所选单位的工作,而是一味去追求职位的高低与工作的薪资待遇。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且来自农村和山区中的女大学生,当她们经历过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之后,很难再心甘情愿地回到落后的地区去参加工作。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女大学生经常性地会将自己的现状与同班同学或是过去的初中、高中同学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过得比较好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这种充满攀比心理的女大学生非常容易将别人的优秀当成自己嫉妒之心的来源,从而通过诋毁与诽谤他人的方式来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一丝的满足。长此以往,她们周边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急速恶化,将自己陷入众人讨厌的尴尬境地。

(四)依赖心理

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由于女生的情感细腻且非常敏感,从而会逐渐形成决策能力差且遇事优柔寡断的性格,尤其是在面临新环境与新机遇,总想着要靠家长、师友以及男友来为自己做决定。另外,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受到了中国传统观念与顺从价值标准的干扰,在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总是会将自己的地位放置于男性之后,认为“学的好不如嫁得好”、“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男友”,从内心深处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独立人格。

三、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试方法

(一)积极克服虚荣心理,提升自强意识

在新形势下,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不喜欢拼搏进取,喜欢安逸而舒适的工作;在就业时会提出很多附加要求,诸如不要离开父母、不要加班、不要过于劳累、不要出差以及不要过于束缚等。这些看似“合理”的就业心理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都难以在毕业之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很多优秀的工作与锻炼机会,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的长远发展。

自主意识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与自信心,它不仅是一名优秀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人格,同时还是推动文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股外在动力。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的领军人物,应当摒弃“家庭为主”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性别意识,让自己成为与男性平等存在的优秀工作者。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就业主动性。如果求职与就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一个人生阶段,那么与其在被动的等待中度过,还不如让自己振作起来主动迎接挑战。很多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选择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当中,例如现在在网络中比较火的“豆腐西施”、“鱿鱼女神”以及“地摊女王”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来创造财富,进而逐渐走向人生辉煌的优秀女大学生。

(二)深入分析个人特长,发挥性别优势

1.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

女性拥有一些性别上的优势,表现为:首先,生命力旺盛,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爆发出较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其次,善于交友,拥有十分细致的观察力,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与愉悦。最后,直觉敏锐,十分细致的观察与理解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比较善于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身边的人,等等。通过对以上的这些女性的性格优势进行理解后可知,女大学生在很多岗位中会比男性更加如鱼得水,其中包括文字整理、文案撰写、设计绘画、教学、导购以及洽谈业务等。很多从高校中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具备着精力旺盛且敢于拼搏的工作精神,她们非常迫切地想要尽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与同事群体之中,并且想要在工作岗位中展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自身价值。只要女大学生自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可以比男性在职场中更加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与认可。

2.学会低头,虚心学习男性的优点

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很多优秀的事业型女强人都表现出十分坚强的外在形象,她们身上不仅存在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同时还具有男性果敢坚韧且勇于奋斗的另外一面。在两性之间的频繁互动中,女性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所崇拜和喜欢的男性当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自然而然通过学习男性身上的优点来逐渐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为此,笔者建议女大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当中可以多多培养自己的双性化性别特质,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驾驭男女性格之中的平衡点,进而在职场中做出正确的跨性别行为。

3.努力克服愤慨心理,树立就业平常心

在刚刚进入就业阶段的女大学生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一颗平常心,时刻告诉自己就业竞争是公平且充满挑战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所肩负的就业压力的确是存在的,而社会中也着实有着一些就业歧视与不公平现象。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不是怨愤不已和消极,而是要越挫越勇和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女性的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都不会比男性相差丝毫。事实上,在新形势当中的很多用人单位都不再拥有那种“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错误 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都开始逐渐认可“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与性别相关”的用人理念。为此,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之路势必会变得越发平坦和宽阔,眼下最应该去做的就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加从容且自信地迎接属于自己的职场挑战。

四、高校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日后的学科设置与专业内容规划中,高校的教育者要坚持以社会和就业需求作为教学导向,同时将女性本身的性格优势与性格缺陷纳入到教学内课程之中,结合班级中女性学生的整体特征来科学化的增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演讲与座谈活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女大学生的双向发展意识,帮助她们可以在在校期间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生活技能,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女大学生的品格修养与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要在校内的心理辅导中心中专门设置女性就业咨询专区,让女大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就业需求与综合能力,在第一时间帮助她们排解心中的就业困扰与求职压力。

三是就业指导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有关于理想教育的培训活动,让女大学生可以逐步的看清自身的性格优势,并找到如何向男性学习的正确方法。

四是就业辅导部门要定期向女大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计划指导,及时帮助她们纠正自己错误的求职与应聘观念,并结合他们不同的专业特点来提供更多的求职和就业机会,让女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可以大幅度的增加。

五是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同时结合历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科学化的比对和分析,帮助高校女大学生可以更快找到正确的求职方向。

【参考文献】

[1]邹燕,曾捷英.金融风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

[2]莫海兵.探讨大学生与职业员工职业规划的异同与衔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

[3]尹丽.浅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心理问题及调试对策——以怀化医专为例[J].新闻天地,2013(6)

[4]孙平,孙明之.自我剖析的强有力武器——霍尼的自我分析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

[5]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2012(3)

[6]荆桂英.女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要点下一篇:受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