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点

2024-09-23

大学生特点(精选12篇)

大学生特点 篇1

大学生活文化是指大学生群体具有共性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氛围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生活信息、状态、方式与环境的总称。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生活文化特点, 我们以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 对4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总结分析大学生生活文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和看法, 对于了解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与生活态度具有现实意义。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的生活观念和态度, 对未来充满期盼, 大多数学生具有健康的生活理念, 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对未来充满憧憬。但也存在问题, 如一些学生怕吃苦, 缺乏独立、自主、担当与拼搏精神,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等。

一、正确和错误生活理念并存

一些大学生注重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理念。首先, 注重平衡和平和的生活理念。无论是生活与学习、心理与生理、学习与休息, 还是自己与他人都要讲究平衡。平衡即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即“中和”精神, 又有和谐的时代意蕴。大学生朝气蓬勃, 富有激情, 但他们也有理性的一面。当代大学生中流行的一个词叫“淡定”, 体现大学生崇尚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其次, 注重关爱自己。当代一些大学生比以往更注重珍爱自己的容貌与身心。如他们讲究合理饮食, 绿色饮食, 合理搭配, 保持体形与健康;注重心理健康, 如注意运用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合理宣泄情绪, 重视内心快乐;注重培养自己兴趣, 完善个性。再次, 注重珍惜与热爱。如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等。但一些大学生缺乏健康的生活理念。如生活随心所欲, 吃饭睡觉无规律,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有熬夜、持续长时间打游戏等不良习惯;有的吃饭挑食;有的从来没有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有的为减肥不惜损害健康, 导致身体素质降低;有的在交友中抱着游戏心态;有的心胸狭窄, 与人斤斤计较, 人际关系紧张;有的生活追求轻松、富有、快乐, 而不愿付出艰苦劳动, 不珍惜劳动成果等。

二、一些大学生独立生活的渴望与自主生活的恐惧并存

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一些学生从小形成和适应别人安排和管理自己生活的习惯。随着身心成长, 他们渴望摆脱束缚, 独立生活。因此, 大学新生往往会享受并对这份独立与自由感到兴奋。一些大学生能够为未来而学习、锻炼, 提高自己;而另有一些大学生对这种自主生活和充满竞争的未来充满恐惧, 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安排课余时间, 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失去明确的目标, 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为了减轻内心的恐惧, 有一部分学生奋发学习, 但极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缺乏坚持;有的选择用上网、玩游戏等来逃避现实问题, 在虚拟世界里, 逃避现实中的棘手问题, 忘记恐惧。到大三大四, 当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竞争时, 才开始努力学习, 临时磨枪, 结果可想而知。因此相对于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些大学生缺乏自信、担当与拼搏精神。

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缺乏对自我生活的有效管理并存

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希望有一份好的工作, 一个好伴侣, 一个富裕温暖的家庭等。但对如何培养自己能力与素质, 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缺乏细致、深入的思考。即使有计划和安排, 但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明确而有效的管理能力, 而难以实施和落实自己的计划。如很多学生不能按时起床、吃饭、上课、看书、睡觉, 不能坚持锻炼;一些大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调查显示, “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社团活动”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有些大学生安排具有计划性, 把学习、娱乐、交往相结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 学习本专业知识技能, 汲取课外知识;为获得计算机等级证、英语四六级证、会计、导游等证件而努力学习;有的参与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 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业余时间无计划, 要么“随大流”, 要么上网娱乐等, 偶尔用于学习, 具有很大随意性、盲目性, 因而时常感到空虚无聊。调查显示:33%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和分配上有大致计划, 59%的学生没有计划, 只有8%的学生有严格的时间内容安排。可见, 在校大学生对时间利用的计划性总体较差, 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存在着时间安排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倾向。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生活时间安排合理的只有18%, 可见自我满意度不高。

四、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调查发现, 一些大学生每月消费具有计划性、合理性, 包括餐费、零食费用、衣服、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等。他们认为大学生消费水平不同, 这与家庭经济收入不同有关;消费要有计划与理性, 消费要以必需为标准, 要珍惜和节约一切劳动成果, 这与家庭条件富裕与否无关。他们一般不易受到他人消费观的影响。而另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生活要追求高标准、高层次, 消费没有计划性。有的大学生一个月消费大大超出家庭人均收入水平, 有的打工不是为减轻家庭负担, 而是为了高消费和享受, 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有的月初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月末时其饭费都难以保证, 甚至借钱度日, 日常消费有时不是因为需要, 而是因为想买。

调查显示, 大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大多在900至1500元左右 (不包括书本费和学费) , 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 (衣、食、住、行) , 学习消费 (个人买书费、考证费、网络学习等) , 休闲娱乐消费 (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 以及人际交往消费 (人情往来、恋爱) 等四大方面。调查显示, 大学生消费主要用于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其次是用于交往等费用, 学习消费并不多。调查访谈中发现, 学生月消费水平高低差距较大。多则一个月花费2500-3000元, 少则500-600左右。

五、一些大学生注重交往能力锻炼与交友的盲目性并存

当代大学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因此非常注重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上交友等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但在交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盲目交友。首先表现在自己对自己交什么样的朋友、交友原则等没有清晰的认知, 因此无论在现实环境中和网络虚拟环境中, 只要有交流就有可能成为“朋友”, 出现大学生被网友欺骗等现象。其次, 一些大学生在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中, 同样有盲目交友的现象, 认为在大学不谈恋爱是一个缺憾, 至于双方的情感是否是爱, 是否以结婚为目的, 缺乏考虑。

六、一些大学生重视网络生活, 相对轻视现实生活

有些大学生业余时间大多是与熟悉或不熟悉的网友一起度过的。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空间做得非常精致, QQ说说、微信、微博更新得十分频繁, 聊的内容复杂多样, 聊得随意而爽快。但一些人忽略了现实中人与人的沟通。一个学生曾说, 自己有什么事情很少跟宿舍的同学谈, 因为说了他们似乎也没反应, 大家都忙着用手机上网, 忙自己的事情。他们在虚拟空间如鱼得水, 心有归属, 但在现实中, 感到冷漠与孤独。因此, 一部分人更加依恋和重视网络生活, 相对轻视现实生活。

大学生这些生活现状与特点值得学校与社会的关注, 更需要正确引导。首先,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 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学会健康、理性的生活观念, 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其次, 通过教育与矫正等方式, 矫正大学生手机控、游戏控等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再次, 团委、学生会、班级通过组织各种活动, 引导到大学生关注和投入现实的实践生活, 注重在现实活动中, 感悟生活、服务社会、锻炼能力, 建立友谊, 促进他们更加独立, 联系得更紧密。

摘要: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 对未来充满期盼,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表现为正确和错误生活理念并存, 一些大学生独立生活的渴望与对自主生活的恐惧并存, 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缺乏对自我生活的有效管理并存, 日常生活消费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等特点。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文化,特点

大学生特点 篇2

秋季,以“90后”为主体的大一新生进入了全国各大高校,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这一群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拥有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成果的一群优先体验者。“90后”身上明显有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点。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期望被照顾;既漠视亲情,又渴望亲情;既推崇个性,又眷恋团体;既成熟,又冲动……总之,是一个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90后”走进大学学校,对高等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1.独立性与依靠性的矛盾结合

“90后”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讲究个人保密,不喜欢自我的事情被父母、教师干涉。互联网的普及使他们从小就开始理解海量信息,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有自我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视角,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确定的本事越来越强。但同时大多数的“90后”都是独生子女,有的还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环境中,集祖辈的溺爱与父辈的宠爱于一身,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小太阳”。父母们一向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需要管,所以大部分“90后”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生活自理本事较差,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靠性十分大。

2.自信与脆弱的矛盾结合

“90后”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他们充满活力,勇于尝试,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谁的青春有我狂”、“舍我其谁”、“唯我独尊”成了他们的座右铭。“90后”又是脆弱的一代,他们拥有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一出生他们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极大竞争的压力。家长、教师的高要求时常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一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网上频频报道的自杀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3.自我意识强烈与渴望团体生活的矛盾结合

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习惯于把自我当成群体的中心,按照自我的意志来满足自我。另一方面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90后”注定成为孤独的一代,他们又眷恋和渴望团体生活,期望能从团体中得到温暖和欢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虽然渴望,他们又不愿意“屈尊就驾”,不愿主动和同龄人做深入的交流,把自我处在一个既渴望又排斥的尴尬境地。就像冬天里的两只小刺猬,虽然感觉到寒冷,可是却不能相互拥抱取暖。

4.“成熟”和“冲动”的矛盾结合

近年来,报纸、网络上,90后“××门”事件层出不穷。其中95%涉及到两性问题。这一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学校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以为只要普及或者是加大教育力度就能够解决。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根源上分析这些现象,找出原因。

青年们的生理条件趋于成熟,对两性开始有着正常的需求。可是理解大学教育的青年,由于教育周期比较长(4~5年)、缺乏物质条件等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其无法组织起家庭,所以学校成为两性问题多发的“热点”地带。

此刻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再仅凭着所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等等标语性口号来要求“90后”青年们理性处理两性问题,违背人性是很难到达很好的教育结果。可是这并不代表能够不管或者放纵他们的两性行为。虽然青年们的身体已经成熟,可是自我控制本事却远未到达成年人标准,冲动之下的选择往往使双方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至于在许多“××门”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无不追悔莫及,后悔自我的一时冲动给朋友、家庭、学校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所以如何处理“成熟”和“冲动”这一矛盾,是值得当今高校教育者深思的重要课题。

5.想要学习和不知如何学习的矛盾结合

能够理解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在高中时代一般都是班级中深受教师喜爱的学习尖子。可是进入大学学校后,周围的同学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精英和精英扎堆在一齐学习生活,彼此之间不分高下,很容易使这些骄傲的青年学生们产生挫败感。

同时,大学不像高中,大学教师在上完课后便匆匆离去,从事自我的科研研究。大学更强调的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本事,而不是初高中式的“监督性”学习。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异常是男同学们的困扰,一方面从自身骄傲、不愿落于人后的角度期望自我能够有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另一方面,不像从前,有教师、父母在一旁指导、监督,加上青年人爱玩、懒惰等习惯,使之无法适应大学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新环境。这种精神满足感的失衡,久而久之,就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罢学的心理,把书本丢在一边,把精力放在网络或者其他更容易找到满足感的事情中。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一新生中挂科率往往比较高。

二、“90后”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首先,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应当本着一种包容、关爱的态度看待这些刚刚进入大学学校的青年学生。虽然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缺点,可是,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着自我进取向上、朝气蓬勃的一面。要给予“90后”大学生更多宽容与认同,相信他们会在历练中不断成熟、成长。就像原本被舆论称为“垮掉一代”的“80后”此刻已经成为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90后”不是脑残的一代,崩溃的一代,就像“80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一样。

其次,尊重青年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教育者应当扮演的主角是适时的为学生们提一些指导性提议。两性问题上,不能粗暴制止,而是有效疏导,告诉男同学,哪些事情是能够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合时宜的;同时教会女同学学会自我保护,明白应在何时说“不”。

再次,把团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挫折教育等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来使学生们参与其中。

团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不应当仅局限在平时办个联欢会或者节假日去一趟敬老院孤儿院之类,也能够研究组织一些时尚的团体活动,比如素质拓展训练或者带领学生们去一些宠物收养所做义工等等,经过这些手段,增进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和培养对待弱小者的爱心、同情心。

挫折教育就是要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从而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的一种教育方式。

最终,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有爱存在,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对待学生,会比任何教育手段创新都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晓雪.浅谈“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

2王芹.“80后”、“90后”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J].科教文汇,2009(1)

3孙丽娜、常静.关注“90后”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2)

4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4)

5孙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华章,2008(10)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成因研究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成因 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导致了当代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低落,价值体系的混杂。学习上的这种偏离,充分地反映在大学生的消费上。

笔者通过抽样,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每月消费在450元左右的占68.5%,200元左右的占6.2%,600元左右的占10.5%,其他高于600元和低于200元的占14.8%。对锦州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消费具有如下特点。

一、大学生消费特征

1.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53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3420元。锦州市大学生每年消费均值略高于8300元,其中包括学费均值4500元左右,住宿费均值900元左右。大学生的月食品支出在210元左右,它与生活费月支出(450元)比率是66%,这可视为大学生的“恩格尔系数”,与锦州市人均消费支出和食物支出相比,呈现出整体上消费水平比较高的趋势。

2.消费支出种类繁多,成多元化趋势。上个世纪大学生的消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必需品(日用品、生活用具、衣物等);(2)伙食的费用;(3)学习用品(主要是书籍等)。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呈多元化趋势:(1)数码产品;(2)身体消费;(3)交际消费;(4)旅游娱乐休闲消费;(5)感情消费;(6)各种付费项目(手机话费、上网费等);(7)生活消费;(8)学习费用(购买书籍和各种学习班费用)等。

3.时尚性和超前性。从上面消费支出的种类及比例看,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呈现时尚性和超前性。一般流行的数码产品,在大学校园里都能见得到。超前消费现象也比较严重,有42.1%的大学生有负债行为。

4.追求个性化和自我满足。消费项目和消费水平看,目前大学生不再盲从于别人有什么,我就买什么,而是追求个性化的产品,因此,在目前的大学校园,追求自我喜好,树立自我品牌的意识比较强。买产品看中的是自己的感受。求新、求异、求奇。

5.自主意识强,听从父母意见的较少。目前大学生消费很多情况下是自己做主多于征求父母意见,即便征求父母意见的,在父母意见与自己发生分歧时也会变通,按照自己的想法消费,等等。

二、产生上述消费特征的原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从价值逻辑起点,到价值观念形态,价值追求目标,价值实现手段、价值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共存;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社会责任转向实用功利;群体认同转向市场效能。这种转型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形成。

1.大学生消费特征的形成,从精神层面看,与我国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多元精神需求分不开的。根据马斯洛的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最早发表于1943年的《心理学评论》。他的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的大学生已经进入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层次的需求,因而表现在消费需求上,体现了追求个性,崇尚自我的特点。

2.由于大学生处于青春期,追求时尚应该是青年人共有的特点。尤其是这一代大学生,出生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身边生活,多数同学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窘和艰难,因此,不知道节俭,一味地追求时尚而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自己和家庭的承受能力。

3.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尤其是数码产品的快速发展与日益丰富分不开的。目前数码产品更新很快,价格也逐渐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以手机为例,当一部手机价格在2千元以上时它的普及率只可能是1%或者更少,由于手机这类数码产品属于奢侈品,因而它的价格弹性高,所以,当这些数码产品足够丰富,价位适当时,就会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内容。更由于像手机这类产品具有引致消费的功能,买手机就要交话费,买相机就要打印照片;有电脑就要消费上网费,等等。因而这类消费占据了大学生消费的高比例。

4.目前大学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自身,因而,新的消费品种身体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身体外表包括静态外表和动态外表。静态外表包括个人的模样、体形、身高、肤色、年龄、健康状况、穿着打扮、形象气质,等等。动态外表包括个人的行为举止、仪态风度、语言谈吐、待人接物,等等。身体消费就是用在人身体上的消费。

包括:外在的脸部消费(化妆品、皮肤护理、面部整容等),头发(包括发型设计、头发的养护、染色,等等),身体(健身、修型比如减肥、局部瘦身,局部修型等);服饰(包括个性化的服装和配饰,包括手提包、手链、头饰等);还有就是内调(包括服用各种补品、营养品);还有就是为了实现自己静态与动态外表的统一,参加各种形象培训的费用。身体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体现,正如吉登斯所认为的,“随着现代性的出现,某种类型的身体外貌和行为举止,明显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这也是大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

5.大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消费成为部分大学生排解压力的一个途径。目前大学生面临许多压力。诸如升学的压力、求职的压力。特别是对未来的难以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使得学生把购物当作一种释放压力的方法。

6.目前学校对学生的消费没有给予特殊的关注和积极引导,也是导致学生消费自由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对学生消费的思考

对学生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表面上是大学生自己的个人行为,实际上它揭示了学生的深层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引起注意。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个话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是消费观直接折射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句话很经典:“心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跟着改变”。对待消费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习惯、性格乃至一生。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非常重要。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呢?勤俭是一个好的习惯,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对学生还基本属于纯消费阶层,自己还没有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追求时尚消费、超前消费应该是不予提倡的。

2.引导大学生进行投资型消费。让大学生明白,学生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获得知识、获得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以及与人交往和共处的能力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心应该是放在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方面,所以应该鼓励对学生确定合理的支出全重,加大在消费中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让同学区分哪类支出是纯消费性质的,哪类支出是投资性质的。投资性质的支出是有丰富的回报的,而消费性质的支出只是一时的满足。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就是投资,它是大学生未来获得财富的基础,也是未来满足自身消费的关键。通过这些讲解引导大学生的消费。

3.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费用。其实人际交往不单纯的表现在吃吃喝喝,礼品往来上。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各种礼物、聚餐的应付存在很多烦恼。同学的生日宴会以及礼物,都成了大学生消费中的巨大浪费。因为每个同学的生日聚会都会花去很多钱,而且,互送的礼物很少具有使用价值,很多同学大学几年下来生日礼物摆了一床,这种浪费应该抵制。在校园里应该提倡大家过生日自制语言大餐,如生日短信的编纂、生日贺卡的制作,不比谁的昂贵,比谁的创意新颖,比谁的祝福真诚等。

4.关心大学生的情感投资。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花费也在直线上升。一些同学除了礼物的费用,更有甚者还要支付在外租房同居的费用等。大学生谈恋爱本无可厚非,但是谈恋爱应该是在完成学业的基礎上才有资格,如果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了学业恐怕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社会的一种行为。正确的恋爱方式不是在大学期间享受相守的乐趣,而是体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快乐,过早地进入家庭角色化的生活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都不利。因此正确的恋爱观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消费。

5.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心理还没有真正成熟,因此对社会还不是深刻的了解,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竞争,择业,自身定位等许多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的事情,让学生养成乐观、自信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克服恐惧和自闭心理,让大学生的心灵真正的阳光起来。

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富成,全志刚,译者).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9

[2]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1期

[3]贺丰波:高消费不能承受之重.大学时代,2005年04期

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特点 篇4

一、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特点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选择用正面的心态来面对这些成长中的挫折与苦恼, 大都不会采取怨天尤人, 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将这些成长中的困难看作磨练意志品质的砺石, 希望在困难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希望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在高等院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 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方针、策略以及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 其百分比数值都接近50%。而媒体手段宣传和如今在青少年中较为流行的网络途径, 却只占到最小的比例 (小于10%) 。可以看出, 学生更愿意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并通过实践将思想理论内化到自身。此外, 通过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如党、团报告会活动, “两课”教育等仍占有一定比例, 这说明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在方式方法上仍有完善创新的空间。

二、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特点

除了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共性的特点之外, 对于每一个年级的学生群体也是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

通过调查和访谈, 笔者发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特点是适应性问题与人生方向性问题。大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经历过高考, 进入大学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没有了高中时那种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生有种茫然感, 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从数据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大一年级学生有近40%的压力都来自于学习, 这与他们学习的不适应性成正相关。除了学习方面的不适应外, 生活、心理、人际交流等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现象。例如, 不适应寝室的集体生活, 考虑问题习惯上以自我为中心等。其次, 大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 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向。由于距离大四年级的就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大一年级的学生缺乏时间上的急迫感, 也没有确定明确的人生目标, 因而就不会制定一个大学期间明确的短期目标, 也就不能很好的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的“充电”。

2、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地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心理上已经消除了强烈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他们逐渐地将注意力从专业课的学习转向丰富的课余生活、未来的人生规划以及自身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此时, 大二年级的学生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开始给自己描画一个还不是十分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时的他们就有了一些目标感和定位感, 不再如大一年级学生那样迷茫。大二年级的学生更倾向能力的培养, 他们会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 希望自己能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某些方面的能力。这说明大二年级的学生产生了短期目标的萌芽, 但还没有明确长期目标。

3、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

大三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注意力继续呈下降趋势, 但在知识的实际运用时, 又会出现一定的反复, 但总体趋势不变。此时, 大三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 也逐步开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阶段, 学生仍然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寻找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希望通过实践活动, 进一步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阶段, 学生有了初步的人生规划, 思想上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辅导员应及时地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 并以恰当的方式手段对其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此外, 学生逐步地想要了解社会, 开始更多地关注时事, 这也为学生迈出校门, 走向社会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但此时也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使其能完成由学校向社会完美的跨越。

4、大学四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

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篇5

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傍大款”在今天的中国女大学生嘴里,说起来不再那么时髦了。时下全国高校的美女群就是绑款族,越是名牌大学越是公开,越是校花美女越有可能。“傍大款”也不再是社会女青年的特许,随着商品狂潮的冲击,女大学生也毫不逊色的投入这一新兴的“第三产业”,她们以自己年轻的肉体作为资本,参与绑大款的行业。

“一起床就开始玩《传奇》、半夜了宿舍楼还在激烈地打CS„„”日前,以“cs”(“反恐精英”的简称)、“传奇”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在大学校园中十分盛行,一些大学生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荒废了学业。

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收入,维持高消费无疑要依赖父母,有钱就花,花完就要,花得心安理得,全不顾父母的窘迫。在糟蹋父母的辛苦钱、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时,从未想过脱离寄生后的日子只能靠自己。

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大学生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无条件相信报纸、电视、教科书,用所谓的“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

一方面,大学生们表示自己厌恶现行政治,但同时,他们又不可避免、不顾廉耻地投靠现行政治。他们既不理解又不相信共产主义,但同时,为了各种实际利益,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面对中国的腐败潮流,大学生们并不痛心疾首,而一旦他们有机会,则决不放弃腐败的机会。

他们睡懒觉、逃课、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临到考试,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于学术论文,他们便四处剽窃、任意拼凑。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学术意识,一切为了混一个烫金毕业证,为了找一个出力不多、但报酬丰厚的工作,满足自己的高级物质生活享受。

当今中国大学生中鲜有雅皮士,而更多的是嬉皮、泼皮。他们行为放荡,毫无基本的道德感。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自身。教师上课,他们自顾聊天、吃巧克力、听随身听、化妆、呼呼大睡、半搂半抱着谈情说爱、打手机,旁若无人。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与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文化;特点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42-02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比较高的青年群体,具有好奇心重,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等特点,无疑受网络的影响最深。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及表现

大学生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信息、交往、商务和娱乐等所有网上活动,既包括像一般用户参与网络建设、管理、使用等活动,也包括学习、研究和创新网络知识和技术等专业活动,还包括利用网络学习、研究、传播和服务社会等活动[1]。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彩,为同学们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娱乐资源。但多数情况下,在校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娱乐、交流,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偏少,归纳下来,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上网原因:当今,大学生的学习不仅利用课堂上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途径获取新的知识,其中上网就是其中之一。据调查仅有少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的需要能比较合理的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而大部分学生还是将聊天、浏览新闻、更新微博、微信、玩游戏、看电影等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以此作为缓解学习生活压力的主要方式。

2.上网时间:基本不受限制。无线网络的发展,突破了学生网络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上网查资料不但局限在机房或宿舍,学生在校园内外可轻松地获取网络信息。

3.上网途径:多样化。3G与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随时随地轻松上网,比如浏览网页、查询成绩、下载论文等,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上网行为直接关系着网络乃至社会的文明。目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开阔视野;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大学生随时随地便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不能有效地规划学业,大部分时间在网络上度过。归纳下来,当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多数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单一,主要用来娱乐、浏览网页、发微信、看微博,其次才是学习。据调查,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将网络用来打发时间,

2.大部分时间被网络占用,存在依赖网络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通过网络来查阅资料,浏览信息,以及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虽然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大部分时间投入了网络,导致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同学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变少。

3.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控制能力良莠不齐。大部分同学对上网的自控能力比较强,在不耽误上课和学习的前提下,能够做到比较合理安排上网的时间,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连续几个小时打游戏、看电影等,常常熬夜,最终影响上课。

4.大学生上网率和上网频率持续走高。大学生的课程相对比较宽松,课余时间比较多,对于一些学生打开电脑登陆互联网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管有事没事就会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上网。

三、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正面影响。

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打开了新的视野。开放性的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2]。网络开拓的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促进学习内容的更新;通过网络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各类的校园文化、社会热点,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的方面的信息,网络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阔的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同时,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有助于提高交往能力;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给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隐蔽的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无障碍地与人交流,从而满足了大学生与人交往,寻求理解、尊重与独立的心理。

(二)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互联网没有国家、民族的限制,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加上网络行为的个体隐蔽性,从而容易使校园网络对大学生的政治倾向、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身心发展和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

1.沉迷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和人际交往障碍。

在大学校园中,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学业生涯的规划,课余时间无所事事,沉迷网络,长期下容易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上网时全神贯注,精神亢奋,下网后孤独寂寞、烦躁不安,对网络念念不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孤独、自卑、缺乏安全感,他们认为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中才能找到满足和归属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与不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释放,以致使学生不愿意与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长此以往,将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和人际交往障碍。

2.沉迷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厌学和学业荒废。

沉迷网络严重破坏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生活。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可能本身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就不是特别高,由于受到了网络的影响,暂时逃避了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网络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使其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导致自我封闭意识更强,结果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最终产生厌学情绪,以致荒废自己的学业。

3.沉迷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混乱。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打破的国界的限制,呈现无人监管的自主特征,网络上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们判断力,使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形成了具有网络特征的思维模式,以致丧失了人际交往的社会属性,更严重的是,在某种条件的刺激下,令大学生无法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1.积极探索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方法。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其交互式的远程交流为思想政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互联网打破了道德教育的时空界限,不仅大大更新了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创新了教育工作的内容,更是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紧紧围绕以培养人才这一中心,积极探索网络教育的新方法,建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网站,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融为一体,吸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中去,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的实际问题。

2.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加强校园网络行为规范制度建设。

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要求高校必须重视网络的管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修订和完善各种网络行为规范相关制度势在必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应以教育为主,管理为辅,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决不能忽视。网络行为规范和纪律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但是这种约束未必能保证学生从思想感情上认同,因此,在制定并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维护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以纪律为保障,通过思想引领和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加强自律,从而达到让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相统一的目的。

3.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通过一些活动的参与,不仅能让学生们从活动中找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还能从中找到学习的目标,有利于学生今后意识的注重综合素质的锻炼。以此来促进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的形成,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提高[3]。

4.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

互联网的发展,拓宽的学生的学习领域,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但是,网络具有双面性,我们在利用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管理和引导,化消极为积极,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日常工作网络化,用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引领广大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使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获取有益信息、摒弃有害信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珩.当代青年研究[J].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2011,(7):61-63

[2]张翠梅,刘志旺.黑龙江高教研究[J]. 信息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2005,155(5) :145-147

[3]曾振华,肖孝伟.科技与生活[J].浅谈我院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 2011,(4):191 -192

当前大学生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篇7

一、对当前大学生的总体评价

1.思想政治评价

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比较健康,政治视野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政治鉴别力增强,对政治问题分析日趋客观、理性,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成果,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基本问题有着一致的认同。可以说,大学生的政治方向主流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觉悟不够高、思想意识不够成熟的问题,比如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对“特色理论”、“科学发展”缺乏深入理解,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缺乏信仰、信心与信念,在政治取向上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等。

2.道德水平评价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的、良好的,但理论认知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表现也相当明显。一是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道德评价理论认知存在不一致性;二是道德困惑表现明显,他们在推崇市场经济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道德规范本身难做主张,部分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在道德上陷入了困惑和迷茫,存在着道德观念比较模糊的误区。

3.价值观评价

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主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强烈,学习欲望增强,就业方向明确,目标选择比较成熟。但在成长过程中焦虑与压力增加,身心健康水平下降。

二、当前大学生特点的具体分析

1.一个中心

以自我成才为中心。 当前大学生的成才意识非常强烈,相当多一部分学生在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之际就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与规划。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劲头也非常足:表现之一是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了首位,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积累足够的专业基础;表现之二是高校兴起实用知识热,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余纷纷踏上各种“考证”之途,特别是对于英语和计算机的关注程度尤为突出。表现之三是学生普遍渴求自身人文知识,利用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然而深入分析后发现,部分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往往以众多的短期目标代替了长期理想。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而与党的培养目标、与“四有”人才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2.两个矛盾

(1)对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和谐的渴求与身为独生子女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相矛盾。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是长期的独立生活(除父母之外)使独生子女在不知不觉中坚决捍卫个人空间的绝对存在,而无意识地造成了与他人的隔阂。

(2)价值取向中自身原始要求与社会现实在校园中的折射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一方面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则因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他们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

3.“三失”现象

(1)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失连”。

当前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数时候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和他人,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意识强,导致大学生无法良好地参与社会交往,无法客观认识自我与社会。

(2)在困境挫折面前自我“失力”。

当前大学生心理脆弱,往往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失去或者缺少了必要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激励能力,缺乏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弹性,在困境中容易丧失斗志与勇气。

(3)在现实生活中迷茫“失位”。

当前大学生的信心十足,但经常会忽视社会的需求,导致自身的期望值和社会的现实情况有较大偏差,容易迷失自我,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合适位置。

4.四个压力

(1)学习压力。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大踏步前进,部分学生学习压力显著增大。一部分学业不佳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纪律松懈等。目前单一化的大学生评价系统可能会给很多学业不佳的大学生带来自卑感。

(2)经济压力。

伴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并轨制实施的步伐,大学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贫困生,他们自身也也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同时,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大学生在毕业初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3)就业压力。

一是大学生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择业意愿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显错位;二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以自我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中心;三是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以眼前利益为标准而不是以事业发展为标准;四是大学生在检验择业成果时往往以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金钱作用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自身主体素质为出发点。

(4)心理压力。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面前,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思想焦虑增加,部分学生心态较为低沉、消极,身心健康有所下降。

5.五个对比

(1)成才意识强,目标控制弱。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成才意识,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对成功人生具有崇拜和向往的心理,并且能够设定一个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的相对远大的目标。但他们整体的目标控制能力比较弱,不想通过勤奋劳动,日积跬步到达设定的目标,而是热衷于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和渠道获取达到目标的条件,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2)竞争意识强,心理素质弱。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日趋强烈。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比例的提高等原因,使他们在生活经历中缺少磨难,从而缺乏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一旦学习受挫、工作不顺、失恋或是人际关系紧张等,便出现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现象,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疏导与调适能力。

(3)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注重保护自我权益,关心自身成长。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放弃了“责任”,开始嘲弄传统的价值观,继而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在他们的生活(恋爱)、学习以及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表现为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甚至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理想以及“穷则独善,达则兼济天下”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弱化。

(4)市场意识强,社会公德弱。

当代大学生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的标准来判定事物。这对于市场来说,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对于社会来说,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使用经济标准来衡量。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模糊、稳定性差,在遵奉公共伦理行为中存在知行背离的倾向,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却缺乏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

(5)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弱。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实践能力较弱,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之间存在一条鸿沟。

6.六个开放

(1)开放的消费观念。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现代人应该能花会挣”,但前提是“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这种开放的消费观一方面体现了价值多元化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攀比风的又一轮兴起。

(2)开放的生活姿态。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有效率的工作以充分的休息与娱乐为前提”。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选择极具多样化,读书、音乐、美术、摄影、书法、文学、健身、茶道等,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体验新鲜的生活,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3)开放的学习思路。

在现代化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渠道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总体上呈现开放、合作、竞争的局面。

(4)开放的信息获取。

当前大学生十分重视信息交流和信息对称的重要性,并在获取信息和汇总信息方面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5)开放的人际交往。

在一项调查中,61.7%的参与学生认为聪明大学生的特征为“社交能力强”,同时也有46.0%的学生认为与“人际关系、社交状况”最密切关联的事项为“与人合作”。这表明大学生尽管由于个性突出、以自我为中心等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障碍,但仍对开放、和谐的人际交往表示欢迎。

(6)开放的调节方式。

由于各种压力的存在,很多大学生表示在必要时希望能从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那里获得帮助,同时认为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也相当重要。

三、当前大学生特点的成因分析

1.代际特征是当前大学生特点的历史原因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绝对主体是“90后”。这一批大学生正好经历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进程,独生子女政策和应试教育模式都对他们具有深刻的影响,其思想认识的独立性、行为选择的多样性、价值判断的复杂性、个体特征的差异性明显异于传统的大学生群体。许多大学生在家庭中大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烈,与人合作能力差,不够宽容,在集体生活中有些人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使人际关系复杂化,这样就会给心理、精神带来压力。在学习上,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都较好,可是上了大学以后发现自己的优势已经不再;在感情上,由于他们的婚恋观不太成熟,在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人与异性朋友的关系尤其面对感情的变故时,往往变得束手无策,甚至走向极端。代际冲突带给青年的危机主要有:在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不知所措;因不能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同而苦闷和彷徨;被现实社会的新奇与不平凡所吸引,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在与成人社会的矛盾不断积累和自身成长的冲突中情绪难以控制;对于同辈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同辈群体的依附,常常会使得青年受群体文化的裹挟。在高校,代际冲突常常表现为家长、教师与大学生的冲突。

2.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当前大学生特点形成的现实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加速的时期,又面对着信息全球化、交通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由于青年所面临的是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各种旧有的观念、规范都在不断地更新,原有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在青年群体中又体现得尤为明显。

3.基础教育的缺位是当前大学生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

由于受应试教育利益的驱使,当代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发展性。我们的基础教育往往对学生的“知书”教育比较多,而对“达礼”教育开展得不够;对固定知识传授得比较多,而对人文知识熏陶得比较少;对树立奋斗目标教育得比较多,而对达到目标教育应具有的素质教育得不够;对爱国主义教育得比较多,而对具体的党情党史教育不够;对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鼓励得比较多,而对集体主义、团结协作教育不够。

4.大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主体觉醒是当前大学生特点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般来说,大学生要进行三次比较重要的角色转换。首先是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意味着生理逐渐成熟;其次是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意味着思维观念逐渐成熟;最后是由学生心理向社会人心理的转变,意味着心理逐渐成熟。这种变化主要是随着其学习的不断深入和面对问题的不断更新而产生,也决定了大学生必须逐渐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关注与参与,同时在对国家的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社会参与等过程中实现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奋进,凸显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摘要: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特点,应从代际特征、社会环境变化、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大学生角色转换四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大学生特点的成因,为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篇8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代表,他们思想政治水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人格品行和学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我们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令人满意,不仅难以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甚至还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反感情绪。长期以来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为此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我们不得不深入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时期出生,与中国在社会大转型时期相伴而长,被人们称为“80后”。因为在大众眼中,“50年代出生的人责任感强;60年代的人学习能力强;70年代的人物欲更加明显;80年代出生的人不知天高地厚”,当代的青年被认为是令人无所适从的一代,令人望而生畏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多数“80前”的眼中,“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背负中国未来的“80后”“90后”竟经成为了大众眼中问题成堆的一代。然而在今年的“3.14事件”和抗震救灾中,以高校大学生为代表的“80后”群体的表现,用事实证明“80后”也是堪当重任的一代,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坚强的性格和无私的爱心(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2008-6-3。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因此,我认为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是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一代人,独特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极具个性化的思想认识观念。他们在今天如此引人瞩目有其必然性,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

首先,中国的计划生育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实行,使得当前大学生一出生就处在以其为中心的“4+2”的包围圈中。大部分城市孩子(包括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孩子)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处于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即“4+2”)的包围的状态。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了快车道,中国百姓的生活也从贫困到小康再到富裕,“父辈们的苦不能降临到下一辈的身上”,抱着这种观念父辈们竭尽全力为“80后”创造丰厚的物质条件,尽可能满足孩子一切可能的物质要求。这样一个“非常6+1”式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更多地关心自我,习惯了从家庭和社会索取,习惯了不负责任,充满自信而又心理脆弱,这些造就了现在被广为诟病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特性。相对于在国家本位被无限强调的年代里长大的祖辈、父辈来说,这一代人比祖辈、父辈更加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毫不讳言对财富的向往,注重自我实现,向往成功。近年来社会上“超级女生”的狂热就是最好的明证。

其次,当代的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方方面面的历史性巨变。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的巨变深刻的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带来的竞争意识、法制精神、公平诉求得到了这一带人的广泛认同。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并轨招生与就业双向选择,使这代大学生一踏入校门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大学不再是高不可攀与世无争的象牙塔,没有人再喊“60分万岁”。高昂的学费、激烈的就业竞争、校园内外的各种诱惑……父辈们不曾想过的诸如考证热、考研热、买房、购车等问题,都真实地摆在了“80后”大学生的面前。于是革命的浪漫精神和指点江山的豪迈激情不在了,代之是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早来的世故。剧烈变动的社会使得对未来的预测性降低,同时也对主动适应社会的调适行为造成了阻碍。在儿童时期、青春期甚至在大学时期对于将来的美妙构思和苦心经营,屡屡受挫,从而灰心失落,错乱迷惘。

再次,“80后”大学生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理想追求多样化。伴随着互联网一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熟悉电脑,热衷网络,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传递信息,热衷于上论坛、开博客表达个人的观点、体验和思想,沉浸在网络的虚拟社区上“生活”:聊天,交友,恋爱,乃至“结婚”。虽然网络内容的不确定性和网络交往的不稳定性也使人沉迷,逃避责任,但使网络信息的透明、快捷,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等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当前就业岗位、就业方式与社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理想追求的多样化,对于成长于其中的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颠覆传统文化,背离传统道德,甚至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和紊乱,而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又使主导价值观进一步淡化,进而产生由于价值目标的失落而造成心理的失衡和混乱。另一方面,开放多元的社会也给个人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为展现自我个性创造了广阔的舞台。甚至影响他们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并影响到健康人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作为当代大学生“80后”学生群体,本来只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却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今年3月分以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如“3.14”藏独分子打砸抢等事件中,他们明辨是非保持理性,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他们积极募集救灾物资,参加献血,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这些充分反映了当代“80后”大学生的博爱、善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在灾难面前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合作的精神。

毋庸讳言,相对于父辈而言,当代大学生是棱角分明、个性突出的一代,他们思想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人理想和信念不够坚定,责任感和道德感尚不强;有些人自控能力差,感情用事,容易冲动;有些人自我意识强,不关心他人,缺乏全局观念;有些人自理能力弱,脆弱、幼稚、盲从;有些人急功近利,缺少耐心和社会责任感,过于实际。然而事实证明,以“8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主流积极向上,富有朝气,思想解放,热爱祖国,敢于创新,宽容博爱,不盲从、不盲信,有个性,充满活力和激情。在国家和民族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分忧。

大学生公益旅游现状与特点分析 篇9

一、公益旅游感知

在调查中发现, 知道公益旅游的大学生还不到大学生总人数的1/4, 正确理解公益旅游内涵的更少。这说明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的认知程度偏低, 许多大学生都没有主动探索这方面的知识, 学校和老师对公益旅游的重视度也不够, 没有向学生传播这方面的知识。令人欣慰的是, 也有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公益旅游对社会积极作用。

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整体偏低, 这与国民缺少公益意识的社会现状紧密相关。公益旅游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并未被当作主要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 造成了大学生群体没有足够的信息渠道来了解。此外, 公益旅游在国内与志愿者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大学生把公益旅游当作是志愿者服务, 并未将其看做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式, 但有些大学生群体对公益旅游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认为公益旅游给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奉献社会的平台, 倡导互相帮助的精神, 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好方式和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好机会。

二、公益旅游态度

据调查, 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参加过公益旅游, 但大部分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公益旅游作为他们的旅游方式, 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态度是正面的和积极的。这反映出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可, 也反映出大学生公益旅游市场潜力很大。

三、公益旅游动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 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大学生一旦产生了公益旅游动机, 便成为了潜在旅游者, 要使这些潜在旅游者变为现实旅游者,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还与他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状况相关, 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动机才会真正变为实际行动。

经调查发现, 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 包括提升自我动机、猎奇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文化动机等, 其中, 以提升自我动机和利他动机为首要, 其目的包括“增长见识、知识”、“使自己有成功感和满足感”、“锻炼自己, 挖掘潜能”、“使自己的技能和学识发挥作用”、“在旅游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人, 很有意义 ”等因素。这反映了大学生在参与旅游时不再局限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更倾向于通过旅游这种轻松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提升, 获取自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知识。大学生公益旅游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浪漫的体验, 更是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

四、公益旅游决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 人们为了达到某个需求而产生动机, 从而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同时影响下做出决策。将潜在的公益旅游者转变为现实, 要通过认识公益旅游——公益旅游动机——公益旅游行为的过程。从调查结果来看, 外界因素对大学生公益旅游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其阻碍作用主要为经济条件和时间, 另外, 学校和社会缺乏对公益旅游的关注及宣传, 相关信息缺乏及体系不够完善等也导致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较低。这些因素致使大学生对是否参与该活动难以决策。

对于既定的参与者来说, 他们的决策则主要体现在对时间和目的地的选择上,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选择公益旅游时间选择上呈现出了差异化。大多数的女生愿意参加公益旅游的时间集中安排在寒暑假, 而男生选择“五一”、“十一”小长假的趋势比较突出。在目的地的选择上, 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高文化素质特点, 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开阔视野, 选择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革命老区、偏远山区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同时也有利于自己亲身经历更多的社会文化, 针对这些特点可设置一些相对应的公益旅游线路。同时,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益旅游, 他们希望能了解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来开拓眼界。总体来看, 在旅游过程中, 大学生更偏重于自然景观, 更青睐与大自然的近距离的接触, 大学生所具有的求新、求异等个性特征及心理需要, 使他们喜欢外出追求浪漫的情趣、领略各地美丽的环境和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求知的阶段, 较强的求知欲使得其愿意在做公益旅游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五、公益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 选择参加学校内相关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 不仅在获取信息上考虑就近较为方便, 在组织上愿意选择参加政府相关部门、志愿者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 这些组织被社会所认可,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除此之外, 一些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民间团体组织的公益旅游或者是自助游也是被选择的方式, 只有极少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旅行社, 因为旅行社是以营利为目的, 在公益活动方面涉及的比较少。因此, 大学生在公益旅游方式选择上具有倾向就近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公益旅游方式分为政府主导、志愿者主导、市场主导三种类型。

目前, 公益旅游多是附属于志愿者服务, 因而更多人选则常规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单位来进行, 而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集体活动, 例如, 选择志愿者协会、学校组织或相关的民间团体, 与朋友、家人等结伴也较为普遍。就个人来讲, 自助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也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选择此种方式的大学生个性突出, 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可考虑将旅游企业与学校等非盈利组织结合, 一方面能够完善公益旅游的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来看, 公益旅游尚未从志愿者服务行列中脱离出来,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公益旅游, 将来会出现专门的旅行社提供专业化的公益旅游服务项目。

六、公益旅游项目

公益旅游项目很多, 以保护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动植物的方式为主, 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清理工作、医疗救助活动、文物古迹保护、教育培训工作等方式。针对上述公益旅游活动方式, 还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公益旅游项目, 例如, 推广革命山区红色旅游与公益旅游相结合, 贫困偏远山区教育支援活动与公益旅游结合。另外, 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开发不同的主题旅游, 这活动迎合了大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尽管目前活动公益旅游的体系还不够成熟, 但今后旅游企业会有针对性地开发公益旅游项目, 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公益旅游。长远来看, 不仅仅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旅游活动, 还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不同的公益旅游项目, 进而推动公益旅游的普及和发展。

总之, 随着公益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公益旅游必将成为大学生旅游活动的主导方式, 政府应给予扶持和支持, 建立规范化的公益旅游组织, 以便加强对公益旅游的管理, 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以适应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公益旅游的实践方面, 应积极宣传, 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公益旅游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奉献社会、尽公民义务的新途径, 在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 为其搭建了一个有益的人际沟通和交流平台, 推动公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促进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 2012 (3) .

[2]张燕燕, 胡光宇.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经费构成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1) .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篇10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

经过日常教学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对学生的观察, 我们发现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恋爱动机指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 即一个人为什么要恋爱, 它能反映人的恋爱价值取向。当被问及恋爱动机时, 大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活太无聊, 如不谈场恋爱就无聊透顶了。这类学生谈恋爱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有的是为了排遣寂寞, 而有的则完全是因为生理需求, 有的仅仅是因为大家都谈了, 自己不谈会被笑话, 这纯粹是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怪。当然也有学生是抱着非常认真的态度谈恋爱的, 这类学生不仅仅是想谈场恋爱, 而是想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

蔡融指出, 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包括: (1) 生理需求; (2) 心理需求; (3) 物质需求; (4) 社会影响; (5) 家庭影响。李奕慧等列出了大学生恋爱的七种动机: (1) 寻找人生伴侣; (2) 因寂寞而寻找情感寄托; (3) 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4) 生理和性的需要; (5) 同学和社会的影响; (6) 恋爱游戏; (7) 其他。总之, 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早已不再单纯。

2. 轻视恋爱结果

当被问及有没有想过两个人毕业以后怎么发展时, 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有想过, 过一天算一天, 也许毕业那天就分手。这类学生对恋爱抱持的态度是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 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少数的学生回答说这个问题真的想过, 可是越想越纠结, 引来很多烦恼, 结果就不愿意再想了。也有少数的学生回答说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两个人将来是要结婚的, 会一起努力到同一个城市打拼, 但是做出这种回答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宋迎秋等的调查显示有39.3%的同学认为恋爱“不一定会结婚”, 13.4%选择“不会结婚”, 36.8%选择“希望会结婚”, 只有10.5%的同学肯定地回答“会”, 也就是约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恋爱不一定会走向婚姻。赵锦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 有65%的学生同意或基本同意“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淡化了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可见, 大学生在谈恋爱时并不看重恋爱结果。

3. 爱情与学业难平衡

在大学校园里经常看到一对情侣每天都在一起, 不管是上课还是吃饭。上课的时候总是一起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 不停地聊天。课余时间, 两人往往相约外出约会。爱情成了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 学习不再被重视。在大学中, 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很多大学生因为谈恋爱而心系对方, 无暇顾及学习, 难以保持爱情与学业的平衡。赖小林等的调查发现30.8%的大学生认为恋爱肯定影响学习, 58.4%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可获得学习动力。赵锦权的调查发现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 8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业高于爱情”, 只有9%左右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虽然调查结果似乎是爱情对学业影响不大, 但有研究者认为这正是大学生恋爱的一大特点, 主观学业第一, 客观爱情第一。这往往也成为一些大学生的苦恼, 他们主观上想把大好的时光用于学习, 可是谈了恋爱之后不由自主, 很难再专心学习, 导致成绩大幅度下滑。

4. 难以应对爱情中的挫折

对恋爱中可能发生的挫折如表白被拒、长期追求无果、失恋等, 大多数大学生难以应对。当这些问题出现时, 往往导致他们情绪极度低落、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无心学习、无心交友、陷入痛苦的泥沼而无法自拔。有的同学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完全消极颓废。极少数的同学甚至产生病态心理, 做出极其过激的行为, 触犯法律, 毁人毁己。赵锦权的调查显示, 54.7%的学生有过失恋经历, 面对失恋挫折有半数以上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才能够逐步恢复正常, 而有26.8%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痛苦情绪中难以自拔, 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或轻生。宋迎秋的调查也表明, 面对失恋, 有27.5%的同学选择“接受不了失恋的打击和痛苦, 要求对方说明原因或追究责任”, 10.2%的学生选择“远离爱情, 避免再度受伤”。

5. 恋爱方式不文明

热恋中的大学生感情比较丰富, 情绪十分强烈, 渴望与对方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于是在教学楼、食堂、操场、校内景点等经常看到大学生旁若无人地过度亲密, 行为不检, 令行人心中生厌。调查发现, 对于公共场所的亲昵行为, 有13.7%的大学生认为是“很正常的事”, 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 有20.3%的男生选择“很正常的事”, 而女生只有5.5%选择这一项。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形象, 给他人带来不良印象, 影响校园文化。

6. 性行为发生率增高

大学生生理发展成熟, 然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对性的生理需求, 有些大学生难以控制自己, 过早地偷尝禁果。再加之受到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影响, 对性抱持开放的态度, 觉得发生性行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导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增高。李奕惠于2011年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有32.6%的恋爱中的学生有发生过性行为, 远远高于赖小林于2003年对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的男生的5.5%, 女生的6.4%。有些同学甚至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去谈恋爱, 这往往给年少的大学生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二教育对策

1. 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与性知识的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和性知识的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方式, 向广大学生讲解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情, 高质量的爱情是怎样的, 如何去恰当表达自己的爱, 如何去经营、珍惜一份爱情, 以及大学生需要了解哪些性常识, 明白什么是健康的性行为, 远离危险的性行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教会女生在恋爱中保护自己。

2. 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恋爱中的挫折

恋爱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不知如何应对或是错误地应对。因此,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应对教育, 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栏、团体活动、讲座等向大学生传递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使得他们在恋爱中遇到挫折时, 知道哪些方式是万万不能采取的, 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以及要去哪里寻求帮助, 找谁寻求帮助或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自己。

3. 教育大学生养成文明的恋爱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 讲座、宣传栏等教育学生学会文明的恋爱方式, 使学生们明白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的过度亲密行为是不文明的, 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使他们学会表达爱要分场合, 适时适当表达。

4. 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作用

每个高校都设立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正确面对恋爱中的挫折以及平衡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方面,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无疑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从新生入学开始的新生适应讲座、心理健康课到心理讲座, 都可以向大学生传递恋爱心理知识, 教会他们什么是爱, 如何表白, 恋爱中如何沟通, 如何面对恋爱难题等。另外, 心理辅导中心也可以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有情感困惑的大学生。

摘要:爱情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给大学生带来成长的同时也会带来伤害。当今大学生的恋爱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文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锦权.大学生恋爱问题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 2011 (1) :50~51

[2]李奕慧、赵娟、陈国聪.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以韶关学院学生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 2011 (6)

[3]蔡融.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恋爱观教育[J].社会心理科学, 2005 (3) :334~338

[4]宋迎秋、曾雅丽、姜峰.大学生恋爱与情感问题应对方式分析与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0)

[5]赖小林、刘发荣.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5) :325~327

[6]王坚、冷淑敏、王勇.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1)

大学生士官和士官教育新特点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士官;新兴岗位;士官教育

一、部队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士官

世界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核心是科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知识型军人将成为中流砥柱。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参军入伍,据统计2009年应招入伍的大学生有10余万人之多。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大学生陆续走进军营、军校,构成我军士官队伍的中坚力量。大量的大学生加入士官队伍,大大提高了士官队伍的学历层次,为基层部队的许多岗位实现升级提供了可能。

二、大学生士官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雄厚、实践知识偏少

大学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得大学生士官的理论知识面广,基础扎实,但是实践知识偏少,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二)接受新知识快、创新意识强

大学生士官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识很快,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知识,思维敏捷,不守旧,创新意识强,敢于挑战旧事物,这一鲜明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士官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民主意识强、军事素质稍薄弱

由于大学生士官的民主意识强,对部队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军事科目的认识有些片面,因而在部队作风、军事素养等方面还稍显薄弱。

(四)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90后大学生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是新时代的佼佼者,所以大学生士官是100%的天之骄子,自尊心很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激发上进心,反之则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稳定。

三、大学生士官教育改革中的两点注意

(一)结合大学生士官和岗位需求,优化士官教学的总体设计

我军任职教育是指按某种特定军事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岗位任职需要的思想知识、素质、技能、能力的教育。针对大学生士官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特点,士官院校应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应有区别于传统模式。

1.细化岗位、专业的分类

大学生士官队伍的加入为专业分类的细化提供了可能。由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士官任职岗位种类繁多,专业层次各异,对士官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区分“指挥型”、“专业技术型”,特别是专业技术型,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逐步细化,提高各专业的区分度和辨识度。

2.完善各岗位、专业的层级培养

士官制度的改革,将士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服役等级,大学生士官队伍的加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高级层次的培训任务升级也成为了紧迫需要。可从上到下,将培养目标逐级向下分解,细化出不同任职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甚至还可根据不同的权重比例进一步区分同一岗位在不同时期和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完善各岗位、专业的层级培养。

3.突出军事、专才特点要树立与大学生士官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士官的军事科目相对薄弱,教学设计应该加强军事特点,紧紧围绕岗位需求,优化适合岗位专才需求的教学设计,突出军事、专才特点。

4.科学优化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的总体设计既要围绕岗位的需求,突出专业、技能,又要符合大学生士官接受新知识快的特点,遵循“口径适度、突出实用、按需设置”的原则,制定适应大学生士官培训滚动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体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

(二)结合大学生士官和岗位需求,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应该更加科学细致。同专业、同层次、相关课程内容的外延应适度、不应重叠。相同专业、不同士官等级的课程内容间,既要连贯衔接,又不能交叉重叠,即使是不同等级培训安排相同类课程,教学内容也应该渐进深入,逐步提高对问题研究掌握的深度。

2.整合基础课程内容,创新“专题”课程

基础课程分为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两大类,大学生士官的加入,使得基础课内容的选择更具挑战性。在相同课时内,要提升专业课的深度,就必须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深度,压缩或优化文化基础课的内容。但是也不应一概而论,比如,根据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特点,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的课程,不仅不能压缩,还要加大。再比如,《数学》、《英语》课程可适当压缩,但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作适当优化整合,可适当结合专业向实用性转化,毕竟有的专业基础是离不开数学作为支撑的,有的新型进口装备也离不开英语的。总之,可根据专业需要的不同,适当将基础课,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整合成为“文化基础类”、“专门基础类”或者“专题类”等模块,然后按逻辑关系分别安排在不同学习阶段,使之形成横向渗透、纵向衔接,有机融合的内容体系。

3.健全动态内容更新,贴近岗位需求

随着部队快速应急响应能力需求的提高,许多传统岗位已不适应现代化要求,这些岗位必将整合成为新兴特殊岗位。这些岗位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往往是急需、紧缺的,大学生士官的加入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特殊岗位的胜任者。因而,把反映部队急需、体现最新成果的教学内容作为模块课程进行专题建设,逐步建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一是要紧密追踪部队发展,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把握部队的发展形势,为教学提供有力指导;二是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贴近作战任务,贴近新武器装备,动态选择和吸纳与军事斗争、新武器装备等相关的新技术、新经验,使之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教学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三是更新符合岗位需求和大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可根据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士官的特点,科学编著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完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教材的科学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提供有力支撑。

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及监控对策 篇12

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1.1 舆情主体的相似性

与其他舆情主体相比, 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相似性, 他们从小在教育系统框架下学习, 所接受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都高度相近, 在进入高校以后, 大学的生活环境、利益冲突、面临的压力都极其相似。大学生由于绝大部分群居在校园, 受社会的影响较少, 但是地域影响因素强烈, 大学生群体内部交流频繁, 且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文化, 相互影响性大。目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 年龄集中在18 至22 岁, 处于青春萌动时期, 思维活跃, 心思细密, 喜欢展示自我, 维权意识重, 富有集体荣辱感和正义感,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接受过系统教育, 大多数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能理性分析, 但因为社会阅历浅, 他们心思敏感却单纯、心理在逐步迈向成熟过程中, 容易情绪化。在这种成长历程高度相似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热衷关注的时事类型、价值偏向也比较接近, 一旦遇到感兴趣的热点事件, 极容易产生共鸣, 形成舆情。

1.2 舆情内容的范围偏向性

大学生好奇心重, 个人时间充裕, 平时关注的网络内容涉及面广, 但并不是所有关心的事件都会形成大学生网络舆情。舆情的形成需要群体的参与, 这就要求事件性质能引起广泛大学生关注并且触动其情感, 这样的事件多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矛盾以及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矛盾事件的讨论, 参与的大学生出发点往往是源于自身的爱国情感以及身为公民的责任感, 通过观点表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不公事的蔑视。较于国家和社会热事, 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 学校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学院安全、管理服务、师生沟通等等都涉及到大学生自身利益, 一旦出现突发问题, 学生容易惯性地当事人的身份与校方对立, 形成负面言论并传播, 甚至非理性的借机宣泄各种不满情绪。

1.3 传播发展速度快

大学生个体之间有着班级、社团、干部机构等组织相连接, 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交际圈, 而且大学生群居在校园, 由于区域的局限性, 舆论极容易传播, 随着4G网络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开发应用, 校园信息呈星网状传播, 网络的即时性和联通性无限扩大了舆论传播的范围及速度, 舆情在极短时间内爆发而难以控制。

2 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策略

2.1 建立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大学生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 引起舆情的触发点多样, 要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监测, 就要求信息员能够及时地甄别出容易激起大学生情绪的信息, 如具有敏感性话题、煽动性言论、诋毁性谣言等等。高校信息员需要持续且广泛地对大学生日常网络舆情动态进行监控, 排查校园内热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 在舆情萌芽期, 能够预测到的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走向, 在重要的时间节点, 如新生入学、大型活动、毕业实习、期末考试、国家敏感时期, 甚至是周边工程动工期间等, 更应该加大监测力度, 一旦有突发事件引起群体性舆论事件, 要立即采取应急预案。

2.2 改变传统的网络管理观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校园网的追踪管理优势正逐步消失, 高校传统的网络舆论“封杀”或者搁置等舆情消失的处置方式显得粗暴而被动, 在知情权越发被重视的现今社会, 这样的管理往往只会激起大学生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学校的质疑, 甚至导致了舆情危机的爆发。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观念必须要有所更新。

2.2.1 打造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及时、正面、全面地发布消息

公开全面的信息能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 避免片面舆论影响学生的判断, 有利于舆情走向的控制;抢占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能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 在往后讨论中都以校方消息作参照依据。

2.2.2 建立网络时事评论队伍, 掌控舆情发展方向

随着舆情发生的日常化, “水军”成为了网络热词, 正如成语“三人成虎”, 出色的舆论公关可以改变整个舆情走向, 建立一支有技术、有素养、有写作分析能力的网络评论队伍, 可以在消极舆情形成以后进行舆论导向,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注重宣扬正面的观点, 唤醒大学生的素质责任意识。

2.3 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若只靠网络过滤技术和现有管理法规难以控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 必将导致法律实施和行政的成本的无限提高。要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舆情水平应从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提升着手, 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鼓励大学生响应《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的号召, 从自身做起, 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正义感强, 是网络活跃群体, 通过爱国教育、自律教育, 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感, 唤醒他们的社会公民意识, 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秩序的维护者, 能改变网络舆论群体的群体素质结构, 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质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舆论的阵地逐渐向网络迁移, 网络舆情监控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 本文通过舆情主体、舆情内容、传播速度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并就大学的网络舆情监控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2]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水文水利计算成果下一篇:学校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