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

2024-09-26

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精选8篇)

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 篇1

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特点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旅游市场也逐渐壮大,大学生对旅游活动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出现了很多旅游热点,与此同时,存在一些机遇和挑战。

1.旅游热点。旅游作为当今大学生追捧,热潮涌动,方兴未艾,还游出了不少新花样。目前较流行的是:

①出游探险:由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充满好奇和探险的心理,出游探险成为那些冒险的学生的最爱。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探险带来的刺激,更加激发这些年轻人的激情。

②休闲交友: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享受青春,享受大自然是他们固有的天性,善交朋友,结伴而行,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在旅游中结交好友,是大学生出游的重要目的。

③散心学习:大学生经常遇到学习、工作和感情压力,很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会有很多心理压力,借助旅游来缓解这种压力是大学生首选。接近大自然,放松心情。很多学生也通过旅游来学习、写生、调查、考察等。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见识。

2.机遇和挑战。目前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经济条件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存在旅游动机是普遍的。但是,目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旅游项目不是很多,虽然大学生不是什么特殊群体,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还不是一类经济独立的人,在这个情况下,如何人让大学生有一个优惠的旅游价格和旅游意义存在,也是需要解决的。另外,如何开发除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旅游方式也是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利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者皆有才是大学生的首选目的地,如何提高旅游景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二、研究意义 大学生这一类群体在未来的十年内存在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传统模式的。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是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相对比上班族来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大学生存在旅游时间的可能性。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又的仅是在假期或者是黄金周出游,除去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点都处在不饱和的状态,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恰好来填补这一不足。避开旅游高峰出游已经慢慢的成为大学生旅游新观念。所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制定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不仅可以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缓解目前旅游业出现的假期爆满,平时无人的现状。

三、调查问卷

1.单选 您在最近三年内有过至少一次的旅游经历吗?*

有过(进入第三题)

没有(进入第二题)

2.单选未来三个月内,您是否有确定的外出旅游计划呢?*

有(进入第三题)

没有(结束调查)

3.单选 您通常外出的时间或最希望外出旅游的时间长短是*

当天往返

1-2 天

3-7 天

7天以上

4.单选 您最经常使用或最喜欢的旅游交通工具是*

旅游巴士

轮船

火车

飞机

私家车 5.单选 在出游中,你更愿意住宿在:*

亲朋好友家

星级酒店

普通旅店

青年旅社

帐篷或当地居民家

6.多选 您外出旅游通常是选择到的地方是或者未来出行希望到的地方是:*

繁华大都市

风景名胜区

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

适合进行冒险运动的地方

大型主题公园、博览会等所在地

著名高等学府所在地

科考地点

7.单选 您通常选择的旅游方式或者您未来计划的出游方式是*

个人出游

与亲人一起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

班级等集体出游

出团旅游

其他(请注明)

8.单选 您一般从何处获得旅游信息:*

旅行社

互联网旅游网站 报刊杂志

电视

消费者口碑

9.单选 在旅行费用方面,你愿意选择以下哪种类型*

包价

半包价

全自助

10.单选 如果你随旅行社旅游,你会考虑到与旅行社签定保险协议吗?*

会,一旦有意外事故发生好明确责任

以前没考虑过这些问题,不过今后会注意

不在意,应该没什么事吧!

11.单选 旅行时,您花在哪方面的消费最多 *

游览、门票

饮食

交通

住宿

购物

其他

12.多选 您在出游中最关注的服务要素是: *

住宿

餐饮

交通工具

导游服务

购物 景点安排

娱乐

13.多选 您最希望从旅行中得到的是: *

欣赏的美丽风光

购物体验

休闲放松的感觉

文化知识

冒险与刺激

集体活动的体验

与亲友联络感情

14.单选 请问你是*

靓女

帅哥

15.单选.觉得自己更多倾向于是()的性格 *

现实型(喜欢有形的东西。有毅力、勤勉,缺乏创造性和原创性,传统、保守的人)

探索型(好奇心强,好问问题,有科学探索的热情,具有创造性,常有新鲜创意)

艺术型(有创造力、善表达、有原则、天真、有个性,无拘无束、不循传统)

社会型(友善、热心、外向、合作。喜欢与人为伍)

管理型(外向、自省、有说服力、乐观。喜欢有胆略的活动,敢于冒险,支配欲)

常规型(做事一板一眼、固执、脚踏实地,喜欢做抄写、计算等遵守固定程序的活动)

16.单选 现在阶段的受教育水平*

大专

本科

硕士生 博士生

17.单选 目前从事的()方面的学习研究*

工学

理科

文学

管理学

医学

哲学

经济学

历史学

法学

教育学

农学

18.单选 目前于()就读(相对于家的地理位置)*

省内

省外

境外

19.单选 月平均生活费约在()的范围*

0~400

400~800

8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以上

20.单选 你每年用于旅游的花费大概是多少? *

0~300

300~600

6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以上

21.单选 你对旅游价格的态度是: *

不关心,只要合适,价格没有问题

关心,选取适中的,性价比最高的

在意,总选择价格最低的

四、结论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他们的旅游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大学生旅游市场,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产业的收入,而且可以优化旅游群体。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是旅游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现有的大学生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缺乏吸引力,大学生旅游服务并没有真正突出特色,要想尽快改变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就要解决造成这些状况的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旅游企业存在营销观念上的误区,过分强调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风险而没有充分重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优势,此外存在市场细分不够、定位观念的落后,产品设计开发单一以及定价、营销策略、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和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有助于旅游企业更好的把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脉搏,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设计适宜的营销策略。旅游企业应树立适应大学生旅游发展的新营销观念,实现专业化、联合化经营。从自身着手,采取相应措施,明确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价格的差异化和灵活化,产品的差异化创新、多样化和人性化,并进行客户关系营销。通过服务的差异化创新,创造顾客满意价值,培养忠诚顾客,深化旅游品牌内涵,树立诚信企业形象。大学生旅游市场正处于不断发展中,旅游企业只有针对新趋势、新问题,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才能改善大学生旅游市场中需求与供给错位的状况,扩大大学生旅游产业规模,才能适应并促进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 篇2

一、公益旅游感知

在调查中发现, 知道公益旅游的大学生还不到大学生总人数的1/4, 正确理解公益旅游内涵的更少。这说明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的认知程度偏低, 许多大学生都没有主动探索这方面的知识, 学校和老师对公益旅游的重视度也不够, 没有向学生传播这方面的知识。令人欣慰的是, 也有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公益旅游对社会积极作用。

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整体偏低, 这与国民缺少公益意识的社会现状紧密相关。公益旅游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并未被当作主要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 造成了大学生群体没有足够的信息渠道来了解。此外, 公益旅游在国内与志愿者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大学生把公益旅游当作是志愿者服务, 并未将其看做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式, 但有些大学生群体对公益旅游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认为公益旅游给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奉献社会的平台, 倡导互相帮助的精神, 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好方式和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好机会。

二、公益旅游态度

据调查, 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参加过公益旅游, 但大部分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公益旅游作为他们的旅游方式, 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态度是正面的和积极的。这反映出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可, 也反映出大学生公益旅游市场潜力很大。

三、公益旅游动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 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大学生一旦产生了公益旅游动机, 便成为了潜在旅游者, 要使这些潜在旅游者变为现实旅游者,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还与他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状况相关, 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动机才会真正变为实际行动。

经调查发现, 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 包括提升自我动机、猎奇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文化动机等, 其中, 以提升自我动机和利他动机为首要, 其目的包括“增长见识、知识”、“使自己有成功感和满足感”、“锻炼自己, 挖掘潜能”、“使自己的技能和学识发挥作用”、“在旅游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人, 很有意义 ”等因素。这反映了大学生在参与旅游时不再局限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更倾向于通过旅游这种轻松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提升, 获取自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知识。大学生公益旅游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浪漫的体验, 更是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

四、公益旅游决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 人们为了达到某个需求而产生动机, 从而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同时影响下做出决策。将潜在的公益旅游者转变为现实, 要通过认识公益旅游——公益旅游动机——公益旅游行为的过程。从调查结果来看, 外界因素对大学生公益旅游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其阻碍作用主要为经济条件和时间, 另外, 学校和社会缺乏对公益旅游的关注及宣传, 相关信息缺乏及体系不够完善等也导致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较低。这些因素致使大学生对是否参与该活动难以决策。

对于既定的参与者来说, 他们的决策则主要体现在对时间和目的地的选择上,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选择公益旅游时间选择上呈现出了差异化。大多数的女生愿意参加公益旅游的时间集中安排在寒暑假, 而男生选择“五一”、“十一”小长假的趋势比较突出。在目的地的选择上, 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高文化素质特点, 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开阔视野, 选择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革命老区、偏远山区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同时也有利于自己亲身经历更多的社会文化, 针对这些特点可设置一些相对应的公益旅游线路。同时,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益旅游, 他们希望能了解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来开拓眼界。总体来看, 在旅游过程中, 大学生更偏重于自然景观, 更青睐与大自然的近距离的接触, 大学生所具有的求新、求异等个性特征及心理需要, 使他们喜欢外出追求浪漫的情趣、领略各地美丽的环境和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求知的阶段, 较强的求知欲使得其愿意在做公益旅游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五、公益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 选择参加学校内相关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 不仅在获取信息上考虑就近较为方便, 在组织上愿意选择参加政府相关部门、志愿者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 这些组织被社会所认可,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除此之外, 一些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民间团体组织的公益旅游或者是自助游也是被选择的方式, 只有极少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旅行社, 因为旅行社是以营利为目的, 在公益活动方面涉及的比较少。因此, 大学生在公益旅游方式选择上具有倾向就近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公益旅游方式分为政府主导、志愿者主导、市场主导三种类型。

目前, 公益旅游多是附属于志愿者服务, 因而更多人选则常规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单位来进行, 而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集体活动, 例如, 选择志愿者协会、学校组织或相关的民间团体, 与朋友、家人等结伴也较为普遍。就个人来讲, 自助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也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选择此种方式的大学生个性突出, 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可考虑将旅游企业与学校等非盈利组织结合, 一方面能够完善公益旅游的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来看, 公益旅游尚未从志愿者服务行列中脱离出来,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公益旅游, 将来会出现专门的旅行社提供专业化的公益旅游服务项目。

六、公益旅游项目

公益旅游项目很多, 以保护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动植物的方式为主, 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清理工作、医疗救助活动、文物古迹保护、教育培训工作等方式。针对上述公益旅游活动方式, 还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公益旅游项目, 例如, 推广革命山区红色旅游与公益旅游相结合, 贫困偏远山区教育支援活动与公益旅游结合。另外, 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开发不同的主题旅游, 这活动迎合了大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尽管目前活动公益旅游的体系还不够成熟, 但今后旅游企业会有针对性地开发公益旅游项目, 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公益旅游。长远来看, 不仅仅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旅游活动, 还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不同的公益旅游项目, 进而推动公益旅游的普及和发展。

总之, 随着公益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公益旅游必将成为大学生旅游活动的主导方式, 政府应给予扶持和支持, 建立规范化的公益旅游组织, 以便加强对公益旅游的管理, 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以适应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公益旅游的实践方面, 应积极宣传, 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公益旅游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奉献社会、尽公民义务的新途径, 在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 为其搭建了一个有益的人际沟通和交流平台, 推动公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促进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 2012 (3) .

[2]张燕燕, 胡光宇.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经费构成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1) .

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需求;行为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消费在当代社会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亮点。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在校大学生是旅游客源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校大学生比少年儿童心理上更成熟,比中老年人行动更活跃,体力较好,适合外出旅游。他们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使这一旅游市场有别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市场。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需求分析

1.社会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参加旅游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到大学阶段,学生不再有高考的压力,因而有较多的时间来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为人生观的最终确立定下基调。但由于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涉足社会,所以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再改变。只有通过不断地外出旅游与社会接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磨合,才能清楚知道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帮助自己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自身需求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和成年之间的过渡阶段,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一方面,他们贪玩好动,对新异刺激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在成就感与自尊心等方面又接近成人。所以大学生是发展最丰富、最多样化的一个群体,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更强烈,他们外出旅游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

(1)求知的需要。大学生毕竟还没有踏出校门,长时间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狭小空间范围内,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是很多,如果没有广阔的知识面,就会使他们变得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一些求知欲强的学生不愿拘泥于目前的知识水平,希望通过外出旅游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提高文化修养,丰富自身的阅历。

(2)放松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们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刚刚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会对大学校园的一切充满好奇,于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忙碌起来,同时学习也不能怠慢。到大学后期,又面对考研和就业压力,精神长时间得不到松懈,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样不仅会引发各种躯体疾病,而且心理上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变,影响生活质量。为了缓解紧张,释放压力,大学生就把旅游作为放松的有效方式。

(3)交友的需求。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可能会产生自卑、失落。离开家,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和指引安慰。人是社会化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纳,渴望参加某个团体或组织。人们往往很难忘记某次旅游经历,对于与自己共同经历的朋友更是记忆犹新,所以旅游对于增进友谊起到很大作用。

二、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特点

1.遵循“消费最低原则”

大多数大学生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主要依靠父母,因此,他们属于低消费群体,经济条件有限,在出游过程中享受的成分少,更注重游程的体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更多选择与朋友一起,而不参加旅行团。此外,出游时采用徒步、骑自行车、乘火车汽车等方式的较多,不愿花费大价钱在出游方式上。

2.出游时间集中在旅游旺季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假期旅游。寒暑假、十一和五一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集中时间,他们会借此机会外出访友,一起去当地的景点游玩。同时,这些时间正是旅游旺季,出游的人最多,大学生比较活跃,喜欢热闹的场面,更有气氛。

3.倾向于去具有挑战性的旅游目的地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时期,精力旺盛,身体素质最佳,富有激情,他们对传统旅游的兴趣会逐渐减弱,而更多的会转向探奇探险、挑战自然的旅游项目,他们的旅游动机往往是出于寻求刺激。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个体需要对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修正。一方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旅游方式能够更好地证明自己,有助于人们进行自我肯定,获得他人对自己较多的正面评价,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旅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会使人们不断反省,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反复地相互作用,才能使人们客观的评价和认识自我,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在学校接受较多的是理论方面的教育,而旅游过程中的教育意义就在于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将自身融入自然环境中去,学习更多的生存技能,积累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培养人文精神,学习书本以外的一切知识。因此,应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点,开展各种各样适合他们的旅游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一批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文桃.青年女性健康旅游的心理需求与产品设计[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2).

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篇4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关健阶段。熟悉、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帮助他们顺利的渡过大学时代,使他们拥有健全的身心去迎接未来。1 大学生心理特点

1.1 自我意识特点:他们多把眼光向内,注意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把自我分化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他们注重内省,注重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但是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还有一定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会带上幻想色彩,难能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和幼稚,还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问题,这种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如何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是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要课题。

1.2 情感特点: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思维空间急剧延伸,必然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而深刻。他们的追求有自身的独特性,但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平衡、不稳定,所以经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总之大学生的情绪丰富,有一定驾驭情绪和控制情感的能力,但还不健全、不稳定、有强烈的可变性和多变性。

1.3 性意识特点:大学生性意识的明朗化与进一步发展都是正常的,性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强烈的按照性别特征来塑造个性和形象的精神向往,带来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大学生处理异性之间关系的能力,经济地位及心理成熟程度都不足以应付这种超常的矛盾。往往会带来种种烦恼和不安,甚至会出现有悖道德规范的言行和举止。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2.1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拥有一定社会气氛的大学校园,他们的成人感迅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意识都在提高。同时大学校园环境也比以往自己生活环境赋予个人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空间。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他们仍然处在一靠家庭、二靠学校的微妙状态。大学生这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显著的依赖行为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是现实的、是客观的。

2.2 理想与现突的冲突;大学生是同龄中的佼佼者,他们内心充满了憧憬与梦想。然而社会不会按着人们的思维去运转,有时是残忍或多情的,使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如何面对现实,把握现实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不足,当他们发现无情的现实远非自己所想象、所追求的那么完美,自己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出色和伟大时,就会引发很多心理上、情感上的苦恼,甚至会出现某些对抗情绪。

2.3 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大学时代是一个既渴望感情又追求孤独的时

代。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微而全面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这种心理特征的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

2.4 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特殊阶段。大学生在校生活时间的延长导致了社会化过程的后延,经济依赖、学业艰辛的压力,难测多彩的未来„„这些导致了他们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使他们处于早熟与迟发自立的峡谷之中,由此会产生种种与性心理有关的心理冲突与矛盾。这将强烈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熟。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表明,大学时代是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特殊敏感时期,如何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是当代高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和重要战略。

周向欣(牡丹江师范学院 157011)

大学生择业中的矛盾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有远大的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追求美好的未来。大重演在择业中这种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更为丰富、更为远大。经过充实而丰富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知识的“羽翼”已渐丰满。面对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豪情满怀,准备搏击一番。然而,由于他们涉世尚浅,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与主观现实条件。如许多大学生都想成为企业家和大经理、大老板、“大款”,走商业巨子之路。但是在择业中他们并未考察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是否适合从商;或者未真正考虑所选择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出现了理想的自我膨胀和现实的自我萎缩之间的矛盾。

2、注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自愿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碌碌无为。然而,同时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深入基层。这些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平坦笔直;想涉足层次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他们虽然也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但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

3、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完善,对自我的存在价值及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在择业中,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已作为一个人才将被社会使用,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他们也要求社会能够承认“自我意识中的我”,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择业。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偏高,时常产生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心态,择业时容易期望值过高,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少数学生自我评价过低,时常产生自卑自贱、自怨自艾的心态,择业时容易期望值过低,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也有的学生常常处于上述两种情况的波动之中就业,择业时往往目标与行为不稳定,缺乏理智、冷静的心理准备。由于自我认识能力发展不足,继而在调动自我功能、实现自我驾驭方面显得不足。尤其是一些学生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不善于调整目标、调整自己,而是感到压力重重,缺乏竞争的勇气。

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

1、求职择业本身是各种矛盾的汇集,是处在各种矛盾之中的艰难选择: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专业与爱好的矛盾,专业与地域的矛盾,地域与家庭的矛盾,讲究实惠与精神需求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使得大学生常常处在一种心理不平衡和难以自拔的境地。

2、大学生自身正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突出的时期:青年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是不稳定、不平衡的,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满怀激情,追求理想,对自己进行美妙设计;另一方面,社会地位尚未独立,知识经验的积累还不足,不善于客观地认识和面对现实,使理想束之高阁,与现实严重脱离。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层性现象及其表现。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层性是指,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由于大学生思想觉悟、政治信仰、人生理想、价值目标、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差异和程度不同,在世界观、人生观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同时,在价值观念上也参差不齐,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也有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西方文化传播中逐步树立起来的“利义并重”(集体与个人兼顾)的合理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变性现象及其表现。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变性是指,大学生价值观在时空上处于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4]邹学荣.青年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有哪些?

期望值>实际值→失望;期望值<实际值→满足

大学生入学前往往把大学生看得过于神秘,有的甚至把大学想象为“理想的天 堂”、“生活的乐园”。进入大学生活了现艰苦、单调的大学生活与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生生活相差甚远,有些人发现自己在群体中地位下降,于是幻想破灭。青春期,无可名状的烦恼、苦闷时常困扰着他们。据调查,一年级学生中大多数人感困惑、空虚、寂寞,有种种失落卑心的矛盾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卑心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觉得自

理特征。一年级大学生在中学时,多数是学习尖子、班干部和三好学生,具有很强的心理优势。进入大学后,在“群云”的新集体中,不少人很快相形见绌,甚至在竞争中逐渐落伍。不少人对这种变化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甚至自惭形暴自弃。还一些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过于强烈,一旦意识到自己与所追求的差距太大时,往往从自信的高峰跌入自卑实自我的强烈否定。据有关资料调查,有50-60%的大学生存在着种种自卑心理。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工业旅游现状特点 篇5

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及现状

1.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1)企业自发组织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中国工业企业参观的对象大多是官方和业界人士,严格来讲,这种形式的参观接待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旅游。我国的真正的工业旅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组建了一汽实业旅行社,对外开放了卡车生产线、红旗轿车生产线、捷达轿车生产线及汽车研究所样车陈列室。北京三元、燕山石化、燕京啤酒等企业纷纷对游人开放,国内其他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开始涉足工业旅游项目。(2)政府规范管理阶段。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工农业旅游这一项目,到2004年3月底,全国340多个企业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报验收的要求。在汇总和审议验收结果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7月正式命名30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工业旅游示范点103家。在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诸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规定,通过政府的规范管理,可以促进工业旅游健康有序地开展,避免一窝蜂地盲目上马而造成资源浪费、质量低下等弊端。

2.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地域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工业旅游点在地域分布上与工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即在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较快。在国家命名的103家工业旅游示范单位中,27个省、市、自治区榜上有名,其中经济发展强劲的浙江省占据11席,排在首位,第二名是传统工业河南省(10席),接下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9席),吉林省(8席),广东、山东、安徽各列6席。以上六省的示范点共有56个,占据了全部示范点的一半强。工业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中国的中东部,西部由于区位条件所限,本身的工业旅游资源不很丰富,在示范点中上榜者寥寥。(2)行业分析。在103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当中,人围者大都是行业领先者,如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山西杏花村等。其中,造酒业共有17家,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坝区、秦山核电站在内的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共有12家,钢铁、陶瓷制造业各6家、采矿业5家。从行业分布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工业旅游在行业分布上也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工业如食品业、能源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上,像辽宁沈飞航空博览园之类的高科技工业的比重过小。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特点

1.工业旅游的出现受到工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双重制约。工业旅游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当工业与旅游业发展较成熟时,工业旅游才会应运而生。工业是发展工业旅游的基础,旅游业发展得再成熟,没有工业做支撑,工业旅游也无从搞起。旅游业是发展工业旅游的必要条件,工业的高度发达也不意味着工业旅游就一定兴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旅游者逐渐成熟起来,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开始趋向多样化,在市场意识的指导下,适时推出工业旅游,立即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

2.工业旅游具有多效益性。(1)开发工业旅游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业旅游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增加门票收入、促进企业相关服务业发展和无形广告收入来体现的。特别是后者,工业旅游可以通过让游客参观企业,宣传企业的文化,促进真实购买,培养忠实顾客群。这种经济效益是很难以金钱衡量的。(2)工业旅游具有社会效益。人们带着疑问走进企业,参观完毕后,他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增长了见识,这对提高民众素质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此外,开展工业旅游还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并能提升企业所在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各方面协调发展。(3)发展工业旅游可以改善环境。工业企业以往一直是城市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而企业在搞工业旅游时,会把优美的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展示。

3.青少年是工业旅游的主力军。据报道,在首钢、宝钢旅游的游客以大中学生为主,其中,以学校出面,集体组织的形式居多。大学生参观常常有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中学生则以扩大知识面或爱国主义教育为主。

4.除去专业参观外,游客以国内为主。一般情况下,游客出国旅游时,选择的旅游景点多是一些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休闲度假地和历史名胜观光区,只有那些抱有专业目的的游客才会选择进行工业旅游。这种主要是出国旅游的时间有限,人们一般倾向于选择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参观游览。而国内游客特别是当地游客则不然,地理上的近便性促使他们在选择工业旅游时更加积极。在我国,这种特征更明显。由于我国的工业相对我国的主要客源国处于相对低势,因而国外的游客数量较少。即便是在国内,游客也以当地为主。如广州在推出工业游时的市场定位就是广州及周边市民。

三、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发展工业旅游的模式不一而足,要根据企业的性质、特点进行合理的开发。总的说来,我国在开发工业旅游时有如下几种模式可供借鉴:

1.专业型开发模式。对于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旅游,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我国西昌卫生发射中心等,可以采取专业型开发模式。除去在特定的场所参观游览外,可在建相关的博物馆、展览厅,配备专职导游员对各种科学技术现象进行现场讲解,邀请专家举办专场的科普性知识讲座,出售一些相关仿制科技产品、书籍等上下功夫,多方面为游客提供专业知识。

2.公园型开发模式。工业旅游的对象如果是一些已经过时的、甚至是已经废弃的比较落后的生活工艺、生产模式,比如开采了多年的各类矿区,蒸汽机制造厂和老火车厂等,可以在再现当年辉煌生产场景的基础上,将整个厂区加以绿化改造,变为景观公园。例如,德国蒂森公司将1985年停产的一家企业改造为以煤、钢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该公园占地 2.3平方公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青少年活动场所,又可进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开发工业旅游时可借鉴这一模式。

3.综合型开发模式。当工业旅游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时,适宜采用综合开发的模式。如美国拉斯维加斯及其附近的建在沙漠中的胡佛水库、我国三峡库区、浙江省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这些地方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种类型的工业区内,除了作为主要游览对象的工业景观和自然风光外,还可考虑在旅游的其他要素上大做文章,譬如修建购物中心、美食文化街、体育中心、游乐园、影剧院等配套设施,吸引大量旅游和休闲的人流。以三峡库区为例,正是在旅游诸要素上下大功夫才成为我国工业旅游的典范。中外游客在领略到了三峡自然山水的美丽风光和人类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余,还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旅游需要。从1997—2004年,其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达300多万人次,取得了不俗的经济社会效益。

4.特定型开发模式。特定型开发模式指以展示特定生产模式、生产工艺为主的工业旅游模式,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工业旅游都是这样一种开发模式。为避免雷同,各个企业应在挖掘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整合工业旅游资源,推出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一汽”集团在开发工业旅游时便做足了汽车牌。他们重点发展了五个汽车旅游项目,除去游览生产线的“现代化汽车生产观光旅游”外,还有以汽车博物馆为依托的“世界名车风采观光旅游”、充分利用“一汽”历史的“汽车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强调参与性的“汽车娱乐观光旅游”和注重购物的“汽车购物观光旅游”。惟有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才能打造出有生命力的工业旅游产品。

四、发展工业旅游的几点思考

应该看到,中国的工业旅游兴起的时间还很短,在工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转变守旧观念。不可否认,中国确实还有很多企业要么认为搞工业旅游是不务正业,要么认为工业旅游是“小儿科”,成不了大气候,再加上工业旅游产品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利润,因此这些企业对工业旅游更加不感兴趣。陈旧的观念必然导致他们的工业旅游或者仍旧停留在原先的行政接待性质上,或者是被动上马,投入少,管理差。只有转变这种观念,才能使我国工业旅游健康发展。

2,避免盲目上马。我国很多地方在发展旅游业时容易犯盲目从众的错误,一度风风火火即而无声无息的主题公园热就是一个实例。搞工业旅游不能一哄而上,各地各企业应保持头脑清醒,根据自身的条件审时度势地进行开发。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1)资金相对充足。虽然相对其他类型的风景区工业旅游的投资门槛较低,但想把工业旅游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也需要为数可观的一笔资金。长春第一汽车集团为全面改善旅游环境,树立工业旅游形象,专门投资4.3亿元对广场街道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彩化、亮化和美化改造。(2)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应该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选择工业旅游的游客想看到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科学的管理,一流的生产线,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在国家颁布的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中,我们看到的大多都是行业领头人。(3)与旅游相关的配套齐全。工业旅游并不是简单的“工”、“旅”结合。开发工业旅游要求相应的配套设施,如专供游客通行的参观通道、厂区内的各种指示标牌、专门的交通运输工具等。当然,由于工业旅游所游览的对象专业性较强,还需配备专职的导游人员进行现场讲解。

3.注意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双向的。既要注意游客的安全,又要注意企业及产品的安全。有的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毕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在旅游者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要在厂区适宜的地方树立安全警示牌并由导游员多作提醒,避免发生游客安全事故。就企业安全问题而言,一是顾虑游客参观会涉及企业机密,再就是有的企业在卫生安全等方面有限制。前者使一部分企业在开展工业旅游时顾虑重重,做出严禁拍照等规定。其实如果连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都可以在发射架下留影的话,一般企业又有什么可诚惶诚恐的呢?避免机密外泄,可以在最初设计工业旅游线路时即慎重考虑,不宜参观的环节不对外开放,另外在组织参观时可严密注意游客动向。对于后者,比如某些食品加工行业,可以采取隔离通道或限制大规模参观等方式加以解决。

4.进行全面、深层开发。要客观面对我国的工业旅游。总的说来,我国的工业旅游目前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产品趋同现象比较严重。从上文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行业分析可以看出,在工业内部众多的行业中,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的行业还很不全面。而各个工业旅游产品也大都是以参观生产线为主,这样的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是很浅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反观国外的工业旅游,其开发已相当全面,食、宿、行、游、购、娱早巳融为一体。如在美国匹兹堡,钢铁大王的酒店是钢铁大楼,玻璃巨头的餐厅就是玻璃大厦……优美的工业园区、先进的生产工艺,每一处都散发着经久的魅力,让置身其中的游客无时无刻不感受新奇有趣。另外,进行工业旅游开发应该将企业的文化融入游览过程,让参观者在游览时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些主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纪律、人性的关怀、厂区的风貌、员工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得以体现。

五、结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及对策 篇6

摘要:我国近年加大在中职教育方面的投入,而社会对于中职类学生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中职学生的质量却为同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好好研究一下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找到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中职毕业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学到适合职业水平要求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解决就业的缺口。

关键词:中职 学生 学习特点 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但中职类学生的就业情况却好转,这是有社会就业结构所决定,社会上需要大量基层工种,但由于大学扩招的影响,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相应的高中和中职类学生数量却在萎缩,一边是基层就业工作岗位的增加,另一边是就业人数的减少,这样就逐渐出现了中职学生就业情况改善的现象,虽然同时也有很多大学生也同时在选择职业,但他们大多数不愿意选择不符合自己专业的但需求量又庞大的职业,并且,由于大学教育对于实操教育的缺失,在同样的工种面前,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可能还比不上中职学生,大学生就业遇到了瓶颈,而中职学生就业迎来来了春天。

因此,我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在这个新的时机,怎样做好中职教育工作,有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今天我就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特点,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中专学生学习的特点:

1.基础太薄弱:

这个问题是多年来逐渐形成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高考难度大,读上重点高中最终也很难考上大学,因此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会有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会选择考取中专,而现在随着高考扩招的逐步推进,考上大学不再是难事,而家长又多数有能力负担孩子的大学读书费用,所以,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孩子,宁愿进高中,也不会来到中职学校读书,这样就使得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很差,尤其是数学。数学这么学科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在今后的学习中,不管是什么科都经常要运用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学习。

因此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中职学生的就业虽然出现了回暖,但是,中职学校能够招收到的学生文化素质还是依然很薄弱。

2.缺乏学习兴趣。

正由于基础差,从小到大多数都是从初中或者高小开始,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来到学校,或是喜爱这个专业,多数都是家长要求孩子来学校,甚至有一些极端的例子,孩子来学校读书家长是付工资的,这个钱是除了学杂费,生活费等等之外的额外的一笔收入。也就是说,包括家长在内,有极少数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入到了中职学校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为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3.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

进入校门,不是为了学习,或者进入校门不知道自己怎么该学习,这个心态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学生读中职,是不想太早就业,有些呢,则是觉得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也不好玩,因此,要是你想学生来学校是很容易的,但是想他真的学到一点知识却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中间有部分人有没有任何学习目标,就更别说什么进取心了。

4.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知识不光是需要聪明的头脑,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应该都是相当的聪明,即便是十几年都没有怎么读过书,脑子还是很灵活,但是为什么聪明却成绩不好了,根据一些观察发现,智商超常儿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同样也会学习很一般,而他们又需要专门的人来引导,这样就说明智商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不到30%,更多的需要后天的努力,而这个后天的努力,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比如说,课前预习,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到了上课的时候在重点听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课后可以再请教老师,然后自己再复习。这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学生没有几个懂。从来都是直接听课,从头听到尾,最后听得头昏脑胀,非重点的,好笑的就记住了,重点的枯燥的就和没有听过一样。而学习习惯角度上来说,拿学习英语来讲,这个我们学生也比较头痛的问题,其实,只要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来朗读,一年以后,就会有很明显的进步,但我们的学生一听到要这么久,立马就打了退堂鼓。

5.学习的自制力差。

虽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布置让学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很少有学生真正去完成,课余的时间学生宁愿选择发呆,都不会去看一下书本,偶尔拿起课本看书的也是一边玩一边看,这样看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很少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低下,自然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而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快地得出自己不是学习材料这个结论,马上放弃学习。

有些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科目,非要老师不断督促和做思想工作,才能坚持。

6.学习无压力不努力。

现在的中职学生多数没有学习的压力,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而东莞大部分家庭都达到了小康水平,现在的学生已经没有生活压力,学费对于家庭而言也不是负担很重,学生上学也没有承担过重的压力,再加上现在社会崇尚以收入高低和职位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成就,而这些又没有和学历挂上钩,学习对他们来讲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更别说会有什么学习压力了。将来就业获得收入在这些学生看来和自己现在读书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更加就没有什么动力了,因此,不努力的中职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从整个学校来讲,学风并不会很强。虽然他们也是学生,但似乎主要目的反而不是学习。

二、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得出以下一些对策:

1.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社会的现实情况,调整课程,增强实用性

学生的基础差,文化知识薄弱,对于专业课程就应该降低难度,讲述最基本的内容,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讲完一个基本理论知识,就应该出例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课上多出几道简单的练习题,马上反复练习,达到通过讲练结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而且,加强实操课的操作,即便是纯理论课,也应该多提供一些直观的材料给学生,用最直接的教学来加深学生印象。教授的理论知识也应该以最基本的为基础,以学生能够掌握为基础,计算过于繁琐的,难于理解的,可能学生怎么也听不明白,但又必须知道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学会怎么运用,多出点实例让学生练习。

2.根据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即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成绩也是有好有坏,中职学校学生也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是基础原因,一个是学习动力,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这门学科,越学越好,而有些却停步不前,这样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最后形成一个班级内部,至少分成三个段,在这种情况下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个特点,对于成绩不同的同学,应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甚至还应该多出些备课内容,以满足成绩好的同学需要,同时也要通过一些简单的习题,不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当老师一个人顾不过来时,可以请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帮助老师辅导成绩差一点的同学。

3.注重专业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灌输学生一些职业方面的思想,中职学生年龄为15到18岁,很多人都是从初中直接就要面对职业教育,他们的心理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个别年龄小的,可能还会是先就业后成年,因此,这个关键的三年里,学生会逐渐定型,形成一些固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必须好好把握这几年,在教授过程的过程中,不光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实际操作的方法,还应该更多的传授他们正确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成熟和成长起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小孩子一样地幼稚和无所事事。

4.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入点

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中职学生知识面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简单,因此经常需要老师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例子,引入到专业课里去,并且,比较枯燥的课堂里,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调整讲课,在发现学生精力不济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停止一味地讲解,通过提问或者做题来促使学生打起精神,也或者可以在这个时候,暂时放下课堂教育,而对学生现时的状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精神好转,再重新回到课堂,引经据典的时候,尽量说得通俗一点,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因为中职学生需要学的内容非常基础,每堂课所授的知识点和重点也非常突出,在讲课的过程中更要突出,通过语音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然后在用抑扬顿挫地语气不紧不慢地阐述,一般情况下,重点内容要重复三遍以上,课堂讲解一遍,课后总结一遍,下次课再要回顾一遍。这样,学生才能留下一些印象。

5.讲课时间不宜过长。

课堂45分钟,如果每分钟老师都在讲授内容,对于中职学生这些长期习惯上课开小差的孩子来讲,想他们45分钟都在听课的确比较困难,而且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学习目标,也没有什么兴趣,更别说什么压力和动力。即使一堂课重复一个知识点很多遍,最后学生还

是会感觉象听天书,这个时候,就应该适当的练习,纯理论的内容,可以通过出一些客观题来回顾,加深他们的印象,要是计算公式,就应该通过做题的来让学生掌握。

碰到公式非常复杂的情况,就应该把公式简单化。简单化有几种方法:一种是拆;做出结果需要用到很多步骤,对于中职学生,就应该把题目拆成一个一个的步骤,简单的步骤就出一个例题,再出一个练习,让学生“依葫芦画瓢”。难记忆和难理解的,就多出几个练习。还有一种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有些题对我们来讲可能一看就懂,但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来讲,可能就难于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简化这些题目,达到中职学生理解的要求就可以,不必再深化去讲解。等到每个计算步骤学生都能够做到很有把握的时候,这样就可以把题目汇总为一道大题,再讲一道例题,再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习惯了自己动手,虽然一开始他们会很畏难,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习惯这种学习模式。

除了老师要讲解清楚外,一定要加强学生自己参与的是时间,参与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方法,但共同的就是不要让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 篇7

黑河与俄罗斯毗邻,是欧亚文化聚集地,边境旅游是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黑河是黑龙江省最早开通对俄边境旅游的城市之一,地处我国东北边陲,是一个幅员辽阔,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的边境地区。黑河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大、距离近、规格高、功能全的对应城市。以两市为中心,通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建立的立体交通网络,南联中国内地、沿海、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北开可进入俄罗斯腹地,独联体及欧洲各国,具有发展入境旅游的便利条件及优势。

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对休闲、度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俄罗斯人的假期时间充裕,为跨国旅游提供了时间的保证。俄罗斯客源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开拓俄罗斯旅游市场有着广阔的空间。因此,要充分重视俄罗斯客源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培育俄罗斯市场,推动其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俄罗斯客源市场向深度发展。

二、黑河入境旅游市场特点

2.1入境旅游人数

近年来,随着黑河城市环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改善,入境旅游有了较大的发展。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如图2-1所示,入境旅游人数从2001年的4.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6.5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8%。

俄罗斯是黑河重要的客源国,在黑河的入境旅游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化,以及中俄“国家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了中俄两国经贸人员往来。黑河市采取了俄罗斯游客持有效证件即可入境的优惠政策后,大幅降低了俄罗斯游客的旅游费用,提高了通关效率,吸引了大批俄罗斯游客来中国从事经贸、旅游、度假和购物等活动。2005年黑河市俄罗斯游客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4.2万人次,同比增长89.1%,创自开通边境旅游以来最好水平。2006年黑河口岸出入境人数首次突破了100万人次, 在入境游方面,入境旅游人数365070人次,同比增长33.3%。2007年入夏以来,俄罗斯公民入境旅游保持旺盛势头。截至2007年9月,黑河市接待了近32万名俄罗斯旅游者,同比增长了11.5%。

2.2入境旅游目的

由于俄罗斯游客对日用品的需求量较大, 俄罗斯本国市场不能满足其需求, 而黑河能够向其提供大量较为廉价的商品。因此购物是中俄旅游开展初期俄罗斯旅游者重要的旅游动机, 但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俄罗斯游客对黑河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 近年来购物旅游的比重逐步下降, 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比例逐年增加。更多的旅游者在购物同时进行休闲度假活动。到中国度周末、到中国过新年、到中国感受良好的自然环境、到中国治病疗养已成为边境地区俄罗斯居民新的消费方式。周末、圣诞节和元旦, 有数以千计的俄罗斯人到黑河度假、过节。黑河市信誉饺子馆在俄布市家喻户晓, 节假日一天能招待700多名俄罗斯客人, 圣诞节和元旦的订餐也提前几个月就被俄罗斯客人预订。据统计, 2006年12月27日至2007年1月5日, 入境俄罗斯游客总人数达10534人。2007年12月25日圣诞节期间, 黑河口岸入境人数达6000人次, 其中俄罗斯游客占70%左右, 黑河市区内十几家中高档宾馆饭店被俄罗斯客人几乎包揽一空。五大连池景区旅游对俄罗斯游客的吸引力逐年增强, 每年都有大量的俄罗斯游客慕名而来。黑河龙珠远东国际滑雪场自2004年11月开业以来吸引了大批俄罗斯游客前来滑雪。

2.3旅行方式

过去黑河入境旅游以团体旅游为主要组织形式,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由于旅游者旅游经验日益丰富,入境旅游的便捷性提高、完善的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入境旅游费用降低,越多的旅游者选择散客入境旅游方式,整个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

俄罗斯游客一日游的旅游者较多;入境过夜游游者在黑河停留时间也较短。

俄罗斯的物价比我国高出很多, 价格低廉的中国商品早已渗透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最近俄罗斯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吸引了更多的俄罗斯游客频繁往来黑河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及休闲娱乐, 每天入境购物的俄罗斯游客达到3000人左右, 再访率较高, 体现了入境旅游的市场特点。

2.4旅游消费结构

以黑河为旅游目的地的短线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中以购物、餐饮和娱乐消费支出较大,交通费用支出较少。

而经由黑河去往哈尔滨、大连、北戴河、三亚等地旅游等长线游客,由于旅途较长,交通花费较高,长途交通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2.5入境旅游流向

黑河入境旅游者不断向我国的内地和沿海扩展,新的热点和原有热点并存,游客被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所分流。俄罗斯旅游团大多经由黑河口岸去往大连、北戴河、哈尔滨、五大连池等地旅游休闲。据统计,2006年有近4万名俄罗斯游客通过黑河口岸赴五大连池、大连、青岛、北戴河和海南等海滨休闲度假,同比增长了23.3%。

三、黑河发展入境旅游市场的对策措施

3.1抓住散客市场

随着入境旅游者出游日益理性化及个性化,黑河入境旅游市场中散客旅游不断增长,并逐渐超过团队旅游。散客旅游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旅游企业提供了盈利空间。因此,黑河旅游企业应注重研究和实施散客市场营销策略,要转变以前的以团队为主、散客为辅的营销思路。

散客市场开拓的重点是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黑河旅游企业要根据不同时期入境的俄罗斯游客的需求变化特点,及时设计和推出新的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不断完善和提升老的旅游产品。要以当地旅游资源为基础,重视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充分发挥黑河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突出其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品味,将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充分地展示出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过程中游客的愉悦性、体验性和参与性等,不断推出新、奇、特、优的旅游产品,提升黑河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俄罗斯游客的再访率。

3.2优化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表明人们的需求将会从生理需求的低层次向心理(精神)需求的高层次发展,这在旅游者需求上表现的也尤为明显。随着旅游者旅游经验的丰富,个性化旅游需求日渐突出,人们在旅游中的精神资料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然而目前入境的俄罗斯游客在黑河的消费重点集中在购物上,在旅游总体消费中,物质资料消费较多,精神资料消费较少。这就要求黑河旅游企业应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扩大精神资料消费在入境旅游者的总体消费中的比重,引导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

入境旅游消费结构调查反映,旅游者用于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相对较低,这就说明黑河的旅游条件还不能满足入境旅游者文化娱乐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要提高入境游客在精神资料上的消费比例,黑河旅游企业应迅速扩大入境旅游者的娱乐范围,加强娱乐休闲场所的基础建设,为旅游者提供可选择的多项娱乐休闲产品,提高娱乐休闲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围,努力开拓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高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

此外, 导致入境旅游者的娱乐休闲消费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游客在黑河的停留天数较少, 因此在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创新旅游服务项目的同时, 旅游企业还应不断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长线旅游产品, 延长俄罗斯游客在黑河的停留时间, 增加停留天数, 提高其旅游消费的总体水平。

3.3完善和强化促销机制

长期以来,黑河旅游业“等客上门”思想和忽视旅游整体促销的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黑河旅游业在海外的知名度,因此黑河旅游企业要及时进行经营思想和经营战略的调整,改变以往“等客上门”的被动做法,树立整体促销意识,吸引更多的俄罗斯游客到黑河旅游。

黑河旅游企业要以国家旅游局每年的主题促销活动为契机,以各种旅游交易会和各地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黑河旅游,集中力量加强品牌意识。办好大黑河岛中俄国际经贸旅游洽谈会、旅游文化节、五大连池饮水节活动的同时,积极创办能够体现黑河地方特色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通过申办全国和地区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提高黑河的知名度。选择重点客源地区举行巡回促销,参加各类国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积极加强国际间和区域性的旅游合作。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客源体系。

针对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形势,黑河旅游企业还应改进旅游促销手段,注重宣传时效和宣传品档次,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通过建立黑河旅游市场宣传信息网,扩大宣传促销信息的覆盖面,利用互联网,开办黑河旅游宣传网站,开展网上促销和招商活动,进一步扩大黑河旅游业在海外的影响,增加游客接触宣传促销信息的频度和密度。3.4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

入境旅游是展示黑河风采,向海外游客宣传黑河的一个重要途径,对黑河旅游服务接待部门及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黑河的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急剧增加,但普遍学历较低,专业素质较差。因此,黑河旅游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针对黑河地处中俄边境地区,俄罗斯入境游客众多这一特点,应加强俄语导游的培训,满足俄罗斯游客的需求,为入境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强化旅行社对所属导游人员的管理,加快导游管理网络化进程。

在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黑河旅游部门还应根据国家关于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的要求,加强黑河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贯彻《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黑河市边境旅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查处无照经营的旅行社;查处无证导游和诱迫购物行为;查处强买强卖、价格欺诈和车船不安全运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应联合工商局、物价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旅游接待服务场所进行检查,开展旅游市场整顿,确保俄罗斯游客安全,保护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国家对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总体要求,全面组织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正确消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树立黑河旅游行业形象,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组织诚信经营和行业自律的作用,为游客提供诚实守信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家信息中心中经济信息网.CEI中行业发展报告2004——旅游业[M].北京:中经济出版社, 2004

[2]、吴春, 牛伟丽.黑龙江省入境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0) :2972-2973, 3021

[3]、王居卿.以创新思维催化黑和旅游的裂变[J].黑河学刊, 2007, 11:11-12, 19

分析大学生旅游特点 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体育教学;特点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90s Generation

ZHOU Yan-yang1, WANG Jun-chao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2. Department of Sports, Xinxia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Henan)

【Abstract】 Nowadays, students of the “90s generation” are generally at the age of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90s generation” marked by the times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90s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ideas on sports by different methods. It focuses on adjustment of teaching that should be made b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oder to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 “90s generation”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1前言

用“×0后”来指代一个年代的人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这要追溯到“80后”概念的提出。“80后”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的,用来指称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后被各个领域广泛借用。自从“80后”这个概念被提出以后,就出现了“90后”、“00后”等概念,分别用以指代1990年以后和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90后”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青年,泛指1990年到1999出生的所有中国青少年〔1〕。

体育教师的责任是义不容辞地搞好学校的体育工作,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时代在变,教学对象在变,教师不能固守自己以前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吃“老本”思想,应根据时代的需求和教学对象的要求,适时提高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知识更替的速度,走在教学科研的最前沿。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体育锻炼观念,并就“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9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

2.1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物质、精神、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生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许多在70后、80后大学生中很少接触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P5等,对他们来说已成为必备的工具。由于中国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让他们应接不暇,在青少年时期的他们正值精力旺盛、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最强的时期,对于新事物的感知学习应用能力很强,同时在这一时期的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感与探究欲,因而也对于学习新事物乐此不疲。

2.2张扬自我个性,团队协作能力差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是处在祖父母和父母的溺爱之中,形成了“4+2+1”的新型家庭结构,在祖父母,父母两辈人的眼光里,他们就是焦点,他们就是重点,因而他们看待社会的方式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地管自己的事情,但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习惯于别人都服从于他自己,而不习惯于与人合作交流,缺乏团队意识。

2.3信息和知识面丰富,思维多元化

“90后”大学生物质生活环境优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孩子长大后擅长唱歌、跳舞、乐器等等,多才多艺。同时由于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90后”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网络知识的熏陶,网络海量的知识使他们知识面宽广,思想早熟且多元化。

3“90后”大学生体育课观念

3.1对体育课及体育课的作用认识较薄弱

通过教师随机上课抽查,大部分“90后”大学生把体育课理解为打打球、跑跑步、做做游戏等,显然,对体育课的认识很片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3.2态度积极,体育运动倾向性强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体育竞技和大众体育迅猛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相对于“70后”、“80后”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态度积极,具有较高的兴趣和爱好,但是普遍谈体育课色变,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体育活动,不喜欢受体育课和教师的约束,男同学表现得尤为明显。

3.3选择项目上“避重就轻”

在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上,“90后”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存在着“趋乐避苦”、“避重就轻”现象,总体表现在:重娱乐性强的项目,轻技术动作单调枯燥的运动项目;重体力消耗小的项目,轻体力消耗大、出汗多的项目;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兴项目,轻传统运动项目,例如网球、瑜伽、轮滑等新兴的项目,在大学选项课中深受大学生喜爱,但对武术,田径中的铅球、跨栏,跑这些相对单调的项目,学生选择的较少。

4建议

“90后”大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社会年龄群体,有人用“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穿的是名牌”来形容21世纪的大学生,笔者通过教学活动中的接触,发现“90后”显得更为突出,他们追求个性,思想奔放不受约束,敢于大胆提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2〕。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守着自己大学时候的老本,坐吃山空。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高标准,不时给自己充电,弥补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知识缺陷,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适当的调整:

4.1教学项目、内容方面

针对“90”后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学生的终身体育培养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关注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和实用化,突出“新”和“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新兴的运动项目,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自我创编的体育运动项目,校外、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2〕。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以传统教学项目为基础,积极引进新的运动项目,比如开设富有时代特色的攀岩、轮滑、跆拳道等;再比如开设一些民间、少数民族盛行的跳绳、拔河、武术、滚铁环、抽陀螺、放风筝、斗鸡等运动项目。这既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又迎合了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充实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90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4.2教学手段方面

有趣的教学方法手段常蕴涵着创新的意念,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探究心理,帮助他们克服思维定式,开拓思路。面对“90后”大学生,应继承和发展过去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的同时,研究和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指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基础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角色等方而的转变。新时代下的体育教师应该树立“精讲多练”的教学理念,教师利用自己的课堂指导作用,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运动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4.3教师态度

面对充满活力、朝气四射的“90”后大学生,体育教师要摆好自己的位置,不能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心态,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关系。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在交流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5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总是一成不变。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体育教师要在遵循体育教学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地根据学生的人群特点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步伐。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善于总结群体特点,充分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用他们善于接受的模式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和兴趣,让他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了解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海波,伍秀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151-153.

〔2〕刘俊霞,王宁军,储伶丽.“90后”大学生激励式教育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5:167-168.

〔3〕查文彬.体育教学内容改造与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9:130-132.

上一篇:特钢行业深度分析报告下一篇:试教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