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教育

2024-10-09

审美文化教育(共12篇)

审美文化教育 篇1

一、审美教育提出的现实前提

席勒的审美教育是直接针对其所在时代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这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不是粗野,就是懒散,这是人类堕落的两个极端,而这两者却汇集在同一个时代里!”“象现在这样的国家是祸害的起因”。综合来说,其审美教育思想提出的直接现实前提主要有三个:

1、启蒙运动的影响。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发展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改观上,也表现在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震撼上。而启蒙运动发起后,人们开始运用自身的理性来消除成见和迷信,努力追求进步,并习惯用科学来解释一切。孔多赛就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到:“依据推理并依据事实,自然界对人类能力的完善化并没有标志出任何限度,人类的完美性实际上乃是无限的。”

2、法国大革命的失败。

在法国大革命刚开始时,席勒与德国的许多进步作家一样,对法国大革命表示了同情和支持,并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一社会变革,并希望这场革命会为德国苦闷的现实带来一些激愤的力量。然而,当雅各宾党开始暴力专政时,席勒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开始反思法国大革命的结果:“偏见的威望倒了,专制揭开了假面具,它虽然还有势力,可是再也不能诈取尊严。”然而,其结果在人身上的体现却是糟糕的,“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动摆脱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另一方面,文明阶层则显出一副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出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由此,席勒开始意识到,没有从人自身的变革来开始进行的革命是不可行的,于是他开始“力图找到一条中庸的改良道路,那就是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来改变社会,从人性、人的心灵的改变来实现对社会的改变。”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是引导席勒提出审美教育思想的直接原因

二、审美教育之本性的抽象论证

席勒主要通过三个循序渐进的抽象论证来说明审美教育之本性:

1、先验人性论。

席勒指出,“经验指给我们的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类”,而席勒是从整个抽象人类的意义上提出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提高到人的纯粹概念上”,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对人性的分析走上了先验的道路。

席勒首先从人自身抽象出“人格”与“状态”———自我和它的各种规定这两个相因素,“人格”具有永恒性,而“状态”受时间限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想象的绝对存在”中,这两者应当是同一的,但在现实的人那里,“人格”与“状态”是处于对立状态的,并产生了对人的两种相反的要求:“他必须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化,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由此产生了两种对立的力量促使人去完成双重的任务,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便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因此它受时间空间限制,要求把人自身以内的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自由不受限制,要求使现实的存在事物获得理性的形式。在此,这两种冲动实际上已经“隐约窥探到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明的‘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的辩证关系。”

2、以艺术为工具的审美教育。人性的分裂要靠审美才能得到恢复,而艺术作为美的主要形态,自然充当了席勒审美教育理念的工具。然而,席勒指出,“精神的这种高尚的宁静和自由,再与刚毅和精明相结合,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把我们从禁锢中解脱出来所需要的那种心境,这事检验真正没的品质的最可靠的试金石。”只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使人性得到完满,由此,席勒对艺术进行了区分和规定。

首先,席勒指出“在一部真正的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不应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应是形式,因为只有通过形式才会对人的整体发生作用,而通过内容只会对个别的力发生作用。不管内容是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我们的精神都起限制作用,只有形式才会给人以审美自由。”相对于内容,席勒认为艺术的形式保证了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在艺术中起决定作用,由此席勒对艺术家提出了要求,“艺术大师的真正艺术秘密,就在于他用形式来消除材料”。

基于这样的认识,席勒进一步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张玉能先生将此“假象”译为“外观”可能更好理解,在席勒看来,美的艺术就是外观,即形式。在席勒那里,艺术的产生必须以审美外观为基础,并依赖游戏的创造力,而一旦离开审美外观,游戏的创造力就无从谈起,艺术本身就更是空中楼阁。所以说,审美表象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表象。

另一方面,艺术之所以能作为审美教育的工具,还因为它起源于游戏,这是席勒从生物学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他发现狮子、昆虫、鸟儿这些动物在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之后,便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游戏,动物的游戏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因为它有助于幼小动物生存技能的形成。而人类的游戏则源自一种先验的本能,这种游戏币动物的游戏更高级的标志在于对假象、外观的关注:“表明野人进入人性的那个现象是什么现象呢?不管我们对历史的探究深入到什么地步,这个现象在所有摆脱了动物状态的奴役生活的民族中都是一样的:对假象的喜爱,对装饰与游戏的爱好。”“只要人真的开始重形象甚于重材料,并敢于为了假象而牺牲实在,他的动物性的轮环就立刻被打开,他就置身于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

总的来说,通过先验的人性论、对美的分析和作为工具的艺术的论证分析,席勒审美教育的本质得到彰显———审美教育即通过观赏美的艺术,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得到调和,人性获得完满、自由。然而,席勒对审美教育的界定始终是从抽象的层面来进行,其审美教育的最终作用仍然得回到现实社会的层面。

三、审美教育的作用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直接针对着他所反思的现实问题的,因此,对审美教育的抽象论证,最终必须回到它对现实问题的克服,即审美教育在问题的克服中起着什么作用。

在物质状态阶段,人受到自然的支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在这个时期,世界对他来说只是命运,而不是对象;只有为他创造了生存的那些食物对他来说才是存在,而一切既无施于他又无取于他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根本不存在。”在这个状态中,理性还没有出现,人是无理性的动物。然而,即使当人具有了理性,直接从物质状态上升到了道德的阶段,也不能使人性具有了自由,因为“理性在人身上被识别出来是通过它要求绝对的(即以自身为基础的和必然的)东西”,这样的要求使人离开物质的需求,从有限的现实中上升到绝对的观念,但在现实中,由自然阶段直接过渡到道德阶段,将导致“曲解”,因为这时人的感性仍然占据统治缔约,因此,理性产生的要求“有可能把矛头对准物质生活,不是使人获得独立,而是把它推入最可怕的奴役之中。”这即是说,这时理性给人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另外的一种束缚。

正因为从物质状态直接上升到道德状态是不可能的,席勒由此提出了其中间的过渡阶段———审美状态。在审美状态中,人“把世界至于他自己的身外或者观赏世界”,这样,人与世界相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存在。审美状态使人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自由地观赏世界的假象、外观。因为在谈论美的艺术时,席勒曾经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即是假象,这种假象,既联系于感性的范围,又联系于理性的形式。它是感性的,但并不受到事物物质性存在的限制,不与人发生利害关系;它是理性的,但又不同于抽象的观念,它是人的视觉和听觉所直接感知到的形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指出“一个欣赏假象的人,已经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东西为快乐,而是以他所创造的东西为快乐。”这样的快乐正是由美的艺术之源———游戏所产生,因此,在对美的艺术的观赏中,人性获得了自由,并最终能够完成从物质状态到道德状态的过渡。

总的来说,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道路进行考察,可以得知,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蒋孔阳先生所指出的,席勒的“这些将发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所作的一种胆怯的自我粉饰罢了。

参考文献

[1][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法]孔多赛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张玉能著《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德]席勒著,张玉能译《审美教育书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审美文化教育 篇2

审美何为-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在美学史上的定位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康德和黑格尔之间的桥梁,但实际情况并不仅如此.自康德以他先验的逻辑思维方式对美作了本质上的探索后,人对美的本质认识已逐渐澄清,但康德对审美的定位并不是很明确.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着重探讨了审美的`作用,认为审美是人达到和谐自由本质状态的关键.

作 者:李秋群 作者单位:富川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贺州,542710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年,卷(期):“”(12)分类号:B83关键词:席勒 审美 游戏冲动 自由

审美文化教育 篇3

关键词:审美范畴 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范畴,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感受形式,具有一定的范式性。人类的审美范畴在漫长的演变经历中,形成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这六种基本的审美价值形态。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通过六种审美范畴的欣赏、把握,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开阔审美趣味,增强审美能力。”

一、优美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优美是人类古典时代就认识到的一种审美价值形态,也是人的一生中接触最多的美的显现形式。如微风燕斜,花鸟缠绵,雪月空明,弦泉幽咽,都会给人沉静、和谐的审美享受。这种单纯、静穆、和谐的美,就是优美。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的美是恬静、和谐之美。作者回到了向往已久的山川田园,自由成了他审美的天国。诗人笔下的风光是一幅具有田园牧歌气息的画面,诗人笔下的生活有一种悠然闲适的美。在这种安详宁静、物我合一的优美意境中,诗人处浊流不与世争,守拙归园田的人生态度才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以诗中优美感的体验为切入点,学生就很难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再如,《雨巷》将情感的真挚,意象的朦胧、语言的声韵和谐融为一体,形成了优美的艺术境界。

优美感以情感上的平静、愉悦和心理感受上的宁静、和谐为基本特点,使人获得全身心的松弛与舒畅。高中语文的优美教育内容最广泛,《再别康桥》、《荷塘月色》、《囚绿记》、《兰亭集序》、《锦瑟》、《声声慢》、《归去来兮辞》等都属于优美教育的范畴。优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的和谐统一,对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抚慰心灵的浮躁大有裨益。

二、崇高(壮美)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与优美追求主客体和谐统一的静态美相对立,崇高“是一种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常以粗犷博大的感性特质,雄伟的魄力,强劲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使人产生一种心潮澎湃、惊心动魄的快感,继而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激越。

高中生经过一定阶段的身心发展和理性丰富之后,不仅仅满足于优美所带来的感性直观愉悦。崇高价值的审美教育满足了学生审美心理上的需求,以冲突、神秘、粗砺、宏大等特征来激励他们的精神,振奋他们的心灵,从而意识到人的伟大和生命的力量。可见,在高中阶段进行崇高教育是有必要的。

从课程内容看,严格意义上从属于西方美学的“崇高”是不存在的;但与之相对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壮美”却多有体现。如《沁园春·长沙》、《短歌行》、《我有一个梦想》、《老人与海》、《蜀道难》、《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逍遥游》等选文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壮美教育的资源,值得语文教师挖掘。

三、悲剧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悲剧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也是语文教学关注较多的一类审美价值形态。高中教材选篇对悲剧有明显偏向,如课文《哈姆莱特》、《雷雨》、《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祝福》、《荆轲刺秦王》,如名著导读《堂吉诃德》、《高老头》、《红楼梦》、《家》等。高中语文的悲剧教育内容是丰富全面的,范围涵盖西方悲剧和中国传统悲剧,类型包括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现行语文教学对悲剧的教育是重视的,但在内容开发和利用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忽略中国传统悲剧和西方悲剧的不同。中国传统悲剧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等,常把斗争的艰巨和大团圆结局结合起来;如《红楼梦》的悲剧性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悲剧,又不同于西方悲剧。在悲剧教育中,除过《雷雨》一课,中西方的悲剧教学应有所区别。

二是忽略了悲剧范畴的重合形态。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悲剧典型,往往都是“圆型人物”,聚合着多种审美范畴,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悲剧里重合着丑、滑稽,如《堂吉诃德》充满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因此,悲剧教育在内容开发上,要多种审美范畴并举,展示“圆型人物”深刻多元的艺术魅力。

同其他五种审美范畴相比较,悲剧的审美教育价值最为重要。从悲剧审美看,它不像优美,只是感性的愉悦,而是体现着深邃的理性意蕴。这种理性意蕴能够引导个体去思索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状态及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把握真理,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激发人们反观自身;可以通过人们对善与恶的价值评判,升华伦理道德意识。优秀的悲剧人物,一定是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坚韧的反抗意志与崇高的超越激情。他们看到了自身生存发展的诸多必然局限,知道受挫与死亡的必然性;但仍不断地在矛盾中抗争,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不屈的斗争意志,不惜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悲剧的这种意蕴以及悲剧人物命运的领会,对个体心灵有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借引起怜悯和悲剧来时这种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宗白华认为:悲剧“使我们从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识察到生活内部的深沉冲突,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的奋斗,是为了超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毁灭了生命以殉这种超生命的价值,觉得是痛快,觉得是超脱解放”。对于成长期的高中生而言,悲剧可以唤醒他们自觉的人生意识,教他们认识到人在旅途的各种矛盾,调节情绪上的盲目乐观与消极悲观。同时,悲剧教育可以培养他们不懈斗争的勇气和精神,使灵魂更加坚强,心灵更富有韧性。

四、喜剧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喜剧在近些年的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占主导地位,喜剧类型的影视剧、娱乐节目等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审美价值形态的喜剧,如滑稽、讽刺、幽默,通常是“以本质与现象、内容与现式、现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等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唤起欣赏者笑的审美反应。”亚理士多德把这种笑定义为“对旁人无伤的可笑”,认为喜剧是在模仿比一般人低级的人物。鲁迅讲“喜剧将那无价值撕破给人看。”

例如,必修⑤选了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奴性十足的教条主义者,他的外形、打扮、房间是“套子”式的,他的语言是充满程式化的、教条主义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他的为人处事是机械死板的,甚至在未婚妻面前都不够通融。教条主义的死板、僵硬让别里科夫的性格极为不协调,也让他的种种行动与表现拙劣于审美欣赏者。所以,学生读别里科夫的时候会觉得滑稽、会无伤大雅地笑。在这种笑声中,反观自身,获取一种优越感,增强对待生活的信心。这,就是喜剧带来的审美心理体验。

总之,喜剧教育是关乎学生自信的教育,一方面在欣赏喜剧的过程中,使人的精神、心情得到精神的放松和平衡;另一方面,在欣赏那些比一般人低级的人物时,学生自我肯定的优越感会得到空前满足。此外,喜剧还可以培养学生清醒机敏的审美顿悟能力和乐观旷达的幽默态度。

五、丑、荒诞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丑和荒诞是近代以来颇受关注的两种审美范畴,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表现最多的两种审美价值形态。现代社会生活的空虚、个体存在的无意义,出现了反和谐的丑、非理性的荒诞。雨果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德国学者凯塞尔认为,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

如《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作为一个推销员不可能按照理性的、逻辑的状态去生活,无法作为人的存在去生存,只能变成一只“大甲虫”。这种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存在方式,表现在文学中就是荒诞。格里高尔所处的荒诞的世界就是一个冷漠的、不可捉摸的、异化了的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丑、荒诞常常与悲剧有关,又借助喜剧的表现手段,复合了多种审美范畴。如《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无望地等待“戈多”,等待着解救人生苦难的希望,明知希望是不会到来的,还要苦苦地等下去。这是一个悲惨绝望的故事,也是一个可以“领悟到人与希望乃至人与自身的严重分离”的荒诞的故事;但却由喜剧形式表现出来,充满粗俗的玩笑、小丑的动作等等。可见,《等待戈多》混合了荒诞、丑、喜剧、悲剧四种审美范畴,给人们突出的审美震撼。

高中生个体已趋于成熟,理性意识也逐步完善,初步接受丑和荒诞是必要的。丑和荒诞也正是通过丑陋、荒诞、骚乱、惶恐等带来多重审美感受,从而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审美超越。不仅如此,丑和荒诞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自审意识也是大有益处的。但普高课标语文必修教材在选文上没有涉及到典型的丑、荒诞,尤其是荒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丑和荒诞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形态之一,应该在必修教材中有所展示。必修课程删去了传统篇目《变形记》、《等待戈多》,导致选文上出现文学流派的缺失与空白,也使得高中语文课程在审美范畴上具有不完整性,这些都有碍于语文审美教育的展开。

简言之,高中语文课程在审美范畴上存在优美、崇高(壮美)、悲剧、喜剧这四种审美价值形态,但丑和荒诞在必修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不同的审美范畴,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从审美范畴角度探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有助于准确、全面理解语文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审美文化教育 篇4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承担

置身于当代都市的公众,每天都会与审美文化打交道。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将艺术与生活融合,表现出广泛的社会性、大众化。人们的生活里应该有美,没有美就没有真正的生活质量。美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目的。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广大群众日益广泛的参加审美活动,这种审美的泛化,使人们有可能把日常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因为大众的参与,不仅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而且使审美文化更富有创造活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致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审美体验的本质在于对自身局限的不断超越。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审美文化的直接功能就是要满足人不断增长的审美需要,使人获得审美愉悦。

我们在肯定大众审美文化具有正面、积极价值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当今,人们在审美文化生活中最大限度地追求轻松、娱乐,一些商家为追逐利润,一味迎合文化市场的需求,频频制造、批量生产一些低级媚俗的文化产品。大众审美文化也越来越朝着感官化、功利化、世俗化、形式化及快餐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知识水平、文化层次低的普通民众中,一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也乐在其中。通俗文学、娱乐性影视、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各种自娱自乐的卡拉OK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和欲望。从芙蓉姐姐、凤姐、兽兽,再到犀利哥,人们追新猎奇,重噱头、重形式,一味走马灯般的逐奇猎艳,造成了文化艺术有形式而无内容,最大限度的追求消费、享受,结果使得感官享受绝对化,生活休闲娱乐化、流行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后,以世俗化、通俗化、商品化为特征的大众审美文化日渐成为民众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是一种高雅文化、理想文化并且极具理性,本身具有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对审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要使大众审美文化在世俗生活中实现审美超越,需要大学审美文化引领并帮助大众树立真正的自我,认清现实,并自觉将审美与生活相互渗透,从而使生活审美化。生活审美化的意思就是把生活提高到审美的高度,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使广大群众在文化生活中更有尊严,保证人文精神不被大众审美文化中的商业操作和媒体技术消解。这就是大学审美文化所应承担的使命。

新时期大众审美文化的通俗化和生活化,把人们从枯燥呆板的生活中解救出来,使人们与生活相融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具有商品性、娱乐性及过分依赖媒体技术的特征,导致了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价值的降低、社会整体趣味的降低、大众的情感感受力以及认知力和审美能力的降低,最终消解了其应保持的人文精神。这样的审美文化,很可能因为缺乏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关怀及人生意义、价值的追求,从而导致审美价值的丧失。如果文化变成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而使其审美因素消失的话,感官欲望的满足就会成为唯一目的,广大民众就会丧失批判能力、否定能力及鉴赏能力。基于此,针对社会大众的审美教育,应在充分肯定大众审美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于其过分的功利性和娱乐性等倾向加以引导。人类的历史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中,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审美追求也逐渐自觉。而今,一部分人理想丧失、缺乏信念、价值失落,因而关注人的审美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审美文化的功能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批判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特征。尹鸿先生认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批评机制———这种机制一直是文化进步的现实条件———和超越理想———这种理想则是文化发展的远景参照,从而为大众文化提供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商品拜物教———的终极价值。”[1]很明显,大学审美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应成为大众文化的尺度。同时,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我们不能只重形式而不顾内容。离开了内容的形式,仅仅只是一种符号而没有实际价值,这样的审美文化因缺乏历史、文化底蕴而最终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基本按照市场需要运作,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和理解人文精神,而是把人文精神包装制造成为一种时尚,表面上是为了提高大众品味,满足大众的高雅需求,事实上却造成了大众审美文化日益庸俗、肤浅。大学审美文化在这时绝不能袖手旁观,任其随波逐流,而应善于汲取大众审美文化中通俗性、生动性的特点,倡导正确的审美理念,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出通俗艺术,开拓大众审美文化市场。在满足大众审美需要的同时,为大众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引领大众审美活动走向审美超越,尊重与满足人自身内在的生命需求。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大学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是不能脱离的。不敢接受大众文化的冲击、洗礼的大学审美文化只能是疏离社会、游离人世,成为孤僻、冷傲、不健全的文化。同样,大众审美文化也应积极主动的融入大学审美文化中,接受大学审美文化的评判,实现审美超越,促使自身健康发展。这两者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改造的关系。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总体背景下,在对大众审美文化作审美评判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大学审美文化对其的引导作用,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鼓励和发扬大众审美文化积极方面的同时,又必须以最具人文精神的大学审美文化对其加以引导和制约,发挥大学审美文化对人的人文意识的启蒙与批判作用,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和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助其实现审美超越。以影视创作为例。进入20世纪90年代,真实的历史已逐渐退出了影视艺术的创作,忠实历史被迫让位于大众娱乐性的满足和感官刺激。这些生搬硬造的“戏说历史”、某某“秘史”,虽然场面恢弘、科技含量高,却从俗媚众,任意戏说历史、杜撰人物,顺应低级趣味。“它并不特别地尊崇什么,也不一味地排斥什么,没有什么好坏优劣的选择,唯一要遵循的,便是市场规律。”[2]大众审美文化的这种消费性、娱乐性直接导致了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价值的降低,使人们对人生观、社会观等现实问题缺乏真正的理性认识和深刻思考。大众审美文化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娱乐化,而是在于这种娱乐的低劣化。当审美文化只是停留在满足于人的感官层面时,其实人们就已经面临精神层面消解的危机了,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国家、民族的昌盛。因此,在大众尚未获得识别审美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之时,就需要一部分具有大学文化的知识分子从事大众文艺工作,借用民族的经典艺术形式创造出大众化的文化艺术,以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和人格层次,达到心灵的净化,实现审美超越。

在当今多元文化格局中,大学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是平等对话关系,大学审美文化之于大众审美文化,不能只是简单的单向灌输,而应积极主动采取探讨、交流的互动模式,而大学审美文化也可以在这种对话中感受大众审美文化的冲击,调整和改变自己并保持生命力。作为大学审美文化之载体的高级知识分子,有责任为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起示范引导作用,并为大众审美文化提供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关怀的价值尺度。

一方面,大学审美文化应以理性为中心,引领并承担大众的审美文化生活。大学审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实证的精神和理性批判的精神。对于在社会上流行的大众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和形式,应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判,辨别美丑,引导大众正确地看待大众审美文化,使得大众审美文化健康发展。如果说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那么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善和美。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就是真、善、美。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格的独立和平等、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理性批判精神。大众审美文化一味迎合大众生活的感官层面,以当代文化产业为依托,批量生产,倾销文化商品,从而最大化地追求利润。其功利性与审美文化的精神意义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导致了人的精神、意识的物化,甚至用高消费形式、娱乐价值取代了人的审美价值,严重妨碍了审美文化保持较高的精神品味和人文关怀。大学审美文化应在注意引导人们正确鉴赏大众文化的同时,指导他们鉴赏高品位的文化。只有高品位的审美文化才能提升大众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层次。针对社会大众的审美教育,应在肯定社会大众审美文化的正面价值的同时,对其过分的物化、功利化、形式化等负面倾向加以正确的引导。这种教育应从大众生活的日常审美活动出发,以对话、交流和阐释等方式进行互动,使其明确审美文化、审美活动虽具有宣泄感情的作用,但不能将它仅仅当做感官享受、娱乐消遣,因为人的生理欲望的满足并不是美感、审美享受。真正的审美享受是审美主体对自身自然欲望的超越和提升。有学者认为:“人之为人最为根本的就是人在其生命过程中由于意识到自身与生俱来的不完美,使得人类天生就苦苦追求完美,追求理想的境界。这种需求只有人类才有,也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人类审美也因此被赋予价值涵义和人文意义。”[3]

另一方面,大学审美文化应发挥主体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大众的审美文化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忽视文化消费到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并重,由单一种类的文化消费到多种多样的文化消费,从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到多层次的文化消费。由于大众审美文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大众的生活层面,这就注定了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人文关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不会成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目的,这势必会妨碍人的品格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作为社会精英文化主流的大学审美文化理应承担并弘扬高雅文化、理性文化,努力提高大众文化的格调和品位,使其更具人文价值。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媚俗媚众无疑是大众审美文化的又一重大缺憾,大众喜欢言情小说便有人奉上;大众喜欢宫廷题材的影视,便有人立即大量制作出来;大众喜欢经海选、选秀而产生的超级平民式的明星,便有人快马加鞭地包装设计并乐此不疲。罗筠筠就认为:“作为审美教育者……染上了‘铜臭’味……他们中的一些人应该对目前社会中的那些所谓的审美文化产品负一定责任,那些产品由于内容的平庸、形式的简陋、风格的粗俗、动机的媚谀、制作的低劣等,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建构来说,都是一种摧残和毁坏;同时,对于审美主体……更是一种诱惑与纵容。”[4]对于大众审美文化这种明星崇拜、时尚崇拜、媚俗媚众的倾向,不能采取笼统的批评方法,而应予以具体的分析讨论。大学审美文化具有先进性、超越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在传承人类先进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既要为现实服务又要超越功利追求真理,探求人类生命终极价值。真正的高雅文化不是以满足大众一时的浅层次的文化需求为准则,而是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人类提供精神导向。大众审美文化具有突出的感性娱乐性,它是世俗的而不是神圣的,目的在于满足现代大众的休闲娱乐需要,不能简单地以大学审美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大众审美文化,而应发挥大学审美文化的主体性作用,以经典的民族艺术为中介潜移默化地引导大众的审美需要。自觉发掘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对于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当代新的文化阐释,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的审美文化品质。《百家讲坛》就是比较成功的模式。

现代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大众对审美文化的追求和喜爱。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强烈的几乎遍及一切人类活动。我们不仅力争在可能的范围内得到审美愉快的最大强度,而且还将审美考虑愈加广泛地运用到实际事务的处理中去。”[5]人类审美文化的发展证明,真正高雅的文化艺术一定会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普通大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学审美文化将充分发挥发挥它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完善人格、提升品位为宗旨,发扬时代精神,倡导和建设先进文化,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毫无疑问,这也必将促进大众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大众文化批评导论[J].天津社会科学, 1996, (2) .

②许文郁, 等.大众文化批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③杨经建.90年代审美观念的变异及其价值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6) .

④罗筠筠.美育的当代使命:拯救感性沉沦中的大众[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版) , 1996, (2) .

审美教育书简 篇5

席勒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最多的原理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来自人的物质存在或人的感性天性,把人当作个人放在时间之中,要求变化和实在性。感性冲动不能离开精神,他需要存在与具有媒介物的事物中,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物质冲动,需要依托时间,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以人作为基本的寄托,要求不断的变化。形式冲动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人的理性天性,把人当作类属,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格的自由,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他扬弃时间和变化,把个别时间当作永恒,存在可以得到最大的限度的扩展。形式冲动不需要依托物质而存在。形式冲动独立与时间,是一个横向面的发展,是客观的法则。

感性冲动可以看作一种 “变”,而形式冲动可以看作为一种“不变”。变与不变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在一种对比与冲突中产生一种“和谐之美”,这也是席勒美学的核心。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的概念,极力追求一种平等与和谐。

审美人生教育 篇6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模式;审美人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56-04

【作者简介】陈铁梅,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江苏海门,226100)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美术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通过美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欣赏美的方法,习得表现美的技艺,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而对于心智成长关键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更可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涵养德性,拓宽胸襟,提升人生境界,为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的人作充分的准备。所以,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在传递美术知识、技能、方法,更是在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的诗意生活送上丰富的“营养基”。也就是说,美术学习,对学生成长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礼物。因此,“学校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而要给他们‘带得走的教育。”这应当成为每一个教育人铭记于心的教育信条,这就是我的教育梦想。

一、寻找美术教育的“明亮的那方”

在课程改革的旅程中,我时有困扰:比如美术教学与人生教育脱节,育人功能得不到全面而充分的彰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价值导向关注度不够。即使在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后的今天,一谈起美术教学,还有人停留在“教画画”这一层面,而没有理解和领会如日本教育家鸟居昭美所说“培养学生从画画开始”的真正内涵和深意。

再如,教学过程中地方美术文化课程内容的缺失,导致文化传承断裂。学生无视生活中的美和身边的美,我们培养的“艺术人”文化基因不全,而我们知道,来自于乡土的美术文化,最能激荡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然而在美术教学内容的统一化、教学程序的标准化、学习目标的成人化面前,学生内心的“缪斯”在慢慢消失。用挪威音乐教授布约克沃尔德的话说:“我们的缪斯死亡了。”

我希望,通过美术教学,让审美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以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点,帮助学生体会和感悟美术的独特魅力,尝试并再现美术发生过程的神奇。在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生命成长产生的深刻共鸣中,“唤醒眼睛”,让他们拥有随时随地捕捉美的眼光、能力和技巧。

通过美术教学,让创意表达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常态。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创造潜能,发现创造的乐趣,继而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愿意启动创意思维模式。这样,美术就有可能避免成为“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语)。

通过美术教学,让博爱、善良成为学生的一种德性常态。美术表现的题材选择、美术家的追美历程等本身就包含了诸多精神美的元素——持之以恒、多维思考、善良意志、兼容并取等,这些真善美的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帮助他们学会乐观进取、积极向上,学会关注社会、尊重他人。

如此,美术教师不仅仅在做知识技术的传播者,更在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样让美术被学生“带得走”,就具有了实际的意义,美术教育就有可能找到“明亮的那方”(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语),即审美教育与人生教育相通相容,帮助学生构建审美素养和丰满人格,观照、建设、享受生活,涵育高格调的生命态度等。

这样的美术教育,我称之为“审美人生教育”,这就是我的教学主张。

二、构建审美人生的教学模式

美术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寻美、求美、立美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生教育和智慧启迪的过程。因此,实施有效的且有意味的美术教学无疑至关重要,而架构“宽度、密度、向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其重要的基础工程。

1.宽度。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旨在围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挖掘深化、拓展延伸,并努力进行多学科综合,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域。

第二,在工具选用上,注重传统画材、现代媒体和综合材料的多重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表现美的技艺水平和能力。

第三,在课堂组织上,着力加强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场域下审美客体带来的不同感受,加强对美的感知能力。

第四,在评价机制上,一方面采用偏重学生美术学习过程记录,并重视生生、师生评价的质性评价表“美术课笺”。另一方面采用“师生信笺”,与部分学生进行“私聊”。“师生信笺”是在长时间观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描述学生作品的美感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进行积极性引导,为其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形成以及生命成长奠定基础。

2.密度。

密度,包括信息的密度和思维的密度。信息,是指与美术学科知识及其相关的知识内容。一定密度的信息是学生夯实认知的基础,也是思维力度的基础。思维的密度与信息的密度相互呼应,一同帮助学生站在历史和人文的高度看待美术。我在教学中注意两点,一是教学中无论是信息的密度,还是思维的密度,都必须疏密得当。太密集,学生思维负担过重,教学事倍功半;太稀疏,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甚至没有启动,教学效果在零基点徘徊。二是思维密度的高低起伏节奏,要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程度呈正比。

3.向度。

向度,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势,指向教育目标和价值。

第一,超越技术层面。通过具体的美术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水平,以获得丰富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逐渐养成自觉认识美、热心追求美的习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培育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感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养成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也就是说,通过美术的教学,帮助学生拥有唤醒心中“缪斯”的技术、方法和能力。

第二,守护学生天性。坚守学生立场,通过创意性临摹、情景写生等趣味性美术活动,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意识地创造审美意象。

第三,催发道德情感。通过具体的美术活动,学生能在自然、生活、艺术各个层面感知美的存在,获得审美准则,升华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为走向真善美提供丰厚的营养基。

第四,提升生命质量。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学生时刻感受美带来的愉悦,达成感官与精神的统一,体验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快乐和自由。

宽度、密度、向度,三者紧密关联,目标直指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这一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视具体学习领域而作优势组合,充分体现美术教育教学应有的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启智。

三、立足生命体验的教学实践探索

美术,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通过美术的教学,培育学生的审美领悟力,在体验和理解美的生发过程中,培养学生记忆和联想美的自由思想,感知和体悟美的生机活力,改善那些过于崇尚理性而导致的人文、情感的缺失。

1.培养获取欣赏自然之美的视角和方法。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以其丰富的色彩、灵动的笔触表现了海港日出的景象。 “黑夜已尽。那薄如丝纱的雾充溢着天地之间,如凸透镜一般把朝阳创造的红色世界无限扩大,再扩大。渐渐地,海面上那缕红色便代替了深蓝色和墨绿,温暖的感觉又重回到大地。”学生薛阳与此作品相遇时,调用了本能、感知、情意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自己经历了一段美妙的审美旅程后作了这样的描述。席勒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薛阳在赏析的过程中,经由判断、分析、理性等审美感知,从感性走向了理性,她又描述道:“莫奈啊,你‘带我回到了海边的家乡,那里虽然没有你笔下那有着满满紫韵的工厂,却也有停泊在海港的渔船,以及更能温暖我心田的家人……我就生活在‘名画中呢。”通过美术欣赏,学生获得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视角和方法,懂得了只要带着能“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感知平凡生活的美,就能在审美理解中进行审美创造,形成个性解读。

这样的审美活动只有通过连续性的刺激强化,才能将审美体验固化为审美自觉。趴在草坪上给植物画“肖像”,学生被芳草萋萋感动,领悟着生命的美好和生长的价值;学生们用收集了大半年的成万个饮料瓶盖,在画室墙壁上拼贴成趣味盎然的装饰画,以行动让环保理念升华;倚着栏杆,向外眺望,观察透视规律,学生们对“风景在别处”有了独特的认识……美术以自身的直观和愉悦,唤醒感性,发展理性,成为德性成长的基点,引导学生的心灵定格在追美、向善、求真的价值系统中,架构起积极、灿烂的人生。

2.掌握领悟生活之美的兴趣和技艺。

在“父母的第二表情”这一课中,学生都细细描画着父母的手的“特写”,或青筋暴突,或纤细柔软。在课堂评价环节,学生感慨万千:“黑白素描对比明显,最能表现我爸爸粗壮有力的手,这是支撑起我们全家的手。”“妈妈的手温暖如春,所以我选择线描的方法来表现。”通过明暗、色彩、透视、构图等美术表现手法和技艺的学习,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审美冲动。于是我们集体策划了“美的视觉日记——跟爸妈上班去”的课程,要求学生利用寒假跟爸妈上两天班,用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记录爸妈从清晨起床到夜晚休息的整个过程,感受爸妈生活的“累并快乐”。年后开学第一周,当图文并茂的主题展览开幕时,观展的家长们眼中闪着泪光,学生的脸上则溢满了自豪。学生说:“主题展让我走近了爸妈的工作,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对爸妈工作的劳累有了切身的体会。”通过各类美术主题活动,在彰显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更是在帮助学生像王子唤醒白雪公主那样,去吻醒心灵深处沉睡着的价值——爱、忠诚、善良、宽容、平等、正义等,继而获得一代人对周遭世界美的褒扬和对恶的批判,然后逐渐内化至灵魂,形成对事物更为完善的看法,剔除人性中的丑陋,促进内在自我道德意识的形成,甚至糅合成一种道德标准,在将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一道德标准安身立命,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使人生达到完善。美,是灵魂的“清道夫”。

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而这种“接受”不会被迫,更不会像海市蜃楼般可见但不可求,因为美术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直观性,方法的愉悦性、情感性,效果的可见性、深远性等优势,让它变得可看、可摸,能触及人的心灵深处。

3.拥有追求创意之美的勇气和能力。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是成长着的自由生命体,他们率真、天真、纯真,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象,喜欢自由地表达。

年初,一场大雪将校园笼罩成了银色的世界,难得的美景很快便转化成教育资源,一项美术活动就此促成——以雪为媒,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学生欢快地奔向自己心仪的“地盘”,不长时间,“飞龙在天”仰首起舞,“玉兔呈祥”安静守望,一幅“江山如画”书法作品令人叫绝,就是常规的雪人也因为手擎班旗、身穿班服而不再是像常规那样地呈现,最令人惊艳的是顶着“创作”名号名正言顺打雪仗的那一组,他们在“最后一刻”迅速将自己“固化”成“十八罗汉”雕塑造型,美其名曰“行为艺术”,震撼全校,在临时组织的投票评比中,他们大获全胜。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和强化着学生的创造冲动,并顺应着这股冲动,发展着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要有机会,学生们就葆有创新的勇气。开学第一天,学生天娇在学校摆擂:“攻擂的你,只要将你设计的校徽设计图和设计说明张贴在空白处就行。攻擂人数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我,等你来攻擂!”“擂台”是学校电子屏上的滚动视频、广播中心的播音和学校随处可见的海报,音效、文学,立体、平面,全方位的创意“出击”,惹得学生蠢蠢欲动,教师跃跃欲试。创新,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行动。

审美人生教育,就是在帮助学生沉浸在创意迸发的世界里,并慢慢超越依从、功利、庸常、消极,拥有独立自主、锐于进取、务实求真、团结包容等现代人格,成长为具有创造性品质的国家栋梁。

4.养成品味艺术之美的习惯和素养。

当下资源的丰富,让数不胜数的世界名画“就在眼前”。一个优盘就让“毕加索与他的《格尔尼卡》”“罗丹与他的《巴尔扎克》”“徐悲鸿与他的《愚公移山》”等班级“巡回画展”成为现实。学生在这些“名画课程”中,感受着作品散发出的人性光芒,以及对生存世界和生命意义的深度追问。如果有一天,学生能自觉地走进美术馆、博物馆,那么,美就真正“进驻”了他的心里。

至今,我手机上还保留着学生发来的短信:“老师,我代您看到她了,正如您说的那样,她美得惊心动魄,我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是当年欣赏《维纳斯的诞生》时与学生的“戏言”:“她就收藏在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如果你有幸看到了,就代我多看一眼。”之后学生不断发来短信:“膜拜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触摸了罗丹《大卫》。”不难看出,他已成为美的信徒。审美人生教育,是将培养高品位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视作己任,虽然不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但却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人”。诗意化的生命,艺术化的人生,是何等美妙。

这是一种至情的人生。他会为自然美景而激动,为天籁之音而感动,会在旅途中停下匆匆脚步,去发现阳光普照山川的绚烂,发现朗月挥洒大地的妩媚。他会自觉将生活经验和审美感知联系起来,通过审美活动,愉悦心灵,完善性情,将生命过客升格为审美主体,让内心平和、安宁。

这是一种臻善的人生。他会珍惜千年文明精髓,对历史遗迹表达由衷的神往和尊重,而绝不会成为低俗文化的追随者,也绝不会成为“到此一游”那世界性笑话的主角。他会理解和认同多元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的不同,会由此推及人生理解,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在努力完善自我中,成长为同伴的重要他人。

这是一种尚美的人生。他会懂得着衣打扮、居室格调与素养的协调,使日常生活跳出现实苑囿,进入精神愉悦的境界,超越个体生命有限的存在,得到博大的心胸、宽广的眼界,成为生命高扬、生活充实的人。

审美文化教育 篇7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提出源于西方学者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他是在三种意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第一种是渴望消解艺术的神圣光环, 把艺术从博物馆受人尊敬的地位拉到现实中人人可以享用的境地, 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 艺术试图冲破原有的界限而与生活合一;第二种是“ (后现代社会中的) 普通人按照艺术作品来规划自身生活世界的倾向”;第三种是“ (后现代) 物质生活世界的形象化”。无论是哪一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都强调了要打破西方传统美学那种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分明的状态, 实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发生

1、西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发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特定语境的产物, 这个语境就是“消费文化”或“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首先是出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工业主义时代中, 为生产大众文化, 作为幻觉的艺术权力, 艺术真迹的权威, ‘灵气’之源, 都已转换到了工业之中:绘画进入了广告, 建筑进入了工程技术, 手工业品与雕塑成了工业美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建立在物质的极大丰盛的基础之上的。消费主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艺术品也经过现代大工业的流水线的无限复制和批量生产从极少数人拥有而走入平常百姓家, 美与审美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2、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生

当代的中国, 是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共生的复合体, 笼统地判定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已完全审美化为时尚早, 有失偏颇。

改革开放与加入经济全球化热潮极大地重塑了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 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体心理体验和观念方式激变, 革命年代所压抑的欲望冲动被空前地激发出来。大众审美文化消解了理性对人的压迫, 以极端感性化的形式结构了理性, 从而减轻了人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苦闷。特别在现代性初期, 以感性对抗理性的压迫, 发挥了瓦解传统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

把大众文化放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 肯定或部分肯定世俗化大众文化的合理性是符合历史要求的。它客观上冲击了文化的一元主义局面, 也颠覆了“文革“时期的禁欲主义。这时, 无论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 还是从主体心理要求来看, 作为一个问题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必然提上议事日程。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主张

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当今生活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美学转向”。他从四个层次论证了现代社会审美泛化的这一渐次深入的过程:“首先, 锦上添花的日常生活表层的美化;其次, 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其三, 同样深入的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最后, 彼此相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

表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大多服务于经济的目的, 是作为经济策略的审美化。在这个意义上, “美学事实上就不再仅仅是载体, 而成了本质所在”。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 审美化不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外观层面上, 而且深入到内在结构核心中了。由电视、电影、录像、商业广告所组成的图像世界在日常世界不断泛滥蔓延开来, 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这些绚丽的画面不仅再现我们的现实, 同样也在传播、重构着我们的现实。鲍德里亚认为, 这是一种类象 (simulacra) 与真实之间的内爆 (implosion) , 与此相伴随, 人们从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均告消失。这一非物质的审美化, 较之物质的、字面上的审美化含义更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纯建构, 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模式, 以及我们对现实作为总体的认识。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

如果说费瑟斯通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几个层面确乎如此的话, 那么, 当我们说日常生活已审美化或具有审美化的趋向的时候, 是否意味着现代日常生活已经由审美改造而变得不再具有压抑性和局限性?换言之, 现代性的困境已经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被超越了吗?当代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历史上无数先哲们所心仪向往的理想审美境界是否一致?当社会公众满足于高度物质性的愉悦快感时, 是否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审美应有之义中的某些重要的东西?尤其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暗含的商品拜物教倾向, 本质上是和审美精神及其无功利性背道而驰的。即是说, 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许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美的审美境界。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拜物主义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倾向:追求高档的、奢华的、甚至超越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所容许的限度, 因而隐含了不少潜在的危机。

审美往往是作为与日常生活局限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无论是韦伯所说的审美“救赎”, 还是海德格尔所钟情的“诗意地栖居”, 或是列费弗尔对“游戏城”的向往, 或是福柯所主张的“生存美学”等, 都隐含着某种对现代日常生活的深刻批判。

韦伯现代性研究的一个著名论断———现代日常生活是一个“铁笼”, 而审美则具有某种将人们从“铁笼”的压抑中拯救出来的世俗“救赎”功能。韦伯说:“艺术承担了一种世俗救赎功能。它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脱出来的救赎, 尤其是从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主义那不断增长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

五、解决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日常生活审美化”一理论和现象呢?中国的学者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有的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场新兴的美学革命, 我们应该满怀希望地用这一理论重新审视我们的文艺理论, 用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有的则否认这种看法, 指出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完全审美化, 也不能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取代原有的文艺理论的方法。鲁枢元指出,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在价值取向上是存在问题的, 在进行精神生产时“我们还应该‘叩其两端’:一端是精神创造的源头, 那还应当是民族与个人的质朴蕴藉的心灵;一端是精神生产的收益, 那不只是会计账目上的一串数字, 还应当是人性的丰富与提升。”陶东风对于鲁枢元、赵勇的批评作出了回应, 但也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表示出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着主流文化的不断调整, 消费文化的政治意义也在发生变化, 它自身的批判性正在淡化乃至丧失……”其实我们在费瑟斯通和韦尔施的著作中同样看到, 他们也不是一味鼓吹“日常生活审美化”, 而是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去研究。韦尔施认为“当前的审美化既不应当不加审度就作肯定, 也不应该不加审度就作否定。两者都是轻率且错误的……惟有审美化过程原则上的合理性、对某些审美化形式的有的放矢的批评, 以及情感化机遇的充分发展, 才能使我们在审美化的大潮中有所收获。”

1、实现精英审美文化对大众审美文化的批判

韦尔施认为“惟有审美化过程原则上的合理性、对某些审美化形式的有的放矢的批评, 以及情感化机遇的充分发展, 才能使我们在审美化的大潮中有所收获。”也就是肯定了对不合理的审美化形式批判的正确性。

在现代社会, 现代性极度发展, 使其负面因素开始愈加严重化。大众文化极端发展, 缺少精英文化的制约, 造成文化生态的失衡。世俗现代性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导致异化。感性欲望的解放伴随着感性异化, 人成为欲望的奴隶, 被大众文化所支配, 成为消费动物。现代性的压迫必然引起反抗, 这就需要开展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批判不是来自现代性外部, 而是来自现代性内部, 即现代性的超越层面。现代性的超越层面是一种反思、超越的精神力量, 它源于贵族精神。必须吸收贵族精神, 建设精英文化, 开展对片面的现代性和大众文化的批判。

2、实现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平衡

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 不仅有符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一面, 也有消解理性的压抑, 缓解人的生存压力, 增进人的感性享乐的合理性一面。如果只看到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方面, 就会产生片面性。必须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大众审美文化和精英审美文化, 以便在实践中取其长处, 避其短处。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都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与现代性的契合及感性的升华, 有利于增进人的现实幸福。精英审美文化对现代性的抗争, 有利于恢复精神的自由。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可以互相弥补, 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弥补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偏向;而精英审美文化则可以弥补大众审美文化的感性化、低俗化偏向。两种审美文化各有独立存在的合理性, 同时也有所不足, 必须相容互补, 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

参考文献

[1]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J].文艺争鸣, 2003, (6) .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4].H.H.Gerth and C.W.Mill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5]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J].文艺争鸣, 2004 (5) .

[6]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J].文艺争鸣, 2004 (5) .

审美文化教育 篇8

高中美术欣赏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 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 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 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 突出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乍一看, 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 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若隐若现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 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 从中产生了愉快的普遍可传达性。中国画《泼墨仙人图》乍一看, 墨色淋漓, 或深或浅, 现实形象的支持极度的弱化, 但却使人感到清疏简括, 寥寥数笔, 神情俱现。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 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当年, 鲁迅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过:“艺术之所以是艺术, 就因为它是艺术!”这句话道出了艺术的语言特性, 艺术终究不是日常语言现实的哲理, 艺术语言的特征决定了它所独具的与日常生活相差异的性质。虽然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 但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审美评价有的放矢。

2. 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 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 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 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 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 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前, 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3. 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 《维纳斯》曾经征服过不少人, 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又使多少人有昂扬向上之感。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 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巧解高考完型填空题

●马迎君

“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的知识能力, 又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涉及面广, 难度较大。因此, 做这项题型时, 不能争于求成, 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满信心, 沉着冷静

2.精读第一句

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 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 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 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 考生可以根据它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下面答题奠定基础。

3.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粗选答案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没有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的情况下就急忙边阅读边依空选择。这是一种不良的答题习惯。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先集中精力将短文精读一遍, 掌握其大意, 同时要记住短文里的人物、时间或地点, 尤其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含义。这样, 答题时才能心中有数。

4. 从上下文寻找信息词

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符, 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 因此, 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现象。

5. 形意结合, 前后参照

完形填空所要求填的答案在意义上必须和短文内容相符, 形式上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 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 然后再从形式上

4.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 是审美评价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感受和感化, 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 往往把握不了什么是应该歌颂的, 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 总是引入生活这个大资源库, 集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 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 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 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二、艺术的审美评价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 这些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所以在审美教育中,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 (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 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 前后参照, 连贯考虑, 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6. 先易后难, 迂回解题

做完形填空时, 对于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 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难题, 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 帮助理解。这样, 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7. 把握文章组织结构

做题时, 要把准文章作者发展脉络, 文章的起承转合, 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领悟暗示, 选对答案。

8. 了解生活常识, 确定相关知识

9. 全文贯通, 复查核定

做完题目后, 要仔细复查核定。全方位, 多角度地检查所选答案。

要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技巧外, 考生一要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等扎实的基本技能, 对于重要的语法项目, 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 要加以总结概括, 以便做题时运用灵活, 概念清楚。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 加强阅读, 提高速度, 培养语感, 在实践中感悟词语的辨析、搭配, 学会对文章进行逻辑判断及推理, 既要看懂表层意思, 更要理解深层次的含义。三要由简到难、由短到长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材料要精选, 解题要限时, 体裁要多样, 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四要注意分析错题, 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只要在冲刺阶段注意到这些方面, 应该说解答完形填空的水平就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冀州市职教中心)

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所以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分。在教学中, 可用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 “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避免在欣赏上的“伪敏感”, 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审美文化教育 篇9

一、鼓励想象和创编

利用童话进行教学, 儿童听过童话后, 有了对童话内容体验的强烈的表达欲望, 想把自己对童话的理解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这时教师要鼓励儿童畅所欲言, 对于儿童的奇思妙想一定不要随意否定。教师可以根据童话开头提供的线索, 鼓励儿童展开想象继续编构故事。如在阅读《狼和小羊》的故事中, 我们可以启发儿童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帮助善良的小羊逃脱凶恶的狼口呢?通过对故事的引导, 孩子们在教师一环一环的启发下, 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想象中去, 续出了形式多样、童趣盎然的故事。这些故事续编活动, 不仅利于儿童理解童话内容, 更有利于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将原来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写, 编成一个与原故事相关而内容完全不同的故事, 如《龟兔赛跑》中, 请儿童思考“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 你预计这次谁会是冠军呢?为什么?”鼓励儿童续编出一篇内容全新的童话。教师在指导儿童创编童话的过程中, 可以先让儿童编出一句或一个段落, 也可以视儿童的能力鼓励他们编出完整的童话故事。在创编活动中, 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创作, 尽量保持儿童创作的流畅性, 这样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 使他们真正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中来, 也许同时会孕育一个个小作家呢。

二、注重游戏与表演

游戏既是童话的基本美学特征, 也是童话教学经常利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在幼儿园中, 许多游戏都是以童话内容和情节为素材的, 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拔萝卜、一网不捞鱼等等。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 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童话欣赏活动, 让儿童边玩边听故事, 在尽情玩耍的同时感受美好的童话世界, 在童话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是童话欣赏与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表演是童话阅读活动中常用的另外一种方法。在熟悉童话内容的基础上, 组织儿童进行角色表演, 使儿童在参与的实践中产生新奇的角色体验, 从而走进作品意境。在表演前, 老师要帮助儿童拓宽思路, 熟悉童话内容, 把故事的角色与内容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当孩子扮演着童话中的某一角色时, 他们不但可以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 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表现能力、创造力、表演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等。在童话表演活动中, 孩子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故事情境中, 获得了美好享受, 得到了心理满足。

三、培养倾听与领悟

师生共同聆听配乐朗诵, 或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 很容易把儿童引入一种美妙的童话世界。在“听”的过程中, 尽量让儿童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在凝神倾听中他们会特别投入, 常常会被作品所感染。对于儿童来说, 聆听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必要途径。在“听”中他们会为遇到大灰狼的小羊担心, 会为战胜大灰狼的三只小猪欢欣鼓舞, 会对狠毒的皇后恨得咬牙切齿, 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流泪, 从而进入一种美妙的审美体验。童话审美活动是比较适宜生成式教学的, 给予儿童充分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让儿童直接和童话对话, 让童话本身的生动情节、有趣人物和优美语言把孩子们牢牢地抓住, 使孩子们真正走进童话, 领略童话的魅力, 获得独特的体验。童话在人的整个一生中起着启蒙和奠基的作用, 它用自己多彩多姿的美学形态和内容为儿童建造起一幢美学大厦, 使孩子们在充分享受文学的乐趣, 尽情遨游神秘世界的同时, 发展其知、情、意、行, 培养最初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体验。充满体验的童话教学,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情感涵养与精神成长的需要。

总之,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它应该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的培育过程中提高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J].幼儿教育, 2009, (1) .

[2]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的课程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4) .

职业教育与审美教育 篇10

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源自理论与实际的双重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存在很大不同, 专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 严重的工具主义导向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异化的人, 带来心理、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职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1]。如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恰与之契合的则是美育, “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因此, 本文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出发, 探讨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讨论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发掘美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导人们对美越来越高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商品的供过于求, 人们已不满足于物品仅仅经久耐用, 还追求产品外形的美观时尚。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化的需求, 建筑装潢越加看重设计的外观美, 服装百货等日用品也在包装上下功夫, 广告推销需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服从美的规律, 服务行业人员的言行举止也要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以此引发的竞争力都要求生产制造者研发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处于生产第一线及设计制作的技术人员多半来自职业技术院校, 这就对职业教育的美育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德国早在20世纪初就推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 把二者相统一的理念渗透到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 艺术与技术互相影响, 艺术丰富了职业实践活动与产品的审美内容, 职业技术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审美的应用。可以说, 审美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另外, 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和培训服务。它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 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它的目标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 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 传授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 使人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职业技术院校力图培养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所教授的课程直接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对口, 功利性较强。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看, 过于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个人价值即其本体性价值, 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长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主宰下的学生逐渐丧失对其主体价值的体认, 异化为生产线上的劳动工具。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的:“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 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 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 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上。”[4]如今部分学生理想迷失、喜好低俗、生活空虚, 走向社会后不能遵守职业道德, 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问题或犯罪。这些问题与职业教育价值理性程度密切相关。

职业分工的愈加细密使人性分裂的状况愈加严重。如何复归人性的完善?席勒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爱因斯坦也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 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否则, 他——连同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和谐发展的人。”[4]通过“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 继而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与审美教育的目的相通。因此, 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措施。

二、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即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鉴赏与判断,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可以使一个人从自然、受动的人成长为一个理性、主动的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理想的情感动力;一个民族只要还在追求美, 那么, 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因此, 美育成为提高民族文明、增强全民族素质的极其重要的课题。”[5]现如今审美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 如何具体在学校当中实行美育, 使之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教学环节, 真正触到美育之灵魂精神, 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如何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美育课程体系或教育理念, 更需要深入探究。

职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美学知识, 掌握相关技能;二是了解当前与本专业相关的美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状况;三是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审美观, 较强的审美鉴赏判断能力与创造力, 并用在实际工作学习中, 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使学生心智健康成长, 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具体实施措施大致如下:

首先, 可从校园文化建设做起, 从环境上营造美与和谐的氛围。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 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 如建筑物、雕塑、壁画文字、文化长廊等。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现育人功能。学生在艺术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中陶冶身心, 愉快健康地成长。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可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专业特点, 制定合理的规范要求, 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从美学的角度讲, 制度并不是生硬的强制, 若制度合情合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就能创造秩序井然的和谐境界。精神文化环境表现为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校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其次, 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正如乌申斯基说的那样:“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 提高自身修养并外化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唯有如此, 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促成其人格的完善。一方面, 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与活动, 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修身养性, 注意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具有表层意义, 而且也会改进因偏见造成的对待学生的不良态度, 改进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充满人情味的新型师生关系。

再次, 通过一些课程与活动设置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同样适用于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挖掘教材的美, 以生动的讲述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即人学”, 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创新精神。另外, 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方式。不论是设置选修课, 还是以搞讲座、建社团的形式, 都要将学生自身的审美塑造以及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审美问题作为重点, 教育引导学生把审美内化为生活方式, 融汇到日常生活与实际工作中去。

另外, 要与时俱进, 合理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让学生更直接地接受美的熏陶。考虑到当代青年已经步入数字化生活, 广泛接触的是影像资料, 通过这些手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总而言之, 美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人人都培养成艺术家, 而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即不是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 但却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6]。因此也不仅是简单地从外在环境和课程安排上来推行美育, 而应该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专业特性从人的心性深处感化人、教育人, 使之成为具有职业审美素质的人才,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审美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状况和发展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其一,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和了职业技术教育单方面注重专业的缺陷。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说:“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先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个性之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做机器的附庸与俘虏, 而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特长, 充实人生, 点缀生活。苏联伯格丹·苏肖朵斯基也说:“我们日益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进行职业培训, 而是应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特别是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作用。”职业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对其渗透, 重视人的核心价值, 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与各行业的人才。

其二, 审美教育与终身职业教育相互促进, 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理念从终结性到向终身性教育的转变对人们的审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不仅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的饭碗, 而应该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如同对美的观照贯穿人的一生。终身职业教育思潮的核心内容强调学习与工作的交替进行。“教育和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是终身教育中十分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方面。独立的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为了开发经济和社会正义的目的, 都把目标转向教育, 把它作为提高职业水平的一种手段。”[7]终身职业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使所有的人都能在终身受到需要的教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 与职业教育相伴而行, 共同促成人们的和谐发展。

其三, 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是现代化生产与时代精神的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仇春霖教授说:“一个从事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工作的人, 如果不懂得美, 缺乏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也谈不上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商品生产与市场运作的审美要求日益提高, 审美价值甚至成为市场的主导价值, 技术美学显出格外重要的作用, 而审美教育在培养人们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上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总而言之, 必须把“以人为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立足点, 努力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与途径。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去, 使之产生强大的生产力, 把职业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去,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 从终结性教育到终身性教育, 即走向人本位和素质本位教育的过程。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凸显了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 认清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和相关课程活动的设置等途径推行美育, 发掘美育之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永远要求真.今应更求美[A].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3)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12)

浅谈当下审美文化 篇11

关键词:经济化;审美文化;形式化

一、当下审美文化的需求

当我们探索新世纪的文化时,在我们寄希望于新世纪人文前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对这种新文化的基本立足点、新人文的内在实践特性,有一定的适合于经济化时代要求、满足人类在经济社会中普遍利益的总体把握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对于新文化的基本认识。

在我看来,对于"审美化文化"的建构,正是我们在思考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候,所寻求确立的一种全新的文化意识或曰文化理念。

这种"审美化文化"的核心,是在强调人类生存实践、生存需要的普遍性之历史前提下,在公正地对待经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与人的日常生活的直接动机之基础上,充分张扬"爱、和平与美"的人类精神追求及其价值表现的平凡性与常态性,亦即在人的日常生活的形象之维上,克服那种形式化的美学意识形态,恢复人的具体生活的直观性及其感性魅力。

二、审美性文化的构建

首先是"审美化文化"建构与"形式化美学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所谓"形式化的美学意识形态",是指那种建立在文化一元性之上,以精神的抽象性、理性的至上性和审美的主观超越性为指的古典形态的人文美学体系及其价值标准。[1]尽管"形式化的美学意识形态"也赞美、有时甚至是高度诗意地想象了"人"的本体生存的理想之境;就像在柏拉图、奥古斯丁、培根、斯宾诺莎、康德、谢林、黑格尔等人,国学的儒道释哲学那里,"人道"始终是一个令人倾心神往而又要求着不懈的真理性探求的话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古典世界观或价值体系范围里,"人"、"人道"从来都不是一个具有其自身自然合法性的对象。换句话说,对于精神抽象性的偏好,对于理性至上性的执着,以及对于感性有限性和缺陷性的理性防范和伦理超度,始终构成为古典体系中"人"与自己的文化的最基本的美学关系。也因此,在古典形态的文化建构、价值确立中,其美学形式只能是不断寻求一种哪怕在最直观的层面上同样对于理性至上性的有效叙事方法。如同我们在古典艺术体系中所看到的,感性的审美欢悦总是被牢牢掌握在理性强大而沉着的制约力之中,"不逾矩"既是艺术行为之于这种文化价值理性的最明确的表征状态,同时也是艺术体系本身作为一种美学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能的实现。

我们所提倡的"审美化文化"建构,恰恰是要对抗于作为古典人文美学体系之精神制度的"形式化美学意识形态"。可以这样说,寻求审美化文化"的建构,所要求的就是;第一,个体与社会能够回到同一个价值天平之上,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环视、搜求自己最普通平常的利益与满足;第二,文化"审美化"的合理价值尺度,不是一种屈服于理性权力暴政的文化标准,而是以一种新的美学方式恢复人类对于"爱、和平和美"的感性体会,真正实现人与自身生活的直接同一。

这样,我们所意欲实现的新世纪中"审美化文化"之于"爱、和平与美"的体现,在根本上就是反对了古典人文美学体系,即反对"形式化美学意识形态"的一种新的人文美学形式。"审美化文化"的建构目标,就是要恢复人与生活之感性关系的堂皇的叙事性魅力,使之成为人"活着"的现实根据。比如说在 书法中,其历史代表人物为“书圣”王羲之。唐太宗李世民曾论笔法谓:“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所资心副相参作用,神气冲和为妙。”[2]在书法史上,书法艺术的审美诉求、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理想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嬗变与时风,但是美的最高价值判断与理想境界却始终属于主导地位并延续至今。

三、审美文化与形式美学与艺术形态的关系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首先是"审美化文化"建构与"形式化美学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所谓"形式化的美学意识形态",是指那种建立在文化一元性之上,以精神的抽象性、理性的至上性和审美的主观超越性为指归的古典形态的人文美学体系及其价值标准,对于精神抽象性的偏好,对于理性至上性的执着,以及对于感性有限性和缺陷性的理性防范和伦理超度,始终构成为古典体系中"人"与自己的文化的最基本的美学关系。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构建应更多元化,大众化。适合于各类受众体对文化的理解。爱、和平、美是其中心。通过文化层面的渲染,在实践中不同方式的呈现。

另一个问题是:"审美化文化"的建构在充分正视人的具体感性存在过程中,如何能够保持"爱、和平与美"的人类精神追求及其价值表现的平凡性与常态性?"审美化文化"不能仅止于对古典人文美学体系的反抗或批判,它应当同时是一种具有强有力的建设性功能的价值体现。"形式化美学意识形态"尽管有着种种片面性、反人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样也有着特殊的建构功能,即它在长期的 历史 衍进程中,不断地从自身体系内部生成了一种对于人、人的生活实践目标的直接规范力量,并且保持了这种规范力量的稳定性和制度化。对于"审美化文化"而言,我们要求的也是它能够为人的生活实践确立起具体明晰的规范性指向,以便文化的现实过程得以在这样的指向上形成持续的展开。

总之,艺术在各种媒介及机构的干预下会出现多元的形态。是雅是俗,对于我个人只是一种文字的表达,对于社会它会继续走下去。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中国社会的艺术与受众会更零距离。纯粹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不再是他人而言的一部分人在欣赏。

【注释】

[1]《画家实践问题向导》,山西人民出版社。

审美文化资讯 篇12

央视日前公布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杭州荣膺榜首。经过100多位中外专家慎重推荐和评选,十座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为:杭州、成都、大连、青岛、西安、哈尔滨、洛阳、普洱、日喀则和吉林。在当晚的揭晓晚会现场,杨洪基等老艺术家携手黄晓明、李宇春、陈楚生、黄奕等新一代偶像明星共同演绎一首首经典老歌。各参与城市的领导人纷纷登台,带来新春贺礼。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是中央电视台携手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国内外100余家权威媒体共同推出的大型电视活动。以绿色、文明、活力、和谐为标准,推介一批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城市。(来源:新闻午报)

“南海I号”沉船中文物首次在国博亮相

来自“南海I号”沉船的文物首次在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亮相。据悉,今年5月“南海I号”沉船上的部分文物将在故宫端门公展。

当天在“南海I号”南宋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汇报会上亮相的一共有4件瓷器,这些瓷器品相完整。据考古人员介绍,这4件瓷器全部是南宋时期的,涉及景德镇窑口、龙泉窑口及福建德化窑口。据介绍,“南海I号”上的文物极为丰富,出水文物总计4500件,其中完整文物2000多件,主要以瓷器为主,还包括金器、银器、漆器、铜钱、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瓷器主要为白瓷、黑瓷、铅绿釉陶和酱黑釉陶等素面瓷器,这批陶瓷器分别来自我国宋代南方地区著名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系、龙泉青瓷系和福建地区与外销瓷密切相关的诸多窑口。此外,铜钱出水近万枚,最早的为东汉的“货泉”,最晚的年号是南宋的“绍兴元宝”,绝大部分是北宋各年号的铜钱。(来源:京华时报)

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亮相上海引轰动

2月1日,“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明代著名画家仇英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卷》仿本在展览会上露面。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的结构大体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景物顺序布局,但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繁荣的景象。与呈现汴梁风土人情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中房屋建筑更为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兴的行业,加之女伎歌舞弹唱、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一幅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风俗画跃然纸上。(来源:中国新闻网)

央视公布最新调查结果:八成观众满意鼠年春晚

央视市场研究所公布了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收视及评价情况同步电话调查结果,结果显示,84.3%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比去年增长了0.7个百分点。

此项调查自2008年2月6日晚20时30分起,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的同时,央视市场研究对全国406个区县进行了观众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话调查,调查连续进行了3个多小时。截止到2008年2月7日零时,共访问成功2063个家庭,其中1899个家庭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除夕夜,在全国收看电视的家庭中,有96.5%的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比增长了2.9个百分点。在收看过晚会节目的家庭中,84.3%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比去年增长了0.7个百分点。

鲁迅故里兴起新“祝福”游客慕名争睹绍兴民俗

2月8日,绍兴鲁迅故里正在举行“祝福”祭祀活动。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二,浙江绍兴鲁迅故里在周家老台门模仿鲁迅小说《祝福》的场景,从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天进行绍兴传统年俗“祝福”场景表演。绍兴的年俗“祝福”因鲁迅小说而名扬天下,浙江省将绍兴鲁迅故里“祝福”定为惟一的春节保护示范地。(来源:文汇报)

台北灯节:小提灯亮相卡通松鼠结合水岸都市意象

2008台北灯节2月15日开幕。今年的主灯会由中国传统“老鼠娶亲”的故事出发。至于最抢手的台北灯节小提灯今天首度亮相。今年小提灯造型以卡通松鼠为主,台北市的捷运及水岸都市意象都融合在提灯的造型里。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主灯会从“老鼠娶亲”的故事出发,灯区规划区十二道曙光,让灯节的展区,从台北市政府、“国父”纪念馆一直延伸到仁爱路圆环、台北101大楼等处。至于灯节小提灯,今年依旧由纸雕艺术家洪新富设计,主题取名为“丰足鼠”。设计者洪新富表示,今年的提灯“丰足鼠”融合水岸科技,第一次将台北捷运及台北水岸意象融入提灯内,而造型为卡通松鼠,相当讨喜。

据了解,今年台北灯节小提灯一共有十万盏,提供八万盏让民众免费索取,另外的两万盏则提供里邻长及赞助单位发送。(中国新闻网)

我国将在4个传统文化节日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将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4个法定传统文化节日里,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在春节举行诵读总决赛。王登峰说,2007年,国家语委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在全国9个省市进行了试点。活动的主题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其中“雅言”指的是普通话。举行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同时通过号召全民诵读中华优秀的经典诗文,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源:新华网)

春节国内游市场受南方冰雪天气影响损失七成

国旅总社国内游总部副总经理张陵捷透露,受南方冰雪天气影响,今年春节国内长线游市场遭遇“寒流”,大部分旅行社春节期间国内游收入损失70%左右。

张陵捷介绍,由于今年是“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后的第一个春节,不少游客将原本放在“五·一”的出行计划提前到春节,由于南方地区遭受百年难遇的雪灾,今年的春节旅游市场遭受打击。张陵捷表示,受南方雪灾的影响,春节期间从北京出发的南方长线游的退团率达50%。许多游客因担心出游目的地天气状况,出游情绪受到影响,致使今年春节市场总体的报名情况不容乐观。

张陵捷介绍,对此前报名前往受灾地区的游客,旅行社已同当地酒店、航空公司等部门进行协商,全额退付游客票款。他预计,今年旅行社国内游的损失在70%左右。(来源:京华时报)

全国42家书界媒体评出“2007年度十大图书”

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全国42家书界媒体联合推出的“2007年度十大图书”评选结果日前于北京揭晓。本次评选围绕有广泛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及具有重大思想文化价值的图书。

获得2007年度十大图书的书目是:《丧家狗:我读〈论语〉》、《定西孤儿院纪事》、《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 (1923-1946)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至2008 (上) 》、《没有我们的世界》 (美)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我叫刘跃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高兴》、《明朝那些事儿 (贰) 》。 (来源:北京晚报)

一片楠木叶子勇夺荷赛奖方谦华谈创作初衷

北京时间2月8日18时 (荷兰当地时间2月8日11时) ,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WPP) ——“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方谦华的作品《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内濒临灭绝的植物》获自然类一等奖。

从2003年9月,方谦华进入《南方都市报》开始从事突发新闻和时政新闻摄影。2007年9月,方谦华应邀赴三峡地区拍摄当地自然植物景观,此次获奖照片正是从这次行程所拍摄的照片中所产生的。对于这张照片,方谦华表示,当时是用拍肖像的方式来拍摄的,因为觉得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肖像的拍摄手法能用光和影鲜活地表现出植物的肌理,同时也表现出植物的濒危状态”。也许,这也正是这张照片最终打动评委的原因。 (关新)

英国消费习惯50年变化巨大阳光海滩今成重要开支

如果说,从一个家庭的日常购货单上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消费习惯的变化的话,那英国人50年来消费习惯的变化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50年前,花在基本的食物、衣服和取暖上的费用占据了每个家庭支出的最大头。50年后,英国人的钱主要花在了旅游、享乐和住房上。

1957年的数字显示,英国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一都花在了食品上。鲜牛奶、肉类,包括“非常规的肉类”,比如兔肉、口条下水等动物内脏,是家庭主妇购物单上的“贵客”。50年前,最常购买货物的排行上,香烟居然排在第二位。公共汽车票、衣服、烧饭取暖用的燃煤也是主要的开销。

50年后,2006年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1世纪的英国人虽然在食品、衣服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上省下不少钱,但生活的负担并不轻松。今天的英国人,五分之一的钱都花在了与住房有关的开销上,包括贷款、房租和以房产计算的地方政府税。仅还住房贷款利息一项就“吃”掉了平均开销的7%。此外,今天的英国人是“借钱享乐”的一代。能借能花,出门旅游,特别是阳光、海浪、沙滩的异国风情,成了普通英国人的消费。

左右美国选情的化妆师:每位参选人要靠她来“赏脸”

据信息时报报道,今年美国总统选举几位重量级角逐者,出现在电视辩论会上的容貌,几乎都决定于一个人之手:化妆师克莉丝·苏特丽昂。

2008年选举可说是历来最激烈的一场“容貌之战”,各路媒体密集报道,电视辩论会一场接一场,无论是民主党抑或共和党的选将,都必须接受摄像机镜头的严酷考验。因此,克莉丝·苏特丽昂的工作令人叹为观止,她要协助这几位候选人在选民面前呈现出最具吸引力的容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迄今举办的七场初选辩论会,电视观众都看得到苏特丽昂的巧妙手艺。许多分析家认为她对选情的影响,恐怕不在任何一位政治顾问之下。

42岁的苏特丽昂20年前曾是新罕布什尔州的选美皇后,从南新罕布什尔大学商学院毕业后,立志要成为一位化妆艺术家。她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因缘际会,拿着粉饼与口红进军政坛。从1991年到今年的四场美国总统选战,都以新罕布什尔州为最重要的首战,苏特丽昂无役不与。16年来,苏特丽昂的粉扑几乎扑过每一位总统候选人的脸蛋。

上一篇:口语交际课研究下一篇:爱母宫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