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精选12篇)
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认为, 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需要,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是促进其英语知识和技能生成发展的有效动力。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具有如下意义: (1) 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 开阔语言文化知识视野。 (2)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甄别欣赏能力, 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效内化生成。 (3) 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语言认知感悟思维, 增强其英语综合运用的灵活性和地道性。
1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培养感性认知审美甄别力
在英语语言中, 字母构成、语音表达等方面中, 外在的形式美是最容易被发觉的。引导学生用心体味和感知这些外在美, 有助于丰富感性认知思维。
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感悟过程中, 不妨建议学生能够多用口去朗读, 感受英语发音;用手抄写单词, 感受线条的一种流畅之美;用肢体语言来模仿语言表达动作, 感受西方行为习惯。在关注形式过程中, 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知素材。学生在阅读、观看、表达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感悟, 加深印象。这也为培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培养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美过程中, 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认知, 以此来加深理解。例如, 在欣赏Yesterday Once More (昔日重现) 歌曲时, 可要求学生能够针对Yesterday的深情留念中把握“How I wonderedwhere they'd gone.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friend”中对昔日美景的回忆, 并要求学生能从缓慢的音乐节奏中感受其中的语言表达音效以及歌词的表达特色之美。
2 鼓励学生品味意境内涵, 培养理性感悟审美甄别力
英语的语言表达意境美是基于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基础上而形成的内心情感世界。学生在感受语言的意境美过程中, 能够发现文本的真善美基础上, 形成深厚的认知感悟体验。
学生在深入体味语言表达内涵的基础上, 更能够深入其中的表达意境, 形成特有的理性感悟审美甄别能力。教师不妨根据文本表达素材要求, 以探寻其中丰富的哲理性和趣味性, 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强、易激动、重感情等特点进行认知感悟。教师可充分运用情意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在情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境美。
尤其在英语翻译教学中, 可针对学生直译的习惯, 引导学生拓宽自身的思维, 可综合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进行意译, 增添英语表达活力。例如, 在表达有关“承诺守信”的语句时, 不妨表达一些富有意境的语句, 像Commitment doesn't mean sticking to a person when you don't have any option, it means keeping a relation with someone eventhough you've lots of options. (承诺, 并不是你除了他别无选择, 而是即使你拥有了整座森林, 依然选择了他) 。通过这种深刻性表达, 学生能够体味语言修饰以及西方的价值观。
3 重视学生丰富表达思维, 培养发展创新审美甄别力
注重语言的思维内在逻辑性是丰富学生学习想象力和掌握正确运用语法规则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引导学习予以完成。这样利用潜在的诱导造成悬念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将思维活动引向深化而复杂的境地。教师要围绕某个求知点, 展开多方位的诱导, 使学生思维活跃。
引导学生形成地道的英语学习思维来深入体味感知语言, 更能够升华其语言学习思维。在教学中, 创造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坚持用英语教学, 让学生充分地模仿语音、语调, 掌握语法规则等;要求学生能够在中西方语言表达思维异同基础上能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交流。同时, 要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氛围, 使他们在课间休息、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 这样英语逻辑思维的能力便会逐步形成。学生在这样的语言表达思维学习过程中, 不仅能够感受英语的思维内在逻辑性之美, 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想象, 满足他们语言学习认知的需要。
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发现英语外在形式和内在意境审美甄别能力, 能够让学生在用心学习英语、感知英语过程中, 更能快乐享受英语。这种审美甄别能力是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认知过程的归纳和深化, 是学生快乐主动学习英语的核心, 更是学生未来英语学习的不竭动力。
摘要:培养学生正确审美价值观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也是发展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培养学生语言形式、语境内涵和表达思维审美甄别技能展开论述, 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情感和内生动力, 升华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 实现英语外在形式美、内在意境美的完美融合, 提高学科学习发展综合技能, 满足未来语言学习发展需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审美,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丁绍强.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问, 2009 (15) .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
[3]李小莲.中学生英语语感能力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 2011 (8) .
[4]孙景荣.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感”探究[J].考试周刊, 2010 (51) .
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 篇2
1.初级目标
培养学生充分感知生物学美的能力。对生物学美的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官(眼、耳等)对生物学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它是获得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的源泉,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展示的前提。审美教育初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
2.中级目标
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生物学美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指通过生物教学活动,在学生感知生物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生物事物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形成他们对生物科学美的爱好。为了提高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就要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各种形态的生物学美,这样既增进了美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对生物美的情感。
3.高级目标
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学 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人具有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欣赏和创作美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活动。语文新课标提出:审美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一、演示与再现
审美教育既是一种美的形象教育,又是一种美的情感教育。它不同于知识的灌输、道德说教、行政命令和法律制裁,它的特点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美的形象、高尚的情感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内容,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描述趣味横生的事件或情境,或演示形象逼真的和教学密切相关的动作,来创造出审美意境。气氛的营造可以使审美主体的情趣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产生审美的欲望。
如在讲授《道士塔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给敦煌文物造成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用幻灯片的方式再现被掳的部分文物。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又能使他们更深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又如讲到《守财奴》时,当讲到“老头儿上身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句时,为了更好地展现主人公不顾一切的疯狂举动,体现“一纵”“一扑”这两个词中蕴含的是贪婪、灵敏、凶猛之意,教师在课堂上不妨稍做动作演示。
二、诵读与品味
对诗词和散文作品的赏析,经常会涉及到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意境一词概括了中国古代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审美规律。由于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较少,因此在指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意境时,注意避免使用那些太专业化的术语,应从较为简单的诵读入手,使学生在吟读和品味中渐入佳境。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告诉学生诵读的过程是欣赏的过程,只有将心智和情感融入其中,求得情景的再现和心灵的沟通,才能领悟到作品所造意境的佳妙之处;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使学生对如何将静止的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产生直观的认识。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大弦嘈嘈如疾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边引导学生思考“疾雨”和“私语”分别是怎样的情形,并启发大家回忆音乐会上的琵琶演奏,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声色俱佳的境界,进而领悟诗中奇妙的意境。
三、想象与创造
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只是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而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使文学作品的形象丰富、充实起来。教师应该注意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把课本上的语言符号变成立体的画面,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如在学习《风景谈》中“高原归耕”图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意象,碧蓝的天空、柔和的月亮,山是黑的,谷子“从密挺立”,忽然山脊上“长出”了两只角,然后是“牛的全身”,还有扛着犁的“人形”,他们“蹒跚而下”,伴随着“粗朴的短歌”。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中所描绘的人、事、景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中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脍炙人口、极富表现力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审美训练。
参考文献:
[1]田连波.美学原理新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2]郑柳燕.中师课外阅读文选——教学的理想模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1).
[3]况周颐.惠凤词句(卷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 篇4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审美能力,培养
语文教育和美育紧密相连。语文的教学是有灵性的、特殊的、灵活展现的教育, 是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语文的教学不仅局限在学习语言材料、扩大词汇量等方面。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培养其审美能力, 展现个人心灵和人格的完美和谐的特殊课程。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教育, 必须符合高中生的审美特点及其身心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重视语文课程中实践性活动的开展。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感
高中语文课程标就曾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认真处理好死板的知识与培养个人能力的关系, 着重培养学生个人的独立性与其自主性, 尊重学生个人的人格, 努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以及满足各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中学语文课本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以及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提炼生动的优美词句, 挖掘感人的抒情色彩, 提升审美能力。作为教授语文学科的教师,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遵循学生个体的审美规律,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由个人体验到总体评判, 深度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美感, 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在文本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的渗透, 从而增加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 发掘语言美
在高中五本必修教材以及各种版本的选修教材中, 文学语言用字精练传神, 记叙文中的对话富有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文字的运用、欣赏个别语句的美感, 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一般地说, 诗人十分注重用字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形象地反映词语的美妙和内容完整的表达。贾岛的《推敲》就是必修教材课后题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贾岛自己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 门早该关上, 恐怕推不开了, 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 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推”“敲”, 一会儿伸手一推, 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 著名的大作家韩愈恰巧从这里经过, 随从仪仗, 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 见大官的仪仗行人是回避让路的。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 竟没有发觉, 等到近身, 回避也来不及了。韩愈问明原委, 不但没有责备贾岛, 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 韩愈沉吟了一下, 说:“还是‘敲’字好。”单单对“推”“敲”二字的琢磨, 来反映诗句的意境, 引导学生认识琢磨这些词语, 就很容易体会出诗句中所表达的美感。
(二) 欣赏优美的语句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优美的散文。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语句, 是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途径。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用诗画的语言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梦幻的荷塘。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 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 一个“泻”字, 化静为动, 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像是画在荷叶上。”柳树的倩影作者用了一个“画”, 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 精心描绘一般, 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 富有情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 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 水乳交融, 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三) 琢磨富有个性的词语
词语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描绘的事物在作者心中的喜爱程度来展现的。词语是心理活动的具体展现, 《再别康桥》一文中对词语的描写就有较为浪漫的风采, 这正是作者善于用精练的笔墨, 刻画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怀。“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作者为何在此处用“新娘”一词, 为何不是其他词语?“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什么是“云彩”?云彩是作者的主观写实?还是虚拟的意象?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值得深思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中认真揣摩, 就一定能发现许多值得回味无穷的东西, 从而体会出作者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之美感。由此, 在语文教学具体过程中, 琢磨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对具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展现意境美
意境美是审美中的最高境界 , 中国古老的传统的美学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看作是美学中的精髓。因此, 意境美是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深刻体味文学作品, 容易产生联想, 展开丰富想象,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味文章的美学审美感,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 使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 从而不断体味意境, 让学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想象, 联系个人的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法, 揭示了意境美无处不在。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应在学习中时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既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者, 又是传播意境教学的使者。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发现语文教学中美的存在,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小芳.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J].青年科学, 2010 (1) .
[2]曹燕琴.关注习惯养成实现高效课堂[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 (1) .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5
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1强化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1.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1.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讲故事、讨论、游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1.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MP3中的歌曲欣赏和DVD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2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3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
4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MP3和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存的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着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5审美教育的关健在于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再次,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论阅读教学之审美教育方略 篇6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社会对语文教育的空前重视,人们改变了学习语文没有多大作用的错误看法。学习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的热潮涌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大体分为两个板块:一是阅读,二是作文,而30%的学生都认为阅读只是理解文字的皮毛,也就是从篇章的最底层开始理解有人认为阅读就是单纯地识字,若把“阅读”真是理解成这样,那么阅读岂不是可有可无,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阅读”的准确定义是: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类对文字与文段和整片文章各个阶层的认知、理解与感悟,从而以共鸣的方式对整篇文段中产生一种具体和抽象、详细与省略的阅读贯通和阅读方式,因此,阅读不仅仅只是文学上的一种文段的分析方法,更是一种信息模式的转载和理解(表面注释与内涵注释),从而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文字题材进行多元化和整体性的理解。因此,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广播报刊,其都需要我们深层次地用心理解和领悟,从而让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潜入我们的内心之中。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
首先,阅读在语文中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和考察方式,其中能够考核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感性意识与直觉理解性。某些不擅长文学阅读理解的学生就不能在很快的时间里理解难度较大的文段(主要的抑制性是阅读速度较慢、理解文字表面意思较慢、深层次的想象与猜测较慢),因此,这一类学生应当通过简易的文段理解和阅读,是语文教师首先要培训的学生。其次,阅读除了要求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理解,还需要从眼、鼻、耳、口、舌五官融合一体地认知,这是建立在心与文字的交流和悟性之上的,从而在阅读中外产生悟性,当然,这样的悟性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大量做阅读限时训练,也需要教师逐步引导。例如朱自清的《春》,如果说不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受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的话,就不能感受到文中创设的春雨之宁静,春风之柔媚,春花之瑰丽,春草之嫩绿,更感受不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因此,在语文阅读中,学生的悟性需要不断地培养和认知,以多层次多感官的方式具体理解抽象的物质,并且运用多种感悟的方式塑造文学的魅力和亮点,并且以独有的情感感知文字的奥秘,从而在累积丰富经验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再次,要采取多元教学的方略,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阅读教学而言,需要将学生、教师、课本有机融合,实现彼此之间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实现动态互动。在这一前提下,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自主性交流模式,重视合作和探讨,形成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重视知识的积累,领悟情感,达到对语言的品味,强化实践的目的。鉴于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功利性较突出,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不高。教师在讲解的文章时,规则相关俗套,降低文学作品魅力,因此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需要被重视。对于文章而已,之所以存在美,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鲜活的形象,情感丰富,意境完美。文章具有多面性,诸多审美因素的集合构成了文章,教师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分析,避免分解,使得学生整体性地了解文章的内在美,展现精神魅力,使得其受到美的震撼。文中所有客观事物的出现,都是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同事物的不同描写,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层捕捉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表达。例如,在进行《故都的秋》文章讲解的时候,将其定位为典型的情景交融的文章。教师可采用感悟法,促使学生回忆起秋天的景色,然后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朗读,在行文中感受读者所体会的秋天的景色,加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读,秋的萧悲情自然呼之欲出,较之生硬地按照教师用书解释,效果要好得多。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
三、结论和期望
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 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 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 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 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 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 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 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诸如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识谱训练, 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 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它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 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审美价值。影响音乐审美的要素很多, 下面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分析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从音乐教学内容出发, 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 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 具有欣赏价值的、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涵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会使心灵萌发美的种子。同时, 好的歌曲教材还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 只有优美的曲调, 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 使学生听了还想听, 唱了还想唱, 百听不厌。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 久而久之, 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在歌唱教学中利用立意深、情境美、曲调美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其次,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利用音韵美、配器美的乐曲, 让学生感受、理解, 激起丰富的情感, 从心灵深处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因而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 以美导真、以美引善, 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附着, 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以欣赏音乐为主, 以讨论讲解为辅。以欣赏音乐为主, 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进而对音乐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可能有人会说:“不讲解又怎样会使学生理解音乐呢?”在此, 我要说:“请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位音乐心理学家说得好:“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 因为伟大的音乐作品总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以欣赏音乐为主。但是, 这样说并不等于排斥讨论和讲解。因为在教学中, 讨论和讲解终归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它们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 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在聆听中不断地把握音乐的分寸感, 取得音乐艺术的体验, 从而使自己在音响世界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成为自己的主人。
二、从音乐教学方法着手, 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 重视教育的潜在效应。
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 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 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 与音乐融为一体, 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 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 才会成为可能。因此, 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 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 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 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 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 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 享受美感, 陶冶情操。
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能容忍说教,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 教师与学生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 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三、从音乐教学环境切入, 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 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 并诱发情感的产生, 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
总之, 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都要体现这一理念, 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 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要强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 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育必须注重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8
一、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 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好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 对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培养音乐兴趣, 提高文化素养, 陶冶高尚情操, 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切实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 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 培养学生辨别、感受、记忆音乐的能力和辨别、理解、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 必须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 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 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从听入手, 在听的基础上进行, 离开了“听”, 就无法学习音乐, 离开了“听”, 音乐也就不存在了。音乐教学的全部内容都离不开音乐听觉的感知与体验、分析与理解。就是音乐知识的传授, 也必须是首先通过音乐听觉的辨认——首先感知与音乐知识相关联的实际音响效果, 进而反过来从实际音响效果中感知和理解、认识和掌握那些富有生命和灵魂的音乐知识。
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 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意识、观念, 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 让
筅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付婕
其欣赏一些经典之作, 以净化心灵。我们在欣赏乐曲的同时, 也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通过对音乐美的熏陶, 自觉地抛弃那些粗俗的杂念和情感, 使心灵得到净化, 让教育与自我完整融为一体。
音乐鉴赏教学就是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教师为学生建一座沟通音乐的桥梁,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聆听为主要手段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性。音乐, 将耳朵唤醒;耳朵, 将心灵唤醒。
二、在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歌唱是人类最本能的表现手段, 也是表达情感的良好方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歌唱活动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演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一种表现形式。歌唱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通过演唱, 学生能直接感受、表现音乐, 表达内心情感, 享受美的愉悦, 受到美的熏陶;通过演唱, 能丰富情感体验, 提高音乐素养,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齐唱、合唱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培养团结向上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演唱教学作为音乐表现领域的组成部分, 是通过歌唱形式实践审美体验的。由于歌唱既是情感的抒发, 也是情感的体验;既是情感的交流, 也是情感的升华。因此, 演唱教学必须要将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目标。当然, 这种情感不是一般生理上的喜怒哀乐, 而是进入艺术领域的审美情感。我们的演唱教学必须要确立情感教育的价值观, 将审美情感像一根红线一样, 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教师的示范性演唱是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的审美情感展示, 良好的范唱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喜爱歌曲教材, 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唱欲望。因此, 教师不仅在课前要将自身的演唱纳入备课内容, 而且在课堂上要达到表演层次的基本标准, 即:面对全体学生准确而富有表情地演唱, 可以边弹边唱, 也可以清唱, 但必须要与学生有情感交流。如果我们演唱教学的范唱真要达到这样的标准, 那必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 必定使学生受到歌唱艺术的感染, 也必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唱的强烈欲望。显然, 这就是演唱教学的审美潜能转化为审美效能的一种表现。
当然, 演唱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调动他们的歌唱兴趣和热情, 并使其保持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增强学生对演唱好歌曲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喜欢所学歌曲、想学唱所学歌曲的心理基础上, 树立起演唱的信心和勇气。在歌谱教学中应该注意曲调本身所蕴涵的音乐美, 不管是听唱还是视唱, 都要注意乐感的培养和体现, 歌谱演唱本身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必须将识谱能力的培养结合审美体验进行, 并与音乐表现有机地融合于整个演唱教学之中。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之后, 必须要进行一些艺术的加工和处理, 从速度、力度, 乃至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一些变化, 使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完美, 情感的表现更加深刻、动人。
学生学会了歌曲的演唱, 并不是审美活动的结束。作为音乐表现的演唱教学还应该在歌唱表演上开展一些艺术实践, 以更深刻地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最大限度地发挥歌唱的审美潜能。
三、在音乐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任何音乐教育中, 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 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 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 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 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 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 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在普通音乐教学中, 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 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 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 不能沿袭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 要把整个音乐概念同感悟某个音乐对象相结合,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相结合, 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始终都要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 它是一门艺术的课程, 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它的艺术性。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 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 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 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 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 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
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 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 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音乐课的教学重在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 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 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 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 音乐课的教学应是审美教育为主, 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 不需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 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 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的“说理”远远不及学生听觉的主动参与, 音乐教学的审美性、音乐性、艺术性不能忽视。
四、在音乐创造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在教学中应通过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创作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掘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的归宿。学生音乐创造才能的培养和发展, 都需要在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表现环境中得以实现, 激励学生表现音乐, 发展其音乐创造才能, 不但创造出多彩的音乐世界, 而且也创造出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审美主体, 同时又是对学生是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判断的极好检验。挖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 使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的情感, 可以通过教学中的多样化,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提高中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分析 篇9
一、美术教师是促进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引导者
马克思认为, 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 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 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 他们求知欲强, 可塑性大, 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 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 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 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课堂活动中,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参与意识, 我多用讨论式, 给学生自由,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很高。例如, 在欣赏课《格尔尼卡》教学中, 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搜集有关资料, 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 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 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 上课时,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 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 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 ( 1) 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 ( 2) 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3) 产生地点; ( 4) 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 以及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在重点介绍毕加索的作品的同时, 我进行了拓展, 例举了我国当代油画家李自建的作品“人性与爱”系列《南京大屠杀》, 将之进行类比, 引导学生思考: 美术作品除了装饰屋宇的功用之外, 还能发挥那些作用? 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 都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经过提问、解答, 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 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二、审美教育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内容和途径
1. 形式美感的培养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 线条是造型的基础, 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 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 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 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 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
2. 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 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 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和感受力, 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去。在生活中发现美, 感受美, 创造美。所以,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 绘画技能的培养仍然是教学的重心。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加强对绘画技巧的讲解, 应当通过布置一定的绘画任务, 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的美术知识。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通过教师的点拨, 学生很快就能发挥想象, 将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纸上可视的绘画作品。
4. 审美理想的培养
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 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 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 什么是丑恶的, 什么是应该歌颂的, 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 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 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感受和感化, 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 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 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 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 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 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 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 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5. 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 “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 有形的东西, 可用想象使它变形; 无形的东西, 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孩子们充满幻想, 我们应该因势利导, 将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 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 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 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 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 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 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 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 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摘要:美的事物蕴藏于生活,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和理解,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美的素养, 要接受相应的教育和熏陶, 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 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才能逐步得到和提高。美术课是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 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而美术教师正是这一活动的引导者和主导者。
音乐的立美审美教育之探讨 篇10
一、音乐的立美、审美教育通过构建人的本质结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音乐立美和审美教育活动, 可使美育的功能通过音乐艺术领域的实践实现, 使立美、审美主体在审美意识与能力上得到提高, 音乐立美、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同时, 音乐美育与人类实践能力的培育相关。实践能力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所在, 音乐立美、审美活动中严谨的规范化与自由的主动性相结合是“人类创造性的本质特征所在”。人类在音乐立美、审美活动中, 可把握创造性的关键, 提高创造性实践能力。
(1) 音乐立美、审美与物质生产力。音乐立美、审美活动, 能使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操作能力大幅度提高。在音乐立美创造中, 其音响结构的材料在自然音响中并无原生状态。音乐赖以发展、创造的材料, 比其他艺术的材料有较多的主体实践性和创造性。在客体和主体情态结构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过程中, 需立美主体掌握结构对应的丰富联想力, 实现转化联想和幻想力, 丰富情境、意境的想象力。在将内心意象外化为音响动态时, 需要立美主体的创造性操作能力。在表演的再创造过程中, 音乐客体的辐射力能引发主体联想, 自由、能动地发挥将音乐符号外化为音响动态的操作能力。这能促进立美、审美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操作能力的发展。当这些能力成为物质生产的创造力时, 就能发现音乐美育可以优化物质生产人员的素质, 提高生产效率。
(2) 音乐立美、审美与教育生产力。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 发挥它培育人才、完成社会生产的功能, 必须调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能动性, 使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自我建构, 让教育者在塑造他人的同时也塑造自我、优化自我的本质结构。还要使教师在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 将从人类文明成果中提炼出的符合规律性、目的性, 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典范模式传递给学生。美育的中介、主导作用能使规律的掌握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结合, 音乐的立美和审美对这个功能体现得更加集中和充分。立美、审美主体从掌握音乐范式的规律入手, 掌握反映世界万物动态的运动、发展规律。音乐的多声部思维对主体立体思维的建构, 音乐表演活动中音乐的抽象符号转化为音乐感性形态的操作, 对各种感觉分析器同步综合运动能力的强化, 均能提高主体整体把握客体结构和规律的敏锐性。音乐范式的可操作性、音乐美动态的感染力, 能促进主体的创造兴趣与诱黑龙江七台河●吴晓枫
发主体的创造动力, 在音乐美育中实现范式与动力的结合交融, 使主体在把握对象范式的同时, 也实现本质结构的构建和优化。
(3) 音乐立美、审美与精神生产力。音乐的立美、审美是精神生产范畴。科技的发展, 物质材料的运用, 技术结构的掌握, 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也显现它复杂的精神创造特质。音乐客体物质材料及对象化过程的特殊性, 要求立美主体在精神创造中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的综合运用与协调。在此实践中, 立美主体的精神创造能力能充分发挥和不断提高。审美主体能不能与音乐美的客体实施交流, 获得美感, 程度怎样, 就与审美主体精神创造能力的水平密切相关。在音乐实践中, 要激发精神创造力的释放, 促进精神生产力发展。
二、音乐立美、审美教育的措施
(1) 电声技术的进步与各种传媒的发展, 使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如果不加选择, 一些品味不高、缺乏审美价值的东西, 就会与格调低下的东西一拍即合。离开了美, 就失去了实现真和善的环境。改善音响环境, 创造音乐精品, 就要提高音乐经典在音乐氛围传播的浓度, 特别是要扩大优秀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影响。学校、医院、企业等部门的背景音乐, 也要精心选择、制作, 具有审美价值, 宣传和传媒部门更要有效避免音响污染。系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学校音乐课和业余音乐教育中, 必须提倡正确的鉴赏方法。要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将参与、听辨和鉴赏融合在欣赏过程中, 从感性出发,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听觉思维, 让教与学、理性和感性、整体把握和具体感受、反复聆听相结合, 使美的音响动态在欣赏者的心中萦绕。
(2) 普及合唱乐器教育, 让立美主体把握先进的审美意识与对象化手段的结合点, 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与能力。当前, 随着钢琴热、乐器热, 参加音乐学习的学生不断增加。因此, 在让学生掌握乐器基本技能的同时, 不应忽视美的教育。
(3) 在音乐创造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是音乐立美、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进行音乐创作, 用音响动态抒发内在情感、外在感受的能力, 要从小培养。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创造的积极性, 注意培养学生即兴演奏的兴趣并进行积极指导, 让他们把音乐范式的运用, 与主动、自由地创造相结合。在音乐课中, 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音响动态表达感受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在开展活动的同时, 教师应结合音乐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4) 音乐是综合性的艺术活动, 要注重与相关门类相结合。比如音乐与艺术体操的结合, 民族歌舞的复兴。在中小学, 要加强民族歌舞的学习和普及, 这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协作性。音乐还要与诗歌、戏剧等艺术结合, 可让学生参加歌舞剧排演、配乐朗诵。要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 由听觉引发语言表象和其他感觉表象的运动, 使听、视、动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协调, 具有较强的联觉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之, 教育的宗旨是育人, 育真、善、美的新人。在立美、审美的活动中, 要注重由美导善、入真。
论中学健康教育的审美路径 篇11
[关键词]中学健康教育审美路径健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53
健康和审美在学生素质与能力结构中起着基础和导向作用,是一种交叉融合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结合人的成长规律,立足一个更高的层次,从审美的视角对我国健康教育进行审视,深刻认识健康教育的特征和规律,为中学健康教育更好地开展确立科学的起点、方向和路径,也是中学生青春期成长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生活的不断丰富,健康和审美之间的关系将日益紧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中学健康教育的审美路径也是审美能力的实现路径,是一个循序渐进地将健康和审美融合共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健康教育过程本身的科学化、审美化和艺术化,又要实现健康教育效果的长效化,使学生自觉地将审美观念应用到终身健身中去,和健康结合起来,自觉地以审美为导向,促进健康的获得与保持。
一、立足宏观视野,多维提升学生健康素养
通常可以认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并作出正确的与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是衡量健康教育的重要指标,应从青少年抓起[1]。我国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很低,2008年卫生部的调查结果仅为6.48%[2]。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文化精髓至今仍被认为是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多方面参悟之后的科学论断,身心合一,经常保持快乐充实的美丽心情,并且动静结合、营养适当很有利于健康。譬如很多农村的长寿老人一生没参加过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但他们依然健康到老,他们的健康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应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健康能力,使之尽可能遵循意识、知识和能力逐步提升的顺序,并将健康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发挥审美的能动作用。美对健康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前提下促进学生寻找自己的方式促进身体健康和道德适应,也应是未来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结合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健康教育归为体育的范围,至少在目前体制下是不合适的。因为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受的干扰和诱惑非常广泛。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健康教育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离不开体育,可单靠体育教师很难独立完成,应该和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健康教育甚至可以成为智育的主要题材和内容之一。目前把体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并且以美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具有更强的可行性,我们甚至可以把健康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样就还能以健康教育为契机,使学生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
二、重视多因协动,逐步唤起学生审美健康
健康教育终究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以教学改革为基础实现多学科联动和多因协动。健康内容的广域性和健康素质的基础性在中学各科的教材设计中已有所体现,尤其是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课程较为明显,也基本实现了学科联动的教育模式,这些都为健康教育的多维性打下了基础。可是在重视学科本位的中学教育中,各学科虽都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健康内容,但由于都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不可否认,其他人文学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责任和社会适应,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因性健康失调。若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自身为审美对象培养他们的健康审美意识与能力,学生健康的内因就能得到有效调动,而且还能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奠定基础。另外,学校可以适时适宜地安排一些健康教育的专题讨论、活动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评判,加强行为引导。这样在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内因驱使下,主要负责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教学就有了更多的助力,审美理想、道德责任和未来使命会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运动。当然,随着教学媒体的日益发达,在健康教育中也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视频等,让学生接触一些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形式,唤起他们体味运动的气质美。譬如,有专题研究表明,健身气功教学能很好地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熏陶[3]。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审美方式,审美要求先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可以从对自我的身体审视开始,客观理性地认识和接受自身的不足,积极通过运动和营养去改善它,而非进行所谓整容、节食减肥之类的破坏性重建,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提升自身健康审美能力。
三、重视审美素养,教育学生走向优雅生存
教育的过程就是使自然的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中国人传统的“权力化生存”和“能力化生存”也将因为所受的教育
【基金项目】云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项目号:Z13005。
而走向“优雅生存”。一个能走向优雅生存的人一定是一个健康的、快乐的、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丰富人文知识的人,这些都应该而且必须从教育中获得。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必要的人文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个人价值理性的构建,也几乎决定了学生自己生活的幸福程度和对未来社会的贡献。在教育的过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无疑会导致很多难以弥补的问题,而科学的人文教育离不开审美的融入,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审美素养的提升应该贯彻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也应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价值评判尺度。审美是多元的,真正能成为个人素养的审美应该是健康的,应以健康为价值尺度和主要目标进行评判。因此,在审美教育中应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健康为目标,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科学地融入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并使二者合理结合相得益彰,符合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也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具体操作过程中,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授认为,应排除不良社会文化的干扰,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关乎学生未来健康和幸福的大问题来解决[4],因此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也为中学健康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学生是一群属于生命特殊阶段的特殊人群,中学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文化活动,不能没有审美活动的融入。对我国中学健康教育的审美路径探索是在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下对健康教育的一种美学的审视和指引,其意义在于使学生在健康问题上尽早形成科学的审美方式,促进自身健康的获得与维持,时刻警惕健康失调现象的出现。健康内容具有多样性,审美表现是多元化的,在学习任务异常繁重的中学时代对二者进行充分的课堂教学在很多学校显得不够现实,但结合课程特殊性和学生青春期身心发育特征对学生进行健康意识和审美素养的“内化”教育都是可行的,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相关知识和能力,也能实现真正反观内视具有修慧色彩的审美观照,为终身健身和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皓宇,王刚,袁媛媛.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8):616-618.
[2]邹思梅,方小衡,林德南,庄润森.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7):537-540.
[3]司红玉.健身气功教学与审美教育[D].山西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6).
[4] 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2013,28(1):1-7.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反思 篇12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109, VOL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 2002, (11) .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之十七) .特级教师家园, 2005.http://blog.cersp.com/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 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
[6]刘安海, 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
[7]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慕尼黑, 芬克出版社, 1970:238.
【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推荐阅读:
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05-28
中学审美下的美术教育07-06
中学音乐创新教育09-28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07-04
中学音乐舞蹈教育08-14
中学音乐教育改革08-19
中学音乐教师素质06-10
农村中学音乐课堂10-14
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05-08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管见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