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设计

2024-08-03

适老化设计(共8篇)

适老化设计 篇1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 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从原来父母与子女的共同居住逐渐向相邻而居转变, 老年人生活越来越独立的同时也为设计提出了更多思考要素。

一、布置南向起居室

老年人行动不便利, 同一空间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 起居室往往是老年人主要的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因此将南向的房间设计为卧室, 往往会提升整个空间的适用度。如条件不允许可在南向空间划分出局部区域作为老年人的休闲空间。老年人的起居室开间与进深不宜过大, 主要是起居室主要布置沙发与电视。开间过大容易造成老年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容易听清和看清, 以常见电视尺寸40至60英寸为例, 沙发距电视1500mm-3600mm为合适。进深会增加老年人的行走负担, 无合适支撑的支点还易发生意外。

跃层的住宅中常将起居室设计成局部挑空的形式, 以突显住宅的奢华, 而在老年人的住在中此设计并不适用, 高挑的空间虽然使得空间更为流通, 但难以保持室内的温度, 易使温度变化过快, 老年人自我调节体温的能有所下降, 空旷的室内空间会加剧室内温度的变化。空间中挑空的区域可以考虑设置在入口的玄关等展示功能强的区域。

二、布置南向卧室

人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卧室度过, 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卧室在设计时应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老年人的卧室应选择朝南的方向, 南侧采光较好, 在跃层居住空间中如首层有南向卧室可优先考虑让老年人居住, 减少老年人上下楼梯的次数, 如首层没有南向卧室则可将二层南向卧室给老年人居住。

老年人卧室的开间因选择3300mm以上, 这主要是考虑家具放置后要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卧室的位置选择应保持空间的私密性, 老年人睡眠时间较短, 而且作息时间习惯早睡早起, 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相反。因此选择交通流线末端的卧室作为老年人卧室可以减少居住者的相互干扰。同时应该避免老年人的卧室位置在通往起居室与厨房的必经之路上, 减少通往这些空间时对老年人休息的影响。住宅设计中平层面积较大时可相对集中的划分出休息区域, 可将南向相邻的空间打通或沿墙设置入口将这两空间连接起来, 能够方便多位老人共同居住在同一住宅内, 并且能相互关照。

三、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设计时可分两种情况, 首先是老年人卧室自带洗手间, 其次是老年人的卧室与卫生间分别在不同空间内。因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步退化, 因此要避免卫生间设置与老人卧室相距较远, 避免老年人需要穿过其他空间后才能进入卫生间, 同时通向卫生间的交通流线尽可能设计为直线, 减少迂回的曲线增加去卫生间的距离。当卫生间远离卧室时可适当考虑将卫生间进行改造, 使得卫生间能够靠近老年人卧室。通常卫生间会采用推拉门的方式, 主要是因为卫生间经常使用淋浴器与洗手盆, 因此潮气较大木门则很容易变形, 但在老年人居住的空间内卫生间门的选择应倾向于平开门的形式, 主要是避免推拉门的门槛高于地面, 对老年人的出入造成阻碍。同时为防止洗手间的水溢出而设计的过口石也应降低高度或取消。这主要是预留老年人在轮椅活动时能够方便进出, 洗手间的面积不宜过小, 充分预留老年人轮椅转弯的空间。洗手间的材料选择应防滑速干的材质, 老年人移动不方便, 地面上的水将给老年人的活动造成更大的影响。

四、注重动线和视线联系

适老住宅中的主要活动区域的交通流线设计的相对宽敞和多向, 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抵达主要活动区域的路线选择, 减少老年人的移动距离, 宽敞的交通空间可以方便使用轮椅的老年人进行方向的转换。比如可以起居室为中心设置环形线路将卧室、餐厅和卫生间进行连接。

视线联系意在加强老年人与其他的沟通能力, 伴随着老年人的听力与视力的下降, 老年人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也日益减少, 因此在室内设计时应该积极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性。可以再厨房与餐厅的墙面上设置洞口与窗口, 这样当家人在厨房准备做饭时方便观察老年人的活动, 同时老年人也可看到家人的动向。

五、布置公共交流空间

居住空间当中对外的公共交流区域主要是阳台。储物同时有可与邻居交流的方式, 在设计时可选择轻质隔断与栏杆, 防止老年人因行动不便造成跌倒或坠楼的危险。玄关处因为老年人改变体位 (例如下蹲、弯腰、起身等) 时候比较容易跌掉或脑供血不足, 因此在玄关处需要换鞋的地方, 设置扶手或能够坐下来更换鞋子与衣服的区域。同时在玄关处尽可能预留空间, 为日后老年人不方便需要乘坐轮椅时进出提供空间。

六、充足储存空间

老年人多数较为恋旧, 而这种恋旧既是情感上的依恋, 表现为对子女和朋友的依靠, 也在物品上留恋, 舍不得将旧物丢弃, 而这种对旧物的留恋其他也是感情上的依赖, 因为物品往往让老年人睹物思人。因此在老年人住宅中需要设计较大的储存空间, 用来存放老年人的物品。因此可在房间内设置衣柜、壁橱、吊柜等等, 房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将书法与储物间结合, 扩大空间的使用率。

总结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老年人为社会和家庭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退休后往往更期待能够提升自身生活质量。从充足日照的生活空间到避免较差的流动路线, 再到提前预留的卫生间轮椅空间, 都是以更为人性且细腻的目光聚焦于这群特殊用户, 力图从应用更细腻的眼光为居住者打造出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 适老化住宅一词也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面对这种不可抗拒的特有国情, 如何利用设计的手段为使用者们带来舒适与方便, 获得了更多人们的关注。本文以起居室、卧室、卫生间等空间为出发点共同探讨适老化住宅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适老化,室内设计,功能分区

低密度老年住区如何做到适老化? 篇2

我国低密度老年住宅开发的误区

近期,有些开发商仅以养老的名义“圈地”,争取土地优惠政策。一些项目只将养老、养生当作口号或卖点,但实际规划设计出来的产品形式和普通住宅没有差异,忽略了老年人的居住需求。为此,我们选取了市场上一些较为典型的低密度老年住区项目,对其产品类型等相关信息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了当前低密度老年住宅产品的几个设计误区。

1.误区一:主卧设在三层

由于联排住宅独门独院,别墅感较强,显得比较高端,所以许多低密度老年住区中选择了这一住宅类型。但联排住宅的面宽窄小,一楼只能布置为餐厅、起居室、厨房,二楼为子女卧室,三楼是主卧室(图1)。而现在的居住者和购房者中,有很多属于已经上了年纪的人群,主卧布置在三层,他们就要经常上下楼,这给其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在调研过程中,经常听到住户说周末去别墅小住,楼上楼下的爬了太多回,觉得腰酸腿疼。这样看来,在这类住宅中生活并不放松,反而更累。

2.误区二:户型内有高差

一些平层的住宅为了追求“别墅感”,往往在套型内(例如起居室、餐厅中间)刻意设置几步台阶,使用时需要反复上下,无论是对于老人还是小孩来讲都十分不便。另外,台阶处十分容易摔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图2)。

3.误区三:老人卧室在北向

一些多代居套型中,会在—层的北向设置一间客卧。当家中有老人长期居住时,由于不便于每天爬楼梯,往往就会住在北边这间卧室里,与主要的家庭起居空间距离也很远,很不人性化(图3)。

4.误区四:卧室、卫生间距离较远

主卧室和卫生间的距离较远也是一些豪宅设计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图4),这给老人如厕带来了不便,即使是中青年人使用也很不方便。

5.误区五:空间大而不当

一些豪宅中留出很大的起居空间,有的还是双层挑空的。对于老人而言,这会带来很多不便,一来电视视距较远,二来空调很难将室内温度调节到较为舒适和均匀的程度,还会费电。最终导致全家人都不去使用这个大空间,而都在卧室里待着。这种设计仅偏重塑造“高端”的空间效果,而并不利于老人的生活。

国外低密度老年住宅的特点借鉴

1.美国:低密度老年住宅多为平层套型

美国的老年住宅大都是平层套型(图5),其优势是不用上下楼梯,很方便、安全,同时也节约了垂直交通空间。另外,每个卧室都就近带有衣帽间、卫生间等,这是老人住宅重要的标志。

2.日本:普通住宅中老人居住层的功能完善

现在,日本政府支持居民建与老人共同居住的住宅,并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在这类住宅中,老人居住和生活的区域大都设置在一层,除了有老人卧室外,还可能包含老人专用的起居、厨卫空间,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和尊重(图6)。

3.日本:住宅空间设计注重家庭代际关系

日本在住宅的空间设计上特别注重家庭的代际关系,针对老人与子女生活习惯、作息习惯以及居住文化的不同,都有特殊设计。以门厅为例,老年人可以从一层门厅入户,年轻人通过一个单独的楼梯从二层门厅入户。这样年轻人回家较晚时,也不会影响老人休息,两代人生活保持独立,互不打扰。

4.日本: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考虑周全

老人卧室与餐厅和起居空间较为接近,并保证视线的通达。家人或护工在进行家务或护理活动时,可以方便地了解卧床老人的情况,使老人能得到及时的照顾。

我国低密度老年住宅如何做到适老化

现在,我国常见的低密度住宅大致有五种类型:联排、双拼、叠拼、大平层和多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产品都从联排走向了大平层,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仍停留在“有天有地有楼梯”的概念中。楼层过多的住宅不利于老年人使用,将来住在郊外的很有可能是老人。一个50多岁的购房者,加上两个70、80岁的老人住在别墅中,反复上下楼梯对他们来讲是非常不便和危险的。

1.联排住宅:适老化条件不佳

很多联排住宅面宽很小,楼层又多。如果要选择这样的联排住宅,就需要考虑设置电梯。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利用预留的墙垛,将首层起居功能转化,加一间南向卧室(图8)。

2.跃层住宅:预留电梯位置

跃层住宅建议设置电梯,或者利用衣帽间、储藏室等空间设置电梯预留位,以便在将来需要的时候加上电梯(图9)。

3.考虑空间回游,便于照护老人

在一些较大的住宅套型中,可以在老人卧室和起居空间之间设置回游路线,缩短老年人在各室之间的行走距离。当老人在某个空间发生意外并挡住空间入口时,家人可以通过回游动线上的另一个入口进入该空间救援(图10)。另外,回游动线对于增进视线、声音联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适老化卫生间的设计研究 篇3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卫生间设计不同于普通人使用的卫生间设计。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够使老年人自主地使用。老年人的卧室最好有独立的卫生间,方便老年人就近漱洗、便溺、洗浴。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老年人的卧室要和卫生间离得比较近,方便老年人。老年人卫生间洁具设施的平面布置应留出轮椅进出和转弯的空间。

二、适老化卫生间设计的要点

(一)卫生间的尺寸。适合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使用的三件套设备卫生间的最小内尺寸通常为1500x2225mm,这个空间很小,以致许多使用轮椅者在使用该卫生间时将会有困难,如有可能,应加大空间以满足老年人如厕的要求。

(二)洗浴空间的设计。老年人洗浴空间应该采用淋浴与盆浴互相分开的方式来设计,特别注意要避免因老年人在进出浴缸淋浴时,出现滑倒的现象。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年龄大了不能站立时间太长,应为老年人在淋浴喷头下方设置淋浴凳。

应选用平底防滑式低浴盆,高度以450mm以下为宜。可以在浴缸外沿处设置过渡台面,这样可使老人通过坐姿的方式出入浴缸,老年人身体和血压就会稳定,不会发生危险。过渡台面高度可以设计为40-45mm。还要在浴缸四周安装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扶手。

当洗浴空间不够大,不能将浴缸与淋浴空间分开时,可以通过在浴缸上加坐凳类附属设备对浴缸加以改善,使老人能够在浴缸内坐着淋浴,也可以设计成具有固定座位的标准浴缸。浴缸上应配备可上下调节的喷头滑杆,或分别在上下两处设置喷头架。

单独的淋 浴间最小 尺寸为1500x750mm, 推荐使用1500x750mm大小的淋浴间,便于使用。也可以采用方形淋浴间,它的尺寸为1200x1200mm。在这个尺寸空间里面可以放一个折叠椅,折叠椅的高度为500mm。四周设一圈安全抓杆,安全抓杆的高度为825mm。

洗浴空间应使用能自动调温的恒温式水龙头,水龙头的开关应使用杠杆式或感应式,这样便于老年人进行操作。老年人在进行洗浴时,洗浴空间的温度应略高于其他空间,一般来说采用浴霸等采暖电器对老人更便捷一些。

(三)卫生洁具。人到老年以后,身体机能衰退,因此座便器的高度应设计得相对高些,来缓冲下蹲时腿部的负

担。普通座便器离地面的尺度约300mm,老年人座便器的设计使用的离地面的尺度约430mm。若乘轮椅的老人使用,坐高尺度设计约500mm左右。经济条件允许时,卫生间最好安装温水净身风干座便器,便于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使用。

老年人使用的卫生洁具的色彩以白色为好,比如说座便器,白色让老年人感觉清洁,在另一方面来说也方便判断排泄物颜色,有助于老年人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较新型的智能型座便器具有的温水冲洗等功能,对于治疗老年人的便秘、痔疮有很好的帮助。分体式座便器适合老年人使用,因为水箱高度比较高,老年人能背靠休息。座便器的冲水阀门可以选择杠杆式冲水手柄。座便器上方可设射灯,同样为了帮助老人观察排泄物的情况。

座便器的旁边可设紧急呼叫器和L形坚固的扶手。应考虑设置两个手纸盒,这样即使老年人忘记了更换手纸,也能交替使用。手纸盒的位置要方便取用,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设置距离地面750mm的高度。

(四)洗手盆。洗手盆是使用频繁的设施,对于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来说,凹入式洗手盆能使轮椅插入或坐着洗漱,很方便。洗手盆上沿的离地面的尺度应为800mm左右(普通洗面器高为760mm),池底距地面尺度约60mm。洗手台面的宽度不宜超过700mm,这样设计既方便了坐轮椅的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又避免健康老年人使用时过度弯腰。梳妆镜的高度也不宜过高,最低点以台面上方150-200mm处为宜。洗面器上的水龙头,为便于老年人使用,一般设计成杠杆型或掀压式的开关把手。老年人的握力降低,圆形旋拧式开关设计不便于老年人进行使用。此外洗面器旁边还应该设计有扶手,扶手还可兼做毛巾挂杆,便于老年人使用。

梳妆镜可以斜置或平置,斜置可能更方便老年人使用。为方便老人洗发、染发,水龙头应设置得高些,或采用可抽出式花洒。手盆附近应提供必要的置物空间,放置日常洗漱用品。

(五)卫生间的储藏。卫生间内储藏的常用物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清洁工具:拖布、刷子等;

2. 容器:盆、桶等;

3. 针织品:浴巾、浴衣、换洗衣物等:

4. 纸制品:厕纸、卫生巾等;

5. 化妆品。

能否将这些日常用品有效分类储藏,直接关系到卫生间的舒适性及整体的美观。所以尽量在洁具附近为其设置足够的分类储藏的空间。如:座便器旁供厕纸类用品、清洁用品的储藏空间,洗脸盆应提供毛巾、洗漱用具、化妆品、洗涤用品的空间,淋浴附近应提供浴液、洗发液、浴巾、衣物等物品的搁置储藏空间。设计时还应将空间设计在不明显的位置,可以使物品不会通过门直接暴露于门厅、起居室等公共空间,那样会影响整体的视觉观感。

(六)卫生间干湿分区。卫生间是用水的地方,水容易让老年人跌倒。为防止将卫生间地面的水带到其他空间,大多数人都在卫生间门外铺设地垫,或采用进入换拖鞋的方式,十分不便。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卫生间内的干湿分区,卫生间内最湿的部分是淋浴空间,设计时要有效地隔离淋浴空间。

(七)采光通风。老人需要明亮通风好的卫生间,因此,应重视在卫生间中开明窗。卫生间开明窗有两个主要作用,即通风和采光,通风可以使卫生间内保持清洁;采光则避免因光线暗淡造成的磕碰、摔倒等事故。通风和采光能带来清洁(暴露污渍便于及时发现和清除)和健康(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对于老年人意义重大。

没有条件开明窗时可采用排风扇解决通风问题,同时向室内走廊开窗或采用透光不透视的玻璃隔墙等办法,保持室内的明亮感。

(八)其它需要注意的方面。1. 卫生间内暖气应选好位置,一要节省空间,二要防止老人被刮伤或碰伤;设计时要选用有浴巾架功能的暖气,便于使用。2. 随着新电器设备的不断研发,将会有许多先进的小电器和卫生设备出现在卫生间中,电牙刷、美容设备、保健电器、智能卫生洁具等。因此在主卧卫生间内应布置足够数量的插座,同时要考虑设备更新与加设。3. 应消除卫生间门口的高台或过门石的高差。4. 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的门应向外开,防止老年人在卫生间内突然倒下后挡住门开的方向,这样外部人员就无法进入进行救护。

摘要:安全的卫生间设计环境,才能供老年人安全、自主地使用,才能让老年人实现自主生活。文章从老年人卫生间的尺寸、洗浴区设计、干湿分区、卫生间储藏、采光通风等方面论述适老化卫生间的设计,以使老年人能够安全、独立地使用卫生间设施,从而获得对自主生活的信心。

适老化起居室空间设计研究 篇4

老人的居住环境是老龄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住得好,住得舒适才能使老人心安,才能使老人有归属感,才能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乐”。因此要进行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和老年建筑及室内设计。老年人建筑既包括公共建筑也包括住宅建筑,这里仅就老人住宅的居住空间设计的起居室设计进行探讨,期望通过此研究,能发现老年人住宅设计的规律,为老年人住宅设计打下基础。

起居室是家庭生活的核心,是家庭团聚的场所,起居室的整体布局、环境氛围都反映着居住者的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家庭的个性特征。在现代的住宅设计中,一般来说,都会花大力气来设计。起居室需要满足全家人读书、娱乐、休闲以及接待客人等多种需要,它容纳家庭活动的大部分功能,要解决各功能间主次、大小、位置等问题。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社会活动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都转移到住宅里,起居室是老人在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因此起居室的设计关乎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关注。

一、起居室的位置

起居室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在位置上宜安排在住宅的中间部位,和入户门的距离相对较近,与餐厅相连接。和住宅其它空间的交通也要便利,方便老人从起居室到达其它空间,这样能减少老人的通行距离,方便进行家居活动。起居室应位于住宅的一侧,一般来说,南向较好。不要让起居室成为住宅的交通中心,保证起居室的完整性。

二、起居室的空间范围

老人起居室的形状为长方形最好,不要设置异形的空间,这样老人使用起来不方便。比较良好的开间和进深的比例在1:1.2-1:1.4左右,进深过大,住宅立面的采光相对较差,进深过小家具摆放可能会有问题。

起居室的面积主要考虑到老人家具的数量及摆放、老人轮椅的通行空间以及老人看电视的合理视距,同时考虑到老人进行锻炼的空间而定。当下住宅的起居室面宽大多为3600mm、3900mm、4200mm、4500mm,这些面宽中欣赏影视时,视距比较舒服。从中可以看出。老人建筑起居室轴线设计上可以在3600—4500mm之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起居室的总面积一般不宜低于14m2,但也不宜过大。面积过大会产生空旷感,不易形成亲密交流的氛围。可能使座位之间的距离较远,老人的听力普遍不好,不容易听清说话,造成沟通的障碍。过小的话会对交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老人磕碰、绊脚、摔倒等安全问题。

现代住宅的管线很多,很多都设置在天棚上,起居室的层高会降下来。但层高一般不宜低于2.6M,大型起居室的层高应该更高一些。

三、起居室的采光通风

在当下,人们对于日光进入室内、自然通风要求都很高,这点对老人来说更为重要。老人呆在起居室的时间相对较长,如能在起居室外接一个阳台,老人在阳台上直接接受阳光,心情会非常舒畅。经常晒太阳,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四、起居室的家具选择

老人座椅的朝向要能方便地看到玄关,老人的目光能很容易看到全屋的情况。这样老人能方便地观察房门是否关好、什么人进屋等情况,掌握房间的情况,增加安全感。老人的座椅不能太过柔软,否则老人会深陷其中,座椅两边要有扶手,作为老人起身的凭依。座椅高度在450-500mm为宜。起居室内电视机高度应比老人坐姿视线高度略高,缓解观看电视的疲劳感。电视机与座椅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000-3000mm。起居室的窗帘应选厚重、遮光性好的材料,保证冬季挡风并防止白天眩光。

五、结语

起居室承担着家庭交流、会客、娱乐、视听、养花种草等功能,是老人在家庭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在设计上要结合老人的身体和心理等特征,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功能合理的空间,满足其功能与审美的要求,让老人安度晚年。

摘要:功能合理、舒适优美的起居室是老人必不可少的家庭活动空间。本文从老人起居室的空间位置、起居室的面积、起居室的家具布置等方面来论述老人起居空间设计的要素,力求为老人提供舒心的养老环境。

关键词:老龄化起居室空间,家具

参考文献

[1]周燕珉.住宅精细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人居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住区规划中的适老化设计对策 篇5

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经历了医院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三个发展阶段,目前看来,居家养老是最有效、最合理的一种养老模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国情差别较大,老人由儿女赡养是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虽然居家养老模式的自由度很高, 但是与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在探索养老模式时应该借鉴这一模式,在住区设计时加入适老化设计,使住区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在必要时能够提供养老帮助。可以说,住区规划中的适老化设计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老年人对住区设计适老化的需求

老年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因此,在进行住区设计时,应该以创造更适合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为目标,从而实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笔者认为,在进行住区的适老化设计时,可以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两方面着手。

1.1老年人对住区设计的生理需求

老年人身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化,在运动机能、感官机能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都会出现退化,这也就为住区设计的适老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老年人感官机能退化的影响

人体共有5种感官能力,这些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尤其是听力和视力的退化表现最为明显。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听力下降是最普遍的问题, 这会在他们外出和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造成一定困难。而老年人的视力下降会对住区的夜间照明系统以及室内外的标识系统有很高的要求。另外,老年人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的衰退也会使他们遇到潜在伤害的危险增加。

(2)老年人运动机能退化的影响

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会非常吃力, 如果门窗过重,在开关门窗时也会非常困难,这是由于骨骼疏松、肌肉弹性降低,使得老年人在做肢体运动及关节活动时遇到很多不便,而且非常容易摔倒。因此,在住区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将门窗灵活度和楼层高度等设计成适合老年人居住使用的标准。

(3)神经系统退化对老年人的影响

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都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因此,他们的生活很规律,并且习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对于新鲜事物和新的环境比较难以接受, 这就对住区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要求。此外,许多由于神经系统退化引起的老年常见病对于老年人的影响也非常大,在进行住区设计时应该重点关注这类人群,同时针对各类老年人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增加住区空间的舒适度和识别性,尽量减少使用住区空间的危险性。

1.2老年人对住区设计的心理需求

(1)习惯的连贯性需求

老年人的生活一般都是非常有规律的,因此,他们每天都会做一些相同的事情,很难接受新鲜事物。拥有固定的作息、 饮食以及散步路线是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住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保证老年人习惯的连贯性。

(2)老年人的社会性需求

大多数的老年人均已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但是他们同样需要自我肯定, 因此社会认同必不可少。另外,老年人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亲朋好友和邻里的肯定和认同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年人的室外交流和活动是增加他们归属感的有效途径。但是老年人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可以说唯一的渠道就是社区活动,通过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来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心理需求,避免他们与社会脱节。在进行住区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这些社会性需求,尽量使住宅能够提供给老年人足够的与社会联系、互动的空间和纽带。

2住区规划中的适老化设计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住区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因此,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在住区规划中进行适老化设计。

2.1在住区规划中增加适老单元的布局

在进行住区规划时,并不需要所有的单元都适合老年人居住,但是需要对住区进行合理布局,设计一些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单元,从而达到适老化的目标。根据预测,我国到2020年老龄化比例将达到17.17%,因此,适老单元在住区内的比例应超过15%,才能满足基本养老需求。在设计规划时,应将适老单元应与社区服务设施的布局相结合,尽量安排在地势相对平坦的核心部位。

2.2完善居住空间的设计

对于适老单元的内部设计,应尽量采取小户型,方便维护和打理,但是要增加室内的活动空间,使得轮椅通行顺畅,最好实现室内室外的无障碍处理,对室内的高差要尽量消除,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在公共场所要有空间让老年人能够进行社会交流。

2.3优化环境空间

在适老住区中,最需要的就是对标识系统进行优化。老年人的感官机能退化, 因而他们对各种标识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对标识系统的优化在适老住区中是最为重要的。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多次出现重复的建筑形态,同时巧妙的运动色彩,以提高住区空间的识别性。在标识信息的传达上,应尽量满足老年人的认知需求,最好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住区进行规划设计时,规划师应尽量加入适老化的设计,对适老单元进行合理布局,在环境上要尽量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同时合理增加一些养老的服务设施,保证适老单元在每个住区里都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居住和养老的空间。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的住宅社区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及养老需求,因此,在住区规划中的适老化设计已经势在必行。与一般社区相比,适老化社区在设计时,应该以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重点,对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借鉴,再结合实际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生活和养老的住宅社区。本文就住区规划中如何进行适老化设计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适老化设计 篇6

1 选址及环境

1.1 用地选址

养老社区用地总面积以4-5公顷为宜, 不宜过大。应尽量接近现有的城镇各种配套设施, 如医疗急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百货超市、管理设施等, 并有便利的步行道路交通直达这些设施位置。由于健康老人的活动半径最大一般为450-500米左右, 因此, 在此范围内能解决以上功能配套设计是比较理想的。

1.2 道路系统

养老社区应遵循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设计原则。其中, 步行道路系统设计应有明确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 不设计过多导向性不明、识别性差的交叉路口。应避免设计立体交通, 包括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同时, 尽量减少横穿车行路的交通设计, 避免因老年人感知功能的下降、行动能力迟缓而发生交通事故。

道路路网密度宜控制在200-300米范围内, 减少老年人步行时间, 满足老年人步行疲劳周期要求。居住区内道路采用以慢行为主的交通体系, 步行路采用平坦有弹性的路面材料铺装, 避免有凹凸感的石子路 (图4.5) 。路面还应具有雨后、雪后的防滑功能。路面特别要坚决杜绝采用光面石材。

道路坡度不宜大于5%;场地存在高差时, 优先选用长距离缓坡形式解决, 尽量避免使用少于3步的室外踏步。在地基范围内彻底无障碍设计化。

1.3 环境要求

养老社区对声环境、视觉环境、绿化环境等有高于一般居住区的要求。从声环境的角度, 要尽量远离城市主干道、高速交通和铁路、轻轨交通系统。同时, 远离有噪音污染的各类娱乐场所。视觉环境则要保证视线的通达性, 建筑单体、道路交通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绿化景观环境设计要做到绿化分区明确, 室外活动场地应保证足够的日照要求, 避免强风和交通穿越。

2 单体及居住空间设计

2.1 建筑公共空间

建筑公共空间主要涉及入口、公共走廊及门厅的设计。首先, 单元入口设计应具备明确的标示性;其次, 入口必须设置无障碍坡道;再者, 入口雨棚尽可能多的覆盖入口平台, 宜超出首部台阶0.5米, 避免台阶与平台雨雪天地面湿滑。

公共走廊及门厅设计则应注意: (1) 应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便安装靠墙安全扶手; (2) 墙面不应有管道、消火栓等突出物; (3) 地面采用平坦防滑的铺装材料;户门处预留轮椅回转空间; (4) 保证视线的通达性。

2.2 户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总体地讲, 养老社区居住建筑户内设计应注重老年人的空间需求, 尽量设计轻质隔墙, 便于改造;此外, 还应减少内部走廊的拐角设计, 以方便老年人的使用。具体地讨论, 起居室、卧室及厨卫空间均需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 (详见下表) 。

图6过高的窗不方便开启

2.3 门窗设计

葫芦岛龙湾公园的适老化景观设计 篇7

龙湾公园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的西南端,占地总面积24.5公顷,绿化面积18公顷,水面面积3.71公顷。公园使用率高,但同时存在使用性差、功能不全、设施陈旧、植被破坏等问题。清华同衡风景园林团队接到设计任务之初,针对公园和周边使用人群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访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龙湾公园的大部分使用人群为退休老年人,因此在进行公园改造时,融入了适老化理念,将之改造成一个适老化程度较高,同时又针对全龄人群的人性化公园。

经过调研,发现人们到公园的日常活动以锻炼身体为主,其次是游玩休闲,活动形式有打太极、唱歌跳舞、散步休闲等。每周来园活动6次以上的人群居多,其每天活动时间多为3~4 h,活动频率较高(见表1)。大部分老年人反映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场地、休息设施(亭廊、座椅)、服务设施(厕所、小卖部)等数量和品质达不到使用要求(见表2)。

经调研分析,明确了设计和改造重点,主要针对各类活动场地和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包括对园路和铺装场地的改造,以及对服务设施、休憩设施的更新和改造。

1 活动场地的适老化改造

1.1 运动健身场地

针对老年人日常健身锻炼的需求,主要对园内的健身步道、球类场地和器械健身场地等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针对健身步道,主要从路面铺装材料的安全性和园路的无障碍性两方面进行改造,将残破的路面铺装换成防滑、无眩光的人行砖,适当调整园路坡度,控制在8%以内;取消部分不便使用的小型台阶,增强园路的无障碍性(见图1)。针对公园内运动场地缺乏的情况,新增球类运动场地和器械健身场地,并将年轻人喜欢的篮球场和老年人喜欢的乒乓球场、器械场地相邻设置,促进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交流(见图2)。场地周边设置亭廊、座椅和厕所,方便老年人休息和使用。

1.2 群体活动场地

龙湾公园内常见老年人成组成群的进行群体活动,包括戏曲弹唱、舞蹈体操、气功太极等,但旧有的硬质铺装场地数量太少,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群只能在林下空间开展活动,形成了许多零散的踩踏场地。针对群体活动场地的改造,主要是中心演艺广场和林下踩踏场地的改造提升。将公园中心区域原有的零散场地整合成中心演艺大广场(见图3),利用地形、种植池和台阶围合出一个下沉的观演广场(见图4),并在广场一侧设置LED屏(见图5),播放活动所需的音乐和视频。针对林下踩踏场地的改造,在原有场地的基础上进行铺装的改造,并适当增加休息坐凳、垃圾桶等设施,完善场地功能。在踩踏场地的改造实施过程中,当地的老年群众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意见,例如实际活动中所需的场地规模和设施。设计方案也针对老年人提供的意见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见图6)。

1.3 老少同乐的儿童活动场地

龙湾公园内的儿童活动设施全都是经营性项目,缺乏公共开放式的儿童活动场地。同时游乐设施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许多带小孩的老人反映,公园内缺乏适合儿童的活动场地。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有经营性儿童活动设施周边,设计一处开放式的儿童活动场地,增设沙坑、秋干、攀爬墙等一系列儿童活动设施。此外,针对新建儿童活动场地进行适老化设计,方便老年人照看孩子,部分活动也加入了参与性的设计,鼓励老年人和小孩一起游戏(见图7)。

2 服务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居住建筑 篇8

(1) 人口基数大, 老龄人口多, 增长快, 养老压力大, “老人问题”突出。

(2) 经济尚不发达, 收入相对偏低, 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3) 失能老人比例偏高, 失能发生率居高不下, “寿而不康”。

(4) 家庭结构趋小 (户均3.10人) , 三口之家核心家庭占主体, “空巢老人”增多。

面对老龄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我国政府制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居住政策, 并提出了“9073”的养老居住格局, 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 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 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依据年龄及自理能力, 老年人会由自主打理过渡到需要帮助及至依靠护理三个阶段, 产生三种基本需求: (1) 生活行为基本可以独立进行, 自己可以照料自己的自理型老年人; (2) 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帮助的介助型老年人, 主要指半失能老年人; (3) 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介护型老年人, 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年人。

即:自理型养老-老人自理与亲属照料相结合 (图1~3) ;介助型养老-自理为主辅以社区帮助;介护型养老-依靠专业养老机构护理 (见香港彩颐居) 。

下面通过有关示 (实) 例提出自理型养老、介助型养老和介护型养老不同养老类型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1 自理性养老——老年人住宅

◆一居, 二居, 三居齐全, 适合各种年龄和各种人员组合的家庭。

◆可以为老少三代比邻合居提供可能性, 形成老有所养, 少有所依, 各得其所的局面。

◆每一个户型的厨房均可改造为受年轻人欢迎的开放式厨房或者中西厨分开的形式, 老少居也可打通, 房间布局形式多样化。

对于老年人适老化住宅和与子女同住的老年家庭户型, 设计时老人卧室应朝南, 并宜靠近卫生间;老人与子女应有各自的起居空间, 并应满足老年人起居以及全家就餐的尺度要求;从照顾老年人的角度, 子女卧室与老年人卧室宜临近布置。

图1~3的住宅套型, 老年人可与子女同住或与子女住房在同一单元、或不同单元、或同一住区, 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创造条件, 使“一碗热汤”的距离成为现实与可能。

2 介助型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和必要补充, 主要针对家庭日间无力照料 (例如失能、半失能老人) 和无人照料 (可能包括部分自理老人) 的老人提供膳食服务、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 并设置日间照料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

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带电梯的多层建筑, 内有数十张床位, 其中日间休息床位30个, 其余为全托床位。现有20位老人居住, 男女比例1:1, 平均年龄80岁, 有失能老人5人, 无失智老人。也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寄托养老服务。该日间照料中心依托康复中心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信息平台, 将老年人服务需求与为老服务形成无缝对接, 实现“养老在社区, 服务在身边”, 以此为中心, 辐射整个社区和周边, 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服务对象:为健康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

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家政便民、娱乐学习、日常陪护、临终关怀、饮食服务等数十余项服务。

老年人自由选择跳舞、打牌、阅读书报、理发、听健康讲座等活动。白天来此活动的老人可在专门的休息室午睡 (图4) 、聊天 (图5) , 也可在公共浴室洗澡。室内冬天有暖气, 夏天有空调。走廊墙面有扶手, 方便老人使用。为解决老人的午饭问题, 照料中心有厨房, 可供应百余位老年人的订餐、就餐, 并能覆盖社区及周边300户老人家庭的养老服务 (图6) 。若膳食供应由专门的送餐公司负责, 则日间照料中心不必设厨房, 只设分餐间即可。餐厅为托管和住宿的老人送餐, 或接受社区居民订餐服务, 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也可在餐厅就餐 (图7) 。有送餐车和室外停车场。康复中心委派人到照料中心进行健康评估、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等服务, 中兴还设有康复室、档案室。当有老人需看病就医时, 可电话120车免费接送。家园不备专车。志愿者定期来照料中心理发、按摩、义诊等, 不设专门理发室。公共洗手间有洗衣机 (图8) , 有晾晒场地和晾晒平台。

居住用房为非家庭式的。全托住房为2人间, 老年人可独住 (或与自带护理人员同住) , 也可合住。内设卫生间 (图9) 。

3 介护型养老——香港彩颐居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 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 是香港房屋协会根据香港社会未来老年人口逐渐增加, 和老年人日益殷切的住屋、社区康乐设施, 以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而首创的房地产发展新理念计划。

位于东九龙佐敦谷的“彩颐居”老年公寓是香港房屋协会“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的第二个项目 (图10、11) , 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居住、医疗护理和康乐设施“综合化一站式”服务。彩颐居入住的对象为60岁以上的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老年人。

项目由两栋塔式建筑组成, 地下4层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场;地上24层为老年人居住、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用房。其中1~4层为老年人配套服务用房和护理用房, 5~26层 (不设14和24层) 为老年人居住用房。共有333个独立的居住单元, 有使用面积24m2 (独居) 和36m2 (夫妇, 一室一厅) 两种户型 (图12~16) 。

居住空间适老化设施齐全, 设有双向式浴室门、紧急呼叫系统、防滑地砖、电暖灯和扶手等。卧室内可升降的挂衣杆方便乘轮椅者使用 (图17) 。走廊设扶手, 转角为折线, 并设有座椅 (图18) 。电梯轿厢内设扶手和座椅等无障碍设施 (图19) 。采用封闭楼梯间, 安全疏散门为防火门, 上有疏散标识和自动关闭装置 (图20) 。

除提供住宅单位外, 还设有不同形式种类的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护理、保健康复、文化娱乐设施完备, 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照顾服务, 达到在这里居住的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目的。一层为餐厅、休息室、商店;二层为图书馆、活动室、提供中西医门诊、牙医和美容等服务诊所和医疗咨询室、音乐室、陶艺室;三层为长者之家, 有57床养护床位、日间护理中心和医疗诊所三部分组成;四层为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活动室等。

多功能厅和多功能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娱活动 (图22) 。餐厅为老年人提供美味可口和营养丰富的膳食 (图23、24) 。全天候的便利店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用用品 (图25、26) 。老年人在图书馆可享受读书乐趣 (图27) , 设于图书馆内的电脑室可让老年人漫游资讯天地, 特别是图书馆内的“儿童天地”, 更可让老者与孙儿分享共同阅读的乐趣 (图28) 。西医和牙医诊所, 加上配药、煎药、按摩、穴位推拿等服务 (图2 9) , 以及全天候的室内游泳池及健身房 (图30~32) , 提供了老年人健康的方便设施。有适宜的开放公共空间, 为老年人散步、交流、休闲提供必要的场所, 并配套必要的室外设施及无障碍设施、道路照明、椅、桌等 (图33、34) 。

无论从设计、设施和配套服务都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 并能满足从独立居住道全护理不同阶段的要求。

香港正面对老年化问题, 30年后, 香港65岁及以上的长者人数会由94万急升至256万, 梁振英在政纲中提出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香港房屋协会的“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与“老有所居”理念不谋而合。根据房协的数字, 现时约有300多人轮候“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 估计需要等候3至4年才可上楼。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下一篇:急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