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管窥(精选12篇)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1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任何一门语言都肩负着两种使命:一是为了日常生活的使用与交际;二是为了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但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这两种功能的体现却严重失衡。学校和社会过于热衷语文的工具性, 课堂教学片面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 而淡化甚至忽视了语文更为重要的另一功能——人文功能。试想, 当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变成了仿句训练, 司马迁的《鸿门宴》变成了文言翻译的典型示例, 李白的《将进酒》变成了纯粹的高考名句默写, 这样, 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怎能感兴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怎能吸引学生?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那么民族的自豪感, 民族的美德, 民族的向心力以及民族的情结岂能不丧失?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淡化语文工具性。其实淡化语文工具性并不意味着语文工具性这一功能得不到落实, 因为涵泳文学精义, 体现民族文化, 是无法离开语言这一载体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做的不应是大讲语法知识, 大搞文字训练, 而应把诗书文章中那一个个丰神灵秀、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展现给学生看;把那些清幽恬淡、意蕴深远的意境阐释出来给学生悟;把那些清丽典雅、口角余香的文本语言拿来给学生品。新时代语文教学及教育的管理方式绝不
二、身份和地位错位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 语文学科的地位非常特殊, 她有“奶奶”的身份 (在语数外三大学科中, 它名列榜首) , 但又只具有“姨太太”的地位 (在权衡考分得失, 而对时间进行支配时, 它又屈居最后)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 又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本应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足够重视, 但语文学科的特点, 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 稍用时间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中学, 语文学科的地位还真不如姨太太那样受宠爱。只要当前的高考内容和高考模式不改变, 那么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受歧视、遭排斥的可悲命运, 这种“奶奶”身份、“姨太太”地位的尴尬现状就难以改变。
如果中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 势必会严重损伤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 挫伤他们的职业自尊, 当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带着自卑的心理、哀怨的目光, 去重新审视那些被自己视为瑰宝, 却被社会弃之如敝屣的中华文明时, 他们的工作信心如何得到保证?你更难想象, 缺少了民族文化钙质的“新时代的栋梁”们又怎能长久地挺直他们松脆的脊梁?更为严重的是, 中学语文地位的长期低下, 还错误地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语文课可有可无, 语文学习可以敷衍了事, 并由此推演出另一个荒谬观点便是“读书无用”, 至少读文学作品无用。当一个民社会的心态必将变得浮躁, 整个民族的思想必将变得肤浅, 这带来的严重后果, 必将是道德的沦丧, 精神的滑坡。
三、教学与应试冲突
教育部于2005年大张旗鼓地推出了课程改革方案, 江苏、山东等省都早早实施了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一批新教材应运而生。新教材一改老教材在选文上过于看重政治思想内容的缺点, 重视作品的人文色彩、文学性, 一批过去在思想内容上达不到要求, 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精品入选了, 像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等。新教材的问世, 令人精神振奋, 我们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实践着新教材, 希望教学能强化民族文化和凸现语文人文性。然而令人失望的是, 一个包装精美的酒瓶, 装满的依然是难以下咽的老酒, 近年来高考试题“涛声依旧”。因此如果教育部不狠下决心对高考语文考查的内容、试题的模式, 作彻底的调整, 即使语文教学观念再新, 教材再好, 也难改变中学语文教学重复昨天故事的命运。
高考的导向性极其重要, 它不仅引导着中学的教与学, 从深层次上讲, 它还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方向。可以肯定地讲, 如果语文高考的模式不改, 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不变,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下, 用不了多久, 我们民族的文化可能会输得干干净净,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摘要:今列举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三种奇怪现象, 并作些思考分析, 旨在通过管窥这些不良教育现象形成的根源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求达到改变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应试,工具性,人文性,身份地位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2
现今的中学语文教材对生命教育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我们更应本着“以人为本,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宗旨,关注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据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我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0000,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为28.7万人。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的19%,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是第一原因。”(《新华文摘》2007.24P30)生命诚可贵,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文以载道,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笔者以为,它一方面要传授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语文教学大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因此语文教学也肩负着生命教育的重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
然而现实教学中,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不少教师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只“教书”不“育人”,只关注中考语文科考了多少分、高考语文科考了多少分,关注的是均分、排名„„忽视对教材中根据大纲、课程标准编写的有关生命、人生这类课文题材的挖掘,或者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教学,不能结合实际进行拓展。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总书记、温总理一再强调,救人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的生命,这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教育学生多是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忘我劳作„„很少教育他们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很少让他们去思考生命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的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由于对生命思考的不够深刻,进而导致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恍惚,对生命的态度不够严肃,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前不久,我区境内,也有两名中学生跳楼自杀,其中之一就这样结束了年青的生命。遗憾!遗憾中,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
二、中学语文教材从哪些方面关注了生命教育
(一)生命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命”的解释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通过新陈代谢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生命不仅有自然的、生理上的生命,更有社会的、精神方面的内涵。所以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人教版初中八下,如相同,以下将省去“人教版初中”的字样)强调的不是生理上的生命,而是接触外界,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生命。莎莉文老师的伟大也在于重塑了海伦·凯勒精神层面上的生命。生命是什么?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种群的延续,是关爱他人的生命。沈石溪《斑羚飞渡》(七下)中,“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生命之桥,“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老斑羚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人类同样具有这种精神,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最后的长春藤叶》(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中,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了琼珊即将熄灭的生命火化。生命是什么?冰心在《谈生命》(九下)中说,用心爱心专心 1
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冰心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了生命的力量、价值、过程与意义,生命是鲜活的。杏林子在《生命 生命》里说:“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生命是心脏的跳动,这是生理上的、物质的,是一切一切的开始。没有它,行不通;糟蹋它,不可取。生命是宝贵的,请珍惜生命。
(二)热爱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轻视生命意义的人枉称为人。司马迁《报任安书》(苏教版必修
五)中,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选择生,没有生,没有对生命的热爱,还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热爱生命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九下)描写的是一出“残酷的求生悲剧”。饥饿、体力极度虚弱、恶劣的天气、野兽的威胁、伤病,这些都不能使这个淘金者倒下,“逼着他向前走的,是生命,因为它不愿意死。”生命坚韧、顽强,只要你爱它,它就能创造奇迹。《生命 生命》(七上)中杏林子说:“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同样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七上)也通过屡遭践踏的“蜜蜂”,写出了生命的顽强,写出了“我”对生命的敬畏。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九下)描写了深谷里的树种,在幽暗和岑寂中,一点点发芽生长,生长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它们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乐观豪迈,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周国平《人生寓言》(七上)里,落难王子面对厄运,他说:“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只要活着,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收录了这样几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我与地坛(节选)》《最后的长春藤叶》《呱„„呱„„》《鸟啼》,它们围绕“珍爱生命”这一话题,“有对美好生活向往,也有对人生苦难的反思;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有战胜心灵创伤获得生的欲望的感激,也有对小生灵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所以这些都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热爱生命,才能创造奇迹。
(三)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支柱之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会生存需要生活自理能力、安全防范意识、明辨是非能力等等。中学语文教材中,如:笛福的《荒岛余生》(七下)写了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中寻找生存,寻求希望的经历。许多事情需要鲁滨孙自己去想,去做,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困难。蒲松龄的《狼》(七下)中,屠夫如何与奸诈而又贪婪的狼斗智斗勇。《勾践灭吴》中,勾践为了生存,为了复国,卧薪尝胆,刻苦自励,自强不息。《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高中第一册)中,马丁·路德金为了黑人能够“平等”“自由”地生存,到处奔走演讲。萧乾的《吆喝》(八下),商贩们为了生存也在到处奔波叫卖„„要生存就要去奔波,去奋斗,去斗争,去追求。当然,生活的许多技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其他常识课的普及教育。南京最近一次高楼住宅失火,逃亡能力最强的是学生,用心爱心专心
2他们得益于学校的常识教育。
(四)生命的责任
人不是孤立的,人是社会的人。我们为什么要活着?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苏教版必修五)冯友兰《横渠四句》(苏教版必修五)中引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余光中在《假如我有九条生命》中更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除了养活自己、让自己活着外,还要为父母活,为朋友活。《我与地坛》(人教版、苏教版都选了该文)中,史铁生不仅写出了生命的可爱,而且写出了“我”的生死与母亲息息相关,母亲怕“我”想不开,默默地暗暗地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我”的生命也是母亲的一部分。生命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爱因斯坦说:“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三、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一)积极开展人生教育、理想教育
人生教育、理想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责任教育。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她)必定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有了理想,人生就会充实而不空虚,生命就会灿烂而生机勃勃。居里夫人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选了这样几篇课文,《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孔孟》,这些课文都是谈理想、谈人生的,课文中有很多人生哲理句子,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好好的挖掘、拓展、延伸。如:“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工作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也是劳碌而辛苦的。歌德说:“„„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这是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人生就是不停地奋斗,安逸和快乐不是生活目的的本身。人教版初中九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傅雷家书两则》也是人生、理想教育的好素材。
(二)加强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理想和现实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正确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看待生命,需要我们经受挫折的磨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无能,悲观、消极、厌世,这样的人怎会获得成功,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乐趣。生不如死,做出蠢事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教育他们乐观向上。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课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八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论厄运》《直面苦难》(苏教版必修五)„„教这些课文时,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对学生加强人生的挫折教育。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
用心爱心专心
3牧语)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的期待、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关系,都可能给学生产生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不能及时化解,就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导致自杀或他杀行为,马家爵案件,充分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立精神、自救互救技能
现在独身子女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活中,很多初中生不会做饭,高中生不会洗衣服,许许多多的孩子不干一点家务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少学生看着父母下班后,忙这忙那,自己却坐在那看电视、看报纸,不肯帮忙,不会帮忙。认为父母为他(她)劳作,理应如此,理所当然。你想,在家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给他(她)让座,到了公交车上,怎么可能让他(她)给别人让座,他(她)坐着的时候,连爷爷奶奶都得站着,何况你又不是他(她)的爷爷奶奶,或者他(她)在内心深处把你和他(她)的爷爷奶奶一视同仁,你不也得站着,有错吗?(有点说远了,回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上来。)曾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研究生出国不到一年就死了。原来,他自幼受奶奶宠爱,一点家务活也不做。上大学时臭袜子、臭鞋子、臭衣服一包一包捎回家让奶奶洗。父母因他学习成绩好,也不责备他。结果出国后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又无人照料,不合群,就这样孤独地死了。我们说,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活,对培养他(她)的自理能力是有好处的。自立是建立在生活有自理能力基础上的,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战辉,可敬的就是他的自理能力、自立精神。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同时学回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也是其重要内容。在独身子女较多的今天,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我们还要让学生学会自救互救的技能,锻炼他们生活的处理能力,让他们懂得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处处有阳光。
总之,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文明进步,更加彰显出生命的可贵。让我们一起关爱生命,珍重生命,推动生命的健康发展。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3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困境;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36-0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尤其强调通过以生物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要求在教科书编写时,应重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物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生物实验教学。但事实上成也萧何败萧何,目前中学生物教学之所以陷入泥沼,生物实验教学拖后腿是其主要原因。那么目前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一、中学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
1. 中学生物实验内容体系整合优化困难
实验教学主要传授生命科学最基本的知识要点和技术方法,课程内容相对较多、体系比较复杂。如涉及到不同种类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涉及到不同研究水平:个体、器官、组织、细胞与亚细胞;使用手段多:显微观察、组织与细胞培养、解剖、调查等;学科跨度比大:有生理、生化、遗传、细胞、发育、生态、分类等可谓是交叉相融。如何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需要较长时间探索和实践。
2.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过程轻过程重结果,轻实践重理论,不足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对生物实验比较感兴趣,非常愿意亲自上讲台做实验,特别是对现象比较明显,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等。但这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兴趣,只是机械模仿教师或“照方抓药”,缺乏主动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的兴趣,也显现出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实验内容相对落后,不能激起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包办指导,学生被动吸收,不能体现动手能力培养;过分强调实验过程的程序性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抑制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实验考核也常常流于形式,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实验教学大纲不完善,难以保证学生基本培养规格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亲自体验,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活动,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提高其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教师引导,把生物实验仅作为验证生物知识和巩固生物知识的手段,提升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教学大纲是教学组织的基本依据,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但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建设方向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缺少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因此,实验教学无章可循,实验安排主观随意性大,课程的系统性、层次性、合理性会这样或那样的欠缺,这也是导致实验教学质量滑坡的基本原因之一。
4. 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学生自主探究欲望不能体现
现在很多学校实验室开放只能是在做实验的时候,在平常的时间里都是大门紧锁,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发展。
二、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要想教好高中生物课,我们教师就必须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要学会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寻找应对策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前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要以对历史、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实验课与理论课并重的教育理念,坚持实验的地位,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措施,加以落实。尤其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生物教师一定要多动脑筋想方法,要知道“兴趣是第一老师”,只要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进行生物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此,教师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实验,使学生对生物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生命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升化;第二、掌握中学生物实验技术和方法,学会仪器设备使用,逐步达到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第三、造就学生科学思维、严谨态度、执着精神。第四、立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定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凸现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四、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改进实验教学运行机制。要知道学生想要学好生物仅仅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实验是不够的,学校应该建立实验教学的开放制度,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实验和动手条件。第五、在创新方面,可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保持实验内容新颍和先进性。这样既可以调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积极性,也可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对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还可向期刊推荐发表,以辐射和带动全体师生,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相长。
三、结语
中学生音乐欣赏问题管窥 篇4
一、意义
音乐欣赏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 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意识,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同时, 音乐欣赏也是一种较好的益智方式, 通过欣赏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美的标准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审美情趣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如, 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古琴曲《高山流水》等。作为音乐教师, 有责任向学生多介绍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光辉的成就。
二、选材
选材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前提。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为学生播种下理想的种子。所以, 教师在选材时应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音乐作品既要优美动听, 又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 能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从而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如, 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草原美丽的风光, 而且能够从中学习两个小主人公热爱集体、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音乐, 也是音乐欣赏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 《上去高山望平川》等花儿作品, 其歌词寓意深刻, 旋律高亢、自由舒缓, 富有西北地方特色。通过欣赏这些本地区的优秀作品, 学生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由于音乐不像图画、文字那样直观、具体, 而中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 所以, 教师在选材时, 应该选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作品内容不应太复杂;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 这样学生在欣赏时才能比较容易感受到音乐形象, 知道音乐在表达什么;最好多选一些标题性音乐。如, 可选择欣赏芭蕾舞剧选曲《四小天鹅舞曲》, 学生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一幅四只小天鹅欢快起舞的场景, 这样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三、方法
在音乐欣赏教学时,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完整、全面地去理解音乐内容。
1. 听:
音乐欣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听来实现的。要想让学生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师首先要强调学生多听,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获得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 从而把学生带进乐曲的意境, 感受乐曲的情趣。如, 欣赏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狮子》, 弦乐与两架钢琴营造出由弱到强的音乐效果, 引出弦乐的曲调, 低音半音进行强有力的和弦模仿出万兽之王的咆哮。学生通过听音乐, 脑海里就立刻出现了百兽之王——狮子的种种威武神态。在反复欣赏过程中, 学生仿佛感受到了整个动物狂欢节中各种动物的表情和动作, 以及狂欢节的热闹气氛。
2. 想:
如, 在欣赏舞剧音乐《鱼美人——水草舞》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 想象在美丽神奇的海底住着纯洁、善良的鱼美人, 鱼美人时常穿梭于轻轻舞动的水草之间。让学生一边想象, 一边聆听美妙的音乐, 从中感受鱼美人娴雅的气质、优美的身姿。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 做: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可在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 让学生或教师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这样往往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如, 在听《摇篮曲》时, 让学生做一些拍小孩子入睡的动作, 在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 教师可以随着音乐做几个芭蕾舞的基本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关于初中舞蹈教学管窥论文 篇5
舞蹈是一种感情的抒发,一种好的舞蹈不仅能够让跳舞者感到身心的舒畅,感到激情的徜徉,还能够让观看者感动。这就是舞蹈感情的一种传递,只有练舞者有感情,寄感情于舞蹈,观舞的人才能够发现那一个个感动点,才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强调情感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情,更能提高他们借用舞蹈去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教学,要恰到好处,用自身作为引子,去调动学生的思想。
(1)口传身授式教学
很多人认为舞蹈教学应该是手把手的教学,是老师将动作做出来,学生进行模仿。其实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它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欲望。比如在教学生如何练习腿的动作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均匀用力,让音乐在你的腿部跳跃;逐渐伸长你的腿,再伸展一点,到达最高点坚持一下;逐渐收紧,坚持住,大家做的很好”。用这样一系列的语言来传递动作的要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的心里得到放松,对学习舞蹈更加有信心。而且因为舞蹈的练习是比较劳累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老师的语言不要太僵硬,容易让学生更加反感。而要亲切、表达更加形象。并且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有信心去独立完成这些动作。如说,我们是舞台上最美丽的精灵;大家每个动作只要做到位就非常优美;大家一定要笑,将快乐表达在脸上。身授是舞蹈训练的重要过程,也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过程。因为舞蹈的一些动作很抽象,甚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想动作统一,就必须要老师亲自示范。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模板,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学生如何去理解这里面所包含的情感。一般来说,老师一个动作要做三遍,第一遍是包含情感的演示,第二遍是肢解的动作,第三遍要加入语言的描述,将感情先用语言表现出来。开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仅用手势来表现舞蹈;增加学生可以模仿的次数,这样不断地锻炼才能逐渐掌握身体的运动规律,从模仿到创新;学生在了解如何表达舞蹈思想之后,就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去塑造舞蹈,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2)以情动情式教学
人生来就有对美的感知能力,即使是思维直接、简单的初中生,他们对美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其实代沟问题就是审美不同造成的,思考的方式不一样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因此老师在教学舞蹈之前,不妨先给学生奠定下一个情感的“基调”,让学生先听音乐,感受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尽情想象,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音乐有的激昂,有的柔和,有的有节奏感,有的则是缓慢抒情,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音乐特点,教会他们辨别简单的音乐特质。除了音乐之情感染舞蹈之情之外,还可以使用“眉目传情”。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舞蹈的动作除了肢体语言之外,还有眼神语言。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高难度的眼神交流容易让学生感到压力。其实只要老师在平时逐渐强化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眼神的交流,给学生做好的榜样。这样自然能够增加他们对舞蹈的理解,眼部的情感自然就能够流露出来。特别进行强化训练时,老师可以以印度舞为举例,重点给学生看眼部眼神的变化。
二、精选教学题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题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一个舞蹈的评价是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来考量的。对于舞蹈的形体美来说,是感性的考察;而内在的理性,则是对舞蹈意义的思考,是舞蹈本身所表达的含义和境界。每一个舞蹈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个灵魂一旦和观众产生了共鸣,那么就诞生了优秀的舞蹈。若只是让观众去欣赏形体之美,则过于简单无深意,更不能给观众触碰心灵的感觉。而这些种种都是建立在好的选题和立意的基础之上,有了灵魂才能跳出优美而心动的舞姿。
(1)选材具有时代精神
舞蹈也是具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也应当是在时代的前段跳跃的。而初中生的舞蹈教学虽然是基础性的教学,但是因为学生的喜好和兴趣会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所以多做改变,紧随时代步伐是非常明智而有效的。因此老师在选择教学题材的时候,要与时代接轨,多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或者是融入一些时代元素,让舞蹈从立意到形体都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
(2)深化选材意义
舞蹈就像是一个精灵,它表达着舞蹈者的心思,也表达着编舞者和立意者的思想。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给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从深处去挖掘学习舞蹈的意义。深化选材的意义是为了彰显舞蹈的人文魅力,为了体现舞蹈教学的着力点。另外,即使是做深远的立意,也必须符合初中生的世界观,保证在他们的思想范围内能够理解。否则过于“高大上”,可能也只是空谈。
(3)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温柔、有的偏于急躁、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则更加热衷于热闹。而这些都是他们选择何种题材的舞蹈的一个基本的考察依据,让一个性子急的人去跳较为缓慢的舞蹈,可能他们本身也是难以习惯的。所以老师可以多给学生几种题材的舞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样他们能够选择更是适合自己的舞蹈,也能够培养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会因为课业的压力而将其作为一种负担。而且目前的初中生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关注的东西也非常广泛,从国际音乐到古典音乐,从民族舞蹈到国际舞蹈形式,他们都有所关注。这样一来,他们更喜欢多元化的舞蹈形式,对自己想要进行的舞蹈也有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自己选择既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又能够帮助他们拥有自己的主见,对他们将来在舞蹈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严格训练过程,每个动作都要标准科学
(1)标准化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只有做到位才能够表现出那种美丽,才能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初中舞蹈的教学阶段,基础教学更加要严把关,这样才利于学生后来的舞蹈学习。老师要将每个动作做标准的示范,并且给每个学生指正,保证每个细微的动作、每个细节都得到完善。
(2)实现互帮式教学
舞蹈可以是集体的活动,也可以是个人美的展示。但是学习的过程却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舞蹈动作都难以看到完全,即使是有一面镜子也难以看到各个角落。所以实现互帮式教学,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指正,相互完善。同组的同学就是观众,是我们舞蹈的欣赏者,所以他们的意见要更加客观和恰当一些。
(3)比赛刺激竞争
舞蹈学习虽然是一种自愿的学习,而且和天分也有关系,但是同样和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采用竞争制度进行舞蹈教学,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促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而且舞蹈是具有创新和实践意义的,如果学生只是拘于教学内容,很难提升自己的能力。采用竞争的形式,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让自己的舞蹈更具竞争力,舞蹈境界自然而然就得到提高了。
(4)分层次教学
舞蹈是一种艺术,是身体的艺术,所以和天赋有较大的关系。而初中教学又是舞蹈的基础教学,不能够只关注优秀学生,要综合考虑,进行分层次教学。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对有舞蹈天赋的学生做较高的要求,并且给他们提高舞蹈难度;能力中等的同学,可以增加他们的舞蹈量,让他们有稳定的提高;而对于那些肢体协调能力过差的同学,要降低他们的要求,打实他们的基本功,并且用适当的语言鼓励他们,更加注重让他们体会舞蹈的境界。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6
一、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有效组织与引导学生在多维互动中提高学习能力。但是,我们现在的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互动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互动普遍单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没有激发出来。如学习经济生活“债券是稳健的投资”这一内容时,我们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作答,问题如“债券的含义是什么?”“债券的种类有哪几类?各自有什么特点?”“债券与股票相比有什么优势?”“债券是稳健的投资的理由有哪些?”……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很好地去研读教材,掌握基础内容。但是这些问题不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学生能自主提出“既然国债风险这么小,为什么欧洲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呢?”这样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作答,那么他们的政治学习和思维能力必然获得增强。因此,问题意识是学生开展自主、深入而有效的学习所必须具备的。
二、问题意识形成的重要性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读书与学习同理,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疑问,我们要引导他们能问会问。问题意识是学生在新内容学习的认识活动中,旧有知识体系无法一下容纳新知识而产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困惑与质疑,并能主动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品质。这种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显现。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有个性化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改变传统的唯书、唯师的心态,敢怀疑、敢质疑、敢挑战、敢创新。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不仅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也是全面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需要,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形成意义重大。
三、探讨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与动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引导和培养。
1.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的营造,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师生平等和谐的土壤。而教师长期以来是权威的化身,教学活动又以“书本至上”,使得学生安于接受,懒得在阅读中发现与思考。
如学习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笔者就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掌握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等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产生问题并提出问题。如学生提出了“两幅画面表现了中西方人在饮食习惯的不同,怎样比较好地分析这不同的结果和影响呢?”“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一个人较高的文化素养形成不应该仅受环境与氛围的影响吧?”“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是不是无法选择的呢?”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值得师生探讨。班级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补充和方向的引导,只要学生答得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可见,只要我们放低姿态,愿意倾听,善于给予赏识性评价,学生就愿意去思考和提问。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
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教学为主的,让学生懂得有价值的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从而提高学生有效提问的能力。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发现问题,激发思维。
如学习政治生活“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最近中国与越南在南海的领土纷争的一些材料。让学生思考针对这样的国际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于是,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学生说出了极力抵制、尽力打击等看法。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再思考如何处理,这样,他们就能想得周全,并答得周密而有条理。这样用社会热点来创设情境的问题引导,能够使学生的提问能力增强,从而提出具有较高探讨性的问题,并能在问题的分析中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问题意识是“以问题为纽带”教学理念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表现。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36).
[2]张贵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激发和问题设计[J].高中生学习,2013(1).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管窥 篇7
一、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意识淡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形不乏少见, 对于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欠缺, 少有的课程资源开发行为更多表现在肤浅层面, 致使诸多优秀课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第二, 缺乏系统性。语文课程资源的不断积淀成就了其丰富性特征, 与其相关的课程资源从特征判断既有诸如教材、教辅资料等各种非生命课程资源, 又有诸如教师、学生、家长等生命课程资源。长期以来, 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 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不时表现出一定的狭隘性, 往往只关注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注意开拓与利用更为广泛的课外资源, 诸如, 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料、学校校报资源、学校广播台站资源、社区乡土资源等, 同时, 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经验主义色彩浓厚,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始终处于较低层次。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讨论
1. 学生资源的开发
语文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 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影响, 因此, 开发学生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结合语文教学实际, 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兴趣培养。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助力剂, 它既可以使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时表现出坚强和睿智, 也可以使学生为实现理想而锐意进取。事实上, 语文教学中, 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不体现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自主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实践学习方式,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己学习方式的学习策略, 改变被动学习方式,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因此,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抛弃自我中心论, 打破教师讲授、学生记录;教师划定范围、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弊端, 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把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实效作为教学的价值取向。勇于创新。初中学生天性好想、爱琢磨,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征, 挖掘学生潜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通过组织学生活动, 诸如合作探讨;课堂辩论、演讲比赛等方式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和舞台, 活跃学生思维, 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是学科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要素, 开发教师资源是学科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学中, 教师资源的开发应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现实生活中有思想的独立个体, 教师要善于倾听他们的建议和要求, 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不是将学生牢牢掌控在教师所圈定的范围之中。其次, 娴熟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了多个层面, 以教师现代教学手段驾驭能力为例,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语文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 给学生呈现着丰富的认知材料, 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更为便捷的交流目的, 因此, 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味沿袭,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扩大教学容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再有, 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坚持科研促教的思想, 重视教学反思, 要勇于打破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 有效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杜绝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要摈弃狭隘的讲准、求透的教学思想, 启发与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大胆质疑等方式参与教学过程。最后, 务实的课程开发意识。传统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往往被定位为知识的代言人、教学任务的完成者, 事实上,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承载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因此,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和利用现成课程资源, 而是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3. 教材资源的开发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最重要的非生命资源。语文教材是专家学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实践编撰而成的, 其重要性、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 语文教材中所囊括的优秀篇章并非纯粹的语文学科知识, 仅对学生语文学习起引领作用, 因此,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诠释文本内容, 提高教材使用效率。我们知道, 语文教材体现着一定的稳定性, 但这也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因此, 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既有教材的研究, 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服务语文教学;另外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 特别对教材中不适合语文教学实际的内容要大胆删减, 对于需要补充更新的信息要潜移默化地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体现加、减有别的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思想。诚然, 语文教材的编写还体现了普遍适用性, 这意味着教材建设无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语文教学实际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编撰, 因此, 教师还要在充分利用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作为教材资源的必要补充, 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例如, 校本教材要囊括学生喜爱的话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读后回味无穷。
总之,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缺少良好课程资源的支撑, 语文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成果, 同时,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还应该体现严密的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摘要:成功的教学少不了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不乏有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文本的单一研究层面, 很少考虑如何开发与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致使语文教学质量始终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8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中学语文评卷现象面面观
2011年我市初二语文期末统考试卷有一道关于名著《名人传》的阅读题, 题干是:作者要“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原文文段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题干引号内这句话, 总领全段, 下文是原因阐释。不少学生摘录了阐释中的重点句作答, 结果只得到一半分数。原因是: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可是, 题干中有明确规定用自己的话概括吗?没有。
又如有这样一道统考阅读题:题目“购买善良”有何深刻含义? (分值4分) 评卷标准建议从两个方面作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考生给出了四个意见, 其中两个几乎就是参考答案, 还给出参考答案中未涉及而又较中肯的两个要点, 连我都自叹不如, 可是最终得分只有2.5分。这就难怪学生会对着已评分的试卷一脸茫然了。更常有学生发问:我的回答跟参考答案差不多, 为什么被扣去这么多分?作为教师, 我很难为这样的评卷结果自圆其说,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 我都很尴尬, 很别扭。
参与评卷次数多了, 类似以上“严格”阅卷的情况屡屡碰到, 每每令我困惑不解:为什么要这样阅卷?也许有人会说, 阅卷就是要严格要求, 不严格要求, 怎么体现阅卷的公平?怎么“阅”出学生成绩的高下?尽管很多主观题参考答案旁都附有一句“意思接近即可”, 可是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有时如同隔海相望, 不同教师对“参考答案”的理解并不相同, 把参考答案作为“标准”的大有人在。学生不是神人, 怎能解答得跟参考答案一模一样?纵使有, 也是碰巧;否则, 通过大量训练, 学生基本掌握了所谓的类型题答法, 拥有高超的得分能力, 但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何异于答题机器?又有多少人的灵性?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有位作家的作品被选编为高考阅读题, 结果让他解答其中的考题, 他没能解答好。《羊城晚报》知名编辑梁力的散文《鼎湖观树》被选为2003年肇庆市中考阅读题, 总分16分;梁力自己做了一遍, 才得到6分。连作者本人都没能解答好的题目, 考生又怎能解答得“标准”?即便是评卷者自己来答卷, 其结果又将如何呢?估计得分情况也是令其汗颜的。
这只是冰山之一角。比如当前我省“时兴”的连词成句题型, 越考越难, 似乎不把考生考倒就体现不出命题人的水平。原先是“一个话题+一组词语”两个条件, 2011年中考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运用一组关联词或一种修辞”的条件。评卷当然要依照所给条件打分,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其中一个各得一分, 句子连贯、语言优美得一分, 对文采尤其推崇。这么多条条框框, 想多得一分简直就是“蜀道之难”。即便有些经过高强度训练出来的考生得到了较好成绩, 但这样训练出来的考生, 跟古时八股文训练出来的考生又有什么两样?这就是考试的目的吗?就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吗?
卷面分值最大的作文方面又如何呢?据保守估计, 误差几分属于正常现象, 你没有机会翻案的, 理由很简单:欣赏角度不同。你的文章以结构严密或构思巧妙见长, 刚好阅卷者更欣赏语言优美;你的文章以语言优美见长, 恰恰阅卷者喜欢质朴文风, 认为你过于追求辞藻的华丽……奈何, 奈何。
凡此种种, 都不难窥见中学语文课程评价某些现状。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现状
评卷面成绩, 本是课程评价的一种, 但以一纸试卷定乾坤似乎仍是当前课程评价的全部。正因为一纸试卷如此重要, 评卷场上如上文所述的现象才会屡见不鲜。评卷现象好比课程评价的一扇窗口, 折射出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某些现状。
(一) 评价观念陈腐滞后
只要一提起学业评价, 人们立刻就会条件反射般想到各种考试。考, 考, 考, 成了检验师生教与学的不二法宝。“学业评价=闭卷考试”, 俨然成了一条不可推翻的公式。于是, 评卷决定学业成绩, 决定教师业绩, 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 似乎就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这就难怪评卷者如此小心翼翼、亦步亦趋。课程评价改革进行十多年, 之所以徘徊不前, 是因为现行的评价制度、评价观念仍是老一套一试定终身思想, 穿着新鞋走老路, 与新课程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尽管《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条文依旧赫然在目, 但在强大的应试教育机制面前, 课程评价改革只能“像雾像雨又像风”, “来来去去只留下一场空”。
(二) 评价标准单一功利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 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1]“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 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2]反观现行的课程评价标准, 则依旧过于单一教条, 依旧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结果, 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而忽视诊断和发展功能, 给师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 把教与学仍旧引向“应试”歧途。
考什么, 就教什么;不考, 就不教。在这样的功利驱使下, 语文教学失却很多东西, 比如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素养的口语交际内容就被完全抛弃;在这样的功利驱使下, 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3]的理念必然落空。以闭卷考试为绝对“正宗”, 采用这种教学评价手段所能得到的仅仅是带有功利性的分数, 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无法呈现与反馈。但在部分办学机构眼里, 只有卷面分数才是最具说服力的。
(三) 评价主体消极被动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评价建议的第三条有言, 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4]在应试机制面前, 主宰评价大权的应该是分数, 是评卷者。本应是评价主体之一的学生却无法主动参与评价过程, 处于被人评价的位置, 学习热情被压抑, 学习态度消极被动。而教师以外部观察与主观测定为依据进行学业评价, 结果不可避免地受自身的经验、水平、评价手段等条件的影响, 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譬如上文所述的阅读题评分, 还有连词成句、作文的卷面评分都能极为明显地说明这个问题。碰到什么样的评卷者, 将可能决定取得什么样的卷面成绩, 这种“听天由命”式的得分的确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评价方式刻板僵化
从评卷现象中, 我们不难窥见当前语文评价方式的刻板僵化。把考试等同于学业评价, 把参考答案等同于标准答案。中学语文试题以主观题为主, 一道题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五花八门, 有时真的很难评判。所以, 以参考答案为标准, 是不是来得“保险”、“公平”?
一次考试定终生, 于是莘莘学子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答题技巧;以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 所以教师们“分分必争”, 苦苦寻求“标准答案”, 几近苛刻地评卷, 维护所谓的阅卷公平。直接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文成绩普遍较低, 除了极少数“尖端”学校外, 整所中学整个年级语文平均分在及格分数线上徘徊的不在少数, 农村中学想要实现及格率零的突破更是“难于上青天”。中学生“学不好”国语成了中国教育一道刺眼的“风景线”。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学生在语文科学习上耗费了大量时间, 教师在语文教学上耗费了毕生精力, 可是结果呢?学生学到了多少真东西, 获得了多少真本领?
归根结底, 上文所述的评卷现象就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何谓全面诊断与反馈学生发展的“档案袋评价”方式?对于应试教育而言, 根本不着调。
在应试这支强大的指挥棒面前, 语文的魅力几乎消失殆尽。在应试这支强大的指挥棒面前, 部分教师唯唯诺诺、手脚忙乱地弹奏指定的交响, 却感受不到弹奏的乐趣;学生则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地哼哼唧唧, 却享受不到歌唱的美妙。应试机制, 让师生“带着镣铐跳舞”;应试机制, 让师生“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中学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关键
自《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对课程评价改革进行探讨者不少, 提出改革建议的也不少, 运用“档案袋评价”方式, 如观察法、文献法、笔试与口试结合、开卷与闭卷结合、自评和他评结合等。方法很好, 一旦遭遇应试, 终将无奈“总被风吹雨打去”。就好比一条河流, 假如其源头浑黄不清, 那你在下游再怎么使劲也没法使之清澈。改革创新的口号喊了很多年, 语文教育形式上的改革也进行过几次, 为什么没有实质性变化?最关键的是没有从机制上、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彻底更新。应试机制一天不改变, 国人自上而下根深蒂固的应试思维一天不革除, 教育、课程评价就无法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只要仍旧以卷面分数衡量学生学业、教师业绩、学校办学质量, 那么这些问题就会永远得不到解决。“正本”必先“清源”, 课程评价改革的关键首先应该是机制, 是观念。欧阳修说:“善治病者, 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 必塞其弊之源。”[5]教育一定要站在评价制度改革的前沿, 转变评价观念, 尤其要树立“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理念, 从实施素质教育方针出发, 从学生本位出发, 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唯其如此, 才能远离功利, 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育评价, 而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瓶颈之瓶颈。评价是杠杆, 具有导向作用, 决定语文教学成败, 关系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探讨改革语文课程评价办法, 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促进学生发展, 已摆在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热切期望更多同行加入课程评价改革探讨的行列, 坚定不移地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练习评讲,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有效教学
教育实践学指出,练习讲评活动的有效实施、深入开展,能够有助于学习对象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及时查漏补缺,认真总结经验,拓展学习思路,认知内在规律,提高学习能力. 新实施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发挥练习评讲的深刻功效,认真认知练习评讲的深刻目的,是练习评讲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平台. ”当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情操培树,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向和追求目标. 笔者认为,课堂练习是学生展示学习实际情况,展现学习技能水平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掌握和了解教学实际情况的有效“抓手”. 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和强化练习评讲活动的开展,将学习能力培养渗透融入练习评讲活动之中,实现练习评讲活动效能和学生学习技能水平两促进,两提高.
一、当前初中数学练习评讲现状及不足
笔者发现,很多数学教师练习评讲时,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特性,脱离学生主体的学习实际,忽视评讲活动的双边特性,练习评讲出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练习评讲内容不深刻.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练习评讲过程中,存在着为评讲而评讲的现象,没有将练习评讲作为学生巩固知识、能力再次“升华”的有效载体. 只是将练习内容答案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对答案”,而没有对练习解答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凸显练习活动的重点和目标,导致练习评讲“蜻蜓点水”、“浮光掠影”[1].
二是练习评讲方法较单一. 练习评讲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之一,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讲解形式. 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将“教师评讲、学生听讲”单向性、单一性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双边特性不能得到展现,学习对象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展示,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不能有效开展,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得到实施,致使初中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不能认知练习解答的基本规律,削弱了评讲练习的教学功效.
三是评讲练习重点不突出. 众所周知,评讲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应时刻体现和展示教学重难点,时刻以解决教学重难点为“己任”. 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练习评讲活动中,就练习讲练习,未能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易错突出点等内容,融入练习评讲活动之中,导致评讲练习活动始终处于“浅层次”,不能将重难点、易错点等放置于练习评讲中进行有效解决. 特别是学生练习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问题,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导致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
四是练习评讲学生反思少. 教育实践学认为,练习评讲活动应该是学生反思整改的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反思、整改的时机,发挥“评”的功效. 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不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消化,反思和总结,深刻挖掘存在问题或不足的内在根源,掌握和形成正确的解答练习案例方法策略,导致初中生反思判断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和进步. 如学生在完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练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淆判定方法内容,而导致错误运用判定定理”的不足现象,教师在评讲过程中,只是一带而过,没有通过设置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从而导致解题能力始终处于浅显层次,反思能力也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2].
二、练习评讲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是开展互动式练习评讲活动,培养学生互助协作能力. 教育实践学认为,练习评讲活动应与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一样,应时刻展现教学活动双边、互动、双向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学习活动群体功效,搭建合作、互助学习载体,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培树学生团队精神. 初中数学教师在练习评讲活动中,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单向教学模式,展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特点,将练习评讲作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合作、互助的有效平台,通过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观点互换. 学生与学生小组探讨、互帮互助等形式,在互助协作中认知练习设计意图,掌握练习解题方法,感受团队协作“成果”,形成良好互助协作能力. 如,在“在一个△ABC中,已知∠A = 50°,AB= AC,DE垂直平分AB,求出∠DBC的度数是多少?”练习评讲中,教师采用师生交流式教学形式,组织开展练习评讲活动,向学生提出“分析问题条件,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基础上,指出: “通过问题条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该问题解答时需要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 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解析过程,展示其解题思路,学生指出: “因为AB = AC,∠A= 50°,所以∠ABC = ∠C = ( 180° - 50°) ÷2 = 65°. 因为DE为AB的中垂线. 所以AD = BD. 所以∠ABD = ∠A = 50°. 所以∠CBD = ∠ABC - ∠ABD = 15°”. 教师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评讲. 学生借助于教师的评讲和自身的合作探析,深刻认识到该问题解答的关键是: “利用等腰三角形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在此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互动学习的“功效”,互助合作意识显著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提升.
二是开展探究式练习评讲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实践主义学者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动手操作、探索求知的实践过程. 探究特性,发展功效,在其发展进程中得到了显著呈现和展示. 练习评讲活动,更应体现和突出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水平方面的作用. 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练习评讲活动中,不能“越俎代庖”,省略掉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取代学生探析思索的机会,而应该抓住练习活动的重点题目、解题方法、解题过程等,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究、分析、解答和归纳等实践探知活动,感知练习案例的设置意图,探寻练习案例的解题思路、研析练习案例的解答过程、提炼练习案例的解决策略,从而在深刻探究、认真研析过程中,获得探究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问题1: 如图1所示,正方形DEMF内接于△ABC,若S△ADE= 1,S正方形DEFM=4,求S△ABC.
在该练习案例评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基础上,围绕问题解答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分析、判断归纳活动. 学生在“回头看”分析思路和解题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时主要是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多边形的性质”等知识内容进行解题活动. 此时,学生意识到解答该问题的关键是: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ADE∽△ABC”. 通过上述分析探究,学生得出并展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 “首先利用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其边长,过A点作AQ⊥BC于Q,交DE于P,利用S△ADE可得AP及AQ的长,再由△ADE∽△ABC求出BC,从而求得S△ABC”. 教师对学生探析过程以及解题策略进行评析指导,补充完善解题策略方法.
三是开展发散式练习评讲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初中生思维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是新课改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数学问题是练习评讲活动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平台. 数学问题所具有的发散性特点,为初中生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载体”. 教师在练习评讲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而应该对练习内容进行“创新”、“加工”和“丰富”,通过逐步提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设置多项问题、变式问题或开放性问题,锻炼和提升初中生思维灵活性、开放性和发散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如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 x2+ bx + c与x轴交于A、B两点( 点A在点B的左侧) ,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 3,0) ,将直线y = kx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BC两点. 求直线BC及抛物线的解析式”问题评讲活动基础上,深刻挖掘该练习题的深刻内涵,逐步向学生提出“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 ∠ACB,求点P的坐标”、“连结CD,求∠OCA与∠OCD两角和的度数”等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问题,深刻思考分析,探析出解答问题的策略方法,思考分析更加深入,思维能力得到显著锻炼.
四是开展辨析式练习评讲活动,培养学生反思评判能力. 让学生有知错、改错的时机,反思辨析的能力,是练习评讲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笔者认为,练习评讲活动,是练习讲解活动和评判练习活动有效结合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培养学生反思、辨析、判断、评判等学习能力的要求和任务. 因此,在练习评讲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留存学生评判、辨析以及反思、整改的“任务”和“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他人的练习完成情况或解析过程进行深刻的评价和指导,并深入对比研判,反思自身练习解析活动的得与失,取长补短,掌握并形成正确的练习解答方法,促进反思评析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作文教学之管窥 篇10
一、有机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积累有益的素材
关注社会, 就是要求以社会高度负责的社会中人去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带有倾向的问题, 关注社会, 从“小我”中走出来, 大胆勇敢地站起来, 身体力行, 全身心投入, 体味着与国家与社会同喜同忧的情感变化, 尝试着思考问题的得失方略。要把“关注社会”真正贯彻到作文教学之中,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步骤:
1. 每天让学生看一套新闻节目 (《新
闻联播》《东方时空》《社会经纬》等) , 而后写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并附带200字左右的随感。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 学生就能做到写作时信手拈来、胸有成竹地下笔, 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使下笔有物, 使文章熠熠生辉。
2. 关注社会, 除关心国家大事以外,
还应学会观察校园、社区周围所发生的事。关心身边发生的事, 既包含对社会的理想追求, 又含有对自己这一社会成员的道德熔铸, 也是我们教育所期待的结果。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陋习, 那种“闭门造车”的做法是要遭到排斥的。
二、积淀文化, 做到厚积薄发
积淀文化, 是一项沉甸甸的任务, 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与家庭、社区文化、校园都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更与自己的主动追求、坚持积累、积极感悟、不断运用有直接的联系。
要让中学生做到积淀文化, 以便厚积薄发, 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 并规定其每月的读书书目。
每月定期读一至两本名著, 并做好读书笔记。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 做到博览群书。
2. 积淀文化, 要除去功利思想;
要有意识地吸收与消化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要有意识地多接触与理解多元文化, 站在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角度去研读精短作品。最直观的行为是文化积累。随手记下有启迪的文化现象以及文化思考, 不时咀嚼名家名句, 博采百家, 鸟瞰许多领域, 参与文化活动, 交流文化感悟, 提高审美的情趣, 使自己美好的情怀、深厚的修养发自于内心, 使率真的品性自然流淌。
三、创作应有个性化, 切忌雷同和仿真
教育理论家肖川曾说过:“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并且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的。”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幸福都有独立的善的价值, 它不需要别的价值来证明。也就是说, 并不因为个人自由是社会自由的条件, 也不是因为个人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个人自由、个人发展才有了价值;个人自由、个人发展其本身就是目的, 有着自足的价值。更何况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离开现实的个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可理喻和毫无意义的了。
上述引用之语实则是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优势地位和个体的独立, 也表明只有个性化的东西才会受欢迎, 只有创新才是作文的真正趋势所向。
以一篇话题作文“温暖”为例, 60%~70%的同学都写的是母亲带病为自己做饭或风雪天背自己去医院看病, 这样的文章就基本无创新可言, 立意陈旧, 丝毫没有动人之处。反之, 若能观察到生活的细微之处, 以巷口的一盏灯给行人、给自己带来方便, 让人产生温暖之感为素材, 作文便显得新颖独特。
作文要创新,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书写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开始写作前必须要有15分钟思考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腹稿、成篇等活动, 反复比较, 反复思考, 全盘考虑, 深度加工, 作文才会一气呵成, 下笔汩汩滔滔, 文笔顺畅自如。
2. 作文创新要从题目素材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类的眼睛, 它是文章内容的窗户。同样是一篇以“选择”为题的文章, 若是单一以“选择”为题, 则会索然无味, 若能用《昭君的选择》《致屈原先生的一封信》《金钱、权利、欲望》等为题, 定让读者大开眼界, 有一睹为快之感。
选材勇于大胆创新, 想别人所未想, 写别人所未写之事, 在素材上取胜, 这也是创新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 篇11
【关键词】高中化学;能力;方法
现在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主要分为学校的管理、班级中的管理、德育工作和教学几个大方面。其中在学校这方面,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校,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主要表现在安排学生协助学校管理学校的日常公共事务(例如学生干部等),以及课余活动(例如成立学生会等),在那几个方面也是差不多的。
虽然现在的专家学者、学校管理者等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也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是由于身份不同,导致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构建
(1)以班级为单位的自主管理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是指实施班级自治,就是在一定权利范围内,老师把班级秩序维持好、监督学生的学业状态等等工作交给班内的学生负责,让学生们自己交流沟通,确定管理模式和规则,分给各个学生任务,实施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只负责指导、监督和调节,保证学生人格正常发展。管理的结构分为三级:化学老师下面是化学课代表,化学课代表下面是化学小组长,化学小组长下面是组员。
1.每个班级有三名化学课代表,每位负责不同的管理,第一个负责传达老师消息,收发作业,第二个负责对作业完成情况记录,并和老师汇报,第三个负责学生对化学的疑难问题的解答和建议,并和老师汇报。
化学课代表可以自我推荐或者举手表决等方式确定,主要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能力的学生担任。每位课代表各尽其责,共同帮助管理班级化学教学秩序。
2.同样以第一个为例,从班级中推选化学小组长,化学课代表可以适当的将部分权利分给小组长,小组长的工作内容是收集组内的作业给第一个课代表,然后把组内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交给第二个课代表,最后把组内的疑难问题交给第三个课代表。
3.承接上面的过程,课代表分给小组长一些权力后,小组长的管理部分是组员把作业交给小组长,然后把没交作业的组员向小组长汇报,最后组员向组长汇报作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2)以个人为单位的自主管理
以个人为单位的意思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业管理,制定个人作息表、监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纠正自身的缺点等等。
二、高中生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
(1)化学事实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是内容繁杂、容易懂但是难记、有时逻辑性、系统性强,有时候还没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所以大部分学生容易明白但经常混淆。
因此,教师希望借助各种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注意、感知觉等在内的认知操作活动,让学生学会化学事实性的知识结构。
(2)化学理论教学中“学生资助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习化学理论的话,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是属于高层次的学习,需要以化学事实学习为基础,借助化学事实学习向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化,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当化学事实和已经知道的事实相互作用时,学生要用已经知道的理论去解释新的化学事实。最后扩大自身的认知结构。
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1)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
在这次研究学生自主管理结构中,由化学课代表和各化学小组长负责管理,帮助教师收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建议,然后汇报给教师。教师可以清除出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化学存在的疑惑,及时为学生解决,并加强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率。
(2)提高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建立好的师生关系
虽然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如朋友的感情,但是学生还是有所保留,并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会在这之间产生误解,最后影响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所以实施了“匿名举报”,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了理解的桥梁,达到教学目的,适当的减轻作业压力,可以消除彼此的误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提高学生参于度
在小组中,每组成员学习能力不一样,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学习差点的,而每个小组又是一个集体,所以那些学得好的为了小组荣誉,可以帮助学习差点的提高成绩,而学习差点的为了维护同学的情谊等,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请教,最后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4)方便开展探究活动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无论举行什么探究活动,学生都要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监督调节等能力的发展,而这些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
四、总结
这次研究通过以“学生自主管理”的结构为由,分别从化学教学内容的角度,论述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且举例说明,在证明可行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具有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及时解决困难,正确认识化学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霞.高中化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344-344
阅读教学情境误区管窥 篇12
误区一:脱离实际
教师备课必须认真研读文本, 与文本和作者◎展开对话, 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的刘桂
琴
情感和写作意图, 而情境创设必须为突破重点、难点服务。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名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 借助“假如我是科学家”的问题情境, 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索西沙群岛的种种知识, 其结果, 语文课被上成科学课。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笔者以为, 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 学习课文内容以及说明文表达的语言形式, 培养热爱祖国海疆、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才是我们教学目标所在。
创设教学情境, 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
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 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找准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和“生长点”。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误区二:喧宾夺主
一位老师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莫高窟》一文, 引用多个古今大师对莫高窟的描述与评价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无疑, 出发点是好的。值得商榷的是这些大师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语言习惯差异很大, 对《莫高窟》的描述与评价比教材文本更深僻难懂, 引用的文本非但没有起到“解释补充”的作用, 反而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 造成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加大。
另一位语文教师精通电脑, 擅长制作课件, 平时工作认真, 在教学上肯动脑筋。在教学《碧螺春》一文时, 他用《太湖美》、《采茶舞曲》的音乐做背景创造情境、营造气氛, 让学生讲述碧螺春的传说故事, 欣赏江南姑娘采茶的美丽画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但教学过程很少涉及课文内容, 各个环节一直在“敲边鼓”。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 必须为我所用, 为教学所用。如果我们被教学课件“绑架”, 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 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 那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剥夺了学生的吸收和
阅表达的权利, 践踏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 我们读服说, 务的任何, 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学习像《碧螺春》、《莫高窟》这类课文, 适宜教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 学受文的到方美式的, 熏要陶有和语传文统味文儿化。的感染。教语文需要用语情教学情误区三:偏离教学境顾名思义就是指向教学的情境, 促进境一位语文老学生学习的情境。师上课时出示了一组精彩画面……误“我们的学校”。师:我们来比一比谁最聪明, 谁观区察得最仔细我发现了这儿, 真美丽看了这!有漂幅图, 亮的房子你发现了, 有美什么?丽的花生1:管园生!师3:我:发现河里你真聪明!生还有小2:鱼在玩耍我发现天上。有小鸟生4:远处的在飞。
窥
白云在飘动着, 红旗就像在云朵里……至此, 十多分钟过去了, 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 教师不断的表扬和肯定, 又不断地追问:“不错, 很好!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又不断有新的发现, 这样的情境创设, 是在上语文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课堂气氛
虽然热烈, 可课的性质却变了。上面这位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指向不明, 学生不知所云, 只能凭自己的感觉猜度老师的意思, 这种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 反倒影响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误区四:情感缺失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 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 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中学音乐教学管窥】推荐阅读: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管窥05-27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管窥09-19
中学生写作倾吐心理管窥及教学导引05-31
中学音乐12-17
中学音乐教学模块09-17
搞好中学音乐教学09-17
中学音乐教学方式11-01
深化中学音乐教学11-06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05-24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