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4-09-22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10篇)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

现阶段,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放弃了对兴趣的培养。虽然现阶段各中小学都相继开设了有关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尤其是中学期间学生的合唱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具体论述。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中学音乐教学的效果之所以不显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重视音乐这门课程,还有一些学生对音乐提不起兴趣,导致本来应该生气勃勃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尤其是在合唱上。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正趋于成熟,并且正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刻,这时候的中学生最需要一些事情去激发他们的潜能,一旦潜能被激发出来了,那么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合唱最重要的就是“合”,要让学生的声音合为一处,就要求学生心里要有团结的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需要教师或者学校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团体比赛或者一些游戏等活动,以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感,让学生彼此熟悉起来。另外,在音乐教学上,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合唱的方式,先进行小范围合唱兴趣的培养,当小组中的学生充分具备了合唱兴趣以及合唱能力的时候,再将课堂上的每个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的合唱团体,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中学开设音乐教学的一大目标。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合唱中的积极性。当学生对音乐表现出了热爱情感的时候,这时学生的合唱就应该是器宇轩昂的.。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怎样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呢?这就需要学校多增设音乐课程,教授给学生一些音乐方面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音乐知识的陶冶中,了解音乐文化和音乐的发展史。另外,教师也应该学会解读歌曲中作者的情感,通过向学生传达作者的内心所思所感,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以及对音乐作品背后故事的了解,都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一种同情热爱之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加强教师引导

教师是中学生接触音乐的敲门砖以及主导人物,教师在教学中需发挥领导与指导的能力,要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让他们从心底喜欢上合唱这个艺术形式,并在合唱中起到带头的榜样作用,让学生能够多加效仿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后也同教师一样喜欢上合唱。另外,教师也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及时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及时地更正错误,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好动。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考察。对于喜欢安静的学生就让他们多听一些合唱名曲,培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心底对合唱产生兴趣。对于那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多进行一些激昂曲目的练习,以发挥他们心中的潜能,学会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发挥出合唱的力量。

四、注重学生音乐艺术性审美的培养

美的感觉是社会真正追求的。只有教会学生学会音乐艺术的审美,才能引起学生对于音乐产生共鸣。音乐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相应的影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产生联想、想象,进而引起听者共鸣的艺术形式。在合唱能力的培养中,要教会学生通过看音乐、欣赏音乐作品,大脑能够随音乐而动。这样对于音乐艺术美的欣赏才能够留到学生心底,并在今后的合唱练习中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审美,让学生能够爱上各种形式的音乐,并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学校多组织合唱比赛活动

要想培养中学生的合唱能力,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中来,通过积极的参与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合唱能力。但是在现有的音乐教学中,学校最缺乏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合唱活动,这会严重制约中学生对合唱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越来越不爱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因此,需要学校大力开展一些大型的合唱比赛,让中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合唱带给自己的乐趣,并且还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合唱团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爱上合唱。另外,学校不仅要积极开展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合唱中去,还要鼓励那些热爱合唱的学生自己组团参加校外的一些大型比赛,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总而言之,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合唱能力,就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提高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是提高合唱能力的最终途径,无论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艺术审美还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合唱这种音乐形式,才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合唱能力,才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丁洁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华兵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丽.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蒋邦飞.中学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

[3]简雪清.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6).

[4]王毅.论中学音乐课中的多声部合唱教学[D].鲁东大学,2014.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2

关键词:高中合唱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音乐的合唱教学,它是音乐的一种独特的色彩,而音乐它说独具的光芒有很大程度就来自于音乐的审美情趣,不过这知识音乐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也是合唱教学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

一、高中合唱的审美功能

高中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大改变的时期,学生会慢慢的成长许多的思维模式也会慢慢的走向成熟,合唱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思维模式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不仅会学到专业知识,这只是最基础的部分,深层次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学到如何用美的眼睛欣赏这个世界,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所以合唱教学是帮助学生成长的重要课程。

高中时期的合唱教学一般学生的积极性都不会高,因为这种音乐方式是比较传统和古老的,而学生比较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对于这种音乐学习方式往往有排斥的心理,提不起兴趣。一般的参与到合唱教学中的学生都是由于对音乐这门课程的热爱才来学习的, 很少是真的喜爱合唱教学来学习的,而学生在合唱方面专业功底往往很低甚至没有,所以学习起来压力自然也大。高中学习的压力本来就很大,需要面临许多学科的考试复习等等,学习合唱教学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自然学习的质量也没办法提高。对于合唱教学高中时期并没有作为应试学科的项目,所以许多家长甚至学生都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唱的主要内容学生一般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一般高中时期学习的合唱多以混声合唱为主, 高中时期的学生很少能够正确的把握好这个合唱的声音,这也是学习上的一大难题。

二、培养高中学生合唱审美能力的举措

(一)培养集体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合唱不是一个人的表演与学习,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合唱队高中学生的要求也很多,学生不仅要在节奏上以及音色上保持一致,甚至和声上也要协调,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建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认为自己就是合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集体的力量而努力。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之间也会相互的合作,并且为了集体的表现更好而相互的保持协调性,这也是学生合作的方式之一。许多教师很早就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让学生在集体中去学习,这样长期下来学生才会建立起一种集体意识,认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从而奋斗努力。一般合唱团刚刚组成的时候学生还没有这种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学生认为团队中那么多人总是忽视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性,有的学生甚至会缺席合唱活动,但是长期以往学生会慢慢的融入这个合唱的大集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不仅合唱的水平有所提高, 学生在这其中还会学到许多成长的真谛,更好的融入这个集体。

(二)互动合唱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一般高中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选修的科目, 这样许多学生除了音乐课程之外还会选择许多的与音乐有关的选修课,包括对音乐乐器的选修课程以及对音乐舞蹈的选修课程, 其中有声乐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不分性别不分音乐水平踊跃报名参加,这也导致选修课的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情况不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从最基础的基本知识教授开始,在课堂上多以轻松地方式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不畏惧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合唱教学时要充分做到让学生踊跃参与活跃课堂,所以不仅要让学生认真的听讲这是最基础的,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带有激情的去学习,感官充分调动起来,眼睛看耳朵听甚至嘴巴唱。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的理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音乐合唱的内涵。这对学生的合唱审美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三)开展合唱作品鉴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要想学好合唱知识,首先需要对合唱知识有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初期应当多去接触合唱作品欣赏作品,在对合唱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同时增加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审美能力,经过教师多年的教学总结,如果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对音乐合唱作品进行欣赏应当给学生创造适当的情境氛围,这样在欣赏作品时才更加感受到所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一般如果创造的氛围比较生动形象的话学生会不自主的投入到其中,教师创造好的情境氛围通常可以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作品的背景以及有关的知识,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对作品产生共识。

三、结语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中学音乐;合唱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78

现阶段,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放弃了对兴趣的培养。虽然现阶段各中小学都相继开设了有关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尤其是中学期间学生的合唱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具体论述。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中学音乐教学的效果之所以不显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重视音乐这门课程,还有一些学生对音乐提不起兴趣,导致本来应该生气勃勃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尤其是在合唱上。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正趋于成熟,并且正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刻,这时候的中学生最需要一些事情去激发他们的潜能,一旦潜能被激发出来了,那么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合唱最重要的就是“合”,要让学生的声音合为一处,就要求学生心里要有团结的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需要教师或者学校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团体比赛或者一些游戏等活动,以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感,让学生彼此熟悉起来。另外,在音乐教学上,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合唱的方式,先进行小范围合唱兴趣的培养,当小组中的学生充分具备了合唱兴趣以及合唱能力的时候,再将课堂上的每个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的合唱团体,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中学开设音乐教学的一大目标。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合唱中的积极性。当学生对音乐表现出了热爱情感的时候,这时学生的合唱就应该是器宇轩昂的。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怎样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呢?这就需要学校多增设音乐课程,教授给学生一些音乐方面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音乐知识的陶冶中,了解音乐文化和音乐的发展史。另外,教师也应该学会解读歌曲中作者的情感,通过向学生传达作者的内心所思所感,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以及对音乐作品背后故事的了解,都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一种同情热爱之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加强教师引导

教师是中学生接触音乐的敲门砖以及主导人物,教师在教学中需发挥领导与指导的能力,要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让他们从心底喜欢上合唱这个艺术形式,并在合唱中起到带头的榜样作用,让学生能够多加效仿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后也同教师一样喜欢上合唱。另外,教师也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及时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及时地更正错误,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好动。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考察。对于喜欢安静的学生就让他们多听一些合唱名曲,培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心底对合唱产生兴趣。对于那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多进行一些激昂曲目的练习,以发挥他们心中的潜能,学会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发挥出合唱的力量。

四、注重学生音乐艺术性审美的培养

美的感觉是社会真正追求的。只有教会学生学会音乐艺术的审美,才能引起学生对于音乐产生共鸣。

音乐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相应的影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产生联想、想象,进而引起听者共鸣的艺术形式。在合唱能力的培养中,要教会学生通过看音乐、欣赏音乐作品,大脑能够随音乐而动。这样对于音乐艺术美的欣赏才能够留到学生心底,并在今后的合唱练习中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审美,让学生能够爱上各种形式的音乐,并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学校多组织合唱比赛活动

要想培养中学生的合唱能力,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中来,通过积极的参与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合唱能力。但是在现有的音乐教学中,学校最缺乏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合唱活动,这会严重制约中学生对合唱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越来越不爱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因此,需要学校大力开展一些大型的合唱比赛,让中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合唱带给自己的乐趣,并且还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合唱团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爱上合唱。

另外,学校不仅要积极开展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合唱中去,还要鼓励那些热爱合唱的学生自己组团参加校外的一些大型比赛,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合唱能力,就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提高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是提高合唱能力的最终途径,无论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艺术审美还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合唱这种音乐形式,才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合唱能力,才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丽.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2] 蒋邦飞.中学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 简雪清.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6).

[4] 王毅.论中学音乐课中的多声部合唱教学[D].鲁东大学,2014.

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篇4

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品质的培养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主动积极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形式。化学科学的发展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品质的培养,意义更显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呢?

一、选择感知对象,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在观察过程中,人不可能同时对所有的事物感知,往往把感知的对象集中在少数事物上,也就是说知觉具有选择性。根据知觉的这一特性,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让学生围绕目的,主动地选择感知的事物进行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受性,思维也才能清晰准确。

例如,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目的是要导出“化学变化”这一 概念,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1)点燃前镁带的颜色、状态和硬度;(2)燃烧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和硬度,以防止学生只注意了“燃烧时发出的耀眼的强光”这一现象,而忽视了“反应后生成物的特征”这一观察的重点。

二、注重感知程序,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是指通过观察能获得事物的全貌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就必须根据观察的目的,遵循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确定观察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若马虎粗心,随心所欲,所获得的知识就可能是局部的,支离破碎的。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抓住本质特征,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事物的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观察的精确性表现在,不只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更重要的是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精确性的过程。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1.根据教学目标体系,制订出“双基”与能力的具体要求,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同步发展----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同步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同步进行,教师讲授与学法指导同步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调节同步进行,统一 要求与因材施教同步进行。

2.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条件来选择教法,将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3.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特点:模型----立体模拟,投影----平面模拟,幻灯----静态、局部动态模拟,电视----动态模拟等。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5

【摘要】观察,是人主动知觉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又与思维密切联系。观察,不仅可能使主体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初步的认识是进而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当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同时,观察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就在于观察过程有着思维的积极参与;观察能力总是与思维能力相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主动知觉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又与思维密切联系。观察,不仅可能使主体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初步的认识是进而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观察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就在于观察过程有着思维的积极参与;观察能力总是与思维能力相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前苏联卓越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校工作的36年使我深信,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学,这首先就是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世界。”他深刻地指出:“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

一、教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中学生对待周围事物的特点是富于好奇心,他们对于那些新奇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则漠然视之。同时,他们的观察又往往是粗疏的、肤浅的,像走马观花一样,得不到深刻的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他们观察的自觉性,教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些习惯主要包括:

1.随时留意生活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教学生养成平时留意生活的习惯,时时处处能够以观察的态度来看待周围事物。一个人如果平时就能留意生活,那么他就会逐步积累起观察的经验,遇到外来事物他就必然会有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和判断。反之,平时不留意,只有到写文章时才去临时观察一下,即使观察得很用心,也会因为缺乏观察能力和平日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达不到好的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有一天忽然为了要写文章,才有意去精密观察一下,仔细认识一下,这样的观察和认识,成就必然有限,必然比不上平时能够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人。写成一篇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

2.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认真、细致地观察,是保证观察活动正常进行,取得良好观察效果的前提。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它的全貌,它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并不见得是一目了然的,它往往需要观察者反复地、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达到目的。而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则常常会出现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情形,不能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因而这一时期帮助他们克服马虎、粗疏的毛病,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显得非常重要。

3.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述的习惯。如前所述,观察就是一种思维的知觉,离开了思维,离开了对于观察对象的认识,观察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思维是观察中的一个实质性因素,所以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观察中思维习惯的培养。在初中时期,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更多的注意的是事物外露的表面现象,而不能很好地注视和探究事物的内部性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观察中思维的习惯,主要是帮助他们由对事物外表现象的观察深入到对事物内部性质和内在联系的思考,充分发挥思维在观察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作用。

二、加强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除了要让学生养成平时的观察习惯外,语文课还必须注意加强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相比,从现象上看,语文课的观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似乎不那么紧密,它的具体目的、要求似乎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因而在观察问题上也极容易出现某种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春天来了,不少教师常常要带领学生到野外春游,回来好给学生命一个《春》之类的作文题目。那么这次春游的目的是什么、观察的项目有哪些?今年的春游与去年相比在观察要求上有什么不同?却不是每个教师都有事先考虑的。结果表面上看学生情绪很高,玩得很痛快,实际上却收效甚微。这是语文课观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在语文课上则强调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例如组织学生观察日出,总要事先确定本次观察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等等,而学生的观察活动则是按照教师所确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

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要求的能力。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多的是靠平时自我进行的,这就需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善于不断地给自己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并明确每次的观察目的和要求。例如上面举到的要学生写“观察日记”“生活速记”或开展“小记者”活动,教师即应该在观察目的和要求方面给以积极引导。一般来讲,学生自我观察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应该与语文课的总体目的和要求保持同步。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知识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下述的三种途径来进行:

1、结合阅读教学,讲解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记叙文、文学作品和事物性的说明文,都是作者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缜密的思维写成的,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观察经验和方法。我结合这些文章,把作者观察的经验和方法教给学生。例如朱自清的《绿》就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作者观察梅雨瀑,视线的转移从平视、俯视、环视、仰视再到平视,既自然又合理,很有顺序;在看到的梅雨亭、梅雨瀑、三面的山、空中的云各种景物中,以观察梅雨瀑为重点,目的十分明确。作者观察梅雨潭的绿,绿作为一种色彩,它的特征本来是很难把握的;而作者充分发挥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随着思维范围一层一层的拓展,潭水绿的特征也一步一步地被揭示了出来。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从中学到观察的不少知识和方法。

2、结合实际观察,给以实地的指导。在观察活动中,我结合观察的具体对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例如观察的顺序,如果是观察景物,到底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一定的方位次序观察?还是移步换景,按景物出现的先后次序观察?如果是观察一座建筑物,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次序观察?还是按照从主要部位到次要部位的次序观察?还是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或从里到外的次序观察?我在引导观察的时候主要让学生从大方向入手,并且与身边事物相联系,再引导观察其中的细节。如一个南瓜,问学生大体形状什么样,都会说圆的。我再问,是不是像皮球那么圆呀?中学生已经能分出各种的细微的差别,当然会说没有皮球圆。我再加以引导那是怎么样的圆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系统的观察,说出上面宽,下面窄的圆等,然后再观察细节,如瓣瓣、颜色、瓜蒂等。这些小细节上又是什么形状的,在细节中再发现出细节来给孩子观察,并不要把答案直接给他。再比如: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如柳树、松树)各有什么特点,及不同造型的树,有些树是直的,有些树是弯的,还有高的、粗的、细的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师都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给以实际的指导。学生学会了这些方法,也就逐步形成了独立观察的能力。

3、结合作文实际,及时纠正观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作文中可以得到反映。我通过作文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水平,并及时纠正他们在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先看我班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观察日记:

——今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普照着大地,我到我家后山上去玩。已经是春天了,柳枝发芽,冬麦绿茸茸的。一棵棵杏树全都开花了,花儿很好看。(3月28日)

从这则日记看,这位学生可以说基本上抓住了春天小草发芽及杏花都开了的特点,并把观察的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杏花上面,但可惜观察得不细致,不具体,没能很好地抓住它的特征。她的作文从小学升入初中时一般,我经常鼓励她写观察日记,这次我又鼓励她并进行具体指导,她又连续两次去山上观察。日记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到我家后山上去玩。那里的很多花都开了,多漂亮啊!我们这儿,过了清明时节,如雪如霞的杏花便于乡间野径次第绽放,白里透红,红里泛白,一副欲绽还收、欲说还羞的娇容,缀满了大地和天空留出的背景,衬出春天的万般柔美。那淡淡的芳香,是春天的呼吸,把大地的沟沟壑壑,都播遍了温馨的气息。(4月1日)

——今天,我又去我家后山上看杏花。赏杏花最美的时刻,是在一日之晨。当春日的第一缕曙光洒满大地,万物充满生机。杏树翠叶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唐代诗人高蟾之说:“天上碧桃和露植,日边红杏依云栽。”在晨曦的漫掩下,杏树犹如雨后的青草,放出了鲜绿的光彩,把挂在杏树枝上的一簇簇花朵,映成一轮轮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还无,展现了它妩媚的容姿。那杏花以其充沛的张力盛放着,一重重红色、淡红色、淡白色的花瓣,仿佛要将体内贮藏已久的能量猝然释放出来,让人感受到传来了生命的律动。

看着眼前的杏花,我又不由得想:当春意越来越浓烈,春风越吹越温柔,每种花儿都来凑热闹了,到那时杏花却要走了,离开与它相伴的枝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以优美的舞姿,无声无息地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但我更坚信,明年的杏花会更美!(4月5日)

这三则日记,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进步过程。它说明,从作文中发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然后再让他们去作必要的反复观察,其间渗透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诉诸笔端,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4、采用多种手段,指导学生有技巧地观察。观察是有技巧的,所谓的“技巧”,其实就是观察的方法,观察时光用眼看还不行,还要用耳听、手摸、嘴问、鼻闻,更重要的是用大脑去思考,那种不动脑筋的看,不能称之为观察,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生动具体。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观察的技巧有许多,我们不妨让学生在观察时先对事物的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再对其某一个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还可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还可以运用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如写人则可由其外貌到性格,写物则可由其形式到内容;还可采用移步换景观察法,它适用于游记一类的文章。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交叉使用。还可以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因为中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只要我们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我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多用录音,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配乐朗读。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象的翅膀会飞得很远很远。然后在脑际展现出一幅幅无限宽广的图画。这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得具体生动,淋漓尽致,写出文章来才可能是内容丰满,具体而生动的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6

王晓燕

著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讲过: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综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明迅速发展,新的时代需要大批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探索精神,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并使其获得发展。

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能力,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的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中进行。

要将上述理念具体贯彻到教学中去,通过实践我发现,按以下几点实施教学,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诱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一个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时,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以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为出发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创造的兴趣.第二,要实行激励制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排除畏惧、缺乏自信等阻滞创造力发挥的心理障碍。教师对于学生新奇、别出心裁的设想要及时的称赞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持欣赏的态度、忍耐的态度。要知道,我们翘起的大拇指和啧啧的称赞,就能保护孩子最初的点滴的创造,使孩子体验创造的成功感,获取继续创造的勇气。例如:我在音乐课中,经常让学生创作旋律片段,学生对音乐的想法和对音乐的再创造简直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不是很好,学生们创造出来的旋律也不是很通顺,但是,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你真行、太好了、非常棒、你是小作曲家等等。学生对自己很不成熟的作品有了一种成就感,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能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自由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越少,学生体验的自由度越大,活动的自主性越强,其创造性发挥的也就越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六个解放”,既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通过这些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拓展。例如:我在教授欣赏课时,不给学生讲解任何与欣赏曲目有关的创作背景内容、作者的创作意想、曲目的表现、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对乐曲的了解空白的情况下来欣赏音乐,学生会说出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对乐曲的理解和看法,如果老师把作者的意图、时代的背景提前告诉学生,那会控制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想象,把学生带进一个个框架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能力,教师还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时空。首先是教材问题,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的可创造性部分,还可根据需要适当的选择、补充一些具备可创造余地的教材,以次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去学习、创造。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积极探究创造的能力,合理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教师要善用延迟判断。所谓延迟判断,就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创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所走的弯路不急于下结论,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出谬误,发现真知,这样做,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时机,使孩子自主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第二,在评价中,要避免迷信权威的做法,允许孩子存在不同意见,允许孩子同教师争辩。当然,争辩不能没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师生双方的互相尊重。

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置身事外,无所作为,研究表明,认同新知如果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没有联系,没有已有的经验作为落脚点的话,新知识是不会被引起兴趣而被吸收的,而创造是要有一定的范型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过程的适当时机中,教师适时的为学生提供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范型就显得十分必要,从而使自主学习、探究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有机的结合起来。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7

一、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

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突破与超越, 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 应试教育不断被强化, 不仅凝固为一种制度, 而且形成一种文化, 这是创新教育最大的困难和阻力之一。作为中学历史教师, 首先, 我们的教育观念应创新。观念的转变包括: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转移到以培养学生智能和提高其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把“满堂灌”的教育方法转变为师生的双边充分交流,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测重学习内容和结果, 转移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转移到注重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注重优等生的培养转移为面向全体, 帮助各层次学生开发潜能, 全面发展。只有教育观念转变了, 才有可能有效地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其次, 历史教师应增强历史科研意识, 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 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 随着教学年月的增加, 知识日益陈旧, 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 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发展, 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再次, 中学历史教师, 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创新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二、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 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应彻底摒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性师生观, 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

对学生持宽容态度, 不歧视、不厌弃, 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 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幼芽的成长。在课堂上, 应让学生发问、怀疑, 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质疑, 绝不强迫学生盲目接受教师的见解, 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 大胆想象, 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三、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假设和想象, 锻炼和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的偶然性又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客观规律决定, 而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生存环境以及领袖的个性品质等因素, 又影响着这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模式和速度。历史教学应阐明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并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的特点, 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进行历史的假设和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应该注意到, 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过程。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为发散思维提供了空间, 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则是思维由发散到集中, 从而使创新思维符合科学性的依据。

四、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和谬误, 探求正知正见, 锻炼和提高其求异思维能力

历史是已成为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 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但作为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教科书, 渗透了研究者、编写者的主体意识。尽管它们力图科学、真实、准确地阐述历史的客观过程, 但由于受到编写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学术修养、研究手段、学术氛围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教科书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阐释上, 以及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评价上, 仍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或错误。因此, 历史教科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由主客观矛盾造成的学习材料的某些不确定性, 为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教师对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对学生提出的未必正确的不同见解更要给予积极鼓励与合理的疏导。此外, 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学派的观点或含有谬误或容易引起疑义的材料, 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论证、析疑解难, 得出独到见解。

五、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宏观和整体上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联系中观察、分析历史现象,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特点为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性学习, 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空间。在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加工, 对知识进行重组与综合,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 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 这种学习过程的意义, 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而不在于学生所得出的见解正确与否。这种重组与综合, 既要注意学科内的课程知识, 也要注意开发学科课程资源, 将书本知识和学科的新知识、新理念加以整合, 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 对既有知识和经验的重组与综合, 常常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在高科技信息时代更是如此。目前, 我国以学科综合为主要内容的高考改革也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良好契机。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把历史融入生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现学生的创新才华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 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历史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延伸课堂教学, 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构建一个立体开放的教学体系。历史课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既可以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性活动, 也可以举行专题讲座、看电影、看电视录像、集邮、搜集资料等, 更可以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编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论文、举行历史专题辩论会、召开历史故事演讲会、表演课本剧等等。通过历史实践活动的开展, 把活动变成学生创新动力的加油站, 使学生的创新观念长盛不衰,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锻炼学生鉴赏和表达能力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其主体思考能力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高中音乐教育不能缺少音乐欣赏这一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音乐课上需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以有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一、音乐欣赏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艺术中情感最丰富的一类,同时它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学时期,学生的身心正处于逐渐成熟的时期,音乐学习可以美化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其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是在陶冶自己的情操。由此可见,音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美化心灵,丰富情感,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二、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中,一直以来成绩都被视为评价教学最重要的方式,所以学校几乎会把所有的目光和关注都放在升学必考的科目上,这就导致诸如音乐这样的科目会被冷漠地搁置一旁,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根本不能接受连贯的音乐教学。

2.学生不重视音乐学习。事实上,不仅是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也不会把太多精力放在音乐课上。所以他们往往会在音乐课上去学其他科目,不会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学习上。这是由于音乐课并没有明确的目标给学生以指导,学生也不知道学习音乐可以用来做什么,这就导致音乐在学生眼中变得毫无意义。

3.音乐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音乐教师而言,参评优秀教师、教学骨干的机会比较少,而且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课时,这就导致音乐教师在授课时积极性往往不高,总会给其他教师让步,在教学活动中得过且过。因为进修、交流机会比较少,也造成很多教师的技能退步、知识老化,也就无法把音乐课真正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三、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得过且过的教学思想一定要纠正,在对学生音乐教学中,在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必须有所改变。现今的中学生都对流行音乐有兴趣,而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传统音乐。教师不能阻止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进行演唱,唱完后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随后,又让学生把通俗歌曲与课本中的经典名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经典名曲的经典所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动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老套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审美氛围充足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把主要思想、作品风格、生活情趣等有机地与教学相结合,让每一节音乐课都与众不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制作生动有趣的视频、图像等,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新鲜感。音乐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师要用真情将音乐灌输给学生,学生才会真正爱上音乐。

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音乐教学中同样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鉴赏音乐,表达情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把教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实行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

4.教师素质是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关键。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教师的自身素质一定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时俱进。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善于发现美,激发学生用音乐表现美的欲望,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四、结语

音乐是一种洋溢着美的科目,高中教学是不能缺少音乐教育的,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模式,真正把音乐教学实施于中学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任爱华.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汤璇.浅议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J].巢湖学院学报,2006(6).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9

作者:谢碧强

单位: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

通讯地址: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

邮政编码:51145

5注:此文曾获取广州市第四届(2008)“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二等奖,并在大会上宣读。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就是指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中学地理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具有综合、动态演化及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之一。中学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于日常地理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意在探究如何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这一途径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可见,于中学地理教育中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新世纪的呼唤,时代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1]

中学地理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宇宙,既可论古,又能谈今,具有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他的内容与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都有关联。地理教学中就会给学生任意驰骋的、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2] 中学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有动静结合的特点。有相对不变的知识,如自然地理方面;也有不断变化的知识,如人文地理知识。教师可以立足“不变”,搜集“变化”的知识,把国内外的实事新闻,日常生活常识补充到课堂。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眼前的实事,并提出看法、建议,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具实效性。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日常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地理教学中仅仅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往往是“老师一人讲,满堂灌”。一张地图一星期,一只粉笔一节课,老师在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在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结论性知识,注重教学效果的外在变化,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条文背诵。忽视了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及运用,将教学过程庸俗化到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低级程度。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发展[3]。

而且中学地理教育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积极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积极有效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直以来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1、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郭沫若同志也曾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成功的向导,成功的起点。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也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无精打采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要想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这是中学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由于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知识内容丰富,教材中有很多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观察自然现象,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引入生活中这些事例,并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创新能力的形成,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记住地理基本的识记知识。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材与现实的关系,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疑激趣,引发思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贴近生活,又富有哲理,使教师真正能做到导学生之思,激学生之悱,解学生之疑,引学生之路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为什么海南岛总是那么炎热?霜冻前夜气温较低,大家感到很冷,第二天一般天气晴朗,是什么原因?又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运动后问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公转方向不变,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地理现象呢?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积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向来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老师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仅仅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教师的角色也在被重新定位。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应该再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尊,不应该再以知识的权威者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道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倡导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去讨论、探究,并在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多变的天气》这节课中,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对学生讲授天气对生活是怎样影响的,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天气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天气现象及关于天气的谚语、诗歌,从中分析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然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每组找出至少一条天气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由于学生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我只是将每一组的答案进行了归类并写在黑板上: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天气与人民健康的关系、天气与农业的关系、天气与工业的关系、天气与战争的关系、天气与人的心情、动植物的生存的关系等。在整个教学中,始终用温和的语调和鼓励的眼神,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平等,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教师还鼓励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发表见解,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这些行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关心和理解,一些不愿发表意见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受到激励和鼓舞,树立起自信心。就这样我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氛围,使地理课教学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习惯用“对”或者“错”去对待学生的回答问题,这样的做法是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很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往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无形中造成整堂课都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对此我通常的做法是少用甚至不用“对”或者“错”这类比较容易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字眼,而是反问学生对那位同学的回答有什么看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评价,同时也要注意即使是学生的回答根本达不到点子,也也不轻易否定,而是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取其中创造性的因素,供其它同学借鉴,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关注其在表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供其它同学参考。一方面这样有利于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使课堂变成了“多言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了,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

4、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表现信息媒体的优化组合,并通过计算机的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式的操作。也是强化和巩固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工具。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尤为重要,可以使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中重教轻学、重讲轻思、重灌轻趣、重知轻智的现象。可以使学生原先很难或无法得到的抽象知识,通过媒体作用而取得,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4]。例如在讲授“地球公转”时,教材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自转示意图”等等,都是以静态形式出现,缺乏直观性、生动性,而将多媒体引入地理教学中后,运用二维、三维动画就能把这些静态图变成动态图,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连续、动态的感性材料,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既有声、光、色感官的刺激,又有思考、说话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多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思考问题,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我们每一位一线地理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积极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日常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涵之·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10

[2].蔡明·论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地理教学,2000.1

[3] 黄山教育委员会编印《‘99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习材料》1999.7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0

钱丽炯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多项复杂的心智技能的综合。它不仅需要文字的表达能力,写作的技能,更需要写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能力(或称心理能力)。小学作文教学中更要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

写作中的感受力表现为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是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生成的对自然界和谐优美的声音、色彩、景象、人与人的关系、情感的交流等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力是学生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想象、思维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因而也称为心理能力。虽然这感受能力并非因作文而产生,却在习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对作文中的这种感受能力也有了明确的表述:“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阶段内容和小学生写作要求中表明“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写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上述文字明确表示了小学生作文来源是自己的生活,是表述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缺失了生活感受能力,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是大千世界最可贵的东西。它赋予作文活力,它形成了作文的千姿百态。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感受能力需要教师的发现、引导。教师要激活每个学生潜在的智慧,扬出多彩的个性,要让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充满乐趣的一部分。

一、乐当读者,了解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以平等的、真诚的朋友的身份当学生的第一读者,看重学生的每一份写作劳动。当读者要专心致志,从读者的角度批阅作文,从中了解每个学生。当读者要耐得住寂寞,了解每个学生非一朝一夕的工夫。当你读着文字,联系学生的形象,感受文中的叙述,你便进入了一个个学生的世界,你同学生的距离近了,理解学生就有了基础。教师以身教告诉学生,你是世上唯一的“一个”,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你写的东西就像你这个人。教师就是你的忠实的读者,他始终期待着你的作品。在教师以自己的身教营造的氛围中,学生多了一份自尊、自信,多了一份自强、进取。因此,教师要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二、创设台阶,开发创造潜能

命题作文是由课程教材安排,有着内在的作文教学序列。但是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学生的差异性,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它会有困难,会有不适当的地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习作的台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命题,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如可把全命题改为半命题,拓宽写作面;可把一个命题改变为一组命题,供学生选择。教学中可以周记的形式进行写作练习。周记题目自定,可以篇可以段;一周一记时间宽裕,约定俗成可早作准备;表达的自由度大,难度降低,容易成功。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引导学生写随笔。小学生随笔篇幅上可以篇可以段也可以句,形式、内容自定,随感而发,减轻学生因畏难而产生的畏惧、厌倦的心理负担。从命题到无命题到随笔;从篇到段到句;从教材确定题目到学生自定内容,是学生习作台阶的逐格下降,将习作的较高难度转化为不同学生容易跨上的台阶。命题作文、周记、随笔多渠道拓宽习作之路,这样会不会降低作文的标准呢?学生作文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学生习作 的起步过程中不拘一格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想写、敢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的心理能力,它远比千人一面、机械模仿的作文有价值有意义得多。学生的随笔让我们看到孩子的灵性、悟性,他们的认识、理解在生活中提高,在习作中表达,在表达中提升。写作中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在作文中就称为心理能力。为学生创设习作的台阶是教师培养学生作文感受能力的一个途径。让学生有事便写,有情便抒,长短不限,格式不拘,渐渐地作文便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在这种境界,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够激活,每一次作文才是一个创造。

三、评讲引导,展示多采个性

作文评讲是教师作为学生作文引路人的集中体现。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不是给予、传授,而是唤醒和引导人的潜能;鼓励和支持个性和生命的显露。所有个体均是带着丰富的成功、成长和发展的可利用资源来到世界上的,我们生而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走向关怀,是使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显露自己的潜能。

(一)鼓励个性的感悟

小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生活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间,他与人交往有他自己的认识、情感、态度。作文的评讲不是教师给予某些知识,而应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要鼓励学生扬出自己的个性,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每一个感悟都成为一篇有光彩的习作,让我手写我心。

记得那是1998年3月的一天,上海难得下了一场久违了的大雪,又是春雪。雪间还夹着冰雹。我站在二楼窗前望着我的学生们在雪中嬉戏、欢闹。于是,我让三年级的学生们写下了自己经历的这一幕。下面摘录这次习作的几个片段。一则:

今天,下了一场少见的大雪。我一边观看雪景一边自言自语:“哈!冬天不下雪,春天倒下雪了,真好玩!”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天空中飘下来,又像一朵朵小棉花从空中洒下来……看着看着,我的脚把我带到了屋外。雪慢慢地飘在了我的脸上、头上和衣服上。我没有拍打,静静地享受着大雪的拥抱。我被大雪吸引住了,不想离去。二则:

今天,下了一天雪。我吃完午饭走出食堂,看见儿童乐园的绿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我跑到绿地上,很多小朋友都在打雪仗。我也捞起一把雪向桥那边打去,正巧胡辰伟在桥后,我差一点打到他的头上去了,只见,他像小乌龟似的,把头向下一缩,雪从他的头上飞了过去。胡辰伟拿起一把雪向我打来,可我向右移了一步,雪从我身边飞了过去,哈哈…… 三则:

啊!冰雹从空中落了下来。我们欢呼起来。这儿简直成了冰的世界!我看到在空中,在地上的冰雹,晶莹透明。同学们都想把它们留住。“嗒嗒嗒”冰雹落了下来,有的小朋友拿出垫板伸出手接住。有的将冰雹盛在塑料袋里,有的用手帕包住,可真热闹啊!“嗒嗒嗒”我们用冰雹打仗,你一来,我一往,冰粒子就像在空中跳舞。可是他们转眼就不见了,化成衣服上的斑斑点点……

我又将这些发生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场雪中不同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情形的一组习作推荐给学生。这里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各自的经历、个性的感悟,每一段都是情趣盎然。让学生与 教师一起分享当读者的喜悦,读读它,无须更多的说教,领悟习作成功的门道就在其中。

(二)以小见大表真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大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所在,从“这一个我”的眼中折射大事件,做到“大”事“小”说。

2003年“非典”时期,学生从自己独有的生活感受中找到落笔之处;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吃大蒜”、“走路”、“游戏”、“洗手”折射大生活、大事件。教师只是引导每个人将这别人不可替代的情怀、思想、创造力表达出来。在这一次次的习作引导中,让学生从学会写作到学会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学习待人处世,也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课堂就不仅仅是一次习作的指导,而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大智慧的展示。这是人对生命的关怀,对生活的关注。

(三)参与评价,注重体验

作文教学中的指导、习作、批改、评讲或评价组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链。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教学链中显示效果的一个结点。它历来由教师为学生写段评语或向大家宣读,再打上个等第就完成评价,这一过程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教育功能,让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评价主体可以多员参与: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也可介入评价。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尤其要重视个体内差评定。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水平与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程度的自我提高与发展。评价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广泛性,从写作态度到写作技能,从情感内容到语言文字,从基本要求到个性感悟。

因此,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鼓励、获得启示,在评价中展示个性,在评价中提升写作的基本能力。下面是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作文的几则课堂随笔:

学生甲:我们所写的作文往往都是老师批的。可是今天不同,是我们自己批别人的作文。在批改时,我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同学的文中有许多好词好句,有拟人句、比喻句等。我感到自己的文章没有那个“味”儿,并不吸引人,写得不具体,看上去“草草”的。多谢老师让我从批改别人中知道了怎样写得生动些,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乙:在今天这堂有趣的语文课上我批的是刘汝思的作文。她写得很好,我觉得批她的作文是一种乐趣。

学生丙: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自己批同学的作文本,我很激动,我想最好是马雨峰、朱煜奇的本子,可我眼前的本子竟是黄桢轩的,但我还是极度认真地批了起来。每个字都仔细地去读,可怎么批心里没底。我只能反反复复地看,最后终于明白了。我学着老师的样在旁边的空档里写评语。一字一句都是我的汗水,我的辛勤劳动,此刻我体会到了老师多不容易啊!同时,我也感到做第一读者是多么自豪!分享欢乐,分担痛苦,点点滴滴都和作文融合在一起。下面摘引学生批改中读者与作者的书面交流。

学生A——读者批改学生B的作文,文中眉批9处并有相应的圈划。眉批:1、2、3、4、字写得真漂亮!

螃蟹的样子写得很好,成语用得很适当。写出了想吃螃蟹,喜欢吃螃蟹。

写出了螃蟹的本性,(圈点文中的“横行霸道”。)5、6、7、8、9、这时你怎么了?

看了你写的我的口水也要流出来了。这里可略写。

酸中带甜的确是黄金搭配。比喻句太多也不一定好。

总批:本文内容没有抓住“高兴”二字,如把题目改写为《我真喜欢吃螃蟹》更为适当些。不过文中语句表达适当,成语也很多,每段都很精彩,详略分得也很好。字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你的字写得真漂亮。

学生B——作者,看了同学A的批改后写下了一段作者的话:谢谢你给我的评价。我虽然写得不错,但我承认我也有所不足。你的意见提得很好。只希望你的字能从头至尾写得一样好就行了。再次谢谢!

从学生的批改过程和随笔可见,学生间的对话交流虽然稚嫩却别有一番情趣。个性化的感悟中他们看到了别人的长处,给予由衷的鼓励和赞赏,他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奋起直追。中肯的意见,真诚的认同,当即的修改,从中他们学会思考、分辨;学会赞赏、接纳;学会批评、反对。学生参与评价的种种经历、感受又为以后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材料,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高。我们用心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我们以真情宽容学生的失误,我们以赏识的眼光阅读学生的作品,就能看到学生令人感动的灵性以及悟性。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二版。

2、杨力俊、姚琅强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上一篇:陕西高考成绩复核通知下一篇: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