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4-05-21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共13篇)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

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两个方面进行体现。学生如果可以做到对生物课堂感兴趣,并且具有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就表明学生已经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思想。因此,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多为其自学能力、观察力等方面的体现,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对生物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传授,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一旦学生养成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热烈的互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传统的生物教学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时间非常少,对于一些反应相对较慢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会非常吃力,学习成绩就会被落下,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致使学生缺少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参加的,会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保护。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探究性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基因工程这个知识点时,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太过于抽象,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但如果教师是从一个基因工程的具体事例开始讲解,再根据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细化的讲解,进而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就会有亲切的熟悉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一些项目的调查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摸索学习的方法,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学内容多样化。生物课堂教学不要仅限于书本教学,要尽量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要对书本产生陌生感,要让学生知道知识都是来源与社会生活之中,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引申到社会生活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与生物知识相关的事情,进而学会自己主动搜集资料,将其与同学一起分享探讨,在交流中增加知识积累,增强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生物知识有非常多的抽象知识需要讲解,如果教师只是选择口头讲述的方法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在理解时会非常吃力,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吸收。因此,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辅助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等,降低生物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要点。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形态结构”这个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只是进行口述,不仅讲起来较为吃力,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在播放过程中非常直观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不仅方便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物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

(4)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引导学生提问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因此需要教师对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的提问方式、问题的难易程度等对学生的情绪以及课堂气氛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如果想使课堂气氛保持热烈,需要合理设置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问题的创设。此外,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对于学生的答案也不要过早进行评价,而是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在提出“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些同学可能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来,或者回答得不够全面,那么教师就可以对这些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行回答。如果学生还是不能全面回答,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回顾,基因突变的表现是什么,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基因突变,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在学生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引导之后,自己回答问题时,就会遵循教师的方法进行思考、学习,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锻炼,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爱好,进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此外,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2

1 加强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其他多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生物任课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为学生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及时的、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要加强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任课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分析和探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中来,自己动手,亲身实践,以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知道学生掌握自主进行生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识记层次的内容,需要学生去掌握和记忆。但是如果任课教师不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点和引导,单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是无法实现理解、掌握并记忆的目的的。因此,任课教师应该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掌握了生物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看书、读图、做实验,并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和归纳,从而让学生对生物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之下,多数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思考、大胆质疑的意识和精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激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求生物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善于设疑,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疑问中学习,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类似:如何鉴定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如何判断生物组织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主的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要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方式,来提升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优化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互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优化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三个方面。

首先,优化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设计,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任课教师首先要保证所设置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水平以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然后在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一般在安排的过程中,应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根据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性,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地、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状态之中。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手段进行选择时,任课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身心特点、现有基础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行为。

其次,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三维的教学目标,必须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开放性的学习活动才能完成。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必须要科学的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生物实验、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技能训练以及课外实践等等。这些多样化的、多角度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巩固、加深和扩展,能够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到有效的补充、完善和延伸作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独立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优化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客观的考察和评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并通过反思活动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自主的调整,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科学的教学评价一定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够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一定要重视差异性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评价的场合和情况等,灵活的对评价保证进行调整。而且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采用激励性的语言,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行为的开展,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能动的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生物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不断探索研究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忠.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郝增,高健民.构建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9).

[3]赵艳玲.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探究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3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传统的灌输式已被广大教师所摈弃,而启发式教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充分相信学生,观念陈旧。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和老师一样,也有思考的权利、创造的权利,不应该单纯地学习、接受,而应发挥最大限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是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和方法。例如,在讲“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播种了一粒种子,若干天后,种子没有萌发,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踊跃发言,将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都列举了出来。我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互相论证,看看哪些因素不成立。在这节课上,我感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成为了一个知识的探求者。因此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引导者,充分相信学生,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无限的空间。相信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就能使学生发挥无限的潜能。

二、激发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一环,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多种方式,如从导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在学习“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因素”时,我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买的蒜黄是黄白色的,而有的同学家里用大蒜培植蒜黄,有时长出来的是绿色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思考原因,作出猜测,并鼓励学生课下做实验进行探究。有的学生在家培植了蒜黄,并且发现在暗处长出的是黄白色的,在光照处长出的是绿色的,学生认识到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一个因素。为了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更好,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把黄白色的蒜苗移到光下,结果会怎样?”有学生马上回答:“会变成绿色。”这个答案得到了一些学生的认同。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如果把绿色的蒜苗放到黑暗处,会不会变成黄白色的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想过。学生有的说会变成黄白色,有的说不会。学生各自说了理由,却都不能完全说服对方。当我问学生结果到底会怎样、怎么办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继续实验。”我和学生在课下又分别做了实验,还找时间进行了交流。这节内容的学习对我的触动很多。触动一:教师常常想着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其实学生也同样启发着教师。因为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他们比教师更敢想。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机会。触动二:从学生在交流时流露出的喜悦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有一种成功感,而这种成功感正是来自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了有意义的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我深切地感到: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习就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今后我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努力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新知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和谐、轻松、民主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上充满温暖、理解的一种气氛,学生的情绪就会是放松的,就会有安全感,不会感到压抑,不会因说错而受到嘲笑和指责,从而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提问题。

在教学“生物的特征”时,我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举出了实例。好的例子我及时肯定,有些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我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鼓励他们再思考,整个过程学生的心理是轻松的,他们不用担心说错而被指责和嘲笑,所以他们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见解。

在教学“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有学生提问:“传粉时,苹果树花的花粉能不能传到梨树花上?豆角里有多粒种子怎么回事?无核蜜桔为什么没有种子?”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予解释,而是鼓励其他学生来解答,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我给予补充。

在课堂上,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动脑参与解答问题的过程;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自觉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敢说、敢问、敢解答,是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的结果。

四、适当安排自学内容,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些学生通过自学能自己教学内容,如“我国的珍稀植物”、“我国的珍稀动物”、“保护物种多样性”等内容。教师让学生给合自学提纲或思考题,进行独立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应鼓励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如生物学发展史,珍稀动、植物物种,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故事,生物学发展的新动向,生物学取得的新成果,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累学习资料,在适当的时侯与大家共享。在教学“生物发展史”时,我让学生提前从网上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给大家讲科学家的研究故事,并且比比看谁讲得最好,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励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4

3、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每一个反应或发言要加以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这很关键。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5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英语;培养策略

教育家爱弥儿说:“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初中生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和语境,多途径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激趣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英语自主学习

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自于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也就是说,要学生愿意学,乐意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能把学习英语培养成一种兴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会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对英语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中学生缺乏意志力,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或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才能保持他们积极的学习动力。①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途径,如课件、远程教学、英文歌曲、英语电影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游戏、辩论、排演小品、制作朗读录音、拍摄课文录像、观摩原版VCD等,把课堂变成一个交际的小舞台,把课本中对话、课文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和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引入英语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开展课外活动,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课外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临场发挥力将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课堂的严肃气氛,学生会无拘无束,自由发挥,从而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采用课外表演、英语角、唱英语歌曲、读书会、故事会、书法比赛、观看VCD教学片等活动形式。英语课外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把较为枯燥的被动学习变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使学生从中领略到获得新知、提高技能的成功感。

三、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

注重全体学生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培养,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帮助、鼓励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树立起主动学习的精神。借助这样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

四、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适合自己地学习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提问的精神。要时刻引导学生从“要学”到“会学”再变为“爱学”。教育心理学家布鲁斯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将我们带到某处,而且应该让我们在前进时更为容易。”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会受益匪浅。如:怎样记忆单词的方法、单词词性的转化、构词法、英语语法时态特点等。如科学、有效安排学习时间。除了课堂上自我思辨能力培养外,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听VOA、BBC等广播节目或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学唱英文歌,这样的语言体验过程既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课外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教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启发、激励学生养成自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注重成功反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

有些心理学家提出,许多英语学困生由于有太多失败的经历或得到过多负面评价会产生一种失意心理,学习情绪低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价值感的满足,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别人的表扬、鼓励所带来的荣誉感的满足,这是外在因素。所以,教师在评价中要以表扬、肯定为主,无论学生取得怎样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表扬,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更应即时鼓励。教师不应该认为差生的进步不真实,这种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他们心灰意懒,导致学习意志消沉。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一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也许教师对他们的一丝微笑,一次疼爱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话,就能使学生慢慢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多一次表扬,多一次鼓励,就会有多些进步。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个成功点便会变成他们成长历程的一个个加油站。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6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自颁布并在我市实施已进入第八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已在2010年8月修订。各地都在深入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程教学,倡导自主、平等、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加快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寻找符合新形势下的教与学的途径。目前,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程教学正不断实践,特别是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三五一”规定的背景下,提倡“三会”(会学习、会健体、会休息)和有效教学,我们认为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优化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处理好化学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能力提升协调发展,使学生感悟到身边的化学是真实有用,激励学生热爱化学这一自然科学学科,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基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下,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能用”化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推进化学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学素养,本研究课题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autonomy)一词源自希腊文“autonomia”,意为“自治、自制权、自由”。“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是教育学领域对教与学的新认识,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反映了教育向个性化、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方向发展的新趋势。“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传统教学中注入式被动接受型学习而提出的主动学习,情感上需积极投入,动机上需积极参与,方式上更为多样化,既保留传统教学中的预习环节,更注重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角”的参与,参与的方式和手段,决定学习自主性的程度,根据该教学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首先需要在教学观念上有根本的转变,教师从教多年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较深,形成了保姆式的风格,居高临下传授,不敢放手或放得不够,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要我学为我要学”,初三新生是经过八年基础教育后学习化学,前八年学习的模式养成依赖性或自主学习的程度不高,能力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分化。本课题提出初中化学学习中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利用初三新开学科在学习上进行一次强化矫正,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使之在学习上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出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应作为自主学习的特征。当然“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学习”,还需要教师这个主导者通过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加以指导、引导、修正、提高,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不断更新,从而使学习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能力培养”是自主学习进入一种较高境界的体现。学习能力是一种本领,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它需要通过一阶段甚至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达成。作为初三学生学习化学来说,文字的阅读、图表的解读、概念的理解、实验探究、观察和思考、归纳和分析、质疑和反思等等都离不开平时量的积累,“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能力才会提升。西方教育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自主学习,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70年代,自主学习进入语言学习领域。“欧洲议会的现代语言工程”在1971年成立了自主学习中心,其宗旨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又称学习自主性,这一概念本属教育哲学范畴,是Henri Holec将其引入了外语教学。1981年,Henri Holec出版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该著作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发起点。

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围绕自主学习在我国当前条件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深远意义、自主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培养方法、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展开。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分课题负责人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能够学,尽量自己学;不懂的不会的,在同学的帮助下、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对“自主学习”作出了各种界定,创造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技术并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评价方法,但在学科领域的自主学习研究有待深入。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开展初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研究来促进自主学习研究向学科领域的深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结构的创新需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既有学科特点又有学校教学的适用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冀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探究的陈旧模式,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追求优质高效的教学,达成“自主学习”和“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这个概念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为自主学习提供理论支撑的主要有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探讨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与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有个人意义的学习包括四个要素:

(1)学习是个人参与性的,是学生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

(2)学习是自我发起性的,学生自己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知识;

(3)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会改变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乃至个性;

(4)学习是自我评价性的,学生最清楚学习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是否回答了他们的疑问,是否解答了原来不清楚的地方。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建构主义的重要原理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是通过新知识学习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信息输入。具体地说,学习者是在原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和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者的背景各不相同,他们会从不同的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和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新信息意义。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既包括学习者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括对自己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教师或他人帮助,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对学生认知加工过程和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他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信息、做出假设、比较和说明,重新构建信息的含义并将新信息融于已知的知识,大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根本。通过学生的主动发现,促进其认知结构的改变。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7

1. 尊重学生的选择, 置学生于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也是生活教学, 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展、自由探索知识和教师智慧展现的教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 是知识反馈的过程, 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创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情境,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畅所欲言, 自由地发表意见, 这样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 就能无拘无束, 各抒己见,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2. 授学生以渔,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我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 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人类色盲遗传时, 在讲清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之后, 就指导学生思考: (1) 人类正常色觉及色盲的基因型是什么? (2) 可能婚配的遗传图解怎样?启发学生总结人类色盲的遗传规律, 并由此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等。这样,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学会了思考, 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并掌握了学习方法。

3. 课堂上设置悬念,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 而设置悬念是重要的一环, 可以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 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 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 我先简单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种种、果实繁多, 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 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 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 开动脑筋思索, 积极发言,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 也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 巧设疑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在介绍“遗传”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 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 却写信向长相普通, 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 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 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 他能梦想成真, 随心所愿吗?”同学们几乎同生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 虽答不全, 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 我在由浅入深, 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 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注重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使理论再回到实践,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无氧呼吸时, 我从长跑、做泡菜, 制酒等方面发挥: (1) 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疼, 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 我们的身体细胞进行少量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 (2) 在无氧条件下, 乳酸菌会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过多的乳酸不仅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而且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 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3) 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制酒时若密封不严, 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精不纯, 混有乳酸菌, 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 降低酒精质量。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8

一、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想鼓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我在历史教学中精心设计了讲学稿,让学生通过讲学稿这个平台预习课本基础知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言:“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可以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负责,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所以,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

二、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以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又设法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班级学生的差异决定他们所提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有些问题质量好,价值高;有些问题质量一般,价值不大;有些问题则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去甚远,甚至幼稚可笑,荒诞不经。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是学生脑力劳动的结果,理应得到尊重。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三、实施课堂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并在互动中交叉渗透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有序的互动,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受到启发,领悟学习方法。采取小组合作、小组比赛、历史知识接龙、历史描述的心有灵犀活动、小主考官、“小老师”等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生生互动中,给各小组分配任务,在任务驱动之下,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小组间的对比竞争,作出评价,以促进小组间更有效的互动。落实教师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赞美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自信是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某一愿望的心理,自信不是天生的,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有自信心的学生就不怕面临的困难,就能勇敢地去探索和实践,就能积极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通过运用巧妙的导言、饱满的精神状态、容易激起学生共鸣的历史小故事或笑话、历史视频、历史三分钟演讲等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理氛围。“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满足学生这种渴望的最简单教育方式是——赞美。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学生的每一点成功,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励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教育就是鼓励,教育就是肯定,教育就是教人成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参与中,在成功体验中自主学习。我在教学中尽量寻找机会与学生交流,每一次眼神的接触,每一次会心的微笑,每一个细微的手势学生都能获得激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采用“少批评,多表扬”的原则,进行错误纠正时,也采用提建议和商量的口气,增强学生求知的自信心。通过口头表扬,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激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经验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表现,使课堂成为学生智慧飞扬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并及時给予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五、引导学生探索掌握自主学习历史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历史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探索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还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我既传授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历史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9

2月,教育部新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不折不扣地达到教学目标,只依赖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涵义

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学习者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习者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习者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及方法

这里主要从教师引导方面提供几点方法。

1.指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中国大学生从开始学英语起,始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到了大学阶段依然习惯于教师主导教学活动,被动地学习英语。这就要求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激活自己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包括图书馆文献的检索方法、网上资料的搜索方法,从而开阔自己英语学习的视野。

2.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鉴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总体较差的事实,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一成不变的讲授式的课堂模式早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殆尽,形式多样的互动性的讲课方式逐渐受到师生的喜爱,更能使学生上课始终保持兴奋点、提高兴趣。如课堂上就一个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辩论,针对课文表演情景对话、编排话剧等。同时,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提高其对英语的兴趣,如组织观看英文电影、举行英语演讲赛、英语角等。

(2)对书本内容要有取舍与扩充,不能照本宣科。

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扩展,并适时地进行文化的导入,能够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扩展知识,提高兴趣。如对一篇课文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能使学生了解到英美国家的历史、人文与社会现象。

3.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同时还可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掌握的内容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4.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具有大量语言资料和设施的场所,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合个人兴趣的学习资料,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学习设施和丰富的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学习中心的指导老师应该尽可能地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学习中心的资料和设施,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资料。

5.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认知策略知识

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一些认知策略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等,并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逐步增强自主能力。最终,让学生懂得根据学习环境、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策略,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外语习得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否取得成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建以自主学习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闰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6):141-143.

[2]胡生琴.高职英语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39-41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0

体育组 文青于兰

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往的做法所着重的是“教法”的改革与改进,而忽略了“学法”的研究与改良。新课程标准的出现给体育教育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一个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从事身体活动的习惯及获得健康的锻炼方法。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性,使他们学会如何自主的学习。

一、激发兴趣

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他的认识活动中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智力等因素密切相连,也和支持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直接相关,它贯穿于整个体育学习中的知识获取、技能的掌握和身心发展。

1.建立良好的学练环境和建设和谐的学练氛围,有利于体育兴趣养成。一所学校、一个班级良好的学练氛围会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不断地吸引和推动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体育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教法和创新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创建有利于学练的良好环境。①用“快乐体育”影响学生,可以防止或克服学练中的怕苦、怕脏、怕累和其它因素造成的厌学、惧学等消极心理。如体育教师的语言风趣又有启发性,动作敏捷又有风度,言谈举止中透射出优雅、灵巧和优美,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快乐体育”,易于实现体育学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②运用创新的组织形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徒手操练习,口令可以是教师喊或哨子吹,也可以由学生和教师轮换喊,还可以用音乐伴奏等;做操的队形可以是横队、纵队、圆形、弧形等;做操的形式可以是原地或行进间,分组或统一进行;做操的节奏可快、可慢等。由此体育教师运用科学的教法和创新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和良好气氛、既体现了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的别致和难度的适宜。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别致,难度、深度安排适当,是培养和激发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的关键。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 杰认为,儿童的好奇心不完全决定于物体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太熟悉的,因为屡见不鲜,不为人注意;完全陌生的,又因为和主体已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无法使人感兴趣。因为,体育教学中学对别致适宜和已有经验联系的知识、技能最感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似曾相识又陌生,需要经过主观努力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掌握所学内容,伴随这一学练过程不断产生满足身体和精神的需要的多种运动体验,这种体验又会带来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更多兴趣和爱好,投入和参与。

二、尝试体验

1.尝试自学,掌握动作的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学用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根据动作图解,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完整的、生动的映像。这种具体的直接的想象刺激,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基本理念。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立定跳远有几个环节,手和腿应该怎么做?②我们学习青蛙在陆地上跳跃时怎样才会跳的更高、更远?学生通过观察图解,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初步练习,并初步掌握了动作的基本理念。

2.注重同学间相互讨论,提高尝试成绩。在尝试练习的活动中,学生自身的认知或操作活动是学生实践的主要来源。而在讨论、评论等交流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可以来自交流活动的本身。如:当一名学生正确地完成一次动作练习后,让学生谈一谈心得体会,这种交流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到自己的不足点或实践的缺乏之处,而且还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由于学生尝试实践的不同,但又有相似的心得体会,因此,通过讨论,还能唤起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或起到丰富学生的实践的作用。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悟“蛙跳”的要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当你能够顺利的跳高和跳远时,你的腿有什么感觉?要用多大的力?”他们通过相互讨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心得体会,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提高尝试成绩。

三、合作

1.确立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表现在,创建学习情境、整理学练旧知识,为学生探究做好铺垫。明确学练内容和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明确探索方向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保证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最佳效果的前提。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阶梯性。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实际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创新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引导他们以高度的积极的态度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2.自主学练探究。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释放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找到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引子”,运用“启发、引导、实践、帮助”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探究。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时,教师可以按照合作小组形式先让学生在场地上跳上几组。通过学生在场地上跳的初步感知,教师结合内容质疑:立定跳远与蛙跳的技术特点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合作学习。经过学生的探究、小组讨论出结论。

四、评价发展

1.树立全新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抓住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个体性、主体性等特点,确立学习体育在教育中的影响、作用,明确学习体育的具体教育目标,使评价目标和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力求评价方法的科学化,评价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要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在评价中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全面教育、实践、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既要评教学效果,又要评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评体育知识、机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等。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1

一、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懂得: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我发现利用生活常识设计启发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提出如下的问题:①近几年来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越来越热。为什么?有没有解决的方法?②人工降雨就是人在天空中撒水吗?由于所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是他们身边可感受到的,而且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问题。这两个探究性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学生浏览本节内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将问题展开,启发学生思维,联系课本的演示实验,这样学生便会对刚开始时提出的两个问题有恍然大悟之感,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再比如《自然界的水》一章的学习,可以安排学生调查我们莱西月湖的过去、现在,并让他们从自己做起,为“莱西月湖”的未来做出我们的贡献。也许学生在现在还真的做不了多么大的举动,可我们有谁能肯定这个“还未来‘碧水蓝天的理想”不会在孩子的一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呢?也许这将成为他将来投身化学、献身环保的一次最启蒙的教育。要知道有多少科学家一生的追求就在于他小时候不曾解决的难题。

“让孩子眼中的世界”发生变化的魅力也许并不在于他们现在学到了多少有定论的知识,能做出多少道习题来,但教育的目的不正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有持久的兴趣和发自内心的对化学学习的需要吗?

二、理解新课程标准,从观念上调整我们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体验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和终身学习必需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持久的兴趣,了解科学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的价值,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要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我们必须从观念和教学实践中去改变我们的教学。

1.教师要树立一个全新的化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一个全新的化学理念,我认为就是要实现教师角色的真正转换,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只是闻道在先,教师在学校里肩负着帮助学生增加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权威,更不应该是标准答案的化身,我们可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可以是他们的同学,甚至还可以是他们的学生,必要时就是他们的助手。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生活素材为生长点,以探究活动为突破口,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出发,从未来的需要出发来学习化学。

2.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达成自主学习

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就要同生活实际直接挂钩,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才能做到有效的自主学习。如:学习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性质后,把这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问:“配制波尔多液能不能在铁桶中进行?为什么?”学生就此问题讨论激烈。然后教师向学生解释问题:配制波尔多液不能在铁桶中进行,因为,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熟石灰按一定比例来配制的,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能跟铁桶上的铁反应,从而腐蚀铁桶,使波尔多液变质。再如: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问:“做馒头时,面团经过发酵后生成一些酸,此时可加入一些纯碱溶液,用力揉和,然后做成馒头。蒸熟的馒头变得疏松多孔,为什么?”学生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和探讨,共同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原来是酸跟纯碱(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生成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体积膨胀,从而使得馒头变得疏松多孔。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三、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富多彩

在一堂《酸和碱的性质》的学习课后有这样一道探究题:鸡蛋壳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筒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筒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如此反复。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已经习惯了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学生他们好像并不是十分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先去实验室验证一下这个现象的真实性,然后,当他们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有了去探究答案的积极性了。其实,有时,答案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所增长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那种对化学知识不厌的追求。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2

一、设置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 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 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 从而“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走进历史情境, 体验人物心灵, 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进而发展“言之有据, 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 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 我采取讨论的方式,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 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 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积极讨论, 课堂效果良好。

二、在情境教学中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 得当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一条捷径。但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很少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并且有研究表明, 处于各种水平的学生, 从学习能力缺乏者到研究生, 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都需要系统的指导和帮助。因此, 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需要在适当的情境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在初中历史课中, 识记大量的历史史实无非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生知识的编码、记忆策略等方法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1课中, 《南京条约》的内容是重点要识记的内容, 在学习五个开放口岸时,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 我在上课时教给学生两种识记的方法, 一是字头记忆:可以将五个开放口岸记忆为广厦福宁上;二是谐音记忆:将五个开放口岸记忆为宁上广州, 不下福州。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轻松达到目的。

当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并且让记忆知识变得有趣时, 他们会主动模仿从而成为自己的方法, 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很大。

三、创设发现质疑的空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则诱发探究。新课程倡导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 彼此交流, 相互启发, 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孔子曾说:“独学无友, 则孤陋寡闻。”新课程要求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 共同探讨问题, 交流学习心得。因此,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竞赛、辩论等合作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合作学习方式的组织过程一般为:先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进行阅读、体会、分析和讨论, 从中提出蕴涵的若干个问题, 并从中筛选出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围绕教学情境产生的探究问题进行讨论, 各抒己见, 形成小组意见;最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取长补短, 教师从中适时引导学生修改、选择或综合, 使混乱的思维在讨论、争辩中逐步修正和澄清, 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自主感悟历史

以往教学效果检测的衡量标准之一是看学生对教材所给的练习题、思考题是否都能解决。由于学生的阅历及认知的缺陷, 学生的思维活动范围很窄,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创新设置一些课后作业,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以往教学中, 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多, 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少;考查学生显性知识掌握多, 促进学生体验与感悟少, 最终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因此, 教师可以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如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 拟定题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自愿结合, 通过走访亲戚、朋友、邻居、社区等搜集资料, 写出调查报告。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培养了动手动脑、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知识面, 培养了自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3

摘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 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浓浓的生活气息, 体会到学习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大胆创新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学校教学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 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操作过程, 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创造机会, 使其创造思维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挖掘。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如何使单一、被动的传统学习模式, 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使枯燥的课堂变成激情四射的课堂呢? 就这一问题, 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 形成一套高效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求知的基点, 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 是成功的催化剂。要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使之能长久下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如何将严密的抽象的学习知识演变成生活中一个个可触摸、可感知的美, 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索它, 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让每一个参与到课堂的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能享受到学习中蕴含的美,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 在教学课堂上, 多一点趣味化, 形象化, 生活化, 让学生能真正地领略到学习的美!

1、 创设问题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成功地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所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 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 发现各科知识的奥秘。

2、优化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手段, 调动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来进行。在教学中, 优化教学环境, 给学生创设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 发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 兴趣得到升华。

(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首先,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次,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与技能, 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最后,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感受到教学中浓浓的生活气息, 体会到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2) 教学过程形象化

在教学中, 要注意教学过程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让抽象的知识概念立刻变得视觉化、形象化和具体化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达到了极好的记忆效果 。

3、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 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我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鼓励, 特别是后进生我们要把他的积极的情绪转化到学习上,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施讨论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精神

教学应该是创造性的活动, 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为终身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奠定基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 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课堂逐渐地被还给学生。

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遵循了“创设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 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 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接受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转变。使原本被动、沉闷的课堂大为改观, 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思维的深刻性极度增强。

三、精讲精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讲练结合

上课时教师要精讲, 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 勤动笔。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不断思考和学习。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 教师必须把握好上课的前20分钟, 因为这一时段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真正实现“枯燥的低效课堂”向“活力四射高效课堂”的转型。

2、 练习要适量、有坡度

练习要适量, 确保学生能完成。同时, 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 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

3、 规范表达方式

学生的课堂表达用语, 必须规范。在表述问题时, 其表述语言必须要体现对知识问题的逻辑思维步骤。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持之以恒, 使这种规范变成学生的习惯。

4、亲力亲为批作业

“把作业放手给小组长”的观点和做法, 我从不认同。作业, 最能体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批作业, 能很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 我着重培养学生的用“脑”听讲, 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独立完成每一次作业, 尤其不能抄袭作业。强调对易做的题目不能掉以轻心, 做到全面检查。

任何学习习惯的养成, 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 这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提醒。“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 高效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会立竿见影。

五、复习要有计划, 有目的, 要因材施教

无论是平时复习, 还是中考前的复习, 教师必须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复习计划, 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 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 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 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其他同学, 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这样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上一篇:和陌陌芊尘交往的点滴散文下一篇:成本会计课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