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4-10-12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精选12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符宣日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尖锐而紧迫地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有如下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改进教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创新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把创新教育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能力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的标志.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尖锐而紧迫地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教育是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创新能力培养相对薄弱。基础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就是迫切需要培养千千万万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建立在教师和教材上,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面向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更高层次的教育方式和求知方式。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排斥教师、教材和教学组织等基本因素的作用,只是要转化到以学生为主的道路上,优化教育过程,提高课堂效率,逐步提高知识的积累和认知水平,在这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创新型教育转化。创新教育,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以创新为目标,建立合理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教学新体系,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中,创新化原则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突破口,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巧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概念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和牢固掌握,更谈不上进入创新思维的境界。教学上要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把抽象的概念活化,设置一些诱导性的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形象地领悟物理概念的内涵,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激发物理教学的活力,教师要拓宽思路,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教学中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测量小铁块密度”的实验中,可以发给每个学生一定数量有关的实验器材,以使学生通过看实验器材得到启发,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对学生设计出的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是有好处的。为了让处于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设计方案的活动中来,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进行设计,教学中应对学生说明: 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放着一些实验器材,你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利用这些器材进行设计,根据设计可全用可少用也可以不用。”这样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究。事实上,学生的活动是多样的:有的借助实验器材进行设计;有的根据教学的方案进行设计;有的根据实验原理进行设计。学生的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发挥和展示。因此,自主的表现是个性张扬,个性张扬就为创新创造了契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改进教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新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在高科技横行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而计算机媒体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它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时”“空”界限,更能促使信息传送的范围、速度、地域得到加大、加快、加深,人的各种感觉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如讲参照物时,由于参照物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觉得乏味。老师可以引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视频来 解释参照物的概念。“青山怎么会走呢 ? 是不是作者写错了?”如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竹排游 ”和“青山走 ”各以什么为参照物。结合视频,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着轻视实验教学的现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或基于应付应试教学、考试分数的压力,或物质条件限制,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在实验中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任何一条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是经过物理学家漫长而艰辛的实验探索而获得的。在实验中一定有科学家的创新的思索和创新的研究方法,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和开发实验的内涵价值,力求使物理实验成为发展学生智力,逐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教材。对于载入物理学史册的经典实验,应引导学生追溯物理学家研究的源头、探索的思路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吸取物理学家创新思维的精华所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实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一拓展活动探究液态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完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后,我要求学生课外进行研究探索。为了使他们能成功的完成,我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器材,适时进行指导。有的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液态导体的电阻与浓度有关。有的发现和温度有关。还有的发现与种类有关。有的同学还讲一步研究了液态导体的电阻与浓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根据现象研究、分析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思想,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并联系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科学技术,使自己的思想不断 具有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物理教学的活力,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电流跟电压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做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对所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同时,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创造的火花。如果老师按传统的教法,通过演示实验,然后告诉学生结论,那么,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 学生在经历教、学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不疑的心态,那么这种教学的功能就没有达到个性的发展和解放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判断知识、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创新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时时留心,处处留意,注意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已任,有目的、有意识地长期坚持发展下去,做创新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把创新教育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王建新主编:《新课程》,新课程杂志社,2011年09期

6、郭文超主编:《新教育》,海南教育期刊社,2012年2-3期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意义和作用都是十分显著的,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培养初中生在物理学科上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物理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 培养初中生在物理学科上的创新能力, 更是为了致力于对物理人才的培养, 为将来的发明创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 还有创新能力基础。

2.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通过多方调研, 也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归纳, 共总结出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四条建议:

2.1 牢固基础, 厚积薄发出创新

俗语说得好:“万丈高楼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个高远的目标是通过点点滴滴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实现的, 初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 要想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从基础知识出发, 让学生们对初中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式、公式和定理等基础知识点, 实施一个全盘的、牢固的、系统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创新培养。例如, 在学习《压强与浮力》的时候, 就需要对压强和浮力的相关概念、相关公式、定义等基础知识做一个牢固的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在基础知识上得以变通, 做好相关的习题和实验;再例如, 学习《欧姆定律》的时候, 必须要对基本单位、换算单位、换算值等作以牢固的记忆和实在的掌握, 才能对欧姆定律运用自如、计算准确, 就是掌握如下内容:基本单位:欧姆, 简称欧, 符号Ω;换算单位:千欧 (kΩ) 、兆欧 (MΩ) 、吉欧 (GΩ) ;换算值:1000欧姆=1千欧, 1000千欧=1兆欧, 1000兆欧=1吉欧等知识作以认真的掌握。总之, 只有对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学懂弄通了, 才算是盖好了台基、打好了基础, 才能在此基础上盖高楼、建高塔, 学生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出智慧、表现出创新能力。

2.2 互动教学, 勤思勤练谋创新

“剑锋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诗主要就是说明勤学勤练对知识的掌握、对于能力和人才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就是要勤学勤练勤思考, 才能让学生们把创新能力提升起来。例如, 在学习《电能表与电功》等知识的时候, 要对电能表、电能的单位、电功、影响电力做功的因素、电功的计算公式等方面作以勤练、勤学与勤思。尤其是电功的计算公式为W=Uit, 更是要与实际例题相结合, 勤于练习, 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创新, 发挥学生们创新的能力。再例如, 在初中物理周期性复习, 以及考试中, 都要通过图片的方式实现总结性学习的便宜性, 通过图片来集中体现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时, 就是把相关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 从而成功地引导学生显现其原有思维框架的缺点, 努力发挥积极作用, 并实现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

2.3 多做实验, 实践真知求创新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动手实践是相当重要的, 这也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要确保节节有实验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高效利用实验课程进行深入拓展, 另外, 还要注重学生们合作与交流, 也许一句话就是激发创新灵感的导火索。不能否认, 只有亲自操作才能增强实践效果, 才能让教学更加切合实际, 更能贴近学生们的想象, 贴近学习的知识点融入, 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 动手实践尤为重要、动手实践更能显现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学习《电学》中, 尤其在学习《电路的连接与安装》这一章节中, 一定要保持学生们的动手实践率, 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亲自操作电路安装、亲自识别串并联,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应该说, 《电学》操作是初中物理最常用、最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 也是最值得普及和推广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方式。再例如, 在学习《摩擦起电》和《能量的转化》两个知识点时, 通过在实际中操作不容易看到“电”的火花, 通过视频中可以往复的播放和视频的调试、光线的层次来显现摩擦起电的原理, 学生们自然会在精彩的实验教学中激发起创造的灵感、创新的动力。

2.4 媒体教学, 变幻载体常创新

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中, 初中物理可以通过经常性地变幻载体来打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教育教学氛围, 同时也要在载体变幻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们思维的启发, 比如通过观察实物或教具来诱发学生提问, 通过载体教学给学生们列出提问的清单, 通过列举生活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来启发学生提问, 让学生们的思维真正思考起来、真正动起来。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不断变幻新的载体, 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最佳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随着动漫、视频、图片、实践操作等载体的融入, 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学习《分子的理论》这一章节, 表现分子的动态变化时, 这不是其他媒体视频方式所能展现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动漫的方式来表达, 用神奇的动漫表达方式和科学原理去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力争取得初中物理教学的成功。而正是因为这些多媒体手段的融入, 才激发了学生们对高科技的兴趣、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从而调动潜能、激发潜能, 进而实现创新。

总结

毋庸置疑, 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不能长时期、无止境地一味地沉闷与探索, 而是要在“创新”教学理念的带动下, 让学生们摆脱原有教学格局的束缚, 突破原有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禁锢, 把思维活化起来, 把思维调动起来, 让更多创新的智慧迸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张中文.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0) .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传统教育中的只重结果不求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能教给学生生硬的物理知识。我觉得如果首先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学生对此进行有目的的猜想,每一位同学插上联想的翅膀,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他们就有了自由思想的空间,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释放,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然后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在学生对已获得的结论进行交流后,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像有些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或上网查询的方法来寻求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他们相互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并具有感召力,学生才能买你的账,教师要随时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透,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进行挑战,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于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会勇于探索,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提供有效途径。

1、课堂上,通过使用实验室配备的器材,自制自备教具,甚至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现有物品,带领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趣味物理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原理后,让学生自选器材自制温度计。面对琳琅满目的温度计,所用的材料五花八门,有墨水瓶、塑料瓶、空的药片瓶等,可以针对温度计的灵敏度与材料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在课外,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平行光源、电铃、密度计、小天平、量筒、杠杆、潜水艇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撰写小论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4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一般都是老师布置什么课程内容学生就完成什么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难以培养。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作以下几点阐述:

一、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开放式教学是新兴的一种教学理念,就是建立开放的课堂,不约束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增加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以及社会形态的联系,把其他领域的内容也囊括到这门课程当中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灵活程度,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训练、开拓他们的体育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先进、创新体育器材的运用

在体育器材的运用方面,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还有很多。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所用到的体育器材,都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器材,有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了。现在的初中生很多都不是很喜欢耗能大的体育运动,那么在改进体育器械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时尚的、体能消耗小的器材购买,这样,可以在体育课堂上,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把体育运动以游戏的方式展开,对于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都有较好的效果。另外,对于体育教学器材和体育活动的改进,就需要体育教学的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明一些有意义、健康的体育活动。(,www.shengxin118.com)

三、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等方面还是老师的作用比较大,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有序的组织,都能够促进这些环节的良好展开,师生关系融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就会更加自愿地参加到体育课程的内容当中,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完成老师给布置的任务。体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用和蔼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用轻松的心态去感染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尽量让全部的.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所以,建立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四、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拥有最好的效果,老师就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在体育教学上,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什么疑问,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虽然体育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自由,但是,老师也依旧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体育运动方面尽量多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善于思考解决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必须做出改进,在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的疑问,培养学生爱提问题的好习惯。当提问变成习惯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地增强,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创新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_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各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多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要求在教学时要根据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自由、灵活、开放,选择学生身边的、最熟悉的、最喜爱的题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经验,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欲望,使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和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这种灵活、开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距离接触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真正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这种充满兴趣与激情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积极学习勇于探索的动力。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绘画兴趣与教学形式创新相结合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从培养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兴趣是进取和创造的内驱力,也是创造性教育模式操作的第一个环节。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的做法是,除了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和方法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和对教材的选择处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和课余活动的兴趣中心,以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新颖而有创意的目标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多维的流畅的创造性思维生发,使学生的头脑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处于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

(二)绘画兴趣与文学作品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是我国古代诗与画的突出特点。古典诗歌不仅是那个时代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将诗词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呢?唐诗中有一首《枫桥夜泊》,在教学中,笔者先请学生诵读,然后再根据诗词的内容创造出不同的诗词配画。由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角度不同,因而他们构思出的画面,有的注重情的表达,有的注重景的表达。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绘画兴趣与工艺制作相结合

绘画是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唯一的内容。实践证明,绘画与工艺美术制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例如,通过设计,废旧的易拉罐能被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动物。这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开启学生的创新灵感,丰富学生的想象。美术活动需要脑、手、眼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在训练感觉和想象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而且还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而综合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内核。

创新是最富于激情的活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情感的投入,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举一反三,真正进入自由联想的空间。学生一旦进入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造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

四、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实践证明,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的人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们应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力的良好氛围,并积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71-01

创新思维能力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说思维能力是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是与思维紧密相关的。正是因为这样,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们的学习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是时代赋予老师的重任,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1.以人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创新氛围

课堂教学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观念。明确教师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促进者、意见的交换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和存在价值,尊重学生思想和见解,情感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等。创设平等、民主、融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对教师观点质疑。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进而形成探索创新心理愿望和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的性格。

2.改变教学观念,挖掘创新潜能

从教学角度来说,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为目的,指导、设计和评价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2.1调动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十性”,其中,“自主性”和“开放性”可以说是创新思维能力或者创新教学方式的要点。挖掘学生自主思考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2优化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叶圣陶曾说:“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逐渐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加重对重点性、层次性、深度性的串讲分析,同时让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3追求教学创新,鼓励思想个性。近年来,“百家讲坛”造就了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纪连海、于丹等一批以教师身份为主的文化明星。这些名家全力追求学术创新,以身示范,鼓励思想个性,学术标新立异,强调雅俗共赏。教师应该改变沉闷、中规中矩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追求常讲常新;在同一个论点上,追求讲出个性,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参与创新的兴趣。

3.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一篇篇纷繁复杂,展现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文章。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地主动地学习,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并认可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不同于教师和专家的理解。学生的这种自主性保证了学生本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之间得以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认识结构同化或顺应外界信息。这两种类型的理解,都会带来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带来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发生联系,而最终成为学生机械记忆的内容。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的“伙伴”,让学生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同时把教师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4.鼓励质疑与讨论,培育创新思维萌芽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提问就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就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争论、辩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努力营造师生、生生平等、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早评论、过多限制,而应该允许其有不同意见,互相补充争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假如没有个性, 那创新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我们理应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平台,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一, 结合学情, 凸显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 有些学生的在体育活动往往出现“怪异”现象, 作为教师要见“怪”不怪, 积极、主动的了解其个性, 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 力争当一个绿茵场上的“伯乐”。

其二, 发挥特长, 培养个性。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和发挥个性、特长相统一的教育原则, 当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得到表现的时候, 只有不失时机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才能促使学生扬长避短。

其三, 标新立异, 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本质就是敢于标新立异。因此, 针对体育运动有特殊兴趣且有一定的潜能的学生, 教师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 诸如不定期进行课外体育竞赛活动, 从而让更多学生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拓宽空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先导和基础, 假如离开了想象, 那提高创新能力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作适当的动作示范和趣味盎然口述, 逐步帮助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譬如, 我在执教“投掷实心球”一课时, 一边采用比较规范、优美化的动作示范, 一边通过点拨性的语言启发, 使学生初步感知其动作表象, 并且产生理念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大胆展开联想的想象奠定基础。其次, 驾驭原型启发, 诱发思索, 促进学生大胆想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采用原型启发解决相关问题是进行创新性活动的主要思维方法。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练习投掷实心球的出手动作时, 在简要阐述应该摆正的身体姿势与一张拉弦待发的弓 (满弓) 一样的道理后, 再取出一根小竹片比作运动员的身体, 在其上端放一小砖块, 并把竹片向后拉成“满弓”, 随着放开有小砖块的一端, 那小砖块成弧形飞了出去。学生在如此的氛围中, 从事物的类似属性中悟出了投掷动作的要领, 教学效果显著。

三、注重发散, 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创新离不开求异, 而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向多方向扩散, 从而得到多种言之有理答案的思维过程。因此, 我们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创新思维空间, 激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 力求通过别具一格的途径质疑、解惑。可见, 每一个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 才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 才能有效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诸如在跳山羊、体操技巧、单杠等练习中, 教师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要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合理化自创动作的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才能使其得到启迪, 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譬如, 我在执教“弯道跑”的技术时, 先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身体向内倾斜利用了物理教学中离心力的原理, 从而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驾护航。

四、发挥优势,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我们不仅要善于发挥体育课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 而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养身、增技、育审美、促智和益心等多功能优势,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灵活选用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创新发展的素材, 多让学生参加启发性比较的练习, 从而产生创新灵感。

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掌握了篮球运动中运球、急停等基本技术后, 就虚拟了一场小篮球比赛, 并展示问题:当对方运动员对你进行严密的防守, 你怎样才能突破防守?一石激起千层浪, 男女学生马上自行组合, 各自尝试, 涌现了假动作突破、转身运球、相互掩护等突破防守的办法。我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挑选几个“代表性”的男女学生出来演示, 并让大家仔细、合理点评, 甚至正错误动作, 其教学效果显著。类似的教学案例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优势,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77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让学生保持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所以,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探索新的物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有着追根溯源的心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出发,设置趣味性、悬念性较强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创新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例如,在《光的反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出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如果不让激光笔直接照射在大屏幕上,则应该采取哪种方法让光照射到大屏幕上;第二,光是怎样反射的;第三,若是大屏幕中产生了很多晃动点,如何区分反射面和入射光;第四,解释光是如何进行反射的;第五,如果将你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使用激光笔将光照在大屏幕上,那么如何在这些晃动的光点中,找到你们小组照的光点。之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既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教师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更多的学生吸引进来。例如,教师可以举办科普讲座,或者进行航模、车模等各种物理实验竞赛,或者成立航模兴趣小组、无线电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等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各种物理小制作和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这样一来,既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物理教师要逐步

转变教学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在电路连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为学生提供两个电池、若干导线、两个开关、两个小灯泡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先为学生作必要的讲解,指导学生设计电路,并连接电路。最后,教师逐一点评各小组设计的电路,合理评价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改进。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浓厚的创造兴趣,提升操作能力。

四、开展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在获得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的。探究性实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程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评估、交流合作等。在具体操作中可包括上述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涉及其中一部分内容。例如,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而形成的,那么各地空气密度不一定相同,大气压相同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利用针筒进行实验,把针筒的针头拔下用手堵住并向下推活塞,分析筒内空气密度及气压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延伸:平原到高山,气压怎样变化?不同地区煮饭应用什么锅?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物理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物理知识,同时进一步延伸物理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实践探索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以此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焦西会.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32):88.

[2]沈晓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08):136-137.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化学知识素养的主渠道。但教师除了传授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本领。“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佳环境。序言课是学生初学化学的入门课,重点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利用其对新异的敏感,对真知的追求,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二、加强实验设计,追求实验过程的创新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设计和探索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目前,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如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让学生提出多种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适当地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

实验一: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均匀地放出气泡,速率适中。

实验二: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很快产生气泡,反应瞬间完成,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

实验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刚开始很快产生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了,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停止。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这种探究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态,上课积极性增加,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2.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大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也使教师惰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从自我做起,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教材中是通过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往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这时学生还没有具备酸的通性知识,于是我改进:取两支试管,各取10ml的蒸馏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分别滴几滴石蕊试液,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现象对比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与水作用变红色,然后把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结果发现红色石蕊又恢复紫色,原来的紫色仍为紫色,说明了碳酸的不稳定性。改进后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正确掌握,还能为今后学习酸的性质作一铺垫,这不是一劳永逸吗?

三、注重实践,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化学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及开发智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如课本实验“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由于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大约一周),不能课堂演示,老师事先做好,可能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于是,我们就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效果很理想。又如在学习碳酸盐的性质后,可让学生用醋来除去烧水壶中的污垢;用PH试纸来检测家中花园土壤的酸碱度等实验。

2.设计贴近生活的小实验

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后,给学生布置设计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让学生参考课本原电池装置,用锌片和铜片作电极,铜丝、小灯泡等连成电路,实验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要求学生画出原理图,写好实验报告,并记录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对优秀方案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种家庭小实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密切联系实际

在学习化学时,许多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冬天冰雪覆盖时可在道路上撒盐,遇到火灾时的自救方法,防止菜刀生锈的措施,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进入枯老井先做灯火实验,小孩放鞭炮时不能在下水井盖上放置等,让学生化学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开展社会调查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可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并问问父母或邻居,在他们学生时代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一样?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办法能改善这种状况?”。

四、习题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习题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课本有着丰富的习题素材,教师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创新教学。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化学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孔乙已》的主题,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其实鲁迅自已只说,《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这样教,亿万的学生这样学,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应该说在封建社会,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只是风毛麟角,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已呢?这存在着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孔乙已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其次,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是不应该的。今天,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不能那样冷漠,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同时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和独特的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再造想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在教学文艺性的课文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描写的情境、人物、情节一幅幅生动画面想象出来;在教学说明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说明的事物现象、性质结构、过程等形象、具体地想象出来;在教学议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想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深入到学校教育中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纠正和指导,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致使教学效果较低,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等的教学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政治教师可以问学生:“检查日记是否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隐私权的含义、内容,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政治教学内容以理论性为主,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时,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购买行为,让学生思考购买到“三无产品”时的做法,引导学生掌握消费者、经营者、有关行政部门的权利和职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该种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

四、促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政治理论虽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却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从生活中挖掘政治教学素材,促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政治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适当地引入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时事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等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政治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价的积极意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客观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评价活动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另外,政治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政治教学的积极作用,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积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艳波.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7):138.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鼓励学生提问, 激发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了问题, 学生就会积极思考, 就会主动探索, 就有可能独辟蹊径, 找到创新的方法。所以, 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 不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要善于启迪,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所学知识。比如, 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后, 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看, 钠的活性要大于铁, 为什么课本中用铁制取铜而不用钠?如果用钠作为原料来制取, 速度岂不是更快?”对于这个问题, 我没有直接给出解答, 而是因势利导, 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1.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化学反应是否符合反应原理?2.如果符合, 钠可不可以作为制取铜的原料?经过讨论, 学生认为, 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化学反应符合反应原理, 但是钠的活性太强, 而且冶炼成本比较高, 不适合做制取铜的原料。之后有一位学生提议:“老师, 可不可用实验证明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更快。”为了解除学生的疑问, 我在课堂上演示了这个实验, 但结果是:烧杯中没有生成红色的铜, 却得到蓝色的硫酸铜。这无疑加深了学生的疑问, 为什么实验结果与之前设想的不同呢?我又做了一个实验:将钠放入水中, 剧烈反应之后用无色酚酞指示剂检验, 呈红色, 这说明溶液呈碱性。由此学生明白了, 钠太过活泼, 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会先与水发生反应, 所以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疑问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思考, 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创新思维

居里夫人曾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好奇是活力的保障, 是一切创造行为的动力, 没有好奇心, 就没有发明创造, 就没有科技进步。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有限, 常常会怀着好奇的心理来看待新鲜的事物。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 在讲解“白磷的物理性质”时, 教师可以用一个魔术来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具体来说就是用二硫化碳溶解白磷, 然后将溶解后的溶液涂到滤纸上, 再用镊子夹住滤纸在空中挥舞, 不一会儿滤纸就着火了。看完这个“魔术”, 学生都非常惊讶, 教师居然不用火柴就能够使滤纸着火, 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随后教师讲出“魔术”的原理: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结合后, 会很快融入其中。二硫化碳极易挥发, 而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 将二者结合的溶液涂在滤纸上, 增大了白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所以滤纸着火是因为白磷的自燃。一个小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 他们会大胆想象, 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演示每个实验, 学生也不会有机会观察和操作每个实验。因此,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将实验活动延伸到课外。课外实验的形式多样, 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 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也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 对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和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或者让他们进行家庭小实验……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 学习了“盐和碱的性质”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试着除掉热水壶内壁和热水瓶胆中的水垢。要除去水垢, 先得了解它的成分, 之后再考虑这个成分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分析, 学生得知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而碳酸钙可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因此, 用食醋可以去除水垢。在课外活动中, 学生自主探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此过程中, 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上一篇:鱼我所欲也文言文下一篇:成年长高有效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