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共12篇)
中学生音乐兴趣培养 篇1
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 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 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音乐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而要想做到这些, 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 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 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音乐教学。
一、在识谱教学中激发兴趣
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学生掌握好乐谱知识, 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唱歌。然而, 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低, 再加上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 尝尝导致学生对乐谱学习失去兴趣。所以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乐谱知识感兴趣, 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利用柯达伊手势来进行音阶的学习, 在音高、音符的学习中我用了“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 然后又进行多次的单音听辨练习, 或者设计公寓里有七个小动物分布在七个不同的楼层。小熊为do, 鸭子是re, 小羊是mi, 小牛是fa, 公鸡是so, 青蛙是la, 小蛇是si, 并让孩子们戴上这七个动物头饰, 扮演不同的音符, 爬楼梯进行音符接龙, 直到学生把这七个基本音阶唱准为止。
二、在节奏训练上培养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 节奏训练不可或缺。瑞士达尔克洛兹在自己的《体态律动学说》一文中, 强调将音乐与身体律动相结合, 并通过音乐节奏, 结合语言、舞蹈或表演等, 让音乐不但有即兴性, 更有创造性, 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高涨。德国卡尔·奥尔夫在此基础上, 强调“节奏第一”。因此, 在学生了解了小节、小节线后, 教师可以开始让学生学习了节奏、拍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学生的例子来进行讲解。如在学习“二拍子”的节拍中, 二拍子就像走路一样, 教师让学生跟着《郊游》的音乐一起走, 学生跟上节奏后让他们一边走一边唱, 然后告诉他们左脚走的时候重些, 右脚走的时候轻些, 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二拍子的强弱关系了。学习“三拍子”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具有三拍子节奏特点的圆, 每小节有三个, 第一个大, 第二、第三个小, 大圆是强拍, 两个小圆是弱拍, 等到学生知道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后, 在自己的脚下画出三个圆, 随《小白船》音乐律动。
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首先欣赏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且节奏强烈的音乐, 如《国歌》、《运动员进行曲》等都是二拍子的音乐;《布谷鸟》、《童心是小鸟》等都是三拍子的音乐。在欣赏这些音乐过程中, 让学生能根据音乐的强弱来区分音乐的节拍。
三、在歌唱教学中体验乐趣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离不开歌唱, 歌唱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 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 并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但如果音乐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歌唱曲子的层面, 那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 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游戏, 如接龙、击鼓传花等, 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 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到唱歌的乐趣,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另外, 唱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 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进入歌曲的意境, 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 唱出真挚动听的歌声, 使歌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例如, 在《买莱》一课的教学中, 先问孩子们每天吃的饭菜好吃吗?都是谁做的呀?孩子们都抢着回答:有说姥姥做的;有的说奶奶做的;有的说妈妈做的……接着教师问:“你们有没有和他们去买过菜呀?菜场里都有些什么菜呢?”这时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 有白菜、黄瓜、鸡蛋、萝卜、西红柿等, 有的学生还把大人做菜的过程都说了出来。这时教师再引入新课《买菜》, 学生一个个都充满了好奇,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在一个菜场买菜场景, 用本课歌曲做背景音乐, 学生们一个个盯着大屏幕并随着音乐节奏律动起来, 感觉就像自己亲自去买菜一样。这样, 在学生们情绪高涨的时候顺利地完成了歌曲的教学, 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四、在音乐活动中增强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都特别强, 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可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和节奏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例如, 在学生表演过程中, 有许多学生即兴表演了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 并且得到了其他学生热烈的掌声和老师的表扬, 表演的学生更加起劲、更加自信。这样一来,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创编能力, 还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当然,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随时保持学习音乐的积极心态, 让他们感到上音乐课不是枯燥地接受知识, 而是享受音乐, 这样让音乐走进学生们的心中, 从而使他们真正地喜欢上音乐课。
中学生音乐兴趣培养 篇2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黄娜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呢?除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教师的激发,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发挥眼睛的作用
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视觉教育是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能从视觉领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内容有关的片断。例如在介绍蒙古歌舞时,教师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象,让学生看看蒙古人非常有特色的穿着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等。蒙古草原人那种粗犷的歌声和迷人的舞姿,能把学生的心牵住,使他们很快就陶醉在美丽的草原和音乐中,这样就很快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的.兴趣中。
二、发挥耳朵的作用
学生能从听的过程中直接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一段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的,听起来就是哀伤的,使人情绪低落;流行歌《胜利,加油》这一段音乐听起来就是热烈的,使人激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快的,使人兴奋的等等。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聆听,从听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嘴巴的作用
开口说说,开口唱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开口说,开口唱能开发大脑。唱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性格,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找到展现自我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他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时,他就会觉得很自豪,自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四、发挥肢体动作的作用
音乐课上可让学生“手舞足蹈”,特别是中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动。教师应当把学生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有利条件,如整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坐好不乱动,不乱说话,这肯定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是坐不住的,就算坐得住整节课也会死气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教师也提不起劲,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例如在小时候唱的小袋鼠歌曲中,教师可请学生表演,小袋鼠是怎样走路的?他是怎样摘果子的?他又是怎样装果子的?并且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就能大大满足学生们“好动”的欲望,学习音乐的兴趣就无形中形成了。
总之,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眼,口,手,耳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中学生音乐兴趣培养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音乐持久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74-1
一、尊重和关爱农村中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灵魂,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一切教育管理、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这都需要依靠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和谐关系来维系。
农村中学生因其父母大都常年在外打工,缺少关爱,家庭教育十分差;加之处于青春期,生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未达到成熟,很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农村中学生音乐持久兴趣的前提。孙云晓教授在《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几乎都能感受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得一切。”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老师应从内心去关爱中差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注意批评的方式,避免体罚甚至人格侮辱;走进学生的心,做学生的知心好友。
二、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以较高的音乐素养感染学生
很多老师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学生通过网络、广播等媒体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接受五花八门的知识。有许多知识,老师都不知道。新时代的音乐老师要想适应形势的发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音乐课堂中我们要发挥“教师综合才艺”,让学生喜欢我们,甚至崇拜我们,自然能获得学生的肯定。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和同学们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特长,为他们演唱周杰伦的《菊花台》,用钢琴弹奏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和同学们一起表演《江南style》中的骑马舞,用古筝为他们演奏《笑傲江湖》……学生表现得很活跃,情绪激昂。因此,借助自身具备的素质和才艺和他们进行交流非常必要。在交流中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能够喜欢甚至崇拜教师。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就会从喜欢你这个老师转变成喜欢你的音乐课。
三、充分利用其好奇心,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心情愉悦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爱护他们的好奇心。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通俗音乐”及“校园歌曲”,我就抓住这一点,组织他们讨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欣赏歌曲《听妈妈的话》时,利用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喜欢周杰伦,来引导他们了解Rap,练习节奏,创编歌词,学唱歌曲旋律。学生非常感兴趣,讨论的很激烈。
四、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积极有效地评价和鼓励,培养其自信心
中学生是个具有丰富情感、鲜活个性特征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音乐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农村中学生对音乐持久兴趣的必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要学会赞美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在上《希望于你同行》一课中,我请一位同学演唱,结果她唱的节奏、音准都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说:“你的声音很好!音准节奏方面稍稍注意一下,你会唱得更好。”这位同学由满脸通红,头也不敢抬起来,转变为面带一丝微笑地看着我。后来,在音乐课中,她都非常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课堂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有意识地降低难度,让他们体验成功。如:在音乐课中,模唱几个小节的节奏和旋律。学生很觉得容易,这样他们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从而产生自信。因此,一个具有自信的学生在学习上无疑是占据有利位置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课堂中应该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潜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学生才不会畏惧学习音乐,对音乐的兴趣才会持久。
五、授之以渔,变“好知”为“乐知”
谈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 篇4
1.发挥学科特点, 提高教学效益。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学生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不同于德育、智育等活动。由于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分析, 这样, 教育学生学习音乐就更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时常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 教师再辅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听听、唱唱、跳跳、练练中接受教育, 其学习兴趣也得到不断激发和培养。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由于学生心理、生理及所处的环境不同, 在进行教育时, 应采取因人而异、因班而教的方法。同时, 对学得好的学生应把他们组织到兴趣小组中来, 提高要求进行训练。而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应加强辅导, 不断鼓励。长期坚持下来, 这部分学生也有很大的提高。只要学生有所收获, 就会引起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 可通过讲述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轶闻趣事,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贝多芬的故事来鼓舞学生不怕艰难困苦、勤奋就会有收获。德国音乐家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波恩, 在小的时候, 他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 希望他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4岁时, 父亲把一堆曲谱放在他面前让他弹奏, 有时候他的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后来他的音乐事业达到高峰的时候, 他的耳朵患上疾病, 后来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 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 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 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 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 母亲是个厨娘, 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 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家境贫苦, 为了学习, 6岁就离开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 8岁那年, 他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 嗓子变声, 被合唱团赶了出来, 从此流落街头, 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 并得到了救治, 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 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 他努力学习音乐, 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的帮助, 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庭乐师。此后, 海顿生活安定, 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 生活又有了保障, 人格也受到人们的尊敬, 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 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听了他们的故事, 学生常常会瞪大眼睛, 产生神圣的表情, 他们的音乐情绪也被调动起来。
教师上音乐课, 进行音乐教学, 首先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达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 音乐知识的讲解, 以及演唱歌曲、演奏技巧的传授等都依赖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需要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多读名著名篇, 对文学作品博闻强记, 由此增加文学的故事人物、情节、意象的感性积累, 打好音乐鉴赏、教学的基础。因此,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地补上文学作品这一课。
3.功在课前准备, 利在教学实施。新课程教学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 获得体验。因此, 教师必须加强备课的力度。重视课前的准备, 如教具的制作、教学活动的设计, 等等。接下来就是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必须讲究导入部分。成功地导入, 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求知欲。
在音乐教育中, 教师应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教育现状而言, 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 学生对音乐学习没有兴趣, 那么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就音乐教学而言,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 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是音乐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做基石, 音乐教育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 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篇5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也是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研究学习,创设学生快乐的音乐课,以培养兴趣为先导,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有现代教学观念,知道音乐课教学生什么
新制定的《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体现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确立了现代教学观念,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区别,基础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才能
弃学生厌恶的陈旧模式,从而去创新出学生喜爱的音乐天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
论教学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篇6
《音体美报》曾报道: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一沉重的调查数据不能不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震惊与汗颜。改革和完善音乐教育已势在必然,迫在眉睫。
中学阶段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段,它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本就不堪重负的学生来说,把整节课都用传授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这种完全背离基础音乐教育目的,传授卓显繁复枯燥,周而复始的技能操作,无疑是扼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音乐产生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原动力,是创设学习情感的基础元素,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获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素。面对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就必须打破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
要转变教学形式,首先要解决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问题,变“教书匠”为“设计师”,课堂的总导演,学生的合作伙伴。其实,学生才可谓是音乐课上的台前主角。在教学当中教师应是个组织者,引导人,而不是一个好坏对错的评判人。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合理地敞开,尝试创新,大胆进行改革。我们不仅仅要“敢”创新,还要“会”创新。并不是谈到创新就把以前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创新的音乐课不能被错误地理解为“玩”一样的课。
既然要创新,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融洽、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既有上进心、自信心,也有自尊心、羞耻心,还有自卑感、疑惧感,这些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暗示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如何让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要营造民主、自由争论的外部学习环境,以促使学习过程向积极方面转化。
首先,我们可以从课堂场地开始寻求改变。教室里可以没有讲台、桌子、椅子,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来到孩子们当中一起唱唱,跳跳。讲授知识时与学生用商量的语气,共同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师生既是朋友又如合作伙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标新立异。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变化,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这才所谓是创新变化的实质。
其次,学习过程当中以往盲从教师的传统观念可以逐步更新,以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去谈上有创新精神呢?要建立起批判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型转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积极主动地营造一种更加灵活,鼓励大胆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参与意识逐步提高,无疑对教师的要求也更跃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克服单纯讲解灌输符号概念的教学状态,声音先于符号,呈现给孩子们尽量是一个音乐的整体,让其自发地体验音乐,让其自身找到音乐诸要素间的关系,孤立毫无联系地理解音乐要素是极不可取的,不可以枯燥地定义诠释。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打开一个未知的,我们成年人不能想象的通道。
被誉为音乐的骨的节奏,我们在训练此过程当中不可以强迫孩子们接受对他们天性缺乏任何意义的节奏模式,而是启发他们发自自由拍打他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节奏,将节奏编成歌谣、故事的形式,化枯燥为趣味。在快乐般不知不觉的情境当中接受了学习的各知识点。音乐是门听觉艺术,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大多通过音响来获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欣赏价值的音响信息,多给他们听的机会。
此外,教师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以及自身音乐体验的积累都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方法则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保证。身为教师应该使自己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再寻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教学中,我们既要依据大纲和教材,同时也要根据当今社会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备课。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尽可能缩小教材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与学生之间所产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横向的延伸和发展,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新世纪召唤全新的音乐教育。我们是新世纪教改潮中的年轻人,也是在教改中一批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让我们面对“陈旧”的音乐课堂大胆地说“不”,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对我们的新课堂说“是”。
谈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7
一、要注意引发学生对音乐感兴趣
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音乐感兴趣, 即只有对音乐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中学生而言, 心理定势对他们影响很深, 音乐课非常重要, 不仅应使他们懂得什么是音乐,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觉得音乐是一门学校不可缺少的有趣的课程。音乐教师首先是对音乐倍感兴趣的人, 处处表现出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如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表现得疲疲塌塌、松松垮垮, 那么又怎样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会出现抵触情绪, 就不可能把课程学好。所以, 音乐教师应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除了衣着言谈、举止外, 应充分展现自身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不仅有丰富的音乐知识, 而且要能歌善舞,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学生周围聚起诱人的音乐光环。
二、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
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了审美的愉悦体验, 又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除了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外, 主要阵地还是在音乐课堂。音乐教学应通过音乐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来激发学生情绪, 引起美感, 产生共鸣, 情趣、情趣, 有情才有趣, 无情则无趣, 富于情趣的教学具有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能引发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 而且能够激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中潜移默化, 从而提高学生歌唱、欣赏、理解、分析音乐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了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感受艺术形象, 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因此, 教师要借助自己优美动听的歌声和热情真挚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 叩击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胸中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澜, 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唱歌教学中, 多唱反映中学时代或形象性较强的学生感兴趣的歌曲,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 逼真的画面描述出歌曲的意境, 然后入情入景的范唱, 使音乐形象具体、生动, 学生演唱时就可以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而歌唱, 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以美净化学生心灵。
三、要善于调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我们不仅要通过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教学活动来进行音乐教学,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 以美感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和调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比如, 我在音乐教学中, 除了认真备课外, 上课时还力争做到:端庄的仪表, 良好的教态, 充沛的教学热情, 生动的语言, 正确的讲解, 优
美动听的歌声和熟练的伴奏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较高水, 平灵谈的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自己创设的美的氛围, 中让受学到生美在学育的。熏陶, 在愉快中受到美的教生四进行双、边沟通○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 音音乐兴趣的重要因素师生情也是影响。音学乐生不学仅习屯昌乐是自娱融洽师, 生它还是一关系, 引起门共表鸣演, 能艺术使, 县屯昌学进行表现音乐课堂轻松愉快, , 大胆的进行情感学生毫无忧虑地中学习音乐教学质体验音乐, 量不断提高学生犹坐春。风之中, 王兴
五、课程的安排必须合理
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沂趣课程的安排必须合理课程安排不合理, 某项。反之内容比, 例若的过重或讲, 乐或理整, 这节课样都单在调视的唱、齐唱教学内、培满容青, 足少对的年于。来已我说具在, 有是教一不学定能中思使力维他图能们根力感据的到教养学重点、难点、有所侧重地合理
安排教学内容, 把每顿音乐“餐”煮调得有滋有味。
六、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对参加音乐会、上音乐欣赏课很感兴趣, 而对于学习乐理、练习视唱、练耳等, 绝大多数同学还缺乏直接兴趣。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 认识到学习乐理、练习视唱练耳等的重要性, 认识到它是学习乐器、进行歌唱、舞蹈的阶梯, 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把抽象乏味的乐理、视唱、练耳等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易懂。
在音乐教学中, 既要照顾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一味迁就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兴趣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比如, 有些学生对通俗歌曲感兴趣, 特别是港台歌曲情有独钟, 教师要及时了解, 正确引导, 选择一些内容健康, 造应青少年时期的歌曲, 不能把靡靡之音引进课堂引入校园。我们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篇8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尔和格连曾说:“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 他将为自己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和一个更广阔的个性。”因此, 让每个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都能够从兴趣出发, 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 是每个小学音乐教育需要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据研究调查显示, 小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
1. 小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小学生对音乐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分析
二对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充分挖掘每个人的音乐天性和潜能, 培养每个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爱好。”事实证明, 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实施根本在于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正如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经过教学实践,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措施。
1. 营造轻松氛围, 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想象力丰富、猎奇心强的年龄阶段, 因此, 他们更青睐于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试图培养小学生们自由表达的能力, 把他们从固定的座位上解放, 让他们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唱起来”“动起来”“跳起来”, 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因此, 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是引导小学生喜欢音乐课、对音乐课感兴趣的环境基础。
2. 创设音乐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
创设音乐情境, 不仅可以在教室内, 同时也可以在楼道里利用空间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例如, 可以在楼道和教室的墙上张贴著名音乐大师的画像, 如贝多芬、肖邦、聂耳等, 配上每位大师的生平简介, 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启迪。
教室内的布置要具有吸引力, 如创设“音乐天地”“音乐世界”等栏目, 贴近学生生活, 讲述一些音乐方面的小故事, 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曲目。
3. 教学实践中善于创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创编课程,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美, 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第一, 游戏表演。在教学《小青蛙找家》一课时, 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 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参与意识, 可以让学生自编动作表演, 表现小青蛙找到妈妈时的喜悦心情,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动与收获。
第二, 创编歌词。在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教学中, 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曲调和旋律自己填写歌词,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如《打花巴掌》中, “一月一, 从小爱学习”, 而“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发挥想象力创编, 学生们能够唱着自己填写的歌词, 更能乐在其中, 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 自制教具。如在音乐教学中, 可将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有效利用, 变成“自制教具”, 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还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教师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把学生真正当成朋友去沟通、去交流, 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保持教态的自然流畅, 富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愿意学习音乐。
总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充分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使每一名小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中学、玩中乐、乐中学, 从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摘要: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及身心发展等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音乐兴趣的培养, 需要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实践探索 篇9
一、教师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习
教师要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要做到以情激人,以情育人。一方面,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情感,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语言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把学生视作共同学习的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另一方面,还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利用多种方法引入新知识,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
此外,音乐教师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巧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被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所折服。
二、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 用于节日庆典的礼仪音乐;用于广告、 舞蹈的实用音乐;用于休闲、影视的背景音乐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音乐不仅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而且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已走出供人们娱乐、欣赏的圈子而体现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例如,有专家曾做过实验, 给母鸡放音乐能提高产蛋量,给奶牛听音乐也能增加产奶量。因此,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探究、思考音乐对人生的意义,诱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音乐学习成为学生一项具体的、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随着中学学科的增加和分化,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出现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富有激情,能讲授生动、唱奏优美,学生的兴趣自然会逐渐浓厚并得以巩固。如,有位教师在讲授“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时,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相联系:将‘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与歌曲《毕业歌》相联系教学; 将“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与歌曲《太行山上》相联系教学,这样将音乐、历史相互融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而且也让学生理解了音乐的时代风格,使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性。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让教学内容有“新鲜”感,使学生兴趣倍增;突出高潮的“化彩乐段”,有精彩的结尾;设计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乐学。另外,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得好,学生有兴趣,对整堂课就能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特别注重课堂导入的方法。
四、通过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
现代教育提倡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教育。在教学时,教师可找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音乐与语文课中的诗词;音值、节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 节奏与自然现象、人的生理现象;节奏与体育课中的广播操、韵律操;音乐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将音乐与它们联系起来教学,不仅能突出音乐文化这条主线,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这些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 将其综合不仅能丰富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还能使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满足人多方面的审美。
五、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创设学习音乐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利用校园广播举办“每周一歌”、“每天一曲”的音乐节目;也可结合不同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音乐会等活动;还可组建合唱队、舞蹈队;或者组织音乐知识的讲座等,使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兴趣。在音乐教学上,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建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愉悦,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音乐的乐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
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篇10
目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比起城市里的条件有所偏低, 一方面是学生的乐理知识不足, 对一些应该熟悉的乐理知识认识不够;一方面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较弱, 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不能让他们只停留在我叫你唱的水平, 但也不是要我们的学生成为音乐家、歌唱家、演奏家。通过培养孩子对音乐的认识理解, 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作为教师, 在备课中要认真分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等。充分发挥音乐的美妙色彩, 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程教育阶段, 中小学音乐教学没有兴趣做基础, 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音乐教学很难完成。在教学中, 可通过四点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通过音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非常喜欢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意识的节奏训练,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歌曲的特点让学生一边听音乐的同时一边为所学的歌曲进行伴奏。如拍肩、拍手、跺脚等。
二、通过班级音乐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如律动创编、歌词创编、唱弹跳组合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利用有趣的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把音乐学习渗透在游戏过程中, 通过音乐游戏发展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如, 利用玻璃杯、文具盒、钢笔、墨水瓶等, 让学生辨别音质和音量的高低和强弱。
四、通过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 增进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网络音乐等内容。把学生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歌曲适时地引入到课堂。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教学,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 不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 而是要采用各种有效形式把那些好的因素引进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中, 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农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 篇11
关键词:农村;音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51-01
教材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音乐课不但成为向学生全面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而且为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了重要渠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音乐课虽然较其他知识性学科趣味性强些,但是出现了“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教本歌曲”的教学现状!农村小学学生乐理知识又比较缺乏,认识曲谱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对理解教本歌曲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导致教本歌曲离学生越来越远。《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了“兴趣”这个动力,音乐课就无法实现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而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展现在教师面前的是全新的教材,全新的课标,全新的理念,音乐课堂也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讲坛,而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乐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重新回到我们的教本歌曲中来。让学生能听懂我们的教本歌曲,喜爱我们教本歌曲。
一、课内兴趣培养方法
1、创设情境,改变教学模式
情景创设的根本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唤起学生音乐参与,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还对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物感兴趣。音乐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要努力将音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或他们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会挑起他们极大的热情。如在教授《清晨》一课时,让同学联想自己一天的生活,说说自己的清晨是怎么过的,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你一句我一言,都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清晨。有些同学还很有创造性,把书中的歌词放进了学校的校园,讲述着自己那么美好的一个清晨。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他们把现实生活和歌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当做是歌曲中的主人翁,自己演绎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教学设计让他们都兴奋不已。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创设趣味情境
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要使学生对你的教学产生兴趣,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必须注意教法的新颖性、多样性、在音乐课中以表演展现趣味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个体和事物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游戏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能满足其需要。他们的游戏是实现其积极性的一种形式,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当我们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发展适宜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和游戏整合,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当学生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音乐。在教学中,通过进行对音乐情景的模拟,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绪及情景背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学会在音乐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和课文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学,即形象直观,能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既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教本歌曲的浓厚兴趣,如用很多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具来吸引学生。有时教具虽小,但作用可能却会很大。
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更是为了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以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如果没有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就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支撑点。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外兴趣培养方法
1、开展学习教本歌曲系列比赛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教本歌曲的兴趣,我和各班班主任联合利用班队课和课余时间,开展了学习教本歌曲的系列活动,同学们都表现的信心十足,成绩也非常理想。培养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利用校园广播站开设特色节目
学校广播站是学校的喉舌,是传播文化的窗口。由于学校十分重视,就联合了校团队领导,特设了一个栏目——我爱教本歌曲。通过开办这个栏目,让学生更能贴近教本歌曲,喜爱教本歌曲。在这个栏目中播放教本歌曲和在“教本歌曲大家唱”活动中踊跃出来的人在广播中演唱获奖的歌曲,带动了极大部分同学唱教本歌曲的热情。常常走在校园的路上,都会听到有同学成群结队的在跟着广播唱着教本歌曲。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其艺术魅力对人类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一个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计算,可以学会一个单词,但是他绝不可能在一时之间就能品味一首歌曲的内涵,也绝不可能一下子就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的学生正在不断的成长,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浅谈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 篇12
一、兴趣的定义及与音乐学习的关系
1. 兴趣的定义
120多种2300个,神鬼人兽,造型各异,以开山面具最有特色,人兽合一,狰狞凶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反映了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萍乡傩面具神态古朴、雕刻精巧、手法夸张,以金、红、黄、黑、白五色油漆涂饰,原色的则保持木材本身的色泽。婺源傩面具有50多种,以木头雕做,工艺精致,手法夸张,神气活现,其忠奸优劣、老少妍陋无不神似。万载傩舞共有大小面具二十四具,除傩神(又称大菩萨)面具较一般面具大一倍左右外,余者皆如人脸大小,均系樟木雕刻而成。面目各异,造型生动,制作精细。面具分红、绿、黑、白脸四种,有的绿脸黑须,目瞪口阔;有的黑脸粗眉,形态凶恶;有的白脸秀眉,和善文静;有的黑脸黑须,威武雄壮;有的凶神恶煞;有的滑稽可笑,个个栩栩如生。无论是色彩鲜艳还是造型上的栩栩如生,傩面具的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的技法,都是学生值得学习的好教材。把面具的临摹和制作用于幼师学生的美术课和手工制作课,这样可以使教材多元化,且具有地域性。还可以让学生接受艺术的陶冶、拓宽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加强艺术构思及创新能力。
无论是舞蹈课的教材还是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材,教材的编创上还需要注意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多元化课程,还让学生在学习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智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了解傩舞所积淀的宗教、民族、民俗、艺术等多种内涵,深切感受到东方审美的意趣和理想。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产生这种倾向性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两种。”(1)其一是情感的原因。如人们喜爱唱歌跳舞就会对音乐感兴趣,喜爱画画就会对美术感兴趣,喜欢搞小发明创造就会对科学研究有兴趣……其二是需要的缘故。这种需要既有精神的,也会有物质的,如人们对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的需要,基本上产生于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人们对高质量音响器材的兴趣,基本上产生于对物质的需要。
2. 兴趣与音乐学习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音乐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功能。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也如此,人的情趣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在情绪高涨、精神愉快的状况下,学习兴趣就能强烈起来,自然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坚持地学下去,持之以恒并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的兴趣。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把音乐学习看成内心满足,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就能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就会有丰富的联想,就会对音乐有所了解,就能够在课堂上活泼积极的学习。所以,要把音乐兴趣培养成音乐学习兴趣,就要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具体措施
1. 在学校要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我认为学校是最能让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所以学校的音乐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傩舞资源引进课堂对于幼师来说,不仅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提高了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情趣,不仅了解了本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渊源历史,对地方民间文化的发展起到一个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因此,肩负起傩舞传承人才培养之职,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传承人后继乏人的有效途径,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2]黄光胜.浅议中职艺校在“非遗”进课堂中的推进作用.戏剧之家.[J]2009年第4期
[3]傩文化:http://baike.soso.com/v481341.htm?ch=ch.bk.innerlink
[4]刘永红.浅议舞蹈人类学视野下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5]万一君.传衍魂脉.[M]2007.08.
[6]贺绍恩,周庆富.万载傩舞考..江西社会科学.[J]2001.09
[7]袁支亮.傩.萍乡傩.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增刊.[M].1995年总第48期
[8]婺源傩舞:http://baike.baidu.com/view/706025.htm[9]谭小丽.南丰傩面具在幼儿园绘画中的创新与发展.
喻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
学习的环境很重要,布置好理想的学校音乐环境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第一,布置好教室以及校园的环境,比如说在教室的墙壁上适当的悬挂一些音乐家的画像,一些有意义的格言,组织学生定期出一些有关于音乐的黑板报。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定期播放一些音乐作品并对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一些音乐家,掌握一些音乐知识。第三,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小小音乐创作。第四,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音乐社团,给予学生学习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选取一些好的音乐团队的节目给予表演的机会,而且可以在这些社团中培养一批音乐人才。第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与机会,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表演中学习的乐趣,才能让他们更加喜爱和学习音乐,学生才能在表演中找到自信和学习音乐的快乐。
2. 音乐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
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所谓爱屋及乌,教师的引导力是很重要的,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的上课风格、谈吐甚至是仪表,才会去喜欢你上的这堂课,所以除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对自己的素质进行提高与鉴赏。在表情状态上应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在语言上要规范、幽默、生动些。相信学生肯定会喜欢这样的老师来给他们上课。相反,如果我们的老师总是心事重重,眉头紧锁,那么学生原本对音乐课的一点兴趣,也会因为老师的冷漠而逐渐消失。学生都会有参与集体合作的愿望,都会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把握好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也是有效的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给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比如组织班级合唱比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外活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帮助同学完成一些课堂上留下的音乐作业,参与学生的音乐课外活动,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活动,培养一些有音乐细胞喜欢音乐的学生,并且帮学生寻找锻炼的机会。
3.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由于学生的年龄跨度还比较大,以中小学生为例,一般是7到15岁,所以根据不同的年龄的心理特点应该采取不同方式的音乐兴趣的培养。
6岁到9岁是学生对学习的敏感期,会对事物探索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这时期的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是传授知识和养成的习惯的好时候。由于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应该选择一些带有图画的音乐书籍或音像资料进行教育,而且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喜好选择一些乐器,让孩子进行学习,并且坚持学下去。
9岁到13岁是学生开始对事物产生倾向并且开始有叛逆迹象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个时候应该因材施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培养。比如说可以告诉他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舒缓心情。可以在条件的允许下带他们去听听青少年的音乐会,让他们学习演唱一些励志的歌曲,这些都是培养音乐兴趣的手段。
13岁到15岁应该是从一名小学生脱变成了一名初中生,老师会告诉同学们已经成为“小大人”了,这个阶段学生开始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同时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时候。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欲会比较强,所以可以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要给予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音乐兴趣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注意音乐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音乐,它和美术、文学、戏剧、地理以及社会生活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音乐中综合生活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感受,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比如在看新闻、广告或者是电视节目的时候关注里面的名曲及其由来,或者以音乐家为题材的影片及其中的名曲等。融合绘画,以欣赏为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学生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作品,还能培养学生多种技能,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音乐也可以与其他的学科综合,比如,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美术作品及欣赏钢琴、二胡、笛子、电声乐器演奏,从而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发对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的好奇。
2. 教学表演要恰当
教学表演对教师上课很关键,在给教师展现自己的机会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学中的吹、拉、弹、唱、跳,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示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潇洒的风度及幽默的语言,会令学生欣赏,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如果在上课时,教师范唱一首歌,教师唱得动听,学生就会产生学的欲望;在上课时,也许教师的一个小小的律动跳得美,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通过教学表演,教师可以把音乐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教学表演,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仰慕、敬爱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形成了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
3. 适当运用多媒体
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学习音乐,而且计算机所拥有的光像效果有利于启发学生各种感官,它可以使知识更加的形象和具体化,为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并且十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注意适当,在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之后找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之处加以画龙点睛之效,不能够脱离教学内容。
四、总结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课堂上学生如果能兴趣盎然,教师的教学也会轻松愉快。现在的学生们更需要快乐的享受音乐课堂,不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应该从建立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开始,再开展以兴趣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
注释:
(1)见《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参考文献
①见《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1]徐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J].河南教育,2005.(04)
[2]王丽虹.欣赏教学与音乐教育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2.(21)
[3]张璐.以新理念为起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04)
[4]曾美良.谈谈音乐兴趣的培养——关于《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的见解[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S1)
[5]李振华.谈音乐兴趣的培养[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
[6]王彤.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7]陈雪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四法[J].美与时代,2006.(07).96-97
[8]吴跃跃.新版新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08)
【中学生音乐兴趣培养】推荐阅读:
中学生美术兴趣培养07-12
中学生地理兴趣培养10-11
中学历史兴趣培养11-26
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论文07-22
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09-09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09-27
中学物理学习兴趣培养11-14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6-12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05-28
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