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精选12篇)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篇1
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负担相对较重,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希望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学习中来。这就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尤其是体育锻炼往往被他们所放弃。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精神压力大的局面下, 从而使学生疲惫感增强, 学习效率下降。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体质下降, 经常生病的状况。我们都知道健康的个人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是学生们学习的保障, 因此保证学生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体育学科是学生中学课程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因为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和成绩第一位指挥棒的影响, 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 都对体育学科不够重视。这往往导致体育课难上, 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 体育课教学长期处于一种“放羊”的上课状态, 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教育, 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即在学校学习阶段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同时, 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为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对于人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人因为工作的高度压力导致问题重重,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得到科学的身体锻炼, 而体育课是增强学生体质, 锻炼学生体魄,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提高学生生理状态的一门学科。
由此可见, 本着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来看, 必须要重视体育学科, 重视体育课。但是如何来上好体育课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思想上重新审视体育课, 科学合理地来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 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来上好体育课。
一、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要想上好体育课, 我们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做为体育教师, 一方面要加强学习, 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去征服学生;另一方面, 要多研究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后, 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关注学生。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 新时期的课堂,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主宰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能够较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这才是合格的体育课堂。
二、明确体育课体育教学的目的
我们很多体育教师, 都是在体育专业院校或者体育专业毕业的, 其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但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不能很好地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有些体育项目和体育技能技巧, 完全是按照自己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标准来落实的。这往往一方面会无形之中增加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 在知识的落实过程中, 体育教师往往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来使学生学会或者掌握体育技能的, 缺乏变通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 慢慢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 这对于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当前的体育课, 我们教学的目的首先是使学生学会体育锻炼, 喜欢体育锻炼, 并且能够掌握较为科学的锻炼方法, 培养一份兴趣和爱好, 从而树立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 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
新时期的教育就是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提高, 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因为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而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的严重问题。据此,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综合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三维目标的提出, 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 就目前学生走向社会出现的问题来看, 主要还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以体育课堂在传递体育知识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 如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意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四、分层次教学, 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要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在一个班或一个运动队中, 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接受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 教师应该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下因材施教。以调动全班学生或全队队员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以人与人之间略有差异, 如基础好、起点高的, 可以给他“开小灶”, 增加训练内容或训练量, 某项 (如柔韧性) 身体素质差的可适当增加这一方面的训练内容。在课堂提问时, 一些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回答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 则让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当回答不合要求时, 要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并和蔼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或谬误之处, 给予适当的鼓励, 切勿过多指责和批评。让学生出来演练动作也应如此, 演练得好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 同时又要教导学生不能自满。对演练不成功或动作不规范者, 要和蔼地指出什么地方不够规范, 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增强他们的信心。
总之, 时代的发展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师作为其中重要一员, 要勿忘使命, 勇于创新, 为培养合格的新时期人才贡献力量。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篇2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本文试图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剖析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因素,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1、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1.1广泛性: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1.2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1.3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1.4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2、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2.1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2.2学生主动参与性
[1] [2] [3] [4]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篇3
一、尊重学生的主观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心理学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确定目标,目标引导行为,不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就缺乏内驱力,学生就不太可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已往我校举办的体育节,无论从组织、筹备、举行,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响应。我们只是强迫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探讨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参与的主角,体育节的效果就可想而知。最近三年,体育节举办前,我们都先发问卷调查表,收集学生的设想,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然后,组委会经过研究确定整个体育节各项工作计划,要求,任务等等。最后,体育节举办成能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符合学生喜好,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从最初的要找学生报名参赛,到现在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全体发展的目标。
二、全民参与、各施其职、各尽其能
体育节应该是全员参与的盛事,才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已往我校举办的体育节,由于项目设置不合理,变成是少数人参赛,多数人观看的竞赛,多数人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在活动中给学生设置职务,分配任务,学生自然会认真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做好。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尊重”、“重视”。近三年,我们举办体育节提出“全民参与、各施其职、各尽其能”。首先,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选取好参赛项目,认真训练准备好,参与好体育活动;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竞选学校的大会组织委员、学生裁判员,发挥他们的组织才能;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大会的宣传小记者;绘画、文娱特长的学生可为班级做宣传标语等。由于,“人人有事做,个个齐动手”,整个体育节期间,体育气氛浓烈,个个都“磨刀霍霍向猪羊”。
三、项目设置要科学化和人性化
体育节是实现贯彻《国家体育煅练标准》和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紧密起来。真正迎合了全体学生的体育需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竞赛成功的乐趣。所以,在项目设置上要科学化和人性化,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的需求,爱好及运动水平。已往我校举办的体育节,只是简单地进行田径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的少数人参赛、竞技性强的项目,学生完成任务式地参与,运动的气氛沉闷。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是“内容的选取应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以运动技能、技术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移,强调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近三年,我们的体育节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的需求,爱好及运动水平。在项目设置上体现了科学化和人性化。在保持传统的田径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的基础上,设置了更多的集体参与的项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竞赛,如班级篮球闯关赛、跳大绳等等。由于这些项目都是学生内心需求的,学生都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异常投入,达到了我们举办体育节的目的。
四、体育节的时限要延长、保持学生的长期兴趣
心理学上认为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而个人兴趣又分为长期兴趣及短期兴趣。长期兴趣主要指兴趣的稳定程度。我们举办体育节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而大多的体育节都是进行一头半月就结束,都是短期的。往往学生刚刚培养出来的短期兴趣,在体育节结束后,又慢慢消失了,一切回归原始,谈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近三年,我校的做法是,把体育节的时限延长,把体育节分为多个的小体育周。例如,上学期举办班级广播体操、田径、乒乓球、趣味游戏等比赛,下学期举办篮球、足球、三棋、羽毛球等比赛,把学生每一个时段形成的短期兴趣,慢慢连接起来,形成长期的、持续的兴趣。我们在每个学期前就制订好整年的体育节计划,学生根据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训练、参赛,形成了长期的体育活动氛围,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与意识的目的。
五、活动的评价要多元化、以激励性为主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如果能得到他人特别是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可以进一步坚定学习信心,激发新的学习动机,获得新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国家体育煅练标准》及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我们对活动进行评价时也要多元化。不能以比赛的结果为主要的依据,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从活动的评价方式来讲,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大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可从成绩、收获、情绪、合作精神等评价,大会评价可从参与度、成绩、班级建设、团队精神等评价。评选出表现优秀个人奖、成绩优异班级奖、文明班级奖、精神文明个人奖等评价。由于评价较中肯、以激励性为主,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4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主动愉悦地去追求、尝试和体验产生苛求欲,并能迸发出积极探索的火花。因而,体育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之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体育课的活动中去。诚然,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兴趣往往是在学习、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且又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转移。因此,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变化、新奇的课堂是诱发好奇心,激发兴趣的灵丹妙药,而呆板、单调的教学,只能使学生感到情绪低迷,索然无味。
一次体育课,我根据课前预设的教案,引导学生练做俯卧撑, 由于学生大多是初学初练,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时,不少学生叫苦叫累,满脸愁意,如若再让他们练习,定会事倍功半。想到小学生最爱听故事,我立即打破课前设置好的教路,问:“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讲故事比赛,谁故事讲得出彩,就给谁的俯卧撑加十分,然后再做俯卧撑好吗?”“好———”全班顿时欢呼雀跃。于是,我让学生自由分组,每人讲述一个故事。结果全班学生个个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地讲起自己最拿手的故事来。故事讲述、评比后,再让他们做俯卧撑,人人都显得格外投入。
由此看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不断改进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注意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创新,能随着教学主体的变化及时打破教学内容,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类似的课程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把体育课视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二、练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
成功能激发兴趣,经常失败则会使人兴趣递减,在练习中不妨把学习的目标分解为几部分,每部分可以通过自测练习,看到自身的进展和练习效果,或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予以评定或鼓励, 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能量,内心萌生一种满意感,激荡起潜心上好体育课的情感涟漪。但是,由于学生体质的差异、悟性的高低, 导致运动能力不尽相同,完成的学习任务难以符合一致的标准。在进行技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设置不同的而且适合各自发展的分段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学习任务要因人确定,让学生切实感到这样的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从而在活动中悉心进取,克服障碍,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运动赋予自己的乐趣,不断增强上好体育课,提升体育技能的兴趣。
三、发挥主体作用,增强锻炼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他们在学会并完成规定的动作后,及时引领运用已获得的动作要领和一定的技能进行拔高训练,以此激发思维情愫,使其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和努力,让他们的技术水平得以张扬,爱好特长得到尽情发挥。例如,在教会了学生单双杠的一些基本动作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一些基本要领,结合观看同伴的动作、特点以及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单双杠比赛镜头等情况,让学生进行短时的分组讨论、交流,教师随机参与其中,予以启发、引导、总结,让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明确对单项动作进行组合的规律,然后,再让他们尝试单双杠的组合动作,效果明显,达到了“教师为了不教” 的目的。如此操作,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增强了他们的锻炼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热情。
四、挫折中磨炼意志,强化成功的兴趣
乔·贝利说:“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人的一生,不可能时时事事顺利,当遇到困难时,要靠坚定的意志去强化兴趣,有时候,成功的奇迹往往就在失败后的再拼搏之中呈现。
论文_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 篇5
东城一中苏福波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外,他对体育的兴趣成为影响其体育成绩的主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认识与掌握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具有积极情绪不变的心理倾向。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重要。
一、广泛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应建立起序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二、尊重学生与其成“伙伴”让学生喜欢你
想让学生对上体育课感兴趣,先让学生喜欢你接受你。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活学习中的知心朋友和伙伴,让学生信赖你,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你,这样,你才能走
进学生的心坎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与特点。你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才能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你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其次,通过体育教师特有的能力与魄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欣赏你,崇拜你,激发学习欲望。想拥有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想学会那舒展、优美漂亮的动作,我不相信学生对上体育课会不感兴趣。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旧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九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
学对象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因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最终是学生内心吸收的过程结果。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把时、育锻炼对其终身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上好体育课是自己的事情,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投篮每每成功;射门屡屡得手;自己分
组组织活动;享受体育课带来得种种乐趣;日久天长体验“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 的效果等!
五、给予学生展示个性与才华的机会
学是为了用,学了就要显示出来,征得别人的赞赏与认可,在体育课中或其他方面,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我个性。为了多组织些活动、游戏、比赛、竞技、多组建些业余队等,从中充当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表演者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个性、特长、潜能创造性的挖掘出来,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怎么不会对上这样的体育课上瘾呢!增加学生竞争比拼、展示才华、个性的机会。如,教师征求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漂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制定活动的规则和形式;
六、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考虑到学生群体、个性各异,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发展需求和爱好各不相同。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补充、吸收、借鉴、反思,增强校本课程的适应性、选择性、开发性,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教学活动;老师用多功能体育组合套件各垫子搭好的跑“蔬菜大棚”,穿“田间小道 ”越“田边小沟”的模
型和利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淬在学生中的游戏组织教材象北张村的“五虎拳”“投荷包”“扭秧歌的动作”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跑十步”“花样踢毽子”“石头、剪子、布”流传在学生中的游戏及田间美丽的场景组织教材。活动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6
一、良好的教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的仪表、表情、语言是无声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如果老师衣着典雅,美观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羡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师,向老师学习。反之,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中上课,教学效果一般是不会好的。上课时,我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落落大方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出现,这样既能消除学生拘谨抑郁的心理,又让学生从老师亲切的目光中获得了大胆扩展思维的能力与积极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学中正确运用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又兼备形象、通俗易懂、幽默等特点。在讲解动作时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性质、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情绪等不同情况,灵活多变。例如当学生做快速有力的动作时,我采用短促有力的音调;当学生在做柔软性、协调性较强的动作,我采用平和,富有节奏感的音调。对本课教材重点、难点,我特别提高音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重视。这样的语言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鼓励的话语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一定形式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勇敢拼搏的精神。比如,当学生在练习中稍有好的表现时,我采用积极性语言进行表扬。如“你一定能行”“你真棒”“比上节课有明显进步”“你已经遥遥领先”等。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学生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同时,可进行男女生优势比较。男生速度、耐力,长于女生;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高于男生。他们各有长处,我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他们互相竞争,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严密的组织为学生创设学习兴趣
鼓励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那么严密的组织管理,合理的队伍调动,会使所有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训练的步骤,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上我适时地进行集体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按男女生分组,但更多的时候按男女混合分组,这样对调动女生学习积极性有更大帮助。因为,男生身体素质好,并且积极、主动、活跃,可以带动女生勇敢地完成动作,并使自身练习更有积极性。而通过练习时队伍轮换调动,女生会被自然地推到练习的最前沿,使她们全力以赴,练得更加勤快。
四、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选择地安排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等易学易练的技术运动项目。如健美操或体育舞蹈,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经常补充一些学生想掌握但课本上没有涉及的新知识,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堂组织无味的体育课,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我们如果精心设计,使用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学生兴趣提高,热爱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应该时常更新,及时淘汰陈旧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练习方法,不断创新和改进来增强体育教学的诱惑力。
五、真诚的关怀点燃兴趣之火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自然会尊敬、亲近老师,与老师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会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女生因为生理特征,有时会请假,我都适当地批准,并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这样,女同学都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六、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享受体育课的乐趣
许多学生盼望上体育课,那是因为他们想“自由活动”,这是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对体育课提出的最实际的愿望。因此老师应正确理解学生“自由活动”的呼声,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但自由并不代表不上课,而是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将基础知识或基本技术进行一般性的教学,使其对初学内容有大致的掌握,在接下来的课时中采用分组自主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模仿能力,扩大学习和讨论空间,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培养,减少在集体学习时的紧张感和动作难度所带来的压力。自主练习时,我经常进行巡回辅导,适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指导,并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完成任务。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合理地利用他们的这种情绪表现,有机地将教学内容揉合在他们的“自由”当中,使被动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练习,完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寓体育于兴趣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他们美的情操。
浅析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7
一、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
1. 对体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总体上来看, 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许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 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 玩玩而已, 没有什么可学的, 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差不多。基于这些片面想法, 学生难以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生及老师的自身原因。
部分学生由于体质弱, 运动基础差;且又怕苦、怕累、怕脏;甚至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丧失了学习体育的信心。有些体育老师教学方法不科学;缺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和准确优美轻巧熟练的示范动作。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3. 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形式单一。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简单, 缺乏新意, 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激情, 致使学生感到体育课索然无味, 毫无兴趣可言。
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 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活动才能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
1. 提高认识, 加强教育,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近年来, 我校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活动, 以校春季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以及教师球类比赛为主线, 融小型的体育比赛, 讲解体育卫生知识及奥运知识于一体,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使同学们不断地从中汲取知识, 锻炼身体, 积极营造了体育与文化于一体的氛围, 使学生在这良好的体育氛围中, 加强对体育的认识、理解,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体育与社会, 体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2. 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在认识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往往以各自的需要为出发点, 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的不同, 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和练习兴趣也就显然不同。所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既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 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强身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运用游戏, 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用游戏衔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合理地运用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并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 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与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如:“立定跳远”的内容, 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 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 有些乏味, 不再吸引他们。为此, 把内容改为游戏“跳房子”, 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 让他们来设置不同场地, 再进行练习比赛, 学生的学习兴趣立码浓厚起来。
4. 制定适宜目标, 学生易获得成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 在学习新的练习时, 每个同学表现不同, 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想练, 但不表现出来;还有少数学生担心完成不了动作不愿意练。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到, 即使是不愿意练的学生, 虽然他们看起来像逃避练习, 但其内心深处肯定也在想"我要是能同大家一样去完成动作那该多好啊!"。所以学生在求知欲望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进步时, 教师要及时肯定、倍加关心。
5. 及时表扬鼓励, 激发体育兴趣。
当学生完成某一个动作时, 教师应给予表扬。当学生动作不够好时, 教师不能责备、讽刺学生, 而应加以鼓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 消除消极情绪, 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效果与反思
在教学中始终从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做起, 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并注重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语言, 同时又通过课外活动的途径,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形成全面锻炼、全面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到快乐,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总之,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要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 优化体育教学过程。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 不断创新, 积极进取,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不懈地努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也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 以及针对这些因素就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探讨。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篇8
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能产生兴趣, 就会有想去认识、想去掌握它的愿望和强烈要求。笔者曾在《现代运动生理学》《行为科学》等书籍中发现: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 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笔者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1. 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 进行始终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
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要先进行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其实质就是: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维护学生学习的权利;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快乐愉悦地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保证每位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 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是主体性教学也并不是说放任自由, 它有它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我曾问过我所教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这么一个问题:“在你的认识里体育课是怎么样的?”“我们认为体育课可以随随便便, 没什么内容, 也没什么可练的, 最多也就打几下球, 跑一下步!”我就告诉他们:“其实体育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体育课的内容极其丰富, 不但能强身健体, 而且还会给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许多的快乐呢!你看过奥运会吗……”为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花费了那么多的口舌, 有些老师就不能理解, 但是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消除“体育无内容”的想法。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说明体育课在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阐明体育课的目的要求, 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练习中体验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精心挑选教材, 合理安排内容
教学中, 安排合理的教材内容, 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XXX老师在执教《围墙》一课时, 为了避免跳得乏味, 教师在课中设计了跳橡皮筋和看指令卡模仿动物跳的有趣动作, 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又譬如XXX老师执教的《跳绳和投绳》, 练习跳绳和投掷是相当枯燥的, 为了克服以上困难, 教师把跳绳设计成了花样跳绳, 并且让学生自由发挥, 尽情展示自我, 把投绳设计成了游戏“除四害”,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 让教学走进生活。在组织练习时做到了以下三点: (1) 主动参与出兴趣。每个学生都是练习的主人, 都在自主地创造跳绳的花样, 都在探索如何除掉“四害” (即投准、投远) 。 (2) 主动参赛促兴趣。这是一种激励手段, 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比赛, 谁跳的花样、谁除掉的“四害”多。 (3) 主动评价增兴趣。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对别人的动作作出评价。在花样跳绳中把自己的跳法介绍给大家, 带领大家练习, 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这样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使学生不断地主动完善和提高, 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达到了“我要练”的良好效果。
3. 巧用教学激励用语
合理适时的表扬, 能促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并且能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如在五年级实心球前抛的练习中, 一些女同学畏首畏尾, 就是怕练得不好, 怕被老师批评。我发现后马上说“不用怕再来一次, 一定会成功的, 你的动作很好, 继续努力”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当时学生的手脚就都放开了。还有在练习过程中, 学生哪怕是有了一点点的进步, 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 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特别是在练习中练得不理想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 这时, 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热情都已产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9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 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 爱好一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
体育教学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 使其获得综合效益。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方面要全面发展, 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的学校体育正处于发展和改革中。从几年来的大型运动会中,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健儿的优异表现, 让中国逐渐进入了体育强国的行列, 从而也带起了中国进入了空前的全民健身的热潮。因此, 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 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题。
一直以来,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什么样的乐趣和如何养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对教学氛围的改善, 对教学内容的变换和游戏在课堂上的运用, 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些显然是很必要的, 但做到这些还不够, 我们还可以从更深更广的、更全面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
2 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
从思想上、心理上改变学生对体育厌学的认识, 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第一步, 面对校园内的学生, 所谓转变他们对体育的态度和对体育的认识, 是在教室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 使学生把体育项目当成必修课来完成。过去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这只注意学生的升学率, 忽略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例如, 在对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 体育成绩及格就可以了。体育课就是以玩和放松为主的课, 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 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 教学中应多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等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与学生交流沟通, 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 有目的地上一些理论课。如上跑步课前, 应将跑步的正确动作与姿势以及耐力跑, 呼吸方法等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理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 这样在教学中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教学效果会更好。其次, 合理地把体育器材运用在游戏中, 比赛中效果会更好。比如, 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课的教学, 可多举行各种对抗性比赛, 改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性趣。
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如轮滑、游泳、棒球等, 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 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偶像体育明星, 如篮球明星姚明, 飞人明星刘翔, 乒乓球明星邓亚萍等的成长经历, 来激励学生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从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3 小结
培养体育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10
1. 掌握好课堂节奏, 调整课堂气氛,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诱发学生的热情。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 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 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 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 才会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相反, 单调古板的方式、方法, 只会降低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抓住他们心理特征进行备课, 使教材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都新鲜活泼, 这样学生就会精神振奋, 生龙活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否则, 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尊感。
由于体育课的时间、场地、内容的限制, 尤其在练习过程中不宜经常停下来讲述, 所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 并使其了解所学的内容、目的、任务,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并不失时机, 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说话态度要诚恳, 要以理服人, 不要以势压人。要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调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当学生练习成功时, 要及时给予表扬, 失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 不能用讽刺挖苦、偏激的语言伤害学生, 否则, 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 反而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3. 利用游戏与竞赛, 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一直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 它更是成了专家、学者及教师讨论与思考的热门话题。虽然看法不一、建议众多, 但就体育游戏的“取”、“舍”问题, 还是达成了共识:合理选择与运用体育游戏, 确实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课堂教学中, 适当穿插游戏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 体育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对游戏原有的方法、思维、规则等作出适当调整或改变, 使其更具特殊魅力, 真正达到服务教学之目的。
就其效果而言, 游戏与竞赛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学生的喜爱, 尤其青少年学生求知欲旺盛, 求胜心切, 喜欢被人鼓励和表扬。根据这些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多设计带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活动, 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 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 让学生通过享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兴趣的产生, 实际上是学生内在动力的体现, 是随着学生自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心体验而逐渐产生的, 学生往往希望有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学习情境, 倘若教师制订的学习计划超出其能力太多, 学生就会畏难, 根本无兴趣可言, 如果学习目标与其能力相符, 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学生就会享受到由自己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 这种积极的体验,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种内心成的功喜悦和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定型为对体育的兴趣。
5. 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亲和感。
实践证明, 在体育教学中, 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 是从对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新课程改变了体育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 从过去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同伴。教师放下了架子, 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亲切感, 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如在许多游戏教学内容中, 体育教师不只是组织学生练习, 而是全身心地参与其中, 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知识的乐趣, 共同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整个课堂, 教师与学生交融在一起, 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因此,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这样, 师生相互信任, 相互吸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就会培养出融洽的师生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6.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
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性别、爱好特长,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要求, 尽量安排应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 兼具娱乐性和生活性的内容, 使学生在体验体育娱乐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练习, 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确定锻炼目标, 自主选择锻炼内容, 自己组织锻炼, 以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从而产生对体育的兴趣。
7. 从学生的健康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该项运动的的技巧, 并不断地尝试成功的喜悦,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 培养自己的体育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 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的体育爱好、技术特长, 要加以引导培养, 以此来促进教学,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 使我们受益匪浅, 好象在体育的汪洋大海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总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通过教学实验, 教师、教材、教案, 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性,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学习规律,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对学习体育的兴趣,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注个体差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新课程理念, 达到培养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在新课标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应成为体育教师新的教学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科意义及相关理解的传达,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完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导引让学生变“要我学体育”为“我要学体育”,才算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从而教好初中体育课。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体育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地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二、耐心转换思想,提高兴趣
初中學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明体育课的重要意义,讲明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不可替代性。有的学生把体育当作一种被动的任务与负担,有些学生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在初中阶段教师、家长对学生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考上重点高中,所以对文化科目抓得很紧,而认为体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文化课教师作业布置量非常大,学生课余负担过重,无法抽身参与体育锻炼。这种情况下要耐心告诉学生体育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的手段让学生知道,在身体素质和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体育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这是因为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有指向和强化作用,一旦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就会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虽然体育活动要求他们付出较多的体力,容易产生疲劳,但是他们还是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努力进取。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结果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易难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
四、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
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当中,确实存在着运动水平和从事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方式方法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跨栏跑的练习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所跨的栏高和栏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强、速度快的学生调高栏高和增加栏距,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学生降低栏高和缩短栏距,让他们也都能在三步过栏。又如在200M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这样,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
众所周知,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激起求知欲,对符合本人运动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材内容的搭配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特点。教材难度过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难度过大,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一活动中,常因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他们产生的学习兴趣的程度不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搭配、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的以下四点:1.教材内容的搭配、要以新课标为主,结合本校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强调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新有趣性。2.从教材的选择到挖掘教材的内涵,不只考虑具体教材的动作本身,而是考虑教材背后具有的特性和内涵。3.教材分析,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纵向衔接、横向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4.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强调合理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12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培养的主要因素
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特点, 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主要
因素包括:
1.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 就会对其所渴求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 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与参与热情和意志努力。因此, 体育教学中, 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体育需要, 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教材的特点与数量。愈能满足学生直接体育需要的教材, 愈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根据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特点, 一节体育课中的主要教材数量应越少越好 (最好只有一项教材) 体育教材的掌握, 除理解、记忆之外, 更重要在于反复进行身体练习, 如果教材内容过多, 每项教材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学生必然会因学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在体育课程教学中, 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 越易增强其学习和练习兴趣, 因为技能水平越高, 越能体验动作内在的魅力, 领悟动作的奥妙, 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4.授课方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练”为主的课比以“教”为主的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兴趣, 实践证明, 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中的愉悦时, 才能“以苦为乐, 乐在其中”, 从而喜欢学、乐于练, 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5.课的类型。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与课的类型密切相关,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 普通体育课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远不如专项课, 因为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多, 练习时间少, 又难以充分考虑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所以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只有对某一教材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使学生的专项技能迅速提高, 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因此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巩固与发展。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课改进。
(1) 激发学生间接体育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 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需要。
(2) 丰富教材内容, 教法手段多样化。教材内容丰富多样, 以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3) 体育兴趣的目标。体育兴趣的目标就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体育兴趣, 即着重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是强调专项
体育兴趣的培养?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从理论上讲, 追求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最为理想的目标, 它可以满足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锻炼需要。实践证明, 这种不分主次做法, 最终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广泛体育兴趣, 反而容易导致对体育的冷漠以至厌恶。最为理想的体育兴趣培养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但如何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我认为, 应以专项体育兴趣培养为核心, 结合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有浓厚专项体育兴趣的终身体育者。
上述体育兴趣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必然需求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与上述目标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为主; (2)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 注意动作技能的高度发展; (4) 教材专项化、兴趣化; (5) 教学组织简单化; (6) 采用以“练”为主的授课方式。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推荐阅读: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08-26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05-19
大学生体育兴趣培养08-01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05-15
培养小学生体育课兴趣06-01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08-09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10-08
学生语文兴趣培养06-03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