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2024-07-03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精选12篇)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篇1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正在成长的小树苗, 他们情况不同, 发展状况也不一样, 这就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和培养。孩子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 耐心地等待, 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 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 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成为以后祖国的栋梁之才!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不止是先天固有的, 后天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在小学教育中, 作为低年级美术教师, 如何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一、营造美术氛围

提高孩子对美的感受力, 是激发孩子绘画兴趣的前提。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 因此, 创设一些让孩子身临其境的环境, 使孩子在活动中更为投入。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 不仅要为孩子准备必要的材料, 更要营造画画的气氛, 让孩子在此氛围中兴致勃勃地作画。

在《我的自画像》一课中, 一上课我就说和孩子们玩个游戏———找找“我”, “我说你的特征, 你仔细听, 觉得老师形容的就是你, 你就立刻起立。”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 他们不仅仔细听仔细想, 还在仔细观察别人, 很快几个小朋友就起立了, 再继续说具体的特征时, 孩子们观察思考, 最终确定我说的是谁, 课堂气氛由此活跃起来, 做作业时, 学生也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去画的, 甚至还带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创作出了《大耳朵皓皓》, 《小胖子余孜程》等一些相当出色的作品。

在本课中, 由于我在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又利用上了多媒体教学, 为学生创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变成了一堂“玩”着的美术课, 孩子们自然乐于去思考去学习去绘画去创作, 作品多元化和富有情感, 让我品尝到了花开幸福的温暖。

二、鼓励孩子作品多元化, 尊重孩子的想象力, 充分发挥想象力

在小学里, 我们作为老师, 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时, 不必过多地干预, 但可以在旁边鼓励鼓励———如“你画的真棒”“画得真有趣”等等。美术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美术教学大纲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 美术教育各方面都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就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 每个人的个性也是不一样的, 各具特点, 因此世界才显得缤纷多彩。但是当前的美术教育大部分显得有些单一, 教学的重点大多数教师还是将重点放在绘画的手法等技术上的训练, 一味的追寻前任的足迹, 没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 导致不少的画展中的作品都出现了那种成人作品的感觉, 我觉得, 如果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 重点培养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荣誉绘画中, 发散孩子们的思维, 将更多的感情融入的自己的作品中, 这样绘画出他们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作品。才能改观现在的状况。

虽然孩子们在初步绘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作品没有那么成熟和美观, 但是却展现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个性, 所以这个时间我们不能限制于他们的作品是怎么样的是否美观, 而应该积极的对他们的成果进行鼓励与肯定。美术活动源于丰富想象, 没有思维上的拓展就没有优秀的创作, 有时候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想像却是无限的, 拥有敢于想象大脑才有发现知识的动力。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展现出思维和想象的作品才更有价值, 因此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反之限制儿童的思维就是在压制他们对美术绘画的兴趣, 要想培养优秀的绘画人才就不能在孩童时代就限制他们的思维, 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有兴趣去画, 才能使“花儿”自然的美好的成长。

三、给予适当的赞赏和鼓励

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和鼓励, 孩子们更是如此。因此在孩子们完成自己的绘画后教师应该积极的肯定和赞赏,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一句简单赞扬的话对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莫大的估计, 如果能提升孩子们的积极性, 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任何经验和方法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因为不同的孩子, 他的个性、气质和智力水平是有差别的。所以, 我们应根据孩子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方法, 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 以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

美术教师是搞好美术教学的重要力量和基本依靠对象。教师并不是仅仅传达他人的思想, 他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因此, 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师生均应持之以恒, 即使天赋再好的儿童,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和训练, 这种天赋也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 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 走向成功, 我想我会坚持, 等待与守候一次次花开的幸福。

摘要:喜欢绘画是儿童的天性。在那一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 是这些孩子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展望和爱的表现。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同时孩子们也能通过绘画来表现他们对美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通过引导不断激发儿童的潜能, 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让其真正的喜欢上绘画, 并将内心世界通过绘画展现出来。我想这正是守候花开的幸福感动。

关键词:绘画,兴趣,能力,鼓励,美术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2]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6.2.

[3]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篇2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呢?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

1、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赏识——评价幼儿的作品

1、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2、尊重幼儿。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篇3

关键词:依托;培养;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68-01

校本课题美术作文在学校开展已有几年的时间了,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就美术教学方面而言,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为配合课题所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绘画兴趣和能力:

一、激发学生绘画和说话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造型表现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针对低年级美术课,主要从先说再画、边说边画、赏画说画、画上添画等方面训练。比如在上《瓢虫的花衣裳》一课时,问学生看到瓢虫,想到了什么?请他们编故事,学生编的故事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一个小女孩说她想到了棉花,还给大家讲了一个很美的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它求燕子给它治病,燕子无能为力,啄木鸟、青蛙来了也无力地摇摇头走了,这时七星瓢虫来了,它们成群结队飞过来的姿势很优美,棉花身上的蛀虫很快被瓢虫吃光了,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其他小朋友编的故事也很精彩,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绘画作业完成得很漂亮。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绘画技法也有很大的提高,训练内容也相对提高了。但是在电脑前长大的孩子,也许他可以在你面前滔滔不绝说上一大段,可就是不愿意写,哪怕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有一些学生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干嘛还要写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校开展的漫画作文教学,就从学生最喜欢的漫画着手,简单的几根线条就可以勾勒出所要表达对象的形态与神态,学生感到很惊奇,学习兴趣大增,动作快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画出单幅漫画,最慢的学生用二十分钟也基本画完了,在教学中,还可以把人物、动物所想的、所说的甚至是发出的声音写在旁边,这样就可以让人看得明白。因为难度不大,学生都愿意写,这样一来,也就解决了时间不够的问题。慢慢地,他们越写越起劲,效果也越来越好。

二、构建“欣赏——读——找——画”的教学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文字语言与绘画语言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思维形式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利用教过的课文作为绘画创作的题材,更便于学生开拓思路、展开想象,在美术学科中,让学生对世界著名画家的生平、名作、轶事进行调查,在网上收集资料等,设立一种既能培养绘画,又能提高写作的表现形式,在美术课中体现语文领域。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文并茂这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一些书刊、杂志、报纸、儿童刊物、语文课本中的童话故事、寓言等。为让学生了解这一点,通过一些情景设置,让学生感知,产生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思维上常因知识、经验的不足而受阻碍,要使学生保持创新兴趣和求知欲望,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景,通过讲故事、猜谜语、颂儿歌、听录音、看实物等手段,刺激学生大脑,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把学生带入趣味性的学习情景中。所以在课堂上,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欣赏语文课本中优秀的插图或优秀的美术作文作品,主要了解这些作品文章与画如何搭配,如何相连,如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课文《梅花》等。低年级那些图文并茂的语文课本,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明确美术作文的图文结合格式和绘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明白给一篇文章画插图,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首先把要进行插图的文章读一读,其目的不仅能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找出可塑性强的文字,理解和应用视觉语言,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某些形象和情节,形成影像。读后让学生找一找、用笔划一划文章中学生所感兴趣的一些情节、形象,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你打算如何为这一情节进行构图?如何表现?这一环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去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敢想、敢问、敢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努力创设一种研究的环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操作、信息搜集与整理、表达与交流探索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上,小组在共同讨论如何学会把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视觉形象时,同学们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强加的观点,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这一过程就是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在欣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并使这种兴趣与精神转化成持久的情感与态度,挖掘其再创作、再创新的灵感。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并激发其探究的欲望,而对此提出问题。如“什么是插图?”“文章配上插图有什么好处?”“如何进行插图?”等。针对以上问题,让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美术与语文两个学科新的重组,真正地走向多学科渗透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篇4

关键词:绘画兴趣,创设环境,幼儿教学

在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来, 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 孩子要学会某种知识或技能, 不能仅凭教师枯燥的说讲。重要的是培养幼儿活动兴趣。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 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只要是感兴趣的就会比较轻松、学起来也会比较快。所谓兴趣, 是指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 人们从事有趣的活动会比较积极, 效果会比较好。反之则不然。所以, 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能力的源泉。培养孩子的兴趣, 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犹如能源与之发动机是一种促使其不断进取的动力。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我们绘画的先决条件, 让孩子学会观察, 善于发现事物的特性, 及事物的变化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观察,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就要有顺序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例如, 从我们身边的环境、物品、作品开始, 教室里你看到墙上有画, 这幅画是春天的花、草、树木等, 有桌椅、窗户, 窗户上有好看的剪纸等。让他们学会有条理去观察生活、发现事物中美好的共性。这样使孩子先能抓住每样物品的特征, 为将来学画打好基础。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在孩子最初学画时要为孩子创设绘画氛围, 先要引导孩子欣赏简单成人作品, 最好是贴近生活的。如苹果树、桃树等。还可以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 让他们去参观大班的哥哥姐姐画画, 看到比自己稍大的小朋友能画出很好的作品, 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来, 来激发孩子的主动兴趣。游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师运用游戏的形式进入活动,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了学习。

二、为幼儿创设绘画环境

为了让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 在幼儿的活动区创设美术角, 在美术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画画, 任凭想象、自由发挥。在美术活动区角内挂一些美术作品, 内容要生动有趣、颜色要鲜艳。多以孩子喜欢的内容为宜, 来调动孩子的主动意愿。在幼儿的活动场所展示一些富有情趣、内容健康适宜幼儿年龄特征的作品和艺术品, 让幼儿随处都可以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

三、绘画内容的多样性

要使孩子持续对绘画的兴趣, 就要在绘画的形式、内容上要多样化, 应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贯彻实施, 带领幼儿多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 再想一想、画一画。在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孩子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没有想象力, 孩子只是一味的模仿, 这种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孩子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线条后, 就应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自由发挥, 大胆进行创编, 充分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例如, 在教学活动中, 一位幼儿将小鸡画在天空站在云彩上, 当我看他的画时他天真地我对我说:这只小鸡被云彩带到天空看星星了。多么了不起的想象啊!我马上鼓励了他的大胆想象与创编, 教师要用心开发每一位幼儿的艺术潜能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绘画活动要多溶入游戏进行。例如, 在画“风车”时, 我让孩子手拿风车在户外快乐的玩, 边跑边玩边观察风车在跑动时的样子, 玩后马上进行创作, 激发孩子的绘画及创作兴趣。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教师应有清淅、流利有条理的语言, 语速要慢, 还要有丰富有趣的画语, 这样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只要孩子对你讲的注意了, 他们就会产生最初的兴趣, 另外, 还可以结合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绘画内容。

四、兴趣的持续与发展

要让幼儿对绘画保持持续的兴趣及愿望, 教师要发挥出重要的知道作用。兴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程度, 最初的兴趣对儿童来说是有趣是一种好奇心, 刚开始很有趣很好玩, 之后便不会那么好玩了、有趣了, 要让他们持续兴趣, 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上要注意, 绘画内容应是孩子喜欢的简单的内容。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心理特征, 选择孩子喜欢富有童趣的内容。绘画时多以鼓励表扬的语言来肯定幼儿的自信心。如画小鸡, 先带孩子们观察小鸡给小鸡喂食物, 圆圆的头上有两只圆眼睛, 毛茸茸的身体上有两只小翅膀, 身体下有两只小鸡爪。通过教师语言讲解和示范有些幼儿基本能画出小鸡, 个别幼儿画不上, 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画出小鸡说:“小鸡肚子饿了, 你给它画一些小虫子吧!”虽然这孩子没有画小鸡, 但是他也练习了曲线, 由简单到难逐步引导。对画的好的要鼓励, 没画好也要鼓励“你的小虫子画得很棒”, 坚定孩子的自信心。

五、绘画色彩要鲜艳

色彩的培养对孩子来说是很必要的。色彩鲜艳作品能激起孩子们对画的兴趣, 大多数孩子看到颜色鲜艳的作品时从他们的表情中能看出他们的喜悦。幼儿对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幼儿对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很感兴趣, 较多方面注意的是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品。如:在游戏玩气球的活动中, 让幼儿自己挑择气球时红色、粉色、兰色等色彩鲜艳的都被挑走了而白色、灰色的被冷落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则会选择颜色鲜亮的教具和图片, 就是为了吸引幼儿的眼睛, 让他们感兴趣。对色彩的认识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如孩子的性格、性别、家庭等都对幼儿有一定的影响。男孩喜欢兰色、黄色、橙色而女孩喜欢红色、粉色等。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喜好。但在活动过程中尽量引导幼儿学会恰当的使用不同的颜色来突出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尽量让幼儿欣赏不同的作品, 使幼儿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六、绘画的材料要丰富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多以水彩笔、油画棒、为主要绘画工具, 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更广泛的绘画工具。例如:我们中国特有的毛笔画, 印章画、吹画、手指点画、砂纸画、刮画等, 让孩子们尝试各种工具作画的快乐。

七、幼儿作品的评价与欣赏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篇5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中心幼儿园 张喜艳

我国幼儿早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及省市级名目的比赛此起彼伏,幼儿绘画也不例外年轻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谁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学习。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强迫下被动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后,为了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学好绘画,我们就要寻求培养孩子学会绘画兴趣的法。

一、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说:“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活动的最好课堂,我们应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经常参与社会生活,丰富其感性认识,增强其审美感受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美术教学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果像以前那种依样画葫芦,幼儿简单地服从教师的命令,像木偶一样,他们就会兴趣索然,要使幼儿绘画兴趣始终高涨,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多样化,应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想象力,引起幼儿作画兴趣,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在系统学习中,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孩子从“游戏行为”一步一步过度到“学习行为”上来,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并通过传授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启发孩子们形象思维的活动。画画是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手段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天真的奇想引向生活、自然、社会美的生活欣赏和追求,把他们技巧的粗拙,逐步提高到精巧的水平,从而提高创作素质。

三、多鼓励,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评价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尽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那样容易挫伤幼 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尽量找出你赞赏的地方,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四、通过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幼儿天生比较好动、喧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挖掘教材中适合与幼儿活动的一些因素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比如,我在上《手指印螃蟹》这一课时,想到部分孩子们虽吃过螃蟹,看到过螃蟹,但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观察过螃蟹,于是我特地从市场买了一只螃蟹回来上课,以供幼儿观察。实物摆在眼前,幼儿的兴趣就来了,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并进一步认识了螃蟹的特点,通过实物这一直观的材料展示,轻松地打开了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幼儿学好了知识,对画好螃蟹就没有问题了。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幼儿感性认识

多媒体的出现,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能够更直观,记忆更深刻,教师也能更方便地进行个别活动操作。例如欣赏课,需要孩子去欣赏一名大师的作品,如果用挂图让幼儿欣赏,会让幼儿觉得索然无味,而且很难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作品中,这样一来,就大大减退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是在大屏幕上欣赏大师的精彩作品,幼儿还一边听着悠扬的音乐,那样就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向往。

六、利用户外活动来指导幼儿绘画。针对我们幼儿园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时间,而且幼儿也喜欢到外面去跑跑跳跳的,结合幼儿这一特点,于是我把美术课引到了户外,带孩子走出教室,感受更多花卉美丽的颜色和千姿百态的形状;落叶飘飘时,我会带领幼儿去拾树叶,把形状不

一、颜色各异的树叶带回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它们的美,然后把他们的美画出来。

七、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

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看幼儿的画,要尽量找出好的地方,如“颜色很美,画面很丰富。”或者是“画得很生动”等等话语,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越来越喜欢美术课了。

八、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

1、是千万不要以“像不像”来断定孩子的作品。教师或家长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单纯地以画得“像不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应认识到:更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绘画热情。在孩子的早中期,作品大多是夸张变形的,这些无意的变形是他们内心的独白,是心理发展的必然。突破像不像的局限,他们能够更加大胆自信的表现自己。如果我们总是以“像不像”来要求他们,必然使他们的信心受到打击,自主性将逐步的受到抑制,画起来畏手畏脚,无从下笔,所以要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

2、是对儿童绘画,我们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习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为一名画家,或升学时能够加分,强迫他们去画,学不好就横加指责,弄得孩子学画画有很多压力,很被动的学习。儿童从事绘画活动本是很自然的行为,他们常常是在涂涂抹抹中不知不觉地成长起来的。我们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多压力,使他们过早地背上沉重的学技能的负担。当儿童产生了绘画的积极愿望时,他们就会画得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美术创作的动力和基石,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幼儿不断处于较佳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并乐此不疲。

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篇6

好老师会让孩子去观察,去想象,引导孩子,并用实用的技法让孩子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比如画一个放风筝的场景,放风筝的人是什么表情?是微笑还是大笑?是眯着眼睛还是瞪大眼睛?他在奔跑还是停在原地?风筝有什么样子的?风筝线有多长?风从哪个方向来?怎么能画出被风吹的效果?如果一个老师能和孩子详细地分析画中的各个局部,带领孩子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或观察实际生活的方式了解被描述物体,就会让孩子既学习到了绘画方法,又懂得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快乐。

如果一个老师,总是否定孩子的想法,或者很少和孩子沟通交流,那么他不会是一位好老师。我上中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学生们用纸或树叶拼贴一幅画,老师表扬了班级里用树叶拼贴出一条鱼的女同学,说她的鱼很像。而我花了几个小时把家里心爱的张国荣海报剪掉,制作了一排洋葱小人。每个都是带有不同的表情的,我自认为这很有创意并洋洋自得。没想到我的作品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老师说不知道我做的是什么东西,她不能理解一群人怎么都只有头没有身体,头上还带尖儿。这让我深受打击。老师,我做的是洋葱宝宝啊,洋葱也可以有生命啊。还好我的承受能力强,没有放弃学习我喜欢的绘画,但这位不懂得与学生沟通的老师差点扼杀了我的艺术之路。

学习绘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用笔在纸上画画。能作画的东西和媒介很多,比如在石头上画、在布上画、在木头上画、在玻璃上画等等,比如用手指画画、用面粉画画、用沙子画画等等。

您也可以自己来做这件事。市面上有很多有趣的创意美术书籍或亲子美术书籍供家长参考选择,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带孩子去看看画展,去博物馆美术馆欣赏大师的作品,一些优秀的动画片、绘本也是启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媒介。

只要孩子喜欢,快乐,愿意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内心,就不要给他太多的局限。一加一就是等于二,而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只要用心画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篇7

一、利用平时的观察与动手操作逐渐地培养出幼儿对于绘画的积极性

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太小对于绘画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所以, 我着重引导幼儿又不清楚到清楚。一开始, 我有意地组织幼儿观看幼儿园大幅图画, 又带领他们观看中大班走廊中幼儿的作品, 并观看中大班小朋友现场作画的情景。我常常给幼儿表演作画, 当幼儿看到空白纸上出现美丽的图画时, 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兴趣。经过多次组织这样的活动,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已油然而生, 从而愿意去尝试着去动手操作。

二、在教材的选择过程中注重和幼儿实际年龄的贴合性。

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孩子年龄小, 接触的事物有限, 对于很多事物他们不能够理解, 就无法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通常情况下, 在遇到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熟悉的事物时, 会产生更多的热情, 将这些事物融入到美术课堂中, 能够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绘画积极性。所以在小班美术活动开展的时候, 在教材选择的过程中应注重和幼儿实际年龄的贴合性。比如说, 小孩子对于日常接触到的小动物会比较高兴趣, 那么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就可以设置小蝌蚪找妈妈、小鸭子游泳等, 让孩子通过自己所见到的结合自身的想象, 完成自己的绘画。另外也能够设置和孩子相关的人或事物, 就像是我的妈妈、棉花糖、小皮球等, 都可以用于绘画的题材。并且还应该注意的是, 教材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游戏性, 可以说纯粹的去绘画并不能完全的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 相对来说他们会更愿意去游戏玩耍, 因此在进行教材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绘画和游戏的融合。

三、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材料。

创设具有可参与性的美术物质环境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 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必的发挥, 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 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 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 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 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 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幼儿因为年纪较小, 喜欢玩, 所以游戏的设置对于幼儿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最用。所以在课堂中适当的设计一些合适的游戏是十分关键的。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对于绘画产生更多的兴趣及积极性。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 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 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 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 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小汽车”的开始部分, 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 并提高了幼儿兴趣。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 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 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就算是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 不过依然是应该具有基本的美术操作能力, 比如说剪纸, 捏橡皮泥等等。不过这些技能不用专门的学习联系, 而是通过平时一边玩一边做就能够培养出来。所以老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中设计适当的游戏环节。比如在剪纸“漂亮的小花”活动中, 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朵朵的小花, 然后将小花放在一起, 和幼儿一起玩朵朵鲜花飘呀飘, 并让幼儿在捡小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 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 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 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 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 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 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

五、通过将儿歌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热情。

生动的儿歌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幼儿文学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使教学生动有趣, 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如画草莓, 我配上短而形象的儿歌以吸引幼儿, “瓜子脸、长头发, 加个柄, 长麻点。”把草莓的基本特征用儿歌概括出来, 给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在绘画过程中,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

绘画过程中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 无论是对绘画能力强还是弱的孩子, 教师都应做到因势利导, 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善意地接纳每个孩子的作品, 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例如:孩子在绘画中, 把头发涂成红色, 不加以指责, 反而表扬他的勇于创作的精神。小班幼儿年龄小, 在绘画中, 边画边说话的现象较多, 我也不横加制止, 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绘画环境。

幼儿活动结束后, 要展示每个孩子的作品, 对孩子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七、通过评价巩固幼儿绘画的兴趣。

在小班的美术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了上述方法, 使幼儿绘画的兴趣得到提高与巩固。我在指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 注意观察幼儿作画的内容。小班幼儿的画, 看似无内容、杂乱无章, 其实往往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反映。指导幼儿的绘画, 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 注意发现幼儿的积极因素, 多加表扬幼儿的画,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 这样他们才能轻松自主地作画。

摘要:在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孩子, 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十分好奇的心理, 因此在这期间开展美术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有效的提升创造力水平, 同时也让幼儿的表现能力更加优秀。但是刚刚走进幼儿园的孩子无法适应太过于被限制的活动, 更喜欢能够自我发挥的活动, 在小班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绘画组织习惯, 从刚开始的思维不清晰逐渐地转变成清晰, 成为摆在幼儿园教师面前十分重要的问题。

浅谈小班幼儿绘画活动兴趣的培养 篇8

关键词:绘画,兴趣,培养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动笔画画是一件难事。因为这时的幼儿手部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他们的绘画水平还停留在涂鸦阶段。美术课上总有些幼儿乱涂乱画,有的说:“老师,我不会画,你来帮帮我。”还有些孩子因为画不好、画不像而不敢下笔。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存在下去,那么渐渐地他们就失去了对绘画活动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呢?

一、多重元素的情况分析,消除幼儿绘画障碍

1. 外在因素——不敢画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眼里的画画就是拿彩色的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在上幼儿园前,部分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幼儿涂鸦的特点,往往不断制止幼儿的乱涂乱画以至于孩子来园后不敢画。例如,我们班孩子在第一次接触幼儿园美术活动“慢慢走”时,许多孩子都坐在那望着我,有的甚至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说:“老师,我不会。”这主要源于小班幼儿初次接触正规的美术教学,对幼儿园环境不熟悉且胆子比较小,所看所想的经验很有限,往往拿到了纸和笔不知如何画起。对于这些外在因素,需要家长的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让家长了解涂鸦对孩子发展的意义,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励、多表扬孩子,这些工作可以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们共同讨论,也可以在接园时与家长个别交流。

2. 自身因素——不想画

在晨间的涂色活动或是班级美术特色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拿着油画棒在画纸上就绕着一个点不停地转圈,不敢大面积地涂色、绘画。这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较小,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加上拿油画棒的方法不对,所以画得非常费力。因此如何正确地握蜡笔,对每位幼儿都很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握笔方法。手指肌肉的发展,手指的灵活度,也影响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就让孩子玩喜欢的橡皮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指肌肉,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中表现此物体。

二、多元丰富的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1. 室内环境创意多

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教室内外的装饰,特别是墙壁的装饰都应注意构思的形象,画面内容,色彩鲜艳协调,具有童趣,从而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小班的孩子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所以在布置主题版面以及区域版面时我就根据这一特点,采用一些鲜艳、明快的颜色进行搭配装饰。例如:五颜六色的花和青青的小草,立体的大树与红艳艳的苹果等,让孩子在与色彩斑斓的墙饰互动中感知、认识色彩。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例如:在色彩和形状方面,凡涉及的内容都会让孩子用小眼睛找一找、看一看,这需要班级环境与活动的紧密配合,让孩子沉浸在多彩的美术环境中。

2. 室外环境大探索

孩子长期被圈在教室里,思路难免受局限。经常并适当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除了教室环境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自己穿的衣服的颜色,饭后散步时让孩子们说说不同季节中树叶、小草、花等自然界的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千变万化的天空的奇妙色彩,如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从而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精彩纷呈的绘画活动,引发幼儿绘画兴趣

1. 生动有趣的美术语言

活动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使幼儿感到绘画是一种很快乐的游戏,并乐意、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对情节简单的有关小动物的故事特别有兴趣。于是,我就以讲故事为突破口,根据小班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引导其从无意识涂鸦步入有意识涂鸦。

在练习画直线时,我给孩子们讲故事《老鼠的笼子》,听完故事后,幼儿都很愤慨,决定做出更多的老鼠笼子,关住老鼠,保护庄稼。这样,幼儿带着一份责任感和一颗爱心,认真地去画老鼠笼子。在幼儿作画过程中,当笼子中间缝隙太宽时,我就会说:“缝隙太宽了,老鼠会跑出来的。赶快在中间再装一根铁丝。”当线画斜了,我就会说:“笼子歪了,站不住的,赶快扶正。”练习画圆形时,例如,在美术活动“慢慢走”中,我采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学习画鸡蛋线:小兔、小狗、小猪要盖房子,房子盖的牢固才不会被大灰狼抓走。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引导幼儿画鸡蛋线,小兔的房子没有盖牢固,有一个大缺口,大灰狼从大缺口里进去一下就抓走了小兔;小狗的房子多出了一点,大灰狼从缝隙中钻进去抓走了小狗。小猪的房子盖得最牢固,大灰狼想尽办法都进不了小猪家。就这样在愉悦、轻松的绘画环境中,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了绘画的顺序和方法。

故事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他们在画某种东西的时候,不是为自己画,也不是为画而画,而是为了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了帮助别人而画。幼儿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表现,幼儿画得既认真又大胆。

2. 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喜欢绘画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然地、充分地、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他们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根据组织形式不同,还可以分集体和个别活动。集体或小组活动,就是全班或其中一个组的幼儿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如《小手拓印》这幅大画,就是用每人的手印做成树叶,印成一棵茂盛的大树。孩子们第一次看到通过自己和全班小朋友合作能制出这么美丽的画,无不兴奋地大叫,使他们感到了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

另外,还可以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有一种绘画的“饥饿感”。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使幼儿尽情尽兴地“玩”,也在“玩”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大胆的表现能力,提高表现的准确性和速度,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大胆创新的自由创作,碰撞幼儿艺术火花

教师在命题画活动中,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若发现有幼儿更感兴趣的内容,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大胆自由地创作。如活动“纸盘宝宝”时,首先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面部特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创作。然后在纸盘上添加耳朵,添画眼睛、鼻子、嘴巴等。只要是幼儿能说出的,都可以添画在自己的画面上。活动中使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创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这样一来,幼儿创新的意识开始得到了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心又增加了,兴趣也会随之增加的。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篇9

一、积极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诱发小学生的绘画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展开思维的翅膀

1. 学生作画时, 教师应积极帮助他们学会使用颜料与用笔, 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

绘画材料上准备要充分, 并及时更新, 尽可能做到老师、学校、家庭同步营造一个提高学生绘画发展的物质上的准备。

2. 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艺术环境,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

如参观画展, 欣赏名家名画, 让学生走出课本, 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绘画竞赛活动, 这样可以很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他们的眼界, 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 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现代美术教学中, 教师不要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要改变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 因人施教, 由简到难, 深入浅出地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此同时, 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例如, 在《会走的小人》一课中, 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 先播放《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段, 再让学生套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纸制小人上台表演, 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 用课件展示一组人物, 启发学生的联想, 接着采用“不教而教”的隐性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己学, 自己教自己。学生上台做老师, 示范制作步骤, 老师最后简单修改一下。学生自主表现, 自由游戏表演。一堂图画课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了。我想, 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个学生会不喜欢, 原因是教师首先启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在掌握这一技能的同时又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 教学材料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综合利用白板示范和课件演示, 使用的教材和工具也要经常更新、变换,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3. 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是孩子的天性, 而音乐可以增进学生的幻想, 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 使他们的画面绘制得更加丰富、和谐、完美。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绘画欲望。例如, 在讲《我爱我家》这课时, 我先播放动画音乐, 让学生知道在感情世界里, 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 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 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 是我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 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 “爱”便由家开始……在学生绘画时播放《童年》钢琴曲, 让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情表现自己的家。最后, 在结束时重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让学生把这颗充满着爱和美的心带到他们的家和他们的生活中去。

4.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著名教育家陈鹤群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寓教于乐, 有利于延长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 同时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地参与教学。因此, 我们应常把各个环节的知识融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乐学, 就能大大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 在教学《折纸动物》, 我先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然后让学生拿着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折纸 (如长颈鹿、马、猴子、猪等动物) , 扮成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时, 学生们的兴趣都高涨起来, 于是, 我及时引导他们拆分动物, 再折叠完整。这样, 使学习美术同游戏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再如, 我在设计《我爱我家》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以趣味的拼摆、猜谜让学生了解人物特征, 学生在欣赏、讨论同龄人的艺术作品中表达情感, 还要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这一课中, 游戏体验与知识蕴涵均有所控制, 还考虑到美术教学是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所以, 课之初的互动与拼摆、猜谜等游戏活动, 为学生情感交流与引入新课奠定了基础。

5. 用评价使学生得到肯定。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但是一味的表扬反而会忽视了对作品问题的指出。我们既要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 还要恰当地指出其不足的方面。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例如, 在课堂中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音“你的想法真棒”“你的画很有创意”“某位同学的相互合作、积极参与性高”等等。对于学生的独特想法或画面整体效果好的, 我会毫不犹豫地奖给他们一个翘起的大拇指。而对完成差的学生我也会努力寻找其闪光点, 使其产生成功感。例如,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中, 有一位学生兴高采烈地说道:“老师, 看我画的!”我一看画面画得很乱, 颜色搭配也不是很好, 线条不够流畅, 为了不打击他创作的热情, 我就选出他的优点进行表扬, 说道:“你很聪明, 这些鱼画得真棒, 如果能把它画得更整洁、漂亮一些, 再涂上好看的颜色, 勾上好看的线条, 就会使你的画面更漂亮, 更美观。”他一听更来劲了:“老师, 行, 我再画一张更好的!”这样既表扬了优点, 又指出了缺点, 学生的创作欲望更加强烈, 一举两得。最后, 我将学生作业在黑板上分别展示, 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不同风格的作业, 我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其作业, 并归属到相应的类别 (如我将绘画类作业划分为创意新、粗犷美、细腻美、单纯美、丰富美、有进步等项目。手工作业分为功能好、创意新、工艺好、装饰美、有进步、合作好等项目) , 再由教师评价,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优点, 发现缺点, 使其树立绘画的信心, 表达自己的情感, 进而逐步提高绘画水平。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篇10

一、以生活题材入手, 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

儿童时期的学习是生活化的学习。儿童在生活中, 通过观察、记忆、认识、感知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 用图画进行表现, 从而使情感得以宣泄, 兴趣得到满足。因此儿童的绘画活动不能脱离他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性的教育:

1. 观察生活

学会观察是绘画训练的基本前提, 观察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老师引导得当, 使孩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会使孩子画画时有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我在教画某个题材之前, 会预先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去观察与该题材有关的事物。如在上《蔬菜乐园》一课前, 会要求孩子和家长到菜市场去观察各种蔬菜的形象和色彩, 并要求在家长的指导下用图画的形式记录2—3种自己最喜爱的蔬菜。上课时, 孩子们将自己画的蔬菜贴在黑板上展示, 并争先恐后的辨认各种蔬菜, 了解各种蔬菜的形象及色彩特点。

2. 记忆生活

记忆画是儿童画的一种训练方式, 通过回忆来锻炼孩子的概括形象的能力。

我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所观察的蔬果形状, 颜色等特点并用笔画出来。同时在自己的画上添加更多不同种类的蔬菜和背景以及细节特征, 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饱满。

3. 认识与感知生活

认识与感知是艺术教育的重点所在, 儿童在认识与感知方面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天赋, 他 (她) 们敢想, 敢做, 敢表现, 只需老师略加引导便能画出生动美丽的作品。以《蔬菜乐园》为例, 有的孩子将蔬菜画在几个大篮子里, 篮子的周围画些小人, 说这是在买菜;还有的孩子将在家主厨的奶奶画在画中, 说这是奶奶准备洗菜。虽然孩子笔下的人物形象简单、变形, 但也不失童趣。

二、从童谣故事入手, 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

童谣故事是每个儿童成长时期都喜欢的精神伙伴。它能激发起孩子的童真、童趣和想象力, 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

1.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 表演故事

《龟兔赛跑》是很多孩子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教画《龟兔赛跑》的这堂课中, 我让孩子来讲述这个故事, 并表演故事中乌龟和兔子的神态和动态特点。如比赛前兔子傲慢的神态和乌龟镇定的神情;比赛中兔子睡觉的傲慢姿态和乌龟努力跑步的神态;比赛结束后乌龟胜利的神态和兔子懊恼、羞愧的神情, 孩子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绘画兴趣一下就点燃了。

2. 帮助学生理解形和动态

我展示出兔子和乌龟在故事中的各种不同动态的示范画, 同时可以让孩子表演兔子和乌龟的形态, 加深孩子对形态特征的印象, 指导孩子进行创作。

3. 帮助学生理解构图方法

构图在绘画当中十分重要, 但孩子往往缺乏构图的概念, 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本能进行绘画, 因此老师有必要帮助孩子了解构图的作用和方法。

在教学当中,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某个情节进行特别的讲解。请孩子自己找出情节中出现的主角与配角、环境、事物的细节特征。老师通过拼图或孩子表演组合的方法使孩子理解绘画时构图的主次, 疏密等关系。

4. 鼓励儿童的创作思维, 激发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老师只需扮演引导的角色, 运用得当的方法与语言就能使孩子的想象力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 把龟兔赛跑的场所表现的各不一样。有的是在长满仙人掌的沙漠里;有的是在漂亮的森林里;有的则是把比赛的场地安排在公园里等。对于故事情节的选择, 孩子们表现的也不相同, 有的画龟兔比赛前的片段;有的画龟兔即将到达终点的片段;有的甚至将传统的故事结果进行改编, 反其意而画, 画成兔子跑赢了的片段。他认为兔子腿长, 就应该跑第一。

三、培养开拓性思维, 引领儿童的绘画兴趣

鼓励儿童奇思妙想, 努力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就能在学习绘画中兴趣盎然。

1. 培养鼓励学生的自由思维

老师不轻易否定孩子的个人想法, 鼓励孩子的独立思想。

2. 鼓励和肯定儿童自创的绘画方式

绘画方式是多变无标准的, 要鼓励孩子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现绘画作品, 使孩子懂得绘画无标准的道理, 孩子才会有更充分的自由画出不一样的作品。如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孩子随心所欲画出来的线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形式美。然而, 孩子们不喜欢单调地练习画线条, 喜欢在画线条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事物。老师在辅导时应不断进行提示, 引导孩子进行线条的联想。在《来找鱼》的教学中, 我让孩子们在画纸上先随意用线条将画面进行分割, 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 觉得能在自己的画中能找到多少鱼, 并为找到的鱼画上美丽的花纹, 涂上漂亮的色彩。在整个创作中孩子们不象以往那样各画各的, 而是相互间象做游戏一样来帮忙找鱼, 使得画画的过程显得轻松愉悦。

3. 鼓励儿童大胆表现, 及时给与肯定

对于很多事物, 儿童并非不能理解想象,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要大胆落笔, 凭自己的感觉去自由随意的画出各种形状。对他们画出来的形状老师应给予更多的肯定、鼓励和指导, 不要过多的干涉, 以免影响孩子的绘画兴趣。如在《形状的添加与想象》教学中, 我先让孩子们在纸上随意的画出一些圆形、方形等基本形, 然后根据他们的想象, 在自己画的基本形上用添加的方法使它们变成更形象更具体的物象, 再加上一些背景衬托, 涂上漂亮的色彩, 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恰当的评价方式, 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

恰当的评价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老师采取个别和集中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可以激发儿童的绘画潜能。

1. 鼓励评价

儿童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 不受写实框架限制, 对于儿童那种不合比例、没有透视、不合常理的绘画表现, 大人不能盲目的认为画的不好而加以指责。由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会很在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旁人的指责会给发展中的儿童带来很大的压力, 久而久之会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我们应对孩子的绘画给予理解、鼓励和引导, 以使孩子的绘画能力得到正常发展。如在《美丽的花园》一课中, 我指导孩子们在自己的画纸上画上漂亮的花朵来装点花园。有个小女孩画的花朵有些奇特, 以至受到周围几个孩子的讥笑, 小女孩的绘画情绪受到影响, 不敢再往下画了, 我见状便将小女孩的画与那几位小朋友的画放在一起对他们说:“你们的花朵画得都很漂亮!但我觉得她的画更有新意、更独特!她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周围的小朋友听后都投出了赞许的目光, 小女孩的绘画兴趣又勃然而发。

2. 及时评价

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比较稚嫩, 儿童的绘画不能等到“木已成舟”再来进行总结性的点评, 一定要在其绘画过程中多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可爱的小丑》教学中, 有个小孩画的小丑形象很好的表现出了小丑那种幽默、滑稽的神态, 并且他画的形象也非常棒, 但其比例在画面中显得有些小气, 我便对他说:“你画的小丑形象、神态都表现的很棒!如果你在小丑身边画些个头比他大的人物或动物, 再配上漂亮的背景, 相信画面效果会更棒!”

3. 自我评价

在老师的多种形式的指导点评后, 儿童也能逐步学会一些审美方法, 增长一些自我评价的能力。当完成一幅作品时, 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 并谈谈其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并着手修改作品。在《老虎来了》一画中, 老师在进行作品展示后, 有个小男孩对自己的画进行了自我评价:“我觉得自己画的老虎很神气, 还不够威武。如果我在它周围画上几只被吓得发抖的小动物, 相信会显得这只老虎更加威武、可怕了!”对于孩子的这种认识我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并鼓励其将自己的作品再加以充实。

4. 展示评价

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 要都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点评, 在时间上是不够的, 必须安排集中性的点评小结。每当孩子们完成一幅作品后, 老师会选择几幅画在全班进行集中点评。老师将这些优秀的有特点有进步的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并将作品张贴在教室内的专设展示墙上, 再让孩子们观摩。让孩子们在观摩中相互学习, 寻找乐趣, 然后老师给予多种形式的物质和精神褒奖。

兴趣可以开发智力, 兴趣是创新的先导。在学习上培养孩子的兴趣, 才能使孩子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①陈桂生:《教育原理》之第一章教育主体与客体,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②钟启泉 (总编) :《美术教育展望》之第十章新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 篇11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们只会持笔乱涂乱抹,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这种体验,他们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教孩子画些什么,也不必强调幼儿画得像不像,因为这样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而应该去引导、呵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如:

1.通过欣赏大班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在开学初,我们带领小班幼儿看大班幼儿的图画作品展,小班幼儿观看欣赏,一幅幅色彩鲜艳,画面充满童趣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边看边发出赞叹:“哇,好漂亮啊。”我抓住时机及时鼓励孩子们,只要你们愿画、大胆地画,也一定能画得这样美,甚至比哥哥、姐姐画得更美。

2.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受年龄之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在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泡泡画”,以及“涂色”等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3.在教学中运用趣味形象语言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我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比如画“小老鼠”,我是这样说的,“一条小路,变座小桥,小小眼睛,短短胡须,长长尾巴。”通过形象的儿歌教学,孩子们很快地画出了多种姿态小老鼠;又比如画“焰火”,先画一个点,上面画画、下面画画、左面画画、右面画画,红色画画、黄色画画、绿色画画……孩子们边念边画,很快地在不知不觉中,一簇美丽的焰火就画好了。

二、选择的绘画材料要丰富,让孩子觉得绘画是在游戏

前幼兒期儿童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支配能力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毛线拖画,提供吸管吹画等。如在印画活动“公园里的花”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张正方形的报纸,幼儿只需轻轻揉皱,拿在手上,蘸点颜料,印在纸上,纸上便会有一朵朵美丽的花;又如在毛线拖画活动《美丽的手帕》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粗细不同的线,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在白纸上拖画,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交织在一起,一块美丽的手帕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要制作手帕,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

三、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教幼儿从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小点表示花朵、小草、树干,用横线表示棍子、绳子、栏杆等。在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练习画气球、泡泡、太阳等,再逐步画栏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儿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笔及对笔的控制力,然后再教幼儿在绘画中用画线、弧线、长短直线的基本的线条组合,最后到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眼中的事物。

四、教师指导绘画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利用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儿歌、故事,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如:在教画兔子时,我给幼儿讲小兔的故事:“兔妈妈生了只小兔,大家给小兔起了许多名字,有叫长耳朵,有叫红眼睛,有叫短尾巴……”兔子的基本特征通过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来,给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调动了幼儿作画的兴趣。

小年龄段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绘画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点教师可以说“给小鸡喂米”,画短线可以说“下雨了”画长线可以说开火车了等。记得有一次在联系画直线“把小鸡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张鹏远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他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他说:“鹏远,你看你的栅栏有这么大的洞洞,狐狸来了会把小鸡抓走的,多危险啊!快把栅栏装多点,小鸡会感谢你的。”张鹏远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香蕉”中,刘贝贝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香蕉是不是坏了呀?坏香蕉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刘老师爱吃的大香蕉好吗?”她立即带劲地涂了起来。

五、举办画展、重视评价作品,给予表扬

幼儿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室内,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各幼儿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俗话说:“好的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应该先表扬,表扬的同时,委婉的提出不足之处,然后再进行表扬,使幼儿在表扬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当孩子们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加高昂,那么绘画便会在他们心中得到升华。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之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发展,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活动,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如对小班小孩子说“画得真有趣”、“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千万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在几学期的让小年龄段孩子在游戏中绘画的实践中,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画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简介:

小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篇12

一、以范图展现绘画的魅力

每次当笔者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精美范图时,学生都会瞪大眼睛,惊叹地说:“哇,太漂亮了!”“我也要画一幅这么漂亮的画。”范图能给学生带来“惊艳”之感,这是我辛苦作图的一大目的,因为学生的兴趣和绘画欲望很容易受到漂亮图画的影响。向学生展示范图时,尽量不用印刷品和电脑投影,而是和学生一起用颜料、画笔绘画,学生只有多画,才能产生自己的独特体会,才具有绘画动力。

和校内教育不同,校外教育少了很多限制,教师能选择的教学内容范围更广泛,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性格、年龄、爱好、认知特点等符合的教学范图。

以学龄前儿童的绘画教育为例,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喜欢一些丰富、艳丽的色彩和简单、有趣的绘画内容。如果孩子还处于幼儿园小班阶段,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初步绘画知识引领,让他们感受绘画之美,认识各种色彩,多拿画笔涂涂抹抹,从中体会绘画的乐趣。范图可以是一只可爱的小绵羊、一朵美丽的喇叭花,也可以是天边的一道彩虹。当孩子到了幼儿园中班或大班,简单的涂抹已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生理发展已经进入到较高阶段,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小手,教师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描绘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卡通片里的动物形象,或童话故事中的城堡,有的孩子喜欢画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到了小学阶段,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就是一些趣味浓厚的绘画技法了,进行范图展示时,教师可以在用色和内容上多下一番工夫,也可以通过各种神奇的表现技法,将绘画如同变魔术般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逐渐产生想要尝试的念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体会到素描中的线条美、韵律美,感受到光影的变化,色彩在油画中的堆砌作用及国画留白的巧妙等,绘画的神奇之处能体会得更深入,从中收获更多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绘画自信心

笔者教过这样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他一直都很抗拒,老师怎么说也不想拿起笔画。我便给家长打电话,家长说,孩子并不是不喜欢画画,相反他很喜欢画画,每天都在家里画个不停。但是他有点腼腆,到了绘画班里就害怕了。我顿时明白了,这个孩子是缺乏绘画自信心。于是,笔者让他下一次绘画时将自己的“作品”带来,并和孩子一起欣赏他的“大作”,结合他所画的内容进行交流,对其中较为优异的地方进行表扬。然后笔者和他一起观察其他学生的画,并让他说说自己的感受,说着说着,就拿起画笔画了起来。

课外来上绘画班的孩子大多有一定的绘画兴趣,好多个有绘画兴趣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能使学生更有学习兴趣,绘画氛围变得更浓厚,原本兴趣不高的孩子也受到有效激发。但是,对于某些较为内向、腼腆的孩子而言,小伙伴这么多,他们都画得这么好,孩子对绘画的信心可能会突然丧失。

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结合现有情况实施教学。尤其低幼阶段的孩子,他们在操控画笔方面尚有很大不足,同时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当欣赏水平高于自己的实际绘画能力时,就容易产生沮丧心理,丧失绘画信心。

笔者经常听到孩子说:“老师,我画不好。”“老师,你来帮我吧。”当笔者拒绝后,他们甚至会说:“××老师都是帮我画。”笔者反问学生:“如果老师帮你画,你自己是不是很难学到本领啊?”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普遍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多讲解几次,并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和指导,引领他们多尝试。当看到学生取得进步时,笔者会及时送上自己的赞美:“你画得真棒!”“老师知道你能行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取得成功,内心是极为愉悦的,绘画让他们感受到了很大乐趣,信心在一次次成功中建立起来。

三、教师要具有评价的智慧

多年前,笔者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不喜欢临摹范图,而是运用一些教师所教的绘画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绘画作品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异常丰富的,但是,受年龄影响,画面较为拙略、稚气,家长对此很不理解,也不太赞同这种绘画方式,经常给他一些“画得乱七八糟”、“画画不认真”之类的评价。

有一次,笔者教孩子画鸟,其他孩子都在认真临摹范图,他也低头认真地画,当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交上来之后笔者发现他的作品非常奇特:画面中有很多不同形态的鸟,下面还有好多“石头”,有的鸟在空中飞,有的鸟落在石头上。我把他叫过来问道:“小林,这是你画的小鸟吗?他们在干什么呢?”他用小手指着飞在空中的鸟说:这个是鸟妈妈,这些都是它下的蛋(指着下面的石头)。鸟爸爸想要让小鸟赶快出来,在帮鸟妈妈孵蛋。这些是小鸟的哥哥姐姐,他们都想飞到妈妈那里。

这番“介绍”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我极为差异,原来那些不是石头,而是鸟蛋。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虽然线条还比较杂乱,却能真实反映出自己对家庭生活的感知。这种创意和想法相比较那些力求相像的临摹来说,要强上好多倍。这样的作品,如果教师或家长给予其野蛮、武断的评价,就会扼杀孩子的童心,以一句“画得不像”阻碍孩子对艺术的向往,消减孩子的绘画兴趣。课余时间,笔者经常将小林叫到身边,听他描述自己所画的内容,有时候也会将他的想法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孩子纯净的心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通过倾听他的想法,我有了很多感触与收获。

上一篇:高速路线下一篇:自修复路面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