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

2024-10-01

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精选12篇)

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 篇1

一、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 教师忙于命题、指导、审题、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讲述得面面俱到, 细致入微, 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讲评, 疲惫不堪;另一方面, 作为作文主体的学生却厌恶、反感、畏惧, 或设法逃避, 或为完成任务而挖空心思去编造、拼凑, 致使假话、空话、套话连篇。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一是作文教学的方法欠缺, 结果导致作文教学与学生的阅读、生活脱节,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

二、解决的策略

(一) 尊重与鼓励,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面对学生谈作文色变, 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 给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和谐的写作氛围, 激发学生写作情感。教师的尊重和鼓励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信任, 是一种力量。所以, 当我们批改学生作文时, 最好改变方式, 可以采用聊天式的批语。如学生写喜欢的歌曲或书籍, 教师便可以在批语中表示赞同, 并随即推荐更好的好歌、好书;学生写自己的烦恼, 可表示理解, 并介绍一些解决的方法;学生写对学校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看法, 教师就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当学生抄优秀作文应付或编造一些老套题材的时候, 就告诉他, 老师希望跟他聊天, 希望更了解他, 建议他写出真实的事情和想法;当学生取得进步时, 教师就用热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赞赏……只有当作文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当师生的心灵在作文里碰撞, 写作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成为师生间的一座桥梁, 一种乐趣。那么, 作文教学也就可谓成功了一大半。

(二) “说”“写”结合, 启发学生写作的思维

“说”“写”结合, 可以集思广益。作为合格的语文教师, 应该是乐于诱导并善于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一次作文教学中, 要求以“家乡巨变”为题, 有的同学觉得茫然无措, 无从下笔。于是, 我组织全班同学大讨论, 让他们各抒己见, 并启发他们:作文要抓住题眼, 这题眼就是巨变, 所谓巨变就是巨大的变化, 家乡的面貌过去与现在一样, 能否说是“巨变”呢?学生回答说:“不能”。我进一步启发他们, 什么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原因而变的?在我的启发下, 很快有学生站起来说:“我家乡的路变了, 过去是土路, 如今是水泥路”;还有同学说:“我家乡的房子变了, 以前是用石头、砖盖成的矮房子, 现在是又宽敞又明亮的三四层的楼房……”随后有同学补充说:“现在家乡的村民大部分买上了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摩托车……”我接着启发他们:这些变化是客观现实的变化, 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很快有同学回答:人们的精神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人们为温饱而发愁, 如今人们满面春风。经过讨论, 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一下子拓宽了写作思路, 大家对这次作文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有东西可写。

(三) 调动学生写作的激情

作文往往是学生的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无欲不举笔, 无情难成文”。心理学认为, 人都有思想、有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望, 人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旦需要获得了一定的满足, 有了明确的目标, 就会促进人的行动。当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乐趣时, 就会激发起主体控制动机, 主动去探究问题。米勒曾指出:“每个教师都应认识到内驱力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成长期, 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兴趣。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场球赛、一个事件都可以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果教师稍加留意, 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这些都可以成为触发学生灵感, 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素材。

(四) 教师适时地写下水文, 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学生的好胜心很强, 教师如能适时写下水文, 与学生同写、同批、同改,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上学期笔者与学生同时在课堂上用45分钟完成一篇作文, 第三节课上我首先读了我的作文, 让学生集体批改,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实效。

总之, 要让学生对作文发生兴趣, 作文就要从“人”出发, 就是要从启发学生的思维出发,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只有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 作文才有提高。

摘要:要让学生对作文发生兴趣, 作文就要从“人”出发, 就是要从启发学生的思维出发,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

关键词: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 篇2

平昌县笔山小学 陈如秀

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中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兴趣和自信心上,使学生从小养成敢于写、愿意写、乐于写的良好习惯,写后再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或欣赏,他们会感到满足,感到幸福,会把写看成一种生活需要,并自发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变老师要我写为我想写,作文就不再是“憋文”了。

一、大胆地“放”,随意发挥,不拘一格。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果先是条条框框,学生还未下笔,就索然无味了。

⒈放开内容: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都是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新闻、广播广告、宣传画、餐 1 桌上的闲聊、节日的欢乐、心中的委屈、和同学的争吵,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相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素材。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训练或考试内容的要求,总写来写去是《记一个人》、《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些题目好象很容易写,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下笔,写来写去,只好编造、抄袭,缺乏真情实感,造成千篇一律,既折磨了学生,也折磨了老师。现在,我每周都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不定内容,自由发挥,学生松了绑,自然就十分活跃,作文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⒉放低要求:学生刚学写作,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学的东西不多,掌握的素材很少,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象刚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我每接手一个班级,对学生交来的第一篇作文,我都从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出发,发现其优点,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实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写得好,格式正确或者卷面整洁,甚至有一个词用得好或用了一个新词等都会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达了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尽管错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够通顺,我也在班上宣读,并大力表扬,告诉学生:文章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它是一种心灵的对 话,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完全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让学生顺利闯过写作难关。

二、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优美的习作范文,积累好词佳句,让学生有话可写。“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足够的“原料”,写作时才有底气,学生写作文也不再成为一件难事,才不会兴味盎然,不会为没写的发愁。

⒈万事开头难,学生初次接触到习作,许多人都感到难以下笔。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习作范文,试着仿写,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为日后作准备。博学广识,勤记录,教师自身要多看书刊杂志,遇到好的书籍、篇目可以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习成功文章的成功之处,为学生写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础。对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

⒉善于观察,多动笔。大自然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写作源泉,山明水秀,柳绿花红;日出日落,炊烟袅袅;牛羊成群,六畜兴盛,只要激发兴趣,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美,让他们写身边的事物他们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作文来。要授予学生观察方法,经常抓住教育时机,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要多种感官共同参 3 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多写观察日记。学会联想,把事物写活一点。

⒊深化活动,常训练。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还可以跟校园时令活动结合起来,献爱心捐款等慈善活动,结合这个契机,让学生习作《点滴关爱暖心怀》。学生亲身经历,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出实感,写出韵味。

三、在修改上做文章。

组建作文兴趣小组,通过互评互改,互相促进,当初那种皱眉头、咬笔头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极高涨,老师也不为上习作课而苦闷了。

以往“学生写——老师改——学生看”的作文训练模式,缺少主动,疏于互动,取得的效果有限。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时以兴趣小组的形式,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

⒈面批面评。在学生写完作文时,当面批示,在遇到学生表达不够完美的地方,即时启发学生自我修改,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当学生的面批改作文时可采用两种方法:①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大至篇章结构,小到词句标点全面进行诊治,在批改中师生可以直 接对话。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原始动机,批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为恰当。②一对几,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

⒉自写自改。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完成后自己即时修改,在批改栏内写出修改的理由,以此引发学生深思,使之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有效地避免了犯同类失误。

⒊互批互改。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互批互改,并备注批改说明和简要评语,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这种方法有新鲜感,易于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如果加以检查指导,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审慎态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撰写和自改作文的技能。

⒋揣摩深究。作文的学习要注重循序渐进,再说文章贵在“精炼”,我常要求学生同一篇作文要多次修改,反复揣摩,集体探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审题立意、篇幅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只有学生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才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重视口头和文字表达的训练,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就要鼓励学生,话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 指导学生把话说通,把意思写清楚。训练的步骤是:先说再写,写后就读,边读边改。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定能把话说通,把意思表达清楚,把对象写准。总之,在表达训练中,将说写结合,读改结合,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训练学生表达由通顺明白到准确形象到生动,在反复的锤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五、批语要有鼓励性。

作文对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是个新鲜事物,维持他们的作文兴趣与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同等重要。而给学生成就感,写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批语则是维持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劳动也十分艰辛。所以不少学生把作文视为难事,怕写作,不想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文章,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反而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那种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应批些鼓励性的话,使学生看了批语,心情激奋,爱写作,想写作,下次写作文时,决心写得更好;如果批语不好,学生则会感到灰溜溜的,只能是适得其反,讨厌写作,怕写作,作文教学定会失败或收效甚微。

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篇3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我认为老师应当抓住每一篇课文认真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叫做具体,什么叫做生动,课文的作者为什么要将文章分成这么许多个自然段,作者哪些词语的使用最令我们感动,哪些句子他是充满激情而写下的。学习后,学生有什么收获:是对全篇课文理解上的收获;还是对某几个句子理解上的收获;或者是对哪几个词语理解上的收获,都应当让学生大胆说出来。因为只有在会讲话的基础上,才能引导他们去写作文章。另外,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尽量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的乐趣,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例如,你在上课时天气有什么变化时,尽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的风、云、雨、雪、朝阳、晚霞变化之繁杂,变化之迅速是多么吸引人,多么有材料可写呀。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五彩缤纷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感悟到知识的魅力,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生活和学习都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从阅读着手,以读促写

于漪老师说:“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那么如何将阅读与下笔联系起来?应该重阅读课教学,拓宽阅读面,增大训练量。每周两堂阅读课单独开设,读的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行专题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专题阅读,即读老师推荐的精品和帮助学生选定的材料;自由阅读,读学生搜集或征订的有益书刊,要求每生都要做好摘记、批注。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思考如下问题:1.它写的是什么事?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么?2.它是怎么组织结构的?3.自己应学习它的哪些长处?有什么不足?然后以周记形式写出阅读感受。另外还应设立图书角,图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这样就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能力,收到了以读促写之功效。

三、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图片创设情境;语言创设情境;作品欣赏创设情境;游戏创设情境;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总之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地参与其中。之后,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场景最精彩,最激烈,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是如何做的,旁邊的同学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气氛中完成作文,内容具体,语言也较生动。

学生经历了游戏的全过程,真实地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习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恐惧,让学生乐于习作。

四、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对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肯定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表扬的效果远比批评要好得多。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哪怕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这样又怎么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而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的点点进步,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多表扬,少批评,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一条宝贵经验。 总的来说,教师必须不断的努力,想尽千方百计,尽量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教好学生作文。

习作批改,实际上是教师习作指导的延续,它不仅有总结和反思,还包括对习作质量的整体评价。教师应把批改习作当作一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用与学生商榷的方式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尽量多批少改,鼓励进步,在和学生的讨论中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启发学生自己去修改。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篇4

关键词:作文兴趣,阅读,观察,说写结合,随笔练习,个别辅导

对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必须靠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不断积累,寻找到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最佳培养途径。我本人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一、大量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也只能首先在阅读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长期练习逐渐形成。单就提高写作这一点来看,阅读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所说的阅读,一方面要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要大量阅读当代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学生只有在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时,才会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因为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反映的生活是学生所熟知的,语言风格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读过以后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良好的作文兴趣的开端。

二、留心生活,产生兴趣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生活内容也是学生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作文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由于是学生生活积累的欠缺。“言之无味”是表达技巧的问题,而“言之无物”则是因为生活积累的欠缺导致思想的贫乏。试想想,如果给城镇学生出个作文题目“农忙季节”他们能写好吗?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向学生讲清楚留心生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作文的素材,而不应当闭门造车。如果学生能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不仅能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会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产生表现生活的强烈欲望,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郊游、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村的学生非常喜欢野炊活动,每次活动后要求学生写篇作文,多数学生都能写得比平时更长、更通顺、更有味。

三、说写结合,诱发兴趣

命题作文是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方式,有些教师甚至主张废除这种作文练习方式。其实,命题作文是有意识训练学生作文某个方面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只要运用得当,是会事半功倍的。但要注意的是,一次命题作文练习一般不能指定或限定一个题目,让学生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现在的语文教材的命题作文练习一般都是出一组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来写。学生选定题目后,为了激发起他们作文的兴趣,我一般要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先说。说说各自的写作计划,谈谈每个人在这方面积累起来的材料。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不仅能共同提高,而且由于在说的过程中诱发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写起作文来不再感到头疼,作文水平也就能逐渐提高。

四、常写随笔,巩固兴趣

随笔是写作练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比日记、周记少了许多限制,自然大受学生欢迎。要求学生写随笔,就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长话长写,短话短写,无话就干脆别写。切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一定要向学生讲明,随笔是“我要写”而非“要我写”。如果在随笔练习中安排硬性任务,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写多少多少字,本来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就会令学生产生反感,应付了事,也就无法达到在随笔练习中巩固作文兴趣的目的。当然,随笔练习也绝非完全随心所欲,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笔练习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随笔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常写随笔的过程中,巩固作文的兴趣。

五、个别辅导,强化兴趣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方面。它既不像阅读那样有章可循,更不像数学计算那样有法可依。它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所创新,同样要求教师在指导时有所创新。训练训练,作文教学当然离不开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如果只是教师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讲得越多对学生的害处越大,因为写作短程的条条框框容易造成对学生手脚的束缚,反而形不成能力。既然讲多了不行,那就干脆别讲,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让他们在摸索中提高。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是十分错误的,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在学生刚开始写作文的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到了中学阶段,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适当的指导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无论是写前指导还是写后指导,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尽管省时省力,效果却很不理想。于是我想,有没有一种更加有效的指导方式呢?从孔夫子的教育理念中,我得到启示:写作是一种最具有个性的语文活动,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个别辅导方式。

六、作文活动,提高兴趣

课外活动一直深受学生所喜爱。语文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水平的提高,作文兴趣的保持,同样离不开课外活动的促进。作文的课外活动主要是学生作文的各级交流。首先可以在班上经常开展作文竞赛,被表彰的学生也会受到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的影响,从而激发起大家的作文兴趣。其次是在校内组织文学社,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在校际交流。作文课外活动一定要鼓励全体学生参加,要让全体学生都在作文课外活动中提高作文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谈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篇5

目前,在中学生作文课常常会发现:要求学生作文时,大部分学生总是愁眉苦脸,唏嘘不已,我写作文如同上刀山,下火海。既使是写出的作文,也往往是陈词滥调,章法零乱,缺乏新意,缺乏激情。究其原因,学生对作文内心尚存芥带,认为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就必须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作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在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上累积了以下点滴经验。现写出来请同行们指证。

1、拟好写作范围或题目---引趣

一个好的作文标题,是学生最直接、最直观的第一感受。因此在拟题时一方面要考虑标题的新颖性,另一方面要能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引起回忆的情趣。如《窗口》、《我想有个---的家》、《也谈“失败”有益》、《沿着就是一首好诗》、《酸、甜、苦、辣都是歌》等。这些标题有的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有的本身就有无穷的意蕴,有的能直接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的题目学生虽然不一定能写好,但是也不至于对此产生陌生与恐惧。

2、设计好作文指导中的导语--激趣。

“引题”是借助文题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刺激,而“激趣”是通过语言刺激学生的听觉,达到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目的。如写《夏日》这篇作文,可计设如下导语:寒来暑往,四季欠迭,你是否留意过夏日耀眼的阳光下欢唱的蝉、静寂的.湖水、焦灼的土地、慵懒的人群?请把你眼中的夏日描绘下来,请写出它留给你的思考和遐想吧!又如写《时代呼唤见义勇为》时,可让学生先听《好汉歌》这首歌。然后由此导入:这首歌是《水浒传》主题曲,其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体现的就是一种见义勇为的品质,想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见义勇为的人,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试把你的所见及所感记录下来,以此共勉。因此在导语设置上要力求拓展学生思路。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打开学生话匣子,使学生消除作文前的畏惧心理。

3、加强阅读指导---探趣

“要爱好文学,须先接近文学”,这是人思想认识的必然,也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作文写作是一种理性认识阶段,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性积累作基础。课外阅读实际就是学生学生作文间接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阅读时,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好的书刊去读,如“四大名著”,优秀作文刊物,同时要对文中的好词、好句。意蕴深远的段落作摘录,养成作摘录的习惯和善于探索的情趣。

4、指导写作---抒趣

“文以言志”,作文就是要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感所见,所闻倾注于笔尖,说真话,诉真情。流露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想。如写《面对--,我--》这篇半命题作文时,可让学生先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认识。可从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如“面对乱砍乱伐,我愤怒”“面对龚德银拾巨金归还失主,我惭愧”,“对一座座变绿的山头,我所想”。-------这种题目能大大调动学生认识的视野,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因此写作指导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5、激励学生作文,增强学生作文成就感--增趣。

“使学生作文进步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激励对于学生作文训练,一定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阶段实施,分部落实。切不可面面俱到,若意求全在作文课改时要多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给予赞赏和肯定,增强学生继续写作的情趣。同时要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如搞社会调查,新闻采访,名人访谈,办校园广播,向各刊物投稿-------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学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篇6

小学生作文兴趣原因方法新课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兴趣培养成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培养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从学生角度上来讲,首先,学生在思维的构建以及自控力上还没有得到充足的锻炼。其次,受到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依旧十分浓厚,对于习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能够抛在脑后,这样就十分容易导致精力不集中,造成教学困难的现象。下面,笔者从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上进行多角度分析。

一、影响学生对于作文兴趣的主要原因

1.老师以及家长的过高期望

现如今,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对孩子的教育破费心思。尤其是在如今独生子女众多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家长和老师普遍对于孩子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能家长会时不时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一样的学习怎么人家能考第一你不行?”老师也可能会对学生说出这样的话,类似于:“你看某某,多学习下人家,看人家写的多好”,等等,这是挫伤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很多家长老师尽管知道作文的重要性,但是没有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可能会选择给学生报辅导班的方式,甚至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开始。这其实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一方面,对于正处于爱玩时期的孩子来说,会让孩子反感学习;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孩子对于作文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对于作文的严重排斥。总而言之,正是由于老师家长的过高要求以及期望,才让孩子丧失了对于作文学习和习作的兴趣所在。

2.落后的教学方式

虽然是新课改阶段,但是老师对于作文的教学依旧停留在初始阶段。老师是教学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程。也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什么,学生被动在台下听什么,完全忽视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氛围营造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对于作文的思考以及作文的见解,对于兴趣的培养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在有限的思维空间内,学生不能够摆脱课堂束缚,故无法获得作文写作的兴趣。

二、提升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1.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放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构建作文与兴趣之间的桥梁,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同时营造学习情境便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布置作文作业之前,我们可以根据作文的写作方向营造氛围。笔者曾在布置作文《难忘的夏天》前,用多媒体进行了氛围搭建。我将各个地方美丽的夏天景色制作成幻灯片,并搭配上音乐。我注意到当我播放这些幻灯片的时候,学生的眼睛都目不转睛盯着屏幕。这个时候我问大家:“夏天美不美?”“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之后,我进一步引导:“那你们记忆力有没有因为一件事而让人难忘的夏天?”这时,学生们就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人说曾参加过一个好玩的夏令营,有人说自己曾在夏天乡下捕鱼……看到学生们积极的讨论我很欣慰,于是,对大家说:“这次我们以难忘的夏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将你们想分享给大家的都写出来。看看谁的夏天最精彩!”正是因为这样的引导,我明显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编造现象大大降低,也激发了很多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兴趣。

2.以理想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作文兴趣的引导

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小学生在心智上发育不成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十分大,这尽管会在教学上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学生的可塑性是十分大的。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我们可以对学生们说:“你们都知道的大作家某某,小时候作文总是不及格,但是他没有放弃,最终成为一代名家。”再比如,“咱们市某同学和你们一样大,他积极参加作文竞赛,每天有写日记的好习惯,最终获得了一等奖。”通过这些典范效应人物可以让学生树立起一个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对于作文的自主性,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孩子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对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特点会不断变化,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习作自主性,学生的写作质量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蔡金萍.浅谈作文教学的点滴感受[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

[2]丁培义.谈小学作文“评”与“改”的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篇7

第一招, 灵活训练法。若给学生一个题目, 就要求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 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 长此以往, 小学生就会害怕作文。反之, 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即兴让学生写一些有趣的小片段, 学生就会感兴趣。例如, 让学生描写班里某人的外貌, 然后读给全班人听, 让大家来猜写的是谁, 老师再加以评论。如此一来, 既能锻炼学生描写外貌抓特点的能力, 又显得有趣。也可以用此法进行其他

第二招, 体验实践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 积极参与生活实践, 切实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教师要经常安排一些与教材紧密结合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例如, 在家里种上自己喜爱的植物, 仔细观察它的生长变化, 具体地写出来。母亲节到了, 要求学生亲自为妈妈做一件感恩的事, 然后再让学生把做事的过程、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想如实地写下来。如此学生便觉得有话可写。学生的实践, 既丰富了课余生活, 又为自己创造了多彩的作文素材。

第三招, 我心飞翔法。让学生把想象的写出来, 他们会很快活。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 可以由易到难。第一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观物联想, 即看到一件东西, 联想出跟此物件有关的种种事情, 从而形成作文的内容。如看到残破的书本, 联想、构思出题为《书本的叹息》的小故事。第二阶段, 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世界, 并描写出来, 如写《假如我当市长》《未来的学校》等。

第四招, 强化成就感。学生的作文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 这是对学生作文的最大鼓励。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 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就会喷薄而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投稿, 使学生在写稿、追求发表的过程中培养兴趣, 提高水平。另外, 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成册、上榜, 也能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发表更多的作品,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初探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 篇8

一、用日记加强积累, 从积累中拓展思路

生活是写作之源, 获取材料的途径就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厚积薄发”是历代作家创作的经验之谈, 所谓“积”一是生活的积累, 一是语言的积累。只有生活积累厚实, 作文才有素材;只有语言积累丰富, 才能文如泉涌。而要解决积累问题, 就要教育学生随时观察、记录, 养成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为此, 我们采用指导学生写日记, 学会从日记中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 使学生作文化难为易, 体味“作文来源于生活”这一真谛。

在引导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方面, 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记日记的热情, 体会写日记对提高作文水平的好处

写日记是一种“练笔”, 应该让学生明确“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口”, 让学生充分享受练笔的自由, 不宜在字数、内容上作硬性的规定。学生有了说话的自由, 写作热情才能高涨。另外, 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配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二是开辟习作园地,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这样, 有了表现机会, 学生的展示欲、表现欲望就会越来越强, 长久下去, 教师的鼓励就会内化为学生坚持写作的动力, 自觉地去积累语言、素材, 学习表达技巧。

为配合作文课教学, 教师也可以在作文前适当地布置一些观察日记, 以便使学生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进一步培养学生写好日记、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兴趣。

2.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利用日记积累语言、学习领会表达技巧

学生日记以写人记事较多, 大多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所以很容易写好。我在此谈谈我们利用日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学习领会别人的表达技巧等方面的方法。

学生在语言、词汇等方面的积累, 要循序渐进,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去进行引导。我们是这样引导的:低年级, 引导学生积累一个好的词语、一个好的句子, 或者是一两句话;中年级, 除积累好词好句外, 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片断, 初步谈一谈其中的表达技巧;五年级, 除了学习别人写人记事方面的表达方法外, 还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品味写景状物、寓情于景类作文的语言特点;到六年级时, 引导学生利用日记评判作品, 学习写读书笔记。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扩展日记的内容, 使学生由抄到写, 由易到难, 学以致用,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讲名人坚持记日记的故事, 激励学生的意志

坚持写日记, 需要学生持久的热情和兴趣, 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为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耐心, 我们经常给学生讲记,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创作素材, 笔记本成了他“手头的百科辞典”。这些事例生动典型,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能激励学生把日记坚持写下去。

通过引导学生写日记, 学生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技巧都有明显的提高, 使得学生的作文兴趣日渐浓厚, 养成了多读、勤思、常笔的习惯。

二、以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的丰富多彩又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因此, 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际生活中, 学校、少先队等相关组织都会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 例如“六一”儿童节、庆元旦卡拉OK大奖赛、运动会、绘画比赛、春游、野炊等诸多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时热情和积极性也往往比较高, 印象也往往比较深刻。因此, 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些活动, 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记录成文的兴趣。

另外, 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和表达兴趣。例如, 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人物最突出的特点, 我们举行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班级中挑一名同学来写, 写发生在这位同学身上的一两件事, 但不写出姓名来, 看谁能把那位同学的特点在作文中表现出来, 让同学们一听就能知道是谁。结果这次作文出奇得好, 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浓厚, 热情高涨。用了大约二十几分钟, 全班学生已全部写完, 而且每一位学生几乎都想急于向同学宣读自己的作文。通过这次活动, 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而且使学生也从中领悟到了“从具体事例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这一学习重点。

三、以评改调动热情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和研究中, 我们发现学生每次交上作文后都会急于想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善待学生的作文, 怀着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的作品, 把每一次批改作文的机会, 都变成与学生交流探讨的时机。对待写作能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 哪怕是一个好的句子、一个好的用词, 都要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并恰如其分地给以指导, 绝对不可放弃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且对于这部分学生, 只要他们有进步, 教师就应抓住机会予以鼓励, 给他们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作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在宣读自己作品的同时, 指导他们写一下自己写好作文的方法、体会, 既展示他们的才能, 又能进一步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写作兴趣。

除教师及时认真的批阅能对学生作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外, 教师巧妙、恰当而又极具鼓励性的评语, 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在对学生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书写等在充分肯定、表扬的同时, 也让他们在比较中自然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 并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这些语言亲切、鼓动性极强的话, 看起来没几个字, 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 的确是有良好的效果。

也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篇9

一、教给方法, 科学指导, 激发作文兴趣。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作文教学的指导得法,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让学生掌握方法, 学会要领很关键。同时, 必须打破传统的作文指导模式, 建立开放型、发展式的教学模式。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 调动学生作文的能动性, 激励学生想说想写, 鼓励学生爱说爱写, 帮助学生会说会写, 引导学生说好写好。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一种东西”时, 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我为他们准备的文具盒, 说说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和用途;接着例文引路, 让学生读后说说作者抓住文具盒的什么特点来写, 作者是怎样联想的, 通过这篇例文掌握了哪些写物的方法, 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说说打算写哪样自己喜欢的东西, 想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 怎样联想。这样一来, 学生对写“我喜欢的一种东西”有了清晰的写作思路, 掌握了方法, 个个兴趣盎然, 都想一吐为快。

二、提供写作素材, 激发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不把作文当成苦差事, 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使学生有写作的兴趣, 才能让其勤奋地写,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写作素材直接来源于生活, 间接来源于课内外的阅读及各种媒体等, 如果学生生活丰富多彩, 接触的事物多, 见识广, 视野开阔, 感受就会深刻, 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 触类旁通。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积累素材。一是从生活中积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观察自然和观察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开展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 表演课本剧, 慰问孤寡老人, 等等, 为学生积累多方面的写作素材, 这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 不再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前, 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和瞎子添嘴巴的游戏;写一处景物时我带领学生观察了钦江的早晨。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和感受, 作文时就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写得得心应手。班里有三位学生所写的《我爱钦江的早晨》在参加钦南区“爱我家乡”作文竞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二是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础, 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积累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遨游书海, 汲取生动的语言, 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下来, 尽可能地背下来。可以开展各项活动持续巩固学生的兴趣, 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佳句好段。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广开“材”源, 对读中有所得, 有所感, 随时记下来, 逐步积累。学生有了阅读积累, 写起作文来肯定会文思泉涌。

三、耐心引导, 让学生说真话。

学生怕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是将作文看得很神秘, 认为很难写好, 因此产生了畏惧心理。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作文时, 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没有从内容入手, 而是大讲作文的理论和写作技巧。这种“要我写”的做法,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 刚要动笔就得想:我这样写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畏畏缩缩不敢动笔, 使作文变成了一种思想负担。要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 就必须打消一个“怕”字, 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神秘感, 克服畏惧心理。教师应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心里怎么想, 嘴里怎么说, 笔就怎么写, 也就是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写下来, 脑子不要有框框。只要学生敢写肯写, 就及时给予鼓励, 使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时, 抓住“喜欢”做文章, 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动物, 为什么喜欢, 让学生畅所欲言, 这样学生才会越写越想写, 越写越爱写。

四、创造成功机会, 激发作文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 激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讲评作文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成功点、闪光点, 大至短篇, 小至字词句, 只要写得好, 就让学生读一读, 让他们“炫耀”一下自己的成果, 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利用学习园地, 定期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 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 享受写文章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作文命题的灵活性,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题目, 最能触动小学生写作情绪。如果命题过于简单, 则会让学生觉得乏味, 没有写作的积极性, 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作文很难达到教学的标准。相反的, 如果作文的命题能够凸显出灵活性、新颖性, 使学生觉得眼前一亮, 学生则会十分主动地进行写作, 大多情况下都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 教师在对作文进行命题时, 应当牢牢把握住作文形式的多样性, 立足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把握生活中的小事,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考虑到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其作文兴趣的激发可以立足于其自身生活中的小事, 让学生有内容可以写, 有兴趣去写。事实上, 大部分小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 诸如猫、狗、兔子之类。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动物模型, 带到教学课堂中去, 让小学生陈述自己喜欢那哪一种动物, 以及喜欢的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课堂的最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进行写作, 如《我喜欢的某种动物》。这样的写作, 建立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之上, 学生会认为十分容易写, 也会有要写的内容激发了写作的积极性。

三、提供小学生的表现机会, 加强写作兴趣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自尊心强的心理特征, 来开展有效的写作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机会, 达到加强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因此,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创建让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平台,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例如,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制定成小册子, 放在班级的一角书屋中, 供学生自主阅读, 让学生以作文能够上小册子为荣, 激发学生斗志, 加强学生写作兴趣。与此同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册子的装订, 制作自己独有的作文小册子, 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肯定, 强化写作兴趣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发现, 表扬学生的优点远比批评学生更能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作文的教学也不例外。事实上, 如果教师注意去看, 能够发现小学生作文的许多优秀之处。相反的, 如果教师只一味地批评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 则会导致学生写作自信受损、写作兴趣下降。而要写出一篇优秀的小学作文, 离不开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因此, 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采取多夸赞、少批评的教学方法, 降低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 促进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教学课堂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不能与实际生活相脱离, 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最大程度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 引导学生进行小学作文写作, 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在写作中快乐, 切实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生明.浅析新课标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4) .

[2]尚建强.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浅见[J].学周刊, 2012 (22) .

农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31-0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问题,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作文教学一直困扰师生双方,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耗低能”而有意无意淡化了作文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字词训练和阅读理解上。久而久之,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学。就学生而言,越觉得作文难学,就越不愿意写;越不愿意写,就越写不好;越写不好,就越觉得作文难学;越觉得作文难学,就越对作文不感兴趣;越不感兴趣,就越不愿写了。这就越显得激发、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至关重要,它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点,基础点。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消除恐惧,激发兴趣

很多同学对作文都具有一种神秘感、恐惧感,以为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儿,其实同学们的生活阅历还是不少的,平常只要有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就叽叽喳喳的,有着说不完的话,可一提起笔来,便觉得没什么可写。为此,同学们应树立正确的“作文”观,真正认识到:作文不是要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是要编造、搜求离奇或重大的故事情节;作文就是写话,即用笔来说话,只要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即“作文就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活动。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再搜肠刮肚了,而是有写不完的内容,从而真正唤起写作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生生的情境创设,能大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从四个方面创设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其中应以看图作文为切入点。教师平时应多指点小学生看图,学会说、学会想象,经过自己的感知写出想说的几句完整的心里话,并认真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篇条理清晰的文章。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象、联想,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说、写的欲望。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没有亲身的经历,没有切实具体的感受,是诱发不出作文的愿望,更谈不上作文的兴趣。有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的一篇作文《我最熟悉的人》时,抓住学生爱画画、爱猜谜的特点,让学生给自己最熟悉的人画一幅画像,要求画出她(他)的个头、长相、穿着,画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兴致勃勃地画完后,个个争说所画人物的特点。按照学生的“画”和“话”,大家饶有兴趣地猜想这个学生画的是谁,议论纷纷,气氛活跃。见学生已进入“角色”,便顺水推舟:“既然你们那么喜欢你们所画的人,为什么不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呢?”从画到说、到猜直到写,整个过程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四、肯定激励,激发兴趣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作文“闪光点”,尤其是不愿写的和写不好的学生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哪怕他们仅是标题拟得新颖别致或开篇简洁明快,或在行文中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修辞,一个新颖得体的词语等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或在讲评作文时当众赞美,或在批阅作文时不忘用笔加以表扬。教师的表扬鼓励犹如给学生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学生定会再接再厉、信心倍增。说实在话,有时学生作文,某些教师拿上来一看就头痛:错别字一大堆,更别说语句通顺、词句优美了。可静下心来细细一看,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再加以认真批改指导,一篇篇好作文便渐渐产生。

五、多种评改,激发兴趣

张志公先生曾说过,“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我们一定要在作文评改中顺应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以自评自改,互相观摩;可以事先选一批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全班,要求每个学生都将全文精批细改,然后在课堂上做评改发言;可以当面批改,留下的印象毫无疑义是相当的深刻;可以选好、中、差三种作文对比评改;可以让家长评改。但要着重指出,教师每次评改学生作文一定要有一个重点,不要全批全改,详批细改,重在全班讲评上,每次作文都要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尝到作文的乐趣。

六、“下水”作文,激发兴趣

教师要带头练笔,多写“下水文章”,下水文能对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比教师实际指导如何作文的理论要现实得多,实用得多,也比教师辛辛苦苦批阅全班的作文省时省力得多,因经下水作文的示范后,学生写作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写作激情高涨了,此情况下一定能写出较高质量的作文,如此激发和增强了学生作文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作文方法,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批阅起来更容易。同时还能对自己对所教的学生有真切的了解,更是对语文教师一种切实有效的锻炼,有助于自己进步和成长。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总之,教师只有激发、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作文兴趣,学生才会表现出对作文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写作起来乐此不疲。学生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兴趣 篇12

一、教师积极进行示范

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对作文比较感兴趣,而且要善于写作各类体裁的作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口头讲解如何写好各类体裁的作文,或者写好各类体裁作文的各种注意事项,而是要自己动手,给学生进行积极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过的指导学生写作行之有效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教师自己动手写作文,可以对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良好的体验和准确的把握,而且还可以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以及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如何将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融入到写作当中告诉学生,彻底改变传统的不着边际的、抽象的作文指导,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作文相比,教师作文的篇章结构相对来说比较严谨,用词也比较准确,但这些优势刚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写作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另外,教师作文中肯定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不要刻意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批改,找出教师作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批语中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提高办法。这样,学生在对教师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启迪,可以大大增强写作的勇气和信心,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进而逐步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如学完《捕蛇者说》,教师可以以“童年”为话题,以《捕蛇者说》的写作风格进行作文,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借鉴所学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二、大力拓宽积累作文素材的渠道

长期以来,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课堂和课本。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开始实现网络化,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都比较快,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大力拓宽积累作文素材的渠道,采用多种方式,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和好动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和社会,对身边的景色、人物或事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熟悉掌握其主要特点、规律等关键性内容。也就是说,要想写好作文,认真观察是基础。二是对现代网络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有用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大量的作文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内容可写,而且内容比较生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三是鼓励学生多读书,积累丰富的情感。书籍是人们认真观察、实际体验、独立思考和详细总结的汇聚,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只有沉下心来,进行广泛的阅读,并用心消化书中的内容,才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类似的或相近的生活实践,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沉淀更多的作文素材,加上不断的作文练习,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三、为学生创设写作的自由空间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教师一般会给出比较固定的题目,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挥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减少统一命题和统一要求的作文,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命题、自由选择体裁、自由选取材料、自由组织语言,要让学生写自己想写或认为应该写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如可以对《孔乙己》进行续写,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出孔乙己最后的命运,不限体裁和字数。这样,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并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和特长,写出了各种体裁的作文,如有的学生写成了记叙文,讲述了后来发生在孔乙己身上的一系列故事,以及其穷困潦倒的生活,最后在萧瑟的寒风中悲惨地死去;有的学生仿照《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写作,让孔乙己在各种幻想中幸福地死去;甚至还有学生用文言文写作,内容也比较生动。通过这样的自由写作,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同时,对于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还可以将其作文当成范文在作文课上进行朗读,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同时也对其学生形成一定的激励,提高全班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改进作文讲评方法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于作文的讲评通常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或是简单的几句评语,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来,让学生重新再写一篇;或是在学生的作文中间挑选出两篇相对比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造成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将,学生则昏昏欲睡,完全不知道教师到底在讲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其实,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评轻讲、重生评轻师评,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切实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可以实际去感知,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受到一定的启发。对于学生比较优秀的作文范文,教师可以先在班上进行朗读,然后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并分析这篇范文的闪光点,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借鉴或模仿,因为是自己身边同学的范文,所以学生感觉比较亲近,而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果让学生进行自荐或推荐同学的优秀作文,然后到讲台上进行朗读,由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进行评价,就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形成比、赶、超的良好写作风气,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同时,教师的讲评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继续发扬并不断进步。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教师的评价要真知灼见,态度中肯,让学生从心底真正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点滴可取之处进行放大,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作文讲评结束以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将这次作文中出现的良词佳句或段落收集到一起,然后标识出自于某位学生的哪篇作文,最后印发成简单的小册子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进行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结语

上一篇:高中哲学下一篇:有效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