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

2024-11-17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共9篇)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 篇1

播种诗心 收获诗趣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

研究总报告

一、课题简介(一)课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许多璀璨的诗篇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熏陶和教育。今天,科技的进步,传媒的发达,为孩子们提供了便捷的感官信息,同时也占据着他们的学习和业余生活。加上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诗歌的诵读与写作也被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逐渐淡化了,读诗写诗的人日渐减少了。

一天,我的一堂诗歌教学课对孩子们有了一些触动。因此,我敢断定,学生对诗歌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这种需求与诗歌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是激发、引导鼓励、欣赏。我想,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诗歌欣赏和写作能力。何不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现代诗歌写作的兴趣?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任何时候都与教育同在。现代儿童诗歌,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里的特点。诗性、诗心、诗情、诗意、诗兴潜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儿童身上特有的异常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奇特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儿童诗歌的诗质所在。我希望课题研究,开展现代儿童诗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如何提高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从而探索出提高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因此,儿童诗歌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弘扬。

“读诗的孩子不会变坏”,把诗歌引进课堂,让孩子读诗赏诗写诗,就是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因美而真,因美而善,以美育人。

(二)立项情况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是我申报的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海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已得到学校、儋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审批。

(三)课题组成员情况 主持人:

李琼安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小语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儋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那大镇中心学校副教导。

先后获得省、市多项荣誉称号;撰写的教学设计、美文诵读、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考试命题、范文写作、说课等获得省、市一、二等奖。主持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班主任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和结题。

专家顾问:

陈有利 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许慧 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小语会常务理事,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省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小学教师提高班培训班校本研修跟踪指导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评测试员。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兼职研训员。曾获得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评选的“优秀教研员”。海南省优秀教师、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省说课“先进个人”,儋州市“师德标兵”、“巾帼建功标兵”等光荣称号。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论文大赛一、二等奖。参与指导的全国小语会立项课题获一等奖。

陈文良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现任那大第五小学校长。曾承担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多篇著作论文公开发表。先后荣获省优秀教师、全国小数会先进工作者、省小学数学学会先进工作者、省特级教师、省课题研究先进教师、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省师资培训先进个人、国家课程教材实验优秀教师、市四项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研究成员:

陈业虎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小学高级教师。原那大镇中心学校校长兼党总支部书记。先后获省十佳师德标兵、市“两基”先进个人、市优秀校长、镇优秀党员、市镇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志华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现任那大镇中心学校语文教研员。多次获得镇、市“先进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称号。

李娇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现任那大五小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镇“优秀班主任”。教学论文获得市一等奖,市优质课三等奖。曾是我校“学校班主任课题研究”(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

羊慧婷 本科学历,市骨干教师。任教于三都镇中心学校,现被市人劳局、教育局委派到那大五小跟班学习一年。曾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共青团员”,撰写的教学论文荣获市二等奖。

(四)课题研究时间表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研究班级。

2、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3、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理念。

4、做好实验前有关资料的准备。如:教师收集课内外诗歌汇编成册,提供内容保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1、按方案逐步实施研究。

2、开展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前测,落实各项评价细则,制定评价方案。

3、每两周上一节现代儿童诗歌教学课。指导学生写作。每周三早读安排十分钟“诗歌诵读时间”,确保充足的诗歌诵读时间。

4、鼓励学生收集、阅读课外现代儿童诗歌,丰富诗歌阅读。

5、每周要求学生写一首现代儿童诗歌,老师批改。

6、每月评选学生优秀诗歌、小诗人,以我本人的书法作品(硬笔、毛笔)或诗集作为奖品,奖励先进。一学期举行两次现代儿童诗歌朗诵欣赏会,朗诵学生优秀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7、学习期间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①评价形式: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②平时注意材料收集的相关数据和证据。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

1、开展调查问卷,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的测试。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案例;汇编学生诗歌等实验成果。

3、申请鉴定验收,请专家测评,对成果进行论证,做好结题工作。

(五)成员分工

顾 问:陈有利(市教研室副主任)许慧(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陈文良(那大第五小学、特级教师)统筹管理:陈业虎 陈志华 材料撰写及授课:李琼安 数据管理:李娇 材料管理:羊慧婷

二、内容摘要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任何时候都与教育同在。现代儿童诗歌,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里的特点。

开展现代儿童诗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但,今天,读诗写诗的人日渐减少了。为了让孩子重回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美好,把潜藏在每个孩子心中的诗性、诗心、诗情、诗意、诗兴挖掘出来。把诗歌引进课堂,让孩子读诗赏诗写诗,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因美而真,因美而善,以美育人。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兴趣。我觉得主要从激发、引导、鼓励、欣赏等入手,主要是以“读——仿——创——赏”为方法开展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了诗歌学习的兴趣,了解了有关现代儿童诗歌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学会了欣赏,提高了诵读诗歌的能力,增加了学生诗歌的阅读量,提升了诗歌写作的水平。一个学期来人均创作二十多首各种题材的诗歌,共计1500多首,有的诗歌质量很高。同学们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得到了肯定。

教师在研究中,汇编了一本课题研究教材;汇编了一本学生创作诗歌集。撰写了一篇课题研究教学论文;撰写了两篇教学案例。课题成果在校内展示,收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效应。课题的研究开展,带动了老师进行教学研究,激发了学生爱诗、学诗、读诗、写诗的兴趣。

三、报告正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读诗的孩子不会变坏”。培养孩子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把孩子们领进诗歌的大门,与诗同行,与诗同感,还孩子们一个思想飞翔的天空,可以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推动学校的文化特色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诗歌传统文化。

(二)理论与实践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现代儿童诗歌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弘扬。

2、专家观点:童诗教学是诗坛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强化诗教,便找回了语文的灵魂。”(王雷《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朱光潜);雪莱认为: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是一种创造,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诗的想象更丰富,更新颖,如果我们有意。

3、心理学研究理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培养学生写诗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

诗歌教学和诗歌朗诵可以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兴趣,而诗歌创作和诗歌的朗诵又可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相互促进的!(三)核心概念界定

小学生现代诗歌指的是语言通俗的,内容浅显易懂的,形式自由的诗歌形式。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培养指的是通过教学、辅导等形式,培养小学生对现代诗歌写作产生兴趣,并进行写作。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指的是对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进行有效地、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

(四)国内研究综述

从五四时期开始,儿童诗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发展,作品内容从单一到丰富,从幼稚到逐渐走向成熟,取得了丰硕的业绩。现出来的满腔的热情、乐观的精神、清新的诗风,几十年来,始终受到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气候下,许多小朋友也拿起笔写了许多好诗,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诗人。新时期以来,儿童诗人认识到儿童与儿童诗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丰富性、多义性与深刻性的世界,写作时尽量做到将诗的语言写得好听而又注意注入灵性、气质、内涵和美感。然而,儿童诗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对于现代儿童诗歌,很多学校团体专家等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诗》杂志1995年复刊,在全国不少地方建立儿童诗社,举办小诗人夏令营;浙江东阳市巍山镇校开展了《让儿童诗走进课堂》的诗教实验;尹世霖主编,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小学生诗歌阅读指导大全》收录了121首中外儿童诗佳作;由刘毅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阅读文库》第三册;谭旭东的《儿童诗在困境中挣扎》发表在2002年3月1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对儿童诗的现状做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深圳佛山的女商人黄爱卿在三水创建了一个“小豆豆诗歌种植园”,这是以个人力量为儿童诗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为儿童诗的阅读和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对儿童诗的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五)研究创新之处

体现新课程理念,尊重个性化发展,进行多元教学,注重朗读,以读代讲,多读多悟,以悟促创,以创共赏。让孩子在无压力无负担下,想于读诗写诗,乐于读诗写诗。

(六)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1、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

2、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的指导。研究目标:

1、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进一步了解诗歌,爱诗、读诗、赏诗、写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2、培养孩子的语言感悟力、思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优化诗歌教学工作。

(七)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诗歌的多元教学,加强诗歌诵读训练,进而激发学生读诗、爱诗、写诗的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提升语文素养。因此,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加强理论依据指导,丰富实验报告。

2、实验研究法:结合新课程理念,跟踪研究一个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研究工作的提高。

3、比较研究法:确定六年级(2)班为实验班,六年级其他班为对比班,以比较实际的分析和评价,检验实验成果。

4、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5、经验交流法:撰写个人心得及相关教学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研究步骤:

1、让学生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特点,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

3、把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诗歌展览会,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诗歌的兴趣。

5、实行“每周一诗”写作和“每月一诗”朗诵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收获成功的喜悦

(八)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我申报课题后,立即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聘请市教研室副主任陈有利、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许慧和特级教师陈文良作为课题顾问。课题组分工明确,那大镇中心学校校长陈业虎和镇中心校语文教研员陈志华统筹管理,选定两位有较强责任心,教学能力强,工作扎实创新的教师李娇和羊慧婷参与课题研究,她们分别负责数据管理和材料管理,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进行。

2、经过研究,制定了相关的研究方案。确定我任教的班级六(2)班为实验班,该班学生78人,虽朗读能力、写字能力稍弱,但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3、研究人员树立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理念,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我们先后学习了《中国儿童诗歌发展七十年的脚印》(儿童文学作家盖尚铎)、《关于我国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思考》(刘新华)、《小学童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胡文杰)、《现代诗歌欣赏》(李怡)、《儿童诗教学研究》课题(浏阳市奎文实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提高了相关理论基础,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力度。

4、汇编教材,有书可学。为了保障诗歌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课题组汇编了一本《现代儿童诗歌选集》,该书图文并茂,分课内学习篇和课外欣赏篇,课内学习篇(即选自人教版1-6年级语文课本诗歌)共有十二个篇章,供实验老师进行系统地教学,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模仿。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一)展开调查,分析问题。

能否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对实验班的学生及其家开展了“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调查问卷。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现代儿童诗歌朗读及写作的兴趣有多少,了解学生家长对孩子参与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意见。从学生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表明,80﹪学生对现代儿童诗歌是感兴趣的;喜欢写诗的占26﹪;认为老师胜任诗歌写作教学的占96﹪;不花时间读诗写诗的占0.5%;53﹪学生认为影响读诗歌写诗歌的最大障碍是功课太多;希望班级开展诗歌诵读、写作课的占80﹪。

从家长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表明,家长对孩子诗歌写作支持率百分百;对开设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课程认为非常必要的占80﹪;支持孩子进行诗歌写作的占95﹪;认为诗歌写作对孩子有好处100﹪;认为影响孩子写诗兴趣的最大障碍是功课太多的占61﹪。

这样看来,孩子和家长们在思想上认识到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用的、必要的,可见,现代诗歌写作教学势在必行。而对于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不良因素只是一小部分,关键是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抓问题,找对策,抓落实,激兴趣,促动力,扬个性,解决诗歌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二)逐步实施,寻找良策。

我尝试着用“读———仿———创——赏”四步曲来开展现代儿童诗歌的教学、创作活动。实践告诉我们,儿童也可以成为诗人。

1、我是这样教学生读诗的:

每周三早读安排十分钟“诗歌诵读时间”,确保充足的诗歌诵读时间。采用多元化进行诗歌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诗性,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1)读出韵律画面的“美”。

在诗歌教学中,一是加强诵读,入情入境地读,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读出美感来,通过眼神、手势、姿态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和情趣,感受是的艺术美。(2)读出故事的“趣”。

创编童趣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它对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情趣,想象、创新等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针对孩子这一心理的特点,我进行了诗歌写作教学改革和尝试。在教学中,把诗歌创编成一个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故事充满生活情趣,再加上教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动作,逗乐了孩子们,孩子们喜欢!(3)读出见识的“广”。

开展现代儿童诗歌写作教学,必须先从引导学生搜集大量诗歌,诵读大量诗歌人手。我除了给学生汇编《现代儿童诗歌集》教材外,还推荐学生阅读潘从文、柯岩、金波等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

增加学生的诗歌阅读量,学生对诗歌也由陌生到熟悉到理解到喜爱,渐渐体悟到诗歌的魅力,同时也为诗歌创作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和写作能量。(4)学会欣赏,陶冶诗心 诗歌欣赏教学环节如下:

(1)初读诗歌,了解这首诗描绘的画面,(2)通过物象分析,明白这首诗描写的物象,了解比兴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品味好词,通过朗诵,体会了诗歌用词的妙处——准确,动静相生。这样的赏析指导,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还陶冶了学生的诗心,教会了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

2、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诗的:

每两周上一节现代儿童诗歌教学课,指导学生写作。每周要求学生写一首现代儿童诗歌,老师批改。教孩子写诗,我们以多元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努力捕捉灵感,用童心和稚气去看望世界,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开掘情素美,抒发诗意。

(1)范文引路,模仿入手。

模仿是诗歌写作基础。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对于初学写诗者,常用的授课方式是让其模仿,从模仿中探究写作规律,理解其中的写作原理,掌握写作方法,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来。学生在范文的引路下,可以轻松地尝试改编的乐趣。(2)创新写作,彰显个性。

学生有了模仿改编的经验,个性创作就会水到渠成,一篇篇真情实感的诗歌就像浪花朵朵朝岸边涌来。在诗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物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捕捉它的特点,并摄取与之能形成相关联场景,进行描写。有时,我让孩子们随时抓住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表达的心情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在我的提示和启发下,这样就有了一首首心意小诗。

3、我是这样评价学生的:

学习期间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采用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等评价形式。

当学生有了诗歌的写作兴趣,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写作成果,哪怕粗糙,也要给予鼓励,加以肯定,给他们一个不寻常的爱,把小学生领进诗歌大门,启蒙创作。我的做法是:

(1)学生每一次的诗作,老师及时修改点评,家长参评,再发送到我的博客上,共大家交流点评,共同进步。

(2)每月评选“优秀诗歌”、“小诗人”,以我的书法作品(硬笔、毛笔)或诗集作为奖品,不仅奖励先进激励后进,还激发他们的爱好写字,提高写字水平,可谓一举两得。(3)设置了班级“诗歌秀”,定期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同学共评共赏。

(4)每一学期举行两次现代儿童诗歌朗诵欣赏会,朗诵学生优秀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另外,(1)关键是,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诵读时间,足够的诗歌篇章,通过多读激发多悟,进而想写,达到“融会而贯通,厚积而薄发”的教学效果。

(2)“亲子活动”魅力非凡。在开展研究工作中应加强与家长联系和沟通,达成共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孩子进行读书写作交流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一种示范教育。

(3)诗歌教学的教师要大力提高诗歌的感悟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和教学能力,让孩子喜欢上诗歌,让家长信任我们的教学。

(4)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搭建足够的展示平台,多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我读我诗,我读你诗;个人读、多人读、集体读等)、诗歌创作交流会等,让学生多展示多交流,进而感到读诗歌写诗歌是一种乐趣,逐步养成“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的学习习惯。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孩子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兴趣,读好、学好、写好现代儿童诗歌将会水到渠成,开花结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

1、开展调查问卷,对比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情况,进行论证,形成终结性评价体系的测试。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案例等;汇编学生诗歌等实验成果。

3、汇编课题研究总报告。

(九)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和实验老师都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真可谓“教学相长”。

(一)学生成果

1、提高了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富有鲜明个性,学生在一次次的美读指导中,渐渐掌握了诵读方法和技巧,诗歌诵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优美的诗歌诵读声在校园里一波一波的荡漾开来。诵读诗歌也成了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提升了学生诗歌写作的水平。

学生通过现代儿童诗歌的品读、模仿、创作和评价,了解了有关现代儿童诗歌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学会了欣赏。在学习中,他们都积极进行现代儿童诗的创作。一个学期来人均创作二十多首各种题材的诗歌,共计1500多首,有的诗歌质量很高。

3、激发了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参加了现代儿童诗歌习作兴趣的培养,学生写多少诗,有兴趣的多写,无兴趣的可少写,也可以不写,老师并不强求。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加重,很多学生们仍学得饶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诗、写诗可见一斑,他们以此为乐,互相传阅,互相品赏。

4、增加了学生诗歌的阅读量,学生对诗歌变得更加喜爱,渐渐体悟到诗歌的魅力。

5、品尝了写作的甜头。

在2012年儋州市文明主题征文比赛中,许莹红和许永欣同学获一等奖,吴莹和钟万婷同学获二等奖,刘贤妹获三等奖。同学们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成绩的肯定。

(二)教师成果

1、汇编课题研究教材《现代儿童诗歌选集》,共有十二个篇章。

2、汇编学生创作诗歌《浪花朵朵寻诗趣》,共有十三个篇章(期中,一个是其他篇,主要收录学生其他有感而发的诗歌;另外附录了我的十多首教学感悟诗歌),共收录了50个学生的260多首诗歌,有些还附有教师感悟点评。该诗歌集与课题教材同步配套,内容更生活更情趣,编排更系统更科学。学生从中尝到了写作诗歌的甜头。

3、撰写课题研究教学论文《让诗情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淌》———谈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该论文获得了2012年儋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还被选派参加省的论文评比。

4、课题成果在校内展示,收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效应。课题的研究开展,带动了老师进行教学研究,激发了学生爱诗、学诗、读诗、写诗的兴趣。

5、撰写了两篇教学案例《老师,我想写诗——见证诗歌写作兴趣培养之一》和《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见证诗歌写作兴趣培养之二》。

6、指导本班学生参加2012年儋州市文明主题征文比赛,有五位学生获奖(小学高段组),我也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十)实践成效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我觉得现代儿童诗的创作确实激发了学生爱诗、学诗、读诗、写诗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朗读水平。学生能基本了解现代儿童诗歌的特点,初步学会欣赏现代儿童诗歌,基本学会了现代儿童诗歌的写作,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学生在读诗、赏析、创作、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并且带动了老师进行教学研究,同时也迎合了学校提出的“教育多元发展”的理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十一)局限与困惑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学校课程安排的局限性,诗歌教学没有足够的课时安排,很多研究工作得不到及时细致的总结和反思,加上六年级孩子要面临升中考试,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诗歌诵读和创作,个别学生没有参与诗歌写作,有些诗歌创作质量不高。但整体来讲,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在以后得课题研究中,还要多积累经验,坚持把研究工作做活做细,做实做牢,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十二)参考文献

1、《小学童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作者:胡文杰

2、《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养的而培养》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扈中平

3、《中国儿童诗歌发展七十年的脚印》 作者:儿童文学作家盖尚铎

4、《关于我国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思考》 作者:刘新华

(十三)附录(问卷、图表、案例、照片等)

1、调查问卷两份:开题调查问卷(学生卷)(家长卷)和结题调查问卷。

2、案例两篇:《老师,我想写诗——见证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之一》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见证诗歌写作兴趣培养之二》。

3、教学论文一篇:《让诗情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淌——谈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

4、课题研究教材一本:《现代儿童诗歌》。

5、学生诗歌集一本:《浪花朵朵寻诗趣》。

6、研究相关照片。

四、研究体会与收获

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真可谓“痛并快乐着”。“痛”是研究周期短,任务多、压力重、期待高。“乐”是通过研究,为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乐;为学生因诗歌写作培养而提高写作水平而乐;为学生能学会写诗、赏诗而乐;为我能编写一本课题研究教材而乐;能汇编一本学生诗歌集,让学生尝到写作甜头而乐;为我提高教学论文写作水平而乐。这就是“教学相长”,何不乐哉?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 篇2

习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量、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习惯将作文写得好与语文成绩优秀挂上钩,努力提高语文习作水平也成为无数学生不想去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一项事实。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由写话正式进入习作阶段,开始完成他们语文能力的再一次飞跃,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文为何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心病?这一直是值得我们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中年级的习作要求在大方向上指出了中年段习作的目标在于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能够不拘一格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语文能力方面,着重要训练的是他们的观察能力。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习作?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盲目地拔高要求,确实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原因,但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习作内容和方式没有贴近儿童的生活,没有指向儿童的心灵,没有唤起儿童的表达欲望。在很多学生看来,习作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编故事”,只要老师希望看到的“规定动作”完成了,一篇作文便也大功告成了。在他们看来,写作文是为了给老师看的,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作业而已。功利化的习作态度中如何能看到个性化的语言在闪烁?!

二、基于儿童本位,转变习作理念

优秀的习作,都是生命最真实、最自然的流露。越想让孩子们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我们就越要走近儿童的生活,读懂儿童,读懂儿童精神。

众所周知,儿童是喜欢游戏的,游戏之于儿童就犹如鱼离不开水一样。儿童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判断。很多优秀语文工作者将儿童爱玩的天性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创生出了多种习作教学理念,吴勇老师提出的“童化作文”便是在众多理念中值得推崇的一个。吴老师认为:童化作文的本质是为了儿童,它始终站在儿童立场上,化儿童的需要为作文的需要,化儿童的视点、体验、想象、时尚等为习作的资源,它主张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

因此,基于儿童本位的习作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将习作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是让学生习作的“生活域”由教师设定的生活转向儿童渴望去分享的生活;就是让老气横秋的习作语言再次焕发出童真的趣味;就是让教师俯下身子,学会欣赏儿童化的原始体验,辨析儿童化的生活发现。

三、走近儿童,呼唤表达诉求

初冬的雨,纷纷扬扬。金黄的落叶铺了一地,整个校园俨然是被一大桶黄色的颜料泼洒了似的。这样美丽的景色,错过岂不是很可惜?于是笔者果断决定要带着学生们去欣赏一下雨中的校园。我们三三两两地撑起伞向学校后面的小池塘附近走去,很多学生看到遍地的黄叶顿时惊呆了,他们纷纷丢下伞,在后院的草坪上奔跑嬉闹起来。一个学生却撑着伞在一旁看着地上的叶子喃喃自语,不一会儿,他跑向我跟我吟诵起他的诗来:落叶,秋天的精灵,当你匆匆离开之后,我们来年还再见吗?我不觉一惊:多么敏感的孩子!孩子真是天生的诗人,要不就带着他们谢谢童诗吧。

第二天的作文课上,我先带着孩子们读了一节课童诗,第二节课做了几个想象练习之后,仿了两首小诗,随后就让他们以《风》为题进行创作了。临近下课的时候,我将孩子们的小诗收上来一一欣赏,孩子真的是天生的诗人,你看李润熙是这样形容他眼中的风的:

风整天东窜西窜,它在干什么?

春天,它跑向公园,带来花香。

夏天,它跑向工地,带来清凉。

秋天,它跑向田野,带来丰收。

冬天,它跑向雪地,带来欢乐。

哦!我知道了!

风是来给人们送礼的。

成天阳说:

……

秋风伯伯谢谢你,

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而在史乐兮的眼中,风却是百变的:

风是个温柔的姐姐,

轻轻抚摸小草、小花

帮柳树姑娘打理凌乱的头发。

……

这次即兴而起的童诗教学收到了意外的成果,学生们连续好几天都意犹未尽,俨然自己真成了一位小诗人了呢!

以上所述的就是笔者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的意外发现。其实十岁左右的儿童是最富有灵性的,他们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善于捕捉,化学生的兴趣为习作的资源,便能够上出一节学生喜欢的习作课。

四、结语及思考

当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著名的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它是“读者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读者的存在与作用内化生成于作家心中的一种意识”。习作教学,本在哪里?本在课标,本在儿童。只有基于课标、基于儿童来设计习作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作兴趣的发展,才能提升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习作能力。

摘要:习作教学,本在哪里?本在课标,本在儿童。只有基于课标、基于儿童来设计习作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作兴趣的发展,才能提升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习作能力。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篇3

[摘 要]日记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日记以小作文的面貌出现在习作教学的大舞台上,并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的欲望;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关键词]日记写作 培养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79

什么是日记?日记就是把自己每天所经历的事、产生的感想记录下来。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句两句也可以。”日记写作不拘泥于形式,不求章法,旨在积累。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其学习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欣赏,或者执行集体交给的任务,为集体荣誉而学习。因此,培养儿童写作日记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是学生日记写作训练最基本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日记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欲望

优秀的日记就好似一件艺术品,在训练学生写日记之前,可以先诵读经典,推荐好书,比如《笑猫日记》《爱的教育》等作品。在学生沉浸于书香时,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大凡名作家,无一不是靠着写日记成长起来的。古代作家常采用一种叫做“锦囊集句”的方法,将平日的灵感记录下来并投入锦囊,等有空再整理。这说明记日记这种写作习惯,是从古至今一直就有的。作家努力将生活的点滴感悟及时记录,才有了数目众多的优秀篇章。学生明白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写日记的积累开始时,就会从心底激发写日记的欲望。

二、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

日记记录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和感悟,对学生而言,其生活范围是比较狭窄的,交友范围也比较固定,因此,日记比较简单、直白,多数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简单的记录,对生活感触多是以高兴或不高兴来阐述。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来看,学生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态度特征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一旦对写日记的兴趣降低,学生对待日记写作的态度就有可能发生大的转变,将其当成课后作业来完成,导致写日记变成形式主义。因此,无论在日记的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强化日记意识、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对学生的日记写作过程加以指导,既传授一些写作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同时,大自然是一位好老师,教师要多组织学生接触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加强生活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指导学生观察、体会。

三、采用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

学生爱玩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一些有趣好玩的小游戏,辅以讲故事等形式,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指导,将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结合起来。只要适当引导,让学生产生将游戏感悟写下来的欲望,教师再适时鼓励,学生会慢慢养成自主写日记的习惯。

四、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平板等设备越来越普及,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我们要巧妙运用现代网络,开展网络化日记写作活动,拓展学生日记写作的渠道。这里所谓的网络化日记,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用电脑等设备在网络上写日记,而是强调将纸质的日记,转换成电子文档、图像等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家长、孩子需要共同参加。网络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日记交流将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在这个空间,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增强,在相互学习和促进中,提高写日记的兴趣。

五、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受到表扬是学生写日记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日记评价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适当的言语鼓励,每天课前,老师和学生交流写日记的心得体会,对写出优秀日记的学生进行表扬,穿插一些鼓励性话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和写好日记的动力。又如,可以进行书面评价,即写下读后感。学生对这种直观的点评是十分在意的,这种交流方式不仅是提升学生记日记热情的有效方式,还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之一。

激发日记写作兴趣的方式是多样的,日记写作不仅是素材的积累,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做人,追求真善美,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应该把日记写作训练列入教学任务中,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日记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4

董爱萍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周家庄小学

2012年09月08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周家庄小学 董爱萍

内容摘要:

一、多读书,读好书,从模仿开始;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三、用好教材;

四、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关键词:多读书关注生活用好教材积累习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是新课改进行了这么多年,学生不喜欢作文、作文时笔下无物、语言干涩的现象仍大面积地存在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阅读的优秀作品更少,缺少必要的积累;二是平时的写作课多为命题作文,有些题目学生并不熟悉,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三是农村小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相对单调,见识面窄,有时真的是无话可说。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 “乐于书面表达”,愉快地习作。为此,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多读书,读好书,从模仿开始

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这就是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练习,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其中优秀范文可以为学生习作的创造性想象注入无穷无尽的活力,就像一位作家不是横空出世,也同样是“饱读经书”后来才成为作家。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练习,在阅读中模仿,同时,还可利用这些优秀范文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只是说说而已的空洞抽象的事物,其实优秀的习作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旦能熟练掌握运用就是一种熟能生巧的写作技能。如:饱览了石林的奇妙景色,当我们踏上归途时,由衷地感叹道:“石林啊,大自然的杰作,你就像镶钳在祖国锦锈山河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学生积累多了自然就懂得了,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当然,写作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只要按教师定向指导,学生练习,反馈强化等步骤有序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已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切不可操之过急。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因此在习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学生在描写四季时,常常按照所接触到的文章经验来写,千篇一律地写成“春天的新枝,夏天的骄阳,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这些和我们周围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还有,河里什么时候涨水了、各种花儿开在什么季节,平常能看到什么鸟儿等等,学生并不十分清楚,这些除了随着年级的升高会从课本中学到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河流山川、花草树木,并作好详细的记载,定期交流,学生有了这些经验,才不会在习作时信口开河,张冠李戴。

三、用好教材

1.用好教材,培养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会到人家的经验,接触到人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流淌着真挚情感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感情,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我们在教学第五册《可贵的沉默》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回报他们的爱”这句话,并且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谈体会,说看法,及时给予正确的导向,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在积累本上。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的。因为在后来写关于家庭的习作时,许多同学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题,感情真挚地描述了他们是如何感受爸爸妈妈的爱,以后要怎样报答他们的爱。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空旷的土地,往里种啥便长啥。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种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呢?

2.用好教材,巧妙补白

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空白”,即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或扩展情节,再造想象;或续写结尾,延伸想象等等。这样,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既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每个人都有惰性,特别是小学生,经常会不自觉的遗忘,没有督促,没有引导,明知有意义的事也会轻易放弃。为此,教师可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规定每位学生收集若干优秀习作,每个星期进行检查、批阅、既强化又鼓励,这样持之以恒,反复训练,积累就将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二、《叶圣陶谈小学语文》

三、《欧阳修论作文》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5

姓名:束永存性别:女职称:小学高级 学历:专科单位: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小学 电话:***邮编:231320

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小学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怕作文,不愿写作文,谈“文”色变。一到写作文时感到茫然无头绪,无话可说。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地写作文。关键词: 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臵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老师“试水”,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榜样与激励。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试水”。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试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试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试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我写的学生是这样的:“个子很高,身体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头,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课桌上,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个淘气包。”我读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猜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练习说话——说特点猜人物。

三、熟读多背,积累素材,学会从模仿开始。

熟读和背诵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苏轼曾言:“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熟读和背诵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厚积”还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熟读和背诵是最简单快捷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读和写的关系。其实,读和背是语文能力训练与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和背的过程中,能感知语文文字的知识和规律,“历练”文章的条

理结构,又在读和背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训练了思维,增长了知识。所以,我不但每讲一篇课文,都让学生熟读或背诵,而且还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办了读书角,每星期开一次故事会,让学生自编自演,或讲故事、背作文、或说笑话、谈见闻,不拘一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只有有了一定的读和背的量的积累,才会在写作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以赏识激励,激发写作热情。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 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会认真地写下评语。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五、展示学生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利用黑板报不大的一块地方,开辟出一片“作文小天地”,让学生中一些优秀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同时又做到定期更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有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做到人人有机会。每一期作文展示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班级小作家”。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集结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写作、乐于写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3.2、张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9)

如何搭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平台 篇6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宾中学 谢佩华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论述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观察生活,广泛阅读,技巧上生趣,评改升华。教师只要不断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生动活泼的写作局面就一定能形成。

关键词语:培养写作兴趣

目前,作文难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投入多,收效甚微,学生怕写,教师难教。如此状况,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致命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可见兴趣在学生作文中起着支配作用,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突破口,是学生写作入门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挖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阔,感受社会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我们采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作文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带到室外或学校外让他们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我捕捉灵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如我在教学“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时,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限在教室里,空洞地教给学生要如何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教法,而是组织学生分组搞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果园里,让他们投入到所写环境中充分感受,把田野、果园里的植物,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去观察,去贴近。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兴趣极高。连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也留心起来了。秋游结束后,各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次作文同学们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课后,我调

查了几位同学,他们都觉得此次作文活动挺有趣,写起来得心应手。我觉得应该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作文才能有感而发,有内容可看、可说、可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平时我注意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登山,举行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展览等有益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大大丰富了写作题材。

二、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杜甫曾立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誓言,他也确实为此而博览群书,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的阅读能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广泛阅读首先应立足于语文课内的阅读。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美文,我指导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学习名家的先进的写作技巧。

其次,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我建议学生订阅《语文报》、《作文报》等有益刊物。对于一些好的作品,就组织开展集体阅读,并讨论它在写作方面的闪光点。

当然,为提高阅读质量,我告诫学生要有选择地阅读,要读好书。对于一些名言警句做好摘抄,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和精练的句子,积累多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作自然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技巧上生趣

平原上的小溪难引人注目,高山的泉水会招人喜爱。细而究之,山泉在崎岖的峭壁上流淌,善于表现自己的风采。学生不喜爱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技巧。纵然有了写作兴趣,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犹如过河渡水缺舟桥。为此,就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技巧的专门训练。训练则可采用多种方法:一种是专项训练,像如何写开头,如何过渡,如何选择典型事件,如何描写人物等等。另一种是综合训练,这要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无论何种训练,都是有计划的进行,应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相结合,制定好学的训练计划。练前有明确目标,练中恰当引导,练后合理评析。特别是重视训练后的导向性评价诱导,使学生感到他们在写作技巧上不断进步,在“天天向上”,企盼着下次写作课的到来,人人产生出强烈的表现欲。

四、评改升华

学生的阅历少,但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都很强。肯定成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信心,并产生动力。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首先看的是成绩,然后看的是教师的评语。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当然,如果你的评语中尽是一些批评的语句,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作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写评语必须注意艺术性、启发性和鼓励性。

(一)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正面鼓励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学生作文后,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积极的评价,以得到情感的满足。教师在批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作文时应带着一颗宽容的心,练就一双善于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及时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一个学生对写作很感兴趣,文笔很生动,我就在一次作文的评语中这样写道:“好好努力,发挥优势,汲取养分,老师祝愿你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个学生在一篇写人的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很到位,我就写道:“你很成功,人物的音容笑貌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人物的高尚品质也让我们深深感动。”又如一位学生作文的结尾写得很好,就可以这样写评语:“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将文章提到了一个高度,升华了文章主题。”

总之,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珍惜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成功之处,多给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应委婉批评,重在引导

当然,学生作文中也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批评,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切忌“一棒打死”,不注意学生的感受。我们应以商量的口吻心平气和地、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提出批评意见,让学生乐于接受。如某个学生的抄写不认真,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能认真抄写必能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如某个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特多,就可以写这样的批语:“好好利用你的学习助手——《新华字典》,让它帮助你改正作文中写得不恰当的字。”一个学生作文没下功夫写,教师就可以说:“下点功夫修改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可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注重鼓励性,有亲切感的评语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一定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就感。

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探索 篇7

一.着手小处, 让学生拥有“成功”的乐趣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写作情景, 生动逼真,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颇受学生欢迎的写作训练的好方式。因此, 从小处着手创设情景, 把作文的点滴训练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 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式的长期训练, 能帮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从初一年级开始, 笔者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写作情景, 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如:抓住某位学生穿了新衣服的机会, 组织学生对这位同学进行衣着的描写, 侧重于形容词的训练;又如:在事先征得某位学生同意的情况下, 在课堂上虚构这位学生的“缺点”, 并吹毛求疵地夸大其词。当看到很多学生面露不悦的神情时,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当堂练笔, 要求一组学生描写老师批评的语气, 一组学生描写老师的神情, 一组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一组学生写出对老师的建议, 并在练笔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在类似的写作训练时, 学生情绪活跃, 而且在交流时能亮出不少充满真情的好词好句, 令人耳目一新。创设情景式的写作训练,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次次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乐趣体现在学生有了“人人能为, 人人可为”的发现, 有了“精彩在于细节”“只要注重欢声笑语就会有收获”的领悟。

二.注重积累, 让学生拥有“财富”的乐趣

生活是个广阔的舞台, 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之源。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学生才有可能实现个性化的写作。因此, 要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引导全体学生去做留心生活, 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为了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素材库, 笔者从初一起始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生活随感录”, 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以“生活随感录”记载本的形式, 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学生才会“财大气粗”起来。在初一年级, 笔者要求学生记录生活故事中的片段, 能写就行, 每周不少于三次, 不作字数限定等其他要求。这样做, 目的是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书面积累的习惯。到初二年级, 则要求学生在叙写片段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感悟, 在表达方式上既有叙事、描写, 又有议论和抒情, 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引发独特的思考, 不人云亦云, 逐步亮出个性化的精彩。初三年级, 则要求学生能写一定比例的完整故事, 并在议论和抒情方面实现质的提升, 而且能涉及到各种文体的练习。同时, 必须每天完成3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摘抄和自己的点评。

三.巧设文题, 让学生拥有“创新”的乐趣

学生有了广博的见闻和丰厚的素材, 才会写出有血有肉和富有创见的佳作来。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是学生自己人生的“史记”。巧设文题, 切合学生的人生见闻和历练, 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写作对象, 自由地选择表达方式, 自由地倾诉独到的感受, 自由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告白, 学生才会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学生有了创新的启示, 才会有创新的飞跃。因此, 笔者十分留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新出的时文, 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灵动的文题, 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我笔写我心”的快乐。如采用片段训练的方式, 如果说“创设情景”是从字句着手训练的话, 片段训练则是实现“篇”的提升的必备条件。从初一年级伊始,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性地渗透片段训练, 组织学生围绕“幸福时分”“苦恼时分”“欢乐时分”“精彩瞬间”等文题进行片段训练, 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此类文题的片段训练学生能在短短的数分钟内完成, 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一亮出自己的创见, 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8

一、注重平时素材积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1. 通过课本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题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阅读摘抄中积累好的材料,就为写作做好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广泛,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例如:每组织学生参加完一个活动,或看完一场电影,或举行一次文艺汇演,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平时学生对课外知识也颇感兴趣,投其所好,让学生从身边最感兴趣处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不断观察研究,并发动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做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知识的积累,又培养了写作兴趣。

3. 通过生活实践来积累。小学生都喜欢动手,而且动手能力很强。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有所了解。例如: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自己动手做玩具、修理小器具,到山上玩耍、捡野菜等。春天我在课余时间带孩子到小溪边,看小鱼、小蝌蚪在嬉戏,上山采野花,捡野菜;秋天到田野看金黄的稻谷,农舍屋前屋后火红的柿子。真实记下秀丽的风景,孩子的快乐,跃然于纸上,随心所欲有话可说,将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想到的、体现在学生的充分自由中。他们见多识广了,自然有太多想要说的话,有太多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样不但写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运用网络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以图、文、声、像于一体,有利于创设作文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作,情有所感而发,感有所悟而成文,顺理成章,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心理冲动。

例如:秋天到了,可以让学生围绕美丽的秋天写一篇文章。如果用以往的方法出一个题目,然后进行枯燥无味的指点,学生会搜肠刮肚,言之无物,写不出东西。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剪辑了多个场面: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花园里,菊花怒放,彩蝶飞舞;果园里,惹人的苹果;压弯了树枝的桃儿……这些迷人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情景。他们如身临其境,陶醉中,学生观后迫不及待,积极投入到写作当中,他们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写出了一个金色的秋天,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实行自主性写作,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实行自主性写作,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克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让他们发挥主体能动性,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形成和获得学生写作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组织、自己构思、自己写作、自己评改。整个作文过程,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性。作文是学生的,应该还给学生,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作文素材。

四、利用成功效应,保护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浅谈 篇9

甘浩杰

工作单位:宁明县城中镇第一中学

通讯地址: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第一中学

电话:***

电子邮箱:gan.hj@163.com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写出了也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长此以往,学生便怕作文,对作文缺乏兴趣。而兴趣是习作的动力,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有几点建议。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这些都启示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要说,不吐不快。这样学生才能表真情吐真言、作文才鲜活生动。为此,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言之有物。如:我在一次习作课 《心中的马》时,创设这样的导入: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或最擅长的方式把心目中的“马”表现出来。如果你擅长绘画,请把心目中的马画出来;如果你喜欢音乐,就把心目中的马唱出来;如果你喜欢写作,就把心目中的马写出来;如果你善于演讲,就通过演讲赞美你心目中的马。接下来同学们便进入角色,经过五分钟准备后,同学们开始展示或表演,把心目中的“马”表现出来。然后集体品析、评价。这样学生群情激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由于这样的作文贴近学生实际,第二节课学生便能根据第一节课创设情境,轻轻松松完成了作文。二,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和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好说好动,稚气未脱,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教师首先要做捕捉素材的能手。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从而,让笔下流淌出潺潺的清泉。如:我发现近来教室常扔有废纸、包装袋,于是我即兴设计了这样的写作练习: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我们的教室,对于乱扔垃圾现象你如何处理?如果你看见同学乱扔垃圾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同学们在下边各抒己见。最后,我说:“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接下来就让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说写训练。这是结合学生实际的一堂课,集观察、发现、说话、写作于一体,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既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德育教育,改掉不良行为。

三、用故事激发情趣,入角色进行创造,由人及己。

初一学生主要训练写记叙文,尤其需要运用活动境,以便有利学生留心生活,观察思考,取材写实。我设计了一堂“听讲创造写作课”即听讲故事,展开三声叫喊的创作活动,写一篇记叙文。

首先听我讲半截故事:古时候,有三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皮球,其中一个官家弟子,一个是富家弟子,一个是平民弟子。他们玩得正开心,忽然球掉进了树洞里,树洞很深,还转了许多下滑弯,皮球已经不见了。这时三个孩子都很着急,对这个局面发出三声叫喊。官家弟子最先喊,平民弟子最后喊,每个人只喊出三个字,喊声各不相同,但要恰切地表现他们各自的特点„„请同学们想想看,这三个孩子各喊出哪三个字?

这时,教室里一片呐喊,同学们情绪非常高涨,揣摩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经过归纳后,主要得出以下三种声音:

官家弟子喊道:“来人啊——”(气势汹汹地)

富家弟子喊道:“算了吧!”(无所谓地)

平民弟子喊道:“动手吧!”(坚定地)

接着,同学们便开始道出之所以这样喊的理由:官家弟子依仗权势,一遇到困难便就高呼“来人”,表现出他骄横的性格和寄生虫生活的特点;富家弟子因家中有钱,浪费成性,丢个把球毫不在意,遇到困难根本不会想到付出劳动代价去克服,因此,他会喊出:“算了吧!”言下之意是“值什么钱,再买一个算了”表现了他挥金如土的败家子的特点;平民弟子因家境较困难,丢了皮球,深感可惜,遇到困难高呼“动手吧”,表现出热爱劳动,大胆创造的特点。

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和分析,我继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转入写作训练。我以《三声叫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学生个个兴趣勃勃,写作水到渠成,尤其是联系实际谈启示时,有些同学亮出自己某些“寄生虫”的弱点,自己生活上的事,往往依靠父母代劳;遇到困难心里就喊“算了”;“动手”应该成为自己的座右铭。

四、音乐畅想法

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能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在指导学生写“童年趣事”的习作时,我先给学生听歌曲《童年》、《捉泥鳅》,在歌声中触发了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接着,让学生把想到的童年趣事说给同桌听。通过听音乐--回想往事――互述往事,把学生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课堂上出现了一句句“我想说”的声音。让学生充分讲述后,顺乎自然地让学生把想说的写下来让家人、老师分享。这样,学生当然乐于去写了。

五、多媒体展示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取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全面,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系统,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官信息,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我在上《皇帝的新装》时,就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童话的大胆想象和夸张,我播放了最后一部分——展新装。这样的影片放映是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的条件,给学生创设了感性认识的丰富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丰富本节课的内容,更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模仿空间。由于影片的人物栩栩如生,假恶丑,真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此过程,使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体会到童话作品的生命力。接着让大家结合课文进行情景表演:

角色:皇帝、小孩、爸爸、百姓

要求:抓住人物性格、神态、语言、表情自然

接下来我就布置作文《皇帝的新装》续写,即不改变本文原意,发挥大胆的想象,给原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这样学生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克服了怕写作文的心理。

六、激发想象,让学生快乐作文。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O”,让不同年龄的人说说“O”像什么,结果,年龄越小的孩子想象越丰富,而年龄越大,想象越贫乏,因为他们受到太多规划“要求”的束缚。而想象力的缺乏又是制约学生作文成功的最大因素,因此,作文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作文需要想象,而初一学生正是以想象见长。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作文天地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让学生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以满足的他们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为作文提供良好的驱动力。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体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会写”为“我爱写”,他们把作文当作一种享受,一种自我满足。例如,一位教师在作文训练时,在黑板上写“小狗”“电脑”两个词,让学生自由想象,设想在小狗和电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学生构思奇特,有的说小狗在电脑上发email;有的说小狗见到电脑以为见到怪物;有的说电脑帮助小狗解决了一个个困难„„然后,教师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下小狗和电脑之间所发生的事,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表达。这样,学生自由自在地在作文天地里驰骋,心中有说不出的快感,作文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们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写故事,改写故事,写想象作文,写科幻故事,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丰富了,学生便能在作文中自由发挥,语言也随之生动起来,童真变自然流露,作文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一、(《叶圣陶论创作》)

上一篇:谁的青春不奋斗读后感下一篇:忆小学生活趣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