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兴趣培养(共12篇)
小学写作兴趣培养 篇1
小学作文的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第一, 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第二, 词汇贫乏, 语言不够生动形象, 通篇都是“口水话”, 没有“文”的色彩。第三, 错别字较多, 病句较多。第四, 空话、套话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有:第一, 不知道怎样锤炼语言。第二, 思维不严密, 条理不清晰, 影响表达。第三, 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影响表达。第四, 现代汉语语法学得不好, 常有语病。
兴趣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写作的兴趣则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课题。写作兴趣的培养涉及多方面因素, 诸如习作的指导方法, 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艰难、复杂而又细致、耐心的工作。结合教学实践, 我认为有如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依据学生的喜闻乐见, 采用“记叙”写作, 提高写作兴趣。
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事物, 其心理状态是积极的, 反应是强烈的, 感受是深刻的。因此, 针对学生的喜好, 采用较易获得成功的记叙习作, 可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例如, 有的学生喜欢听故事, 老师可摘选精练短小的童话、寓言、笑话等, 讲给学生听, 然后请学生把故事记下来, 有的学生喜欢看连环画, 教师就可以从中选出适宜的, 在学生看后, 要求他们把连环画中的故事写下来。
二、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采用“即兴”习作, 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多数活泼、好动, 如果组织有意义的游戏、文娱、体育、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 则不仅妙趣横生, 而且他们会踊跃参与。老师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指导, 注意把活动引向健康的轨道, 学生则能从兴高采烈的活动中获得“有兴即发”的写作材料。这就发挥了“即兴”习作的“兴中成文”之功效。例如, 在《记一次课外活动》一文中, 打篮球的学生就写出了“互相配合”, 不逞个人本事, 夺得关键的2分的紧张场面。做“狼和山羊”游戏的学生则写出了“狼被抓住了”的那种又蹦又跳的喜悦。学生不仅玩得高兴, 而且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不仅克服了写作的厌烦心理, 而且大大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改进讲评课的教学, 采用“旧文新作”, 扶植写作兴趣。
学生在作文评讲课中的心理状态大多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即使是某一个小小的方面, 或是文中的一句话, 甚至是某一个措辞, 都会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 以致写作兴趣经久不衰。要是教师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 甚至责令“拆除重建”, 那么学生将如皮球泄气, 写作兴趣则有一扫而空的危险,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老师就要认真、细致地讲究作文的评讲方法。特别是对“差生”的习作, 更应根据实际, 挖掘文中的“火种”, 设法使之“复燃”, 这样才能给差生带来继续前进的希望, 不至于使之兴趣遭遇扼杀。评讲和鼓励学生旧文新作, 不仅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会受到挫伤, 反而日益提高。
四、家校配合, 采用“校作家读”、“家作校读”, 培养写作兴趣。
一方面,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单靠学校的作文教学, 还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校作家读”和“家作校读”是家校配合, 广泛、持久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好做法。如果让学生将自己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家里人听, 则能让学生从中得到鼓励, 有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 教师应让学生注意观察、体验, 把家里感人最深、最使人难忘的美事、趣事或者伤心事、气愤事等, 以日记的形式在家里人的指导下记载下来, 老师定期审阅, 择优在班上读给同学们听。这种做法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写, 而且得到了经常的、自觉的习作训练。同时, 学生因写出了受老师、同学、父母、兄弟姐妹赞赏的文章而写作兴趣大增。
总之, 只有认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才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则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针对实际, 采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实施的方法,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从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方面论述了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 为了使其真正得到提高, 我们应细致地对学生作文进行解剖, 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实践教学中, 多种能力应相互作用, 协调发展。这样,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只有认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才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必须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针对实际, 采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实施的方法, 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杨成章.作文教学原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M].毛泽东选集.
[4]冯军梅.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 2006 (5) .
小学写作兴趣培养 篇2
龙口中心小学 何文才
内容提要
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失去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兴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同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联,使人动情的东西,令人喜爱的东西都能让人感兴趣。因此,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动于中发于外,就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 情感 兴趣
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相象作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阵地,素质教育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刘,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是其中原因之
一。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对我后来发生的影响,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尔文小时候是个平庸的孩子,但是由于酷爱大自然,并以最大的热情从事学习,搜集标本进行野外观察,因此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一节怎样引导学生感兴趣的参入课堂作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文教学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活动中,教师如何恰当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我教学《记一次活动》时,我课前画上几幅画,让学生做评委,评一评,评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可高兴了。课的伊始,教师就扫除了学生心里障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就问;“老师,是您画的吗?”“是呀。“哦,真了不起。”教师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表达,来促进学生写作的欲望,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起点,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教学中就自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应就会有所提高。《新课标》就明确地把“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活,重在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海洋的内驱力。
二、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情感中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郑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既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又有着现实的紧迫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某件事物或活动有了情感,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加《记一次活动》课前学生评出了一幅色艳丽的“小丑”图画。我举起那幅画,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学生个个发出称赞声,借此时机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幅画的赞美(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一下课堂就像开了锅的水,我趁势说:“孩子们,为什么不大声说一说自己的心里想说的话呢?”这一下像开了闸的山洪。“老师,我说”“老师,我说„„”教室里出现一片如“林”的小手。一个个小脸如粉红的桃花,映入我的心田,一张张小嘴如同爆行,接二连三,响个不停。什么“漂亮的小丑”“美丽的小丑”、“可爱的小丑”“我想跟她玩”、“我想跟她做朋友”“我也想画一幅”„„当你看到如此的情景,怎么不为此所动、所喜呢?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水到渠成。这正是现代需要的课堂教学呀!正是因孩子们对这幅画有了情感,才能把自己的心声用词用句来表达。达到我嘴说我心,我嘴说我见,我嘴说我想的目的。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不作限制,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对教师上的一大成功,我们应当爱护这些小天使个性化的语言来完成的作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很容易根据学生的外在行为来判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及程度如何。兴趣对学生个性品质及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极大,是任何品质难于取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学生个性发展学习与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写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教师趁热打铁:“这小丑可爱吗?”“可爱”“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小丑’缺了鼻子,需要画上。“”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个‘贴鼻子游戏’好不好?“教师我来”„„。我首先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给“小丑”画鼻子。学生有的把鼻子画到眼睛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头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耳朵、下巴等等。引得孩子们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其中有个同学观察非常的细,找准目标之后,准确的画好了鼻子的位置,顿时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我又让那个学生介绍他成功的经验,在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所得。这样活跃的课堂,会深深在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是“趣”激活了课堂,是“趣”让孩子们难忘,是“趣”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也说过:“只有哪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有成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学生个人的内在学习品质,是学习的内驱力,但它往往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外化出来的。
四、作文的兴趣从需要中来
需要是人的本能,当本能需要时,就会转向行为。文笔练习是要抓住兴趣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自己做的看的听的想的都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的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边不停地写。学生的这种行为就是教师的需要,同时也要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只要我们能达到自己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激发学 生。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3
一、注重平时素材积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1. 通过课本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题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阅读摘抄中积累好的材料,就为写作做好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广泛,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例如:每组织学生参加完一个活动,或看完一场电影,或举行一次文艺汇演,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平时学生对课外知识也颇感兴趣,投其所好,让学生从身边最感兴趣处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不断观察研究,并发动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做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知识的积累,又培养了写作兴趣。
3. 通过生活实践来积累。小学生都喜欢动手,而且动手能力很强。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有所了解。例如: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自己动手做玩具、修理小器具,到山上玩耍、捡野菜等。春天我在课余时间带孩子到小溪边,看小鱼、小蝌蚪在嬉戏,上山采野花,捡野菜;秋天到田野看金黄的稻谷,农舍屋前屋后火红的柿子。真实记下秀丽的风景,孩子的快乐,跃然于纸上,随心所欲有话可说,将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想到的、体现在学生的充分自由中。他们见多识广了,自然有太多想要说的话,有太多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样不但写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运用网络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以图、文、声、像于一体,有利于创设作文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作,情有所感而发,感有所悟而成文,顺理成章,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心理冲动。
例如:秋天到了,可以让学生围绕美丽的秋天写一篇文章。如果用以往的方法出一个题目,然后进行枯燥无味的指点,学生会搜肠刮肚,言之无物,写不出东西。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剪辑了多个场面: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花园里,菊花怒放,彩蝶飞舞;果园里,惹人的苹果;压弯了树枝的桃儿……这些迷人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情景。他们如身临其境,陶醉中,学生观后迫不及待,积极投入到写作当中,他们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写出了一个金色的秋天,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实行自主性写作,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实行自主性写作,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克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让他们发挥主体能动性,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形成和获得学生写作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组织、自己构思、自己写作、自己评改。整个作文过程,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性。作文是学生的,应该还给学生,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作文素材。
四、利用成功效应,保护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4
一提起作文, 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畏惧、厌倦和失望的心理。造成如此心理障碍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 这跟习作素材的积累有关, 积累少, 写作时必然思路闭塞, 捉襟见肘, 举一而不能反三。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积累习作素材, 为学生习作成功奠定基础。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认识人类社会, 通过观察、认识、体验, 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在平淡中寻找新奇, 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 成为学生极好的习作素材, 这样写作时就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从而使写作兴趣初步得到培养。
积累习作素材, 光靠直接感知现实生活即直接观察是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图书、刊物等间接了解, 即间接观察, 积累各种知识, 开阔视野。这些间接观察具有时代性、广泛性、自主性, 学生可以随自己的喜爱任意学习吸收, 引发联想或想象。
小学生的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获得。阅读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因此, 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好教科书, 从中获得读书的方法, 然后再去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让学生多读书, 读各种书, 并把读书思考、小练笔结合起来, 使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 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以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 力求让学生获得习作成功感, 以刺激学生产生良好的习作动机, 推动学生主动参与习作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习作的欲望, 让学生把习作成功感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 使之转化为具有稳定效应的内驱力。
一部分学生怕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写作能力上的差异, 一贯地用整齐划一的训练内容、方式, 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齐步走, 结果优等生发展受到限制, 中下学生无法承受。
因此, 要让学生习作获得成功就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起点, 因材施教。一方面, 对中下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耐心和有效的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努力做到宽而有度, 严而有格。教学中, 可对他们超前指导, 预先告知习作题目。另一方面, 在教学时应将修改的重点放到作文选材好、有能力、有希望修改成好作文的学生身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尽管整篇文章难以达到优秀, 但是部分片断, 甚至几个词句用得好的情况, 还是可发现的, 把进步快的习作, 整篇或者片断抄写出来并加以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同样获得成功的感受, 以此增强习作的信心。
作文评分中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评分太紧, 总觉得作文不像数学那样, 很难打高分, 更难打满分, 这就使一部分习作困难大的学生失去了信心。因为有些学生读了好几年书, 写了几十篇作文, 从来没有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 可谓是习作中的“贫困户”, 这样的学生能对作文树立信心吗?
中下学生习作不合格或等级过低暂不打分, 以“阅”代替, 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改得好的加分, 使学生知道老师评讲后还有修改再加分的机会。我待讲评分再让学生进一步修改, 再批改予以加分。这样既可作为学生努力修改争取加分的动力, 又可达到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索与实践 篇5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阅读量少,写作经验不足,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自信心;观察积累;课外阅读;评比激励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会愁迷苦脸咬着笔杆“冥思苦想”,结果还是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或者“三言两语”“高度概括”“空洞无物”草草收笔,以图完成任务了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怕写作文的表现。学生之所以“怕”,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消除作文神秘感,培养写作自信心
作文,对小学生而言,就是练习运用自己学过的字词,即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小学生练习写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来,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写作并不神秘,无所畏惧,相信自己也能写,也会写,要让学生有这种良好的写作心理。在平时的练笔中,让学生写自己想所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只要真情实话就好。教师在批阅时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结合每位学生的写作状况批注,尤其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都予以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会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不要在课堂上点名批评,而是以书面语言交谈。长期如此,师生之间有一种朋友式的情谊,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不仅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而且还主动写日记,对作文有很大的兴趣。
二、观察积累,激发写作欲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捕捉积累作文素材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这无疑要求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观察,教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在观察中动脑筋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本质,并做好观察笔记。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积累,以解决做“炊”之“米”。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各具特色,都是学生极好的作文素材,只要教师引导恰到好处,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现象,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学生的写作欲望将得到激发。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读中学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感兴趣,总想弄个明白,只要教师留心,善于捕捉这些求知火花加以及时引导,并开展一些专题读书活动,学生对课外阅读就会发生浓厚兴趣。其次,根据学生特点,向其推荐有益读物,要求内容健康,体裁多样,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阅读能力的,如《课堂内外》、《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科学》等。再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泛读、浏览,知道基本内容,作品结构、选材、语言风格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读出弦外之音,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多种形式的评比激励
除了老师的情感鼓励外,在学生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评比也非常重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第一,榜样示范。每次单元作文的佼佼者由教师在学生中朗读,并指出长处所在。练笔中所选的文章由小作者自己在班上朗读,对写的精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来,对写得好的同学是一种鼓励,对落选的同学也是一种鞭策;第二,学生自评佳作。每学月一次,教师规定范围,给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写成后每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由学生自己评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交流,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作文的自我修改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写作形式不拘一格
教师要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除了单元作文按书本的要求写外,我对作文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学完一篇课文,我会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你是本文的主人翁,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假如你会写,你该怎么写?或写读后感;或续写;或创设情境改写。如果在班上发生了一件事,我会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反映出来,如果对某个学生进行说教,我会让他在日记中写出内心的感受来。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到有许多东西可供自己写,这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无疑是一种激发。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6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学习是最基础和关键。但在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里发现,有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每到作文时,他们就是提笔发愁,不知道从何写起。主要原因就是对作文不感兴趣,这给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要想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仅靠课堂教学,更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及平时的日积月累,在一点一滴中渗透,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作文带给他们的乐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 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没有一定积累和素材,很难写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学时,教师也不要过多的要求,要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先让学生喜欢写作,然后再写。平常的教学,教师要抓好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多说、多写。积累一定知识,如词汇、句子、片段等,才在写作中如鱼得水,写出好的文章。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课外阅读,如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美文,对文章里觉得好的,比较优美的字句或段落,不仅要背诵下来,更要抄袭在笔记本里,时而拿出来温习,同时,还要求学生经常读书看报,看报纸,听新闻,并还坚持做读书笔记。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从中学生可以培养了语感,积累充足的写作素材,当在写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观察是写作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因为写作源于生活,平日里要多留心身边人或事,多观察,对总结,这样才能在写作中才做到有感而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要做到:一要抓特点;二要展开思想空间;三是用情专一。观察不仅要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鼻子闻,嘴巴品赏,还要把事物输入大脑里进行“加工”。如,出一个题目,写景物作为,以学校为例。当布置完后,教师就带领学生到现场去观察,把基本观察方法介绍后,任由学生自己去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对校园有了一定了解,作文时教会学生从自己观察到点进行文章,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断真情实感,还充分用了自己阅读所积累的知识丰富了文章,很多学生都写得生动感人。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又是生动活泼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真实的丰富的生活,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学生不会写文章,甚至写不好文章,大多是因为他们平时缺少观察,缺少真实的生活。素材多了,写起文章就轻松自如了。
2 赏析范文诱发学生情趣
“兴趣与一定的情感相伴随”。基于学生对阅读课比作文课感兴趣,便利用阅读来激发学生情感,渗透写作的知识,使学生对作文产生间接兴趣。让孩子阅读名篇名著,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我爱家乡的杨梅》这课时,带领学生仔细分析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并且按照作者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家乡的特产,并且按照其的写作顺序去说去写,孩子便会很容易的学会使用修辞方法,根据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把事物写得具体化。
通过感受范文的写作方式,先让学生欣赏文字的驾驭,然后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具体是把课文的基本思路教会学生,然后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多读-多积累-多思考-多练笔等,把写作最基本的技巧学会,再指导学生去学习课外读物,再从课外阅读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当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积累后,学生写作兴趣就自然有了。
3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要想让孩子的作文水平尽快提高,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我认为,用提问的方式,采取启发式的引导效果比较好。例如:指导学生《家乡的小河》这个习作,一定要简单的叙述写作思路。先交代小河的地理位置,再交代小河以前的样子,然后说一说小河现在的样子,最后点名文章的中心,要我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这样,在孩子的心里有了写作的顺序和文章的中心内容,再鼓励孩子扩展,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对孩子的优点予以表扬,这样就会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
除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开展故事会、速写活动、演讲比赛、朗诵会等活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把从课外书中积累的知识展示出来,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施展,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样长期的教学,学生的知识不知不觉地增多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4 开展作文集体评改活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先给批改好,然后注上批语。教师的批语要热情、诚恳,娓娓动听,评断准确、科学、民主。然后发作文本发给学生,由学生交叉阅读,并要求学生阅读后写出相应的批阅和简短的读后感,甚至要求找出文章中的优点和缺点。
要想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作为教师就应该把课堂搞得妙趣横生,尤其是对讲评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把作文的评改权交给学生,把学生互评互改纳入课堂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
(1)要把典型的作文作为范文,投影在大屏幕上;
(2)对照要求读作文,小组讨论;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评改;
(4)点面结合,适当小结。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让学生动脑动手又动口,锻炼了学生的敏捷的思维和发言的能力,全班受益。只要教师辛勤耕耘,定能喜获写作丰收,学生写作兴趣将会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徐云兰.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探析[J].科技视界,2013(11).
[2]甘正军.让学生爱上写作[J].文学教育(下),2011(06).
[3]陈松.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
作者单位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 篇7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
针对于对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 以及新课标中关于写作教学的目标及理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的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1 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 培养其写作兴趣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恐惧感, 没有写作的欲望, 所以, 我们首先要消除学生的这种恐惧感, 让学生对其写作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
1.1 创设情境, 让孩子在开放的课堂中享受乐趣。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 必不乐学!”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 他们应该高高兴兴, 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 充分感到快乐。”创设情境的策略就是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将言、行、情融为一体,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诱发学生习作的动力。
1.2 参与各种活动, 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非常广阔, 除了课堂, 还有课外, 除了学习, 还有活动。课间活动、班级活动等不仅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翘首期盼, 最感兴趣的, 也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1.3 在作文命题的内容上放宽尺度。
在作文命题的方式上, 坚持“开放式”的命题原则, 比如半命题, 努力做到新颖多样、自由活泼, 让儿童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 给学生以新鲜感, 提高写作欲望, 诱发对作文积极的认知情感。
在改进作文命题的同时, 还应淡化对审题的要求, 以避免束缚学生的思想, 造成其心理障碍。确有个别学生因题目而感到无事可写, 可允许他们换一个题目, 即使有的学生写走了题, 也可以指导他们根据作文内容自己另换合适的题目, 让学生放手去写自己想写的事。
2 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感受和体验
鲁迅先生说过,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 方能下笔”, 因此, 我们要重视提高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 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 使学生不再担心“无米下锅”, 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 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2.1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做个有心人。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 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 观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教给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 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遇事则事, 遇景则景, 这也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 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 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 真实感人。
2.2 培养学生好的观察习惯, 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观察习惯的培养, 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致
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 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 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图画, 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 如实物、图片、影片等, 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中高年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 观察生活, 观察社会, 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了好的观察习惯以后, 再引导学生从观察中产生联想。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进行积极的思维, 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3 增加学生阅读量, 拓宽知识面
3.1 引导博览群书, 培养作文兴趣。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书读多了, 写起来似有神仙相助。因此, 学生只读小学语文课本还不够, 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多读课外书。然而, 现在很多学生对打游戏机、看电视非常入迷, 对读课外书却不感兴趣。我们知道, 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的, 而是后天激发和培养而来的。
3.2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为作文准备素材。
知识靠不断地积累, 但人的记忆力有限, 读过的书, 时间一长, 印象就淡薄了, 甚至遗忘得一干二净了。因此,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专门设一本读书笔记, 边读边摘抄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 并进行分类, 通过不断的积累, 学生就会拥有一个小型的“知识材料库”, 读得越多, 写得越勤, 积累的材料品种就越多, 作文的素材就越充足, 从而解决了写作文时“无米下锅”的问题。
要想写出好的作文, 离不开广阔的思路, 而多读正是拓展学生思路, 发展学生思维的源泉。多读了, 准备作文的“米仓”多了, 他们选择写作的空间也开阔了, 写出来的文章才新颖, 所描写的故事情节才精彩。
4 注重鼓励性评价,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 这是教育的真理。”“爱学生, 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也主张:“教师要用全部力量来把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的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 只会激发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高涨、轻松愉快的比情绪低落、忧郁愤懑的积分要高20%左右”。长期以来,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 再加上教师评语的生硬、呆板, 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很苦的事。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要蹲下身子来看,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初学初练阶段, 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 缺点、毛病自然很多, 这是正常的, 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评语中要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即便是对学生作文中不足之处, 也要用商量的语气。
4.1 努力营造展示成功的氛围。
展示成功是对学生最大的激励。教师可以通过多条渠道、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氛围。
4.1.1 为学生提供习作交流的天地。
把优秀习作或好词好句进行小组交流, 班上朗读, 贴到墙报, 宣传橱窗, 送广播站播音等。
4.1.2 满足发表欲望。
在各年级开设作文园地, 让更多的学生都有发表的机会。也可以经常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自编作文小报, 作文书比赛, 优秀作品橱窗展览或送各班展示等活动, 使这些学生树立作文成功的信心, 加深成功的体验, 而特别优秀的作文可送上级单位参加征文比赛或向报刊投。
4.2 改革作文评价体系。
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 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是学生的心智创造, 离不开认知情感的依托。教师的评价过程也应是激励、唤醒、鼓舞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对自己充分期待的过程, 这是促进情感稳定性的策略。
4.2.1 分层评价。
即分别对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 划分为几个层次, 分层次对作文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使一贯与优秀等级无缘的后进生也能享受到作文的快乐, 从而激起其作文兴趣, 促进其发展, 作文水平有了提高后, 可及时划入更高层次。
4.2.2 鼓励性评价。
教师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 强化激励、尊重学生的个性语言。才能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评价方式应多采用建议式、商量式、鼓励式, 评价语言要尽量做到委婉动听。
4.2.3 在集体中评价。
对小学生的作文评价, 教师应尽量为其创造一些“集体环境”。把小学生的作文多放到集体场合去评价, 以此来满足他们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心理需求和成就感。学生感觉到了老师的信任, 增强了自信, 同时也逐步提高了自评能力, 这样, 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就能大大的得到提高。
5 加强日常练笔, 锻炼写作能力
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随感, 教师不刻意的规定题目。可以引导学生要么描写自己对一处风景的观后心情, 要么抒发自己对一个人的崇拜、敬佩之情, 要么描写自己对一件事的认识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较为熟悉的人和事, 做到按照自己的欣赏价值、敬佩程度、认识程度写出自己心中真真实实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可以是很短的一段话, 甚至可以是一两句话, 只要孩子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 从根本上避免空洞与虚幻, 初步实现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真实感受。这样长时间的锻炼下去, 学生有了自己理解问题的方式, 有了自己理解问题的角度, 写作文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8
一、做好学生作文入门的指导
任何事情, 在刚一开始的时候, 因为对于事情的不熟悉, 所以会有一种天生的惧怕感, 尤其是小学生, 就更加明显。小学生在三年级以前, 只是读课文, 练说句子, 没有接触过作文, 根本就不知作文到底是何“怪物”, 所以从三年级刚开始写作文, 肯定会感到不知所措。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 就是不知道怎样写, 写什么, 这实际上就是教师作文入门指导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刚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文, 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从阅读开始。
小学生年龄较小,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 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高, 写作就更不是他满能承受得了的重担。所以为了使学生对作文有一个简单地感知, 降低入门的难度, 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小学生作文, 并且教师让学生读的时候, 要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去读。例如, 读的作文字数要少, 最好掌握在100到200字之间, 故事情节较为简单易懂, 趣味性较强,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的阅读兴趣。还要注意读的时候要分类, 可以让他们两天都读描写家庭成员的作文, 可以两天让他们都读描写同学之间的故事的等等, 以此类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 就会使学生了解一些类型的小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这样就让学生感到写作文不是那么难了, 减小了他们的入门畏难情绪。
2. 从简单开始。
凡事都是由简入繁, 由易入难, 这是学习一项本领不可违反的基本规律。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 就像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子一样, 刚开始肯定会摇摇摆摆, 行走不稳,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就会行走自如。作文也是一样, 也应该从简单的练习起,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 作文知识的增多, 难度也会逐渐增加, 写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这样的练习过程, 学生会感到作文不是很难, 而是非常简单, 而且还很有趣,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 并且愿意继续学习下去, 这就为以后学习更高难度的作文, 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作为语文教师, 切记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写作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作文题目, 那样, 只会适得其反, 使学生刚开始学习作文的一点兴趣, 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3. 从说清楚开始。
小学生写作刚开始肯定会前言不搭后语, 语句不通顺, 中心不明确, 主题不清楚, 详略不得当,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分段不正确, 错别字等, 都是小学生刚开始出现的错误。但是教师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打击、讽刺、挖苦, 反而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进行改正, 对学生作文当中的一点好处, 都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这就会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刚开始阶段, 要求可以简单一点, 只要学生能够把基本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而不必提出太多、太难的要求, 那是不切合实际的, 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与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相违背。
4.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材。
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 小学生的作文就应该多选小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 这些生活当中的身边事, 身边人, 是他们最为熟悉的, 所以写他们就会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更何况是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 所以只能是让他们写那些生活当中熟悉的事和人, 才能使他们感到“有米”可做, 无形当中, 就为他们写作文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所以作文入门难易程度, 与教师的引进游戏那个当大的关系, 教师的指导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作文从模仿开始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中阅读一篇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例文,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进行阅读, 使学生感到例文已经非常熟悉了, 熟悉了作者的表达方式, 表达的感情, 表达的习惯。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例文, 模仿写一篇形式、语气相似作文, 教师在全班挑选一些学生作文, 集体进行评判, 指出其中写得好的地方, 写得不好的地方, 需要做出哪些改正。这样不但使写作文的学生本人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而且也使全班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 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作文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会
教学中, 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作文题目, 往往使学生感到是“镜中花, 水中月”, 摸不着头脑, 不知从何写起, 因为所要写的内容根本就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 没有切身的体会, 所以就写不出教师要求的作文来。例如, 《我的奥运会之行》就是一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作文题目, 但是大部分学生从来就没有去过奥运会, 对奥运会的了解也只是从电视和电脑上得到的一点肤浅的了解, 所以教师让学生写奥运之行, 就是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再定作文题目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还有的教师在这一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例如一位小学三年级教师, 在写作文之前, 先把孩子们领到郊外, 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大自然的美妙, 体会大自然当中的一草一木, 教师还在旁边适时地为学生指点。回教室后, 又找出几篇写郊外景色的作文, 找几名学生在班里轮流朗诵, 使学生学习景物作文的基本写法, 然后才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文, 并且不规定作文题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定题目。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降低了学生作文入门的难度, 提升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使学生懂得了作文的道理。作文就是要写真实的事, 用自己最喜欢的语言风格, 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9
关键词:写作兴趣,活动,阅读,创意
小学生认为写作最大的障碍是“无话可写”, 为了消除学生的写作障碍, 依据国内外的写作教学理论, 确立“活动—观察—自由写作”的模式, 重新确定作文命题的思路, 让学生多观察、多体验, 尊重学生的创意, 并且通过阅读促进写作, 重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促进互动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水平。
一、确立“活动———观察———自由写作”的模式
通过对学生产生写作难的原因的调查发现, 多数小学生认为写作最大的障碍是“无话可写”。这一原因尽管有较大的代表性, 但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收获相比并不相符。学生生活丰富多彩, 经常因为一个新奇的发现、一个有趣的游戏争先向语文老师汇报, 口头表达非常流利。为什么到了书面写作时就无话可说呢?依据国内外的写作教学理论, 我决定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尝试消除学生的写作障碍。
首先, 重新确定作文命题的思路。“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可得益”。写作兴趣是写作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当对写作产生兴趣时,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练习, 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乐趣或需要。类似《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我尊敬的一个人》等呆板的命题已失去了作文的活力, 学生又怎能产生持续的兴趣?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乐趣, 以及学生的体验为素材而设计的作文命题才能打动学生, 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前段时间小学生中流行玩悠悠球, 而且个个玩得很炫。教师随即布置了和悠悠球有关的作文, 题目自拟。当看到学生上交的作文时, 教师立即被学生的描述所感动。《我玩悠悠球》一文, 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练习悠悠球的过程;《我的新朋友———悠悠球》把自己对悠悠球游戏的喜爱展露无遗;《悠悠星球大战》更是上演了一部惊险刺激的科幻大片。有了初次探索的成功, 我又相继作了多次类似的尝试, 每次学生都能带来不同的惊喜。由此可见, 学生并不是真的无话可写, 只要作文的命题贴近学生实际, 能够反映学生的心灵, 他们就有话可写, 而且写得得心应手, 妙笔生花。
其次, 让学生多观察, 多体验。学生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可以增强对生活的体验与感知。“小小魔术师”“肥皂泡泡”“地球一日故事”, 等等, 活动中有观察, 有体验, 学生以没有负担并且愉悦的心情尽情活动。既增长了知识, 又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再借机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学生不仅没有了闭门造车之苦, 反而会有欣然为之之乐, 不再为无话可写犯愁, 写作兴趣自然就浓厚了。
二、以阅读促进写作
小学生写作困难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话写不出, 颠来倒去就是那些定式化的雷同表述。例如, 要描写花开得好, 就只会说“美丽极了”“真好看”“太漂亮了”, 缺乏个性化的表达。写作时表现出词汇贫乏、语言苍白等现象, 说明学生阅读量不足。这直接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相当直接的作用。当学生不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 又怎样从写作中获得快乐呢?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时间。例如, 教师在每一堂阅读课中都力求讲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有所收获。另外,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书店或互联网上搜集与课堂阅读内容有关的书籍资料, 进一步拓展知识面。班级中建立了“图书角”, 学生在此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举措, 收到了积极效果。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 课上课下, 随时都有书可读。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随时摘录好词佳句, 或将自己的感想和启发记录下来。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 指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让读和写融会贯通。学生不再有话不会写, 自然也就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三、由“仿”到“创”, 尊重学生的创意
一般来说, 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 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 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因此, 从仿写起步, 逐渐过渡到独立作文, 这是我在写作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小学生使用的课文实际上就是学生模仿的最好范文。在阅读课上, 教学课文的写作特点, 积累好词佳句。到作文课上, 就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特点, 有目的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比如学了《石榴》, 就让学生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学了《掌声》, 就让学生仿写发生在朋友之间难忘的事情。当然, 仿写并不是要求和范文的写作手法完全一样, 那将背离训练的初衷。如何确定写作的内容, 以及如何抒发内心的情感, 还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后确定。教师最好尊重学生的想法, 不要一味限制。经过多次运用和锤炼, 学生会把模仿到的好词佳句和写作方法, 逐步变成自己的东西, 其独立写作的能力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所谓习惯成自然, 只要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感, 并坚持仿写训练, 其写作的兴趣就自然地产生了。
四、重视作文中的闪光点, 并促成展示的机会
无论批改作文, 还是讲评作文, 教师都要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即使一篇作文中只有数句话或一个段落写得精彩, 也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教师在班级板报和墙报上专门开辟了作文展示栏。每当发现优秀作文时, 除了会让作者在课堂上朗读外, 还把作文打印出来张贴在展示栏中, 注明作者, 标注出好词佳句, 让同学们共同鉴赏。努力创造机会, 把优秀的作文推荐给校报编辑, 并鼓励学生积极给报社投稿, 以及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等。每当学生看到自己或同学的作文发表或者获奖都争相传阅, 激动与喜悦溢于言表,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促使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以同龄人的事例激发兴趣
我平时注意收集每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 以便为新一届学生提供范文, 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会在课堂上将这些优秀作文读给现在的学生听, 并且会介绍作者当时和现在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样的学校, 同样的教室, 同样的老师, 为什么同龄人的作文能达到高水平?我们升入高一级后能否给下一届的学生留下同样优秀的范文呢?以此燃起学生要求进取的热情, 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六、利用博客增进互动
博客, 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等, 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通常是由个人管理并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页。典型的博客包含多种信息形式 (主要包括文字) , 读者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我建议学生建立博客, 写写随笔, 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让更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阅读和点评。教师亦将自己建立博客写文章的经历和学生一起分享, 学生们听得兴趣盎然, 展现出较强的表现欲。在教师和家长的协助下, 很快就有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了作文, 同学们也竞相点评, 交流写作经验。甚至, 不少学生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博客了吗?”, 教师也经常到学生的空间和博客上看看, 和学生交流写作的想法。博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使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快乐, 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由于博客具有写作形式、发表和沟通方式比较自由等特点, 学生可以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并且能够被更多人阅读和评价, 满足了学生写作时渴望的认同感, 自然会喜欢上写作, 并将博客作为一种崭新的写作方式。
七、结语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只是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际上, 只要教学方法恰当, 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其写作的兴趣就会不断激发和强化, 作文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小学生写作的难题自然就会逐渐地化解。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0
一、教师给学生明确写作技巧, 让学生感到写作文并不可怕
小学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写出来就行。这样要求学生写作文, 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明确自己从哪方面去写。教师这样简单的一说, 学生就很好的认识到写作文原来就是这么回事, 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是文章, 这样学生就感到写作其实并不可怕。例如, 我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语文活动课时, 组织班级学生去公园观赏景物, 要求每个学生要认真观察, 老师想让你们把今天的所见所闻真实写出来。下午回到教室后, 我就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写出上午公园观赏之见, 大部分学生写得很好, 描写的垂柳婀娜多姿就像花枝招展的姑娘在舞蹈。我看后才明白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因此, 作为小学的老师要让学生写作时, 先就要求他们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行, 这样他们才不会对写作文有害怕感。
二、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写日记中积累素材
写日记可以提高文学素养, 完善文学功底, 帮助学生写一手好文章。写日记对于小学生不要求太严格, 每周要求写两到三篇为宜。因为小学生并没有很多的素材去写, 只是简单地把一天或两天的一些见闻写出来。如, 我在查看班级学生日记时, 小强的几篇日记写的都是自己每天上学回家吃饭的事儿, 没有其他的新意, 而班级刘倩写的日记就不同了, 她在日记中写的内容没有重复的事儿, 每篇日记中都很有新意。她把人和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 如果老师不去认真读和看就发现不了学生能够写出这样优秀的佳作来。篇幅也写的较长, 内容生动。所以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能有以下几点好处:
1.锻炼和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2.可以作为日常中的记事、作为美好的回忆
3.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4.写些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把它作为人生的起点坚持
三、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素材要从我们生活中来, 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文是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 也是学习的难点。那么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确生活中有我们很多的写作素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流自然活泼, 昼夜不息。”可见, 文章的48- -源头就是丰富多彩、极富个性的生活。
1.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吸收的营养品
老师要引导学生来观察和发现我们生活中人、事、物的亮点, 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 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同学、老师、邻居等人身上发生的好人好事做起, 逐步扩展到关注社区以及家乡乃至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上来, 鼓励学生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 既能抒发学生的情感, 放飞学生的心志, 净化学生的灵魂;还能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生活是我们人生的大课堂, 充满神奇的色彩
各种生活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而且为我们的成长与进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以说生活是磨炼人的意志、造就人才的摇篮!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勉励他们要勤奋学习, 努力进取,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敢于接受社会的各种考验, 深入感悟人生的真谛, 大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广泛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并用青春的梦想和智慧的画笔去勾画自己未来的美好图景, 去描绘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身边的人、事、景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每天上学路上看见的一草一木, 每天和家人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等, 只要用心观察, 勤于札记。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话题!
四、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1.作文比赛
作文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这样也对于学生平时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也是进一步检查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2.办手抄报展览
办手抄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举办学生手抄报展览及评奖打分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办好手抄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办手抄报的能力, 我将每次手抄报的优缺点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班内讨论和学生评价的形式, 加强学生之间办手抄报的心得体会及经验方法的交流, 让获奖的学生在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此举使获奖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上进心。
总之, 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老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随着课程的改革, 写作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1
关键词:效仿;素材;成就感;评改;习作成果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老师一布置写作文便叫苦连天,眉头紧锁,感觉无从下手。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尤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不再把作文看成“包袱”,而积极、愉快地写作呢?
一、效仿课文名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如学完《荷花》后,叫学生仿写一种植物;学了《燕子》,让学生尝试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了《新型玻璃》后,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写作《新型……》。这样,学生学有例子,写有样本,每次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总之,通过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二、积累丰富素材,增加写作兴趣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丰富的素材积累是学生写作的活水,是写作的蓄水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学生脑中无物,腹中无墨,又怎能写出文章来。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把他们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学校、家庭,让他们放开眼看,竖起耳听,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让时代的活水在他们的心底流淌。只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把平时自己看到的,悟到的,精彩的内容记下来,或摘抄,或做成卡片,随手翻阅,写作时便可以信手拈来了。
只有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才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才能改变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
三、满足学生成就感,延伸写作兴趣
学生写作越写越觉得没话可说,越写越怕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没能通过写作活动获得适当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现代心理学揭示,当人在重复一件没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事情时,其活动的动机呈下降趋势。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基于这种认识,小学写作教学就应重视满足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激励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可通过朗读和讲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发掘自己习作的可取之处,或者请学生说说个人写作构思的过程,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这不但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肯定,也使學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也可以更改学生的作品以作示范,这样不但使学生得到了指点的机会,也得到了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他们不再遮遮掩掩,开始畅所欲言,学生在这样良好宽松的写作环境中只会越写越爱写,越写水平越高;同时,学生在写作中,也学会了思考,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这是培养写作兴趣所必需的。
四、精心评改习作,巩固写作兴趣
精心评改学生的作文,也是培养学生爱作文的重要一环。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期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评语便是教师的观点,这观点对学生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有影响力的。因而,评改习作时要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意、所运用的语言、方法等,要看到他们的突出成绩或个性。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把握他们的知、情、意、行的脉搏跳动,才能有分寸有说服力地批改他们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要时时处处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带着一种“找宝”的心情,一种准备欣赏精彩节目的情绪去“读”学生,用心去体会。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在对作文评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不断得到赞许。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需要。
五、珍视习作成果,保持写作兴趣
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成果的体现,我们应该非常珍惜。我平时注意发现学生优秀之作,在给予充分肯定后,让学生重新修改好送给我。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以备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现在,学生们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了,写出了不少的佳作。与此同时,在班级中主办优秀作文集《雨露》。为了办好作文集,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挑选一篇最满意的作文。学生在挑选习作时,认真准备,精挑细选,甚至于不惜花费工夫重写重改,生怕收入作文集的不是最优秀的作文,代表不了其本人的作文水平。这样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保持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方法 篇12
一、激发兴趣是写作教学的敲门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写作教学要取得成效, 仅靠教师传授写作技巧是不够的, 还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去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用心去写, 用真情去写, 才会写出好作文。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
1. 感受生活, 培养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作为教师, 必须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 学生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 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这样, 写作的冲动会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心中产生。
2. 指导阅读, 激发兴趣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不仅能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还能为写作提供借鉴。
第一, 课内阅读, 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范本。教材中的选文, 都是经过反复比较挑选出来的优秀篇章, 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适时地安排一些仿写, 学生写起作文就“容易”多了。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提供适合他们、吸引他们的范文, 让学生对它们产生写作兴趣, 进而模仿它们的语言技巧、结构章法。
比如学习完五年级My Favorite Season之后, 将课本中提到的喜欢季节的原因与活动, 制作成精美的卡片, 带到课堂上给大家欣赏, 并鼓励大家把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活动也写出来, 题目就为My Favorite Season。教学What can you do后, 让学生用“表扬自己”的表现手法写一篇I’m Helpful!学习This Weekend后, 用“叙述”结构仿写一篇《Busy Weekend》……这样布置作文, 学生大概感觉知道“怎么写”了, 写起来“容易”了。把讲解课文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既帮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中心和写法, 又通过实践和尝试, 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手法, 有效解决了学生“如何写”的问题。
第二, 课外阅读, 为学生写作拓展空间。课外阅读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经历, 并积累词句和素材, 这也就是“下笔如有神”的原因。新课标的实施,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利用“以书会友”的形式, 布置每位学生每学期要买到2本以上的全英文课外读物, 给学生课外阅读搭建一个平台。同学们买了一些英语新课标推荐的、能看懂的简单读物, 自己看完后, 与其他同学交流。经常让同学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介绍文章的故事梗概、表演故事的生动情节、交流阅读方法和阅读心得等。
3. 写作训练, 稳定兴趣
学生消除了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从“怕”到“不怕”, 甚至通过阅读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或冲动。这时教师就要运用常规的写作训练来稳定其兴趣。写作训练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命题写作, 一是自由创作。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 能够激发
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引发学生对头脑中储存材料的回忆和思考, 帮助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命题作文的题目可以先以个人叙述为主, 四年级就可以写, 随着知识的积累, 内容可以增加, 要求可以提高。接着可以尝试描写类文章的创作, 例如介绍自己的老师、学校及假期活动等。
但是, 命题也有局限性, 因此在作文训练时, 我们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创作。这样学生的写作就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4. 享受成功, 强化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 成功的体验能强化兴趣。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要给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 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用成功的喜悦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
【小学写作兴趣培养】推荐阅读: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11-25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11-17
小学生的写作兴趣06-23
小学作文写作兴趣小组计划05-17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06-04
如何培养写作兴趣10-29
写作兴趣培养点滴谈06-05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小议08-18
初中语文培养写作兴趣12-08
小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