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

2024-10-01

高中哲学(共12篇)

高中哲学 篇1

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 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 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笔者根据高二学生正在学习唐诗这一教学实际, 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应用于哲学教学之中,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理性和智慧, 更加精彩、自由、诙谐、灵动,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一、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新循丹青颂奥运, 百米长卷绘古今。

三山五岳势磅礴, 四海九州气氲氤。

长城踯腾筋骨强, 黄河涌流雄风劲。

欣逢盛世抒豪情, 一笔一墨赤子心。

———《山河颂》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技能;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主观影像) 。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 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 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讲的是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08年春, 一位学生家长为迎接北京奥运会, 画了一百米长的山水画, 我在上面题诗一首。这位家长后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举办过画展, 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也曾经报道过。我在讲授“意识的本质”这一主题时, 先引领学生欣赏教材上的山水画, 然后给学生们展示了这首诗与画作的光盘,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 懂得了画作与大自然的关系, 也深刻地理解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离开了客观存在, 意识既不能产生, 也不能发展”这一道理。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作为家校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复杂和庸俗起来。我和家长之间的这种以文会友的“君子之交”, 提升了交往的格调, 拓宽了交往的范围,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不仅对教学工作和班级工作有所帮助, 而且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也有所启迪。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上王母蟠桃池, 人间阿翁西瓜地。

一刀一叉一月牙, 悟空偷来献丑艺。

———《我家西瓜地》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列宁说:“实践高于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世纪80年代, 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栽种西瓜, 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瓜村”。西瓜个大肉甜, 价钱又好, 村民们人人笑逐颜开, 扬眉吐气, 整天乐呵呵的, 我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丰收的景象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主题时, 我首先给学生们用幻灯片放出一组碧绿的西瓜地和一瓣瓣被切开的又红又甜的西瓜的图片, 把学生引领到浓郁的生活之中, 然后展示小诗《我家西瓜地》, 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这首诗的运用, 一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着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 投身到平凡而火热的生活之中, 愉快地生活, 享受生活。

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辛苦遭逢起一经, 神州从此有书声。

太宗皇帝真长策, 难斩英雄不了情。

———《大雁塔》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2001年, 我到西安旅游, 大雁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感于时代的变迁, 我创作了《大雁塔》。我创作这首诗的最大收获在于, 使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着眼于时代的发展来组织材料, 从两首古诗中各借用其中的一句, 糅合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辛苦遭逢起一经”是言玄奘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 “太宗皇帝真长策”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借助外来文化统治人们的思想。“难斩英雄不了情”是言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唐朝政权最终还是被农民战争给推翻了。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是哲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恩格斯说, 哲学是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毛泽东同志认为, 哲学就是认识论, 哲学就是方法论。因此, 哲学是理论, 更是思维方式。讲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要同思维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 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 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 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才如江海文始壮, 腹有诗书气自华。”复习课上, 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思维讲给学生听时, 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学生们在感受到了知识之美的同时, 也拓展了写作思维, 懂得了积累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进行作文立意, 组织材料写作, 他们对哲学课有着强烈的期待, 以至于上哲学课的时候, 课堂常常“人满为患”。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莱西, 道莱西, 人杰地灵多奇迹。

崔子范, 大写意, 海内外, 人称奇。

奇女子, 张娟娟, 不让须眉学射箭。

勤学苦练不间断, 每天必射三百箭。

奥运赛场捷报传, 战胜对手一对半,

冲出韩国包围圈, 开创射箭新局面。

我们学习张娟娟, 不怕苦来不怕难。

为了幸福新生活, 争创一流冲向前。

———《张娟娟》

一个名人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 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 奋不顾身地工作, 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二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三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哲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为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山东莱西女子张娟娟获得个人射箭比赛世界冠军, 家乡人民为此更加欢欣鼓舞。在学到“实现人生价值”时, 我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用快板书的形式表达出全班师生的喜悦之情, 然后自然地导出课题, 组织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人是活动着的个体, 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 活动是关键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教育必须尊重人的现实活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通过亲历生活学到知识的同时, 也懂得了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五、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飞天鹅雪飞满天, 银光冷泻云气寒。

雪似落花花不见, 瑞雪有情兆丰年。

———《2010年第一场雪》赵航

鹅毛落下九重天, 疑是王母脂粉染。

天寒地冻胜似棉, 随风飘洒天地间。

铺天盖地裹银毯, 浩荡无垠作画卷。

瑞雪天界何处寻?何如人间享丰年。

———《2010年第二场雪》迟思远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 同哲学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诗歌因哲学而长存, 哲学因诗歌而美丽。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运用到教学之中, 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 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学生们纷纷以哲学为指导, 观察生活, 提炼生活, 创作出大量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上面精选的两首学生诗作, 充分说明通过一学期的教学, 极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拓宽了视野, 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思维, 提高了能力, 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以学习、生活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为背景, 将诗歌创作与高中哲学教学结合起来。将创作的诗歌应用于哲学教学之中,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理性和智慧, 更加精彩、自由、诙谐、灵动,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诗歌创作,高中哲学教学

高中哲学 篇2

(唯物论)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一原理与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即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反对从主观出发的错误观点与做法。

(2)如何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的。既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主观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从静态讲的,历史的统一是从动态来讲的。因此,我们既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又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这一原理及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受实践的限制,受客观事物自身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2)从主观方面来看,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些因素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3)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一)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因此,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

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辩证法)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把握以下几点。

(一)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又要看到任何事物的内部联系,反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配制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1)既不能否认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的联系强加给事物。(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时必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果联系是普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客观存在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即它一定是由某种现象所引起,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所谓“自觉性”就是要求们从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发扬成绩,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所谓“预见性”就是要求我们预见某一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只有对后果进行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的就是这一哲学道理。

(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一是二者的内涵不同。不能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二是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

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三是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即要求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即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根据2005年的文综考试大纲,删除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这一知识点。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掌握以下两点。

(一)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根据2005年文综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知识点删除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这一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这一知识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根据2005年文综高考考试大纲,这部分内容增加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知识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坚持矛盾分析法。根据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这一部分知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两分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彻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同时,矛盾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这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其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反对形而上学不管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四)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同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每一个矛盾中,矛盾的双方也有主次之分。客观事物内部的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根据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这部分内容要求掌握以下四点。

(一)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量变、质变及其二者的关系。这一部分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泊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2)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要特别注意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3)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把握适度原则,防止和克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出现的事物会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再一次引起质变。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但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其间必然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遭受失败。要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

高中哲学 篇3

关键词:道德观;社会诚信;契约;诚信

《高中政治阅读》哲学部分“怎样做人”主要探讨人的本质、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问题。对人的道德观、利益观及诚信问题做了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论探求,是一部励志育人的佳作,是陶冶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优秀教材,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谈一些感受。

一、结构严谨,逻辑缜密

全篇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清单引申出道德标准:最低的标准就是不损人利己,最高的标准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然后分四个层次论述道德与诚信。全文层层深入,翔实阐述了道德与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阐述了古今中外道德标准,道德如何产生,一种说法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内心或上帝的旨意;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有人认为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培养崇高的人格;有人认为是因果报应;西方有一种说法主要是为了精神上的快乐;文中从功利主义解释:人是社会的动物,如果每个人都不讲道德,那么每个人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道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整个群体。

2.人天生是自私的吗

孟德威尔从动物的行为总结出“恶”是人的社会性原则,邪恶一旦消失,我们的社会必然随之瓦解。亚当·斯密提出“理性人假设”,认为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个体通过“理性选择”能使得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付出成本的最小化,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个人“在追求自利的同时能够带来社会的公利”。文中运用“囚徒困境”“有限理性”和“纳什均衡”等理论对此观点进行有力反驳,它们说明在集体生活中过分考虑自己的利益可能促使成员之间接受一种毁灭性的规则,只有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人人都是受益者。

3.契约和诚信

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有人认为信用行为的缺失,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局限,少数人为了私利可能导致不正当的经济行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诚信才是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诚信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是个人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

二、引经据典,寓理于事

通篇在论述过程中,注重国学,引用了不少古典,吸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论述道德标准引用了孔子《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等。

见义勇为的标准论述引用了《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

诚信标准论述引用了孔子“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论述时,引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赎回鲁国人,而未按鲁国的规定报销赎金,大家都称赞他,而孔子却批评他不领取赎金是错误的,这一典故生动论述了个人、集体与国家利益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三、个人观点提出商榷

1.结合学生特点,论述要通俗

文中论述理论很强,与中学生的思想水准有一些距离。有关道德和诚信的论述中,应适当增加一些符合中学生生活实际的诚信问题,总之,要考虑到中学生良好道德、健全人格形成发展的多层次性、分阶段性。

在批驳“理性人假设”理论时,多用通俗道理析事说理,便于学生理解,譬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常见语言,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不但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时政热点,澄清学生模糊认识

对有的学校利益驱动乱收费,以权谋私,请客送礼等自私自利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教育,这只是少数人的行为,是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是某些人人格低下的表现,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为世人所唾弃。

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有些学生存在为我独尊的不良思想倾向,引导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增强奉献意识,懂得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的道理。

高中物理常数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篇4

一、高中物理常数的类别与特点

物理常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与物性有关, 例如:沸点、比热、导热系数、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折射率等等。这些常数表征物质的固有特性, 可以称之为物质常数。另有一类常数与具体的物质特性无关, 是普适的。例如万有引力常数、真空中的光速、基本电荷量、普朗克常数等等, 人们称之为基本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中有的是伴随物理规律的发现而被引入的, 如万有引力常数、真空中的光速、普朗克常数等。有些常数是随着我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而被发现的, 它表示一些物质的属性, 如电子质量、电子电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物理常数其值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是反映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常数。

基本物理常数在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这些常数的发现和精确测定, 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其显著的作用。另外, 基本物理常数还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

二、物理常数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1. 物理常数中蕴含的普遍联系的思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思想, 推动了物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哲学的思想对物理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高中物理常数, 有一些常数标志物质的某些特性, 如物质的密度、比热、导体的电阻率、电子电荷e等。有一些常数, 例如万有引力常数, 普朗克常数、普适气体恒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等, 它们在物理定律中体现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之间相互变化的定量联系, 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架起了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万有引力常数G, 不管是地上的物体或天上的星体,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都要用这一常数来计算, 这是多么奇妙和神秘。这些在物理问题的讨论中, 始终保持不变的数, 显示了在无穷丰富的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思想。有一些物理常数在科学发展中起了显著的作用。如不变的光速c对于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普朗克常数h对于量子理论的发展, 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光的电磁波学说, 通过光速c这个桥梁, 把原先彼此孤立的光、电、磁理论统一起来, 并反映三者之间深刻的联系。普朗克常数h可以作为量子力学发展阶段的标志;普朗克常数h将微粒的粒子性 (能量、动量) 和波动性 (频率、波长) 联系起来, 即通过h把微观粒子的两个基本属性即粒子性和波动性统一起来。即波粒二象性。这就是著名的德布罗意假说, 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可见, 有的常数可以作为物理学史某一发展阶段的标志。如万有引力常数G可以作为牛顿力学发展阶段的标志;光速c可以作为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发展阶段的标志;普朗克常数^h可以作为量子力学发展阶段的标志。物理常数反映了哲学中的普遍联系思想, 许多物理学家正是从这些常数出发去探求整个自然界的和谐和统一。

各种物理现象, 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物理常数在物理量之间和物理学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 转化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被誉为物理学理论网架上的定量链环和支点, 是唯物辩证法中普遍联系这一重要思想在物理学中的体现。

2. 电子的发现蕴含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较早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辉光放电现象时认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起的。所以他把这种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

在十九世纪, 就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

其一为电磁波说:代表人物, 赫兹。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其二为粒子说:代表人物, 汤姆生。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对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导致了阴极射线的发现, 许多物理学家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奠定了汤姆生发现电子的实验基础。这段历史始终贯穿着实验—解释—争论—再实验, 实际上就是实验→假说 (电磁波说) →再实验 (提出粒子说否定电磁说) →实验证实。汤姆生重复了赫兹的静电场偏转实验, 使阴极射线受静电偏转, 得到了粒子速度与它的荷质比 (e/m, 即粒子电量与质量之比) 之间的关系, 首先证实了阴极射线是由比原子小的多的带负电微粒组成的粒子流。这种微粒是各种原子的组成部分。汤姆生称其为电子。

为了证明基本电荷的存在, 在测定荷质比e/m之后, 还要测出e值。1909年,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极其巧妙的密立根油滴实验, 测得了电子电荷的精确值e=1.6021×10-19C, 算出电子的质量m=9.11×10-31kg, 而且证明了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电荷的最基本单位。

汤姆生关于电子的实验发现, 对物理学的研究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 他宣告原子是可分的。电子的发现对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 他为实验物理学家进行电子和原子领域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即高真空技术和电磁偏转技术。第三, 他的电子荷质比测定仪器直接发展出三项新技术, 即:示波器、质谱仪、电子显微镜。三大发现在物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 否定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传统观念, 把人们的视野由宏观领域引向微观领域, 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奥秘的新纪元。另外, 电子的发现蕴含着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

3. 物理常数蕴藏着量变与质变的思想

关于物理常数, 恩格斯有过论述:“物理学的所谓常数, 大都不外是这样一些关节点的名称, 在这些关节点上, 运动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该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 所以在这些关节点, 量转化为质”。恩格斯的这一段论述是物理常数具有“关节点”含义的科学概括。它说明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是发生在一些关节点上, 这些关节点就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限度和幅度的临界点, 亦即事物的度。例如力学中有三个重要常数 (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 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 就是几个关节点。地球上发射物体, 当其离开地球的初速度达到v1=7.9km/s时, 发生位置质变—脱离地球表面成为地球卫星;当初速度达到v2以上时, 脱离地球引力成为太阳系的卫星;当初速度达到v3以上时, 脱离太阳系。

由此可见, 物理常数这一关节点就是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在物理学中的具体体现。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首先从宏观现象开始, 然后深入到微观现象。从研究物质的低速运动到研究物质的高速运动, 物理学理论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物理学每一重要的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常数为标志。例如G、h、c可以说分别是牛顿力学、量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电动力学的特征常数。这些特征常数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呢?下面从哲学的角度对其思考, 希望有助于我们对各种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

例如:普朗克常数也是一个关节点。当粒子的能量远大于它时, 粒子性占主导地位, 满足牛顿运动定律, 而当粒子的能量与h可以比拟时, 则波动性占主导地位, 满足量子力学规律。即宏观低速粒子满足的运动方程为:

而微观高速粒子则不遵从这个规律, 描写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所满足的方程为:

|φ|2表示粒子出现在某处的几率密度。可见粒子能量的量变引起运动规律的质变。

光速c也是一个关节点。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到与光速可比拟时,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将代之以相对论的时空观。掌握了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有助于理解一些物理现象, 所以说这些关节点蕴含着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

高中哲学 篇5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不否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恶辽远而辍广=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客观性。

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瑞雪兆丰年=农作物与气候环境联系密切(联系的普遍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从整体看问题

若言琴上有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作用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矛主次转化+量变质变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矛盾的转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吐故纳新=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唇亡齿寒=联系的观点

对症下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因地制宜=矛盾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联系的观点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客观实际变化发展+根据实物变化发展改变做事方式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重视量的积累 千红万紫安排着 只待新雷第一声=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事物主要矛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福兮祸之所伏=矛盾的观点 刻舟求剑=事物运动的观点

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居安思危=矛盾同一性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矛盾特殊性 积劳成疾=量变质变 弹钢琴=两点论

眉毛胡子一把抓、单打一=一点论(错误的)近墨者黑,近墨者黑未必黑=辩证地看问题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 发展的环节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否定观 劈柴不照纹 累死劈柴人=规律的观点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揠苗助长 苗枯田荒=尊重规律是成功的关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改造客观世界要遵循规律 各当时立法,因事而制礼=一切从实际出发 绝知此事要躬行、事非经过不知难=强调实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量变质变 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联系的观点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前进行 曲折性统一 欲擒故纵 声东击西=矛盾的转化 物极必反 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相连结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苦尽甘来=矛盾相互转化

尽信书不如无书=辩证否定+反对形而上学+革命的批判精神。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6、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7、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8、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3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2、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3、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34、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35、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6、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7、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38、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39、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4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1、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42、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4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4、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45、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46、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47、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48、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49、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50、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53、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54、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55、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56、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7、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58、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5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60、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6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6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6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6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6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6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成语谚语中的哲学道理 2011-01-04 20:20:39|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3、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6.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

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7.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

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8.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9.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 10.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11.唇亡齿寒

?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1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13.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14.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

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15.故步自封.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高中生哲学素质的缺失与培养 篇6

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缺失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高中生哲学素质的欠缺更是如此。而这些状况至今没有被各方所重视——学生自不待言,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认为哲学素质教育可有可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学生摒弃了自古以来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思想——他们甚至不会阅读哲学书籍。同时,更大的问题是哲学素质的缺失也带来了高中生哲学精神、哲学思维的欠缺。他们往往缺乏哲学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自由精神、审美精神与创新思维。

古往今来,哲学都是一切知识之本。缺乏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也就无法具备哲学判断和理性生活能力。虽然理性的智慧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生活,但缺乏理性却是一个人不成熟、人格不完善的标志。西方教育有哲学阅读和哲学教育的传统——只要看一看法国和美国高考作文题目就会明白这一点。事实上在西方现代教育中,学生从基础阶段就要大量接受传统希腊历史、古典哲学的教育。而他们的哲学阅读能力、哲学精神和哲学思维能力从很早开始就得以训练。

人文学科教育其实主要在于传授给学生以思维、判断、审美、创新等诸多能力;在于教给学生以纯粹学术和学养的能力。而哲学就是这样一种训练,哲学可以教给学生这些能力。虽然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去研究学术——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青年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最为紧要的关口。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而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感知、理解、判断、反思都将会影响深远——甚至是他们的一生。但这并不是说哲学是万能的。哲学其实带来的仅仅是一种训练、一种学术操练、一种思维培养。只有在这样的积极训练之中,学生才能逐渐生成自己的判断能力、理性能力。而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要么使学生深陷应试技巧的泥潭;要么明显生成偏见、非理性判断。这种自以为是的功利化自私行为和武断思维其实都是缺乏哲学基本素质的标志。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更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欠缺——传统的儒家、道家和其他各学派所体现的更多的是道德伦理精神而非真正的哲学精神。而西方哲学所带来的却是真正而纯粹的哲学思考:它们首先要求具备严格的逻辑推理思维;其次强调辩证与历史的判断;再次是强调理性的怀疑与反思。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哲学虽然经历了诸多演绎和流变,但这些真正的哲学元素并没有受到损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加强。

所以,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维训练,它是一种精神。哲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理智和理性,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反思能力和自由精神。它既可以使我们生成仁爱、恻隐之心;也可以使我们养成强烈的判断与怀疑精神。它既能使我们传承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也能使我们孕育想象的未来和大胆的创新。

这就是说,哲学教育在我国中学教育,尤其是在高中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现阶段高中生的哲学素质缺失亟需得到重视和解决。

高中生哲学素质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高中教学已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在这些课程改革中,哲学素质教育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重视和改观。在高中应试教育饱受非议的今天,施教者和受教者均苦不堪言。但制度化教学的压力依然存在,功利化教育依然明显。所以,在新课改中,那些看似可有可无或离考试无关的边缘化学科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和改变,而高中哲学教育就在其中。故而,高中生哲学素质缺失的问题依然存在、依然亟待解决。

具体来看,高中生哲学素质的缺失大体体现为如下几点:

1.哲学阅读能力缺失

哲学所带来的首先是智慧。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纷纷以自己的超群智慧对于人生的思考付诸笔端。但他们的写作有的明快、有的澄澈、有的晦涩。因此,哲学著作作为我们与哲学、与哲人对话的依托,需要我们去阅读和感受。如果我们不能掌握方法,那么也就不能真正阅读哲学著作,更不要谈理解和判断了!所以,首先是学会阅读哲学著作。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很少注意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同时由于历史和政治等诸多原因,也造成了中学教育与西方哲学著作的隔绝。这样一来,中学生对于哲学著作基本上知之甚少,即使偶尔接触,也很难理解那些比较欧化的句法和思维。所以,要打破以往对西方哲学漠视的不良格局,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哲学著作。从西方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古典和传统哲学人手,争取让学生有较多的涉猎,这样才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如何书写的,书写了什么。

哲学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统合阅读能力上,即能够在阅读一部著作时发现其中的主要或核心的观点及其论证结构。一部哲学著作基本上是哲学家心灵和感情的结晶,也是作者逻辑架构和理性书写的展现。我们必须能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是如何安排和论证的,是如何树立观点和安排结构的,这就需要我们具有统合阅读的能力。高中生已经处在生理、心理、年龄的基本成熟阶段,所以必须逐渐养成和锤炼自己的这种阅读能力。

其次是分析阅读能力。高中生要能够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生活经验、知识学养来阅读哲学著作。一部哲学著作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也是作者主观心灵的反映,它必然会有时代和个人的局限。也就是说,高中学生要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学会批判的吸收,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在一部哲学著作的精读过程中,还要能够学会断句、发现核心词句、找出关键词,这样才能够将作品分析透彻、理解透彻。

第三是互文交叉阅读能力。也就是说,在阅读中要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互通有无。哲学是一种思维、意志、情感的传承和创造。因此,高中学生也要能够发现其中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发现不同著作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发现哲学家们之间的承袭和演变。在这样较为丰富的互文式交叉阅读中,高中生才能够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养成自己的反思判断能力。

2.哲学精神缺失

哲学精神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怀疑精神、反思精神、批判精神、审美精神、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由于高中生缺少必要的哲学训练与哲学阅读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在学习

过程中逐渐养成哲学精神。而哲学精神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我们个人成熟和个性丰满的标志。

从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蒙田大声疾问“我知道什么”开始,西方哲学开始走向对传统的反思和拷问。而我国现代思想巨人鲁迅、胡适也早在20世纪之初就开始了他们对传统的批判和反思。事实上,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怀疑和反思。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无一不是对传统的质疑和反思,正是在这种质疑和反思中,人们不断成长、知识不断丰富、社会不断进步。高中生首先要具备这种怀疑书本、怀疑权威、怀疑传统的精神。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就是说,高中生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敢于怀疑、善于反思。只有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中,才能养成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当下高中生最为缺少的就是问题意识。如果一个人不敢质疑、不能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

有反思才能够有判断、有批判。批判精神是每一个具备哲学基本素质的人必然而高贵的精神。对于谬误和荒诞的大胆批判和否定,对于真理或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是哲学的高贵精神之所在。对于那些欲盖弥彰和掩耳盗铃的行为和做法,我们更要强烈地痛斥与批判。布鲁诺为捍卫真理不惜失去生命,伏尔泰临死也不愿放弃对天主教的批判……这些都是哲学批判精神的高贵显现,也是我们崇敬和怀念他们这些大家的原因之所在。批判精神也应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精神——它将会促使我们走向真知、走向理性、走向新的自我。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更需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判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这就需要高中生也要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精神。审美精神也是古往今来每一位哲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终生都在思考人的生存和存在问题,但他最终在诗与艺术中找到了哲学和人生真正的归宿。19世纪德国哲人席勒更是认为审美就是人生的全部,他说:“正是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到自由。”而无数的哲人也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向我们昭示:生活是繁杂琐碎的,它需要我们用审美来梳理和浇灌,使之艺术化,我们才能“诗意地生活”(德国诗人赫尔德林语)。

高中生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努力发现美、塑造美,养成自己的审美精神,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哲学是自由的象征,拥有哲学思维和哲学精神也是一个人走向自由的标志。通过哲学,我们可以锻炼神思、锤炼意志,更可以抒写自由华彩的篇章。马克思曾说:“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他用不着久等,他立刻会变得自由。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因此哲学将会鼓舞和号召我们的自由精神,促使我们走向更大的自由。自由精神是哲学的核心内涵,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为自由而战。“不自由,毋宁死”,既是先人的号召,也是我们永远的追寻。

高中生要努力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自由精神和自由情怀,要敢于自由思考,敢于否定权威和书本,要能够在自由中呼吸和快乐的学习。每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能够想别人所未想、思别人所未思。亚里士多德打破老师柏拉图的理论权威,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理论;海德格尔从老师胡塞尔的巨大影响中走出来,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世界;维特根斯坦更是彻底打破了两千年来的西方传统,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哲学新路径。而科学巨人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更是创新精神的绝佳范例。可以说,没有创新,我们的生活将会陷入停滞,我们的思想也会在这样的停滞中慢慢钝化,以至僵死。因此,高中生创造精神的培养事关重大,高中生必须努力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要敢于发问、敢于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成长。

3.哲学思维缺失

如果说哲学阅读能力和哲学精神可以慢慢改变和提高,那么提升中学生哲学思维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为哲学阅读能力仅仅是哲学的起步,通过机械而大量的阅读也能够逐渐掌握一套技巧和阅读习惯——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迅速改变的。而哲学精神虽然很难在短期内塑造,但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中早已存在。同时,潜移默化沉潜于我们脑海里的文化也会慢慢对之加以塑造和更正。因而,哲学精神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得以逐渐塑造和生成。

然而,高中生哲学思维的缺失却是一个根本性的难题。长期以来的文化、历史的传承和逻辑思维的欠缺,事实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难短期内解决的问题。高中生的问题更为复杂:我国基础教育历来忽视甚至是忽略逻辑训练,而哲学思维的根基就是逻辑训练。当下,许多大学老师都在慨叹很多大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即使写出来也往往是逻辑混乱、思路不清,这都是长期以来欠缺哲学思维造成的恶果!

传统古典逻辑强调事件的目的、动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强调辩证推理以及正、反、合的综合作用。中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现代数理逻辑强调语言分析及数学分析,词语的运用和数学的推演都是科学的和可操控的。对于这些,高中生更是闻所未闻,这就使得高中生的哲学思维严重不足。

在现阶段我国的高中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课一般都是强调政治性而缺少思辨性。教师仅仅是把学生当作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思考者。高中语文教学虽然也涉及古今哲学名篇,但往往却更看重其文学性。高中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解题能力,这更与逻辑思维训练无关!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高中教学中人文科学思维训练和哲学思维训练基本是残缺的,学生哲学思维的缺失更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的高中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升学或过分强调解题技法,高中生明显失去了自我调适、自我修正和自我培养的兴趣和机会。在这样的体制化教学中,高中生哲学素养的缺失日益加剧,它所带来的危害也逐渐显现。高中生身体、生理的成熟和他们心理、思维的幼稚在当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长此以往,不仅会给他们带来身心的压力和伤害,也会让他们无法理性地面对生活和处理事务,更会使他们日渐成为不成熟、不健康和缺乏理性的人!

高中生哲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哲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哲学素质欠缺首先体现在哲学阅读能力的欠缺;其次是哲学基本精神的缺失;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哲学思维能力的欠缺。我们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学生,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在新课改中我们不仅仅是要改革课本课程,还要改革教学教法——要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要给他们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他们以准确而恰当的指导和训练;努力培养他们的哲学精神和思辨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当

前的被动局面,才能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哲学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即将独立面对生活、即将踏入社会之前,做好心理和思想的准备,使他们有判断的能力和勇气;有自主的思考和创造;有诗意的审美和感知!

高中生也必须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锤炼自己的独立品格和思辨精神;才能够更为主动地深入到生活学习中;才能够真正养成自己良好的哲学素质。

一般而言,高中生哲学素质的培养大体涉及到如下几个层面:

1.教师教育层面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培养和提高高中生哲学素质,首先就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要深知哲学精神、哲学思维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充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哲学兴趣和哲学思维。同时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方法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哲学爱好和哲学兴趣能够保持和延续。

首先,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哲学阅读能力。包括句法、词汇、段章意义、核心词句等都要传授给学生,这是阅读哲学的根本能力和技法。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还需要包括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师的协同努力。所以,可以经常组织多学科交叉阅读试验,让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还要鼓励学生多写哲学读书笔记、读书报告和读书心得,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基本的哲学阅读素质。

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哲学学习指导工作。可以订制计划,组织班会或主题读书会,选择一些易读的哲学名著,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等既耐读又深刻的哲学和美学著作,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和总结,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引领学生走进哲学的殿堂,体验和感悟哲学的自由与创造,同时我们也能够在哲学学习中锤炼自己的神思和意志、培育自己的哲学情怀。

再次,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社会生活现象。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积极推进学生讨论,分析当代社会政治、国际经济、价值观等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做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哲学的兴趣,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哲学思维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2.学生自主学习层面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禀赋、知识背景和家庭教养,每个人在哲学学习中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他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对哲学的兴趣。如果失去了兴趣,一切将无从谈起,对每一名高中生来说,要努力培养和呵护自己的哲学兴趣。

当真正深入到哲学著作的阅读和学习中时,还要能够合理并批判地接受,既要能够看出问题的实质,又要能够分析问题、判断是非。事实上,每一部哲学著作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重要的是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哲学思维和培养自己的哲学精神。哲学家作为自由精神的代表是每一个时代的良心。高中生需要联系时代社会状况,联系哲学家本身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同时,高中生还要努力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哲学思维、哲学精神运用能力,积极主动分析当下社会生活实际,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哲学思维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3.社会风气层面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利与弊、是与非。我们的社会生活将深刻影响到青年一代,任何一个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的社会都是短视的、肤浅的和破坏性的。时代呼唤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改变,虽然哲学不是救世良方,但它却是时代的慰藉。我们需要积极培养全社会的读书风气;需要培育良好的哲学习惯;需要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哲学素养。这不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未来和他人!

浅析高中哲学学习中的误区与对策 篇7

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效果就必须端正学习哲学的态度, 改正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下面笔者就高中生在哲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简单归纳。

首先, 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哲学以及哲学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看到“哲学”这个词语, 大家都会觉得神秘、抽象、思辨, 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哲学是空洞、无用的理论, 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实际意义, 对哲学采取的态度是漠然视之。

其次, 忽视了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联系。高中生由于社会阅历有限, 无法完全理解哲学的作用, 因此他们就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内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哲学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的联系。所以上课时他们只听相关材料却不去学习重要的哲学道理。

最后,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 就要依靠自主学习, 但大多数高中生仍然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在哲学知识的学习上, 不能自主学习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成绩也就不理想。

针对高中学生在哲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有个正确的解决对策, 才能让他们走出误区, 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出改变。

第一, 充分认识学习哲学对中学生的学习与个人成长的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哲学是非常模糊、遥远的东西, 认为它是哲学家应该研究的事情,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哲学的作用。哲学虽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但它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像毛泽东所说:“哲学没有学通, 我们就没有共同语言。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会省许多事, 就会少犯许多错误。”所以哲学不仅会指导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而且会对我们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帮助。因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哲学是枯燥的吗?哲学是丑陋的吗?哲学是令人生厌的东西吗?”我们要大胆地说“不是”, 我们要用哲学来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 塑造智慧的人生。

第二, 正确把握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些学生认为哲学是独立的学问, 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的联系, 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哲学就它的产生而言, 就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 哲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能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 尤其是在语文的写作中。历年语文高考题中都会涉及相关的哲学知识, 所以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 一定要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第三, 教师要改进教法, 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在高中哲学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况, 尤其是高二的理科生。因为他们面临的仅仅是学业水平测试, 所以在学习哲学时会抱“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有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做理科作业、睡觉……对此, 教师必须改进教法, 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群体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 文科班可以细讲、精讲, 理科班只要梳理知识结构就可以了。在教学的具体方法上, 可以采用讨论、演讲、阅读等以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热情。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 用相关哲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第四, 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绝大多数文科生在学习文科知识时, 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背。我们认为学习文科知识的确该背, 但不能“死记硬背”, 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好哲学, 首先, 课前一定要预习。只有提前预习了, 才知道课本上有什么、讲的是什么, 哪些地方自己会, 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 为课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其次, 上课认真听讲。这是一个核心环节, 能达到释难解惑的目的。最后, 要重视课堂笔记的整理以及课后的复习和相关练习题的巩固。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掌握所学知识, 为成绩的提高创造条件。

高中哲学 篇8

一、运用古诗, 体味辩证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引用李商隐的《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可以体味, 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以体味, 黄河水由西到东、由高到低奔流到海、一去无回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 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而且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类似的古诗还有“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等等。

二、运用古诗, 探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就像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半》中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获得认识可以有间接经验, 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还有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苏轼还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 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 以“秋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 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 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 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三、运用古诗, 理解唯物辩证法

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 可引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 以春风催开万树梨花来喻写雪景, “梨花”与“春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苏轼的《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显然, 琴声的产生既离不开琴本身又离不开妙指的拨弄。

教学“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 可以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可以引用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河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诗都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此外, 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都告诉我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世间万物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 诗句在感伤中透出豁达, 以形象包孕哲理。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要正确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 可引用南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这里, 噪与静, 鸣与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以“蝉噪”反衬“林静”, 因“鸟鸣”更显“山幽”, 动中写静, 以静衬动, 妙趣横生, 诗意丰盈。也可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里, “松”“石”的静与“明月”“清泉”的动两两相应, 相互衬托。失去了“松”“石”的静态美, 人们就难以观察到“明月”“清泉”、“照”“流”的动态美, 即所谓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课时, 可引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们想以刀断水, 没料水被阻隔导致满溢, 可一旦放手水流会更湍急;想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愁思, 却不料醉酒后愁绪混乱越发忧愁。这就是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在。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节时, 可引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山脚的桃花已凋谢了, 但山上大林寺里的桃花却刚刚盛开, 这是因为地势不同、气候差异所致。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脱离了山脚和山腰因地势不同而气温不同这一特殊性, 我们就不能理解诗中的含义。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 有很多内容由于太过抽象而使学生难于理解, 所以, 我们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 而恰当地运用古诗词, 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通过古诗词, 既可以有效地把哲学教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的哲学认识 篇9

关键词:英语,哲学思考,教学法

英语教学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一百多年来, 它所走过的道路是坎坷和曲折的。英语是怎样学会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 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反映论认为, 人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观念的反映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基础。认识的基本过程是:“认识主体在自己内在目的和自觉意识的指导和控制下, 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运动起来, 通过操作一定的物质中介, 有序地作用于外界物质对象。克服外界物质对象的对抗, 使之发生主体所要求的变化, 以便在对主体有用的形式上占有他们。”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把认识简单地说成是外界刺激的结果或者归结为单纯的大脑功能都是片面的, 用这些极端的理论指导教学当然不能使他们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英语教学领域的认识离不开科学认识的一般原则。但是, 英语教学中的认识与哲学认识还不是一回事。英语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许多的特殊情况。只有对这些实际情况作认真的分析, 我们才能对英语教学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

一、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必须明确界定。在英语教学这一特定前提下, 主体是学生, 客体是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 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是活动的认识者和实践者, 只有学生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动员起来, 通过操作一定的物质中介, 有序地作用于外部物质对象, 才能认识客体, 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中小学有一些知识学科, 主要学习过程是领会、思维、顿悟, 教学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英语课是智力技能课。教学内容和要求已由教材作出规定。学生学习教材内容, 并通过动口、动耳、动手、动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 勤学苦练, 掌握运用技能, 别人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学生是主体这是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

学生是主体这种说法, 并不贬低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中介。从信息传递的规律看, 中介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英语界对教师的作用有许多提法, 如指导者、管理者, 促进者, 等等。国内英语界倾向于教师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 是指“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 。“主导”和“中介”的含义是一致的。中介, 就是要使主体与客体形成联系, 使其互相作用。教师的中介 (或主导) 作用, 就是保证主体 (学生) 与客体 (英语) 建立直接的、有序的、生动的联系, 并处于积极地互相作用状态。很明显, 实现这种中介 (主导) 作用要求教师对英语学习过程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并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认识是人在其内在目的和自觉意识下进行的。学习英语没有内在目的和自觉意识是绝不可能学好的。事实上, 中小学学生一般还缺乏这种目的性和自觉性, 这是英语难教的一个主要原因。对英语教学目的性的认识和社会大气候有关, 也与课堂小气候有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对英语的需求大大增加, 英语教学于是开始受到重视。这是英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 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英语教学的课堂小气候不容忽视。必须加强英语教学的思想性, 重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目前, 广大教师正在这方面作出努力, 积累经验。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也是我们英语教学法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英语教学的客体——人工化信息

就学校英语教学而言, 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直接接触英语信息源。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由教材、教师和其他教学器材传播的, 是教者根据他们对英语学习过程的认识将信息作了处理以后呈现出来的信息。也就是说, 学生接受的信息是人工化了的, 是信息的信息。用信息论的观点来分析, 中介环节越多, 信息就越容易变形、失真、造成信息量的减少, 但如果有效地利用中介环节, 做到信息保真、密集、有序, 则有利于信息的加工, 缩短认识和学习过程。这说明, 英语学习对中介环节有着明显的依赖性。这就要求我们十分重视简化信息、优化信息传播过程, 对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应当看到, 人们从幼儿第一语言习得的过程观察到, 幼儿接收的信息是无序的, 是在排除无关的信息中接收有关的信息, 因此有一个时间消耗问题。但是, 幼儿又是在真切的环境中接触信息源, 无中介环节不利因素的干扰, 因而学得生动, 学得地道。所以, 教学大纲的设计者总是在信息的“有序”和“真切”上下功夫, 由于侧重点不同, 形成的模式也不同。听说法侧重于传播信息的有序性, 教材按句型结构由简到繁进行安排;交际法侧重于传播信息的真切性, 教材以功能意念为纲, 强调用真实材料, 强调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教学。

高中哲学 篇10

一.广泛阅读, 点燃哲学的火花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门安排了“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 当我们学习庄子《逍遥游》的时候, 我们探讨“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的“小大之辩”, 我们欣赏庄子“无所待”的哲学高境;当我们迷醉于王羲之《兰亭集序》飘逸的书法时, 却发现“虽趣舍万殊, 静噪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死观更让我们着迷;拜读大家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更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我们自己, 去思考如何让这看似脆弱的生命去“追求知识”、“同情人类的苦难”。除此之外, 教材还安排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厄运》及现代作家、学者周国平的《直面苦难》等充满睿智的哲学文章。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如果我们对这些教材中的哲学元素置之不问, 不去培养学生最初的哲学情愫, 中学语文教学的哲学贫困将会愈演愈烈, 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态度会走很多弯路。

二.精当引导, 提升思想的内涵

哲学, 是一种思维方式。有了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自主发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就能达到培养哲学情愫的教学目的。在研讨史铁生《我与地坛》时的一段话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实际上是如何面对挫折甚至如何面对“死”的哲学问题。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事, 但史铁生在这里强调“死”是一个“节日”, 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史铁生的生活经历和遭遇来考虑。史铁生在20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 这种打击是致命的, 如果他不够坚强的话, 就离死亡仅有一步之遥, 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生的感悟, 那就是面对现实, 活下去试试, 这就肯定了生存的价值, 只有生得轰轰烈烈, 死才显得有价值。

学生经过讨论, 静悟, 最终会明白当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了怀疑的时候, 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 并给予他许多的感悟。作者由此而悟出:地坛荒芜但是并不衰败, 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包含着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 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他的生死观由此改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挽救了史铁生。

这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挖掘教材的内涵, 学生虽然对生死问题不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但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领悟:生与死不仅是生命的长短, 还关乎生命的厚度, 提升了思想内涵。

三.尝试写作, 训练哲学的思维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 谈话使人敏捷, 写作使人深刻。平常的思考和谈话是一种历时性的活动, 在这样的活动中, 逻辑的矛盾往往被遗忘所掩盖, 我们当下所想或说出的东西可能与我们在前边所想或说出的东西有矛盾, 但是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这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可是, 写作把思想平面化了, 历时性的思考被文字同时展示出来。这样, 我们就容易发现自己思考的漏洞和问题。对这些漏洞和问题的解决, 能够深化思考和认识。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 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分析的习惯。

高中哲学 篇11

怎样加强哲学课的趣味性?我认为,对于初学哲学的中学生来说,教师对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需要形象化的讲解,而博引趣例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趣例”可以是哲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哲理诗、名人名言等。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生占85%以上,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我们就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来搞好哲学常识的教学。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而哲理诗却寓哲理于艺术形象中,意境、诗情、理趣交融,能使人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也得到思想上的启发。还有名人名言,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伟人的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使学生加深对哲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博引趣例法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把握、应用。

一、以趣引题,定好基调

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

如在讲“联系”这个概念时,先讲述哲学寓言故事“唇亡齿寒”,说明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如唇齿相依,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联系”。那么,什么是“联系”呢?同学们就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去探讨。又如在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时,先叫一个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成语典故,进而引导学生分清“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然后引入正题。再如,在讲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事物的结构和排列次序的调整也能引起质变的时候,就可以让同学们叙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在同学们生动的叙述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同学们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一基本而又重要的哲学原理。

二、以趣言理,深入浅出

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用寓言“挤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但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牛的奶不给小牛吃,也不去挤它,就会自然没了呢?通过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母牛的造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要每天挤,才能促其新陈代谢,也才有源源不断的新奶产生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而挤奶人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使母牛造奶系统的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奶的枯竭。接着,再举一例“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终生悔恨”去印证。这例说的是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结果十个子女中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他七个都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后来,达尔文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奉劝那些表兄姐,千万不要走我的路而近亲结婚,就当知心朋友吧!”最后选用谚语“强扭的瓜不甜”让学生分析。这样,“规律的不可违抗”这一难点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三、以趣明理,耐人寻味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政治课要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哲学课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展示了一个很好的大舞台。哲学课可以利用哲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中的故事、哲理诗、名人名言、俗语、对联等渗透思想教育。例如,在讲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就可以引用俗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既可以通俗易懂地解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可以由此教育同学们树立国家意识、集体意识。

四,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哲学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高中哲学 篇12

1. 使学生树立歌唱的整体观, 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哈哈大笑是常被声乐教师用来说明呼吸自然、发声科学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心情放松的时候, 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既自然放松又兴奋, 既自动使用呼吸器官内部的弹性来维持呼吸动作, 又彻底消除了身体外部肌肉的紧张僵硬。任何自然协调的体力活动, 都是整体的均衡用力, 而不仅是局部用力。但是, 我们的整体训练又往往是从局部进行的, 因为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这里的局部, 不是孤立的局部, 而是联系的局部, 要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局部的训练。

2. 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找到对立统一的平衡点。

任何矛盾的两个方面, 都因一定的条件而互相依赖, 互相联结, 并且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它们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 即对立的统一。因此要使学生知道以下几种在声乐学习中对立统一的观点。

“过犹不及”“适度原则”就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例如, 深吸气不是多吸气, 唱歌也不是用气越多越好, 而是用气越少越好。所用的气息必须适度, 必定要符合音的振动比例, 在牢靠的控制下, 把气息分布平衡。高与低的对立统一。例如, “高位置”是与“深吸气”状态相连的, 其中包含着正确的歌唱状态:喉咙打开, 喉咙位置下沉。追求“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结果。自然的状态就是对立统一达到的最佳状态。歌唱贵于自然, 用声要像“说话”, 但又不是“真说话”, 真假声结合应“自然”, 真中有假, 假中有真, 亮而不直, 前而不嗲。紧张与放松的对立统一。在歌唱时, 放松和紧张是相对的, 歌唱中喉部不能用力, 但声带不能放松, 要闭合;上胸不能用力, 而腰部不能放松。只有这样该松的松, 该紧的紧, 松与紧对立统一, 才能使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

二、作为教师, 声乐教学中需要运用辩证法指导学生

1. 教师要根据共性与个性的原则———采用“因材施教, 百家争鸣”的教学方针。

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

遇到许多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如歌词中字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曲中音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等等。但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首先, 作为声乐教师本身, 不应该固守自己所谓的“正统”唱法, 对于其他唱法不闻不问, 甚至不屑一顾。而应该拓宽眼界, 善于借鉴各种唱法的经验, 真正虚心地承认科学的唱法可以有很多种,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唱法;风格可以有很多种, 每个民族、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不同内容的作品需要不同风格的演唱处理。要使我国的民族声乐百花齐放, 这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需要我们声乐老师解放思想, 打破禁锢, 广泛向各少数民族和地方成功艺人、成功歌手学习, 并总结经验以促进其理论化、系统化。

2. 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切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实践的检验包括群众的检验和时间的检验。我们教师要根据实践的标准来看待各种声乐流派。

观众中有欣赏阳春白雪的群体, 也有欣赏下里巴人的群体, 阳春白雪自有其高雅, 下里巴人也自有其魅力, 只要观众喜欢, 哪种艺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有的歌曲现在听起来觉得不好听, 可越听越耐人寻味;有的唱法现在不能接受, 可经过时间的考验, 却经久不衰。也有这样的歌曲和歌手, 当时听起来很入耳, 时间不长就听腻了。

因而, 在声乐教学中, 要不唯书本, 不唯前人, 只唯实践, 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演唱, 不管什么唱法, 土唱法也好, 洋唱法也好, 不中不西、又中又西也好, 只要把歌唱好就行, 内行外行听了都喜欢, 观众买账就行。因为, 不管哪种唱法, 最终都是要上舞台的, 以为观众欣赏、娱乐、服务为最终目的, 只有观众认可的才是好的。

参考文献

[1]杨仲华, 尤志国.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实践第一[J].中国音乐, 2005, (1) .

上一篇:向量变换下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