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水平

2024-10-19

人才培养水平(精选12篇)

人才培养水平 篇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护理实验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 我国护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护理实验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目标定位不高, 仍停留在掌握某项技能操作上, 缺乏整体观, 将技能操作等同能力, 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 护理实验内容多而零散, 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关系, 且与临床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总结为主, 墨守成规, 对实验操作缺乏改进探索的意识。 (3)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落后、封闭, 实验室仅是提供实验器材和上课练习的场所, 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卫生和用物, 缺乏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和意识, 没有实施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备课制度, 实验环境缺乏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因此, 改革护理教学体系是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灵活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 获得新经验, 解决问题过程”。护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已学过的医学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病人共性和个性的护理问题。在传统的讲授、示教法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采用问题教学法、自我体验法、临床调查法等教学方法, 以及注重评价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 有助于灵活思维的培养, 其实施原则如下:

1. 课堂教学规范化示教与设置问题相结合。

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刻板性, 使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上了议事日程。教师不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 利用病案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 启发学生比较不同病人在使用同一种措施时的差异和目的, 明白只有结合具体情况, 护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穿插问题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 改变刻板的学习。

2. 技能训练中强调将原理的掌握和程序的运用相结合。

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过程往往直观地体现抽象的操作原理, 但传统的技能训练过多强调了操作的程序而淡化了操作原理, 造成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 加上临床经验的缺乏, 在训练中一旦遇到与常规不符的情况时显得茫然无措。故护理教学中教师可将书本概括出的原理再融入护理示教和技能训练的步骤中, 分析程序与原理的关系, 并且有意识地在技能训练时设置障碍和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寻找变通的方法, 在不违反原理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实现识的合理迁移。

3. 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护理教学中, 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特定的含义, 是指护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理论时应密切联系护理对象的实际, 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 并能运用于临床实际, 做到学以致用。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 而人是有不同心理活动和社会差异的。在教学的早期接触人群、接触临床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护理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护理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比如课堂教学采用静态模型示教和不同动态人体比较使学生对人体的差异有感性认识;又如用自身体验法, 即让不同学生扮演病人接受同一护理操作, 体验病人感受的差异性, 使学生明白人的多样性决定了护理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重视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以情感作为施教的内容和目标, 尊重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 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1. 指导认知教育的功能情感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想象力, 使思维创造性得到发挥, 并促进学习记忆。

发挥情感和认知的互相激励作用, 可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老师要用一颗爱心观察每个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有利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有利于

调节自我情绪并学会自我激励, 并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 与人和睦相处,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要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

授课时明确课堂安排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授课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重点内容, 并在护理教学中采用让学生登台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提供了自我展现和锻炼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专护理学生在去医院实习时, 由于胆子小、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等因素, 致使当被带教老师提问和病人咨询时, 会不知所措, 即使知道的问题也不能回答, 在早上交班时更是不能有条理地汇报病情, 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使他们增强勇气, 锻炼胆量, 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中专护理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 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 语言组织能力差, 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 这在平时的作业上面可以看出来, 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只会抄书, 不能自己组织,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 不善言词, 不能有效地正确地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 常常词不达意。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能拿着书本读, 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几次下来, 她们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 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了沟通能力。

在医院, 护士是各种人际关系的枢纽, 既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又要与医生及各辅助科室进行联系, 还要与管理层进行联系。所以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其核心能力。中专护理学生年龄较小, 社会阅历欠缺, 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社会, 都是在家里娇生惯养的, 自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小组学习使学生间有了竞争, 为了达到优胜, 大家互相督促学习, 这样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 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在小组学习中, 要把自己的意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也锻炼了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 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

护理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护理教育要与卫生服务需要相适应。因此, 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是护理教育的需要, 也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护理教学水平, 满足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摘要:我国护理教学仍沿袭旧的教学模式, 阻碍了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而改革护理教学势在必行。转变护理教师教学理念,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才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中专护理,情感教学,小组合作

人才培养水平 篇2

为迎接十一月底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目前,全院上下正如火似荼地开展学习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文件的活动。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我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川教【2009】41号)、《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王仲明书记在“迎评促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件,仔细解读文件内容,深入体会文件精神,力争学深、学懂、学透,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学院“迎评促建、创新发展”的大局上来,以自己认真严谨、扎实细致的实际工作表现来为学院做贡献。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国家依据教育法规,建立中国特色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体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其评估结果对受评院校的生存发展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影响。评估既是一项学院建设工程、教学改革促进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程,也是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学院凝聚力工程。

(一)评估是关系学院生存发展的大事。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单位不断增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高职院校近1200所,在校生规模1000多万人。学校这么多,难免参差不齐、良莠不分。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这把标尺来衡量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格和办学水平。因此,我院如果能顺利通过评估,就为我院打下了稳定办学、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否则,就会面对直接的生存发展危机。

(二)评估是检验学院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尺。我院是省委、省政府建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按照省教育厅的规划,办学满五年的高职院校必须接受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通过评估,才能检验出我院是否是一所各方面都合格的高职院校,是否符合省委省政府办学初衷,有条件有能力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为地方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提供创新和技术支撑。因此,这次评估既是对我院办学资质的大测评,也是对五年办学成就的大检阅。

(三)评估是促进学院科学发展的机遇。国家制定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分说明评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院建院时间不长,办学底子较薄,各方面条件还需要继续完善。按照我院“十二〃五”规划,要在5年内建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就必须牢牢抓住评估这一重大机遇,用评估来促进我院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全面提升和完善。

二、评估和个人的关系

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和54项重点考察内容,涉及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可见,“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都是评估内容”。学院评估与个人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集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评估为个人提供了成长锻炼的机遇、发展壮大的平台。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都是学院整体工作的一个环节、一个流程,一个方面,都会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得到反映。通过评估,对照指标,查漏补缺,个人完全可以实现工作上的自我增值。因此,评估是教职员工发展成长的良机,每个人都能在评估中获得考验、得到锻炼、取得提高。

(二)个人的工作表现会深刻影响到评估的结果。每位个体的工作好,则整体的工作好;任一个体的工作出现偏差,则整体工作会受到负面影响。同时,评估的结果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个人与学院就是荣辱与共,同生死、共存亡的共同体。因此,作为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务必全力以赴、顾全大局、真抓实干,为学院的评估工作尽职尽责,做出贡献。

三、个人的职责与义务

我作为学院行政管理队伍中的一员,面对任务繁重、千头万绪的评估工作,更要深刻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意义、学院评估与个人工作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好学院和领导交给的任务。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认真学习好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评估工作的各类文件,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里面的内容,尤其是涉及到行政管理方面的,要吃准、摸透。要深刻认识到评估是既评教学,又评管理;既评学院,又评个人;既评整体工作,又评团队精神。要牢固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辱的主人翁意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紧迫感,学院兴衰、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人才培养水平 篇3

关键词:北京高等教育;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改革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5年3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领域的重大改革,是在考虑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和北京高校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充分研究酝酿,全面论证完善,逐渐打磨成型并适时推出的,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充分认识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要意义

第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检验高校办学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社会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前瞻性地、有针对性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社会建设人才。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在这种大环境、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实现学生在多所高校接受教育,享受更加丰富优质的专业、课程、师资、实践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学生访学计划,而从本质上看是以优质资源共享为前提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这项改革将会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综合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教育部开展了“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以来各高校综合改革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综合改革不是改革的综合,而是要抓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环节和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机制创新,从一点的突破带动全局事业的发展,由点及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开展好综合改革,首先要找准突破口,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随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深入开展,高校在专业方向上的调整节奏需要不断加快,相应的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要提速,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各种资源体系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必将带动起北京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综合改革的新一轮高潮。

第三,“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促进北京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服务于北京教育全局事业的发展,只有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统筹协调,穿越边界,形成有效联动,才能形成更加科学连贯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动,北京市将该项计划的实施与高考招生挂钩,招生名额在各区县分配,适度向北京远郊区县倾斜;同时,在名额分配过程中,也实现了北京市属高校向全国贫困地区考生的倾斜。这些举措既保证了招生的公正透明,也照顾了边远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将会成为引导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挥棒,区县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北京教育事业全局工作也将驶上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积极推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各项改革深入开展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点工作包括三个子项目:“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

第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一个子项目,是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双培计划”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长期访学、短期访学和辅修培养。第一种形式是长期访学,主要通过“3+1”模式进行学生培养,即由市属高校负责招生,学生在大一到大三这3年时间里,在中央高校的相关专业学习,大四回到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北京市在充分尊重各校意见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长期访学的计划表,明确了对接学校、专业、访学人数等问题,将在2015年将长期访学计划纳入北京地区高校招生工作。第二种形式是短期访学,即选派一些优秀的市属高校学生到中央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学习,主要提升专业学术水平。这项工作北京市已经开始了试点,建设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接收了部分北京地区高校学生访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三种形式是辅修学习,即利用中央高校开办的暑期学校等形式的资源,每年遴选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中央高校修习辅修专业。这项工作北京市在2014年暑假也已经开始试点,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分别开办了辅修班和实践创新培养班,效果不错。

第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二个子项目,是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名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外培计划”。“外培计划”主要是支持部分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市教委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联系海外境外名校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外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访学,探索学生海外境外培养新机制;二是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遴选优秀学生开展海外境外访学活动;三是鼓励中央高校发挥自身在国际交流中的优势带动作用,为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访学拓展渠道,也就是俗称的“搭车计划”。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了“外培计划”具体的试点方案,将于2015年开始在市属高校中招生,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学生规模。

第三,“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三个子项目,是实施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培计划”。该项目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资源共享、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高校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创业就业创造条件。今后,北京市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是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深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将科研和实践成果融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之中。北京市每年将遴选一批优秀学生,给予“大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提升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深化“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计划。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计划包括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三类,鼓励学生真题真做,支持跨校际、跨专业、跨年级联合开展。

三是积极开展开放实践创新中心建设。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为依托,集中建设若干具备优质实践实训条件、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实践创新中心,加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创新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放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是推动实践创新教学资源共享。发挥高校实践创新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以优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充分整合和完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内容,设立以专业为依托的实践创新教学综合改革内容,辅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和资源保障,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和机制,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执笔人:刘 霄)

人才培养水平 篇4

近年来, 随着国内影视市场的蓬勃发展, 业界对影视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相关部门对影视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40所高校开设了20多个与影视相关的本科教育, 基本涵盖了影视创作的各个领域。影视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影视相关专业一年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2万人, 参加各种影视职业培训的人数就更庞大了。

然而, 我们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平衡。目前, 影视行业中低端的制作人才相对较多, 但既懂艺术, 又懂技术, 还了解管理的、具备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相当匮乏。由于产业快速发展, 技术革新日新月异, 这一人才的瓶颈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造成本土的特效制作水平不高, 影视作品质量难上更高层次, 同时也使得不少优秀国产电影的特效制作只能外包给海外公司去完成。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同时, 国内相关院校及专业培训机构也都作了各自的部署, 以求全面提升了我国影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家传媒人才的一个重要培养基地, 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创新与尝试。

二影视特效人才培养的思路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 最初主要是培养动画制作方面的人才。2001年开设了数字影视制作专业, 即现今的数字影视特效专业, 旨在培养融合人文、科学、艺术的复合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经过十来年的发展, 影视特效专业方向已毕业的7届学生在国内外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网络公司等单位从事电影后期、新媒体内容创作等工作,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领域的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 我们数字影视特效专业一直奉行“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 即人文、科学、艺术相结合, 人文为体, 科技为用, 艺术为法, 三者的结合, 相辅相成。

影视创作艺术离不开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使用, 无疑给影视创作带来广阔前景。从最初的光学特效, 到后来的计算机图形的广泛应用, 再到如今实时创作的数字角色, 技术的进步一直推动着影视特效的飞速发展。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配后都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为后盾。

但光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艺术是我们的目标和载体, 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为影视创作服务。如果一味强调技术的难度, 忽略了创作的艺术审美, 最后出来的只能是一个技术展示。

另外,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如果失去了这个根, 再高再难的技术都是漂浮不定的。因此, 在影视特效人才培养中, 我们强调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去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同时, 我们希望学生能广泛吸纳世界文明优秀成果, 古为今用, 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 给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因此, 在影视特效人才培养中,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 我们始终坚持“三结合”的培养思路, 这也是我们吸取国内外优秀院校成功经验的结果, 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三提高影视特效人才的创作水平

本着人文、科学、艺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努力做到这三方面的相互融合, 给学生提供比较灵活的课程选择, 在注重整体素质教育的同时, 加强了个性化培养, 加大创作辅导力度, 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一) 优化课程体系, 加大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个性化专业发展

第一, 提早开设专业课程。在以往的培养计划中, 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层递关系来设置, 一年级新生上的基本都是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程无法安排进去, 结果是入学后不久, 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很快就怠慢下来。等到大三开始上专业课时, 学生的心基本都收不回来了。针对这种情况,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我们将思政等公共基础课程分散到大学三个年级中教授, 同时将一些专业课提早安排在大一大二开设。如此一来, 学生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时,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 很快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并激发他们对自己专业更深入的学习热情, 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

第二, 整合课程内容, 避免内容重复与课程衔接不畅。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中, 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少, 基本上是各自讲各自的, 造成有些课程内容被多次重复教授,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科学。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在制订培养计划时我们广泛征求了业界专家的意见, 整合了许多专业课程, 使得课程设置更紧凑, 更合理, 避免课程的重复开设。同时, 我们加强了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 要求老师经常相互听课, 以了解其他老师的课程情况, 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 我们还实行系主任负责制, 由系主任负责培养计划的具体执行, 并监督各课程的教授情况, 最大限度保证课程的顺畅衔接。

第三, 增加创作课程, 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影视创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影视特效是做出来的, 需要以作品来说话。因此,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 我们特别注重实践环节, 加大创作实训的学分, 每个学期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创造课程, 同时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加入创作环节, 鼓励教师通过小创作来巩固学生对每一知识点的掌握,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创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进而更主动地去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更熟练地运用在下一步的创作实践中。

另外, 我们在每个夏季学期期末考试之后, 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期, 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创作, 其中包括与国外专业院校的联合创作活动。期间, 我们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来制订创作方案, 教师在其中起到辅导、监督的作用。夏季小学期自2005年开办一来, 已成为我们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去年, 中国传媒大学已将夏季小学期向全校推广。

第四, 实行“平台+模块”的教学体系。即学生在必修课平台上完成相关课程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发展, 从选修课平台中自由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 每个课程模块都包含若干相衔接的课程,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有机集合起来, 引导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同时我们要摆脱单一的培养机制, 注重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情发挥, 同时使其偏弱的技能也得以发展, 在人文、科学、艺术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第五, 试行作品换学分的政策。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创作, 多出作品, 今年,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试行了作品换学分的政策, 即经学院严格审核后, 学生可以拿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换取某些专业课程的学分。这样, 学生可以免修这些课程, 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作品创作上。然而, 要通过学院的审核并不简单, 学生必须有比较完善的创作方案, 较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学院会指派相关教师对这些项目进行指导、监督, 只有足够优秀的作品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 采取多人联合授课模式, 加大创作辅导力度

对于专业课程, 我们数字影视特效专业鼓励多位老师联合教授。其实这样的授课方式在许多院校都有过成功的经验。之前我们在个别课程中也有过试行, 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我们最近尝试将四门专业课程纳入到这一教学模式中。这四门课程分别是大一的影视特效概论、大二的数字合成技术、大三的数字电影特技和数字影像创作。把四门课串联起来, 更能明确整体的专业教学内容, 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

我们计划安排两名以上的老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如此一来, 我们首先解决了以往单个老师无法充分照顾、辅导到每一名学生, 从而造成学生创作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激发的问题。而多个老师授课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授课质量, 而且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辅导, 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另外, 在教师搭配上我们想有所突破:我们将不同专业方向、年龄层次老师的搭配起来共同讲授一门课程。比如基础课程教师搭配专业课程教师, 可以减少课程内容重叠, 更好地衔接专业课程内容。而艺术课程教师搭配技术课程教师, 能更好地实现艺术和技术融合, 体现了专业交叉学科的创作特色。老教师搭配年轻教师, 通过传、帮、带的模式,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迅速提高。

对于“数字影像创作”这门课程, 我们希望通过采取包括workshop形式, 将一个班级分成几个不同的创作小组, 由不同的老师联合负责相关的辅导工作, 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小组的创作方案,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作品。如此一来, 必能加强学生的实践力度, 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形成教研、创作良性循环。

(三) 积极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我们着力打造名师品牌, 实行工作室制, 每一工作室就是一个教学团队, 要求工作室以项目带动教学, 以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我们鼓励并大力扶持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骨干教师的研究与创作, 为了创作, 甚至可以减免他们的教学任务。对于年轻的教师, 我们积极寻找各种途径, 把他们送到业界进行实习, 或者派送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学习交流。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创作能力提高了, 师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氛围, 学生的创作热情才有可能被带动起来, 创作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四) 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国外优秀的影视院校与业界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许多大腕都愿意回到学校, 将自己的经验教授给学生, 而企业也乐意将一些项目交由在校学生来完成, 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实习机会。但这种校企联合的培养机制在国内还没能有效地建立起来。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还是机制和政策的问题。为此, 学校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政策扶持, 使得我们有能力请到更多的业界精英走进课堂, 其中, 在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 (北京) 大学生动画节中, 每年都会邀请到好莱坞的动画、特效大师前来讲座, 为学生提供了与大师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 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眼界, 丰富了创作技法。同时我们也与多家优秀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 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作项目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 中国传媒大学在数字影视特效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影视特效专业的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多种创作需求中能独挡一面、开拓创新, 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 在培养合格的影视特效人才方面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能与其他影视高校、科研单位及影视制作结构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为培养符合我国影视发展要求的高端特效人才而共同努力。

人才培养水平 篇5

——二论学习贯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其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一个国家强国之基,也是一个民族兴旺之本。当今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新时期,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因此,现阶段,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

当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关键在于高校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就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高校既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更要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既要促进优秀拔尖学生脱颖而出,更要关注普通平凡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高校转变过去“轻教学、重科研”以及“轻育人、重学科”的观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同时,要求高校要以“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

当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核心在于高校要切实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就是要看它培养人才的水平高不高,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各地各高校要因校制宜,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探索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要在育人环节中不断创新,完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科学机制和良好的成才环境。

当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重要保证在于高校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其素质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因此,高校要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制度建设,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将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同时,要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通过完善学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激励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激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关心关爱学生,潜心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培养思维品质 提高写作水平 篇6

一、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思维能力的迁移和应变,即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变通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内容,为多角度的立意创造有利的条件,是文章内容丰富、血肉饱满、文思畅达的保证。它主要表现为:思维起点灵活,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同一事物和同一问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出新奇的超乎寻常的见解;思维过程灵活,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能在思路受阻时另辟蹊径,寻求更合理更简捷的思维途径;思维结果灵活,能容纳一切合理意见,得出合理而灵活的结论。思维的灵活性强调多解和求异,所谓“一只蜜蜂千篇文”,“一树梅花万首诗”就是这个意思。如用以下材料进行立意:一位青年去拜访著名画家门采尔:“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的功夫,可卖掉它却得整整一年?”“请你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花上一年工夫画一幅画,兴许一天就能卖掉。”门采尔说。后来果然如此。让学生把这则材料分解开来分析,思维就会灵活,思路就会打开。如从青年学生方面立意:欲速则不达;“厚积”与“薄发”等。从画家老师方面立意:点石成金;因人施教等。从师生关系方面立意:名师出高徒;弄斧不妨到班门等。

二、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集中地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开掘和认识能力。思维的深刻性为我们提供合乎逻辑规律的观点、材料和布局,它是文章具有准确性、结构严谨、论证具有说服力的基础;思维的深刻性决定文章思想的深度,它是人物典型化、情感典型化的重要活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可以强化学生对客观事物分析的深度、筛选的密度和概述的准确度。一学生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试时,一负责出题的老师将一团道林纸放入一纸杯中,杯中有半杯水。老师说:“这就是题目”。思维浅显的学生只能看到杯子,看到杯中纸,就事论事,发表一些表面议论。而韩寒没有把思维停滞在杯中纸团在水里浸泡、松展和沉降的现象上,而是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发掘事物的深层含义,淡化了“杯子”、虚化了“杯子”,跳出了杯子的“小”,纵论人生;跳出“纸团”、跳出“水”,纵论社会。把杯中窥纸引申为杯中窥人生,把水对纸的浸润引申为社会对人生的种种浸染,并通过古今中外的实证分析把人性的劣根性解剖得淋漓尽致。深思熟虑方能高远精深,韩寒同学能把“水对纸”与“社会对人生”间的关心表现地如此深邃精练,完全得益于他的思维对事物深层的穿透能力,即思维的深刻性。

三、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成分的智力品质。新颖程度是思维独创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没有思维的独创和开拓,就没有思想和理论的创新,也就没有新思想、新形象、新事物的创造。独创性要求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能同中求异,异中求新,它是思维发散能力和聚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立意新颖、布局巧妙、富有个性等都是思维独创性的反映。思维独创性的培养,应该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安排一些有利于思维创造的活动。如就“管宁割席”这则故事写读后感,从思想观念上去分析材料,学生往往敬佩管宁不贪财、不慕显赫的品德,但对管宁与友绝义的方法却被忽视。如果能从这被忽视的角度去探讨分析,很明显,他对待有错的朋友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助朋友辨是明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据此,可以从“何为挚友”、“朋友原则”等角度立意。这样的训练,是符合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的。

四、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指的是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学生作文思维活动的过程常常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品质:首先,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不为情景性的暗示所左右,不人云亦云,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其次,训练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即面对一则材料,善于客观地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获得独立的问题解决的答案;再次,训练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和反复验证已拟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减少盲目性和触发性;最后,训练学生正确思考的能力,即思维过程严密,组织条理清晰,以及思维结果正确,结论实事求是,减少狭隘性和不准确性。如写《“雪”的思考》一文,很多学生因循定势思维把雪喻为洁白的象征、春天的使者,写出的文章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而有的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雪”这一物象,得出雪是经不起太阳光辉考验的懦夫、雪是污垢的遮盖体等新颖的立意,写出的文章自然别具风格,情调满溢。

五、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指的是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它反映一个人思维快捷、敏锐的程度。思维敏捷的人,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紧急情况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做出结论。写作中的创新火花闪现、运思中的思维灵感突显等都是思维敏捷的具体表现。思维的敏捷性是其它所有品质共同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其所以能够达到敏捷的要求,就是由于思维的灵活性促使主体随机应变,创造出多角度的立意、选材和布局;深刻性促使主体舍弃现象,抓住本质;独创性促使主体考虑问题标新立异,富有个性;批判性促使主体不愚于世俗,脱陈出新。也就是说,集中协调各种思维的优势,形成了思维的敏捷性。

总之,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最主要的表现,它们制约着、决定着构成文章质量的各个因素。因此,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才培养水平 篇7

一、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不足

1.人才培养措施的现状及不足

一是目的性强。以培养一流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的, 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知行并进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引进、消化、创新, 都服务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同时, 积极建立实训基地、引入兼职教师, 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接触到真实企业发展的现状, 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训练起到较好地引导作用。二是人才培养方案完整并服务于企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 充分利用外部专家尤其是来自行业一线的人员, 使得人才培养方案能融合理论与实践、当前需要与将来发展的要求。三是注重学生完整职业能力的培养。学院在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每年来校招聘的企业和需求学生的数量不断创出新高。

在南通纺院人才培养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足, 最重要一点就是知识面较窄。无论是技能训练还是课程设置, 突出的是专业技能和知识, 而其他技能、知识的传授却很少甚至没有,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将来的发展。

2.人才培养者的现状及不足

南通纺院历来注重人才培养者的培养:一是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从学历、工作经历等多方面考察引进人才, 最近几年, 引进的人才大都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及有多年一线工作经历人才。高水平人才的引进, 使得学校师资队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对推动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学校每年都有一部分教师获得国内外培训的机会, 这对开阔教师视野、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外派的教师数量有限, 为弥补不足, 学院还邀请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 使更多的教师能获得职业教育最前沿的理论及动态, 更好地指导本职工作。

南通纺院人才培养者目前最大的不足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瓶颈非常突出, 普通教师在课题申报、职称评聘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这在制约教师个人发展的同时,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丧失前进的动力。如果教师普遍存在发展遇到瓶颈而又得不到有效疏通, 将使得人才培养者的知识、技能、热情逐渐消退, 成为南通纺院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中的致命环节。

3.人才培养对象的现状及不足

人才培养对象是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也是南通纺院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最终评判依据。人才培养对象的现状主要为:一是具有较强的学习紧迫感。学院在学生管理上的适度从紧以及就业压力让学生感到只有好好学习, 才能为将来谋得更好的发展前途, 因此学生在平常学习和专业证书考试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二是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跃校园生活, 学院从官方到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大到“精神文明月”、“宿舍文化节”, 小到社团活动, 均吸引大量学生参与。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等;三是学生整体体现出积极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较好地展现出当代纺院学子的风貌。

人才培养对象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是对未来较为迷惘, 主要是对将来发展缺乏信心, 不清楚现在要做哪些准备;二是社会实践不足, 不少学生在校三年中社会实践几乎空白, 这既让学生失去专业实践的机会, 也失去更好的认识、了解社会的机会。

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

1.人才培养措施的完善与提升

一是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及多样性, 重点在专业拓展上。现代岗位的特点往往是一专多能, 尤其是在中小型民营企业, 为此, 对学生培养, 要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 分层次、多角度来拓展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所谓分层次是指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应分为专业技能、相关专业技能、人文综合技能等, 而多角度是指确保核心专业技能外, 立足拓展知识面的原则, 在课程开设上应课时短、课程类别多。二是培养手段的创新。在培养手段上应鼓励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创新, 而不应为方便教学管理统一规定几种特定的教学手段。应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社会一线结合实际来培养学生对专业、对课程的理解与认识, 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与兴趣。三是着眼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将知识传授与学习作为第一位,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全面、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学生的抗压性、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决心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学生培养中, 除专业外, 应多关注学生完整人格的培育与养成, 如多开展一些拓展项目训练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开展挫折项目训练以增强学生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开展生存项目训练以增强学生将来独自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

2.人才培养者的完善与提升

一是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学院应与教师共同探讨, 帮助教师设置各个阶段努力实现的目标, 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是全方位的, 而不仅仅限于职务提升和职称评聘, 应多从教学水平提升、职业技能发展、学生培养等角度去进行, 在推动教师发展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防止出现职业倦怠。二是协助教师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受个人因素的制约, 每位教师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时仅凭自己的努力却无法实现, 这时学院应有针对性地协助教师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如当某位教师在教授职称评聘中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 独缺省级以上课题, 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 学院应创造条件让其优先申请课题。三是制定完整的人才发展培训计划。学院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关键是人才培养者自己的水平, 因此学院应从纺院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完整的人才发展培训计划, 包括学历提升计划、专业最高级别技能资格证书计划、职称评聘计划、实践技能提升计划等。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学院应站在计划的推动者和实施者的立场, 而不仅仅起到监督者的作用。在人才发展培训实施中, 学院只有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整个培训才会落到实处, 而不是做做表面文章, 看起来很热闹, 其实没收获实质性的东西。

3.人才培养对象的完善与提升

一是帮助学生分析未来职业发展, 更好地认清发展形势。在向学生介绍专业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时, 可邀请已毕业的学生回校现身说法, 尤其是在本专业已做出一定成绩但毕业时间又不太长的学生, 其对在校生的影响和触动要远远大于教师的说教。在指导学生进行初步职业发展规划时, 应协助其建立不同阶段尤其是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树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的信心。二是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都是将来职场中不可缺少的技能, 而这些技能仅在校园内是很难学到的。因此学院应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 除了教学措施中的工学结合外, 更应充分利用暑期实践机会, 要求学生主动寻找企业去实践, 学院也应联系企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三是实行严出政策。由于高考人数的持续下滑, 学院在招生方面将很难再坚持严进政策, 但应强化严出政策。从平时课堂考核、课程考核、日常管理到毕业设计等全过程强化学生管理, 给学生一定的压力, 使其在校三年中始终将学习摆在第一位, 通过努力学习, 以求获得更好的发展。

摘要: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上只有不断超越自我, 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不足,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必须从人才培养措施的完善与提升、人才培养者的完善与提升、人才培养对象的完善与提升三方面进行, 才能使学院在竞争中居领先地位。

关键词:南通纺院,人才培养,完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3) :28-29.

[2]涂刚, 蒋道霞, 刘华清.高职软件专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 201, 1 (3) :51-53.

[3]王建华.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职教育水平[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12-14.

[4]张有根.陀螺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1, 1 (1) :20-22.

人才培养水平 篇8

竞技体育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则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之源。各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兴衰均与其后备力量状况紧密相关,因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然而由于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差异,竞技体育体制不同的国家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培养策略,以解决其后备力量补充的问题。建国初期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建立起的“三级训练网”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即“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以其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确保了我国竞技体育初期的超常规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起步、发展与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高水平运动员人才的传统培养体制也正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因此,及时了解世界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动态。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力量培养体制改革的目标,一直是我国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及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即围绕转型时期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的培养问题,对比国外体育强国,特别是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力求对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举国体制相配套的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以保证体育人力资源及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得到解决。

2.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国后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不断发展完善,大致经历了竞赛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举国体制”基本形成阶段、“文革”时期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完善与初步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体育改革等五个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确立的体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目标,就是要改革现有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渐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的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体育体制改革尤其是竞赛体制的改革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现存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相当牢固,竞技体育部门的发展过快,高等院校的竞技体育难以正常成长,发育十分不健全,高校竞技体育不仅没有竞赛市场,也很少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窘况。同时高教体制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度统一,高度集中,使得从属于高教体制的高校体育只适合于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等。竞技体育的发展无法寻求自身的增长点,高校的竞技运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业余水平。总结种种这些困境,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三级训练网”体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失衡。

计划经济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体系是借助于国家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得以建立和实施的,具体表现为: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由上而下地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这一系统虽然以各级“体育学校”或“竞技体育学院”等教育类组织命名,但其特定的组织功能仍然是培养、选拔和输送高层次的运动员,因此在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实践配置、师资配置、财力配置、物资配置等方面都呈明显的“失衡”局面,对运动训练与竞赛上的投入远远高于文化教育。尽管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曾多次发文,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并已引起了部分单位的重视,但就总体而言,这种“失衡”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这种“失衡”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反映为不利于运动员自身素质的均衡全面发展。

2.2 运动员出路不畅,体育后备人才严重流失。

与过去业余体校招生时的门庭若市相比,目前我们多数体校的招生工作困难重重,面临着生源紧张的困境。这严重影响了地方体校向各省市、国家高水平专业队输送新鲜血液的能力。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就在于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很多退役运动员由于缺乏基本的劳动就业技能,在就业时竞争能力严重不足。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滞留于运动队,占据人事工资指标,致使新运动员不能及时入队,直接影响了优秀运动队的人员更新。优秀运动员代表邓亚萍同志在十届人大会议上提出的议案指出,目前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状况十分紧迫,每年退役的运动员中大约有40%无法适时安置。不少亚洲和全国冠军退役后不得不看大门、看车棚,或者干脆找不到工作。此外长期向极限挑战的专业训练往往会致使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种种不利条件使得家长们越来越不愿意送孩子进入体校和专业队。这个问题对于竞技体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将会直接导致今后我国奥运会上出现竞技人才危机。然而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对当前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提高了重视。200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委、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可以说是迄今关于解决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问题相当有权威性的一份文件。

2.3 后备竞技人才的管理和流动法规不健全和不规范。

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系统具有资源高消耗的特点,这表现在人力资源的高淘汰、物化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高依赖。因此,财力资金的投入是这一系统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于现阶段我国后备竞技人才的管理和流动法规不健全和不规范,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基层教练员队伍不稳定,训练质量低下,造成大批具有较好运动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由于缺乏科学化的训练而过早地退出训练队伍。同时,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在选材、输送、交流等环节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种“灰色交易”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所出现的国家总体目标和资金投入、各投资主体的目标和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失衡”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3.“学院化”将成为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竞技体育与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91年最新版的《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价值,并以遵守基本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我们意识到,竞技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人类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的兴衰史告诫我们,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竞技的魅力,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否则,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会受到始料不及的冲击,最终被时代抛弃。很多西方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3.1“学院化”培养模式可以有效防止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早期专项化。

在遵循体育的特殊规律和教育的普遍规律前提下,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训练采用“学院化”培养模式有着它自身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以篮球运动为例,在美国,小孩一般从6岁开始接触篮球运动,进入小学和初中后开始接受全面的篮球教育。但是在16岁以前这些篮球教育还都处于普及篮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阶段。只有16岁之后进入高中和大学,一些有志于篮球运动的青少年才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并逐步发展成为大学生运动员或者专业型运动员。这种篮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为美国培养了众多的篮球人才。据报道美国有近90%的国民参加过篮球运动,而经注册的篮球运动员有280万人之多,这其中有10万人达到了奥运会水平。如此众多的篮球人口不但有助于该项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为其商业化比赛培养了非常庞大的球迷群体,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把我国的竞技体育训练科学的引入各大、中、小学,形成一条龙式的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从小以学习为主,科学发展自己的体能素质,这种“学院化”的培养训练对于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2“学院化”培养模式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可谓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的典范。美国不仅拥有坚实的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其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成绩无疑也是骄人的。奥运会赛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摘金夺银,显示出雄厚的实力。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学生运动员即夺得了16枚金牌,这一数量超过了当届奥运会中国国家队的夺金总数,充分显示了这种以教育体系为依托,“科训一体化”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相似的例子在我国也有很多:早在1997年的第8届全运会上,以学习为主的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们就夺得了20枚金牌,远远超过了许多省专业运动队所获得的金牌数;2000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打破体育、教育围墙,把优秀运动队办到有条件的学校中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清华大学运动队培养出来的全国城运会男子800米冠军李光明、全国第九届全运会跳高季军梁彤、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百米冠军胡凯等一批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学院化”培养模式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体育运动人才可谓丰富,但是各省队和国家队的容量终究有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的场地、器材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教练员队伍中也不乏博士、硕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因此有条件的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不但扩大了在训优秀运动员的容量,而且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会。可以预见,“学院化”的培养模式必将成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3“学院化”培养模式是专业体育训练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从事专业体育训练,到了一定的年龄总得走入社会,总要谋求一份合适的职业。儿童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如果自小过多地参加体育训练,势必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正如上文所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退役运动人员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以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少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不得不离开训练场,这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而正是由于高校的介入,“学院化”训练模式的实施,一大批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得以在校园里继续参加训练,延长了他们的运动生涯,同时也完成了我国奥运战略的目标,拓宽了基层运动员的出口,消除了家长和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学院化”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无疑最为直接地体现了体育专业训练“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学校应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脑平衡、追求卓越”是体教结合、探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指导思想,是高等学校在体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实际行动。“学院化”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科学性、优越性及合理性,必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4. 结语

发展运动素质不可忽略文化素质,提高竞技能力不能以牺牲文化教育为代价。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往往也是竞技体育强国。他们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体制。而这一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体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既能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能根据个人特点不失时机地挖掘自身运动才能,在运动领域表现自己的价值。相信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深入改革,走“学院化”的培养训练模式将是历史的大趋势。我们不断总结他人、前人的经验,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人才发展之路而努力。

摘要:体教结合是一种新型的运动人才培养模式, 高水平运动员人才的培养走“学院化”之路, 必将成为世界体育未来发展的总趋势。本文即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提出了将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运动员的目标。作者认为, 目前我们应弱化体育系统的管理职能, 将传统的集中型国家行政垂直协调体制, 逐渐转变为具有宏观控制的社会自我协调模式。

关键词: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化”,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 2003.

[2]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3]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 2003.

[4]郭敏.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各种矛盾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 1997 (3) .

[5]钟秉枢, 等.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6]陈晓荣, 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7]杨展加.竞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8]姜明, 等.中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建议.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人才培养水平 篇9

一、心灵沟通,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目前,有的中专学生基础较差,造成学习差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初中时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进而形成品学双差。有的学生感觉读书无用,认为学习任务没有意思,轻视教师授课,否认学习的价值,缺乏自信心。有的学生自己不想上学,在父母的逼迫下抱着一个“混”的心理,走进了中专。面对这一实际,我们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很难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因此,首先应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热情关注他们,从心灵上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为此,在教材处理上要选准起点,放慢进度,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 基本上能懂、会做,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学上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在讲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平行问题时,先让学生回顾复习平面几何中直线平行的条件,然后过渡到两个相交平面中直线平行的问题,进而解决异面直线平行及实际中的运用。由于学生基础差别较大,水平高低悬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耐心,发现学生学习知识上的困难,要及时给他们补课,补课中采取个别补课与集体补课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在教学中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式。数学离不开做题,但也不能采取简单的题海战术,精讲多练直到今日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教法。为此,课堂上, 我采取了“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方法,每当讲完一个新概念、定理、公式后,我就及时组织能帮助学生理解、熟悉、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基础训练,使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达到能懂会用的基本要求。不可忽视的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切合实际,既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学法指导,及时反馈,层层深入

中专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差但智商未必低,主要是没有掌握基础的学习技能,缺乏严谨踏实的学习习惯,听课不得要领,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无从下手,观察无头绪,学习数学必然是稀里糊涂。因此,每当学完一个新知识点时,应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在反复中逐渐提高层次和难度。每次课中,结合讲课,穿插基础训练, 一节讲完进行提高训练,学期结束进行综合训练,学期中途和结尾再进行巩固提高训练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仅仅一个机械训练这是不够的,一个知识点真正让学生掌握,必须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反馈。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或到讲台讲课,或到黑板演练。若学生提供了新颖的解法,或发表了有创意的意见,都要及时给予较高的评价。另外,对学生的作业要做到当天完成当天批改,尽量面批,并加以鼓励;对每个单元或章节的测验,当场考试当场批,同学之间交换批,短时间内可看到成绩。这样做,既有批评又有鼓励,相互取长补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尊心及思维的批判性。

三、认清对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中专部分学生以往经历过多的学习失败体验或受到过多的批评和惩罚,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上陷入自我绝望境地,形成一贯准备受挫的固定模式,以致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热情,抱无所谓态度。我们教师必须正视和研究学生这一现实,转变观念,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估等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以适应中职生实际。我在教学中一般把同一班级学生按成绩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时使用同一教材,按同一教学进度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具体情况和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即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考核,使低、中层次的学生在实现相应目标的同时,又使高层次的学生达到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程度。为此,教学中例题、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分基础训练、巩固概念公式,铺垫训练、分解难度、强化公式,灵活运用、形成技能三个层次。课堂提问也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使问题的难度与被提问对象相适应。一定注意学生的层次特点,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先找解答的线索,对于中等学生要求他们写完整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对于优等生要求他们将问题举一反三,这样会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收益。考核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如:对低层次学生主要考核其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掌握情况、熟练程度及对知识的简单应用;对中等生主要考察其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一般的应用能力及简单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优等生侧重考察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拓展能力。这样做使优等生考出水平,中等生能有所提高,低层次学生能考出信心, 充分体现出考评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教学目标。

四、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

教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际。而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学会一门手艺,从事一个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因此,中职教育数学课也应打破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 扩大动手空间,或把理论学习结合到技能训练中去。学生在学了数学概念和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上、专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更能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根据课本内容,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每一个数学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实际问题推理演化出来的,所以我们上数学课时应紧紧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比如,学完指数、对数、函数后,让学生计算银行储蓄的“复利问题”。学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教师出了一道题: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们一百元钱,但在这个月内每天给我回扣,第一天1分,第二天2分,第三天4分……即后一天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看谁愿意?该问题引起了极大兴趣,学生立即写出回扣是1+2+4+8+……该怎样计算?老师带着这一问题讲计算公式,结果回扣是1×(1-230)/(1-2) =230-1=10 737 418.23元,远远大于老师给的钱100×30=3 000元。这样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和例子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去理解、运用知识的兴趣。

其次,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运用能力。讲椭圆一节时,正值装修房子。发现木工画椭圆办法简便,画出的椭圆视觉感差。带着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与学生做了交流。课下,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运用长轴与短轴画圆的方法,给木工做了指导,画出的几个椭圆都很美,深受人们的赞赏,使学生尝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注重启发诱导,实际应用。要以“学”为中心而非以“教”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针对现阶段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较差,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学习能力差的现象,可以通过心灵沟通、学法指导、分层教学、注重基础等多种手段,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

人才培养水平 篇10

1 技能大赛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很多技能大赛均是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工作岗位需求等来进行的, 这类比赛不仅为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各个企业也能够参与到比赛的设计中。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 可以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来明确把握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进而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此外, 高职院校还能够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 综合行业发展情况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还可以通过产业进步对相应专业课程进行改革, 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进行有机结合, 进而为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支撑。通过技能大赛, 可以提高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1]。

2 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的起步比较晚, 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我国当前已有260多所高职高专环保类学校, 具有环境类专业的就更多了。但是由于管理体制陈旧、办学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过快等问题, 使得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多漏洞。

2.1 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在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中, 存在课程建设滞后、课程开设较为随意等问题。对课程的设置、体系结构等基本上与普通高等教育类似, 并不具有高职院校自己的的结构体系与模式, 也没有根据相应岗位的技术要求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所以使得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具有很大的差距。

2.2 办学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不准确

混淆了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 过于重视大学生, 而忽视了职业性;过于重视学术研究, 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专业学科的建设, 而忽视了专业的建设[2]。

3 技能大赛对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3.1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技能型的人才,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 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实现, 所以, 利用环境监测类技能大赛, 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 积极开展环境监测技能的培训, 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监测技能, 为学生毕业后顺利上岗奠定有力的基础。 (1)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要想在技能大赛中获取优异的成绩, 不仅要掌握教学中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 加强平时练习, 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学习的兴趣; (2) 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该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等等, 进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与专业水平, 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2 促进实训条件的改善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 实训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实训的条件是高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2009年7月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中, 各个参赛院校的实训条件具有非常大的差距, 比如仪器装备、实训室建设等等, 有些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环境类专业的实验实训, 具有较为先进的条件;但是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训室, 为了参赛而借实验室来培训学生。有些学校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 引进了各种仪器设备, 对实训、实验条件进行了改善。通过这次技能大赛, 承办部门的实训装置水平大大提高, 吸引了各个高职院校的领导的注意, 并且加大了实训建设的投入力度, 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3.3 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在2009年的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中, 有关水环境监测的共有三个项目, 分别为水质总磷的测定、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地表水氨氮样品采集。就比赛情况而言, 各个院校的参赛人员存在很大的差距, 有些参赛学生并没有经过现场采样培训, 主观地认为采样非常简单, 因此并未根据相关标准与规定进行采样, 在采样项目中失去了较多的分数。在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项目中, 对滴定管校准、高锰酸钾溶液标定等进行了考核, 在这一比赛项目中也有一部分参赛选手没有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但是有的参赛选手有着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 实验操作非常熟练, 这就反映了学校、教师对实践、实验的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的开展能够促进环境专业类课程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此外, 还能够利用现场、案例、模拟现场、启发式、问答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

3.4 完善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 促进该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技能大赛, 可以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更新, 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 并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进而修订、完善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进而提高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3]。

4 结语

通过举办职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技能大赛, 来促进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同时还能够创造出一种尊重创造、人才、知识与劳动的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为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作用, 培养出高水平、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彩云, 赵冬, 赵中见, 马兰.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意义、作用与推进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6:31~33.

[2]石碧清, 罗永军, 王雪.依托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J].教育与职业, 2011, 09:177~178.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篇11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工具性学科,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从江苏省最新的改革方案来看,语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高。但是,实际教学中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老师对写作教学缺乏定位思考。写作是什么?写作教学的目的何在?我认为写作是应该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的学习符合习而得之的规律,语言能力的形成,来自于大量的语言实践。因而多读、多背、多写、科学训练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不二法门。

目前语文教学的状况是一学期一本书,十几篇文章,背几篇文言文,几首古诗。一周六节语文课,分析一二篇,写一篇作文。说到课外书,每人桌洞里塞满的是教材全解、习题集、作文金典之类。学生们读的少、写的少,说的更少。课堂大多是听老师讲,自习课不许讲话,课余一个小时多点还得赶作业,学生哪有机会说啊!语文的半亩方塘里,疯长着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的水葫芦,又如何让这群小鸟在写作的疆场上自由奔跑?学生缺乏语言实践,是表达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加强语言实践,应于课堂内外通过听、说、读、背、写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语言训练。

阅读课应压缩课时,减少对写作技巧、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分析,代之以对精彩语段的朗读、背诵、品味和仿写。讲的精彩不如读的精彩,读的精彩又不如写的精彩。只有读出感情、说出体悟、写出心得,才能把纸上的语言变为心中的语言,口中的语言和笔下的语言。语言主要是感性的传递与积累,不必甚解不必深究,读好了,也便理解了,会说会用了,也便完成了任务。

语言实践的形式生动多元化了,语言实践的时间长数量多了,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才能逐步得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增强了,词汇丰富了,读书快了,作文语句也流畅了,然而写作教学还只能算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二、大力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好比是娶来了一位巧媳妇。但是光有巧媳妇还未必能吃得上好饭,还得有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我常劝学生写日记说:“日记是用心灵对话的朋友,是你精神的家园。”文章是思维之花的果实,写作是思维的健美操。一位爱写作的人,一定是一位爱思考、有思想的人。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过程,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在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思想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体。

近些年来,素质、创新教育的口号次第登场,其实,思想教育是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离开了正确的思想,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学生的生活实践少,阅历浅见识少,因而学生普遍思想贫乏,认识肤浅幼稚可笑。学生往往面对一个作文话题,脑子里一片空白无话可说,这是思想教育缺失、滞后的结果。因此,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但他们应该有对和自己年龄相符的见闻的认识。学生不应该只有学校生活,没有社会生活,不应该只有课堂生活,没有课余生活。在学习生活里,也不应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教材不见社会和生活的影子。温室里长不成大树,鱼缸里养不成大鱼,鸟笼里没有雄鹰。人类从洪荒走来,向着自由开放、文明、和谐走去。教育应多些开放,学生应多一些自由,社会才会多些创新、和谐与文明。目前,封闭式管理依然很流行,很“先进”,它安全、高效,被社会看好,被领导看好。校门关住了什么?关住了学生的眼界,关住了学生的心灵,关住了学生的思想,也关住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学校生活取代了家族生活和社会生活,以教材和老师的思想取代学生的思想,以可怜的几个高分换走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尽力加强写作的重视程度

写作课时少,每周两节作文课,10来分钟讲评后是布置文题,学生还要当堂完成,即便精批精改,学生也不认真看,收效不大。写作指导如同隔靴搔痒,教学如同放羊,而草场沙漠化严重,写作成了苦役,人们在写作的沙漠里跋涉,只盼早了。对写作重视,应增加写作课时,增加每周作文篇数,重写作、重讲评,轻批改。领导查作文批改,只看改的细不细,批的越细,写的篇数越少,是老师苦学生松,最后写作教学被边缘化了,成了花架子。学生写不写一个样,老师教不教无所谓,作文教学落了空。反观古人,对于写文章,可谓尽心尽力也矣。读书悬梁刺股,背书引刀绝织,抄书七录名斋,最终都只为半尺文章,难怪书生个个能口吐锦绣,笔走春秋了。

四、全力打造教学的系统规划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但这戏一直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剧本,都是语文老师临时随意编排,自导自演一通而已。作文教学应该有系统翔实的教材,一级一级编过去,有目标有指导有例文有例评。写作训练也应分阶段安排侧重点,划分出专题(有针对性的划出训练点):记叙文可以从构思、选材、描写、线索、场面、结构等方面考虑[1];议论文可以从论点的拟定与提出、论据的选用、几种常用论证方法的选用等方面考虑;说明文可以从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设立。写作课还应分出不同课型,以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达标。比如安排这样的流程:示范课→训练课→讲评课→反刍课(分别完成知识示范、分层训练、自评互评、快速批阅、讲评再红的教学步骤)。

我经过课堂实践,有意识地把我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点滴提高。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写作的老大难问题定能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安洪.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J].2011,(4):P17.

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12

那么,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它能准确地遣词造句,能开拓写作思路,能明晰结构层次,能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学生的语感是直接作用于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活宝”。

学生的语感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品字词内涵,把握语言运用的分寸感

叶圣陶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杂文、词典,总是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个字也不能随便对付,就把它的味道辨出来了。”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确切含义的基础上,去体验认识词语和事物之间的深刻联系,例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四团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边了”一句中对“抛”字的理解,它的本意是“扔”,而在这句话中,它既含有对红四团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抢先赶到泸定桥的由衷自豪,又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蔑视。这样通过深挖关键字词,再明白它的含义的同时注意引导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分寸感,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二探语法规则,强化语言表述的畅达感

有意进行属对练习,“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词类和造句规律并用于写作”。

有些病句是由于词语使用不当造成的,但这些运用不当的词语和正确的词语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辨析清楚这样的词语的意思及运用范围,并在造句中认识这些词语,正确熟练运用,形成语义感。如病句:“这学期开始,我们就订了学习公约和决心。”先让学生仿同类词语造句“上课前,我们拿出了文具盒和书本”,然后分析比较,使学生明白:“拿出了文具盒”和“拿出书本”都可以,而病句中“学习公约”可以订,“决心”却不能订,找出病句的病因,这样先经过比较、揣摩,在头脑中就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语法规则,强化了语言运用的畅达感。

三揣亲身体验,体味语言流露的情味感

语感也是在长期阅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比较、揣摩、品味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在阅读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比较,对熟悉的事进行比较,对易懂的事进行比较,而后引导学生多揣摩,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体味出文章包含的情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邱少云烈火烧身壮烈牺牲的片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比较、揣摩品味的。先让学生细读邱少云烈火烧身的片段,初步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和崇高品质,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揣摩,自己被火星溅着,或被火烫伤时是什么滋味,这时,自己通常的反应是什么,或是怎么做。而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多长时间,他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体味邱少云英勇顽强的献身精神。这样,让学生“披情入文”“将心比心”更易理解人物的品质,并在心中产生一种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只要坚持长期训练,就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将相似或相同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感,很自然地运用到作文中,丰富了语言的文字情味感。

四窥生活奥秘,丰富语言运用的形象感

语言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自然,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写,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千奇百怪的生活趣事、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所观察事物的特点,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并引导学生长期写观察笔记,持之以恒,才能不断地丰富语言认识的形象感。

上一篇:乡村环境景观下一篇:员工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