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2024-09-05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共11篇)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1

一、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还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提高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首先就是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教师要到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设计单位、工程承包公司、建设监理公司等用人单位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大多都是应用型人才,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专业资质取证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科学、合理、实用,可构建如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知识结构和造价能力两大部分,其中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造价能力形成能力培养模式,而且能力培养模式中,专业实践是一部分,认知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设计是另外一部分。知识结构可以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满足造价员资格考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和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造价能力可以满足造价员、造价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和工程造价业务市场化要求以及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对工程造价人才能力的要求。最后,以知识结构和造价能力培养要求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制定的教学计划不但覆盖我国造价工程师制度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现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相符合。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一,把职业能力作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二,以专业能力需要为基础,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其中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重点是突出它的应用性,明白他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就可以,不需要懂其推导过程;三,在构建的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可以培养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注重实践教学,推行素质教育

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对其进行细化,可分为专项能力和分项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两项能力分别化为具体的目标,并确定有关的内容,从而找出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措施。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一边向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让他们进行相关的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基本原理。为毕业实习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关系,让教师可以随时的掌握学生们的动态,在组织实习工作的同时,对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如有必要,教师也可以定期到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给予手把手的指导,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快速的成长为社会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加强对学校实践环境的建设。建设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建筑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室等,这些实验室不但可以满足各项实训教学的需求,还可以鉴定各个工种上岗能力的技能。与地方各类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这样,不但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和现场的工程师可以共同对学生提出实践要求同时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他们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教案,并以此建立全面、优质、完善的习题库和试题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预习和复习、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实施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中,从而实现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真正的贯彻落实该制度,并使其发挥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比较高,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大量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2

1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工程造价专业目前可以说是属于新兴的黄金行业, 就业面相当广泛。但初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通过大量调查走访, 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人才素质未达标, 造成岗位难得其人。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应届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不达标,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 难以满足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目前社会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是否具有识图算量计价的能力。2) 是否具有独立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3) 是否具有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4) 是否具有与建设主体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社会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延伸能力要求:1) 是否具有编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及工程结算的能力。2) 是否具有项目全过程跟踪控制、精细化管理的能力。3)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道德操守和商业道德。4) 是否具有服务意识, 是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针对以上所出现的应届大学生能力结构出现短板及素质能力不达标问题, 急需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目标及内容

摒弃原来以课堂为中心, 以老师为主的满常讲、满常灌、满常问的“三满”陈旧教学方法。核心课程采用“项目法”“案例法”教学, 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除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外, 还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 具备团队的合作能力, 具备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 使毕业学生与用人单位快速对接, 力争达到无缝对接, 同时也缩减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培训成本, 力争达到用人单位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可的目的。

改革具体措施:1)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虽然工程造价专业老师多数为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但大多数老师目前还不符合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2) 要努力尽快转变工程造价专业老师的观念, 不断完善专业老师的知识体系, 争取每位专业老师都能以项目法、案例法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3)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鉴于目前拥有的工程造价广联达综合实训室, 一则需要提高其使用率, 发挥实训室现有的功能。二则需要增加广联达软件的其他功能, 比如工程审计功能、项目招投标功能、工程项目管理功能等。4) 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阅览室。比如招标代理企业的已经开过标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预算文件等;往届毕业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计量规范、与工程造价有关的设计概算定额、工程消耗量定额等资料。建立专业资料阅览室, 一则便于老师查阅学习, 有利于老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二则便于学生的主观学习, 对于理论上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现有的文件资料得到直观的认识学习。5) 加强校企合作。随着建设工程信息化逐步的深入和发展, 建筑企 (事) 业对工程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具有就业综合能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学校与企业联手合作, 使校企双方达到共赢。合作意向:a.共建实训室;b.课程、教材开发与建设;c.订单培养, 特色办班;d.顶岗实习实训基地;e.老师培训企业员工、企业资深人士做兼职老师;f.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g.与企业联手开展专业技能竞赛;h.做好企业所需人才推荐;i.共同开发科研项目。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多方面的工作, 如工程预算、施工成本核算、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资料整理归档以及工程审计等工作。下面我以工程预算岗位作为典型岗位为例, 来分解解剖该工作任务及流程, 并分析胜任本工作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知识。

要做好工程预算工作, 应具备的能力:1) 应具有识图读图能力:拿到施工图纸, 首先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图纸上所给出的工程信息, 要将图纸信息完整无误地转化为我们的最终产品---工程造价成果。2) 应具有熟悉工程预算流程的能力。要做好工程预算工作, 必须要熟悉工程预算工作的完整工作流程。3) 应具有熟悉工程量清单的能力。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时代, 要做好工程预算, 必须熟悉工程量清单编制。4) 应具有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能力。要按规定的计算规则完整无误地将工程量计算出来。5) 应具有熟悉消耗量定额的能力。在进行综合单价组价时要按招标文件规定的相关定额组好综合单价。6) 应具有熟练应用算量及计价软件。7) 应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的能力。

3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技术路线和所需教学条件

3.1 培养技术路线分析

从核心课程入手, 加大实训课程的开设, 如建筑识图制图实训、工程计量计价实训、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等。对于这样核心课程的开设, 学习完成需要达到即定的目标。

3.2 所需教学条件及解决措施

1) 师资:对现有专业课老师, 还需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培训。2) 校内实验实训:a.我觉得现有的广联达实训室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希望今后加强对这方面的利用。b.希望能建立起专业资料室, 比如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规范、定额等资料。3) 校外实践: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大力支持,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校内加强学习实训, 在校外进行实习锻炼, 提前与企业与社会接轨, 这样相信培养出去的学生一定是受企业欢迎的。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目前是一门新兴的黄金行业, 就业面相当广泛。但对初出校园的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作者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调查走访,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观点。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柯洪主编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工程造价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84

专科院校应着眼于市场,以市场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科学构建“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及“实践平台+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从而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掌握专业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工程造价专业沿革

工程造价,简单的说就是指工程建造的价格。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展开工程造价高级人才的培养。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也只有天津大学在技术经济学科中开设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方向。直到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工程造价专业才成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在这之后,到了2003年10月,在天津理工学院举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材规划和教学协作会,才对工程造价专业作了一个基本定义,即:以建筑工程技术为基础,对拟建或在建的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计量计价并进行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的专业。本届会议后,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才同意天津理工学院招收工程造价专业的本科专业。到2004年,先后就有几所高校申报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并招生。

二、工程造价专科人才培养模式

1.科学设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練为轴心,对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必需、够用、实用、管用”原则进行重新整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照“学以致用、重在应用”要求,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案,让学生更多地从实际应用中深刻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架起“桥梁”。一是“工程造价技术模块”设计:该模块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本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其知识面应覆盖工程产品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工程造价的组成、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等。该模块以工程定额为基础,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为核心,软件应用和案例分析为实践手段。考虑在设计阶段工程概预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而清单计价主要在工程招标投标与工程结算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其课程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造价计算软件与案例分析的应用等。二是“经济与管理模块”设计:该模块以技术经济分析和合同知识为基础,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为核心,掌握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变更索赔管理等方法。课程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会计学与工程会计、建筑施工组织、建设法规等课程。三是“专业基础模块”设计:根据上述专业课内容的需要,建立以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为基础,工程识图及施工组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掌握工程造价的专业基础知识。其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建筑识图、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概论等课程。此外,在进行理论课程体系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双证书”政策。因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选用有“职业资格证”的学生。所以,为了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必须考虑学生毕业时能否获得“双证”。如测量工中级证、钢筋工中级证、预算员证等。

2.“实践平台+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实践平台以及实习基地。一是“实践平台”设计。工程造价专业是应用型专业,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践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践部分的课程,都要增加实践环节,而且形式要多样。其课程包括: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进行,主要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司或项目部技术人员(一般要求高级工程师职称)现场讲解,以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测量实习以及工程制图实训,根据教学进度同步安排,通过实测—查找资料—讲授—现场教学等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形成丰富、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工程造价综合实训,以真实的单位工程建设项目为实训,编制完成一份完整的工程造价计算书,从而培养学生使用概预算软件、能够用套价软件进行套价、取费、工料分析、调整价差等预算文件编制工作、能够计算一般土建工程量、学会上网询价等实训技能;毕业实习,主要是安排到建筑工地、造价咨询事务所实习,熟悉建筑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是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专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最基本的依托和物质保障。专科院校需要建立专业的实训基地,利用专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设备先进等条件,分阶段安排学生到专业公司进行见习和实习,并聘请专业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讲座和兼课,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研课题进行指导,从而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社会需求状况,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专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本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更加科学的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把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纪传印,张魁,郭起剑.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J].高等职业教育,2011(8):43- 44

[2]李长惠,王勇.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3):155- 156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4

首先,必须明确培养人才目标,对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目前和未来几年的人才供求关系如何,该岗位对毕业生有何要求、在某范围内有多少院校设有相同专业及其特色如何等等,都是培养人才时必须了解的。我们通过对本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跟踪调查,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毕业生素质、培养目标和方向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从而了解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地说,就是应培养适应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要求的,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编制和审核建筑、安装等工程预(结)算以及投标报价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

2.2结合办学层次,设置较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

高职高专层次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则应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内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材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载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入才,首先要有好的教材。因此,每次征订教材时,都由各相关课程负责人牵头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参加集体讨论,力求在教材选择上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好地体现本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购置专业软件,利用软件绘制工程图、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在专业课的教学中,采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做”是中心,在“做”字上教,在“做”字上学作为教学全过程。在部分课中提倡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分析。然后由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工科应用型专业。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研究分析,达到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确定和管理的能力。我校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由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在这个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认识实习主要通过系列参观活动,使学生对工程管理产生感性认识;课程设计则是对学生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模块能力的训练;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工程现场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预演;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三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

2.5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

高职大专培养的学生是专科层次,以基础应用型为主,是造价专业人才的金字塔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以下措施,让现有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积极引进人才,不断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用能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的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师讲课,效果较好,因为他们有实践经验,讲课更贴近实际。

3 结论

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方式的高等院校,由于该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大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尽合理,使得毕业生毕业后一时很难适应工作岗位。因此,高等院校理应积极探讨和改进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重任,为社会培养出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优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主动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利,张建勋.建设类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31.

[2]匙静,房荣敏,尉胜伟.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18).

[3]李康平.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5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房地产、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各类工程项目发展迅速。然而,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三超”问题,使得作为承包方的施工企业叫苦不迭,承包商与建设单位的扯皮、纠纷事件屡有发生;在已经运营的项目中,出现运营成本高出预期费用,或产出远小于预期等现象。上述原因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仍延续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粗放型”工程造价管理,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应由原来的“粗放型”的单一阶段造价管理向“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变。我国通过颁布、、版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立了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尤其2013版凸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理念,并提供了操作细节,体现了工程造价管理应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精细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然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人才培养也需要周期等原因,目前能满足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要求的从业人员很少。我国高校对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进行诸多探讨,主要侧重于如何与企业联合培养,提高其应用能力,但对如何在高校的培养计划中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其具备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并无涉及。本文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及具体要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2现阶段我国造价从业人员的不足

2.1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目前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知识面较窄,技术水平不足。且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绝大多数的造价咨询机构只能单纯地开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及工程结算的编制及审核业务,而对于项目的经济评价、工程设计的造价分析及设计方案的优化、施工中的合同价款的调整及管理等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智力服务则很少涉及。因此,大部分工程造价人员主要集中于计量计价的基础性业务,缺乏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知识进行增值服务的能力,不能满足我国工程造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2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水平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篇6

随着软件规模、复杂度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软件的开发成本和进度变得难以估计,软件可信性越来越差。这种软件成本不断上升而质量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软件危机”。软件质量难以得到测量和控制,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为克服“软件危机”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将工程技术和管理中成熟的方法、技术原则引入的软件工程科学中,逐步形成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软件工程”也逐步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软件工程设计知识面广泛,研究人员将各种传统工程设计中的概念、方法理论和软件工程结合,用于指导软件工程实践,发展迅速,内涵丰富。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形式较单一,受传统班级课堂形式和学时的制约,教学难度较大。目前,理论课中主要采用“讲座式”教学法,灌输基本概念、原理;而在实验课中则主要采取“放任式”教学法。目前软件工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乏味。软件工程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以“讲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差异。软件工程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软件工程能力,指导学生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自觉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开发探索的主动性及参与大型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能力。

2软件工程特点及发展趋势软件工程特点

1)软件工程着眼于大规模、高复杂性的软件。传统的程序设计技术是仅仅指小型程序设计。

2)软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大规模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复杂性一方面是软件构件大量增加,因素繁多,另一方面是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等具有不确定性。

3)软件需求等经常变化。在软件设计初期,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使用人员存在交流的鸿沟,或者是软件使用人员本身对软件需求不明确,导致软件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变更,而软件需求的变更使软件开发周期大大延迟。

4)软件开发的效率非常重要。软件的市场需求很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有线无线网络的发展,IT业务与日俱增,软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是软件的供应比较滞后。软件工程发展趋势

1)开放计算。开放计算包括开源软件、开放架构和开放标准三个方面。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7

1 现价段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的课程设置体系的的不协调。近年来, 由于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就业岗位分工逐步细化, 然而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依然延续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工程实践, 本科院校更应注重理论教学, 事实上, 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将本科院校的课进体系进行行压缩和缩减, 难度降低。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发挥高职提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是事与愿违的, 同时也反映不出造价专业工作实际的的专业特点。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与识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等课程都是实践强、工程实际集合紧密的课程, 教师授课形式一般都以讲解为主, 一方面老师很难掌握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情况;另一方面, 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实际操作的创新能力有限, 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能力和数量也制约着人才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这样就必须要求有满足正常教学的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角色。然而, 从高校到高校的教师队伍来源, 理论知识丰富, 但缺乏实践经验, 整体能力不够和谐, 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的需要。

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根本的认知不足。学生认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关系不是很密切, 所以学习态度不重视、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而在学习专业造价课程时, 例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才发现专业基础课程对工程造价的实践技能的影响非常大, 在进行工程造价实践的过程中, 基本技能读图就已经难倒一大片了, 更别提计算各种构件的工程量。所以由于前面的基础课程没有入门, 无法完成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2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现状

2.1 工程造价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2014-2019年中国工程造价行业监测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2000到2012年13年间, 中国建筑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逐年上升, 2012首次越过10万亿大关。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 因此,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依然有很大的前景, 然而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行业的的发展还得要不断的坚持和创新。

2.2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社会岗位需求

通过统计, 目前有197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 就陕西省而言, 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达3万余人, 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数量还在逐年上升。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和兄弟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问卷调查, 目前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需求体现在以下集中岗位: (1) 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 (安装) 工程造价员的工作; (2)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从事造价员、合同员工作 (3) 建筑相关企业从事施工员、监理员等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从事的还是主要工作岗位工程造价员岗位, 通过企业的调查, 实际操作能力不强是现在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能实现毕业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 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3.1 明确培养目标, 突出实践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就是应用技能型, 突出的要求就是实践性的操作, 以有效的操作技能来处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是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上面, 明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就业为前提, 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 应结合工程造价员专业人员的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 通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对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 具有创新能力, 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在建设行业的向光岗位和从事建筑 (装饰、安装) 工程的计量计价、招投标、项目管理等涉及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综合技能应用型人才。

3.2 突出实践的教学, 培养实践应用人才

3.2.1 构建“学徒制”的理论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传统“学徒制”的理念进行,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就业为目的, 突出实用目标, 通过“师徒”传授为, 搭建以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为重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以满足成为合格行业社会人为要求, 使其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目的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以满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为设置, 使其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课知识。同时为满足造价员的岗位需求, 考虑到将来的的工作实际需要, 满足“双证”培养学生, 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 简单、易懂、参与性强。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三统一的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统一, 虚拟和现实相统一, 学校环境和工程实践环境相统一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未来的可塑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2.2 搭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完全真实懂得工作过程, 又能提前让他们融入未来的工作环境中,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变素质及和独立工作的协调的能力。所以, 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 设计工程项目训练的各项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替往复训练中, 提高理论课程消化吸收, 同时也促进市场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的岗位能力的提高。

3.2.3 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加强双师型团队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从以下儿方面着手:第一, 加强企业锻炼;第二, 加强教师的交流和结对子;第三, 鼓励教师获取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第四, 聘请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 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 综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 很多内容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清楚, 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机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虚拟三维动画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同时也可以引入BIM课程, 创建不同的虚拟项目展示给学生, 来了解和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人才质量的评价完全根据社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标准进行,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同招投标课程的学习, 谁最后中标谁就是胜者。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 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学习的过程可以体现在最终的成果上, 口头和书面问答、技能答辩, 工程实践等方式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另外, 要将课程质量评价还要与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挂钩, 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时效性。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掌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掌握造价行业的发展趋势,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 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 建立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并通过终结性考核为主要考核手段进行。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伟.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叮」.高等建筑教育, 2007 (5) :18-51.

[2]吴信平.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教育与职业, 2011 (8) :158-159.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 技能型 培养模式

0 引言

随着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从各方面来看,入世对我国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是必然的,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也不例外。我国以往的工程计价模式为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而国际通行的工程计价模式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因而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同国际上同行相比缺乏强劲的竞争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基本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建筑企业人才紧缺,力不从心,企业要求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就要独当一面。因而我国以往的高等学校关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们对工程造价人才的素质要求。

1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

2 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我们专科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地说,就是该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工作素质又有较强的技术岗位技能,具备工程建设一线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专科工程造价专业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素质而言,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心理素质以及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广博的专业基本知识。

2.1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专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是介于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因此,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范围应比较广,不能局限于土建造价这一小范围内,而且要特别注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另外,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必须突出高专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部分的课程,都要增加实训环节,而且形式要多样。如土建工程施工工艺课可设2~4周的生产实习作为其实训环节,建筑构造与识图开设认识实习,施工组织及各科预算(包括土建预算、安装预算等),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计量与计价软件课程必须开设大量上机操作学时,实践教学应达到总教学活动周数的40%左右。通过对实训环节的增强,达到部分好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作业,一般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就能马上胜任工作的要求。

此外,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的“双证书”政策。因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选用有“职业资格证”的学生。所以,为了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我们在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必须考虑学生毕业时能否获得“双证”。如测量工中级证、钢筋工中级证、预算员证等。

2.2 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不仅是大大提高教师本身教学技能和学术素养的样板,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图形成立体的课程结构,集视听、课件、习题、参考文献于一体,代表了最先进最全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品课程的建成,就像教学中有了大批先进武器,使大批的教师全面掌握使用这些先进武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已经完成了《力学与结构》、《土建工程施工工艺》两门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还将陆续完成《建筑构造与识图》、《定额原理与土建预算》、《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的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等精品课程的建设。

2.3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是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专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最基本的依托和物质保障。我们通过与建筑施工等企业合作,已经建成了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以及工程计量与计价实习实训基地,我们还计划拟建一个招投标模拟训练基地,以满足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开展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上,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协调好专业稳定性与适应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师资建设上,不但要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提升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强化教师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实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针对企业员工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给工人上课,或与工人一起研究探讨生产中的技术知识问题。企业技能人才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生产现场经验,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使企业技能人才在学校获得系统培训的机会。学生培养上,加强专业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实习、教学参观实习,在教学的末期阶段,与企业签定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顶岗实习。在培养管理上,实行开放式的培养管理,主动向企业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利用各种实验室等各种服务。

2.5 教师队伍的完善和优化 为满足能顺利实现培养目标,高专院校应有一支满足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即当前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工程造价专业也不例外。然而,近年来的大力扩招以及高专院校的自身条件,现阶段,高专院校的教师素质还不容乐观。但是,要办出有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造价专业,必须要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其一,让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学习。我们的年轻教师大多是由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就业,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相对匮乏,我们应在鼓励他们提高学历的同时,到生产岗位一线去学习和交流。其二,积极引进人才。由于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教师数量已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引进。另外,在充分发挥校内有限教师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性质适度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师讲课,因为他们有实践经验,讲课更贴近实际。

3 结束语

高校专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传统的工程计价方式,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得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定位等问题颇具研究价值,尤其对于高专教育,怎样突出其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胜利.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

[2]陈晓聪,刘连芬,卢维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分析及培养方法探讨.山西建筑,2008.7.

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策略论文 篇9

2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指导。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对工业工程而言,这种复合能力不是简单体现在工程类和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地方性高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目标不宜过大、太宽,要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可以结合行业,结合地方产业进行制定。例如,我校工业工程的目标定位为面向应用解决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中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改善、创新、以及相关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应与培养目标相对应。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对工业工程专业而言,应该对学生的工程技术知识、人文艺术素养、管理技能等方面做相应的能力要求,外语、计算机能力也应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应用型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就业服务定位,确定更为细化的专业能力要求。

3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个优秀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较强的人文艺术修养、专业技术能力。围绕着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可以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并明确每个模块的功能。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主要包含对大学生的一般素质要求,主要是英语、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等课程。在该模块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加大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思政类课程安排了5个学分的社会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一些志愿者活动),避免了相对单一的课堂讲授;英语类课程设置不同的学习级别,包括大学英语(一)、(二)、(三)、(四)、(五)、专业英语、研究生英语等7个级别。学生根据入学水平测试逐级修读,至少修读4个级别。再者,经过企业调研,开设了更偏重应用的汉语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课程,取代了原有的大学语文课程。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是为专业课程学习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毕业授予工学学位,因此,一些必要的工程知识是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同时开设了较多的机械类基础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作为近机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同类课程在学时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均有区别。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高校常见的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核心课程外,作为本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还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实践类课程,例如,生产系统综合实验、专业专项实训。4)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了32学分(约16门课程)的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8学分。课程的设置除了一些和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如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等)外,还联系地区产业特点设置了一些课程(如汽车概论、汽车营销与策划等)。还有一些专业拓展课程(如六西格玛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就业、考研的方向进行适当选择。

4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1)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大量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除了常规课程的实验学时外(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质量管理等均有相应的实验学时),一些课程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设计(如运筹学课程设计,物流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此外,为了综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7学期开设了生产系统综合实验、专业专项实训、企业调研与商务实习等。为期2周的生产系统综合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生产计划安排、工位设置、布局设计、物流规划、质量管理、人因工程等知识,完成某一产品生产线的设计规划、运行、控制、优化改善等,例如,在实验室混合流水线上进行电排插座的装配生产。为期4周的专业专项实训,围绕专业发展方向及考研、就业等方向,分几个模块进行专项训练,例如编程、管理系统开发能力训练、机械设计综合能力训练、系统动力学软件训练,质量管理软件应用训练,工作研究软件训练等。有些训练是对课程实验环节的扩展,有些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有些训练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我校建有人因工程实验室、生产物流综合实验室、建模仿真实验室,能够保证实践环节的正常展开。企业调研与商务实习,要求学生走进企业,了解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发现并解决企业的一些简单问题,此项实习可与随后的毕业设计联系起来。2)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的非本专业开设的综合素质拓展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议学生选修管理类、人文类,机械类等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3)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10学分。学生可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创新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一些高级别的社团活动等形式获取此项学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培养。

5几点改革与尝试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10

今年,省财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了《山东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实施方案》,按照“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原则,着力建立以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为重点,带动整个会计人才队伍素质提高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并于今年启动了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班每期三年,每年集中培训两次,培训地点选择在国家会计学院。

在培养思路上,注重打造多层次的高端会计人才支撑体系。力争用十年时间,选拔培养600名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担负起全省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其中培养400名左右适应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发展和高层次管理需求的企业类高端会计人才; 100名左右适应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的行政事业类高端会计人才;50名左右具有国内较高水平和行业较高认可度、部分人员具有国际执业能力的注册会计师;50名左右从事会计学术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教育的学术带头人。

在培养重点上,注重提升高端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一是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着力提高学员的战略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组织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使学员掌握分析判断的方法、沟通交流的技巧、战略决策的策略,推动学员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角色的转变。二是注重知识视野的拓展。把专业知识与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搭建起覆盖多学科的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学员更好地驾驭企业财务运作与风险管理,培养学员综合判断能力和全球化视野,促进学员向综合型、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转变。三是注重职业操守的培养。突出职业道德和行业诚信的培养,着力培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精神,引导学员以诚信为根本、视操守为生命,做坚守职业道德的带头人。

在培养机制上,注重改进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及使用方式。一是学员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努力做到科学公正、优中选优。要严把选拔条件、优化选拔程序、明确选拔标准、提高选拔质量。二是培养方式上,按照因材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实行脱产培训与在职跟踪指导相结合,案例教学与交流碰撞相结合,学院培养与用人单位培养相结合,学习考察与交流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在考核管理上,要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要求、考核程序;建立跟踪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制定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加大结业考核力度,实行淘汰机制,引入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机制,严把培训“出口关”。四是在人才使用上,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端会计人才提供实践提高、干事创业的舞台。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建筑业;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高职院校;改革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15-01

根据建筑业“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的规模目标为“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浙江省是建筑强省,我省的建筑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省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工程造价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行业人员管理,夯实人才基础。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试行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加强与设立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学校合作,开展学历证书和造价员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模式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既具有工程造价技术知识,又有建筑经济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这给我省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根据《金华市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市要在5年内确保建筑业位列全省第二梯队的前列,完成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转身。为全面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金华市建筑业的服务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快速发展与建筑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金华市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建筑业发展带动工程造价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

每年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的单位涉及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建设公司、建筑公司、装饰公司等,调查区域主要以浙江省行政区域为主。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工程造价咨询甲级企业占37%;造价执(从)业人员6918名;造价执(从)业人员数量和造价咨询企业等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全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综合实力力争达到:产值平均年增长幅度15%,“十二五”末年产值总额36亿元,利税5亿元,税后利润2.3亿元。全省工程造价咨询甲级企业约占50%。工程造价咨询收入规模企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力争达到3家。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内的造价执(从)业人员200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例90%。工程造价业务省外市场份额提升到30%。

“十二五”期间,大型建筑企业将建筑服务领域拓展为包括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运营(物业管理)等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服务业务内容。既包括以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估价或成本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计量检测、工程评估、物业管理等全部业务,又包括不同建设主体常规或个性化需求(组合服务业务)。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轻经济重技术”,建筑业从业人员和院校建筑人才培养上经济意识、造价控制、造价管理意识淡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上“经济引导技术”的做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多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改行,而真正经过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非常少。所以,行业迫切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工程造价、施工技术与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等专业知识,会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和管理工作,会建筑工程施工生产技术与现场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探索。

在知识传授方面,主要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修订管理制度,另外增加选修课程种类,扩大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学校大力推进各类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奠定基础。

在素质教育方面,依托党校、团校教育基地,学校各部门、各院系齐抓共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各类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和科技文化活动,并不断完善考评体系和评优评奖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重视体育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要求学生参加早锻炼。针对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现状,学校与我学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举办英语等级考试考前培训班,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社团,期末总评加分、各项评优优先考虑等,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及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

上一篇: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人美版降落伞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