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2024-09-2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精选7篇)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篇1

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实施“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教学改革项目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及其主要内容如下:

牢固树立“百年树人”、“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为目标,针对软件工程教育的特点,突出“整合、集成、实践、创新”的要求,做到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紧密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整合思想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资源有机整合为目标,整体优化教学管理体制;以管理功能拓展为目标,整体优化教学管理系统;以管理机制创新为目标,整体优化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运行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当中。完善地形成一种“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运行管理”模式,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的事情,因此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来指导本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党中央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和软件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适合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运行管理的本科课程管理规划;为培养软件工程本科人才服务的专业实训平台和实验环境的建设;为培养软件工程本科人才服务的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训人员队伍的建设;为培养软件工程本科人才服务的高水平教务人员队伍和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运行管理。

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和社会资源,通过对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运行管理,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本科人才。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国内外知名的软件工程领域专家,这些资源都要为大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而得到充分的利用。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国内外知名软件工程专家在软件本科人才方面的培养模式;以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为平台,为软件工程本科人才链的运行管理提供实践的运作方式和监管方法;通过加强国内外大学与专家之间的交流,为软件工程本科人才链的运行管理提供良好的师资教学环境;通过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一个学校、学院、国内外企业、国内外大学双赢甚至是多赢的本科人才运行管理机制。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软件工程本科人才运行管理的指导思想。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运行管理,除了在理论方面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要通过实践,找到一种适合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链的运行管理”的模式。国内外软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方法和突破口;国内外软件工程人才管理的经验、规律及其模式;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一套“软件工程本科人才链的运行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

2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总体思路

虽然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但是与系统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卓越高效的、国际化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形成还有不少距离。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将通过以下四个方法和措施,使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取得丰硕的成果:(1)国际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2)多元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3)本地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4)工程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3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教学改革实践

3.1 国际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软件产业已经形成国际性的产业链,软件开发的规范与标准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接受和应用,软件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日趋完善,软件行业也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游戏规则。国际化是在产业和教育在“与国际接轨”上的思维和观念。要具有适合在未来国际型环境下工作、管理、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建立应当有针对性。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实现:(1)使学生了解不同社会与文化;(2)有效地实现外语与双语教学;(3)提高学生软件文档写作水平;(4)教学中强调社会与职业道德;(5)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

3.2 多元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IEEE/ACM颁布的CC2004计划中,对每个学科领域都提出了一个称为“职业训练”或“社会和职业问题”的教学要求。有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专业”,似乎只与技术有关,实际上它既包括专业知识领域,也涉及应用行业背景知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使学生能够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知识:(1)具有行业领域的概念;(2)具有系统集成的意识;(3)体现已有的行业优势;(4)了解工程(项目)背景知识。

3.3 本地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的软件市场链并未完全形成,很多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不能或很难进入产品链,加之软件盗版的冲击,软件法律与执行的滞后,本地化软件的成长受到较大抑制。企业面临开发层次低、低层重复、可重用性少、缺乏资源库等问题。而在信息系统建设上,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系统升级难、投资徘徊等现象。因此,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本地化,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和软件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与本地软件(或IT)企业的紧密合作;(2)本地教师团队建设;(3)软件本地化技术培养。

3.4 工程化与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把工程应用于软件”,体现了软件工程领域中工程学和方法学的实施。软件是一类特殊的智力产品,它的研发有一个特殊的过程,这个被称为“软件生命周期”的过程,是整个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所体现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工科常常忽略了工科的特点,软件工程也常常忽略它的工程特点。工程化在软件设计中体现得非常巧妙,将人的智力、技术、管理、心理及社会因素都蕴涵了,因此,有人将软件设计称为一种艺术的体现。因此,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应当给予学生“工程”的概念,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构建知识结构,将科学与工程有效结合,实施技术与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了解工程的概念;(2)了解工程型人才的能力要求;(3)了解企业文化;(4)熟悉项目和项目管理;(4)建立创新基地和创新模式。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并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的四个主要方向(国际化、多元化、本地化和工程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篇2

众所周知, 博弈理论研究的是理性参与人在竞争冲突中如何充分应用策略以保证各自的最大利益, 而不同的策略之间又相互作用的理论, 博弈链理论对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组织系统中多元主体间博弈关系的探讨及研究, 是经典博弈理论的拓展[1,2]。

利用系统科学理论, 从整体的角度把国防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来研究, 对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及其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以寻求系统的演进和优化。

本文应用博弈链与系统科学理论对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对军队院校和依托地方高校国民教育国防人才培养两种培养模式博弈链组的研究, 提出了利于系统演进和优化的可行性措施。

1 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简介

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3], 系统涵盖了学员、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培养策略等多元主体, 如图1所示。

从博弈链网的博弈主体角度分析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的结构, 可知系统由两条博弈链组成。链网中, 博弈主体的各个构成元素相互连接、相互均衡, 又与其他博弈主体进行博弈, 依次形成博弈单元、博弈组、博弈链、博弈网络。在博弈过程中, 各博弈单元相互协调、均衡 (负) 发展, 逐步演进, 最终达到链网在波动中的相对稳定[4]。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的博弈链如图2所示。

(A:军队院校人才培养; B:依托国民教育人才培养; C:其它国防人才培养方式)

2 国防人才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博弈链

国防人才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博弈链是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博弈链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链网的进一步细化及分解[5]。培养模式是指院校以自己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院校发展及人才培养为目标, 构建一定的结构方式并为此采取相应措施, 形成自己的院校特色及风格的一种教育方式。国防人才培养模式博弈链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途径等博弈分链组成, 如图3所示。将链网细化、分解, 使其呈现出博弈组链形式, 如图4所示。

(A:军队院校人才培养; B:依托国民教育人才培养)

(A:军队院校人才培养; B:依托国民教育人才培养; U:效用函数; R:博弈单元输出; F:关系函数)

3 军队院校与依托地方高校国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竞争博弈链分析

军队院校与依托地方高校国民教育的两种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相互竞争, 彼此博弈, 旨在提高国防人才质量标准。同时, 两大博弈主体构成的博弈组链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本文仅就两大博弈主体的市场竞争博弈链进行研究, 探讨其合理竞争策略[6,7]。

3.1 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系统 市场竞争博弈链模型

作为市场竞争的两大博弈主体,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与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作为生产者, 依托各自的产品生产线 (国防人才培养模式) , 产出具有一定价格 (人才质量) 的产品, 当两大博弈主体将产品投入市场 (军队) , 两种不同的产品便形成竞争, 根据产品各自拥有的特色及优势, 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量。而这种市场占有量客观上反映了生产者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益及规模, 是生产模式优劣与否的评价指标和模式改进的外在动力。模型如图5所示。

(A:军队院校人才培养; B:依托国民教育人才培养; U:效用函数; R:博弈单元输出; F:关系函数)

3.2 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系统 市场竞争的价格博弈分析

对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模式两大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 (即军校生和国防生) 进行分析对比及博弈, 显而易见, 两种产品各有特色, 市场价值也存在差异。我们忽略产品质量相同下两种产品市场价格的博弈, 而仅考虑产品质量相异时的市场价格博弈。由于市场的环境不同, 可将市场分为高低端产品市场 (技术人才需求市场1及指挥人才需求市场2) 。两种市场所需的产品不同, 产品的成本及市场价格也不同。因此, 在两种生产者均能生产出适应两市场的产品时, 考虑两博弈者在两个细分市场进行的产品竞争。

(1) 产品质量相异时两产品市场价格博弈分析

使用贝特兰德双寡头垄断模型, 假设两大博弈主体分别选择价格p11和p21进入竞争市场1, 选择价格p12和p22进入竞争市场2。以q1i表示市场对产品1 (军校生) 的需求, q2i表示市场对产品2 (国防生) 的需求。忽略产品的互替性, 则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1=a-p11+bp21q21=a-p21+bp11 (1) {q12=a-p12+bp22q22=a-p22+bp12 (2)

其中, aR;0<b<1;a, b为常数。p11, p12, p21, p22均为非负数, 其值由生产者根据市场决定。

假设不同生产模式针对同种市场花费的产品成本相当, 而市场1、市场2中产品的成本分别为c1和c2, 则市场的利润为:

{Q11=q11 (p11-c1) Q21=q21 (p21-c1) (1) {Q12=q12 (p12-c2) Q22=q22 (p22-c2) (2)

同时假设两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在同一时间进入两市场, 则在两市场都可达到纳什均衡的情况下, 对问题进行最优化求解, 求出价格组合使得Q取得最大值, 即:

{p11=p21=a+c12-bQ11=Q21= (a-c1+bc12-b) 2 (1) {p12=p22=a+c22-bQ12=Q22= (a-c2+bc22-b) 2 (2)

生产者1的利润为Q1=Q11+Q12, 生产者2的利润为Q2=Q21+Q22, 此时Q1=Q2.

(2) 博弈主体决策分析

博弈主体 (生产者) 往往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产品的生产及其在不同市场中的分配。由于不同生产模式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对不同产品的投资不一样, 所以市场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当市场对某一博弈主体的需求为零时, 该博弈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 也会被淘汰。

由于针对市场1 (技术人才需求市场) 生产的产品成本一般较高。顾客认为其价值V1也将高于市场2 (指挥人才需求市场) 的产品价值V2, 即V1>V2. 假设生产者生产针对市场1的产品概率为α, 顾客接受该产品的概率为γ, 于是有:

{α (V1-p1) + (1-α) (V2-p1) =0α[γ (p1-c2) + (1-γ) (-c1) ]=[γ (p1-c2) + (1-γ) (-c2) ] (1-α)

求解得:

{α=p1-V2V1-V2γ= (p1-V2) (c1-c2) +c2 (V1-V2) p1 (V1-V2)

由此可知, 在市场1中, 生产者生产针对市场1的产品的条件为:至少有比例为γ的顾客接受产品;而顾客接受产品的条件为:生产者针对市场1的产品概率大于α. 由αγ的解可知, α仅与产品的价格及顾客对产品的认为价值相关, 而γ则还与产品的成本相关。即生产者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中会相对多考虑到成本的问题。

市场的动态变化, 产品的不断竞争, 促使着生产者 (博弈主体) 不断改变竞争策略, 依据不同市场所需生产出适合市场的产品。当这种竞争达到良性循环时, 生产者、市场、产品都将顺利运转, 整个博弈链也因此健康稳定地不断演进。

3.3 博弈链的动态演化

在国家管理环境下, 博弈链各节点单元需要寻求长期合作。一条博弈链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当是一个不断吸纳能实现战略目标的新成员和舍弃危害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旧成员的复杂的组织系统。博弈双方采取的两种培养模式分别称之为决策策略1和决策策略2。

采用进化博弈链模型, 在博弈过程中, 采用策略1和策略2的博弈群体中的各个体都对当前的博弈局面做出反应, 他们相互学习, 或者模仿邻居的优势博弈策略来进行选择。若以圆圈配以策略序号1、2标注表示进化博弈策略 (即策略1和策略2) , 以箭尾表示博弈个体所采取的原策略, 箭头表示该博弈个体将采取的新策略, 用P表示博弈个体在各策略之间的相互转移比例, 用u表示采取各博弈策略时的收益, 则该进化博弈的博弈链模型如图6所示。

采用干扰决策策略时所花费的成本用C表示。采取策略1的投资者相对于采取策略2的投资者的净收益用R1表示, 采取策略1的决策者相对于采取策略1的决策者的净收益用R表示, 由于采取策略1的决策者都为了获得额外收益而相互竞争, 而采取策略2的决策者博弈时不与采取策略1的投资者争夺额外收益, 所以R1>R. 采取策略2的决策者的正常收益用r表示, 则有:

{Ρ11 (t+1) =Ρ11 (t) +Ρ21 (t+1) -Ρ12 (t+1) Ρ12 (t+1) =1-Ρ11 (t+1) u11 (t+1) =Ρ11 (t) (R-C) +Ρ12 (t+1) (R1-C) u22 (t+1) =Ρ11 (t) r+Ρ12 (t+1) r

根据以上各式可得t+1时刻采用策略1的比例和采用策略2的比例及收益。根据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 随着时间的推进, 博弈方选择某策略保持不变, 采用策略1和策略2的比例达到均衡, 则可得其均衡 (稳定) 点。

3.4 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系统 市场竞争博弈链总结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依托国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中, 如果仅仅从价格方面博弈, 往往将陷入博弈理论常见的囚徒困境当中。因此, 两大博弈链主体在竞争的同时, 应适当采取协调合作的态度, 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针对不同市场有所侧重地进行人才培养, 但务必保证适当的竞争, 控制协调产品的市场交叉区域, 而不是分食各个市场的蛋糕;要注重国防人才培养这个核心, 而不是将“经济效益”放在核心。使博弈主体达到各自的目的, 最终达到双方受益的社会帕累托最优结果[8,9]。

4 系统演进的可行性措施

基于前面的讨论, 提出如下有利于系统演进的可行性措施。

(1) 明确培养目标

在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 国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相当重要[10,11]。

在知识培养方面, 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政治理论教育, 加强人才军事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等的教育, 使人才掌握一定的战略、战役、战术知识。

在能力培养方面, 提高人才的学习创新能力、领导管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并具备未来信息化、现代化战争的实施作战、指挥和保障能力。

在素质培养方面, 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觉悟高、军事素质过硬、身心健康、作风优良, 具备携笔从戎、献身国防的使命感与自豪感的新型军事人才。

(2) 完善培养制度及培养途径

不断改进完善产品生产线 (国防人才培养模式) , 完善各项制度, 扩展人才培养的研究新领域, 特别应注重科研市场所需的人才产品类型研究。具体包括:

改进博弈主体间、博弈主体与顾客的交流协作机制。

采取岗前培训、部队见习等措施, 培养学员的军事素质养成。加强学术教育及军事教育设施建设, 建立若干军事训练基地。

完善改进管理制度。军队院校的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的发展, 而依托国民教育的行政管理力度不足, 造成国防生的个人意识过于强烈。不同国妨人才培养机构可相应出台国防人才管理措施, 因材施教, 达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的平衡。

实行产品逐步渐进淘汰制度。目前, 国防人才的培养经费由国家统包, 建议实行逐步渐进淘汰制度, 提高国防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还可节省部分培养经费。

健全国防人才培养测评制度。实行自我反馈与市场反馈双重反馈, 根据反馈信息, 采取相应措施。

在国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创造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使培养人才紧跟世界军事前沿, 促进教与学。并制定适合新模式的人才培养措施, 推进教育管理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侯光明等.组织系统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侯光明.博弈链理论及其在国防科技组织创新中的应用[C]//香山会议第288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黄莉等.基于博弈链理论的国防人才培养组织系统分析[C]//香山会议第288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5]厉新光等.军校“4+1”透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

[6]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Z].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 2005.

[7]任敏.对军队人才任职教育和依托培养模式的研究[Z].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 2007.

[8]王立丁.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Z].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 2007.

[9]陆阿坤.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Z].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 2004.

[10]俞政等.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基于全流程的工程造价控制链分析 篇3

近十多年来,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工程造价领域正在经历“由政府指导定价走向市场形成造价”“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转变为清单计价模式”的变更, 与此同时, 我国工程计价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不明确

表现在很多单位及造价管理人员认为造价管理的目的就是“省钱”, 简单地理解为:造价管理=编制预算 (概、预、结算) 。

(二) 造价管理主体和系统性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缺失

表现为很多单位认为造价管理应由单位造价部门负责, 与其他部门人员没有关系。单位内部没有建立系统性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导致规划设计阶段造价工作跟不上, 招投标阶段造价工作被动, 施工阶段将结算管理当做造价管理。

(三) 造价控制缺乏过程跟踪, 忽视“隐性造价”控制

表现在很多单位重视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而缺乏对前期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等中间环节的跟踪与控制。重视“显性造价”控制, 忽视变更、签证、索赔、价款调整等“隐性造价”控制。

二基于全流程的工程造价控制链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 要求造价人员树立全流程的造价管理理念, 坚持“过程控制决定竣工结算”的原则, 将传统造价管理的事后算总账转变为“事前算细账、事中过程跟踪、事后强化结算”的新理念。构建的基于全流程的工程造价控制链见图1:

(一) 工程设计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

工程设计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要推行限额设计, 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及设计缺陷。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限额设计属于工程变更控制中的事前控制范畴。要求建设单位做到:

1. 签好设计合同, 控制设计责任成本;

2. 加强设计审图;

3. 做好招标方、中标方、设计方、监理方与咨询单位五方会审。

(二) 工程招投标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

工程招投标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点为:

1. 规避工程量清单编制错漏;

2. 结合最新《规范》编制招标控制价及招标文件, 并做好审核工作;

3. 根据实际工程编制科学的评标办法;

4. 做好工程投标中标后续工作, 做好合同交底。

(三) 合同约定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

1. 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 通过合同实施成本控制;

2. 建立现场签证跟踪控制系统, 完善现场签证台账;

3. 建立进度付款跟踪控制系统, 完善进度付款控制台账。

(四) 价款调整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

1. 明确引起工程价款调整的因素;

2. 正确应对每一种引起价款调整的情况, 作出合理对策。

(五) 计量支付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

1. 明确工程计量范围;

2. 准确运用工程计量方法;

3. 根据最新《规范》, 严格按照工程计量程序进行计量工作。

(六) 竣工结算环节工程造价控制关键

1. 明确新《规范》下竣工结算价款支付程序;

2. 发包人应避免重复审核、久审不结, 缩短工程竣工结算的时间;

3.建设单位应注意承包单位常用的不规范结算方式, 如利用隐蔽工程, 抬高造价;虚报工程计量;低价购进材料, 高价结算等。

三新形势下发承双方工程造价控制应对策略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发承包计价行为, 维护建筑工程发承双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住建部发布实施了新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部令2014第16号) 。新办法鼓励发承双方及造价咨询单位转变观念, 创造积极条件, 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与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 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应对策略

1. 确保施工图具有一定深度, 编制完整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和合理的招标控制价, 尽量避免清单编制错误。

2. 加强招投标阶段技术文件编制水平, 严格评标, 规避招投标阶段漏洞产生。

3. 强化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过程控制, 重视事前、事中控制与管理。

4. 规范合同范本, 加强合同管理, 使合同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工具。

(二)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控制应对策略

1. 建立企业内部定额, 重视隐性造价 (成本) 的控制, 对造价成本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2. 加强合同管理与控制, 落实合同实施计划, 对合同执行各方进行有效的合同监督和密切跟踪。

3. 重视施工阶段价款调整的关键环节, 及时处理工程变更、签证、索赔和价款调整等, 使之成为项目获利的重点。

(三) 造价咨询单位工程造价控制应对策略

1.提高造价咨询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 提高执业能力。造价专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最新规范要求, 避免执业中的疏漏。

2.造价咨询单位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明确自己对所编制的造价咨询成果应负的责任, 单位内部也要完善公司及造价咨询人员职业风险追溯制度, 加强自身执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3.新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与2013《规范》向广大造价咨询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因此, 中介咨询单位要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加快拓展业务领域,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侠芳.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合同管理[J].建筑学报, 2009 (7)

[2]夏武胜.工程变更的合同管理及费用确定[J].工程质量, 2009 (8)

[3]张金衡, 钟昌志.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 2007 (4)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篇4

当前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软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无论是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都需要依靠软件来推动变革。目前许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软件产业园,随着地方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多数软件企业急需“即插即用”型员工,强调软件开发的“实战经验”。各高职院校对如何培养软件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化方向不明确

目前许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广泛方向的。所谓“广泛方向”,简单地说就是无方向,即尽可能多地开设相关课程,虽然面面俱到,但学而不精,进行的是“通才”而不是“专才”的培养。看上去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很广,但到企业什么都不能做。虽然学习了各种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但学生毕业后,依然不会“编码”,老师教了很多,但对学生而言,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不多,针对性不强,无法做到“即插即用”。

2)课程体系岗位针对性不强

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微缩化”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体系的岗位针对性不强。课程安排广而泛,多数课程是独立于其他课程而进行的,忽略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没有将多门课程融入到一个主题,许多学生自身的能力无法做到将几门课程的零碎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串接起来,导致培养的学生不适合市场需求,就业率不高。

3)教材缺乏衔接性

目前市场上的软件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它们之间缺乏相关性。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课程体系、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编写,一本教材就是一个孤立的内容,虽然教材中的案例或项目内容比较好,但是在整个课程链中使用就不一定合适,要掌握软件技术专业专门化方向的整体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缺乏连贯性和实用性。

我校创建软件技术专业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与改革,先后被评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课程资源建设稳步跟进。通过市场进行调研结合高职人才培养以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特点以及近几年来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情况,学生比较适合.NET方向的开发,以此为依据,我们摒弃原先广泛方向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5年9月份提出“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课程链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链及课程链教材开发等内容的加以研究,努力找出一个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市场对软件技术专业需求、符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模式、符合专业教育和学习的系统课程,促进和细化专业建设。

2研究内容

1)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职的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要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设计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毕业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明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目前,软件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的态势。软件技术专业课题组对本地软件产业园进行了人才需求调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本地区软件产业相关岗位设置情况(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职业资格证书等),并根据岗位设置情况进行能力需求分析,进而制订和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以求最大程度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调研结果显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属于软件技术产业链式的中、下游,即软件程序员、网页设计师或网站管理员、软件测试员、软件维护/技术支持、软件销售等技术类岗位,并且软件企业当前使用的主流技术.NET和JAVA,也有不少企业采用PHP。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以职业岗位的任务和能力要求为出发点,通过文献查阅、企业调研、毕业生访谈及相关的理论学习,确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能力及相关的支撑课程如表1,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软件行业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持等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职业(岗位)面向是:程序员、网页设计师或网站管理员,其他就业岗位:软件测员、软件维护与技术支持等。同时,要求学生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高级)或同等级技术证书。鼓励学生选考以下职业资格证书:CEAC程序设计师(信息产业部)、微软的MCTS认证、Oracle公司的JAVA程序员认证、印度NIIT认证等。

2)课程体系的研究

(1)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灵魂是“核心课程”,在兼顾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设计方向核心课程。即首先按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和必备知识进行能力分解,确定专业通用知识与技能和核心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地区软件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调查及其岗位能力分析,并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构建了“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方向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课程体系的实施

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关联关系的课程组合,在涉及课程序列的安排上,关键是要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即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课程在整体中的位置、地位和作用,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课程。.NET方向的课程主要包括:PHOTOSHOP图形处理、网页设计及高级网页设计(DIV+CSS+JS)、数据库技术、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软件工程、C#项目实战、ASP.NET项目实战等,这些课程的开设的时间、课时数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3)课程链的研究

课程链是近几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新内容。目前各大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在进行课程研究,研究如何将知识、技能和其他教学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最有效能的课程体系,那么课程链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在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进行课程链研究的并不多。所谓课程链,是以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构建一个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融为一体的专业课程链条,并在课程链的基础上填充其他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作为课程链的环,起着人才培养的基因作用,由环形成链,涵盖了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过程。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链是以软件产品的开发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能力,以能力确定典型项目,作为贯穿专业课程和应用技能的链条,通过项目分解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子项目,线性成序列形成课程,围绕子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融进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并扩充课程,这样得来的课程既考虑到知识整体性,又解决了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的问题,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必须尊重教学规律,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逻辑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由于课程之间存在着“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供求关系,课程作为课程链中的链点,合理排列各主次链点,形成软件技术.NET方向的课程体系。

4)课程链教材开发

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它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材来体现其价值,目前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的专业教材相关性不大,有些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广泛收集教学资料,学习教法学法,开发适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链校本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学团队的合作与协作,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和开发课程链教材。课题组成员运用反向推导法,通过对典型项目分解,对原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分类、整理,为开发.NET方向的校本教材提供第一手资料,形成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技术为一体的专业课程链条。在课程链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围绕典型项目进行,将项目中的用到的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样式等分散到课程体系的各相关课程中。如ASP.NET项目实战课程中,设计一个“多肉大本营”动态网站如下图2,主要实现用户登录、注册、文章、论坛、图鉴、美图、商城等功能。

那么在设计《ASP.NET程序设计》这本教材时,在介绍常用服务器控件时,可以围绕“多肉大本营”项目中用户的登录和注册模块来进行设计内容。同样,在《数据库技术》教材中,要围绕“多肉大本营”中用到的数据库设计教材内容,从表设计到开始到最后的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是具备相关性、衔接性,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掌握应用开发技能,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摘要:该文分析当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NET方向课程链及课程链教材开发为研究内容,探索.NET方向课程链的建设的研究,促进和细化专业建设。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课程链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魏会生.高职教育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与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篇5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供给体系的稳定与否,进而会影响经济发展驱动力的强弱。制定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变革转型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深水区”,相关的行业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已经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全面教育、理论型人才需求逐渐变成了更加实用明确的专业化、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对应的教育目标也从开始的理论型培养逐渐转变为创新应用型培养,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尚不发达,导致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迟迟都没有跟人才需求相匹配。面对以上问题,2012 年国家启动实施了 “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 的“2011 计划”[1],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而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地方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经之路。在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或部门机构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或具体的实践,如: 吕剑红[2]在地方高校参与 “2011 计划”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方高校贯彻该政策的相关对策; 周浩[3]将产学研共同体的创新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运动过程,分析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间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产学研信息传递过程的基础理论; 韩爱群[4]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叶宏等[5]从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杨明海等[6]以天津大学校企联合研究工作为例,得出校企联合研究机构模式为新型的、较合理的产学研模式; 侯媛彬等[7]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2 所大学的校企联合模式,采取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构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肖鹏等[8]基于过程分解视角提出了5 种校企联合研发类型,推动了校企联合研究机制的完善。国外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美国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主要有高校委托科研、联合培养、共建实验室等; 英国主要是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包括高新技术投资、重点扶持中小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9]等; 德国则进行 “双元制教育”,企业和高校交替进行人才培养[10]; 另外,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都进行了相应探索和实践,基本都是采取政策加实战的方式进行的。

上述国内外专家学者或部门机构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或实践,都得出了相应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是大多是从产学研整体架构的建设方面进行研究,只有极少数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已有成果与工作也没有从普适计算理论出发,运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思维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互联网思维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2 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30 多年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均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经从最初的理论型人才需求逐渐转变为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究其原因,主要由2 个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已经进入 “深水区”,无论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方式,都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大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普及教育素质方面有其意义,但是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且不具备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因为创新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培养方式,该方式符合 “实践决定认识”的认识论基本规律,同时又能培养出社会所需之才; 另一方面是当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传统培养方式的不足,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颁布了很多鼓励高校进行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政策与措施,很多知名高校利用其拥有资源优势也都搭建了自己的产学研培养平台,形成了固定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地方高校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中流砥柱,是地方人才培养的最大基地,而其本身又不具备知名高校的各方面资源优势,无法独立搭建培养平台,因此始终都没有形成符合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制约了地方的发展。

3 理论简介

3. 1 普适计算

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相融合是普适计算最本质的思想。普适计算强调的是人、信息与环境的自然融合,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充满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环境,使在其中的人与环境逐渐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人可以随时随地自然地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自然也会对人所发出的信息进行积极的回应与反馈。普适计算提出的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融合协同,人在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交互影响为构建本文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启发。而普适计算的实现还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创造出了很多创业奇迹,比如最初的阿里巴巴、腾讯,到现在的美团、滴滴等,都是基于该技术所构建并发展起来的,对该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模式进行归纳抽象,得出了其指导思想———互联网思维。该思维的本质就是强调通过先进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它提倡资源的整合与质变。地方高校本身资源有限,但是通过互联网思维联合其它资源或以异化资源交换已达到撬动更大资源,实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平台的搭建。

3. 2 信息链理论

信息链理论是从协同论提取出来的,该理论表示信息传递主要有3 种模式: 线性模式、网状模式、集成模式。线性模式是指信息的传递有方向、先后顺序,只能按照固定的顺序与方向进行传递; 网状模式是指信息源节点属于两两连接,两两之间进行数据传递。集成模式是指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各个信息源节点都直接与平台进行连接,各数据都通过平台进行路由,如图1 所示。

4 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型

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型主要包含人才培养理论模型与信息传递模型2 个部分,具体构建流程为先通过普适计算思想与信息链理论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普适计算的互联网思维构建人才培养模型的信息传递模型。

4. 1 人才培养模型

地方高校由于资金等各方面都欠缺,无法搭建出成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地方高校的要求必须是培养该模式人才,因此地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其特点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国家与地方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相结合的思想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考的新角度,根据该思想构建人才培养机制,能够打破地区的限制,实现校企资源的及时共享与虚拟交互,进而使地方高校通过支点原理撬动更多资源。根据本研究课题之前的研究成果表明,集成信息链模式是比较适合产学研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该模式的本质就是构建一个集成信息节点作为信息传递与交互的桥梁[11],自然的就需要普适计算中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作为该模式的载体技术。简之,集成信息链模式与普适计算思想是天然统一的。故本文选用信息链理论中的集成信息链模式结合普适计算思想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如图2 所示,建立普适计算信息集成平台作为人才培养机制的信息集成交互平台,各个地方高校通过该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各个企业( 科研院所) 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为更多高校提供实践机会。这种布局模式有以下优点:( 1) 极大缓解 “信息孤岛”现象。由于各个信息源节点都是直接与集成平台进行连接而不是通过中间节点进行间接连接的,这样能够使信息平台的数据在同一时间通过1 个平台实时地传递给各个节点只需要进行1 次转发,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传递产生的“牛鞭效应”。( 2) 有限资源撬动无限资源。地方高校本身资源有限,该模式只需要建立1 个信息集成平台就可以连接更多的资源进入该平台,接入平台即代表加入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退出平台即代表退出体系,故只需要建立接入退出软硬件介质,不需要建立中间节点或两两连接的软硬件就可以实现一键式加入退出功能。通过该模式能够随时随地地以极小的投入撬动更多资源,实现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培养资源的集成,统筹区域内培养资源。

经过上述分析,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节点布局采用集成信息链模式能够最有效地满足其资源协同与利用要求,发挥其价值。而该模式的核心节点———信息集成平台就是在此基础上基于普适计算思想进行构建的,通过先进的信息计算技术与数据传递技术将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相融合,达到远程实验与实践学习效果,避免了单个学校资源集聚力薄弱的弊端,有效地将区域内的地方大学资源联合到一起,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进而构建不亚于知名大学的人才资源以吸引优质创新实践机会,各个企业( 科研院所) 可以通过该平台远程的为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形成一个有机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如图3 所示。

4. 2 信息传递模型

基于集成信息链模式与普适计算思想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能够有效地推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构建与发展。根据人才培养机制中信息流与资源流的交互特点、差异化以及各个人才培养学科的不同,同时参考普适计算思想与互联网相关技术、架构的通用体系,构建出符合本文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信息传递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功能层、业务规则层、信息空间层、集成协议层与设备层5 个层次,如图4 所示。

由图4 可以看出,功能层主要是根据各个学科的差异性,通过信息技术选取相适应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与传输,同时信息包含各个学科领域科研与实践2 个培养方向,该层只获取区域内地方高校与企业( 科研院所) 各自的优质资源,满足人才培养机制所需的优质资源,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业务规则层主要是构建适合每个学科不同特点的信息融合机制,根据不同学科所需差异化人才培养资源构建相适应的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融合架构,例如对二维和三维数据进行不同的融合架构,且根据数据的传递通道的大小安排不同的信息传递带宽和存取机制,以达到最优化与最合理的配置网络资源。信息空间层主要是根据业务规则层所确定的信息融合架构,配置远程人才培养平台所需的各种虚拟现实软件或集成平台的信息传递架构,将各个软件或集成平台有机合理地串联起来。集成协议层主要是实现人才培养机制中各种信息数据的交换、访问、远程虚拟控制功能,由于各种软件之间的数据结构无法共享,就必须建立合理的交换协议实现不同数据间的转换、访问,进而实现远程的指令性控制。设备层主要是实现所需各个硬件设备的信息获取与联动的功能。

5 与传统模式对比分析

传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当前一些知名大学所采用的培养机制,大致就是通过实地输送人才去相应的企业( 科研院所) 进行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锻炼,以此达到培养目的。该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名校的高社会影响力能够较便捷地吸引到很多优质的科研与实践机会。而当前知名度一般的地方高校也主要采取该模式。基于上述分析,必须构建适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集成信息链模式与普适计算思想相结合构建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考虑了地方高校的特点,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1) 有限资源无限化。通过先进的集成信息链模式构建强大的信息集成云平台统筹管理各个信息节点的资源与信息,同时具备信息节点随时变更功能,从而达到资源节点能够无限扩展的能力。而传统模式由于采用实地实践的方法必然受制于地域范围的限制,在资源吸纳方面始终存在上限。

( 2) 远程虚拟实践。通过先进信息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创建不在其地而置身其中的信息物理空间,使每个人都能在学校远程地模拟出置身于企业( 科研院所) 实地环境的实践状态,同时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实现远程操作功能。而传统模式不存在该功能。

( 3) 更新换代便捷。通过先进的集成信息链模式能够实现随时的变更信息节点功能,可以随时增加优质的地方高校资源、企业( 科研院所) 资源,撤出经实地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上述资源。而传统模式通常是以一校多企( 科研院所) 方式,不具备类似功能。

( 4) 互联网思维。本文所提出的模式是结合先进互联网思维来解决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实现了有限资源的一体化归整,达到了对可能潜在资源的无限撬动。而传统模式没有运用该思维,所刺激的资源始终有限。

6 结论

地方高校与知名高校由于在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方面具有很多的困难。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而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摘要: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协同创新,互联网思维,2011计划,普适计算,产学研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2015-05-12].Http://www.gov.cn/ldb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2]吕剑红.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3(8):8-9

[3]周浩.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信息传递机制和效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11-14

[4]韩爱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4-8

[5]叶宏,陈培,刘志强,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3(9):173-174

[6]杨明海,荆扬,谢继勇,等.校企联合,驱动创新——以天津大学推进校企联合研究机构工作为例[J].中国高教科技,2013(3):34-36

[7]侯媛彬,郭凡,陈毅静,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473-483

[8]肖鹏,刘莉,杜鹏程,等.校企联合研发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19-23

[9]NEELY A.Defin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adding to the debate[J].Perspective on Performance,2005,4(2):181-183

[10]HELFAT C E,PERERAF M A.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capability lifecycl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7-1010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篇6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TOC理论,关键链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 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其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保证项目时间、质量、成本达到最优化。

关键链技术是以色列物理学家Goldratt博士在1997年出版的管理著作《关键链》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该书将约束理论应用于项目管理之中, 强调以有限的资源与消除不良的工作行为概念进行项目进度的规划和管理, 并提出通过集中管理项目的缓冲时间来监控整个项目的执行。与传统项目进度管理不同的是, 关键链不仅考虑了任务间的逻辑关系, 还考虑了任务间的资源约束关系, 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的行为因素, 将组织行为学的一些结论应用到项目进度管理之中, 弥补了传统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不足, 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被认为是项目管理领域自发明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技术以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1 关键链技术介绍

1.1 关键链的概念。

Goldratt在《关键链》一书中将关键链定义为:在资源约束下, 用最短时间完成项目。此目标决定了项目进程中的瓶颈是该项目的各条路径中, 时间最长的那条路径———关键链。

1.2 缓冲的概念。

缓冲的设置是关键链技术的核心和精华, 体现了关键链理论“局部最优并非整体最优”的管理思想。关键链在项目进度管理中有以下三类缓冲:项目缓冲 (Project Buffer, PB) :关键链末端的缓冲时间, 用来保证整个项目按时完成。输入缓冲 (Feeding Buffer, FB) :安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接口处的缓冲时间, 用来保证非关键链按时完成, 不会影响关键的进行。资源缓冲 (Resource Buffer, RB) :资源缓冲并不耗费时间, 是为了防止关键链受资源短缺的影响而设置的, 只要资源在关键链上进行分配, 并且该关键链上的前序任务由不同资源完成, 就要放置资源缓冲, 目的是保证资源在其需要时随时可用, 并保证资源在关键链任务提前开工的情况下可用。资源缓冲实质上是一种预警机制, 通过及时合理的沟通, 让资源供应方及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 此保证资源能够及时到位。

1.3 关键链的主要技术方法。

1.3.1 用50%概率的可能完成时间作为任务工期的估计。

关键链采用50%概率的可能完成时间作为任务工期的估计将单个任务的风险因素放到关键链中的缓冲里考虑, 以缩短工期估计。这主要是针对克服“5+5=13定律”和学生综合症而提出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滤掉工期计划中的水分, 而且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压力, 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1.3.2 识别项目的各种约束条件, 将关键链而不是关键线路作为项目的约束。

在关键链里, 资源约束同时间约束一样重要, 通过约束理论来指导项目资源配置, 以确定项目所受资源的约束情况, 进而确定项目关键链。

1.3.3 在关键链后设置项目缓冲 (PB) 。

50%的工期估计是很容易出现延误的。在关键链后设置项目缓冲, 将延误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项目缓冲在项目计划中也以任务的形式出现, 只是不需要任何资源。

1.3.4 在任务链汇入处设置输入缓冲 (FB) 。

为防止非关键链任务给关键链带来延误, 在非关键链任务向关键链的汇入处设置输入缓冲。输入缓冲能消化汇入关键链的非关键任务所带来的延误。

1.4 关键链的特点。

Willy Herroelen和Roel Leus把关键链法与传统关键线路法进行对比后, 对关键链方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并通过仿真试验将关键链方法的调度计划与分支定界算法产生的调度计划进行了对比分析。

2 关键链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虽然关键链技术在国外制造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对于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却处于起步阶段,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作包持续时间估计。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 经常是根据工程量和资源分配来估计各工序的持续时间, 然后结合施工合同、施工技术水平、环境等限制条件, 确定工序的开工、完工时间, 由于是事先估计, 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工序的持续时间的确定是由项目经理和相关有经验的项目工作人员共同制定的。应该说这种估计方法是基本合理的, 若统一的用50%的时间估计对工作包实施“一刀切”, 是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行的。

其次, 在建筑工程中, 有很多工作时间是刚性的、没有任何缩减余地的。例如:项目招标公示时间,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等等, 这类工作的时间由国家法律、行业标准等强制规定的, 对于这类工作必须按照原定的工作时间进行, 没有任何缩减的余地。而对于设计、招标文件的编制等“办公室”类的工作而言, 其工作时间具有很大的弹性, 时间缩减对于这类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仅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工期。

另外, 还有一些工作时间是超出项目控制范围之外的, 如项目前期的各类文件的审批工作等。这类工作时间是由项目外环境所决定的。对于这类工作时间, 不但不能缩减, 反而应给出足够的安全时间, 以免延期对项目造成影响。

显然, 现有的任何一种工作时间估计方法都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类工作时间估计的要求, 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工作包的时间弹性分别进行时间估计, 给予不同的时间估计方法, 这样才能使得制定的工期计划更符合实际。如何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进行分类, 分类后确定什么样的时间估计方法才是科学合理的, 这些都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2 缓冲大小的确定。

缓冲的设置是关键链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缓冲大小的确定, 不能够简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 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 所出的环境, 各工作包完成时的难易程度, 任务完成者的风险偏好等角度综合考虑。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管理的过程, 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 尤其是不应该忽视人的作用, 应该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应用于缓冲的确定过程中。这样得到的缓冲大小才能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 更具有可行性。

2.3 资源约束。

关键链管理将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与工序逻辑关系同等重要的高度, 并设有专门的资源缓冲来保证工序获得资源。资源, 尤其是瓶颈资源在关键链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设置资源缓冲在适当的位置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资源的均衡, 以保证工序的顺利进行和项目各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关键链管理中, 已经给出了如何利用项目中的瓶颈资源解决进度延迟的方法。

但目前关键链技术主要是针对单一资源下的项目管理, 重点强调人力资源在项目进度中的安排, 主要是偏重于数学优化模型的应用。这些数学方法虽然可以使得到的关键链较为准确, 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 且数学模型运算复杂, 在实际工程中并不具有实用性。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约束的编排与选择、如何将复杂的数学最优化进行简化处理使其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是关键链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关键链的应用环境。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篇7

关键词:货币,人民,时间属性资源,时间价值,经济方案

引述

自然—社会环境中充满着生活的机会、生活的资源。人们在这里生活着、演绎着生命的延续与生命的光彩。历史的进步、文明的传承, 改进、改善着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条件, 形成着生活的能力、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活的机会、生活的资源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人们也正是在这种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抱负, 实现自己的生活, 建设自己的家园。货币作为生活的机会、生活的资源的符号被人们引入。

一、银行利息与单利、复利计算模式

1. 利息的生成背景及其生成形式

银行是国家资金流动与管理的部门, 它是国家资金及其对应生活机会维持、维护工作人员。资金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途径和条件资源。存入银行的资金之所以能产生利息, 是因为银行内流动的资金是社会生产、生活途径和条件, 或者说与社会生产、生活途径和条件一致。在这生活条件下, 人民银行对存入银行的资金实行生产、生活性计息。银行利息来自于人民的生产劳动积累、国家财力、物力和国家政策。国家政策、人民的生产劳动组织方式、生产劳动结果与积累影响着、决定着银行生成利息, 决定着银行利息的生成模式。

单利是以本金计息, 而利息在此计息方案中不计息的计息方式。它重点在本金是一个单位, 满足和反映着社会生活、生产环节的某一具体行为方案的需要与特征;它重点在所计利息将另做他用。

复利是计息当期的本金是上一个计算周期期末的本利和。从生产、生活需要的背景和物理特征来说, 它存在的重点在每一期计息的本金都应该为一完整单位;它存在的重点在每一期本金的属性都满足计息方案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 都在于利息与本金性质的一致与融合的可能。

社会生活、生产具有需要满足其物理属性、物理特征的要求, 相应的社会行为及相应的、拟定的方案都应与社会生活常识、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联系起来, 理清门径、归途, 改造自然。

2. 单利、复利计息计算的课例

银行或社会上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 要考虑各笔流动的资金挂靠, 即各笔资金在生产、生活中的流通的途径;要考虑各笔流动的资金能否形成某种状态, 即各笔资金能否完整地表现某种物理属性、对应某种社会生产、生活行为。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各笔资金及其对应社会行为的归宿、途径、门路问题, 它包括资金数量、年利率大小等, 它们都应与国家政策、社会生产、生活对应, 与客观生活规律、自然规律对应。

例1:某公司从银行贷款87万元, 年利率为12%。问到第10年末该公司应归还银行共计多少元?

例2:某公司因业务需要, 年初从其他单位挪用了一笔款, 总额为35万元, 年利率为12%。按单利计算。问到第二年末共计应归还多少元?

3. 课例解答与分析

例1解:87× (1+12%) 10=87×3.1058=270.2046万元

例2解:35× (1+2×12%) =43.4万元

分析:例1强调这笔资金运行方案的反复, 且十年为一体;例2强调这笔借贷资金为一单位, 且是以此单位进行计息及对应的社会生产活动。

二、资金的时间价值

1. 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来源

资金在社会生活 (即涉及质量—寿命、时间—空间的生活) 中, 只有达到时间属性资源层次、在社会生活环节中实现时间属性资源, 才可能带来社会生活、才可能被人们所接受, 人们才可能谈生存。

资金进入社会生产流通环节后, 需要维持资金的原来源途径属性、资金数量、资金的流动, 同时还应带来社会生产、生活。生活基础、资金流通、社会生产生活行为构筑着经济生活。在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中, 各案例之间表达着前述案例中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所形成的社会, 为后续案例中方案的收入变化额度、即后续方案社会生产的收益来源, 体现着社会生活、生产的更真实、更深层次的面貌。

生活基础为社会基础, 它包括社会影响与作用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资金流动来源于人民银行资金的流动的维持, 来源于国家的政策、方针;社会生产、生活行为应社会生产力水平要求, 表现出相关联的行业, 行业体维系国家生产建设;行业的完善、行业的发展支撑着、维系着经济生活。

行业内各企业之间互相依靠、互为条件, 行业之间相互依存, 货币流通 (即资金的流动) 是关键。货币流通表现着社会生活特征、生产特征。

2. 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课例

例3:某行业某单位生产计划的现金流量图 (如图1所示) (其年净收益存入银行, 有如例1所示的借贷方式成立) , 基准收益率为12%。求终值。

例4:以例3生产计划的实施为基础的系统内某单位制订生产计划时, 考虑到本行业系统内的某单位的生产行为将为某种社会生活群体的生活基础, 考虑到技术人员培训、技术改造的需要, 它的现金流量图 (如图2所示) 。基准收益率为12%。求该计划的终值。

3. 课例解答与分析

例3解: (232-145) ×[ (1+12%) 10-1]/12%=87×17.5487=1 526.74万元

例4解:-30/12%×{[ (1+12%) 5-1]/12%-5}+ (403-258) ×[ (1+1 2%) 5-1]/1 2%=-3 0/1 2%×1.3 5 2 8+1 4 5×6.3 5 2 8=582.951万元

分析:两个课例重在具有社会应用背景、全社会生活基础上。要保证课例有意义, 必须保证各课例有对应的社会生活行为,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产生才不会走虚、才不导致国有资源流失、国家资源被坐吃山空。在各课例中就是前面基础性课例中的生产成本及其实现的结果, 为后续关联课例中的生产收入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增额) ;保证每年的成本费用性支出模式对应着生活原型、每笔数额能成为当年年度的、一个完整的使用资金单位。

三、投资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1. 投资方案的经济性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投资方案是货币流通的社会生活特征、生产特征的表现。投资方案的经济性是货币流通的社会效益及其特征。

投资方案的经济性的实现要素有两个:一是货币流通的必要性及其实现, 即资金的时间属性、资金的流动的实现;一是社会生活中社会生活特征、生产特征的实现的社会行为。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在一个具体投资方案中表现为投资和社会基准收益率 (包括投资方案的具体操作方式) , 它们表现着国家财政使用计划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它们表现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及相应的活动特征。这就是投资方案的经济性及其表现。

2. 投资方案的经济性分析课例

例5:某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图 (如下页图3所示) , 基准收益率为12%。试计算其现值, 并用现值法进行方案可行性分析。

例6:若上题中投资方案的经济寿命期为六年, 试用内部收益率法分析上述方案的可行性。

3. 课例解答与分析

例5解:NPV=-2 000+ (2 180-1 680) ×[ (1+12%) 6-1]/[12%× (1+12%) 6]=-2 000+500×4.1114=55.7037万元>0

所以方案可行。

例6解:i1=12%, NPV1=55.7037>0

所以方案可以接受。

分析:首先, 这两课例的生产收入与生产成本之差额 (增值) , 各自来于其前面关联的课例中的生产成本实施结果;其次, 这两课例除了依据相应理论评判标准评判外, 还需要兼顾社会基准收益率大小、内部收益率大小是社会生产能力、方案能力的大小, 它们表明着方案的价值实现能力、力度。净现值不宜过大、内部收益率不宜超社会基准收益率太多, 只有这样, 相应方案才有实施的可能、才可能有社会生产、生活内容, 才会有所谓的经济生活、经济问题及其分析。

四、经济性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分析

1. 投资方案要求的社会生活背景及其分析

一个具体投资方案中的资金及其流动应是国家流通的货币、流通的结果。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保证这种财富和生活资源符号 (货币) 起着引领社会生活、进行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作用。一个具体投资方案的经济性的表现特征, 直接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生产、劳动结果, 表现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一个具体投资方案的经济性特征的实现, 在社会生活中应是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结果, 应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从社会生产、生活的客观要求讲, 流通中的货币应是引领和操作国家财富和生活资源的合法符号;从社会生产、生活的结果要具有质量—寿命讲, 流通中的货币应是时光层次的资源、是时光、具有时间价值。社会生产、生活,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应围绕着货币的实现、货币的时光属性的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实现进行。所以投资方案应以社会生活为背景, 即应以完善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如某一区域乃至国家范畴的背景为背景。投资方案的投资额度、社会基准收益率大小都应以日常生活规律、日常生活要求为依据拟定, 遵守客观规律、自然规律, 实现如时光属性表现的年、月、日等时间资源, 实现日常生活。

2. 投资方案的经济性的分析课例

例7:假定某公司向银行借了3 000万元, 年利率为12%, 准备在四年内本利一起还清。在这种情况下, 可能有几种偿还方案。试分别计算, 并比较分析 (提示:可从资金来源途径、性质维护要求, 分析该借贷关系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特征及其要求) 。

3. 课例解答与分析

例7解: (1) 四年内每年末还利息, 第四年末还本还清:

I1=I2=I3=I4=3 000×12%=360万元

F=3 000+360×4=4 440万元

(2) 到第四年末连本带利一次还清:

F=3 000× (1+12%) 4=4 720.5581万元

分析:3 000万元的投资额仍然以前述第4部分中课例的实施结果为基础;3 000万元为一某一操作单位。1) 当3 000万元为一某一操作单位, 每年一期可实现还款方案 (1) ;每年一期是指这笔资金作为一个资金单元、所投资的方案每年实现一个周期。2) 3 000万元为一个操作单位, 四年为一周期, 可实现还款方案 (2) 。

参考文献

[1]黄渝祥, 邢爱芳.工程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1-35.

上一篇:闪烁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下一篇:跨文化能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