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训

2024-10-24

软件工程实训(共12篇)

软件工程实训 篇1

0 引言

物流管理是注重经验的职业,大多数的物流岗位在招聘中都把经验作为重要的招聘条件之一,所以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大多数学校都希望把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顺利跨过课堂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这样实习和实训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实习和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被社会认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上机实训是物流实训的重要手段。现在的物流管理,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能离开计算机,掌握物流软件的一般结构与常规操作方式是本专业培养的核心技能之一,而且通过操作物流软件,还能加深对相应的理论课程的理解。所以选择合适的实训软件,做好上机实训课的组织和管理,对于提升物流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物流上机实训课的课堂组织方法

1.1 两种流行的方法。

第一种是从教学要求与教学需要出发,强调人人过关,核心技能每个学生都要掌握,所以实训课的上法与理论课相似,每人一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上运行相同的软件或同一个软件的相同的客户端,给每个学生分配的任务都一样。这样的课程一般首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讲解实训软件所针对的业务模型,教会学生软件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布置练习让学生自己熟悉各种基本操作,最后以上交作业或操作考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软件操作的掌握情况。这种方法是最容易想到的,也是现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基本不涉及到具体企业的运转情况,甚至不涉及到具体的业务内容,只是就具体的应用软件教操作方法,很像企业中应用一种新软件之前的操作培训,不妨称为普通实训法。

第二种是强调要模拟企业的真实操作环境,以尽量接近软件实际使用状态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如对每台计算机或每个学生规定角色,甚至每人进入的程序或程序的界面都不完全一样,每个任务都需要许多人的配合才能完成。还有更进一步的,到相关的企业去收集实际的应用单据,然后把这些单据作为实训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按企业的实际要求,在与企业完全一样的软件环境中,把分配的单据上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打印出相应的报表作为检验任务完成情况的手段,以使学生们获得更真实、更接近实际的体验。这种方法不妨称为模拟实训法。

1.2 普通实训法的优缺点。

这种方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相对简单,所有学生面临的环境、接受的任务、操作的步骤都是完全相同的,有利于教学节奏的控制,也有利于学生的互帮互学,在理想状况下大家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实训课的教学过程可以与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应起来,让学生体会理论课中讲授的管理方法或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是怎样做的。

但是这种方式虽然在形式上与企业中的操作培训相似,实际过程与效果都与企业培训相差很远。因为在企业中,参加培训的都是相关的业务人员,他们学习操作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业务,所以很自然地会把培训内容与业务操作联系起来,不懂就问,最后的培训过程必然会从如何操作软件过渡到如何完成业务。但学生完全没有这样的知识背景与动机,在这样的课堂组织方式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老师教的基本操作方法上,他们的目标和兴趣很大程度上放在能否通过最后的考核,而这样的考核一般都是看结果,很难考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所以这样上课一般只能让学生掌握实训软件最基本的,或者说是软件的界面上看得见的那些必须的操作,至于实际应用中很关键的一些细节问题,或者管理上非常重要、但在软件操作上不是必须步骤或无法精确考核的一些内容,学生根本没有兴趣。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训练和掌握的软件内容只是软件实际功能的一小部分,和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形有很大的差异,即使以后到工作中用到的是同一款软件,他们还是要花很大的精力熟悉了企业的环境和实际的应用要求,重新学习后才能熟练应用,很难达到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小就接触到计算机,现在计算机以及类似的手机等智能设备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软件操作对他们已经不成问题,稍微讲解和练习一下就会,即使没有相关的实训课程,他们到工作岗位上后对于应付正常的单据输入之类的工作也不成问题。所以在软件的实际应用中,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整个业务的流程以及各业务环节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在单据的内容不太正常,或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太正常的状况时,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样处理才是对他们能力的真正要求,也是专业人才与非专业人士的区别所在。

1.3 模拟实训法的优缺点。

模拟训练法由于是模拟企业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关注软件的功能与操作方法,还会关注到业务的具体流程,以及自己与上下游工序操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关系,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之间的讨论涉及到不同的岗位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对软件的理解比前一种方式更深刻,对某些细节更注重一些。

但是在这种方式下,一个任务只能使学生对自己所操作的环节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对于与自己的岗位距离较远的业务环节往往不够关心,从而对软件的全貌缺乏了解,而且不同的岗位接触到的问题是不同的,所以同样的课程中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有较大的差异。要消除这种差异,需要对不同岗位进行轮换,对于复杂一些的软件,让所有的学生轮换操作所有的岗位是不现实的,所以这种方法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一般不适合很多学生一起上机实训,对大量的学生(如五六十人甚至以上)每人分配一个岗位不现实,一是没有这么多岗位可分(任何业务都不会复杂到这种程度),即使有,如何分配任务让这么多人一起动起来,并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当然可以使用折中的办法,对学生分组,一个小组操作一个岗位,不过小组中的人不能太多,三到五人比较合适,否则有些人不愿意或轮不到操作,而且后操作的人只是在前面操作人的基础上重复一遍,没有探索的过程,达不到这种实训方式的目的。此外,这种方式也不容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2 不同的课堂组织方式对实训软件的要求

2.1 模拟实训法对实训软件的要求。

对于模拟实训方式,由于要求实训过程要尽量接近企业的实际,实训软件可以直接用实际的应用软件,但是基础数据的设置要求较高,最好有真实的企业应用实例做基础。因为这类软件中有许多的环节或操作步骤与企业的特殊环境或管理传统联系在一起,忽略了它们有可能在实训过程会碰到一些奇怪现象,难以用正常的理论解释,受到学生的质疑,而要绕过这些特殊的地方又造成许多现实的操作路径不能被学生所了解,失去了尽量接近实际的初衷。

2.2 普通实训法对实训软件的要求。

对于普通实训法,直接使用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也行,但在实际的课程组织过程中老师们会感觉到许多的不方便,所以现在一般都用专门的实训软件,它们一般是在真实的应用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的特殊需求进行改造形成的。改造一般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适合多用户同时操作,这是教学软件与实际应用软件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很多教学软件改造或者测试不完善的地方。实际应用中,除了少数的大型软件或专业软件,如ERP或有大量坐席的CRM类软件,一般的应用软件在并发性能上的要求都是不高的,因为一个企业本来有权限操作应用系统的人就不是很多,这些人同时用相同的权限、做同一种业务的机会就更少,所以一般的应用软件在四五个人同时做同一个业务时偶尔发生冲突并不影响应用,但是在教学环境下这样的性能就不够了,上机实训至少一个班同时进行,需要能允许几十个人同时做同一个业务。

第二是设置特殊的电子考核功能,能借助于计算机布置某种类型的任务,并自动监控学生们的完成情况,如题库、操作考试功能等,减少老师在课堂组织中的工作量。

此外对软件功能与流程还应该做适当的裁剪,对很细节的管理与控制要弱化,因为这些要求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没有交集,学生不理解,也没有兴趣,硬逼他们去做他们只是当成操作流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不能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既达不到实训的目的又有可能使学生曲解相关业务的合理流程;但又不能完全去除,否则会使学生认为应用软件的操作很简单。同时对一些原来靠业务的关联性相联系的环节设置硬性的控制点,以便于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和操作结果。

2.3 不同类型的实训软件对课堂组织的影响。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不同的课堂组织方式对实训软件特性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所以在购买软件的时候,就要考虑这门实训课的课堂组织方式,而不能仅仅看软件提供商的宣传。

如果采用普通实训法,要采购针对教学需要优化了的软件。对这类软件,实训手册、考核功能与题库等设施当然重要,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类软件最大的问题在并发性能上,同时上机的学生一多,软件的稳定性就迅速下降,甚至经常崩溃,使学生对软件的质量产生怀疑,进而怀疑学校或老师的工作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采用模拟实训法,也不是随便哪种软件都可以,最好要附带相应的教学资源,如软件在某个企业的实际应用环境(基础数据包),以及企业的实际应用数据与单据(任务包)。

如果实训软件已经存在,可是又想改变实训课的课堂组织方式,可不可以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的。如已经有的是适合普通实训法的软件,要改成模拟实训法一般问题不大,需要的是一个对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有充分了解的老师,去设置尽量接近企业实际的基础数据包,并开发模拟企业实际运转过程的任务包。如已经存在的实训软件是适合模拟实训法的,能不能改成普通实训法则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能力,还取决于软件的并发性能。如果软件的并发性能好,则老师所需要做的是寻找合适的练习与考核方式,修改实训手册,如果软件的并发性能不好,一般来说转换组织方式是难以做到的。

摘要:简要介绍了在物流实训课程中广泛使用的两种课堂组织方式,每种方式的指导思想、课堂组织的特点与难点,并讨论了不同的课堂组织方式对实训软件的要求,以及不同类型的实训软件对实训课程组织的促进与制约作用。

关键词:物流实训,课堂组织,实训软件

参考文献

[1]边秀英.促进教学法:报关和货代实训中的新尝试[J].中国市场,2009(28):78.

[2]徐照.物流教学中实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244.

软件工程实训 篇2

●目标

通过使用测试管理工具,掌握如何创建测试计划,创建、执行测试库以及缺陷管理和缺陷报告的生成。

● 练习:使用测试管理工具

1、测试计划

(1)新建测试计划文件夹:前台安全性能测试

(2)创建测试计划:用户登录

详细信息:创建日期 2010-04-27创建人:XA

设计测试用例:

1.操作步骤: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

测试数据: 用户名:admin密码: sa

预期结果:通过用户验证,进入系统

2.操作步骤:不输入任何值,点击登录

测试数据: 用户名和密码都为空地

预期结果:系统提示请输入用户名~!

(3)用户自定义测试计划排序

2、创建测试库

New folder(新建文件夹): 前台功能测试

New Test Set(创建测试内容): 考生登录(测试考生登录模块功能)

3、执行测试库

(1)运行

Step 1: 系统运行正确,登录系统

Step 2: 系统无法提示并可登陆系统,用户名显示为:NULL(添加为缺陷)

4、缺陷

(1)缺陷添加(add defect)

(2)缺陷分析与报告的生成 用户自定义字段 verify status(Y表校验 N表非校验)

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实训课程;分层次;模块化

作者简介:李自成(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6-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气信息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同时有关电能的转换及使用的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1,2]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2005年成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电气专业工程训练教学计划,形成了科学的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构建起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训练、单项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桥梁。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是平行的,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3]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性质,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因此整个体系强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实训过程,通过实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熟悉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通过实训熟悉电机运行原理和调速原理。

掌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能正确使用变频器,并能初步进行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实训熟悉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短路分析。

熟练掌握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计软件等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系统控制程序设计或者利用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

掌握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调试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判断出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为了节约成本,加快开发过程,能够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Protel DXP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具备对低压电器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熟悉每种低压电气的正确用法,能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出满足要求的电器。

二、课程体系的构成原则

实训基于各课程各章节内容或者课程之间联系,以实训项目为主体和载体,以程序或者电路系统设计作为驱动,实现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实训课程体系作为实训目标的基础,制订完善的实训计划体系,同时坚持了以下原则:

以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兼顾长远发展。

注重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使素质得到升华。

以实践能力和工程训练为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应用中创新,通过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体系体现了开放性、灵活性,及时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衔接,分别针对电气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方向设立实训课程。

三、分层次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设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应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4,5]因此实训课程的设立也应该反映这些专业范围。首先,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针对专业范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内容划分为工程认知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由于我院从专业建立初期就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训练条件优良,已建有电气技术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电子及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建设了数控加工中心、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柔性制造中心,突出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突出强化学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三个方向:电气技术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向和实训层次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图1所示。

首先,工程认知训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该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等内容,使学生在生产实际或者科研中验证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尝试解决生产实际或者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是专业技能训练,针对专业应用领域设置模块,包括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CAD等。而学生专业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技能系统,诸多技能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其训练途径及实施办法亦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具备整体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上密切结合学科和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注重开放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方案,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服务,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是综合创新训练,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设计、制作的环境与条件。通过综合创新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自己动手创新制作、激发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综合创新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整个课程体系对应于工程素质训练、金工实习、电机及拖动技术实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训、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工程训练、CAD实训、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自控系统综合实习、调速系统综合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等实训。同时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训课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该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电工程的基本研究领域,具备电气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电机及拖动系统的类型、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具备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安装、分析和维护技能,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实用电路,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以来,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增加了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实训体系。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到企业后熟悉岗位的时间缩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瑜.电气工程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泽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1):5-6.

[5]孙元章.走进电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软件工程实训 篇4

1 选择适当的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开发设计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设计实际系统。结合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软件开发过程主要采用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方式组织软件开发。RUP是风险驱动的、基于Use Case(用例)技术的、以架构为中心的、迭代的、可配置的软件开发流程。

RUP分为初始、精化、构造和交付四个阶段,各阶段涉及多种工作流【1】。RUP的核心工作流主要包括:

需求捕获工作流:需求捕获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确立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和系统行为,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需求的焦点主要在初始和精化阶段,在精化阶段后期,需求捕获的工作量大幅下降。

分析工作流:分析的主要工作开始于初始阶段的结尾,和需求一样是精化阶段的主要焦点。精化阶段的大部分活动是捕获需求,分析工作与需求捕获在很大程度上重叠。

设计工作流:设计的主要工作是位于精化阶段的最后部分和构造阶段的开始部分的主要建模活动。系统建模最初的焦点是需求和分析,在分析活动逐步完善后,建模的焦点开始转向设计。

实现工作流:实现(实施)是关于把设计模型转换成可执行代码的过程。从系统分析师或系统设计师的角度看,实现工作流的重点就是完成软件系统的可执行代码。实现工作流是构建阶段的焦点。

测试工作流:测试是一项相当主要的工作。测试工作流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它开始于软件开发的初始阶段,而细化阶段和构造阶段是测试的焦点。测试是为了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与缺限,而不能证明程序无错。

RUP就像一个元过程,通过对RUP进行裁剪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开发过程,非常灵活,所以可以将其按本课程需要进行精简,从而把深奥的理论指导融入具体软件项目的开发设计中,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消除畏难情绪,培养和增强在软件开发设计中自觉遵从软件工程思想的习惯。本课程使用的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集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 Designer。

2 将有价值的软件工程知识引入课堂,教学采用项目贯通案例

为让学生在中小规模的实训项目中也能体会到较大型项目通常会用到的一些软件工程技术,让本课程更有实用价值,教师需要对学生补充一些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包括:设计模式、架构设计、类的持久化以及数据库设计、面向对象实现以及文档的书写这四个方面。

为配合上述四个方面的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的介绍,教师采取“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方法【2】,在课堂讲授中引入一个完整的、规模适中、难易适度的软件项目案例。该案例需要通俗易懂而又具有实际意义,涉及的应用领域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这样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以此案例完整的开发设计过程为主线,借助这个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进程、文档齐全的完整案例来将软件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串连起来,着重展现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运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软件开发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技术。

3 学生实践环节分小组按项目方式进行

由于在本实训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门先导课程:“软件需求分析实践”,所以可以把学生仍然按照在“软件需求分析实践”课程中的各小组成员组成来进行项目分组,这样各小组便可将该课程中的最终成果——《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作为本课程的起点来进行,需求捕获工作流便只需粗略进行。由于本课程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分析工作流和设计工作流,对实现工作流和测试工作流也只作粗略涉及。

每个项目小组通常为3到5人,分组时采用了优势互补的方式,注意合理搭配,尽量让每组各个成员具有不同的优势能力,并让其民主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的组织和协调【3】。

教师的项目贯通案例教学分阶段间插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每介绍一个阶段的RUP理论,就紧跟几次课的学生实践环节,如此交替进行,当教师的教学案例施教完毕,学生的项目也同步进行到最后阶段。

项目进行中模仿软件公司的例会形式,定期由项目小组长召开小组讨论会(如每周一次),对最近这段时间的项目进展情况和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开发设计阶段结束时教师均要求各小组给出相应的文档,且每个阶段完毕要进行一个模拟的里程碑式的评审(教师参与作为评审团的一员)【4】。

教师还应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最后课时中对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个分析总结,并让各小组组长总结本组项目完成的经验教训,以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活跃思维,提高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4 依托教学团队,理论及案例部分采用轮流授课法

笔者所在的软件工程系于2009年底成立了软件工程教学团队。团队兼顾了职称、学历、教学、科研的合理搭配,由有大型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的老教师提供指导来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并让其参与到科研项目中积累项目经验。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均由该团队中选出。本课程所用的《软件开发设计实训指导书》的编写由各任课教师分工完成,每人负责完成一章内容。本课程每个教学班安排30人左右,各教学班的教师全程负责该班整个课程的实践指导环节。而理论及案例讲授部分的教学则采用轮流授课法,实施方案是每个阶段的课堂讲授由编写实训指导书的相应章节的教师对全体教学班集体授课,其他教师同时到场辅导。具体各阶段的课堂讲授内容安排如下:

1)RUP总论以及课程概述

2)设计模式

3)常用的软件架构风格及适用情况分析

4)对象持久化与数据库设计

5)面向对象实现及文档编写与整理

对应进行的学生的各阶段实践任务如下:

1)按既定方式确定各小组成员和组长,并且重新审核各组在先导课程“软件需求分析实践”中的最终成果《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进一步完成分析模型,得出用例图,分析类图,序列图及协作图。这一阶段学生需提交分析模型文档。

2)按照设计模式重新设计类。这一阶段学生需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实现设计模型中的具体设计类,具体要求学生:使用设计模式和机制;创建初始设计类;确定持久类;定义类可视性;定义操作;定义方法;定义状态;定义属性;定义依赖关系;定义关联;定义内部结构;定义泛化关系;解决用例冲突。二是完成用例实现的设计,主要设计模型内的协作关系,以设计类及其对象为基础,描述各个特定用例的实现和协作。这一阶段学生需提交设计模型、类图和用例实现。

3)完成架构设计。这一阶段学生需要设计包结构,完成系统设计模型图的实现子系统、接口设计类及架构模型(组件图),重新审查用例模型,得出用例模型的架构视图。这一阶段学生需提交子系统设计文档、接口设计文档及架构模型文档。

4)根据持久类以及数据库知识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包括字段编码设计)。这一阶段学生需提交数据库设计文档。

5)本课程的最后阶段。完成实施模型(部署图);完成界面以及输入输出(报表等)设计;完成具体子系统的编程工作,并进行二次迭代重新审核前面的设计部分;整理测试报告;整理文档并编写软件使用说明书。这一阶段学生需提交组件图、部署图、输入输出设计说明及具体子系统代码执行程序。

5 考核方式强调过程考核,开发设计能力与书写文档能力并重

本课程的实训目标是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中小型应用项目的软件开发设计。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重视实训过程,看重软件开发设计能力的提高,采用复合考核的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考核、过程考核和项目验收答辩成绩组成。重点突出“会不会做”,强调对学生的实际开发设计能力考核,同时注意防止轻视书写文档的观念。这种考核方式不但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软件开发设计技能的培养,开发设计能力与书写文档能力并重,更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课程具体的课程考核成绩组成如下:

1)平时成绩*10%(考勤成绩*50%+小组开发设计工作中的合作精神表现*50%);

2)阶段考核成绩*60%(五个阶段,各阶段的能力表现及提交的文档各占20%);

3)项目验收成绩*30%(项目文档汇总整理占50%,项目答辩50%)。

6 结束语

“软件开发设计实训”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中非常核心的一门,其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能集中训练和提高学生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和设计的实际技能。其教学实施过程不应被视为只要学生针对项目要求能编写出相应的软件即可,而更应注重软件开发设计过程的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具有软件工程思想的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软件人才。本课程应紧随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今后的课程开展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和措施还需要不断创新、总结和改进,需要持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施“软件开发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和指导,结合对软件工程的研究,把软件工程学科知识应用到对“软件开发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从对软件工程过程的选择、教师的课堂讲授环节、学生的实践实施环节、对教学团队的依托、课程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教学实施环节的措施。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开发设计,实训,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安葳鹏,刘沛骞.基于案例驱动的《软件工程》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9(32):240-241.

[3]宋玉成,靳绍礼.案例法在软件工程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6):72.

软件工程实训心得体会 篇5

软件工程实训心得体会一:软件工程实训心得体会

这次软件工程实训是从2010.12.26号开始的,截至2010.12.31号。实训内容是用java相关知识(主要是jsp)做一个物流配送系统。下面谈谈对这次实训的看法。

因为自己平时对java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jsp这一块基本不了解怎么回事,所以一拿到这个项目,我心里都是没有底的,再加上我被分到的那个组,我知道就意味着是我一个人在战斗了。呵呵,26号,实训开始了,我们的老师是来自中软国际公司的程序员,一个是周褀,一个是朱映,都是一身朴素的着装,让我感觉做软件的也没什么两样。老师介绍了自己之后,就直接切入正题了,分析了下我们各个组的系统,即将用到的知识,然后就总体把觉得需要补充的知识(jsp和数据库连接等这几块)给我们实际操作了下,因为当时看到用jsp,还讲的那么认真,当时我就后悔了,平时要是多听点,现在老师这么认真的给我们讲,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后悔也没用啊,开始还勉强能理解一点,后来就直接晕了。然后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即将用到的工具,比如rationalRose,SVN,MyEclipse等等。接下来的几天就不再细讲了。下面谈谈通过这次实训的心得体会吧。

通过这次实训,让我了解到工程开发的过程,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验收。从技术方面上,我开始jsp基础基本上就是零的,在老师和syz2(另外一个物流小组,我一个人基本上是跟她们做的,或者说是看着她们做的)的帮助下,对jsp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实训开始前,我还以为做个系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当真正拿到一个项目,我却真的无从下手了,而且就是在知道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在代码编写时,一样寸步难行。通过这个实训,也让我了解到,团队协作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多么的有限。进一步理解到,企业为什么如此重视团队协作。同时借用老师的话就是团队协作固然重要,但是是建立在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假设你个人素质不行,将会影响到整个团队,就别提对团队作更多贡献了。**老师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朝向了我,估计是有特殊意义的吧,所以,我将谨记老师的教导。

还有一个收获是从一个同学(小胖)那里得到的,他的那组成员跟我的这组大体一样,我倒是觉得没什么了,不过他倒是很重视这个问题吧。然后他说出来,我也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其实是个大的问题。就是不管你会不会这门技术,会不会做这个东西,态度要正确才好,就算你不会做,你也应该认真的对待,将来 出身到社会,就不是说像你现在,不会做就不做,跑去玩游戏了。小胖说出了这段话,也在我身上有了一个印证,虽然我jsp技术知识为0,但我也还是在认真的跟着他们一起做,不会做,就多问,毕竟现在我们是学生,可以毫不顾忌的询问各种问题,老师也会尽力为你回答。将来出身社会就不一样了。虽然,我就算个打酱油的水平,但是这个酱油也要打得有涵量啊。不管怎么样,我能对自己有个交待,虽然我不会,但是这次实训我确实是认真对待了,六天的实训,除了晚上加班外,还花了2个通宵来完成不同阶段的任务,完成与否也不重要了,我至少我做了,这点,是这次我应该对自己的一个肯定。

这次实训的心得基本上就是这些了,最后特别感谢中软国际带我们的那两个老师(周褀,朱映),这两个老师对待我们很平易近人,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不光解决了,还进行了扩展,晚上也跟我们一起加班加到很晚,印象尤其深刻就是朱映老师为了给小胖解决一个问题,脸都变红了,还在继续努力,这点我并不会觉得老师知识储备不够,我想应该是这个问题的突发吧,一时没想到怎么处理。相反让我感觉更多的就是老师很认真,很负责。还要感谢就是syz2小组的倾力支持,辅导。

>软件工程实训心得体会二:软件工程实践学习心得>>(2607字)

这学期学习了软件工程实践这门课,我觉得这是对上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学习的检验,上学期学习软件工程只是我们浅显的认识,相比之下,这学期就更加全面的说明了开发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步骤以及开发项目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诸多细节。如果说上学期的课程注重理论基础的话,那么这学期的软工实践,顾名思义,就是侧重我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原来我认为开发一个项目最重要的就是写代码,似乎整个软件都是编代码,因为自己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就很排斥做项目。可是经过我们学习软工课程到团队做项目再到学习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实施一个软件工程项目并不是说简单的会编码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因为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时期:软件定义时期、开发时期、维护时期,而这三个时期整体又分为七个阶段,他们分别是: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由此可看出,当我们开发一个项目时,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编码上,编码只是一个很小的模块,而是项目的整体结构上。

在写软工实践体会之前,我想在这里总结一下上学期三人团队做 项目的相关事宜。上学期我们三人团队根据软件开发的步骤开发一个名为“西大老乡‘荟’”的社交系统,主要是为西大学子提供一个找老乡的平台。虽然只进行到详细设计阶段,没有进一步实现,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的。首先要先确定项目主题,也就是这个项目用来做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接着就是这个项目是否有研究的必要以及是否有解决的办法,针对我们的项目,我们对西大的一些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从调查中继续完善系统本身的做用户。第三步根据我们确定的项目主题进行需求分析,这一步骤当时做的不是很好,比如所画E-R图、数据流图等都有考虑不周的问题,导致接下来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进行的很困难,有些步骤甚至还需要返工。

从我们在需求分析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软件定义阶段对于一个项目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当软件定义阶段完成时必须要用正式的文档准确的地记录目标系统的需求。只有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虽然项目最后没有完全实现,但是起码我们已经初步体会到软件项目开发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需要完成的文档等内容。

这学期的软件工程实践虽然不是亲自动手开发一个系统,但是张元平老师以“物联网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为主给我们讲解了一个真实系统的开发过程,从计划到项目系统的发布实施,以及每一步必须生成的文档。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行业背景说明方面

对于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第一步就是问题定义,了解所开发系统的行业背景,制定计划。当我们计划确定以后就要对项目系统本身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着手。就比如《物联网物流仓库管理系统》的行业背景说明文档中非常详细地分析了当下物联网物流行业的整体业务说明、应用背景、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案例等四个方面,项目团队中系统分析员就可以根据这份文档以及相关的调查资料对将要开发系统的进行定义等工作。

原来我们写这类文档的时候就是草草了事,不会做得这么详细,而这次看到大型项目的行业背景说明也是这么详细,也让自己认识到不管是软件开发的那个阶段都要认真对待,这些琐碎的文档都是后期开发项目的支撑,只要它们做的透彻,后面的开发工作才能更顺利的进行。

第二、项目需求说明方面

这部分项目需求说明就是软件定义时期中需求分析阶段,而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用户的需要,根据用户的需要确定系统必须完成那些工作,并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在需求分析结束之前系统分析人员要写出一份需求规格说明,即为《物联网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项目需求说明文档。我们可以看出该文档也是非常详细,相比之下我们之前做项目时写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就非常不合格,不仅格式不正确内容也是少之又少。

在这方面,这篇文档给我启发很大。首先就是文档的格式,要美观整齐,让人看着舒服方便。其次就是文档的内容,原来它不是很重要,写文档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写就借鉴下网上的内容,结果根本就没有把自己项目的需求写明白,以至于自己最后都有些糊涂,所以根据以前的经验教训我会对这部分更加重视。

第三、系统概要设计方面

这部分内容分说的是软件设计时期的概要设计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系统的功能、设计软件的结构、模块组成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在概要设计阶段,我们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花较少的成本,从抽象的层次上分析对比多种可能的系统实现方案和软件结构,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和最合理的结构。在这个阶段还会具体画出E-R图、数据流图等方面的设计。

比如《物联网物流仓库管理系统》的系统概要设计从项目概述、设计约束、功能单元与功能模块设计、数据E-R图设计、总体设计、界面设计等六个方面介绍,通过读这个文档,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总体设计,分别从逻辑架构设计、物理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设计系统。在这个阶段中模块要做到高内聚低耦合,这样开发出来的系统才会具有更高的独立性。

在原来做项目时没有编写过这类文档,在该阶段只是画了结构图、层次图以及相关的模块划分,对该类文档尚未重视。通过张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学习,我相信在以后做项目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这类文档的编写。

第四、详细设计与分析方面

详细设计阶段就是把概要设计阶段的每个模块进一步设计,确定每个模块所需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在这个阶段还是需要我们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而不是编写程序。在详细设计阶段,系统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等过程设计的工具和Jackson图等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工具进一步设计系统相关接口,主要包括界面设计接口、业务单设计接口、单元模块设计接口等,这些对于以后的编码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第五、编码和测试方案方面

关于编码,我认为编码要想做的完美必备条件就是前面的软件定义和软件设计时期要按部就班的做,文档一定要按要求书写,不能偷懒也不能草草书写。对于编码也要有相应的文档书写规范,要使源程序代码的逻辑简明清晰、易读易懂。这样尽管我们不是设计系统的人员,当看到源程序代码的时候也能容易读懂代码的意思。

其次就是测试的内容,从测试的文档中我们可以得出,其实测试在软件开发中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就是尽可能多的找到问题并排除其中的潜藏的错误,最终把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使用。它要求测试人员也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

>软件工程实训心得体会三:软件公司工程实训心得体会>>(1300字)

我们是20XX年3月7号进入宏天实训公司参加软件开发实训的,在此次实训中,除了让我明白工作中需要能力,素质,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完成一个任务,懂得了享受工作。当遇到问题,冷静,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排除障碍,到最后获取成功,一种自信心就由然而生,这应该就是工作的乐趣。有时候不懂的就需要问别人了,虚心请教,从别人的身上真的能学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每一次的挫折都会使我更接近成功。还有学会了在工作中与人的合作与交流,同乐同累,合作互助,这是团体的精神,也是必须学习的东西。

经过之前的在校学习,对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在校期间,一直都是学习理论知识,没有机会去参与项目的开发。所以说实话,在实训之前,软件项目开发对我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完整的项目要怎么分工以及完成该项目所要的步骤也不是很明确。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了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并在每个阶段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论证。

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它所要经历的阶段包括:远景范围规划和用例说明、项目结构和风险评估、业务功能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代码实现、测试和安装包等等。一个项目的开发所需要的财力、人力都是很多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远景规划,对以后的开发进度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在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项目或者完成的项目跟原来预想的不一样。一份好的项目结构、业务功能和详细设计说明书对一个项目的开发有明确的指引作用,它可以使开发人员对这个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在总体上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还能减少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代码的实现是一个项目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就是说,前期作业都是为代码的实现所做的准备。

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有足够的干劲和热情,还要有扎实的编写代码基础,必须要有事先对文档进行可靠性报告,功能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的编写和一些风险评估的编写的能力。

除了图书馆,最能让我感觉到身在大学的就是实训机房,在匆匆过去的两个月内,我往返于实训机房与宿舍之间,使我享受了一个充实的学习时期,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魅力,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大学充满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明天挑战。

实训中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本知识,操作起来才顺心应手,我这时才明白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来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用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我想,这是实训的最根本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训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前总以为自己学的还不错,一旦应用到实际就大不一样了,这时才真正领悟“学无止境”的含义。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开发的实训,我对Visual 软件开发平台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微软基础类库的认识与使用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以及如何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连接操作方面有了本质的提高。

软件工程实训 篇6

关键词:软件测试;实践教学;行为导向

《软件测试》是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新兴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软件测试知识和软件测试工具,把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进行综合测试。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完整的测试流程,掌握测试文档编写、测试用例选取,测试软件使用,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积累软件测试经验,使学生今后能够胜任软件测试工作,实现与软件测试员岗位的无缝连接。目前,其课程教学仍然秉承了“讲授—演示—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准确的职业导向,忽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怎样合理调整实训方式和方法,培养出真正能够“懂测试、能测试、会测试”的软件测试人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一、《软件测试》课程实训目标

《软件测试》课程是使学生认识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新型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模型;通过实训,能够掌握软件测试的标准和过程,能够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技术与工具的使用,能够根据软件需要,制定测试计划、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创建测试脚本,并能够正确的分析测试结果;通过软件测试员职业技能教育的学习,熟悉其工作职责,理解其职业内涵,并能灵活运用软件测试工具解决软件测试中的实际问题。

二、《软件测试》课程实训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学校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仍然秉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当作重点。在实训教学中,只设计一些验证型实例,而其实验的内容、步骤、预期结果都以实验报告形式发给学生。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按照指导书的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练习,但是阻碍了学生对测试过程整体的把握,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结果就是只会跟着老师做,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软件测试》实训教学中,是以验证型实验项目为主,这样就使得学生缺少对完整的综合型软件进行测试,也不可能以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一个完整开发项目,缺乏团队协作,不能深入体验软件测试的过程,更谈不上深刻理解软件测试的内涵了,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软件测试》实训教学的改革与方法

高职教育下想要培养出合格的创造型软件测试才,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及四步教学法,确立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全面基于软件测试工作过程。

(一)理论不用太深,够用就行;技能不用太多,精通就行

本实训课程以“软件测试员”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广泛的生活、生产类应用软件产品为载体,设计整个实训过程,将“软件测试员”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本课程的实训内容中,实行理论够用,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方式。 将完整的、封闭的工程项目带进实训课堂,将教为主改为实训融入课堂,真正使学生“能做、会做、敢做”。

(二)小组分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

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小而自封闭,利于归纳”。 工作任务设计原则:“理论穿插于实践中,多动手,敢动手,重复动手”。学习情境全部从实际测试案例中精心提炼出来,模拟就业场所,把实训室变为办公室,实现了教学与“软件测试员”岗位间的无缝连接。将学生分成几个独立的小组,小组内部分工明确,组长对小组内负责,教师对各小组给予评价。我们会定期聘请企业专家主讲一两个前沿项目,使学生能够把握软件测试业知识前沿。

(三)教学方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和提高动手效率。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工学交替、项目导入、情景复制等,做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达到了“教、学、做”合一,做到“手、脑、机”并用的效果。

《软件测试》课程的实训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竞争力。努力把握好实训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改变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熟悉行业主流动向,更新实训内容,改变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更专注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课程实训改革,该课程成绩的优良率达74.5%。事实证明,在实训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把各个环节落在实处,努力做到“教要教到点子上,学要学到实用的,做要做到能干实际项目”,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软件工程实训 篇7

一、用统一零件贯穿实习各个工种

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的设备情况, 统一工程实训各个工种的加工任务, 教师设计一套能体现各工种特点的标准零件, 将学生的加工任务标准化, 每个工种之间相互联系, 整个实训过程中, 每个学生完成两到三个成品。让学生根据老师和课程的安排, 成功的完成各个工序。学生走完从传统机械加工到现代加工的全过程, 就可以加工出几个指定的零件。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有利于统一和规范教学, 也使得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竞争,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每个工种的标准考核零件, 考核零件应具备该工种的主要工艺特点, 零件不宜过难, 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根据各考核零件特点, 设计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师按照打分标准给学生评判实习成绩, 进而对学生的实训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二、工程技能的培养贯穿实习始末

威廉·詹姆斯反复强调:“实用主义的方法, 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 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 这种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 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因此, 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实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为目的, 着重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工程实训的教师应该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学培训, 并且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实际工业生产情况。

三、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实施不同实训方案

伯克利的“大工程”指出, 工学院各系的课程都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所有工程基础课程, 然后才是各专业课程。其重点包括: (1) 低年级的课程更侧重概论性; (2) 讲课重点放在问题解决方法上; (3) 高年级的课程更侧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根据这个理念, 在设计工程实训的教学大纲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情况分别对待。如针对大二的学生, 工程实训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实训中给学生留下诸多问题, 待今后的学习将其完善, 针对大三的学生实训则应更注重本专业在社会的需求。

四、针对不同专业实施不同实训方案

实训的具体方案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区分对待。由于全校的工科大学生都需要进行工程实训, 因此工程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为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的专业, 实训内容需要相应的改动。例如:食品专业的学生的实训课, 应适当增加包装机、印染设备、食品安全的实训内容;机械车辆专业的学生的实训课, 要增加汽车关键机构的制造过程 (譬如差速器的制造过程) 。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实训课, 则应增加艺术雕刻加工的工艺及设备的使用。冶金专业的学生的实习课, 要加入讲解采矿机械的特点积极采矿设备的研发瓶颈等相关本专业的内容。

五、工程实训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工程实训应当紧跟全国乃至全球趋势, 适应提高工程训练技能的潮流。通过恰当的调整教学模式, 增加创新课程, 以全国大赛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增加创新实验室, 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场所。根据我校在2012年成功参加全国工程训练技能大赛并获国家二等奖的实战经验, 积极组织、宣传、安排今后的全国工程训练的比赛, 从各个专业选出优秀的学生, 进行工程技能的培训。完善比赛实验室, 给参赛队员提供更加完善的创新实验平台。通过比赛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些优秀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创新技能, 也能提高学生的组织、包容能力甚至是今后的生存技能。同时, 竞赛也可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提高我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效果。

六、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师的授课水平, 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卓越工程师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和多层次的。第一层次的内涵是知识, 既包括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课程知识, 也包括各种实践知识;第二层次的内涵是技能, 即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术、工艺、素质和能力;第三层次的内涵是品质, 包括公德心、责任感、全球视野、合作精神、诚信、博爱等。过去的工程教育中, 我们更多地强调卓越工程师的第一和第二层次, 而对第三层次的内涵关注和投入不够。因此, 在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中, 我们将强化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领导力的培养。

教育学与工程科学的结合能为工程教育师资培养开辟新路径。工程教育师资大都来自理工类学科, 大都缺乏人文社会科学背景, 尤其缺乏教育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习惯于用工程科学的思维、视角和方法去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而可能为工程教育带来某些偏差。正是基于此, 美国普渡大学在工学院开设了跨学科性质的工程教育系, 通过教育学和工程科学的结合,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教育师资。因此应当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来提高工程实训教师的授课水平。在授课内容中增加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提高学生实训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美].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12-23.

[2]涂纪亮.美国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104-119.

[3]http:∥www.eecs.berkeley.edu/2010/04/22.

软件工程实训 篇8

1 实训教学现状及问题

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加实践经验,降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增加就业的机会。目前高校软件实训方式主要由以下三种: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基地,由培训机构或企业负责学生实训;学校在校内成立实训基地,由学校组织学生实训;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负责实施实训教学。但是,由于实训对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和利益目标的不同,造成目前实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重视掌握某个开发平台技术和程序开发能力等单项技能,忽视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训过程中建立的团队大多是简单的合作型小组,协同合作、团队目标管理等被忽略,使得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3)师资单一,部分指导教师缺少工程经验,培训目标不明确,不能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4)缺乏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来控制学生的实习过程,保证实训效果。

5)评价体系单一,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视软件开发能力,而轻视了职业素养、团队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本文根据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体系改革实际情况,对校企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行探索。

2 基于CDIO理念的实训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总体要求,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软件工程专业规范[5],借鉴了CDIO教学理念,从企业用人需要出发,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在校内建设校企紧密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力求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工程素养、职业素养、团队素养等贯穿整个培养体系中,培养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应用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2.1 引进企业实训机制,构建与企业联合的规模化实训模式

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训中心,成立新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组成,对大规模实训的组织、实施等进行指导,各自贡献核心能力,既有助于企业降低人才储备成本和风险,也降低了学校的资金投入和学生的实习成本,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连接。企业的参与能够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实现订单式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训环境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如管理制度、项目的组织、开发模型、开发流程、开发工具、项目实施等。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为项目总监,学生根据其不同职业角色按照企业的项目组织架构组成项目团队。项目团队中,由知识技能互补的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实训的项目来自校内的信息化项目、教师的各级科研项目、企业开发项目。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在校就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践,真实体验企业工作实际情况,熟悉行业企业标准、工作规范,间接积累了“企业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职业素养和团队素养。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CDIO要求教师在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同时,拥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而校企结合是解决实训师资不足的捷径。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让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参与到企业的工程项目开发中,通过企业的培养使教师们逐步接受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并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同时也可以了解前沿的应用技术,加快自身知识和技术更新,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企业中精通生产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可以发挥他们懂技术、掌握市场前沿发展动态的特点,提高了实训课程的实践性和前沿性。这种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教学更贴近企业和市场,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贴近实际的实训环境,同时也锻炼了师资队伍。因此,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模式的建设也成为促进教师深造,提高“双师”素质和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利途径。

2.3 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实训模式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渐进式的。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实训模式是CDIO“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思想的体现。从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开始,实训就介入其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三者相结合,并将实训与课程群相结合,不仅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也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按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要求,实施相应的课程实训、专项项目实训、企业实战项目实训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训。实训内容和地点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安排,根据不同方向、不同阶段选取适当的项目和项目中的职业角色,打破班级的限制,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具体项目内容要求混合搭配,建立梯队式项目团队。全程实训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工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2.4 实训大纲和教材建设

借鉴CDIO理念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教材,是把工程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教育现实的准线。实训大纲和实训教材的编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在企业和学校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和规划下,成立各个方向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教材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企业的资深专家和学校的优秀教师组成,为编写优秀实训教材奠定良好基础。编写的实训大纲和教材体现真实性和前沿性,将生产一线企业项目和前沿科技项目加入教材中,反映了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教材的内容突出实践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入理论知识,串联现有的课程群;将实训教材同现有的企业IT认证考试内容衔接,将学生的技能学习和职业技能学习紧密连接。这样的实训教材,是现有课程教材的补充和延伸,它将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训紧密结合,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校企科研课题相结合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

2.5 基于网络的实训教学平台搭建

基于网络的实训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的引进企业资源,整合校内资源,架起学校、企业、学生之间信息高效交流的桥梁,提高实训教学效率,降低实训成本,为实训教学提供统一有效的实践教学过程和质量保障的管理,也为学生实践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底层支撑。所以,通过软件仿真实训平台可以实现实现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整体上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如图1所示,网上实训教学平台包含三大模块:仿真实训管理平台,实训支撑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平台,目的是通过网络环境实现大规模校内实训。仿真实训管理平台包括项目的过程管理,实训评价管理和不同层次的基于CDIO理念设计的实训内容管理。其中,课程实训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针对某门课程,体现了学中做的思想,实训内容一般是从实际项目中提取的案例;专项项目培训注重专业综合技能培养,是学生使用一门或几门课程,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案例来自于实际项目的一部分或一个小型项目;企业实战项目实训完全模拟企业中的软件开发模式进行实训,综合培养学生工程素养,职业素养,团队素养等,内容是完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创业创新实训是针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着重培养创新能力,项目来自教师的科研课题、企业的研发项目和国家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训支撑服务包括校企资源共享管理、知识管理、团队协作管理、信息交流管理,其主要目的为企业、学校和教师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协同合作、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也将实训和教学课程群联系起来,为实训过程提供服务。基础数据平台主要包括相关的知识库、项目案例库和系统日志,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

2.6 建立科学实训评价体系

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实训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一套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认可的,符合社会用人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的前提。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引入除学校教师和学生之外的“第三方”,即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到学生能力评价中。分别在实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过程中,从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项目答辩、实训中的表现、产品评审和记录报告等形式。这种多维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关注实践环节及工程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 结束语

本研究内容在2010年起已经在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实施,我院的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体系已逐步完善。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近年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全国ACM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实现了协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引进CDIO教育理念,构建一个高效实训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的现状,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和完善,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从而培养一批与社会和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2]朱青,沈琦,俞敏,等.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17):1-3.

[3]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4]陶勇仿,商存惠.CDI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网络工程实训中心建设研究 篇9

什么是网络工程实训中心?首先,网络工程实训中心是一个真正的网络工程中心,是用网络软件硬件设备 (包括交换路由、防火墙、无线设备、布线系统和服务器等硬件及相应的软件等) 搭建起来的各种真实的网络环境,然后,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在中心内进行各种网络规划、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操作及其应用环境和技术,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理解及运用,提高网络操作技能,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开发。

如何筹建网络工程实训中心,首先实训中心的功能是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建设要求来进行具体建设。

网络工程实训中心实验要求

网络工程中心有一大特点,就是网络复杂性及协议多样性。为了能够给师生提供最好的实验效果,要求网络实验室尽可能多的模拟这些复杂环境。这反映在网络实验室的构建中,要能够模拟城域网及大型园区网的组网方式和业务思路,并可以构建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因此,中心的功能需求首先必须结合教材完成局域网配置、广域网配置、安全实验、管理实验等网络配置,功能求多,让学生见识到尽量多的网络设备和类型。

针对上述要求,我们经过整理多年的教学资料,筛选了网络实验类型和实验课程。网络实验类型一般如下:

1) 网络物理层连接介质和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和相应的网络布线工具及网络参数测试工具。满足学生对介质、设备的认识、连接、配置的要求。

2)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设备,如有线无线网卡,交换机等多种连接类型,如串行线路、拨号连接、帧中继链接等。满足学生对相关设备和链接的认识、配置和编程的要求。

3) 路由器。满足学生对路由器的认识、多种网络接口配置、路由设置、编程的要求。

4) 服务器。包括windows域控制器和备份域控制器,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及DNS、FTP、Email、WWW、Firewall、DB、邮件等应用服务器。

实验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程如下:

1) 网络操作系统: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2)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常用网络命令使用、路由器的各种网络接口配置、路由设置、FTP服务器和WEB服务器配置,域名系统 (DNS) 、TELNET和Rlogin、文件传送协议 (FTP)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TF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 等的应用与设计。

3) 计算机网络原理:几种典型的局域网技术以及局域网互连的相关设备与工作原理。

4) 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配置、计费、安全管理的实现功能,以及网络的维护和故障的排除(包括使用方法和工具软件,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故障排除,串行线路、拨号连接、帧中继链接路、ATM故障、交换式局域网和TCP/IP的故障排除等)。

5) 网络规划与设计: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基本构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交换和路由技术,包括转发和选路、动态路由机制、主机与路由和交换等;重点掌握局域网设计与组建技术和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理解和掌握逻辑网络设计,包括拓扑、地址和选路和管理以及安全。

6)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习: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知识,完成几个专题的设计。

结合以上,学生最后能实现不同网络介质、不同协议、不同拓扑的动态网络设计、管理、维护及信息安全等,能满足加解密、数字签名、防火墙、VPN、PKI、信息隐藏、攻防、病毒等要求。

在决定网络工程实训中心功能之后,我们定义了网络工程中心拓扑,根据需求网络工程中心功能结构,将整个中心分为3个区:布线区、路由交换区、数据服务器区。定义的结构如图1所示。

网络工程实训中心建设要求:网络工程实训中心的总体设计应当满足网络实验教学需求,能够完成所需的网络实验。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第一,经济性。网络工程实训中心不是校园网,不需要高性能的交换、路由产品,只需满足所有的实验。因此在某一系列的产品线中可以选取较为低端的设备,使学校的投资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二,稳定可靠性和可管理性。可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统正常运行,老师可以轻松管理整个实验室;第三,通用性。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支持国际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 (如TCP/IP) 和动态路由协议 (如BGP, OS-PF) 等开放协议,保证与其他网络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方便接入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网络产品。设备的调试界面要兼容国内外主流厂商的界面;第四,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网络实验室在建设的时候采用模块化的分组建设,利于扩展。对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网络可以平滑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第五,网络设备的先进性。能开展新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实践活动。第六,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具有保证系统安全,防止系统被人为破坏的能力。

网络工程实训中心配置方案:

综合布线区: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的结构:作为网络工程实训中心三大部分之一,不太可能构架在建筑与建筑群之间,但在设计方式和拓朴结构上要和实际保持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通用的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形拓朴结构,分为6个独立的系统(模块)来进行模拟:

1) 工作区子系统

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组成。

2) 水平区子系统

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上。

3) 垂直干线子系统

将主配与各楼层配线架系统连接起来。

4) 管理子系统

将垂直干缆线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

5) 设备间子系统

将各种公共设备 (如计算机主机、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网络互连设备) 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

考虑因素:要模拟大部分建筑物,楼宇间的通信环境、确定合适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选取将要使用的介质以开放式为基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产品和设备兼容。

路由交换区:路由交换区分为8组,每组6台电脑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实验台分为8组,每组由2个三层交换机,2个两层交换机,4个路由器组成。3个区由一个核心交换机连接起来再通过防火墙连接校园网。由于此部分成熟方案很多,在此不说详述。

服务器区:8台服务器,2台高档服务器作域控制器,6台中档服务器作应用服务器。具体设置如下:两台高档服务器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域控制器,双机热备运行。这两台服务器分别配置2颗3.0GHz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含8MB三级缓存,4GB内存,2块73GB硬盘,做RAID1,并安装了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6台中档服务器中,2台分别安装厂家Unix、Linux,其余均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及相应服务作为应用服务器。完成DNS、FTP、Email、WWW、Firewall、DB、邮件等服务。

我校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中心还处于初创阶段,在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开展,构建科学规范、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增强学生知识面,扩展学生思维思路,增强动态学习思维,知识网络化、系统化,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一个新型的网络工程实训中心,构建网络实验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网络学科专业教育的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建设与探索,逐步完善网络工程实训中心,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该文就网络工程从业人员的要求出发, 详细探讨了网络工程实训中心的要求及功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训中心,建设

参考文献

[1]游胜.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3) :48-50.

[2]黄宗建, 周伟.网络中心机房建设解决方案[J].广西轻工业, 2008 (1) .

[3]宋佳珍.网络工程设计方法[J].企业家天地, 2008 (4) .

如何做好工程实训的实习动员 篇10

工程实训是机械类乃至工科类各个专业必须要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是一个为后续课程打下基本的认知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程实训的实习动员,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实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如何做好实习动员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工程实训的实习动员应该告诉学生什么

工程实训的实习动员应该告诉学生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实训;二是工程实训要做什么事情;三是工程实训时应该怎么做。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互支撑, 缺一不可。

三、工程实训实习动员的教学内容、重点和目的

除了“实习指导人员介绍”的重点和目的是让学生和实习指导人员相互认识外, 其余的教学内容、重点和目的按照要告诉学生什么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解决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实训的实习动员内容。

教学内容是工程实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教学重点是工程实训的重要性;教学目的是解答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实训的问题。

2. 解决工程实训要做什么事情的实习动员内容。

教学内容是工程实践训练中心简介;教学重点是工程实训的内容;教学目的是解答工程实训要做什么事情的问题。

3. 解决工程实训时应该怎么做的实习动员内容。

工程实训实习动员的重点应该是告诉学生如何做好工程实训, 根据其侧重点不同, 细分为下列几部分: (1) 安全及要求。这个是实习动员的重点, 要着重强调。其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着装要求、站位及行走要求、操作要求、安全教育及管理等。其中, 着装要求、站位及行走要求、操作要求等是其教学重点。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训时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发现异常现象应该怎么处理。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第一, 现场要求。严禁学生穿拖鞋、凉鞋、软底鞋、高跟鞋等易造成伤害的鞋进入工程实训实习车间;学生进入实习车间严禁穿风衣、戴围巾, 要保证衣服的袖口和下摆是收紧的;女同学或头发长过肩的男同学必须先将头发盘起来, 然后将头发戴进帽子内;在进行切削加工操作时严禁戴手套;在切削加工操作时应严格佩戴好工程实践训练中心配发的防护眼镜;在手工电弧焊、气焊、气割操作时应按要求使用防护面罩;在实习现场严禁戴耳机听音乐;在操作时或在运转的设备附近严禁聊天或使用手机;严禁站在机床旋转部件的旋转切线方向位置;严禁站在操作人员的背后;严禁脚踩电线, 不应站在配电柜门旁;通过现场时, 应在安全通道内行走、应对天车及周围设备保持警觉。第二, 操作管理。要求学生熟悉并严格遵守实习中涉及的各项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不懂安全操作规程, 严禁实际操作”的规定;严禁在未取下卡盘扳手前启动车床;车、铣、刨、磨、钻等切削加工前, 应将工件、刀具、卡具装稳、夹紧;应严格限制磨削进给量, 以防磨床工件被挤出或砂轮被挤碎而伤及生命;夹持热加工工件时应戴手套并使用钳子, 以防烫伤;在切削加工机床停稳后用隔热材料作垫取下工件, 以防烫伤;禁止学生触动非允许使用的设备的按钮、手柄、工装, 以防出现安全事故。第三, 现场管理。学生进入现场后, 首先应到实习指导人员处登记。允许进入实习现场的学生, 只可操作经现场实习指导人员指定许可的设备, 完成经现场实习指导人员进行安全审核后许可的操作任务。完成任务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使设备保持安全、清洁状态, 经现场实习指导人员检查通过后, 方可离开实习现场。第四, 事故预案。首先, 发生安全事故或故障后的处理步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故障, 首先用安全的方法切断事故或故障的电源。然后, 立即对伤员进行及时的救助, 同时通知现场实习指导人员, 由实习指导人员来消除事故或故障隐患。其次尽量保护事故或故障现场, 以便事后分析事故或故障原因, 依照法律和事实划分责任和处理事故或故障。其次, 操作中发现异常的处理方法。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旦听到与师傅示范时不一样的声音, 看到与师傅示范时不一样的现象就应立即按安全操作规程停止操作、关断设备, 然后, 通知现场实习指导人员处理异常情况。 (2) 实习守则。教学内容是宣读实习守则, 目的是告诉学生实习期间的纪律、作息时间等, 是顺利进行工程实训的纪律保证。 (3) 特别提醒。提醒学生要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是“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 目的是进一步强调安全的重要, 让学生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其二是“尊重师傅”, 目的是提醒学生遇事要冷静, 不要意气用事;其三是“勇于实践, 精心操作”, 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被安全隐患所吓到, 要在老师和师傅的指导下, 胆大心细, 勇于实践, 不急不躁, 精心操作, 努力完成工程实训的各项实习任务。 (4) 成绩评定方法。工程实训的成绩由现场分数、安全分数和文档分数组成。重点告知实习成绩是以三者成绩综合求得, 其中一项不合格即为总成绩不合格;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5) 其他注意事项。主要是一些前面各项没有包括进去的内容, 尤其是一些突发的事情。

软件工程实训 篇11

关键词: 数控仿真技术 数控实训 合理应用

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造就强大的国家制造业,使国家立于强国之巅。近年来,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先进制造业取代,中国数控设备所有量呈井喷状态。数控机床用量的剧增,需要大批能够进行编程、操作和维护的技术人才,中等职业类学校大量开办数控技术专业。许多学校实验室规模小、设备短缺,学生理论课时间大于实践课。学校引入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实践时间少这一问题。

一、使用数控仿真软件的原因

1.数控机床数量少,专业学生多,实训工位不足。

我校数控专业学生有6个班246名在校生,每学期开数控实训课都得岔开上,学生实际能上机时间不足1个月。上课很多时候是1台机床实训人数在5人以上,学生只能轮流上机操作,实训时间不够充足,大大削弱了实训课的效果。

2.降低实践操作中错误率,提高学生实训中的安全性。

中职学生初次学习数控机床时,对机床的操作不熟练,会有误操作损坏机床和刀具的现象,甚至对学生人身安全造成伤害,这些都不是老师希望看到的。学校引进斯沃仿真软件后,仿真系统会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自动检测,指出错误之处,很好地促进实训教学安全进行。

3.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我校现有数控系统为西门子802S、FANUC0I-TC,这两款虽然为市面上主流系统,但是很多国产系统,如广数、华中系统在机床操作系统中也有很大占有率。往往工厂招聘时会附上要会这些国产系统的操作,经过仿真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顺利应聘,提高就业率。

二、斯沃仿真软件介绍

我校使用的数控仿真软件是南京斯沃软公司开发的,该软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创造与实际操作近乎相同的环境,将加工过程用动态形式演示出来。仿真操作面板与机床实际操作面板可以完全吻合,通过软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实训操作,实训过程变得安全。

三、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我校已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使用斯沃仿真软件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成为数控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数控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实际应用:

1.使用仿真软件方便教师对学生考核

数控实训车间场地小,上课期间学生较多,很难保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听清、看清,教学效果不显著。在多媒体教室使用多媒体软件可以很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在自己的屏幕上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地、针对性地指导。

2.使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机床基本操作训练

在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是学习数控机床面板功能、手动车削、对刀操作。常规教学过程一般是将学生分组教学,每组5-6人,老师集中演示再分组指导。教学中场地环境嘈杂,空间有限,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每个班学生人数多,分组多,会让老师的劳动量增大,很难有机会针对性地指导。

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完全模拟数控操作环境,可以在与真机一样的操作面板上进行训练。我校多媒体机房内有60多台安装仿真系统的计算机,通过师生互动软件,可以在每位学生的电脑上显示老师的操作过程,使老师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学生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可以马上自己操作训练,同时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学生解决操作上的问题。经过几年实践教学,此种使用模拟软件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快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效果很显著。

3.使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控编程教学

我校在没使用斯沃仿真软件教学之前,老师一般是在教室进行理论讲解,然后学生进行编程训练。学生检验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唯一途径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检验。然而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学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数控程序输入仿真系统,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能否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检验自己编写的程序。学生可以实时观察加工进展情况,即使出现错误,不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使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教学的有利之处

1.通过此种模式教学可以使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模式转变,使用仿真软件的同时,需要老师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2.使用仿真软件可以有效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安全。学生在训练成熟后,在机床上训练,也可以大大降低因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同时在仿真系统上教学可以减少机床、刀具、材料的损耗,降低教学成本,解决因资金不足造成设备不够用这一难题。

3.新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位置,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会因为操作失误,造成心理负担不敢再操作机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使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教学弊端及解决办法

1.存在的弊端。使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首次接触表现得很感兴趣、很积极,学习效率高。但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这一部分学生会出现无所谓,上课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削弱了学习总体效果。

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的使用有效解决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低和学校设备不足这些方面问题,但只能适时应用此款软件。很多学生进行仿真训练表现很好,习惯在计算机上“实战”,实践操作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学习初期使用软件进行编程和操作训练,要及时转为实践操作训练。

仿真软件是通过创设虚拟的加工场景,虽然能够将加工零件的过程呈现出来,但对学生给定的切削用量是否正确、工艺是否合理、产品表面质量是否合格这些问题表现不够明确。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因为好奇心出现的误操作,也不顾进给量是否合理直接切削。即使出现撞刀现象,学生觉得没什么不会造成伤害,实践操作时,会出现类似情况,影响学习效果。

2.解决办法。首先,进行数控仿真教学之前,我校应该先期安排学生进行普车实训,让学生熟悉切削用量,知道一切误操作的后果,再者,教师在仿真实训期间要实时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故意造成撞刀的现象要提出批评,对学习消极现象加以引导。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仿真软件的实质性,与实践加工是有本质区别。

六、总结

数控仿真软件的使用为数控实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改革提供便利之时,会产生一些弊端。教育者要积极解决问题,合理应用软件,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不是让仿真软件成为“华而不实”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徐江涛.浅谈仿真软件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

软件工程实训 篇12

高校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软件工程实训基地已超出了单一软件实习的教学模式。软件学院的学生除须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外, 还要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 并能熟练使用最新最流行的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大中型软件项目。

高校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 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 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软件实验中心现有三类实验室, 即: (1) 开放实验室:针对全院教学及全院学生, 全方位开放; (2) 专业实验室: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3) 联合实验室: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完成软件项目开发。这三类实验室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同组成了我院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符合真实性原则、高技术性原则和通用性原则。使其尽可能贴近生产第一线;尽可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体现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实训基地不仅应该成为学生接触先进技术的训练场所, 还应成为高素质软件人才的培训基地。另外,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尽可能使之建设成为多学科及相关专业通用的实训基地。我院现有30多门课程均要在本院实验室上机和实习, 且大部分都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但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的限制, 我们还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场所, 是对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点的有效补充。学校可选择几个实训方便并具有实力和特色的大中型先进企业, 签定校企合作协议, 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逐步开展各项合作, 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最后挂牌成为校外实训基地。

本科生在大四开始实施分流培养的改革探索, 并原则上要求毕业前必须有一个月或以上软件企业的工作或实践经历, 否则, 不能答辩, 强化工程化人才培养的力度。我院已有部分学生分别在印度INFORSIS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微软公司等7家国际知名软件企业进行工程实践, 结合毕业设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实践。我院还有北京中软国际和软通等国内工程实训基地40余个。许多学生最后也选择了自己的实训基地作为工作单位, 而这些实训基地也找到了所需要的软件技术人才。

我们建立新基地, 巩固老基地, 采取优胜劣汰, 不断进行补充和淘汰, 使工程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能与我院的发展速度和教学要求相适应, 保证教学需求。为真正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 学校还应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解决技术难题, 并聘请企方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与便利条件, 与学校共同承担实训教学任务。这样将有效保证软件技术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最终达到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 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高校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

1.形成以市场为核心的基地管理模式

除了在学校进行上机强化、项目培训以外, 学生均需在软件开发企业为完成毕业设计进行一段时间工程实践, 以实现学业与就业、学校与社会零距离的接轨。所以软件学院学生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它专业的实验室训练, 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 其重要性超过理论教学, 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搞得好不好, 是影响其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其教育有无特色的一个标志。实训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场所, 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条件。

2. 实施师资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

通过外聘IT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与管理人员来院担任实训教师, 还有计划地选派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企业实践, 充实和丰富软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使新的软件开发技术与手段及时进入课堂。

3. 实训教学教材的建设

学院大部分课程直接采用国外著名高校的最新原版英文教材, 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或聘请国外著名大学 (或公司) 的专家授课。此外, 学院就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训教学平台环境、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等选题, 编写具有很强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 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4. 加强实训中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实训基地的功能应是多方面的, 既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基地, 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场所。在实训中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 注重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才能, 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实训过程中的经历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严谨的态度, 使学生产生一种对工作的责任心, 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切学生将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吴小竹.高校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2 (5) :35-37.

[2]许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4, 12 (3) :54-55.

上一篇:思想解放要彻底下一篇:北京贵友大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