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寻

2024-07-26

生命探寻(共10篇)

生命探寻 篇1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大部分人口聚集在广西, 属于广西五个特有民族之一。她有着历史悠久, 早在先秦时期, 壮族就作为“百越”民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我国岭南地区, 并在那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花山岩壁画就是壮族先民遗留下的一个有力佐证。在这些壁画中舞蹈艺术尤为突出:不管是祭祀、战争, 还是生产劳作场面, 都有风格各异的舞蹈造型。从中亦可以看出, 从那时起, 舞蹈就与壮族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舞蹈经过后人的发展, 内容越来越丰富, 形式多样。在2004年出版的《中华舞蹈志.广西卷》记录广西壮族的舞蹈形式有29种之多, 大致分为五大类:反映宗教、祭祀活动, 如“师公舞”、“跳岭头”、“打砻舞”等;模拟动物, 如“春牛舞”、“蚂拐舞”、“舞火猫”等;反映爱情生活, 如“绣球舞”;反映生产劳动, 如“扁担舞”、“采茶舞”, 反映战争主题, 如“黑枪舞”。壮族民间舞蹈内容涉及广泛, 形式多样丰富, 是壮族民间文化的特殊载体, 它以动态形象涉猎壮族人民生活和意识的各方面。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舞蹈都具有很强的趋向性、承载着一个深刻的、本质的内涵, 即以人为本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 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1, 壮族民间舞蹈的生命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 协调着壮族人民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并为他们构筑一个精神世界。舞蹈以人体动作为本质体现壮族人民的生命律动, 以舞蹈形象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神灵鬼异之间交流的“礼仪”, 又通过舞蹈动作表现爱情、向后代传授生存劳动技能, 通过舞蹈祈求生命的降临, 以获得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其中蕴含着壮族人民的最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命意识。

一、生命的律动

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 最实质, 最强烈, 最尖锐, 最单纯二又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 而舞便是节奏的动, 或更准确点, 有节奏的移动地点的动, 所以它只是生命机能的表演。”2闻一多先生从舞蹈的本体 (即舞蹈是人体动作) 出发, 诠释舞蹈的与人类的关系, 舞蹈是生命机能的表演, 人体动作随节奏而动, 这是人类生命律动的表征。

壮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壮族人民通过舞蹈的节奏和律动, 向世界传递他们的历史传统、生活情趣、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宗教信仰等的信息。壮族人民在共同努力之下创造了自己民族的、形式多样的舞蹈, 经历了创作、表演和传承的过程, 这不仅展示壮族人民集体力量, 还凝聚壮族人民的生命力。壮族舞蹈多是在祭祀和节庆民俗活动的仪式中表演, 而这些活动又都是在集体力量下开展的, 有时是一个村、一个寨、有时是一个乡, 甚至是几个乡的全民参与。在这种全民参与的活动中, 舞蹈成为人们的焦点。它们将壮族人民、仪式和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突显壮族人民对生命意义的关怀, 期待个性的张扬, 探索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

“民间舞蹈是群体生命力的显现。”3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舞蹈, 壮族人民便是通过这些有节奏的和有表演机能的律动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舞蹈这种动态文化形象中, 壮族人民将生命融入舞蹈中, 他们享受舞蹈审美的娱乐, 在舞蹈中张扬个性;他们利用舞蹈相互交流、沟通, 共同分享舞蹈赋予的生命的乐趣。例如, 壮族人民利用特有的蚂拐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在师公舞中, 师公用舞蹈祈求神灵的庇佑, 以得以消灾解难。在扁担舞中展现丰收的喜悦以及并通过舞蹈动作向后人传授生产劳作知识。

壮族舞蹈是生命的象征, 形式多样的舞蹈绽放出来的是壮族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壮族人民在跳动中彰显生命的本质, 在舞蹈中张扬生命意识, 所以说, 壮族民间舞蹈是壮族人民的生命的律动。

二、生命的礼仪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本质的情感性艺术, 是人们表达情感最极致的方式。舞蹈是一种生命的礼仪, 它超越人体动作, 形成一种精神力量, 给人以精神鼓舞。壮族民间舞蹈是壮族人民生命的礼仪, 它以一种万能出现在壮族人民的仪式活动当中, 使他们的情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满足。

壮族人民生活的地区位于祖国南疆, 那里山林多, 环境恶劣, 交通不便, 因而在遇到困难和不可抗拒的灾祸时, 他们开始向“神灵”求助, 此时的神灵是壮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神灵在他们的意识观念里是一个万能的救世主, 可以为他们消灾解难, 求得平安和幸福。随着时代的发展, 壮族人民对神灵的信仰已经落到实物上, 师公、道士、巫成为今天“神”的象征。“神”频繁地出现在壮族的祭祀和民俗活动中, 而舞蹈作为一种礼仪, 便成为壮族人民与神交流的桥梁、共处的最好方式。

在师公舞中, 师公戴上各个神的面具, 在神坛前作法起舞。他们用不同的动作塑造各神的形象。舞蹈是师公与神交流的礼仪, 师公通过舞蹈把“神”的形象活现在观众面前。此时, 人“神”合一的师公无所不能, 其关乎民生、民忧, 满足壮族人民的所需所想。在这种生命的礼仪中, 师公已超越人体动作, 成为观众顶礼膜拜的“神”。

在蚂拐舞的《征战舞》里, 表演者戴上面具, 分别模仿火神、纣王、雷神、莫一大王和蚂拐神, 并表演“蚂拐拳”、“蚂拐刀”和“蚂拐棍”三个舞段。演员赤手空拳展示武术表演、用木制的大刀做对打表演, 这都是表现蚂拐神带领天兵天将英勇作战, 为壮族人民争取和平的情景。蚂拐神是壮族人民的一种图腾崇拜, 它并不是真正地出现在活动的现场。演员用自己的舞蹈动作为观众塑造一个英勇伟大的“神”, 使观众由此产生对“神”的敬意。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 蚂拐神就像壮族人民的救世主, 它保护壮族兄弟姐妹, 给他们一种生命的安全、和平和安康。

壮族舞蹈是生命的礼仪, 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意识, 它超越人体动作的力量塑造一个具有万能的神灵形象, 使人与神灵进行交流。表演者利用这种生命的礼仪把观众的意识也引入一场人与“神”的对话当中。舞蹈的幻境魅力让观众仿佛看到“神”, 于是他们带着对神的虔诚地观看舞蹈, 并祈求祝福、避免灾难。舞蹈像是一个救世主, 赐予壮族人民坚强力量, 使壮族人民的恐惧和不安得到平息。舞蹈让壮族人民与神有了交织的礼仪和共同的语言, 于是他们希望通过舞蹈, 把自己的苦难、祈求和愿望告诉神。所以说, 舞蹈是壮族人民生命的礼仪, 千百年来, 它作为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后盾, 引导壮族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力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走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生命的本能

求生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能和欲望。舞蹈作为人体艺术, 自然也无法回避人类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在现实世界中, 人类生命的局限性决定人无法抗拒死亡, 也决定人必须与群体合作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种族的生存希望, 要求前人将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传授给后人。而在人类形成语言和文字之前, 动作是人们用以教育后代的最直接的方式, 由人体动作升华而来的舞蹈动作亦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教育使得一些生存技能得以传播和发展, 人类的生命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把舞蹈当成一种教育方式, 无论是先秦时期的花山岩壁画, 还是现代的“扁担舞”, 壮族舞蹈中都包含一种顺乎生命的本能意识。他们用舞蹈向后人传授生产技术, 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和种族的生存希望。在花山岩壁画中, 记载有狩猎、打渔、耕地等劳动场面, 这是对后人进行的一种劳动教育。史前的壮族人民是以群居来抗拒自然灾害, 以狩猎和采集来满足食物需要。画面以以舞蹈化的动作向后人展示生存的技能, 暗含一种强烈的维持生命的意识。“扁担舞”是壮族的节庆习俗舞蹈, 起源于打斋活动中的“打砻舞”, 但因其表现的是壮族人民插秧、打谷等劳动生活场景, 所以相对其他形式的壮族舞蹈来说更受壮族人民喜爱, 具有广泛的观众缘。“扁担舞”再现劳动场面, 以舞蹈形式向人民展示壮族人民的一种技能, 这不仅是壮族人民自我价值的实现, 还隐喻一种维持生命, 维持生命发展的求生欲望。

史前的族群竞争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 弱者随时有被强者吞并的危险。为了生存, 壮族先民将其抗战的历史以舞蹈形式来警示后人。“黑枪舞”就是反映壮族人民抗击外敌的。相传在远古时代, 黑衣壮人遭受其他民族的部落的侵略, 当时因霍乱导致战斗力下降, 面临着族亡的危险。关键时刻, 首领得到祖先托梦告知蓝靛可以治病救人。后来, 黑衣壮的首领根据祖先的提示找来蓝靛熬水治病, 最终族人病愈, 战斗力亦恢复。他们还将自己的刀枪和衣服用蓝靛染成黑色, 趁着夜色掩护杀入敌人营地, 并取得胜利。“黑枪舞”由此诞生, 以庆祝战争的胜利。舞蹈从侧面反映了壮族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让后代了解本民的发展历程, 使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唤起他们维护本族生存意识。

小结

在舞蹈中显示生命意识是壮族人民对其生命价值的肯定。壮族人民生存的环境恶劣, 因而其流传的舞蹈对生命意识的表达也比较丰富多样。以舞蹈这一动态形象展现其民族生命的律动;在遭遇困难时, 超越人体动作, 用生命的礼仪与神灵交流, 祈求获得生命的佑助;在生命的历程中向后代传授劳动和生存技能。从古至今, 从理想至现实, 壮族民间舞蹈都表达壮族人民对生命的期盼, 表现一种强烈的、深刻内涵的生命意识。

摘要:壮族民间舞蹈贯穿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它涉及到壮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俗活动、爱情、生产劳作等方方面面:壮族人民通过舞蹈这一动态形, 向世界传递他们的历史传统、生活情趣、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宗教信仰等的信息;在遭遇困难时, 超越人体动作, 用生命的礼仪与神灵交流, 祈求获得生命的佑助;在生命的历程中向后代传授劳动和生存技能。从古至今, 从理想至现实, 壮族民间舞蹈都表达壮族人民对生命的期盼, 表现一种强烈的、深刻内涵的生命意识。因此, 本文从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本能、生命的礼仪三个方面探寻壮族民间舞蹈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壮族,舞蹈,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广西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族简史》.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3]资华筠, 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及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4]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生命探寻 篇2

佛教思想中充满着博大的生命关切,形成了万物缘起、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清规戒律等丰富的.生命伦理内涵.佛教对生命的解读体现了生命的过程性、关系性、众生生命本质的一致性.公民道德教育、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形成、生态文化建设,应从佛教生命伦理内涵中找到合理的借鉴.

作 者:邓纯余 DENG Chun-yu 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刊 名: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10(6)分类号:B94关键词:佛教 生命伦理 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 生态文化 全球伦理

外星生命探寻大起底 篇3

1 陨石化石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天文生物学家理查德’胡佛在陨石中发现了蓝藻菌的化石证据。2007年,胡佛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方网页上写道:“结果表明,奥盖尔陨石上发现的保存良好的稠密丝状微生物化石,是一个复杂的海洋蓝藻菌群的残留。这一菌群生长于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的母体内。”但批评家对胡佛的研究提出质疑,认为蓝藻菌的生长需要水和阳光,这和彗星的条件并不符合。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撇清了与他的关系,并认为他的声明不够严谨。

2 有望澄清的有争议的陨石研究

199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首席天文生物学家戴维·麦凯宣布,他在陨石中发现了火星微生物。麦凯认为,在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的甲烷和其他物质很可能是微生物制造出来的。这一发现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称赞,并被大众所知。而另一些人认为,这些材料可以由加热或加压分解无机物产生。为此,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小组做了测试,证明磁铁矿晶体不太可能由这些方式产生。因此,这些材料是由生物制造出来的理论依然是最有说服力的。2011年,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者发现了更多的证据,可以支持麦凯的理论。同年,麦凯在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赞助的天文生物学会议上说:“我们比以前更自信地认为,火星曾经或现在依然是生命的故乡。”麦凯在2013年去世,享年77岁。

3 几十年后,吉尔伯特·莱文仍然认为维京着陆器在火星上发现了生命

1976年,维京火星着陆器似乎在火星土壤里发现了活着的微生物,因此吉尔伯特·莱文为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了一个“标记释放”实验来证明。下面是实验过程,更详细的描述刊登在《霍普金斯大学学报》上:

(1)着陆器铲起火星土壤。

(2)土壤被密封进一个盒子,盒子里装有放射探测器以测量初始辐射。

(3)按剂量将营养物质注射进土壤。实验的依据是:如果土壤里有与地球上类似的微生物,它们会吸收营养并呼吸,而这一过程会被放射探测器观测到。

(4)作为对照实验,着陆器会挖取另一份土壤样品并且加热到足以杀死任何微生物的温度。然后再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2和3。莱文认为,这两份土壤样品在放射性方面的差异可以告诉我们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b)实验表明,没被加热的土壤样本里探测到了辐射,这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被加热的土壤样本没有探测到辐射。

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进行的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实验却没有发现土壤里有任何生命迹象。这个实验使用了色谱质谱联用仪,没有在土壤里发现任何有机物,表明火星土壤里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认为莱文的实验是不精确的,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因两份土壤样品里有不同的化学物质造成的。尽管莱文在公开声明里承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土壤里的某种成分模仿了生物的呼吸,但他私下里仍然坚持只有生物现象才能解释维京着陆器的测试结果。2002年,莱文告诉《约翰·霍普金斯》杂志,他仍然相信1976年他的实验在火星上发现了生命。

4 彗星会不会携带外星生命来地球?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温赖特等人在《宇宙学》杂志上撰文称,它们在地球大气同温层中发现了三个人类从未见过的生物体。一个有“浮雕表面,像是一个细胞”,一个有“盾状的结构”,另一个是“长管状结构,内部呈纤维状”。

他们认为这些生物体“对于地球上的生物体来说太大了”,“作为结论,我们认为他们是来自太空的生物体,可能来自彗星”。

在谢菲尔德大学的报告里,研究者指出,在上面所讲的同温层中发现的物质里,有一种很像红雨细胞。红雨细胞是另一项有争议的研究主题,也被认为是外星生命来到地球的证据。

2001年,印度克拉拉邦的一些地区下起了红色的雨,印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认为是“当地有颜色的、能形成苔藓的藻类孢子”造成的。2003年,《印度时报》报道,维克拉姆·萨拉巴伊空间中心(VSSC)的科学家认为,红雨是由来自波斯湾的带有有色灰尘的云引起的。

2006年,印度克拉拉邦大学的物理学家桑拓什·库马尔和戈弗雷·路易斯提出,红雨中的红色颗粒可能与陨石碎裂有关。他们声称在雨中发现了没有DNA的生物细胞,认为可能源自宇宙中的彗星碎片。

由《登幽州台歌》探寻生命之境 篇4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 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 屡遭败绩。陈子昂时任随军参谋, 一再劝武分兵击敌以挽败局。武非但不听, 反将其降职为军曹。陈子昂悲愤难忍之际登临幽州台, 写下此诗, 以歌当哭,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之悲愤。

一部伟大的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往往是远远超出作者创作初衷的。一千多年前, 当陈子昂触景生情, 慷慨悲歌之际, 并不知道, 后世的人们将从他这首本只为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悲愤之作中吸取了多么大的能量。而作品本身蕴含的“魔力”使得这首只有四句短短22字的诗作流传于世, 至今仍散发着无穷魅力。

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诗作, 先要“放下”。“放下”对于诗歌创作背景的探究, “放下”对于“古人”、“来者”的考据。我们只看作品“本身”, 慢慢品味作品“本身”的澄明之美。

当我们调整角度进入作品文本, 一个豁然开朗之境便呈现于眼前——

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具有一种人类的普遍意义, 她向我们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 以及个人置身于其中而又茫然无所措之感。

“逝者如斯夫”, 漫漫的时间长河就如同是一条永无止境、永远向前的直线, 而我们每个人仅仅是这条直线上的一条或长或短的可以测量的线段而已。在这条线段开始之前的种种, 自然不可能知道 (或者说亲身体会) ;在这条线段画上终止符之后的一切, 当然也与自己无关, 永远的无关了。当我们直面于时间的无限与个体生命的有限时——是的, 这种对比是残酷的!——常常会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被称为是人类的终极问题。而远在唐朝的陈子昂无意间竟触到了这个“斯芬克斯之谜”。对于这个谜语, 陈子昂似乎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面对茫茫宇宙、无穷天地, 人所能够做到的、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孤独置身于其中, 以至于茫然与失落感终难排解。

作品超脱了创作者的笔触, 转而用自己的方式向后世诠释着所谓人生之感——悲感——面对无限的时间与空间, 有限的个体注定是一个“失败者”。一个被拘于时间牢笼中的“囚徒”, 一个有限的因而是不完善的“存在”。欠缺是全部人的生存的本性 (苏格拉底) 。个人只是具有“不可逆性”的“向死的存在” (海德格尔) 。

那么, 个体之人类是否只能默默忍受, “怆然涕下”呢?人是否可以从有限与无限的这场明显有失“公平”的对抗中终获解脱?从欠缺、有限性、一无所有出发, 敞开了人的性命的真实状态而走向“完满”呢?

于是斯芬克斯之谜再次出现:“如何摆脱人生苦境, 人如何才能更好的栖居?”换言之, 个体之有限能否转化为永恒。

个体之有限可以转化为永恒。这是一种追求, 也是一种信念。当然, 所谓的“长生不老”却永远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不过古中国的历朝历代执着于“养生之术”希望找到战胜时间机器法宝的却大有人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已随着自己所炼的仙丹 (或是毒药) 随风化去了。其中有一群人却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的“仙丹”。

首先他们发现天地之所以可以“长且久者”, 是因为它“不自生, 故能长生” (《老子》六、七章) , 即是说, 宇宙永恒之道, 在于它是一个“无”, 处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为状态和自在境界。它“不欲盈” (十五章) , 如同“溪”、“谷”。人也应当遵循这种天道, 无欲无念, 象婴儿一样“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二十章) , 对世间的名利和人心的欲望, 都应该摒弃其过分, “致虚极, 守静笃” (十六章) 。总之, 人要保持生命永恒, 就应该像“天”一样大道而行, 这就叫做: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 就可以“汪洋自恣以适己,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庄子·天下》)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答案还在庄子那里——只有“心意自得”方可“逍遥于天地间” (《庄子·让王》) 。人要学习“自然之法”, 而“自然之法”就是“自在之境”, 就是不受任何拘束的绝对精神自由。“心意自得”就是这个“自在之境:只要自己内心获得了自由就可以行至无穷, 无拘无束。人的内心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吗?

昔者,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向马祖道一求佛法, 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 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 抛家散走作甚!”慧海禅师不明, 马祖告诉他:“即今问我者, 是汝宝藏。一切具足, 更无欠少, 使用自在, 何假外求。”[1] (P154) 你就是宝藏, 为什么还要向外寻求什么“宝藏”!正所谓“人人即佛”、“人心即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至高无上的佛祖, 故不必向外求佛, 其实佛祖就在你内心中。“逢佛杀佛, 逢祖杀祖” (义律禅师) , 不是放肆恰是最大的证悟——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救世主, 救世主就是你自己。所以千万不要执着于外物, 而是要回归内心, 才能找寻到真正的生命价值——道。“‘道’是生命的本然, 因而, ‘道’的显现就是天、地、人各得其所的生命顺其本然。天、地、人的生命生机显发, 就是真, 就是一副天地人生命自然朗现的图画。”[2] (P190)

“让存在——即让存在者成其所是……”, “让存在, 即自由, 本身就是展开着的, ……自由的本质显示自身进入存在者之被解蔽状态的展开”。[3] (P223)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只有领略到生命本然的人, 只有真正做到逍遥的人, 才能写出这般动人的诗句。这里没有了对生命终要终结的恐惧, 没有了对生命意义的百般纠缠。只有一种超脱的喜悦, 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生命的悲感只有在经过自在内心的“逍遥”濯洗后, 才能幻化为因生命的本然存在而欣欣然之喜感。因而, 通过逍遥而达到了顺乎自然的自在之境, 才是无法生出恶 (苦) 的生命之境。于是,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就产生了这样一群奇怪的人:他们终日饮酒清谈, 狂放不羁, 甚或做出很多不为当世众人理解的举动: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眠觉, 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 。这种“率性而为”举动便是著名的“魏晋风度”, 后世文人多效仿之。大都不过“东施效颦”而已, 殊不知, 在魏晋文人种种“失真”的举动中, 却是包含着“保真”之理:徜徉于山水之际, 放荡于形骸之外, 纵赤情而蔑俗理, 任己性而随意行。这种追求生命本然的境界还有一个名字, 就叫做“诗化生命”。——“人, 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荷尔德林)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地外生命与水的探寻 篇5

生命的定义繁多,《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克·佐斯达克认为生命“能够从外部摄取营养物质并把它们转化为能量,能够繁衍后代”。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这个存在形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外部自然界不断地新陈代谢。”看来,生命具有遗传复制自己繁衍后代的能力,具有新陈代谢功能。

生命的宜居带

广袤的宇宙由难以计数的星系、恒星系统、行星系统和各类星际物质组成,天文学家发现了上千个太阳系外的“行星”或“地球”,激励着人类去探寻地外的生命和地外文明。

如何评估太阳系外的“地球”是否有生命?是否有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科学家们需要综合生命的诞生、繁衍和生存的主要因素来进行评估。比如,是否有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行星的大小及其与主恒星的距离,制约了行星表面的温度、大气层的浓度、液态水体的发育、行星的内部能量与行星内部物理场的特征和行星的寿命;主恒星的大小与质量,制约了恒星的寿命和能量等。

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在太阳系的宜居带内,火星比较靠近宜居带。太阳的寿命大约100亿年,太阳现今的年龄约50亿年。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诞生8亿年后才出现简单的生命。因此,恒星的寿命要大于宜居带的寿命,才能使宜居带内的行星诞生和繁衍生命,甚至出现高等智慧的生物。中心恒星的质量过大,寿命比较短,行星不足以演化出比较复杂的生命;中心恒星过小,行星距离恒星过近,生存条件险恶,生命难以生存和繁衍。

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孕育和繁衍生命的地外天体—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4颗行星,是地球的近邻,直径约为地球的1/2。火星绕日公转一周的时间为687天,接近地球的两年。火星自转轴的倾角25.2°,也和地球自转轴的倾角(23.5°)相近,火星在一年中也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

人类共开展了45次火星探测活动。1975年美国发射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软着陆火星,基于对地球生命新陈代谢活动的认识,对火星样品开展生命检测。三项生物实验均未获得火星存在生命的确凿证据。特别是从1996年的火星全球勘探者号开始到2008年的凤凰号着陆器,获得了火星上河流侵蚀地貌、古湖泊河流沉积物、浅表层水冰分布、极地冰盖、大气中水蒸气组分等一系列反映火星上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表明火星的过去或现在存在适宜生命繁衍的环境。

火星表面分布着干枯的河道、湖泊和北半球的海洋盆地。根据不同研究者的模型计算,火星曾经有过水体,大约可以全部覆盖火星表面深达100米。火星地下水探测的成果还表明,火星的地下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成为地下埋藏的冰层。火星表面在过去有过大量水体的活动,气候温暖和潮湿,并有厚厚的大气层,具有可能维持生命的环境。

2014年,火星生命的探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突破性进展。12月2日,中国学者林杨挺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他们对新近降落在摩洛哥沙漠中的提森特(Tissint)火星陨石进行了精细研究,发现陨石内细脉里的碳颗粒属于有机碳,证实火星曾经有过生命的活动。12月1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样品中发现了有机碳,表明火星曾经存在过生命。

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有生命吗?

地球的卫星月球以及太阳系的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根据已有的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器对这些行星的探测结果,这些行星生态环境恶劣,不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也没有生命得以生存与繁衍的环境。

科学家对于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是否有生命的探寻,聚焦在太阳系众多的卫星和矮行星身上。他们优选出一批巨行星的卫星和矮行星,探寻生命的踪迹。典型的例子如木卫二、土卫六和小行星带内的谷神星——矮行星。

中国将开展木星系统的探测,通过木星系统环绕探测, 获取木星的磁层结构、大气环流等探测数据,研究太阳风与木星磁场的相互作用、大气环流模式与动力学机制。

木星有60多个卫星,木卫二表面覆盖一层8~16km厚的冰层,表面发育褐色网状裂缝,长达1500km,可能是冰层受潮汐挤压形成的地形。冰层下为海洋,海水深50~80km。褐色网状裂缝,可能是有机物。木卫二洋底发现火山,提供海洋热能,在地下海洋中含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30亿kg的微生命存在。水、有机物和热能,表明木卫二有可能存在原始的生命活动。冰层下方3km处存在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泊,其水量大致相当于北美的五大湖的水量总和。有些咸水湖泊上方的冰层厚度仅有数十米。我国将探测木卫二空间环境和表面冰层形貌,研究冰层厚度分布特性、木星潮汐作用对木卫二地下海洋的加热效应,查明木卫二地下湖泊的大小与分布,并探测生命的信息。

1944年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利用望远镜的光谱分析仪,发现土卫六上存在甲烷。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对土卫六飞掠探测,发现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其他成分为氩(占6%)、甲烷(占2%~3%)、氢(占0.6%)。2004年年末,卡西尼号将惠更斯探测器投射到土卫六表面,探测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生命活动的信息。土卫六的表面广泛分布着液态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土卫六表面液态甲烷与乙烷(CH4,C2H6)的资源量高达16万亿~160万亿吨碳, 为地球上已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数10倍;土卫六的似干酪根的资源量高达160万亿~640万亿吨,为地球上已知煤储量的数百倍。已有的研究证明,土卫六的甲烷等各种有机化合物并不是生物成因,而是典型的非生物成因的有机化合物。

矮行星谷神星,直径大约950km,整体密度约2.09g/cm3,表明谷神星内部含有大量水。谷神星具有岩石质内核,地幔层包含大量冰水物质,初步推测水占谷神星体积的40%。发现谷神星有水蒸气喷射,可能也存在次表层海洋。谷神星还能通过太阳能获得能量,谷神星羽状喷射物或多或少地证实内部储藏有热量。谷神星是探寻地外生命活动的优选对象。黎明号于2015年3月进入绕谷神星运行的轨道,期望能有新的发现。

绝大多数小行星和彗星是太阳星云分馏、凝聚形成的最原始的产物。在小行星和彗星中检测出大量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丰富的水含量。其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不是生命活动的产物,而是非生物作用形成。由于小行星与彗星个体较小,内部能量早已耗尽,所以几乎没有内力产生的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岩浆活动,保存了原始的物质组成;由于个体太小,不存在内禀磁场和大气层,所以长期遭受宇宙射线和微陨石撞击。一般认为其自身不可能演化出生命或者支持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生命探寻 篇6

一、教材特点

1.情节情感, 双线并进。

情节的发展:只见绿地不见花——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看见花的原野———“看见”花的气魄。

情感的变化: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一明一暗两条线, 清晰可见, 相互交融。其中, 穿插几处“我”和小吕的对话, 既推进了情节, 又为情感的跌宕穿针引线。

2.一小一大, 寓意深远。

小———花儿的模样小:“一层小花”“千万朵小花”“每一朵小花”“小小的花儿”……小得躲藏在青草下边, 即便是一下子冒出来了, 也只是花色在车窗上流动, 而不是那种扑面而来的逼人气势。

大———花的勇气大:起先, 花儿藏身于草下, 尽管比青草矮了几厘米, 但是“好像只要一使劲儿, 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后来, “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 顿时改天换地, 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神奇十足”。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如此的壮观, 如此的气魄, 内在地聚合了多大的勇气啊!

一小一大, 鲜明对照, 突出了花儿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让人心头“怦然一震”。

3.构思精巧, 语言精妙。

课文构思精巧别致, 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 欲扬先抑, 寓情于景, 情理交融, 耐人寻味。结尾呼应课题, 又点明课文的中心, 意味深长, 富有哲理。乍看起来信手拈来、肆意流泻, 但细究其行文脉络还是有其独到的纹理所在, 构成了文本特有的叙述方式。全文语言生动、优美、流畅, 值得细细咀嚼。如“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以一组组短语的形式整齐排列, 节奏明快, 分别从颜色、数量和质感生动描画了藏在草丛下的花儿。再如“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神奇十足”连用三个四字词语, 读来精练简洁, 朗朗上口。

二、教学建议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导读提示, 笔者对教学过程和要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 谈话导入, 设疑激趣。

“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 砖缝里的小苗、绝境中的飞蛾, 还有感受春光的盲姑娘, 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当我们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 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导入意在提炼前几篇课文的共同点, 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 同时点明本课学习重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梳理脉络, 品词析句。

本文是略读课文, 情节性比较强, 语句浅近易读,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读能力, 所以对字词句的认读反馈可加快节奏, 直接从阅读的核心问题入手。在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要求: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圈出有关他心情变化的词语, 并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循言中之情。首先, 交流反映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 并分别说说产生变化的原因, 达到梳理情节、明了情感变化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 第二自然段写“我”扒开草丛后看见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之时, 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吃惊。教学时, 从“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入手, 和上文作者因寂寞的绿地而倍感失望的心情对照起来, 就不难体会作者的吃惊了。接着, 设计填空题让学生把作者所见所感交融在一起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什么事, 如“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 因为 () , 感到 () ……”随后, 教师直接点明全文构思的精巧之处, 那就是作者边写眼中景, 边写心中情, 做到情景交融。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理清了脉络, 了解了主要内容, 而且领悟了篇章的写作特点。

2.品言中之意。根据导读要求:“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教师可设计清晰的步骤提供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自由选择品读的内容———圈画出重点品读的语句, 写写自己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自己的体会。在学生自由品读的基础上, 组织全班交流, 着重指导第二和第七自然段的感悟。 (1) 第二自然段:内容形式, 同频共振。该自然段共3句话。其中第2句话可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 感受花儿的颜色美、模样俊和数量多;再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特点:结构整齐, 节奏感很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赞叹。第3句话主要写了作者的联想, “好像只要一使劲儿, 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一个“躲”, 一个“冒”, 结合“齐刷刷”一词的理解, 小花蕴藏的生命力便呼之欲出了。也为第七自然段“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埋下伏笔。 (2) 第七自然段:一字突破, 还原画面。抓住一个“竟”字, 作为阅读切入点。为什么如此惊奇?联系上文, 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 还没看到草地上的花儿冒出来。加上当时被小吕拉下车, 还未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因此当看见眼前铺满一片花的原野, 怎能不惊奇万分?联系下文, 这是一片怎样的花的原野呢?具体描写的两句话是从整体写到局部的。“顿时改天换地, 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这样的描写回应了上文的“壮观”一词, 使得原本觉得不太合适的词语一下子觉得再贴切不过了。看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神奇十足”。让学生反复品读这三个四字词语, 边读边想象, 把文字转换成画面, 体会到小花十足的精气神和无法遏制的生命力。也为体会作者赞叹小花的“气魄”和“勇气”做好情感铺垫。值得注意的是, 以上两个自然段的品读交流中, 不可生硬地分析讲解, 需要和有感情的朗读相结合, 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达到增强语感, 积累语言的目的。

3.悟言中之理。课文第八自然段点明了文中的主旨, 教学可采用标点符号突破法, 直接指出本段中有一个“?”和两个“!”, 让学生读读, 体会作者的心情。

(1)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 偏偏在冷雨冷风中拔地而起呢?”

“?”———表达了作者的惊奇, 疑惑不解, “偏偏”一词更是加强了这样的语气。“拔地而起”一词用来形容小花似乎不妥, 恰恰是这样反常的用词让人感觉花儿从青草中冒出的速度之快, 力量之大, 令人惊讶而又疑惑。

(2)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气魄”是有魄力、有气势的意思。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赞叹了小小的花儿不惧冷风冷雨、傲然开放的勇气。“居然”与上句中“偏偏”相呼应, 把出乎意料的感觉再次加强。一个感叹句, 既有惊讶, 又有赞叹, 令人回味。

(3) “我的心头怦然一震, 这一震,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 是——勇气!”

“!”——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内容上, 可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 无论你多么弱小, 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 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表达上, 可以和“这一震,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进行比较, 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但作者却用了一个设问, 一个感叹, 外加一个破折号, 反复强调突出“勇气”, 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循言中之情、品言中之意、悟言中之理, 看似相对独立的三个教学环节, 其实相互交融。另外, 从选编本文的意图看, 一是引导学生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 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 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多个维度, 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共生。

(三) 着眼整体, 深化感悟。

本组教材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生命是宝贵的, 也是美好的编辑的, 本文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因此, 学完本文后需要结合前面几篇课文, 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谈谈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使本组教材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深化学生的感受。

具体操作方式, 可以出示本组课文中的几个点明中心的关键语句, 让学生用心反复读上几遍, 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实际, 谈谈自己的理解感悟。教学中教师不宜做过多的评价, 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四) 拓展阅读, 积累升华。

1.阅读冯骥才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在《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一文中, 冯骥才先生用诗人般敏感的心, 给读者讲述着生活中细微之处震撼人心的美, 并独具匠心地把生活中这些美的片断串联在一起, 构成对青春的独特解读, 那就是:热情似火、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的勇气。

生命探寻 篇7

关键词:教育,本真,探寻,复位,生命教育

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即为生命而教育”, 然而, 当前中国却屡屡发生青少年无视生命存在、践踏生命尊严、贬低生命价值甚至残酷戕害生命的现象, 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教育的悲哀, 当前的中国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本真。如何让中国教育的本真得以复位, 已经引起了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深切关注与理性反思。

一、教育本真的探寻

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 无数“教育家”曾提出对教育的理解, 但是他们对“什么是教育”的回答往往是对“教育”的一种定义, 或者是通过事实本体结构的描述来实现。德国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1883-1969) 在其名著《什么是教育》中详尽、深入地探讨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在雅斯贝尔斯看来, 要解释“什么是教育”就需要深入到价值层面对其意义进行阐发即要对其“教育性”做出说明。雅斯贝尔斯认为, 对教育的正确理解首先是把握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 而“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1]。那么, 什么是“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呢?在雅斯贝尔斯看来, “对于个人而言, 比如真实、独立自主、责任和自由”才具有“终极”和“绝对”的意义, 如果缺少对“终极”和“绝对”的热情, “人就不能生存, 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 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1]。雅斯贝尔斯敏锐而睿智地提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 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 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质言之,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 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1]“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天性……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1]由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描述可以看出,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 而非物质的, 是非物欲诱惑下的教育,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不能独立, 教育要依赖于精神世界, 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 是一种人与人精神相契合的活动;教育之本真的核心思想即“以对人的灵魂陶冶为核心”[1]。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本真的理论, 切合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的名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即为生命而教育”, 也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行为, 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 “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二、偏离本真的教育现状

我国现在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已经偏离了其本真, 仍然在以雅斯贝尔斯所不满意的方式进行着。

在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当代教育忽视了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源。工具性教育不仅把教育当作社会的工具, 还理所当然地把人培养成工具。因为只有人成为工具了, 才能发挥教育迎合“时尚”的外在工具价值。工具性教育为把人培养成为政治、经济需要的工具, 往往以社会的需求来压抑个性的发展, 片面强调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而不言及个体的个性化过程, 把个人培养成没有个性的社会需要的螺丝钉。教育被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 为了有效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 教育把受教育者投入到教育的工业流程, 把人制造成标准化教育商品, 一切按照事先计划好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来控制。在这个工业流程中, 教师和学生只是其机械地执行人员和被加工的产品, 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学生被当作技术的工具来培养, 不问怎样使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只问应当教给他们什么技术, 这样的教育只能使被教育者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光滑耐用的齿轮牙。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动机和目的当然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 所以, 当我们问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念大学时, 我们很难想象他的答案会是“追求人生的道理”, 他最多只会说, 为了追求知识, 但是如果你再问他所追求的知识是做什么用的时, 他只能告诉你是为了将来谋生用的。学生掌握了“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 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 这可以说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与堕落。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就严厉批判了对教育本质的误解, 他指出:“本来学生的学习的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 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 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 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1]

偏离本真的教育, 只能培养出一批批没有热血、没有理想、没有爱与恨的机件或只会说话的人力, 只能导致学生对生命存在及价值无知与漠视, 让学生精神性萎缩、人文性丧失, 沉于物欲, 不会欣赏音乐, 不想阅读经典, 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有知识却无文化, 有技能却无素质, 没有了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没有了生存的信念, 而没有了对生死的认知, 则没有了存在的尊严。当青少年淡漠了对生命的敬意和珍惜, 把生命也当作物品之后, 他们就会随手丢弃生命。对自己生命不珍惜, 对他人生命也没有了感觉[7]。他们在人生过程中只在意生活的感觉, 而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性质和意义, 轻贱生命, 用放弃生命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于是, 我们看到了“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 青少年群体暴力事件、犯罪事件、吸毒乱交事件, 乃至自杀事件, 频繁地见诸电视广播[8]。

三、生命教育的指归:让教育本真复位

如果说,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 (J.Donald Walters) 提出生命教育的理念是基于当时西方国家毒品泛滥成灾、暴力现象频繁、性关系紊乱等现状, 那么, 当前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兴起, 其中最深刻的历史背景则在于当代中国教育的本真偏离后引发的各类问题。针对目前青少年自杀、他杀、吸毒等事件层出不穷, 有识之士提出生命教育, 期待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 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 “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 生命教育已上升为中国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要贯彻这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帮助青少年摆脱生命的困顿与困境, 应当把生命教育上升为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生命教育找回教育本真, 指导整个国民教育, 使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复位到原点——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好地展现生命状态的手段和能力, 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或者获得财富。按照这种以提升生命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我国现行教育应该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作为生命教育的灵魂

生命教育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仅仅有科学的知识教育会让我们的学生没有了生命的品质, 没有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感, 也许能“成才”, 却难以“成人”, 必将产生严重的问题。要认识到科学性的知识教育要与人文性的、价值性的、德育的人文之生命教育携手并进, 如鸟之有双翼、车之有双轮, 让我们的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无论自己的专业是什么, 在学校中教什么科目, 都应该把生命教育当作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都要有生命教育的意识, 在教学工作中都应该贯之以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命教育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 同时要求学生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 从整体的视野来审视个体的作用, 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局部的利益。

生命教育要以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全人为落脚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二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 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生命教育以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全人为落脚点, 就要求教育学生能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自觉促进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有了以上四种关系的和谐就有了人的生命之和谐。

(二) 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

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 一是尊重人的本身, 既要对自我尊重, 也要对他人尊重, 既要对人的生命尊重, 也要对人的利益、权利尊重, 既要对人的个性尊重, 也要对人的自由尊重;二是确认人的地位, 确认人在社会和人的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三是肯定人的价值, 创造价值是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是以人为本思想所追寻的目标, 肯定和重视人的价值的存在, 并为人的更大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四是重视人的发展, 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社会的发展需要将最终归结为人的发展的需要, 要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 要教育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 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要教育学生珍惜有限的生命, 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的光彩和意义, 又要教育他们不要消极对待生命, 引导他们理性地把握生命的有限性。

(三)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生命教育的关键

取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对象, 生命教育的独有特征就在于它是永恒的而又是常新的, 既是前人关于生命智慧的结晶, 是理论形态的东西, 又是实际中的主题。所以, 正如罗素所言:“教育的目的, 不应被动地注意死亡的事实, 而应注意一种活动, 以我们努力所要创造生命的世界为方向”[9],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才切合生命教育的常变常新特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生命教育的关键, 必须做到“三个正确把握”, 即正确把握理论、正确把握实际、正确把握结合。

1.正确把握理论。

(1) 正确把握关于人类生命的理论。人类生命可以分为二维四重性, 二维即第一维实体性生命 (或称自然性生理生命) 和第二维关系性生命 (或称人文生命) , 关系性生命的内涵由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或称三重性) 组成:一是血缘性亲缘生命, 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 三是超越性精神生命。关系性生命的三重性与实体性生命构成人类生命的四重性, 即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10]。要引导学生从人之生命二维四重性原理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 从两个幅度四个层面立体并深入展开好好活努力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开拓生命, 获得成功、幸福与快乐, 并在面对人生终点时, 能够实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 (2) 明确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既能从西方的生命哲学思想中, 也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哲学思想中, 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中探寻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同时, 要知道生命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探讨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正确把握实际。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等科研方法, 既要把握学生的生命意识实际, 也要把握其他群体的生命意识实际;既要把握人类珍惜生命的实际, 也要把握人类践踏生命的实际;把握学生生命教育的各个组成内容的实际, 如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实际、主体性的道德观实际、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事业观实际、立足生命恋爱的情爱实际以及幸福观实际等。

3.正确把握结合。

只有把生命教育的理论融入实际之中, 才能对实际问题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扫清迷障, 澄清难题, 变为人生的一种智慧, 找回教育的本真;同时, 又能把关于生命的实际感悟上升为一种理性自觉。正确把握结合, 即在正确把握理论和实际的前提下, 敢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善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运用理论去分析实际, 认识实际, 从而解决生命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敢于结合, 就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 大胆研究、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善于结合, 就是在结合的过程中,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 善于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形成新认识, 获得新成果。

在教育偏离其本真后, 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倍感压力的地方, 而不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教育为何?教育何为?要解决中国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必须用生命教育的理念, 让教育的本真复位, 引导广大学生构建起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正确认识, 培养起学生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 从而从“单面人”、“应试工具”转变为“身心灵”健康的“全人”。

参考文献

[1][2][3][4][5][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44, 4, 4, 3, 24, 45.

[7]武晓婕, 郭英勇.生命教育: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新视域[J].经济师, 2011, (3) :68-71.

[8]张卫宇.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2) :192-194.

[9][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97.

生命探寻 篇8

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1)。此文件可谓简洁明了地概况出了我国自实行城乡二元制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发生的巨大转变和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对比分析世界和我国的城市化浪潮,本课题组认为,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总体来说是非常具有生命力和生存智慧的聚居。众所周知,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由于受到五岭山脉的阻隔,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人居的先天条件并不特别优厚。由于北方战乱或自然灾害的原因,汉族数次集中南迁,拉开了岭南汉民系聚落发展的序幕。在欧洲开始城市化进程至今的两个多世纪中,岭南地区同中国腹地一样历经战乱、自然灾害,但作为外来族群的汉民系乡村聚落不但没有衰亡,反而以星火燎原之势、以平稳的步伐在较为恶劣的自然与经济基础之上完成了聚居规模的壮大、种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传承性创新,以及更为可贵的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进式发展。这一族群的聚居发展,不像欧洲模式那样通过对地域外资源的掠夺来满足地域内无节制的消费,也不像北美模式那样缺乏统一风貌或因移民问题产生长久的种族对立,更没有拉美模式那种昙花一现式的跳跃性繁荣。当前,国外的热点研究领域集中在生态概念(Eco-)的聚落营造,其核心思路是环境友好与可持续性,国内以吴良镛院士为首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大力提倡我国农村的生态化,而当今许多理念其实早已在传统乡村聚落中贯彻实行。因此,若能将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的生存智慧和营造理念研究透彻,对岭南地区下一个历史阶段的乡村发展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同时对我国和世界人居环境的研究也将提供具有地域文化底蕴和风貌特征方面积极意义的样本。

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科研团队多年从事岭南乡村聚落及民居建筑研究,在对既往20年调查研究的案例进行回顾与对比分析时发现,当城市化浪潮对乡村聚落的冲击成为普态,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的发展在整体落后于城市聚落、不复往日城乡同步发展的步伐之时,内部也日益出现了发展水平的分化。在所调研过的样本中,城乡二元制实行以前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聚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如今已存在巨大的差别——有的虽处乡村,但却建设得比城市更像城市;有的古风古貌保存完整却几无人烟;而更多的,是保留着成为空心的老村老宅、而在其周围“自由生长”出新村、新宅,村内农户在城乡之间从事着兼业生产,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归属感与对本聚落再建设的参与感日益降低。近10年来,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参与了许多历史文化名村镇建设、古建保护与修缮、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农村建设的方法和要点,但日益感到,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综合的理论体系进行指导,不能切中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发展源动力的要害,那么所有项目实践始终只能处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

2 研究目的与目标

人居环境的生命力,既离不开地灵,也离不开人杰。以往乡村聚落保护或建设的案例证明,若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环境三者间的长远平衡,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和追逐经济指标的巨大冲动之下,以发展为目的注入的资金反而可能加速对乡村聚落的破坏。提出“可持续发展度”这个概念,就是为了构建一套适于对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发展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判的综合体系,将形态与文化特征多姿多彩的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纳入到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价值体系中去解构与比较,挖掘出这一聚落群组基本的构成要素及人居环境构成规律,深入理解历史发展时期在自然与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良好人居环境的核心生存智慧。就具体研究目标来说,本课题将致力于以下问题的研究:

(1)将南方汉民系乡村聚落的要素分解为“场地与土地利用、能源与资源配置、文化特征、建筑功能与格局、聚落健康与舒适和聚落经济活动”六大方面的定性定量参数,构建综合评估体系一级指标。

(2)方法论探索,在一级指标基础上梳理出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二级指标,并通过“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最终统一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简洁直观的具体评价标准。

(3)通过具体案例验证本课题提出体系与标准在实际评估应用中的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论探讨未来南方汉民系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 研究内容

评估指标的确立是本课题的基础研究内容,没有具象的指标作为指引,聚落特征便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切实的对比,也就无法对一个聚落的下一步发展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而评估方法提炼是本课题更为重要的研究,因为散乱的参数是无法说明事物的关联性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合成计算、迭加分析来使事物的内在联系显象化。

在评估体系的构建方面,L E E D、BREEAM、CASBEE、《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世界各国的建筑评估体系已将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与建筑的性能评判进行了较好的拟合,很多拟合点可以借鉴和引用。但是对于聚落来说,人与文化的因素往往比仅仅考虑建筑单体时物理环境起到的作用更大,因此必须在评估体系中予以体现。所以,与既往针对城市建筑环境评估拟定的各种标准不同,本课题拟用“可持续发展度”的综合定性指标将事关“人”与“文化”的因子引入到目前偏重考虑环境与经济的既有评估方法当中,将“场地与土地利用、能源与资源配置、文化特征、建筑功能与格局、聚落健康与舒适和聚落经济活动”六方面定性定量指标做一个统一迭代,为聚落的兴旺程度和未来可继续发展的能力做一个综合的定性结论。该综合指标的优点是单一论断、可追踪、可比较,从而确保评估结果易理解、政策制定有依据、执行效果可检验。

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如图1所示,课题研究将以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为龙头,缀合相关工程与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方面、分步骤地对聚落样本进行先拆分、再拟合的研究。

A.文献及案例回顾与再梳理

B.初步构建一级指标及综合评估体系

C.样本聚落调研,测试初步构建的综合评估体系,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提炼聚落而非建筑单体尺度的参数,将一级指标升级为二级指标

D.通过学术交流会广泛吸取各专业的专家学者对二级指标的意见,确定二级指标的量度和权重,合成为“可持续发展度”的综合定性指标

E.在建立整个评估体系所需指标后,对样本进行整体评估测试,结合测评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映出的情况编写案例分析和评估体系使用导则

F.将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为“聚落人居环境效益”和“聚落自然环境负荷”划定“低、中、高”的尺度范围,从而得出对乡村聚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体定性结论。

G.以综合定性结论结合一级指标反映出的样本聚落在各方面的优劣性,提出对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低碳转型具有普适意义的指导方针。

5 初步结论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回顾我国聚落的发展,从原始社会无城乡差别,到封建社会呈现都邑、乡村的分化,到近代小城镇化,再到现代的大型、特大型城市集群,聚落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形态都经历了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我国的孤立现象,从世界聚落发展的历史来看,聚落走向城市化是共同的趋势。因此,自从一次工业革命为城市化拉开序幕以来,世界学术界对聚落的研究聚焦在城市聚落的发展上,乡村聚落的研究往往是作为探讨城市问题的支线,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当发生在中国的第四次城市化浪潮将人类城市聚落规模推向新的极致时,快速城市化及其对社区、经济、气候变化和政策的影响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最迫切问题。这一问题在各个国家一开始都是遵从“由城市聚落内部来解决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思路,但一直无法破解“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无法继续推进人类聚落整体向前发展”这一难题,而日益恶化的城市病和环境污染使人类对乡村聚落的价值有了新的反思。

纵观国际研究界对乡村发展问题的关注历程,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向纵深推进、城乡生活形态逐渐对立的历史时期开始兴起并迅速拓展的。第一次城市化浪潮发生在欧洲,以英国为代表,具体表现为一次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以及二战后大量城镇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卫星城”、“新城”,在城市范围内集中修建市政基础设施以大力支持工业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下,社会的生产生活得到迅速恢复、资本在短时间内完成集聚,但对资源大量攫取产生短期繁荣后,爆发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食品供应短缺等问题。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又出现了“逆城市化”进程,即城市人口(尤其是高收入、高素质人口)向郊区及乡野迁徙,延续到本世纪初,发展成为倡导集约生活、复兴乡村社区、促进有机农业的“低碳发展”潮流。第二次城市化浪潮发生在北美,以美国为代表,西进运动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同时推进,使得大量殖民者蜂拥入这片土地淘金寻宝,奴隶贸易为这个地广人稀的区域带来人口红利,于是城市化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开采自然资源的功能性生产生活集群。这个地区的城市化相较欧洲更为迅速和彻底,但产生的主要问题一是种族聚居的对立、二是城市发展的无序无风貌、三是自然环境的严重退化、四是工业过度替代农业产生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失衡问题。于是在本世纪,北美的发展战略朝着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产品加工本地化、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化方向转型,从而以与城市发展相互补充的方式拓展开去。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发生在拉美,其城市人口从40%提高到60%平均仅用了25~3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内拉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和社会生产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拉美城市化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度城市化(学界常称之为“拉美陷阱”),即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工农业发展的水平,城市人口快速增加。而城市工业无力承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城市人口严重超载,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社会失序、政局动荡、资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至今,拉美城市化的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寻找到出路,拉美各国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已近半个世界,为发展中国家敲响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警钟。

由此可见,当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聚落的持续繁荣,无法通过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模式来解决,需要在总结既往聚落营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科技手段对未来的聚落营造模式进行探讨。虽然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更复杂、更繁荣形式,但如果前三次城市化浪潮的结果都证明既往已有模式的不可持续,那么当第四次城市化浪潮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就必须慎重审视已存在了几千年的乡村聚落、尤其是那些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聚落在人居环境营造及生存智慧方面的价值,定位好现存乡村聚落未来发展的模式,并为可能出现的发展瓶颈提供应对方案。

具体到本课题的研究问题来说,以下内容将是未来课题组重点寻求突破的领域:

(1)将对“场地与土地利用”和“建筑功能与格局”在传统的小尺度、图象化、定性表达基础上,向大尺度、数量化与模数化方向推进。

既往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落实到数量关系时,无论国内外体系,所设置的标准性参数往往以某个单体建筑及其红线范围作为讨论对象,或是仅仅作定性讨论。例如,在BREEAM中“建设用地情况”分为“Brown land”(已开发用地)和“Green land”(原始绿地),前者有加分,后者为零分。如果用此标准来衡量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尤其是一些传统聚落时,这些聚落大体都只能得零分,因为它们都是在原始地貌上开拓出来的。但这种评价,完全不能体现这些聚落在遵循“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开发了一定原始地貌后所创造出的长久宜人的人居环境这种“得益”。又比如,我国建筑节能规范按气候分区为建筑单体设置了窗墙比、遮阳系数、墙体保温值等参数,许多设计从业人员在单纯遵循规范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规范默认的预设是“建筑需要通过人工供热、制冷或通风,即消耗大量能源的方式,来满足现代人生产、生活模式下的舒适标准”。因此,若以这样的标准考察乡土建筑,常常误将乡土建筑归为劣质,而以此标准设计出的新农村建筑,无论形态、功能和在无暖通设施辅助下的舒适度方面,与传统岭南乡土建筑都想去甚远。因为事实上,岭南乡土建筑的设计出发点是以聚落整体的环境效应巧妙实现大尺度内的建筑彼此遮阳、建筑群落内整体空气对流、全聚落排水与雨水收集、以及聚落在四季更替中实现自我的微气候调节,这种“聚集效应”的数量化表达在我国既有研究中还属空白,也缺乏较好的研究工具。本课题希望集国外研究团队之力对此关键问题有所突破。

(2)将对“建筑功能与格局”的研究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找到传统建筑传承性改造的突破点。

目前在农村有大量传统建筑被荒弃或是使用率变得极低,而被列为文物保护的建筑往往保护费用畸高。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传统生活圈形态和人口规模所设计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的功能性需求。因此,在本课题中将会探讨“建筑密度与农村人口规模”、“乡土建筑风貌与功能性”、“乡土建筑材料使用与构造方法”这些建筑设计基本要素,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去重新审视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的建筑功能与格局。此外,由于人口增长对建筑容积率的提升,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变化,岭南传统聚落中的冷巷、明渠等微气候调节方法,在空间尺度上已无法满足现代聚落的生产生活需求,如何在保留传统微气候调节智慧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宜现代乡村生活的新空间尺度和建筑功能配置,也是本课题重点关注的问题。

(3)将对“能源与资源配置”从分门别类的数量化研究向以“二氧化碳排量”为量化指标的二级指标升级。

我国既往研究在此领域已多有成果,但主要关注的是建筑的运行能耗和建材使用这两个方面,这不能体现出乡村聚落系统性配置的优越性,因为乡土建筑其实隐含的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的综合考虑。而在资源配置方面,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不仅仅是在建材使用方面有着诸多巧妙的构思,在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食物、垃圾等方面都有着许多本地供应、本地回收、循环利用的智慧。这些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内环环相扣、以建筑为场地流转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经过巧妙的整合,形成了系统性的良性循环。在目前西方学界对建筑环境的研究来说,已完成“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低碳人居环境”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其原因就是从单纯对建筑运行能耗的关注,拓展到对建筑建设过程的固有能耗、使用过程的运行及维护能耗、报废过程的处理能耗这一全生命周期的能耗与资源管理,再拓展到以建筑为核心场地发生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市政配套设施、交通方式、生产生活物资消耗等广义能源与资源的管理。这是对人居环境营造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考,其优点是步步为营、量化评估,结果可比较、可追踪,但缺点是仍然以建筑为核心评估目标,对系统整体效率及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与有效性缺乏认定。因此,本课题在借鉴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试图以聚落整体作为评估对象,从乡村聚落整体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强度和配置能力进行讨论。当城市聚落的规模和复杂性使得数据收集和模型建立过于庞杂、难以拟合运算时,乡村聚落的尺度、功能性以及能源、资源流转脉络相对简洁清晰,因此虽面临乡村基础数据统计薄弱的困难,团队将通过深入调研、重点案例研究的方式来完成初始模型的搭建。

(4)“文化特征”“聚落健康与舒适”和“聚落经济活动”三方面关联度的探寻。

在以往研究中,这三个方面更多以独立课题的形式出现,较少有对三方面缀合研究的讨论结果。从课题组既往研究过的案例来看,一个文化繁荣的聚落,其背后往往有活跃的伴随种种节庆、祭祀、公共娱乐的经济活动,而经过对族谱、村志的分析,发现一个聚落最繁荣兴盛的时期,往往也是这个聚落人口结构最为健康、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疾病战乱匪盗最少、各项文化和经济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本课题组既往研究对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动因已讨论得较为充分,接下来将从文化特征入手,继续深入挖掘其与“聚落健康与舒适”和“聚落经济活动”这两方面以往不曾关注的联系。

生命探寻 篇9

近几年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动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我国动画制作水平相对日本、美国等动画强国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动画专业人才存在诸多的不足, 这就要求国内各院校着重加强对学生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卓越动画人才的培养。虽然不同教育层次的各大院校动画专业开设时间较短, 办学经验不足, 但大多院校都在依据各自办学条件、培养目标加快着卓越动画人才培养探索的脚步。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 但就目前来看职业院校动画专业的办学特色并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大多职业院校只是在借鉴甚至照搬知名院校的教学大纲, 并没有制定出一套系统而完整地、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课程色彩课基本上是在沿袭普通美术高校传统美术专业或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 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 忽视培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没有体现出高等职业院校动画专业的办学优势, 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明显, 专业竞争力不强。

二、依据职业院校特点探寻动画专业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教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标是具有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掌握单纯的专业技能, 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动画制作中某种指定的工作活动。它与非职业高校所设立的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对动画专业人才从业的定位也不同, 所以在动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就应该与非职业高校有所区别。

色彩作为动画片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整部动画的情绪表达、风格基调、气氛渲染都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色彩也在动画片中为刻画人物情感、营造场景气氛、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加强动画片的欣赏价值起到关键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来说色彩对整部影片的美术风格起决定作用。那么如何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 在色彩教学中采用更契合动画专业特点教学方式、更好的推动专业的发展, 是需要每一位动画专业色彩课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职业院校动画专业色彩教学具体问题及教学对策

以下是作者依据职业院校办学定位, 在动画专业色彩实战教学中对色彩课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思考:

1. 传统的色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制作动画时进行前期美术设计、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及绘制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动画专业学生色彩课大多在一年级开设, 而在这之前学生几乎没有过制作动画的实战经验, 如果此时色彩课教学中只是注重色彩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没有使学生认识到合理的色彩设计对一部优秀动画片的重要性, 或者说学生们不理解制作动画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色彩知识的学习, 这样学生们很难把课上学习的色彩知识应用到高年级制作动画片的过程中, 那么这种忽视色彩基础教学与动画专业内在联系的重要性的色彩教学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 在动画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优秀动画片进行画面色彩分析。在带领学生观看动画片的同时, 分析讲解导演的总体美术设计思路、片中人物场景色彩概念设定, 再随着剧情起伏来分析片段式色彩的画面应用, 最后逐张的分析画面的色彩处理。课程中也可以设置提问环节, 比如提问学生画面中是如何运用色彩元素, 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及冷暖对比来处理画面关系的?如果是学生自己来处理这幅画面又当如何等等问题。通过这种教学环节的设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能使学生在跟随老师分析动画片画面处理的过程中学习到优秀动画作品色彩的设计思路、画面处理, 更会因为这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高度。

2. 职业院校动画专业色彩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画面绘制及

制作能力, 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该更加丰富化, 方式更加多样化, 为之后的短片创作积累色彩语言。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尝试不同的色彩画面表现形式, 比如尝试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沙画等画面形式, 而不是一味采取水粉材料作为训练内容,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在之后制作动画时画面丰富表现的可能性, 同时又能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动手能力。

3. 职业院校动画专业色彩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包括人物在内的场景式训练。

动画片由角色、场景组成画面, 而画面中绝大多数角色的处理采用了单线平涂的绘制方式, 场景也不是完全运用写实的手法, 而是依据剧本内容、导演意图进行画面色彩的主观处理, 因此, 色彩课教学中不需要像传统色彩教学要求学生绘制在自然光线下呈现出的色彩特征, 在训练内容上完全可以直接进入室内或室外人物场景写生训练。画幅不需要太大, 时间不需要太长, 以训练学生主动运用色彩元素组织画面、归纳画面色块、统一画面语言、协调画面关系的能力。

4. 传统动画专业色彩教学仍然以手绘为主, 但现代动画专业

已全部更新为以数码设备作为动画制作的实践工具, 因而在动画专业的色彩教学中, 应该使学生能够充分学习运用绘画软件、手绘板这种新的手段进行色彩学习、进行色彩画面处理, 使学生尽早掌握制作动画所需的基本技能, 尽早进入“动画制作领域”, 这样也符合职业院校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动手能力这一要求。

参考文献

[1]谢燕涛.高职美术动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24)

[2]汪丽丽, 汪黎.当前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教研探索, 2009, (9) .

土卫六:探寻人类生命起源之谜 篇10

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1月14日成功登陆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并通过它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在北京时间15日零时19分成功传回拍摄的土卫六照片和其他科学数据。焦急等待了3个星期的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们终于可以揭开土卫六的神秘面纱,并有可能从中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土卫六表面不明液体在流淌

得知“惠更斯”号开始向“卡西尼”飞船传送第一组数据的消息后,位于德国西部达姆施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爆发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人们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后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展示了“惠更斯”号陆续发送回来的土卫六地表照片。

在“惠更斯”号距土卫六表面16公里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土卫六表面“沟渠”纵横,高低起伏的“山”间是蜿蜒曲折的“河道”,不明的液体在其中流淌。

为“惠更斯”号提供照相设备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月球和地球实验室科学家马蒂·托马斯科说:“很明显,有液态物质在土卫六表面流淌。”从照片上看,液态物质向右侧黑色区域流去。“看上去像一个河流形成的三角洲,”托马斯科说,“它可能是液态甲烷或碳氢化合物。”

在距土卫六表面8公里处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明暗相间。托马斯科认为,阴影预示着土卫六表面地形复杂,较暗的区域看上去是被液态物质淹没或曾经被淹没过。

而最让人惊喜的是在土卫六表面拍摄的第3张照片。照片中最显著的位置上是几块白色块状物体。托马斯科认为,那可能是巨石或由水凝结成的冰块!

“没有多少星球上有液体,”托马斯科说,“地球有,现在土卫六上也有。”

美国宇航局科学部门主管阿方索·迪亚斯在展示这些照片时说:“我认为,我们所有人在我们揭开太阳系神秘面纱时都会不断为之惊叹。它(照片)推翻了我们先前的成见,这些星球表面并非死气沉沉。”

“惠更斯”7年飞行35亿公里

在经过7年、约35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惠更斯”号于去年圣诞前夜与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脱离,只身飞往土卫六。这创下了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的最远纪录。

这次“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是“卡西尼—惠更斯”探索计划的一部分,它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实施,美國和17个欧洲国家的约260名科学家参加,耗资30亿美元。

“惠更斯”一名取自于1655年发现土卫六的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997年10月,“惠更斯”号探测器由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携带发射升空。

漫长休眠“醒”后一鸣惊人

在飞赴土卫六的漫长旅途中,“惠更斯”号一直在“卡西尼”号飞船的“怀中”处于“休眠”状态,探测器内部停止工作。直至开始进入土卫六大气层时,它才向地球发出“醒来”的第一声信号,但信号中不包含任何科学数据。

“惠更斯”号的降落过程历时两个多小时,其间打开了3个降落伞进行减速。与此同时,这个锅状的探测器并没有闲着,上面安装的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和大气成分的仪器已经开始运转,对土卫六展开一系列探测活动,包括拍摄卫星山川地、测量风速和气压、研究大气构成。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惠更斯”号并不能直接将所有探测数据传回到15亿公里之外的地球,而需要经过环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将数据转发回地面控制中心。

为了避免这对“母子”在太空大接力过程中发生数据丢失,科学家们事先在数据中转站“卡西尼”号上备份了4套系统。

按照计划,探测器着陆后会继续向母船传送数据直至电量耗尽,“惠更斯”号激动人心的使命也就此结束。初步分析表明,“惠更斯”号成功登陆后至少在土卫六上“存活”了90分钟。

在送别“惠更斯”号探测器后,“卡西尼”号飞船还要独自对土星及其卫星展开4年的探索。

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在太阳系中,土卫六被认为是惟一一颗具有稠密大气层的卫星。土卫六的体积比水星和冥王星这两颗太阳系中的行星都要大,其大气层主要由氮和甲烷组成,浓度被认为是地球的1.5倍。在太阳系各大行星及其卫星中,只有地球和土卫六大气中富含氮。

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上可能冷藏着很多化合物,一些类似的化合物也许在地球生命诞生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卡西尼”号飞船和“惠更斯”号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有可能显示,土卫六很像早期的地球。欧洲航天局“惠更斯”项目首席科学家勒布勒东形容说,探测土卫六,也许好像是“回到了40亿年前的地球”。

据推测,早期地球上也许存在大量类似甲烷的碳氢化合物。正因为如此,对土卫六的探测会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上一篇:海南水彩画的地域特色下一篇: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