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教育的源流论文(通用7篇)
探寻语文教育的源流论文 篇1
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给予了特别的重视,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教育问题。他把教育看成是理想国家实现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哲学家和军人,并且为完成其培养任务,柏拉图还阐述了具体的教育方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先进,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理论,虽然其教育理想并没有实现,但对世人追求理想的教育,对中国当代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教育改革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因不满当时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混乱与缺憾,而创设性地提出了由哲学家治国,建立最好的城邦的学说。为了实现城邦的强盛、团结和统一,他把教育看成是理想国家实现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哲学家和军人,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1)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纵观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大都是按照柏拉图的设想在不断地摸索与前进。今天,中国的教育已与人们理想的教育,离教育的初衷愈来愈远。黑格尔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如何对当代教育进行改革,去探寻人们理想的教育,真正获得人格的发展和追求真理的快乐,笔者认为追本溯源,从教育的理想追溯,去回归一种原始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1 柏拉图的教育理想
柏拉图认为只有实施合适、正确的教育才能建立理想的王国。国家有哲学家、军人和生产者三种分明的等级,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构建和谐的理想王国。而这一目标是由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来实现的。
柏拉图通过三个“隐喻”来阐明他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哲学家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在“日喻”中,他用太阳比喻善的理念,“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2)人的眼睛也因太阳的光具有了看见并了解事物的能力,而善的理念也正如太阳般,是“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3)它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所以,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就成了哲学家教育的最终目的。
柏拉图通过“线喻”将世界分成两个世界(可见世界、可知世界)和四个层次(影像、事物、数学理念、理念),并且相对应灵魂也分为四个部分(猜想、相信、推论、理智)。对影像猜想,产生人们的偏见和成见;相信具体的事物,产生感性的知识,不具有可靠性和确定性;对数学理念进行推论,要先设定不证自明的假设,然后由假设开始推理答案,由于假设本身真假不定,所以上升不到善的理念;理智的对象是理念,从理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最后获得真理性的一般认识,最终把握到善的理念。(4)这样柏拉图就从认识论上说明了灵魂的认识能力和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即人们能够认识和掌握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
柏拉图用“洞喻”阐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实现的历程。洞穴相当于可见世界,洞外的世界相当于可知世界,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与从洞穴到外面世界的过程相似。由在洞穴内的盲目与猜想到走出洞穴见到真正的事物和现实,这期间“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5)这就是说,人的灵魂具有获得知识的内在潜力,并且具有转向的技巧,使灵魂从最下层的影像认识上升到最上层的理念认识,而这一认识上的升华只能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教育要使每个人内心获得和谐、满足,使国家和个人拥有节制、勇敢、智慧的美德,以实现国家和个人的正义。柏拉图的教育理想体现了一种既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个人需求的整体教育观。
2 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评价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高度重视。他注重城邦的正义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统治者必须具备和掌握善的理念,才能让城邦人民在其统治下获得整体的幸福。城邦中的公民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各司其职、各尽其才,使自己适合国家的需要。柏拉图的学前教育观,用游戏、用美好的事物来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和习惯,较之今天中国的很多地区学前教育就是提前学习的现状更为科学和深刻。柏拉图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还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锻炼和考验,以检验学习的效果和运用知识驾驭社会的能力。柏拉图主张男女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认为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甚至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这种远见卓识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都是十分先进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还体现了终身教育这一现代教育主题,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层层的选拔与考验后哲学家成为国王,却也还要继续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一个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的储备与及时更新尤为重要。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在神的赐予下人的天性具有了等级差别,不承认个体的独特性,并且他的教育中把奴隶排除在外。人的天性是有先天的差别,但是人并没有等级的差别,人的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这与后天环境的影响有重要关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国王和护卫者,并不是为了提高所有人的能力,只是把人作为一种构建好的城邦的工具,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忽略了人本身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愿望。并且他认为每个人只能做一件工作,不可能身兼数职,这种想法也是片面的,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另外,他的教育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在学习天文学时并不注重天文学的知识,而是注重人们学习这种知识达到对理念的领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含有文化专制的色彩。他要求对教育的内容包括诗歌、故事中对神的不恭、对英雄的不良的描写等进行审查和删改,虽说柏拉图的主观意愿是想让儿童接受良好的熏陶和培养,但是这样很容易歪曲事实真相,掩盖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样整齐划一的社会文化很容易导致文化的专制,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总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是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印记和局限性。
3 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在构建自己理想国的蓝图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念和方法,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巨大。他在混乱的政治社会中用其独特的视角,大胆创设,虽然其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实现性,但是其间的指导思想仍对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理想的教育
所谓理想的教育,笔者认为是指最趋近于人的心灵的满足并具有最大的价值合理性的教育,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成就人的精神生命,使人能感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被称为是理想的教育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育首先应该能够突显主体的自由个性。能够尊重、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承认学生的实力,相信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错误。其次应该能够涵养德行。品德不好的学生,即使是人才也可能沦为社会的败类。再者应能够回归生活。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原生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应该相融并进而不是步步脱节。笔者所认为的回归生活并不仅仅指知识的回归,还包括人们精神的回归,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不为外界所羁绊的理想的精神生活。
3.2 启示
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虽总体上来说比较合理,但它的弊端与缺陷不断显现,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部分精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正具有启示作用。
无庸讳言,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出现了道德教育边缘化、教育过程形式化等问题。虽然国家不断倡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三好学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竞争异常的激烈,学生已经不能完全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被迫为升学而学习,数理化的附加学习已经挤占了音乐、体育、美术等的位置。而且学校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多限于小学时期,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淡化,家庭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无暇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化。这样,久而久之,像药家鑫事件这样的悲剧会发生也不足为奇了。柏拉图十分重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结合,每个阶级所进行的教育都要伴随着相应的道德教育,这种具体的道德要求或许并不适合当代社会,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如果缺乏德育,一个人的能力越强,那么他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道德要求也应该相应提高。
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校的教学主要是一种填鸭式的方法,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主体意愿而强制性的灌输。柏拉图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6)的确,填鸭式的教育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知识但绝对不能很好地得到灵魂的升华。所以柏拉图更注重灵魂的转向而非技能的训练,肯定灵魂本身的视力而不是在灵魂中创造视力。启发式教学便是这种思想的实际应用,是很值得我们的学校教育学习和有效实行的。另外,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胎教思想、终身教育、因材施教以及身心和谐等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柏拉图是西方思想智慧源头上的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著作《理想国》在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整个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都不可否认。其中所包涵的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论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以期借鉴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43.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7.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7.
[4]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8.
[5]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8.
[6]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7.
[1]舒易红.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2).
[2]吴忠海.简评柏拉图的教育理念[J].教育探索,2002.
探寻语文课堂上的“一石” 篇2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我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 我从事教学后讲给学生听, 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详?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熟悉的教学思路, 固定的教学模式, 能不能把老课文讲出新感觉?我尝试着引导学生:父亲在我们生活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关于父亲的文章我们读过不少, 也写过不少, 但很少有过像读过本文后的感动, 请学生读课文思考:文章为什么如此让人感动?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课文, 探寻到各种答案。有的学生说描写得非常好, 如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 有外貌描写, 有动作描写, 不再年轻的胖父亲, 腿脚又不灵便, 身着布衣, 黑色青色更显沧桑, 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 描写生动形象, 感人至深;有学生则认为课文一开始写祖母去世, 父亲赋闲在家, 家境惨淡, 正是这部分的铺垫, 气氛的渲染, 让本平常的小事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 变得感人肺腑;有的学生认为, 简洁朴实的语言让人感动, 文中父亲言语不多, 但句句真切, 如:“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走了, 到那便来信!”“进去吧, 里边没人。”一个真实的父亲, 对儿子关爱有加的父亲, 不加任何粉饰的语言, 更加让人感动;还有学生提到课文的感人之处还不仅仅是父亲对儿子, 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 让人感动, 儿子开始并不理解父亲, 甚至暗笑他迂, 但在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时, 眼泪很快流下来, 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再找不着时, “我”的眼泪又来了, 读父亲的来信时泪光晶莹……在文中儿子的眼泪中, 我们感受到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情……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这一个问题, 探究面越来越广, 层次越来越深, 热情越来越高涨, 畅所欲言, 答案涉及文章内容、写法、主题多个方面, 真正感受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快感。
其实, 适合设置一个问题教学的课文还不少。《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 我这样跟学生讲:我们读过好多文章, 诸多的东西飘若浮云, 而有些却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记忆中, 读过高尔基的《海燕》的人, 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的形象, 会成为每个读者记忆中的永恒, 海燕这一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什么?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描写, 动作、神态、叫声的描写, 让海燕形象如此鲜明;胆怯的海鸥、海鸭的对比更显海燕的勇敢和高傲;乌云、闪电、雷声的肆虐、嚣张, 恶劣的环境渲染凸显海燕英勇战斗的雄姿。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有学生会感到, 文中的海燕就像一名革命战士勇敢地迎接革命风暴的到来 (谈到这里时教师适时插入象征手法的介绍和时代背景的介绍) , 学生通过研读课文所分析到的, 几乎涵盖了教学的方方面面面, 教师只需在写作背景、象征手法的概念上做适当点拨就好了。
教学《甜甜的泥土》时, 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泥土为什么是甜的?学生通过阅读, 很容易想到是糖化了渗入泥土, 所以甜。随着深入研读课文, 学生还能想到这是妈妈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 所以感到甜蜜。有一点难度就是, 有更多人的关爱, 如:老师、同学、门房老头, 他们给离异家庭小亮的爱, 犹如广博宽厚的泥土, 让人感到甜蜜、幸福。人间的至亲至爱、无处不有, 这点可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孔乙己》时, 我让学生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是丁举人的打把孔乙己推向死亡, 还有就是小说中掌柜的、长衫, 甚至是短衣帮的嘲笑和冷漠。更深层的原因就需要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通过深入研讨, 学生会发现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还有他自己, 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自欺欺人、爱慕虚荣、迂腐可笑的性格, 铸就了自己的悲剧命运。究其根源, 就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罪恶的科举制度毒害了所有人的思想, 让所有人的思想变得自私、冷酷、麻木不仁, “学而优则仕”, 没有进学的孔乙己在这样冷漠的社会中只能任人奚落、凌辱, 最终走向绝路。孔乙己的悲剧不仅仅是他自己的, 更是社会的。学生把课文分析到这里, 做老师的也没有什么可讲的了, 一堂课下来,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很有成就感, 教师则倍感轻松, 何乐而不为?
教学《桃花源记》时,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桃源是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出回答。与世隔绝、环境优美、人们热情好客、神秘、令人向往、幸福快乐、宁静……学生回答基本上做到全面准确, 课文内容的教学顺利完成,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 主题思想迎刃而解。
教学《岳阳楼记》时, 抓住一个“异”字提出问题, 教学《捕蛇者说》时, 抓住一个“悲”字提出问题, 教学《醉翁亭记》时, 抓住一个““乐”字提出问题, 教学《鼎湖山听泉》时, 抓住一个“听”字提出问题, 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堂语文课, 能设计一个涵盖文章内容、写法、主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无疑就是探寻到了语文课堂中的“一石”, 激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的千层巨浪, 这样才会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参与和提升,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分析思考, 学会了和同学合作交流, 学会积极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整个课堂, 教师一石在手, 可以说既做到放得开又收得拢, 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以上是自己在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
参考文献
简约——探寻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3
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 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 去收最大的效果。”在轰轰烈烈的课改中, 有些语文课上得热闹非凡, 但静下心来细想就会发现, 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也没有明显提高能力, 华而不实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通病。基于此,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回归简约、朴实之路, 让教学更为精炼, 让教学更有效率, 让学生真正爱学、会学、学会。
一、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
教学从备课开始, 备课从设置教学目标开始。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和依据,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准则。为了突出课堂内容的充实, 或是为了渗透各种技能、情感等, 很多时候教师被“三维目标”限制, 导致目标过大、过多, 远远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接受范围。在教学中, 我会从实际学情出发, 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目标, 让教学重难点突出, 做到有的放矢。
在《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的教学中, 我将教学目标的重点难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南沙群岛的基本知识, 并感悟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 我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 让学生读准、读生动、读出感情。诵读是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方式,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秀美的南沙海景图在滚动播放, 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悦耳动听。之后, 我们一起感知南沙群岛之美, 对重点段落、句子进行了精读,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 南沙群岛是仙女撒下的珍珠, 这个传说美丽而动人, 正好与题目相呼应。有的读“茫茫南沙, 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 留下了祖先繁衍生息的烟火”, 他说这句话写得太好了, 前后两个句子非常对称, 高度概括了我们的祖先白手起家的片段。从读到思, 从思到说, 课堂简练而充实。
教学目标要明确, 不可模糊;要实用, 无须华丽;要简约, 而非臃肿。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 小学语文课堂的简约之旅就开始了, 有了好的开头, 才能保证精彩的过程。
二、内容适宜, 主线清晰
从现实来看, 如果教师准备了丰富的内容, 在讲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历时花费十几分钟, 这样会导致课堂节奏拖沓, 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 根本抓不住本课的重点, 学生更没有充足的时间探究文本, 品味作品的意蕴和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会选择适宜的内容, 做到层次明了, 主线清晰, 形式简约而内容充盈、生动, 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中, 我为学生播放了《心中的故事》这首歌曲, 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 而后学生听了范读, 开始自读感知, 疏通大意。很多学生被文中的故事感动了, 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有的学生说, 这个故事从母亲生病住院时“我”帮母亲换床单开始, 作者没有想到母亲会这么轻, 他很意外;有的接着说, 护士责怪“我”, 而“我”回忆了母亲担起的重担, 误以为母亲是一个大力士;还有的说, “我”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一抱母亲。理清了思路之后, 我问大家感受到了什么。马上有人站起来说, 伟大的母爱;又有人说, “我”对母爱的感恩, 对母亲的心疼;还有的说, 这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母亲慈爱、坚强, 儿子孝顺, 非常感人;还有的说, 妈妈给子女做了很多事, 无怨无悔, 子女长大了也应该为妈妈做很多事, 这就是爱的传承……
在教学中,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要让内容更加精炼适宜, 要确保流程顺畅, 重难点突出,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研读、探究、发现, 学到“真学问”。
三、语言简练, 叩击心灵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要点燃心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用语要简单明了, 形象生动, 能组织好课堂教学的进行, 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叩击学生的心灵, 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要严谨且生动, 不能太过繁琐、枯燥, 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训练自己的课堂用语, 不能太过随意, 要贴近学生思维, 走进学生的内心。
在《嫦娥奔月》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我和学生一起诵读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趁机问大家月宫中的宫阙是谁的家?学生回答:“嫦娥。”我接着点拨:“那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什么要奔向这寂寞清冷之地?她是个怎样的人呢?你们知道吗?”学生积极回答, 有的说:“嫦娥很美丽, 和后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的说:“嫦娥很善良, 经常帮助父老乡亲。”还有的补充道:“嫦娥很勇敢, 敢与逢蒙周旋……”“嫦娥飞走后, 后羿呢?”学生说:“后羿很伤心, 赶紧追上去, 却怎么也追不上……”
在简约语文的理念之下, 教师的语言更要简练有效, 或者启发, 或者鼓励, 或者督促, 或者感染。每一句话, 都要做到与教学有关, 与学生的表现有关。
崇尚简约,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王道。总之, 洗尽铅华之后,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会露出本真的面貌, 返璞归真, 扎实而生动、真实而自然、务实而灵动, 体现语文教学的本真特色, 让语文课堂散发清新的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1]储美琴.简约:语文课堂的朴素追求[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34) .
职教语文教学的回归探寻 篇4
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 语文课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而开设的。因此, 职教语文与普教语文所肩负的课程功能应该是一样的, 即传授民族语言艺术、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也充分体现了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所应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毕竟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 作为一门学科课程, 职教语文与普教语文在相同的课程功能之外也必然会有其在不同教育体系中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 两者在教学追求和表现形式上是不尽相同的。
一是教学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职业教育是为就业作准备的, 兼顾升学。普通教育是为升学打基础, 兼顾就业。因此, 对于语文课程而言, 由于被纳入不同的教育体系中, 在实现课程功能总方向一致的过程中, 教学追求必然会各有侧重。
二是教学追求的程度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 而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的高中阶段教育是同一水平层次的教育, 因此, 虽说职教语文与普教语文分属两个教育体系, 但在教学要求上大致相当。所以, 课程专家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时, 对职教语文课程提出了“相当于普通高中文化水平”的程度要求。尽管此提法是以“普通高中”作为参照系提出的, 且“相当于”用语模糊, 但此表述基本反映了职教语文教学的程度要求。因为“相当于”一词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不同专业对语文课程的不完全相同的要求。总体说来, 工科专业可以略微低于要求, 而文科专业中的文秘、导游、播音等甚至会高过“普通高中文化水平”对语文的要求。
三是教学追求的方式不尽相同。由于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以及内容组元仍然是按文体或主题采用文选式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的, 且范文系统选用的经典美文与职业教育本身的内在联系并不紧, 有时连一点形式上的关联都没有, 从而使职教语文难以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仍然是以默会式的形象思维来组织教学, 缺少与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形成相一致的学习方式, 从而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无关而无趣, 与未来的生存竞争无关而无用。因此, 职教语文的教学追求更应由隐性到显性, 由情境化的默会到情景中的行动。
正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 职教语文与普教语文所应呈现的不同个性被泯灭了。所以, 有必要彰显职教语文的特性。
一是与普教语文和其他课程“并立”关系不同, 职教语文与其他课程之间是“嵌入式”的关系。就两种教育体系的构成特点看, 普通教育的课程开设进程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身心规律, 各学科之间并无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 几乎是平行推进的。而职业教育的课程开设进程除了依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外, 还要考虑到课程之间的递进和衔接关系, 因此, 各课程之间绝不是平行推进, 而是有铺垫与服务的关系。尽管语文学科的服务性与数学、物理相比不是特别显著, 但这种服务性依旧存在, 尤其是在文科专业的学习中。因此, 普教语文既是一门作为母语教育的课程, 为学生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也是与数学、物理等其他文化课“并立”的一门课程。而职教语文不仅同样是一门作为母语教育的课程, 同时又是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的“嵌入式”课程。
二是与普教语文“以语文知识为逻辑主线兼顾学习主题”的编写体例不同, 职教语文的编写是“以职业活动过程为逻辑主线兼顾语文知识”。目前, 职教语文课本与普教语文课本除了封面上所标注的“中等职业学校规划使用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之外, 其编写体例与课程内容并无其他差别。因此, 职教语文课本要打破过去“以语文知识为逻辑主线兼顾学习主题”的普教化的语文编写体例, 构建“以职业活动过程为逻辑主线兼顾语文知识”编写形式, 在充分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并存特点的同时, 将语文应用能力培养, 主要是应用文体写作 (书面表达) 、学生社会交际 (口头表达) 以及对社会信息的收集整理 (阅读和倾听) 等, 与学生未来的择业行为、就业行为的获得结合起来, 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三是与普教语文教学的“应对语文解题”的训练不同, 职教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应对生活需要”的能力训练。当前, 普教语文教学虽说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巩固, 但围绕学生的语文教学依旧是以文本为载体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阅读课文、字词讲解、段落分析等, 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被扭曲为类化文本的解题技巧应对, 从而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成对大量文本的条分缕析而丧失了语文学习的智性快乐。而职教语文学习, 除了为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奠基外, 其学习文本应贴近生活, 尤其是职场生活, 其读、说、听、写等能力培养应是未来职场生活中适用、实用、使用的语文技能训练。
职教语文教学现状究竟怎样
对职教语文教学现状的描述, 可以用“三个不”来概括, 即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高, 教师教语文的热情不浓, 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好。正因如此, 职教语文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地位。
一是由于对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师生易认为语文课程的开设“可有可无”。职业教育是专业定向教育, 是为学生未来就业作准备的。因此, 学生“实用主义”地理解为只有专业课程对将来就业有意义, 语文课程的开设“可有可无”。也有部分专业课教师错误地认为应少开或者不开文化课, 从而挤出更多的时间用来组织专业课教学, 这对学生的专业成长更有利。显然, 这是将非学历型的短期职业培训等同于学历型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和急功近利的做法。
二是由于对语文教学追求的理解不足, 师生易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程度“可深可浅”。当前, 由于职校学生对职教语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 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无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不够, 学习精力投入明显不足。又由于职校语文教师遭到专业教师的挤压, 易滋生对语文教学投入不足的消极情绪, 教学兴趣不浓, 从而导致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状态不佳。在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及其实施过程中, 教师组织语文教学的随意性较强, 对内容选择的任意度较大。再由于各类专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 师生对职教语文教学的达成度认识和把握难度较大。语文教师也应了解所任教专业对语文课程的相关要求和发展趋势。就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来说, 营销、餐旅和导游等专业的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职业要求就比较高, 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与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的说话方式和表达能力。而机电、数控、模具等工科类专业对职业口语的要求相对较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口语交际能力, 而是训练学生日常与人交往的基本表达能力。教学追求侧重点不同, 易导致职校师生对语文教学深度产生认识误区, 甚至会产生语文教学深浅随意的应付式教与学。
三是由于对语文学习方式选择不当, 师生易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可收可放”。从小学到初中, 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以教材为载体、在课堂中展开、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这就使得现在已被纳入职教序列的学生还是按照过去的传统语文学习方式来学习职教语文课。这种控制式的书斋学习, 不仅制约着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 而且束缚着学生活力的激发。因此, 革新“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旧教学框架,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主线”的职教语文新理念, 构建“生活化、情境化、应用化”的语文课堂, 变“文本应对式”学习为“职场实训式”的多课型操练, 应是职教语文教学由课堂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由书本向生活延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实现职教语文教学的追求
要实现职教语文教学追求, 就必须将职教语文引导到它应该回归的地方。语文教学回归的地方在哪里?显然, 职教语文教学应回到它“原来的地方”———“生活”中去, 因为语文本来就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
那么, 职教语文教学回归的路径如何构筑呢?
一是回归鲜活的现实生活。虽然鲜活的现实生活不能直接等同于职教语文的全部, 但母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 (科勒涅斯语) 。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语文作为汉民族的母语, 反映的是我们汉民族的生活, 尤其是鲜活的现实生活。如果不回归生活, 语文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如果不回归鲜活的现实生活, 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语文, 基于生活而存在, 服务于生活而有价值。因此, 职教语文的学习内容不能疏远现实生活场景和远离学生能够建构的精神世界。否则, 语言只能是学生缺乏情感体验的符号“积木”, 每天都在不断地搭, 又在不断的拆, 最终仍然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积木”。所以, 鲜活的现实生活是职教语文学习的基础, 也是职校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不联系生活的职教语文教学, 是不能实现职教语文教学“为了生活, 服务生活”的教学追求的。
二是回归实在的职场生活。生活是纷繁复杂的, 也是包罗万象的, 更是生动具体的。职教语文教学回归的生活不是笼统抽象的生活, 而是指向具体的职场生活, 让职校学生在与不同的职场生活互动中获得必要的语文能力。因此, 开展职教语文教学实践, 应设置必要的职业情境, 并给予学生与之相应的专业文化熏陶, 将语文情感功能体现在培养学生专业感情上, 渗透在职业意识中, 形成于具体的专业所需的语文技能之中, 从而使职场真正成为职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平台和活化语文能力并展示其语文涵养的舞台。近年来, 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已经开始以“专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 按照“职业模块”设计与专业有机结合的文质兼美的范文系统, 并试图“以职业活动”组织教学, 从而使职教语文教学也具有“行动导向”的职业特征。
三是回归丰盈的精神生活。职教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实实在在的职场生活, 而且要关注职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因为职教语文教学所传授的不仅是与职场有关的语文能力, 还要关注职校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职场生活相比, 精神生活对于职校学生更具有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否则, 职校学生只能是被动地适应, 甚至是机械地重复已有的生活, 从而不能感受生活的意义以及工作的愉悦。因此, 职业教育不能仅传授与职场相关的“知识碎片”, 而忽视职校学生精神成长所需的“文化营养”。就某一特定的专业技能而言, 技能一旦形成, 除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外就可能停滞不前。因此, 我们说, 职场技能的提升是有界的, 精神追求是无疆的, 而职教语文教学就是为职校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构建丰富和充盈的精神世界奠基的基础课程。所以, 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语文教学应非常深刻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将学习过程浸润在具有文化要素的工作环境中, 让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技能掌握过程之中。
总之, 语文教学是汉民族自身生生不息的精神生产和文化进步的实践活动,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本民族的幸福生活。职教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激发思维的学习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洋溢着情意的生命历程。同样, 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职教语文课堂更应是职校师生最有价值的人生组成部分和最为幸福的一段人生时光。只有把职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引向鲜活的现实生活、实在的职场生活、丰盈的精神生活, 职教语文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从将语文课程教学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 分析职教语文的教学追求, 并结合职教语文教学现状, 提出实现职教语文教学追求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回归
参考文献
[1]徐健.构建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新体系的认识与实践[J].江苏教育 (职业教育版) , 2009, (9) .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探寻语文学困生脱困的策略 篇5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表现
所谓语文学困生, 就是智力正常且无视听障碍, 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不能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差, 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为了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我们做过一次基于语文学困生的调查研究, 调查情况如下:67.4%的学生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 31.3%的学生对习作感到有困难, 28.2%的学生对阅读感到头疼, 少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老师, 部分学生语文基础不扎实。
二、学困生脱困的策略
1. 赏识学生, 激发兴趣
用教师的慧眼, 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让其体验成功, 激发兴趣, 从而让他喜欢学习。
(1) 习作——不吝赞赏。 (1) 全面赞扬, 人人成功。我上作文讲评课, 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味成功。具体做法:展示优秀达标的习作;展示习作中闪光的词句段;展示习作用到的好素材。发掘闪光点, 扩大展示面, 增强成功感,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2) 加分激励, 引导自改。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是培养责任感的需要, 是学生的权利, 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我们班级的规定, 自己修改一次, 加一次分,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单元测试时, 当堂作文难免会不尽如人意。我就充分利用“加分”政策, 在老师评分的基础上, 修改加分,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学习效果很好。这样, 习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试卷上的分数也能高高兴兴拿回家给父母汇报。
(2) 阅读——分类要求。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 如果强求一个标准, 确实有失公允。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水平各不相同, 教师应该分类要求, 分层设计阅读量。对于阅读水平较好的学生, 教师还可适当适量推荐一些课外读物, 以丰富他们的阅读量, 开阔他们的视野。
2. 授之以渔, 注重能力
(1) 习作无话可说怎么办?学生习作无话可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除了教育学生要观察生活、增加课外阅读量、勤动笔外, 面对学困生, 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呢?让学生选择一吐为快的内容写:《说给××的心里话》《我最想告诉你的一件事》……让学困生先做后写、先说后写, 要放慢速度、降低要求, 逐渐达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让学困生从写好片段入手, 立足片段、着眼篇章, 尝试成功、享受快乐、培养兴趣。让习作特别困难的学生写看图作文, 坚持一段时间, 习作困难生会从中得到很大进步。
(2) 阅读不会做题怎么办?根据我的理解, 让学生把握阅读课文的目标——明白写的什么 (主要内容) , 为什么写 (表达的情感) , 怎样写的 (怎样用文字表达情感的) , 再结合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题, 阅读学习就基本达标了。会阅读也要掌握一些阅读答题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本义+文义。理解句子的含义,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概括段意 (内容) 的方法:组合法、摘抄法、拓展法。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题目揭示中心思想, 如《伟大的友谊》;中心句揭示中心思想, 如《落花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这句话是在篇中点明了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很多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含在内容之中的, 要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就需要我们边读文、边细想、边体会。同时, 组织语言时, 可以回答两个问题: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如本文通过叙述了 (介绍了) ……表现了 (赞扬了, 抒发了) ……这就形成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让学困生掌握一些阅读答题技巧也是必要的。如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 然后在文章中间勾画出来, 再把语句抄下来, 最后写自己的理解。回答“为什么”的题型:教会学生写清楚因为……所以……, 这是答题的习惯。
3. 严格要求, 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 对成功求学意义十分重大。学生智力差不多, 但发展差距大, 原因在于习惯:视自觉、认真学习为己任的态度与习惯;先学后玩的习惯;学习专注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有疑问必须尽力解决的习惯……
4. 面向全体, 关爱学困生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希望、家庭的未来。教师要面向全体, 关爱每个孩子, 不能厚此薄彼。
一位老师在教学多音字“差”时, 学生回答:“差 (chāi) , 出差;差 (chā) , 差生”。这位教师接过话头, 随口就说:“差生, 就是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同样的内容时, 也有学生组词“差生”, 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班里没有差生, 大家都差不多, 差距不大。学习暂时困难的, 只要努力, 也会赶上来。”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该肯定谁不言而喻!
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导向,词语切入,多式呈现
新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教学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正致力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 普遍认为,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 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理论并不离开传统教学论, 但它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改革和课程资源等问题上重新作出解释。有效教学虽然谈论教学的效率, 但它更关注教学中的人的生存状况, 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 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因此而变得更加自主、自信的过程。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一般认为, 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 必须做好比较全面系统的准备, 也即对每堂课的知识体系、构成、纵横联系等方面作全面的了解, 完成系统的“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备课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 而课堂教学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呈现。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 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 “有效教学”的愿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往往要大打折扣。理想认为, 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 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 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笔者以为, 真正的有效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学, 在有效“讲授”和“提问”的前提下, 教师还应该把课堂教学前伸至课堂讲授之前的预习, 后延至课后复习与作业 (或者说课后训练) 。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在全面了解教材特点的基础上, 有理、有效地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然后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可以利用的所有时间, 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有效。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所作的一些尝试, 也许可以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些例证。
一.提问导向, 促使学习兴趣的产生
新课程要求, 要更新教学观念, 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 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 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这些表述都旨在强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并让他们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但要让学生能真正地在课堂中参与教学的过程, 没有课前的必要预习, 实现教学目标就等同于一句空话。
因此, 教师备课时,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被认为课堂教学参与比较困难的篇目, 笔者以为用课前提问法相当有效。
自然, 课前提问的要求也是要经过设计的, 有的可以由教师事先设计好, 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有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 再由教师整理或者由师生共同整理后在课堂上解决;或者角色互换, 由学生提问, 教师回答。后两种, 备课的难度增加, 但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例如教学杜牧的《阿房宫赋》, 从文中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难, 难的是怎样让学生把前文的描写和后文的说理对应起来, 因此在预习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阿房宫内,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这么多的建筑, 作者选取了哪些作为代表进行描写, 为什么只选这几处?”在思考与回答中使学生明确, 耗费巨大的阿房宫并不用来处理政事, 只用来享乐, 从而突出秦朝统治者的淫逸奢华, 它必然导致人民的反抗而走向灭亡。
又如教学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 本文因为是译文, 又只是节选, 要作为议论文来学, 这对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 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也可能会学得比较枯燥。但是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学生都是比较明确的, 因此课堂教学前, 教师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提出问题, 可以从文体的结构特点角度, 也可以从语言的角度, 或者是自己在预习中不能理解的内容。最后在课堂上师生一起把学生的问题整理出本文的思路:从议论文题目着手, 由论题到论点, 再到论述其必要性, 最后由具体的语句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前提问, 给学生的学习起导向的作用, 同时, 减少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空间的局促感, 减少了畏难情绪,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发挥出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词语切入, 促使语文知识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 曾对学校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作出这样的回答:教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教学生怎样思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 能否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从而在将来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语文学习的过程, 就是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 经过学生自主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等形式进行探究, 把分散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或相近的语文知识进行精心处理, 进行知识的整合, 使这些语文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以便于用来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在语文知识整合的过程中,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最关键的, 它必须激活学生原先的经验, 并使其得到新的体验。
在课堂上要有效的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 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也就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体系间相渗透相融合的地方。抓住了这一点, 就能使静态的书本知识, 变为动态的知识, 就会把原先分散的相关或相近的知识科学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语文教材最基本的单位是词语, 笔者以为, 课堂教学的有效唤醒可以从对词语的把握开始。这种词语的提炼有时可以从文题着手, 有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
譬如学习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文的关键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老贝尔曼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 而这点与课题相关甚密, 因此,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题目中的‘最后’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由此依次引出“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画, “最后”的杰作, 从而串起情节, 串起人物, 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再如学习劳伦斯的《鸟啼》, 让学生找出描写鸟啼的语句比较容易, 但是鸟啼声渐变的过程却无法一下子理解,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描写中的不同, 指出句子的理解首先要从理解词语开始, 在思考用词的特殊之处时理解作者的态度与情感。这样, 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出“笨拙”“萌发”“闪动”等几个词的特殊用法, 然后教师再指导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加以辨析, 使学生通过联系旧知识来发现在文本中新的含义与作用。如:“笨拙”本意指“反应迟钝, 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此处指鸟啼声, 联系语境, 应该指鸟刚刚开始啼叫时不熟练、不灵活。同时也可以明确移用、通感等的作用, 从而切实地把握了新知识。
利用词语的学习来切入课文教学, 整合语文知识, 符合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 实际上也是“温故而知新”, 它能消除学生对理解文句的恐惧感, 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巩固、提高,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运用、评价, 从而培养起一种注重文本、注重知识整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多式呈现, 实现知识的有效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整合教学资源,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并通过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对此笔者的理解是, 语文教学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也就是说, “有效教学”不能只注重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内, 更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联系起来。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之内,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 并自觉运用到课外知识的学习上。因此教师在关注课堂效率的同时, 要时刻注意其延伸的契机, 把课外时间有效地纳入到语文学习的范畴里来。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 实现知识的多式呈现, 并使之有效地延伸至课外。
譬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笔者讲读第一部分, 讲读过程中特别注意环境描写与情感抒发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朗读, 体会。第二部分对母爱的描述部分, 笔者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或者语句, 说出自己的体会, 并为其他同学的表达进行点评, 补充。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还朗读讲析了最让自己动情的语句,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学生发言更加积极。这时笔者又针对学生作文中对母爱描述千篇一律的现象, 提示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然后用几句话表述出来。课后又以此为题进行小作文写作, 这让许多学生写出了“生活中”的“自己”的母亲形象。
再如学习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作为教学要求的描写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想像, 一般采用先讲课, 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笔者在此之后又加上课堂的互相点评, 即在课堂内用四人小组的方式进行互相点评、推荐, 请每个学生都写好一段推荐辞或者评语, 得好评最多的学生被推荐进行当堂朗读, 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 课后还把优秀习作打印出来传阅。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把握教材的有效信息, 并把两者切实地联合起来, 既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 又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教材内容既深入剖析, 又有所拓展;既使知识多式呈现, 益于学生的接受, 又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乐于知识探究,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 真正的有效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有限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 我们只有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 植根于文本, 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 才能设计出符合课堂实际的教学过程, 使我们的教学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素养, 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学习论》施良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孙春成语文出版社
探寻语文教育的源流论文 篇7
关键词:教育,本真,探寻,复位,生命教育
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即为生命而教育”, 然而, 当前中国却屡屡发生青少年无视生命存在、践踏生命尊严、贬低生命价值甚至残酷戕害生命的现象, 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教育的悲哀, 当前的中国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本真。如何让中国教育的本真得以复位, 已经引起了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深切关注与理性反思。
一、教育本真的探寻
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 无数“教育家”曾提出对教育的理解, 但是他们对“什么是教育”的回答往往是对“教育”的一种定义, 或者是通过事实本体结构的描述来实现。德国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1883-1969) 在其名著《什么是教育》中详尽、深入地探讨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在雅斯贝尔斯看来, 要解释“什么是教育”就需要深入到价值层面对其意义进行阐发即要对其“教育性”做出说明。雅斯贝尔斯认为, 对教育的正确理解首先是把握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 而“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1]。那么, 什么是“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呢?在雅斯贝尔斯看来, “对于个人而言, 比如真实、独立自主、责任和自由”才具有“终极”和“绝对”的意义, 如果缺少对“终极”和“绝对”的热情, “人就不能生存, 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 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1]。雅斯贝尔斯敏锐而睿智地提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 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 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质言之,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 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1]“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天性……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1]由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描述可以看出,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 而非物质的, 是非物欲诱惑下的教育,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不能独立, 教育要依赖于精神世界, 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 是一种人与人精神相契合的活动;教育之本真的核心思想即“以对人的灵魂陶冶为核心”[1]。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本真的理论, 切合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的名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即为生命而教育”, 也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行为, 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 “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二、偏离本真的教育现状
我国现在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已经偏离了其本真, 仍然在以雅斯贝尔斯所不满意的方式进行着。
在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当代教育忽视了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源。工具性教育不仅把教育当作社会的工具, 还理所当然地把人培养成工具。因为只有人成为工具了, 才能发挥教育迎合“时尚”的外在工具价值。工具性教育为把人培养成为政治、经济需要的工具, 往往以社会的需求来压抑个性的发展, 片面强调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而不言及个体的个性化过程, 把个人培养成没有个性的社会需要的螺丝钉。教育被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 为了有效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 教育把受教育者投入到教育的工业流程, 把人制造成标准化教育商品, 一切按照事先计划好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来控制。在这个工业流程中, 教师和学生只是其机械地执行人员和被加工的产品, 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学生被当作技术的工具来培养, 不问怎样使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只问应当教给他们什么技术, 这样的教育只能使被教育者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光滑耐用的齿轮牙。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动机和目的当然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 所以, 当我们问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念大学时, 我们很难想象他的答案会是“追求人生的道理”, 他最多只会说, 为了追求知识, 但是如果你再问他所追求的知识是做什么用的时, 他只能告诉你是为了将来谋生用的。学生掌握了“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 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 这可以说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与堕落。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就严厉批判了对教育本质的误解, 他指出:“本来学生的学习的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 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 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 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1]
偏离本真的教育, 只能培养出一批批没有热血、没有理想、没有爱与恨的机件或只会说话的人力, 只能导致学生对生命存在及价值无知与漠视, 让学生精神性萎缩、人文性丧失, 沉于物欲, 不会欣赏音乐, 不想阅读经典, 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有知识却无文化, 有技能却无素质, 没有了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没有了生存的信念, 而没有了对生死的认知, 则没有了存在的尊严。当青少年淡漠了对生命的敬意和珍惜, 把生命也当作物品之后, 他们就会随手丢弃生命。对自己生命不珍惜, 对他人生命也没有了感觉[7]。他们在人生过程中只在意生活的感觉, 而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性质和意义, 轻贱生命, 用放弃生命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于是, 我们看到了“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 青少年群体暴力事件、犯罪事件、吸毒乱交事件, 乃至自杀事件, 频繁地见诸电视广播[8]。
三、生命教育的指归:让教育本真复位
如果说,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 (J.Donald Walters) 提出生命教育的理念是基于当时西方国家毒品泛滥成灾、暴力现象频繁、性关系紊乱等现状, 那么, 当前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兴起, 其中最深刻的历史背景则在于当代中国教育的本真偏离后引发的各类问题。针对目前青少年自杀、他杀、吸毒等事件层出不穷, 有识之士提出生命教育, 期待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 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 “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 生命教育已上升为中国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要贯彻这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帮助青少年摆脱生命的困顿与困境, 应当把生命教育上升为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生命教育找回教育本真, 指导整个国民教育, 使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复位到原点——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好地展现生命状态的手段和能力, 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或者获得财富。按照这种以提升生命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我国现行教育应该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作为生命教育的灵魂
生命教育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仅仅有科学的知识教育会让我们的学生没有了生命的品质, 没有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感, 也许能“成才”, 却难以“成人”, 必将产生严重的问题。要认识到科学性的知识教育要与人文性的、价值性的、德育的人文之生命教育携手并进, 如鸟之有双翼、车之有双轮, 让我们的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无论自己的专业是什么, 在学校中教什么科目, 都应该把生命教育当作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都要有生命教育的意识, 在教学工作中都应该贯之以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命教育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 同时要求学生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 从整体的视野来审视个体的作用, 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局部的利益。
生命教育要以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全人为落脚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二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 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生命教育以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全人为落脚点, 就要求教育学生能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自觉促进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有了以上四种关系的和谐就有了人的生命之和谐。
(二) 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
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 一是尊重人的本身, 既要对自我尊重, 也要对他人尊重, 既要对人的生命尊重, 也要对人的利益、权利尊重, 既要对人的个性尊重, 也要对人的自由尊重;二是确认人的地位, 确认人在社会和人的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三是肯定人的价值, 创造价值是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是以人为本思想所追寻的目标, 肯定和重视人的价值的存在, 并为人的更大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四是重视人的发展, 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社会的发展需要将最终归结为人的发展的需要, 要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把“以人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 要教育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 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要教育学生珍惜有限的生命, 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的光彩和意义, 又要教育他们不要消极对待生命, 引导他们理性地把握生命的有限性。
(三)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生命教育的关键
取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对象, 生命教育的独有特征就在于它是永恒的而又是常新的, 既是前人关于生命智慧的结晶, 是理论形态的东西, 又是实际中的主题。所以, 正如罗素所言:“教育的目的, 不应被动地注意死亡的事实, 而应注意一种活动, 以我们努力所要创造生命的世界为方向”[9],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才切合生命教育的常变常新特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生命教育的关键, 必须做到“三个正确把握”, 即正确把握理论、正确把握实际、正确把握结合。
1.正确把握理论。
(1) 正确把握关于人类生命的理论。人类生命可以分为二维四重性, 二维即第一维实体性生命 (或称自然性生理生命) 和第二维关系性生命 (或称人文生命) , 关系性生命的内涵由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或称三重性) 组成:一是血缘性亲缘生命, 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 三是超越性精神生命。关系性生命的三重性与实体性生命构成人类生命的四重性, 即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10]。要引导学生从人之生命二维四重性原理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 从两个幅度四个层面立体并深入展开好好活努力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开拓生命, 获得成功、幸福与快乐, 并在面对人生终点时, 能够实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 (2) 明确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既能从西方的生命哲学思想中, 也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哲学思想中, 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中探寻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同时, 要知道生命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探讨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正确把握实际。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等科研方法, 既要把握学生的生命意识实际, 也要把握其他群体的生命意识实际;既要把握人类珍惜生命的实际, 也要把握人类践踏生命的实际;把握学生生命教育的各个组成内容的实际, 如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实际、主体性的道德观实际、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事业观实际、立足生命恋爱的情爱实际以及幸福观实际等。
3.正确把握结合。
只有把生命教育的理论融入实际之中, 才能对实际问题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扫清迷障, 澄清难题, 变为人生的一种智慧, 找回教育的本真;同时, 又能把关于生命的实际感悟上升为一种理性自觉。正确把握结合, 即在正确把握理论和实际的前提下, 敢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善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运用理论去分析实际, 认识实际, 从而解决生命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敢于结合, 就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 大胆研究、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善于结合, 就是在结合的过程中,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 善于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形成新认识, 获得新成果。
在教育偏离其本真后, 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倍感压力的地方, 而不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教育为何?教育何为?要解决中国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必须用生命教育的理念, 让教育的本真复位, 引导广大学生构建起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正确认识, 培养起学生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 从而从“单面人”、“应试工具”转变为“身心灵”健康的“全人”。
参考文献
[1][2][3][4][5][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44, 4, 4, 3, 24, 45.
[7]武晓婕, 郭英勇.生命教育: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新视域[J].经济师, 2011, (3) :68-71.
[8]张卫宇.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2) :192-194.
[9][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