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代价

2024-07-22

发展与代价(共11篇)

发展与代价 篇1

摘要: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 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代价问题越来越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分析社会发展与代价的问题, 从而得出社会发展与代价的关系表现在:代价与社会发展的对立性;代价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

关键词:社会发展,代价,涵义,关系

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是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社会矛盾问题。因为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代价联系在一起的。不管人类怎样的不理解,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的进步总是以代惨重的价为前提的。因此, 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与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的涵义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具体的存在, 而不是抽象的。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从哲学意义上讲, 发展“即前进的变化或进化, 是对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哲学概括, 指事物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 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 特别指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中从低级向高级、从无序向有序、从简单向复杂的上升运动。”从本质上讲, 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即所谓的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内涵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认为社会发展是指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出现从个人到社会总体的自由延伸, 个人的自由延伸到社会整体关系面。从形态上讲,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发展;从内涵上来讲, 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社会的基本结构不断合理的的变化过程;从本质上讲,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不断完善、逐渐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三个阶段, 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态势, 这个过程以物质是基础, 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过程受制于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然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 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整体性的前进趋势。社会的发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要为个体, 群体, 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有利的条件, 以便来衡量评价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代价的涵义

“代价”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在经济学中, 代价是购买一指定的物品需要的钱款, 要用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的利润;在社会学中, 代价是指社会人基于自身的价值选择, 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必须在价值目标和实现过程中进行博弈, 为了达到目标, 必须牺牲一些价值;在经济学中, 代价被理解为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成本投入、各种损耗和日常消费;而在哲学中, “代价是事物发展的矛盾或背反性质的体现, 是否定代价产生的外化或对象化形式, 即发挥着转化功能且自身要被否定掉的价值。”

代价产生的根源可分为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 客观根源和主观根源。首先从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来看, 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的舍弃与付出。而自然界是有规律的, 如果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能够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将会降低代价的付出。人类不能过分强调片面的征服自然, 而应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从社会根源可以看出, 社会的发展也是具有规律的。如经济危机等, 当人们的生活秩序不能与社会规律相一致时, 势必造成一定的社会代价。其次, 从客观根源和主观根源来看, 自然界和社会中有很多条件和规律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但却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的发展成果起到了否定作用, 如发展必须造成的消耗等等。“这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造成的付出的牺牲就是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客观根源。也可称为必然代价。而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势必会导致人在判断选择过程中造成的偏差, 实践活动也必将不适应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从而使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实践活动所付出的代价称之为社会发展代价的主观。

三、社会发展与代价的关系

人类社会之起始就存在着发展问题, 代价一直就伴随着发展而存在, 社会发展与代价是辩证统一, 遵循对立规律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 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在源泉。代价的付出在一定的程度上否定了发展的部分成果, 但代价的付出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 社会发展与代价是对立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不是没有边际的, 随心所欲的发展, 而是受到代价这一条件的限制的。即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代价对发展的成果的消解与否定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一是代价决定发展的可行性和约束发展的全过程。二是代价否定消耗发展的成果。三是社会发展扬弃的代价也可能造成否定自身的代价。四是代价与发展某种程度上价值取向和目标相对立。

(二) 社会发展与代价是统一的关系

首先, 社会发展与代价互为条件。社会发展是在代价付出的伴随下进行的, 因此两者是相伴相随的, 相互不能脱离的。没有无发展的代价, 也没有无代价的发展。社会发展为代价付出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代价的付出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其次, 社会发展与代价互相创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创造了代价, 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给代价的付出提供了物质等基础和产生代价的机会。代价创造了发展, 主要体现在代价的付出出早了社会的进步, 代价与社会发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代价与发展是矛盾的对立, 发展是对代价的扬弃, 进一步的发展又是对代价的一种肯定。

综上所述, 社会发展与代价既是对立统一的, 又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是发展否定代价, 代价否定发展, 发展肯定代价, 代价肯定发展的过程, 是发展与代价相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张曙光、范燕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3) 。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 1999, 123。

[3]袁吉富等著:《社会发展的代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3。

[4]韩庆祥著:《发展与代价》, 人民出版社, 2002, 98。

[5]孙晓刚:《社会发展代价的哲学反思》, 西北大学, 2009年。

发展与代价 篇2

——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作者:徐博 梁晓飞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9日 03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当前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根源是思想意识问题,抓安全生产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指出,要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充实执法力量,堵塞监管漏洞,切实消除盲区。

意见提出,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制度,对监管执法责任边界、履职内容、追责条件等作出明确规定,激励监管执法人员忠于职守、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严格执法。

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都是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所致。但在日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对未引发事故的安全生产重大违法行为只能施以行政处罚。借鉴“醉驾入刑”的立法思路,意见提出研究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将无证生产经营建设、拒不整改重大隐患、强令违章冒险作业、拒不执行安全监察执法指令等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极易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同时要求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

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自2006年起我国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缴存标准不合理、事故赔偿能力不足,加之长期占压企业资金,实际缴存率、利用率偏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具有风险转嫁能力强、事故预防能力突出、注重应急救援和第三者伤害补偿等特点,近年来一些地区积极推进并积累了成功经验。意见取消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化解安全风险。

一些重特大事故教训暴露出,项目建设初期把关不严,必然为后期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意见提出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明确要求高危项目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审,方可审批,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必须严把安全关,坚决做到不安全的规划不批、不安全的项目不建、不安全的企业不生产。同时将此规定落实情况纳入对省级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

一些地区在事故调查结案后,对提出的整改措施跟踪不及时、落实不到位,致使同一地区、同一行业领域甚至同一企业类似事故反复发生。今后,我国将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事故结案后一年内,负责事故调查的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评估,对事故问题整改、防范措施落实、相关责任人处理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对于履职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责任人追究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确保血的教训决不能再用鲜血去验证。

意见还提出,加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加强对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工程治理,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改革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治理和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制定发布机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工作。设区的市可根据立法法的立法精神,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建设,解决区域性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代价沉重的“竞次发展模式” 篇3

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来促进我们发展的因素开始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曾几何时,我们陶醉于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满足于我们的“比较优势”,但如今,这些因素反而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经济困境。

全球化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办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加大经济活动中的科技、教育投入,在增加劳动者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而另外一种办法则是,以降低劳动者的各种劳动保障,人为压低他们的工资,放任自然环境的损害为代价,从而赢得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后一种办法被形象地称之为竞次,即打到底线的竞争。

曾经,中国超低的劳动力价格,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基石,也是外界津津乐道的所谓比较优势。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约相当于它们的4%。日本的工资追上美国用了30年;而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这不但与中国独步全球的经济增长构成某种不协调性,也确证了中国工资增长的某种不自然性。

如今,这种工资与经济增长反向运动的现象,已经开始从中国最下层的民工那里蔓延到所谓的知识阶层。这几年,在中国经济过热的同时,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将经济不断增长、工资却停滞不前(甚至不断降低)的现象简单归咎于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禀赋,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国,内部市场潜力远小于中国的日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呢?

事实上,劳动力价格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而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禀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中国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也并不是由什么自然禀赋所决定的,而是由一种人为的因素在起作用。

在这种人为因素作用之下,劳动力被当做一种自然资源在使用,既没有集体谈判工资的权利,更谈不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规的各种社会权利(福利、保障等等)。甚至这种极不正常的价格,还会被视为不容亵渎的市场均衡价格。但掀去覆盖在这个均衡价格上的人为重压,我们就将发现,这个均衡价格实际上一点都不均衡。在企业主和地方政府那里,工资是一种必须尽量予以压缩的成本,而在劳动者那里,工资则是一种必须尽量扩张的福利,工资最终的价格水平其实就是两种力量最后博弈的结果。

我们已经很清楚,在中国经济全速增长的整个过程中,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中国劳动者大多处于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地位。而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当有人突然发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这个秘密,并将这个秘密当做中国的某种天然禀赋的时候,我们应当坦率承认,有人已在公众意识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话,使我们误认为——我们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如果我们的劳动者不延长工作时间、不降低工资要求、不降低保障水平,他们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而实际情况是,中国的低工资更多的是分配严重不均衡的一个结果,它既非国际竞争的结果,也非自然禀赋所致。

人力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它纵然可以创造短期超常的产出,但决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的引进外资战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是基本国策,但地方部门为发展GDP、解决就业,在引进外资的具体实践中相互竞争,重速度轻效率,重规模轻质量。对地方政府官员个人来说,不惜一切引进外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FDI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背景。

引资之风刮得最为炽热的地区,地方政府甩卖式的竞争达到了非常惨烈的程度。吸引外资最为成功并将此战略发挥到极致的城市成为榜样,获得了一系列的赞誉和政治上的奖励,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很少有人提及。为了引进外资,地价甚至压至开发成本的75%。恶性竞争的驱使下,周边地区纷纷将地价压至超低水平。如此,出现了GDP不断增长,但招商用地价格不断下滑的怪现象。不降价,就意味着失去竞争力。而这种竞相压价的行为,将中国各地FDI竞争中的竞次逻辑暴露得相当彻底。

FDI上的竞次虽首先表现在土地的甩卖上,但决不仅表现在土地上。多数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采取的都是组合性的竞次策略,意味不仅在土地上让利,还要在财政,甚至金融上补贴。同样是那个引进外资最为炽热的地区,零地价、送厂房、政府指定银行配套贷款(比例为1:1甚至 1:2)、五免十减半等政策倾销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常见的引资组合,有人形象地将此称之为地方政府的割肉比赛。当然,政府本身是无肉可割的,这些所谓的肉其实都是劳动者的福利。以牺牲劳动者的福利换取FDI的观赏性指标,对政府官员及FDI的投资者来说都是净收益,但对劳动者来说,则是纯粹的赔本买卖。

正如我们在低工资中所发现的秘密一样,中国傲视全球的FDI 之中也同样隐藏着巨大的代价。除了低工资的吸引之外,全球FDI蜂拥而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各地方政府以竞次方式对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甚至是政府税收的甩卖。

资本总是流向那些劳动力价格最低廉、剥削力度最高的地方(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剥削)。毫无疑问,闻利起早的国际资本乐于用最廉价的赞扬满足对方炽烈的虚荣心。中国各地政府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竞次手段,远不止于人为压低的工资价格,也远不止于土地收益、财政收益的赠送。在各地政府争相提高FDI指标,宣扬自己的政绩背后,对环境破坏的容忍,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开发,对市场的让渡,对本地民营经济的忽视等等,都是这种竞次方式的体现。而这,正是世界工厂得以奠定的基础。

如果仅仅是地方好像具有了某种竞争力,而地方民营企业变得衰弱,当地百姓变得贫困,那么这种所谓竞争力就只能是一种昙花一现的假相。

经济发展的本来目的是让人变得昂贵起来,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由于外资、合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享有资源、土地、税率等方面优惠,引资方面成效卓著,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同时使具有本土优势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却因不公平待遇而受到抑制。这也是为什么号称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在长达26年的时间中却没有成长出一家国际巨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家近年来才重视并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如同统一内外资税赋、在资金上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

在中国苏州,这个与全球化融合得最为彻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四家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上非常知名的本土家电企业 (被称为四小名旦),如今已经悉数销声匿迹,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家如今在靠门面房出租苦苦度日。中国企业的相对竞争力不仅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升,而是在不断下降。

以跨国公司为标志的全球化力量对中国转轨的深度卷入,在中国塑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格局。一方面,跨国资本利用品牌和文化影响力占据中国少数富人和中产阶级的绝大部分消费能力。富人和中产阶级是中国最具有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而跨国资本的产品中所包含的某种文化内容,是最能够满足他们的品牌追求以及身份确认要求的。作为全球化的核心意识形态,消费主义首先是从意识上,然后才是从经济上将中产阶级分离出去,从而成为世界的中产阶级。所以,跨国资本一旦占据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就将中国的市场从国家的内部转移出去,变成了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本土技术简单、生产率低下的制造业,由于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所导致的激烈竞争被跨国资本成功地纳入全球生产体系,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提供简单的组装、加工、零部件生产等。于是,中国的底层劳动者实际上也就变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底层。

很清楚,中国的阶层分化已经与世界性的阶层分化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借助于本国政治体制和国际资本的双重力量,中国庞大劳动者的底层地位也将更加稳固。这样,单一国家的经济体系由于全球化力量的嵌入而遭到了裂解。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对应的是国际资本的供给,而本土制造业却由于无法掌握最终的销售渠道被变成了跨国资本的组装车间。当本土最大的消费需求无法转变为本土产业的合理利润的时候,产业的竞争力的升级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换言之,他们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并被固定在世界经济体系价值链的低端而无法向上游移动半步。

然而,这并不是这种格局最为严重的后果。更加严重的后果在于,这些为中国提供了最多就业机会的本土制造业(也包括其他产业),由于生存艰难、利润微薄而无法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从而使他们陷入贫困陷阱。这是中国宏观经济经常表现为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需不足就必须扩大外需,增加外需就必须和其他穷国竞争,这种竞争又导致不断压低工资以及其他成本,而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导致内需的萎靡。这显然是一个难以自拔的需求陷阱。

从社会结构上看,全球化力量的涉入,在二元结构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中国已经无法通过本土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作用推动社会结构的整合和转型。一个消费不能渐次向下层移动的断裂社会,其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一个合理的推断是,蜂拥而至的全球化力量可能促进了中国的短期经济增长,但却阻断了中国的长期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在无法平等分享金融、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情况下,中国大量的本土企业不可能形成长期的企业竞争力。

在中国本土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被逼至了附加值极低的世界价值链低端的同时,外资却占据了中国附加值极高的价值链的出口高端。1993年之后10年中,工业机械的出口总额增长了20倍,而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例从35%跃升到接近80%。同时,在最能体现附加值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出口中,外资企业占据的比例更是达到92%的绝对比例。其他高新技术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中国已经出现了外资替代效应。即正规制造业被外资取代的情况。如此看来,中国不过是一个为外资提供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有着超低环保标准、超低社会责任标准的生产基地。

总之,上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在全球化浪潮中选择了激进的竞次战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正在构建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最廉价、最庞大的中转站。这大概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型经济体但外贸依存度却奇高无比的背后原因。

决策层显然也早已意识到个中困境,频繁强调要强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推出收紧银根、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实行新劳动法、推进节能减排和强化环保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求通过对上游节约资源、对下游实现产业升级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宏观调控措施能否有效?何时奏效?又能否帮助中国实现发展转型?

发展代价的哲学思考与现实意义 篇4

(一) 发展与代价的定义

发展是事物潜能的展开和实现过程, 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同时也是事物不断走向圆满、完善的过程。

代价是指在发展实践中由于事物发展自身所包含的客观矛盾性而导致的付出和牺牲, 或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原因而发生的与一定的发展目标相悖的种种后果。

(二) 发展与代价的基本关系

首先, 发展代价具有必然性。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不断付出代价中前进的, 没有代价付出, 就不可能有进步。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食物、资源等生活和生产必需的物质资料, 但人与自然又始终处于矛盾之中。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 人类的生存和实践都是在自然中进行的, 必然要对自然界进行索取, 这个过程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次, 发展代价具有可控性。我们承认发展代价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认可发展代价的不可控性。历史辩证法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不是直线前进的, 而是在不断付出代价而又扬弃代价的起伏曲折中前进的。而人类在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在代价的历史必然性面前可以有所作为, 即对代价进行控制, 尽量减少代价对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人类可以通过运用各种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 对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节、引导和管理, 从而对代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最后, 发展与代价辩证关系。一是, 发展与代价的对立性。付出代价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社会进步成果的消耗或否定的过程。这种消耗或否定, 相对于社会进步这种收获或肯定来说, 就是社会进步的对立面。发展表征着进步, 代价则是进步的反面。二是, 发展与代价的统一性。发展和代价相互依存, 二者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彼此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没有发展进步就没有代价, 代价要在发展实践中产生;没有代价也不会实现社会发展, 发展要通过代价的付出来取得。它们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三是, 发展与代价可以相互转化。发展和代价的相互转化发展与代价间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动、凝固不变的, 它们处在相互作用的变化之中, 发展与代价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空间角度看, 付出代价是为了换取发展, 即一方面是某种代价的付出或发生, 而另一方面则是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求的满足,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时间角度看, 前人的代价或以往历史阶段的代价往往会成为后人或未来发展阶段获得新的进步的契机。虽然在一定意义上, 代价是对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发展成果的折损, 但进一步的发展又是对这种代价的扬弃, 代价的克服就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正是在发展与代价的相互转化、不断螺旋式矛盾运动之中, 人类才能历史才能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发展代价的产生基础及其表现形式

(一) 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从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来看, 人类在获得社会发展时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是代价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发展的理想角度上看, 人们无疑应当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但事实上, 人们只能首先追求其中一种主导的发展目标, 而不能使其他目标在同等意义同时实现。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和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 使发展系统失衡, 人和自然界也无法和谐相处。

正因为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导致了发展的目的片面性, 从而产生巨大的代价。当一种发展目的成一种主导目标时, 它的发展要以排斥、抑制和牺牲其他目标的发展为代价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多维度、多领域的发展代价。

(二) 实践主体自身的局限性

实践主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产生的发展代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与发展无必然联系的主体历史局限性造成的某种发展损失;二是由于整个认识主体的主观局限性和由某些具体个人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 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 主体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和认识。人类的认识局限性势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主观上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运用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 破坏了大自然的内在平衡, 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征服自然获得巨大成果的同时, 不得不为大自然的激烈报复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人们不仅仅受到历史的局限性的影响, 也受到个人主观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认知的影响。主体受认知水平、情绪情操、意志力等生理方面的影响, 有时会表现得很突出。历史上, 人类曾为自身的无知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也常常为种种权力财富、得不偿失的社会行为付出惨重代价。这种个人决策失误, 在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他们可能为发展带来巨大的热情和动力, 也可能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和毁灭性的打击。

(三) 客观条件的制约性

人类历史的现实性。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生产力都是一种客观的现实,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他们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 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 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从理论上讲, 我们更愿意选择更加发达的生产力, 运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我们的发展进程,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然而, 历史条件的制约使我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例如, 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它不会产生污染, 而且也更便宜。但是, 我们还是在不断使用石油, 并把它视为工业的血液, 因为我们没有成熟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我们运用这样更加清洁、便宜的能源。我们要发展, 我们必须忍受石油、煤矿等能源对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代价。

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性。人们的活动不仅要受到政治条件特别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环境宽松程度的制约, 也还受到思想条件如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的制约。这些思想因素会直接影响历史活动主体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果等等。

三、当代发展代价的应有启示

(一) 认识发展代价的客观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 虽然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社会总体上是在发展和进步的。邓小平曾经指出, 改革开放搞活,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也诱发出大量消极现象, 引发出许多罪恶。承认发展必然付出代价, 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以冷静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来对付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代价的客观性, 是建立在对代价规律和代价现象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 它绝非是那种患得患失的徘徊意识, 而是主张付出必要的、合理的代价以换取社会的进步。这种代价就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浪费”, 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的内在的东西。

(二) 理解发展代价的辩证性

发展代价的存在, 对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某些因素造成的发展代价, 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是消极的, 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但这类代价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 是人为某种发展目标的实现, 做出必要的牺牲, 这是人在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方面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 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们自身发展的根本利益, 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整体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但也应该看到, 某些消极的发展代价虽然不是发展代价的主导, 但能够为新的发展提供借鉴。由于发展的局限性, 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一些好的东西, 而滋长一些不好的东西, 同时发展本身是对旧有的秩序和模式的一种否定。我们要看到发展成果的历史性, 在其存在条件存在时, 它就是不合理的, 但当其存在的条件消失后, 消极发展的成果就可能走向它的反面, 也开始暴露出发展自身的问题, 从而可以为新的发展提供契机。

(三) 注重发展代价的可控性

发展必然付出代价, 但发展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 而应被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任何发展都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追求和提高发展的积极的正面的效益即发展收益;二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防范消极后果的发生。而根据发展与代价之间良性的、合理的活动关系, 只有当代价的付出是适度的时候, 才能真正提高发展的收益。

一是自然环境的发展代价要控制。自然是一个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 我们对自然的开发要进行控制, 保持适度的原则。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环境作为代价。也就是说, 用合理性的标准规范人的实践活动, 尽可能减少人的实践活动的负面效应即代价, 以使人的实践活动趋于合理化, 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代价要控制。从宏观上讲, 社会制度的优劣牵涉及到代价付出的多少问题。越是优越的制度, 越能保证付出更少代价, 获得更大的成就;反之, 僵化的制度, 越能导致更多代价的付出。因此, 对于存在弊端的社会制度, 则应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社会制度逐步加以解决。从微观上讲, 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考虑到对发展代价的是控制。如果国家政策产生代价影响的不超过甚至远远低于发展给社会民众带来的利益, 他们就会赞同、支持改革与发展;如果代价影响超过了社会民众的承受能力, 他们会怀疑、抵制甚至否定改革与发展。

因此, 对发展代价进行有效地控制, 是辩证地认识发展与代价关系的重要体现, 对我们树立科学发展思维, 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对发展代价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一种反思。其目的是为了唤醒这个社会的代价意识, 使人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只要我们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的社会必将沿着健康和谐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亮.《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及其发生转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12

[2]高燕宁, 卢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 2005.8

[3]叶泽雄.《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11

[4]韩庆祥.《发展与代价》.人民出版社, 2002.6

[5]邱耕田.《低代价发展论》.人民出版社, 2006年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篇5

在天灾人祸过后,人们才会反思在生产生活中留下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在出现楼房倒塌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反思建筑材料的偷工减料;在电梯出现伤亡事故的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电梯也很危险;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之后,人们才把安全生产重新提到应该重视的程度上来。这些重新的重视,都是无辜的人们用生命换回来的。

小时候总会听到老师反复跟我们说,如果不小心点错了一个小数点,那么在天上飞的飞机很可能坠毁。虽然老师也没有指望我们都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但老师们也在提醒我们,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在交卷前重新检查一遍以排除“粗心”这个安全隐患,如果正是在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中不小心点错了一个小数点,命运便会从此转向另一条道路,哪怕你是“学神”。

点错小数点这一不经意的疏忽,就是我们平常对安全的疏忽,更多的是对“红灯”的习以为常,就如某些不愿意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一样,自以为身轻如燕肆意闯红灯,结果倒在车轮之下还得负全责。诸如此类的安全问题时常出现,检查原因却发现这些问题的起因都是因为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

有的源于自以为是的员工,例如有的车间会要求无论男女都要将头发盘起并戴上帽子,一些长发女员工偏不愿意,结果在工作时头发卷入机器中险些丧命;有些自以为是的老板,为了节省成本没有按要求安全消防设备,结果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一切;有些自以为是的安检员,马马虎虎的操作,结果放走了携带违禁品的乘客并差点导致重大事故。即便员工技术再好、企业盈利能力再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

在201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指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在2015年8月15日再次指出,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及近期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严峻形势。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

严格来说,安全应该是各行各业、从小到老的一门终身必修课,没有安全作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在一瞬间消失。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在进行结构调整、产能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的问题,也是各种问题发生的特殊阶段,在未知的情况下,只有死守安全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和各类财产不受到无谓的伤害。

追责是必要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亡羊补牢,但已经晚了。所谓的追责,无非也就是免除某些领导的职务、对当事人进行一些处罚,被责令道歉的道歉、被判坐牢的坐牢、被要求罚款的罚款。每每安全事故出现后,人们才会对此进行自责、重视、开展全民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又有人一不小心越过红线发现没有问题导致责任感的慢慢缺失,人们的安全意识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

今天没出现问题,不等于明天也会平安过去,不逾越安全这一红线就要坚持“细心”,要从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安全的社会里,随时可能爆炸的车辆、随时可能中毒的食品、随时可能倒塌的房屋、随时可能故障的网络系统,人们不可能在这种社会中踏踏实实去工作、去创新、去发展。

当前需要避免的安全事故,已经不仅是诸如爆炸、倒塌等的天灾人祸,如企业需要保证员工的素质安全,以防不忠诚的员工将企业机密外泄对企业经营造成损失;如在互联网安全方面,抵御黑客技术入侵的防火墙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网络自身安全,防范另有图谋者在互联网中造谣引发社会不良影响……

当然,不产生经营效益的安全是空谈,消极面对安全问题的话,飞机如马航不起飞就停留在厂房中是最安全的,但它将失去经济意义。只有不断对设备进行检测、不抱有侥幸心理对飞机进行维修,每一次都认真对待,风险的概率才能降到最低。

结尾讲一个笑话。二战期间,美国降落伞制造商告诉军队,降落伞只有99%的合格率。巴顿将军对此说每一批降落伞出厂前,必须让经理们试跳,从此以后降落伞的合格率就达到了100%。或许,将某些官员的办公地点放在这些可能具备安全隐患的地方,安全问题就能极大避免,因为事在人为。

发展与代价 篇6

具体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其在近代发展亦即是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应意味着文化个性的泯灭。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了众多的体育项目,在面临奥林匹克运动的冲击时所呈现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其状态的不同又对其现代化进程造成了直接的反作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使得许多固有的文化个性不复存在。就民族传统体育最具代表性的武术而言,为了在“千古之变局”面前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武术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作为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武术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与传统相对立的,扩大师徒传承的范围,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创编新武术,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扩大武术的受众,从而扩大武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武术原有的许多文化特征都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消失,从而失去了其固有的文化个性。

如果说武术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个性的逐步缺失是我们文化主动求新的结果。那么在众多的民族传统项目中,大多数的运动项目却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叹中被动地失去文化个性。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劳动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原先的游牧已变成现今的固定放牧,原先的逐水草而居也早已变成为固定居住,所以,原先依附于生活习俗而存在的民族运动项目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远离我们而去,成为历史的绝响。如果将民族传统体育看作为一个大的文化系统,文化物种多样性的缺失本身显然就意味着文化个性的泯灭。

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是作为传统文化或者文化传统而存在的,“传统并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不是某种等待引导人们去发现的东西,传统是文化地建构的。在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被包容进来,而另外的则被排除出去。”故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的建构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文明长期发展累加的结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文化个性的泯灭正是对传统的抛弃,从而直接破坏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价值。

发展与代价 篇7

关键词:GDP,绿色,GDP,社会发展中的代价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长期以来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是以GDP的总值来作为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但是, 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排除出去, 使GDP的总值盲目的偏高, 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虽然在总体上GDP的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这样的提高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只是发达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代价承担者, 在GDP增长的基础上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这样的一些事实, 上世纪中叶开始, 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 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 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这便是绿色GDP。

一、正视社会发展中的代价

《汉语大辞典》这样解释“代价”的含义:一是“购物的钱款”;二是“原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精力, 或所作出的牺牲。”这里, 我所说的社会发展中的代价主要是从第二种意义, “代价”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中。经济学的一个经典性原理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益。以后, “代价”这一术语才逐渐从经济学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中。笔者认为从代价与成本相区分的角度去理解代价会更容易理解代价的实质, 这两个概念虽然有相似之处, 有时甚至将两个概念混淆来用, 但是从两个概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最终的去向上加以区分, 可以更好的理解代价这个概念的实质。

从经济的发展的过程来看, 代价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或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消耗的, 但是却没有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而在社会的发展中被无端消耗的部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消耗一定的成本, 创造一定的大于或等于成本的新的社会产品。代价是消耗的价值没有能够在新的产品中被体现出来, 并且是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所以我们要正视代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使代价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存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从GDP到绿色GDP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评价的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个世界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样经济的发展的评价标准也同样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是GDP, 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这样的评价标准并不能真实的反应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所以经济的评价标准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一) 传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标准: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 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 (一个季度或一年)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 常用GDP和GNI (国民总收入, gross national Income) 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 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长期以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用GDP来评价的, 这因为这样很多国家片面地强调GDP的增加, 而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代价问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世界的总体的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 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变的越来越糟糕, 很多城市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生活, 每年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疾病正在呈上升的趋势, 同时, 现代社会中从事的生产劳动对人类自身体质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样的人与自然, 人与人本身生存要素的满足程度发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不平衡。虽然这些现象被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所认识, 但是在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却没有被考虑进实际的经济当中, 大多数的国家都仅仅被自己的告诉增长的GDP经济指标所麻痹。所以, 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不能忽视人与环境的平衡, 在当代人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为子孙后代留在可以继续维持生计的自然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也必须随之改变提出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变成为正确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 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绿色GDP

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代价问题的忽视, 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标准绿色GDP。绿色GDP (可持续收入) 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 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 与环境因素 (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 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 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 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 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 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负面效应越低, 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 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 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

GDP占GDP的75.75%。

从上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绿色GDP只是GDP中排除掉经济发展中消耗的环境成本之后的经济评价标准, 是远远小于GDP的数值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 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虚拟的值, 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都会被远远的高估了, 并且在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 虽然GDP得水平在持续的不断的上升, 但是被忽视的环境被无止境的破坏的社会发展的代价将持续不断的上升。

(三) 从GDP到绿色GDP的必然性

最近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全球环境气候会议吸引了世界上的亿万双眼睛的注视, 大家都在以期待的目光期待着好的结果的到来, 就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努力, 致力于维护我们地球人共同的家园。看着就要被海水侵吞的小岛国图瓦卢的疾呼,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代价正深深刺痛我们急于发展经济的心。经济是要发展, 并且每个国家都是希望自己的经济能够快速的发展, 但是再想想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 GDP的数值超级的高, 但是经济发展的代价却将使这个国家不存在, 国家的居民甚至没有可以属于的国家, 那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发展到最后是为了谁呢?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 个耕地的面积日益缩小, 地表植被

日益减少, 与之相反的是人口越来越多, 需要的居住面积也变的越来越大, 这样必然造成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不断发生。人们为了经济的快速持续的提高, 不息牺牲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成本, 尤其是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同时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被过度的使用, 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 给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这就是没有考虑社会发展中的成本问题的真实写照。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致使很多岛国面临国将不国的局面。随着含碳物质的大量燃烧, 以及大量含氟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 全球的气温显著上升, 很多的海洋生物出现了违反自身生活特性的行为, 例如:鲸群的大量集体自杀现象的发生, 使原本就已经处于濒危的物种变的更加奇缺。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很多发达国家依然一意孤行, 为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忽视了在他们经济指标增长背后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代价问题。

水资源的大量污染, 世界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 并且是少之又少的, 而人类的生活当中水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一样珍贵资源。可是现在实际情况却是, 本来就很珍贵的水资源被大量的污染, 使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更加的有限,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在无形中接受了大量的发达国家转嫁过来的“废物”, 使本来就是很有限的水资源不断的被污染, 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大量减少。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量增加, 每年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口数目在不断的增加, 用于治疗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疾病的费用在不断的增加。同时, 由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的含量大量增加, 全球每年酸雨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了, 因酸雨导致的对各种文物古迹的损害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很多的地面植被由于酸雨的侵蚀, 产量大量下降, 并且发生了很大的变异, 在短时间看虽然还没有发现这些变异的植物对人的伤害, 但是毕竟不是原来的物种了, 谁敢保证对人类是没有伤害的呢?

以上对环境问题的简短举例分析, 从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看到了当今经济发展的无法估量的代价, 如果依旧以旧的GDP指标来评价经济的发展水平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更加恶化,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的创新变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GDP就是指在除掉环境成本之后剩余的经济发展的净评估。社会在不断的持续再向前发展, 其中经济的发展是最迅速、最被各个国家广泛重视的因素, 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的、长久的发展我认为正确的认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问题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三、可避免的社会发展中的代价

就象人的生存存在同化和异化两个相反的过程一样, 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存在着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代价的问题。代价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就是说代价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 但是代价的多少以及代价的方式确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也就是说, 社会的发展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但这种代价必须保持一定的“度”。因为代价是相对于收获而言的只有相应于某种收获, 为获取这些收获而不得不付出的损失或难以避免的失误才能被界定为“代价”。

GDP与绿色GDP相比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是否把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损耗的代价从经济总量中除掉, 这部分的损耗就是超出自然环境进化, 或再生的能力的部分。社会发展中的代价是必然的, 但是这种代价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这个范围就是环境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 只有在环境净化所允许的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指标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指标。经济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但是环境的承受能力是由一定的止境的, 社会要向前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 要想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问题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综上, 我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前景的必然要求, 但是这种发展的环境代价必须是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经济的发展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正如常言所说“不劳不获”, 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成本的, 而成本是有别于代价的, 正如前面所说成本是可以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而代价是不一定能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的, 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使成本与代价尽可能的接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由GDP到绿色GDP是我们发展经济过程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 更是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的代价问题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张怡贺善侃《现代科学技术与哲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贺善侃《发展哲学研究论纲》上海三联书店2005

[3]贺善侃“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演进 篇8

1.就西方社会发展而言, 早在17世纪, 霍布斯就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立场出发, 认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进程与资本家阶级的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一样, 都是人的“自然倾向”的具体表现, 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在论证过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合理性的同时, 首次提出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此后, 引起众多哲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

2.18世纪, 卢梭着重从人的本性出发揭示发展代价产生的根源, 他首先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关系”入手, 深入探讨了社会进步与社会道德沦丧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在他看来,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的善良本性却日趋败坏, 人的道德日益沦丧, 特别是所有制的产生及社会不公正关系的发展, 更使人的本性趋于恶,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 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他指出, 人的道德堕落是由社会的不平等引起的, 要恢复人的良心, 使道德高尚起来, 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按照社会契约建立起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其理论内容也蕴涵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科学进步要不要以道德和社会风尚的败坏为代价;二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否以人的堕落为代价。卢梭从人的本性出发, 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3.黑格尔则从人的“恶欲”出发, 辩证地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代价”之间的矛盾关系, 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类对自身利益和进步的追求会造成对某一正义、合理事物的否定, 即产生“恶”的后果, 而这种“恶”既可以用来否定日趋衰亡的旧秩序, 也可构成社会历史进步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它还能给社会的前进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在黑格尔那里,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 一方面,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 表现为对陈旧的、日趋衰亡的、为习惯所信奉的秩序的叛逆, 另一方面,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 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 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黑格尔立足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和人的恶欲来揭示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 指出了历史的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并且付出代价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与霍布斯、卢梭的发展代价思想相比, 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4.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以往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 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 从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出发, 以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关系上, 进一步深入考察了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是一种以自己的垄断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 也就是, 是以劳动者被剥夺为前提的。

首先, 他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及其建立和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指出,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劳动者从封建束缚和行会控制下解放出来, 大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 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又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这一剥削制度, 不仅使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沦为奴隶, 受物统治, 而且把包括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变成了资本统治的世界, 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金钱关系。

其次, 他们基于人类社会自我否定的辩证矛盾运动, 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付出的代价内在客观必然性以及整个社会发展付出代价的历史普遍性。指出,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必然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代价。马克思也论述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付出代价的内在必然性, 指出人类才能的发展必然“以牺牲多数个人, 甚至牺牲整个阶级”为代价, “因为在人类, 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 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最后, 他们还论述了发展与代价的得失辩证法以及对待代价的正确态度。他们认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的世界的贬值, 换取了物的世界的增值, 这种失与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辩证性。对此, 我们不能为付出代价而丧失对社会发展的信心, 而应承认这种历史必然性, 并积极寻求摒弃代价的方法和途径, 减少这种负面的影响。

5.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即“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实质是代价最小、成效最高的发展观, 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

首先,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要改变过去那种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和征服、统治、索取的方式, 尊重自然规律, 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践的双重效应, 重视实践过程的合理性, 综合开发、利用资源, 尽量减少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代价, 在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中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 又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标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 只有造就了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只有造就了人的现代人格与现代品质, 现代的社会制度才能建立起来并真正发挥作用, 当代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必须回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领域和子系统的突进, 都将使旧有的系统失衡。因此, 一个社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做到政治、文化、教育及人自身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其次, 它要求善于科学的付出代价。第一, 超前性与补偿性相结合。代价是人们在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对其他价值的抑制或否定, 由此决定人们在确立和实现发展目标之前必须预测它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程度和性质。因为过高代价的付出不仅会阻碍既定目标的实现, 而且会埋没甚至毁坏已取得的发展成果, 这就是代价选择要具有超前性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 我们在我们谋求发展, 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时, 也会把新的不良后果以代价的方式遗留给后代。因此, 为了后代的发展, 我们就应该谨慎选择发展的代价。应正确预见代价的各种效应, 寻求质量优化的代价, 用高质的投入换取高质的产出, 以求事半功倍之效。第二, 系统性与精确性相结合。为了在支付代价时避重就轻, 必须坚持系统性与精确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为了促进代价的合理付出, 思维的视角应该超越某个或某些细节方面, 避免离散、片面、枝节化, 在整体上对实践活动环节作全面的、系统的、宏观的考察, 而不是顾此失彼、盲目变动。另一方面, 在追求代价效益的最大化过程中, 需要对代价付出进行准确的分析, 尽可能精确地评估, 预测代价的大小、范围, 力图对代价作定量的把握。

总之, 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 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的“二律背反”规律制约和调节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研究社会发展代价理论, 深刻把握其要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即社会发展代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代价作为人类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代价的内涵必然是不断发展的, 代价理论也在实践中日益完善。

关键词:代价理论,历史演进,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文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李常山, 译.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7:72.

[2]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

[5]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8.

发展与代价 篇9

一、代价的涵义及成因

“代价”一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 其日常含义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精力或所作出的牺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代价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以实现社会发展的过程和价值追求的活动中, 为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而作出的牺牲、损失、放弃, 以及由此所承担的与主体价值取向相悖的负效应或消极后果。

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1) 这种报复也就是在我们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沉重代价。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哲学范畴的代价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发展有必然联系的“必然性代价”。所谓“必然性代价”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即与发展有内在必然联系并为换取某种发展所必须作出的损失和牺牲。 (2) 代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因而发展总是要通过付出代价为自己开辟道路, 这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例如, 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却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私有制的出现为代价的。暴力和私有制作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代价, 具有它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同样是一种历史进步, 这种进步也是通过不断地付出代价来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但却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阵痛中取得的, 同样是通过付出、承受、扬弃代价实现的, 具有它的普遍性。但是, 需要同时指出的是, 代价也是发展社会结果的特殊价值表现形态, 它以负面价值的形式, 表现着、暗含着事物发展得正面价值。例如, 英国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前提, 而这是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的;手工业、工业的发展为英国革命提供了技术前提, 但它却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在这些沉重的代价背后, 隐含着历史的巨大进步。另一类是由于主观原因人为造成的“人为性代价”。所谓“人为性代价”是指由于主体自身的主观局限性所造成的人为失误而导致的发展代价。 (3) 它包括由认识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认识客体的认识不够所造成的损失和由某些具体个人的判断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两种情况。由于人类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 人类对发展本身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有充分的正确认识, 所以, 必然带来人们在判断、选择和实践行动方面的历史局限性, 从而使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活动付出一定的发展代价, 以及我们未能及时地觉察和突破这种局限性, 导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价。例如,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取决于人们当时的认识, 而当时的认识既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也有局限性, 等等。同时, 由于某些具体个人主要是领导者、决策者的主观失误和不良的思想品德也造成发展的代价。例如, 现代社会由于人治管理和法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蔓延, 使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等等。对上述由主观失误所造成的代价, 是可以经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狠抓党风建设和完善法制, 将其控制或者避免的。

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新特点及其表现

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同时也是要求我们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能更好地处理好发展与代价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过程。那么, 在当今社会, 放眼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纵观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进行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代价也就具有了以下一些新特点。

1. 发展代价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在当今, 全球化正以其不可遏制的态势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民族纳入到一个普遍联系和交往的历史进程中, 使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经济全球化又在全球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各国在获益全球化过程的同时, 也在为全球化付出代价。换句话说就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无论你是全球化的拥护者还是反对者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与此同时, 各个国家所能做的就应该是正视社会发展与代价, 客观看待发展与代价的关系, 寻找一条既积级参与全球化, 又能将为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的发展道路。我国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国, 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拓宽国际市场、不断增加就业途径等等, 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随之而来的发展代价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 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放眼世界;其次, 要求我们借鉴西方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 又能将发展代价降至最低, 造就最优发展状态。

2. 发展代价以社会转型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 伴随重大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代价。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 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 所以,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摸索。” (3) 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 既不能照搬照抄经典原著或西方成功案例、忽视本国国情, 也不能只顾实践而不讲理论方法。这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的, 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过程中, 也就增加了我们在体制改革过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付出与风险。

3. 发展代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系列的改革过程, 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和层次。在改革过程中, 想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 必须做到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生产发展;其次, 坚持合理适度的宏观调控,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以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与此同时, 改革的过程就是对僵化的思想观念进行革新与扬弃的过程, 在其本质上也就是一种付出与舍弃的过程。这个过程势必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极易造成短期行为的横行、社会发展的无序以及人们思维的混乱。没有正确的发展观做指导, 没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观念,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会困难重重, 举步维艰。因此,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视代价, 承认代价, 争取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 使中国社会发展代价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 一方面, 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态失衡和“金钱至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 不得不使人们想到, 中国社会要想健康发展,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 使我国社会发展代价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1. 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 是使中国社会发展代价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前提。

首先, 要实事求是地承认代价存在的客观性。在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要现实地看到社会发展所付出的必然代价,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以冷静、坚毅的态度去面对改革开放过程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

其次, 要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代价的关系。发展代价对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付出较小代价来换取较大利益得过程。在社会发展中, 由于决策者的主观失误造成的代价,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的, 但是, 这种代价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提高领导层和民众层的素质。

最后, 要正确地把握代价的“度”。所谓的“度”就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把代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展必然要付出代价, 如果代价超出这个“度”时, 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就会被付出的代价所掩盖;如果代价等于这个“度”时, 社会发展就会出现停滞;如果代价低于这个“度”时, 社会发展就会有丰富的财富积累做基础, 才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所以, 代价的付出应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正确把握代价的“度”, 有助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 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使中国社会发展代价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指导原则。

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 审时度势, 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即“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代价问题认识深化的一个标志, 其中包含着以最小代价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观念和要求。 (4)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充分认识、理解科学发展观。

首先,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他将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向外延伸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把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5) 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克服了过去片面地追求社会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 确立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大要求,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将人的发展掩埋的代价。

其次,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的发展观。它是对以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的扬弃, 是对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西方发展历程中经验的借鉴。虽然,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 经济增长不能等同于社会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就是全面的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也就是说, 人们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还必须追求社会公平、政治民主和社会文明的提升。科学发展观克服了过去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以追求经济增长来牺牲其他领域的发展为代价。

再次, 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系统的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不能为了一方面的发展而牺牲或滞待其它方面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任务很多,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 经济与政治、法律等关系, 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 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 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 不能单打一。” (6)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尤为重要,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以合理的代价意识为指导,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发展过程中以牺牲或滞待一些方面来推进另一方面的发展为代价。

最后, 科学发展观还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 更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需要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基本要求纳入其中, 满足现在, 面向未来, 使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为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摘要: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 但是, 这种代价必须保持一定的限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此, 我们要正视社会发展的代价, 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目标, 以减少不必要的代价,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发展,代价,科学发展观

注释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 李玉娟, 魏刚, 曹鹏飞.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理性思考[J].求实, 2004 (6)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58-259

4 徐惠.浅谈科学发展观中的代价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 2006 (1)

5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75

教育代价与教育决策 篇10

代价与代价观

什么是代价

代价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眼。《汉语大辞典》(1986)这样解释代价的含义:其一为“购物的钱款”;其二“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精力,或所做出的牺牲。”代价一词最先使用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经济学的一个经典性的原理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因此“代价”成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代价一词早已不只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是被引申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都曾在其著作中谈到代价。

阿诺德·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讲述文明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多种代价:挑战过于严酷的代价,环境过于舒适的代价,应战时用力过猛的代价和高度适应的代价等。

布奈尔在《现代化的动力》里这样说:“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了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

从他们对代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代价的理解是:为了取得进步而承担的损失、浪费和牺牲。并且人类似乎要为它的一切收获付出代价。这样一些思考对于思想家、哲学家或历史学家的理性思索来说似乎已足够了。但对于作为社会活动中重要一环的教育而言,仅仅明白教育要取得进步必须付出代价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估价教育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更重要的是,这种估价是否能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从而在教育决策过程中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收益。这是本文探讨的目的之所在。

代价的澄清与分类

1.代价的澄清。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代价的含义是在行为“有所收获”的前提下,即“代价是某种收获的代价”。不是一切错误,甚至那些一无所获的错误实践带来的损失都可以称为代价。当然,这里所说的收获并不局限在有形的收获上,它同时也包括从失败中获得的经验与认识。这种经验有时被人们称为“学费”,但这并不都是代价。因为只有探索性实践的失败才能称之为代价,因为不尝试就认识不到。但是,违背常识的错误实践尽管也是教训,却不能视之为必需的代价。因为代价意为买到了东西时的付出,而常识原本是无需购买的。如果前人每次失败的尝试我们都要重蹈,祖先缴过的每笔学费我们都要再缴,人与动物又有什么分别?因而,对代价的研究绝不是为“学费论”提供证据,更不是为因愚昧而导致的决策错误寻找什么借口。

2.代价的分类。按代价的影响范围可分为整体性代价和局部性代价;按代价的持续时间可分为长期性代价和短期性代价;按代价的内容可分为精神层面的代价和物质层面的代价;按承受代价的主体来看有个体代价和社会代价。

这里显然不可能对上述所有的分类进行深入的阐述,本文主要从代价能否避免的角度对代价进行一种分类,即把代价分为成本性代价(必然代价)和损失性代价(人为代价)。成本性代价,是指代价必要的付出,而损失性代价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它主要是由人为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

代价是可以降低的

虽然教育的代价不可避免,但作为教育的代价是可以估算的,同时也是可以降低的。这里主要有两条途径:

1.限制成本性代价。所谓限制成本性代价,其实就是研究代价投入与创价收益的关系,如何以一个合理的代价投入换来较高的创价收益,经济学理论上的拉弗曲线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拉弗曲线意在说明,当税收为零时,虽企业生产因免税获取了最大化利润,但政府不可能存在,经济将处于无政府状态。当税率为100%时(即全部上缴政府),货币经济中的全部生产因无利可图而停止,并为逃税转向物物交换的经济,由于货币经济中断,虽税率高达100%,政府的收益却是零。拉弗曲线正是处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拉弗曲线所具有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让税理论上,更多的人看到了它背后思想的深刻。

2.控制损失性代价。损失性代价是人为造成的代价,也是一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的代价。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之间在文化、交流和权力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损失性代价的重要因素。决策者更多的是行动驱动的,行动和决定是决策者这一群体的重要特征。由于这一群体中的人员经常是被选出的或被任命的,其任职不仅出于技术能力的原因,还出于政治的或其所属团体或党派的原因。因此,他们的决策经常受到教育之外的政治、社会和财政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高层作出决定的人没有研究背景或经验。他们主要依赖于个人经历、常识和媒体的观点。另一个方面是决策者的时间观念是积极的,他们通常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研究,理解研究的价值。他们工作时间紧迫,有时经常是被迫作出紧急决策。当寻求解决方法时,他们通常集中于当前的而非长期的策略。

而研究者往往是以学科为导向的,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知识和信息系统化,因而他们的参与经常是理论性的、概念性的。更主要的是,在这一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主要对话者和交流者通常都是同样从事研究的人。研究者通常对理解决策者的工作进程、问题和需要缺乏兴趣,因而不能识别决策者对研究和信息的需求。

要将这种人为的代价控制在最小程度,只能依赖于决策的科学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曾经是模糊未知的事物变得相对清晰,对有些事物我们已经有了“全备信息”,对其中另一些事物也可以用概率去把握。因而,决策的理性行为在合理制度的保障下,完全可以将损失性代价控制在较小程度。

科学决策,降低教育代价

教育进步的代价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代价问题。教育代价是指那些人们在选择教育价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必然和人为的消极后果,这些消极后果有些是可以部分避免,甚至可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根本无法避免和克服的。从历史上看,往往教育每一次的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以日本为例,战后40年间日本的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惊人的发展。小学的普及率达100%,幼儿入园率从1950年的8.9%增长到1986年的63.6%,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从1950年的42.5%增加到1986年的94%,高等教育升学率从1955年的10.1%增加到1985年的38%。这种发展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是,教育体系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所谓的“教育荒废”现象。其表现之一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的刻板划一封闭,使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发展,个性得不到重视,导致逃学现象。二是考试中心主义的盛行使学生从小就笼罩在升学压力之下。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给大学带来了大量“非本意学习者”。学习素质下降,使日本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准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学校发展了,教育失去了。”

如果说日本的教育荒废是教育发展“必要的丧失”的话,那么,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则是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究竟是强调大众教育还是强调精英教育,究竟是以培养少数优秀人才为教育的核心,还是以培养广大适龄儿童和青年为教育的核心,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无论选择什么,都无法避免教育代价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平等,而精英教育的追求则是教育效益。实现教育平等可能需要人们付出降低教育效益的代价,强调教育效益同样要付出牺牲教育平等的代价。这样的两难问题是屡见不鲜的,重大的教育决策往往就是要在这两难问题上降低代价,作出决策。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决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决策问题上虽然我们强调应该尽可能限制成本性代价,减少损失性代价,但正如上面谈到的,由于决策者往往面对的是较为紧迫的问题,他们显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理论上存在的E点。因而,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遵循的是“满意”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寻找“满意”的欲望往往胜过追求“最优”。美国经济学家、管理决策学派的创始人西蒙,在经济学领域建立了“满意原则”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提供了一种决策策略,而且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育决策同样需要遵循这一“满意”原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让谁满意?而不满意的人或阶层是否有足够的渠道能够表达他们的不满意?政策修补或改进的动力究竟来源于哪里?因为政策需要付出代价的对象都是具体的,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发展的对象、目标和投入等的行政决定,任何政策或多或少地表现为利益的分配和改组。当有人说“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的时候,说这种话的人自己往往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他(们)往往是获益者。比如重点中学政策,获益者是能够进入重点中学的人群,而付出代价的是不能进入重点中学的人群;重点大学的重点资助政策,获益者是获得资助的大学,而付出代价的是不能获得资助的大学。这里不仅有一个伦理上的价值问题,而且有明确的经济价值问题,因为重点中学的学生或重点大学、“重中之重”大学的学生是最直接的收益者,他们得到完全可以量化的社会经济回报。

所以,如何让获益者支付教育成本,完全是题中应有之义。美国是典型的这种机制,日本的国立大学也在走付费上学的道路。所以,如何降低教育代价,合理分担或转让成本,是教育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内容。

1.教育决策的民主性

由于政策总是关系到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由于代价总是具体的,所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是获得“满意”决策的前提。

知情权 决策是决策者的事,更是所有受决策影响对象的事,与政策有关的人群,了解政策的目的和目标,了解决策的过程及风险,应该是受决策影响者的基本权利。

参与权 政策制定或政策修改的提议权、政策过程中个人意见的发表权、政策实施后的监督权构成参与权的主要内容。有参与才会有责任,参与的过程也是明确责任、分担义务的过程。

表决权 当一项政策风险很大,或利益分歧严重的时候,政策的直接或间接受影响者应该有表决权,换句话说,重要的、存在较大争议的政策,应有表决的程序。

评估、批评权 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是很少或者是不可能的,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是正常的;政策目标发生偏差或降损也是正常的。当然我们希望政策失真不严重,目标的降损较小。这就需要有独立于政策制定者之外的人员的评估和批评。

2.决策的科学性

政策研究和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政策分析理论和技术也逐渐专门化。加强政策研究是决策科学化的必要保证。

加强政策研究,增强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间的联系决策者和研究者关心的目标是一样的,但工作性质是不同的,决策者通常是行动指向的,而研究者通常是知识指向的。长期以来,这两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为了加强这种沟通,一方面,研究者需要注重应用倾向,研究更有针对性、更加及时;另一方面,决策者对研究成果和革新思想需要有开放的态度,并增强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

建立教育政策研究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是知识和具体问题的中介,其任务不仅在于聚集知识对问题作出反应,还在于把政策实施的结果提供给研究者,以便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重视对教育政策效果的代价评估教育政策效果就是通过对教育政策的实际结果和理想结果之间的比较,对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分析和判断。对教育政策效果的代价评估是合理配置教育政策资源的基础,是决定教育政策持续、修正或终结的重要依据。

美国公民的自由与代价 篇11

关键词:美国公民,自由,代价

“难道自由就不能像人们在呼唤、梦想和歌颂她时所幻想的那位衣裙洁白不沾染血污的圣洁女神么?”林达夫妇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

对于美国人的自由, 我着实经历了一番由“羡慕嫉妒恨”到“惊讶惊异惊恐”的过程。下面我结合林达的大作谈谈我的感想。

在美国可以很轻松的组建自己的教派, 在各种场合或发小册子宣传自己的奇特的宗教思想, 组织自己的宗教活动, 甚至公开地拉着你的信徒们到白宫那儿去请愿。有这样的法律保障你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 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不是很自由呢?这是因为《权利法案》第一条。

在美国, 公民持有枪械是合法的, 尽管受到地区和武器级别的限制, 保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对没有问题。拥有一把漂亮的AK—47, 上面再写着“made in Germeny” (德国制造)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梦想呢?有的人竟然拥有坦克, 因为宪法修正案第二条。

除此之外, 宪法修正案第三条:士兵在和平时期, 非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何民房;在战争时期, 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宪法修正案第四条:人民保护其人身、住房、文件和财物不受无理搜查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合理的根据认为有罪, 以宣誓或郑重声明保证, 并详细开列应予搜查的地点、应予扣押的人或物, 不得颁发搜查和扣押证。宪法修正案第五条:非经大陪审团提出报告或起诉, 任何人不受死罪可其他重罪的惩罚, 惟在战时或国家危急时期发生在陆、海军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

前10个修正案是一次性被通过的, 因为其主要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对政府的限制, 因此被统称为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美国公民的自由, 然而, 为了这些自由, 美国人所支付的代价也是昂贵的。

修正案第一条, 虽然维护了信仰的自由, 但也保护了许多异教滋生。根据梅尔顿在《美国异教百科手册》中的估计, 美国现在有五、六百种异教, 或者说是“另类宗教”。美国执法部门与宗教组织最著名的冲突之一是1993年在得克萨斯州韦科附近和“大卫教”的遭遇。他的信徒使用多年积攒的武器向ATF (酒、烟和火器局) 人员开火。“大卫教”打死了4名ATF人员, 打伤了15名。之后, “大卫教”信徒和执法部门之间展开了持续51天的对峙。这只是付诸于实践的, 还有的异教甚至出版了攻击政府的具体方案宣传手册, 相对于之前的大卫教, 这种出版活动没有对政府造成具体的伤害, 竟是合法的。

修正案第二条直接反映在美国每年居高不下的枪杀案, 接二连三的校园枪击案, 但看历史上被枪杀的总统:

1860年当选的第16位总统, 共和党人林肯1865年被刺身亡, 死在第二任上。一个南方联盟的同情者布思开枪后逍遥法外;1880年当选的第20位总统, 共和党人加菲尔德在1881年被刺身亡, 死在任上第10个星期……

在美国, 焚烧国旗是合法的, 咒骂总统是合法的……我很担心美国的公共安全。

自由与安全, 美国的公民一直在做着这个选择题, 他们宁愿放弃很多公共安全, 甚至是国家安全去维护其个人的自由。美国人认为, 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 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 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 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 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 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 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 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 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 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你发现了么?他们很少想到他们的国家和民族, 甚至在某个角度上他们往往把政府放在人民的对立面。他们坚定的相信“政府这样一个人类所创造的怪兽必须时时防其失控”“人民和政府就是一对矛盾”, 必须“珍视自由, 重视对政府的监督制约”!

不同的国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历史难以复制。

美国公民之所以对自由有着如此执着的追求并艰难地在自由与安全之间做着一次次的抉择, 更多得来源于美国人的“国家意识”的淡漠。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来自地球四面八方的移民,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 定是怀揣着对自由的无限憧憬!这憧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以至于他们在面对核武器的纠结时依然坚守自由不退让!美国在建国之前有很长的殖民地历史, 当时它的大部分只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 这里的人越来越不满于英国对于美洲殖民地的政策, 首当其冲的是其税收政策和限制美洲殖民地的自治, 同时, 引起极大民愤的, 是英国立法不允许美洲的老百姓有集会自由, 并且允许当地驻军占用民房, 使人民的私有财产受到侵犯, 结果冲突频起。每当发生冲突, 他们面对的总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国正规军的镇压, 所以他们深感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弈。再回头想想我们前面提到的几条修正案, 似乎更能理解美国人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和捍卫了。

正如林达夫妇所说的:“美国人能把自由坚持到今天, 坚持到这个分上, 也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说呢?

参考文献

上一篇:SMT手工焊接下一篇: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