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与发展

2024-07-26

整治与发展(共12篇)

整治与发展 篇1

1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现状

1.1 成立了专职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

重庆市始终把农村土地整治放在“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重要位置, 市、区县组建了专司农村土地整治职能的业务部门, 配强配齐了人员, 安排落实了专项资金。通过十几年的努力, 全市已建立起近400人的农村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和近2000人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网络, 并形成了市、区县、乡镇、村的管理体系。

1.2 不断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

2004年以来, 重庆市草拟出台了涉及农村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工程标准等方面的50余个规范性文件, 基本形成了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招投标评标和规划设计技术审查专家系统, 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建设、资金预算和实施管理的技术规范体系,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全面实现了“六制” (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和审计制) 管理。

1.3 尊重民情民意, 确保群众利益

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中, 坚持实行项目公示和设计的公开论证, 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管、验收等所有环节严格进行阳光运作、透明管理。2008年以来, 重庆市按照“联户申请、统规自建、群众投劳、先建后补、基金管理、产业支撑、联合经营、统一使用”的原则, 在垫江县开展了农民联户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试点, 将政府意志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探索农村土地整治模式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1.4 成就显著、综合效益突出

重庆市在三峡库区和渝西地区规划实施了移民安置土地整治和西部生态地区农田整治等重大工程。特别是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 使得326个村、533个社、4.22万农户 (其中移民11453户) 、农业人口15.43万人 (其中移民4.02万人) 受益。项目工程建成后, 农田抗旱抗涝、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 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也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十一五”以来, 通过实施造地工程, 科学挖掘区域耕地后备资源, 全市新增耕地4.2万hm2, 确保了建设项目用地的占补平衡。

2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目前面临的形势

随着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

2.1 新农村建设需要增加投入

“三农”问题仍然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优势产业发展不够强, 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不够广, 农民收入普遍不够高, “三农”总体投入不够多,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好。从过去农村土地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试点情况看, 农村土地整治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投入, 提高投资标准和建设标准。一是建设高标准优质耕地,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做大做强农村优势产业;二是通过权属调整、土地流转等措施,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牢固树立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四聚合相关涉农资金, 增强新农村建设合力, 增强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2.2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创新思路

预计到2020年, 重庆市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将超过73300hm2。同期耕地保有量要求不少于217.07万hm2, 补充耕地不少于73300hm2。但是, 《西部大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显示,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仅12960hm2, 且多分布于山高坡陡的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山区, 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实施和后期利用困难较多, 工程建设成本, 已接近1万元/亩。同时, 广大农村土地粗放利用, 农用地质量不高,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土地整治具备城乡土地资源统筹管理的平台基础, 但在政策研究、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 有待进一步创新。

2.3 新形势新任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农村土地整治

(1) 宏观形势发展给农村土地整治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十年的努力,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逐步建立了理论体系、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人才队伍, 重庆市在国家推进“五制”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审计制”, 发展成“六制”管理模式。不少区县还根据工作实际, 建立了项目工程实施的市、区县、乡镇、村社、群众参与的五级监管制度。随着耕地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和权限下放,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申报权下延到村社, 部分后备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耕地保护意识较强的区域, 纷纷要求增加计划安排项目, 农村土地整治已逐步形成了规范、透明、公开发展的运行机制。

(2) 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寄予农村土地整治厚望。

农村土地整治作为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措施,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和保障经济发展用地等一定职责。

(3) 农村土地整治内涵不断丰富, 外延逐步扩大。

国土资源部提出在全国实施“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和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对传统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筹措、项目管理、运作流程、利益分配、部门配合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3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发展思路

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整治的作用, 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和补充耕地成本增高的问题,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要着力转变工作重心, 统筹区域发展, 拓展管理手段。

3.1 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实现“四个转变”

要彻底扭转土地整治重开发轻整理、重数量轻质量、重单一轻综合、重建设轻管护利用的倾向, 真正实现开发与整理复垦并重、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发挥助农效益与发挥促进城乡互动并重、搞好工程建设与搞好项目的管理利用并重转变。充分发挥区县、乡镇和农村经济组织, 充分发挥勘测、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代理等行业中介技术服务队伍的作用, 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3.2 丰富和扩大土地整治内涵外延, 发挥综合效益

一是引导和鼓励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项目, 减少片面实施土地整理或其工程内容单一的项目比率;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 鼓励在搞好耕地、基本农田整理同时, 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潜力;三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把生态景观建设、巴渝新居建设、高山移民、地灾和矿山治理等结合起来实施, 通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打造优美宜居的乡村景观;四是健全完善科学高效的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提高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循环速度, 促使有限资金在流通中创造更高的效益。

3.3 引导和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维护农民权益

一是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农村经济组织和乡镇对项目安排、规划、实施、管护、利用等方面的意见, 实现“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二是积极争取农业、水利、交通、城建、林业等部门配合支持, 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 以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牵引, 聚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 形成“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项目实施格局, 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三是探索总结“先建后补”的项目实施方式, 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实施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四是积极组织农民群众直接实施土地平整和建设用地复垦, 将项目工程不易量化或量化行政成本较高的内容从招投标中剥离, 组织农民群众实施, 劳务费直接兑付给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3.4 健全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完善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和考核体系, 严格规范责任目标考核;二是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制度, 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发证, 发挥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平台作用, 通过“先补后占”, 确保工业化、城镇化成果反哺农村;三是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调节的经济措施和新增耕地指标市级统筹收购办法。

3.5 积极探索“四大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申报、实施、监管、验收等方面的创新。二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村土地整治筹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渠道, 科学审核土地整治成本, 积极引导和严格规范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三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指标管理模式。结合建立覆盖西南地区甚至全国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探索建立相应的新增耕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的流通、落地模式;四是创新区域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布局新模式。根据“一圈”和“两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土地资源禀赋差异, 制定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安排和布局新思路、新机制。

4 结语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农田土地整治体制逐步在完善, 但新形势下, 对全市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 要结合全市的实际情况, 创新重庆市的农村土地整治思路, 更好地造福百姓。

摘要:指出了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夯实了现代农业基础,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为促进扶贫解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现状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现状,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 [R].重庆:重庆市规划局, 2011.

[2]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R].重庆:重庆市规划局, 2009.

[3]石苏艳.我国城市土地供给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整治与发展 篇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3—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 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生态修复所期望达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恢复能够达到上述效益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对系统物理、化学、生物甚至社会文化要素的控制,带动生态系统的恢复,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

基于上述原理,城市水体修复的总体技术思路为:控源为本,调配优先,多元为辅,强化应急,景观共建。

控源为本:城市水体的水质改善应以污染源控制为根本,控源以水环境容量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水体收纳污染负荷的总量和浓度控制。

调控优先:大多数城市水体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生态基流不足而引起的水流缓滞,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退化甚至丧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因而水质改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水系调配或是引入其他水源(例如满足补水水质要求的再生水和城市雨水径流),改善水动力流态,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

多元辅助:在实现控源和调配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多元生态系统构建、河水充氧、底质控制等辅助技术促进和提升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效果。

强化应急:人工强化处理方法是针对河水(包括循环和旁路)的人工处理技术,通常投资和成本较高,一般常用于需要紧急应对的场合(例如污染事故,黑臭河道等)。

景观共建:城市水体大多具有一定城市景观功能,在采用生态处理技术时,可考虑与景观建设相结合,起到良好的感官效果。2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按照治理对象可以分为河道底质改善、河道生态修复、河流水动力调控和河水强化处理等4类技术,整体技术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2.1城市河流水动力调控技术

自然状况下,河流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体中的溶解氧足以满足自净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量。但是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或超负荷污染时,过量的有机物排入水中,大气复氧不能及时补充消耗的溶解氧,溶解氧含量大幅降低,出现缺氧或无氧的河段,从而威胁好氧生物的生存。另外,水体中溶解氧过低,导致厌氧细菌繁殖,形成厌氧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气体,发生黑臭问题。此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水质。该类技术包括水量水质调配和曝气复氧,见图2。

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单靠自然复氧作用,河水的自净过程非常缓慢。故需要采用人工曝气弥补自然复氧的不足。河道人工曝气技术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无二次污染的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在很多场合被优先采用。河道人工曝气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增强水体的净化功能,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另外,河道曝气技术因地制宜,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如果与综合利用相结合,还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利于工程的长效管理。但是要真正发挥河流水体人工曝气复氧技术的实际效益,还必须制订应用该技术的具体方案,得出可行的增氧量、曝气方式、季节最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和经济性原则。常用曝气技术特点见表1。

2.2城市河道底质改善技术

在城市河道中,底泥是陆源性入河污染物(营养物、重金属、有机毒物等)的主要蓄积场所。在不同的环境影响(温度、风浪和溶氧等)条件下,底泥既可以净化湖泊水体,也可以因富含污染物而成为潜在的内源性污染源污染水体,增加上层水体污染负荷。底质改善技术则是有效遏制这类内源污染物释放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有底质清淤及原位修复技术、景观河道生态修复型底泥疏竣与处理处置技术等。

(1)底质清淤及原位修复技术。

底泥生态清淤采用生态清淤工程将污染最重、释放量最大的上层污染底泥依据环保要求移出水体,避免因河流、湖泊内的底泥释放和动力作用下的再悬浮和溶出后可能造成的河水富营养化和藻类产生和发展问题,从而达到控制底泥释放二次污染的目的。它是控制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技术措施之一。

在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利用研发的环境友好型双固定化功能载体及筛选的具有高效净化性能的功能生物,通过河道底质良性生境的构建、定向强化净化及底质基质促进剂的使用,进行污染底质原位生态固化-覆盖联合修复。

(2)景观河道生态修复型底泥疏竣与处理处置技术。底泥也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其理化特性直接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可以考虑河湖底泥疏浚与底栖生态重建的优化协同,避免过量疏浚造成的河湖底泥生态支持力下降、疏浚底泥易地处理的环境和经济成本问题,发展可实施精准疏浚的河湖底泥生态修复型疏浚技术。

(3)底质基改造与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从单一的清淤、硬底化、引水冲污、曝气增氧等治理技术研究转为对多项治理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以降低河道治理的投资、运行成本和保证持续稳定的治理效果。对底泥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表明,相对于物理、化学修复,对目前以有机物含量高、Eh 偏低的重污染为特点的城市河道底泥,在改善基底理化环境基础上,采用生物修复,特别是植物修复方法可能更加适宜。

(4)疏浚底泥与处理处置技术。

根据疏浚底泥自然沉降速率设计水力疏浚底泥排泥场,避免水力清淤污泥随自然澄清液回流再次排入水体。针对清淤污泥,开发了高效脱水以及制建材、制陶粒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了疏浚底泥的可持续管理。

(5)底泥污染抑制剂技术。

针对底泥在厌氧条件下释放污染物导致水体水质恶化的问题,开发出具有强氧化作用、高效释氧作用、物理阻隔作用和化学固化作用等的底质抑制剂(材料),对抑制黑臭、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等具有显著、快速的控制效果。2.3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1)复合型生态浮岛水质改善技术。

以水生植物的优选和可修复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草植入为主要组成部分,对氮、磷营养物和有机物等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可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减缓藻类的增长速率、减弱藻类暴发程度),减少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景观水体换水 频率。无外部水源补充条件下,夏季可延缓藻类暴发时间1~2 d,暴发峰值也可降低约30%。该技术尤其适合北方地区以再生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滞流/缓流景观水体水质的保持与改善。

(2)多级复合流人工湿地异位修复技术。

通过多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的构建,解决了传统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不稳定、脱氮效果一般、填料易堵及冬季处理效果差等多项难题,使其出水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该技术对COD、总氮、总磷具有较好去除效果,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水质较差的条件下,出水水质仍可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要求,多级潜流湿地示范工程在稳定运行阶段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可达到70%~90%。该技术主要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及长期保持,适用于征地方便的地区。

(3)城市黑臭河道原位生态净化集成技术。

包括底泥污染控释与底质生境改善、黑臭河水生物栅净化与控藻、黑臭河水生态接触氧化等。形成了城市黑臭河道原位生态净化集成技术体系,将浮船式增氧机作为混凝药剂的投加、溶解、搅拌、反应的动力设备,从而把增氧和混凝有效地结合起来;科学控制增氧机与生态浮床之间的距离,消除增氧机对生态浮床上植物生长及其净化污染物的负面影响;利用生态浮床水下部分的接触沉淀和物理吸附作用,促进化学混凝后水体的加速和稳定澄清,防止增氧机工作及水流搅动引起的絮体再悬浮,保障工程效果的长效性。按该方法设计的技术系统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投资和能耗低、易于操作、便于管护、快速长效等优点。

(4)景观河道生态拦截与旁道滤床技术。

生态滤床是在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利用系统中的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具有投资少、运行维护费用低、管理简单、景观生态相容性好、自然社会效益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类型污水。

生态滤床一般通过旁河的形式,将河水引入滤床中,系统内填充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较强,且比表面积大的多孔介质,使其具备了良好的水力学性能,能较好地截留河水中的颗粒物。通过植物选择、碳源调控、溶解氧调控、前置或后置强化除磷等手段,提高其脱氮除磷效率。(5)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工程是一项建立在可靠的土壤工程基础上的生物工程,是实现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栖息地生态等功能的集成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重建受破坏的河岸生态系统,恢复固坡、截污等生态功能。2.4城市河水强化处理技术

(1)城市河湖水系原位强化处理关键技术。

开发缓流水体强化循环流动和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强化水体流动,削减水中污染物和营养盐含量,改善水质。提出了不同流速对常见水华藻类和混合藻类的影响,并提出了水华控制流速;对不同填料进行了接触氧化试验,筛选了最佳填料,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为叶绿素40%、COD 50%、TN 20%、TP 40%、NH3_N 60%。

(2)河道水体侧沟强化治理集成技术。

针对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工业废水、难以生物降解成分含量高、底泥污染严重、河道水体黑臭、油类物质浓度偏高现象显著等,提出以侧沟化学絮凝(即一级强化处理)和接触氧化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黑臭水体进行处理,可有效抑制黑臭现象。

(3)景观水体化学-微生物-水生植物复合强化净化与藻类过度生长控制技术。

针对景观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差、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过度生长等现状,通过微生物、化学、水生植物复合强化集成技术进行水质净化及控制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已研发出“改善景观水体水质的药剂投加方法及设备”和“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方法和设备”,可有效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4)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

技术从工艺创新、碳源补充、填料选择、防堵塞等研究,保证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充足的碳源提供,添加PHA聚羟基脂肪酸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五种有机物作为 碳源,研究了各种碳源的反硝化速率以及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得到麦秆、PBS和PHA添加后出水符合一级A的标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一级A标准时,出水水质可达到:COD为18~32mg/L,氨氮低于0.5 mg/L,总氮为1.5~3.5mg/L,总磷为0.1~0.3 mg/L,除总氮偶尔较高外,达到地表水体V类标准。

(5)污水处理厂尾水多点放流生态拦截技术。

选取最优填料组合,通过生态拦截填料的拦截吸附降低尾水中的污染负荷,尾水长期流过填料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可以进一步降解尾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后由大阻力配水系统将尾水均匀分布到第一级生态填料区上,经过底部布水廊道升流至第二级生态填料区,通过二级填料的尾水最终通过生态透水砖实现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后的分散排放。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河流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3城市水体修复技术的实践与成效 3.1城市水体修复技术的应用

水专项城市主题“十一五”期间建立了示范工程25项,修复城市河流超过50 km,水体总面积超过7 km2,所涉及的流域分布以及所应用的关键技术类型分布如图3所示。

3.2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应用效果

(1)太湖流域示范区主要水质指标提高一个等级,满足V类水标准。水体黑臭现象消除,水质好转,COD、氨氮、总氮、总磷均有明显降低,溶解氧有所提高。生态修复时氮、磷的年去除能力分别达到0.1 kg/m2和0.02 kg/m2。水生生物中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清洁水体指示种增加,浮游动物由原生动物为主转为轮虫为主,鱼类、底栖生物数量明显增多。

黑臭河道治理效果:溶解氧由0.5 mg/L提高至6 mg/L(平均),浊度下降80%,总磷下降60%,COD和氨氮去除50%~60%,氧化还原电位、透明度大幅提高,黑臭得以遏制,原本爆发性生长的藻类得到有效控制。

(2)海河流域示范区水质均满足IV类水体标准,水体臭味消失、透明度明显改善,河道浮萍及藻类生长得到有效抑制,沉水植物开始自我恢复,示范段河道内水生动物(如鱼类、底栖动物)数量也明显增多。

示范工程中集成了喷泉曝气、潜流湿地及其他几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各单项技术的优势互补。经过实际运行,对COD、TN、TP年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0%、90%和75%左右,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Ⅳ类要求,优势显著。

(3)三峡库区示范区污染物减排量(COD)约占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污染物排放量的15.1%。库区内城市水体水质提升了一个等级,基本达到了水体功能水质要求,水系基本畅通,流速提高近一倍,消除黑臭,与修复前水体表面较脏乱现象对比,修复后,水体清澈,表面无污物。

(4)巢湖流域示范区水质达地表Ⅳ~V类标准,水生湿生植物种类由14种增加到60种,浮游藻类多样性增加,原生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都明显高于恢复前,底栖动物种类数量也有较大提升,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水体COD、TN和TP分别下降了49.4%、7.5%和66.8%,经过生态工程净化,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22.4%,50.4%和39.1%,水质提高一个等级。

(5)温州九山外河、温州山下河、南宁可利江河道、南宁心圩江河道、昆明盘龙江示范河段彻底消除了黑臭,主要指标达到V类水标准要求;扬州鸿泰支河、曲江湖、南京江心洲、内秦淮河中段等轻度污染景观水体修复,主要水质指标达到IV类,常规污染物削减率平均达到30%。4展望

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已经完成了由污染治理到水体修复的过程,水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莱茵河、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成功的案例。近年来,先进国家在河流水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已由单纯的“污染控制”技术发展为“水生态的修复与恢复”,实现由以“水污染控制”为目标向以“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保护”为目标的转变。陆续开展了生态河床、生态堤岸等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工作,如日本的多木川、淀川等多条河流的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技术体系上,河流的水质改善技术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集成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流域污染特点出发,以流域为尺度构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的技术体系,从而达到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最终目的。

我国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还未根本解决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在后续的集成应用和工程实践中,应遵循“控源为本,调配优先,多元为辅,强化应急,景观共建”的技术思路,进一步加强对水体修复技术的综合集成和组合应用,强调协同控制作用,注重水体修复工程的运行管理和长效机制,必将推动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和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整治与发展 篇3

一、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现状

五宝镇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东端,地处长江北岸,三面环水,背靠明月山脉,距重庆市区约40公里,幅员面积41.2平方公里,是江北区唯一保留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农业人口占全镇的95%,是江北区正在重点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镇。该镇海拔200—350米,地形西陡东低,南北起伏较小;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充足,年均降雨量1088mm,年均温较高,积温也较大;土壤主要为紫泥土, 土壤pH值为6.5—7.5。该镇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44.8%;而该镇经济水平落后,2007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为78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78元,经济发展速度位于全区最末位。

二、该镇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对该镇经济的影响

(一)该镇耕地中旱地多且坡耕地比重大,人均耕地少

该镇的山堡、田坎、荒山很多,耕地中坡耕地比例大,坡度大于20度的坡耕地占耕地的80%以上,且由于地形的影响,大多分散分布,不利于大面积规模化的粮食耕作,制约该镇耕作业的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同时,由于该镇位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区,水田一般分布在狭长的沟谷、平坝区域,共有耕地200.24 hm2,其中旱地116.75hm2,占了58.31%,比重大。另外,2008年五宝镇人均耕地0.064公顷,低于全市人均1.07亩,人均耕地少。针对本地区旱地多,水田少,人均少且耕地生产率低的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新型的农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生产格局的转变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以刺激农业经济加速发展。

(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且大量农田荒废

该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镇域内农用地占全镇辖区面积的75.75%,林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0.72%,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所占比重大,约为30—40 %,而绿地面积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土质的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土地的生产效益,对该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未能起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效果,也给该镇土地合理布局增加了成本。另外,由于该镇的快速发展使镇区人口加速膨胀,居民出行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更高,出现了道路交通能力难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道路交通用地布置不规范的情况。同时,五宝镇的劳动力总量丰富,但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全镇劳动力总数的56%,大量的农田荒废,使得纯农业的村镇耕地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耕地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制约着该镇农业水平的提高,影响村镇经济能力的进展,制约该镇土地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实现。

(三)该镇是江北区的纯农业镇,产业结构面临升级换位的挑战

五宝镇的农村土地流转仅限于在农户个体之间的流转,农户与企业、村集体之间的流转很少,且大多是农用地在农户之间的流转,未实现耕地向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有效转变,引起该镇用地类型单一,产业特色、规模效益不明显,2007年其农业产值在全区的国内中仅占1.4%,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且将工业局限于对农产品的初加工,导致当地支撑产业的脆弱,也是使得该区的经济一直得不到很好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交通道路用地和工业用地所占比例小,未形成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带动,该镇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发展较为滞后,而第三产业还基本是空白,产业格局不完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三、以土地整理为核心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模式

乡镇级为单位的国土整治改变了以往农村土地整理单纯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耕地质量提高的方法,而是形成了区域内以土地整理为核心,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生态环境、社会公共事业相结合,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科学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区域的发展。

土地整理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土整治试点对五宝镇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将极大的改善五宝镇内部及与外界交流联系的状况,对当地的农耕事业、居民的经济意识都是巨大的冲击。在土地整治中,重视土地整理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结合,将适量的不利于进行土地整理的中低产田、坡耕地以及未利用地改造为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积极推进对集中连片农田与农村居民点聚集区之间内部交通,以及生态旅游区和中心村对外交通道路的完善和新建,形成经济交通网络,促进该镇与外界的人员和物资交往,从生活的各方面促进该镇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结合。促进土地合理有效地流转,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耕地流转的同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保障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证镇内的粮食安全以及区域的生态安全。保证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和城乡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污染对农田质量的影响;发挥林业优势,建设防护林,完善乡镇绿色体系。同时,应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按照从事生产的不同,重点对蔬菜花木果树生产人员、水产养殖业人员、副产品加工业人员以及旅游服务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技能的新型农民,为该镇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

土地整理与土地规模化、农业基地建设结合。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 拓展、丰富新时期农村土地整理内容。巩固五宝镇农业基础地位,搞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以合理的土地类型配置、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坡地、贫瘠地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使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农村居民点集中布局,充分有效地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主要发展花卉果树种植和特色蔬菜种植产业。积极利用江河、森林等资源,发展会议度假、休闲疗养等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以都市农业为基础、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先导、生态旅游业为动力的新型农业基地。

四、结语

当前乡镇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认识,而五宝镇的国家试点对于推进乡镇的土地利用合理化、科学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要使土地的利用真正适应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减少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以土地经济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实现,以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整治与发展 篇4

1 我国采煤塌陷现状

我国当前煤炭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矿区的环境容量逐渐缩小。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的采煤塌陷土地约占全国被破坏土地的1/10,而复垦整治率非常低,仅占20%左右。

以龙口矿业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地处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地表潜水位较高,村庄密集,公路、铁路、水系纵横交错。开采后地表沉陷,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区,对沉陷区的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截止2007年年底,矿区塌陷区面积28.5万亩,受损区居民6.9万人,中小学、医院面积205×104 m2,铁路、公路、河道长度21 km,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

2 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的意义

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它是一门综合学科的课题,包含有地形改造、生产能力的恢复、生态的完整性、经济和美学价值等问题。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它能使矿区社会安定;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信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使整治土地提高高而稳定的边际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适用性,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充分合理地利用矿区塌陷区整治土地,能够有效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持土地质量不退化,生产力不下降,达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目的。

3 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的措施

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塌陷地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服务。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的目标:加强我国矿区塌陷地的整治力度,满足国家建设用地的需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生成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地矿关系,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矿区塌陷区环境整治的管理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要充分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规划方案的设计;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建设。以确保工程质量为核心,对土地平整、耕作层、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建设等的工程质量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3.2 注重耕植土的保护

矿产资源是自然界的产物,而耕植土是人类造就的唯一的生命依附体,是植物赖以生存的载体。西方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耕植土的保护,当表土层被破坏需要治理时,总是首先将耕植土剥离保护起来,然后进行填充,最后将原表土层覆盖到原位置,使土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有效地保护可耕地。而在我国对耕植土的保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采塌陷过程中,耕植土或者被水淹没,或被作为其他用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应该在开采沉陷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保护好耕植土,更好地提高土地整治的效益。

3.3 因地制宜,综合开发

以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着力抓好立体型、共生性、种养加工型、节能型、生物工程型等开发模式的推广。对潜水位较低,塌陷区较浅的稳定区域,采取合理布置排水系统,降低潜水位,达到稳定耕地的目的,使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田耕种,水产养殖,多种经营一体化的道路发展。

4 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与矿井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土地整治的认识逐渐深刻,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会越来越明显。由于历史的原因,采煤塌陷地处理多以征用方式为主,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土地荒芜现象严重,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不仅给煤炭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在过去的土地整治中,由于重工程轻生物,重农业轻生态,使整治起点低,效果不明显。在土地复垦整治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与煤炭企业密切配合,根据矿区生产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采煤塌陷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做到定序、定位、定量、定用途,在资金和管理上予以落实。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利用效益,处理好土地整治与煤炭企业生产的关系,是关系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 结语

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需要土地、矿业、环境、农业等部门通力合作,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并认真贯彻实施,以保障矿区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结合我国采煤塌陷土地整治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矿区采煤塌陷区进行环境整治的意义,着重提出了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同时保障矿区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采煤塌陷,矿区,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清.矿山开采沉陷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6.

[2]谷志民,徐长安,吕况.焦作李封矿采空区场地的建筑适宜性评价[J].山西建筑,2008,34(2):128-129.

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汇报材料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以“四整治、四构建”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我单位开展了综合整治活动,现将开展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了加强对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我单位成立了以陈勇兵主任为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组织机制。

二、制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为了认真开展好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发展综合整治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对我单位开展发展综合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做了明确指示。

三、召开专项会议,落实发展综合环境整治工作。

为贯彻落实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精神,我单位召开了“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动员会议,会上,传达了市、区指导意见,宣读了农委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我单位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对我单位人员进行了思想动员,发动大家积极

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切实将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并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自查自纠会议进行认真学习讨论,并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四、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通过这次整治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我们重新核定了审批事项,对前一段的审批事项进行了梳理简化,最大限度压缩了审批环节,最大限度提高了审批时效。

2、整治执法环境方面,我们对今年来的执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范围和程序,简化了不必要的程序。

农村土地整治问题与措施 篇6

关键词:农村 土地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40-01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2009年、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出了关于土地整治的问题,表明了其占有的重要性位置。在以吉林、江西、河北为代表省份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改革的带领下,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土地改革都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然而,关于土地改革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以此确保土地改革措施逐步稳定发展。

1 农村土地整治改革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城乡之间的人地关系以及用地格局都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基础建设设施的增加使得城市的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双保”—保证经济的发展以及保证耕地红线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出现的土地闲置、低效、无序的利用问题也表现的极为突出。基于这种时代特征,现有设置的农村土地管理方法与之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无疑为农村土地整治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虽然党中央不断提出要加大农村土地整治的力度,但在根本的制度建设方面还不是很健全,出现的结构不够完善、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都会无形中制约着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进行。

1.1 分散的组织管理形式制约统一合力作用的发挥

随着农村土地整治由局部向全域的转变,随之产生的推进力量和资金上的困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单个部门的管理已不能完善很多工作,由政府领导农村土地整治才能保证整治工作的更好进行。

1.2 分散的资金投入,制约效益的提高

涉农涉地资金不同的设立依据、渠道以及来源,使得资金的交叉使用会引起重复性建设问题。由于缺少统一的资金平台,对于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新农村建设使得资金投入分散很难发挥其综合效应。

1.3 不同的管理标准,增加了统一管理的难度

包含农田水利、农房建设、土地平整以及田间道路等多项工程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每种工程均具有不同的规范标准,例如:农田水利工程技术标准就涉及了三项国家标准和七项技术规范而田间道路工程也涉及了两项国家标准和三项技术规范。不同的工程管理标准,导致工程建设、验收以及后期的管理缺乏统一性。

1.4 不同的建设主体和产权主体,对于项目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性

现行的农村土地体质项目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资,待到项目竣工后再移交管护责任人管理。土地整治中心只是建设者。因此,农民作为项目的被动参与者并不能决定最终的决策,使得最终的成果并没有真正保证农民的确实需求,农民积极性的降低对于后期的管理也产生了影响。

1.5 管理方式与管理需求的不相适应,行业管理需要更加规范

随着不断增强的农村土地整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整治作为专门管理机构,它的人才结构比较单一,发展较不统一。例如在房屋土建和造价水利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除此之外,约87%的人员文化水平仅为大专或中专学历的区县土地整治中心人员比较薄弱。

2 农村土地整治对策建设

2.1 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只有促进城乡区域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也是符合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城市建设用地设施需求的增加以及农村建设用的的减少和闲置,提出的农村土地整治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资本、土地资源的有效流动优化了城乡用地的格局和结构,为城乡的统筹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同时也通过改善城乡用地的级差收益,实现城市反哺农村,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刺激了农民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极分化现象。达到城乡联手发展、共同进步的有效机制。

2.2 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提高土地整治在法律上的重要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切实保证农村土地整治,在国家颁布的法律带领下,对土地整治的任务、方法及组织机构和所有参加者的权力、义务、成果检验等方面的问题都进行全面明确的规定,以法律为基础约束指导土地管理體制的改革,科学有效的保障土地管理制度的有序运行。

2.3 以政府为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结构

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部分,切实提升其在政府工作任务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对于农村土地整治机构的职能加以完善,将各部门的职责统一规划到农村土地整治的范畴,在各部门的合力作用下发挥管理机制的最大作用。

2.4 对于涉农涉地资金的统一管理,保障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

按照“专款专用、用途不变”的原则,发挥农村土地整治的主体作用,安排涉农涉地资金用于林、路、水、田的综合整治工作,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探索新的模式,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整治工作,一切利益为了农民,发挥收益返还机制,切实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保障其利益性。

2.5 改变管理方式

倡导规划管理,实现在政府的管理下完成项目的项、审批、设计、监理、实施、竣工验收和后期管理,构建一条统一的管理模式。

2.6 号召农民参与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多个利益主体中,农民是关键,农民是农村土地体质改革的主体,为此要不断加强农民农村土地体质改革的知识、能力以及责任感等基本素质,号召农民积极参与,提高农民参与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充分表达所需,奠定农民在土地体质改革的主体地位,发挥最大效应。

3 结语

农村土地体质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农村的土地整理管理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做到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提高政府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结构、对于涉农涉地资金的统一管理,保障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改变管理方式、号召农民参与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等,保障农村土地体质改革有条不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莉.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6):101-102.

[2]孙艳芳.探究农村土地整治[J].中国农资,2013,43(40):112-113.

[3]张永红.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土地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2011,67(5):45-46.

整治与发展 篇7

广东省位于祖国大陆的南端, 海岸线总长3368km, 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五分之一, 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另有500m2以上的大小岛屿759个, 岛屿海岸线长达1649.5km。广东省现有海堤1020条, 总长4032km, 捍卫耕地面积462.45万亩, 捍卫人口400万, 其中捍卫耕地5万亩以上的海堤有22条, 堤线长710km, 捍卫耕地1万亩~5万亩的海堤有110条, 堤线长1690km。

广东省海堤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解放前已修筑了部分海堤, 但没有形成体系.现在的海堤大部分是建国初期修建的, 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海堤的标准较低, 工程质量不高, 抗御台风暴潮的能力较弱.在随后的年代里, 尽管每年都对部分海堤进行加固扩建, 但标准仍然较低, 建设进度也始终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每年遇到台风登陆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广东省是我国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省份, 是全国台风灾害的一个重灾区和多发区.我国平均每年约有9.5个台风登陆, 其中广东就有3.54个, 占37%。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1年的53年间, 登陆广东沿岸的台风就有191次。由于地势的影响, 登陆广东的台风一般都是正面袭击沿岸, 引发的台风暴潮常常造成严重的灾害.建国以来发生的12次特大风暴潮灾害, 广东就占有5次。台风往往带来狂风, 大浪, 暴潮和暴雨, 对堤围造成极大的威胁, 引起的风灾, 潮灾及洪, 涝灾害十分惨重, 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台风暴潮还会引起咸潮上涌, 影响环境, 对沿海农业和渔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海堤除险加固技术

广东近期海堤建设主要是加固整治好原有海堤, 新建海堤较少, 针对上述海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破坏类型, 现将广东近几年来常用除险加固技术论述如下。

2.1 提高设计标准

要对海堤进行彻底除险加固, 必须按照有关新规范确定海堤设计标准。根据国家《堤防设计标准》、国家《防洪标准》及《广东沿海海河堤工程设计防御标准》等有关规定, 拟定重点海堤加固整治工程设计标准为:堤围保护耕地面积在1万亩以下的按10年一遇潮位、风浪设计;保护耕地面积在1-5万亩按20年一遇潮位、风浪设计;保护耕地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按20~50年一遇潮位、风浪设计;个别感潮河段堤围承担有城市防洪任务的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海堤堤顶设计高程采用设计潮位和设计波浪同频率组合加安全超高确定。海堤加固整治工程建设包括在原有的堤围上加高加宽堤顶, 部分堤线截弯取直或联围;设置防浪墙、护脚、护坡;涵闸除险加固接长, 增设消力池和齿墙;处理软弱堤基及堤身与涵闸等建筑物接合部位的薄弱环节。

2.2 加强消浪防冲结构

海浪冲击是危及海堤安全的主要因素, 建立良好的消能防冲结构是抵消波浪冲击的有效措施, 消浪结构不仅能削减波浪的爬高, 降低堤顶高程, 而且能减轻波浪对堤身主体结构的冲击力。消浪防冲措施包括抛石护脚、迎水面护坡 (含消浪平台) 、陡墙式挡墙 (防浪墙) 及生物消浪等。消浪防冲结构关键部位是外坡消浪防冲, 广东海堤外坡通常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护坡 (挡墙) 。旧海堤护面的加固措施应根据海堤等级、波浪状况和原有护面的损坏程度等综合确定。砼护坡的消浪效果要差于干砌石和浆砌石, 比较适宜于用在已有护面结构的情况下, 对原海堤斜坡式干、浆砌石护面及陡墙式干、浆砌石护面基本完好, 且过渡反滤层有效, 可采用在原护面上浇筑一层砼, 其新、旧护面应结合牢固, 连接平顺。对反滤层失效海堤需进行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护面加固。为了加强消浪效果, 可沿护坡面设置阶梯。如笔者前几年设计海堤加固整治工程, 海堤护坡采用现浇C20砼混合护坡, 即在设计高潮位+一个波高以下 (为波浪直接冲击区, 受力较大) 采用现浇砼单坡结构, 使其受力平顺, 整体受力好, 在以上部位为波浪爬高区, 波浪作用力大幅减小, 采用现浇砼阶梯, 限制波浪爬高, 降低堤顶高程、节省投资, 设计断面详见附图一。护坡砼或砌石的始末处及建筑物的交接处往往是护坡的薄弱环节, 应做好封边措施, 堤顶设置放浪墙时, 封顶应结合放浪墙基础。另外, 旧堤加固时应将原护面 (墙面) 排水孔外延接至新墙外, 新加固部分墙体的沉降缝位置应与原结构一致。对旧堤加固加高时, 若取土困难, 难以达到堤顶设计高程, 可采取在堤顶设置防浪墙, 能有效抗挡波浪的冲击, 减少堤身的填筑量。防浪墙的尺寸一般为:高度0.8~1.2m, 顶宽0.4~0.6m, 可砌成工字型或梯形断面。

据工程经验和试验研究, 在防浪墙上设置一弧形或梯形挑浪嘴, 能够有效减少波浪反射, 使冲击水流回转。对斜坡式、混合式断面堤身, 可设置消浪平台消浪, 降低波能, 高程一般在平均高潮 (水) 位, 平台宽度为波高的1~2倍。

2.3 堤基加固

广东的海堤大多建在软土地基上, 软土一般为淤泥和淤泥质土, 软土特性在全国沿海地区中是较差的, 具有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的特性。旧堤加固、扩建时如设计不当易产生整体失稳和较大的沉降, 所以在软土地区应进行堤基设计, 验算其稳定性和沉降, 当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还应进行堤基处理设计。对于旧堤加固, 当整体稳定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又相差不远时, 采用堤脚设置反压平台可很好解决稳定问题。地基为淤泥、泥炭土时, 一般尽可能挖除;当厚度较大和分布较广而难以挖除时, 可采用打砂井或砂坑加速排水, 使大部分沉降在施工期发生, 并调整施工速度, 结合堤脚镇压台, 使地基土强度的增长与填土重量的增长相适应, 以保证地基的稳定。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考虑采取人工加密措施, 适当填充一定数量的粗颗粒 (粗砂和碎石之类) 并压实, 使之达到与设计相适应的密实状态, 然后采取适当盖重, 加固排水、反滤等防护措施。

2.4 岸滩保护设计

对堤前滩涂有侵蚀性的海岸, 堤防并不能防止前滩的冲刷, 应在海滩的侵蚀深度处修建保滩护岸工程, 工程措施可采用丁坝群以及丁坝群与潜堤相结合的布置, 使泥沙在坝 (堤) 格内淤积。参照广东近几年来的海堤护岸工程建设经验, 丁坝坝长30~50m, 坝距2~4倍坝长, 方向一般与海堤轴线正交, 坝头坡度不陡于1:3.0, 结构为堆石坝, 坝头前沿抛石保护。

除以上所述工程措施外, 还应采用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方法, 在滩涂内应大力推广种植红树林等植物, 以消浪、促淤和保滩。

3 结语

广东海岸线较长, 修建海堤较多, 长期受台风、海浪的破坏, 存在较多的工程问题, 造成原因也是多方面, 只有深入了解造成的原因, 才能提出合理的加固整治措施。海堤加固整治工程首先要确定其设计标准, 建设的重点是迎海面护坡 (挡墙) 加固。海堤加固处理措施有多种, 往往需要经过综合分析比较, 才能选定适宜、有效的措施, 有时甚至需要多种措施并用, 才能排除隐患, 取得较好效果。海堤加固整治设计是个长久的、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课程,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采用新技术, 才能够有效处理工程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我省的海堤发展基本概况进行分析, 对海堤加固整治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加固整治技术作出探索。

整治与发展 篇8

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1) 保护耕地资源, 落实了占补平衡政策。自2008年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来, 全县新增耕地2 000余亩, 全面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既有效保护了耕地, 又确保了建设项目合法及时用地, 保障了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

2) 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通过综合整治, 项目区内基本实现了“田成方、路通畅、林成网、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格局,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促推农村土地流转, 使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

3) 规范建设用地管理,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整治, 推动了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镇集中, 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产业向园区集聚, 整合了资源, 提高了基础设施共享度, 实现耕地增加、用地节约、布局优化、要素集聚的目标, 同时促进农民有序建设, 规范了农村依法用地。

4) 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 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依据近年来全县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每年需新增建设用地约800亩, 其中耕地占用约400亩, 用地缺口较大。全县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村可置换城乡建设用地潜力约为5万亩, 新增耕地潜力1.2万亩,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 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足的矛盾, 有力地支持了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 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1) 齐抓共管合力不够, 部门衔接困难。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涉及土地整理复垦、水利灌溉、生态环保、道路交通等诸多方面, 需要聚合国土、发改、财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住建、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力量, 但在该类项目实施过程中, 部门配合协调工作困难, 存在相关部门“抢占资源”、项目重叠交叉等问题。

2) 规划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设计欠合理。部分设计单位在编制项目设计时, 缺乏分析论证, 设计方案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 出现竣工后耕作困难的局面。

3) 资金来源单一, 市场机制薄弱。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般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 虽然近年来投资渠道有所增加, 但在资金的投入和运作机制上仍过于单一, 造成项目需求和投资不足的矛盾。

4) 后期监管不到位, 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范围广、战线长, 涉及工程种类多, 管理人员少,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工程建设质量监管难度大;由于项目涉及到拆迁、土地权属关系等群众切身利益, 协调难度大、周期长, 影响项目正常施工。

3 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对策及建议

1) 明确责任, 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整合各部门资源, 统筹项目、资金和规划, 建立健全工作组织协调机制, 落实共同责任机制, 真正做到优化配置资源、捆绑使用资金, 催生综合效益。强化责任, 县、乡、村、组、农户逐级签订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 明确责任, 将土地综合整治的各项内容予以细化量化, 并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 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 对没完成任务的乡镇, 按考核要求给予处罚。

2) 科学、合理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坚持“流域治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协调”的原则, 科学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 具体做到“四个结合”, 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与产业化结合。坚持规划先行, 改善农村面貌, 美化农村居住环境, 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 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管理目标。

3) 整合各方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土地综合整治正处于发展阶段, 项目将日益增多, 这是一个投资大、回收期长的事业, 为推动该项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必须大力引入市场机制, 开拓整合涉及土地整治的部门及民间资本, 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流转, 建立市场导向, 实现多元化融资。 (1) 土地整理复垦专项资金; (2) 中央和地方的其他涉农惠民资金, 包括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移民等部门涉农资金, 聚合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农土资金、耕地开垦费、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等涉农资金; (3) 加快土地流转, 吸引社会资金; (4)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得土地增值效益, 城镇反哺农村; (5) 社会企业的收益。将以上各项资金整合起来, 形成合力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办好办实。

4 结语

土地综合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繁荣, 这就要求不但确保规划的精确落实, 还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 通过多渠道、多层面, 全方位的工程施工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同时, 加强宣传, 让农民了解项目性质、设计方案、资金来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等情况, 并通过走访、征询、公告等形式, 广泛征求村民组织和农民群众对土地规划设计的意见, 使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项目监督管理和施工建设当中, 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不断调剂到城镇使用, 促进城镇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同时把获得的土地级差收益返回农村用于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战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按照产业化方式运作, 通过转包、出租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 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最终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化和投资受益最大化, 达到土地综合整治的目的。

企业信用缺失与整治 篇9

信用是经济和社会当事人之间在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上形成的履约行为。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 又属于经济范畴, 是近代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促进经济以更高速的发展势头演进、规范市场秩序以及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准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宏观上, 信用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 扩大了经济规模

(1) 信用作为经济世界中运行的”润滑剂”, 大大降低了以交易成本为对象的”摩擦力”。交易前由于信用的存在减少了消耗在搜索商品信息上的时间、财力和精力;交易过程中信用防止机会主义行为,节约讨价还价成本的无谓付出;在交易后形成的良好的商品质量、优质的售后服务,避免退货、交易纠纷等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市场交易顺畅进行。同时,多种多样的信用工具的存在可以代替现金流通,使一些债权、债务相互抵消,这就大大节约了与现金流通有关的各项费用。

(2) 信用创造的各种支付手段的多样化会有效的提高了经济交易数额,并进而提高了生产规模。

(3) 信用的存在形成的金融领域的发展推动着巨大规模的闲散资金向生产领域转移,从而扩大了生产规模,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为全社会分享。

2. 微观上,信用为经济主体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1) 信用是经济主体打造品牌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表现形式的今天,试想一个企业信用缺失,其必然在其发展路程上失去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最终被市场淘汰,以失败告终。反而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制度,该主体必能打造出一个优势品牌,并不断得完善该品牌。其实品牌就是信用的标志,是企业长久以来重产品质量、重服务质量、重信用建设的结晶。

(2) 信用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的保证。经济主体获得融资的渠道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融资渠道都是以信用作为支撑,信用的有无及信用机制的完善直接影响经济主体获得资金的能力。

(3) 信用有利于经济主体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信用则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一个有较好信用的企业往往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使企业员工充满自豪感,激发员工为企业荣誉而努力的激情并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信用较好的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与员工建立起互信机制,建立起个人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的意识,从而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使企业充满生机活力。没有信用为基础,企业文化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如无本之木。

(4) 信用是优化经济主体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经营过程,从投资到生产到销售,都与外界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工商、税务、物价等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职能部门,经营合作者、贸易伙伴等都与企业经营休戚相关。企业只有讲求信用,对消费者童叟无欺,对经营合作者真诚以待,对贸易伙伴诚实守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规则,才能创造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和谐的外部环境。

然而在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却失现象, 给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历程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尤其是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令人担忧,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表现为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造成我国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的严重阻碍、扩大了市场风险并影响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

二、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

1. 融资信用

我国企业主要以债务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其中大部分融资是依赖于银行贷款获得,然而依赖于银行却又失信于银行却成为了普遍现象。企业普遍偿还贷款的能力偏弱,普遍靠短贷长用、贷新还旧的方式来维持运行。更有一些企业根本无意偿还贷款,并涉嫌欺诈银行贷款并被告上法庭。

再者,一些企业借改制的机会逃废银行贷款,通过破产、分离、兼并、承包、租赁、重组、拍卖出售等方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造成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2. 企业之间的信用缺失

企业之间的信用缺失表现在相互拖欠货款、合同欺诈、违约行为、商标和专利技术侵权。

(1) 相互拖欠货款。大多数企业深受相互拖欠的困扰,甚至名牌大企业也存在拖欠小企业的现象,企业间的拖欠逐年攀升,居高不下,拖欠相互交织,债务链条越来越长,拖欠户多面广,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严重困扰着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破坏了企业交易信用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2) 合同欺诈、违约。合同欺诈和违约案件在我国企业之间发生的频率很高。我国每年因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资料,2005年全国工商机关查处欺诈等违法合同案达2.66万件,涉及金额达28.88亿元,全国共查处合同欺诈案件5842起,罚没款1.1亿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29件。

(3) 商标和专利技术侵权。2007年上半年查处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数继续增长,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5959件,比上年同期增加466件,增长幅度为3.01%。

3.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缺失

主要表现在制假售假、质量欺骗等,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的资料,2007年上半年,查处经营者对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等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作虚假宣传的案件3876件;不正当有奖销售案件358件。2007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36.33万件,比上年同期增加4599件。

4. 企业与政府机关之间的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拖欠税款、财务信用作假

四、成因分析

1.

信用文化与历史的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得商品经济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造成中国经济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并且在如此长期的封建专制时期里, 国家分分合合, 战乱频频, 人们没有任何的权利和保障可言。目前经济转轨期, 社会大体上缺乏保障制度, 这样的生存环境里, 人们内心状态是恐惧、焦虑、担忧, 因而严重地扭曲了人们的诚信意识。

长期的封建专制和儒家的传统道德伦理文化长期侵蚀,形成了中国人普遍浓厚的家族观念,并形成了以家族为特征的单位组织。在极端的家族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强调自己是某个家庭的成员, 强调和某个家庭的血缘关系, 并以此来建立一种信任关系。这种意识和观念导致我国的整体的信用特征是局限的、收敛的。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资源完全由政府配置, 所有经济活动都按照政府的指令计划来进行,信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相互间没有建立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导致全社会信用关系的基础十分脆弱。文化的和历史的因素导致我国的信用基础十分薄弱。

2. 产权制度

我国目前现状是国家产权占据主要地位,国有产权界定国家为产权主体,然而在事实上国家无法作为财产权利的人格代表,形成产权主体缺位。这样一种产权主体缺位的事实导致我国企业整体上缺乏信用规范,或者是虽然有一定的信用规范,却毫无效力。

在产权主体行使的层面上,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对称,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企业盲目扩大资金需求,忽略了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缺乏投融资承担风险的责任和意识,没有信用约束力。再者,产权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使得企业获得资金强烈依靠银行,而对银行而言,其内部机制也极不健全,内部贷款责任不明,控制制度无力,管理不规范,风险管理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大量出现,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这样政府不得不运用其国有信用为银行担保,使信用缺失的事实在整个社会和各个层次扩张开来。

3. 信用管理体系的缺陷和不完善

在立法方面,虽然出台相关的信用保护法律,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以诚实守信作为法律原则,对诈编等犯罪行为也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立法没有相关信用法律责任明确界定,并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信用领域的监管环节薄弱,对从企事业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和资信评估等,缺乏监管, 造成虚假信息盛行。

执法环节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已成为司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严重打击了诚实守信者的信心,助长了失信者的气焰。

信用管理的另外途径是以市场化为特征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然而社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在我国规模小,经营分散,竞争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发挥对信用行为的奖惩作用。缺少公正、独立的信用调查、征信、资信评估等方式,因而并没有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对称程度,使社会整体仍大致处于信用信息非对称状态。

五、治理途径

1. 诚信与道德教育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传播手段,对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长期的信用教育,使信用规则和管理以及信用相关法律法规在全社会深入扎根。在教育领域,使信用教育纳入教育各个层级的课程体系,将其纳入正规、常规化的教学内容中,从小学、中学就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并进而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采取多种形式长期持久地进行全面教育,使人们在市场上都能守法守纪、待人以诚、待物以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信用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 产权制度改革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明确产权主体,使企业有真正的所有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走股份制改造道路,并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明确产权主体的责任,形成高效和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和科学的产权交易定价机制,并使产权的交易程序规范化和法律化,使产权之间的交易机制科学化合理化。再者,政府要加大力度形成稳定的政策环境,保护企业的产权制度。

3.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对企业外部的信用环境,应借鉴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经验,我国应大力推进和规范发展包括资信公司、担保公司、资信评级机构、资质认准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强政府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管,保证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独立、公正、客观、平等地以第三者身份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产品或服务。

对内, 企业应建立并完善自身的信用治理, 培育企业自身的信用经营理念, 使企业内部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 使之尽量精简高效,断绝信用风险的内部扩散;建立有效的内部信用组织机构,完善其信用风险的分析与计量功能;最后, 完善奖惩规则、激励约束机制, 吧信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4. 法制的建设

(1) 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应建立和完善关于企业征信的法律制度,对信用数据的公开,合法、正当的收集与使用,信用等级的评定等都应通过立法的形式作出明确的界定,使人们在建立、培养和使用信用的社会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可考虑修订若干特别法规,如关于债权管理、关于逃废债务处罚等。 (3) 为了保证信用规则对交易者的有力约束,应加强对规则执行的监督,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职能作用。最后,加大司法力度,落实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提高执法效率;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和北京国商资信评估公司的调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资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管理总局网站资料

[4]张花张禄秋:企业信用缺失的文化探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海口着手保护与整治骑楼 篇10

据悉, 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日前启动。一期工程启动范围总面积约13.37公顷, 改造与保护内容包括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重要节点及景点建设、骑楼及街立面修复、市政配套设施改造, 旅游设施改造等。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也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 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的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 共有大大小小的二至四层骑楼建筑数百栋, 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中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2009年, 海口骑楼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等一起入选十大“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当地政府计划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综合整治, 将其建成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集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关系 篇11

一、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规划编制滞后,村庄建设盲目扩张

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条件的局限等,河南省部分村庄无规划或者规划滞后,造成村民随意、盲目建房,村庄规模无限制向外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由于缺少规划指导,村庄内民居布局较为凌乱。

(二)空心村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内空外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河南省重点农区典型村庄空心化演进态势来看,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内部生活空间拥挤、自然灾害频发、居住环境恶化等因素往往构成农户外迁和农村空心化的离心力,而村庄周边的开阔空间和相对丰裕的土地资源成为空心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村容村貌较差,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部分村庄内建筑质量较好且可以保留的民居仅占少数,大多民居建筑质量较差。村内节点景观缺失,没有设置中心活动广场,村庄入口景观不明显。

(四)道路交通问题严重,现有道路系统不完善

多数村庄内主干道多为土路,硬化率低。同时,多数村庄还存在现有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尽端式道路过多,道路普遍偏窄,不能满足消防需要,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加之河南省多数地区乡镇、村庄固定时间有集市,在赶集期间,村内道路被临时商铺占据,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农用地格局凌乱

农田细碎零散,田块面积小,大面积耕地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规模经营,也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整洁。多数村庄内存在坟地,长期占用耕地。另外,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将厂房建在自家田地内,也造成了占用耕地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实施村庄整治要与规划编制工作相结合,强调规划的龙头地位,以规划引领建设。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强调指导性,做到规划先行,要与小城镇紧密结合。

(二)加快空心村改造进程

推进空心化村庄的空间、组织、产业“三整合”,以村庄规划为契机,推进农村地域系统的空间重构、组织重建和产业重塑,形成统一空间格局,实现城镇与村庄的功能衔接,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与空间优化布局;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对村庄内部废弃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民居或者设置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庄内部居住环境,加快对空心村的改造。

(三)推行村庄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对村庄内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挖掘不同村庄不同的历史风貌,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风格,形成各有特色的农村新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对村庄现有建筑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不同质量类别的建筑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协助整修危房,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各类规范标准,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等级。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新道路,或者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硬化等,改善道路质量。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停车场,避免车辆在村内无序停放。村庄内的活动广场在赶集期间可作为集贸场地,避免村民沿街搭建临时商铺,占用道路。

(五)开展农田整治

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墓地,将原有坟地进行迁移。做好村庄产业规划,在村庄内预留产业发展用地,避免村民随意建设厂房,占用耕地。通过土地整治使村庄的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用地、林网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更加合理。

村庄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更多经验。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村庄规划的主要切入点。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是推进村落整治,对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起规划、一起建设、一起更新,建设现代新村;促进城乡互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真正实现村庄规划的良性发展。

化工园区环保整治与监管模式 篇12

近年来,随着公众维权、媒体监督的日益增强,部分中小化工园区以停产整治形式被挂牌督办,企业将面临着长期停产的风险。各地对化工园区的环保整治与监管有一些研究[4,5,6],但现阶段环保整治和监管存在复杂性、系统性。本文对当前化工园区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环保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一种环保整治与监管模式,为化工园区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项目入园门槛低、整治走过场

有的化工园区发展初期招商选资作用不强,热衷引进东部搬迁的问题项目,引进一些高利益重污染的项目,仍然以污染环境为代价,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而且,每逢环境整治,企业以前期引进时的“优惠政策”、环评要求为理由,抵触整治心态强,存在“等、观、拖”等思想,往往整治搞应付、走过场,不断的欠新账,更难还旧账,形成恶性循环。

1.2 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滞后

有的园区雨水管网排放严重超标废水,污水管网因地下沉降、破损收集不到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难以控制、出水长期超标排放,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甚至闲置处理能力,存在治污设施虚假运行、超越管直接排放等恶意违法行为,造成局部区域流域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园区企业排放废水日益增多,而处理能力没有增加,有的化工园区甚至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就盲目招商引资,最终导致生态破坏。

1.3 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企业建厂时间早,车间设计理念远远落伍,生产装备差,生产工艺落后,车间自动化水平差,废气收集不到位,车间废水收集池、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均采用地埋,雨污分流不彻底,“跑、冒、滴、漏”现象明显,末端治理设施效率低,而且企业主动整治意识差,利用园区初期条件差和监管漏洞,通过私设暗管偷排、在线监控数据作假、雨排口偷排废水等方式规避监管,想方设法减少治理成本,造成区域环境质量显著下降,群众反响强烈。

1.4 环保监管力量少、力度弱

各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园区配备环保监管人员少、装备差,监管企业数量多,夜间、节假日、周末等非正常上班期间监管力量薄弱,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没有形成威慑力。同时,化工异味成因复杂,污染物溯源难,环境监测跟不上相关要求,对园区环境连续监测能力差,且国家没有制订完善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基层监管人员靠“鼻子”监管。

2 环保整治主要对策

2.1 园区层面

2.1.1 严格项目准入,淘汰整治无望项目

化工园区应开展规划环评和审批,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严控生态底线,做好绿色招商,严格筛选入园项目,坚决摒弃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做好产业选项和发展定位,多引进上下游产业链对接的项目,发展园区内循环化的项目。邀请专家科学论证整治方案,淘汰经整治后仍然存在突出问题的项目,鼓励兼并重组,以新带老,腾笼换鸟,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化工园区应集中建设供热、供气系统等公共设施,污水厂建设要紧跟园区的发展,超前建设、同步运行;固废处置中心要优先解决园区企业的存量,并与企业同步发展、新增处置能力;注重绿化带、防护林的规划建设,选好种植的品种,减轻园区废气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全面废除地埋的公共污水管网,将地下管网改为地上明管(宜用PP管),并建设科学的雨排系统,全面监督企业排放的污水和雨水。

2.1.3 推进“智慧环保”建设

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建设汇集企业“一厂一档”信息系统、排污总量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园区环境空气VOCs监测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末端废气治理设施运行工况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大气污染预防预警等一体化平台,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相关数据,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

2.1.4 强化体制、机制的建设和落实

园区管委会联合环保部门成立监管部门,建立24小时值班巡查、有奖举报、企业联防联控、企业排污信息实时公开、治理设施故障汇报、自建焚烧炉的环境准入标准等系列制度,将企业环保整治提升工作、不利气象条件的预警执行情况、环保守法行为与项目审批、总量安排、信用等级、专项资金补助等方面挂钩,不定期召开环保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培训,及时通报环保违法案件,提高企业守法意识。

2.2 企业层面

2.2.1 提升生产装备

进一步建设和使用固体投料器、液体抽料间、环保型真空泵、离心间房等,设置泵前泵后冷凝,选用高效冷凝器、高效干燥器等先进设备等,淘汰水冲泵、老式热风循环烘干设备、平板式离心机、列管式冷凝器、高位槽等,杜绝敞开式抽放料、敞开式离心,储罐设置呼吸阀、氮封装置、平衡管、冷凝器等,从源头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

2.2.2 提升废水处理和雨水系统

强化废水分质分类收集处理,提高高浓废水预处理能力,如配备脱盐、脱溶系统,控制车间废水用量,增加溶剂套用、废水回用等循环措施。废除厂内地下雨水管道,建设现浇混凝土的雨水明沟,高低浓废水池改造为地上池或池中罐,地下管道改造为明渠明管或明渠暗管或高架;各围堰区建设排水系统采取防腐、防漏措施,设置控制阀门,分类收集处理;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应急池,至少将前30分钟的雨水收集至废水站处理,确保雨水、污水达标排放。

2.2.3 提升VOCs治理措施

加强生产工艺路线的优化改造,减少人工上料和中转物料过程,减少敞开式抽料和离心,加强废气冷凝预处理,选择重力转料、氮气压料等管道输送,选择较为先进的“二合一”、“三合一”离心机,采用隔膜泵外循环取样方式,淘汰敞开式取样或釜底阀放料方式,危废须规范存放于密闭的容器和房间内,各点位必须全面提升废气捕集率,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同时加强末端治理,选择先进的治理技术,优化治理方案,并经专家科学论证。

2.2.4 提升守法意识

从建厂初期,企业就必须做好工艺和车间的设计,提升科研和装备水平,重视源头削减和过程管控,做好精细化管理,分解车间责任,强化厂内监督,层层传导环保压力,将环保整治转变为发展生产力,构建企业内部小循化系统,纵深产品链的发展。同时,严格落实园区制定的制度,如雨水责任区、废气管控措施、LDAR泄漏修复与检测等,及时公开环保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3 环保监管模式

3.1“一企一管”监控废水

园区公共污水明管只允许每家企业设置一个接入口,企业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厂内缓冲排水池后再经泵送至园区污水管网至污水厂,末端设置废水在线监测仪、排污口阀门和视频监控,接入的排污管道设置视盅,实现排污全线可视,并将废水在线监控房和废水采样点一律移至厂区外,委托第三方机构运维管理,所有监控房钥匙统一上交保管,保障监管人员及时采集水样,对异常进水的企业进行关阀停排,也杜绝伪造或篡改在线数据、私设暗管排放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水厂进水水质稳定。

3.2 分段明沟监管雨水

企业经明沟改造后,设置不超过2个的雨排口(便于日常监督管理),园区公共雨水管网设置雨水观察井以便监管各段雨水,在企业雨排口建设雨水自动采样器、在线监测仪、流量计和视频装置等,委托第三方机构运维。园区路面雨水及时通过明沟直接引流,最好不与企业雨水混流,便于精准查找问题.日常还应重点检查企业初期雨水池、应急池是否违规存放高浓废水,是否违规设置三通阀、四通阀和相关管路等,杜绝企业利用雨水沟超标排放高浓废水。

3.3 依靠科技监管废气

针对末端有机废气在线监测仪建设成本高、运行不稳定、标准不完善等,实施对末端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状况监控,如对RTO焚烧设施的炉膛温度、喷淋设施的喷淋泵以及等离子设施等的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控联网,杜绝企业擅自停运、不正常使用设施的现象,可明显改善园区环境空气质量。建设园区内、园区周边、敏感点的VOCs自动监测站或者恶臭电子鼻在线监控设备,开展激光扫描、无人机侦查、高空摄像、红外气体成像等智能化装备辅助监管,全面分析园区废气影响程度、变化趋势,及时预防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3.4 借力监管

污水厂做好纳管水质的监管,固废做好企业产生、转移、库存量的监管,对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管理部门。政府以购买服务形式邀请第三方环保监理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管,以购买监测数据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园区环境空气VOCs监测站运维,对企业的废水、废气采样业务可外包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对第三方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弥补环保监管人员素质、数量、监测能力等短板,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

3.5 错时执法

除日常对企业、污水厂、固废处置中心、园区环境等进行监督外,还要利用夜间、周末、节假日等非正常上班时间进行错时执法,弥补科技手段监管漏洞,实现“人防”和“技防”的结合,如“飞行监测”企业末端治理效果,“飞行斩污”企业雨水排放口,实时监控末端治污设施运行,及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企业守法排污和内练“硬功”。

3.6 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废气管控

因园区废气总量大,企业无组织废气收集差等,且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难免对周边敏感点有一定影响[7]。这需要建立与气象部门联动会商机制,分析气象条件对园区周边的影响程度,结合日常巡查和企业自查,构建预警发布和实施体系,提前按照预案要求,对废气量大、厂界异味明显、装备差、管理不到位的车间进行临时性停限产管控,并严密期间的督查,结合污染物变化趋势情况,进一步采取科学的废气管控措施,确保废气不影响周边敏感点。

4 结语

化工园区环保整治就是要想方设法弥补环保基础设施和监管的漏洞,依靠技术的发展,落实好企业治污主体责任,以新的法律法规、排放标准等颁布和修订为契机,激发企业治污积极性,补齐短板,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园区环境形象。本文是基于笔者在化工园区环保整治和监管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可为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许铭,吴宗之,张悦,等.我国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分布特点[J].现代化工,2014,34(2):17-19.

[2]马生柏.浅谈化工园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5):127-128.

[3]樊薛伟,贾志红.如何加强对化工园区环境监察的对策与思考[J].2016(5):245-245.

[4]李建军,徐明,王志良,等.浅谈化工园区废气综合整治[J].污染防治技术,2012,25(4):69-70.

[5]焦海,卞为林.浅谈化工园区混合化工废水治理[J].环境与生活,2014(16):139-139.

[6]万林,陈海棠.典型区域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M].北京:石油化工出版社,2014:162-184.

上一篇:音阶练习下一篇:一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