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前后

2024-09-03

整治前后(精选4篇)

整治前后 篇1

为改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不合理使用现象, 卫生部2011—2012年连续发布两项关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分别力争控制在60%、40用药频度 (DDDs) 以下。为了解我院在2012年12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笔者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病历、处方中的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此期间我院住院信息系统联网运行病案室出院患者病历、处方及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系统的数据。

1.2分析方法按季度统计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时间, 抗菌药物名称、规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信息。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分析方法。DDDs=总用药量/该药DDD值, 计算各药DDDs, 各抗菌药物的DDDs值相加, 得出累计DDD数。使用强度=[累计DDDs/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日]×100。位次比=药物金额序号/DDDs序号。位次比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 比值越大, 说明日使用人次越多, 日治疗费用越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评价标准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结果

2.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表1) 我院住院患者住院药品总额呈下降趋势, 抗菌药物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百分率、累计DDDs、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出院人次略有升高。

2.2各季度使用各类抗菌药物使用品规、金额、DDDs及排序 (表2) 整治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中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无论是使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还是DDDs, 均居前两位, 且远远高于其他抗菌药物, 差距很明显;整治后头孢菌素类虽然仍稳居第一位, 但其品种数量、销售金额及DDDs已较专项整治前有大幅度下降, 而青霉素类销售金额虽然仍居第二位, 但DDDs已被氟喹诺酮类赶超, 退居第三。氯霉素类2012年3季度在销, 4季度即退出本院。值得注意的是, 2013年第3季度本院开始使用糖肽类药物, 这说明我院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2.3 DDDs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位次比及DDDs (表3) 整治前 (2012年第3~4季度) 销售金额与DDDs居前四位的是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整治后:①奥硝唑退出前十位;②哌拉西林舒巴坦无论是销售金额还是DDDs均呈下降趋势;③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依然稳居前三位;④头孢曲松DDDs猛增至第一位;⑤阿奇霉素挤进前十位, 且上升速度较快, 至2013年第三季度DDDs已跃居第6位。从DDDs看, 前十位抗菌药物中有5种均属于β内酰胺类, 尤其是头孢菌素类占4种。DDDs排在前两位的均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特殊使用级头孢吡肟专项整治后未出现在前十位。

3讨论

本文数据显示,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均明显下降, 且在2013年第三季度基本达到卫生部规定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和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s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及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住院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均呈逐季度下降趋势, 且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说明通过专项整治,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趋于合理, 降低了抗菌药的使用量, 节约了卫生资源。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为主。β内酰胺类使用金额居首、应用品种数最多、用药频度最高。尤其是头孢曲松, 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 具有杀菌力强、毒性小、变态反应发生率低, 价格低廉等优点, 整治后DDDs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喹诺酮类药物, 特别是第三代喹诺酮类, 抗菌效果好, 对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均有较强作用, 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的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 较少产生耐药性[1,2], 故一直处于前三位。阿奇霉素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敏感, 且半衰期长, 每日只需1次给药, 同时其在组织内浓度高于血浓度, 是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有效而安全的药物。经临床药学方面的专家对全院临床医生进行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后, 阿奇霉素在2013年3个季度DDDs排序逐季度上升。硝基咪唑类以替硝唑为代表,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 且半衰期长, 不良反应较甲硝唑少而轻, 在我院作为临床常用抗菌药。相反, DDDs排序前10位中未出现氨基糖苷类药物, 因其不良反应较大, 发生率较高, 我院临床应用频率较低。

整治前除限制使用级的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克肟、哌拉西林舒巴坦外, 特殊使用级的头孢吡肟出现在DDDs排序前十位, 说明我院临床医师有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经过整治,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利用电子系统设置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权限, 以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和时限等系列措施,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占总DDDs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 2 01 3年3个季度DD Ds排序前1 0位未出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十位的抗菌药物都是基层医院的常用药, 用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接近或大于1的品种数较多, 说明我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倾向于使用性质稳定、疗效可靠、价格适宜的药品, 而不是一味追求价格较高的药品。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出院患者病历、处方, 将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 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 (DDDs) 、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均明显下降, 且在2013年第三季度基本达到原卫生部规定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及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住院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均呈逐季度下降趋势,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专项整治后DDDs排序前十位的抗菌药物都是基层医院的常用药, 用药金额与DDDs序号比值接近或大于1的品种数较多。结论 通过专项整治,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趋于合理, 降低了抗菌药的使用量, 节约了卫生资源。

关键词: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专项整治

参考文献

[1]王迎春, 陈小英, 叶楚宁.2007~2009年门诊和住院患者抗感染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 11 (3) :206.

[2]蔡伟明, 马晓鹂, 陈朝明.2007~2009年我院喹诺酮类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师, 2011, 14 (6) :843.

整治前后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2459份, 其中整治前803份, 整治后1656份。

1.2 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

细菌培养和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 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 结果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CLSI) 制订的标准进行判断。MH培养基来自郑州博赛微生物公司, 生化鉴定管来自杭州天和微生物研究所, 所需药敏纸片来自北京天坛生物公司。

1.3 质量控制

所用培养基和药敏纸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控合格。

2 结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1年共收到标本803份, 其中内科692份, 占86.5%, 外科22份, 占2.7%, 其他科室89份, 占10.8%。整治后1年收到标本1656份, 其中内科845份, 占51.0%, 外科348份, 占21.0%, 其他科室463份, 占28.0%。整治前共检出细菌196株,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7株, 占18.9%, 大肠埃希菌78株, 占39.8%, 铜绿假单胞菌32株, 占16.3%, 其他菌49株, 占25.0%。整治后共检出细菌426株,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4株, 占29.1%, 大肠埃希菌142株, 占33.3%, 铜绿假胞菌54株, 占12.6%, 其他菌106株, 占25.0%。整治活动前后3种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对比见表1~表3。

3 讨论

注:χ2=26.01, P<0.01

注:χ2=16.37, P<0.05

注:χ2=2.19, P>0.05

从以上叙述可知, 整治后标本送检量有明显增加, 其中外科更从22份增加到348份, 增加了15倍。提示临床医师开始重视细菌检测, 希望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从表1可以看出整治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比整治前有极显著的下降, P<0.01, 其中耐头孢西丁的MRSA更从64.8%降到17.8%, 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的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别, P<0.05。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在整治后有下降, 但无显著性差别。整治后细菌耐药率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根据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2) 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 严肃查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院MRSA检出率大幅下降的原因。MRSA标本来源患者多有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长期住院病史、手术史和使用静脉导管史, 这些都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2]。整治前该菌主要来自内科患者, 而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慢性病患者, 抵抗力低下, 多有长期使用抗生素史或住院史, 容易感染MRSA。整治后该菌主要来自外科患者, 标本主要为伤口分泌物, 送检标本前无使用或只是短期使用抗生素, 细菌还来不及产生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在整治前后并无明显变化, 原因考虑是该菌为条件致病菌, 主要引起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感染, 整治前后的标本来源患者无差别, 因此耐药率虽有下降, 但短期内不明显。

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 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阶段, 但是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且应用广泛, 细菌耐药性成为医药界关注的问题[3]。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使细菌在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选择出耐药菌株, 造成高水平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流行是细菌耐药率升高及致病力增强的原因之一[4]。而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几种细菌的耐药性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能够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高度重视细菌耐药监测, 是可以降低细菌的耐药率的。

摘要:目的 对比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常见3种细菌的耐药率, 评价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学方法, 对我院专项整治前后各1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极显著性下降, P<0.01;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性下降, 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 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通过开展整治活动,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高度重视细菌耐药监测, 使细菌的耐药率下降明显, 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抗菌药物,耐药率

参考文献

[1]张斌, 于卫江, 赵秀莉.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5) :257-258.

[2]金光耀, 卓超, 苏丹虹, 等.2005~2008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 34 (12) :753-758.

[3]栾琳, 梁弘钢, 於晶.抗生素监测前后临床耐药率对比[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7) :1616.

整治前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数据, 包括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同时, 抽取整治活动前后涉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整治前后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整治活动前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63.07%下降至整治后的22.69% (P>0.05)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7%下降至整治后的2.11% (P>0.05) 。

2.2 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整治活动前后, 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见表2。由表2可见, 与整治前相比, 无病程记录、无副高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无选药依据、无联合用药依据、无换药依据、无会诊意见等不合理现象构成明显下降 (P>0.05) 。

2.3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整治活动前后,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见表3。由表3可见, 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术前2h内给药、用药天数限定等方面的合理率均较整治前有明显提高 (P>0.05) 。

3 讨论

物的合理性方面不合格率较高。但是本次专项整治过程中, 医院以培训考核、分级授予处方权、派驻临床药师进科室为推进手段, 动态监管、及时反馈、绩效跟进, 同时通过培训、教育、质控、干预四个手段增强临床科室医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使临床医师真正认识到开展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面有了大幅提高。

抗菌药物的管理已初见成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 医院还将着力促进该项工作, 将不合理的预防用药降到最低。严格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的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 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4];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及临床药师的作用, 绩效考核及时跟进, 建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科主任问责制。通过专业监管、绩效跟进和行政介入, 以巩固取得的成绩。

某院在开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 从完善制度、健全组织, 建立信息平台入手, 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明确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某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2.48%降至整治后的

表1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表2整治前后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表3整治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参考文献

[1]庞家莲, 蒙光义.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的思考[J].中国药房, 2011, 22 (30) :2785-2787

[2]王天元.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促进合理用药[J].医药监管, 2012, 2 (8) :128-129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 [2009]8号

整治前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0年1月至6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前组, 以2012年4月至9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后组, 各包括甲状腺手术70例, 乳腺手术70例, 疝气修补术70例, 排除住院期间接受≥2种手术, 术前存在伤口感染病例, 整治前后组患者高危因素。平均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方法:

(1) 数据采集:将病历的各项数据进行登记, 包括病历号、患者基本情况、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所选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疗程、给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项目、用药目的等。 (2) 评价标准:参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拟定评价标准, 见表1。

1.3 整治措施

1.3.1 制定方案, 下发文件。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各项文件,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制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 制作抗菌药物使用简册, 每位医务工作者1册, 由医院下发文件, 由临床科室学习执行。

1.3.2 层层负责, 责任到人。

医院将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同临床科主任签订责任状, 科主任同本科室医师签订责任状并同绩效工资挂钩。

1.3.3 加强培训与沟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时进行交流沟通, 共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3.4 加强监督检查, 完善监管机制。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会诊, 定期抽查病历和点评处方, 对使用抗菌药物每张处方和每份病例进行监测, 把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 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里通报公示, 对不合理用药给予处罚, 对合理用药给予通报表扬、奖励。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合理性、用药天数比较。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3.5%、88.5%、85.3%分别下降为整治后的26.7%、38.7%、35.8%;用药合理性由整治前23.1%、15.7%、18.5%分别上升为整治后的94.3%、78.6%、85.7%;平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由整治前的3.8 d、5.2 d、4.8 d分别下降为1.0 d、1.8 d、1.5 d, 见表2。

注:与整治前比较, P<0.05

2.2 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比较:

术前0.5~2.0 h内用药由整治前18.33%上升到84%, 整治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基本符合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明显上升为第一代头孢菌素, 合理性明显提高, 见表3、4。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整治前后使用情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出台的《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1]精神, 我院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分工和进度安排, 设定各临床科室指标。经过一年多的整治, 我院各项目标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 取得阶段性成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93.3%下降到整治后的55.3%,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50.3%下降到整治后的18.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整治前每百人天88.3DDDs下降到整治后38.5DDDs;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整治前的85.7%下降到整治后的23.73%。虽然各项目标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 但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2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主要是预防切口感染, 应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2], 依据卫生部38号文件要求, 此三类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3], 整治前预防用药常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为主, 预防用药选药起点高、使用时间长, 经专项整治后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为主, 且用药时间是术后24 h内。

3.3 整治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得以规范: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在病原菌污染前或污染后短时间内应用抗菌药物, 保证血液、组织液中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 以达到有效杀灭入侵细菌的目的, 即术前0.5~2 h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 经整治后, 术前0.5~2 h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由18.33%上升到84%。

3.4 临床药师的参与有效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药师在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专业知识优势, 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处方点评、病历评价、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等, 发现不合理应用药物现象, 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 对用药各环节进行药学监护;同时通过公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名单、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措施, 大幅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明确是预防用药还是治疗用药, 预防使用遵循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 治疗使用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或专科诊疗指南, 医师要重视病原学检查,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适应证遴选抗菌药物,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品说明书用药[4]。

总之, 通过抗菌药物整治,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逐渐符合规范, 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整治需要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之间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严密监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85号, 2004.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上一篇:企业实践实习下一篇:模拟退火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