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后病理

2024-10-03

手术前后病理(共8篇)

手术前后病理 篇1

宫颈癌是女性人群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近年来, 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且愈发年轻化,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对宫颈癌患者而言, 其癌前病变期比较长, 所以早期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2]。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 (45.8±7.5) 岁。

1.2 方法

将5%的醋酸溶液于阴道镜指引下涂抹在宫颈上, 对宫颈转化区上皮以及血管的细微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可见异常阴道镜“三联征”图像, 即醋白上皮、点状血管以及镶嵌宫颈上皮内瘤 (CIN) , 分别在3、6、9、12点四个象限之中选取颜色最重的部位, 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咬取, 将其铺平置入10%甲醛溶液之中并加以固定, 及时送病理检查, 由专人选取材料并进行常规制片, 予以HE染色, 阅片由专人负责。RCI具体评分标准, CINⅠ级评分为0~2分, CINⅡ级评分为3~4分, CINⅢ级评分为5~8分, 且CINⅢ在光学显微镜之下, 宫颈上皮组织会表现出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一些形状特征, 例如会表现非常明显的组织结构异型性, 细胞大小各不相同, 呈现出片状或巢状排列现象。细胞灶状坏死之后多表现出核分裂, 且核膜逐渐变厚, 染色质也逐渐增粗, 同时对其四周组织会具有一定的浸润作用。

2 结果

280例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225例, 诊断符合率为80.36%, 诊断不相符55例, 不相符率19.64%。55例诊断不相符的患者之中, CINⅢ累腺31例 (56.36%) ;早期浸润癌12例 (21.82%) ;浸润癌8例 (14.55%) ;CINⅡ4例 (7.27%) 。120例CINⅢ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56例, 诊断符合率为46.67%, 不相符64例, 不相符率为53.33%。64例不相符的患者中, CINⅢ累腺35例 (54.69%) , 早期浸润癌15例 (23.43%) , 浸润癌14例 (21.88%) , 同术前诊断不相符率进行比较, 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证明在宫颈病变的CINⅢ阶段病理特征分辨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符率不高, 但浸润癌阶段分辨难度较小, 不相符率低。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宫颈癌患者会有10~20年的癌前病变期, 原位癌向浸润癌转化大概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针对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前病变, 单纯从外观上难以直接辨别, 对直接暴露的宫颈通过活体组织学、阴道镜、细胞学等进行相关检查, 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症状, 涂抹醋酸之后, 醋酸和蛋白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凝固, 上皮细胞颜色会逐渐变成白色, 由于异常增生的原则, 再加上上皮细胞含糖量不高, 涂碘溶液之后不会发生变色, 在鳞状上皮化生的各个阶段进行碘实验, 颜色会表现出深浅不一的情况, 对CIN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有效预防或组织宫颈浸润癌[3]。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 280例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225例, 诊断符合率为80.36%, 诊断不相符55例, 不相符率19.64%, 诊断差异性比较明显。CINⅢ在不相符患者占据较高的比例, 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相对来说所占的百分比率较低, 这充分说明浸润癌阶段的相符率高, CINⅢ阶段的相符率低, 但不相符率却与之截然不同。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手术前后进行病理诊断, 需要病理科及妇科的协助与配合, 妇科的主要工作在于对宫颈的体组织进行充分认识和取材, 病理科的主要工作则在于认识和采集离体组织。在各自专业指导下进行准确辨别、取材, 并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认识和诊断是二者的共同特点, 这个过程在妇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通过阴道镜下涂抹醋酸的多点活检方式, 可显著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和准确率, 其已经成为术前必须进行的一项诊断措施。镜下表面、血管结构以及图像清晰度是否能够进行准确辨认, 与能否准确取材存在很大关联。操作医师必须切实提高取材准确性的意识。宫颈癌的病变进程如下, 宫颈正常细胞逐渐向CIN进行转变, 进而形成浸润癌, 在CIN病理变化阶段, 不确定性比较大, 对专业技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此可知取材认识程度、离体与在体取材上的差别以及专业水准高低会对诊断符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 妇瘤科临床医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当病理医师确定宫颈活检标本存在CINⅢ的可能性时, 妇科医生就必须对其是否为浸润癌进行判断,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选择针对性手术方案[5]。

综合上述分析,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全面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评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比较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280例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225例, 诊断符合率为80.36%, 诊断不相符55例, 不相符率19.64%。结论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理诊断,癌前病变,宫颈癌

参考文献

[1]罗华, 秦莉.病理诊断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临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 2014, 09 (24) :470.

[2]康爱琴, 陈爱霞, 顾建, 等.宫颈刮片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4) :5627-5629.

[3]易黎, 归倩.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4, 21 (6) :693-695.

[4]李晓琳, 师俊梅, 刘涛, 等.细胞DNA定量分析法与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对比分析[J].广西医学, 2015, (4) :497-499.

[5]田玉旺, 刘光, 周建, 等.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 20 (7) :425-428.

肺切除手术的前后 篇2

肺脏有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使气体交换受阻,新鲜空气不能顺利吸入,造成慢性缺氧和低血氧症,有些病如结核病或肺脓疡等,其病灶还会扩散,引起毒素入血而造成慢性中毒症。这些均可使病人逐渐衰弱,甚至衰竭,有的还能突然发生大略血而致窒息,抢救不及时就会造成生命危险。至于肺部肿瘤,则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如不及时手术切除,其后果都是很难预料的。因此,当肺部有病,经慎重诊断,确需手术时,病人思想上应该下决心,自觉地接受肺切除手术。

肺切除手术后的远期效果是良好的,绝大多数病人可恢复正常工作。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要有一侧肺存在,就可以符合人体生理的要求,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一点病人也不必顾虑。

改善身体状况

手术前要适当调理身体,加强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一些慢性肺病病人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更需改善其全身状况,必要时可多次少量输一点血。

还要象其他大手术一样,进行一次全面的生理功能检查,特别是肺脏功能和心脏功能的检查。

此外,在手术前还要设法减少排痰量。痰量很多会增加麻醉手术的困难,且易导致手术后的病灶扩散。减少痰量的方法包括,运用有效的抗生素,采取雾化吸入疗法、体位排痰引流、胸部按摩等法排痰。当然,这都要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通过这些方法,一般均可使痰量逐步减少,以手术前减至每24小时痰量少于60毫升为好。除减少痰量外,痰的性质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应从黄色脓性痰变为清白色痰液,只有这样才说明炎症已被控制。

为了保证手术后能顺利地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在手术前就应训练病人掌握深呼吸咳嗽排痰的方法。如果病人在手术后不会有效地咳嗽排痰,以至分泌物堵塞支气管,即可能造成肺部并发症。

此外,还要通过练习,学会在床上利用便盆大小便。

手术前应尽量避免受凉感冒。手术前一天晚上更应情绪安定,睡好,以便有充分休息,保证第二天的手术。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肺部切除了一部分,胸腔之内就留下来一个空隙,叫做“残腔”。这个残腔必需通过保留的好肺逐步膨胀长大而填充。

在手术时放置胸腔引流管,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手术后能通过有效地引流,排除胸腔内的积液和积气,再加上咳嗽排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这样,保留下来的好肺才能顺利膨胀,最后彻底消除掉残腔。所以,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即第一个48小时内,最重要的几项措施就是:用药物止痛;深呼吸咳嗽排痰,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家属和病人要当心不使引流管拔掉或滑脱,并时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不通畅即要立刻告诉医护人员。多数情况下,引流管可于手术2天后拔除,拔除后进行胸部X光透视,观察肺膨胀和胸腔内有无积液、积气等情况。如好肺膨胀较差,积液、积气排除不够,都是引起肺不张、支气管肺炎,胸腔内积液或积气,以至脓胸等手术并发症的原因。

手术后次日,即可进流质饮食。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可能有38度上下发热,三天左右就可逐渐正常。如发热超过39度,且有畏寒、血白细胞上升等症状,多为感染的征兆,应告诉医生加强治疗措施。

如果病人无高热以及心脏疾病,应争取早日活动身体。一般可在手术当日及次日,在医护人员帮助下,于床上练习四肢活动及翻身动作,手术第三、四天后,拔除了引流管,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即可下床活动,这对心肺功能以及全身的恢复都很有好处。肺手术同一侧的上肢,更应早期进行被动性(即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旋转和抬高活动,以避免手术后肩胛骨粘连和活动受限制。

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 篇3

手术前护理的重点在全面评估患者疾病的基础上, 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 还要纠正患者潜在的生理、心理问题, 加强健康指导, 提高患者对疾病和麻醉的耐受力, 使手术危险降到最低。

完善手术前的各项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各种疾病的种类、性质及时限性, 手术又可分为:急症手术, 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准备后迅速实施手术;择期手术, 可在充分准备后进行的手术;限期手术, 选择一定时间,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

1 手术前护理

1.1 有效缓解焦虑

针对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及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因素, 在患者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患者异常心理变化。

1.1.1 护士应以热情主动的态度迎接新入院的患者, 让患者感受到亲情般的关心和尊重, 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 有利于融洽护患关系, 减轻心理压力, 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手术。

1.1.2 护士应给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周边环境及主管医生和护士, 向新入院患者介绍同类手术的康复者, 使患者通过这些康复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经验。护士应以优质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赢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

1.1.3 在利用晨晚间的护理中多与患者沟通, 有利于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1.1.4 帮助其安排住院后生活和休息,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参加院内组织的娱乐活动, 尽量分散患者注意力, 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害怕和恐惧心理。

1.2 既往史

了解患者一般状况, 既往健康情况, 有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遗传病史和女性患者生育史等。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史, 初步判断其手术耐受性。

1.2.1 年龄

新生儿婴幼儿对手术的耐受力差, 危险大, 手术时易误吸, 呼吸不畅, 药物及液体使用过量。年老的患者器官功能衰退, 代谢和组织愈合能力差, 常伴心脑血管疾病, 易发生代谢紊乱、切口愈合不良。老年男性患者常因前列腺肥大而易致术后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等。

1.2.2 用药史

了解有无服用影响手术或手术后恢复的药物。如易致手术中出血的抗凝剂、导致体内钾丢失或失衡的利尿剂、可影响围术期应激反应或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类固醇药物等。

1.3 身体情况

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格检查, 了解主要内脏器官功能, 有无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 有无营养不良、肥胖, 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等高危因素, 估计手术安全性。

1.3.1 心血管系统

评估患者脉率、节律、强度, 体表血管有无异常 (有无四肢浅静脉曲张和有无颈静脉怒张) , 了解有无增加手术危险的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或低血容量等疾病。

1.3.2 呼吸系统

观察胸廓形状;呼吸频率、深度和形态;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及哮喘或发绀等;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等, 了解有无增加手术的危险因素, 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慢性梗阻性肺疾患。对有吸烟习惯者告知其禁止吸烟半个月, 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过多, 影响呼吸通畅, 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和排痰等方法。

1.3.3 泌尿系统

了解排尿和尿液情况, 看是否有增加手术的危险, 如肾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或急性肾炎等。在手术后大多数患者都不习惯床上排尿和排便, 此时护士在手术前应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使用便盆, 让男性患者在床上使用尿壶。指导患者自行调整手术后舒适卧位和手术后床上翻身的方法, 使患者早点适应手术后的体位的变化。

1.4 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1.4.1 耐受良好

患者全身情况较好, 无重要内脏器官损害, 外科手术对全身影响较小, 手术安全性大, 术前只需一般性准备。

1.4.2 耐受不良

患者全身情况不良, 重要内脏器官功能损害严重, 疾病影响程度广泛, 手术安全性小。这样的患者在术前就要充分准备, 还应尽量选用手术范围小的术式或分二期手术, 使手术危险降到最低。

1.4.3 患者心理和来自家庭、社会支持状况

手术不仅能解除患者病痛, 又是一次身体创伤的经历, 患者此时最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如感到害怕和焦虑、恐惧、抑郁或情绪不稳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压力大大削弱了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 严重影响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和手术效果。

1.4.4 心理状态的改变

一般表现为失眠、沉默寡言、易激动、无耐心、易怒和哭泣等。

1.4.5 了解其相关因素

患者担心疾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担心疾病预后、对手术麻醉及治疗过程担忧、担心住院对家庭照顾、子女和老人等带来不便、对住院费用担忧。进一步评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对其住院的态度、反应, 以利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1.5 术前宣教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特点结合实际病情, 利用多种手段多样形式如使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录像等进行术前宣教, 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意识, 让患者对自己以后的一系列治疗过程有所了解, 增加信心, 减少患者恐慌心理,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5.1 介绍手术环境及手术室主要仪器;

讲解麻醉方式、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1.5.2 护士在手术前应给患者讲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和手术前的必要准备。

手术准备期间护士应加强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告知患者消化系统的准备:一般成人在手术前12 h禁食, 手术前4 h开始禁饮水, 以防止在手术中因麻醉发生呕吐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胃肠道手术患者在手术前1 d~2 d进少渣食物, 非肠道手术患者一般不限制饮食。在晚间护理时告知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要排便, 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用0.1%~0.2%肥皂水等促使残留粪便排除, 肠道手术患者术前3 d开始做好充分准备后, 方可手术。

1.5.3 术日晨的护理

进入手术室前的准备和护理:认真检查确定各项检查的落实情况, 如发现患者有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或女性患者来月经等情况, 应告知医生延迟手术, 估计手术时间超过4 h的应插尿管, 胃肠道及上腹部手术者应插胃管。

1.5.4

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 备好手术需要的病历、X线检查片及药品, 将之一同带入手术室。

1.5.5 麻醉床的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何种麻醉, 准备好手术后的床旁用物, 如胃肠减压装置、输液架、吸氧装置及心电监护仪等, 以便接受手术后回房的患者。

2 手术后护理

手术可导致患者防御能力降低, 伤口疼痛和应激反应等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这些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及康复过程, 而且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手术后的护理重点是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病情变化等, 确定切实有效的护理计划, 采取各种严密的术后监护, 护士要有预见性地实施护理计划, 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在手术后的痛苦和不适感, 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采取各种措施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要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稳定, 确保患者的安全。与麻醉师和手术护士做好手术后患者的床边交接, 在搬动患者时动作轻稳, 注意保护头部和各种引流管和输液管道, 并妥善固定, 正确安装连接各种引流管和装置。认真检查各种管道是否保持通畅, 注意保暖, 加盖毛毯或放置暖水袋, 但应避免烫伤发生, 根据医嘱给患者低流量吸氧。

2.1 安置合适体位

2.1.1 全麻患者回房后应平卧, 头偏向一侧, 使口腔分泌物和引流物易于排出, 避免发生窒息和误入气管。

2.1.2脊椎麻醉或腰麻患者在手术后应常规去枕平卧4 h~6 h, 防止因麻醉使脑脊液外渗和造成手术后患者头痛, 对头痛者予以平卧, 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安定类药物。

2.1.3 硬脊膜外腔麻醉患者手术后一般平卧6 h, 然后护士应根据手术的部位告知患者需要的卧位。

2.1.4 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无昏迷或休克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位, 以利脑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2.1.5颈、胸手术术后患者多采取高半坐卧位, 便于患者呼吸和利用重力引流。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多采取低半坐卧位和斜坡卧位, 以使腹部肌肉松弛, 减少术后疼痛。

2.1.6 脊柱和臀部手术术后患者一般采取俯卧位和仰卧位。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一般性手术患者, 手术当日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 监测6 h~8 h或至生命体征正常。大手术或可能发生出血者, 必须密切观察, 每15 min~30 min监测生命体征, 至病情稳定后改为1 h~2 h测1次, 并做好记录。有条件者床边使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

2.3 处理术后不适, 增进患者舒适

将患者安置舒适体位, 有利于减轻疼痛, 指导患者在咳嗽和翻身时按扶切口部位, 配合心理疏导, 分散患者注意力, 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若不缓解者遵医嘱给予患者口服镇静、止痛类药物, 必要时肌注哌替啶, 可有效控制切口疼痛,

2.4 发热患者的护理

体温升高是手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原因是手术创伤的身体反应。一般手术后患者的体温可略升高, 不超过38℃, 于术后1 d~2 d逐渐恢复正常;若手术后24 h内体温过高大于39℃, 常为患者自身代谢性或内分泌异常、患者发生低血压、肺不张和在手术过程中输血反应等;患者在术后3 d~6 d的发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再度发热, 护士应严密观察警惕术后感染的可能。对于术后发热患者, 一般应用退热药和物理降温外, 应结合病史寻找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2.5 加强切口和引流的护理, 促进愈合

患者在手术时可能在切口、体腔和空腔器官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引流物, 对手术患者留置多根引流管的, 护士首先根据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和作用, 做好标记并妥善固定,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经常检查各种管道有无堵塞或扭曲, 并要保持其引流通畅, 在换药时帮助医生将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 防止脱落。每天记录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2.6 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

手术后患者一般有轻微的恶心和呕吐, 是由于麻醉反应所致, 等麻醉作用消失后将自行停止。患者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 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以防窒息。有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待患者在肠功能恢复, 肛门排气后拔除。

2.7 手术切口的观察和护理

护士在做治疗的同时, 要观察术后患者的切口是否有出血和渗出, 伤口周边是否有发红, 敷料是否脱落,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勤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切口有无感染和裂开等异常情况。一定要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 并要观察是否因包扎限制患者的胸腹部呼吸和患者肢体的末梢循环, 对手术后不合作的昏迷、烦躁患者及患儿, 可适当使用约束带, 以防敷料脱落。

2.8 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饮食的恢复, 视手术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需严格禁食1 d~3 d, 等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肛门排气后, 开始进少量流质, 以后逐步递增到全量流质, 5 d~6 d进半流食, 第7~9天过渡到软食, 术后10 d~12 d开始普食。非腹部手术, 局部麻醉和无任何不适者的患者在术后可按需进食, 全身麻醉的患者待患者完全清醒、无恶心呕吐后方可进食, 开始先给予少量流质饮食, 根据患者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普食。在给患者保证一定能量的基础上, 一般要先选择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当患者完全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时, 护士应根据医嘱由静脉提供给足够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 必要时早期提供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以免严重的负氮平衡影响机体恢复。患者在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2.9 休息和活动

保持病室安静, 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病情稳定后鼓励其早下床活动, 如病情允许尽量在早期内起床活动, 治疗方面禁忌的患者视情况而定。腔镜手术患者因创伤较小,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预防深静脉血栓, 能更好地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活动时固定好各种导管, 并给予协助。

2.1 0 健康教育

肛肠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篇4

1心理护理

1.1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1.1.1 帮助患者克服害羞心理, 使检查和诊断工作顺利进行

肛肠疾病的特殊性使很多患者有害羞心理, 尤其是女性患者, 对各种检查如肛镜、指诊等存在恐惧心理。在检查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 介绍检查方法并采取必要的私密性保护措施, 尽可能由同性医生去进行检查, 以减轻或解除患者的顾虑及羞涩心理, 取得合作。护士在检查前应准备好检查用品, 调整好患者的体位, 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工作[2]。

1.1.2 消除疑虑, 增强手术耐受力和术后康复

患者对自身疾病往往有许多疑问, 当患者希望了解病情时, 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在允许的情况下对病情、治疗方法及预后作出详尽、准确的解答,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 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学研究证明, 术前的心理状态与患者耐受手术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临床常可见到患者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术前、术中或术后的虚脱, 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对手术估计不足, 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也不能很好地适应手术, 而且在术后易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给治疗和康复带来困难。

1.1.3 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可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

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疼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及疾病复发。肛肠疾病的疼痛如肛裂、肛周脓肿和术后疼痛是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 肛肠疾病手术大多数切口为开放性, 肛门局部存在有丰富的神经组织, 各种因素刺激、括约肌痉挛等导致术后不同程度疼痛的存在。疼痛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烦燥等, 而心理失调无疑会加重疼痛。疼痛的程度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成正比关系, 也与患者的意志、情绪、性格、信仰等诸多心理因素有关。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疼痛, 术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及时有效地处理疼痛。患者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可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

1.2 心理护理的方法

文明的举止、温馨的话语、良好的仪容、周到的服务、精湛的医术等是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的基石。反之, 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甚至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因此, 医护人员必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 运用巧妙的语言, 让患者感到亲切和信赖。同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注重宣教和解释工作, 严格遵守职业纪律, 保护患者隐私, 高质量的完成术前准备和护理, 并提供针对性的饮食起居护理。

2术前护理

2.1 调节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 少吃辛辣食物, 避免饮酒。术前6~8 h流质饮食。

2.2 热水坐浴

2~3次/d, 包括便后坐浴, 20~30 min/次。

2.3 纠正贫血

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 严重贫血者需予输血。患者排便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 以免因贫血头晕而跌倒受伤。

2.4 肠道准备

术前1 d进全流质饮食, 术前1~2 h行清洁灌肠。

2.5 皮肤准备

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 保持肛门皮肤干净。

2.6 嘱患者备好生活必需品, 如:

卫生纸、毛巾、洗漱用具等。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小便。进手术室前着宽松衣裤, 穿拖鞋以便于穿脱, 并排空膀胱。

3术后指导

3.1 体位指导

鞍麻、连硬麻患者术后需去枕平卧6~8 h, 头偏向一侧, 到时间后可采取舒适卧位;骶麻、局麻患者体位不受限制, 但原则上术后6 h尽量不要下地活动, 以减少对伤口的摩擦, 防止敷料松动引起出血。

3.2 饮食指导

鞍麻、连硬麻患者术后禁食6~8 h, 骶麻、局麻术后即可半流质饮食, 如:稀饭、汤饭、菜汤等, 术后1日内不宜饮牛奶、水果, 因术后患者肛门内填塞有纱布压迫止血, 而上述食物易产气、增强胃肠蠕动, 可引起腹胀。术后1周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 1周后除辛辣、刺激之物外其他不受限制。

3.3 “丁”字带护理

大多数患者术后固定有“丁”字带, 目的是固定肛门敷料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首先向患者讲解绑“丁”字带的目的, 告之不宜随意松开, 一般24 h后可自行解开, 如患者诉不适感明显应立即检查其松紧度, 并报告医生, 防止造成局部损伤。

3.4 二便护理

3.4.1 小便护理

护理术后排尿困难是肛肠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大多数患者术后约2~5 h内均可自行排尿, 少数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术中疼痛, 加上肛门内敷料填塞过紧等而引起排尿困难。护理措施:①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采取现身说法的方式, 请术后恢复患者诉说其手术后的恢复过程, 以消除紧张心理, 增强其自行排尿的信心, 鼓励尽可能缓慢自行排尿;②利用条件反射, 听流水声, 用温水冲洗外阴, 诱导患者自行排尿;③下腹部热敷或轻按摩, 以刺激膀胱肌收缩, 引起排尿反射, 试行排尿;④针刺引导排尿, 取中极、曲骨、阳陵泉、三阴交等, 留针1~15 min加艾条灸;⑤如创面无渗血可适当放松敷料, 使会阴部神经灵敏;⑥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采取导尿术[3]。

3.4.2 大便护理

由于肛肠病患者术后肛门内部有敷料填塞, 故有下坠感及便意。此时要向患者解释清楚, 这是由于敷料刺激所致不能当天排便, 以免引起出血或水肿, 排便必须在手术后24 h。患者对第1次大便均有惧怕心理, 一旦有便意, 临厕排而不尽, 残留粪便贮存在直肠壶腹内, 刺激患者反复便意, 多次临厕, 这给患者术后体质恢复均带来一定困难。鉴于此种情况, 术后第2天或第3天, 要鼓励患者, 使他们建立起信心, 同样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 以消除其惧惧心理, 尽量自行排便。如排便实在困难, 可采用灌肠, 用16号橡胶导尿管涂布润滑油, 轻轻插人肛内, 深度15~20 cm, 另一端注人开塞露40 ml, 保留3~5 min。这种灌肠方法的优点是在插人过程中无疼痛感, 而且效果很好, 可帮助患者顺利渡过第1次排便, 而后嘱患者术后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这样既可避免便秘, 又可对创面的愈合起到积极作用。解大便时避免久蹲或用力过猛, 以防腹压增加而引起肛门水肿。每次便后可用中药坐浴1次, 这样可促进伤口清洁, 炎性反应消散, 促进伤口愈合。

3.5 伤口护理

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 警惕内出血的发生。手术次日开始常规1次/d的伤口换药, 每次大便后常规换药1次, 换药用本院配制的紫草油膏或九痔膏, 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效, 术后第4、5天开始用中草药汤剂 (药物有黄连、双花、五倍子、芒硝、黄柏等) 外洗, 同样起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 同时用红外线治疗仪对伤口局部进行治疗, 起到促进局部炎症吸收, 加快愈合、减轻疼痛的作用。术后1周可教患者做提肛运动, 50下/次, 早晚2次/d, 以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4出院指导

①纠正患者认为痔疮手术后不会复发的错误看法;②保持饮食有节, 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多吃蔬菜、水果、少饮酒;③起居规律, 定时排便, 勿久蹲、久站、久坐;④保持肛门及肛周卫生, 及时治疗肛门疾病。出院后若创面未安全愈合, 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⑤保持情绪稳定, 增加自我保健意识,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⑥定期到医院复查。

参考文献

[1]王慧平.对肛肠疾病的护理体会.新疆中医药, 2006, 24 (5) :90.

[2]张卫敏.肛肠病病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方法.福建中医药, 2006, 37 (5) :64.

老年妇科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特点 篇5

1临床资料

于2006年3月至2010年7月, 共收治61例老年妇科患者, 年龄60岁至80岁。其中:患卵巢囊肿13人, 子宫内膜癌12人, 子宫肌瘤11 人, 子宫脱垂 (三度) 15人, 子宫内膜癌10人, 全部施行手术治疗;有1人在术后13 h发生过腹腔引流不畅, 给予及时处理控制了症状, 1例切口愈合不良, 行二期缝合后愈合, 50人痊愈, 10人经化疗后出院, 其中有5人做了6个周期化疗后出院。住院期间, 对这些患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 在患者家属有小的配合下, 无一例护理并发症。

2针对老年人心里特点, 做好心理护理

老年人通常性情孤僻, 喜静或躁动,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力不从心, 儿子思想封建, 羞于在人前裸露下身;住院后焦怒、恐惧、担心疾病难以治愈, 医生护士是否能给予最彻底细心的治疗和耐心的护理。这时, 专科护士首先以亲切的口语, 尊敬的称谓与老年患者交谈, 尽量顺从老人说话的意思, 与其谈些使之振奋的话语;交待病情时, 用词应得当, 与医生口径一致, 从照顾老人生活小事做起, 增加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信任, 变担心为舒心、安心, 各项检查护理操作注意减少身体暴露, 做好保护性医疗, 尽可能满足她们的合理需要, 使老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3根据老年妇女生理

疾病特点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应从损伤或上行感染的危险, 舒适的改变排尿困难, 潜在并发症, 感染, 口腔黏膜受损, 胃肠不适者几方面做起。

3.1

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发生退行性变, 全身抵抗力下降, 常有许多潜在的并发症。护士应配合医生严格体检, 询问病史, 纠正全身情况, 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老年妇女因多次妊娠, 皮下脂肪在腹部堆积, 有的消廋皮肤弹性差, 松弛皱褶多, 备皮时应沿着妊娠纹操作以免损伤皮肤, 消廋的老人手术前在骶尾部贴上水胶体敷料康惠儿透明贴。其次, 老年人体质虚弱, 控制排便能力差, 上下床不方便, 灌肠宜用Y型管, 便于观察液体出入量和肠道清洁度, 灌肠液不可过多, 速度不可过快, 灌肠筒不宜超过床沿60 cm, 避免增加心脏负担。阴道擦洗不可过深, 运动应轻、缓、压力小, 以免擦洗液流入宫腔造成上行感染。

3.2 舒适的改变排尿困难

老年妇女由于会阴部皮下脂肪少, 尿道口可能缩入阴道口内, 导尿是应严格无菌操作, 上提会阴部皮肤准确插管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导尿管通畅,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留着导尿期间以碘伏擦洗外阴, 2次/d, 每日更换引流袋, 及时做膀胱体操。若术后无血容量不足而尿量少, 检查引流情况后可叩击肾区了解有无肾积水, 因结扎子宫动脉时有误伤输尿管的可能, 现在我科也试着用上输尿管支架。

3.3 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人免于能力低下, 咳嗽反射减弱, 加之麻醉, 呕吐物误吸或害怕切口疼痛而控制咳嗽, 使气管内分泌物排除不畅, 肺活量减少, 肺底部肺泡膨胀不全, 呼吸道的易感性增加.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低流量吸氧2 h, 定时更换体位, 排背助排痰, 双手固定伤口鼓励患者咳嗽 (阴道修补术除外) , 做深呼吸, 喂食前抬高床头, 以防止食物误吸入气管。

3.4 口气黏膜受损, 胃肠不适。

保持口腔清洁, 瞩患者每次饭后及睡前用软毛牙刷刷牙, 危重患者由护士操作, 有龋齿牙病者, 化疗前应清洁腔, 对胃肠不适者创造良好的进餐条件。根据个人喜爱和医嘱供给饮食, 有恶心, 呕吐一般是化疗药物所致, 可以傍晚给药, 使早午餐不受影响。应鼓励患者呕吐后重新进餐, 预防和纠正低钾、低钠、底钙、脱水、碱中毒。便秘者与卧床活动有关, 也进食少, 粗纤维更少有关。如3 d未大便者, 应及早处理。

小儿肾穿刺手术前后的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本科进行肾脏活检病人13例, 其中男9例, 女4例;年龄2.5岁~12.0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8例, 血尿待查2例, 紫癜性肾炎2例, 红斑狼疮性肾炎1例。本组患儿无水肿, 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在B超引导下采用日本TSK株式会社生产的全自动TSK活检穿刺针经皮肾脏穿刺活检, 均成功获取肾组织2块或3块, 用冰壶送病理室分别做电镜、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活检术患儿恢复良好,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1) 家长心理疏导。肾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 临床上家长对手术的风险估计过于严重, 常有很重的心理负担。本组病例家长更多地担心手术会不会影响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 担心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情况等。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肾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安全性[3], 穿刺时间的长短、采取的麻醉方式、穿刺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解决方法, 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告知患儿家长实施穿刺术的是有经验的医生, 高年资护士全程陪同。请已行肾穿刺术的病人及家属现身说法,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 使其产生安全感。 (2) 患儿心理护理。根据患儿年龄特点,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 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安慰、支持;护理人员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微笑, 亲切温柔与其交谈, 交朋友, 尽可能增加“非治疗性接触时间”[4],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术前向患儿说明操作程序、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 争取患儿合作。

2.1.2 术前训练

(1) 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3d训练病人在床上排便, 为术后卧床做适应性准备。向家属和患儿讲明训练床上排尿的重要性, 避免由于术后排尿方式改变而发生尿潴留, 影响肾脏的恢复和凝血块的排出, 加重肾脏损害。 (2) 呼吸训练。在术前3d指导患儿腹部垫枕, 训练患儿俯卧状态下控制呼吸的能力, 练习吸气末屏气, 时间为15s~30s, 每天3次, 以便术中更好地配合医师进行穿刺[5], 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人除3例年龄小于4岁采用全身麻醉的患儿外均能在指导下完成术前训练, 配合手术。

2.1.3 术前准备

手术前1d遵医嘱予查血、尿、粪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生化及肾功能检查;进行肾超声检查, 以了解肾脏的位置、轮廓、功能及距离皮肤的深度, 便于确定穿刺点;建立静脉通道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术前1d嘱患儿沐浴更衣, 做好皮肤清洁。术前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不可饱食;采用全身麻醉患儿术前禁食6h, 禁饮4h。术前排空大小便, 以免术后大便腹压增高引起出血。

2.1.4 床单元的准备

手术当日, 送患儿进手术室后责任护生立即更换床单、被套、硬板床, 床边备好心电监护仪、听诊器、血压计。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患儿术后返回病房卧硬板床6h, 卧床24h, 避免腰部用力的情况下患儿头部可以自由活动, 上下肢可取自由体位, 尽量减少躯体翻动, 免因活动所致损伤部位张力增高而影响止血效果[6], 24h去除腹带复查肾B超无肾周血肿及肉眼血尿可下床活动, 应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 使患儿活动时感觉舒适, 避免剧烈运动, 否则仍有出血的危险[5,7,8]。本组有3例2.5岁~4.0岁患儿不配合体位, 护理人员让其母亲在床上陪同、安抚、分散患儿注意力后能配合平卧;1例24h后复查肾B超出现肾周围小血肿, 无临床症状, 予延长卧床休息24h。

2.2.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予持续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24h, 术后每隔30min测血压1次, 连续4次, 平稳后每1小时测量1次, 连续2次。每2h测量1次, 连续2次, 以后每6h1次, 如无特殊变化24h可停止。经常巡视病人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计尿液的变化。

2.2.3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及静脉补液

此时的补液主要起冲洗尿道的作用, 故250mL补液一般2h~3h滴完。

2.2.4 饮水和排尿护理

术后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水, 饮水时借助吸管, 使其轻度利尿, 避免血块在输尿管形成导致尿路梗阻[2], 连续留取尿标本3次, 立即送检, 观察尿色、尿量, 有无血块排出, 并注意化验结果。本组病人除了2例全身麻醉患儿未出现肉眼血尿外其余均有肉眼血尿, 均在1d~2d消失。加强卧床期间的排尿护理, 帮助病人在床上使用便器, 为病人创造便于排尿的环境, 尽量减少室内人员, 适当遮挡, 消除紧张感。本组有2位较大的患儿因过度紧张出现床上排尿困难, 经过腹部按摩, 开导、鼓励患儿后排出。

2.2.5 注意观察病人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 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并积极帮助其解决, 提供良好的医护支持。通过语言的交流和行为的观察了解病人有无腰酸、腰痛、腹痛等症状的发生。本组3例病人术后2h~3h诉穿刺侧有腰痛, 可忍受, 无特殊处理, 2d后消失;1例病人术后第3天诉腹部不适, 经开塞露纳肛排便后缓解。

2.2.6 饮食护理

术后于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进食牛奶、甜食及豆类等易产气食物, 以防发生肠胀气。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腹压增加而诱发出血。

3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如活动过度也可能并发出血, 故患儿出院时加强出院指导, 告知病人出院后继续休息1个月, 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预防感染, 避免受凉感冒, 按医嘱用药, 随时观察尿色、尿量, 发现血尿或腰痛、下腹部胀痛, 及时就诊, 定期复诊, 复查尿常规。

关键词:肾穿刺手术,小儿,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73.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602.

[3]莫围华, 韦梅英, 伞丽霞, 等.舒适护理模式在肾穿刺活检患者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 2008, 3 (1) :76.

[4]张淑卿, 韦小玲, 庄雯英.骨伤患儿情绪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7) :567.

[5]黄静, 马志芳, 龚海芬.肾穿刺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 (3) :27-28.

[6]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412.

[7]张晓莺, 池小风, 许平静.血液透析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窒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12) :1930-1931.

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42例疝气患儿中, 男35例, 女7例, 年龄14个月~7岁, 单侧疝气26例, 双侧疝气16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经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1) 术前应完善三大常规, 肝肾功能, 凝血全套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项目, 为明确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部分患儿还需额外检查其他特殊项目。 (2) 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消除他们不安、焦虑、担心等情绪, 讲明他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3) 根据外科手术的具体部位清洁小儿的皮肤, 重点应仔细清洁小儿阴囊部位, 不用将毛发剃除。由于小儿的皮肤比较娇嫩, 故宜用温热水将手术区域的皮肤擦洗干净[3]。 (4) 术前8 h需禁食禁水, 避免因为手术中药物治疗时出现呕吐等现象, 发生呼吸道阻塞而导致小儿窒息等严重情况。 (5) 患儿进入手术室前, 大多数有恐惧、惊慌和不安等情绪和表现, 故除了术前肌注阿托品药物镇静以外, 医务人员应尽量安慰患儿, 避免因哭闹发生疝气嵌顿现象[4]。

2.2 术中护理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 医务人员应严格核对患儿的情况, 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处理,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取仰卧位为手术位, 可在患儿臀下垫枕以抬高臀部, 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固定小儿避免坠床的发生。手术结束后需仔细清理手术器械、敷料数目,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3 术后护理

2.3.1 麻醉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 故多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患儿返回病房后, 应询问术中具体情况, 患儿如未清醒则应移走枕头, 取平卧位患儿头部转向一侧, 避免误吸呕吐物而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现象, 如患儿已清醒则头部取高位, 可促进患儿的呼吸功能尽快恢复。麻醉药物对大脑的抑制作用逐渐减低, 意识慢慢恢复正常, 可发生阵发件躁动和哭闹等现象, 反复3~4次。故应注意患儿发生坠床情况, 并增强管道的保护, 防治发生意外脱落[5]。

2.3.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和瞳孔等变化情况。术后一般应间隔30 min监测一次, 待患儿全麻清醒后可改为每间隔2h监测一次。如病情趋于稳定后则可逐渐加以延长。

2.3.3 心理护理

由于麻醉药的止痛作用消失, 患儿伤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 故应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避免其大声哭闹, 必要时可注射或口服少量镇静药, 让患儿保持睡眠状态。

2.3.4 手术伤口护理

术后要妥善处理手术伤口,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让患儿侧身睡眠, 用棉质尿布夹在会阴部, 避免尿液污染手术伤口。注意勿让患儿将手术伤口表面的纱布抓掉。男性患儿术后阴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 一般2~3d后会逐渐消退, 如难以消肿则可能发生淤血, 应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6]。

2.3.5 饮食指导

疝气手术治疗后应采取清淡饮食, 不宜食用辛辣食物, 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 少吃豆类食物。保持每日大便处于通畅状态, 避免便秘, 以免导致疾病复发。可适当增加每日营养摄取量, 多进食扁豆、山药、鸡蛋、鱼和肉等食物[7]。

经小儿疝气外科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 4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好并发症。故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 丰富的临床经验, 较强的沟通能力, 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认真做好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疝气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42例疝气患儿中, 男35例, 女7例, 年龄14个月~7岁, 单侧疝气26例, 双侧疝气16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经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疝气,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陆艳春.腹腔镜下行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J].山东医药, 2009, 49 (21) :117.

[2]林洁燕, 蔡晓群.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 2000, 21 (7) :621.

[3]甄作均, 李光仪, 杨明.实用微创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525.

[4]吴超, 李华林, 阮应东.小儿疝气选择合适时机手术为宜[J].当代医学, 15 (17) :64.

[5]刘华.49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4 (18) :1645-1646.

[6]吴云, 董李.小儿切口经外环途径修补婴幼儿腹股沟疝应用体会[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 18 (5) :430-431.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体会 篇8

1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 书写不规范病理标本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本盛装容器标签填写不一致、内容不完整。

1.2 标本处理不规范如固定液太少, 未完全淹没病理

标本或忘记加入固定液, 其结果是导致标本变质而影响检查结果。

1.3 标本丢失如手术中有些标本太小很容易丢失;手

术后标本给家属看后医生与巡回护士忘了交接;手术后将标本忘在手术间没将标本送到指定地点固定保存。

1.4 标本送检不规范标本在送检过程中出现标签脱落、贴错标签、甚至标本丢失的现象。

2 加强管理, 完善标本管理制度

2.1 严格要求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在病理标本

送检流程中遵守标本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检查核对双签字制度。器械护士将取下的标本与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确认无误后由巡回护士填写标本组织标签内容 (包括科别、姓名、住院号、床号、标本名称) , 将标本用专用容器盛装放置固定的地方。医生下台后, 将标本送患者家属看后, 交至巡回护士手中, 并再次核对, 由巡回护士固定标本, 放置密闭的储物箱, 并在病理交接单上签名。

2.2 夜班护士接班后再次核查当日手术标本, 杜绝发生标

本固定液不够或忘记固定、内容填写不完整等, 并根据手术通知单与标本登记本所登记的内容逐一核对, 杜绝发生标本丢失、遗忘等, 确认无误后在病理交接单上签字。

2.3 次日早上, 由指定人员根据病理申请单再次核对后按

规范要求将病理标本送病理科, 与病理科接收人员再次逐一核对, 无误后双方签名。

2.4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标本由洗手护士交至巡回护士, 核

对无误后由巡回护士贴好标签并填写相关内容, 交指定人员送病理科并交接登记并双方签名。

3 体会

上一篇:首问负责下一篇: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