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安置区

2024-05-09

整治安置区(精选8篇)

整治安置区 篇1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新农村的建设的深入,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几乎都要涉及到土地存量利用与新址选择问题, 只有根据当地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实际情况及新区的科学选址, 才能保证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也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宁化县淮土乡为研究区域, 运用GIS技术与结合整治安置区的特点, 对宁化县淮土乡整治安置区调查与调整布局展开研究, 总结山区县乡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优化布局的思路, 这对指导山区整治安置区科学合理选址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淮土乡位于北纬26°11′, 东经116°28′, 地处宁化县西南部。淮土乡东邻方田乡, 南接江西省石城县的罗家乡, 西与江西省石城县的朱坑乡、横江镇交界, 北连石壁镇。境内总面积10.6km2。

淮土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5℃, 最高气温36.6℃, 最低气温-7℃。无霜期为239天。年平均降雨量1584mm。境内有长溪、寨下溪流经, 森林覆盖率较低, 水土流失严重, 土质主要为紫色土和红壤两种, 耕地以段田为主,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和冰雹。

淮土乡辖有21个行政村, 2012全乡总人口3.2516万人。改革开放以来, 淮土乡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31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17280万元, 农业总产值9051万元。

2 本研究的基础分析

2.1 数据来源分析

本文所涉及数据有三类。一是社会、经济数据, 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数据和宁化县2011年统计年鉴里的相关资料;二是空间数据, 主要来源于2009年宁化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三是规划预测数据, 主要来源于《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 (2006—2020年) 》、《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及相关专项规划。

对于实地调查数据, 我们是根据居民点调整意向、布局模式等主题设计调查访问卷;对统计年鉴数据则是根据PSR模型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加工汇总;对于空间数据, 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提取、迭加分析;对规划预测数据, 则是在分析结论时作为参考依据。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选用“压力—状态一响应”模型 (PSR) , 该模型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等部门所发展的一项反映可持续发展机理的概念框架。其中压力表示造成土地不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状态表示土地利用过程中资源环境在压力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响应表示人类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上所采取克服压力、调整状态的对策,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构成一条直接反应具体问题的指标链。本文结合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构建了宁化县淮土乡农村居民点可持续性评价PSR框架 (详见图1) 。

2.3 本研究的PSR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 我们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具体包括压力指标体系、状态指标体系和响应指标体系3个子系统, 共12个指标因子 (见表1) 。

3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可持续性的PSR评价计算

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中, 各指标对可持续性的影响不同, 存在着正相关或负相关两种形式。然而, 可持续性越高的指标称为正指标;可持续性越低的指标称为负指标。由于各指标的现状值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必须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功效函数, 将各指标值与预测的目标值比较得出指标的标准化值, 公式如下:

式中:U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Ni为指标的实际值;Mi各项指标的目标值。

3.2 评价因子的权重与得分计算

以淮土乡21个行政村为样本, 以其各项因子的标准化数据为变量构建矩阵,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计算机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方差贡献率, 根据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选择主成分并得到因子提取结果和因子回归系数。由于各主成分所包含的信息量不一致且信息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并且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反映了该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 然而, 其值越高, 说明因子的重要程度越高。故本文用所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 将各个因子得分进行综合, 得出每个样本行政村的综合指标得分 (见表2所示) 。公式如下:

式中, Ui为第i行政村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主成分综合指标得分;Wj为第j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即权数) 。

3.3 评价指标的协调度计算

基于以上基础, 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可持续性评价中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 每个子系统中的因子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居民点整治安置区的可持续性的情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的布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只能通过反复管理调控实现优化调整的目标。根据PSR模型原理分析, 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是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的过程, 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偏颇都会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布局的综合效益产生影响。所以, 这种协调关系在评价中表现为样本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应相互均衡。本文拟用协调度函数评价3个子系统之间的共生发展关系 (见表2所示) 。计算公式为:

式中, P为协调度指数;X为压力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分;Y为状态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分;Z为响应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分。

4 结论与分析

评价等级的确定是对评价的结果的科学表述。根据对各行政村的可持续性评结果, 结合Arc GIS对淮土乡农村居民点可持续性发展环境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地, 以协调度指数为基础划分评价等级为4级:即P≥0.8为农村居民点可持续状态;0.6≤P<0.8为农村居民点初级可持续状态;0.4≤P<0.6为农村居民点可持续起始状态;P<0.4为农村居民点非可持续状态。由表2可看出, 大部分村庄的协调度集中在0.4~0.6范围内, 表明淮土乡居民点总体生态环境良好。但是, 近年来, 淮土乡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人口压力不断增大, 由于当地政府和群众还没有及时地对这种变化做出积极的响应, 导致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的布局存在着诸多不合理, 整治安置区布局还处于分散状态 (见图2) 。

关于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调整的模式, 许多学者做过研究, 如按作业方式不同可分为农村城镇化、自然村缩并、中心村内调、异地迁移等模式;按组织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土地所有者主导型、规划主导型;按资金筹集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地方政府投资主导、“留地于民”与城乡居民联合开发、市场化运作融资模式等;按用地适宜性划分为城镇化扩建、农村居民点拆旧、建设中心村缩并自然村、农村居民点内部改造模式。本文从村域环境状态差异角度提出“卫星式布局、组团式布局及沿交通线布局”也不失为一种山区居民点调整布局的尝试。

对处于可持续状态 (含可持续起始状态) 的淮阳、桥头、竹园等3个村及处于非可持续性状态的田背、寒谷、隘门、周坑、五星和罗坑等6个村, 一般要通过集聚整合安置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来强化辖区对拆旧区居民的吸引力, 整合的方式可采用向集镇或中心村据点布局模式, 前者等同于就地安置优化区;后者等同于飞地安置优化。

对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大王、际下、吴陂、青平、凤山、赤岭、孙坑、仕边、梨树等9个村, 因地处山区, 且规模较小, 可选择持续性好的区域或区域内的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为齐全的村庄作为中心村, 进行集中安置, 配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组团布局模式。

对个别分布于交通沿线的村庄, 尽管研究区域内交通线路等级低, 但沿线集中紧凑布局仍是一种重要方式。在淮土乡境内, 有两条线路, 一条是过境的307支线, 另一条是正在建设的石-淮线 (石壁镇至淮土乡) , 沿线分布的村庄主要有水东与禾坑两个村。因此, 这两个村的安置区可采用沿交通线逐步聚集居民点, 通过交通线形成串珠状居民点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和山, 陈本清, 许德伟, 等.基于PSR模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J].台湾海峡, 2012, (03) :420-428.

[2]陈士银, 周飞, 吴雪彪.基于绩效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06) :5.

[3]曾晓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研究——以衡南县廖田镇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2009:23-24.

[4]张艳艳, 陈美球, 黄景伟.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对策探讨——以江西省石城县小松镇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 26 (4) .

[5]黄艳平, 伍世代.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研究:以福清市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2 (1) :60-67.

[6]马锐, 韩武波, 吕春娟, 等.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2 (3) :68-73.

[7]姜磊, 雷国平, 张健, 等.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 :228-229.

整治安置区 篇2

部分群众反映问题解答

一、项目基本情况

答:本项目为肥东县南淝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项目,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和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对长临河镇施口、姚埠圩区内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二、本次拆迁依据文件有哪些?

答:依据合政秘[2012]208号、东政[2009]55号、东政[2013]22号、东政办[2013]21号等现行相关文件。

三、拆迁人口怎么界定?

答:

1、公告发布前在拆迁范围内的世居常住在册人口(挂户不予计算)。

2、公告发布前原籍在拆迁范围内的在校学生、现役义务兵、劳改、劳教人员。

3、在项目拆迁公告发布前已领取结婚证的夫妻一方户口属常住在册人口,另一方符合婚迁条件户口未迁入的并在他处未享受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经村(居)和乡镇(街道)及户口所在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的。

4、公告发布前原籍在拆迁范围内的捐资和千分之三农转非人员;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户口已迁回本镇域的,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可享受照顾安置

(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一女户且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政策内在孕的可照顾增加一人。

6、一工一农,现农业户口一方属本地常住人口,非农业一方经核实无住房且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可享受照顾安置(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未婚大龄青年和有生育指标未孕的可否享受照顾安置? 答:在房屋回迁安置前,领取结婚证的、政策内生育或在孕的,可按安置房屋建设成本价照顾增购45㎡。

五、独生子女户及双女户如何照顾安置?

答:主要是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父母双方是农村户口第一孩是女孩的,可再生育一孩。但该户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放弃了生育二孩指标。为鼓励支持计划生育工作户,特考虑实施照顾一女户政策。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独男户和双女户可照顾增购15㎡,增购价1027元/㎡。

六、渔民拆迁后应如何安置? 答:渔民问题会由政府统一规划船坞进行停靠,船坞会尽快处理。

七、搬家费如何计算?

答:搬家费每户按两次计算每次500元,合计1000元。农户家里的农产品、农具等物品由农户自行处理。八、五保户如何安置?

答:五保户无能力购买房屋可采取以下办法安置:

1、安置到敬老院,房屋按货币补偿。

2、自行购买的安置房产权归购买人。

3、由政府免费安置的当事人死亡后,房屋产权由政府收回。

九、原籍在本地的大中专毕业生户口如何享受安置? 答:原籍在本拆迁范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安置:

1、原籍在本拆迁范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户口已迁回镇域范围的本人可以享受照顾安置。

2、原籍在本拆迁范围内,国家取消统一分配政策后大中专毕业生(1996年入学)户口未迁回的,在本拆迁范围内父母或本人有房屋的,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可享受照顾安置(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十、男女双方离婚后再婚的应如何安置?

答:离婚后的男女双方再婚的,符合人口界定条件的,可按安置房屋建设成本价照顾增购45㎡。

十一、农田如何处理?租金多少?

答:农田由政府统一流转,租金每亩按500斤中籼稻/年市场保护价打卡发放到群众手里,并且跟涨不跟跌。因目前的农田属流转租赁,不属征收,土地仍属于农民所有,不符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流转租赁期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如国家政策无变化,政府将一直负责流转。

公共土地用于今后整体公共使用。

十二、拆迁安置方式是什么,具体怎么计算?

答:按照产权置换的方式进行安置。人均拆除有效建筑面积按30㎡/人建筑面积进行产权调换,交纳产权调换差价,安置房屋产权调换的差价标准为:砖混结构30元/㎡,砖木结构40元/㎡,由被拆迁人找补给拆迁人。多余有效建筑面积按单位平方米造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对住房面积确有困难并积极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拆迁户,可申请增购,人均增购最高不得超过15

平方米。增购价按方案计算实际平均价格1027元/㎡。

十三、拆迁丈量正房和附属房怎么区分?

答:檐高在2.6米,进深为6米以上的房屋视为主房,考虑圩区住房实际情况,具体执行以房产局测绘报告为依据,附属房按其房屋结构单位平方米造价结合成新予以补偿。

十四、拆迁房屋有效建筑面积如何进行产权调换? 答:人均拆除有效建筑面积按30㎡/人建筑面积进行产权调换,人均拆除有效建筑面积不足30㎡的,按实际拆除有效建筑面积实行产权调换,经被拆迁人申请,安置建筑面积可增购到人均30㎡,增购的建筑面积价格按600元/㎡执行。

十五、提前交钥匙是否有奖励?

答:有。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积极完成签约搬迁的,被拆迁人除享有应有的权利外,拆迁人设定在规定期限1-7日内搬迁结束交出钥匙,经验收合格的,按有效主房面积奖励60元/平方米;第8-15日内结束的,按有效主房面积奖励30元/平方米;逾期不再奖励。

十六、过渡费怎么计算?

答:过渡期从搬迁之日起至房屋建成分配之日止。过渡期实行产权调换的房租标准按被拆迁主房面积计算,自交钥匙时开始计算时间。18个月内每月每平方米4元,超过18个月每月每平方米8元。

十七、安置房在哪里?采取什么方式确定楼层和房号? 答:安置点以规划部门审批为准,我镇初步确定在石长路南、店忠路东拆迁安置区域进行安置,标准是普通商品房标准,套型面积有60㎡、75㎡、90㎡、105㎡,户型图将统一征求村民代表意见。房屋分配采取错层搭配的方式,按签订协议并交出钥匙

时间先后选择楼层和房号。

十八、对于以下情况是否可以给予照顾安置?

答:

1、整户户籍已迁出本拆迁范围,有合法住房的祖居户(非农户口),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国家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按有效主房面积拆一还一,并可照顾超购到与有效主房面积最接近的房型面积,超购部分价格1480元/㎡。

2、单人户在享受30㎡产权置换和照顾增购15㎡后,可照顾超购到60㎡,超购部分价格1480元/㎡。

十九、按人口安置房屋时,是不是需要农户补很多房款? 答:根据各户的情况不同,找补的房款也不同。人口多,安置面积大,而现居住的有效主房面积小,找补的房款就多。人口少,安置面积小,而现居住的有效主房面积大,找补的房款就少,甚至可以得到补偿款。

二十、产权置换后多余的有效建筑面积可以调剂吗? 答:产权置换后多余的有效建筑面积可以按第一顺序继承关系在父母与符合安置的子女间进行调剂。

二十一、拆迁安置工作是否公开?

整治安置区 篇3

一般意义的城镇化进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速度不同。而移民安置区城镇化是通过移民安置的契机,在外动力推动下使城镇化水平突变提高,在短期内迁入大量移民,同时国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及开发项目进行建设[3]。相比较其他非移民城镇化,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具备明显优势,即政府会对移民安置区进行长期补偿安置和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因此在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时,不能忽略政府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

鉴于移民安置区的特殊性,其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4]。因此,在进行模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决策者的主观意愿。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进而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1 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与评价方法

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讨论需要建立在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阐明每一种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有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就会有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模式[5]。具体将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概括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发展3 个方面。

城镇化是各种资源要素不断集聚和再配置的过程,其模式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相适应,才能保证发展的持续性[6]。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且受制于资源条件,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较强的内生动力。

社会资源包括创新能力、政府支持、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的支持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镇的规模和数量。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其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7]。

1. 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择其合适的发展模式,评估指标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a. 科学性。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做到界定清晰、表述规范、设计科学,指标间不重复、不遗漏,保证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8]。

b. 全面性。评价覆盖面要广,能从不同角度全面衡量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兼顾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产业发展等多重目标。

c. 可比性。所选的指标应注重地区、适用范围等的可比性,评价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

d. 可操作性。指标的设计应符合实际情况,方便收集和量化[8]。

1. 2 指标体系内容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地点大多位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多属于农村地区,因此笔者参考学界关于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根据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着重突出了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发展3 个二级评价指标,设计和筛选出由16 个三级指标组成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从而形成共有3 个层次的评级因子集[9]。自然资源因素涉及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源,具体指标为农林牧渔总产值、采矿业总产值、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 社会资源包括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代表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的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代表人力资源质量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代表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支出; 产业发展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代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能力的非农业从业比重和城镇失业率、代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水平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代表工业化水平的工业总产值[10]。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1. 3 评估方法

目前,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大致有两类: 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根据评价者对各影响因素的主观重视程度和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判断赋权,由该领域的专家参与给出,如层次分析法( AHP) 、统计分析法等; 客观赋权法则依据风险因素所反映的信息进行赋权,如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虽可有效地确定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给定权重的先后顺序,但决策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客观赋权法虽摒弃了对权重主观性的影响,但确定的权重有时与实际相悖,不能体现评价者的意愿。笔者将熵权法和AHP相结合,综合评价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对不同经济指标的依赖程度,既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又能体现决策者的主观意愿,既考虑到移民安置区本就属于农村地区的现实,又兼顾到其发展受到政府支持的特殊性。

1. 3. 1 基于AHP赋权的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Saaty的1 ~ 9 标度法对给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以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得到判断矩阵B = ( bij)[8]n × n,其中bij表示指标i比j的重要程度。

使用和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计算最大特征值 λmax[8]:

式中:为向量BW的第i个元素; Wi为向量W的第i个元素。

计算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率( 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CR < 0. 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反之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9]。

层次总排序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一致性检验也是由高到低逐层进行。

式中: CR总为一次性比率; bj、CIj、RI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CR总< 0. 10,即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结果[9]。

1. 3. 2 基于熵权法赋权的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选取的指标涉及多个方面,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 xij为第j个评价对象在指标i上的原始值;m为评价指标个数; rij为无量纲化值[9]。

以上数据处理后,rij中必然有一项数值等于零,而熵权法的计算中需要运用对数函数,因此运用功效系数法对rij进行修正[11]。

计算第i个指标的熵值ei:

其中,表示计算第i个指标下第j个样本指标值所占的比重[11]。

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权wi:

1. 3. 3 综合评价

式中: wia为第i个指标的AHP权重; wie为第i个指标的熵权权重。

设Pi为第i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公式[11]:

式中: pij为评价指标规范化得分。

2 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实证分析

2. 1 模式选择依据

我国的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主要分为集镇安置、县城安置和中心城市安置,笔者主要讨论以小城镇安置方式实现城镇化的方式。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机理如图1 所示。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 攀枝花~ 宜宾) 四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建设征地影响涉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宁南县和会东县、昭通市巧家县、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和禄劝县等共计4 市( 州) 6 县( 区) 38 个乡( 镇) 118 个行政村。移民人口超过11 万人,其中96% 集中在宁南、会东、巧家3 个县。3 个县的移民能否妥善安置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移民安置的成败。因此,拟以宁南县、会东县和巧家县作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开展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工作。对移民安置区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主要目的是为该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进行规划时,一般将城镇纳入整个县域,然后对县域进行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出于经济规划的整体性考虑,以整个县域为单位来进行评价,虽然会削弱评价结果的具体性,但却便于后期的整体规划,更利于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先确定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具体划分( 数据来源于2014 年《巧家县统计年鉴》、《会东县统计年鉴》、《宁南县统计年鉴》) 。

2. 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AHP的使用过程中,需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无论是层次单排序还是总排序,其CR都小于0. 10。受文章篇幅所限,对具体的验证过程和计算过程进行省略,文中直接列出AHP和熵权法的权重计算结果。根据式( 8) 计算综合权重,具体见表2。

2. 3 综合评价

根据其综合权重的计算结果,利用式( 9) 计算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3 个县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得分,见表3。

根据各指标进行加和,计算出其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见表4。

2. 4 结果分析

从表4 可以看出,巧家县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分别为0. 083 5 和0. 087 7,远高于社会资源对其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因此可以判断巧家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会东县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为0. 200 6,高于其他2 个影响因素,说明会东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对宁南县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为0. 181 2高于社会资源和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表2 可以看出,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采矿业总产值对城镇化的影响因子为0. 103 3 和0. 145 8,在综合权重中是仅有的2 个超过0. 1 的影响因子。此外,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子0. 0710 也占了较高的权重,说明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因此,在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各镇的自然资源优势,并结合其他区位要素,选择合适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3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3. 1 城镇化发展模式划分

根据城镇类型分类步骤( 图1) ,结合2. 4 节的分析结果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其城镇化发展模式可分为4 类[12]。

a. 综合发展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促进各项产业综合发展,并妥善处理农民的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而实现的农村就地城镇化[13]。在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和群众共同参与,对当地的三大产业进行综合开发,努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b. 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城镇化是指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人口的集聚,形成资源开采服务的生产服务业和为居民服务的生活服务业,最终促进资源地的城镇化进程。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要求: 必须具有城镇所共有的规模、性质和职能,具有为人们提供并尽可能满足各项社会活动需求服务的基本职能,具有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带动、辐射、中心作用的一般城镇特征[14]。

c. 生态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指以环境保护的形式,利用当地现有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通过吸引旅游客流以及刺激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交通、商业、房地产、休闲娱乐、餐饮以及其他相关配套产业,为目的地城镇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使人流、资源、资本向城镇集中,并且保持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切实保护,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5,16]。

d. 农副产品加工带动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农副产品加工制造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该模式是指由于对农、林、牧、渔产品等农产品进行工业性加工、制造,进而促进当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结构性转变,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带动人口的聚集与城镇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带动城镇化的建设。

3. 2 重点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

根据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地址的规划,选出宁南县白鹤滩镇、葫芦口镇、华弹镇,会东县的大崇乡、鲁吉乡、溜菇乡、野牛坪乡和巧家县金塘乡等8个乡镇为一级城镇化中心,向周围辐射,吸引周边乡村人口、资源的聚集,带动整个白鹤滩库区三县的城镇化发展。

根据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划分以及选择机理,就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8 个重点城镇进行具体模式选择,为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典型实例。

白鹤滩镇地处巧家县城,是云南与内地之间“交通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的辐射地带。该镇应重点培育烤烟、蚕桑、甘蔗、反季蔬菜、经济林果、畜牧业、劳务经济七大产业,努力将白鹤滩镇建成全县的冬季休闲度假基地和商务会展中心,走综合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葫芦口镇镇域内水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赤铁矿工业储量达7 385 万t。该镇确立以矿产开采、矿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主,重点扶持甘蔗、蚕桑、香蕉、芒果、早熟蔬菜等亚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路子。

华弹镇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光热条件好。因此,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以甘蔗、蚕桑、烤烟三大产业为主,重点扶持畜牧业、早市蔬菜特色产业。

大崇乡农作物一年三熟,农业主产甘蔗、玉米、水稻、烤烟、蚕茧。种植攀枝花、香蕉、番木瓜、柑橘、西瓜、芒果。该镇矿产资源缺乏,应选择农副产品加工导向型模式,重点发展畜牧业和早市蔬菜特色产业。

鲁吉乡地处金沙江畔河谷台地,年产黄磷2 万t,实现年产值近亿元,境内有热水塘温泉。因此,确立以磷矿开采和深加工产业为主,围绕境内热水塘温泉,开展生态旅游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

溜姑乡矿产资源丰富,以金矿和铁矿为主,因此确定资源加工导向型模式。此外,此地盛产金沙江彩石,因此可走以生态旅游为辅的发展模式。

野牛坪乡地处金沙江流域沿岸,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明显,气候温和,应选择以甘蔗、蚕桑产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导向型模式。

金塘乡属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应充分利用开发温泉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重点扶持甘蔗、蚕桑、烤烟三大产业。逐步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见表5。

4 结语

整治安置区 篇4

南靖县河坑土楼群落是“福建土楼”最为密集的群落, 是“福建土楼”申请《世界遗产名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一个在不足1平方公里范围内沿“丁字形”的小河流两岸不足500米宽的狭小地带上集中布置的被称为“地上北斗七星”的七方七圆两组土楼, 呈现出气势恢宏的星象奇观 (见图2) 。偌大的土楼建筑群, 星罗棋布于青山秀水之间, 给田野平添了一道壮丽的景色, 展现了融山、水、田、宅于一体的山村风貌 (见图3) 。

(一) 选址

为缓解土楼居住人口过于密集的状况, 改善人居环境和清理影响河坑土楼群落保护的建筑, 必须建设安置区, 妥善安置疏散的居民。经多方研究决定, 河坑安置小区选址在河坑土楼群的北面, 虽然相距不到500m, 但由于有天然的河流和山丘作为隔离过渡带, 使得河坑安置小区在不影响河坑土楼群落保护的前提下既便于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又可确保两者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见图4) 。

(二) 规划构思

我国传统民居聚落的布局讲究“境态的藏风聚气, 形态的礼乐秩序, 势态和形态并重, 动态的静态互释, 心态的厌胜辟邪”等, 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 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处理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时, 注重利用自然形成“无趣”, 对外相对封闭, 内部却极富亲和力和凝聚力, 以适应人们居住、生活、生存、发展的物质和心理需求。“福建土楼”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魅力, 不管是单体拔地而起, 岿然矗立, 还是聚落成群, 都蔚为壮观。有的依山临溪, 错落有致, 有的平地突兀, 气宇轩昂;有的大如宫殿府第, 雄伟壮丽, 有的玲珑精致, 巧如碧玉;有的如彩凤展翅, 华丽秀美;有的如猛虎雄踞, 气势不凡;有的斑驳褶皱, 尽致沧桑;有的丝滑细腻, 风流倜傥;有的装饰考究, 卓尔不群;有的自然随意, 率性潇洒, 但却与蓝天、碧水、山川、绿树、田野阡陌、炊烟畜牧交相辉映, 浑然天成, 构成了集山、水、田、宅为一体的天地人和谐、精气神相统一的美丽画卷。

“福建土楼”贴近自然, 村落与田野融为一体, 展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田园风光和务实的循环经济;尊奉祖先、聚沃而居的遗风造就了优秀的历史文化、淳朴民风民俗、深厚的伦理道德和密切的邻里关系。这种“清雅之地”, 正是那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长期生活在枯燥城市的现代人所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理想所在, “福建土楼”必然成为众人观光旅游和度假的最佳选择。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 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向公众进行展示的要求, 因此, 保护土楼、开发创意性土楼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 在河坑安置小区的规划中, 就要求在弘扬传统优秀民居聚落布局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土楼文化特色。福建西南部山区曾经十分发达的传统农业稻草文明为福建大型土楼集体住宅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姓氏聚族而居的物质基础。规划中, 在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犯的基础上, 小区每种基本户型在同样的面宽和进深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户居住型、两户居住型、分层公寓型以及连接东西向布置客房的尽端型四种户型, 以适应居民不同的需求。

(三) 小区布局

小区不仅要安置搬迁居民, 也要重视安置农民的生活, 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对土楼进行保护。为此, 安置小区的规划布局在考虑搬迁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 还特别安排了为适应发展假日经济所需要的服务业 (为城里人和各方来客提供休闲度假的房屋出租和客房服务) 。通过统筹山、水、田、宅的总体规划, 努力实现村庄的产业景观化, 使村庄的经济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 发展第二产业 (农副产品的加工业) 和服务业, 为各方来客提供活动内容丰富、类型各异的“乡村文化”活动。

规划中, 理顺道路骨架, 使小区干道和县级公路衔接, 形成环状的道路网, 保证小区的交通需求。绿地系统结合地形分为中心绿地、院落绿地和线型绿化, 以南北朝向多户拼联为主的低层住宅和东西朝向客房形成犹如方型土楼的建筑, 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大小各异, 使其与周边道路、山形地势、自然水系互为融汇, 相得益彰, 既提高了土地使用强度, 又传承土楼文化。灵活的布局形成了造型独特和极富变化的天际轮廓线, 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见图5) 。

(四) 建筑设计

1. 低层住宅的设计

在低层住宅设计中, 为了突出展现新农村住宅使用功能的双重性、持续发展的适应性、服务对象的多变性、建造技术的复杂性和地方风貌的独特性等五大特点以及包括厅堂文化、庭院文化、乡土文化的建筑文化, 每户住宅都设置了内天井, 以确保多户拼联时, 所有功能空间都具有独立的对外采光通风系统, 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为了便于使用和布置, 设计采用了A型和B型 (见图6、图7) 两种类型的低层住宅。

2. 客房设计

客房均布置在群楼的东西两侧, 设单侧走廊, 与南北座向低层住宅的尽端相连, 形成连续尽端型低层住宅。

3. 造型设计

整治安置区 篇5

今年,是三峡移民工作关键时期,进入了一手抓“两项资金”的使用,一手抓稳定致富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已经引起移民群众关于资金使用政策的咨询来访,由于各地政策执行的不统一,可能引起新一轮移民咨询信访的问题。对此,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清醒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移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举全力维护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严格说来,“两项资金”使用工作属于移民部门的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但因为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和工作意义。由于资金的使用范围广,就地安置和外迁安置的移民相互之间、三峡库区移民和其他水库移民之间、农村移民和城市移民之间、淹地移民和占地移民之间都是有影响的,都是相关联的,牵一发,动全身,这既是一个重大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复杂的社会问题,既事关移民切身利益,又事关江西乃至全国移民稳定大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稳妥细致、于法有据、切实可行、避免攀比,确保社会稳定”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务院三建委和三峡办为做好“两项资金”的使用工作通知精神上来,统一到省三峡移民接收安置工作领导小组2号文件精神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既是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我们做移民工作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严格把握政策,决不突破底线

三峡移民“两项资金”的使用政策核心就是用于解决三峡农村移民生产安置的遗留问题,扶持农村移民的生产发展,让农村移民看到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让移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移民安稳致富。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政策,就是“两个可以”、“一个严禁”,即:可以统筹用于村组发展生产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户实施,不管是村级统筹还是分户实施,都必须充分尊重移民意愿,让移民直接受益,以项目为载体,按标准落实到户,严禁以现金方式直补到人。不向移民发放现金,是“两项资金”使用工作的政策底线,决不能动摇。虽然不发现金到人可能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压力,但是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社会影响,而由此可能引起的攀比,关系全局的稳定。

三、加强资金监督,严守财经纪律

三峡移民资金是高压线,越到后来越碰不得。我省“两项资金”近一个亿,这是移民资金安排最大的一笔。从江西来讲,这几年移民资金使用管理,总体上是规范的,没出现大的问题。前不久国家审计署委托省审计厅对我省三峡移民资金进行国审,没有发现什么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用忽视的问题。为了与时俱进,进一步规范三峡移民资金的管理,根据省审计厅的建议,对2000年我省制定的三峡移民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办法,结合三峡“两项资金”使用性质和对象、范围,正在征求意见,重新制定一个新的管理办法,从制度设计上减少漏洞,严格财经纪律,防止截流、挪用,不出腐败案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移民资金、移民干部”两安全。这项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并建立翔实的档案资料。

四、统一规范程序,严把质量关口

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稳定,这是我们工作的关键点。国务院三峡办把这项工作提出,不规定具体时间完成,不说全国齐步走,那我们也不要求全省各地一起动。去年12月20日“两项资金”使用工作专题会议后,已经布置了启动这项工作,时间的初步要求是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如果今年年底完不成的,这个时间拉长点没关系。当然,能快则快,尽量快,具体的把握交给三峡移民安置县,准备好了就动,没有准备好就缓,这是个定性的要求。但是,程序上一定要到位,统一按照“分解到村组、落实到项目、帮扶到户、不发现金”的方式实施,要按照“分户申报、村级汇总、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省市备案”的程序逐级上报,做到了政策兑现,程序到位,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五、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社会稳定

整治安置区 篇6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两区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下简称两区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任务重,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并建立长效机制”,这无疑为我们促进两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和运行机制保证。

理解长效机制,要从“长效”、“机制”两个关键词上来把握。“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领域,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正常的生物机体(如人体)就具有这种机制和能力。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是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首先要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一是由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建议设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常设机构(即两区发展办公室,简称“两区办”),负责处理两区发展的具体事务,其职能包括统一协调、编制规划、整合资金、绩效考核、监督管理等。为了避免形式大于实质,充分发挥两区办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功能,两区办必须做到务实化和工作常态化。

二是协作联动,提升两区发展工作的效率性。两区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仅靠一、二个部门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必须是多部门同心协力。多部门协作可以优势互补,但是环节较多,传导不畅。作为一项政府工程,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必须建立协作与联动机制,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因此,要做到协作联动,分工清晰、信息沟通、效率提高、责任明确。

三是发挥移民管理机构的骨干作用。移民管理部门是负责水库移民工作的专设机构,促进两区发展也是移民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和义务。《通知》十分重视移民管理机构在促进两区发展中的作用,并先后7次(处)对各级移民管理机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两区办设在移民局,并要有专职工作人员。

四是健全移民管理机构。由于历史渊源,各地移民机构分属不同部门,既有独立设置的移民局,也有隶属发改委、民政局、水利局的移民机构,行政关系不顺、体制不统一给移民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障碍。同时,从各地工作实际看,移民部门普遍存在内设机构不全、工作人员不足、办公条件较差、工作经费紧张等现实困难。因此,建议以促进两区发展为契机,统一移民管理机构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充实人员和经费。同时,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移民干部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政府主导,统一编制两区发展项目规划

做好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项目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发[2006]17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两区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两区发展相对落后,为了真正解决其长远发展问题,必须依靠项目规划,通过项目规划,统筹各类用于两区发展的资金,统筹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逐步实现两区经济社会与当地农村同步发展,切实解决移民的长远发展问题。因此,由政府主导统一编制两区发展项目规划作为基础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一是尽快启动两区发展第二个五年(2011~2015年)项目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议这项工作由各级省政府主导、省移民局牵头成立专班负责完成。总体的思路可以是统一规划,分开实施。因为两区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大,需要整合多种资源,通盘考虑,多方协作,全面发展,所以两区发展应该统一编制项目规划。但是,由于现行的行政体制原因,具体项目可以分开实施,按照《通知》精神,各部门作用互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

二是抓住项目规划编制的重点。继续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通知》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交通、饮水、住房、水利、污水与垃圾处理、教育和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卫生、社会服务、社会保障、土地整治、扶贫开发、农村能源、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缩小和消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三是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在编制项目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发展需要与资金可能,整合各专项规划的内容,按照轻重缓急,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建议两区发展项目规划要与当地的“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相衔接。同时,还要尊重科学,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编制规划不是最终目的,执行好规划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编制规划要充分考虑今后的可操作性。

三、整合资金,合力推进两区发展项目建设

两区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知》中明确提出:各省(区、市)要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资金投入,在安排地方政府性资金时,要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同时,项目建设是落实移民政策的重要载体和工作重点,也是检验移民资金是否安全运行、移民群众是否满意的重要标志。做好两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是各级移民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而整合资金则是形成合力,推进两区发展项目建设的物质前提和资金保证。

一是保证移民专项资金投入。移民专项资金包括:库区基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0.5厘钱电价加价资金等,这是当前两区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由于湖北是移民大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涉及的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建议争取政策倾斜,适当提高库区基金的征收比例,由现行的每千瓦时8厘提高到1分的标准征收。也可考虑能否将0.5厘钱电价加价提高到0.8或1厘钱。同时,要切实保证移民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挪作其他用途。

二是切块包干,加大行业主管部门的资金倾斜。一方面,各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中央相关部委对湖北两区发展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安排年度投资计划时向两区倾斜,优先安排两区发展项目。鼓励采取切块包干或带帽下达的方式安排资金用于湖北两区发展。

三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两区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参照三峡工程、西部开发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建议各省(市、区)的大企业、大公司积极参与和承担本省(市、区)两区发展项目建设。同时,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扩大资金来源。

四是建立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发展思路,把零星分散的可用资金进行整合,建立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努力化解移民资金紧缺的矛盾,增强移民的造血功能。移民产业发展基金来源及构成包括:移民登记后自然减员的扶持资金;按政策标准规定的每年库区移民困难补助资金;移民局入股移民合作经济组织分红资金;省市下拨移民后扶资金存放利息;争取省市扶持资金;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赞助资金等。把这些资金捆绑起来,变分散为集中,变小钱为大钱,把产业发展基金做大,用到最需要、最关键、最佳成果的帮扶项目上,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五是科学谋划立项目、规范操作建项目、因地制宜开发项目。首先,在认真编制项目规划的基础上,确立年度项目计划。对交通道路、农田水利、生产发展、科技应用等群众较为关心、受益面较宽、能够立竿见影的项目,立项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和实效性,避免偏离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其次,要严格招投标方式和合同管理。项目单位必须以招投标方式,按照招投标要求操作确立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和责任要求,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如期完成。项目完工后,必须由具备资格或有能力的专业部门及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和评估,出据验收报告及项目评估鉴定。第三,依照两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两区发展和提高移民生活水平。以湖北为例,湖北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林果业开发项目大有可为,如宜昌的柑橘、咸宁的竹笋、罗田的板栗、安陆的银杏、兴山的核桃、房县的燕耳、英山的油茶、郧西的杜仲、利川的漆树等都是很好的开发项目。

六是处理好移民资金投入与其他资金的关系,合力推进项目建设。《通知》要求移民专项资金要与其他渠道资金统筹衔接,重点解决其他投资渠道难以覆盖的两区发展问题,优先安排见效快、效果好的民生项目,保证移民专项资金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也可与其他资金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实践中,库区基金和增长人口项目扶持资金可以捆绑使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确保移民专项资金的独立性,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做法,重点扶持两区产业发展,移民增收的项目建设。

四、强化监管,综合考核,落实责任制

水库移民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如何将好事办好?办出成效?让移民满意?《通知》中明确要求,促进两区发展项目的安排,要充分征求移民意见,听取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的反映。同时还强调,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移民管理机构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资金落实及管理、项目进度、工程质量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强化监管、综合考核、落实责任制是我们推进两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一是坚持阳光操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项目实施中,要提高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确保移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与移民长远生计直接相关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情况等重要事项要进行公示。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近年来各相关省(市、区)政府虽然先后制定了有关移民后期扶持的一系列文件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有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建议尽快出台县级报账制的管理办法、项目立项、施工和验收的实施细则、项目档案材料的规范要求等,以便于实际操作有章可依。

三是强化规范管理。严格程序,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制,是确保移民工作质量的关键。我们认为,在项目实施中,当前最主要是要把好“三关”:一是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项目申报程序及相关资料,坚持不是与规划相符的项目不批、项目前期准备不到位的不批、项目不切合实际的不批。二是严把项目实施关。按照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的管理要求落实到位。三是严把资金拨付关。认真执行县级报账制的规定,项目实施完毕后,根据工程验收评估和资金决算结论,村、镇、县三级组织和分管领导审定签字盖章后拨付资金,资金直达到项目施工单位。

四是落实考核责任制。促进两区发展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统一规划、作用互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合力加快促进两区发展。两区办要经常督促、检查地方政府两区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相关部门及单位的切块包干和对口支援等指标的完成情况,综合考核,奖惩兑现,落实责任制。

五是开展监测评估。国发[2006]1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机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是贯彻落实我国新时期水库移民政策的需要,也是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管理、确保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情况,评估实施效果,发现并纠正实施中的问题,对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两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1]1033号),要求各地全面启动移民后扶监测评估工作。湖北的水库移民后扶监测评估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自2009年起,湖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监测评估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移民后扶监测评估工作。两年来,通过抽样布点、跟踪监测,定岗定责、定人到村、聘请信息员等形式,对全省17个市州、48个县市区,200个移民样本村的移民后扶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移民后扶监测评估工作,湖北在全国是第一家。湖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监测评估中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已初步了解湖北省的移民后扶现状,提交的监测评估动态已经受到湖北各县(市、区)的高度关注,提交的监测评估报告和专题研究具有示范性、权威性、实用性、可行性和政策性,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整治安置区 篇7

一、主要成效

在实施新的后期扶持政策工作中,特别是在江西省扶贫和移民机构整合后,办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扶贫和移民工作的互补作用,紧紧围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有新改善,移民群众收入有新增长,移民自我发展能力有新提高”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方式,加强规范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惠及水库移民的民生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

一是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工程,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近60万移民的“饮水难”,80多万移民的“行路难”,98%以上的移民户用上了电,改善灌溉面积67.8万亩,扶持修建移民区校舍、卫生院所,为1万多户移民修建了住房。

二是通过实施移民示范村建设工程,改变了移民村的面貌。紧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每年集中县(市、区)50%以上的结余资金,每个村扶持原不少于20万元,去年不少于30万元,已重点扶持建设576个移民示范村,其中亮点示范村200个。去年6月,召开了全省移民示范村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熊盛文副省长到会讲话,并编印了《亮点-水库移民示范村集锦》画册,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移民示范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移民示范村的建设,不仅从整体上改变了移民村组的落后面貌,而且成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国家移民局的充分肯定。

三是通过实施移民增收工程,提高了移民群众的收入。根据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在尊重移民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产业牵引,多种形式,多数受益,扶持到户”的思路,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扶贫开发产业项目,积极探索扶持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路子。每年由县级安排20%的年度项目资金用于产业方面的扶持,扶持移民产业100多个,使3千多户移民直接受益。全省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467元,提高到2011年的4580元。

四是通过实施移民培训工程,增强了移民的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创新移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理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与扶贫开发“雨露计划”相结合,突出实际效果,培训移民10余万人,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通过培训移民不仅在本地创业,而且走向了全国。如资溪县移民的面包店、武宁县移民的装修公司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策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省水库移民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奉献。但也应当看到,由于水库移民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区域特定,对象特殊的特点,是一项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相关行业要求,面向农村的社会性工作,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江西省既牢牢把握国家的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要求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8]37号)的规定,执行好、落实好政策。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出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突出实施重点

实施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要在编制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突出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产业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移民技能培训四个方面:

一是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这是加快改变移民村(组)落后面貌,使移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有效途经。主要是通过整村推进方式,按照“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的标准,把列入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点、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库区扶贫移民搬迁新村建设和移民所占比例高、群众积极性高的移民村(组),优先安排移民示范村建设项目。

二是产业扶持。要根据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在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产业牵引,多种形式,多数受益,扶持到户”的要求,结合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扶贫开发产业项目,引导和扶持移民群众发展生产。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相对集中资金,解决突出问题。对后期扶持规划项目没有覆盖到或没有列入相关部门专项建设规划的道路、改水改厕、水利灌溉、农田整理、垃圾处理、沼气、生态保护、文化、卫生、教育等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列入了相关部门专项建设规划的项目,对项目建设给予配套补助。

四是移民技能培训,要创新移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理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采取多种形式,与扶贫“雨露计划”相结合,突出实际效果,进一步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

规划项目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切实保障移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经批准的规划是实施项目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办审批,并报省办备案。

(二)明确实施范围

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的范围是:一是政府组织安置的(含三峡移民)农村移民所在的村(组);二是为安置大中型水库移民调出土地的村(组);三是水库建设中涉及的“淹地不淹房”人口所在的村(组);四是现仍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口移民所在的村(组);五是水库蓄水引起库周浸没、塌岸、滑坡、内涝,以及生产生活条件受影响的库边地段、孤岛等影响的人口所在村(组)和水库大坝、溢洪道占压及施工占地涉及的村(组)。以上五种对象,在具体操作中,已经体现在省移民信息管理系统确定的村(组)中,在申报项目时由系统自动把关。

(三)规范申报程序

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程序,前几年基本上是按照后期扶持规划项目的程序申报确定的。随着结余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和项目实施管理的新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程序进行规范。县办在具体操作中,要按照所编制的经济发展规划,安排好年度计划项目。年度计划项目应落实到移民村或村小组。年度计划项目的确定,按以下程序办理。

——示范村建设项目。经村(组)大多数移民群众同意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乡镇政府报县办认可后,会同村委会按移民示范村建设标准,编制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建设规划,报县办。县办根据本县移民示范村建设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对申请的村(组)进行考察、对规划进行评估、修订,听取移民意见后,由县办审定。

——产业扶持项目。根据扶持移民发展产业的类型,进行分类确定:

1、龙头企业(含移民生产示范户,下同)带动的生产项目。由龙头企业与村委会或村小组提出合作意向,经移民代表大会讨论,大多数移民签字认可后,村委会或村小组、移民户与龙头企业签订土地承租、劳务、生产经营、移民户年收益等方面的协议,并在本村(组)公示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办。县办实地考察、评估、审定后,由县办发给龙头企业带动移民户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

2、移民村(组)从事的生产项目。经移民代表大会讨论,大多数移民签字认可,村委会或村民理事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相关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办,县办实地考察、审定后,发给移民村(组)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3、移民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由移民本人提出申请,村委会审核,并在本村(组)公示后,经乡镇政府审核报县办,县移民机构实地考察、审定后,发给移民户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

以上认定书应明确扶持项目、扶持方式、项目管理、受益对象、扶持年限、收益分配等内容。认定书1年一签。认定书期满后,应重新按以上程序办理认定手续。

——基础设施建设(含恢复重建)项目。移民村(组)内或跨村(组)项目。在征求移民意见的基础上,由移民所在村委会或相关村委会联合,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核准后报县办。县办根据本县移民村(组)或跨村(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情况,对申请的村(组)项目听取移民意见,进行实地察看、评估、拍照后,由县办审定。

——技能培训项目。由县办下达年度培训计划到乡镇,由村委会组织调查摸底。移民根据其就业、创业的愿望,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报乡镇政府汇总后上报县办。县办按照计划安排组织开展培训。

以上申报程序概括起来就是:移民知情,村组申请,规划范围,现场勘察,乡镇审核,县办审定。

(四)抓好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基本上与后期扶持项目的要求基本一致。其要点是:

一是项目实施根据投资规模的大小,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按移民意愿实行移民自建。

二是项目法人指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由村(组)申报的,项目法人为村委会(或村小组),并由项目所在村(组)移民群众推荐3-5名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跨村(组)的项目乡(镇)政府为项目法人,并由相关村(组)移民群众推荐3-5名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对有困难组织实施的项目,经所在村多数移民同意,由村民委员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部门担任,并报县办备案后方可实施。项目法人应认真组织完成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工作,并对实施的全过程负主要责任。

三是按规定需要招标的项目,由项目法人按有关程序提交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或县级招投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投标。

四是鼓励项目由移民自建,自建项目由村委会或项目法人向乡镇和县办提出申请,经乡镇和县办会同县、乡纪检(监察)审定后,由项目法人、项目实施管理小组与移民签定施工协议,成立由村干部和移民群众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项目实施的各项具体事务,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建设、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并按当地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务报酬。乡镇和县办要共同加强对自建项目监督管理。

五是招标项目必须由资质的人员负责监理。移民自建项目由移民代表负责监理。

六是及时搞好项目验收,建立完整项目档案。

项目实施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明确项目法人,确定实施方式,成立管理小组,加强项目监理,定期巡视检查,及时验收建档。

(五)加强监督管理

对规划项目的监督管理,是今后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保证资金发挥作用,项目产生效益的重要保证。作为县办来讲,既是项目实施的组织者,更是项目实施的监管者。因此,县办要把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要认真婺源县工业园区余庆桥组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乡(镇)及项目法人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项目法人按照有关要求实施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二是以村(组)为单位成立移民项目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等工作。三是移民项目确定充分尊重移民意愿,计划项目必须要经移民代表大会确定。四是项目计划、资金使用透明公开。将项目计划直接批复到乡、村、组三级,专项资金实行民主理财,移民参与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及财务结算,资金使用张榜公布,以接受广大移民群众的监督。

在此基础上,市办和省办也要通过年度考核、稽察、专项审计等方式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示范村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建设条件、经济实力、移民参与程度不同,建设效果反差很大。搞得好的村组,真正改变了面貌,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亮点村。然而有的示范村建设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除修建进村入户公路及自来水外,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没有变化。有的地方移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发展和日常管理滞后,很难起到示范建设作用。

2、产业扶持的政策性问题未得到解决,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在产业扶持工作中,如何规范生产开发项目的产权、经营管理,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移民受益,是当前产业扶持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扶持的对象主是生产开发大户、龙头企业等。而一些开发大户、龙头企业示范、辐射、带动移民的作用也还不明显。生产扶持存在着扶强不扶弱、扶富不扶贫、扶寡不扶众的现象。同时,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少,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在家务农的农业劳动力不到40-50%,由于产业开发的主力军一农业劳动力不足,千家万户共同开发已不现实,这也给产业扶持带来极大影响。

3、资金的使用方面。有的地方资金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投入分散,小项目较多的现象。由于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人员不能完全满足管理职能的需要,加上项目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人手紧张,一些项目完工后,不能及时进行验收,致使资金不能按要求及时拨付,资金滞留比较普遍。

4、项目的确定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做得不很细,深度不够,申报审查也不十分严格,致使大多数项目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既不规范,又不具备参考价值,加之,在项目确定时,缺乏科学知识和理性分析,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不顾长远,申报的项目合理性、准确性不强。

四、今后的工作要求

(一)突出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移民示范村建设。示范村建设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合理规划,就是要把移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目标、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落实措施、投入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统筹规划和安排。因地制宜,就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打造特色的思路谋划好本地移民示范村建设。突出重点,就是要把移民比较集中,移民积极性比较高的村组作为建设重点,而且相对集中资金投入,保证示范村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整体推进,就是要做到建设项目、村务管理、文化生活、产业发展同步建设。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仅仅修建村内道路,改水改厕等单项建设的村组,一律不能列为示范村建设的范围。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安排上,要从移民最关心、最能直接受益的项目入手,重点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避免用移民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集中力量,针对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和自然灾害隐患区的特困移民群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这些移民的脱贫解困问题。

(二)突出产业扶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扶持移民如何发展产业,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扶持移民发展产业有别于扶贫开发产业。这主要是扶持移民发展产业,既要考虑扶持的区域范围,又要注重移民如何受益问题,目的就是要增加移民受益面,提高移民受益效果,探索和建立移民生产开发项目的产权、经营管理,收益分配,资金安全,移民受益的有效机制。通过这几年各地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扶持移民发展生产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当前,有必要对扶持移民发展产业的形式和扶持方式进行规范。

1、扶持龙头企业(含移民生产大户,下同)带动的生产项目。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对其扶持要把握与移民发展生产的关联度和带动作用,给予贷款贴息或项目资金扶持。扶持资金只能用于龙头企业承租移民土地的基础设施(生产基地道路、灌溉、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管理,不得直接拨付资金给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额度,要与移民的年收益挂钩。也可将扶持龙头企业的资金转为移民入股的股金,让移民变股民,参与企业年终分红等。

2、扶持移民村(组)专业合作社从事的生产项目。扶持资金用于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基地道路、灌溉、土地整理等)或购买种苗等生产资料,并实行项目管理。

3、扶持移民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只限于贷款贴息扶持,不宜直接提供扶持资金。这种方式对其他移民来说比较公平,大家也能够接受,也有利于移民的稳定。

(三)突出提高素质,增强增加收入能力。

要创新移民群众的培训方式,一是改聘请技术员单一授课为联合相关专业部门办班开展联合培训,通过对水稻、蔬菜、果树、生猪、水产等种养殖技术的综合培训,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二是改过去县城集中培训为下乡培训、上户指导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和移民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改以农业培训为与工业园区就业、服务业等行业培训相结合,拓宽移民劳动就业的门路和渠道。

(四)突出管理监督,提高项目

申报效率。

年度计划项目申报,将采取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预申报方式进行。县办按照省办在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下达的年度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通过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在每年9月底前预申报下年度的项目计划。预申报的项目计划,经市办审核、省办确认后,再由省办会同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当下达的项目资金大于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时,可按下达项目资金与预申报项目资金的差额增报计划项目。当下达资金小于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时,应按下达项目资金调减计划项目。

(五)突出移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整治安置区 篇8

(一) 理论综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政府要与社会组织一起形成协作网络, 形成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共享公共资源, 参与共同治理。“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行动的持续过程。”在帮助安置区老年人社区融合的问题上, 我们提倡多种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其中社会工作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有很大的建树。

1.国内研究。通过万方数据库的调查发现, 最近5年对于老年人的研究一直居高不下, 对于安置问题的研究普遍偏低, 而对于失地农民的研究成果很多。大部分研究者从农转非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区意识、社区建设 (汪萍, 2012) 、社区管理 (吴绍琪、薛育余, 2004) 、文化程度、就业、社会体制 (钱小利, 2010) 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老年人, 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研究, 主要从健康维护、婚姻家庭、社区参与、心理健康、社会保障 (纪晓岚、朱逸, 2011) 、养老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安置区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社区融合研究极少。

2.国外研究。社会融入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社会整合的概念。他将社会整合划分为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 提出了劳动分工会推进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概念在研究中被学者们逐步发展为社会融合或社会融入 (social inclusion) 概念。近年来, 欧美国家的社会融入策略研究中, 社区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区工作逐步成为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行动机制。这有助于从社区生活视角实现农民微观层面的融入, 鼓励与促进他们参与到公共议题之中, 澄清他们的问题与需求, 实现社会融入。斯科特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斯科特, Scott, 1985) 。沃德和肯尼迪 (Ward and Kennedy) 认为在跨文化适应面前有心理调整和社会文化调整两种调整模式, 心理调整指心理上的舒适和满意, 社会文化调整是与社会技能相关, 指成功应对新社会的能力。综上所述, 国外对于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融合从宏观的社会融合角度有很深的论述, 主要从文化融合、行为融合、情感融合、规范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 研究设计。文章采用社区参与的研究视角, 选择重庆市Z镇W社区老年人群体 (年龄在55岁以上) 进行考察,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等方法。

二、老年人社区融入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共抽取样本100人, 最小42岁, 最大94岁, 平均年龄63岁, 调查对象符合本次研究需要, 其中回收100份, 有效问卷98份。

(一) 个人能力影响老年人的社区参与。71.5%的人极少甚至根本不会参加社区活动, 仅有9.2%的老年人经常参加社区活动。19.4%的老年人偶尔会参加社区活动。所以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力度不大, 只有少数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 身体机能的日益衰退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直接作用, 改变其生活态度, 14.3%的老年人从未体检过;另一方面, 老年人日常开销中, 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支出最大, 分别占60.2%和37.8%, 占据老年人日常开销的绝大部分。

(二) 小农观念影响城市社区生活。安置社区来源于拆迁, 拆迁虽然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地域与环境, 但是并没有改变他们传统的小农观念, 社区很多矛盾集中点在拆迁安置问题上。老年人对于传统观念的固守影响着社区的和谐安定。物管费收取问题是社区老年人一直迈不过去的障碍, 严重影响他们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 社区环境也得不到保障。

(三) 社区治安环境尤其是小商小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据调查发现, 59.2%的居民认为其营业对生活基本没影响, 33.7%的老年人认为有影响甚至影响严重。另外社区老年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关系对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很大的影响。68.4%的居民认为与社区工作人员关系一般, 13.3%的老年人认为关系不好, 对关系较为满意的仅占18.4%。

三、安置区老年人社区融合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原因。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决策。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 其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 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弱, 转变滞后为其生活带来不便。最近几年网络平台发展, 年轻群体基本已经普及网络技术, 生活模式已经改变。而老年群体掌握技术慢, 有些群体还不愿意接触改变, 所以老年人融入社区生活出现困难。

(二) 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的现实原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重庆市政府推动购买社会服务, 很多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但从总体上看, 社会组织在规模、专业能力、人员素养、社会收益等方面发育不足。安置社区存在社会组织的性质单一、数量较少, 不能满足老年人社区融入的基本要求。社会融合只能依靠居委会等带有行政色彩的组织推进, 短期效果平淡, 远期效果存疑。

(三) 征地拆迁的直接原因。征地拆迁改变了老年人的传统生活环境。但城市生活对老年人提出了新要求, 老年人生活习惯的“滞变”为老年人城市生活带来困扰。严重打击老年人信心。

(四) 思想观念的间接原因。安置区老年人对于“社区治安、管理、教育等方面多呈负面, 往往把管理人员视为自己的对立面, 居民还认为政府征地就应该包揽其全部生活, 所以很多群众与社区存在僵化、对立状态”。在对社区老年人的访谈中发现, 老年人认为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问题“与己无关”, 只有低保、社会救助、拆迁补偿等影响自己腰包的问题才是自己最关心的事。

(五) 家庭结构变迁的内部原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传统的联合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安置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家庭结构从核心化转向空巢化、单人化、隔代化, 这些家庭养老能力负担过高, 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六) 政府职能转变的外部原因。近年来, 政府提出社会治理理念, 主张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政府职能转变缓慢, 面对安置社区老年人的社区融入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依然受工作经验、生活阅历、管理视野等因素的影响, 在处理老年人关心关注的问题时出现原则模糊、责任淡漠、能力缺失等现象, 依然坚持管制型管理模式, 造成老年群体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对立, 影响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基于安置区老年人社区融合问题破解和创新导向的对策建议

(一) 化解老年人的心理隔阂。社区应建立与老年人的沟通互动平台, 着力解决政群矛盾, 抓好“物业管理”和“安置拆迁”工作。W社区自成立以来, 由于集中安置过程中政府与居民就物管问题讨论未果, 社区的物管问题一直由社区居委会进行调解解决, 而居民放大了物业管理的约束、忽视了物业服务的事实, 表现为拒斥物业收费。对此社区要积极建立业主委员会, 聘请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小区各项物业事件, 普及物业管理知识和物业服务流程, 明确物业权益划分。对于安置补偿问题, 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等问题, 这类问题需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引导居民了解社会政策, 独立解决问题。

(二) 加强老年人社区参与机制建设。安置区老年人面临两重角色转换问题, 一是年龄增大导致的角色转化, 二是征地拆迁带来的社会角色转变。只有让他们正常完成角色转换, 才能适应新角色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 政府要建立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 政府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制建设上着力, 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转变老年人参与渠道不畅和参与制度化程度不高的局面。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技能培训, 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社区要制定激励政策, 设立“社区参与奖”, 链接社会资源为支持老年社会参与并取得显著成效的老年人, 给予隆重表彰和奖励。加强对老年人的兴趣培养, 一般的社区活动很多老年人并没有主动意愿参加, 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与自己的内心想法有很大关联, 社区要设立一个创新部门, 专门契合老年人意愿为其打造特色社区活动。

(三)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服务。政府要加强专业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将社会组织力量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纳入到帮助安置区老年人社区参与力量培育中来。面对安置区老年人角色认同低, 继续社会化缓慢的现实情况, 并不能帮助社区老年人从心理上对社区产生认同。需要鼓励引进社工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 包括开展专业小组活动和社区服务, 寻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效果明显的社会参与方式。为特殊人群提供个案咨询、生活照料、日常陪伴等服务。例如针对社区困难群体, 运用社工专业知识, 改善其困境, 建立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如在老年伴侣方面, 运用缅怀疗法等为老年伴侣提供机会追寻往事, 获得意义。建立照顾人支持体系, 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维系照顾人, 促进照顾事宜更有效率。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对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关注个性化需求, 针对社区内特殊老人, 通过社区走访收集建立社区内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 并链接社区周边便民服务点资源, 帮助特殊老人解决出行、购物、医疗等一系列日常生活问题。挖掘老年人个人潜能, 提倡老年人互助, 建立“老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社区教育, 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权能。

摘要:安置社区是我国步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的产物。一方面, 老年人在心理、情感、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对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阻碍他们主动积极地融合社区生活。另一方面, 政府与社区的资源提供途径有限和专业社会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容易激化社区居民矛盾, 导致社区不安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 在坚持政府指导的基础上, 吸纳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关键词:社会治理,安置社区,社区融合

参考文献

[1]李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不适的分析和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4, 3

[2]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3]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

上一篇:声乐表演下一篇: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