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水平(通用5篇)
安置水平 篇1
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质量的提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运动员的就业安置情况直接影响着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水平,并且,就业安置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影响我国运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黑龙江省田径队、冰上项目(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滑雪项目(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和重竞技项目(古典跤、举重和跆拳道)2010 年-2014 年退役的154 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4 份,回收145 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138 份,无效问卷7 份,有效率95.2%。在调查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造成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所指的高水平运动员是技术等级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及以上标准的运动员。以黑龙江2010 年-2014 年的的田径、冰雪项目(速滑、花样滑冰、冰壶、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重竞技项目(古典跤、举重和跆拳道)退役的154 名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国际健将级运动员4 名,健将级运动员44 名,一级运动员22 名,二级运动员84 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图书馆借阅等方法,阅读大量文章和书籍,包括论文、期刊等。以运动员就业安置为关键词,查阅硕博士论文79 篇,文献107 篇。
2.问卷调查法。通过向黑龙江省2010 年-2014 年的田径、冰雪项目(速滑、花样滑冰、冰壶、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重竞技项目(古典跤、举重和跆拳道)退役的154 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45 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138 份,无效问卷7 份,有效率95.2%。并向黑龙江省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玉学进行访谈,了解黑龙江省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基本情况。
3.逻辑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归纳、综合,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黑龙江省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问题的途径。
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黑龙江省2010-2014 年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情况和出路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退役时的年龄情况
据表1 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游泳和田径运动员退役年龄基本在15-22 岁之间,年龄都较小,就业安置是其退役后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二)学历结构
据表2 可以看出,退役运动员的学历偏低,高中及以下水平的占到60.67%,而目前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才竞争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沪江大学生就业网在2014 年3 月发表的大学生就业报告,该报告表明,目前企业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到89.63%,仅10.37%的企业对学历没有要求或者有很低的要求。退役运动员的学历水平和企业的要求并不相符。
(三)就业安置的途径
从表3 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省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渠道多元化,待业人数较多,占到总人数的21.67%,说明目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难以满足退役运动员的基本需求。自谋职业的22 人,占到总人数的36.67%,说明我国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政策安置较少,基本上依靠自己找工作,但是由于运动员的学历水平较低、社会化程度较低,导致再就业困难。
(四)黑龙江省退役运动员安置情况
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 万人,每年至少大约有3000 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其中40%左右退役即“待业”,为了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国家实行“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运动员职业转换期是指从停训到办理退役手续、解除聘用合同之间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完成从运动员职业到新职业的转换。2010 年4 月,黑龙江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了首家“运动员再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室”,五年以来,中心针对运动员再就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培训工作,共举办40 多期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培训班。实际接管退役运动员累计达620 多人,通过留队、经济补偿自主择业等渠道,解决了500 多人再就业难题,还有接近三百人未得到妥善安置,待业人员较多。
三、黑龙江省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设计不完善
1.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据调查可知,目前21.67%的退役运动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安置,这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是分不开的。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越来越完善,但是针对于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机制并没有形成,截止到目前,我国只有运动员的伤残保险,并没有针对运动员再就业和退役后的养老保险。黑龙江省针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制度更加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20065 年黑体人字[2005]17 号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就业安置政策缺乏配套和针对性,直接导致了就业安置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保障。
2.人事体制改革致使政策性安置狭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事制度不断改革,行政体制内人员精简,人才竞争越发激烈,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政策性安置的人数越来越少,通过调查可知,通过政策性安置的人数仅达到38.33%。
(二)体育保险行业不完善
体育运动员保险行业不完善,体育保险发展滞后,美国的体育保险行业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开始发展,针对职业运动员已经有一套完善的保险体制,保险范围广、险种多,为运动员解决了后顾之忧。然而在我国体育保险发展比较晚,20 世纪80 年代才开始试办体育保险,由于运动运动强度越大,超负荷训练比赛任务越重,运动伤病就越多等原因,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都不愿过多涉及体育保险领域,只有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开发的几种专项运动保险,远远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保险的需求。在我国的竞技体育机制下,训练员和运动员还是比较习惯计划经济下国家包办、政策性安置,投保意识不强。并且我国极度缺乏专业的体育保险人才,针对运动员的体育保险险种较少,难以满足运动员的需求。
(三)安置费用低
黑体人字[2005]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表明,黑龙江省对于退役运动员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办法,其中包括,基础安置费、运龄安置费、成绩安置费三部分,其中基础安置费:每年15000 元,所谓的运龄补偿费是根据运动年限的长短和成绩水平进行补偿,而由调查可知,黑龙江省田径和游泳队的运动员的运龄基本上集中在1—4 年,运龄时间短,导致运龄补贴少,每一年运龄补贴4000 元/ 年,可累加。成绩安置费是指根据比赛的层次和获得的名次给予的安置费用,奥运会前三名的奖励分别是9 万、7 万和5 万,而体育大省的江苏省,补贴标准则明显高的多,基础安置费用按照江苏省上年度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水平3 倍发放,运龄补偿费与本人实际运动年限和退役前体育基础津贴水平挂钩,每满一年运龄发给本人4个月的基础津贴。相比之下,黑龙江省的退役运动员安置费用低,难以满足生活需要。
(四)运动员的训练机制不合理
我国运动员实行的是“三级训练体制”,即“专业队-省队- 国家队”的训练模式,运动员单纯的去追求运动成绩,进行封闭式训练,文化课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该训练体制使一些运动员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项目外,文化和职业知识匮乏,致使运动员退役后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金牌战略”使一些教练员在训练时往往不顾科学规律,超强度训练,使很多运动员伤病缠身,在成了“文化知识废人”的同时也成了“身体的废人”。在对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玉学进行访谈可知,田径运动容易造成肌肉韧带捩伤,大多数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运动伤痛。省游泳队教练员李家梅表示,在黑龙江省游泳队缺乏一套系统的专业检测体系,对运动员的体质缺乏检测,更加容易造成运动疲劳和伤残,为就业安置带来更大的困难。
(五)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较差
1.文化水平低。通过调查可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运动员占到66.67%,而我国劳动力市场89.63%的企业要求是专科及以上学历,运动员的学历严重满足不了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社会化程度低。全封闭的训练模式使运动员在省队接受训练,很少接触社会,缺乏与外界的接触,社会关系简单,缺乏职业知识和对职业的基本认识,社会化程度较低。
(六)运动项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体育项目的社会普及化与运动员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群众基础好,市场化发展比较好的项目,在运动员退役后很容易找到工作,如乒乓球、羽毛球项目。对于一些社会化程度较低、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的项目则很难实现市场化就业,要更多的借助于政策性的安置,而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政策性安置的比重越来越低,难以满足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需求。
四、解决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政策支持
要实现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不仅需要运动员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应该不断的拓展就业安置的渠道,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提供政策保障,探索建立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职业辅导等制度,使其退役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应的保障。首先,要制定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运动员退役后自主择业,通过国家财政、运动队的经济投入、社会组织的募捐等形式建立创业基金,为运动员自主择业提供小额贷款或者无息贷款。制定退役运动员税收优惠制度,降低退役运动员创业的税收标准,促进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其次,建立退役运动员进入市场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可以给予接收企业一些奖励或者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接收退役运动员的积极性;在运动队建立再就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在运动员停训到退役的期间可以,在中介机构进行免费登记,该中介机构还要不定期的举行招聘活动,拓宽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渠道。
(二)改善运动员的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体系是解决运动员再就业难题的重要的途径。成立专业的就业培训机构,在职业转换期内,运动员根据自身的长处和择业的意向,有针对性的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工作,帮助运动员掌握一技之长,并且要完善运动员的技能证书制度,对于培训合格的人员,颁发国家和企业认可的职业等级证书或者上岗证书。政府可以和企业合作,建立定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培训,运动员在职业转换期结束后,就可以直接去用人单位工作。
(三)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的主要问题就是其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国家制定了运动员教育的相关制度,但是运动队并没有落实。因此,运动队要尽可能保证运动员的学习时间,积极鼓励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不仅如此,运动员还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意识,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由于学习具有系统性,而运动员训练使文化学习难以成体系,应该探索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结合点,让运动员实实在在的接收基础文化教育,最终成为文化知识和运动训练并重的综合性体育人才。
(四)提高运动员的安置补贴费用
适当的提高运动员的安置补贴费用,吸引运动员退役时选择一次性经济补偿,避免运动员退役后滞留在省队。改变运龄安置费用的计算方法,黑龙江省的运龄安置费用仅仅考虑运动年限,每满一年,增加4000 元,而江苏、河北等省份不仅参考运动年限,还有运动员退役时的基础津贴水平。最后,完善成绩补贴体系,增加奖励的层级,让更多的人得到奖励,使成绩奖励真正地起到激励作用。
五、结论
对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不能采用一刀切,要拓展运动员安置的渠道,鼓励运动员在发展好体育事业的同时,能够立足于自身的长处,掌握好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加强对就业的思想认识,在退役的时候能够做到自主择业,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政府安置。
参考文献
[1]邸洁.我国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12)
[2]李阳.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刘建.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资本的获得及资本性功能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1(3)
[4]马耀琪.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32)
[5]董国永.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新时期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2(16)
安置水平 篇2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划转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省市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安置原则
1、坚持人随资产走的原则,同时尊重职工的自愿选择;
2、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原则;
3、坚持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安置范围
安置范围为划转基准日划转单位的长期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其他形式用工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三、安置方案
(一)长期职工
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拟划转单位的长期职工按现有身份随资产同时划转给省公司。但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本次划转职工安置均可遵循自愿的原则,选择本方案中相应的安置办法。
1、随资产划转
职工按现有身份随资产同时划转给省公司,与划转后单位建 立劳动关系,按照国家及省公司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薪酬、保险福利待遇。
2、申请流动到其它单位
职工本人申请流动到其它单位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划转单位同意,职工在一个月内自行联系接收单位,由接收单位出具
商调函,划转单位按规定程序办理流动手续。
3、申请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本人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划转单位同意,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办理。
4、不在岗职工安置
①非因工负伤和长病人员,由划转后的单位继续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②长期外借人员,由划转后的单位书面通知本人回单位工作。按有关政策,30日内不办理相关手续,按自动离职处理,解除劳动关系。
③非正常劳动关系人员,依据《关于规范调整劳动关系若干政策问题的意见》(冀劳社[2001]86号)进行清理,划转后单位按程序书面通知本人回单位工作,30日内不回单位办理有关手续的,按自动离职处理,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二)离退休人员
离退休人员由划转后单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策发生变化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 公司经理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小组。负责职工安置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切实做好稳定工作,保证职工安置工作顺利开展。
四、其它事项
(一)劳动关系
职工划转后的劳动关系由省公司授权划转后单位承继。
(二)工作年限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划转前后职工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三)薪酬福利
1、拟划转单位的工资计划宏观调控管理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前,仍按河北省地方宏观调控相关规定执行;批复后,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工资计划管理。
2、拟划转单位的薪酬福利管理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前,按河北省地方宏观调控相关规定执行;批复后,纳入河北省电力公司统一管理。
3、划转后职工薪酬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四)社会保险
省公司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复,向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将划转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至省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省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受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委托代为管理。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同意前暂维持现状。
安置水平 篇3
关键词:竞技武术,退役,安置,对策
1 前言
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朵奇葩,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为大力发展武术运动,培养了大批的高水平武术专业运动员,运动员们通过在训练场的刻苦训练和赛场的努力拼搏,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退役是每个专业运动员必须经历的现实问题[1],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也不例外,当他们在退役后,面临一个新的职业选择是不可避免地过程。退役运动员与同年龄段的人相比,缺乏的是在正规的文化教育或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中获得的能力,换言之,他们没有完整的就业能力[2],而随着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专业运动队政策性安置力度的不断减弱,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武术运动队伍的长远建设、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武术运动员的新老更替和我国武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武术发展形式下,武术在2008年时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而未能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在全运会武术比赛中又面临着赛制改革,这都无形中给当前武术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高水平武术套路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也无法得到保障的话,势必会影响今后武术运动项目后备人才从事武术专业运动员行业的积极性。退役后难就业的问题成为了想要从事专业武术运动者的后顾之忧,使武术专业运动员这个行业的魅力下降,毫无疑问,这将不利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工作,既是为退役运动员的切身利益着想,也为武术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武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148名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基本情况和退役后的就业安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运动员们的现实情况,针对他们的实际困境提出对策与建议。
2 解决我国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必要性
对于竞技体育而言,运动员的黄金竞赛时间大都在35岁以前。我国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夺冠时间大都在30岁之前,而运动员的退役年限在30岁左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竞技运动员吃的是年轻饭。若想运动员在自己的黄金时间取得好成绩,使他们安心训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表明,运动员出现“高原现象”的很大原因是生活顾虑太多,对退役后的担心过剩,以至于不能安心训练进而影响了运动成绩,使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过早出现了滑坡现象。长期如此,不仅会阻碍运动员的发展,更会使大家觉得从事竞技武术没有前途,武术练习者数量、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从此可以看出,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必要做好这份工作。
2.1 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竞技水平的需要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竞技武术的发展水平。运动训练学理论认为,年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即运动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长期跟随同一个教练员训练,对其训练方法高度适应后无法进行突破;(2)先天遗传效应已充分发挥;(3)家庭及生活各方面的影响;(4)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迷茫等。其中,对退役后要从事的工作而烦恼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心情,使其不能进行安心训练,从而竞技能力出现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运动成绩,导致运动成绩下滑,过早的结束了他们的运动寿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我们有必要解决好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以使其能够安心训练,进一步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2.2 培养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需要
一个运动队若要保持运动成绩必然要进行“血液更新”,竞技武术也是如此。若要保持竞技武术长盛不衰,必然要不断的引入新的年轻队员。一个运动队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保证队伍的正常运行就要进行新老的更换。从此可以看出,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对运动队的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整个的训练系统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运动队伍管理等方面。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该事业的发展,其中运动队伍的管理工作是竞技体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竞技武术的选材是从8—11岁开始的,这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即从事文化类课程的学习还是从事武术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事武术训练就意味着放弃学业,不然很难拿到好的成绩。竞技武术的训练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从一接触开始至取得相应的成绩,运动员需要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训练和比赛当中,从而也就失去了学习其他技能与理论的机会[3]。运动训练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运动损伤、先天遗传条件不足都会使运动员过早的结束运动生涯。因此,青少年再选择要不要从事武术训练时就会有所顾虑,为了将来生活保障很可能对武术视而不见,也因此我们将会失去一大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员,这就不利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安置的重要性,有了可靠的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到武术行业中来,从而充实武术人才的后备资源。
2.3 构建稳定竞技武术队伍的需要
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与运动队伍的稳定有着直接的练习。一般而言,国家武术队及省、市武术队的运动员名额是有一定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到达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的工作如果落实不了不免会占用运动队的名额,也就使得年轻的运动员不能及时的进入到队伍中来,甚至会因此错过了训练、出成绩的最佳时期,阻碍了队伍的健康发展。更甚者,一个运动队会从强队变为弱队,从此走出金牌争夺的行列。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保证运动队伍及运动成绩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及时、妥当地安排好退役运动员的工作问题。
2.4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追求精神享受的趋势。现时代,体育健身成为大众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武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其健身、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武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横向的、纵向的与其他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进而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武术产业发展的好坏是直接与运动员相联系的,退役运动员如果能得到较好的安置,一方面可以安心进行训练进一步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还将吸引更多的儿童从事武术训练,从而使武术持续、健康地发展壮大。
2.5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其理论和实践界域,涵盖四个方面的和谐:这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4]”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运动员从很小的时候就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付出需要回报。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必然会使他们出现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现象。相反,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安置,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过程都是非常艰苦的,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和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
3 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调查
为了解已退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148名已退役的高水平武术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运动员真实情况进行了分析。
3.1 退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148名运动员中有男性88位,女性60位。他们的退役年龄有42人在25—30岁之间,4人在30—35岁,102人在20—25岁。48人大都是因为年龄问题提出了退役,在退役的时候已达到了个人最佳竞技状态,并无法再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退役时间在30岁左右,如表1所示:
148名运动员中有55人是国际级健将,70人国家级健将,国家一级23人。运动员在进入省队之前分别有着2年至8年的武术训练时间,其中34人的训练时间在3—4年,占总人数的24.3%。而在省队训练的时间分别有44人7—8年,5—6年和9—10年分别36人和26人,11—15年有8人。从中可以看出,运动员在进入省队之前也有较长时间的武术训练经历,拥有较坚实的基础。运动员在省队的时间大都为5—15年,其中以7—8年为最多。
3.2 退役运动员的发展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148名运动员已全部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运动员退役时的安置方式以自主择业为主,占总人数的50%。退役时,有52人属于组织安排工作,22人进入了高校进行学习。从中可以看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的就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自主择业,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因此,如何帮助运动员自主择业,将成为今后相关部门研究的方向。
在调查的148名运动员中,有3人在国外工作。从中可以看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工作地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内,虽然在国外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渠道及知识,使得大部分运动员只能在国内发展。148人中有72人属于国家正式编制人员,其中政府部门工作的有25人、专业运动队14人,高等院校33人。有76人属于编外人员,他们分别在私营企业、健身俱乐部、业余体校、演艺机构和武术馆校工作,其中私营企业18人,健身俱乐部15人,业余体校12人,演艺机构12人,武术馆校19人。从运动员的工作岗位可以看出,除私营企业18人从事的与武术运动相关性不大外,其余140人所从事的工作都与武术有很大的关联。不难得出,运动员的就业方向集中在了与武术运动有相当联系的职位。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原有武术功底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减小了工作时的压力;但是另一方面还说明运动员的就业面过窄,不利于整个武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3 退役运动员对课程文化程度及需求
在对退役运动员文化水平的调查中,有16人表示自己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6人表示自己有高中水平,32人选择了本科。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运动员对自己的文化水平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需要文化知识的补充。在对运动员是否对文化学习感兴趣时,有86人表示非常感兴趣,16人表示感兴趣,12人表示一般。从中可以看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非常希望文化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工作的需要也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化课上有些质的提升。89名运动员表示学历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而且非常有必要对现役武术运动员加强文化学习。从中可以看出已退役运动员对文化的渴望程度。然而,在对运动员学习主动性的调查中,56人表示自己会偶尔主动学习,66人表示从不主动学习。如表2所示:
这与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呈现了明显的反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工作、训练之余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运动员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进行自学时难度比较大,长期这样也就打消了他们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不难看出,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问题是急需要我们进行解决的,不能简单的告诉运动员应该学哪些、怎样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即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解决运动员基础差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能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在对运动员的调查中,91.7%的退役运动员表示学历对找工作有帮助,并认为现役武术套路运动员有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4 影响我国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包括运动员自身问题、竞技体育体制的问题及现代社会的环境和就业形势等。
4.1 由训练而造成的文化素质缺陷
运动员退役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运动训练上,这样由助于他们运动成绩的提高,从而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退役年龄在30岁左右,而之前由于缺乏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没能够掌储存一定的知识量。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是构成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一直是当前竞技体育体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何切实提高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运动员,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5]。由于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提高运动技能上,运动员也就没能够掌握较多的技能,这非常不利于他们退役后的生存。在转型后,往往很难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不能够迅速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4.2 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的影响
运动员在进入省队或国家队后,在我国经济体育体制下基本是与外界封闭的,这样就有碍于他们多方面的接触社会,造成了社会生存技能的缺乏[6]。长时期的既定模式生活方式,使他们的目光基本集中在了仅与武术相关的职业。对远离武术的职位显得不够了解,甚至漠不关心,因此他们的目标也就自然地锁定在了高校教师、教练员这些较为稳定且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职位上。这就造成了运动员就业范围狭窄,进而缩小了运动员的就业渠道。
4.3 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造成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就业岗位大都要求学历与专业,而整个体育专业成为了各行业中的“冷门”。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岗位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顺利再就业[7]。由于近些年来的学士、硕士扩招,造成了高学历者越来越多。像高校武术教师、武术教练员这样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对近几年的高校招聘信息显示,高校对武术教师的学历要求大都在硕士以上,并且已出现要求博士学位的趋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运动员成为高校教师设置了障碍,虽然每年都有高水平运动员被保送读研,但其数量相比之下是非常少的,大部分的运动员还是被挡在了门外。
5 提高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对策
5.1 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和文化知识的储备
加强对竞技武术训练模式的研究,以提高竞技武术的训练效率,使运动员在较少的时间内,能够更好地提高运动技能,从而能够剩余更多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运动员的知识储备,以帮助运动员在较高的层次上进行转型,如向国外的孔子学院、武术馆校输送武术人才等。
5.2 加强运动员向学生的转变
鉴于现代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有必要使在役运动员向大学生甚至更高学学位的转变。一方面,各运动队要做好与各高校的沟通工作,增加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确保更多的运动员进入大学的门槛。由于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武术技能较高,是推广我国武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可以降低他们进入高校的门槛,并对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制定出相应宽松的政策。而全国各体育院校针对退役运动员入学难的现象,应根据运动员文化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降低那些没有免试条件入学的退役运动员进入体育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或提高加分。
5.3 增广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就业视野
在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同时,加大运动队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使运动员能够看到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而开阔运动员的再就业事业,使他们从教师、教练员的岗位中解脱出来。这就要做到,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向运动员提供较多的社会信息,另一方面要提供给运动员学习相关技能的机会,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5.4 帮助运动员做好退役规划
对退役的认识是运动员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运动员做好了退役规划有助于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帮助运动员做好退役规划,首先要加强运动员对退役的理论认识,进而帮助运动员做好整个计划,以帮助运动员顺利转型。
5.5 加强对刚退役运动员的心理辅导
完成从运动员到其他角色的转变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在刚退役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很难适应新的角色,其主要问题是心理方面的不适应。为帮助运动员更快地进入新的角色,我们要多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运动员顺利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何平.试论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的困境及其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8(3):10-15.
[2]黄志剑.优秀运动员的职业变迁与人生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
[3]王进.从过程理论观点探索我国运动员的退役——退役意识、心理状态与应对策略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6,26(7):47-54.
[4]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5653358.html.
[5]时殿辉.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0,31(3):122-126.
[6]夏唯畏.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武术专业队发展模式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安置水平 篇4
军转备考资料:军转干部安置家属的安置工作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安置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张为臻 公选
中公教育军转干事业部 遴选 军转网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的工作,安置地党委、政府应当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与军队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发出报到通知。调入调出单位相应增减工资总额。
对安排到实行合同制、聘任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应当给予2年适应期。适应期内,非本人原因不得擅自违约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军队转业干部随迁配偶、子女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地政府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体的,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并按照国家和安置地促进就业的有关规定减免税费。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和未参加工作的子女可以随调随迁,军队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以随调一名已经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各地公安部门凭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的通知及时办理迁移、落户手续。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由安置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安排;报考各类院校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各地在办理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落户和转学、入学事宜时,不得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
安置水平 篇5
一、美国特殊儿童安置模式争论的缘起
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特殊儿童安置模式以隔离的特殊教育学校与特殊教育班为主。1970年,迪诺(Deno)提出了一个连续性安置体系,这一体系根据学生的残疾程度与教育需要,提供了从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到最多受限制的环境的七个层次,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班、部分时间普通班与辅导教室、部分时间普通班和特殊班、全日制特殊班、特殊学校、家庭教育、医院等。连续性安置体系提倡的多元安置成为回归主流阶段特殊教育实践的主要模式。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在批判回归主流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融合教育者认为,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决定教育环境的做法违背了回归主流本身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呼吁打破教育中存在的等级观念,使普通学校成为所有儿童都能学习的地方,并倾向于让学生在普通教室而非“抽离”到普通教室之外接受教育与服务。但是在针对该如何融合特殊儿童的问题上,融合教育倡导者的内部发生了分歧。完全融合教育者主张,实施普通教室这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的特殊班和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等安置形式没有存在的必要。部分融合教育者则认为,特殊儿童可以部分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普通教室并不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普通教室之外的特殊班和资源教室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部分融合支持多种安置形式的存在,其实质也是一种多元安置模式。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安置模式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上。
完全融合教育的观念占领了特殊教育领域理论与伦理的制高点,从道德的高度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但是,融合教育的政策与目标在特殊教育实践中很难实现。根据美国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美国2012年安置在普通学校的6~21岁的残疾学生高达94.8%,但其中只有61.52%的学生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超过80%,其余的学生则有大量的时间在普通教室之外接受特殊教育支持。[1]反对完全融合教育的学者批判完全融合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概念,完全融合追求的是一种美好的幻觉。至今,美国特殊教育界关于两种安置模式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
二、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模式的理论观点辨析
美国国会于1975年颁布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即94-142公法),该法案明确了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其中,“零拒绝”(zero rejection)原则中的“合适的教育”是第一原则,“最少受限制环境”是第二原则,即学校首要的责任是为残疾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当融合环境不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应该将特殊儿童安置在相对有限制的环境中。[2]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模式对于“合适的教育”、“最少受限制环境”以及“残疾模式”都有不同的理解。
(一)对“合适的教育”原则的不同理解
“合适的教育”要求相关服务人员为个体提供足够的个别化教学支持,以保证特殊儿童能够从相关教学中获益;要求学校在公正评估的基础上,为特殊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保证特殊教育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完全融合教育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特殊儿童将来能够在没有支持的融合团体中工作,而普通教室中所获得的学习和社会技能可以为个体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这决定了特殊儿童最重要的需求应该是拥有在主流环境中学习和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因此,普通教室的融合才能为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完全融合不再把重心仅仅放在特殊儿童个体的发展上,而是考虑如何分配资源和相关服务,使支持体系和每个学生的需要进行匹配,最终使所有的儿童都获得合适的教育。学习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和差异教学(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是融合教育确保学生获得合适教育的重要支柱。学习通用设计是一种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框架,它通过灵活的课程和工具为个别化的学习提供了框架,使教师能够灵活地渗透到教学材料和方法之中,以此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差异教学则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弹性分组的方式、多样的教学评估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多元安置模式的支持者则认为,不同残疾程度和类型的儿童对于合适的教育的需求不同。例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需要学习基本的学业知识、社会适应行为和职业技能;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则更强调自我管理、沟通、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等,对于学业的要求降低;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最重要的需求是基本的生活自理和生存技能。认知能力和沟通功能严重受损的自闭症儿童需要在一对一的结构化环境中学习。情绪行为障碍儿童需要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由行为分析师进行专门的行为矫正。普通教室不可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哈拉汗(Hallahan)等人提出,轻度残疾儿童可以适应融合,但是对于重度残疾学生而言,最好的普通教育也不能代替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特教教师,基于特殊儿童个体化的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密集的、目标导向的教学,它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教学进度、强度、持续性、结构、强化、师生比、课程以及监控或评估,从而保证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教育的目标不是保证所有的儿童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接受同样的课程,而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如果是基于个体的需要和教育环境的互动而将特殊儿童安排在有限制的环境中就是合理的。
(二)对“最少受限制环境”的不同理解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规定,特殊儿童必须最大程度与非残疾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只有当残疾的性质或严重程度使儿童不能在配有额外辅助设备和服务的普通教室中接受合适的教育时,才能将儿童安置到有限制的环境中。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的需要,学区必须保证提供连续性安置体系,包括普通班、特殊班、特殊学校、家中教学,以及在医院和机构的教学。“94-142公法”支持特殊儿童应该尽可能在主流环境中接受教育,但同时也承认了普通教室之外的安置方式的合法性。
完全融合教育者对“94-142公法”中关于最少受限制安置环境的规定提出了批判,根据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来决定儿童安置环境的做法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使有限制的环境的存在合法化了。泰勒(Tailor)指出,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使人们更加关心特殊儿童的安置环境,而不是支持与服务。[3]完全融合教育者坚持从权利的角度看待最少受限制环境,他们认为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权利,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就等于普通教室。因此,普通教室应该成为唯一的安置形式,其他安置形式没有存在的必要。
多元安置模式的支持者则遵循了“94-142公法”对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的规定,坚持从个体需要的模式来看待最少受限制环境。他们认为,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原则会因人有所不同,对某些特殊儿童而言,其最少受限制环境可能是普通教室;对另外一些儿童而言,则可能是资源教室。因此,并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安置形式,只有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学生需要的安置环境。完全融合只是多元安置模式中的一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考夫曼(Kauffman)和普伦(Pullen)提出,完全融合对其他安置形式的否定不仅是对一些特殊儿童适宜的教育安置环境的否定,还会使安置在普通教室之外的特殊儿童被贴上标签,产生了特殊环境会降低儿童自我概念的不合理判断。[4]将所有的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教室和将所有的儿童安置在隔离的环境中一样,都是不合理的选择。
(三)对残疾模式的不同理解
残疾模式关系到人们对于残疾的定义、责任归因,影响到专业人员的实践以及法律的导向。哈珀(Haper)提出,每一种残疾服务模式都有其残疾模式的基础,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的观念发生变化时,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也会发生变化。[5]
完全融合教育的支持者坚持社会学模式的残疾观,认为残疾不是病理学的产物,而是社会和经济结构排斥残疾人全面参与主流社会活动,从而使有缺陷的人成为残疾。因此,残疾人权利运动应该致力于解决压制和歧视残疾人的问题,以促进社会对残疾的包容,从而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社会学模式的残疾观体现在教育方面则是要通过融合运动消除普通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歧视,使过去被排斥在普通教室之外的特殊儿童有权利和机会与非残疾儿童共同学习。多元安置模式则认为应该从个体的特殊性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来看待残疾,强调特殊儿童的学习困难产生于教师、学生以及与课程相互作用的情景中,不可能脱离某一个因素而单独产生;应该同时关注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对残疾个体的影响,而不是用一个变量替代另一个变量。斯马特(Smart)提出,没有一种残疾模式能够反映残疾儿童的所有需要,应该从交互的视角来看待残疾。基于个体视角的医学残疾模式和基于环境视角的社会学残疾模式均忽略了人是具有各种需要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这一事实。[6]因此,特殊儿童的安置决策既应该考虑特殊儿童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又要考虑某种安置环境能否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教育。
三、对两种安置模式的评析
(一)完全融合安置模式缺乏实证依据
完全融合教育的倡导从来都不是实践导向的,而是意识形态导向的。完全融合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完全融合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它不需要经过任何经验或研究的证明。但是,美国强调基于证据的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传统要求教育者必须使用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干预措施。例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残疾人教育法案》都明确提出,教育者必须使用研究本位的干预措施。对于已经落后于普通儿童的特殊儿童,只有使用经过科学证明的实践方式,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缩小差距。如果研究证明,抽离式的教育服务能够使特殊儿童受益,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场所和资源,这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完全融合的核心假设是一种安置模式(普通教室)适合所有的儿童(one size for all),如果要证明这一论断,必须证明普通教室对所有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都是有效的。但从美国现有的研究来看,完全融合并不能提供这样的证据。施奈德(Schneider)和勒鲁(Leroux)对25项研究情绪行为障碍学生学习效果的项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该类儿童在普通教室的学习效果差于在结构化的环境中的学习效果。[7]皮茨玛(Peetsma)等人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研究发现,融合对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8]萨巴罗斯基(Zablotsky)等人的研究还表明,自闭症儿童在融合环境中比在隔离的环境中受到更多来自同伴的欺凌。[9,9]因此,完全融合安置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所有发展领域的需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完全融合的效果优于其他安置形式的效果。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表明,完全融合在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差异教学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集体教学依然是普通教室的核心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特殊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别化的目标。拉特克里夫(Ratcliff)对三位完全融合班级的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完全融合班级的教师常常不知道如何使一节课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他们可以调整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但是他们无法改变普通教室快节奏的教学进度和较高的教学要求,也无法为特殊儿童提供密集的、直观的教学。面对完全融合在实践中的困境,支持者依然用理想和热情塑造更加宏伟的愿景,但结果却以实践中的实施困难而结束。在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动因中,理想与道德的力量大于对教学有效性的证明。完全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在道德上高高在上,但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缺乏保障。
(二)完全融合倡导的社会学残疾模式不能解释所有的残疾类型
残疾儿童包括感官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等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残疾儿童又可以依据残疾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因此,残疾是由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疾构成的复杂体,不能被抽象为一个单一的和一般化的概念。社会学的残疾模式观把“残疾”当作一个整体,把对部分残疾类型的解释推广到所有类型和程度的残疾群体,忽视了残疾人群体的异质性和需求的差异性。社会学残疾模式的重要推动人之一奥利佛(Oliver,自身有肢体残疾)也承认,社会学模式虽然可以很好地解释肢体残疾、感官残疾,因为这些群体的障碍确实是来源于外部的社会现实,如果有完善的无障碍环境,这些群体就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但它不能解释残疾的全部特征。[10]对于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儿童而言,客观存在的生理障碍使他们需要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和教学。因此,社会学模式的残疾观忽视了特殊儿童确实存在的、内在的、固有的差异这一事实。社会学残疾模式拒绝承认生物学的因素对特殊儿童的影响,而代之以极端的文化决定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极端的思维模式不符合科学实践的要求。如果以一种激进的政治口号消除其他安置环境,将会阻止特殊儿童从可供选择的安置环境中受益。
(三)多元安置模式尊重特殊儿童的多样化需要
由于不同残疾类型和不同残疾程度的特殊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对教育的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哪种安置形式能满足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没有简单的答案。多元安置模式充分考虑到了特殊儿童多样化的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多元选择。当融合环境无法为某些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时,普通教室之外的安置环境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支持,以弥补普通教室教学的不足,最终实现特殊儿童能力最大化的发展。最适当的安置应该是最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安置。当我们在为特殊儿童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时,不能以牺牲特殊儿童获得合适的教育为代价。
特殊儿童及其家长作为教育安置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有权利选择合适的安置环境。虽然完全融合认为所有的特殊儿童应该安置在普通教室,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残疾儿童和家长并没有十分偏好某一种安置环境。沃恩(Vaughn)等人对8项检测学习障碍儿童对教育安置形式态度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习障碍学生喜欢每天有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学习,主要原因在于资源教室的任务更简单和有趣,并且能够得到资源教师的帮助。[11]家长对待安置形式的态度更为复杂。格恩等人(Green)对21位特殊儿童家长的访谈结果表明,家长对于孩子在资源教室接受的服务很满意,因为孩子在资源教室可以获得在普通教室很难获得的个别化教学和支持服务。[12]加里克(Garrick)等人的研究发现,注重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长会支持完全融合教育,而注重学业发展的家长则更支持多元安置模式。[13]特殊儿童和家长对于不同安置形式的态度表明,他们需要多样化的安置环境。
四、结语
完全融合以“权利”之名,标榜普通教室应该成为特殊儿童唯一的安置环境。但实践证明,完全融合并不能为所有的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其依赖的残疾模式也不能解释所有特殊儿童的需要。多元安置则基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安置环境,是一种更加合理和现实的安置模式。
近年来,我国将扩大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规模当做特殊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与指向。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14]2014年1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又再次强调要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规模。[15]但是,在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的同时,我们该如何看待其他安置形式与随班就读的关系?美国特殊教育领域关于安置模式的争论提醒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特殊教育实践,不能因为盲目地追求融合教育,而忽略了特殊儿童的多样化需要。
摘要:美国关于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安置特殊儿童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主要存在完全融合与多元安置两种模式。本文从合适的教育、最少受限制环境及残疾模式3个方面梳理了两种安置模式争论的主要内容,并对两种安置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