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共12篇)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1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的过程, 也是护生毕业后适应将来临床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手术室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科室之一, 不管规模是大是小, 都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 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同于常规病房, 要求护士必须反应灵敏、快捷, 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对实习生应急、抢救及反应能力和综合技能的要求更高。我科在护理部的领导下, 根据教学大纲制定了手术室护生带教计划并予以施实, 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带教对象
2010年7月—2012年3月, 我科实习生共71名, 其中大专生12名, 中专生59名, 实习时间为4周。
2 总结护生特点和成长特点
2.1 护生的特点
(1) 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理论知识不扎实: (2) 年龄小、社会适应能力差、思维活跃、随意性强; (3) 临床技能需要学习; (4) 缺乏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
2.2 护生成长的特点
每位护生的成长都离不开护校的学习, 老师的教导。护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医院是历练人才的基地, 护理带教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及对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适应能力。为适应新的护理教学改革, 提高实习护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因材施教并且循序渐进。
3 实施规范的带教与管理
3.1 第一阶段:熟悉环境阶段
3.1.1 熟悉期
护士长应带领护生熟悉手术室的环境、布局、手术间的物品放置, 有菌区、无菌区的划分, 介绍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并印刷一些手术室的有关资料发给护生, 如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职责, 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流程, 常规手术器械的保养和消毒, 常用敷料等物品的准备和制作, 各种消毒方法。让护生消除陌生感, 很快进入手术室的工作状态。
3.1.2 选拔合格的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首先要爱岗敬业,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选拔有一定能力的护师以上职称或大专学历, 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骨干担任带教工作。带教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用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实习生做好榜样, 在为学生树立典范的同时, 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并建立带教老师工作职责, 让其明确并认真遵守自己的带教职责。
3.2 第二阶段:操作练习阶段
3.2.1 指定专人带教, 参加巡回常见手术及手术前的器械及物品准备, 掌握手术室预防差错事故注意事项。
3.2.2 熟悉手术间一些仪器的使用, 如高频电刀、负压吸引连接方法。
3.2.3 基本掌握巡回护士、洗手护士的工作流程。
3.2.4 学习无菌技术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术前准备和术
中护理、术后处理;操作重点是术前术后访视、开台、留置针的操作手法、手术体位的摆放、刷手、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术中观察记录、术后整理等。
3.3 第三阶段:强化理论和操作阶段
3.3.1 要求护生用笔记下自己一天的工作事项, 其可以避
免遗漏;交接班时比口头交接更准确;可详细记录重要的事项, 如病理、检验报告、有关手术的各种通知, 便于及时准确地转告手术医生。手术前要求学生查找一些与手术有关的资料, 如手术图谱、手术操作步骤、相关的解剖知识、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等, 使其在配合手术时更加主动[2]。
3.3.2 详细指导常见小手术的手术步骤和术中配合, 反复
练习, 针对掌握不足的地方予以重点带教。提高实习生的动手能力。
3.4 第四阶段:独立操作阶段
根据护生掌握情况, 安排工作。熟练无菌操作, 熟悉手术室护理。操作时有示范和反馈, 采用“收”、“放”并举:“收”是对护生的每项护理操作都进行严格检查, “放”就是大胆放手让护生独立操作, 培养其工作能力, 同时注意护理安全。独立完成中小手术的巡回、洗手护士工作, 保证护理质量。
4 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 做好自我防护
带教教师在护生的整个实习过程中都必须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 教会护生加强自身的防护。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刚刚开始, 如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3]。术前晚要求护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温习, 了解手术步骤, 术中严格“三查七对”, 做好术后的器械整理工作, 为将来的护理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4]。
5 验收考评
实习护生出科前, 进行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 针对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召开实习小结会, 让护生填写带教意见和反馈表, 以评价带教效果, 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同时在讨论中多给护生提问的机会, 带教老师也可从中获取信息,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5]。
6 结论
临床实习是护生过渡到临床工作的转折阶段, 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也影响着护理队伍的素质。所以在临床带教中, 既要加强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工作, 也要加强对实习护士的教育培养。只要通过培养护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做好出科考核工作, 带教老师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 做到“为人师表”, 才能达到带教的最佳效果, 圆满完成带教任务, 为护理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玲, 王世平.多形式教学活动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9) :675.
[2]罗桂元, 李美清, 马育旋, 等, 手术室教学计划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 2006, 12 (5) :69.
[3]鲍秀荣.对实习护生法律意识及心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6) :1919-1920.
[4]曹淑芹, 张清华.加强护生的医疗安全教育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10) :68.
[5]蔡金辉, 成守珍, 关锦美, 等.分层次目标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 2008, 8 (7) :67.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2
反思学习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赵桂*摘要:目的:观察反思学习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6名手术室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而实验组采用反思学习法。通过考评及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综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5,P<0.05)。同时,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评价得分为92.3±4.2分,论:反思性学习在临床带教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广泛应用。关键词:手术室;反思学习法;临床教学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112-021.2方法:选取具有临床带教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作为带教老反思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师,要求其责任心强,语言沟通能力强,同时要求其具有5年以上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探究性思维活动,起[1]的手术室各专科经验,能为实习护生传授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源于主体在某项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疑虑,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实习护生了解手术室实反思性教学行为,从而成为了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随后,[2]习大纲,带教老师每周安排1次讲课,对实习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引起了欧美护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并被引入护理教育领域,渐[3]实验组采用反思学习法教学:①每周安排1次讲课,针对所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参与渐成为了护理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讲内容的重点提出问题,要求实习护生自行检索资料,找寻答案。实践的机会,此过程中护生由于缺少经验,往往会产生许多问题,②为实习护生提供有关手术室护理的期刊以及手术模型及模拟充分运用反思学习法于临床带教中,可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手术配合道具等,帮助护生了解手术室的各项护理工作。③杜绝使护生更快地转换角色,顺利加入到临床工作中。本研究选取一④书填鸭式教学,要多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批临床护理专业实习生,在其临床实习中实施反思性学习,并观写反思日记,内容包括实习过程的体会,老师的操作演示,护理安察其效果。全知识等。反思日记有带教老师进行批阅并给出指导意见。1资料与方法1.3评价指标:①考试测评,考评内容包括与手术有关的基础理论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1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知识和操作技能。②自行设计“手术室实习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的96名临床护理专业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了解护生对临床实习的满意度。表”对照组男2名,女46名,平均年龄对照组,每组48人。其中,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21.4±2.0岁;实验组男2名,女46名,平均年龄21.8±1.6岁。两组料以均值±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t检验,以P<0.05为差护生在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2结果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手术室(230051)2.1两组实习护士综合技能成绩比较:实验组实习护士综合技能2012年7月20日收稿
2012年9月113 成绩,无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是综合评价上均较对照组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国外有研究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显著提高(P<0.01),见表1。表明,反思性学习能够改善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表现。本研究5][4,表1两组实习护士综合技能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反思性学习的实验组在综合能力及对实习带教的 陌生实习满意度都显著提高。对那些刚刚接触临床的护生来说,组别人数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评价
护理操作的掌握、护患关系的处理,都对其临床实习环境的适应、实验组4846.6±2.845.7±2.792.3±4.2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反思学习法促使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的认对照组4839.4±2.640.1±2.479.5±3.8知进行剖析和反省,促进知识融合。因此,反思性学习在临床带教t13.0510.7415.65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广泛应用。P<0.01<0.01<0.01参考文献 2.2两组实习护士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的总体满意率[1]OstermanKF.ReflectivePractice:ANewAgendaforEducation达到93.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2。[J].EducationandUrbanSociety,2004,22(2):133-152表2两组实习护士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调查[2]姜文闵译,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4.6组别人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3]WalkerPH,RedmanR.Theory--guided,evidence-basedreflective实验组483213393.75practice[J].NursSciQ.2009,12(4):298-303对照组4817171470.83[4]JUDITHL.Reflectiveeducationforprofessionalpractice:discover2X9.380.788.658.65ingknowledgefromexperience[J].NursEduToday,2009,19(1):29-34.<0.01>0.05<0.01<0.01P[5]HAZELP,DAVIDB,DOROTHY.Anevaluationofprocessandout-
3讨论comesfromlearningthroughreflectivepracticegroupsonapost-反思性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是对registrationnursingcourse[J].JAdvNurs,2008,31(3):689-695.剖宫产对母乳喂养影响的护理李芳*摘要: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由专职产房护士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24小时母婴同时按需哺乳,实行三早: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母乳确的哺乳喂养技巧,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0%,纯母乳喂养率88%,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明显提高。关键词:剖宫产术;正确指导;母乳喂养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113-01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具有最高的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生物利用率,并且质和量随着婴儿的生长和需要相应改变,母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告知孕妇用母乳喂哺婴儿是每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对婴儿具有免疫作用,能保护婴儿少得位母亲的天职,是人类的本能,所在每位母亲都有足够的分泌乳伤口疼痛等因素影响,产妇会放松。④剖宫产后因受体位限制,经临床。我们对母婴进行全方面的整体护理,病汁哺喂自己的孩子母乳喂养,此时要耐心指导,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具体方法:协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助产妇采用侧卧位喂乳,即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1资料与方法下方,使婴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1.1一般资料:选择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30列。一般手术方式为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首次哺乳成功能打消产妇因受体位限制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腰麻醉,新生儿体重2600~怕伤口疼痛而不能哺乳的顾虑。⑤保证充足睡眠,及时疏通乳腺管。4000kg。出生时Apgar评分在9~10分的新生儿开展母乳喂养的1.3泌乳量的判断标准。母乳充足:两次哺乳后婴儿有满足感,小便宣教。每天超过6次,大便若干次;母乳不足:哺乳后婴儿仍哭闹不安,需1.2方法大便每日l次。加配方奶粉哺乳后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过6次,1.2.1按爱婴医院的要求进行母乳喂养宣教,给予母婴早接触、早2讨论吸吮,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实行以小时母婴同室。产妇术后8小时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喂养豆浆、大量蔗糖等胀开始进清淡易消化的,如蛋汤,切忌进牛奶、方便,节约时间、节省人力,对于医院可以减少消毒,配置人工喂气食物,待排气后则可进半流质食物,如稀粥、汤面、馄饨米汤汁。养代乳品从而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是产科的一项重要如母乳不足者可采用小勺喂养婴儿。24小时后进流食及工作,产妇手术后8小时可少量服用米汤汁,l.2.2由产房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及宣教指导:①加强产前健时补充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增强晡乳的信心,消除产后忧郁、失康教育,尤其是母乳喂养、乳房的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对哺乳信心不足等因素。抑制脑垂体分泌催产素影响乳汁分眠、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等知识宣教。做好产前评估,使孕妇及家属全泌,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饮食活动受限以及伤口疼痛,面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乳汁分泌,手术前妈妈要保持愉怏、平静的心情避免过多的紧张和焦虑,注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因此,母乳喂养对产妇是非常重要的。意多休息,术前一日晚保持充足的睡眠。②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母乳主要来源于物质基础,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所以,营养和乳,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哺乳顺利进行,也可用清水轻饮食的科学搭配对乳汁分泌也有明显的影响。擦乳头和乳晕(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擦洗引起乳头皮肤干3小结。③婴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婴儿入病房30分钟内产燥皲裂)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早吸吮,早期频繁吸吮有助于尽早下奶,促进科护士帮助早接触、率,专职产房护士高度的责任性、关爱最为重要,要把有关母乳喂产妇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让婴儿吸吮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极高的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初乳,促进胎粪排除。母乳是婴儿必需的和最理想的食品和饮料。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1-6月及7-12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准入制度教学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评学评教、对教学满意度来探索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准入制度教学法增强了护生配合好手术的信心、提高了护生无菌技术操作掌握程度,降低手术中的安全隐患,达到良好的手术配合效果,同时提高了整体教学满意度。 结论 准入制度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手术配合效果明显提高,达到护生临床实习目的,适用于手术室带教。
【关键词】 护生;准入制度教学法;带教;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38-02
手术室实习是护理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手术室环境、工作及管理的特殊性,对于初到临床实习的护生来说,常有一种望而生畏、无所适从的感觉[1]。我院实习生多数是大中专护生,动手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有一定的欠缺。为使护生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我科从2010年7月年起将实习生准入制度教学法引入临床教学中。准入制度教学法是护生单独上台操作前先进行手术室常用无菌技术操作和提问等方法考核,考核通过可单独完成洗手配合而制定的一项洗手上台制度。此方法实施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我科准入制度教学法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0年1月-6月予以传统带教法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护生年龄(18.0±0.6)岁,护生的文化水平:大专30人,中专15人,本科5人。对照组护生入科综合考试成绩(83.8±2.1)分。将2010年7-12月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模式带教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护生年龄(18.0±0.5)岁,护生的文化水平:大专32人,中专14人,本科4人。观察组护生入科综合考试成绩(84.2±2.0)分。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与入科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实习生予以具有一定带教能力的老师(具有护师职称)进行“一对一”带教。统一进行入科环境介绍,熟悉环境、手术室分区及物品摆放;跟随“一对一”老师熟悉手术室日常工作内容。再由带教老师针对同学情况亲自上台指导实习护生完成外科手消毒、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铺巾、整理器械台、器械传递、术后整理、标本管理等专科内容;熟悉并掌握后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小手术的巡回配合及洗手配合;最后完成出科考试,当月召开教学座谈会,完成教学反馈、评学评教等工作。观察组采用准入制度的教学方法,除采取“一对一”传统教学,护生需要对模拟手术(大纲要求学生参加的手术配合)实施准入制度的方法进行操作考核和口头提问,考核内容有无菌技术操作、外科手消毒、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铺巾、整理器械台、器械传递、手术的主要步骤等内容并将以上内容制定为100分考核标准,各项操作均有统一的操作步骤、流程和扣分细则,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考核通过(成绩>85分)可单独上台完成洗手配合[2];不通过者予以纠正继续考核直至通过,否则不予以独自上台操作。
1.3 评估方法 通过对护生出科成绩考核以及评学评教、护理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出科成绩考核包括专科理论(笔试)以及专科技术操作。评学评教的评价表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带教老师评学问卷主要包括提高护生自信心、传递器械正确率、专科技能掌握程度、沉稳机敏、降低安全隐患五个方面。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信度为0.83。护生对带教满意度问卷主要包括带教老师教学态度、带教老师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对实习生进行正规示范、正确解答实习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关心实习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培训认真负责重点突出、带教负责到人步骤分明、对实习生操作能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八个个方面。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信度为0.9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一般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与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方法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进行比较,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生专科理论成绩及专科技术操作成绩均低于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方法的护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分)
2.2 评学评教
2.21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评价比较 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提高护生自信心、传递器械正确率、降低安全隐患、专科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沉稳机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评价比较(例)
2.22 两组护生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准入制度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在对实习生进行正规示范、正确解答实习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关心实习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培训认真负责、重点突出、带教负责到人、步骤分明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准入制度教学法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在教学态度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以及对实习生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准入制度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准入制度教学法后,护生在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成绩上都有所提高,优于传统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灌输的知识可能还没掌握又遇到新的内容,导致护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知道重点,尤其在手术室实习前期思维逻辑混乱、做事没有条理,理论知识更是不能良好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而准入制度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再是单纯地向护生灌输知识,护生也不是只读书背书应付考试,而是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大胆的摸索和自我总结[3]。护生在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能更好的掌握并应用到临床实际中。
3.2 准入制度的教学方法实施效果整体优于传统教学
本研究显示,准入制度教学法在提高护生自信心、传递器械正确率、降低安全隐患、专科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效果均高于传统教学法,体现出准入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意义。准入制度教学法可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促使护生利用前一天闲暇时间学习揣摩次日手术的手术步骤及所需要的器械,做到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高质量、高效率的配合手术,使医生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而传统带教是护生在不大了解手术室工作的情况下很快就进入正常实习的状态中实施的,护生常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紧张、恐惧上台、害怕传递错误被医生责骂的心理状态,所以谈不上感兴趣,更不能使护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4]。准入制度教学法不仅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自信心,降低手术安全隐患,帮助护生顺利完成手术室的实习任务[5]。同时准入制度教学法对初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在护生沉稳机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护生的性格短时间改变较小有关,沉稳机敏的性格需要经过不断的培养和长期的临床实践才能形成。
3.3 准入制度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整体教学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实习生进行正规示范、正确解答实习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关心实习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培训认真负责、重点突出、带教负责到人、步骤分明等方面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准入制度教学法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尤其是对实习生培训认真负责步骤分明、正规示范等方面得到护生的好评,满意度为100%。准入制度教学法不仅使护生能学得更多更精,也对手术室的护士在带教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为手术室培养了全面的、更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同时准入制度教学法对促进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参考意义。在研究中也发现在教学态度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以及对实习生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上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临床带教老师在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不断的改善对护生的教学态度,从而不断提高护生的带教水平。
4 小结
准入制度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护生整体教学满意度、护士的综合工作能力,同时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达到了实习与教学的目的。整体上,准入制度教学方法是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是可行的,适用于手术室的临床带教工作
参考文献
[1] 姜春春.场景教学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432-433.
[2] 廖小卿,车稼萍,丁红.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手术室[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24-25.
[3] 师文,李红,陈丽媛,等.临床路径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手术室带教中的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6,12(11):1073.
[4] 葛琳张,东霞.临床实习阶段护生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9):881.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4
1 带教目的
护生通过在手术室的3周学习, 加深对组织解剖的了解, 掌握手术室的一般规则和无菌技术要求, 熟悉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及各级人员工作职责。
2 带教方法
2.1 熟悉手术室整体概况
每轮护生在新入科时, 由主管教学护士长介绍手术室的布局、区域划分、设施、功能及注意事项。要求护生在入科的第1、2天首先了解熟悉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大致的工作流程, 熟悉手术室的环境, 了解手术室的整体概况。
2.2 选择带教老师
带教护士长选择理论知识扎实, 技术操作熟练, 有强烈责任感, 热爱手术室护理与护理教学工作的护士任教, 采取“一对一”, “跟人跟班”方式带教。
2.3 合理制定手术室教学计划
根据手术室专业的特点, 除了安排护士一对一的带教外, 还专门成立了理论教学小组, 采取科内讲课的形式, 对护生集中进行授课, 组织护生学习手术室的相关知识内容, 手术室无菌技术要求, 讲解手术室专科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每周授课3次, 使护生在手术室学习的3周时间内, 周周都有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内容, 至出科时基本掌握了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了解手术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达到独立完成小手术的器械护士、巡辶回护士的工作。
2.4 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在实习初期护生的不适应、紧张等心理在手术室显得更为突出, 带教老师应该让学生先看后做, 耐心讲解, 多给予鼓励, 多为护生提供操作机会。在护理操作时随时纠正不足, 坚持放手不放眼, 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5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特殊, 需连续数小时工作, 因此带教老师言传身教, 向护生讲解手术室护士无私奉献事例来感动他们, 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同时鼓励他们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优秀护士。
2.6 加强与护生的沟通
带教老师处处起率先模范作用, 以身作则, 严格带教, 发现护生有厌倦心理, 对工作不积极主动的, 须及时沟通, 消除不良情绪。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帮助, 常予驱寒温暖, 让护生感到护理团队的温暖, 使其轻松的融入护理队伍。
3 带教内容
将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的同时, 指导护生了解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器械的传递方法, 从一针一线讲起, 讲解手术的配合方法。常见体位的摆放, 常用无菌技术如涮手法、戴无菌手套法、穿脱无菌手术衣等。了解手术室规章制度, 了解器械、巡视护士职责、参加各班工作, 了解各班工作程序重点与要求。
4 实习考核
教学护士长除了平时抽看护生的护理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外, 在护生结束实习的最后一周, 要对其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 并征求带教意见, 不断改进带教方法。
5 体会
手术室护理专业性, 无菌技术严格性, 共同协作的团队精神等因素, 决定了手术室带教难度大。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 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 更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 强化职业道德, 适应护士职业角色, 从单纯的学校学习转换为社会工作的转折点。今天的实习护生便是明天的护理工作者, 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护理队伍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护生在手术室的基本功训练, 严密配合各手术科室的手术, 带教工作尤为重要。带教老师负责对实习生专科理论与技术的教育, 在带教过程中要勤与护生沟通交流, 善于发挥他们热情、直爽、接受能力强的优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时间短, 专业知识经验不足, 自尊心易受挫, 护生在实习期间很渴求得到他人的尊重、支持及老师的认可, 带教老师要不断的从学生的眼中, 获取了解学生对高质量的临床教学的需求, 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以上的带教方法, 两年来凡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结束的学生, 基本上能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了手术室基本操作规程, 同时也树立了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 提高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顺利的通过出科考试, 达到了教学目的。
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篇5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学校都有实习计划,作为带教老师,首先做到熟悉实习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使内科实习能将理论知识与具体护理操作联系起来。运用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式的带教方法,激发护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所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 [1]。例如有哪些灭菌方法,各有何注意事项?面对每个问题,先让学生回答,老师再详细补充完整。同时要自我加压,言传身教,规范操作。其次,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护生感受到带教老师有较高的护理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专业,作风正派,有深厚的临床护理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第三,能根据病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深入浅出地给护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们的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理论结合实际,让护生掌握病人心理的基本特点
内科患者大多具有病情重、病程长的特点。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多数有悲观、消极心态。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悲观情绪。护理要定时翻身,多按摩,预防褥疮。久病者要保护好血管,尽量从肢体的远端开始。在做好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要帮助护生加强与患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取得患者对护生的信任,让其愉快地接受护生对其所进行的各种治疗与护理工作,减少或避免纠纷的发生。加强岗前培训,增强护生的慎独意识,不断提高护生专业水平
接受来院临床实习护生之后,必须对她们进行岗前培训,向护生介绍医院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以及护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重申无菌技术及“三查七对”的内容,并整体介绍护理的一般知识。实习期末,要对护生进行一次基本技术操作考核和整体护理理论考核,对护生的优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对素质好、理论扎实的护生,让其单独搜集资料,做出护理诊断,书写护理病历;对基础较差的护生,不能歧视,而是以身作则“传、帮、带”,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其“开小灶”,使之尽快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带教老师应认识学生的个性特征,协调好其与临床各科人员的关系,注意和病人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找到被尊重以及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减轻焦虑心理,提高学习效率。重视护生素质培养
带教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引导护生对待病人如亲人,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有礼貌。并要求做到语言文明,注重仪表,从思想上重视热爱护理专业,珍惜病人的身体及生命。让她们知道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要求护生对每一项护理内容都能做到及时、准确,不仅可以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又把自己所学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5 带教效果
总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操作定期考核及随机抽查,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带手套、导尿、褥疮护理、口腔护理等,按操作评分标准考评,成绩均达到优良以上。出科理论考试平均成绩90.6分,实习期间学生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护士长定期组织带教老师学习临床护理知识,了解学 生实习大纲,探讨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有严谨的科学学风,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引导护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
当然,现在带教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带教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2004年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篇6
1 眼科护理特点
1.1 眼科患者特点眼科患者多是由于不同原因
导致的视力障碍或者视力低下者,用眼卫生导致感染或并发症者,部分老年人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并因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重病患者由于失去视力,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帮助。这就要求眼科医护人员本着“三心”原则,对待病人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引导护生多看、多问、多想;同时由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因此特别要注意做好风险评估,防止病房内黑暗、潮湿导致病人跌倒、碰伤、坠床等意外的发生。部分病人因为手术需要避免强光刺激,务必要使病房环境保持适宜病人康复状态。
1.2 眼科病房概况
眼科病房主要收治青光眼、眼部肿瘤、眼外伤、白内障手术、斜视矫正术、上睑下垂矫正术、鼻腔泪囊吻合术、人工泪管植入术、新型翼状胬术等眼科疾病。用药以局部的眼药水或药膏为主,注射或全身用药为辅,最常见的眼局部给药包括结膜囊内给药、结膜冲洗、结膜下注射、眼内注射等。进入科室以后,要重点向护生介绍眼科常用药的特点、用法、给药途径、用药禁忌及保存方法。其中重点介绍青光眼、白内障用药、散瞳药、降眼压用药等眼科特色用药特点,防止护生在给病人用药时出现失误。如青光眼是因眼压升高导致视力损坏的疾病,降眼压药毛果芸香碱眼液滴用过多,病人可有出汗、心慌和抽搐等不良反应,也会对老年人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嘱,并提前向病人告知副作用。此外还要向护生介绍眼科如白内障超声乳化、准分子激光、人工角膜手术、视神经损伤、眼底病的治疗等特色手术的治疗和护理。使护生对眼科有大致的了解。
2 眼科护理带教方法
传统带教方法中,老师处于领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甚至部分带教老师只一味支使学生干活,学生只是机械地工作,到了出科时,对本科室的情况还一片茫然。这类情况在临床带教中占一定的比例。而眼科的很多临床护理技术不仅需要护生的配合,更需要护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身所学为基础,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观测和预防。因此要杜绝在带教工作中将护生当做机械的劳动从属者做法,改善传统带教方法,采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力求发挥实践教学的最大优势。
2.1 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
护生实习不满1年的时间内,需要轮转许多科室。平均在每个科室轮转的时间约为1个月,有的甚至不足月。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以保证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眼科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熟悉眼科常见病和特色病的护理工作。①第1周由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指定带教老师给护生,并向其介绍科室病区环境、护生工作职责、流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着重强调护生在操作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要求护生规范着装,学习认真、操作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安排理论教学和技术操作交叉进行。带教计划应发放带教护士和护生人手1份,力争使双方做到心中有数,充分调动教、学两方的积极性。第1周学生主要以见习和观察为主。②第2周在实践“一对一”教学中,掌握眼科新入院、出院病人及术前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内容,特色护理如滴眼、滴鼻、备皮的指导方法;由带教老师示范操作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技术操作如剪睫毛、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冷、热敷的指导。并可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护生要在熟悉环境的情况下,加强巩固上一科室带教的基础操作(如生命体征的测量及记录、常见药物过敏试验的配制方法、用药观察、无菌操作、吸氧、吸痰、各种注射方法等)。③第3周,护生能在第2周由带教老师指导操作的基础之上,逐步掌握常见病人病情及用药观察和各项安全护理。熟悉常见疾病及其并发症处理程序。部分特色操作如点眼药水、涂眼药膏、剪睫毛、冲洗结膜囊等,护生可在多次见习之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在示教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注意规范操作步骤,力求培养护生严谨、严格三查七对的精神,为护生将来单独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带教过程中,除了对护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以外,科室负责人同时也要注意对带教护士进行培训和带教指导。④第4周对护生进行月考核,发现其知识点的缺陷和操作的失误。并召开全体护生以及带教护士座谈会,主动征询护生和带教老师的意见,讨论各自在教与学中的心得体会,并认真记录学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带教和学习打好基础。⑤除了按照实习大纲上要求的出科考试以外,还要注意分别采取不同形式对护生进行考核。可以采取书面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临床实际情景中对护生进行口头提问、小组间相互考核等方式,对护生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行重复和巩固。出科考试内容需涵盖实习计划的要求,对护生1个月的实习做出客观评价,并给出相关学习建议,最好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护生。对于个别护生的薄弱环节,应由带教老师进行额外指导和谈话,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予补差、补缺。
2.2 床边教学方法和互动教学方式的结合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08 年6月, 本科室实习护生105人, 女104人, 男1人;大专26人, 中专79人;年龄18岁~22岁;手术室实习时间为4周。
1.2 方法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将带教工作分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个阶段,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2.1 评估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带教老师可通过查阅护生实习手册、实习笔记、与护生谈话交流、提问等方法收集分析以下资料:①姓名;②年龄;③身体状况;④学历;⑤曾轮转过科室;⑥目前已掌握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⑦已转过科室老师对护生的评价以了解其学习态度;⑧实习大纲的目标和要求。
1.2.2 计划
带教老师根据评估的资料以及所发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带教方案的过程。①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应具有可行性、可测量性和明确性。②入科介绍:因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带教工作应不可忽视护生入科时的科室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介绍。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采用专人带教与科室集体培训相结合, 按学生认识的过程分阶段给予施教:手术室专科基础理论知识,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 手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手术的工作流程等。④考核与效果评价:考核护生实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评价目标是否实现以及教学效果等。
1.2.3 实施
实施是按制订的计划逐项落实, 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选择具有较高的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度责任心, 且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善于应用护理程序的理论与方法的带教老师, 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以学生为主体, 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带教。
1.2.3.1 制定教学目标
带教老师根据评估学生的基础水平、大纲要求以及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如中专和大专护生的各阶段教学目标要有所区别, 有胃病史或遇女生月经期可适当减少大手术的上台配合时机等。结合实际情况基本目标制定如下:第1周主要熟悉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制度、专科基础理论知识、手术常用的仪器 (电刀、吸引器) 、设备、布类、手术基础包的种类以及物品的放置等。第2周了解器械护士的工作内容, 熟悉巡回护士配合手术中的各项操作和工作职责。第3周了解值班护士的职责、急诊手术的配合要点, 熟悉器械护士配合手术的基本操作和工作职责, 掌握常用器械的使用、清洗、保养、消毒和灭菌方法。第4周了解特殊仪器的使用保养, 熟悉大手术的配合工作, 特殊感染手术后的处理, 掌握手术中的配合并能独立上台配合小手术。
1.2.3.2 入科介绍
护生对特殊的手术室环境易产生神秘、好奇的心理甚至不适应感。因此, 在护生入科第1天, 由带教组组长负责。首先按区域的划分介绍手术室的工作环境, 再介绍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班职责, 并发放书面材料供学生随时参阅或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观看, 最后介绍本科室的带教老师。
1.2.3.3 专人带教和集体上课, 按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临床带教
①专人带教:带教老师在带教中应起主导作用, 以帮助和促进护生的临床实践为目标。带教老师对待护生应主动热情, 根据护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善于应用沟通技巧, 在护理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良好形象, 切忌将护生当劳动力使用, 操作要规范, 互相建立信任感。连续性的地评估护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情况, 根据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或修改计划, 按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可按护生知识掌握、理解应用、实践操作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施教。先让护生学习理论知识, 临床操作首次由老师示范操作, 护生观看, 再次由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最后在老师“放手不放眼”的情况下独立操作。可先从手术室基础单一操作开始, 如:无菌包的打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外科洗手法、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手术刀片的安取、穿针引线等;后给予综合训练: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时的整个工作流程。要求护生做实习笔记, 写心得体会, 带教老师每周查阅, 评估护生掌握实习内容的情况并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以问题为基础启发护生独立思维和针对问题及时分析调整教学计划。②科室小讲课集体施教 每周两小节, 由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富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按目标有计划地与临床教学内容相接轨, 同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授课。采用直观教学法建立常见手术所需器械的名称卡、相片、实物等。这样, 将学生应掌握的内容用实物形式展出, 分类贴放, 并标注简单明了的注释[2], 使学生易于接受实习内容。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相结合法, 上课时可让护生扮演角色模拟操作, 如让护生互换角色扮演巡回护士和手术病人来学习手术体位的摆放。具体授课内容依次为:无菌观念和“慎独”精神,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手术室护生临床实习中的自我防护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无影灯、电刀等常用仪器的使用要点;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和手术床的使用;外科洗手法、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无菌器械桌的准备和术中手术器械的基本传递;手术的基本步骤及常见手术如剖宫产术的手术配合;特殊感染手术后的器械、布类与手术间的处理。
1.2.4 考核
实习最后一周由带教组组长对护生进行出科专科理论、手术室重点操作的考核和平时带教老师测验的3项成绩平均分作为护生的出科成绩。带教组组长召开实习末小会并发放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表, 收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
1.2.5 评价
评价是判断护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实习目标、教学措施得当与否的过程。采用双向评价方式, 包括:①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实习过程和出科考试成绩对护生进行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技能掌握等多方面的总评价, 如实写入实习鉴定, 护士长审核签字。②带教组长和护士长根据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工作的反馈情况以及平时观察带教情况对带教老师进行带教综合水平评价。
2 结果
应用护理程序带教后, 护生无菌观念增强, 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手术室工作环境和熟练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和小手术的配合。出科成绩90分以上85人, 85分~89分为18人, 80分2人。平均出科成绩为90.12分, 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为98%。
3 讨论
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应用于手术室的临床带教, 要求带教老师连续性地对实习护生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避免了传统带教的随意性, 使护理带教工作能朝着明确的目标有计划地进行。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带教, 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多样, 能扩大护生业务知识面, 强化感性认识, 尽快地减轻对手术室环境、工作的陌生感, 能缩短掌握手术室护理技能操作的时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使护生感到亲切并能尽快地进入手术室护士的角色, 更充分激发了护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学习的兴趣, 工作主动性增强, 提高了实习质量。通过双向评价不仅促进护生对实习全程的重视, 更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 并为履行“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的带教原则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本科室实习护生105人实施带教。[结果]应用护理程序带教后, 护生出科平均成绩明显提高, 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手术室护理带教, 使手术室带教工作有目标, 提高了手术室的带教质量。
关键词:护理程序,手术室,护理带教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8.
手术室护生带教做法与体会的探讨 篇8
1 制定计划
1.1 第1周计划
让护生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区域划分、常用物品摆放位置, 手术包摆放位置, 手术包摆放原则, 了解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如参观制度、查对制度等, 参观手术, 了解整个手术工作程序, 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内容, 熟悉常用无菌技术操作, 如外科刷手法、戴手套、穿手术衣法等。
1.2 第2周计划
跟随带教老师担任巡回护士工作, 学习手术室常见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 衣服包、布类包的打包方法, 术后手术间的整理, 标本的处理方法, 护送病人回病房原则。
1.3 第3周计划
跟随带教老师担任器械护士工作, 掌握外科刷手法、戴手套法、穿手术衣法等, 学会开无菌包法, 各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传递方法、穿针引线法等, 学习术后手术器械的处理和消毒, 阑尾包、清创包的打包方法, 参加各班工作, 了解各班工作程序, 熟悉术前、术后病人访视工作, 熟悉值班工作职责等。
1.4 第4周计划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 能独立完成剖宫产、阑尾切除术等中小手术的器械巡回护士工作, 巩固无菌技术操作、手术中各种操作技能, 了解电刀的使用方法。
2 强化学习
2.1 第1、2周
每周一由总带教老师给护生统一上课, 讲课内容以围绕手术室护理基本知识为主, 重点讲述无菌技术理论, 同时提供有关手术室护理入门的书籍给护生看, 并根据大多数护生都喜欢上网的特点, 提供相关网站如医学护理网等有关手术室护理的专栏, 鼓励护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加深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
2.2 第3、4周
每日于早晨交班后对护生进行提问, 选择与当日手术有关的手术巡回、洗手配合要点和无菌操作技术等问题, 促进护生加强学习。在第4周末, 根据护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 安排其单独完成几台中小手术的配合, 带叫老师做到只放手不放眼, 所有操作让护生单独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如遇学生出现错误, 应立即指出加以改正。
2.3 考核
实习结束, 由护士长从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方面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 对护生进行出科考试, 护生成绩均要求达到良好以上。
3 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的选择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3.1 带教教师的选择
带教教师是护生将来走向护理岗位的领路人, 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 可直接影响护生的专业素质和所工作医院的护理质量。我科按下列标准选拔带教教师: (1) 有良好的护理能力行为, 教学能力行为, 人际特征行为, “个性特征行为”; (2)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3) 操作规范, 注重言传身教, 无不良操作习惯; (4) 良好的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 善于交流沟通; (5) 具有护师以上职称, 个性修养良好, 热爱护理教学工作, 关心爱护学生。
3.2 带教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 无菌操作的带教突出“严格”二字。带教教师以身作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实习前期详细讲解洗手穿衣的方法, 无菌器械操作台的建立及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等。实习后期护生在单独操作时, 仍应做到放手不放眼, 严防任何一个环节的污染。因为是否执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是外科病人治疗成败的关键[3]。
(2) 落实查对制度时, 培养护生认真细致的行为。查对制度是手术室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接病人时的查对, 术前用药、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查对到手术器械敷料的3次清点查对及术中输血加药时的查对, 都必须严格执行,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护生的每一项操作, 带教教师都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放眼不放心, 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因为护生操作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4 带教体会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应用, 作者体会到制定护生实习计划对手术室护生带教有着明显的优点。护生通过在手术室的4周实习, 从适应环境、熟悉布局入手, 循序渐进, 有步骤、有计划地掌握基本知识、操作技能, 使护生基本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得到紧密结合, 最终能独立完成中小手术的配合工作, 全面提高手术护理技能, 从而圆满地完成手术室护生实习任务。同时, 带教老师通过指导护生实习和对护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 反过来也促进了自身的学习, 提高了整体带教质量, 推动了我院手术室实习带教制度的改革, 成为较好的手术室带教方法。
参考文献
[1]殷美杏, 梁云连.选择与培训不同层次的临床带教老师[J].现代临床护理, 2002, 1 (1) :35.
[2]宫玉花, 王艳, 陆红, 等.对临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10~13.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的护生共62人, 均为女性, 年龄18~22岁;大专生12人 (1 9.4%) , 中专生5 0人 (8 0.6%) 。将6 2人按带教方法的不同分成临床路径带教组 (试验组) 和传统带教组 (对照组) , 各31人。两组一般情况大体相似。
1.2 方法
1.2.1 制订带教计划和《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表》。
手术室总带教组织召开手术室护生带教会议, 邀请护理部总带教、手术室护士长参加。全体手术室带教老师 (要求至少是护师、大专学历及手术室工作5年) 参加会议, 提出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原有护生反馈的信息和建议, 以及实习教学大纲, 经过讨论、分析, 制订出《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表》。见表1。
1.2.2 对照组
护生入科首先统一入科介绍, 接着指认带教老师, 跟班不跟人, 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随机完成。试验组:护生入科直接指认带教老师, 下发《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表》, 带教老师、护生人手一份, 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按表1内容逐日逐项完成带教任务, 并签字。两组实习时间均为4周。
1.2.3
出科前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情景模拟考核 (剖宫产术的手术配合) , 采取口述和操作相结合, 对剖宫产手术的台上、台下手术配合进行考核并打分, 考核分记入护生毕业实习考核表中。设计发放问卷调查表, 内容涉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出科考核后由护生填写, 总带教统一回收、汇总分析并组织科带教老师讨论技术质量改进, 提出整改措施, 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 评分≥9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合格;记录护生出科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 S S 1 1.0统计软件包完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表2)
试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99、3 2.9 2、7.0 3, P<0.0 1) 。
2.2 两组护生情景模拟考核成绩比较 (表3)
试验组术前准备用物齐全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2, P<0.01) ;两组护生台上台下配合口述完整率和模拟损伤规范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03、1 3.3 7, P<0.0 1) 。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的管理模式[1]。它是一种设计好的多专业合作的标准计划, 成本具体运作中运用图标的形式管理与结果管理有效融合的科学方式[2]。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 有以下优点:
3.1 提升了新的教学思路
我科在制订《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表》时, 充分减轻了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 因手术室对实习护生来说是既陌生又神秘的地方, 她们一旦参加手术实践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3]。据调查, 有高达85%的手术室护生存在各种心理不适, 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紧张[4]。因此, 在制订计划时第一周不让护生上台参与手术, 以入科介绍及台下巡回配合为主, 第二周才开始涉及洗手、上台手术配合等各项基本技能操作, 循序渐进, 扎实施教。
3.2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科带教老师排班采用弹性排班制, 当天择期手术全部结束后下班, 所以经常会出现下午护生没有带教老师跟班的情况。而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法, 下午由上全日班的总带教老师集中授课, 采用理论知识和情景模拟示教相结合, 复习上午学到的知识并组织讨论, 提高了教学效率。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带教法较传统带教法, 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情景模拟考核成绩有明显提高。
3.3 规范了带教流程
手术室是特殊的科室, 传统带教法没有固定带教老师, 带教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带教老师的资质和责任心也各不相同, 教课目的性不强, 导致护生学习内容零乱、片面, 与教学大纲内容脱节。而临床路径带教法带教责任到人, 教学目的性明确, 内容详细规范, 避免了大纲内容的遗漏与重复, 规范了教学流程。
3.4 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临床路径带教法制订了详细、标准的带教方法和内容。带教老师须提早准备第二天的带教任务, 促使其主动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和操作水平, 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实习护生, 逐渐提高了带教水平。
3.5 提高了实习护生的满意度
经传统带教的护生出科后往往对学到的内容一知半解, 感觉心里不踏实。但临床路径带教法要求带教老师按《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表》逐项和护生一起完成, 定时组织讨论、评价、反馈, 加强了沟通, 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实习任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 增强了护生的自信心, 提高了对带教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也表明, 临床路径带教法较传统带教法, 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赵宁志, 郭爱勇, 陈飞, 等.医院质量管理的临床路径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3 (2) :139-140.
[2]杨燕, 何蕙蓉.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6, 20 (30) :2795-2796.
[3]张丽萍.改进后手术室带教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2) :336.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10
关键词:分阶段,小组带教法,手术室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手术室相对于病房来说具有工作节奏快、劳动强度大、器械设备多、无菌操作要求严格、围术期抢救过程紧张等专科特点, 故而对护理理论及操作技能要求极高。实习护生到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适应起来相对困难。护生普遍存在到手术室实习特别紧张、焦虑, 不知如何做事、如何学习, 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我科自2010年以来, 针对以上影响手术室护理带教效果的因素, 采取了分阶段小组教学的带教方法, 大大提高了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 现将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11月我科共带教实习护生186人, 均为护理大专毕业, 每批次6~8人, 实习时间6周, 每批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6人, 实行分阶段小组带教法;对照组90人实行专人带教法。带教老师均为护龄12~20年的主管护师, 每批次对换;出科考试每批次理论试卷与实践技能考核细则相同, 评分老师从带教老师中随机抽取, 减少带教老师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2 对照组带教方法
对照组实行传统专人跟班制带教法, 每个护生指定专门带教老师, 理论与实践技能均有这1名带教老师负责, 实施从入科到出科的跟班式全程带教。
1.3 实验组带教方法
1.3.1 分组。
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 一般按照老师的理论与操作专长, 实施优势组合 (即理论优势与操作优势组合) , 每组2~3名老师带教3~4名护生, 严格按照阶段带教计划带教与考核。
1.3.2 制定分阶段带教计划。
根据护生手术室实习目标及实习时间, 制定实习计划, 将实习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第1~5天) , 主要熟悉环境, 掌握手术室核心制度, 熟悉手术室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第二阶段 (第6~16天) , 掌握手术室常用手术器械名称、用途、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各种敷料名称、规格;掌握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第三阶段 (第17~27天) , 学习手术前后患者访视制度的要求及访视的沟通技巧与要点;学习手术体位的选择与摆放;掌握手术室常用设备的操作要领。第四阶段 (第28~42天) , 由带教老师按照情景教学法的要求, 进行常见手术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模拟手术情景操作练习。我科一般选择以下五项手术练习:阑尾切除术、子宫全切术、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扁桃体摘除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1.3.3 带教任务分配与出科考试。
每组理论老师负责第一、二阶段的理论实习计划的带教, 操作老师负责三、四阶段的操作技能实习计划的落实。在出科前1周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 对掌握欠缺的人或知识点进行强化培训与练习。
2结果
两组护生均于出科时参加科室统一的理论及操作技能项目考试, 结果实验组综合成绩90分以上占93%, 对照组综合成绩90分以上仅占56%。实验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1。
另外根据自行设计的问卷, 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 实验组综合评价不满意仅占3%, 对照组综合评价不满意占8%, 实验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见表2。
3讨论
分阶段教学增加了护生对实习的参与感, 使护生更加了解每一阶段的目标及任务, 有利于护生按期完成各阶段实习任务及手术室总体实习目标。我科室在教学中引进情景教学法, 使护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情景创设, 激发了护生的积极性;还要求护生在情景演练中回答问题, 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生在情景创设中扮演患者角色, 有利于护生体会患者的不适感和心理特点, 增加对患者的关爱观念。分阶段小组带教, 使不同带教老师的理论与操作优势充分结合, 老师个人优势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进一步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带教意识。
综上所述, 对于手术室护生的带教, 分阶段小组带教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专人带教法,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海燕, 李鹏.分阶段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的应用与体会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1) :1390-1391.
超声诊断的临床带教体会 篇11
【关键词】超声诊断;临床带教;PBL教学模式;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76-01
超声诊断是临床四大影像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具有微创、方便、快捷等多种优点,且诊断效果非常显著,诊断率极高,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基于此种特点,目前超声诊断方法已成为医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因此,加强超声诊断的临床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就简单分析我院接收的50例超声诊断临床带教的临床资料及效果,旨在探究科学、系统、完善的超声诊断临床带教方法,以期为提高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习效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50例超声诊断医学实习生,均为本科学历,其中男性22例,占44%,年龄在22-28岁之间,平均(24.6±1.3)岁,女性28例,占56%,年龄在23-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1±0.5)歲。
1.2超声诊断基本知识掌握情况50例医学实习生中,超声诊断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为21例,占42%,掌握一般的为17例,占34%,掌握较差的为11例,占22%;超声诊断操作能力较好地为13例,占26%,一般的为24例,占48%,较差的为13例,占26%。
1.3研究方法我院将50例实习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超声诊断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分析,从而总结超声诊断的临床带教方法。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且50例医学实习生信息中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不具有临床统计意义。2结果
通过分析总结发现,超声诊断临床带教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实习生超声诊断基本知识匮乏、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带教学习课时不足等。
2.1实习生超声诊断基本知识匮乏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或硕士研究生,对超声诊断的基本知识都比较薄弱,超声诊断理论专业知识非常匮乏,50例实习生中,超声诊断基本知识掌握较好的仅有21例,还达不到一半的比例,为超声诊断临床带教增加了难度。
2.2超声诊断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可能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学习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部分实习生对超声诊断的基本操作都不能完全掌握,对于探头的型号、频率如何选择搞不清。50例实习生中,实际操作能力较高的仅有13例,只占了26%的比例。
2.3带教学习课时不足除了实习生本身因素外,我院超声诊断临床带教也存在课时不足的缺点,一般每天超声科学习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导致实习生对超声诊断仪器、使用方法等的认识不全面,降低了实习生超声诊断的实习效率。
3讨论
3.1重视超声诊断理论知识教学超声诊断理论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超声诊断学习的基础,一味的忽略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会使学生对超声诊断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认识不足,不利于学生超声诊断的临床学习,因此,为了提高医学生的超声诊断技能,必须加强理论教学,比如,在每天的带教学习中,带教教师可以花一个小时进行超声诊断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熟悉超声诊断的原理、方法,并抽查医学生掌握情况。
3.2运用PBL教学模式引导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因此,在超声诊断临床带教中,带教教师应该就某典型超声诊断案例采用PBL教学[2],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超声诊断学习效率,比如,带教教师可以以“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为例,为学生提供乳腺疾病超声诊断方法、声像图、治疗效果等,并与学生探讨其他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促进学生超声诊断的学习。
3.3增强超声诊断实际操作技巧的教学超声诊断实际操作能力是医学生超声诊断能力的基本体现,对医学生的实际从医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带教教师应该加强超声诊断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仪器、诊断疾病,例如,详细的为医学生讲解超声诊断探讨、频率的选择技巧,仪器设备的调节方法以及不同疾病的扫查方法等,增强学生的实际技能,为以后的从医打好基础。参考文献
[1]杜文华,杨伟晓.加强超声诊断临床实习教学[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02):171-172.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篇12
关键词:手术室,带教,护生
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护生成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作风、正确熟练的操作技术的关键, 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1,2]。手术室护理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科, 手术室是每名护生必到的实习场所。为了提高护生在手术室的实习质量, 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院手术室采用带教老师准入制度, 在实习带教中联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2009年2月—2012年3月本院手术室实习护生, 男16人, 女187人;其中本科10人, 专科193人;实习时间4周~5周。
1.2 带教方法
1.2.1 运用赏识教育法
刚到手术室全新的陌生环境护生会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 带教老师应热情接待护生, 为护生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分区。带教时应由浅入深,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护生操作前带教老师先行示教, 告知该项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鼓励护生进行操作, 并于操作时在一旁陪伴, 放手不放眼。带教老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护生的每一处优点, 每一个进步, 及时鼓励, 让他们感受到被赏识, 得到信任, 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次手术配合结束应鼓励护生说出不足, 并及时指导。手术室无菌要求严格, 护生刚涉足临床, 很多工作还很生疏, 难免会犯一些错, 带教老师要理解和包容护生, 工作中尽量不要批评, 以期望代替批评。带教老师充分尊重每位护生, 工作中给予详细指导, 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取得护生信任, 打开护生心扉, 了解护生的爱好、兴趣、特长, 针对护生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如有一位男护生没来手术室之前就听说动作特慢, 表现不佳, 来到手术室后发现他操作时不主动, 在交谈中得知他是学校足球队员, 由此作为突破点鼓励他, 发现他的小小进步给予肯定, 手术室实习结束时各项考核均优秀, 圆满完成了手术室实习任务[3,4,5]。
1.2.2 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带教
以前带教老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带教, 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教学内容, 无法满足临床护理需要。根据手术室的特点, 制订了带教计划表 (见表1) , 带教老师严格按照标准的带教计划实施。
如规范化了术前准备的内容, 制作了幻灯, 组织护生观看。带教老师会在护生进入手术室的第1天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布局和分区, 在这过程中会把规范的术前准备内容贯穿其中。总结了3个“三”:到3个地方去准备物品 (敷料间、清洗间、无菌物品间) ;插好3个插头 (电动床、电刀、吸引器) ;3个壁橱取手术用物 (打开壁橱要求一次性准备齐全) , 这种方法简明扼要, 护生2 d或3 d内就能掌握。在准备用物时要根据医生的习惯精细化地准备, 例如电刀头有脚控、手控、带吸引的、装刀片的等。
1.2.3 情景模拟教学法
从入手术室的第2天开始护生进入模拟手术间进行模拟演示手术训练, 先由带教老师示范, 然后进行练习。训练内容:规范化精细化术前准备;铺无菌器械台 (限时) ;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针穿线、带线、上刀片与下刀片、器械清点与摆放;各种器械名称、性能、用途及准确传递方法;如何铺巾;如何与医生配合;手术后器械的清洁整理;术后手术间的整理;标本的管理等逐一演练。带教老师对操作不规范处要及时给予纠正, 并提示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这种模拟教学法注重讲解、示范、指导和重复练习相结合, 直观性强, 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可在短时间内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手术室的一般护理工作程序, 又进行了各项无菌操作的练习, 便于记忆, 避免了因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污染, 为顺利配合手术奠定了基础。
1.2.4 使用手术室实习备忘小册
把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编排成一本实习备忘小册, 内容包括:护生实习须知, 手术室规章制度, 巡回、洗手护士的职责, 手术室专科基础知识,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肿瘤外科必须遵循的无瘤原则, 安全原则 (病人接送与搬运、体位固定、手术部位的再确认、输血输液注意事项、电极板的准确粘贴、肿瘤标本的保管等) , 规范化术前准备, 参加各种手术的相关配合工作流程, 手术后不同器械的处理方法, 护理理论考试题库。这本备忘小册每一位护生可随时翻阅, 快速有效地帮助护生将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迁徙, 及时提醒临床工作中注意点。
1.2.5 进行专题小讲座
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题小讲座, 内容有:各种常见手术体位的摆放, 让护生扮演病人角色, 体会各种手术体位舒适安全的要求;加强护生护理风险意识的教育, 通过对临床上一些医疗纠纷的分析, 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规范化无菌技术和无瘤技术操作, 对临床上经常出现的错误加以分析和提醒;标本的登记、保存和送检方法, 皮瓣的保管, 各种补片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1.2.6 实行平时阅读笔记和提问与出科双向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护生每天记录观察笔记并进行反思, 这种文字记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笔记资料, 还可促使其深入思考, 而带教老师通过阅读护生的笔记和提问, 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对学习的建议,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实习结束组织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试。带教结束后护生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业务能力、教学成效等方面对带教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均为百分制。
2 结果
通过多种教学法的应用, 203名护生完成了手术室实习计划, 有效完成了带教任务。经过考核, 出科考试评分优秀 (≥90分) 占93.8%, 良好 (80分~89分) 占6.2%, 均达到实习目标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为95.5%, 护生对手术室实习带教的满意度为96.7%, 手术医生对护生的满意度为94.2%,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 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3 小结
多种教学法的应用减轻了护生的紧张情绪, 激发了护生潜能, 增加了护生的自信心、主动性, 规范了临床实践中的护理行为, 有利于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帮助护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手术室专业工作的整体流程, 提高了教学质量, 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 增加带教老师的成就感, 有利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雷燕.临床带教中运用赏识教育的体会[J].全科护理, 2010, 8 (1) :269-270.
[2]曹君, 黄登会.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学生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2) :363-364.
[3]郑凤燕, 胡悦宏, 林卫红, 等.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 2010, 9 (4) :353-354.
[4]刘红松.WORLD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6B) :55-57.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推荐阅读:
手术室实习带教10-01
对手术室护生带教08-28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带教09-18
手术室带教工作总结07-03
手术室护士带教工作总结08-14
临床效果中手术室护理12-07
临床手术科室05-11
再手术临床效果11-26
胃癌手术方式临床评价10-14
阑尾炎手术临床分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