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社区(共9篇)
安置社区 篇1
一、安置社区
“社区”一词最早由我国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翻译自滕尼斯的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 社区一词从此为我国所接受。我国官方语境下的社区指的是“城市政府按照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双重标准进行拆分、组合后按照有利于施加管理规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加以划定的城区管理单位”。“安置社区”是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的今天,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政府通过征地拆迁补偿的方式将原居住农民转移或就地安置。这一类社区的典型特征与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我城镇化的社区存在发展动力的性质截然不同, 依靠政府投入而非自我发展的模式来进行城镇化建设。这一过程中伴随四个矛盾的出现:第一, 农民拆迁安置非自愿性;第二, 社区自治不足性;第三, 农民身份的转变性;第四, 生活习惯的不适应性。
为此, 我们走访了曾家镇龙荫社区, 这个社区属于拆迁安置社区, 大部分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离开原居住地在城镇定居, 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按政策给予补贴, 并对居民日常生活给予一定的保障, 社区的发展状况与政府的支持存在很大的依赖关系, 属于典型的外力发展型社区。外力的作用不足和居民实际生活需求过高产生矛盾, 给龙荫社区的社会治理带来很大困难。经过前期的社区探访和社会调查发现, 一方面龙荫社区的很多小区存在物管费用收取难的问题, 住户原先都是农民, 小农观念浓重, 自扫门前雪现象层出不穷, 法制意识淡薄, 总是找各种理由不缴管理费;另一方面在从“熟人社会”搬迁到城市社会的过程中, 很多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都会出现, 缴纳物管费的情况违背了农村生活既有的生活习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环境维护的积极性不高, 居民安全意识差, 生活习惯还延续原有的生活状态, 两极 (老人和儿童) 人群存在很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
二、安置社区社会治理特点
(一) 社区自治能力薄弱, 行政化程度高。社区居委会本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但是在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倾向。一方面安置社区属于政府主导所形成的, 其生活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环境卫生、劳动保障等还不能和城市社区同等待遇, 依然需要依靠政府扶持、借助外来资源的投入帮助发展城镇经济、稳定民生;另一方面对于社区矛盾的解决依然依靠传统政策导向、社区负责, 社区资源整理力度比较低, 居委会解决居民实际问题能力比较低。所以, 居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被削弱, 代表政府处理社会矛盾, 解决社区问题的角色被提高, 行政化程度大于自治能力。
(二) 社会组织参与度低, 创新能力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很多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他们积极介入社会服务中来。在政府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的背景下, 很多社区对引入第三方组织解决社区问题持保守态度, 对于专业社会机构观望不相信亦或者将希望全部寄托于第三方组织, 相互之间沟通路径稀少。 (表1)
提取表1 中信息可知, 大部分居民没有参加社会组织, 占比71.6%, 说明社区居民对于社会组织认识度不大。一方面体现在组织的行政化趋势、资源的不足, 否定了囊括全部意愿居民参加的可能;另一方面社区组织宣传力度和方式不够, 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趋类性严重, 专业服务占比较小, 不能很好地切合居民实际需要。提取表2 中信息可知, 各型社会组织中居委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 占比71.1%;其次, 居民自发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占比68.9%, 其他社会组织在居民中发挥作用基本持平。所以, 社会治理需要重视居委会的作用并鼓励发展群众自发组织。 (表2)
(三) 居民思想意识差, 社区归属感不强。社区居民在社会治理中扮演核心的角色, 所有的政策制定、社区管理、社会组织参与等都围绕居民这个核心对象开展。小城镇的社区居民由于思想文化程度不高、工作繁重、家庭任务重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闭塞了他们与外界群体沟通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对于社区认识度比较差, 对于第三方组织的认识几乎没有。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特殊的社区例如安置社区由于经济压力带来居民对于社会需求集中在物质的满足上, 对于其他形式的社区事务兴趣不大, 客观上为社区转移社区居民注意力, 缓和社区矛盾造成困难。在干部层面, 所有小城镇社会治理干部普遍年龄比较大, 这有优势也有弊端。一方面时间的累计为社区干部在社区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 社区干部在处理社区问题上打感情牌且处理顺手;另一方面对于新时期社区特殊群体特殊问题, 社区干部在这方面除了逢年过节的礼品慰问就再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了, 特别对于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智障者等特殊群体无法兼顾。所以社区干部专业基础差, 处理问题专业技术不足。
三、安置社区社会治理对策
(一) 转变社区治理结构。社区居委会属于群众自治组织, 却在现有体制运行下变成政府行政化机构, 成为政府的代言人, 这不符合社区居委会的法律责任。而新形势下, 安置社区还需要政府帮助协调资源, 维持社区秩序, 社区居委会完全脱离政府行政身份又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 对于新形式下社区产生的问题变化快的特点, 行政手段和政策不能很好地服务百姓, 不符合新形势下新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理念。所以, 我们建议社区能够分化出“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三个组织, 社区居委会依旧是社区居民合理合法诉求的代言人和发言人, 与居民是委托-代理关系;社区工作站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 承担着社区的行政性事务, 将居委会从行政性事务中剥离出来;社区服务站是社区服务的供给者, 政府通过购买社区服务的方式对社区予以财政支持。
(二) 加强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监管, 提高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现阶段在重庆,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已经成型, 重庆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迅速崛起, 在崛起过程中, 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于现实状况的估计评价不足, 社会服务购买比较盲目, 没有重心;另一方面对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方式和标准没有成型, 导致社会服务行政化。再有社会服务机构的泛滥导致服务的雷同性严重, 盲目跟风和毫无目的的模仿导致服务价值严重降低。所以,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 首先划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业领域, 确定服务标准, 拟定评估方法, 组建专业评估团队对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进行专业评估, 防止浑水摸鱼现象的泛滥。
(三)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促进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居民的社会归属感强不强, 一方面体现在居民参与社区实务的意愿,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 逐步形成“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其中公众参与是衡量社会治理程度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在于有没有完善的社区文化, 融洽的社区氛围。通过对龙荫社区的调查走访, 50.5%的居民从不参加居民会组织的活动, 35.8%的居民偶尔会参加, 13.7%的居民经常参加。可以看出居民参与社区组织和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影响社区问题的化解。 (表3)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大量农转非的安置社区出现, 在这些社区中, 居委会行政效率低, 社会组织服务不成熟, 居民社区归属感不高, 为安置社区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本文通过对曾家镇龙荫社区的走访, 了解安置社区的社会治理问题, 尝试探索消解安置社区社会治理问题。
关键词:安置社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1]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6.
[2]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学海 (南京) , 2006.3.
[3]朱学倩.新型城镇化下拆迁安置型社区政府管理研究[J].学术理论 (经济管理者) , 2015.5 (下) .
安置社区 篇2
社区矫正工作:
截止2011年10月24日,桃源司法所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人,其中假释1人,保外就医1人,缓刑2人,司法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体学习,每月矫正人员向司法所呈交本月思想汇报,司法所定期电话了解矫正人员思想动态,截止今日,矫正人员无不良动态,思想情绪稳定,生活稳定,能很好的完成司法所的安排,服从司法所管理,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安置帮教工作:
安置社区 篇3
一、过程
1.知识竞赛出成果,文明礼仪促和谐
为更好地在居民中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居民素质,邻里节中安排了为期一周的文明礼仪读书周活动,并开展了“明礼仪、促和谐”知识竞赛。社区所辖3个小区的18位居民组成了6支参赛队伍,从日常礼仪到社交礼仪,居民们回答起来毫不含糊。虽然有些礼仪知识对拆迁居民来说还是头一次听说,但他们对这新鲜事还很较真儿,一定得老师解释清楚了才肯罢休,居民们高涨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
2.邻居音乐会,邻里携手展风采
在“小邻居音乐会”家庭才艺比赛中,所有的节目都是居民自编自演,有祖孙三代载歌载舞的,有恩爱夫妻牵手对唱的,有邻里携手抒发情谊的。小小邻居音乐会为居民架起一座满载友谊的连心桥,营造了邻里之间相互了解的和睦氛围。
3.邻里显身手,厨艺大比拼
我们举行厨艺大比拼活动,退休在家的大伯大妈争相报名,比赛现场被大家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参赛居民个个把自家拿手私房菜进行了展示。邻里乡亲们或“观战”或“尝鲜”或“取经”,好不热闹。参赛作品云集了川菜、徽菜、豫菜和宁波特色菜,比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这场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厨艺比赛,锅碗瓢盆演奏的是一曲拆迁社区和谐交响乐。
4.巧手创造美,生活比蜜甜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和搜集,我们的手工艺品展活动收到来自居民的纯手工作品60余件,有邻里携手共同制作的丝网花,有手艺精湛的十字刺绣,还有匠心独具的各式毛衣编织,一针一线无不体现了拆迁居民的灵秀和智慧,更蕴含了大家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5.红红火火闭幕式
邻里文化节闭幕式上,我们为在邻里节活动中获奖的居民颁发荣誉证书,让他们走上舞台领奖,成为邻里和睦的榜样。在文艺演出中,大部分节目由社区普通居民参与演出,如由四位大妈自编自演的三句半《话说老高》、年轻居民表演唱《邻里之间》、社区扇子舞队自编舞蹈《海派秧歌》等,每一个节目都表达着社区居民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台上台下融为一体。
二、思考
1.从制度入手,建立邻里节活动的长效机制
我们制定和规范了《邻里公约》《邻里文化节主题活动制度》,使活动开展有章可循并形成传统,两年一届,真正成为社区居民自己的节日。在此基础上,我们选配邻里和谐促进员,设置邻里模范楼道,使邻里文化节的内涵和意义不流于形式,倡导邻里节活动日常化、邻里沟通经常化。
2.从内容着手,使邻里节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邻里文化产生于家庭,交流于邻里,影响于小区,得益于社区,是最直接、零距离地接近群众的最简洁方式,这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因此,邻里节的文化不是一味地搞一些大规模、大场面、大舞台,应该从最基层抓起,树立几个家庭、楼道文化活动典型,以点带面,影响大众,改变观念。
安置社区 篇4
项目东至罗南河、北临月罗公路、西至联杨路、南临年吉路。在规划布局上采用单元式板式住宅和塔式住宅的布置方式, 在建筑之间最大化地预留出绿化空间、休闲活动场地和停车位。
总体形态上利用建筑的高度变化, 形成高低错落的格局, 突出小区的层次感, 也强调了住宅在视线、日照等方面的均好性。
专业预审组推荐意见 (择要)
这是一个即将竣工的大型保障房项目, 作为动迁安置房面积在55~90m2, 以75m2套型为主, 约占70%, 属中小套型。高层设计采用一梯三户及一梯六户内廊单元。总体来看, 多数套型具有较好的日照、通风。套内能保证基本使用空间的数量, 主要空间的尺度较合理。
小区在规划布局上, 应用“板”“点”结合式, 高低错落, 空间围合, 形成超大空间环境绿地, 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变的生活空间, 园林设计布局变化有致, 突出了老年人和儿童的休闲活动场所。
采用环路式的小区道路, 可达性增强, 设置庭院式的步行道路, 是休闲散步的好场所。地上、地下停车场布局合理, 特别是地上的停车场, 接幢设置, 结合景观布局, 做到了量大而不乱, 无破坏景观的现象。
社区移民安置工作总结 篇5
一、精心组织,政策性移民。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镇移民工作站的指导下,社区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移民工作小组,并明确了一名专人专门负责移民的具体日常工作。为了保障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安排了一间30平米办公用房,还配置了工作必需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品,还挤出一台电脑和打印机满足工作需要。
社区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利用两委集中学习日、周例会、党员会、组长会等会议机会组织宣传、学习移民政策,确保全社区都来关心为石门建设做出贡献而“离乡背井”的库区移民。社区充分利用拉横幅、出墙报、发传单等方法广泛宣传移民政策,让全社区居民都来关心库区移民。
二、强化责任,首问性移民。
社区领导小组明确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服务意识,实行首问工作责任制。只要库区移民到社区来办事,一律有责任热情接待库区移民,并带领移民人员到办公室咨询或解释相关政策及协助办理相关事务。移民工作专干更是要亲情接待,热情解释移民工作政策,阐明移民办事程序。工作一年来,社区未曾发生一例因工作人员态度粗暴或工作不负责任遭上级部门责令改正或移民户举报的现象。
三、恪守纪律,服务性移民。
在接受安置库区移民工作中,社区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相关的移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年免收卫生费等费用,并响亮提出了给予移民户以“最惠居民待遇”的口号,享有与本社区居民同等的参工、务工权利。一年来社区共免收或少收仅卫生费一项就达1970元。
四、寄语情暖,人文性移民。
库区移民进入社区安家后,社区班子成员总是定期或不定期地上门嘘寒问暖,并明确由一名班子成员包片、党员组长包户的联系工作制度,制订了班子成员必须每月上门1至2次上门联系或电话4次联系的制度,寄语库区移民深情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新家、新社区的人关怀。社区今年还召开了一次库区移民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呼声,积极为他们解决困难,树立起创业兴家的信心,增强社区是我家的荣誉和自豪感,并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五、排忧解难,信访性移民。
为了确保库区移民能够安居乐业,社区明告了社区信访电话,“有困难找社区”,加大移民信访工作力度。
六、情系学子,助学性移民。
关注移民户安家乐业的同时,社区也不忘移民户子女的就学。移民户进入社区后,社区派专人与本社区的小学、镇中学联系就读情况,移民子女考上大学,社区为他们送去助学金,今年来,社区为移民子女助学XX元。
九、建册立卷,档案性移民。
目前社区已接受自谋职业和赡养安置移民210人69户,社区专干都建立了明确的档案卡册,确保底子清,情况明,推动移民规范运行,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安置社区 篇6
一、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重视对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的引导, 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崇尚先进、积极向上、扶正祛邪的社区道德风尚。农民安置型社区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 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 提高失地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市民意识, 提高市民化程度,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
2. 失地农民个人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提倡“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需要社区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社区文化与失地农民个体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社区文化不仅是社区成员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素质等的集中表现, 也对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产生影响。安置社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为前提, 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 提高公共文化生活质量, 促进农民个体潜能和个性的发挥, 为失地农民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时, 失地农民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3.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农民安置社区介于城市社区
和农村社区之间, 未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 这种特质性导致安置社区文化冲突表现突出。通过安置社区文化建设, 帮助农民转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构筑城市市民价值观, 提高现代城市文明意识, 提升生活品质, 接受、学习并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 同时在帮助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同时, 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稳定。
二、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对常州市某区三个农民安置社区的抽样调查, 发现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公共财力支持, 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到位。
调查发现, 57.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不到位, 满足不了居民需求, 与城市社区相比落后很多。我们调研过的三个社区, 一个小区有公共活动室, 另外两个小区没有居民公共活动室, 三个小区均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 更不要谈电影院了。文化硬件设施的不齐全, 导致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无法开展。调查中, 63.9%的居民表示, 他们的主要文化活动方式是在公共活动室打牌、搓麻将, 或者在小区内聊天。由于安置社区没有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和部门没想过要通过调拨公共财政经费, 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目前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经费支出主要是由镇等集体经济根据自身实力自行安排。根据调查显示, 集体企业多、效益好的社区, 社区文化建设投入较多, 社区文化氛围较好, 居民的市民意识、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较高, 对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就较高;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安置社区, 又没有政府公共财政的调拨和支持, 社区文化建设很难实施, 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普遍较低。
2. 社区凝聚力不足。
调查发现, 30.7%的居民表示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45.1%的居民表示从不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 合计75.8%的居民很少或者根本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35.1%的居民表示社区没有节日活动, 23.2%的居民认为社区活动可有可无, 19.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 安置社区既没有文化活动的数量, 更没有质量文化建设亟待改善和提高。缺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失地农民, 仍侧重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社会交往网络方面, 喜欢跟同宗、同族或同村的人集聚, 与社区其他村落的居民不相往来, 大多数人每天为维持生计疲于奔波, 对社区文化活动不闻不问, 这导致同一个安置社区内的居民仍不能做到互相帮助和关心, 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为以前农村村委会成员, 他们自身缺少城市社区管理经验, 缺少社区服务素质和技能, 不能有效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导致社区凝聚力和粘合力明显不足。
3. 社区文化冲突明显。
调查发现, 36.1%的居民认为自己不是城市人, 23.2%的居民认为自己只能算半个城市人, 60.8%的居民认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生活成本上升了, 家庭开支比农村时多了, 其中47.3%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如农村时幸福, 进入城市后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质量的只占30%, 约60%失地农民生活陷入困难, 对未来生活担忧的失地农民有81%, 其中72.8%担忧养老、63%担忧经济来源、52.6%的人担忧医疗保险。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农民在自愿或非自愿情况下迁入城市, 大多数人面临着市民身份转换的障碍, 部分人由于非农生产方式转换的艰难, 导致生活陷入贫困, 这些因素累加起来, 使得居民市民身份认同模糊, 又由于目前安置社区的居民多乐于以出租房屋和车库补贴家用, 安置社区成了半个“移民社区”, 大量的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学生等因为安置社区居住成本的低廉, 大量涌入进来, 造成安置社区居民人员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导致安置社区内二元文化、城乡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积极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明显。
三、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作为社区组成部分, 作为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 安置社区必须承担起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农民市民化素质, 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的重担。
1.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农民以失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土地为代价换取城市身份进入城市后, 应该享受市民待遇, 应该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就业、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安置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 应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 甚至获得比城市社区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和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强调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安置社区也将快速扩充, 成为数量庞大的容纳失地农民的场所, 为了社会稳定、发展和繁荣,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基础薄、任务重的安置社区文化建设,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通过财政倾斜, 给予安置社区更多的公共财政扶持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 保障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使失地农民进城后不仅拥有城市人身份, 也能充分享受到城市人的公共生活质量, 顺利在城市落脚扎根,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而非社会动荡因素。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一方面, 由于安置社区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必须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创建腰鼓队、锣鼓队、功夫扇、秧歌队等农民喜爱、参与程度高的业余文化团队, 通过这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使志同道合的居民聚集起来, 从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 促进居民间的彼此关心和帮助。社区居民间的和谐互动, 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同时, 通过这些活动, 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市民价值观、社区精神等传输给他们, 让他们在享受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 逐步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城市价值观, 有助于农民市民化身份的顺利转换。
3. 开展多种类型的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城乡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 帮助农民突破村庄界限和城乡壁垒, 学会与城市居民交往, 以形成新的社会交往网络;通过城乡社区间的交流互动, 城市居民将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识等城市文化内容传播给安置社区居民, 引导他们淡化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接受、学习和吸收城市文化, 加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 有助于他们较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4. 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提升市民素质, 增强城市适应力。
安置社区的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要进行市民化教育。把市民意识、市民素质要求传达给居民, 同时积极开展包括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内的市民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培训, 使农民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 感受到制度和规则的必要性, 同时体会到制度和规则所带来的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 从而成为制度和规则的自觉遵守者和维护者, 为市民身份的转换打下基础。二要通过社区文化教育, 提高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强城市适应力。能否在城市顺利就业获得稳定工作收入, 是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换的关键, 但由于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多是在非自愿、非自觉和非自发情况下进入城市, 他们没有心理准备, 也没有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职业技能等知识储备, 缺乏岗位迁移能力, 全然没有为市民身份转换做好迎接的准备, 多数人进入城市后, 陷入生活贫困。安置社区多位于郊区, 周围有高校、研究所等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调研的三个安置小区就位于常州科教城周边。因此, 安置社区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 做好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 提升文化素质, 增强城市适应力, 以发挥好社区就业这个重要渠道的作用。加快社区劳动力转移, 或采取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 或对接区域内企业, 或开发公益岗位, 开发多种就业渠道, 因地制宜地组织非正规就业, 让社区内的农民有活干。
摘要: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而且对失地农民来说也意义重大。目前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社区凝聚力不足、社区文化冲突明显等主要问题。如何通过安置社区文化建设, 培养和提高农民市民化素质, 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实践课题。
关键词:安置社区,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包军曦.传承.融合.创新———城中村地方文化的建设[J].社科纵横, 2008, (6) :61.
安置社区 篇7
(一) 理论综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政府要与社会组织一起形成协作网络, 形成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共享公共资源, 参与共同治理。“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行动的持续过程。”在帮助安置区老年人社区融合的问题上, 我们提倡多种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其中社会工作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有很大的建树。
1.国内研究。通过万方数据库的调查发现, 最近5年对于老年人的研究一直居高不下, 对于安置问题的研究普遍偏低, 而对于失地农民的研究成果很多。大部分研究者从农转非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区意识、社区建设 (汪萍, 2012) 、社区管理 (吴绍琪、薛育余, 2004) 、文化程度、就业、社会体制 (钱小利, 2010) 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老年人, 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研究, 主要从健康维护、婚姻家庭、社区参与、心理健康、社会保障 (纪晓岚、朱逸, 2011) 、养老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安置区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社区融合研究极少。
2.国外研究。社会融入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社会整合的概念。他将社会整合划分为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 提出了劳动分工会推进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概念在研究中被学者们逐步发展为社会融合或社会融入 (social inclusion) 概念。近年来, 欧美国家的社会融入策略研究中, 社区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区工作逐步成为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行动机制。这有助于从社区生活视角实现农民微观层面的融入, 鼓励与促进他们参与到公共议题之中, 澄清他们的问题与需求, 实现社会融入。斯科特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斯科特, Scott, 1985) 。沃德和肯尼迪 (Ward and Kennedy) 认为在跨文化适应面前有心理调整和社会文化调整两种调整模式, 心理调整指心理上的舒适和满意, 社会文化调整是与社会技能相关, 指成功应对新社会的能力。综上所述, 国外对于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融合从宏观的社会融合角度有很深的论述, 主要从文化融合、行为融合、情感融合、规范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 研究设计。文章采用社区参与的研究视角, 选择重庆市Z镇W社区老年人群体 (年龄在55岁以上) 进行考察,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等方法。
二、老年人社区融入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共抽取样本100人, 最小42岁, 最大94岁, 平均年龄63岁, 调查对象符合本次研究需要, 其中回收100份, 有效问卷98份。
(一) 个人能力影响老年人的社区参与。71.5%的人极少甚至根本不会参加社区活动, 仅有9.2%的老年人经常参加社区活动。19.4%的老年人偶尔会参加社区活动。所以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力度不大, 只有少数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 身体机能的日益衰退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直接作用, 改变其生活态度, 14.3%的老年人从未体检过;另一方面, 老年人日常开销中, 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支出最大, 分别占60.2%和37.8%, 占据老年人日常开销的绝大部分。
(二) 小农观念影响城市社区生活。安置社区来源于拆迁, 拆迁虽然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地域与环境, 但是并没有改变他们传统的小农观念, 社区很多矛盾集中点在拆迁安置问题上。老年人对于传统观念的固守影响着社区的和谐安定。物管费收取问题是社区老年人一直迈不过去的障碍, 严重影响他们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 社区环境也得不到保障。
(三) 社区治安环境尤其是小商小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据调查发现, 59.2%的居民认为其营业对生活基本没影响, 33.7%的老年人认为有影响甚至影响严重。另外社区老年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关系对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很大的影响。68.4%的居民认为与社区工作人员关系一般, 13.3%的老年人认为关系不好, 对关系较为满意的仅占18.4%。
三、安置区老年人社区融合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原因。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决策。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 其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 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弱, 转变滞后为其生活带来不便。最近几年网络平台发展, 年轻群体基本已经普及网络技术, 生活模式已经改变。而老年群体掌握技术慢, 有些群体还不愿意接触改变, 所以老年人融入社区生活出现困难。
(二) 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的现实原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重庆市政府推动购买社会服务, 很多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但从总体上看, 社会组织在规模、专业能力、人员素养、社会收益等方面发育不足。安置社区存在社会组织的性质单一、数量较少, 不能满足老年人社区融入的基本要求。社会融合只能依靠居委会等带有行政色彩的组织推进, 短期效果平淡, 远期效果存疑。
(三) 征地拆迁的直接原因。征地拆迁改变了老年人的传统生活环境。但城市生活对老年人提出了新要求, 老年人生活习惯的“滞变”为老年人城市生活带来困扰。严重打击老年人信心。
(四) 思想观念的间接原因。安置区老年人对于“社区治安、管理、教育等方面多呈负面, 往往把管理人员视为自己的对立面, 居民还认为政府征地就应该包揽其全部生活, 所以很多群众与社区存在僵化、对立状态”。在对社区老年人的访谈中发现, 老年人认为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问题“与己无关”, 只有低保、社会救助、拆迁补偿等影响自己腰包的问题才是自己最关心的事。
(五) 家庭结构变迁的内部原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传统的联合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安置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家庭结构从核心化转向空巢化、单人化、隔代化, 这些家庭养老能力负担过高, 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六) 政府职能转变的外部原因。近年来, 政府提出社会治理理念, 主张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政府职能转变缓慢, 面对安置社区老年人的社区融入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依然受工作经验、生活阅历、管理视野等因素的影响, 在处理老年人关心关注的问题时出现原则模糊、责任淡漠、能力缺失等现象, 依然坚持管制型管理模式, 造成老年群体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对立, 影响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基于安置区老年人社区融合问题破解和创新导向的对策建议
(一) 化解老年人的心理隔阂。社区应建立与老年人的沟通互动平台, 着力解决政群矛盾, 抓好“物业管理”和“安置拆迁”工作。W社区自成立以来, 由于集中安置过程中政府与居民就物管问题讨论未果, 社区的物管问题一直由社区居委会进行调解解决, 而居民放大了物业管理的约束、忽视了物业服务的事实, 表现为拒斥物业收费。对此社区要积极建立业主委员会, 聘请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小区各项物业事件, 普及物业管理知识和物业服务流程, 明确物业权益划分。对于安置补偿问题, 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等问题, 这类问题需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引导居民了解社会政策, 独立解决问题。
(二) 加强老年人社区参与机制建设。安置区老年人面临两重角色转换问题, 一是年龄增大导致的角色转化, 二是征地拆迁带来的社会角色转变。只有让他们正常完成角色转换, 才能适应新角色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 政府要建立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 政府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制建设上着力, 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转变老年人参与渠道不畅和参与制度化程度不高的局面。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技能培训, 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社区要制定激励政策, 设立“社区参与奖”, 链接社会资源为支持老年社会参与并取得显著成效的老年人, 给予隆重表彰和奖励。加强对老年人的兴趣培养, 一般的社区活动很多老年人并没有主动意愿参加, 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与自己的内心想法有很大关联, 社区要设立一个创新部门, 专门契合老年人意愿为其打造特色社区活动。
(三)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服务。政府要加强专业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将社会组织力量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纳入到帮助安置区老年人社区参与力量培育中来。面对安置区老年人角色认同低, 继续社会化缓慢的现实情况, 并不能帮助社区老年人从心理上对社区产生认同。需要鼓励引进社工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 包括开展专业小组活动和社区服务, 寻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效果明显的社会参与方式。为特殊人群提供个案咨询、生活照料、日常陪伴等服务。例如针对社区困难群体, 运用社工专业知识, 改善其困境, 建立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如在老年伴侣方面, 运用缅怀疗法等为老年伴侣提供机会追寻往事, 获得意义。建立照顾人支持体系, 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维系照顾人, 促进照顾事宜更有效率。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对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关注个性化需求, 针对社区内特殊老人, 通过社区走访收集建立社区内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 并链接社区周边便民服务点资源, 帮助特殊老人解决出行、购物、医疗等一系列日常生活问题。挖掘老年人个人潜能, 提倡老年人互助, 建立“老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社区教育, 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权能。
摘要:安置社区是我国步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的产物。一方面, 老年人在心理、情感、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对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阻碍他们主动积极地融合社区生活。另一方面, 政府与社区的资源提供途径有限和专业社会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容易激化社区居民矛盾, 导致社区不安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 在坚持政府指导的基础上, 吸纳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关键词:社会治理,安置社区,社区融合
参考文献
[1]李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不适的分析和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4, 3
[2]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3]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
安置社区 篇8
居民由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 转变为空闲时间较多的“城市人”, 其受文化差异影响, 健身意识薄弱, 因此, 农民安置社区体育健身路径选择及面临的问题也独具特点。本文就从安置社区出发, 就居民健身路径选择进行全面分析, 找到影响居民锻炼的因素, 并进行优化, 促进安置社区形成可持续发发展的健身之路。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农民集中安置社区“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怡和新城、书南社区、菱角堰社区、丽阳社区。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 了解健身路径相关资料, 了解龙泉驿区近几年农民的安置分布情况, 为社区健身路径提供有效方法。 (2) 调查法:本文通过关于健身路径选择的问卷调查, 对这几大社区居民随机分发。共发放800份, 回收754份, 回收率94.2%。 (3) 访谈法:对各安置社区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工作的居民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体育锻炼时间、方式, 以及对健身路径的认知、满意程度、使用方式等, 进行记录、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民安置社区”下居民参加健身路径现状
(1) 年龄分布:通过走访这5大社区, 对参与健身路径居民的年龄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几大社区参与锻炼人群的年龄分布不均衡, 年轻人和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呈现明显差异。17岁以下的少年仅占9.6%, 其几乎以玩耍为主, 锻炼方式不正确, 大部分根本不会利用健身路径;18—40岁青年人占20%, 其主要是为了工作之余放松、陪老人小孩等, 其自身健身目的不明确;41-60岁及61岁以上中老年人却分别占31%的38.4%, 其每天有固定锻炼时间, 健身意识较强, 基本能够合理利用器材。
(2) 参与锻炼者的性别特征:调查显示, 参与锻炼的人群中, 中年妇女居多, 因为农村男性多为养家外出工作, 女性没有农种, 没有外出工作, 空闲时间较多, 所以中年人参加锻炼中性别差异较大, 另外据访谈, 一部分男性认为健身路径负荷小, 达不到他们期待的健身效果。老年人是健身路径中比较固定的锻炼人群, 参与锻炼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
(3) 对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程度:据调查显示, 参与锻炼的老年人比较满意社区的健身路径, 认为器材操作简单、实用, 对他们有较好的效果。但大部分中年人认为安置社区的健身路径种类太少, 且有些损坏了不能及时维修, 健身路径安置较紧密, 场地太小等因素, 对健身路径满意程度只有36%, 大部分儿童对健身路径满意程度较高, 因为他们把其当成玩耍、供其娱乐的工具, 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健身价值。
3.2 影响居民参加健身路径的因素
(1) 季节、天气因素:据调查, 安置社区健身路径利用率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冬季寒冷, 选择室外健身的人很少, 只有部分老年人习惯冬练。夏天参与锻炼频率大, 并且多集中在早上与晚饭后。春秋两季健身路径利用率较高。另外, 安置社区投入健身资金匮乏, 健身路径基本安置在室外, 所以受天气原因也较大。
(2) 器材:据调查, 器材的种类, 器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参与锻炼的频率, 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居民认为社区健身路径内容太少, 太单调, 提不起兴趣;另外, 器材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也是居民不参加锻炼的因素之一, 很多器材损坏过后得不到及时处维修。
(3) 个人因素:安置社区居民基本属于农民, 文化素质较低, 体育健身知识薄弱, 锻炼方法掌握不到位, 是他们不参与健身路径主要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农民集中安置社区下健身路径使用群体的年龄、性别差异很大, 锻炼动机也呈多元化态势, 居民的健身意识还有局限, 并不能实在掌握健身知识。
(2) 农民集中安置社区下, 居民对健身路径满意度较低, 主要表现在健身路径内容单调, 种类偏少, 规模较小, 质量相对较差, 器材后期管理与维护经费欠缺, 器材损坏了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相关部门责任推卸。
(3) 安置社区的居民大多属于农民, 文化素质较低, 健身知识薄弱, 需要专业体育指导员引导, 但安置社区公共服务配置较低, 体育健身方面缺乏专业指导员。
4.2 建议
(1) 宣传引导方面:安置社区居民大多属于农民, 健身知识薄弱, 社区应培养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可通过聘请专业人事对居民进行集中培训, 也可通过聘请专职人员进行长期指导, 这样一来, 居民就不会盲目健身, 使居民能正确使用器材及锻炼方法, 掌握正确的健身知识, 从而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体系。
(2) 功能质量方面:健身路径的内容的选择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特别是小孩、残疾人以及老年人, 要注重健身路劲的新颖性和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器材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器材的选择要保证运动幅度和运动强度。
参考文献
[1]王婉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及建设路径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 (10) :48-51
安置社区 篇9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美社区
2003年始建的草林新苑移民社区,位于草林红色圩场商业地段,占地总面积121亩,现已安置移民273户,1281人。八年来,该社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工作要求,逐步打造成了一个“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一纵十六横,建有新房300多栋,户均占地面积72平方米。近几年,县乡两级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社区内一纵十六横道路硬化工程,社区主道宽12米,横道宽7米,新房外部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并建有文化书屋、卫生所、幼儿园、门球厂、休闲小广场和社区办公楼等公共设施,小区内实现了四个100%到户:即100%移民户通自来水,100%的移民户通电,100%的移民户通有线电视,100%的移民户通电话。2005年3月,时任省委书记孟建柱到该社区考察,与移民户亲切交谈,看到社区居民洋溢的笑脸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感到十分欣慰,还兴致勃勃地与乡村干部合影留恋。
二、健全服务功能,建设文明社区
来自不同偏远山区的群众搬迁到同一个小区内生活,如何进行管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自我管理。2005年,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了草林新苑移民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选举成立社区理事会,并设立了5个工作站:互助救济工作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事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将社区划分为5个自然村进行管理,让移民慢慢融合,和睦相处。二是开展“四进社区五到户”活动,即开展科技、文化、医疗、道德进社区;政策法规宣传,劳动就业帮助、致富技能培训、最低生活保障、邻里纠纷调处到户。公共服务走进社区,极大地丰富了移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素养,保障了移民的卫生健康,满足了移民的生活需求,移民安居乐业、邻里融洽。三是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建立了卫生包干责任制,实行门前三包,并建设垃圾处理池,还专门安排3名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公共卫生,保证了社区清洁,为移民户营造了一个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树立发展理念,建设和谐社区
【安置社区】推荐阅读:
农民安置社区11-16
拆迁安置社区居民09-26
农民安置型社区10-01
社区安置帮教工作总结08-28
社区移民安置工作总结11-13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11-03
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培训班会议流程06-15
查斯社区2011年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06-07
异地安置05-24
安置小区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