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2024-11-03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共10篇)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1

20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2013年xx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刑法修正案

(八)》、《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宜昌市社区矫正工作暂行规定》,以“三化一学”为抓手,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规范和创新结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取管控和预防措施,努力实现了社区矫正人员无脱管、漏管,无重新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为xx市的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3,xx市司法局被宜昌市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陈蓓蕾、任建军、李琼(女)、刘

艳四名同志被评为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从2007年12月开始至2013年10月份,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163人,期满解除828人,现在册335人。2013年元至总结之日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30人。现在册矫正人员中;管制13人、缓刑289人、假释15人、暂予监外执行8人、剥夺政治权利10人。从犯罪类型上,危害公共安全33人、破坏经济秩序27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107人、侵犯财产56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78人、贪污受贿10人、其他24人;从户籍上,城镇65人、农村270人;从性别上,男性316人、女性19人;从年龄结构上,未满18周岁8人、18周岁至45周岁225人、46周岁至60周岁95人、61周岁以上7人;从文化程度上,大专有以上12人、高中或中专81人、初中及以下242人;从就学就业上,就学2人、就业318人、无业15人。

安置帮教三年在册729人;分别是2011年247人、2012年195人、2013年287人。

完成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报告47份,信息协查3份。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在司法局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多措并举创造性的开展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取得较大发展与突破。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提高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适应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水平,今年,司法局积极向政府争取社区矫正工作经费,xx市财政为社区矫正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在每年解决15万元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市政府再次对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经费新增25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斥资24万

元开通“司法E通”,搭建社区司法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并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部门明确表示,今后将根据社区矫正工作实际情况,逐年递增工作经费,以保障工作之需。通过建设以司法E通为核心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实现人员、时间、区域的全覆盖,完成了社区矫正管理从“人防”向“技防”的转变。

二是推行 “三包三联”工作法。社区矫正办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多、管理人员少的实际,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全员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密织监管网络,形成社区矫正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全员齐抓共管的格局。“三包”:全市10个镇处划分为5个片区,分别由司法局班子成员牵头包片负责,局机关科室负责人牵头包重点管控人员,司法所包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全面监管。“三联”:包保人员不定期联系了解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生产

(工作)情况、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管控教育。

三是完成了社区矫正一体化基地建设。组织动员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一体化基地建设。依托各镇、办事处:建立10个社区服务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和纪律意识;建立10个教育学习基地,让社区矫正人员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依托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一个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基地。湖北省华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xx市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基地(简称“华欣基地”)花费数万元,建有两间办公室、一间学习教育室,建筑面积达70平米,还专门建了一个高标准的法制教育专栏。“华欣基地”的成立,标志着xx市的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入实际,为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了就业保障。

四是完成了电子信息并网录入工作。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对我市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做到了底数清、信息全、情况明。对本市现在狱中服刑的231名罪犯(其中有15名罪犯无详细地址)寄来的特别家书进行了专题走访和回复,回复率达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全国社区矫正人员信息录入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的核实工作,到十月底共录入信息439条,核实信息767条。

(二)、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一是健全社区矫正工作各项工作机制,完善“三个衔接”机制(与法院、监狱等部门的衔接,与民政、社保、农业等部门的衔接,与社区、村等单位的衔接),实现无缝对接、信息共享。规范社区矫正执行中的各个环节,明确有关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构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四部门社区矫正工作联动机制。

二是规范社区矫正文书档案,进一步明确文书档案的目录、样式及整理、归档的要求。加强了社区矫正执法和工作档案检查,促进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强化社区矫正执行监督。联合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开展两次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对暂予监外执行人员进行执法监督,对不服管理的人员实行面对面的戒免谈话和思想教育,(三)、以专业化建设为基础,促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有4名干警参加司法厅组织的业务培训,12名干警参加宜昌市司法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司法局全体干警参加了社区矫正专业知识《如何开展审前社会调查》的培训。十月底还组织司法所全体干警参加“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教育学习和考核,并选送一名干警到宜昌市司法局参加竞赛活动。

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

管理。王店镇社区矫正人员金某,2011年 6月因挪用资金、开设赌场罪被葛洲坝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2012 年 5月经宜昌市公安局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实行社区矫正。金某在矫正期间能认罪服法,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自觉接受监督管理,定期向司法所汇报自己的改造情况,遵纪守法,从未出现违反监管规定,先后四次获得表扬奖励。2012年,金某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协助xx市招商局成功引进了宜昌鼎恒印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年产值达亿元,创税收1000余万元,还解决了100余人的就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xx市司法局依法向宜昌市中级人民法提交了金某的减刑建议书,经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定减去金某的余刑,予以解除社区矫正。至此,宜昌市首例社区矫正人员因表现突出获得减刑奖励,这在社区矫正人员中产生了极大反响。两河镇社区矫正人员王某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 的行为:(1)、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2)、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社区矫正机关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决定给予其警告处分。

三是注重对重点社区矫正人员的家访、回访工作。社区矫正机构司法干警对待社区矫正人员除严格执法外,还应特别注重人文关怀,在法、理、情之间寻找结合点,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今年,社区矫正办干警会同庙前司法所干警、两河司法所干警分别对重点社区矫正人员朱某和王某进行了多次家访、回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教育、感化,王某保证以后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管理办法并服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监管。朱某,2012年9月因故意伤害他人,在当地政府和群众中产生非常坏的影响,之后被xx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执行。朱某在缓刑期间依法经营河道采砂项目,因河道权属问题与村集体和第三方发生矛盾纠纷,矛盾不断激化,引起了镇政府和市政法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受政法委的委托,社区矫正办公室牵头对朱某进行教育和帮助,化解矛盾。在社区矫正干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次家访,用真情感化,用法律保障社区矫正人员的合法权益,最终将矛盾化解,朱某能够正常守法经营采砂项目。在一次回访中,看到热闹的施工场面和朱某满脸的笑容,我们一行干警心理真是感到非常高兴,我们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又出了一份力,尽了一份责。

(四)、以学习宣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前提,积极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先进典型,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环境。全年共完成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的工作总结、工作信息、宣传报道、调研文章等45篇。被国家大型媒体录用7篇,省级录用2篇,宜昌市录用和转载6篇,xx市政法网站录用13篇。

四、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量大、任务重,社区矫正机构管理人员极度匮乏。二是管理人员被繁琐的事项困在办公室无法从事其他正常的监管工作。三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五、明年打算。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工作特色及亮点及时宣传出去;二是要克服管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矛盾,确保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建立特殊人员“心理咨询室”;四是继续与公、检、法三单位联动,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五是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特色。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2

中共大雪山镇委员会 大雪山镇人民政府

关于二0一一年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

工 作 意 见

各村(居)委会、镇级各单位:

2011年,我镇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县政法综治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建设“法治大雪山”、“平安大雪山”为重点,坚持协同一致、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实现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制度化、法治化,不断创新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减少重新犯罪,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安置帮教工作

1、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宣传工作。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要按照建设“法治大雪山”、“平安大雪山”的要求,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全

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法治大雪山”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1、继续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规范记录,规范存档,做到一人一档,一事一记。此外,适时根据县矫正办的要求,做好建立社区矫正对象的电子档案工作,逐步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

2、进一步加强沟通,完善协作机制,逐步理顺衔接工作。继续认真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协调配合,特别是加强与派出所的沟通协作,在材料移交,初次谈话中,明确有关事项,合力促进我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3、继续抓好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集中教育方面,加强对各类法律、法规的宣讲和解读,结合实际,开展阶段性且具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在册社矫对象的法律素养和法制意识,努力达到“认罪服法”的矫正目的;在个别教育,针对不同社矫对象开展个性化矫正教育,做到“术人有专工”,以便能开展对口性矫正,形成矫正长效机制。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主题词:二0一一年 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 工作意见

乡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3

我县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阳司通2014]12号《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质量年提升年”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立足本县实际,着力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接收、教育帮扶、服务管理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措施,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各项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进程,有效防止特殊人群重新违法犯罪,保障了我县社会安全稳定。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50人,累计解除528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222人,其中缓刑207人,假释6人,暂予监外执行4人,管制5人,警告31人,开展审前社会调查12人,发放定位手机58部;刑满释放87人,解除社区矫正125人,解除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人员基本上得到了妥善安置,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5%和3%以内。

一、社区矫正工作

(一)建立健全三级组织网络。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X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为组长,县政法委、县人民政府以及公、检、法、司、财政、民政、劳保、教育、工会、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司法局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全县10个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初步建立。村(社区)民委员会落实一名干部负责本村(社区)社区矫正工作,建立了县、乡、村(社区)三级社区矫正组织网络,为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为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规范社区服刑人员从入矫到解矫的各项程序,逐步健全了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检查考核、奖惩激励等工作制度,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其一,为司法所统一制作了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纪律等制度和信息化管理流程、组织机构图并制牌上墙。其二,司法局与法院、监所建立交付接收制度,对不同类别的社区服刑人员,制定不同的衔接方案,对判处管制、缓刑适用社区服刑人员,人民法院书面告知其在规定期限内到县司法局报到,司法局给以登记接收。对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或法律文书不齐全的,及时与决定机关协调或通过检察机关协调督促送达或补全。对社区服刑人员未按时报到的,通过电话催告、书面责令、组织力量等进行查找。

(三)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我县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大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以司法行政干警为骨干、社区矫正协管员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矫正队伍初步建立,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县从事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17人,社会志愿者109人,社区矫正协管员15人,举办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达122人次,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矫正执法行为。

(四)教育管理步入常态化。一是监督管理常态化。对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从认罪悔罪、法律责任、道德素养、家庭生活情况、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常态化量化分析和再犯罪风险评估,实行严管、普管、宽管三个级别的分类管理;对审前拟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开展社会调查评估成常态,为委托机关裁量提供参考依据;与百色田阳联通分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建立gps手机定位监管信息系统,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轨迹实施常态化手机定位监控,对不服从管理、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严格依法处理;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对重点人员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排查不安定因素和隐患,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目前,开展走访排查2303人,撤销缓刑3人、对暂以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1人、治安处罚1人,居住地变更2人,重新犯罪率0.14%,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二是教育改造常态化。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分布情况,深入片区开展集中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成常态,做到一个月集中学习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均达到“两个”八小时,激发社区服刑人员树立社会责任感。同时,还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思想、文化、道德教育,教育矫正质量不断提高。全县累计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社区服务364人次、集中教育学习790人次、个别谈话教育619人次、进行心理辅导173人次。三是帮扶工作常态化。按照社会化帮扶的要求,加强与公、检、法、教育、民政、劳保和村(社区)联系与合作,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常态化帮扶工作格局。落实帮扶措施,提供就业指导,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谋生能力;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学、低保、落实责任田地等实际问题和困难,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一年来,全县指导就业就学37人次、落实低保1人次、落实责任田地532人次。

(五)建立了社区矫正经费保障体系。我县认真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步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努力把社区矫正工作指导管理经费、工作经费和设备费纳入了县同级财政预算,为推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六)创新“四建三定”工作模式,破解司法所人手少监管难问题。一建立村(居)社区矫正工作站,把机构前移,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县、乡、村三级社区矫正网络;二建立健全周报告、思想教育、请销假审查、矫正通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工作制度,把“接、监、管、教、帮”工作前移,确保工作规范运行;三建立村(居)固定宣传栏,把宣传阵地前移,定期宣传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让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社会参与性;四建立健全工作档案,按照“一人一档”要求,把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学习活动、劳动情况、思想表现等基础性档案前移,由工作站进行日常管理与记录。“三定”。一定专管人员,每个村(居)从村(居)干部中确定一名社区矫正专管员,专抓辖区内社区矫正工作;二定工作职责,根据实际下放权限,细化村(居)工作站及其专管员日常工作职责,明确职责分工;三定工作经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制定工作站经费开支范围,经费按村(居)辖区内在册社区服刑人数每人20元/月给予保障。目前,该工作模式已在田州镇先行试点,时机成熟即在全县推开。

(七)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县司法局会同检察院对10个司法所联合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检查两次。重点从“十个是否”方面进行检查。采取抽查社区服刑人员执行档案,查看社区矫正工作台帐,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对各司法所日常教育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在每个司法所检查小结反馈意见会议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汇总,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了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依法意识、责任意识,完善了全县的社区矫正执法档案,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八)加强与县检察院、法院协调沟通,切实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符合特赦条件的报批工作。通过组织力量认真排查、筛选、甄别,我县符合报请特赦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14人(均是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目前已按报批程序上报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刑事责任14人。

(九)强化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充分利用民间传统歌圩节、村(社区)宣传阵地和网络、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管理方法,让全县群众参与,社会参与,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今年利用传统歌圩节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10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现场咨询解答105人次。

(十)精心准备,召开例会。7月27日组织召开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联席扩大会议,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各成员单位领导和乡镇一名分管领导、基层司法所长参加了会议,县政法委主要领导XX县府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分析研究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习了《自治区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和六部委《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通报了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讨论通过了田州镇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试行方案和XX县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二、安置帮教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作为一项重政治任务来抓,实行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及时调整充实安置帮教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完善辖区内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根据党委、政府换届及相关成员单位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安帮工作机构力量。目前,全县调整充实安置帮教领导小组11个,建立帮教小组163个,落实帮教专(兼职)835人,切实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二)加大排查力度。针对不同时期、敏感时段和重大节假日组织对本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清“三假”(假姓名、假住址、假身份)、“三无”(无亲可投、无家可归、无业可就)和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彻底查清底数、掌握去向,建好排查工作台帐,采取措施,杜绝重新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开展排查1次,排查率达100%。

(三)多种形式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我县各级帮教组织不断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将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对帮教对象坚持做到“三不”、“四个一样”,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的犯罪;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使帮教对象如同普通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强了他们自食其力,重新做人的信心。同时以帮思想为核心,动员全社会力量,建成组织帮、社会帮、家庭帮相结合的联帮联教体制。今年以来刑释解教回归人员87人,落实责任田地87人,帮教人数87人,安置率和帮教率达到100%。

(四)规范档案管理。司法所按照报到登记、档案管理、了解考核、回访谈心、例会分析、情况汇报、目标责任、年终考评的“八有”要求,健全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档案,严格一人一档。

(五)完善信息平台。通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做好对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核实、反馈,以及刑释解教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了辖区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库。截止10月28日,网上排查核实预释放人员88人,核实率为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矫正力量薄弱。我县社区服刑人员年平均约270人,全县10个司法所在编人员17人,每个司法所平均不到2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与服刑人员比例为1:16,有的乡镇比例差距更大。

(二)基层领导干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社区矫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体现,是一项社会综合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司法行政机关起到牵头作用,还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特别需要村(社区)领导干部齐抓共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村(社区)领导干部认为凡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都是罪行比较轻微的,不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影响,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对社区矫正工作重视不够,所以就没有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性。

(三)与异地人民法院衔接难。异地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虽然按规定将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文书及相关社区矫正材料直接邮寄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户籍地)司法行政机关,但至于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到居住地(户籍地)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异地人民法院并不知晓。另外,有一些异地罪犯由于路途遥远或生活所迫在判决后不愿意回原籍接受社区矫正,仍然留在犯罪地打工,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与异地人民法院出现衔接难的问题,极易造成脱管漏管,甚至重新违法犯罪。

(四)执法标志。社区矫正本质上是刑法执行活动,为了体现其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县司法局给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统一配备了服装制式,虽然身穿“警服”,却“有名无份”,即没有警察证、也不是正式警察编制、不享受警衔补贴。所以社区矫正工作在没有解决司法警察编制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执法活动,比如对外出务工或者就学的社区服刑人员如何管理?特别是对少数不服从管理抗拒改造的社区服刑人员如何打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五)工作经费不足。我县虽然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行政运行工作经费、办案经费、业务装备经费按每个社区服刑人员1200元/年的标准纳入了县财政预算,但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开展审前社会调查评估、组织查找、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各种材料的制作、组织集中教育学习器材设施、日常办公设备及用品(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摄像机、档案柜、档案盒)等所需的资金缺口大,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六)安置帮教经费不落实,基地空缺。安置帮教工作没有专项经费,安置帮教基地仍是空白,不同程度影响了安置保教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社区矫正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所以需要各级财政(目前只依靠县级财政)的支持,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社区矫正财政保障机制,制定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的科学、系统、完备的农村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矫正机构规范化建设,强化其物资、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

(二)全面落实“三项基本任务”,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要努力提升社区矫正质量。全面规范衔接、监管、教育和帮扶等各个环节,准确把握工作程序,增强矫正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不漏管,最大限度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要规范衔接工作。进一步规范与法院、监所的交付接收制度,按照“必接必送”的要求,制定完善的社区服刑人员移交、接送的具体办法,明确工作程序,实现无缝对接。要落实管控措施。完善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公、检、法、司之间的协调联动,及时有效地处置社区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等突发事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请销假制度,加强对外出务工的社区服刑人员的跟踪管理;采用手机定位监控,实施对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轨迹的跟踪监管,严防脱管漏管。要强化教育改造。要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严、普、宽三类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运用思想、法制、道德、警示、劳动等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重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他们身份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真正做到认罪悔罪,走向新生,顺利回归社会。探索建立就业安置保障制度。坚持重点扶持和适度扶持基本要求,探索建立就业安置生活保障制度,要加强请示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助推企业建立社区矫正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为暂时无工作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切实解决他们就业生活的后顾之忧。

(三)深入推进“四建三定”工作模式。继续抓好田州镇设立村(社区)社区矫正工作站试点工作,切实加强检查指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努力把“盆景”培育成“风景”,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向社会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充分利用民间传统歌圩节、村(社区)宣传阵地和网络、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管理方法,让全县群众参与,社会参与,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县委、县政府要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当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核标准,提高考评分值,同时,从明年起要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社区矫正责任状,制定考评办法,将机构、人员、措施、经费纳入目标管理,把考评结果与绩效、干部提拔运用挂钩。

(六)落实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警察编制和制定统一的着装制式。社区矫正也是一种刑事制裁,这种属性要求执法人员具备人民警察身份。既然社区服刑人员要放在社区内执行,这就需要维持好社区的秩序,加强对犯罪人的监督和管理,降低社区居民的不安全感,体现执法的严肃性。

(七)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标准。县财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拨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确保每个社区服刑人员每年给予2500元的工作经费标准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4

工作要点

2011年,xx镇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区人民政府《实施意见》(府发„‟xx号)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矫正、管理等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xx建设。

一、工作目标

积极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达到85%,帮教率达到98%,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的帮教安置工作目标;对社区矫正人员100%监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05%以内目标。充分发挥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工作措施

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司法、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帮教安置工作基础。

1、进一步推动帮教安置工作规范化,认真做好衔接工作。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帮教安置工作机构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的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登记制度、统计制度等,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实现帮教安置工作规范化。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工作。对按时回到原址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妥善做好安置工作,落实帮教人员,建立帮教登记册,降低脱管和漏管失控现象。重点解决好人户分离、流动人口、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和“三无”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

2、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管理软件的运用。

按照区相关部门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管理软件的启用,推动我镇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管理信息化发展。一是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管理软件的培训;二是做好帮教安置管理软件的试运行。

进一步完善充实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在司法所设立办公室,各村民委员会建立矫正工作组织,由村委会干部担任矫正对象的联络员,由矫正对象的亲属担任家庭矫正责任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组建社区矫

正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确保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和无重新犯罪现象。

3、坚持分类矫正与指导,加强教育管理。

在完成矫正对象衔接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矫正对象再次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健全个人档案。根据各个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矫正方案。与各村委会负责人签订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对矫正对象按犯罪性质、矫正期限及刑罚的不同,分别进行谈话了解,详细记录每个矫正对象目前的思想状况、工作及家庭情况,并整理存档。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要求矫正对象周见面、月汇报、季总结,按时参加法制学习、公益劳动。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工作例会制度,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和矫正对象思想动态,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二是社区矫正管理制度,要求矫正对象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每月定期参加公益劳动。三是考核奖惩制度,每月对矫正对象的学习情况、公益劳动表现和遵章守纪情况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评分。四是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制度,司法所建立规范的矫正工作档案,对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社区矫正的有关资料进行统一保管,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建立档案,一人一档,单独立卷。

三、工作要求

1、进一步完善衔接登记、排查、谈话、接访、目标管理检查考评、建档立案等工作制度,并抓好落实,使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全面推行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制,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考核范畴,将考核作为督促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3、完善工作体制。要坚持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特别是落实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专项工作经费,以及低保、养老保险、就业等政策;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5

尊敬的×书记、×市长、各位领导、各兄弟区县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时值万物蓬勃、惠风和畅的美好时节,全市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工作会议在我区隆重召开,我们深感荣幸、倍受鼓舞。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发展的各位领导、市级相关部门、各兄弟县区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地处××,长江之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个镇、××个街道,总人口××万。××交通便捷,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等贯穿全境。近来来,××的司法行政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市司法局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作用,为维护全区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5月,区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区工业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

××在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把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同时,于2010年制发了《关于进

1一步加强全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建立并完善了嘉奖机制、训诫机制、矫正机制等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共投入“司法E通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渡性基地建设、技能培训等经费86万元,对社区矫正对象、服刑在教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管控率、安置率达到了100%,有效防止和减少了重新犯罪,连续3年获全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这次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既是对我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关心和支持,又是对我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倍加自励、倍加奋进的姿态,开拓创新,再求突破,推动我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对我区承办此次会议的信任,再次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各兄弟区县同仁来我区指导工作,传经送宝。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6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肃州区司法局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规范化”的要求,紧紧围绕“不让一人重新犯罪”的工作目标,以“真情帮扶、爱心感化”为基础,坚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部门具体领导、相关单位协作配合、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的原则,强化各项措施,安置帮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认真做好出狱所人员的接送。

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出狱所人员接送及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肃州区司法局对出狱所人员的接送管理高度重视,努力抓好接送工作的“五个环节”。一是统一思想,积极沟通。为增强全局人员对“两劳”释放人员接送工作的责任感,肃州区司法局先后召开了局党组会议、各科(室)负责人会议和全局干部大会,认真学习讨论,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有效提高了全局干部对出狱所人员接送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局党组班子主动到酒泉监狱进行座谈,相互了解情况,对如何做好接送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安置帮教管理股与酒泉监狱狱政科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了肃州区籍服刑人员的

基本信息。同时,向省内各监狱、劳教所通过电话、发函等形式,进行了沟通联系,为做好接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二是对出狱所人员接送前做到“三个见面”,接送中实现“三个对接”,接送后做到“三个及时”。接送前“三个见面”,即:司法局具体负责人与监狱负责人必须见面,就交接工作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肃州区籍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释放时间,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具体帮教人员必须见面,落实接送办法和帮教措施;安置帮教责任人与刑释人员亲属必须见面,了解家庭情况,做好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一同前往监所接回出狱所人员。接送中实现“三个对接”,即:档案材料对接、刑释人员对接、帮扶协议对接,形成出狱所人员从监所释放到安置帮教管理科、司法所、社区帮教责任人及回家环环相扣、严密无缝的对接。接送后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进行首次谈话,详细介绍全区安置帮教的各项优惠政策, 增强刑释人员对接受安置帮教的认识;及时进行帮教,讲解有关法律知识,要求他们真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提升生活信心;及时进行安置,对农村户籍刑释人员积极帮助落实责任田,对城市户籍刑释人员由社区帮助申请低保,对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刑释人员鼓励、引导和协助其自谋职业,对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由安置帮教管理科联系到区过渡性安置企业进行安置。

在酒泉监狱及肃州区看守所的大力协助下,对刑释人员逐个办理了交接手续。各司法所与社区帮教人员、刑释人员家属共同对本辖区刑释人员进行首次谈话,签订了帮教协议,办理了登记手续,最后将刑释人员送到家。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直接送到过渡性安置企业,为他们购买了生活必需用品,安排了吃住和工作。自4月1日以来,我区已接送刑释解教人员43名,占到了已出狱人员的91.5%。

二、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一是安置帮教办公室根据已衔接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具体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把帮教对象划分为重点帮教对象和一般帮教对象,进行分类帮教。对已融入社会、生活比较稳定、在固定收入来源且无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的人员,简化帮教措施;对刚刚回归社会、无固定收入来源、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的刑释解教人员,逐个上门,面对面开展帮教工作,从思想帮教入手,掌握思想动态。二是建立健全了必访、必帮、必控制度,全面了解掌握动态,加强线索收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做到了“五个清楚”,即罪名清楚、回归日期清楚、服刑期间表现清楚。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手段、落实帮教措施,做到了“政治上给予信任、政策上给予优惠、服务上给予方便、发展上给予支持、经营上给予指导、生活上给予帮助”。三是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对他们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帮扶和教育,用

真情鼓励他们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帮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树立个人尊严,有效的维护了肃州区社会稳定。2011年肃州区共接受刑满释放人员116人,帮教116人,帮教率为100%;安置89人,安置率达75%。截止目前,我们协助民政部门已为85名刑满释放人员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成功化解了刑满释放人员赵建斌的上访事项,协助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刘英等5中刑释人员减免了相关费用,发放了优惠贷款。

三是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区、乡两级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全部实现了“五有”,即;有健全的机构、有完善的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有必备的办公设备。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肃州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肃州区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对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二是规范文书档案管理。我们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印发了《关于社区矫正对象建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矫正对象具体情况实行“一人两档”的档案管理模式,即区“社区矫正办公室”建立正式档案(侧重原档案),各司法所建立副档(侧重管理、矫正等动态档案),为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建立起了详实的工作资料库。三是全面落实矫正措施。我们根据省上《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鼓励每个司法所创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7

挂牌成立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在省司法厅、州司法局和县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牟定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基地于2015年1月22日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县目前有社区矫正在册人员119人,安置帮教对象384人,基地的建立,为两类人员服务社会、融入社会提供了场所、创造了机会。基地分为两部分,一是教育培训中心,二是劳动服务基地。教育培训中心距县城5公里,占地6亩,具有容纳60人食宿、集中教育培训、劳动服务等功能,设有培训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宣告室、心理咨询室等,劳务服务区设有猪圈、果园、菜地等。在培训中心外围有集体和农用地上百亩,可以用于集中进行劳动服务。在软件建设上,我们成立了公、检、法、司等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内的执法队伍,建设包括了人社、教育、党校等成员单位在内的师资力量,还组建了包括亲属和基层组织人员在内的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以星贸公司为主的多家企业劳动服务基地。满足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细则规定的“每月集中学习教育培训8小时、劳动服务8小时”的要求。工作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合法性得到大大提升。

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帮教示范基地是我省司法行政系统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20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两类”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云南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破解“两类”人员的帮教难题,构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矫正帮教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平安法治云南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一桩一件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为建设和谐、法治牟定贡献力量。

牟定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3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篇8

灵秀社区2012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和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灵秀社区2012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在鹿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鹿城镇综治维稳中心的指导下,在辖区派出所和社区辖区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深入创建“平安社区”为目标,以社会矛盾化解为重点,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力度,以国家推行社区矫正工作为契机,坚持“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方针,深入实践,严格衔接管控,落实帮教措施,引导促进就业,努力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鹿城”作出积极的贡献。现在把2012 年灵秀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加强对安帮工作的组织领导。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帮教工作纳入综治维稳工作计划及考核,并将帮教责任落实到辖区综治成员单位。

2、加强对辖区成员单位安帮工作的督促检查。

3、社区每季度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一次工作例

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帮教领导小组研究会议,相互勾通交流安帮工作经验,探索新形式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摸排走访工作,有效防止漏管失控

社区每月对辖区内释放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摸排,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彻底摸清底数。目前共有刑释解教帮教对象7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3人,解教人员4人。对7名列入帮教的对象,社区均一一建立了帮教档案,列入社区、公安、单位和亲属的帮教网络,制定了帮教措施。帮教小组为了做好被帮教对象的帮教转化工作,社区帮教小组成员每季度找帮教对象谈一次话。做到社区无一例漏管失控对象。

三、落实有关政策,大力促进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社区安帮站与鹿城镇镇民政所、社保所积极协调,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优惠政策,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多渠道、多途径就业。将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低保”等社会救济措施。7名帮教对象中有5人享受

低保,有2人经努力实现了就业,全社区无生活无着落对象。

由于安帮转化工作落实到位,我社区刑释解教人员遵纪守法,净化了社会乱源,为维护辖区平安、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四、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

一年来社区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在鹿城镇党委政府,鹿城镇综治维稳中心、司法所和镇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社区辖区成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不论是刑释解教、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方面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见过社区和辖区派出所、辖区综治成员单位的不懈努力,社区没有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漏管现象。

2、通过努力社区没有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实现了改就业的就业,实现了生活有着落,没有从新犯罪的现象。

3、部分刑释人员对工作的不支持、不配合、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不理解,依然存在有抵足情绪。

4、部分矫正工作因为人员流动性大,落实起来比较困难。

五、下步工作目标

1、明年的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还是坚持年初就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职责和工作措施。

2、坚持摸底排查,做到不漏排,不漏管,不让一个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从新犯罪。

3、努力联系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寻找就业渠道,帮助他们实现在就业。

总之社区不会以工作难做为借口的,我们会一如既

往的在鹿城镇党委政府的中秋领导下,在辖区派出所、鹿城镇综治维稳中心、司法所的指导下,在辖区综治成员单位的配合下、一如既往的、认真的做好明年年的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工作,争取取得更好好成绩。

灵秀社区综治委员会

社区安置帮教工作简报 篇9

一、我县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在社区服刑的人员,包括被判决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是指回归社会五年内的刑满释放人员和三年内的解除劳教人员。自2007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601人,累计解除矫正258人。截止7月底,共有在册矫正对象343人,其中管制2人,缓刑301人,假释35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剥夺政治权利4人(按规定8月底前交公安管理)。全县共有刑释解教人员996人,其中五年来刑释906人,三年来解教90人;五年来共帮教期满1139人。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首先,县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检查指导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并将把此项工作列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人大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列入人大视察重点项目;县政协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纳入资政会的主要内容;县综治委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并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范围。其次,工作网络不断健全。县成立了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司法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村亦相应成立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机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今年,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召开了两次季度例会,分析总结前一阶段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内容。再次,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由综治办牵头,召集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多次召开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联席会议,就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的监管和帮教问题进行协商。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建立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会商议事制度,并每月组织一次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大走访,联合查找、追逃脱管漏管对象,保证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依法开展和正常运行。第四,工作机构得到加强。经县编委批准,在县司法局基层股以加挂的形式设立“社区矫正工作股”,具体负责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负责社区矫正执法工作。同时,工作队伍进一步壮大。截止6月底,全县共建矫正工作小组136个,社会工作者406人,社会志愿者716人。

(二)大力宣传,不断扩大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影响。

一是举办培训班和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先后举办三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业务知识培训班,共培训200人次,各司法所以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学习宣传,受教育者达700余人。二是利用媒体广告进行宣传。在《安庆日报》“宿松周刊”开辟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知识问答宣传栏;在县长途汽车站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通过司法短信平台向公众发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知识短讯;在县城“法制广场”开辟了宣传专栏。三是设立站点进行宣传。在县城闹市区设立宣传站点,发放宣传资料,共发宣传单和宣传册6000余份。通过深入宣传,有力提升了提升社会知晓率和支持度。

(三)程序规范,规章制度完善。

先后制定印发了《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县社区矫正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出台了《XX县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建立了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公益劳动、汇报、请销假、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安置帮教工作方面建立了结对帮教、定期帮教、排查走访、信息及档案管理等制度。落实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责任制,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定人监管、定人帮教。建立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月汇报制度。

(四)依法管理,监管、帮教并重。

一是规范法律文书的接收工作。及时与法院及监所沟通,要求法院及监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法定期间内移送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律文书,告知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我局将相关文书登记造册,及时转派各司法所。

二是认真做好日常监管安全工作。社区矫正工作严格落实每周电话报告、每月书面汇报、每季度总结评比的规定和请销假、集中教育学习、公益劳动等制度。1至6月份,共组织集中教育396人次,个别谈话597人次,组织社区服务1729人次,进行心理辅导247人次。

三是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安徽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的规定,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考核奖惩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综合考核,每季度一次评比,做到奖惩分明。1至6月份,3人给予警告处分,1人给予治安处罚,1人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监禁刑罚。四是坚持依法矫正和帮教。对社区矫正对象,按照社区矫正工作程序,从入矫谈话做起,抓好教育学习,组织公益劳动,落实汇报和请销假制度,建立日常考核制度,做到月考核、季评比,对矫正期满对象公开宣告解除矫正,纳入安置帮教范畴。对刑释解教人员逐个建立帮教小组,制定帮教方案,落实“多帮一”或“一帮一”的帮教措施,做到帮教责任落实到位;对当年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及生产、生活情况,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五是积极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开启新生活。我局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要求和安置帮教有关政策规定,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扶解困,对待他们不歧视、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思想上教育疏导、生活上关心支持、行为上约束规范、工作上妥善安置。柳坪乡社区矫正对象郑某在矫正期间,生活一度无着落,思想不稳定。

xx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化解其悲观厌世的思想情绪,帮其重塑信心,重树人生目标。当发现他有种茶技能并想独自开创自己的事业时,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联系县、乡有关部门,为其争取了十亩地的免费茶苗。如今,郑某的茶苗长势良好,茶园初具规模,丰收在望。据不完全统计,仅20xx年,全县共为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低保120人,落实责任田近200人,提供技能培训107人次,指导就业186人次,申请并落实建房补助2人,补助资金2万元,协助申请并落实临时救助18人,救助资金3万余元。六是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司法部开发的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系统和省司法厅开发的司法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将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有关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所四级信息共享。去年底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28万元, 司法局与电信合作建立了司法e通管理平台,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配发定位手机,全县共配发定位手机89部,实现了对重点对象的管理,由单纯的人对人的定时监管,转变为人对人与手机定位相结合的实时监管方式,有效提高了监管安全水平。

★ 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 安置帮教的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社区工作总结

★ 社区月度工作总结

★ 部队犯错帮教范文

★ 安置工作计划

★ 社区体育工作总结

★ 家长及社区工作总结

★ 社区防疫工作总结

2012年安置帮教总结 篇10

今年以来,我所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司法局的部署和要求,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以创建和谐社会、平安峦城为目标,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积极把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原则和“教育、挽救、感化”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年初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年工作重点,制定了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要求五个社区安置帮教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我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同时对五个社区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安置帮教工作相关制度,确保了我辖区内安置帮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思路,全面落实安置帮教各项措施

安置帮教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为此我所高度重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

抓,探索管理创新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安置帮教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2007年至今我辖区在册刑释解教人员90人,今年共回归刑释解教人员10人,接收并帮教10人,帮教率达100%,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1、做好衔接和信息处理工作

安置帮教小组接到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资料后,及时登记造册、分类,做好衔接、建档和安置帮教工作,并对回归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协查,做好信息记录,尽量防止脱管、失控现象发生。今年我辖区共回归刑满释放人员8个,解除劳教2人并已实行帮教。

2、多措并举,增强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按照“就地消化、妥善安置、给予出路、保障生活”的原则,我所安置帮教工作小组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配合,切实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已将今年回归的65名帮教人员办理低保。

3、认真排查、管控到位

为迎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社会敏感时期社会稳定,我所安帮小组积极行动,对近三年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切实掌握辖区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流动去向。对外出务工的刑释解教人员,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他们联系,主动关心他们,对可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及时落实管控措施,并采取一事一报的管

理,严防滋事闹事,为全区和谐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4、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落实信息化管理,达到信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上级要求,我所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借助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平台,做好新入监罪犯的基本信息核查、出监罪犯出监前一个月信息反馈及落实跟踪帮教措施,以实现衔接、帮教、管控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5、开展两放人员培训

为了两放人员回归后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提高刑事解教人员就业谋生本领,伊春市司法局联合伊春技师学院举办释解教人员免费技能培训班,依次开设了汽车驾驶、焊接专业技能等。培训有效的减少和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我辖区已有4人报名培训,并取得较好成绩。

通过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开展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走出高墙,处在十字路口的刑释人员,只有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说服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取信他们,多扶他们一把,才会激发他们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出成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上

级的要求、同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目标、同刑释人员内心的迫切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真正用心去关怀刑释解教人员,用行动去落实安置帮教的每一项措施,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我们一定能把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得更好!

上一篇:国庆节节日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读《麻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