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整治(精选11篇)
生态整治 篇1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约占一次能源构成的74%,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近年来由于矿产煤炭资源开采等高强度干扰的负效应导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由于直接挖损、采掘引起地表沉陷和煤矸石堆积等原因, 破坏和占用大量的土地, 使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 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调控能力低, 产生诸如耕地数量急剧下降、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恶化等形式的退化, 表现出极端的脆弱性, 甚至已威胁到矿区生态安全, 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胡振琪, 2009, 2010) 。因此, 基于以往研究提出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关键技术, 将为矿区土地生态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1 矿区土地生态整治研究进展
发达国家对矿区生态修复与调控技术研究非常重视。美国平均每年采矿占用土地4 500 hm2, 其中47%已得到整治, 1970年以来其生态治理率也达到70%左右;英国的土地生态恢复率达到87.6%;德国生态治理率达53.5%;澳大利亚矿区生态恢复与土地生态整治被认为是世界上先进的。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整治工作起步较晚, 直到1989年《土地复垦规定》的生效实施, 土地复垦才被真正得到重视。目前, 我国的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工作发展迅速, 已复垦土地34万hm2, 复垦率已达12%。近年来, 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在土地破坏机理、复垦土壤生产力模型、土地复垦界面演替、残余变形预测、矿山区域土地与生态价值评价等以及非充填复垦和充填复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胡振琪, 1997, 2001, 2009, 2010;白中科, 1997, 2004;卞正富, 1998, 1999, 2000) 。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内容更加注重生态与环境问题和生态持续能力的恢复, 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将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广;农林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引入土地生态整治中, 使复垦土地重构、重新植被、土壤改良、侵蚀控制等技术更加科学高效 (胡振琪, 1997, 2001, 2009, 2010;白中科, 1997, 2004;卞正富, 1998, 1999, 2000;秦文展, 2010) 。
矿区土地退化是当今土地与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退化土壤的定向培育技术, 人工土壤构造技术, 复垦土壤的侵蚀控制, 污染土地适宜的覆土厚度,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 (胡振琪, 2001, 2009, 2010;白中科, 1997, 2004;卞正富, 1998, 1999, 2000) 。目前, 国内外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处理、受损土壤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矿区景观研究、主要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开采沉陷预防及控制技术、煤矿塌陷区地表恢复及复垦技术、煤矸石山植被覆绿及景观重建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及其应用等 (胡振琪, 1997, 2001, 2009, 2010;白中科, 1997, 2004;卞正富, 1998, 1999, 2000;李树志, 2000) 。
2 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关键技术
2.1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
植被作为矿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矿区土地退化的进程和逆转, 是矿区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指征之一, 因此, 生态系统退化阻控与恢复的核心问题最终归结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生态保育上。筛选适应矿区生态环境的适生植物是合理重建矿区植被的重要前提。一般地, 所选植物应具有较强的适生性、固氮潜力、成活率和发达的根系。植被栽植应注重工程设计, 更应重视植被保护及管理。
2.2 人工土壤重构技术
土壤重构是在重塑地貌的地表再造一层人工的土体, 以便于种植。复垦土地往往缺少熟化的表土或土壤贫瘠, 一些人造表土可作为自然表土的改良剂或直接作为表土使用 (胡振琪, 2005) 。
2.3 沉陷地貌重塑技术
沉陷地貌是由于采矿运走了埋藏于地层内部的矿体和部分围岩, 或者采矿的同时将地下水疏干, 原来的力学平衡被打破, 上部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重新形成新的应力张力平衡, 使地面下凹而形成的再塑地貌。与挖损地貌不同的是, 沉陷地其地表物质组成不变, 只是地面下沉呈坑状、凹型盆地, 同时在四周出现裂隙。针对不同的沉陷地貌, 可以采用煤矸石填充法复垦, 作为农田进行再种植, 或者作为迁村用地或路基。地貌重塑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 (汤惠君, 2004) 。具体的工程技术常见的有梯田法复垦技术、疏排法复垦技术、挖深垫浅法复垦技术、泥浆泵充填复垦技术、利用粉煤灰 (矸石、塘泥) 造地复田技术等。
2.4 生物修复技术
矿区生态恢复主要的生物技术措施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把重金属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 收割地上部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另外, 利用重金属耐受型植物稳定修复也是较好的途径。豆科植物是理想的先锋植物, 可加速脆弱矿区生态演替 (黄铭洪和骆永明2003) 。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低土壤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 从而使污染土壤环境尽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黄铭洪和骆永明2003) 。近年来, 关于丛枝菌根 (AM) 真菌在矿区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壤微生物, 90%以上的陆生有花植物都能与它形成共生体系。丛枝菌根能够促进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养分和水分, 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 改良土壤结构, 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促进植被恢复, 丛枝菌根的这些生理生态特性使得菌根技术具有克服矿区生态重建中氮、磷及有机质含量极低、土壤结构不良、持水保肥能力差极端值、干旱或盐分过高引起的生理干旱等潜力。在受损的生态系统中人为地引入AM真菌接种剂, 能够加速被破坏生境中植被的恢复。在长期世代演替的自然生态系统中, AM真菌是其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已被认为是矿区、退化草场等生境植被恢复的“生物调节剂”。迄今为止, 已有很多关于应用菌根生物技术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功范例。澳大利亚在矿区土地复垦中广泛地使用了菌根生物技术。在煤矸石山和矿区塌陷地栽培植物时接种AM真菌, 不但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而且提高植被盖度, 增加了物种丰富度, 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效应, 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毕银丽等, 2007, 2008, 2010;杜善周等, 2008) 。大量的试验已经证明在被扰动生境的恢复过程中, 外来菌种的引入和土著菌种的培育可以增加植物的产量, 也可以促进原生植被恢复。
2.5 化学改良技术
多数矿区退化土壤缺乏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元素。整治土地未来利用方向为农林业的, 其首要前提是培肥土壤。有机废弃物可作为土壤添加剂, 同时可通过螯合作用降低其毒性。包括化肥等无机添加剂也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特性, 大部分矿区废弃地缺乏N、P等营养物质, 一般添加肥料或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来提高土壤肥力 (黄铭洪和骆永明, 2003) 。
2.6 景观恢复技术
采矿迹地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是人类为获得矿产资源而对土地进行剧烈改造的区域。基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生态重建就是使采矿废弃地具有具体利用方式和一定水平的生产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与周围景观特征相协调, 最终达到生态整体性目标。矿区废弃地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生态重建途径。矿区废弃地隶属各种尺度的景观类型,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科学的景观格局和适合的生境条件, 即依靠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实现生态重建目标 (龙花楼, 1997;陈秋计, 2006;谢宏全, 2007) 。通过土地整治和生态建设提高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面积, 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镶嵌性, 以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娱乐休闲功能。
农田景观恢复施工技术。矿区开采沉陷量不大或开采下沉后土地坡度变化较小的非积水塌陷区。采用直接平整利用或自然恢复利用的方式:积水较少区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充填复垦;积水较深区域, 采用挖深垫浅法, 建立塘基式农田;未稳定沉陷区采用预复垦。
另外, 对于位于沉陷区的村落, 可采用村落恢复技术, 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保护规划村落, 发展中心村, 节约用地, 维护乡村特色。矿山尤其是露天矿采矿时常常会破坏山体, 可采用山体恢复技术对山脊生态廊道进行修复, 保持山脊线的自然连续性, 并尽可能留出更宽的视线通廊。
生态整治 篇2
发改委金融生态整治汇报
我局在市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两年重返县域经济强县,三年再造一个”这个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和全市金融机构密切配合,为我市城乡经济社会重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局一年来开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
发改局作为全市经济管理的宏观部门,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动态都有一定掌握,特别是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等,对金融企业的货币投向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我们就经常和金融企业进行沟通,通报相关信息,按时、积极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报送报表和各种材料;
二、积极开展诚信宣传,发挥诚信带头示范作用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提高公民诚信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加强诚信自律,要求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财会审计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和诚信规章制度,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对本单位及所辖系统内的人员甚至干部职工的亲属要求不能出现金融债务拖欠的现象,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三、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
由于灾后重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比较复杂,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局积极研究、勇于应对,对我市金融环境建设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积极向金融生态办反映、交流,并提出适当的建议,着力改善金融服务,支持我市灾后重建;
四、积极参加市政府统一安排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活动
1、和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专题活动。打击不法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2、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行为,保全金融资产。督促企业改制严格按相关法律程序执行,加大金融债权的保全力度。要求中介机构要杜绝虚假验资、虚假评估等,配合金融机构防范新的信贷风险;
3、积极参加、举行的创建平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种会议,并严格贯彻执行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
五、做好银企信息交流
每年市上都要举行银行和企业融资活动,我局按照活动内容,积极准备相关材料,积极向银行推荐业绩优良、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给金融机构,供金融机构投放货币时决策参考,促成银企合作成功。
六、向金融部门推荐全市重点项目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是推进灾后重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调结构、促转型,保持跨越式发展势头的重要途径;是保民生、促稳定,建设和谐的关键举措。特别是在灾后重建恢复经济的情况下,重点项目建设更是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加强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拉动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同时也是金额部门支持政府工作,发展自己的重要举措,发改局积极向全市金融部门推荐我市列入全省的重点项目、列入市的重点项目和我市的重点项目。既加快推进了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也促进了金融事业的发展。http://
生态整治 篇3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将辽宁省分为四个农业生态区,通过对各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本区域主要农业生态问题的分析,从而确定了各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关键词:区域 农业生态环境 整治工程布局
随着人口和环境的改变,生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态功能逐渐降低,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受地形、地貌、土壤、植物、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比较复杂。本项研究主要依据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资料,经综合研究评价,将全省分为四区:辽东山地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沿海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中部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和辽西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通过全面掌握各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特点,结合各区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对策和工程布局,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辽东山地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抚顺、本溪的全部,丹东的凤城、宽甸,铁岭的西丰,鞍山的岫岩,营口的大石桥等6市10县(市)。本区自然景观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处长白山余脉,是全省地势最高的区域。本区属于温带湿润性气候区,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为全省最高。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状态良好,植被条件好,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是辽宁省中部平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天然屏障,也是全省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区域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区是全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担负着为大伙房水库、观音阁水库、汤河水库、桓仁水库等数座大中型水库的集水任务。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天然林减少,低质林增加,防护林比例小,中幼林比例大,森林结构失调,防护功能下降,林种结构不够合理,森林病虫害加剧,水源涵养能力受到影响;超坡养蚕栽参,不合理矿产开发,山林植被遭到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致使水库淤积加快,水文调蓄功能受到影响;降雨集中,大雨、暴雨时有出现,洪涝和泥石流危害严重,无霜期较短,气候寒冷,常有冷冻害发生。区域内的抚顺和本溪两市的工业及矿山开发对区内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本区是我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这里的水源关系着辽河平原大中城市群饮用水、经济发展用水以及地区农业的发展用水,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供水安全和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其次,本区是我省生物品种相对集中的地区,保障生物多样性是仅次于保障供水安全的土地整治任务。
根据整治方向任务,本区整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要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原则的前提下,一是开展绿色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本区耕地基本保持着绿色土地的属性,为绿色食品、绿色药材、水果、山野菜、食用菌、经济动物生产以及生态旅游业发展保持了土地环境条件;二是实施生态资源培育工程。在生态建设方面,要优先支持生态资源培育,推进林地结构优化调整,提高林地质量;三是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沿海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大连、盘锦全部、丹东的东港、营口的盖州、锦州的凌海和葫芦岛的兴城、绥中等6市11县(市)。区域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气候条件较优越,降水量较高,受海洋影响气候较温和。受自然条件影响水资源有限,大连虽然开发了碧流河水库以及引碧入连等水利工程,淡水资源紧张依然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其次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为支撑城镇发展。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来自本区的辽河油田、绥中电厂、港口,以及区内的城市和城镇工业、生活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等诸多污染,加之其他三个分区的大部分污染的水体,随几大河流经过本区后入海,造成本区及近海海域的水体污染严重,个别海域的重金属、COD超标,近海资源减退,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淡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量开采,多处产生海水倒灌和海岸侵蚀等问题。人多土地少、耕地少、淡水少,农业面源污染居高不下,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自然生态空间比较狭窄。本区城市和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城市和工业用水量较大,挤占农业用水越来越严重。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本区的整治应坚持经济开发与环境治理并重的原则。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以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山地丘陵地带要以培育生态资源和恢复森林为主,完善并提高生态功能;在农业发展方面,要重点支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支持节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支持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村新型产业的发展。
一是实施无公害农业区建设工程。《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 “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辽南无公害农业区包括本区的大连、营口和盘锦三个市,本区的土地整治在辽南无公害农业区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实施生态资源培育工程。生态资源培育配合强化封山育林,加大水保林与海防林建设力度,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三是实施沿海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重点开展区域为鸭绿江湿地和营口大辽河入海口湿地、大凌河口湿地等。
三、中部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辽阳的全部,铁岭的昌图、开原、调兵山、铁岭,沈阳的新民、辽中,鞍山的海城、台安,锦州的北镇、黑山等5市12县(市),土地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本区地形地貌以平地为主,是辽宁的粮食主产区。植物主要是农作物为主,区域生态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本区主要生态功能是生产农产品和支撑城镇发展。本区土地平坦,农业开发时间长,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污染等敏感程度较低。endprint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内流域河床淤积,沿河盐渍化和沙化较重,并伴有洪涝和盐碱,土壤侵蚀较剧烈,本区西北部受其北部的科尔沁沙地风沙的影响,易发生沙化和潜在沙化。冬春作物休闲季节,土地裸露,土壤流失严重。中部冲击平原低洼易涝,农业面源污染居高不下,土水环境容量下降。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自然生态空间比较狭窄。本区大中城市密集,工业发达,人多水少,城市和工业用水量较大,挤占农业用水越来越严重,而部分市、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漏斗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和畜牧养殖业污染也较严重,均呈上升趋势。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本区是辽宁大城市和工业的集中区,环境欠账较多。同时又是农业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整治应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以建设高产、稳产、高效基本农田为重点,保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三是大力推进土地复垦,修复生态环境;四是开展污染土地整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保障优质基本农田的基础设施,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中低产田的等级;二是实施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开展柳河、绕阳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湿地恢复,提高土壤盐渍化和沙化防治能力;三是实施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在提升对城镇工矿污染治理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大力实施以节水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创造节水农业的发展条件,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恢复地下水位。
四、辽西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阜新、朝阳的全部,锦州的义县,沈阳的康平、法库,葫芦岛的建昌等5市11县(市),土地面积401万平方公里。区内西部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相间分布有河谷平地。干旱半干旱气候;土地沙化,土质瘠薄,植被稀疏,森林质量低劣,草场退化,林草水土保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沟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是水土保持,抗御水流侵蚀的能力极弱。东北部以丘陵地貌为主,分布着大量沙丘和沙地。土壤以沙壤土为主,相间分布着黑土等其它土类。植物群落退化比较严重。降雨量在全省最少,蒸发量在全省最大。区域生态条件十分脆弱,植被覆盖率低,质量较差,风沙危害在全省最重。受科尔沁沙地的影响,本区由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600km的狭长地带形成了我省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本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农牧交错带,干旱少雨,土地沙化严重,土质瘠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受自然条件和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影响,造成森林质量低劣,草地面积锐减和退化,林草生态功能下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沟侵强烈,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矿产无序开发,破坏了土地资源,恢复废矿场的难度较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一是坚持水土流失整治。本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生态建设任务。虽经数十年治理,改善环境的路依然漫长;二是坚持实施土地荒漠化治理。本区的沙化土地治理是我省生态建设的长期任务,不仅是影响本区生态环境的土地整治工程,而且是影响辽宁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大土地整治工程;三是坚持废弃土地复垦。本区的废弃土地集中,规模较大。虽已集中投入资金复垦,但依然有大面积待复垦土地的生态条件非常脆弱,且采空区也陆续出现塌陷,土地复垦是本区仅次于土地沙化整治的长期任务。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技术工程和生物工程并举,在封山育林育草的基础上,以“三北”防护林建设为骨干,增加水保林,提高林地质量,促进植被恢复;二是实施废弃土地复垦工程。加大阜新、北票等资源枯竭型废旧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是本区土地整治长时期的重点工作,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四是实施沙地治理工程。在封山育林育草的基础上,大力营造灌木林和混交林,完善林网,就地封沙,遏制沙丘南移,构建防风挡沙绿色屏障。
参考文献:
[1]李忠昌,杨喜俊,李铁民.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代生态农业》,2010.Z1
[2]刘伯超,唐凤德,张连辉.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相关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周赫男.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渤海大学,2013
[4]郭建钦.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4
[5]王业青,周青,张光生.农业生态环境敏感性地域分布及整治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6.12
[6]敖世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探究环境与生活.《环境与生活》,2014.04
[7]马永年.环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农业科技》,2004.02
[8]叶延琼,陈国阶,杨定国.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对策.《重庆环境科学》,2002.01
论生态型土地整治 篇4
土地整治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开发与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从起步到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在促进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增加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普遍开展的土地整治主要以增加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通过土地整治、未利用地的开发以及居民点的迁并来获得新增耕地面积,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土方工程、水利设施和道路等。
土地整治成为补充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已被社会所认识和接受。但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项目尚停留在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完善阶段,注重增加耕地面积和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在土地整治中没有将土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长期考虑,对土地整治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过多注重短期效益。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及生态退化,土地整治过程中加强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整治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目前,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了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国土资源部发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并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强调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促进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景观优化、生态良好。建设目标包括五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水、田、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产生直接、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的建设目标第4条明确提到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且在建设内容与技术标准部分提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但从其规定的内容来看,只是提出要保持和改善生态条件,防止或减少污染,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应与田、路、渠、沟等有机结合,受防护的农田面积占建设区农田总面积的比例不应低于90%。而从我国实际的土地整治项目来看,大多数的项目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考虑的内容。从国外长期的土地整治经验来看,需要切实加强土地整治中的生态考虑、土地整治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整治的重点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达到提高农地永久持续生产能力、优化农地生态结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的目标。因此,研究如何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将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子工程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综合考虑,不仅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注重长期的生态效益,维持乡村景观的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并将土地整治项目中相关的规划、设计、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和规范化研究,对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我国土地整治的实际,对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过程,使生态化的土地整治可操作可持续,并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2 关于生态理念
要将所谓的“生态理念”融入到土地整治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生态理念有清晰的理解。当前,在土地整治项目中,许多人把生态建设简单等同于绿化。或者认为生态就是要保护动物和植物,而如果要保护动物和植物,就需要给它们留出空间,必然减少了耕地的面积。一方面是认识的偏差,一方面是目前土地整治标准考核的原因,导致了生态理念基本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到底什么是“生态”,什么是“生态理念”。
生态,从学术角度,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最早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的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在其1869年所著《普通生物形态学》书中,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学从诞生的时候,便是一门学科,是以研究“关系”为核心的学科。从通俗角度理解,“生态”可以简单解释为“生存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了良好的生存状态,该生态系统才是运转良好的,才是“生态”的。
实际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生态”泛化的时代,生态已经成为了一个用途最广泛的词汇,“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住区、生态建筑、生态厕所、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等各种说法大行其道,一般认为,加上“生态”二字,就等于将环保、节能、舒适、节约、无毒无害、高效、和谐、自然等画上了等号,反正只要是生态的,就是好的。正是“生态”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清晰特征,导致了泛用现象。
笔者认为,生态概念的使用实际上反映了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些规律和理论。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环境、有机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在生态学的发展中,经历了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等阶段。其中生态系统的许多理论都反映在了对“生态”一词的使用上,例如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效率是最高的,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没有“废物”的,这当然是高效、节约、环保。同时,在健康的良好运转的生态系统中,其各个组分是有机组合的,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谐共存的。从生态学研究内容来分析,便可以较好地理解生态理念了。简单总结,“生态理念”就是“和谐”,是要向自然生态系统学习,有机配置系统的各组分,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那么,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理念该如何理解呢?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土地整治的过程也是项目区景观格局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区内原有土地资源的景观格局和原位状态将被打破,从而对项目区内土壤、植被、水文、生物甚至地形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土地整治实质上就是对土地生态系统的重塑。
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综合考虑,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就成为重要问题。国外较早进行土地整治的国家大多已从单纯田块归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乡村景观塑造,注重土地整治与乡村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强调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内部分学者也注意到,以耕地数量增加为主的土地整治模式不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会对乡村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影响,并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土地整治规划实践相结合,研究土地整治过程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这些研究丰富了国内土地整治理论,并对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多是初步的。
土地整治项目是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布局,总体布局中综合考虑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这些子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除了满足工程安全性外,还要从区域景观生态学高度和土地生态系统功能角度进行规划设计,根本上转变将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视为附属工程。在项目区或更大的尺度上优先界定保护内容和对象,并将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与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联系起来,实现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与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进行相互融合,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规划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在项目规划设计初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总体布局中,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现。这不仅要求将工程规划总体布局经济成本低和耐用时间长视为重要目的,而且要求生物多样性要受到良好的保护。其次,在总体布局中,将土地利用结构与类型的调整纳入总体布局中统筹进行设计,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类型的调整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比例,保持土地多年形成的微地形地貌,维持区域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的误区
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项目中,也同样需要根据土地整治的项目特点进行分析,目前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需要进行纠正。
3.1 生态不等于绿化
在目前的一些土地整治项目中,提高了生态建设的内容,但其实际内容大多是进行道路或者沟渠绿化,简单的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理解为种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当中没有针对生态建设的相关评价指标,项目施工完成后的验收工作存在难度;另一方面是项目的设计人员对生态建设理解不深,不能较好的将生态理念体现在具体的项目规划设计当中。但同时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有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在这样的矛盾中,简单的道路绿化便成为了最佳选择。
3.2 生态不等于杂草丛生
在一些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验收完成后,根据目前的制度安排,相关的基础设施将移交给当地进行维护管理,在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当初工程建设时进行过硬化的道路、水渠等还基本能保持工程完工时的样子,但其他没有进行硬化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排水沟、田间道路等,便会杂草丛生。从生态学角度看,硬化和不硬化,哪个更生态呢?这就需要采用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看这些景观和生态系统组分是否是一个生态景观中必需的,其生态功能是否能够正常的发挥。简单说,生态并不等于杂草丛生,对于施工完成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的生态系统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够连续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时间久了,所谓的生态建设必然变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3.3 生态不等于自然中心主义
生态理念和土地整治二者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生态建设是从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是以自然为中心。而土地整治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是以为人类服务为目标的。从理论上看,这二者确实存在矛盾,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也没有很好的考虑生态建设的内容,而如果过多的强调生态,似乎就陷入了生态优先以自然为中心的范畴。因此,这里需要强调,生态理念和土地整治不是绝对矛盾的,土地整治也不应该单单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应该是将耕地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高度出发,将生态理念真正贯穿在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全过程,其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 基于生态理念土地整治探讨
4.1 规划设计阶段生态理念的体现
按照土地整治项目的操作流程,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土地整治项目的最终效果。目前,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了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内容。我们认为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存在以下障碍:(1)项目的规划设计人员缺乏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掌握,不知道该如何将所谓的“生态”融入具体的项目方案中。(2)目前的相关规范,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都没有针对生态建设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造成规划设计人员以及方案评审专家无标准可依,于是大多数项目以简单的描述应付该内容。
实际上,不仅仅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有良好的经验,在我国的一些项目中也有类似成功案例,例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在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高度重视景观生态化设计,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建设生态岛屿以及设置人工鸟巢,很好的保护了项目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在引水灌溉工程中,采取尊重当地文化的方式,利用水车取水;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留出生态廊道,利用本地植物进行景观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另外还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提升土壤的质量和增加微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可以看出,只要通过国土部门、投资方、设计人员等土地整治项目参与者的共同参与,在规划设计阶段,完全可以学习相关经验,增加真正的生态因素比例。
4.2 关注施工阶段的生态细节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是决定土地整治效果好坏的关键。例如在土地平整工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表土剥离和回填,而土质较好的耕作层主要为30公分的表土,如果为了施工简便或者项目监理人员不能够严格监理,就会导致平整后的土壤质量大打折扣。根据土壤学相关研究,天然形成1厘米厚度的有机质土壤,至少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在一定程度上,土壤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另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廊道的设置,以及提升土壤质量等方面,更多的体现在细节设计和长期的后期维护管理上。
4.3 项目验收阶段生态型土地整治的评价标准
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项目?首先要有评价标准,有了标准,参与土地整治的相关人员,包括国土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后期管理部门等才能够有据可依。通过梳理目前我国与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有关的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标准,关于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已经有体现,但基本上属于概括性、笼统式的表述,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并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土地整治项目中生态理念没有实际深入执行的真正原因。因此,我国需要在相关的规范标准中,增加可操作性的生态评价指标。
4.4 土地整治后的生态维护
从长期来看,在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项目的整治效果达不到最初的设计效果,对于生态建设更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后期的维护管理不到位。项目验收程序完成后,一般会移交给当地政府或者土地所在村镇进行维护管理,由于缺乏后续的检查监督,维护管理的效果就变得差别很大。
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看,在项目完成后的几年中,有些项目区的许多基础设施功能被破坏,例如灌溉沟渠的淤积、水泵等设施的损坏丢失、道路绿化树木的死亡、排水沟渠杂草丛生等。连正常的基础设施都得不到好的维护管理,更不用说生态景观的管理了。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规范中,增加后续的监督管理非常迫切。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我国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该加强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生态理念融入土地整治是可行的,也是今后整治项目中需要重点加强的,其他国家包括我国的一些项目已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另外,需要从规划设计、项目施工和后期维护等整治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制定相关的导则或规范。
生态整治 篇5
把从政环境整治得更健康一些,把政治生态打扫得更清洁一些,这是许多党员干部的真诚愿望,也是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并对领导干部提出四条要求:“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这四条要求,概括了领导干部应在信念、品德、纪律和作风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创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遵循。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从政环境反映了执政作风、干部素质和精神状态。不仅关乎党的形象,还关乎工作大局。没有良好的从政环境,各项工作难以有效推进,还会助长庸俗乃至病态的官场文化,甚至为腐败滋生提供土壤。另一方面,政治生态也必然强烈地影响社会风气。不良的从政文化,污染社会生态,难以构建起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还会积聚不满和怨气,诱发种种矛盾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环境,绝非小事。
应该正视这样的现实: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从政环境或政治生态问题不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就是突出的表现。同时大家也看到,通过开展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和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政环境吹来一股清新健康之风。当然,这离党员干部和老百姓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说明,重视不重视从政环境,治理不治理政治生态,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只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从政环境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地方和单位,工作搞得好不好,当然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个人形象。领导干部立身正、讲原则、拒腐蚀、守纪律,那个地方和单位就会有比较好的从政环境,正气可以压倒邪气,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也会心情舒畅,士气高涨,工作能够很快打开局面。反之,庸俗的官场文化炽烈,潜规则大行其道,必然是美丑不分,乌烟瘴气。“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这是自古以来的经验教训。
从政环境与选人用人关系密切。用一贤能之人,可以树立一个好干部的标杆,民心折服,提振士气,;用以宵小之徒,则伤害一大片人的积极性,甚至伤害许多党员干部的感情。更可怕的是,这样会扭曲干部队伍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取向,以非为是,以丑为荣,使政治生态更加恶化。应该从制度和机制上努力做到,“绝不让老实人吃亏,决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每个人都要在特定的环境下生活,而自己也是环境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抱怨汽车尾气太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自己也开着一辆汽车。换言之,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离不开每个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大家多输出一些正能量,就能汇聚起更大的力量,为政治生态不断改善,为社会风气不断向好,做出应有的贡献。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生态整治 篇6
摘要: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构成部分和内容,只有贯彻水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可以让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新的思想,创建新的体制,提升规划的地位以及内涵,加强实施主体的多元性。水生态文明建设透过人类的积极主动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关键词:土地整治;贯彻;水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55-1
进行土地整改工作,不但可以有效的保护耕地,加大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改良生态系统,并且还提升了居住的环境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不但保障了耕地、提升了耕地综合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能力、优化了生态环境,还使得土地的利用结构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可是我国在土地整改方面开始的相对较晚,土地整改规划的实施过程依旧存在各种问题,造成了当前土地整改的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尤为明显。
1 土地整治中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1.1 水生态文明环保意识较差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对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差。集中体现在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期水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中,在此项工作里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基本不存在环境影响的评价。通过社会经济方向来看,土地整治过程里对于扩大耕地的目的和保护生态景观之间是相互矛盾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并没有真正体现在当前时期的土地整治规划当中,土地整治规划重视的新增耕地的规模,农业用地的整治,以及农村建设当中用地的整治,对于定量的土地整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而言较为缺乏,而定时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并不能真正权衡生态环境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难深入。土地整治项目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大多具备了重数量、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措施不健全。土地整治项目在验收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审视不够全面。
1.2 土地整治环保有待规范
与进行土地整治的一些国家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现时期的土地整治还应当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如果依靠大型的设备、爆破方式、快速化学材料等提升土地整治效率以及短期内效益的土地整改模式,在特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因素。
1.3 土地整治生物措施应用的积极性较弱
通过土地整改给当前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渐暴露出来。经过大批量的混凝土进行沟渠、道路的铺设,甚至对边坡加大硬度,大量施工设备对地表面的碾压,造成了绿地和生物栖息的场地渐渐消失,对土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之间的正常交换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令生态景观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逐步灭绝,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非常不利。
1.4 生态环境效益和影响定量评价需要提升
全球面对土地整改的生态效益,甚至是关于影响的定量评价研究方面,都已经获得了成功,可是我国的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式是经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运行的,对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分析以及对策研究还不够深入。
1.5 生态环境保护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才真正走向了土地整理的工作当中,因为起步时间较晚,所以现阶段对于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条款并不完善。
2 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当通过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全面贯彻水生态文明建设,将尊敬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当中,透过改变水利发展的思想工作,加强水利建设生态环保、加强水生资源系统的保护和维护,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2.1 改变水生态文明发展工作的思路
水生态指的是人们生存的社会为了发展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自然界的水采取兴修水利、除水害以及各类事件的活动。由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的内涵也得到了充实,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的政策。
2.2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水利建设包含了水害预防、水资源研发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不同种类的活动,在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些影响。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确解决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不断降低水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积极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2.3 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功能
水生态系统是通过水生生物群落以及水环境一同构成的,包含了淡水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形成水生态系统退化以及破坏的主要问题,通过适应自然规律的保护以及修复措施,将对已经受损的水环境进行修复,真正发挥出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并让水生动植物获得应有的保护。
3 结语
我国的土地整改要经历政治前期基础作为研究、工作内容和整改目标作为方向,策划相应的保护措施,推进土地整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加快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真正做到善待自然、善待科学、正确施工、维护好生态环境,进而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国元,司继涛.建设低碳城市是银川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
[2]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7
1 城市河道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城市内的一些工厂、企业、个体作坊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道之中, 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黑水臭水横流, 而部分村镇河道河面上固体漂浮物泛滥, 岸边垃圾随意丢放, 同样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2 河道岸堤及河底生态环境退化
城市河道护岸主要采用施工快, 寿命长的混凝土桩板结构, 它的坚硬结构使湿地面积减小, 割断了土壤和水体的联系, 同时岸上生物与水生生物无法直接接触, 又割断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甚至, 有的城市在河道里铺上水泥板, 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性
1.3 规划河道破坏了水体代谢功能
很多城市中的河道被整齐划一走向笔直, 这的确富有现代都市的时代气息, 然而却与生态化河道的理念背道而驰。自然环境中的河道迂回婉转, 除了美观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弯转的过程中加大了水流动力, 加快了水体代谢的速度。而现今城市市区内的河道网络无论从河道走向还是建闸设计方面都缺乏合理规划, 造成河道水流不畅, 降低了水体自净的能力。水体在人工河道中得不到即时的代谢交换, 严重的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2 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人类文明的任何一次进步都是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的结果。老子认为:天法道, 道法自然。正是说明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并对其加以应用, 从而达到改造自然, 为我所用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即是在当今时代对“道法自然”的现代化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需要在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的同时, 更为有效地保护自然。这是站在生态环境的总体高度对河道整治规划所确立的指导性原则。
2.2 贯彻“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上善若水。古人曾将最高的伦理标准赋予水。由此可见,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具体使用功效, 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品格的层面。在当今时代, 对于河道整治规划同样不应仅从经济, 社会效应方面考虑, 而应在人文背景的支撑下深入的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人水和谐”的统一理念, 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人与水的关系所作出的深刻思考。只有深入的贯彻这一理念, 才能使城市河道真正造福于百姓。
3 河道生态化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
生态化城市河道的整治, 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休闲环境。同时也应强化其在防洪排涝, 城市水环境整体调节方面的作用, 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3.1 顺应河道自然地势, 抓好防涝泄洪;改善水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现有城市河道的弊端在于其早期建闸规划不合理, 由此产生了水道代谢缓慢, 水流不畅的问题。因此在生态化河道的整治与规划过程中, 应当注意顺应河道自然的地势特点。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利于减少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因此, 本着“人水和谐”的原则, 在生态化河道的规划上应该注意其自身的合理性。河道整治的基础任务, 就是改善水质, 也是生态化河道建设的前提。所以一方面要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清理, 清黑除臭, 畅通水流通道, 给洪水以出路。同时禁止在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搭建建筑物和阻水设施、填堵河道, 加强河道及沉砂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 对涉及河道的建设工程强化防汛排涝要求, 确保河道畅通和行洪安全。
另一方面, 要突出抓好截污治污。河道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污水大量排放, 导致水质恶化, 因而恢复河清水澈, 截污治污是根本手段。应将所有排河污水全部截流并网, 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 保护水体环境。
3.2 建设生态堤岸, 设立亲水设施, 严把材料关
在人工型生态护岸的建设中, 要注意选材的问题, 最大限度的避免水体污染。采用人工护岸时, 要尽量减少钢性结构, 增强其在护岸中的“软效果”, 即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同时还能促进水道的自身修复能力。在必要的钢结构工程设置时, 尽量使用自然材料, 避免二次污染。
亲水设施则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亲水台阶适宜;二是水位变化不宜太大。同时为了让人们能更多的接触水体, 可以结合周围的景观, 适当安排一些水上喷泉, 地面喷泉等娱乐设施。
3.3 优化河岸植被配置, 遵循植大树, 配小树、布花草, 建草坪的原则
植树有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大树雄壮, 小树秀丽。二者参差而立, 不仅美观, 更加拉近了人与河道的距离。随着植被树木的增加, 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同时, 布置花卉, 草坪, 可以增强城市河道水体系统的亲民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人文效应,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花卉经典布置应以几何图案为主, 植物种类不宜过于单一。可以根据植物特定的习性及作用, 综合搭配, 达到视觉上错落有致的效果。期间可以配以草坪, 草坪面积约占总绿化面积的30%左右。
3.4 理顺机制, 落实职责, 坚持长效, 细化管理
对市区河道的管理责任分工进行调整和理顺, 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 对市区范围内河道防汛清淤、卫生保洁、排污整治、河岸景观绿化和设施维护管理等全面实施环境管理, 并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投资分担机制在河道管理中借鉴城市园林绿化、环卫等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 成立专业化队伍, 分区、分河、分段, 定岗、定点、定人, 每天由河道保洁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和管理, 并做好巡查纪录, 将巡查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管理和执法部门处理。广泛开展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增强全社会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意识,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管理, 最终在齐抓共管的大环境下,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市民齐心共建文明生态城市。
总之, 城市中的河道, 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 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 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 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生态城市已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J].中国三峡建设, 2004, (05)
[2]李淑杰.浅析生态化河道整治规划[J].陕西水利, 2010 (4) .
生态整治 篇8
随着国务院和发改委正式批复桂林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步迈向国际化。一个城市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是与日俱增的, 桂林也不例外。由于各种自然和现实原因, 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目前3S技术在生态旅游以及规划之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以便于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治, 因此3S技术在漓江生态环境整治与规划中的应用必将推动整个漓江流域乃至桂林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向科学化迈进。
2 3S技术
3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遥感 (RS) 的统称。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功能多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GIS是一种存贮、分析和显示数据的信息技术, 实质是指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 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1]。RS技术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平台上, 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数据, 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相关的信息, 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地面物体的空间属性、物理属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一系列信息的应用技术[2]。GPS是空间实体快速、精确定位的现代化工具, GIS是空间分析、处理的有力武器, RS是空间信息最迅速、覆盖最大的采集手段。GPS、GIS、RS三者的结合简称3S集成。
3 漓江现实生态环境
位于广西东部的漓江, 源头在华南第一峰———猫儿山, 属珠江水系, 东纳黄柏江, 西受川江, 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 合流称溶江;漓江全长437km, 由溶江镇汇灵渠水, 流经灵川县、桂林市区、阳朔县、平乐县、昭平县和苍梧县, 最终在梧州汇入西江。其中从兴安县溶江镇至平乐县城164km河段称为漓江。从桂林到阳朔约90km的水程, 这段流域像一条青绸绿带, 盘绕在群峰山峦之间, 奇峰夹岸, 碧水环绕, 青山浮水, 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是桂林风光的精华, 俗称“百里山水画廊”。
这么美轮美奂的漓江却有它的忧愁, 漓江流域降雨时间分布极为不均, 虽然年降雨量达到1800mm以上, 但漓江属于山区丘陵雨源性河流, 且3~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 其余月份降雨量仅占20%。因此每年9月至次年2月这段时间属于枯水期, 桂林站多年平均流量129.5m3/s, 最大流量4540m3/s, 最小流量7.2m3/s, 年均径流量40.8亿m3。漓江接待过上百个国家的千万境外游客, 缺水危机步步紧逼。然而到了雨季, 漓江又属于洪水泛滥的区域。
漓江旅游航道自桂林虞山大桥至平乐恭城河口, 全长118km, 属于山区河流。河道走向由北向南, 经过桂林市区, 临桂、阳朔和平乐三县。其中桂林至阳朔河段长89.2km, 河宽100~300m之间, 河床一般都有沙卵石覆盖, 卵石粒径2~15cm, 平均5cm, 少数滩险有基岩裸露。枯水期平均比降0.48‰, 滩上最大局部比降为3.2‰, 最大流速2.51m/s, 最小水深0.4~0.5m。阳朔至平乐河段长39.4km, 航道河宽在200~300m之间, 平均比降为0.33‰。
近几年, 漓江流域森林面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除了自然条件制约外, 一些人为的因素进一步促使了漓江在枯水期存在河床干枯的现象, 根据桂林市林业局2011年4月的《漓江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汇报》, 虽然漓江流域森林覆盖面积在扩大, 但涵养水源能力强的阔叶林面积却在不断减少, 特别是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的能力有所下降。究其原因, 漓江流域属喀斯特地貌区, 河床的鹅卵石使漓江拥有很好的自净能力, 漓江及其支流的河沙特别纯净、细腻。但多年来, 河流中的沙不断被挖, 致使河道变得千疮百孔, 地表水流量不断下降。除了水量问题, 城中村的存在以及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带来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目前, 桂林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桂林城区还有2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入漓江。据环保部门估计, 每年漓江两岸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285.3万m3, 生活垃圾排放量为14万t;此外具有“漓江之肾”作用的临桂会仙湿地也在不断地缩小, 现在的面积只有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6。
4 3S技术应用于漓江生态规划与整治
4.1 基于3S技术的漓江流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漓江的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面临严峻的考验, 因此利用3S技术实现漓江流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科学化的整治与规划很有必要, 基于3S技术的漓江流域整治与规划系统的实现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根据遥感影像漓江流域数据再加上GPS监测站采集的数据, 建立一个漓江流域综合管理的GIS系统, 该系统利用遥感图像作为旅游规划的底图和参考, 通过遥感图像的数据处理, 联合GPS观测技术, 建立一套漓江生态规划与整治的地理信息系统。再通过测深仪测量漓江航道的水位深度分布情况, 为漓江航道的开挖和疏通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GPS对特定点的实时监测对比, 可以对漓江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位实现实时的动态的监测, 尤其春季, 漓江流域属于洪水泛滥的区域, 实现对水位的实时动态监测, 对于保护漓江两岸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3S技术构建漓江流域资源信息系统, 可以实现漓江流域相关信息的资源类型、分布、查询以及更新、统计和分析, 为实现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及资源信息化和建立高效实用的漓江流域生态整治与规划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3S技术的漓江流域整治与规划系统可以实现关于漓江流域的综合信息的查询, 如漓江流域流经市区的解放桥至净瓶山大桥段的遥感影像及航道如图2所示。图2 (a) 所示为该河流段的遥感影像, 图2 (b) 为该河流段的航道图, 图2 (c) 为该河流段的某一部分的水深及地形分布图。
通过该系统, 我们可以快捷查询漓江流域的相关信息, 为漓江的综合整治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此外通过建立可实时监测的GPS监测站和水流监测站, 可实时监测指定区域的水情变化, 一旦数据超过安全值范围, 系统会立即弹出警报信息。通过对一系列监测数据的分析, 可提前预测水情的变化, 可以为漓江的整体综合整治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参考, 也为漓江流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4.2 漓江流域的生态整治对策
4.2.1 建立较完善的漓江调蓄和补水系统
漓江要想达到常年的碧水长流, 就要保证漓江有充足的水量。充分运用3S技术平台以及其他科技手段, 加强行政管理措施, 利用漓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建立健全一个可以解决漓江枯水期缺水问题的基于3S技术的生态规划子系统即漓江调蓄系统;认真编制、实施漓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把水资源信息系统及水流运行系统等技术项目融入基于3S技术平台的漓江生态规划系统, 以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可以科学规划蓄水, 提高航道整治效果。
基于3S技术平台的系统进行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的建设, 重点进行“生态修复、防洪和发展旅游业多目标体系”的漓江水系规划;建立漓江流域科学补水调控的子系统, 科学调配水资源, 搞好枯水期漓江补水和水环境保护[3]。此外还要实施工农业节水工程, 加强农田灌溉渠道储水性能, 减少水渗漏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科学灌溉技术等。引进先进工业用水处理技术, 实行循序再利用。
4.2.2 改善漓江源头及流域生态环境
漓江的水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 因此需要保护好漓江源头, 加强漓江水源地猫儿山植被建设, 这是漓江的源头, 关系漓江水质的好坏, 同时加强海洋山和青狮潭等自然保护区植被建设, 力争生态环境的科学协调发展。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出发点, 加强漓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 提高整个流域调节水流量能力。
基于3S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林业监督的子系统, 有效加强对漓江沿岸的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规划, 为漓江沿岸的林业资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基于这3S技术系统平台大力加强漓江沿岸的生态植被建设, 保持植被多样性, 加强水源林、天然林以及后期人工种植林的保护力度;大力开展人工造林, 增加种植林尤其是阔叶林的面积, 营造漓江两岸的天然常青藤。
基于3S技术平台的漓江流域生态系统还包含有漓江沿岸企业排污信息。严格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审批制度, 确保最大力度控制沿岸企业对漓江的影响, 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河道内挖沙、排污以及过度开发旅游餐饮等可能破坏漓江生态的行为严加整治;严格控制管理水功能分区和地下水开采;禁止漓江沿岸以及城中村居民把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流。
4.2.3 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3S技术的漓江流域生态规划系统还包含有生态补偿的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除了可以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的依据之外, 还可以有效地提供信息记载和查询的功能。对为保护漓江流域做出牺牲的漓江沿岸地区进行补偿, 给予政策倾斜和照顾;鼓励和支持这些地区发展环保型项目, 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贯彻科学合理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如期兑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形成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桂林这一特殊地质地貌特征的城市, 应积极争取漓江作为重点保护河流的国家专项经费及配套政策, 以及其他一切措施对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加以全面保护。
5 结语
应用“3S”技术构建的漓江流域资源信息系统, 可以实现漓江流域相关信息的资源类型、分布、查询以及更新、统计和分析, 为实现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及资源信息化和建立高效实用的漓江流域生态整治与规划系统奠定坚实基础。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整治与规划, 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倡导生态旅游的大前提。在实际研究工作中, 我们还需要更深入、更广泛地进行研究, 从而把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与生态旅游结合, 更好地为旅游事业服务[6]。
摘要:基于3S技术对漓江流域进行了生态环境的整治与科学规划, 利用遥感图像作为整治与规划的底图和参考, 联合GPS观测技术, 建立了一套漓江生态规划与整治的地理信息系统, 可为漓江航道的开挖和疏通提供可靠的依据, 可以实现对漓江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的实时的动态监测, 实现漓江流域相关信息的资源类型、分布、查询以及更新、统计和分析。通过3S技术平台系统对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整治对策, 为实现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及资源信息化和建立高效实用的漓江流域生态整治与规划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3S技术,漓江流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鹏, 黄杏元, 华一新.地理信息系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春, 陈华云, 吴杭彬.激光三维遥感的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朱继蕤, 侯宇丹.桂林漓江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 2009 (10) :46~47.
[4]顾育红.浅谈3S技术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测绘, 2012, 35 (3) :62~64.
[5]陈志坤, 梁铭忠.基于“3S”技术的广西湿地资源信息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1) :565~566.
[6]李莹, 张国楷.3S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 :148~149.
[7]唐胜德, 陈荷生.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和机构建设[J].水资源保护, 2001 (2) .
[8]周晨煜, 周雪婷, 徐志伟, 等.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分析及应对[J].中国市场, 2011 (1) .
生态整治 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土地整治,效益分析,桂林草坪乡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根据土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的活动。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 改善土地利用结构, 规划、合理布局, 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 确保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的要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生态农业型新农村,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整治区域基本情况
桂林市雁山区草坪乡草坪、潜经、大田村委土地整治项目, 为自治区财政投资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 属非盈利性公益项目。雁山区草坪回族乡位于桂林市漓江东岸。东北面与灵川大圩镇相毗连, 南面与阳朔县接壤, 辖草坪、潜经、大田三个村委会, 总人口4, 830人, 其中回族占30%, 是广西唯一的回族乡。项目区涉及一个乡镇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 共4, 830人。项目区属丘陵地区, 山、林地较多, 但大部分耕地集中连片、整理地形相对较缓。
二、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根据各村耕作区域及作业流向进行道路设置, 原则上对原有主要耕作道路进行改扩建、硬化处理, 增加其通行能力;按照村民意愿适当增设生产路, 使路网达到贯通相连, 解决运输问题。灌溉渠道及排水设施则依照自然地势及耕作用水需求进行布设, 以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整体目标。
三、效益分析
(一) 社会效益分析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土地整治将形成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 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 水土流失将得到根治, 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 耕地产出率将得到较大提高。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废沟、渠、零星荒草地等得到开发利用, 原有低产田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既改善了农民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 又确保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 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为山区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3、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的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是国内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技术力量努力的结果, 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都处于较高水平, 对我区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都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土地整治后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 这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充分创造和利用有利优势,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4、有利于推动土地整治事业发展。
土地整治将完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 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并使耕地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这将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土地开发整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是一项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事业, 有利于增进广大农民对土地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将进一步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土地整治, 使原来的未利用土地变成良田, 土壤质量得到很大的改良;种植农作物, 使原来的降水得到利用, 减缓了形成径流的流量以及流速, 使土壤流失大大减小;完善的田间道路、沟渠网络以及规整的田块, 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格局, 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使项目区耕地成为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 从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必将影响项目区现有的生态环境平衡。本次规划设计始终关注水利、道路等工程设施建设的生态合理性, 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使用效率及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协调性,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本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并举的原则, 力争在项目区内建立人、生物、环境三者之间良性循环。
(三)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属土地整治, 项目区实施后, 主要收益来自生产条件改善引起的产量提高, 结合现在市场需求, 整理后种植结构可随市场需求状况进行调整, 规划实施后, 项目区将以种植水田为主。项目区内的耕地近二十年来均以种植水稻及提子为主, 园地主要种植柿子及杨梅。根据桂林市粮食部门农产品订购价格和市场价格情况, 调查项目区规划前作物的产量情况, 项目区年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四、结语
土地整治在提高项目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 会对周边区域的自然环境起到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分析表明, 土地整治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区自然环境实实在在的起到了改善的作用, 可以使农田规整, 耕地面积增加, 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综上所述, 本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经济效益合理, 符合土地整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12.2.
[2]刘彦随, 朱琳, 李玉恒.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 2012.6.
生态整治 篇10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 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环境监理合同等, 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 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
环境监理的开展, 一有利于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有效防止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有利于建设单位运营期“三同时”配套设施建设到位, 确保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有效减缓运营期的各项污染。
2 工程概况及主要影响
2.1 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大水坑山沟东侧山地地段, 属盐田港三期扩建的红线用地范围内, 由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对深圳市盐田港大水坑裸露山体缺口综合整治 (开采) 方案进行设计, 预计开挖土石方565.12×104m3, 整治开采设计自上而下分台阶剥离开挖, 终了台阶坡面角度70。, 终了边坡角度44.55。, 台阶高度均为7.5m, 平台宽度分别为4m、8m, 终了场地标高为65m, 坡顶标高278m, 最大边坡高度达213m。
2.2 主要环境影响
废水: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主要为机械冲洗废水) 等。
废气:开挖、土建产生的扬尘污染;破碎及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污染;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等。
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破碎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爆破噪声等。
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开挖表土、废弃石块等。
生态破坏:开采剥离表土及临时堆场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等。
3 环境监理的依据、范围
3.1 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
项目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有相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工程标准规范、设计文件、监理合同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
3.2 环境监理的范围
根据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要求, 重点核实环评提出的预防、减缓、保护、恢复、补偿等生态保护措施和相关污染减缓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建设单位完成采石场的整治复绿。因此, 确定项目的环境监理范围为整个采石场红线范围及红线范围外延500m范围。
4 环境监理过程及成效
4.1 环境监理过程
4.1.1按照相关环保部门的要求, 该项目在设计初期即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介入环境监理, 签订相关委托合同。
4.1.2设计阶段环境监理:签订委托合同后, 环境监理单位编制了监理方案, 并对采石场复绿方案主体设计文件、采石场复绿过程中配套的环保工程设计文件、采石场附近的环境敏感区进行了复核, 同时编制了环境监理细则。
4.1.3施工阶段环境监理:主要以日常巡查的方式进行, 对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施工期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检查, 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并提出改进措施, 直至问题解决。同时按要求编制环境监理日志、周报、月报、年报及施工期环境监理总结报告等。
4.1.4环保竣工验收阶段环境监理:作为环境复绿工程, 此阶段主要协助建设单位就施工方撤场后场地清理情况、生态复绿情况进行调查汇总, 编制最终环境监理总结报告。同时配合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专项验收工作。
4.2 环境监理成效
4.2.1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监理情况
项目敏感点主要为某疗养院, 其监理成效见表1所示。
4.2.2 施工期各环境要素环保达标监理
施工期环保达标监理是指主体工程的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应达到相关的标准等, 具体见表2所示。
4.2.3 竣工验收环保达标监理
项目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同步进行了复绿整治, 起到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满足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具体监理情况见表3所示。
5 结语
该项目为采石场综合整治工程, 从设计到竣工验收进行了环境监理。实践证明在我国环境保护现行环境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两项制度, 即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事前”和“事后”管理之间实行环境监理 (“事中”) 管理是有必要的。该项目实行环境监理, 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2014.
[2]程胜高, 戴明新, 安琪.工程环境监理发展态势及其与环境评价关系.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9) .
生态整治 篇11
1 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施工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藻类是一群具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是自然水体的原始生产者,多数藻类是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的饵料。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主要是航道整治阶段,因新建堤坝、旧堤坝拆除、水流发生变化等引起局部水域水质浑浊,影响阳光透射,使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暂时降低,不利于藻类生长繁殖,数量减少。待工程结束后,水深相对增加,水体透明度增大,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促进藻类繁殖,受影响河段藻类的数量可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
1.2 施工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水域中的浮游动物是许多经济鱼类和几乎所有幼鱼的重要饵料。浮游动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能量转换中,浮游动物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一起,各占有重要位置。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一样,在航道整治阶段,因施工影响而使其数量减少,因工程结束逐步得以恢复。航道整治前,碍航特征为急、浅、险,整治后水流趋于平缓,流速降低,则泥沙含量减少,水深增加,水体透明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原生动物、轮虫及浮游甲壳动物的繁殖。预计整治后河段中的浮游动物数量会有所增加,但种群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5]。
1.3 施工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底栖动物是长期在水域底部泥沙中、石块或其他水底物体上生活的动物。自然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与底层杂食性鱼类有着极大的关系。航道整治工程对底栖动物较大的影响是直接改变了其生活环境,从而使其种类、数量、分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挖泥和抛投过程对其影响较大。底栖动物随着挖出的底泥,从挖泥区被人为地转移到深水区抛泥,使挖泥区的数量明显减少;抛投区底栖生物因遭疏浚弃土和礁石覆盖而死亡。喜浅水急流的种类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逐渐死亡,少部分适应性强的种类则存活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部的原有平衡被破坏后,由于生态效应作用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新的平衡。水下炸礁、疏浚、抛泥都是人为地改变底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仅改变了部分河段的底质环境,对整体底栖动物的影响并不大。
1.4 施工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疏浚和抛投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方式较为相似。由于鱼类的游泳活动能力较强,在疏浚机械或施工船舶的扰动作用下,鱼类将会被驱赶出施工水域,因此疏浚和抛投工程对鱼类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如果影响底质面积较大,则将对施工后的底质和生境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内河航道疏浚施工过程中,对暴露于设计水深之上的岩石采用水下爆破的方法予以清除,对渔业资源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与疏浚和抛投工程相比,水下炸礁在对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的影响方式上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水下炸礁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炸礁是施工中用来保证设计水深的常见方法,所采用的工艺通常为打孔(8~10个孔)、起爆、清除,一次起爆药量8~12 kg,所采用的炸药多为防水硝铵炸药。现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参照“辽东湾双台子河口利用水中放炮进行石油地震勘探(使用4 kg硝铵炸药)”的相关试验结果,预测水下炸礁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4.1 工程炸礁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下爆炸后,爆炸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一是重金属的变化状况。爆破未引起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变化,原因是调查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低,爆炸后,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江水混合,不会产生明显的溶出现象。因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爆破后重金属的变化。二是有机物的变化。COD和TOC的浓度是江水中有机物含量多少的直接反映。结果表明,这2项均有所增加,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三是水下爆炸对江水的影响主要是浑浊度和悬浮体的增高,如在某水域长期进行水下爆炸,产生的高浑浊水团由于水流产生的输移、扩散和沉降作用,会影响周围生态系统,威胁水生生物资源。
1.4.2 工程炸礁对水生生物及水产养殖的影响。
一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长期生活于高浑浊水团中的生物,其鳃部会被悬浮物质充塞而呼吸困难,影响发育,甚至引起窒息死亡。此外,水体中悬浮物长期过量会妨碍生物的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破坏鱼类及其他动物的栖息环境,抑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动物的饵料。二是对鱼类的影响。据资料记载,4 kg炸药在浅海水下爆炸,距爆炸中心20 m以内,对150 g左右的鱼类致死率可达100%,而在40 m左右致死率可达33%,50 m以外则是安全区。另据国家海洋研究部门对海上石油勘探表层除泥对海洋生物影响的原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深8~20 m,单次起爆用药量8~10 kg的试验条件下,在距爆破点50 m范围内出了鱼、贝等死亡,内脏破裂;在50~100 m范围内,鱼贝类出现精神忧郁,皮坏死、内脏损伤、发育慢或停止发育等现象;100 m以外,对鱼贝类生存无较大影响。因此,参照该试验的结果并在施工中采取毫秒延期爆破方法,炸礁施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范围保守起见可确定在400 m范围以内。由此可见,对于鱼类及其他活动性强的游泳生物来讲,爆炸的直接杀伤作用影响较小,除少部分致死外,大部分将迅速出逃,游迁其他水域。调查进行炸礁点周围有没有鱼类索饵区、产卵场、越冬场,整治的河道是不是主要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对于有洄游性鱼类通过需调查鱼类的洄游期,炸礁要避开鱼类集中的栖息地和洄游性鱼类的洄游期。三是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水下爆炸可使位于爆炸中心附近的贝类及其他底栖生物当场毙命,除强声压致死外那些致昏而处于半致死状态的底栖生物,在遭到由爆炸激起的大量泥沙石块掩埋之后,也难逃窒息死亡的命运。由于爆炸量相对集中,沉积物破坏面积相对不大,而且施工时间控制在枯水期施工,底栖生物的资源量处于较少的时期,因此这部分影响不予考虑。四是对养殖区的影响。调查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养殖区,为避免施工活动对捕捞区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务必加强施工组织安排,将施工期控制在枯水期内,且应在施工前与有关村镇密切联系,充分协商,做好作业区内捕捞网具的迁移工作[6]。
2 施工期水生生物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2.1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作业安全,减少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非特殊情况施工期不得延长,尽量在枯水季节完成水下施工作业。选用装载能力大的运输船舶,降低船舶往返频率,减少水体扰动、悬浮物增加对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影响程度。为确保工程爆破作业安全,减少炸礁(石)震动对江上作业船舶与人员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拟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起爆药量应控制在所引起的爆炸的地震速度在规程中所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并在施工过程对爆炸产生的地震效应进行监测,掌握合适的一次爆炸的用药量。其次在导爆方法上,尽量采用导爆索串并联的传爆网络和毫秒延期爆破方法,以减少冲击波、飞石及淤泥对周围水环境、生态环境与水产养殖区的影响,切实做好安全爆破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类,特别是珍稀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建议正式施工前应先以少量炸药进行试爆,对需炸礁的河段分段进行,实行点炸,起到在施工区域内驱赶鱼类以及珍稀水生生物的作用,尽可能将鱼亡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建议航道整治作业避开鱼类产卵孵化高峰期及珍稀鱼类的洄游季节(一般为4—6月)。
2.2 设置拦网,实行监测,采用生态修复措施
施工单位在与当地渔业部门协商的情况下,可考虑在炸礁和爆破作业前一天,在距炸礁点和爆破作业点中心上下游400 m处分时设置拦网,炸礁和爆破作业后撤网。在航道整治过程中,需开展全程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炸礁、抛投对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以便及时调整作业方案,防止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施工中建设方应主动与作业点附近的渔民就作业时间进行协商,以减少渔业资源损失。施工过程中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立即停止。如发现有因施工行为而误伤的珍稀水生生物,应暂停施工并报告渔政部门共同处理。可采用河道、河型多样化的生态修复措施,设置人工产卵床,建设人工产卵场、栖息地和回游通道,以及人工放流等措施缓解。内河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的胁迫主要是生物生境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因而修复措施以河流生态水工学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为主[7]。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全球-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C]∥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陈会东,王志勇,周斌,等.顺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天津: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005.
[3]崔树彬,刘俊勇,陈军,等.论河流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外延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2005(21):16-19.
[4]崔树彬,王现方,邓家泉.试论珠江水系的河流生态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5,5(9):7-11.
[5]于国荣,夏自强,蔡玉鹏,等.河道大型水库水力过渡区及其生态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06(6):618-621.
[6]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生态整治】推荐阅读:
生态型土地整治09-04
整治乡村生态环境10-31
整治政治生态方面不足09-03
整治政治生态谈心谈话12-29
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07-20
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09-12
六大整治-违法建设整治12-01
深度探讨航道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的确定08-27
综合整治07-15
整治行动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