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策略(精选9篇)
整治策略 篇1
1.引言
在我国长期二元结构的影响下, 村庄发展滞后, 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及建设投入, 村庄环境及建筑风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建筑老旧、衰败现象严重。而较长的建设周期及时间跨度, 也直接导致了村庄内建筑风格及形式的多样化。村庄内建筑形式、风貌及质量差距较大, 成为了村庄建筑整治的重点与难点。
在此背景下, 对于村庄既有建筑整治的技术策略也已有相关探索, 左力等借鉴历史街区风貌保护做法, 提出分类整理、分级控制的策略, 划分为重点风貌控制区和一般风貌协调区进行整治, 在具体实施中, 提出对屋顶、墙身、栏板、墙裙、门、窗等六类元素, 分别进行整治[1];徐颖等根据建筑质量及风貌的不同, 将建筑整治分为拆除、翻新及改造三种方式[2];张建等在实践中借用历史文化保护区做法, 对建筑质量进行评价, 根据建筑年代及风貌等分为保留、整治、更新三类[3];刘敏提出建筑六元素 (屋顶、屋瓦、檐口、墙身、勒脚、门窗) , 并归纳六要素的本土特色, 进行整治[4]。这些探索为深入研究村庄建筑整治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价值, 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 既有建筑整治的技术策略
2.1建筑元素分类及整治方式策略
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 村庄内的建筑虽然存在建筑形式及质量差距较大的特点, 但都具有较为浓厚的地域民居特征, 整体风格较为统一。通常的建筑的整治技术策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对所有建筑进行测绘, 绘制所有建筑的各个立面图, 并制定每一栋建筑的整治方案;另一种是找出一个或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建筑进行整治方案设计, 作为其余建筑的参照。方法一费时费力, 并会产生很大的重复工作量, 而方法二则很难覆盖村庄内建筑的全部情况, 会造成对建筑整治控制力的不足。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及自身实践基础上, 提出模式化整治的思路, 认为建筑整治不需要对每一栋建筑提出具体的整治方法, 而可以在既定整治目标的基础上, 将建筑拆分成若干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要素, 并针对每一类要素提出整治模板, 进行模式化的整治。
本文把建筑本身元素与实施需求相结合, 以较为整体的概念对建筑外观元素进行分解, 将其划分为6类:屋顶 (包括屋面、屋脊、檐口等) 、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墙面 (包括山墙面、墙裙、墙面装饰等) 、 大门 (包括门头、门框、门板等) 、窗户 (包括窗框、窗棂、玻璃、装饰等) 、柱子 (包括柱头、柱身、柱础等) 、栏杆 (包括栏板、扶手等) 等6类元素 (图1) 。以6类元素为基础, 落实对于建筑的各种具体整治措施。
根据各建筑元素的形式及质量的不同, 又可分为3种整治方式:
1既有建筑的整饰
对建筑进行装饰性整治。由于房屋建造技术的改进, 地方传统民居的做法有些已经消失, 有些做法虽然还在沿用, 但由于建造时间过长, 已经不易辨识, 该方法主要针对这些情况, 应用涂料粉刷、 材质贴面等方式进行重新表达或强化。
2既有建筑的修复
修复技术是针对质量较差建筑的技术, 对建筑进行局部修建、复原。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年久失修的建筑:对其屋顶、外立面、门窗及栏杆等破碎进行修补。
3既有建筑的改造
改造技术多针对于今年新建的建筑, 将其改造, 使之风貌与传统村庄风貌相一致。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现代风格较强的新建建筑地方化, 使之与整个村庄风貌融为一体。
2.2建筑整治技术框架
在建筑元素划分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模式化的整治 (图2) 。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 建筑整治的施工者多为当地人甚至为本村村民, 掌握着一些地方性的做法及材料, 只需告诉其想达到的目标, 并提供给最终的完成效果, 施工者们完全可以完成施工, 并可节约成本, 保证实施效果的地方性及乡土气息。
因此, 对于建筑整治来说, 提供一个规划者与施工者之间可沟通的技术平台尤为重要, 这一平台也即前文提到的整治模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同一元素有不同模式的情况, 应针对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 提出相应的整治模板, 但必须保证其整治目标及整治方式的统一, 形成整体效果。具体整治模板如表1所示:
元素模板整治的最大好处就是建立了一个从现状到规划效果的过程, 并能形成较为清晰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模板不需要施工者对建筑形成整体的认识, 只需要对照模板将各个元素一一进行整治即可, 模板较为清晰、明确, 也不需设计者与施工者之间过多的解释与沟通, 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媒介作用。这一模式思维, 也类似于工业化生产, 各个部门的生产者只需按照标准生产一个个零件即可。
3. 四川南充的实践
四川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建筑各构成元素也都有些特定的做法,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而南充燕子坝村背山面田, 环境优美, 是四川典型的传统农业型村庄, 其建筑具有明显的四川民居特征, 同时其建筑形式及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 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
3.1南充建筑特征
燕子坝村建筑具有典型的四川民居特点, 多为1-2层坡顶建筑, 建筑下有石砌平台, 房屋落在平台上, 墙面多为白色, 门窗为红色。建筑底层为砖砌, 二层采用木质穿斗式结构, 正面有廊, 柱子与梁间采用竹编骨架外包土质的方式填充, 一层是主要的居住生活空间, 二层多为储藏空间。屋顶为悬山双坡顶, 屋面较薄, 屋脊多粉刷为白色。主体建筑侧面及背面多有一层辅助用房, 作为厨房或牲畜饲养场所使用, 主体建筑与辅助用房之间为狭长型小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村庄内也出现了较多的其余结构的房屋。较新的房屋摒弃了木质结构, 完全采用砖砌, 但在外观上仍保持了穿斗式结构的特征, 同样采用了悬山式双坡顶。最新的房屋则在砖砌基础上, 取消了坡屋顶, 建成了平顶的现代建筑, 并在外墙贴了瓷砖, 采用了现代的铝合金窗, 对整个村庄风貌破坏较大。同时村内最老的几栋房屋则为纯木质结构, 包括祠堂及几处较早房屋。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 该村庄已于近年进行过整治, 但仅停留在外墙的粉刷上, 且所有砖、石的墙面、柱子等, 均统一粉刷为白色。这一略显简单、 粗暴的整治方式, 甚至抹杀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结构特征, 如一些窗户、大门之上的砖砌劵结构, 砖、 石材质的柱子等。
3.2既有建筑的整治过程
针对现状特征, 整治提出“白墙灰瓦、青砖红木”的整治目标, 采用建筑元素的模式化整治技术进行整治。
一旦面对具体的村庄, 每一类元素也都体现了一定的复杂性。以窗户整治整治为例, 经过现场调研的归纳总结, 燕子坝村的窗户共有四种类型, 整治模板如表2所示:
与窗户一样, 每一类元素都同样的由多种类型组成, 都可以采用整治模板进行统一的设计与控制。最终将形成包括屋顶、墙面、门、窗、柱子、 栏杆的一系列整治模板, 以指导具体的整治实施。
3.3实施的效果
在燕子坝村的实践中, 选取村口一处较为复杂的建筑作为整体效果控制的参考, 该建筑设计到全部6类要素, 并涉及到建筑整饰、修复及改造3个技术。如表3所示, 针对现状建筑6类要素的具体情况, 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形成分类整治模板, 并形成建筑整治效果, 最终, 所有建筑整治完成后, 也形成了以青山为背景, 以农田为衬托, “白墙灰瓦、青砖红木”居于自然的整体风貌。
4. 结语
村庄的建筑整治要在投入有限性及实施低技术性前提下, 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治措施, 需要从规划技术到图纸表达的细致的设计与思考。本文尝试性提出按建筑元素类型, 提出整治模板, 进行模式化整治的技术策略, 将大量的整治内容及整治技术, 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元素上, 并把复杂的建筑元素统一到较为整体的建筑构成上, 通过对建筑元素的控制, 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整治, 最终获得整体的整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左力, 李和平, 严爱琼.村庄风貌整治规划设计的思考——以重庆市北碚区五新村为例[J].南方建筑, 2009, 04:80-83
[2]徐颖, 崔昆仑, 刘振中.风景名胜区内村庄整治的思考——以天台山国清寺景区周边村庄整治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9, 02:24-27
[3]张建, 韩铮, 杨鹏.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庄村容村貌整治规划探讨[J].小城镇建设, 2008, 10:56-59
[4]刘敏.重庆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 2011, S1:39-43
[5]葛丹东, 华晨.论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技术策略与过程模式[J].城市规划, 2010, 34 (6) :55-59, 92
[6]张勇, 杨晓光, 张静等.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J].城市规划, 2010, 34 (增刊) :54-57
[7]魏开, 周素红, 王冠贤.我国近年来村庄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 2011.06:79-81
[8]任朋朋, 张丹华, 侯爱敏等.国外村庄规划中的文化要素处理及启示[J].小城镇建设, 2011, 11:100-104
整治策略 篇2
摘 要: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密度以及轴重的不断增加,对线路、道岔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也愈来愈加明显,尤其是小号码道岔病害更加突出,一定程度上,小号码道岔病害已经成为制约行车安全的重大设备隐患和安全风险点,其病害整治是否及时有效将直接决定着铁路行车的安全与畅通。本文就小号码道岔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以及整治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号码道岔 病害 整治
一、小号码道岔常见病害类型与分析
1.尖轨在应力作用下出现爬行、侧弯引起的晃车。在尖轨跟端处的固定螺栓只有4组,从尖轨尖端到跟端距离过长(12.4m尖轨、13.8m尖轨等),刨切面处的应力较大,受温度、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出现爬行、侧弯,造成限位器顶死,使列车通过时出现“蛇形”运动,从而引起晃车。
2.辙叉心垂磨造成三角坑超限。一是辙叉心垂磨,出现大水平,而前后的水平相反,形成三角坑超限。二是辙叉心翼轨和心轨垂磨不均衡,使车轮对在通过辙叉的翼轨时对车轮造成冲击,形成晃车。
3.岔枕空吊引起的晃车。岔枕空吊部位主要集中在转辙机部位和尖轨跟端,转辙机处空吊的原因主要都是由于单面碴肩宽度不足、不易捣固引起的,造成转辙机部分的两根岔枕半边“悬空”,形成空吊;其次是尖轨跟端的空吊,主要是由于焊接不平整,在列车碾压、冲击的过程中,造成接头病害,并加剧道床板结及扣压力不足等原
因形成的空吊。
4.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晃车。由于路基土质不同,能够承受的作用力不同,在列车的动荷载作用下,使列车在纵向平面上也成“蛇形”运动,从而形成大水平、高低、三角坑等超限引起晃车。
5.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引起的晃车。一是基本轨框架尺寸不符合规定,框架过大;二是电务开口及动程不符,调整片使用不当造成;三是尖轨顶铁过长;四是转辙机的位置与尖轨动作杆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五是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等原因形成的晃车。
6.方向不良引起的晃车。道岔在列车动荷载的作用下,由于道床阻力的下降使道岔抵抗横向作用力不足,水平、高低不良引起的扭曲,温度力过大,道岔位置不正等原因引起的方向不良造成的晃车。
7.护轨磨耗,造成1391、1348超限。列车在运行至辙叉护轨部分时,由于受方向不良、轮缘槽宽度、辙叉心磨耗不均匀等原因的影响,对护轨磨耗较为严重,会造成列车轮对对辙叉心尖端部分形成冲击,使列车有爬上辙叉心的危险,容易造成列车脱线。
二、整治措施
1.加强对辙叉心垂磨的处理。一是做好对辙叉心的焊补或打磨,如果暂时无法进行焊补,对由于辙叉心垂磨引起大水平或三角坑的处理是将辙叉咽喉处下的轨枕加厚5mm或7mm的胶垫,使列车在通过辙叉心的瞬间平顺性较好,从而消灭大水平或者三角坑;二是对由于心轨和翼轨垂磨不同使车轮对在通过辙叉时翼轨对车轮造成冲击,采取打磨翼轨的方法,使之无法与车轮接触,从而消灭晃车。
2.做好无缝道岔的放散。一是在春秋两季选择合适的温度,做好对无缝道岔的应力放散,调整尖轨部分的爬行量;二是做好对尖-23
2.现场病害调查。通过对现场的调查测量,病害为:①钢轨磨耗:曲股尖轨侧磨4-5mm,导曲线上股侧磨达7-8mm,曲股护轨磨耗较为严重,达10mm,曲股护轨轮缘槽为48mm,岔心曲股磨耗2mm,曲股过车时观察钢轨向曲股外侧挤压严重,曲股护轨过车后轨温测量高于正常轨温39.4℃;②道岔直股方向不良:经弦绳测量,岔心后直股接头处方向最大6mm,直股护轨前方方向最大7mm,道岔前方夹直线内方向最大-5mm;③道岔轨距不良好:曲股轨距+7mm左右,支距基本都是-4mm、-5mm,框架尺寸明显不良,1455+5mm、1485-10mm、1506+14mm。
3.整治方案
(1)拨正线路、道岔方向,整治轨距不良处所。对道岔及前后曲线、夹直线进行全面整治,拨正直股方向,主要为上挑202#道岔方向、下压202#道岔前端夹直线方向,同时上挑202#道岔及202A#道岔之间渡线方向及202A#道岔方向。
主要采取改、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除。其中轨距和方向的整治按照“0、-1”的标准,采取“改三拨两”的方式进行,做好小轨向整治和轨距递减率的控制工作,具体如下:
①第一遍改道:主要改正轨距超限,对超限处所的改道要根据其前后的轨距情况,控制好轨距递减,采用改道器,一次作业达标。
②第一遍拨道:主要拨正线路明显小方向不良处所,并随时掌握轨温变化,严禁超温作业。
③第二遍改道:按“0,-1”作业标准,每二块板量一次轨距,通过合理调整轨距挡板及尼龙挡座(0、1、2、3、4、5、6),合理使用0-6mm尼龙座和轨距调整铁片,并通过必要的串枕全面改正轨距,严格控制轨距递减。
④第二遍拨道:全面拨正线路轨向,其中大部分为改道后形成的小轨向。
⑤第三遍改道:量看结合,以弦量为主,采用弦拨弦改(双股要每2块板细量方向和轨距),以改道为主,改正3-5块板范围内小碎弯或对弯,并注意撬头、撬尾处的轨距递减,对通过改道确实不能消除的小轨向,要进行弯轨作业。
(2)加强对道岔高低水平的捣固。对道岔前后100米线路按照同一个单元的模式进行管理,做好水平的递减变化,防止出现三角坑,并确保整个道岔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整治策略 篇3
目前,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全省累计整治城郊结合部405片、城中村640个、棚户区318个、老旧小区670个、背街小巷1533条、城市河道504条、低洼易淹易涝片区364片、建设工地1306个、农贸市场429个,新增经营疏导点579处、公共停车设施817处,拆除规范户外广告2.7万余处;拆除乱搭乱建26万m2,清理垃圾杂物14万余处,出新建筑立面570万m2,改造建筑屋顶73万m2,配套完善公厕583个,全省约有90万户居民因住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而受益;整治城市河道757公里,清淤5272万m3,整治排污口980处,恢复覆盖河道228处,铺设雨污水管网4700多公里,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整治农贸市场63.65万m2、背街小巷约360公里,新增经营疏导点面积230万m2,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8万余个,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行秩序逐步规范。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80%以上(见图1-图2)。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调研
江苏省通过提高整治工作组织程度,出台技术指南,加强典型示范,强化督查考核,引导各地综合采取改造、改善、提升、规范等措施,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城市市容面貌,切实做到整治体现民意、服務民生,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还需进一步落实。为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总体目标要求,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派出调研组,于2014年11月赴南京市、徐州市、南通市、张家港市和盱眙县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调研。
(一)调研组织
调研组在市、县(市)组织开展预先调研的基础上,以座谈汇报、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了现场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性、专题性和意见建议三部分。通过调研,充分挖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办法,同时进一步理顺城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探索城管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切实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水平。
(二)举措办法
1.机制优化
(1)充分发挥大城管职能
南京市发挥城市治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和高位协调作用,深入推进城市治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运行和考核机制。
徐州市城管办承担着研究制定全市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和相关制度,对各成员单位城市管理职责进行分解,组织、指导、监督、考核其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等7项工作职能,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区域之间、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归属不明的问题。
南通市城管委负责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组织、协调、考核等事项,代表市政府履行城市管理指挥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等职能;为推动解决城市管理难点问题,成立了街道门店、物业小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18个长效管理工作组,专门负责城市长效管理方面的措施研究、任务交办、指导协调、督查考核。
张家港市城管委负责协调解决市、镇两级层面在环境卫生、容貌秩序方面的疑难问题;组织开展全市层面的大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盱眙县于2004年成立了城镇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15个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形成了“日巡查、周督查、月考评、半年总结、全年奖惩兑现”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2)下移城市管理重心
徐州市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重心下移、以区为主、上级监督”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了区、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城管进社区,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全部设立了“城管服务站”;探索实施街道办事处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保障办事处运行经费的前提下,依照权、责、利对等原则,进一步突出其城市管理工作职能。
南通市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授予各区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与县(市)政府相同的权限,充分发挥街道办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邻里、街坊自理模式,推动基层工作由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型。
张家港市在城区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集中招录社区城管专管员下派到社区,对接辖区城管分队实行网格管理;在镇区成立了首家村级“城市管理一体化服务中心”,深入推进镇、村两级城市管理工作。
(3)狠抓队伍标准化建设
徐州市进一步建立了城管执法行为管理、执法人员管理、协管员管理、装备管理、协作管理和日常督察、应急处置等7项管理规范,探索建立了优秀城管执法人员、协管员的晋升、同工同酬制度。
南通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执法队伍行为规范、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规范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制度;按照培养一批专家型城管干部的要求,以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连年对市区城管执法队伍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准军事化封闭式培训。
盱眙县在各乡镇相继成立城管分局,业务上隶属县城管局指导,强化城乡一体化管理网络。通过政府推动,各乡镇在制度规范、经费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nlc202309011159
2.探索创新
(1)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
南京市建立了商业广告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入梳理全市各类户外广告现状,科学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在市场化运作系统中起到顶层设计、政策把握、技术支持作用;积极推进市政管养市场化,制定了《城乡综合管理养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积极做好市属市政养护单位事改企工作。
徐州市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养分开”的思路,在城区实现了市场化保洁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场化保洁第三方监理机制;改革道路、路灯等设施养护机制,逐步推行市政设施市场化养护机制;出台了《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采用委托代征的方式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
张家港市深化环卫市场化改革,全面实施城区“环卫一体化保洁”,将开放式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及存在管理空白的区域纳入市场化运作范畴;在窗口区域和重点地段,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深化服务外包试点,实现政府与企业、市容环境和便民的共贏。
(2)完善升级数字化城管
南京市完善了市区街三级“智慧城管”平台,开发城管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城管移动指挥智能化、管理网格化。依托市综合信息平台搭建行政执法、市政、环卫、防汛、停车管理、应急处理等信息中心,实现实时联动。
徐州市在市数字化城管监察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了数字渣土、数字环卫、数字路灯、数字自行车、数字广告等一系列数字监管子系统,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在大城管运行、环境综合整治中问题发现及时、督察督办迅速的作用。
南通市将原来的万米单元网格调整为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元网格,每个管理网格配备保洁员、城管执法员、信息采集员、停车管理员、市容秩序管理员、市场管理员等“六大员”。
张家港市运行了“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系统,引导鼓励市民参与,其中的手机APP软件在张家港政务网、城管门户网站和本地论坛开展推广的基础上,已在热门软件市场同步上架,营造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推行联合执法模式
南京市联合住建、公安、环保、国土、规划、工商、药监、园林、交管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重大执法案件专项推进会,集中解决城市管理执法的热点难点问题。
张家港市发挥城警联合办运作机制,抽调交警和城管队员集中办公,重点针对“三小车”违章、流动设摊、车辆违停、渣土运输等共性疑难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整合利用双方路面巡查力量和呼叫指挥系统,24小时联勤联动,切实提升交通、市容的执法效率。
3.社会发动
(1)推动社会参与
南京市大力发展城市治理志愿者,完善组织体系,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者,用2-3年时间将志愿者人数扩大到20万人;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理顺城市管理环卫、清洗、渣土管理、停车管理等职责职能;建立城市管理服务站,组织市民、物业公司参加,实现城市环境管理的自我服务。
南通市深入开展城管志愿者服务工作,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已招募城管志愿者10529名,逐步建立了市局设总队、县(市、区)局设大队、街办设中队、社区(村)设志愿者服务站的四级服务架构。全市建成城管志愿服务站75个,先后组织开展“城管体验日”、“城管开放日”等系列活动。
张家港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县(市)级城管志愿者协会,目前已招募90家会员单位,广泛开展街头执勤、卫生整治等活动;开展了“同创共建、全民美城行动”和“城市好管家”评选活动,提升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热情。
(2)发动公众监督
南京市深入发动媒体参与城市管理监督工作,通过《城管行》和《城管请您来吐槽》等栏目,曝光脏乱差地点和各种不文明行为。
南通市鼓励广大市民积极举报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信息,共同维护城市形象,市城管局出台《“毁绿、乱倒”举报奖励办法》,制作、发放了12000张举报奖励卡。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提升策略
(一)进一步理顺城市长效管理体制机制
切实按照“即整即管”的要求,同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抓整治的同时,突出抓好日常管理;针对问题开展管理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研究,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管理制度、管理责任、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四落实”,确保“整治一片、管理一片、巩固一片”;积极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发动市民参与管理,发挥小区居民、沿街单位的自治作用,提高自律意识。
(二)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创新模式
推行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城市管理基础,强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职能;把有条件通过市场运作、依靠市场投入产出机制消化成本的城市管理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把对每一项城市管理项目的直接、具体的经济投入与调控,转为对这些项目的目标引导、市场运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市场运作环境的优化、市场监督保障的强化[1];注重疏堵结合,长效监管,抓好流动摊点整治;最大限度挖掘公共资源,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建设专业停车场和泊位[2];加快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规范系统运行,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效能。
(三)推行联合执法模式,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办法,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效果,实现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环境建设主体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整体配合、联合行动,做到工作动态掌握及时,信息沟通传递及时,难题推进协调及时[3];建立分级督查组织网络,实行严格的监察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定期开展考核,有力推动工作开展。
(四)大力营造城市长效管理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城管义工”、“城管志愿者服务”等公众参与活动,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和管理民主化,引入公众听证制度,增强城市管理的重大决策、重要法规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加大对恶意诋毁、虚假造谣等恶性舆论事件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等社会舆论秩序。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使全社会共同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震国.城市管理的理念创新与举措优化.江苏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7).
[2]陆玉龙.关于城市道路停车管理创新的思考.江苏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7).
[3]陈刚.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加强环境整治工作[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3):31-35.
(责任编辑:赵静)
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策略分析思考 篇4
1 工程概况
A市XX年XX月XX日起, 将1#、2#、3#、4#集中纳入道路整治工程当中。本地区区域条件为:位于A市西北部, 是本市中心与XX区以及XX区的胶结区域, 有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料以及社会人文资源, 居住人口密集。用地性质方面:早期以居住以及高等教育用地为主。近年来随着高校用地的逐步改变, 本区域开始自文化教育类用地向城市综合功能区发生转变, 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较快, 以住宅用地以及商业服务性广场为发展主力。当前, 以上四条道路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道路宽度不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或非机动车与人行道混行问题严重, 设施陈旧, 环境较差, 绿化模式陈旧等。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本区域城市功能多元化的发展, 就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2 整治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对本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基本情况的分析, 结合A市以上四条道路未来的发展定位以及基本方向, 将道路综合整治的目标设置为:改善交通, 打造具有精品性以及品牌性特点的道路, 促进区域性环境的改善, 并辐射至整个城市环境的改善, 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与发展。通过实施整治改造的方式, 能够使道路的通信能力得到强化, 交通秩序更加的规范与有序, 交通阻碍得到有效的消除, 区域性交通组织得到更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交通运行更加顺畅。同时, 城市道路环境质量有待通过整治的方式加以改善, 通过道路拓宽等一系列措施, 使沿街公共空间得到完善, 促进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状况的良性发展。
3 道路综合整治策略分析
策略一:对纳入整治的道路进行拓宽, 其目的是提高本路段的区域性通行能力。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拓宽道路横断面以及调整道路线型两个方面。同时, 针对本区域内非机动车通行量较大的特殊性, 设置备用方案, 拟通过征地拆迁以及骑楼改造的方式, 对非机动车道以及行人道的宽度以及通行环境进行改善。其中, 从机动车道改造的角度上来说, 本次纳入整治的四条道路均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宽, 1#、2#、4#均拓展至双向6车道标准, 3#则拓展至双向4车道标准。从非机动车道改造的角度上来说, 将非机动车道道路宽度提升至3.0m以上标准, 交叉口进口处宽度提升至3.5m以上标准。从人行道改造的角度上来说, 将四条道路人行道的基本宽度按照1.5m白哦准设置, 且与非机动车道有一定高差, 避免发生人、车混行的问题, 确保行人的安全性。3#道路部分路段结合地理区域条件, 采用骑楼改造的方式进行处理, 拆迁成本低, 且解决效果好, 通行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策略二:对纳入整治的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建设与更新, 其目的是优化本路段的通行性能。从路面材料的角度上来说, 针对1#路段水泥路面雨季严重积水的问题, 对本区域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改造, 改造后的路面除表面更为平整以外, 且噪音小, 行车舒适度高, 耐磨性好, 综合优势确切, 配合对道路眼线截污纳管的整治, 取得了确切的整治效果。从过街设施改造的角度上来说, 2#、4#道路由于原有中央分隔带, 故在本次整治中增设方便行人二次过街的安全岛, 而1#、3#道路由于没有中央分隔带, 则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内设置行人过街等候区, 最大限度的确保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同时, 针对2#路段存在的大型商业区, 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以方便行人的步行需求。从交通设施建设的角度上来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实现交通设施的智能化转型, 除对以上整治道路的标志进行规范以外, 同步建设以SCATS为核心的交通信号监视、控制系统, 全路段覆盖违章检测系统以及诱导系统, 促使行车更加的文明与规范, 促进路段行车的良性发展。
策略三:对纳入整治的道路沿线建筑进行整治, 其目的是优化道路空间使用率, 提高道路沿线美观性。针对本次纳入整治的1#、2#、3#、4#四条道路, 前期安排工作人员对沿线建筑的分布情况进行收集与调查, 根据沿线建筑施工功能、使用年限等方面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整治方案。具体实施建议是:将四条道路, 特别是1#道路中的外观破旧且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空间的建筑物进行直接拆除,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建筑物拆除后的补偿工作。同时, 针对沿线品质较好, 造型独特的建筑物进行集中立面清晰, 特别是针对空调位设置不规范的建筑物需要进行遮挡, 商业标牌需要移位或拆除。针对陈旧建筑或造型不美观的建筑需要集中申报进行立面改造, 以外立面为改造重点, 通过平改坡的方式达成整治目标。
策略四:对纳入整治的道路沿线市政公用管线进行整治, 其目的是避免道路与地下市政管线产生感染, 且消除视觉污染的问题。本次纳入整治的四条道路中, 1#以及3#道路均存在该问题, 特别是建筑物外立面上广泛存在线缆乱牵、乱拉的问题。因此, 综合整治工程中采取的策略为:从区域性管线改造的角度出发, 遵循全局改造理念, 按照工程专业规范对管网进行科学布局, 包括有线电视、通信网络、以及电力系统在内的相关管线均通过上改下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次性敷设道路, 避免路面重复开挖的问题, 且具有更加理想的美观性。
策略五:对纳入整治的道路沿线进行绿化改造, 其目的是使环境美化效果更加的确切。本次纳入整治的四条道路均不同程度上的存在绿化模式陈旧单一的问题, 即一方面, 错误的理解道路绿化就是两排行道树的栽植与养护, 另一方面, 行道树种类的布置上比较的单一。在对道路沿线进行绿化改造的过程当中, 将沿线单位的景观绿化元素导入城市公共空间范畴当中, 使道路两侧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以及连续性特点的界面。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文化景观和文教区特色, 通过对道路沿线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 梳理和丰富境的效果。
4 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当中, 硬件设施, 特别是公共区域的城市道路硬件配置比较破旧, 再加上多年累积下的功能混乱等问题, 导致城市道路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如何使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协调, 是城市发展中相关建设与管理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 文章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系统分析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实践中可采取的一系列整治策略与方法, 望能够为后续同类工程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曾伟, 刘晓斌, 林义华等.山区道路填方边坡整治工程方案的选取探讨——以农业园区狮干山道路边坡为例[J].建材与装饰, 2012, (15) :210.
[2]林兆成, 朱玲, 王海丹等.道路空间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以沈阳新城子重点街路整治工程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1) :28-31.
新时期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整治策略 篇5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农村,污染整治,生产性,生活性
1 新时期农村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及污染现状
1.1 生产性固体废弃物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正向着集约化、规模化迈进, 由此致使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附带产生一定的农业固体废弃物, 如农作物秸秆、农膜及畜禽粪便等。
1.1.1 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在农业固体废弃物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 而且我国农作物秸秆总量高居世界榜首。目前, 各国都致力于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来制作能源、肥料及饲料等, 我国在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具体表现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偏低, 秸秆处理技术相对落后, 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 秸秆研究与应用推广存在衔接不畅的情况, 这些不足之处不仅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浪费, 就地燃烧还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1.1.2 农膜。
农膜主要包括两大类, 分别为农用地膜、农用棚膜。现代农业的目标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而农膜的使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因此, 农膜的使用量呈直线上升, 由此而引发的农业白色污染现象也日益加剧。目前,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膜可降解性都很差, 如果在土壤中进行自然降解需要200~400 a, 而我国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率高达40%, 这样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有负面影响, 而且还加大了土壤污染的受损度。
1.1.3 畜禽粪便。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规模化的农村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 由此而产生的畜禽粪便废物约为工业性固体废物的4倍, 加之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 因此, 其对农村整体环境的污染不容小觑。
1.2 生活性固体废弃物
农村物质条件的改善加大了生活垃圾的生产量, 农村常见的生活性固体废弃物包括废菜、废塑料、煤灰、废电池、废弃食品以及其他废弃生活物品。由于农村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垃圾管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尚存在缺失, 因此, 露天堆放的生活垃圾严重影响着农村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1.3 乡镇企业及建筑固体废弃物
首先, 农村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兴起加大了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而且由于中小型农村企业资金实力薄弱, 技术处理手段落后, 工业污水的排放使农村土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其次,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工程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如烂砖烂瓦、废弃建筑用料等。
2 新时期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整治策略
2.1 健全农村固体废物整治法律法规
首先, 要在《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 结合农村发展的特殊性, 加强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纲领性法律法规建设;其次, 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固体废弃物治理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我国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最后, 要将“禁止焚烧秸秆”作为重要规章纳入法规体系中[1]。
2.2 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组建和监督
首先, 扩大政府机构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 加强政府机关和农村民众的沟通和交流, 积极发挥先进党员的带头作用;其次, 成立官方性民间组织, 如农村环保合作社, 从而协助政府单位落实农村环保制度, 强化农村环保监督。
2.3 加强农村环保数据库系统的构建
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层级环保数据递交、审核机制, 从而在汇总各项环保数据的基础上, 建立省级、市级和县级环保数据库, 以便各级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各所辖区域的环保数据进行实地调研, 进而调节、优化和制定地域性环保政策。
2.4 积极引进固体废物处理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首先, 加强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农业新材料的研究和制造, 从而用新材料来取代农膜的使用;其次, 加强农村固体废弃物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 从而变废为宝, 提高固体废弃物的能源利用率;最后, 加强对固体废弃物处理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处理技术的研究[2]。
2.5 加大环保措施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环保素质
首先, 各个乡镇村委会要积极贯彻固体废弃物处理政策和法规, 通过发放环保传单到户、活动宣传的形式加大环保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其次, 在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 加强农民环保素质的提升。
2.6 注重政府职能发挥, 扩大农村环保财政投入
在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管理筹资机制的建设, 从而使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有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环保财政投入, 从而提高农村环境防治有效性。
3 结语
新时期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的主导、全体农民的积极参与, 从而才能协调好农村经济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颖杰.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1.
刍议河涌整治工程中软基处理策略 篇6
河涌治理过程中, 总会引发一些问题, 如导致河涌局部淤泥问题严重, 河涌无法发挥出正常的功能。经过多年实践, 河涌治理中, 实施河涌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 使得河涌的生态得以恢复, 淤泥问题逐渐得到改善, 整体功能得以发挥出来。在进行河涌整治时,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进行河涌地基处理, 这样才能保障水质量, 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但是, 水泥建设工程量比较大, 投资建设周期也相对比较长, 生产环节复杂等, 不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 应该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尤其是进行工程地基处理时, 应该投入更多的技术, 保障工程基础处理效益, 奠定工程基础。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河涌工程软基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原理。
2 河涌整治中软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
2.1 改善软土地基的渗透性
地下水运动时会引起堤坝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现象, 或是因为基坑开挖导致边坡不稳定问题出现。根据研究发现, 渗漏、管涌以及流砂一般都与土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对软基进行处理, 可以逐渐降低软土渗透性, 改变土抗剪强度, 保证水利工程地基稳定。
2.2 提高土质抗剪强度
当地基受到荷载作用力影响时, 会出现剪应力。剪应力达到了极限时, 土层就会沿着剪应力方向滑移, 使得地基被破坏。在该情况下, 当破坏达到一定的范围和程度时, 工程便会失去整体的稳定性, 滑坡问题也随即出现。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更好的保障河流边坡稳定性。
2.3 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性
地基处理没有达到一定指标要求时, 当受到外界振动或者压力影响, 会使得局部有沉降出现, 水利工程无法正常发挥出功能或者实际效益。所以当软土地基处理中, 还应该注意改善地基密实性, 可以减少外界对地基的影响。
3 河涌整治中常用软基处理方法
3.1 注浆法
首先, 灌注前期。第一, 混凝土原料应该符合质量要求, 出产质量须得到保障。众所周知, 混凝土材料是整个河涌施工基础材料, 如果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 整个工程将成为豆腐渣工程。所以, 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第二, 搅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时, 需要做好配制, 需要具备丰厚施工经验的人进行配制。在搅拌之前, 还需要借助化学方法, 对搅拌水进行处理。第三, 导管选择。选择导管时, 一般都选择厚度为0.3cm的钢板作为安放导管, 导管和桩孔的位置吻合, 保障中心点处于垂直方向上。另外, 还需要注意导丝连接理当严密和密封, 不能出现跑管问题, 避免损伤钢筋。其次, 灌注中期。灌注注重距离控制, 尤其是导管和孔底距离, 应控制在30到50cm之间。在开始进行灌注时, 需要用到球胆止水。灌注时间一般根据初盘砼的凝结程度来定, 灌注过程中应该明确导管不能向外拔需进行混凝土灌注时, 做好混凝土塌落情况检查工作, 控制好灌注的时间间隔和灌注的速度。最后, 灌注后期。灌注工作完成之后, 要拆除用来固定钢筋笼的装置, 让钢筋笼与混凝土一起收缩。后期灌注完成后, 清理桩头上的混凝土, 拆除护筒。以上的工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都需要明确, 为了保障浇筑质量,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 都应该严格控制, 这样才能保障注浆质量。
3.2 换填土层法
换填土层法也可以称为换土法, 将地基周围的软土部分去除, 选择粗砂、灰土以及水泥土等填充。该过程施工方法掌握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淤泥土层而言, 较小的范围是属于4m以内, 当土体有软体部分, 可以使用换填土层方式进行加固。对一些小型的河涌工程而言, 换填土层方法经济投入量比较大。因此, 应该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加以确定和选择, 就地取材进行填土处理, 因此, 将换填的泥土作为重点。相对于河涌工程来说, 一般都不会选择砂土作为换填, 砂土渗水性比较强, 总整体工程质量安全考虑, 不利于地基整体稳定。在垫层设计时, 应该注意控制垫层厚度, 这个厚度应该控制在0.5到3m之间, 保证实施过程有效。垫层宽度应该满足基础施工需求, 可以适当的根据建设需求进行扩散, 使得垫层侧面土体强度得到满足。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根据河涌工程实际情况加以处理, 选择合适的夯实厚度以及分层厚度, 并且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在保证了土体的密实度都均匀之后, 适当的增加质量抽检次数, 从而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
3.3 桩基法
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河涌而言, 亦可采用打桩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桩基法一般都较适用于淤泥比较大, 厚度比较厚的深基地基。一般还会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 当河涌工程地基的土层厚度比较小, 小于5m时, 应该选择砂桩或石灰桩。第二, 当淤泥厚度属于5m到10m之间时, 需要将其当成承载桩台, 并且根据预制桩将其打到硬土层中。第三, 当淤泥土层厚度超过10m时, 需要选择摩擦悬浮桩, 可以增强土层中的密实度。当前, 比较常用的桩基有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灌注桩等桩基法等等。在河涌工程实施中, 为了节省投资, 为了提升经济效益, 一般都会选择水泥搅拌桩方式来进行治理。但是一些河涌工程地下水属于砂土类型时, 可选择合适的石灰桩法进行处理。在大型的工程中, 淤泥土层对比较厚, 选择的处理方式是灌注法。当灌注桩厚度还没有达到软土层基桩需求时, 其中的泥浆污染问题需得到进一步改善、解决。桩基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管桩自身优势比较突出, 施工速度比较快, 施工质量有保障, 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 软基施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极大的完善了技术空缺。软基施工技术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 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艺流程。文章从河涌整治的层面出发, 参照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实例, 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参考文献
[1]余成华, 李菊凤.基于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的沉降过程流固耦合模拟[J].《岩土力学》ISTIC EI PKU-2010年3期.
[2]陈明, 莫顶勋.广梧高速云安互通软基观测方案与成果分析[J].第七届鲁粤辽湘路桥施工设备技术论坛-2011年14期.
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推进策略探讨 篇7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城市供水、防洪、景观多样性组成、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我国最近20多年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在城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的同时, 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便直接排入河流, 引起了严重的河流污染。河流污染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水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3]。
目前, 河流整治的工程技术相对成熟, 但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 经常遇到政策、规划、组织和制度等非技术领域因素的制约, 从而影响治河的进程和效率。本项研究以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番禺区为例, 针对区域河涌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现实困难, 从规划、组织、执行、资金和管理等多个层面, 分析可能影响河涌综合整治的原因, 提出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的策略, 为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中的政府决策、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1 研究区概况
番禺区位于广州市中南部, 总面积786.15 km2, 处于北纬22°45′~23°05′、东经113°14′~113°34′。番禺区境内和四周江环水绕, 水系纵横交错, 形成水网, 水流总体由西北流向东南。番禺区水系水流平缓, 潮汐明显, 水系由水道、河涌、小型水库和水塘组成, 其中水道和河涌总长度约1 007 km, 全区水域总面积约152.69 km2, 现状水面率约19.6%。
目前番禺区存在的主要水问题有以下3个:①水安全问题。番禺区洪灾、涝灾和风暴潮灾害频繁, 严重地影响区域的水安全。②水环境问题。番禺区50%左右的水道均达不到水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 部分河涌水质退化严重, 为IV、V或劣V类水, 饮用水源地也有部分指标超标, 水环境问题严峻。③水文化缺失。番禺区具有丰富的水文化, 但由于规划、空间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水文化表达上的缺失。
2 河涌综合整治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1) 政策和规划层面。
番禺区存在市 (区) 城市规划与河涌整治规划相冲突的地方, 对水面的占用仍然没有实施占补平衡措施, 污水厂的用地选址也存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协调的地方。在河涌综合整治中, 还存在水利部门的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不够, 如对旅游、市政园林等部门的利益诉求考虑不足。
(2) 组织和执行层面。
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除了与水利、市政园林、街镇等有关外, 还与财政、国土、发改委等部门有关, 各部门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在具体的河涌整治方面, 也存在技术选择、观念、认识等方面的差异。目前, 在河涌综合整治推进过程中, 征地拆迁已经成为影响项目推进中的瓶颈问题。
(3) 资金层面。
番禺区387条内河涌的综合整治总投资约105亿元, 加上5%的不可预见费, 总投资约110亿元。如果加上征地拆迁的费用, 未来10年中物价上涨等原因, 以及10年后市民对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要求的提高, 现概算投资难于满足治河要求。
(4) 管理层面。
经过多年的实践, 番禺区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管理体制方面尚待理顺、管理机构尚需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群众参与有待加强等。
3 河涌综合整治推进策略
3.1 水务一体化改革, 重塑治水机构
组织保障是治河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 为了减少治河存在的体制、协调问题, 借鉴国内外水务改革经验, 建议以番禺区水利局为基础组建区水务局, 对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将由市政园林管理的污水厂、管网建设、水面保洁等职能移到水务局。建议由“惠民一号”工程办公室来承担河涌水污染防治和污水厂、管网的建设, 并相应地升级自来水公司规模。通过以上职能调整, 形成一局 (水务局) 、一办 (“惠民一号”工程办公室) 和一集团 (水务集团) 的水务一体化新格局。
3.2 提高规划协调和对河流的定位
按照番禺打造“文化古邑、水乡新城”的目标, 对河流的保护应该提高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高度, 做好市 (区) 城市规划与河涌整治规划的协调, 以及河涌整治规划与旅游、市政、文化等部门规划的协调。
为了切实可行地保护河流, 建议由区水利、规划和国土部门联合推动蓝线规划的报批和实施, 同时提高水利部门对滨水带的主导权, 特别是对跨河建筑、设施的审批权。
同时, 为了充分发挥河涌功能, 需要保证区域的水面率,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像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一样, 实施严格的水面率管理, 实现水面的占补平衡, 才有望保持现有水系成网的自然风貌。
3.3 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为了确保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进度, 除了业主单位在合同签订、经费预付等方面有保证外, 需要做好如下工作: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严把设计审批关、提前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及管理、加强施工组织的监管。
3.4 强化政策法规建设
目前, 番禺区的水制度主要采用的是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层面的制度, 在河涌整治方面, 需要独立制订如下法规和制度:制定水土保持、河道管理、外资利用、项目资产管理、工程调度与管理、征地拆迁补偿办法等方面的法规。
3.5 确保工程建设用地的策略
确保工程建设用地是顺利推进河涌整治的前提。由于番禺区地势低平、河涌众多, 为了满足河涌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整治的需要, 涉及较多的征地拆迁问题。针对征地拆迁这一问题, 番禺区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并在“番府69号文”中有详细的规定。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用地, 提高工程建设的进度, 首先在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征地拆迁, 同时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提前做好安置, 并可以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来建设污水处理厂等。
3.6 资金保证策略
在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中, 现有的概算10年治水110亿元, 但并未包含房屋拆除费用, 也未包括未来物价上涨, 以及市民对水文化的要求等建设费用。考虑以上原因, 现有概算难于满足要求。建议除区级财政外, 可向广州市争取市级资金, 同时以BOT、BT、等形式获得社会融资以及世行贷款。
但在进行水务市场化改革中, 对合资、外资既要应用, 又要有所警惕。未来水源、水厂、管网都将成为稀缺资源, 合资运营有利弊, 容易失去管理权, 话语权, 定价权, 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在资金紧缺时才适宜采用。对于发达地区, 政府不缺资金时, 还是应由政府做这些水务方面的公益建设。
3.7 引入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的机制
对番禺区汀根村、钟村, 沙墟涌和市桥水道中上游等地的普通市民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 有85%的市民认为河涌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并迫切要求河流水质能快速得到改善。
虽然市民对治水很有热情, 希望加入到治河工作之中。但在番禺区的河流整治工作中, 公众的参与比较少, 建议试点建立“公众参与式”治河体系, 充分体现当地居民的意志, 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 充分借鉴他们的智力和经验, 并引入媒体对治河进行监督。在这种治理方式下, 民众更能从心理和行动上保护自己的家园, 实现多赢的局面。
3.8 以水文化建设为画龙点睛之笔
在有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以后, 作为载体的河流, 最终治河效果体现在市民面前的是一种文化。因此, 可以认为水文化是河流整治中一个画龙点睛之笔。
岭南水乡文化作为水文化的一种, 除应具有水文化的一般特点内涵外, 还应该具有岭南水乡的特点:如岭南水乡外在的风貌 (河道如巷、水系成网的外在景观和风貌) 、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直观性、平民性, 兼收并蓄, 灵活通变等特色) [4,5,6,7,8,9]。
可以选定区域水面率、河涌的水质目标、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水文化设施、民众的参与程度等作为番禺打造岭南水乡的具体指标。
区域水面率:维持现状条件下番禺区的水面率, 未来不小于19%。
河涌的水质目标:番禺区中心城区的河涌水质达到IV级, 镇村级河涌达到V级。
污水收集率:污水收集率达到99%以上。
污水处理率:工业污水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生活污水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达到90%。
水文化设施:用万人水文化设施拥有率来表达, 初定为番禺中心城区的每条河涌不少于3处, 镇村级河涌不少于1处。
民众的参与程度:每条河涌在整治前、中和后, 至少每个时段召开一次村民大会, 或进行一次居民意愿抽样调查。
根据番禺每个发展区的特点, 可以采用文化墙、小品、雕塑、水幕电影、古迹修复、修建博物馆、水文化庆典活动、建立水文化公园等表达形式[9]。
3.9 行动策略有效性分析
为了达到河涌综合整治的效果, 以上分析从规划、项目的执行和工程管理等角度提出的策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把以上所有的措施均实施后, 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其中, 规划策略是河涌综合整治的最为基本的保障, 如果对水没有良好的定位, 各层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不够协调, 河涌均难于实现其应有的生态功能, 综合整治的目标就难于实现。
整治策略是河涌综合整治的关键, 在有土地、资金保障的前提下, 健全组织, 以生态治河和文化治水为思路, 保障设计的质量, 才能全力推进河涌的整治。
同时, 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 工程的后续管理也十分重要, 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并建立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的机制。
4 结 语
在河涌整治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和规划、组织和执行、资金、管理等4大问题。提出设置水务局, 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以水文化为画龙点睛之笔, 形成番禺岭南水乡的基本格局;提高规划对水的定位, 加强水法规的建设, 创造性地解决工程用地、拓宽资金来源、保证治河质量和进度、鼓励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等河涌整治的推进策略。
建议番禺区立即着手进行治水分工的调整, 组建区水务局, 对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理顺治河的组织体系;协调相关规划, 着手水法规的建设, 从政策和规划等多个角度加大对水的保障;对征地拆迁进行专项调研, 调整补偿标准。
摘要:河涌综合整治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 经常遇到非技术领域因素的制约, 从而影响治河的进程和效率。以番禺区为例, 分析影响河涌综合整治的原因, 提出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的策略。研究表明:番禺区河涌整治推进过程中存在规划、组织与执行、资金和管理等4大问题。提出设置水务局, 形成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以水文化为画龙点睛之笔, 形成番禺岭南水乡的基本格局;提高规划对水的定位, 加强水法规的建设, 创造性地解决工程用地, 拓宽资金来源, 保证治河质量和进度, 鼓励媒体监督和市民参与等河涌整治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河涌,综合整治,番禺区
参考文献
[1]许世远, 陈振楼, 俞立中, 等.苏州河底污染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58.
[2]姚铭, 凌峰, 李鲁健, 等.珠江三角洲城郊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7) :88-91.
[3]杨志峰, 赵彦伟, 崔保山, 等.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 (5) :636-640.
[4]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中华水文化概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8.
[5]陈代光.广州城市发展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
[6]高惠冰.试论珠江文化的特色[J].岭南文史, 2001, (1) :1-4.
[7]黄爱东西.老广州 (屐声帆影) [M].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
[8]朱光义.岭南水乡 (岭南文化知识水系) [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张俊凯.温州水文化建设对策探讨[C]∥温州水利2006年文集.
整治策略 篇8
1 道路界面与城市风貌
道路界面缘起于城市可意象五要素之一的边界概念, 是除路径以外又一重要的线性要素, 属于边界存在的一种形式。强大的边界, 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 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可穿越, 有分隔和景观作用。因此, 道路界面也应承载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 反映城市特有的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态, 表现城市的气质和性格, 商业的繁荣、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达 (池泽宪, 1989) 。
2 道路界面风貌建设现状
随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开发区的建设,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城市特色正在不断消失殆尽, 城市道路界面作为特色的主要承载者, 其现状近况也不容乐观。
2.1 缺少地域性审美标尺
改革开放以来, 外来的新事物、新技术潜移默化地充斥着国人审美标准, 崇洋主义、追求“国际范儿”已然成为各行各业行动目标。一些城市建设职能部门也不例外, 秉持自由主义①的城市建设主张, 通过对道路两侧的各类用地功能中的建筑审美定位, 有意无意地冲击着本土特色 (见图1) 。一方面城市引入的大量外来经济活动对其品牌塑型的要求——产品包装、门店装饰, 审美取向全球一体, 持有从不融入本土城市形象的态度, 侵蚀着本土特色;另一方面大量的本土产业盲目追求国际市场的潜在利益, “麦肯化”现象不计其数, 纷纷效仿“麦当劳”、“肯德基”走国际路线, 殆尽本土特色 (见图2) 。
城市道路界面建设已然失去了以社群主义②为基础的审美标尺, 使界面的部分组成要素不能准确表达地域特色。
2.2 缺少可控的管理标准
城市管理部门以往更加关注道路沿线建筑立面的外观整治, 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 (构) 筑物应讲究建筑艺术和城市美学, 注重美观”;“沿街建 (构) 筑物外立面及其附属设施应保持整洁;对影响市容的脏污、缺损, 应当及时清除和修复”, 很少关注界面其他组成要素的发展与控制, 控制对象较为单一, 控制要求更偏向于整洁、美观, 对涉及城市特色、城市风貌的控制要求较为简单, 管理条例不健全。
同时, 城市道路界面针对城市特色、城市风貌的控制存在要素多样、头绪繁杂的问题, 一旦控制要求弹性过大, 下达给开发商等建设主体时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变异;但控制要求刚性过大, 则会出现千篇一律呆板的道路界面风貌。
2.3 缺乏统筹的管理协作
城市道路界面的管理载体较多, 如整治市容市貌的城管大队、道路绿化管理处、城市规划建设局等, 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又缺乏协作。城管大队为整治市容市貌, 大肆肃清占道经营的小商贩, 将原本外露的街道生活赶进大楼, 失去了多样的城市生活气息。道路绿化管理部门过度追求生态文明、园林城市的绿化营造, 争创园林城市的名衔, 大肆进行道路绿化, 遗忘绿化的动态性效果, 忽视其与道路两侧建筑立面的关系, 令道路界面无法整体协调地表现城市特色。
3 道路界面风貌的物质构成
各管理部门对道路界面风貌的物质构成要素判断不清, 造成权责不明, 整治困难, 所以理清其物质构成要素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从过去传统道路界面景观涵义角度分析, 道路界面的风貌构成首先应包括景观的物质组成要素, 例如地形、植物、建筑群、构筑物、小品设施等, 同时也包含这些物质组成要素所蕴涵的情感内涵、历史文脉、文化价值等非物质形式。然而, 作为具有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载体价值的道路界面, 并非只是单纯处理顶界面、侧界面、底界面和对景面的物质组成要素, 而应当系统整体的看待传递城市特色和风貌信息的所有物质形态, 根据这些物质形态间的相互作用, 因地制宜的调整道路界面所有物质形态关系, 较好的呈现城市特色和风貌。
因此, 道路界面的风貌构成应当包括除观察者以外的所有外在存在及其所包含的非物质形式, 这其中也包括道路界面中的人类活动及其传递的风貌信息。将这些繁杂的外在存在按道路及两侧用地功能、建设顺序与管理载体来分, 可分为四大系统即四次轮廓线来描述。首先, 道路等级、剖面样式和两侧的规划用地功能, 决定规划用地界线范围内所有物质形态表现样式、有无软质景观区、场所活动组织等存在的可能;其次, 建设顺序有利于分清四次轮廓线由来的先后;最后, 管理载体可以有效加强四次轮廓线的整治和统筹的实施性。
3.1 第一次轮廓线
第一次轮廓线由道路界面两侧规划用地功能决定, 是城市规划由二维土地利用转向三维立体空间的首次体现。其主导构成要素是建构筑实体, “一座建筑叫建筑, 两座建筑叫景观”可见建构筑实体在道路界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建构筑实体的立面样式、高度、各类立面空间组织关系等都决定着城市风貌的展现, 一方面它是城市风貌的初次勾勒, 提供一个“洁净的空间”形象;另一方面它影响后续所有空间附着的物质形态的形成 (见表1) 。
3.2 第二次轮廓线
第二次轮廓线也来自于道路两侧的规划用地功能, 是建筑立面上商业招牌等的凸出物集合。它在第一次轮廓线的基础上对城市风貌再勾勒。招牌物等凸出物大小、样式、凸出距离与视点观察距离间的关系都关乎其呈现状态。其中, 招牌物的样式、存在的文化信息也能明显勾勒城市的风貌 (见表2) 。
3.3 第三次轮廓线
第三次轮廓线是指道路与道路两侧用地间的软质景观集合, 是由道路等级及剖面样式决定, 道路等级一般决定着道路红线与规划用地间是否添设绿化退线, 道路剖面样式决定着道路绿化分隔带的有无。第三次轮廓线人工性较强, 且伴随着时间推移形成动态线形。该软质景观系统作为勾勒城市特色的第三次轮廓线, 其树种的选择、群落的层次和密度、相关景观小品样式等都直接关乎特色的形成 (见图3) 。但软质景观系统不同于建筑实体, 随时间推移呈现形态会发生变化, 影响第一次和第二次轮廓线的效果, 因此, 它的存在并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 (见表3) 。
3.4 第四次轮廓线
第四次轮廓线是指道路界面的场所活动集合。场所活动对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的贡献率极为重大, 其中, 经济活动门类多、必然性大、活跃性强, 是场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非正式就业的经济活动, 这类活动不稳定;另一类就是正式经济活动, 这类活动较为稳定, 通常由道路两侧的用地功能决定。按照活动发生的场所空间载体统计, 道路界面则更瞩目非正式就业的经济活动, 例如, 小商贩的地摊、节庆杂耍表演等, 因为在众多非正式经济的研究中, 道路始终是这类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 但是这类经济活动基本无规律可循, 只能作为反应城市风貌的补充。另外, 存在于建构筑实体空间范围内的正式经济活动, 也占用了一部分连接道路的室外空间, 与非正式就业经济活动融为一体;而其主体活动仍然存在于较为稳定的场所空间内部, 如果建筑实体临街立面是半开敞或开敞式, 则可使界面丰富多彩体现城市风貌 (见图4、表4) 。
第四次轮廓线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夜幕环境下呈现。夜幕降临后, 以建筑为主体的道路界面的第一次轮廓线将黯然退场, 取而代之的是灯光强调的室内空间, 它将勾勒出与白天不一样的道路界面轮廓线。
综上所述, 展示城市特色主要是通过道路界面的四次轮廓线实现, 并且这四次轮廓线都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整体呈现城市特色。
4 整治原则与策略
过去, 道路界面风貌因为缺乏对其物质组成部分的研究, 其整治过程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粉饰, 道路界面渐渐失去了对城市特色和风貌特色的正面勾勒作用。在四次轮廓线的指导下, 界面风貌整治的工作对象和管理职责分配更加明确, 并可遵循相关整治原则和策略。
4.1 整治原则
首先, 主次相宜, 相互配合。前三次轮廓线均落于外在空间, 理论上权重相当, 但在现实角度上, 构成前三次轮廓线的物质载体各不相同, 从人的视觉习惯分析, 同一图面上种类繁多的物体中往往有重点才足以吸引目光, 所以应有主有次。此外, 前三次轮廓线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也非能完整表达城市风貌及城市特色, 需要第四轮廓线组成内容的补充。于是, 要增强道路界面风貌的特色性也应保证四次轮廓线间扬长避短, 相互配合。
其次, 注明强制性条款, 给足弹性。在城市规划法治化较为健全的地区, 法令和管理条文等是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对于这些法令和管理条文应以一种大概念对规划设计过程和实施保养工作进行总控, 提出一些强制性条款, 并留足弹性或提供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方法的选择, 才能激发城市特色的形成。例如, 第四次轮廓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轮廓线, 因为它的存在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 对此细致强控手段不具有普适性, 反而会压制城市特色的形成, 以弹性控制的方法提出一些塑造要求更为合理。而其他三次轮廓线也应从风貌整治实际出发, 刚性与弹性结合进行控制。
4.2 整治策略
4.2.1 提升第一次轮廓线的柔性品质
随着行业自身的不断完善, 对于第一次轮廓线的处理也相对得心应手, 但往往又犯顾此失彼的毛病——忽视其柔性的塑造。所谓第一次轮廓线的柔性塑造, 主要是指建筑立面有丰富宜人的阴角空间, 在连续单调的界面中适当添加布置灵活性构架, 使第一次轮廓线更具生气, 为吸引人气、体现风貌提供充足的外部空间场所。因此,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规划建设部门应合理控制道路建筑界面的连续长度, 增加公共建筑个体和建筑间的阴角空间个数;合理维护这些阴角空间可利用性, 不被公共停车等占用, 是提升第一次轮廓线柔性品质的重要保证, 对此, 市容市貌管理大队应合理安排建筑阴角空间的使用, 完善其使用机制 (见图5) 。
4.2.2 重视第二次轮廓线的氛围引导
统一的尺度、精确的位置范围、鲜亮多彩的色系, 造就整齐划一却带几分呆板的第二次轮廓线。为了第一次轮廓线完美展现, 而压制第二次轮廓线自然生长的做法是管理中极易出现的错误, 相反建筑立面突出的标识系统有时能够弥补现代街道过大的步行尺度比例, 营造出更宜人的风貌氛围。
不同的街道空间要求呈现的氛围也不尽相同, 所以要随风貌氛围的需求塑造合适的第二次轮廓线。例如, 大尺度的商业步行街可以通过评价确定突出界面的标识个数及突出比例;而工业区内街道也可以匠心独运利用标识丰富天际轮廓线;住区内小尺度的生活街道则可以减少夜间灯光标识, 将招牌等标识置于门前等, 这样通过对一些构件处理可以营造不同的风貌特色。这些均可以通过制定更加弹性合理的管控条文实现。
4.2.3 巧妙布置第三次轮廓线的种植设计
以往, 业内从道路识别性的角度挑选树种、设计绿化, 而这样的套路均以静态方式满足仅有行道树第三次轮廓线的风貌塑造需求。按照现今各地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 道路两侧绿化退线不断加宽, 方案阶段建立第三次轮廓线动态评价模型显然是必要的。此模型可以降低设计者思想的偏执, 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第三次轮廓线对其他轮廓线的影响率。因此, 注重大块绿地退线用地范围内的植被层次、密度、配置能有效增强界面的特色。此外, 选择乡土树种可提高存活率, 加强第三次轮廓线的稳定性, 当然,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中, 气候的因素使得乡土树种几乎雷同, 所以还要追加相应的景观文化元素, 即雕塑小品等。
4.2.4 保护第四次轮廓线的地域原真性
第四次轮廓线是常常被忽视的, 但它也是界面风貌物质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第四次轮廓线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活动, 一方面, 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的准入机制, 发扬本土地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 要恰当的引导产业的地域文化性融合, 无论是外来产业还是本土产业, 在装饰装修上都要“入乡随俗”, 这样才可能达到保护风貌的地域原真性的目标。
对于室外空间里发生的不稳定的非正式经济活动, 市容市貌管理大队不能一概据之, 应因地制宜的有序引导, 让其充分展现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色。
5 结语
本文借助“街道的美学”的轮廓线理论并适当延伸, 对城市道路界面风貌的物质构成提出四次轮廓线概念, 主要从建筑、标示、道路绿化和商业活动等角度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提出塑造原则和策略建议。
但是, 城市风貌作为一个巨系统, 其载体也绝非道路界面这一类, 本文仅以城市道路界面风貌为探讨对象, 虽是沧海一粟, 但希望通过对四次轮廓线的研究, 为城市风貌的塑造带来新的认识。此外, 文章对道路界面的物质构成也未能面面俱到, 希望后来者能对城市风貌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为风貌塑造研究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 著.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扬盖尔, 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凯文·林奇, 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4]胡一可, 刘海龙.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探讨[J].中国园林, 2009 (10) .
[5]余柏椿."人气场":城市风貌特色评价参量[J].规划师, 2007 (8) .
[6]陈映芳, 水内俊雄, 邓永成, 等.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整治策略 篇9
关键词:历史街区,整治策略,公共空间,规划
1 历史沿革与重要历史信息
1.1 历史沿革
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南起淮海中路,北迄华山路,始筑于清宣统3年,名麦琪路。1954年,改名为乌鲁木齐中路。乌鲁木齐南路南起肇嘉浜路,北迄淮海中路,民国7年,公董局辟筑,碎石路,名巨福路。1954年,改名为乌鲁木齐南路。乌鲁木齐路为市区南北主要通道之一,沿路两边主要为花园住宅、里弄住宅、公寓等。目前,乌鲁木齐中路和南路是衡复风貌区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
1.2 重要历史人文信息
作为近代法租界较为重要的区域连接型道路,道路沿线历史建筑和历史人文场所数量不多,集中在衡山路至建国西路段,多质量较高且保护保存情况较好。如现美领馆(初为英国怡和洋行公司)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现法领馆(初为巴赛私宅)为意大利式建筑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1920年起,道路两侧陆续建成欧美风格的花园住宅,如朱敏堂住宅为美国殖民地复兴式花园住宅。1930年,随着上海地价上涨,房地产商开始在道路沿线新建公寓大楼。如位于乌鲁木齐南路176号的安康公寓(又名巨福公寓、乌鲁木齐公寓)为带有装饰艺术风格的现代公寓。同时,还兴建了一批石库门住房,逐渐形成街坊,包括乌鲁木齐里、同兴坊、宝善里等。
2 现状情况
乌鲁木齐中路和南路路段,长约1 600 m,包括道路及道路中心线交叉点50 m范围内的地块,涉及18个街坊,75个地块,总用地面积近23 hm2。这个区段包含的建筑数量总计161栋(其中,保护建筑6栋,保留历史建筑58栋,一般历史建筑55栋,其他建筑42栋)。其中,乌鲁木齐南路属于重要风貌保护道路,在街道空间和景观、建筑、人文等方面,即继承延续了近代法租界时期形成的上海高级住宅区的安静优雅的城市街道品质。其他区段或因道路沿线分布有若干现代建筑,或因一些历史建筑经居改商后致使建筑品质降低,影响了整体道路的风貌特征。
2.1 街道空间尺度
乌鲁木齐路为城市次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除淮海中路至衡山路段为15 m~17 m)超过20 m,是较为重要的区域连接型道路。目前车流量较高,高峰时段较堵塞。
2.2 街道沿线功能
街道沿线功能业态构成呈现由北向南形成由动至静再到动的街道氛围变化。长乐路至安福路段以中高档居住小区、商务办公功能为主,底层分布有中、高端商业。安福路至复兴西路段分布有大量公房和旧式里弄。底层密集居民日常需求的中、低端店铺。复兴西路至永嘉路段沿线建筑主要为特殊建筑,如领事馆、部队、教堂等,氛围静谧优雅。永嘉路至肇嘉浜路段以花园住宅、公寓和新式里弄为主,较为安静。
2.3 小型公共开放空间分布
街道两侧整齐栽植法国梧桐,形成良好的绿化环境基础。现状有6处小型公共绿化、13处因新建筑或围墙退界形成的半公共开放空间以及29个临街的口部空间。
2.4 历史建筑和历史人文场所
街道沿线的历史建筑和历史人文场所数量不多,具有高度历史人文价值的有:法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朱敏堂住宅、麦琪公寓、安康公寓、国际礼拜堂。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中路和南路的风貌特征可归纳如下:1)作为区域连接型街道,乌鲁木齐中路和南路起到重要的交通组织作用;2)分段功能差异大,街道氛围动静分段明显,沿线建筑、临街商业店铺品质迥异;3)在景观上,沿线分布的小型公共开放空间为数不多,局部路段人行空间狭窄;4)历史建筑和人文历史场所的数量虽少但质量较高、保护保存情况较好。
3 规划理念
规划致力于维护和强化乌鲁木齐中路和南路的个性和细节,控制与指导街道空间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可见环境要素的整治等各项保护与建设活动。对道路以第一层面建筑范围内的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立面和重点整治要素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设计要求。规划针对道路沿线现状存在的众多问题,提出了以下四个理念与策略来指导规划工作:
1)风貌延续——保护街道风貌,协调各项要素。
2)空间营造——保持街道尺度,梳理人行空间。
3)氛围渲染——环境自然宜人,营造特色格调。
4)交通梳理——细化交通组织,合理安排停车。
4 规划策略
规划总结现状存在的五大共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4.1 整体风貌不完整,部分建筑品质影响街道风貌连贯性
规划道路沿线一些历史建筑或普通旧建筑因建造年代久远,缺乏修缮,建筑本体尤其是建筑立面品质较差。立面附加设施缺乏统一设置,配套设施对整体街道风貌造成不良影响。
对临街历史建筑的主要控制立面提出整治和保护的控制要求,对建筑外立面的设施统一美化、设置。
建筑立面附加物统一规整,空调机箱统一相对位置并增添护栏,窗户及店面雨棚统一形式、大小及位置。
对于现有质量较差的配套设施进行更换,保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风格化统一的环境整体。
4.2 沿线界面(店面店招、围墙)风格突兀
乌鲁木齐路沿线安福路—复兴西路段现状街道界面风貌较差,建筑底层店铺业态低端,店面风格突兀,店招形式、颜色与风貌特色不协调,严重破坏了风貌区整体风格和功能。针对这类问题,主要的规划策略如下:
1)梳理全线沿街建筑的功能业态,提出业态导向建议。对于建筑底层商业店面,重新划分允许开店和严禁开店区域。
2)建议适宜的店招大小、位置、形式及颜色风格,确保与风貌区整体环境风格相协调。
3)对于陈旧破损的铁门及围墙,进行合理的修缮和更换,对于围墙裸露的区域增添比围墙稍高的绿化,形成视线的遮挡。
4)拆除违章搭建的建筑多余部分,还原建筑的原有风貌。
4.3 步行空间尺度和品质欠佳
部分区段存在人行道空间狭窄,与建筑后退空间的标高不统一,铺装破损且形式杂乱,街道公共口部未得到合理利用等问题。建议取消人行道防护栏,消除空间阻隔感。
对凌乱的铺装进行规整,统一材质和形态,对存在高差的人行道进行修整,消除高差,舒畅道路的通行功能。
对于街道公共口部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空间小的入口形成开放区域,空间大的入口增设绿化设施美化景观效果,或者增添适当的非机动车停车位。
4.4 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有待优化
规划区道路沿线现状的行道树、人行道铺装与树盖、车行道与人行道空间分割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对整体的环境效果、功能实现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现状行道树缺失,在缺失的位置补种行道树,形成环境的整体效果,完善道路沿线的景观风貌。
道路两旁的树池统一规划,盖板与地面平整,舒畅道路的通行功能。
现状车行道与人行道增加分隔绿化带,沿建筑或围墙增加条形绿化,起到美化环境整体、阻隔视线等作用。
4.5 停车问题
现状存在机动车停放随意,非机动车停放压缩人行道空间等严重影响行人通行和公共空间品质的问题。
对规划范围内的非机动车辆停放区域作重新合理的规划,在空间充裕的地方设置停车区域并安放斜停装置,减小对公共空间的占用并保障正常的需求。
形成错峰停车机制,在居住小区停车场白天为外源停车车辆服务,商务办公楼停车场为晚间外源车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