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

2024-09-17

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共12篇)

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 篇1

新课改在湖南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 在具体的探索中我们有过困惑, 犹豫, 也有过疑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与努力, 我们终于从开始的形式模仿走到了对其内涵的深刻理解。我认为新课改理念下最重要的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学校多次强调高效课堂, 还组织多人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地考察, 通过对其录像课的学习, 确实感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与效果。山东的教学更加大胆与开放, 学生更多的参与, 这也最大化的达到了培养人的目的, 我教过的学生考入大学后很佩服昌乐二中的学生, 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他们在中学阶段得到了极大的能力提高。前不久, 我在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重力势能》, 我想通过对这堂课的设计与执教过程来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重力势能》这一节在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里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从方法的角度, 这一节就是告诉学生功与能是密切相关的, 功是来定量研究能量变化的。有了这个方法, 在接下来的弹性势能、动能以及电势能的学习都是一样的思路。整个第七章的前几节内容是这样编排的:1、《追寻守恒量———能量》这一节是对本章的概述, 2、3节《功》和《功率》是对做功以及做功快慢的研究, 这为研究能量打下了基础。而第四节《重力势能》恰好是利用前面的理论探究能量的第一节, 学好这一节就能学好下几节内容。因此这一节的探究方法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节课不仅是知识的学习, 也是方法的学习。我从知识、方法、和学生三个角度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 高效课堂在知识传授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老教材对重力势能的教学是先给出EP=mgh这个概念, 然后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而新教材的设计的优点是知识不是灌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逐步去获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先是设计一个重锤下落打击跷跷板, 把放在跷跷板上的乒乓球弹起, 让质量不等的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撞击跷跷板, 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再让同质量的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再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根据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所处的高度h有关。接下来过渡到本节的关键点———怎么样定量得到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我引导学生对第二节《功》的教学的几个例子来进行复习。.

第二, 高效课堂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节课的探究方法:功的计算常常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及能量的转化提供分析的基础。本着这一思路, 我在ppt的课题下面就明确这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 让学生在开始新课时就有所感知。在实验得出定性结论后及时将人教版物理必修二P57页的三个做功与能量变化的例子给学生分析, 让学生知道研究重力做功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高效课堂应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更多的提到学生, 所以一节课的设计如果不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 那肯定是不成功的。本节的教学, 在以下环节对学生提出要求, 一是对重力做功的计算, 重力做功给出了三幅图片, 其中第一张是竖直下落, 二是沿斜面下滑, 三是沿任意路径下滑。前两种情况下重力做功都要求学生能得出结论, 第三种是一般情形, 要求学生讨论后能得出方案, 请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讲推导方法和过程, 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第二次是要学生得出重力做功的特点以后, 根据屏幕给的背景知识, 给学生5分钟左右阅读自学和讨论的时间,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 采用学习小组讨论, 然后请不同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 最后师生共同找寻表达式mgh=mgh1-mgh2的含义, 学生参与热情高, 效果很好。本堂课第三个学生参与的环节是对例题的演算, 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 比纯理论的东西好理解些, 给学生有搭了梯子, 上到理论的高度容易些。一堂课下来, 我统计了一下, 教师讲解大约15分钟, 更多时间是还给了学生, 给了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后来的评课, 和学生交流, 和同组的老师讨论, 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更进了一步。高效课堂, 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多阅读, 多自学, 一堂课可以有阅读自学的时间, 但不是全部, 不然学生还是会有好多不能明白的知识。高效课堂, 也不是一味追求讨论, 一堂课有需要讨论交流的环节必须要交流与讨论。我认为高效课堂下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堂课下来尽量完成这一目标。在《重力势能》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从电荒讲到水能的开发利用, 对学生情感教育目标已经达到。对功是定量研究能量这一方法目标通过几次强化后已经达到, 再就是本节要掌握的知识目标也已经达到。一堂课, 如果能过完成教者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那就是高效的。在自学阅读上面, 一开始我设计本堂课有三个阅读点, 在其他班的教学中采用时效果不是很好, 比如在计算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时在一个班阅读交流, 在有限的时间学生往往只是形势上参与, 效果不好, 课堂气氛沉闷。修改后在这两个问题上直接给出具体问题, 学生又参与了, 目标又明确, 效率又高。

怎样做到高效课堂?我认为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 学生该做什么, 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能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 一节课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必须很清楚。教学环节要优化, 一节课可能就是一到两个难点, 怎么样分配时间, 分配学习方式要根据知识的特点来定。不要追求太多花样与形式, 激趣的环节不可少, 但要适度。要多了解学生, 多和学生交流, 教者可能都有这个体会, 自己教2到3个班, 第一个班的教学稍有欠缺, 原因是对学生的掌握还不是十分清楚, 这对教学的推进有影响, 甚至会打乱自己的教学节奏, 所以教师要多了解学生, 那样教学设计会更符合学生的口味。总之, 高效课堂就是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高效课堂更像一部人生哲学, 各环节应张弛有度, 过犹不及。

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 篇2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文 刘晓梅

摘 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要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促使学生的自主水平、素质水平及能力水平等都获得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将“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转变成“以生为本”的课堂,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为高效英语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课前导入工作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在教学《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在导入环节,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平时上学需要用到的工具,之后,我问其中的一个学生: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生回答:By bike、连续提问了几个学生之后,我开始将学生引入到正文的学习当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活动当中,而且,对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渗透到了英语教学当中。例如,在教学《what’s the matter?》时,我采取的生活情境创设法,首先,我让学生一个扮演医生,一个扮演病人,让两人用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对话,如:A:Good morning,doctor.

B:Good morning.What’s the matter?

A:I don’t feel vey well.I coughed last night and my nose is running.

B:Have you taken your temperature?

……

这样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不仅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做好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刘静兰。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01)。

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新课程标准 篇3

一、高效课堂的评价指标

高效的体育教学要关注个体生命,首先教师要确立正确的生命观,教学目标的单位要以一定的运动技能为平台,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向情感、价值观和态度方面延伸并深入,只有当生理性的运动提升为情感上的升华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学习体育的高效特性。

二、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

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关注高质量的同时要关注教学成本的降低和环保,即低碳。以往,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重视,但是对于教学成本的核算,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下列教学行为的“催化”,促进主体行为的有效实施。

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经验和能力以及思维模式来重构所学知识,即让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对现有知识不断的交流、精加工、自我评价等外在的形式内化成自身的新知识与经验。

二是让学生明确重难点并在教师的点拨、强调、总结、评价等帮助下学会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三是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并让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入亲身体验的境界,建立如合作、竞争、独立等活动建构,推动学生不断体验与探索,形成问题的解决。比如,“问题引导——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结果转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个简单问题提问开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验去逐步发现问题,并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总结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体育知识和技能,然后再以它作为“中介”去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使教学节奏地不断向前推进。

四是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的亲和力、组织教学能力、优美的示范能力以及娴熟的动作技能等都会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并时刻感染者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会根据教师行为所提供的信息相应地减少或增加对学习的投入。体育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较好的自我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因素吸引学生更多地投入学习活动,促进教学的低碳、高效进行。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走进生活与自然的课堂是体现体育学科特点、遵循体育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堂,走进生活与自然的课堂是自然质朴和谐发展的常态课堂。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区,学生对健康和体育活动的选择,是否坚持参与活动和形成锻炼习惯都与学生的归属感有关。一旦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关心和支持的环境,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就会提高,并将自愿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来。

但是,学校体育之所以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习缺少对生活与自然的消解,学生的学习内容长期注重知识化、技能化,忽视了精神化、情感化;教学方法偏向灌输化,忽视了自主化;教学的空间注重课堂化,忽视了生活化和社会化,从而使体育学习背离了生活世界和精神需求。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强化师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让学生走进“生活体育”与“自然体育”,从中体验、理解、感悟生活,学生在尊重与友爱,充满竞争与合作、安全由于冒险的过程中接触世界和生命,进而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情感得以体验、人格得以升华,生命也就得以生成了。

四、高效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强化积极情感,满足多样性需求

高效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固定的,但它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不同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允许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至于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现代的体育教育观,也是高效化体育教学观。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个性、年龄、心理、生理和体育基础等特征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

比如,我们经常用“蛙跳” 作为发展腰腹和腿部力量的练习,但单一的“蛙跳”动作练习缺少激情,学生练习沉闷,我们让学生在场地上随便画一些小圆圈,作为水面上的“荷叶”,每个“荷叶”之间的距离根据学生各自能力自定,让这些学生模仿青蛙在水面上跳荷叶的动作,学生很乐意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他们都自觉、主动调动自己已有的能力储备,有的进行挑战性的距离竞赛,有的进行连续多级蛙跳练习,有的还设计了变化方向跳跃练习,单调的练习经学生的演绎变得竞争化、娱乐化、艺术化,教学中的美得到了体现,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练习的成功换来了学生的愉快感受。这种情感的升华、成功的感受、美的体现必将促使学生更加喜爱体育活动。

高效化的体育课并不是遥远的“杏花村”,也不是体育教育的“桃花源”,它是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效化的体育课是自然本真的回归,余秋雨先生曾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得高度。”随着我们研究和实践的深入,高效化体育课必将彰显出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展现其成熟的魅力,为众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用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篇4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1. 转变教师角色。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是导演,课堂应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它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满堂贯”的教学模式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没有机会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本校提倡的“3-15”模式,即学生学习、活动、参与、互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教师讲课时间不能多与15分钟,这就充分体现了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践行了课标中引导学生体验、实践、合作和探究的理念。

2.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教师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提高相结合。单纯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没有真实的语境,没有体验和实践的过程,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技能,这样的教学必定是低效的。

例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用于讲课和做题,project部分除了做阅读部分获取信息外,很少真正让学生花时间去do the project,他们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其实,这完全是对新课标的一种误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do to learn”,而“do a project”是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他们的project的过程中,他们会查资料、找信息、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了综合语言技能和能力,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贴近社会和生活的project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笔者本班的学生在上个月完成的project—making a handbook of happiness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happiness(幸福观)这一价值观有了很深刻和很真实的体会和思考。

(2)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的目标、浓厚的兴趣、愉悦达观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素质的人才。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品质,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在情理之中了。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学生就具备了长远发展的素质。

(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的培养既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又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培养学生积极的交际态度,提高交际效果技能,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源于文化,因此教师要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意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包容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1)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高中生正青春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情感丰富而又敏感的时期,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学生,尤其是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亲近、接触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的优点;耐心、真诚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朋友式的、互通有无的师生关系,提倡自由讨论、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每天阳光灿烂地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阳光、快乐、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2)教师要有科学、有创造性的课堂设计。课堂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方法和过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过程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并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问题的设计、作业的布置要围绕目标进行;要有科学、巧妙、有创造的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前做好习案和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备课、学案和习案的准备决定了课堂的效率。学案和习案是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清楚本堂课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所需材料、课堂设计、巩固练习和课堂延伸等。书面形式为最佳,因为纸质习案直观、明确,学习时可记录、还可复习,不同层次的学生还有选择性。

(4)教师要做好训练与检测,反馈与评价相结合。有讲、有学即有练,没有训练的教学,学生就没有内化、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一定不是高效的教学。

练习即巩固;有学、有练,就一定要检测,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检测教学的效果。通过练习和检测,学生可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弥补不足之处。训练和检测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内容必须包括教学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要注意能力的训练,形式也可多样化,选择、填空、简答、默写、复述、改写等多种形式并用,要有创造性地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做到知识与技能力并重,这样能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学效果。

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学生完成了project,老师可以先在班级上相互欣赏、浏览,这是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然后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present their project),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就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对学生的作品多指出优点和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有些练习让学生自己核对答案、改正错误、查找原因,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意教学细节,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细节决定成败。一堂课如果有一个恰当的、与课堂内容相映衬、衔接自然的导入,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导入可以是游戏、提问、图片展示、一段VCR或一首歌等,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头,有助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声音、动作、肢体语言以及语速的变化,或一个幽默的故事都是保持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有效手段,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成为学生眼中的一个有魅力的人。

此外,美观的书写、详略得当的板书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也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大方、得体、亲切的形象会让你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5. 合理利用资源和媒体、教具。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录音机、录像机等,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卡片、电影等等视觉或听觉手段,促进学生课堂学习。

除了教材和练习、试卷、教师也可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6. 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素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坚持阅读各种英文报刊,坚持收听各种英语广播。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更新,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参加“听课”、“评课”,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在思想上、知识上、教学能力上不落后,与时俱进。一位知识渊博、见多识广、风趣幽默,而又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研教改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43.

[2]杨国斌.聚焦课堂追求高效[R].湖南: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

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 篇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高效的教与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有效教学的界定

(一)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

2、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

3、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 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二)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

2、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内涵界定:

从“教学”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即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有效”来看,有效教学表现

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有效果——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

有效益——教学目标是否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有效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产出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扭转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状,使教师的教学在“高效教学”等科学理论指导下走出误区,踏上坦途,真正实现“为学而教”。

2、通过研究,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寻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操作策略,使教学在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追求有效、高效、优质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树立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使课堂教学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而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4、通过研究,让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促变,在变化中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通过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研究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改善教师的管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出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1)改善学习方式。①自主探究要有成效。要抓好定向探究,也就是在关键处探究,要使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形成互助互补,相辅相成。②合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合作过程要有组织有分工,还要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③动手实践落到实处。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和课内外实践性作业。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应优势互补,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感悟。

(2)改善管理行为。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参与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应尽量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即思维的认知参与。如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等。

(3)改善教学行为。有效实施事先作好准备的目标和内容,机智处理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要注意价值引领,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3、“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教学评价策略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这里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通过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使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现激励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呼唤真诚、个性化的评价,而不是过多是非不分的含混之语或是廉价的表扬,从而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六.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题阶段性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形成课题论文评比和结集、有效教学案例集)等。

1、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关注影响高中教学的因素及其变化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课堂教改相关成果信息;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科特点,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分项研究,分层次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矫正行动策略,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基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

5、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主要过程

1、课题准备、论证开题阶段。(2013年9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起始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成立学科课题研究组,分解课题研究任务。撰写课题方案,进行开题并完善研究方案。深入本校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积累资料,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组成员分析处理调查资料,侧重分析高中化学课堂低效教学的现状与成因,提供调查报告,完成阶段研究总结。

3、过程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课题教学论文;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对课题组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4、结题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教案专集。

八.课题研究成果(成果推广及影响)

(一)论文集一本。参与研究的教师积极反思自我的教学,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详细情况如下(论文目录)1.浅谈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 …侯宏泉

(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2.高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施的科学探索……………………………………侯宏泉

(发表于《科教新报》,报纸未扫描)3.浅谈电解题的解题策略………………………………………………………李承虎

(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

4.浅谈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李承虎(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

5.建设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刘昌友 6.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王盛决 7.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杨德智 8.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一点感悟…………………………………………………杨金凤(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

9.浅谈电解题的解题策略…………………………………………………………………李承虎(已经参评获奖,证书还不到)

10.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陈 霞

2、教学案例集一本。(见资料包)

3、《考前阅读资料》 2本(见资料包)

4、《高三教学化学试卷》一本(见资料包)

5、《卡测》一本(见资料包)

6、教学比武获奖,2014年9月11日,常德市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在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举行,我工作室教师杨金凤在会上了一堂观摩课《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杨老师的课准备充分,设计巧妙,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荣获市级二等奖。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我们的研究是有限的,毕竟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无止尽的,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教学模式的体系化建设我校化学组还有待提高,如何形成我校特色鲜明的化学有效教学还需不断的完善,更为科学考试、练习题库还有待建立,因此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推动高效教学的研究,争取让我校每一节化学课都成为有效的课堂。

1.继续加强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达到让教和学高效统一。2.教师反思可否形成更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文字和文章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今后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明确目标;了解学生;创设情境;双边活动;反思

一、明确的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构建高效课堂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也就是说,教学设计者在开始设计前应当回答,“在教学之前,学习者能够做什么,而在教学之后,他应该能够做什么?学习者在教学之后到底应该有什么变化?”所以,教学设计必须确立清晰准确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是明确的、具体的,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因此,应使用明确的语言表述教学目标。如表述不清,将影响教學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安排和采用,将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中考对不同教材内容应达到的要求,恰当选择行为动词来明确地表述应达到何种结果,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度性。而准确的目标定位来源于对教材的驾驭和对学生全面的了解。

二、全面了解学生,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才能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而且要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物理问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三、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师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为当今信息时代和新的世纪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使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充分认识到“科技兴教”是改革的主流,认识到教育与科技、信息相结合是创新、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主要途径。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多媒体电教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建构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体现教学的生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利用实验进行物理教学,创设主动探究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物理探究性实验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有效的双边活动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物理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教学其实就是教与学,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相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师设计一堂课,必须要注意明确目标,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注意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过程,逐层诱导深入,理解巩固,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导人,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到好处地发挥主导作用,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因此,课堂上只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或者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是错误的。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的高效。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

教师在设计导人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人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物理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六、不断反思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教师经常对教育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日趋优化的教学活动。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言行,是达到不断提高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特别强调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在反思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反思后记、相互探讨、行动研究等。且行且思,使教学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和规范性。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良的师生关系肯定是教不好学生的,同时会让教师对上课失去兴趣,并且厌恶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尊重的基础上的。通过交往和沟通,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都得到充分发展。“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亲近、喜爱老师,才能对其所道笃信不疑,潜心研习。在师生亲密的合作中让学习事半功倍。

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将会使师生身心愉悦,受益良多。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打造新课程的物理高效课堂 篇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物理教学工作更是不可例外。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最终整个课堂教学质量,而每节课上得成功与否,与课前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合作备课标,还要备教学资源、备教法学法、备训练,需要精心准备许多内容。总之,引导学生预习和教师本身对教材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课前的准备可以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加清晰、流程更加流畅、运用更纯熟。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载体,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使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计划性、预见性和目的性,以保障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地开展。新课程改革不仅鼓励学生加强课堂交流与合作,尤其强调教师要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这就体现在教师的集体备课中。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们以提高课堂质量、节省课堂时间为最终目的,要求教师集思广益,真正做到个人自备─集体交流─个人整理,通过这一过程让每节课都能得到创新和提高。在备课阶段,应倡导将学生拉进备课队伍,与教师共同制作课件,使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教学更加高效。

二、合理安排课堂,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标要求,不断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三个紧密相连的教育目标而努力。与以往物理课相比,新课标在教学方式上要求加强学生知识获取过程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力求做新课程的“研究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例如,以往我们在教授学生一个定义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现在却更加注重让学生知道这个定义是怎么形成的,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正确利用它,培养相应的运用能力;同时,要用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精心设计练习,完善素质教育质量

在我们不断为实现素质教育而努力的进程里,如何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作业数量的情况下,使作业质量变得更高呢?这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物理教师而言,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避免重复的练习,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熟练掌握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要考虑学生对于问题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配合他们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积极地思考。通常,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获取与理解存在个体差异,这时候需要教师耐心地照顾学生的差异与情绪,有针对性地帮助、引导他们。教师在设计练习作业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作业,使作业真正实现有效性。设计相关的小游戏是个不错的方案,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当中,在答题过程里,让大家的思维不自觉地快速飞转起来,当游戏结束的时候学生的练习也顺利完成。在这样的练习中,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获取知识、取得小小成功的愉悦感。一节看似简单的练习课,却同时完成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三维目标。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把握教育成败关键

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每名教师都需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和谐的、高质量的教育。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前提。在课堂外,尽量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的生活,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主动探知他们的内心世界,充分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生活,这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不懈追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客观平等地看待全体学生,及时地给予表现良好的学生充分的表扬和认可,同时,对于所学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学生应该因人而异,化难为简,循循善诱地、耐心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这样的真诚带给了他们感动,带给了他们尊重,带给了他们愉悦积极的情绪。我们知道,一节课所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是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形成和发展高尚情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

五、不断反思教学,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及时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2]反思的过程也是自己的智慧再次被激活的过程,作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教学反思的习惯,那么即使他拥有数十年的教育经验,那也只不过是数十年地重复同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反思无疑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善于从镜子中看自己,反思自己的得失,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如通过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或是教育心得来提高自身的课堂质量,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性成长。同时教师要注意,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表达上,要将反思的内容、结果重新付诸教学实践,进而改进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们要自觉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接受新思想、新方法的洗礼,满怀热情地投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前提下,用心建设愉快的、有序的物理高效课堂,更要做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摘要:教育改革是动态的、持久的过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需要。为打造高效、优质、和谐的物理课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向前走。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合理安排课程,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精心设计练习,与学生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新课程中的高效课堂 篇8

一、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1. 建立洋溢英语氛围的教室。

教室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 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教室完成的, 因此教室的布置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心理产生影响。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物质环境, 让学生在教室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息。老师可把教室墙上的标语改为英文, 如:N othing is im possible./W e are the best!也可张贴学生制作的各种英文卡片, 如:Self-introduction/M y fam ily m em bers;甚至还可把班里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写成英文版本。在每次考试结束后, 教师还可将学生优秀的书面表达制作成简报张贴。如此以来, 学生在心理上就很容易地接受英语学习, 并且也愿意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了。

2. 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 其使用形式通常是以听、说、读、写开展的。而听说更是基础和关键, 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 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者,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就能为达到这一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时, 不仅在课堂, 甚至在课下, 都应多和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小到日常生活话题:如, 早、中、晚的问候和打招呼, 学生生病的询问和关心;大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评论。教师经常走到学生面前, 用英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谈, 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和流利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会加强。教师可以想象一下, 置身与四周布满了英语话语的教室, 耳中塞满了英语的对话, 一定会让人产生错觉, 以为待在英国或美国了。

二、把握教材, 为学生语言学习实践提供全面指导

教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和制订目标, 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 不仅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 更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1. 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

充分挖掘和整体利用教材, 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性特长,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每个单元进行仔细解读和精心提炼。需要拓展的, 可以适当增补, 如:W arm ing U p中的事件发生背景、人物时代背景等的介绍。内容难度太大的, 可以适当删减, 如:每个单元中的speaking, talking, listening某些话题和部分材料。单元中部分环节联系不紧密的, 可以进行重组, 使之更具连贯和完整。通过这些方法, 挖掘教材的语言结构、交流话题和文化信息, 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素材。

2. 依托教材, 开展英语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明确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定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的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将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意识有机结合, 教师可以在语言教学各个阶段、环节进行。如:Book 3, U 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中国的各种节日及其活动, 然后再利用图片或是视频介绍西方的节日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和风俗习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开展一次体验西方节日的活动。如:带来为万圣节准备的南瓜, 学生亲手做的复活节彩蛋等。相信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 学生不仅对课文的语言知识充分掌握, 而且也加深了对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

三、掌握好正确的反馈和评价

优秀的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成长的,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表现, 教师要给予及时准确地反馈和评价, 把握好这一点, 将会巩固高效课堂, 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通常教师的反馈形式表现为以下几种:针对学生回答内容或是形式的对错进行的反馈。如:I don't agree with you./I don'tthink you are right;或是围绕学生所涉及的话题和观点作进一步的评论或是追问, 进而促成师生对话。如:W hy do you think so?Ifyou were…/A nything else?评价话语也多为Y es, you're right./W elldone./V ery good!/Thank you!这样单一的反馈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师生互动的质量, 又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考虑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下使用不同的反馈和评价。如:面对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的回答, 可考虑适当延长对学生的回答的反馈时间, 从而保证学生话语输出的质和量;两个对话的学生, 没说两句, 就停滞了或是结束了, 这时教师可随机应变, 将自己也融入他们的交流中, 既保证对话的继续, 又将自己的反馈和评价运用其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 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 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应始终牢记这个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取得师生双赢的目的。

摘要:教师经常走到学生面前用英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谈, 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和流利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会加强。

关键词:营造气氛,创设环境,挖掘内涵,反馈评价,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 篇9

这是一堂高三复习课, 课题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课前先发给学生预习单, 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预习单上根据这一节的知识点, 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和自学后的要求。例如:阅读课本50页1—2自然段, 归纳生长素的作用特性。通过课前预习, 使得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考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对于在以前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地方有了印象,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教师需要通过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方向和方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的问题, 应当都是那些涉及章节核心的问题, 或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 需要精心的选择与创设, 不能流于形式, 图热闹。这堂课我通过活动单, 将重点知识设置为两个活动, “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和“理解生长素类似物及其作用”。其中生长素作用的三大实例和相关实验的考查是重要考点, 所以在活动中首先请学生结合图解, 解释植物茎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例如 (1) 植物的向光性:

设置的问题契合考点,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而且通过坐标图形的设置, 使问题更加明确, 坡度小, 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 便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实验考查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所以在活动二中特别设计了实验“探究2, 4—D对洋葱根生长的影响”, 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1) 请绘制一个曲线图, 能直观反映2, 4-D对洋葱生根的作用特点。

(2) 分析实验结果,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 结合自己的分析, 请评价本研究方案。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在活动一有效完成的基础上, 有梯度的渐次推进。从学生之前的看图、识图, 到本题的根据数据画图, 并且结合图形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学会设置自变量的正确范围, 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 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根据活动单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动,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 每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活动单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研习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由于存在着知识积累及学习能力的差异, 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有深有浅, 通过讨论可以为全体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让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 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示,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 引导、调控课堂讨论活动, 从中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启发、带领学生思考, 引导探究思路, 指导思考的方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并请其他小组来评价这一结果,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认真聆听, 随时准备纠正错误, 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气氛, 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 更好的融入学习过程, 有效地进行学习。在讨论、汇报、评价中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教师可以重点讲评, 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在每个活动单元完成后都设置了及时巩固, 这既是对重点内容的巩固训练, 又是对核心知识点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并及时反馈, 同时还能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将知识的掌握向能力提升转化。例如, 在活动一后的及时巩固中精选了两道习题。第一题是活动一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明确生长素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 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 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第二题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得到提高。通过这一环节的讲练结合, 及时反馈, 教学达成度高, 并能有效的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后的高效语文课堂 篇10

站在新起点, 开拓新局面, 实现新跨越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也是实现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是永恒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每一位教师都在亲身实践探讨研究, 他们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灵的感动和成功的收获,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使课堂真正实现生命与生命的交流, 使课堂教学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一、课前预习学案的重要性

学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 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既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 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为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提供材料和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它更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作用, 从而实现课堂高效。只有在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学生的学习得法, 学生尽快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才能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低效率, 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 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案既然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设立的学习方案。那么它的设计的指向性要强。它既要符合教学要求, 也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 要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为学生提供帮助, 使学生明确目标,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规律, 进行有效学习,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互动学生的自觉性

高效课堂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 让课堂生动起来, 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样, 心旷神怡、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教师的作风要民主,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作为教师, 应遵循教学规律,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教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 不能只面向少数优等生。可以分几个层次发问, 由浅入深,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随之高涨.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 不是积累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相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以获得新知。教者尤其要注意课堂教学最佳时间的有效利用, 也就是要把有效时间用在刀口上。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 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彻底改变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丰线, 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 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 精讲巧问, 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三、课后整理知识的牢固性

成功的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整节课的内容, 有利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会从大量个别的:实例中,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掌握, “会学”的本领。因此, 学案上应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完成达标练习后及时反思本节学习状况, 如主要方法、规律的总结, 疑惑问题:知识的整理和探究等, 并独立构建章节、单元知识网络, 形成系统知识体系。事实表明, 学生自己概括的概念往往掌握得更牢, 自己总结的规律更会灵活运用。

总之, 要想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让学生学地快乐, 学也轻松, 教师还要多读书, 多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新课标”要求我们更新思维、更新理念, 树立一个“大语文”情怀, 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 给学生一个准确定位, 给教材一个准确定位, 把新课改的理念精细地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只要做到这些, 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 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晓林.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M].中国三峡出版社, 1997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 l997

新课程下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篇11

一、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对每一堂课都进行科学规划。《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必须首先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对学期、阶段的教学进度、每专题、每节教学重难点、每堂课的教学效果等作出规划,甚至使用的资料、随堂学案和练习都要考虑周密。教学中,教师必须搞清楚本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必须了解学生的现状和知识基础情况,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进程进行调节。一般来说,难度不大的内容,可通过加大密度来调控。课堂密度的加大,随之而来的是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目的还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调节原则首先是看学生的需求,然后是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

二、构建“民主化课堂”,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善于使用激励机制。

李镇西老师曾说:“只有发挥最大程度的民主,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要用微笑、和蔼的目光与学生交流。如果经常用余光去关注一下讲台附近的一些学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注视范围内的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可是那一范围之外的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定偏差,他们往往是放飞了自己的思绪。这说明关注很重要,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产生一种心电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

鼓励后进生回答你的提问,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适合后进生回答的,鼓励后进生回答你的问题,这些后进生答出问题后,就会产生自信,自信有了,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课堂里,应该让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这里的轻松不是说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和学习的内容。

三、牢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不再是过去的封闭式、预设性课堂,而是开放的、生成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要给以肯定,给以鼓励。然后分析原因,通过和他们对话,洞察学生的思维,及时找到“症结”,快速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展开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过程,就是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是孩子们的信任与满足,和一种在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课堂文化。

在师生互动上,注重谨防“独角戏份太多”的问题,即“教师嘴讲口干舌燥,学生耳听水泼不进”的尴尬局面。新课程需要广大师生在历史研习中迅速养成“多器官协同作战”的惯性,具体要求为:“让师生的情感动起来”;“让师生的嘴巴动起来”;“让师生的双手动起来”;“让师生的眼神滋润起来”。如此才能师生友好合作,教学相长,在较为短暂的三年内实现学生素养的快速和茁壮成长起来。

四、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不少研究中外基础教育的学者都曾经对中国学生的课堂提问习惯表示過担忧,有人甚至断言:中国孩子的提问能力正日益减弱甚至消失。不论这是否危言耸听,但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害怕学生问题提得散,影响课堂进度,不愿让学生提问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一切以教科书为中心,一道题目重复做,一张试卷做多遍”的初中应试教育模式之影响深远。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养成良好的“问问题”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而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不敢提问,也不会提问的现象的学生也的确是大有人在。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要在思想上转变学生的观念,鼓励学生不怕出错,敢于质疑问难。

新课程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篇12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前苏联教育专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时, 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难以得到发现, 没有发现与创造性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的创新。数学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由于教师本身经历过传统教学模式, 因此传统教学的方式以及理念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 所在教师难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获得突破。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这一点需要逐步推进。观念影响行为, 在数学课堂中首先应当减少教师在课堂讲述过多而引起的学生参与少引发的需要学生做大量课后作业完成教学任务的后果。解决教师忽视学生情感、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教学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题,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探究, 或者组建小组讨论问题, 而不是一手包办, 让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比如:已知a≥0, b≥0, 且a+b=1, 求证: (a+2) (a+2) 十 (b+2) (b+2) ≥25/2。该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很多, 可以作为课堂讨论教材供学生参考。教师可以讲述该题的基本证明方法, 其次建立讨论小组, 并提供小组讨论的方向比如二次函数的求最值、三角代换、构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径。小组在讨论中发散思维, 这样学生就不会局限于题目的唯一解答方式的固定思维当中。对于学生来说, 掌握题目的思考方式远比掌握题目的解答方式重要的多。俗话说的好,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数学的思考方式与理念, 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道路中走的更远更久。

二、数学教师要大胆的探究学法指导的规律

21世纪竞争依托的更多是团队的竞争, 当前单打独斗以及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变迁。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学校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个人, 不过这些人应当将为社会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做高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我们不难看到之所以课堂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课堂时间占用的过长,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独立思考以及行动的缺失, 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数学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归纳与总结, 该方法的学习同样可以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次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知识划分过于宽泛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 教师需要对范围进行划分, 并在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中加以指导, 对学生卡住的地方进行指引, 帮助学生进步。数学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能够建立清晰的轮廓, 是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教材, 了解数学。

三、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更要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意见》中说到: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 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 学习的愿望就越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到:求知欲望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引起, 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以及热情, 就要让学生发扬自我个性, 展示自我情怀。当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与探索者, 自身内在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 成功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就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动力是学生主观意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动力。例如, 学校要建设操场, 但是够买多少材料需要对操场建设面积以及操场中其他设备进行考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操场的建设当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操场进行面积测量, 在图纸上画出各种运动场地所需的面积, 进而对所需的建筑材料继续计算。学生在操场的建设过程中, 既掌握图形的绘画以及设计, 又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同学之间的合作建立了友谊, 这些对学生的成长是大有助益的。

四、建立实战课堂,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改的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作者认为, 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实战中的动手能力, 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加强班级团结。此外, 学生在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减少学习的压力, 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身数学水平。安排实战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安排的实战课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水平、基础等进行分析, 合理分组, 最好能够将每组中优秀与较差的同学都具备。实战课前, 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述课程任务, 以及活动流程, 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能力。在活动开始后, 教师要适当参与到活动课程中, 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以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五、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 教师要减少参与到学生活动的过程中, 客观因素上减少学生依赖的心理, 加强学生主观能动精神。其次, 对教学方式多元化适量而用, 过度重视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忽视课堂内容是不正确的。教师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 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 加强学习氛围。但是不论是教学方式以什么样的形式改变, 其服务的核心应当围绕着教学内容开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指导, 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尊重,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 初中数学建立高效课堂需要革新教育理念, 在现有教学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的水平以及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 是我国教育走在国际教育的道路上。通过对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改善、教学兴趣提升训练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完成教学目标。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想要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 有必要对数学课堂进行改革。加入新理念教学是必要条件, 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状况, 即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本文主要阐述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 希望对有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吉莉.初中数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 2014, 12, (36) :198-203.

[2]卢瑞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3, (35) :65-66.

上一篇:企业会计制度创新下一篇: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