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共12篇)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篇1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的教育理念, 简而言之, “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命脉,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关键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 这是前提;二是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这是主体。
下面就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激趣课堂, 散发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里, 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 开端注重引趣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 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 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 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 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 “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 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 连学困生都不甘示弱。在教学时使用分组竞赛的形式,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提高小组的合作能力。
3. 刻意求新, 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 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 课堂每次都是一样的, 让学生感觉到没有变化。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求新求奇。也就是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有新意, 抓住学生求新心理, 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 你就会受到欢迎。
二、多样课堂, 提高效率
1. 教学手段多样的策略
任何一成不变的方法手段都是不能够适应教学要求和各类学生的, 甚至是一种手段也不可能永远适应一个学生, 因为学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 经过长时间单一乏味的练习之后, 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习的“高原现象”。所以, 在一节课的教学之中, 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出发, 多角度多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手段运用要适当, 不可过多过滥, 本末倒置。
2.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把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能够真实地引入教学过程, 教师才会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才会充满智慧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 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提问和讨论,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 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师生间、学生间探究式的合作性交流的主要形式。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 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
当然, 有效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更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地开展自我反思, 进行反思性教学, 不断促使教学更加有效甚至高效。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作为反映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策略, 理应为我们教师所重视, 并落实具体措施, 从而打造出一个个高效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篇2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通过高效的备课和正确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教学做到精细化体现出高效的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效;五备;三个环节;四个步骤
一、课堂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改革已实施多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的转变思想,将以前那些不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不断的完善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够只是注重教师的教,更应该把眼光放在学生身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开展“四会五有”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实施“五四三”教学管理模式和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强力打造限时高效素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以这个教学改革为目标,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失败中求经验,在稳定中求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前进。
二、精细化高校课堂的实施目标
“精细化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三、精细化高校课堂的实施方法:
要打造出精细化高效课堂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深刻贯彻“五四三”模式,从课前准备到组织教学以及教学成果,都要下大工夫。
1、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理念,备中招,备学生,备教法,备反思。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
备理念就是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充分领会三维育人目标的同时,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到课堂上,跟据新课标的内容,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
备中招就是在备课的时候,眼光要放开、放远,要将教学内容与中招的要求统一起来,做到教学有明确的目的性。
备学生就是要熟悉自己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换位思考,弄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结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分层次教学,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准备适合他们的知识教学。备教法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合适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只有方法合适,教学内容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备反思,总结每节课教学当中的心得体会,包括优点与不足,将优点保持下去,将不足不断的完善。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好三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的复习课前的预习,这一项是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节课的一个准备过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要预习,通过预习能学会的内容,课堂上面就不再多讲,只讲那些学生通过预习仍然不懂的内容,这样的话可以将每节课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并且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做一个提升。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切合学生课前预习的程度,只将预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学生予以解决,少重复或者不重复那些较为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复习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每节课最后剩下10到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来消化领会本节课的内容,做到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下要求学生将课堂内容再进行细致的复习。通过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在对学生学法上面也要突出高效课堂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要定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学习的目标,不能要中庸思想,这样导致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从而降低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还会使程度低的学生感到学习很吃力,久而久之导致他们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
明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每节课他们所要掌握的内容,这要求组织教学时候要有条理性,要让学生容易接受,调理清晰学生才能直到哪些是要掌握,哪些是要了解。
严检查,严格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定期抽时间对学生这阶段所学习的只是进行检查,通过小测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对教学进行反思,最后不断修改教法和学法,达到优化教法学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勤复习,知识掌握住了还要经常复习,通过不断的复习来充分消化已经学到的知识,并且将知识牢固的记在脑子里通过复习得到强化,这样就不会形成今天学明天忘的尴尬局面。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朴实;互动;有效反思;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供了可能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现状
目前,在教师层面上,我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了解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了解的占75%,知道一些的占25%,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一些难度的占88.6%,没有难度的占11.4%,难度很大的没有;(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4)84.3%的老师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15.7%的老师了解一些;(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的占85%,主要原因是有部分老师;(6)知道上好一堂课所做事项的占96.8%;(7)92.5%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8)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9)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98.9%;(10)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94.6%;(11)全面理解提高课堂有效性出发点的占95.7%;(12)全面熟悉设计有效教学情境原则的占94.6%等。
针对以上现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高语文课堂的朴实性
语文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要求老师知识和能力都面面俱全,那也不太现实,所以人类运用高科技并触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多媒体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现在大部分语文课堂都使用课件,借助音乐和图片升华情感。还有一些教师甚至以是否使用课件作为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和理念导致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大大降低,课堂教学形式浮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语文能力。因此,本文认为我们的语文应始终姓“语”,“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必不可少的八字宪法,要充分地运用文本,利用文本与学生之间对话,而对于课件则应该秉承当用就用,可选时就不用,不当用时坚决不用的原则。
语文课堂要朴实,教师还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怎样学,我们怎样教。这样的课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加强师生课堂对话互动
加强师生课堂对话互动,以生成情感和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要在互动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语言。这种对话是基于充分朗读、体验、感悟的对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互动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
例如,在教学《春日偶成》一诗时,请学生把古诗读准读通以后,笔者就提出一个直奔作者写诗动机的大问题: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找到“乐”字。“乐”是这首诗的灵魂,于是在“乐”的笼罩下,学生开始“乐在诗中”地寻找能让诗人“乐”的美景,开始“乐此不疲”地在诗中寻找能让诗人偷着乐的理由,最终体会到原来作者是在美丽的春景中自得其乐。
(三)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反思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的进行。实践证明,创设充满新奇、富有情趣、极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心理倾向,对增强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
在反思时,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简单地说,反思,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对教学结果的总结和探究过程,是对出现的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的活动。
(四)用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渴望正面评价,是中小学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常把老师的鼓励性正面评价视为最具权威、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进步或点滴成绩,都要慷慨、及时、得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中感受欢欣,意识到自身价值。
三、结语
有效教学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衡量的一种标准和方式。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有效率和效果。为了确保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参考文献
[1]顾九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10(9):56-57.
[2]方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浅析[J].基础教育研
究,2014(14):44.
[3]李建文.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理论,2013(6):236-237.
[4]常丽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3(28).
[5]许兴华.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
实施链式教学促进教学高效 篇4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和教师要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要努力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 改变满堂灌、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的方式, 大力提倡启发式教育, 推行研究性学习。”因此要深入课堂, 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范式, 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难题, 有时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知识点十分多, 有时还很零碎。但是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却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鸡肋”。因此, 我们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点链接起来, 以“动一发牵全身”、“震一点动整链”的基本思想来组织教学, 来运作数学课堂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基本范式
1. 概念界定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 可引申为模式、范型等, 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特定时期对其研究成果的简约概括。科恩认为“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我们眼中的范式是指实践过程中大家都比较认同的一种教学规范。
教学范式则是指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 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最稳定的要素、最本质的规律和最应遵守的法则等的综合呈现。
链式教学就是要把一个个知识链环 (单个知识点) 、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链接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并为后继学习安置开放的链接点。
2. 理论依据
(1)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的过程, 就是通过学生主动地认识, 将教材中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一个个知识链环、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有效链接, 并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2) 人们头脑中的数学体系是不同的。在数学家或者对于数学非常精通的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光滑的球面, 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很多条途径通向另一个知识点;在对数学稍微精通的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网状结构, 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有若干条途径通向另一个知识点, 但是不如前者多;在大部分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树状链式结构, 较大、较粗的环象征着对些知识点掌握熟练, 较小、较细的环象征着对此知识点掌握不好。因此, 根据经济学中的等边际原理, 若要取得成绩的最大化, 在较短的时间内, 应该针对学生较弱的环节分配时间和精力。
(3) 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 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递进发展的链式结构整体。一节课中往往有许多看似零碎的知识点, 其实都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形成链式知识, 再把链式知识结成一个网络状的整体。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甚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以最基本的要领为核心, 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用“份”的概念把乘、除知识, 倍的知识, 分数知识, 比和比例知识及解答有机地前后链接, 左右沟通, 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难度并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基本结构
链式教学从一节课来说, 就是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特点, 将课堂分成几个链环, 把每个链环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小环节, 各环节相互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周期内, 用一个个教学高潮来调动学生课堂注意力和思维参与度, 所以这个成链式的教学过程中, 还要包含有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将一节课串联起来, 犹如一串链珠, 将整个教学内容连贯的呈现, 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基本结构图如下 (见图1) :
链式教学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环节, 它既注重每个环节的知识结构组织, 又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知识链环、思想方法链环的相互贯通, 教师在巧妙运用各种手段组织知识点的时候, 也可以使其中某些环节变成调节课堂气氛的教学高潮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 更有开放的链环随时可接前链后, 为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 预埋了可供链接的点。
4. 主要特点
数学链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大环套小链, 环环链接, 结链成网, 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环节流畅, 动一环全链共震。注重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整体教学, 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对后继学习的铺垫, 强调学新温故, 知新延后。具有较强的逻辑结构。
5. 主要功能
实施链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学习数学知识, 使学生的知识链越接越长, 越链分支越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也能前后链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构是多链绞合, 多向延伸。通过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减少重复复习的时间, 降低后继知识学习的难度, 从而向低负高效发展。
6. 操作策略
(1) 解构与建构之策略——学新温故
小学数学有许多教学内容都由几个知识点组成, 在实施链式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用探究、操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剖每一知识点, 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和链接性, 而且这节课中的知识点一般都与已学过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教学时我们在注重对新知识点的解构中, 也十分注重对新旧知识的整体的建构, 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在链接关系, 促进学生在大脑中结链成网, 组建知识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习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复习旧知, 扩大并增粗旧知环, 使知识之间路径畅通,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2) 寻根溯源之策略——有效链接
不少学生在掌握某些数学知识或方法的时候, 常常表现为一种点式的、孤立的记忆, 这样的收获或者只感知了某些知识之间的浅层的联系, 而缺乏对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的把握, 即缺乏一种建构意义上的链式结构, 因而, 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很不合理的, 很不完善的, 这样的认知结构不具有模型的价值, 即不能有效地促成一些较复杂的问题的解决, 不能有效地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服务。如果运用知识链来深入研究, 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网状结构链, 而且能为后继的学习预留可链接开放的链接点。
(3) 习新与铺垫合一之策略——知新延后
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十分重视新知的探究和巩固, 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只构建了一条以当天知识为终结点的单一知识链, 这样断点链就无法开成共震之功效。因此在教学时要关注每一环节中的知识节点可以与后继学习的哪些知识节点相链接?要为后继知识节点预留开放的链环。
(4) 知识方法经验融合之策略——多链绞合共进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课程教材体系的二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链是明线, 数学思想方法链是暗线, 其实还有一条活动经验链是辅线。对于数学基础知识老师们大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扎实施教, 而对数学思想方法链、活动经验链的构建往往不够注意。如数学中常用的转化的思想、最优策略的思想老师在教学中常以点式出现。其实它们都是依附在知识链上的两条重要的暗链, 与知识链绞合共生。
摘要: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 但是学习中往往以知识点状态出现,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降低了教学效率。链式教学就是要把一个个知识链环 (单个知识点) 、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链接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并为后继学习安置开放的链接点。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点链接起来, 以“动一发牵全身”、“震一点动整链”的基本思想来组织教学, 来运作数学课堂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5
高 效 课 堂 实 施 计 划
大力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实施课堂评价方法改革、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为此,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建和谐幸福校园为主题,认真践行十八大教育重要思想,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区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立足学校现实,围绕“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创建高效课堂”和“优化校本教研”三个重点工作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
三、目标任务
1、构建高效课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
2、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
4、引导教师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强化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一直是我校的管理亮点,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做细做实常规管理工作,夯实教学各个环节,使教学常规管理进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提高常规管理的档次和水平:
1、加强备教批辅评研的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教研室下发的规范要求做好教学过程的常规工作。要做好个人的备课,突现出个性化教学风格,致力自我探究、自主发展、自己创造,严禁一切拿来主义行为的发生,防止只备不用现象的发生;要控制作业的量,克服作业设计呆板、重复、单一的现象,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多样性,让作业评价成为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习、教学相长的助推器;加强对学生作业书写的规范性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查漏补缺,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按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对教学研究达到自发的境界。
2、结合特色创建,开展学科竞赛。继续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人人参与,抓实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各教研组本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学习生活的学科竞赛活动,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活动前要制定活动计划报教务处审核备案,活动后要及时反馈评比和总结,确保活动效率高。
(二)开展教学竞赛,创建高效课堂。
1、我校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已历经几年,为展示各教研组创建成果,本学期,在全体教师中举行“我的教学亮点”的教学研究活动,每位教师展示突破教学难点或突出教学重点的教学听课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展示教师风采。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学科教学竞赛活动我们将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参加比赛,参赛教师要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确保竞赛成绩优异。
(三)规范教研活动,优化校本研究。
1、教研活动坚持间周一次,做到六有:有主题、有准备、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总结、有实效。每次的教研活动安排一名教师做中心发言人,在认真研读教材,解读文本、组内上课的基础上,全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学校将完善对教研活动的记载和考核。
2、各教研组要认真筛选研究专题,拟定研究计划。研究专题要突出“实”和“小”,这是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的重要保证;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教师共同拟定一个科学而具体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教研组计划,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后续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开展扎实的研究过程。教研活动要有延续性,形成系列。每一次教研活动前要针对性地收集好理论材料,这样既为教研活动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又可根据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和领悟,这样有准备的参与,研究问题的深度才会提升。每一次活动要能围绕一点开展研究,既有对问题的思考、审视、分析,还要有问题的解决策略。活动后应及时加以反思,将学习所得梳理一番,有助于将学习到的东西及时内化,扩大教研活动效益,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逐步地臻于高效。总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进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需要机制的保障和措施的跟进。要明确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教学教研工作的重心,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和课堂主阵地意识,实验教师要带头上好课、多听课、多评课,做高效课堂的引领者、助推者。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中,不断改进和调整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办学水平等方面的考评办法,为学校课改营造良好环境。
五、重点工作分月安排
九月
1、拟定新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布臵教科研工作
3、召开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会
十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培训,进一步深入课例研究。
2、语文教研组围绕研究主题人人上研讨课活动。
3、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研讨课例进行探究。
4、开展听推门课活动。
十一月
1、数学教研组围绕研究主题人人上研讨课活动。
2、对数学课堂教学研讨课例进行探究。
十二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培训,进一步深入课例研究。
2、教研组整理高效课堂建设研讨课例相关资料、撰写阶段性小结。
3、开展听推门课活动。
一月
1、组织期末复习考试、质量分析
2、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3、组织参加高效课堂建设教学论文(随笔)、教育教学案例(课例)和试卷征集评选活动。
4、撰写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总结。
淮安市宋集乡中心小学
实施愉快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的重要动力。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调动孩子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首先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的个性特征,认真、细致的组织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创设富有个性化、情感化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让美感的教育焕发出课堂的魅力;其次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再次创设宽松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开放性的教学中,实现师生合作研讨,生生共同探究,激励学生在问题教学情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学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快乐的掌握语文知识。下面具体来探究一下实施愉快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学理念要更新、教学模式要新鲜
在师道尊严,绝对权威的旧的教学理念下,老师推行的是满堂灌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没有情境设置,没有情感互动,没有生生探究,没有问题质疑,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学生只好无奈、被动默默忍受着老师机械呆板的照本宣科,由于缺乏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抑制了学生个性张扬和学生的好奇心、灵敏性,渐渐的成为孩子们的摇篮曲了,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老师无奈,学生痛苦。随着新课程概括春风的沐浴,课堂焕发出新颖、新鲜轻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室里又听到了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又听到了师生们欢快的欢声笑语,又看到孩子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了,又看到了孩子稚嫩的笑容和放光求知的眼神了,这得益于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采用协同新的教学模式:让导学案为引领,实行点题对应,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让检测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特点,使优等生做了有价值,使中等生做了有成就感,使学困生做了找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感;让诵读案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提高背诵一些名言名篇锻炼学生的博闻强识,实现厚积薄发,使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能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孩子的文学素养。
二、尊重信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过去老师以成绩好坏论英雄,会戴变色镜看问题,不能公平、公正看待每一位学生,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漠视成绩差的学生,甚至有时对孩子的一点点过错求全责备,冷嘲热讽,造成了这部分学生与老师产生了对立的情绪,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快乐,从而因为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厌烦语文这门功课。我们知道孩子也有自尊心,即使所谓双困生(成绩或品德)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家长的关爱,同学们关顾,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定会尊重、信任孩子,与孩子建立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总是会用心、用情去与学困生进行情感沟通、谈心,帮助他们去解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会因为学生考试成绩差而去冷遇他们,更不会去求全责备,粉刺挖苦,反过来往往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语文成绩每取得一丝丝进步,老师都会不吝啬表扬的话语,使他们在老师身上找到父母亲的温暖,使他们把老师作为倾诉的对象,从心灵深处尊敬、崇拜老师,并且决心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来回报老师的一片真情,把老师当成他们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由热爱老师到更加热爱语文,使原本冰冷的语文课堂因和谐的师生关系而美起来。
三、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多样化、艺术化
一个没情境、情感的课堂似乎缺点灵性,为了优化语文教学,实现教学多元化、艺术化,就要用美来点亮课堂,燃烧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调动情感,让学生亲近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1)语文老师要面带微笑,给孩子亲和力,语言要有激情,给学生以感染力,肢体语言要丰富,能使学生热情高涨,产生情感共鸣,使课堂活力四射。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语言的技巧,根据孩子的心理使用合理的语言评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敢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老师会说:“老师就喜欢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论回答的对还是错,你都很棒!”之后我发现我每到提问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孩子都一齐举起手来,甚至平时自卑、害羞的孩子。对回答问题不完整的学生,老师会说:“你很聪明,看问题有新意,如果发现问题全面会更好的”即使孩子感到没回答好,老师的鼓励仍然使心理暖暖的。
(2)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显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利用多媒体就是巧借声音、色彩、影像等,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我上《推敲》一文,我制作一组课件:唐朝诗人贾岛,在月光皎洁,夜深人静的夜晚,骑着小毛驴去拜访一个朋友,他敲门主人不在,就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他觉得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里的“推”不妥,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诵,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正在学生入境时,我提问为什么要把“推”字改成“敲”字呢?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产生遐想,感觉“敲”字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这样比起老师的讲读效果更加明显。
(3)教学手段要根据学情灵活多变,丰富多彩,例如,为了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老师可以采用儿歌法,如“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他乐,禾苗见它恼——草”;还可以采用字谜法,如:“三人同去看花——春”“六十天——朋”等;也可以采用故事法,如:影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影子”,这些无疑地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我们都可以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昌平.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J].语文建设,2012(5).
实施民主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篇7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1) 尊重学生。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自尊心极强, 自信心不足, 不善于沟通和交流, 特别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更加突出。尊重学生是实施民主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中, 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平等对待, 一视同仁,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情感、欲望和行为方式,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 (2)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 教师如果高高在上, 以威严的姿态任意支使学生, 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就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与学生平等、和睦相处, 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3) 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当学生理解有误或出现错误时, 教师要心平气和, 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 营造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敢于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改正错误中得到进步。
二、面向全体学生, 推进民主教学
实行民主教学, 要面向全体学生。同一个班的学生肯定存在差异, 教师不能只顾优等生,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收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 备课。教师备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并通过平时观察、作业检查、问卷调查和学习总结等方式, 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课堂的难度和容量进行有效控制, 以保证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 (2) 机会。给学困生和优生以平等的学习机会。 (3) 要求。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 严格督促检查, 并用好“错题本”, 认真纠错, 写好总结;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鼓励研究性学习、超前学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 推进民主教学
1.鼓励学生讲解
课堂教学过程亦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教材内容, 尽量放手让学生讲解, 使学生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讲”。如《盐类的水解》教学中, 可先以“探讨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为范例, 让学生讲解CH3COONa的水解过程, 使学生认识到:CH3COO-与H2O电离产生的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 引起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导致溶液中[H+]<[OH-]。然后, 再让学生讲解NH4Cl等其他类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 促进课堂民主化。
2.鼓励学生提问
以往教师总爱以“讲”为主, 喜欢“一言堂”, 出现了学生有疑不敢问的情况。在新课改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 在教学中应当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现自己。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突出, 潜能得以激发, 思维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敢于提问, 并提出高水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学会从“为什么”“其中蕴含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有没有新的问题”等方面提问。例如: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时,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并鼓励学生多问。如为什么没有红色铜析出?蓝色沉淀是什么?蓝色沉淀为什么会变为黑色?等等。在积极活跃的提问中解决有关教学问题, 促进课堂民主化。
3.鼓励学生动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创造条件, 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究,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课堂民主化。例如, 在学习铁与铁的化合物时, Fe2+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验中, 先让学生写出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O4+2NaOH=Fe (OH) 2↓+Na2SO4, 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 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靠近滴管口处有白色沉淀生成, 且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沉淀, 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通过讨论得出:红褐色沉淀是Fe (OH) 3, 灰绿色物质并不是纯净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而是氢氧化亚铁沉淀部分被氧化后的混合物。接着设疑:如何制备一定量的Fe (OH) 2并保持一段时间呢?学生们大胆想象, 提出自己设想的方案并动手制备纯净的Fe (OH) 2。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化学学习活动中, 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 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合作、讨论、交流, 在互动中学好化学和提高思维能力, 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促进课堂民主化。例如:在教学Fe2+的检验时, 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演示实验:先取少量FeSO4溶液, 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 无明显现象, 再加入氯水, 出现血红色。为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促进课堂民主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但仍有少数同学的溶液没有变红。教师可请这些学生给大家演示, 再请其他学生观察问题所在。大家踊跃探寻问题, 有的说是滴加顺序错了, 有的说是滴加的量不对。滴加顺序的问题好解决, 可滴加的量如何控制呢?于是再分组讨论设计如下三个实验:一个是先取少量硫酸铁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 出现血红色。第二个是先取少量FeSO4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 观察无现象, 再加入氯水, 出现血红色, 继续滴加, 红色褪去。第三个是取少量KSCN溶液, 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水, 再加入少量的硫酸铁溶液, 不显红色。让学生们交流总结, 很容易得出 “氯水氧化Fe2+后再氧化SCN-, 在滴加的时候不能过量”的结论。
5.鼓励学生自学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 一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自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 是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是促进课堂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尊重学生, 民主评价
(1) 在教学中, 要倡导民主评价, 不断地激励、引导学生。①把握评价的恰当性, 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值得肯定的, 不足之处是要纠正的;②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分别给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 使评价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③运用多样性评价, 综合运用鼓励的言语、眼神、微笑, 机会的提供, 成绩的展示等方式, 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④ 坚持评价的参与性, 鼓励、指导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 在学习成绩评价中, 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学生人格。坚持考试成绩不公开, 公开表彰先进, 个别指导后进。
坚持课堂教学民主化, 是对传统“满堂灌”教学的突破, 是新课改的需求。在民主教学、民主评价的良好氛围下,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得到激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积极推进了高中素质教育。
摘要:课堂教学民主化, 尊重学生,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师生相互讲解、提问, 共同合作交流、评价,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民主教学,民主评价,主体地位,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实施有效教学,给力高效课堂 篇8
一、设计生活式问题, 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 我们知道“按比例分配”是在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 因此, 我创设了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 “我们班某位同学的爸爸和他的朋友合办了一个服装厂, 当时爸爸投资了10万元, 他的朋友投资5万元, 结果他们一起赚了15万元. 提问: 1. 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 说说你的理由. 2. 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 你是怎么想的? 3.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 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较深刻.
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在课中或课尾进行. 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 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 你们知道吗? 你们的身上也有尺子! ”这句话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问题的情境中.“身上的尺子到底在哪里呢”?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 学习积极性高涨, 在我的引导下, 让学生去发现谜底: 食指宽大约为1厘米, 两臂伸开是自己的身高等. 学生在动手量一量的过程中, 了解了身子上的尺子在哪里, 从而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 形成了更清晰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表象.
在教学中, 我们如果善于启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 借以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鼓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 养成积极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注重提问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 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 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 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 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 教师进一步问: 你还能用不同颜色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 给出这样的问题后, 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 会有意外的效果. 之所以课堂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 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 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 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 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 发展求异思维, 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三、制造认知冲突,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曾强调: “教育者只能以儿童的先天素质为起点, 按其内在法则, 帮助儿童成长. ”教学中有很多关键点, 对这些关键点简单告知, 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本质实现真正的理解. 教师如果能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法则, 从知识的源头开始, 诱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结论, 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 真正地理解新知.
如, 你们已经知道了加法交换率a + b = b + a,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这样的课堂用语, 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学生想到了三个数相加时是否能用加法交换率, 减法是否有交换率, 乘法是否有交换率, 除法是否有交换率.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猜想, 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 他们很乐意地一一举例验证, 在一节课内学到的知识比教材中丰富得多.
利用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制造认知冲突, 满足儿童希望自己是研究者, 探索者的学习本能. 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摆1个△用3根小棒; 摆2个△用几根小棒? ( 3×2) ; 摆3个△用几根小棒? ( 3×3) ; 摆4个△用几根小棒? ( 3×4) ;……让学生接着说下去, 渐渐地学生声音变小了, 然后停下来了, 有问题出现了, 学生有话要说: “太麻烦了, 说不完呢. ”教师提问: “那怎么办呢? 请你们动脑筋, 想办法”……师生互动交流, 得到用字母表示3×a = 3a, 感受到用字母表示简洁明了. 学生在这问题情景中积极地解决了问题.
浅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篇9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 真情地亲近学生, 深入地了解学生, 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 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1.真心热爱学生, 赢得学生的信任, 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 学生才能信任你, 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 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 经常向你吐露心思, 使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 有实效。为此, 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2.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 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 找准自己的位置, 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 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3.利用课余时间, 尽量去了解学生, 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 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 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 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 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 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 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 在备课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这不在于面面俱到, 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 重点加以突破。还有, 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2.课前备课必须充分, 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 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果不符合, 就必须修改, 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 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 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 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 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 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1.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首先, 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 要抑扬顿挫, 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 要进入角色, 眼睛有神, 动作有力。其次, 课堂要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 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如果仅用某一种教学方法, 容易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疲劳, 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降低课堂效率。
2.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
合理地讲练, 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 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或生成度。另外, 作业的布置要科学、有层次, 要有大局意识, 这样就比较有弹性,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高效课堂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有效评价体系, 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再一个着手点。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 因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实施。
1.对于学生的问题应肯定当先, 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异议要虚怀若谷, 要善于挖掘闪光点, 捕捉瞬时评价时机, 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 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来实施课堂评价。在教师评价的同时与学生评价结合,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恰当地运用延缓性评价等评价方法。
2.在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同时, 教师也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定期组织同事间的交流互助, 营造合作研究的氛围, 同时还把评价的标准交给学生, 听取学生对学科教学的感受和意见。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发展学生的智力, 又能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达到整合提高的效果。
总之, 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 导致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如果说课前的备和课后的思是为课堂教学中教、学服务的话, 那么课堂教学中教也是为学服务的, 因为学是主体进行尝试、探索、自学, 教是主导, 起到疏引、组织的作用, 所以落脚点是学。常思考, 常研究, 常总结, 以科研促课改, 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 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 课堂高效率。
摘要: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 在单位时间内 (一般是一节课) 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 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有效备课 构建高效课堂 篇10
一、以书为友, 与学生共学, 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现在很多教师都反映语文课难上, 不知道教什么。社会需求综合型人才, 各项试题也偏重于课外知识, 如果教师不继续学习, 只靠以前上学时学的知识, 单纯地教课本上的内容, 肯定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那么, 教师如何才能在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读书。与书为友, 不断给自己充电,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 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来熏陶学生, 让其亲师且乐道。有些教师一提到自身语文素质便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悟, 于是便自暴自弃, 不再期望自己有多大作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常言“活到老, 学到老”, 虽然我们自身能力有限, 而且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学校上学, 但“临时抱抱佛脚”也未尝不可, 我们可以边教书边读书边学习, 知道了自己在下学期要教哪些文本, 在假期或开学初就应有意识地阅读此类文本背景下的相关小说或材料, 不要只读教材和教师用书。
如讲授有关毛泽东的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毛主席在花山》等, 如果单纯把教师用书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 学生理解不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 教师便实现不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也不会有精彩生成。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学这一单元之前都能详细了解红军长征时的历史背景及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认识毛泽东文学作品的特点, 则会帮助师生深入理解文本。长期坚持, 教师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就会锤炼出来, 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就更有品质、更有深度。
教师不但要以书为友, 随着教材而读书, 而且还要与学生为伴, 随着学生的爱好而读书,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去探讨问题, 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然后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 师生之间才不会形成代沟。同时教师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导学生应读那些书, 它的精华在哪里, 哪些书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应避而远之等等, 最终达到“学生知其然, 教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另外, 教师还可以参加一个研究团队, 搞点小课题研究。每位教师要习惯参加一个团队, 在团队内和同事一起研究, 一起观摩课, 一起做读书交流, 互相探讨, 反思交流。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搞点儿课题研究。这样有理论研究, 再把自己的班级当做“试验田”, 不断尝试, 不断改革, 不断反思, 最后积累的成果不但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而且还能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 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二、潜心诵读文本, 设计出优质教案
1. 宏观把握语文教材, 体现语文教学的大知识观、大课堂观、大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阅读本学期所教教材外, 还要阅读其他年级的语文教材, 这样才能从宏观上了解教材编写意图, 明确本册书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而不会将所教知识狭隘地定位于某一年级、某一学科, 使教师在完成单位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充分体现课本知识的延伸性, 实现教学的大知识观特点。教学虽以课堂为主阵地, 但语文课堂则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的预习、调研、整理资料, 以及课后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 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大课堂观。而教师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生存能力等的培养, 则是体现语文教学的大教学观。
语文教学的这三大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宏观把握教材, 最好在开学前对本学期的教材内容画出释译图, 准确把握重难点, 对每一块儿知识如何传授做到心中有数, 这个环节可以是粗线条的, 但便于整体安排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潜心诵读教材, 读出个人疑问, 读出个性化理解。我曾有幸听过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一个讲座, 在谈到备课时, 他说, 他要求学校教师每年暑假把所教教材背会, 开学时, 校长不看教案, 而是检查教师对教材的背诵和理解。针对这一点, 我深有同感, 总结自己凡是上得比较成功且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的课, 都是熟读教材的结果。
我认为, 对教材文本熟读甚至背会, 不是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作秀, 而是为了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与文本对话, 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对文本有一个最原始的认识体会。在诵读过程中产生疑问、解决疑问, 对每个问题都追根求源彻底弄明白。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经验的阅读者, 在对教材经过了这样一个认识、推敲、研究的过程之后, 再去看教参, 就不会被“教参”所左右, 反而会吸取教参之精华, 长此以往, 熟能生巧, 即使教师没有想象中的博学多才, 最起码在课堂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从容应对。坚持下来, 还真正能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3. 合理安排教学设计,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达到课堂高效之目的。同一个文本的课堂教学设计, 就如同人的脸一样, 虽五官俱全, 却一个人一个样, 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同样一堂课, 受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个人阅历等因素影响, 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教学设计。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是最好的呢?没有准确答案。
我认为, 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文本的课堂是成功的语文课堂, 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自学方法, 鼓励学生按照教师最初理解文本的方法提前预习课文, 了解作品时代背景, 形成自己的最初认识, 留待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去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并在班内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则趁此机会进行点拨提示, 形成学生下一节课预习的目标。这样就要求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 但教师的每次提醒和点拨, 都要对学习内容或争议的话题有一个知识的提升, 做到干预而不干扰。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和教师学习的过程一样, 有阅读的经历, 有解疑的过程, 有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才能达到课堂高效之目的。
三、让学生参与备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主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备课中来, 课前教师与班长或组长共同设计完成学案, 要求学生按照学案进行预习, 对学案中感到疑难的问题, 反复阅读, 深入研究, 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留待课堂上交流讨论解决, 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教师出面了, 此时的点拨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共同备课这种课前预习准备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积极性的一个良好时机。共同备课环节, 让学生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人, 感悟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处理信息等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让学生参与备课, 还能培养一批精干的小组长, 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长期进行下去, 学生们还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提高学习效果。
四、对课堂进行反思, 形成二次教案
教师埋头写一年教案不如认真搞一次反思, 高效课堂重在反思, 教师每上完一节课, 都要有意识地对文本理解、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深入反思,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想几个更好的办法, 然后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 形成二次教案, 以便于对以后解读文本起到借鉴作用, 最终获得切合学生实际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但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更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比如课堂上偶遇的一些教学故事, 看过的一些文学杂志, 读过的一些诗词小说等, 都可以随手做些记录, 写一些教学日志, 时尚点儿的再开个博客, 这些都是养护自己教学生命的一些做法。
改变教学模式 实施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效课堂;当堂训练;实验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这一教学理念被大家所重视。近年来,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承担了实验的任务,在学习并努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思想经历了从迷茫到找到方向,课堂经历了从失败到略有模样,学生也经历了从不习惯到能力大长进。
在实验之前,首先认真阅读了蔡林森先生的《教学革命》一书,了解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一个辅助环节和三个主要环节: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三个主要环节是:1.“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2.“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3.“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之后,模仿着《教学革命》的课例设计,设计了自己的第一节课。
这节课是先学新单词,再操练句型。在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后,给出了学单词的自学指导,原本想学生在这个指导下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可是结果却让我始料未及,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是松松垮垮,学单词就用了20分钟,在之后当堂记单词又用了近10分钟,完成检测用了7分钟,根本不能再进行句型的学习,没能按预想的完成教学。我反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只是在模式上去模仿,没有考虑学情,对学生的要求不具任务化,导致学生没有紧张感,才会出现这种情况。随后,课前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课后认真反思,使自己很快熟练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主要环节的第一步是“先学”。“先学”是基础,“先学”也体现了自主学习。例如,我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Work in groups. Look at 3a,read and 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difficult points within 5 minutes, after that,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然不多,却体现了“四明确”:自学时间是“5 minutes(五分钟)”,自学内容是“3a”,自学方法是“Work in groups and read(小组合作,读)”,要求是“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difficult points(理解每个句子,弄明白以下难点)”,“ask some students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找几名同学板演)”,让谁上台板演呢?老师没说,人人都可能上来,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就会紧张、高效。
完成自学任务之后就及时转入检测。检测的方法,根据英语不同的课型,一般以对话或练习板演为主,在检测时,我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首选对象,而且一个题会让多个学生呈现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二是可以把培优补差落实到课堂上。
第二步是“后教”。“后教”的核心是解决学生呈现出的问题。在学生的问题呈现之后,我指导着学生“兵教兵”,后进生的错误在此得到了纠正。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进行点拨,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完成的补差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也体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
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正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精华。它可以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因此,一定要有效地安排好当堂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要布置基础题和提高题,要求所有的学生当堂完成基础题,教师要尽量面批所有学生的作业,避免有些学生拖拉,甚至抄袭的现象,同时使老师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感到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学习力量被激发出来,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这样的课堂确实是可以使学生收获硕果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蔡林森.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教学革命,2010.
实施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篇12
有效提问忌讳的是为提问而提问,让学生在一个个没有思维价值的问号前疲于奔命,使课堂陷入冗杂繁复的“满堂问”之中;有效提问忌讳的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提问,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坐了“冷板凳”;有效提问更忌讳的是没有把握恰当时机的提问,超前的提问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滞后的提问又会因缺少思维含量而显得乏味.
有效提问倡导的是浅与深、近与远的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的特点.有效提问的目的是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下面就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课始巧问直入境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适当地进行反馈调整,教师少不了要提问.对于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或好奇心,让学生有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导入有时就是直接情景引入.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在情境引入时就可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提问.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自主的进行思考、探究,体现问题的价值.
某教师执教一年级教学“连加”一课时,课件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此时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小朋友,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
这样的问题直接抓住主题,避免了学生说一大堆还没讲到点子上的现象,也避免了“看图说话”式的尴尬.
二、课中巧问促发展
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新知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地在练习中设置认知障碍,拓宽问题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次诱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跳一跳,摘果子”,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动力,进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因而可在练习中多提一些思维性的问题或障碍性的问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操作完后看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等思维性问题.
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其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采用变换数据的方式来增加“障碍”.“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00千米.照这样计算,6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学生按照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列式为200÷3×6,可200÷3有余数,该怎么办呢?迫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好胜心另辟蹊径,变换思维方向.以障促思,可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思维进行了训练.
三、课终巧问求迁移
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方法造成悬念,以抓住读者的心理,教师在结课时也可借用此法.
某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分类”时,课的最后如此设计:
(先出示一个锐角,再提供一条线.)
师提问:
(1)在角的一条边上确定一个顶点,怎样拉动这条线,可以分别得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2)能拉出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等学了下节课“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就很好解释其中的原因了.
四、“静”中巧问以求“动”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学生“坐而不思,气氛沉闷”或“苦思冥想,噤若寒蝉”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提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给学生搭建台阶,化难为易.
教师在执教“比的应用”(北师大六上)时,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
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数的也就是360本的.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动”中巧问以求“静”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实施英语高效课堂06-28
高效课堂实施规划08-17
实施高效课堂论文10-29
自主高效课堂实施计划09-03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08-27
初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6-11
浅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07-16
高效课堂实施心得体会08-28
“愉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9-25
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0-21